• 18.86 MB
  • 2022-08-17 发布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教案集

  • 15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前言 走进地理学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理学的内容和意义。2.引导学生懂得地理学是什么?地理学做什么?地理学怎样做?为学好地理课程指出正确的途径。二、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教材、听教师讲解、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地理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地理学做什么,地理学通过什么方法和技术来进行研究。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强烈欲望和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教学重点1.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动机。2.了解地理学是什么、做什么和怎样做。教学难点通过教师引导,使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形成愿学、想学地理的思想动机。教具准备能反映地理学特色的图片、地理学科的体系示意图、介绍最新地理学科研究成果的材料或论文精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大家的新地理老师,首先我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板书)。以后就叫我盛老师,不要叫我地理老师,更不要叫我“喂”。从今天起,由我来和大家一起学习地理这门课。二、师生互动我首先提第一个问题。请问:哪些同学喜欢地理课?请喜欢地理课的同学举手。…不要太虚伪哦,不要为了给我面子,就举手哦,那就太虚伪了哦。我数数看,1、2、3。。。。啊!?我们班居然有×个学生喜欢地理,太让我吃惊了,这已经是很不错的啦。请大家安静,我想再问一个问题:大家为什么不喜欢地理?不要怕,我就喜欢听真话。…我刚才看你没有举手,你肯定是不喜欢地理的哦,来说说看,你为什么不喜欢地理…哦,是这样。(我继续点乙同学)你好象也没有举手,我一边听,一边点头附和……其实你们说的都很正常,地理二字告诉我们地理学是围绕“地”和“理”两个字展开,初中以“地”为主,即是区域地理,包括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4本书;高中以“理”为主,又分为系统地理(必修模块)和应用地理(选修模块),初中——因为以区域地理学习为主,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成因问题,故而你们的初中地理老师基本不“讲”“理”。就知道要你们背诵。而高中老师则既会“讲”“理”,也爱说“地”的,所以地理学就变得有血有肉了,学习地理便成了一种理性的享受。不过提醒你们高中地理可不像初中那样简单了,尤其是我们的自然地理,不可小视之,要做好思想准备哟!我再提一个问题:什么是地理?你知道地理是研究什么东西的吗?地理学就是研究地球的一门科学。不过,严格说地理只研究地球表面,也就是说,地理是研究地理表面的一门科学。地理表层通常是指与我们关系十分密切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以及土壤构成的。 地球表面这么多东西,我们具体研究什么呢?…对了,地理学研究的内容很多大致分为自然的和人文的两大类(板书),他是一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文理)结合,在大学里与地理有关的专业很多,如勘探,科考,环保,城市及道路规划,旅游,气象,经济,军事等等通常是文理兼招的。我们初中学习的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都叫做区域地理(板书)…区域性或叫地域(差异)性是地理学研究的基础,简单地说存在地区差异的156\n东西我们才研究。这里有,那里没有的东西我们才研究。例如刚才我们说的山,有的地方是山,有的地方是平原,这就存在差异了,这个就是地理里的地貌学;赤道附近的气温高,极地的气温低,这就存在气温的差异,这就是地理学的气候学研究的了;这里是森林,那里是草原,这就是植物地理学了;这里有城市,那里没有城市,这里城市多,那里城市少,这就是城市地理学了;我国南方种水稻,北方种小麦,这就是农业地理学了;这里的工业发达,那里没有什么工业,这就是工业地理学。再说咱我们周围吧,南大,阳罗,黄茅洲,草尾…哪里商店最多,这就是商业地理学。但最牛的教育机构沅江三中和医疗机构沅江二医院却分布在黄茅洲呢,这就是历史地理学……上面讲的这些例子,都是可以从地理角度说出原因。这里我要告诉大家:只要是科学,就一定能讲出道理,如果讲不出道理,让大家死记硬背,那就一定不是科学,地理是一门科学。因此这就涉及到今后我们地理课的学习方法了,地理课的学习一定要把重点落在“理”上,一定要注意分析每个地理问题的原因,如果没有弄清楚原因就不要去记。今后的地理学习过程中,如果我讲不出原因,只有两个原因:一、地理学家还不能正确的解释,需要大家以后研究,二、我自己都搞不懂,我没有办法说清楚。下面说一下我上课的纪律:第一条纪律.上地理课不允许小声说话,但是可以大声说话。在我的课堂上,大家可以随时打断我讲课提出问题,我很喜欢这样的学生,只要问题与我的讲课内容有关就可以了。我们一起讨论,如果我能马上回答,我立即回答,如果你的问题太难,我回答不了,我下课后查了资料在回答你。但是不准在下面小声议论哦,要说话就让全班所有同学能听见。第二条纪律,上地理课允许睡觉,但是不允许发出鼾声谁要发出鼾声影响他人听课,我就影响你睡觉。最后我郑重承诺:一、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正如你们平等的态度对你的亲朋好友。二、以虚心的态度对待学生的意见和批评,正如你们以虚心的态度对待老师的意见和批评。一、决不拖堂,除非我神志不清的那一天。我所讲的大家都记住了吗?好,今天的地理课就到这里,下课!156\n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从容说课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微观层面是指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因此,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人类认识的宇宙、天体系统、太阳系中的地球,按照由大到小的尺度顺序说明地球的宇宙环境,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本节课重点是天体系统的概念和天体系统的级别大小;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难点是从地球宇宙环境的独特性认识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教材展示了大量的图片和数据表格等资料,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很大的信息量,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图表的能力。同时,教材还通过知识窗介绍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月相的观察等内容。既兼顾了知识的完整性,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又有利于增强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宇宙观。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2.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3.学会搜集地理资料和阅读、分析地理图表,从图表、资料中获取知识。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教材相关插图、数据资料,分析归纳天体系统的层次、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2.通过分析“太阳系示意图”和九大行星基本数据表,归纳出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3.学会从互联网、报刊、杂志上收集近年来重大天象奇观和当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科学的宇宙观,培养自己热爱科学的精神和主动与他人合作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1.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2.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教学难点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教具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网络搜集有关宇宙环境的图片。学生:分组进行月相观察,通过互联网或查阅有关资料,搜集整理近年来的天文趣事,及人类对宇宙的一些新探索。课时安排1课时。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2.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3.学会搜集地理资料和阅读、分析地理图表,从图表、资料中获取知识。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教材相关插图、数据资料,分析归纳天体系统的层次、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2.通过分析“太阳系示意图”和九大行星基本数据表,归纳出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3.学会从互联网、报刊、杂志上收集近年来重大天象奇观和当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56\n通过本课的学习,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科学的宇宙观,培养自己热爱科学的精神和主动与他人合作的学习习惯。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 盛夏的夜晚,我们坐在户外乘凉,仰望那满天的繁星,常听老人们讲“天上”的故事。人人都说天上好,你对“天上”了解多少呢?你想知道“天上”是什么样子吗?板 书: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推进新课生学习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将自己所知道的宇宙知识或神话故事传说等向全班汇报。(嫦娥奔月、牛郎织女、北斗星、哈雷彗星等等)师总结学生回答,并讲述)人类认识宇宙的路程漫长而曲折,尽管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宇宙空间的探索范围越来越大,但对宇宙的认识仍然十分有限。天文学家把人类已经观测到的可见宇宙范围估计为140亿光年,可谓“沧海一粟”。生读P6活动材料,完成1、2题。生(回答)1.光年是光在“真空”里一年所传播的距离,由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万千米/秒,所以可以计算出1光年约等于94608×1012千米。目前人类已经观测到的宇宙半径约为140亿光年,约为135×1023千米。2.面对以上天文数字,我们感到宇宙是巨大而深远的,人类是十分渺小短暂的,在天文学上用千米这样的距离单位已经远远不能适用于天文学这一领域,为此人们引用了光年这一新的距离单位。通过计算,我们已经感觉到,宇宙是巨大的,各种天体之间的距离也是遥远的。请同学们回忆,我们小时候唱的儿歌: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从这一简短的儿歌中,我们能感悟到什么呢?板 书: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师(总结)从刚才的儿歌中我们可能感悟到:天体是运动的,运动的天体之间相互吸引而绕转,从而形成了天体系统。问题:1.天体系统可分为哪些级别?它们主要由哪些天体构成?2.总星系就是整个宇宙吗?生结合初中所学知识,简单回答。1.天体系统可分为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等级别,主要由恒星、星云、行星、小行星、彗星、卫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等组成。2.宇宙在时间上是无始无终的,空间上是无边无际的,而总星系只是我们探测到的可见宇宙部分,其空间范围不过是140多亿光年。师要了解关于宇宙的详细情况,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学习研究。师(播放课件,认识宇宙中常见的天体或天体系统)板 书:(一)银河系及河外星系生156\n(学生自主探究后,回答)我们的地球所在的星系叫银河系,它由2000多亿颗恒星和很多由尘埃、气体等组成的云雾状天体即星云组成。恒星之间的距离十分遥远,需以光年为最小单位,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为比邻星,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约为42光年。银河系外还有与银河系级别相同的恒星系统,我们称为河外星系。目前我们探测到的河外星系超过1250亿个。它们都与银河系一样,包含着数十亿到数千亿颗恒星,如下图所示为天女座河外星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都是星系,所有星系合起来构成了最大的天体系统,称为总星系,它包括了目前我们所知道的宇宙中所有的天体。银河系中有2000多亿颗恒星,其中有一颗对我们人类来说特别重要,这颗恒星以及围绕它运转的天体有何特点呢?请同学们了解下一部分内容。板 书:(二)太阳系和地月系师(播放课件“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让学生观察太阳系及组成,提出探究问题:问题1:太阳系中行星为什么不能发射可见光?为什么太阳能够成为太阳系的中心天体?问题2:太阳系由哪几大行星组成?它们有何共同特征?如何正确区分内地行星、地外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及所包括的行星?问题3:小行星带位于太阳系的哪个位置?哈雷彗星绕日公转方向与九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有何不同?其周期为多少年?著名的狮子座流星雨是如何形成的?问题4:地月系是一个怎样的天体系统?导致月相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将全班同学划分为四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集中解决一个问题。生阅读教材P8“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自主探究后,合作小组内各成员讨论解决本组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小组代表发言:第一小组:恒星与行星的根本区别在于行星的质量和体积比恒星小得多,故不发出可见光。太阳之所以能成为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因为其质量约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86%。第二小组:太阳系共有九颗大行星围绕太阳运行,它们按照距太阳远近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九大行星绕太阳公转的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它们都是沿着椭圆形的轨道绕日运行,并且绕日公转轨道大体在同一平面上。156\n地内行星与地外行星的划分是以地球的位置为界,水星和金星叫地内行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叫地外行星。木星和土星的体积和质量分别居第一、第二位,常常把它们称为巨行星,巨行星卫星数量多,而水星和金星没有卫星。第三小组:小行星是一大批质量小得多的围绕着太阳运行的天体,基本位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有时会运行到地球与火星之间,甚至闯入地球的大气层。很多科学家相信,6500万年前的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是恐龙灭绝的主要原因之一。彗星是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哈雷彗星是第一颗经推算预言必将重新出现而得到证实的著名大彗星。哈雷彗星出现时,景色蔚为壮观,彗尾横跨半个天空,与银河争辉。哈雷彗星的公转周期是76年。著名的狮子座流星雨和哈雷彗星如下图所示。第四小组代表:地月系是指由地球与其卫星(月球)组成的天体系统。地球与月球空间位置的变化形成了不同的月相。师(总结)以上各小组讨论得非常积极,小组代表发言简洁生动,有的小组还展示了搜集到的图片,这说明,同学们课下是下了工夫的。(承转)根据两周前的布置,同学们已经观察过了离地球最近的星体——地球的卫星——月球,看到了月亮的阴晴圆缺,并搜集到了如“嫦娥奔月,吴刚捧出桂花酒”等许多美丽的传说。那么,导致月相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师请同学们根据活动探究中的观察记录,并利用“三球仪”演示,以小组为单位,探讨月相的成因。生分组探究,并记录探讨的结论。师利用多媒体模拟日、地、月三者相对运动和月相变化的规律及周期(注意提示观察月相时的方向)。师生共同探讨、归纳出月相的规律(如右图)。上上西西(上弦月在上半夜的西方天窗,月亮的凸面向西),下下东东(下弦月在下半夜的东方天空,其凸面向东),初一月黑头,十五月亮圆。(师生活动)以上我们学习了天体系统的组成及特点,请同学们总结完成框图:天体系统的概念:各种天体受彼此间的引力作用而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天体系统的层次:(完成后依次显示)投影:156\n总星系是最大的天体系统,它包括目前我们所知道的宇宙中所有的天体,宇宙在时间上是无始无终的,在空间上是无边无际的,总星系仅限于目前天文学所说的可见宇宙,其半径约为140.52亿光年。师从以上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地球所在的银河系,是由2000多亿颗恒星组成的庞大的天体系统,其直径约为8万光年,太阳系是银河系的普通一员,太阳距离银河系中心约2.5万光年。地球在太阳系中也是一颗普通的行星,然而又是太阳系乃至宇宙中的一颗特殊的行星。板 书:三、普通而又特殊的行星——地球投影:“太阳系示意图”、九大行星基本数据表(见教材),合作讨论分析地球上有生命物质的形成条件及原因。生阅读、合作讨论,完成P11活动1.(1)(2)(3)题。师①地球上拥有可供生物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即充足的液态水、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湿度范围及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被科学家称之为“金锁链条件”。产生这些条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a.日地距离适中(1.496亿千米),使地表平均气温为15℃。有利于生命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地球上的温度,还有利于水的液态存在。b.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吸引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又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了地球上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特别是氧气。c.地球自转、公转周期适中,昼夜温差不大,保护了地面生命有机体的存在。②除具有优越的自身条件外,地球还拥有适于生命存在的外部条件,即稳定的太阳光照和安全的宇宙环境,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才促使地球形成了目前所知道的唯一高级智慧生命——人类。经过科学家多年的研究和探测,我们已知在太阳系中,只有地球上有生命物质存在。在太阳系之外的其他星球上,有没有智慧生物存在呢?自古以来,就有“天外来客”“外星人”的传说,是否属实?我们今后将如何在茫茫宇宙中寻找外星人呢?这些都是每个中学生特别是天文爱好者所关心的热门话题,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及上网搜索材料,了解人类对地外生命的探索情况。据科学家预言:20年内捕捉到外星人信息。一位科学家大胆预测,如果银河系中确实生活着其他智慧生命,那么计算机处理能力和射电望远镜技术的发展,可以使地球人在20年内捕捉到外星人的信息并与其取得联系。据科学家估计,银河系中大约有1万到100万个星球上的智慧生命也在发射无线电波,寻找生活在其他星球上的生命。科学家预计,10年到20年的时间里,地球上的观测者就可能得到足够多的无线电信号,并发现第一个地外文明。但由于这些星球都距离地球200到1000光年。因此,对方收到地球人的“回信”,也要经历数百年。上图为科学家推测到的可能存在生命的某行星假想图。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宇宙之大,认识了构成宇宙的各种天体及它们之间因相互联系、相互运动构成的天体系统;知道了地球是银河系、太阳系的普通一员,地球与太阳系的九大行星既有共同之处又有差别,最显著的差别是地球上有高级智慧生物——人类。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兴趣更浓,对自身的了解和对宇宙的认识必将进一步提高。156\n板书设计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1.光年2.可见宇宙:半径约140亿光年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1.主要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小行星、彗星等。2.天体系统的层次三、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活动与探究探究课题:如何在茫茫宇宙中确定寻找外星人的方向?探究内容:生命的出现需要哪些条件?寻找一颗什么样的恒星?在这颗恒星周围的什么地方找一颗行星?这颗行星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活动或探究的办法、过程: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探究结果:小论文,班级展评。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太阳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2.了解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其对地球的影响。3.学会搜集地理资料,分析表达地理现象的三维空间分布图。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生活中常见的太阳辐射现象,了解太阳辐射在不同方面对地球的重要影响。2.学会从互联网、报刊上收集近年来出现的太阳黑子、耀斑、太阳风暴现象,分析归纳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科学宇宙观。从容说课本节教材主要学习“太阳辐射”“太阳活动与地球”两部分内容。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不仅介绍了太阳辐射、太阳常数等基本的概念,还借助图示说明了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各波长范围所占的能量比例,最后通过活动,说明了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影响,以及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太阳活动与地球”重点分析了太阳外部大气层中出现的现象及对地球的影响,可借助图示法和列表比较的方法组织教学。教学重点1.太阳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2.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教学难点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156\n教具准备教材插图、太阳能量来源录像、课件、投影设备。课时安排1课时。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太阳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2.了解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其对地球的影响。3.学会搜集地理资料,分析表达地理现象的三维空间分布图。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生活中常见的太阳辐射现象,了解太阳辐射在不同方面对地球的重要影响。2.学会从互联网、报刊上收集近年来出现的太阳黑子、耀斑、太阳风暴现象,分析归纳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科学宇宙观。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知道了宇宙中有各种天体,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请大家看投影,填写有关内容投影:1.天体系统的级别2.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说出九大行星的位置。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承转)除上述内容外,我们还分析了地球上产生生命物质的条件,即外部环境和内在条件。这节课呢,我们一起来学习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板 书: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推进新课师太阳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它与其他的恒星一样,是一颗巨大的炽热的气体星球,主要成分是氢和氦,表面温度约为6000K,它能自己发光、发热,把能量射向宇宙空间,也射向了我们地球。我们把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的能量,称为太阳辐射。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约占太阳辐射能量总量的二十亿分之一。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巨大的,据计算,每分钟太阳辐射向地球输送的能量,大约相当于燃烧4亿吨烟煤产生的热量。“万物生长靠太阳”,陆地就是靠太阳为地球提供能量,这是太阳对地球最大,也是最重要的贡献。阅读教材插图,了解太阳辐射中各种波长的光所占的比例,并结合教材P下标12活动,掌握太阳常数的概念。板书:1.太阳辐射、太阳常数师①太阳辐射波长范围在015~4微米,可见光区波长范围为04~076微米,占太阳辐射总辐射量的绝大部分,紫外区和红外区所占比例较少。各种辐射的波长范围156\n②太阳常数是表示太阳辐射能量的物理量,即在地球大气上界,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垂直于太阳光线的1平方厘米面积上,1分钟所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其数值为824焦/(平方厘米·分)。如下图所示:太阳辐射和太阳常数图③太阳辐射可以经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化学能。阅读P13活动,了解太阳辐射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板 书:2.太阳辐射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能源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并结合当地的生产生活实际,了解农作物对太阳辐射能利用状况,探讨提高农作物对太阳辐射能利用的措施。生“大棚农业”可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使光热水土有机结合,从而打破一年中作物生长的时间限制,实行反季节生长,提高单位面积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农民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投影:读“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图”,回答问题。(1)山东省位于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区。(2)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贫乏区在。(3)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最丰富的地区在,其成因是。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太阳辐射本身以及大气运动、水循环等,也为人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源。然而,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太阳给我们送来了光明,带来了温暖,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能源,但有时太阳的一些异常变化,也会给地球带来麻烦。例如,2003年10月23日到11月5日,太阳风暴连续多次袭击地球,亚洲、欧洲、美洲的许多国家的短波通信受到干扰,通信设施受损,日本的一颗通信卫星信号中断,一颗环境监测卫星已经无法恢复使用。那么太阳活动对地球有哪些影响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板 书:156\n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投影: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师同学们看太阳大气结构图。太阳外部结构分为哪几层?生分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师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分别位于太阳大气层的什么位置呢?请同学看图回答。生(学生回答)光球是用肉眼可以观测到的太阳表面。色球位于光球之上,呈玫瑰色。日冕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师很好。太阳大气经常发生大规模的运动,就称为太阳活动,太阳活动的类型有哪些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答案。板 书:太阳活动的类型生(回答)主要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太阳风等。师我们这里主要介绍黑子、耀斑和太阳风。阅读P14材料,了解太阳黑子的成因、周期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投影:太阳黑子图师太阳光球常出现一些暗黑的斑点,叫做黑子。黑子实际上并不黑,只是因为它的温度比太阳表面其他地方低,所以才显得暗一些。根据长期的观察和记录,太阳黑子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其变化的周期大约为11年。研究资料表明,黑子的活动与天气、气候等有明显的关联性。投影:“读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图”,回答问题。(1)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约为年。(2)A、B、C三个测站中,太阳黑子相对数的年变化与年平均降水量的变化全部为正相关的是,全部为负相关的是,三测站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周期约为年。(3)除气候外,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还有哪些方面?156\n师投影太阳耀斑及太阳风图,让学生阅读分析,了解两种活动对短波通信等人类活动的影响。太阳色球有时会出现一块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叫做耀斑。耀斑爆发从开始到高潮,大约只需要几分钟至几十分钟。然而,就在这段时间内,释放出相当于100亿颗百万吨级氢弹的能量,其中包括很强的无线电波,大量的紫外线、X射线、γ射线,以及高能带电粒子。耀斑活动的周期大约也是11年。通常,黑子数目最多的地方和时期,也是耀斑等其他形式的太阳活动出现频繁的地方和时期。耀斑随黑子的变化同步起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整体性。除黑子、耀斑外,太阳活动在日冕层表现为太阳风。板 书:太阳风太阳的日冕层温度超过百万度,那里的许多带电粒子运动速度超过350千米/秒时,就能脱离太阳的引力飞向宇宙空间,形成带电粒子流,即太阳风。太阳风到达地球时,受地球磁场的作用,在极地上空经常出现绚丽多彩的极光,特别在太阳活动高峰时,太阳风格外强烈。投影:师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总结评价。师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下表。根据所学内容填表(表内“概念、成因、特点、所处位置”以下空白待填)投影:概念成因特点所处位置对地球的影响黑子光球156\n太阳光球上的暗黑的斑点它的温度比太阳表面其他地方低,所以才显得暗一些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活动周期为11年耀斑太阳色球有时出现的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太阳短时间内释放出巨大能量造成的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的最激烈的显示色球太阳风(简单介绍)日冕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影响到各地区所获取太阳光照的多少,而太阳活动则改变了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能量的大小,因此,对地理环境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近几十年的研究表明,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等。由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太阳活动的观测和预报,以便有关部门及早作好准备,把太阳活动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板书设计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的大气分层2.太阳活动及其影响圈层太阳活动现象对太阳活动的指示作用周期对地球的影响光球黑子太阳光球上常出现的暗黑斑点一般以太阳黑子数的增减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约11年太阳活动产生的短波辐射和离子流对地球电离层、地球磁场和地球大气状况均有影响,产生磁暴、极光、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气候异常等现象色球耀斑色球层上有时出现的局部区域突然增亮的现象日冕太阳风日冕层脱离太阳引力的带电粒子流活动与探究探究课题:观察太阳黑子探究内容:观察太阳黑子,思考黑子与耀斑的关系,搜集有关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实例资料。探究过程、方法:观察要在黎明或黄昏时间,因为太阳在地平线附近时,亮度低,不伤眼睛。选用一架放大倍数较大的望远镜,在物镜上放一块有色玻璃,以减弱阳光强度。对准太阳,调整焦距,就会见到太阳清晰的光盘上有一些亮度低的“黑斑”,这就是黑子。如果能长期观察,作好记录,还能发现它的周期性变化。探究结果:将观察结果进行记录,并及时总结,全班交流。156\n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从容说课地球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从本节课开始,教材又把关注的焦点从宇宙空间转移到地球自身,重点分析地球自转、公转的基本特点及产生的地理意义。要分析地球自转的地球意义,首先要认识地球的自转规律,因此,教材第一部分从地球自转方向、周期、速度三方面,说明了地球自转的基本特点。为了简化教材,关于地球自转方向、自转速度,教材只是简单叙述。如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有规律变化,需借助图示观察分析,教学时需要教师适当补充。关于地球自转的周期,教材设计了活动来完成这一教学目标。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恒星日和太阳日的概念是教学的难点,对不同参照点下地球自转多少角度、用多少时间,学生理解非常困难,教学时需要制作课件或直观教具,配合教材活动要求,突破教学难点。关于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加以说明:对于因地球自转导致的昼夜交替现象,教材设计了“动手演示昼夜更替”活动,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实际观察,能较容易理解和掌握昼与夜、昼夜的交替、晨昏线与光线的关系、晨昏线的位置及移动方向等基本知识。关于地转偏向力引起的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移一部分内容,因其原因涉及较深的物理知识,教材只以阅读材料的方式叙述了水平运动物体沿不同方向运动时的偏转情况,即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地转偏向力可以解释自然界的许多现象,如河岸的冲刷、风、大气环流等,通过实例可加深对地转偏向力的理解。因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用到,在此可让学生记住结论。地球自转与时差的教学涉及昼夜、昼夜交替、时差产生和计算等问题,许多内容相互关联,在历年的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应通过演示讲解地方时差的产生及规律,强调经度与地方时的联系、时区的划分,强调时区和区时、区时和地方时的区别,讲解东加西减的计算方法,并总结归纳出与之配套的解题方法,多加练习巩固。关于地球的公转,教材首先以图示的形式展示了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近日点和远日点等,并作简要分析;继而展示了黄赤交角示意图,最后重点分析了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划分等一系列的地理现象,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突破太阳直射点季节移动对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及正午太阳高度造成的影响这一教学难点,教材设计了P22和P24两则活动,教师需认真组织,活动时再联系学校所在地的昼夜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辅以学生的生活体会进行举例教学或设计练习,渗透学以致用的思想,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和增强学习兴趣。地球自转和公转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两种运动,是学习和掌握高中地理基础知识的基础,但是部分内容空间性强又比较抽象,若能运用多媒体教学,通过电脑动画演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讲清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帮助学生建立起地球空间概念,将对整个高中地理的学习有深远影响。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一些基本数据:方向、周期、速度、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2.理解由于地球自转运动造成的昼夜交替、地转偏向力、地方时差,掌握时间的有关换算,能正确判断晨昏线。3.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理解黄赤交角及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过程,并能演示其运动规律。4.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及纬度变化。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运用地球仪或课件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方向、周期、轨道和速度等,分析各自的特点及产生的地理现象。2.能够准确地画出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并能据图分析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56\n通过对地球运动、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等自然现象的认识,提高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进一步树立世界的物质性及物质运动规律性的价值观。教学重点1.自转和公转的特征、黄赤交角的产生及其引起的太阳直射点移动。2.时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3.带范围和天文四季的划分。教学难点1.恒星日、太阳日的概念,时差的计算。2.黄赤交角的存在及对太阳直射点的影响、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原因分析。教具准备地球仪、手电筒、多媒体教学课件。课时安排4课时。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一些基本数据:方向、周期、速度、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2.理解由于地球自转运动造成的昼夜交替、地转偏向力、地方时差,掌握时间的有关换算,能正确判断晨昏线。3.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理解黄赤交角及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过程,并能演示其运动规律。4.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及纬度变化。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运用地球仪或课件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方向、周期、轨道和速度等,分析各自的特点及产生的地理现象。2.能够准确地画出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并能据图分析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地球运动、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等自然现象的认识,提高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进一步树立世界的物质性及物质运动规律性的价值观。第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太阳辐射及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请同学们复习回顾并填写下表内容。投影:(投影表格,提问检查)概念成因特点所处位置黑子光球耀斑色球太阳风日冕学生回答后,教师评价总结,并依次投影展示如下:概念成因特点所处位置黑子太阳光球上的暗黑的斑点它的温度比太阳表面其他地方低,所以才显得暗一些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活动周期为11年光球耀斑太阳色球有时出现的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太阳短时间内释放出巨大能量造成的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色球太阳风日冕层大气带电粒子流脱离太阳引力飞向宇宙空间日冕师在初中地理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了地球运动的一些基本特点,如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等。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完成以下表格内容。156\n投影:地球运动围绕中心运动方向运动周期运动速度地球自转地球公转生阅读教材,自主探究,完成表格空白内容。师投影表格,巡视检查指导学生自学情况,并板书课题及表格内容。板 书:一、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点生分组演示地球自转的方向,并注意观察从北极上空和南极上空看地球各呈什么时针方向转动。师生总结,获取正确结论: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如下图所示。通过演示,我们了解了地球的自转方向,那么地球自转一周(360°)所用的时间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24小时吗?生阅读教材,完成P16活动内容。可采取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课件显示:多媒体动画演示“恒星日与太阳日”图1拉长投影中地球与恒星之间的相对距离,日地距离可以更靠近一些。某一恒星、地面上某地点、地心第一次“三点共线”到下一次“三点共线”的时间间隔为一个恒星日。太阳、地面上某地点、地心第一次“三点共线”到下一次“三点共线”的时间间隔为一个太阳日。推进新课利用课件中的动画分步显示讲述:师恒星日是以遥远的“恒”星为参照物的,遥远的恒星相对于地球而言是不动的,此时地球的公转将会忽略不计。某一恒星、地面上某地点、地心第一次“三点共线”到下一次“三点共线”的时间间隔为一个恒星日。如图1电脑显示动画:假设遥远的恒星和太阳(S)同时对着地球上的一点P,设地球只自转而不公转,那么地球在E1处自转一周(电脑显示P点绕圆运动一周,360°)。如图2先以恒星作参照,动画显示恒星日的长度。动画的过程是:地球一边自转(即P点绕圆心运动),一边由E1向E2运动(公转),当地球到达E2点停止,此时P点刚好对着恒星。师此时地球是否自转了一周?自转的角度是多少?以什么作参照?生学生回答。156\n师从E1到E2,地球自转了360°。因为是以恒星作为参照,地球从E1到E2的时间间隔就是“恒星日”,时间长度为23时56分4秒,它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图2                   图3师若以图3中的太阳作参照点,则太阳日的长度应为E1到E3的时间间隔(显示太阳日的长)。师指图分析,在图2中可看出,地球在E2处时,P点还未两次对着太阳,即以太阳作参照时,地球自转还不到一周360°。(演示动画)地球继续自转(即P点继续绕圆运动),但地球同时绕太阳公转到E3处时,动画暂停,P点两次对着太阳。从E1到E3,相对太阳来说,地球是否自转了一周,自转角度是多少?生自转了一周多。师观察得很仔细。(点击鼠标显示连线和“太阳日”)太阳、地面上某地点、地心第一次“三点共线”到下一次“三点共线”的时间间隔为一个太阳日。从E1到E3的时间间隔称为一个太阳日,长24小时,其自转的角度是360°59′。任何一种圆周运动,总离不开角速度和线速度。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师地球自转的速度主要有线速度和角速度,线速度是指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弧长,角速度是指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读图提出探究性问题:(1)如何计算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2)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分布有何特点?除极点外,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是多少?(3)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分布有何特点?赤道上的地点自转的线速度是60°N上的几倍?如何证明呢?从地球自转线速度考虑,发射卫星是在海口好呢,还是在太原好?为什么?生观察“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图”,小组合作探讨以上问题,由小组推荐代表发言。生1地球自转一周为360°,所需时间约为24小时,故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360°/24小时=15°/小时;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为不同纬度的纬线圈长度除以24小时。156\n生2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南北两极外,均相等,都是15°/小时。生3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赤道最大,自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师学生回答后教师激励性评价并讲述:关于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是60°N上的几倍问题,我们可用画图分析的方法寻找答案。师画板图如下图,R为地球半径,r为60°N地球自转的半径。生到讲台,在黑板上证明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是60°N上的2倍。如下:∵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V=2πR÷24小时60°N上的自转线速度v=2πr÷24小时r=Rcos60°=1/2R∴V=2v师(承转)我们已经探讨了地球自转的规律。而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绕日公转。那么地球公转有什么样的规律呢?师请同学们观察动画“地球的公转图”,这是从地球的北极上空观测到的公转情况。投影:请同学们在观看动画的同时,思考下列问题讨论回答:问题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怎样的?生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旋转。师问题2: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什么形状?太阳是否位于这个轨道的中心位置?太阳的位置在那里?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是否变化呢?生椭圆轨道图投影:师(简单介绍椭圆的基本特征:长轴,短轴,椭圆中心,焦点)156\n生太阳位于其中一个焦点上。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是不断变化的。因而有了近日点和远日点之分。师展示表格时间速度快慢平均角速度远日点7月近日点2月问题3:地球公转过程中的速度是否变化呢?如果变化,有什么变化规律吗?生是变化的。近日点最快,过后越来越慢,到远日点最慢,然后又逐渐加快。师问题4:地球公转的周期是多长时间?生一个回归年,长度为365日5时48分46秒。(巩固训练)生填表,完成自转、公转基本特点表格。地球运动围绕中心运动方向运动周期运动速度地球自转地轴由西向东从北极看:逆时针从南极看:顺时针23时56分4秒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南、北两极点为0,其他任何地点的角速度都相等,即15°/小时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极点逐渐减小,至60°N、60°S处减小为赤道的一半;两极点处为0地球公转太阳由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地球公转:逆时针转在南极上空看地球公转:顺时针转1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平均角速度:约1°/日,平均线速度:30km/s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画横线部分为学生填写内容,投影逐步显示)课堂小结本节课内容较多,主要学习了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知识,学习时可采用列表对比法,加以理解掌握。板书设计(同上表)活动与探究探究课题:地球自转的证明探究内容:生活在赤道地区的人们,“坐地日行八万里”。赤道上的线速度为1670千米/小时,这比超音速飞机还快,为什么人们察觉不到呢?因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太小了。我们知道,钟表的时针每天转两圈,人们一般察觉不到它的转动。地球每天才转一圈,仅是钟表时针角速度的一半,再加上地球自转极其平衡,就更不易察觉它的运动了。那么,怎样才能证明地球的自转呢?北京天文馆的傅科摆1543年,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一书中首先完整地提出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此后,大量的观测和实验都证明了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1851年,法国物理学家傅科在巴黎成功地进行了一次著名的实验——156\n傅科摆实验。他用一根长67米的钢丝将一个重28千克的头上带有铁笔的铁球悬挂在屋顶下,观测记录它的摆动轨迹。由于房屋随地球自转缓缓移动,钟摆每次摆动都会稍稍偏离原轨迹并发生旋转。傅科的演示说明地球是在围绕地轴旋转。北京天文馆的大厅里也有一个巨大的傅科摆,它时时刻刻告诉人们地球在自西向东自转着。除上述傅科摆能证明地球的自转外,你还有其他方法吗?试举一例说明。探究过程、方法:搜集有关资料或进行观测,用斜角测角器,对准北极星以外的某一颗恒星,将瞄准器的位置固定,过一段时间(半小时至1小时),再去观察那颗恒星时,就无法在原位置找到它了,这主要是地球自转的原因。思考该恒星相对于原位置的偏离方向,根据观察的间隔时间,推算其偏离角度,并尝试找到该恒星,进行测量验证。探究结果:将观测结果组内交流。第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复习回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点,请同学们根据投影表格所列项目思考回答:投影:地球运动围绕中心运动方向运动周期运动速度地球自转地轴由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23时56分4秒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南、北两极点为0,其他任何地点的角速度都相等,即15°/小时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极点逐渐减小,至60°N、60°S处减小为赤道的一半;两极点处为0地球公转生根据教师提问分别回答。师学生回答的同时,对应表格中的每个空格逐个显示答案。毛泽东《七律·二首》《送瘟神》中说:“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天河。”156\n据此,思考下列问题:诗中所说的“地”位于何处?这种现象是由哪种地球运动造成的?生(回答)“地”在赤道地区,这种现象是地球自转运动的结果。师地球自转运动除每日绕地轴旋转一周外,还产生了哪些地理现象呢?板 书: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推进新课师按教材P17活动要求将已备好的材料放在讲台上,进行演示实验。教师用手电筒(假设为太阳光)照射地球仪(假设为地球),关闭教室电灯或灯管,请学生想象,教师启发思考:(1)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现象?光线照亮了球体的多少?为什么?(2)昼夜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的光线和教材插图中太阳光线有什么不同?(4)昼夜之间的分界线叫什么?它与太阳光线的方向有什么关系?(有条件的学校可用录像和课件演示昼夜的形成;没有地球仪的学校,可用一不透明的球体如篮球、足球等演示说明)生观察、思考后回答。师生小结: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光照亮的半球——向着太阳的半球——白天;未被太阳光照亮的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黑夜。从而可以看出,昼夜形成的根本原因——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师由于太阳距离地球非常遥远,我们粗略地把太阳光线看作平行光线。太阳光线始终与晨昏线垂直,并且晨昏线平分赤道(即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教师课前在地球仪的球面上选好几个点(如北京、伦敦、纽约等),作出了标志(彩色粉笔画点或贴一彩纸点等),用手电筒照射自转的地球仪,并提出启发性思考题:(1)当太阳光照射北京时,哪些国家在白天?哪些国家是夜晚?生观察回答:北京为白天,伦敦、纽约是夜晚。(2)将地球仪转动180°,再观察,北京和纽约是在白天还是晚上?生观察后回答:北京为夜晚,纽约成为白天。(3)连续转动地球仪,观察各地(如中国和美国)昼夜更替的情况,昼夜更替的原因是什么?生连续转动地球仪,上述城市的白天和夜晚不断转换,引起昼夜更替的原因是地球的自转。(4)转动地球仪时,观察晨昏线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有什么关系?生晨昏线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即晨昏线是自东向西运动。(5)地球上某地一个白天和晚上周期大约是多少时间?生(回答)为一个太阳日,约为24小时。以上问题难度较大,教师可边演示边启发学生思考,也可分组演示,分组讨论,然后由小组推荐代表回答。投影:判断图中E、F、G、H四点哪些在晨线上、哪些在昏线上?学生回答:E、G、H在晨线上,F在昏线上。156\n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是否发现,家乡河流的右岸冲刷比左岸严重,厨房排水时,水是逆时针方向排出的,为什么会产生以上现象呢?学习了这部分内容后我们将获得明确的答案,即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因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而发生偏移造成的。板 书:(二)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地球自转偏向力的作用,运动方向向一侧偏转师拿一把雨伞,撑开,将其比作北半球,则伞顶端代表北极,伞的支架杆代表经线。若雨伞不动时,从“北极”向下用水杯倒水,则发现水珠从布上沿“经线”向“南”流动;若将雨伞按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匀速转动时,用水杯从“北极”向下倒水,观察水珠流动轨迹是否和刚才相同;如不同,水珠偏离“经线”的左侧还是右侧?若将雨伞逆地球自转方向(自东向西)转动时,水珠如何偏离?生观察演示实验,分组讨论: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发生偏转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发生偏转有何规律?举例说明有何影响。如何用左右手定则判断地球上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师判断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偏向的规律时,可采用“左右手法则”,具体方法如下: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手心向上,四指指向物体初始运动方向,大拇指指向即为物体水平运动的偏向。如下图所示。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这样时刻就有了早迟之分。显然,偏东地点的时刻要早一些。这种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因此,地球自转产生的另一个现象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产生了地方时。板 书:(三)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当地时间1.地方时师用手电筒照射自转的地球仪,并提出启发性思考题:(1)同一纬度上的东、西两地如北京和乌鲁木齐哪个先见到日出,哪个先送走落日?为什么?(2)地球上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多长时间?每1°相差多长时间?生认真观察并回答以上问题。北京较乌鲁木齐先见到日出,也先送走落日,这是地球自转的结果。地球上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每1°相差4分钟。师如何计算地方时?步骤如下:(1)画数轴如下图,计算经度差:A、B两地的经度差为118°+45°=163°(同减异加,即同为东经度或西经度,两地经度数相减为两地的经度差,两地分别为东经度和西经度,两地的经度数相加为两地的经度差)。(2)确定东西方向:A向东走可到达B地(采取此法时不能过日界线)(3)利用公式计算:板 书:2.时区和区时师指导学生阅读时区划分图,提问:(1)全球共分为多少个时区?中时区以哪条经线作为中央经线?中时区以东和以西,依次分为哪几个时区?(2)伦敦、开罗、莫斯科、北京、东京、纽约分别在哪个时区?从北京出发到伦敦的游客,到达目的地时,怎样拨动手表时针才能使手表显示的时间与目的地的时间一致?(3)哪两个时区合二为一?156\n(4)北京时间和北京的地方时有什么区别?二者相差多长时间?生分组讨论,并回答以上问题。生1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中时区以0°经线作为中央经线;中时区以东和以西依次划分为12个时区。生2伦敦中时区,开罗东二区,莫斯科东三区,北京东八区,东京东九区;纽约西五区,从北京到伦敦后手表要拨后8小时。生3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75°,合为一个时区。生4北京时间和北京的地方时不同,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即东经120°经线的地方时,北京的地方时为116°E的地方时;两者相差16分钟。师总结学生回答情况,并分析区时计算的方法与步骤(与地方时的计算相同)。计算公式:生完成教材P22活动中训练题。地球上不同的地区会出现两个不同的日期。为了避免日期的紊乱,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板 书:3.日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师启发学生思考哪个时区的时刻最早?哪个时区的时刻最晚?为什么?师生结合下图分析师日界线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地球上日期的更替,都从这条线开始。请大家仔细观察,日界线和180°经线吻合吗?生不吻合。日界线并不完全在180°经线上,而是稍有曲折。师很好。这是为了照顾180°经线附近居民生活方便,避开了陆地。由于在任何时刻,东十二区总比西十二区早24小时,所以,自东十二区向东进入西十二区,日期要减去一天;自西十二区向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增加一天。投影:1.一架飞机由我国上海(东八区)于10月1日17时飞往美国旧金山(西八区),需飞行14小时,到达目的地当地时间是(  )A.10月2日15时        B.10月2日3时C.10月1日15时D.10月1日3时读下图,回答2~3题。2.若该图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示意图,若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判断甲地时间为(  )A.8时156\nB.9时C.15时D.16时3.若该图中心点为地球南极示意图,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其余部分为7月7日,判断甲地时间为(  )A.3时B.9时C.12时     D.15时4.关于日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日界线的东侧是东十二区,西侧是西十二区B.东侧是东经度,西侧是西经度C.东侧时区的钟点比西侧时区的钟点早一小时D.东侧时区的日期比西侧时区的日期晚一天5.一架飞机于10月1日由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应变更为(  )A.不变B.10月2日C.9月30日D.9月31日6.通过我国哪条经线的地方时是全国统一使用的时间(  )A.120°EB.东九区中央经线C.120°WD.116°E(通过北京的经线)答案:1.C 2.B 3.B 4.D 5.C 6.A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了解了昼夜交替、地球上做水平运动物体产生的地转偏向及不同经度的地方时、区时等知识,特别是地方时、区时的计算,利用日界线进行日期的判断等既是高考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需要多加训练,熟练掌握。按教材P18~P22活动要求,测量学校所在地的经度。板书设计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昼夜交替现象(二)(三)不同经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当地时间1.地方时2.时区和区时3.日界线活动与探究探究课题:结合地球的运动知识,观察一定条件下水的流动。探究内容:根据你的兴趣,选择一个小实验,观察思考:当厨房水池里的废水要放掉时,等水平静下来后,然后拔掉塞子,观察水是如何流走的。如果是旋转流下,转动的方向如何?若水池实验是在悉尼完成,情况又会是怎样的呢?作出推测或猜想。探究过程、方法:根据实验观察结果,联系地转偏向力的知识,找出原因何在;尝试运用图示法辅助思考和表述。用所学理论知识验证上面的猜测,总结水平运动物体偏向的规律。156\n探究结果:以小论文形式在班内交流。第3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投影:思考:156\n北京时间2008年8月8日20时,第29界奥运会在北京开幕,伦敦杰克先生要观看现场直播,他应该什么时候收看比较合适?1.一大组的同学向西求结果。2.其余组的同学向东求结果。0时区东8区12时区12时区生根据教师提问分别回答。师总结引出课题--日界线推进新课师日界线走向及换算规律生观察、思考后回答。师生小结:日界线大致经过180度经线,过日界线日期要变换一天,东减西加。板书:日界线大致过180度东减西加师日界线上的趣闻从前,在日界线附近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某一年,有一艘客轮从西太平洋向东航行。航行途中海上起了大风,船体剧烈摇晃。这时,一位孕妇耐不住轮船的颠簸而临产了。她先生下一个女婴,5分钟后船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她又生下一个女婴。结果,一对孪生姐妹先后降生,后出生的妹妹却比先出生的姐姐大一天。这种罕见的情况,也只有在日界线两侧才会发生。难到就只能这样吗,你有何高见?生观察,讨论回答。师根据学生回答加以总结。师补充:自然自界线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板 书:自然日界线时间为0点东加西减(自然过渡)师基训P13页14题:图为北极,阴影区为3月21日,非阴影区为3月22日。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6\n1)NA的经度为___;NB的经度为____。2)此时,北京时间为3月__日__时。第34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156\n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知道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在地球上做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向一侧偏移。还了解了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有不同的时间。那么地球的公转运动又会产生哪些地理现象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下一部分。板 书: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推进新课投影:“阳光花园”正午阳光变化示意图师去年6月,赵亮的父母在“阳光花园”购买了一套位于一层的住房。今年1月,全家入住后,发现阳光全被前排楼房挡住了。他感到很困惑,那天看房时,小院阳光充足,怎么过了几个月,阳光就被挡住了呢?师要想帮助赵亮弄明白阳光被挡住了的问题,还须要从地球公转的特点说起。地球上不同纬度获得太阳辐射能量的多少是否取决于近日点或远日点距离的变化呢?生不是。北半球冬季为近日点,夏季为远日点。师不是地球距太阳远近造成的,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请同学们观看地球公转状态的图片和公转的动画演示。媒体显示:生地球绕日公转的轨道面叫黄道平面,通过地心与地球自转轴垂直的平面叫赤道平面,它们之间的夹角称为黄赤交角。师黄赤交角的数值目前为23°26′,在一定的时期内是保持不变的。请同学们看图中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是多少呢?生66°34′。师地轴在空间上北端指向北极星,并且在地球公转过程中保持不变,这样地球总“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在轨道位置的变化就导致了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一定的空间内来回移动。师板书知识结构,并请同学们看图说出黄赤交角的概念。板 书: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太阳直射点?投影:156\n图片师平行的太阳光线照射到地球表面上,只有一个直射点,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就是太阳直射点。在图中的平行光线中穿过地心的那条光线为直射光线,它与地球表面的交点为太阳直射点。在地球公转图中连接日地中心的线为太阳直射光线,该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为直射点。师请同学们观察动画“二分二至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中的位置及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方向是否相同?(2)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界线在哪里?(3)二分二至日时太阳直射点在哪条纬线上?过后它将向哪个方向移动?展示动画:“地球二分二至点的位置和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观察后学生讨论回答生1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方向是一致的,都是自西向东。生2太阳直射点的最北界线为北纬23°26′,最南界线是南纬23°26′。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生3春分日(3月21日),阳光直射在赤道上,春分日过后直射点将向北移动,夏至日(6月22日)时移动到北纬23°26′,即北回归线上。此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南移,秋分日(9月23日)阳光直射赤道。此日过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到冬至日(12月22日)移到最南位置,太阳直射南纬23°26′,即南回归线,此后直射点再向北移,第二年春分日(3月21日前后)重新回到赤道,如上图所示。师我们把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南北的这种周期性往返运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其周期为365日5时48分46秒,就是我们前面学习的回归年。请同学们根据动画演示,填写下表:日期3月21日→6月22日→9月23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师需要注意的是,远日点和近日点的位置与夏至日和冬至日的位置有明显的区别。不能混淆远日点与夏至日的位置,也不能颠倒近日点与冬至日的位置。生观察远日点与夏至日的位置、近日点与冬日点的位置。156\n生(回答)时间上夏至日比远日点早一些,冬至日比近日点早一些。夏至日过后很快就到远日点,冬至日过后很快就到近日点。师刚才我们重点分析了太阳直射点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这种回归运动,在地球上产生了哪些现象呢?请同学们结合教材P22活动和P23的阅读材料来解决这些问题。生合作探究,完成活动1、2、3题,阅读P23材料,结合前边地球自转现象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了解晨昏线与昼夜长短变化的关系。师①在地球公转过程中,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世界各地昼夜等长;夏至日和冬至日是太阳光线直射点可能达到的最南和最北的纬度位置;当太阳光直射南(北)回归线时,有的地方会出现24小时全为昼或夜的现象,即我们所说的极昼和极夜。②通过观察和绘制太阳光照射图,我们能较容易找到一年中因地球公转导致的昼夜交替现象消失的最大范围的界线为南北纬66°34′两条纬线。③根据太阳直射范围和极昼极夜的范围,我们可将地球划分为五带,如下图所示:地球上的五带图中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球为热带,南北回归线到南北极圈之间为南北温带,南北极圈以北、以南的地方为北寒带和南寒带。学生活动:(1)看图说出五带的界线和名称,各热量带阳光直射和极昼极夜的情况,并以此说明太阳辐射从低纬向高纬减少的原因。(2)填表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界线范围有无极昼极夜现象有无阳光直射现象课堂小结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总是“斜着身子”围绕太阳公转,随着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置的变化,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其周期为一个回归年,并产生了五个不同的热量带。板书设计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活动与探究探究课题:北回归线逐年南移探究内容:台湾嘉义市的北回归线纪念塔建于1907年,这里的天文学家研究发现,北回归线有逐年南移的现象,每年的移动距离约14米,至1990年北回归线已经偏离纪念塔1179米。北回归线为什么南移?探究的过程、方法:到图书馆或上网查找资料,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分析北回归线南移的原因。156\n探究结果:专家结论:天文学家研究发现,由于黄道和赤道平面受到日、月、行星摄动,黄赤交角也随之不断地发生微小变化。近一时段,黄极在向天极靠近,黄赤交角每世纪减小约47秒,此现象将延续约15000年,然后再转为增大。这样,黄赤交角每年减少047秒,北回归线每年就南移(同样南回归线北移)047秒,约14米。事实证明了嘉义市天文协会的专家们发现的北回归线南移现象是正确的。从化等地的北回归线标志塔在选址的时候,已充分考虑到上述因素。再加上每年夏至日正午太阳经过标志塔上空的时刻,与夏至时刻之间有一定差距,所以塔址总选在实际北回归线略偏南的地方。第45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不仅产生了地球上的五带,还导致了不同地区和不同时间太阳高度发生了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下面我们就学习本节课第二个问题“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板 书: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推进新课师什么是太阳高度?什么是正午太阳高度?请同学们读图观察。课件展示图片(地平线、太阳光线图,地球侧视图阳光直射赤道)生太阳光线和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叫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师什么叫正午太阳高度呢?生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师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从而引起了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随纬度和季节有规律的变化。变化规律怎么样呢?请同学们看下图。课件显示:“春、秋分日的阳光照射侧视图”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夜长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师图中正午太阳高度数值大小是怎样变化的?生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递减,即由赤道向南北递减。师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的数值越大还是越小?生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师请同学们看二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课件展示:156\n“夏至日、冬至日太阳光照侧视图”夏至日全球夜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冬至日全球夜长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师冬、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怎么样的呢?生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板 书: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生填表板 书: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变化规律师同学们已观察了夏至日太阳光照图,请思考下列问题:地球上哪个范围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了一年中的最大值?哪个范围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为什么?生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因为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此刻为一年中离太阳直射点最近的时候。南半球此刻为一年中离太阳直射点最远的时刻。师冬至日的状况如何呢?生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师春分日和秋分日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大小如何呢?156\n生除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其他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介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师从图中我们还可以得出以下规律:(1)地球上总有2条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并且以直射纬线南北对称分布。(2)某条纬线与直射纬线相差多少度,正午太阳高度就相差多少度。生阅读教材P24活动,按要求完成活动内容。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正午太阳高度总是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递减,距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角就越小,而且某地区和直射点相差多少纬度,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就和太阳直射点的太阳高度相差多少。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就可以求算某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了。由于正午太阳高度等于纬度差,我们就可以以这样的公式来求D点的正午太阳高度:H=90°-纬度差,即H=90°-︱φ-δ︱。式中的H为正午太阳高度,φ为当地地理纬度,δ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任何一天的δ可以在天文年历中查到),当地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投影:分别求算出二分二至日时,北京(40°N)的正午太阳高度春、秋分日:H=90°-︱40°-0°︱=50°夏至日:H=90°-︱40°-23°26′︱=73°26′冬至日:H=90°-︱40°+23°26′︱=26°34′师我们现在再回头看赵亮的房子的问题,哪位同学来解释一下原因?生因为赵亮父母6月份去看的楼房,此时由于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较大,赵亮家前楼的影子较短,而到了1月份,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较小,前楼的影子较长,所以遮住了赵亮家的楼房。晨昏线是地球上白昼与黑夜的界线,既有日变化又有季节变化。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21内容,让我们共同分析晨昏线的季节变化与昼夜长短的关系。板 书:昼夜长短的变化师请同学们看动画演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晨昏线的变化。思考:不同的季节晨昏线与经线圈夹角的变化有什么规律?生春分日时,晨昏圈与经线圈重合,所有的纬线被晨昏圈平分,随太阳直射点北移,晨昏圈与经线圈偏离,夹角越来越大,到夏至日夹角达到最大,为23°26′,因此晨昏线也偏离北极23°26′,故北纬66°34′以北的纬线全部在白昼中。夏至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南移,晨昏圈与经线圈的夹角逐渐减小,到秋分日晨昏圈与经线圈又重合在一起,此时晨昏圈又平分所有的纬线,直射点继续南移,晨昏圈又偏离经线圈,到冬至日交角达到最大,为23°26′,此时经线圈偏离北极23°26′,北纬66°34′以北的纬线全部在黑夜中。师请同学们看动画“二分二至日的光照图”(展示课件),总结出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季节变化规律。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越向北昼越长,北半球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昼长达最小值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越向南昼越长,南半球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昼长达最小值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长短变化师(在学生讨论归纳的基础上进行总结)①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有极昼现象,南半球情况相反;夏至日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正午太阳高度角自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减小。②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纬度越高白昼越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有极夜现象,南半球情况相反;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低值。③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正午太阳高度角赤道最大,并由此向南北两侧递减。师:由以上分析我们知道,全球除赤道外,同一纬度地区,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特别在地球的中纬度地区最明显,这样就产生了四季。在天文学上,夏季是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白昼较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的季节;春秋两季是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由于地球不停地公转,地球上春、夏、秋、冬也就不停地更替。课堂小结156\n本节课我们通过课件演示,了解了黄赤交角的产生、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的回归移动、昼夜范围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以及五带和四季的更替等内容,建议同学们学习本节内容时,一定要增强空间想象能力,在头脑中初步构建起动态的变化的空间思维能力。板书设计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活动与探究探究课题:分析热水器的倾角大小探究内容: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安装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家庭越来越多。如何获得最多的太阳光热,提高利用效率,热水器集热面的倾角大小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结合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分析当地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是否合理。探究过程、方法:理论计算。要使热水器得到充足的阳光,则集热面应与太阳光线垂直。计算当地夏至日和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α),得出当地热水器倾角(β)合理的度数范围。夏至日:α=90°-︱φ-23°26′︱(φ为当地地理纬度,可查阅乡土地理或询问老师)β=90°-α冬至日:α=90°-︱φ+23°26′︱β=90°-α提示:实际生活中,冬天热水需用量大,水温低,夏季水温又太高,故应尽量照顾冬天的角度。调查测量时,可分组到太阳能热水器专卖店或楼房顶部(注意安全)实测检验。探究结果:分析总结,将实测结果汇总对照,作出结论,还可提出改进的具体措施。《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知识点总结一、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1、纬度变化规律夏半后,从低纬到高纬昼越来越长,夜越来越短,至极点周围出现极昼现象冬半年,从低纬到高纬昼越来越短,夜越来越长,至极点周围出现极夜现象2、季节变化规律夏半年,昼长大于夜长,北半球在夏至日那天昼最长,夜最短冬半年,昼长小于夜长,北半球在冬至日那天昼最短,夜最长南半球则相反3、北半球夏至日时各地的昼长=冬至日时该地的夜长如:6.22时40°N的昼长=12.22时的夜长=14时51分同理,北半球冬至日时各地的昼长=夏至日时该地的夜长如:12.22时40°的昼长=6.22时的夜长=9时09分4、同一天,南北纬纬度相同的地方,昼长相加=24小时或某地的昼长等于另一半球同纬度的夜长如:6.22时20°N的昼长+20°S的夜长=24小时或20°N的昼长=20°S的夜长=13时13分5、在某地,与夏至日(或冬至日)相差多少天,夏至日(或冬至日)前的这一天和夏至日(或冬至日)后的这一天昼夜长短大致相等、日出日落时间、正午太阳高度角也大致相等。如:在摩尔曼斯克,4月21日与夏至相差约两个月,则夏至后的两个月8月23日,那么4月21日与8月23日这两天的日出日落时间、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都大致相等。这两天约2点日出,22点日落,昼长20小时,夜长2小时。156\n同理,在某地,与春分(或秋分)相差多少天,春分(或秋分)前多少天与春分(或秋分)后多少天的昼夜长短、日出日落时间、正午太阳高度大致相等。6、极昼、极夜的纬度分布规律:极昼、极夜的起始纬度=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纬度越高,极昼、极夜的天数最多。南北极点除两分外,要么是极昼,要么是极夜。如:某日,太阳直射在10°N,则从70°N开始出现极昼,从70°S开始出现极夜。7、正午太阳高度为0°的地方,出现极夜现象(春秋分除外);午夜太阳高度为0°的地方,出现极昼现象。如:夏至,66°34′S的正午太阳高度为0°,则从66°34′S开始出现极夜现象某日,80°S的午夜太阳高度为0°,则从80°S至90°S出现极昼现象8、昼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昼长=24-夜长昼长=昼弧÷15二、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1、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由直射点(此时太阳高度为90°)向四周呈同心圆状递减,至晨昏线上为0度。(1)图中圆心O点为直射点,左侧弧CAD为晨线,右侧弧CBD为昏线,且左侧晨线的中点A点必在赤道上,地方时6时,右侧昏线的中点B点也必在赤道上,地方时18时,OC或OD(视直射点O在哪个半球而定)地方时为12时①若此时为两分,则A、O、B三点的连线为同一纬线,即赤道;C点为北极点,D点为南极点②若此时非两分,则A、O、B三点不在同一纬线上a、若O点在北半球,则沿OC线北极点在C点以南,图中没有南极点,且C点所在经线与OD所在经线可组成一个经线圈b、若O点在南半球,则沿OD线南极点在D点以北,图中没有北极点,且D点所在经线与OC所在经线也可组成一个经线圈(2)沿着COD线,太阳高度与O点相差多少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如,E点与O点相差30°,则两分时,E点为30°S夏至时,E点为30°-23°26′=6°34′S冬至时,E点为30°+23°26′=53°26′S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1)纬度变化规律同一时刻,由直射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北半球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由23°26′N向南北两侧递减(2)季节变化规律夏半年正午太阳高度大于冬半年,夏至(北半球)时,北回归线以及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则达到最小值;冬半年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夏半年,冬至(北半球)时,南回归线以及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则达到最小值156\n(3)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直射点的纬度如:某日太阳直射20°N,则90°N的正午太阳高度=20°(4)当极点出现极昼时,在同一天,极点的太阳高度终日不变如,6.22时,北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23°26′,午夜的太阳高度也时23°26′,这一天,极点太阳高度终日不变再如,某日太阳直射20°N,,则北极点在这一天的太阳高度始终为20°(5)某纬度出现极昼时,该地午夜的太阳高度=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90°-当地纬度)×2=直射点的纬度-(90°-当地纬度)=极点的太阳高度-(90°-当地纬度)如,6.22时,70°N的午夜太阳高度=43°26′-(90°-70°)×2=3°26′=23°26′-(90°-70°)=3°26′再如,某日太阳直射10°,则85°B的午夜太阳高度=15°-(90°-85°)×2=5°=10°-(90°-85°)=5°三、日出日落时间分布规律1、纬度变化规律夏半年,从低纬到高纬,日出时间越来越早,日落时间越来越晚冬半年,从低纬到高纬,日出时间越来越晚,日落时间越来越早2、季节变化规律夏半年,日出时间先逐日提早后逐日变晚,但都是6:00前日出;日落时间先逐日变晚后逐日提早,但都是18:00后日落冬半年,日出时间先逐日变晚后逐日提早,但都是6:00后日出;日落时间先逐提早后逐日变晚,但都是18:00前日落3、北半球夏至日时某地的日出时间=12-冬至日时该地的日出时间如:6.22时20°N是5时23分30秒日出,则12.22时该地的日出时间=12-5:23′30″=6:36′30″4、北半球夏至日时某地的日落时间=36-冬至日时该地的日落时间)如:6.22时60°N是21:14′30″日落,则12.22时该地的日落时间=36-21:14′30″=14:45′30″5、某日某地的日出时间+日落时间=24小时6、某日某地的日出时间=该日夜长的一半7、日出时间=12-昼长÷2,日落时间=12+昼长÷28、赤道总是6:00日出,18:00日落四、直射点的地理坐标判定1、直射纬线的判定(1)晨线(或昏线)与过晨线(或昏线)和赤道的交点的那条经线交角为多少度,则直射纬度就是多少度如156\n(2)与开始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的纬度互余(3)与正午太阳高度或午夜太阳高度为0°的纬度互余2、直射经线的判定(1)地方时为12的经线(2)过切点的那条经线,大部是昼(3)与0时经线正相对的那条经线(4)昼半球的中央经线或平分昼半球的经线(5)俯视图上,与太阳光线平行或重合的那条经线五、季节的判定1、从春分日到秋分日为北半球的夏半年,从秋分日到次年春分日为北半球的冬半年2、只要直射点在北半球,则北半球进入夏半年;只要直射点在南半球,则北半球进入冬半年3、地球公转速度较快慢,则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地球公转速度较快,则为北半球的冬半年4、在北半球晨线随纬度的增大而西偏,或昏线随纬度的增大而东偏,则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在北半球晨线随纬度的增大而东偏,或昏线随纬度的增大而西偏,为北半球的冬半年5、在北半球(或南半球)日出东北方,日落西北方,则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在北半球日出东南方,日落西南方,则为北半球的冬半年。第4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不仅产生了地球上的五带,还导致了不同地区和不同时间太阳高度发生了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下面我们就学习本节课第二个问题“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板 书: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推进新课师什么是太阳高度?什么是正午太阳高度?请同学们读图观察。课件展示图片(地平线、太阳光线图,地球侧视图阳光直射赤道)生太阳光线和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叫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师什么叫正午太阳高度呢?生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师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从而引起了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随纬度和季节有规律的变化。变化规律怎么样呢?请同学们看下图。课件显示:“春、秋分日的阳光照射侧视图”156\n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夜长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师图中正午太阳高度数值大小是怎样变化的?生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递减,即由赤道向南北递减。师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的数值越大还是越小?生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师请同学们看二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课件展示:“夏至日、冬至日太阳光照侧视图”夏至日全球夜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冬至日全球夜长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师冬、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怎么样的呢?生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156\n板 书: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生填表板 书: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变化规律师同学们已观察了夏至日太阳光照图,请思考下列问题:地球上哪个范围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了一年中的最大值?哪个范围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为什么?生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因为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此刻为一年中离太阳直射点最近的时候。南半球此刻为一年中离太阳直射点最远的时刻。师冬至日的状况如何呢?生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师春分日和秋分日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大小如何呢?生除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其他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介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师从图中我们还可以得出以下规律:(1)地球上总有2条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并且以直射纬线南北对称分布。(2)某条纬线与直射纬线相差多少度,正午太阳高度就相差多少度。生阅读教材P24活动,按要求完成活动内容。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正午太阳高度总是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递减,距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角就越小,而且某地区和直射点相差多少纬度,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就和太阳直射点的太阳高度相差多少。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就可以求算某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了。由于正午太阳高度等于纬度差,我们就可以以这样的公式来求D点的正午太阳高度:H=90°-纬度差,即H=90°-︱φ-δ︱。式中的H为正午太阳高度,φ为当地地理纬度,δ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任何一天的δ可以在天文年历中查到),当地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投影:分别求算出二分二至日时,北京(40°N)的正午太阳高度春、秋分日:H=90°-︱40°-0°︱=50°夏至日:H=90°-︱40°-23°26′︱=73°26′冬至日:H=90°-︱40°+23°26′︱=26°34′师我们现在再回头看赵亮的房子的问题,哪位同学来解释一下原因?生因为赵亮父母6月份去看的楼房,此时由于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较大,赵亮家前楼的影子较短,而到了1月份,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较小,前楼的影子较长,所以遮住了赵亮家的楼房。晨昏线是地球上白昼与黑夜的界线,既有日变化又有季节变化。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21内容,让我们共同分析晨昏线的季节变化与昼夜长短的关系。板 书:昼夜长短的变化师请同学们看动画演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晨昏线的变化。思考:不同的季节晨昏线与经线圈夹角的变化有什么规律?生春分日时,晨昏圈与经线圈重合,所有的纬线被晨昏圈平分,随太阳直射点北移,晨昏圈与经线圈偏离,夹角越来越大,到夏至日夹角达到最大,为23°26′,因此晨昏线也偏离北极23°26′,故北纬66°34′156\n以北的纬线全部在白昼中。夏至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南移,晨昏圈与经线圈的夹角逐渐减小,到秋分日晨昏圈与经线圈又重合在一起,此时晨昏圈又平分所有的纬线,直射点继续南移,晨昏圈又偏离经线圈,到冬至日交角达到最大,为23°26′,此时经线圈偏离北极23°26′,北纬66°34′以北的纬线全部在黑夜中。师请同学们看动画“二分二至日的光照图”(展示课件),总结出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季节变化规律。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越向北昼越长,北半球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昼长达最小值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越向南昼越长,南半球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昼长达最小值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长短变化师(在学生讨论归纳的基础上进行总结)①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有极昼现象,南半球情况相反;夏至日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正午太阳高度角自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减小。②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纬度越高白昼越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有极夜现象,南半球情况相反;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低值。③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正午太阳高度角赤道最大,并由此向南北两侧递减。师:由以上分析我们知道,全球除赤道外,同一纬度地区,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特别在地球的中纬度地区最明显,这样就产生了四季。在天文学上,夏季是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白昼较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的季节;春秋两季是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由于地球不停地公转,地球上春、夏、秋、冬也就不停地更替。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课件演示,了解了黄赤交角的产生、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的回归移动、昼夜范围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以及五带和四季的更替等内容,建议同学们学习本节内容时,一定要增强空间想象能力,在头脑中初步构建起动态的变化的空间思维能力。板书设计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活动与探究探究课题:分析热水器的倾角大小探究内容: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安装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家庭越来越多。如何获得最多的太阳光热,提高利用效率,热水器集热面的倾角大小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结合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分析当地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是否合理。探究过程、方法:理论计算。要使热水器得到充足的阳光,则集热面应与太阳光线垂直。计算当地夏至日和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α),得出当地热水器倾角(β)合理的度数范围。夏至日:α=90°-︱φ-23°26′︱(φ为当地地理纬度,可查阅乡土地理或询问老师)β=90°-α冬至日:α=90°-︱φ+23°26′︱β=90°-α提示:实际生活中,冬天热水需用量大,水温低,夏季水温又太高,故应尽量照顾冬天的角度。调查测量时,可分组到太阳能热水器专卖店或楼房顶部(注意安全)实测检验。探究结果:分析总结,将实测结果汇总对照,作出结论,还可提出改进的具体措施。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组成和划分依据。2.掌握地壳、地幔和地核的基本特征。3.明确软流层的位置和岩石圈的范围。156\n4.了解地球的外部圈层即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的基本特征。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教材、听教师讲解、图片分析等方式,初步了解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及特点,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划分及各圈层的特点。2.通过观察动画演示和动手绘制圈层图,加深对地球圈层结构特点的认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和强烈欲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从而树立正确的环境观。教学重点地球内部和外部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教学难点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和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关系;软流层的位置及岩石圈的范围。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地球仪、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图、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示意图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以上我们学习了宇宙中的地球,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是一颗非常普通而又特殊的星球,特殊之处在于地球在漫长的形成演化中形成了独特的适合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那么构成这种适合地球人类生存环境的地球内部和外部在结构上有何特点呢?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将获得问题的答案。板 书: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一、地球的内部圈层推进新课师地球的内部结构,无法直接观察,关于地球内部的知识,主要来自对地震波的研究。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内容并思考如下问题:什么叫地震波?地震波一般有哪两种?各有什么特点?生阅读教材后回答: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地震波有纵波和横波之分,纵波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师回答得很好。出示“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并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能用地震波来探测地球内部的构造呢?投影: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生合作小组结合教材内容,讨论分析“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图”。师结合各小组回答情况精讲总结:(1)由于地震波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地震波在经过不同介质的界面时就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科学家正是利用了地震波的上述性质,通过对地震波的精确测量,“透视”了地球内部的结构。(2)从地球内部地震波曲线图上可以看出,地震波在一定深度发生突然变化,这种速度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做不连续面。156\n(3)地球内部有两个不连续面。一个在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指大陆部分),在这个不连续面以下,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这个不连续面是奥地利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首先发现的,所以叫莫霍面。另一个在地下2900千米深处,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这个不连续面是德国地震学家古登堡最早研究的,所以叫古登堡面。(4)用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为界面,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所以地球的内部圈层是依据地震波传播的突然变化的两个不连续面(莫霍面和古登堡面)来划分的。以上我们了解了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划分,那么,各圈层有何特点呢?板 书: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一)地壳师提问:什么叫地壳?地壳的厚度怎样?主要由什么组成?生对照“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阅读教材,画出要点。投影:师利用地球仪和“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指出:地面以下,莫霍面以上的一层很薄的固体外壳,叫做地壳。师出示“地壳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在空间分布和厚度上各有何特点?投影:生大陆地壳较厚;海洋地壳较薄。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3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地壳厚度可达60~70千米,海洋地壳平均约6千米。师你能用一句话总结地壳厚度的变化规律吗?生(总结回答)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的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师地壳主要是由90多种化学元素组成,这些化学元素组成了多样的矿物并最终形成了三大类岩石。那么,构成地壳的化学元素有哪些?在地壳中的分布有何特点?生阅读教材“组成地壳的元素”及“地壳结构示意图”,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后回答问题。①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多以化合物的形态存在,其中氧、硅、铝、铁、钙、钠、钾、镁8种元素的质量总数占地壳总质量的9804%,其中氧几乎占1/2,硅占1/4强,硅酸盐类矿物在地壳中分布最广。②元素在地壳中分布不均衡,除氧之外,地壳上层硅和铝的比重较大些,密度相对较小些,被称为硅铝层;其下地壳中铝的成分减少,镁和铁的比重相对增加,密度也较硅铝层增大,被称为硅镁层。156\n③通过读图观察我们可以看出,地壳的厚度不均和硅铝层的不连续分布是地壳结构的突出特点。(承转)以上我们了解了地壳的有关知识,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思考回答有关地幔和地核的相关问题。板 书:(二)地幔师(提问)(1)什么叫地幔?厚度怎样?地幔主要由哪些物质组成?其含量从上到下怎样变化?(2)地幔可分为哪两部分?下地幔的物质性状有何特点?(3)上地幔顶部还存在一个什么层?是如何形成的?(4)岩石圈的范围包括哪些?生对照教材“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带着这一系列问题自学课文,画出要点。投影:“圈层剖面图”(结合图示总结精讲)地球内部的分层            地壳、地幔、岩石圈、软流层示意图(1)地幔是国内外科学界十分注意的问题之一,近年来,国际上召开过多次有关地幔问题的科学讨论会,对地幔的物理性状和分层结构问题等进行探讨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最新的科学成果。(2)在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处在地壳与地核之间,又叫中间层。深度从5~70千米以下到2900千米。它仍是固体,主要物质成分是铁镁的硅酸盐类,由上而下,铁镁含量逐渐增加。(3)以地下1000千米深处为界,地幔又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两部分。在地下50~250千米范围内的上地幔顶部,存在一个软流层,这里是地震波不连续的低速带,根据推理,它可能是放射性元素大量集中蜕变生热而形成的高温异常、局部是熔融状态的圈层,称为软流层,一般认为这里是岩浆的发源地。下地幔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增大,温度约为3500~4000℃,压力约为150万大气压,平均密度约为5.6,物质在这样的高温高压下呈现可塑性固体状态。(4)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是由岩石组成的,合称岩石圈。板 书:(三)地核师提问:什么叫地核?地核可分为哪两部分?各自的厚度和物质性状怎样?生对照教材插图“地球内部圈层图”,自学课文。(学生总结回答)(1)从古登堡面到地球核心,为地核。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两部分。(2)地核的情况是推断性的。在地下2900~5000千米深处的外核范围内,地震波的横波消失,由于横波不能通过,所以外核物质接近液体。在地下5000千米以下的内核,地震波的纵波速度增加,横波又产生,则为固体。(3)为什么地球的外核接近液体面内核为固体呢?这是因为在地核里,由于压力随深度而增加,物质的熔点随深度而增加,温度随深度而稍有增加,比较起来,地核物质熔点的增加较快,而温度的增加较慢。在地球外核,物质的熔点较低,温度稍高于熔点,物质就熔化了。在地球内核,物质的熔点已经显著升高,而温度的升高是很有限的,温度就相对低于熔点,物质就以固体存在了。(4)地核部分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很大,据推测,地核的物质成分主要是铁和镍,与铁镍陨石相类似,所以称为“铁镍核心”。156\n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具有同心圈层的特征,这种同心圈层不仅表现在地球的内部,同样也出现在地球的外部,构成地球的外部圈层。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了解地壳表层以外,可划分为哪些圈层?生(阅读总结)可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层。板 书:二、地球的内部圈层(一)大气圈师地球上大气的形成和演化是地球生命形成的重要条件之一,大气的厚度有多大呢?生阅读教材,明确范围:在2000~3000千米的高空,每立方厘米的空间,平均只有1个气体分子,与星际空间的情况很接近,一般把这个高度作为大气圈的上界,即大气的厚度约为2000~3000千米。板 书:(二)水圈师水圈由哪些水体组成?可按哪些方式进行分类?生(讨论回答)①按形态可分为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三类;②按空间分布可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其中陆地水又可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③按水的性质可分为咸水和淡水。师总结评价,并转入生物圈。板 书:(三)生物圈师提问:什么是生物圈?其范围包括哪些部分?生物圈的核心部分是什么?生(合作讨论回答)①生物圈不仅指地球上的所有生物,还包括生物生存的环境。即它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②生物圈的界线不像大气圈、水圈、地壳那么分明,它同大气圈、水圈、地壳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③生物圈的核心部分是生物绝大部分集中分布的区域,即地面以上100米,相当于木本乔木植物的大致高度;海面以下200米,相当于阳光能透射到的水深,因为这一部分能获得充足的太阳光能,具备最适宜生物生命活动的温度、水、氧、二氧化碳及营养条件。总之,生命的产生是在地球漫长演化过程中产生的,然而,它的出现却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堂小结地球在结构上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圈层构造。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突然变化的两个不连续面——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将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地壳在地面以下,莫霍面以上。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两部分,上地幔的顶部存在一个软流层,这里是岩浆活动的物质来源,下地幔为可塑性固体。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一般认为外核近于液体,内核是固体,地核的物质成分主要是铁镍,称为“铁镍核心”。地球的外部也呈圈层结构,可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正是因为地球上有了生命,才能够说四大圈层共同组成了地球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生物是系统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板书设计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一、地球的内部圈层1.地震波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一)地壳(二)地幔:软流层 岩石圈(三)地核二、地球的外部圈层(一)大气圈(二)水圈(三)生物圈活动与探究探究课题:地震波的利用探究内容:156\n1.在莫霍面和古登堡面附近地震波波速的突然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2.推测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状态可能是什么?3.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渠道或方法获取地球内部的信息?探究过程、方法:观察、分析、推理、讨论。探究结果:1.说明物质状态可能发生了变化。2.地幔物质状态是固态,地核(外核)物质状态可能是液态。3.还可以从火山喷发出来的物质、钻探得到的岩芯,来了解地球内部的信息。第一节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矿物的定义及分类,能正确识别常见的矿物。2.观察岩石标本,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成因3.运用示意图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4.结合实际,理解地质循环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56\n1.通过观察岩石标本,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2.形成正确的环境观。3.养成积极参与、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教学重点1.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成因。2.地壳的物质循环。教学难点1.正确识别常见的矿物。2.地壳的物质循环。课前准备教师:搜集相关的岩石标本、课件、相关的图片及资料。学生:采集岩石标本,预习新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地球内部大致可分为三个圈层,从地心到地表依次是哪些?投影:地球的内部与外部圈层结构示意图生地核、地幔、地壳。师很好。你知道吗?地壳是不断变化的,祖国的宝岛台湾在恐龙称霸地球的侏罗纪、白垩纪(1亿年前),与祖国大陆是连为一体的。当今地球上最雄伟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和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在几千万年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地球上沧海桑田的变化,形态各异的地表形态,都是地壳变动的结果。在地壳运动过程中,物质运动与能量循环,贯穿大自然运动和演化的全过程。本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探讨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板 书:第二章 自然界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过渡)地壳是自然地理环境中众多要素的基本载体,自然界中的一切物质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推进新课师(课件展示“地壳中主要元素含量百分比图”,引导学生读图,让学生了解氧、硅、铝、铁等主要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然后指图强调)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结合而成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就是矿物。生阅读教材P30第一段文字。板 书:一、地壳的物质组成(一)矿物师么是矿物?矿物就是矿产吗?生156\n物是有确定的化学成分、物质属性的单质或化合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矿物不是矿产,有用的矿物在自然界富集到有开采价值时,才称矿产。师回答得很好。矿产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目前约有150种,而矿物超过3000种,矿物在地球上分布十分广泛,到处可以看到,你能举些例子吗?生(列举回答)我们吃的盐,用的石油、天然气、黄金、镁矿石等。师很好。矿物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基本的存在形式,大多数矿物以什么形式存在?石油、天然汞呢?自然界中最多的矿物是什么?生绝大多数矿物是以固态的形式存在。石油、天然汞是液态矿物,自然界中最多的矿物是石英(二氧化硅)。师正确。矿物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几十种,请阅读教材的小栏目“矿物的分类和常见的矿物”。师常见的金属矿物有哪些?生常见的金属矿物有赤铁矿、磁铁矿、黄铁矿、黄铜矿和方铅矿等。金属矿可进一步划分为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等。师对,常见的非金属矿物有石英、长石、云母(这三种常见于花岗岩中)、方解石(主要在石灰石和大理岩中)、滑石、石膏、磷石等。关于花岗岩、石灰岩、大理岩三类岩石,我们将在下面重点学习。你能辨认出是哪一种矿物吗?课件展示:常见的矿物生石英、金刚石、方解石。师非常好。能告诉同学们你辨认的根据是什么吗?生形态、颜色、透明度、光泽等。师(强调)不同的矿物,结晶形态、透明度、颜色、光泽、密度、硬度和条痕等多不相同。刚才我们看到的石英晶体呈透明的六棱柱,两端为六棱锥状,它是自然界中最多的矿物,用途广泛,如玻璃的主要成分就是石英(二氧化硅)。利用肉眼和简单的工具可以识别一些常见的矿物。投影:学生用约1分钟的时间速读表格,了解常见矿物的相对硬度等级。莫式硬度计(鉴别矿物的相对硬度等级)简表矿物名称等级简要说明滑石1多为乳白色块状,指甲能轻易地在其上划出痕迹石膏2多呈白色束状集合性晶体,指甲能较容易地划出痕迹方解石3多为透明或半透明晶体,指甲划不出痕迹,曲别针可以划出痕迹萤石4常为多种颜色的半透明晶体,小刀可以轻易地在其上刻划出痕迹磷灰石5小刀可以在其上刻划出痕迹长石6一般小刀很难刻划,但玻璃可以在其上刻划出痕迹石英7能够在玻璃和普通钢铁上刻划出痕迹黄玉8多为晶体,宝石类矿物,能在石英上刻划出痕迹刚玉9多为晶体,宝石类矿物,能在黄玉上刻划出痕迹金刚石10自然界最硬的矿物,宝石,能在所有物体上刻划出痕迹分组实验,全班分为甲、乙两组,教师提供矿物及相关的物品。甲组:实验一,用观察颜色和对磁铁的反应方法,区分磁铁矿(Fe3O4)与赤铁矿(Fe2O3)。乙组:实验二,有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和石英等几种常见矿物,你如何将它们快速地区别开来?(学生分组活动,合作讨论、观察,得出结论,教师巡视指导)156\n甲、乙两组代表回答:甲组:①从颜色上来看,磁铁矿是黑色,赤铁矿是红褐色。②从对磁铁有反应上看,磁铁矿可以被磁化,赤铁矿不能被磁化。乙组:从颜色、形状、硬度等方面可以将它们快速区别开来。师你们的结论很正确,说明同学们掌握得不错。整合知识:(承转)地壳中的矿物很少单独存在,它们常常按一定的规律聚集在一起,形成岩石。板 书:(二)岩石生展示课前采集到的岩石标本,学生传看、观察。师谢谢同学们搜集了这么多的岩石标本,自然界中的岩石种类很多,形态各异,每块岩石都有自己的故事,同学们想知道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吗?请大家先来欣赏老师搜集到的岩石标本。(展示三大类岩石标本,并用多媒体展示三大类岩石的代表性岩石标本)投影:师岩石按成因,可以分为三大类,请同学们结合教材中的文字、实际的标本,及刚才看到的图片,完成下表。投影:岩石种类成因常见岩石主要特征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生读教材P31~33的相关内容,观察讨论,同位合作填表。师指导学生,并检查做题情况。投影:岩石类型成因常见岩石主要特征岩浆岩岩浆活动花岗岩、玄武岩、流纹岩、安山岩侵入岩:结晶度好,晶体颗粒较大喷出岩:具有气孔等构造沉积岩外力作用石灰岩、砂岩、页岩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变质岩变质作用大理岩、板岩、石英岩、片麻岩具有片理结构,重结晶作用明显师同学们填得很好。那么三类岩石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课件显示:岩浆岩的形成动画156\n师岩浆岩是岩浆活动形成的。岩浆侵入地壳内部冷却凝固形成花岗岩,其晶体颗粒比较明显,质地坚硬,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建筑材料。我国许多著名山岭,如华山、黄山、北京八达岭等多由花岗岩组成;岩浆喷出地表(火山活动)冷却凝固形成喷出岩。常见的有流纹岩、玄武岩、安山岩等。流纹岩在我国福建、浙江沿海一带分布很广。玄武岩多气孔,这是识别玄武岩的重要标志,玄武岩分布广泛,海洋几乎全部为它所盖。课件显示:沉积岩和化石的形成模拟动画岩层示意图沉积岩和化石的生成图师仔细观察动画,了解沉积层岩的形成过程,思考并回答:(1)沉积岩有哪些突出的特征?(2)什么是化石?形成化石的条件有哪些?学生回答:(1)沉积岩有两个突出的特征,具有层理构造,并常含有化石。(2)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地质时期的生物遗体、遗骸及其活动的足迹等的总称。形成化石的主要条件:生物的遗体、遗骸、遗迹等在未腐烂时被沉积物埋没,隔断了与大气的接触,经过长时间碳化或被其他物质置换、填充逐渐演变而成。师(强调)沉积岩是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具有层理构造,并常含有化石。根据岩层和化石可以判定地质年龄和研究古地理环境,如:有丰富的植物化石的含煤岩层,表示当时是森林茂密的湿热环境。因此,沉积岩能很好地反映地球的历史。不同时期、不同环境条件下,沉积物的特点不同,因而形成的沉积岩也不同。常见的沉积岩有哪些?投影:生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师回答得很好。地壳中的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原先的结构成分、矿物成分发生变化,形成变质岩。投影:156\n石灰岩受热变成大理岩师变质岩的形成条件是什么?生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师正确。常见的变质岩是由哪些岩石变质而来的?生石灰岩→大理岩、页岩→板岩、石英砂岩→石英岩、花岗岩→片麻岩。师回答得不错。地壳的物质组成学完了,这部分内容你掌握了吗?投影:(学生单独回答)1.读“岩浆岩形成示意图”,回答问题。(1)图中①②处常见的岩石是:①,②。(2)就形成条件的分布位置来看,侵入岩与喷出岩有什么区别?2.作为重要建筑和装饰材料的花岗石和大理石在成因上分别属于岩和岩。参考答案:1.(1)侵入岩 喷出岩(2)从形成条件上来看,侵入岩是岩浆侵入地壳上部逐渐冷却形成的;喷出岩是岩浆喷出地表急速冷却而成的。从分布位置来看,侵入岩一般分布在地下,喷出岩分布在地表。2.岩浆 变质(承转)研究表明,我们生活的地球已走过了她45亿年的漫长历史。在这45亿年中,她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其中规律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地质循环。板 书:二、地壳的物质循环(一)地质循环师什么是地质循环?推动地质循环的能量来自哪里?生岩石圈和其下的软流层之间存在着大规模的物质循环,即地质循环;推动地质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的衰变,放射能转化为热能,热能再转化为推动岩石圈和软流层物质运动的机械能。师不错。地质循环有哪些影响?生在地质循环中,在一些地方岩石圈不断地诞生,在另一些地方岩石圈则逐渐消亡,地质循环不断改变着地球的表面形态,使地表形态变得丰富多彩。师对。在漫长的地质时期,有些高山被夷为平地,有些地方则隆起成为高山。如:雄伟高大的喜马拉雅山,几千万年前是一片汪洋大海。地质循环使得地壳表面形态不断变化,那么组成地壳的岩石也会相互转化吗?生会。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石灰岩、页岩、砂岩都是沉积岩,花岗岩是岩浆岩,它们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可以形成变质岩,这说明岩石是可以转化的。师回答得很好。那么三大岩石是怎样转化的呢?板 书:(二)岩石的转化156\n课件显示:“三类岩石转化循环图”生结合教材P33~34的文字,认真观看动画,并与同学交流讨论,然后单独回答问题。师请同学们说出岩浆岩的形成过程。生1岩浆岩主要是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岩浆活动中上升,侵入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师回答得很好!大家看动画,因地壳上升和剥蚀作用而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在太阳能、重力能等外力作用下,而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并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师已经生成的岩石,又是如何形成变质岩的呢?生2已经生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成分和性质的改变,形成变质岩。师不错。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发生重熔,又形成新的岩浆。如此周而复始,地壳中的岩石就这样处于永不停止的循环转化中。下面请同学们参照岩石转化循环动画,绘制地壳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同桌之间协作,绘制出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图。可能有:课件显示:图①图②图③师同学们画得很好,说明你们已经理解了这部分内容,实际上地壳的物质循环示意图有很多种,同学们可以用课外时间尽可能画出更多的图来。投影:完成图中内容:(1)在图中方框内填出岩浆和三大岩石的名称。156\n(2)写出图中各箭头所代表的含义:A ;B ;C ;D 。(学生单独回答,教师根据回答情况,适当补充或强调)参考答案:(1)左:上是岩浆岩,下是岩浆;右:上是沉积岩,下是变质岩。(2)地球内部的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 岩浆岩、变质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岩浆岩、沉积岩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 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被高温熔化,又成为岩浆课堂小结地壳物质循环需要的时间很漫长,往往需要几十万年,有的要经过几亿年,远远超出了人类历史的长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岩石和矿产是不可再生的;因此,我们要提倡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地壳的物质循环一刻也不停地进行着,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地表形态,只是地壳的物质循环一段时期内留在地表的痕迹而已。因此,在自然界中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地壳的演化。板书设计活动与探究探究课题:岩石类型及成因探究内容:1.你所居住的地区有几种岩石?岩石的名称是什么?辨认它是三类岩石中的哪一种?该岩石由什么矿物集合而成?2.观察岩层是水平的,还是倾斜的?探究过程、方法:分组调查或实地考查、查阅资料、网络查询等。探究结果:以小论文的形式,同学间互相交流。第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复习回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点,请同学们根据投影表格所列项目思考回答:投影:地球运动围绕中心运动方向运动周期运动速度地球自转地轴由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23时56分4秒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南、北两极点为0,其他任何地点的角速度都相等,即15°/小时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极点逐渐减小,至60°N、60°S处减小为赤道的一半;两极点处为0156\n地球公转生根据教师提问分别回答。师学生回答的同时,对应表格中的每个空格逐个显示答案。毛泽东《七律·二首》《送瘟神》中说:“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天河。”据此,思考下列问题:诗中所说的“地”位于何处?这种现象是由哪种地球运动造成的?生(回答)“地”在赤道地区,这种现象是地球自转运动的结果。师地球自转运动除每日绕地轴旋转一周外,还产生了哪些地理现象呢?板 书: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推进新课师按教材P17活动要求将已备好的材料放在讲台上,进行演示实验。教师用手电筒(假设为太阳光)照射地球仪(假设为地球),关闭教室电灯或灯管,请学生想象,教师启发思考:(1)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现象?光线照亮了球体的多少?为什么?(2)昼夜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的光线和教材插图中太阳光线有什么不同?(4)昼夜之间的分界线叫什么?它与太阳光线的方向有什么关系?(有条件的学校可用录像和课件演示昼夜的形成;没有地球仪的学校,可用一不透明的球体如篮球、足球等演示说明)生观察、思考后回答。师生小结: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光照亮的半球——向着太阳的半球——白天;未被太阳光照亮的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黑夜。从而可以看出,昼夜形成的根本原因——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师由于太阳距离地球非常遥远,我们粗略地把太阳光线看作平行光线。太阳光线始终与晨昏线垂直,并且晨昏线平分赤道(即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教师课前在地球仪的球面上选好几个点(如北京、伦敦、纽约等),作出了标志(彩色粉笔画点或贴一彩纸点等),用手电筒照射自转的地球仪,并提出启发性思考题:(1)当太阳光照射北京时,哪些国家在白天?哪些国家是夜晚?生观察回答:北京为白天,伦敦、纽约是夜晚。(2)将地球仪转动180°,再观察,北京和纽约是在白天还是晚上?生观察后回答:北京为夜晚,纽约成为白天。(3)连续转动地球仪,观察各地(如中国和美国)昼夜更替的情况,昼夜更替的原因是什么?生连续转动地球仪,上述城市的白天和夜晚不断转换,引起昼夜更替的原因是地球的自转。(4)转动地球仪时,观察晨昏线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有什么关系?生晨昏线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即晨昏线是自东向西运动。(5)地球上某地一个白天和晚上周期大约是多少时间?生(回答)为一个太阳日,约为24小时。以上问题难度较大,教师可边演示边启发学生思考,也可分组演示,分组讨论,然后由小组推荐代表回答。投影:判断图中E、F、G、H四点哪些在晨线上、哪些在昏线上?156\n学生回答:E、G、H在晨线上,F在昏线上。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是否发现,家乡河流的右岸冲刷比左岸严重,厨房排水时,水是逆时针方向排出的,为什么会产生以上现象呢?学习了这部分内容后我们将获得明确的答案,即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因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而发生偏移造成的。板 书:(二)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地球自转偏向力的作用,运动方向向一侧偏转师拿一把雨伞,撑开,将其比作北半球,则伞顶端代表北极,伞的支架杆代表经线。若雨伞不动时,从“北极”向下用水杯倒水,则发现水珠从布上沿“经线”向“南”流动;若将雨伞按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匀速转动时,用水杯从“北极”向下倒水,观察水珠流动轨迹是否和刚才相同;如不同,水珠偏离“经线”的左侧还是右侧?若将雨伞逆地球自转方向(自东向西)转动时,水珠如何偏离?生观察演示实验,分组讨论: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发生偏转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发生偏转有何规律?举例说明有何影响。如何用左右手定则判断地球上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师判断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偏向的规律时,可采用“左右手法则”,具体方法如下: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手心向上,四指指向物体初始运动方向,大拇指指向即为物体水平运动的偏向。如下图所示。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这样时刻就有了早迟之分。显然,偏东地点的时刻要早一些。这种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因此,地球自转产生的另一个现象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产生了地方时。板 书:(三)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当地时间1.地方时师用手电筒照射自转的地球仪,并提出启发性思考题:(1)同一纬度上的东、西两地如北京和乌鲁木齐哪个先见到日出,哪个先送走落日?为什么?(2)地球上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多长时间?每1°相差多长时间?生认真观察并回答以上问题。北京较乌鲁木齐先见到日出,也先送走落日,这是地球自转的结果。地球上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每1°相差4分钟。师如何计算地方时?步骤如下:(1)画数轴如下图,计算经度差:A、B两地的经度差为118°+45°=163°(同减异加,即同为东经度或西经度,两地经度数相减为两地的经度差,两地分别为东经度和西经度,两地的经度数相加为两地的经度差)。(2)确定东西方向:A向东走可到达B地(采取此法时不能过日界线)(3)利用公式计算:156\n板 书:2.时区和区时师指导学生阅读时区划分图,提问:(1)全球共分为多少个时区?中时区以哪条经线作为中央经线?中时区以东和以西,依次分为哪几个时区?(2)伦敦、开罗、莫斯科、北京、东京、纽约分别在哪个时区?从北京出发到伦敦的游客,到达目的地时,怎样拨动手表时针才能使手表显示的时间与目的地的时间一致?(3)哪两个时区合二为一?(4)北京时间和北京的地方时有什么区别?二者相差多长时间?生分组讨论,并回答以上问题。生1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中时区以0°经线作为中央经线;中时区以东和以西依次划分为12个时区。生2伦敦中时区,开罗东二区,莫斯科东三区,北京东八区,东京东九区;纽约西五区,从北京到伦敦后手表要拨后8小时。生3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75°,合为一个时区。生4北京时间和北京的地方时不同,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即东经120°经线的地方时,北京的地方时为116°E的地方时;两者相差16分钟。师总结学生回答情况,并分析区时计算的方法与步骤(与地方时的计算相同)。计算公式:生完成教材P22活动中训练题。地球上不同的地区会出现两个不同的日期。为了避免日期的紊乱,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板 书:3.日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师启发学生思考哪个时区的时刻最早?哪个时区的时刻最晚?为什么?师生结合下图分析师日界线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地球上日期的更替,都从这条线开始。请大家仔细观察,日界线和180°经线吻合吗?生不吻合。日界线并不完全在180°经线上,而是稍有曲折。师很好。这是为了照顾180°经线附近居民生活方便,避开了陆地。由于在任何时刻,东十二区总比西十二区早24小时,所以,自东十二区向东进入西十二区,日期要减去一天;自西十二区向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增加一天。投影:1.一架飞机由我国上海(东八区)于10月1日17时飞往美国旧金山(西八区),需飞行14小时,到达目的地当地时间是(  )156\nA.10月2日15时        B.10月2日3时C.10月1日15时D.10月1日3时读下图,回答2~3题。2.若该图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示意图,若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判断甲地时间为(  )A.8时B.9时C.15时D.16时3.若该图中心点为地球南极示意图,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其余部分为7月7日,判断甲地时间为(  )A.3时B.9时C.12时     D.15时4.关于日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日界线的东侧是东十二区,西侧是西十二区B.东侧是东经度,西侧是西经度C.东侧时区的钟点比西侧时区的钟点早一小时D.东侧时区的日期比西侧时区的日期晚一天5.一架飞机于10月1日由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应变更为(  )A.不变B.10月2日C.9月30日D.9月31日6.通过我国哪条经线的地方时是全国统一使用的时间(  )A.120°EB.东九区中央经线C.120°WD.116°E(通过北京的经线)答案:1.C 2.B 3.B 4.D 5.C 6.A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了解了昼夜交替、地球上做水平运动物体产生的地转偏向及不同经度的地方时、区时等知识,特别是地方时、区时的计算,利用日界线进行日期的判断等既是高考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需要多加训练,熟练掌握。按教材P18~P22活动要求,测量学校所在地的经度。板书设计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昼夜交替现象(二)156\n(三)不同经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当地时间1.地方时2.时区和区时3.日界线活动与探究探究课题:结合地球的运动知识,观察一定条件下水的流动。探究内容:根据你的兴趣,选择一个小实验,观察思考:当厨房水池里的废水要放掉时,等水平静下来后,然后拔掉塞子,观察水是如何流走的。如果是旋转流下,转动的方向如何?若水池实验是在悉尼完成,情况又会是怎样的呢?作出推测或猜想。探究过程、方法:根据实验观察结果,联系地转偏向力的知识,找出原因何在;尝试运用图示法辅助思考和表述。用所学理论知识验证上面的猜测,总结水平运动物体偏向的规律。探究结果:以小论文形式在班内交流。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风、流水、冰川、海浪等外力因素,识别地质构造和常见的地貌。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当地典型地貌的实地考察学习和探究,掌握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和研究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地理、探究自然的兴趣和热情;通过与他人合作交流,养成良好的合作能力;树立正确的环境观。教学重点1.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2.地质构造对地表形态的塑造。教学难点地表形态形成过程的分析。教具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投影片、打印好作业及材料。学生:搜集当地地貌资料以及岩层的弯曲变化情况。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播放录像(丰富的地表形态:雄伟的喜马拉雅山、平坦的太湖平原、富饶的四川盆地、美丽的江南茶园)。请同学们讨论并总结:地表形态有何特点?生地表有千姿百态的地形,主要地形有高原、盆地、丘陵、山地等。156\n师很好。地表形态真是丰富多彩。那么这些地形是怎样形成的?它们是永恒不变的吗?本节我们就来探讨这些问题。板 书: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推进新课师首先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并思考“地表形态是永恒不变的还是不断变化的?”媒体显示:火山喷发形成火山,风力侵蚀形成雅丹生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师地表形态为什么是不断变化的?板 书: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思考“导致地表形态变化的力量来自什么?”并完成表格。地质作用分类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内力作用高低起伏,形成高山和盆地外力作用削高填低,使地表趋于平坦(能量来源:地球内部热能、太阳能。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生阅读教材并合作填表。(请两位同学上讲台来填写,每人自选一列,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填写)师同学们填得很好。现在我们知道了导致地表形态变化的力量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我们所见到的丰富多彩的地表形态是内力和外力两种作用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请同学们思考: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生内力作用。师对。内力作用让地表变得高低不平,是地表形态的主力塑造者,那么它是怎样塑造地表形态的呢?让我们先来探讨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板 书: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师(多媒体展示)播放喜马拉雅山形成的模拟动画。大家看到雄伟的喜马拉雅山和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在几千万年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是地壳的运动引导了地表形态的变化。那么是什么力量促使其运动的呢?近几十年来对大地构造运动和海陆分布规律的解释很多,其中最为盛行的一种学说是板块学说。板 书:(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投影:六大板块示意图156\n大家看图,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的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如海岭、海沟等)分割成六大板块。(一一指出,带学生在图上查找各板块的名称和范围)生默记一分钟。师出示一空白的板块构造图,请学生抢答式确认各大板块的名称、位置。生1.两人合作,指图确认。2.教师指图,学生抢答。师同学们的速记效果不错,说明找到了规律。另外,从图中还可看到符号“→︱←”“←︱→”,这是板块的运动方向,说明板块处于相对的运动状态。板块运动是内力作用的重要表现之一。投影:喜马拉雅山形成示意图       阿拉伯半岛卫星影像师请同学们观察两图,并结合板块分布示意图,思考并讨论P下标37“活动”问题1、2,同时请同学们总结有何疑问之处。生分A、B、C三组讨论并总结。问题落实(学生代表回答)1题:(A组回答)(1)印度洋板块向东北移动、亚欧板块向西南方向移动。(2)印度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将其挤压、抬升,形成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3)板块的这种相对运动使地形发生了很大变化,本地区由海洋变成了陆地。师你们的结论很正确,只因板块的这种运动才使地表形态发生海陆的变迁,所以科学家才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2题:(B组回答)(1)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2)与阿拉伯半岛相邻的非洲板块向西南方向运动,与印度洋板块运动方向相反。(3)红海的形成是由于上述两大板块运动方向相反,板块交界张裂扩张而形成的。师你们的结论也很精辟。现在请C组同学选出的代表发言,其他同学可举手补充,看对这部分内容还有什么疑问之处。生质疑(进入高潮,难点突破)可能提出的问题:①板块为什么会运动?②板块运动有什么规律?③板块运动对地表形态有何作用?……师(再次展示板块示意图并指图讲解,突破难点)从图中可见,板块与板块之间的运动关系有两种:“→︱←”“←︱→”,它们的含义是不一样的。“←︱→”156\n箭头指向两边,说明板块在扩张,这种边界正在形成,称为生长边界,也就是张裂区。这种边界出现在不同的地域,所形成的地表形态是不同的。请看图,当生长边界出现在海上,形成的是海洋或海岭,如红海、大西洋;在陆上常形成裂谷或断层,如东非大裂谷。“→︱←”箭头是相对的,为板块消亡边界,说明两边的板块在碰撞挤压,边界处于消亡状态。如果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大洋板块因为位置较低,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在海上会形成深邃的海沟,如太平洋西部的马里亚纳海沟;在海陆交界处会形成岛弧或弧形列岛,如亚洲东部的日本群岛等;在陆上会形成海岸山脉,如北美西部的落基山等。如果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都比较坚硬,则形成高大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等。师根据刚才所学知识,请同学们做一个训练。投影:表格——板块运动与地貌类型(画线部分为待填写内容)板块移动对地貌影响举例边界类型板块碰撞陆陆相碰形成高大山脉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消亡边界陆海相碰陆地板块交界处形成海岸山脉,陆上形成岛弧,海洋板块形成深海沟南美安第斯山脉、太平洋西部岛屿消亡边界板块张裂形成裂谷和海洋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和红海生长边界生自主填写(画线部分为学生填写)板 书:板块移动与地貌师(精讲)在板块内部,地壳较稳定,但在板块交界处,板块运动较为活跃,多火山、地震,如印度尼西亚处在三大板块交界处,是世界上火山、地震最多的国家。2004年12月28日的印度洋海啸就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引发海底地震而造成的。(承转)由上可见,内力作用会引起地壳运动,我们到野外去用心观察,就会发现一些地壳运动的“足迹”。这些因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位、变形常常保留在地壳岩层中,成为地壳运动的证据,现在请同学们展示自己搜集的证据。生展示课前搜集的材料(照片、描述、文字叙述等)。师大家搜集的材料真丰富。从搜集的材料可以看出,地表岩层并不都是平坦的,而往往是倾斜、弯曲,甚至是断裂的。这些由地壳运动留下的痕迹,叫地质构造。板 书:(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播放录像:关于地质构造(包括褶皱和断层)形成的影像资料。根据录像,请同学们完成下表。投影:表格(画线部分为待填写内容)褶皱断层成因强烈碰撞和水平挤压,可以使沉积岩发生弯曲,形成褶皱岩层在地壳运动时,受强大压力和张力的作用,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显著位移,形成断层类型背斜向斜特征岩层向上拱起岩层向下弯曲地貌156\n一般成山岭(如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安第斯山脉等)常被侵蚀成谷一般成谷地,两翼被侵蚀成山断裂上升常形成断块山(如华山、庐山、泰山),断裂下沉常形成凹陷、凹地(如东非大裂谷、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师请同学们看图(出示褶皱示意图)。投影:思考:背斜和向斜在外部形态上有何不同?生背斜中间向上隆起,向斜中间一般向下弯曲。师对。在地貌上背斜常成山岭,向斜常成谷地或盆地。那么,是否都是这样呢?请看动画。(播放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模拟动画)生观察形成过程,合作探究成因。师(指图总结,突破难点)不少褶皱构造的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岩性比较疏松,若裸露在地表,很容易受风力、流水等外力侵蚀而变成谷地,而向斜槽部因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面成为山岭。所以,我们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它的一般性,也要注意到它的特殊性。生观察教材插图,强化理解。师我们了解地质构造规律,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如: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胜利油田的发现就是根据这个原理探测到的。向斜盆地中容易储存地下水,建大型工程时应避开板块断裂处,以免诱发地震等。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促使其变化的力量分别来自地球的内部和外部,即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其中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是本课的重点。地质作用塑造地表类型,让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多姿多彩。而其中的地质构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又让我们知道了地表形态的形成既有其一般规律,也存在着特殊变化,如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等。对这些内容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板书设计活动与探究探究课题:褶皱、断层的形成探究内容:褶皱、断层的产生与岩层性质有何关系?探究过程、方法:小实验。胶泥用水搅拌,并制成两个长50厘米、宽10厘米、厚5厘米的方条,分别晾至五成干和八成干。在五成干的方条两端用力挤压,在八成干的方条的两端用力挤压,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探究结果:记录观察结果,讨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156\n第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其中内力作用是地表形态的主力塑造者,板块运动、地质构造等分别对地表形成了不同的影响。而内力作用的表现除了地壳运动以外,还表现为岩浆活动和地震等。下面我们再来探讨它们是怎样影响地表形态的。板 书:(二)火山、地震活动与地表形态推进新课师今年是唐山大地震30周年,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思考并讨论两个问题:①什么是火山喷发和地震?其能量来源于哪里?②火山喷发和地震对地表形态各有什么影响?课件显示:维苏维火山的喷发与唐山地震图156\n生看录像,探究讨论问题并回答。①岩浆喷出地表为火山喷发;大地由于构造运动而快速震动现象,称为地震。火山喷发和地震都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强烈释放形式。②火山喷发后,其熔岩物质的堆积常常形成火山锥、火山口等多种火山地貌。如:日本的富士山、东北长白山、五大连池等都是由火山作用形成的;地震往往造成地壳断裂和错动。师同学们理解得很好,火山喷发和地震都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剧烈释放。它们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地表形态发生急剧的变化,并对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产生重大影响。自然界中出现的火山喷发只是对人类构成危害吗?生小组讨论,并选派代表发言。师火山喷发吞噬了大片土地森林,毁坏村庄和城镇,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但同时也供给人类有益的礼品,如火山岩是多种金属或非金属矿产,火山灰是肥沃的土壤,火山喷发的气体是很好的工业原料,巨大的热能(地热)可用于发电、取暖,火山风光更是当今的旅游资源和疗养胜地等。地壳运动、火山活动、地震等内力作用为地表形态提供了“粗毛胚”,而外力作用(如风、海浪等)就像雕塑师,每时每刻都在对这个“粗毛胚”进行雕塑,使地表形态变得多姿多彩:出现了肥沃的平原、壮美的峡谷、神秘的沙漠、秀丽的梯田等等。板 书:三、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一)外力作用师出示问题:①外力作用有哪些主要表现形式?②各种外力作用的关系如何?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41第一、二小节,结合投影图片,思考并讨论上述问题。(第②题难度较大,教师要注意引导,并参与到讨论中)生(阅读教材,合作探究,得出结论)外力作用有多种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师(激励性评价后,精讲)外力作用有多种表现形式,其关系也很复杂。首先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受到风吹、雨打、日晒以及生物等风化作用,会逐渐变为砾石、砂子和泥土。这些被风化、侵蚀的产物被风、流水等外力搬运离开原来的位置,随着河流流速降低、风力减小或冰川融化等,这些物质又在地表较凹处沉积下来。在侵蚀—沉积过程中,形成各种各样的侵蚀—堆积地形。如下图所示:156\n由此可见,外力作用有多种表现形式,那么它们对地表形态到底会产生什么影响呢?我们来看下一个问题。板 书:(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师先请同学们看一段动画片。(播放模拟动画——冰川的力量)生看动画,了解冰川的强大威力。师冰川的力量真是巨大,它的刨蚀作用,会在地表形成冰蚀谷地,如冰川U形谷、冰斗等,在这些谷地两侧,还会形成尖锐的角峰。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有多种表现形式,除了冰川以外,我们常见的还有流水、风力、海浪等。它们对地表形态又有什么影响呢?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请同学们做个实验,并要注意观察实验过程中发生的现象。师引导学生完成流水作用和风力作用实验。实验一,流水作用实验:在一个斜坡上,堆放5~10厘米厚的大小、轻重不均的砂土颗粒,在坡面上方浇强度不等的水流,观察水流在坡面和平面上的流动情况。实验二,风力作用实验:用玻璃制成箱体,在风的入口附近堆放大小不均的砂粒,用电动吹风机向里吹风。注意观察风力大小不同时吹扬起的砂粒有何不同;当停止吹风时,观察沉积物的分布规律。生动手动脑,分小组实验,并作出结论。(结论)流水和风力都会使地表形态发生变化。坡面上形成沟谷;而当水流到达平缓地带、流速变慢时,所带泥沙又会沉积下来。同样风力作用的影响也很大:当风速很大时,能将砂粒悬于空中,而当风速变小时,空中的小砂粒又会落到地面,并堆积形成一个个的小沙丘。师同学们的实验很成功。可见,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请大家看一组投影片,思考,这些地貌分别是由什么作用形成的。投影:生看图讨论各地貌的成因,并作出回答。156\nA图是海浪侵蚀作用而成的海蚀崖。B图是风力携带砂子对地表岩石打磨形成的(风力侵蚀作用)。C图是风力沉积地貌沙漠、流动沙丘。D图是流水沉积而成的河口三角洲。师由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内外力共同作用造就了地表丰富多彩的形态。如:横断山地山高谷深,可以说是在内力作用的基础上,流水侵蚀作用塑造地表形态的典型例证。青藏高原在抬升的同时,流水不断下切,造就了“水拍云崖”的雄奇壮丽的景观。我国的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也是风积黄土经内力抬升后,受外力(流水)侵蚀切割而形成的。师请同学们做一个巩固练习。投影:表格(表中画横线部分为学生填写内容)作用因素流水作用风力作用侵蚀作用形成地貌沟谷、峡谷、瀑布等风蚀蘑菇、风蚀洼地等举例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新疆的“魔鬼城”沉积作用形成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沙丘、沙垄等举例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河三角洲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生合作填表。师同学们做得很好,在流水、风力等自然力量塑地表形态的同时,人类活动也对地表产生着显著的影响。板 书:四、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师为了生存和发展,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改造周围环境的活动,如:平整田地、修筑堤田、挖河修渠、修建水库、填海造陆、毁林开荒等等。人类对地表的这些改造有些是合理的,有些则是不合理的。请看图片,并思考探究相关问题。我国山区多梯田。想一想,在梯田上进行耕作,与在坡地上进行耕作,哪一种方式更有利于发展生产?为什么?生讨论并作总结回答。在梯田上耕作更有利于农业生产。这是因为:①在梯田上耕作比在坡地上耕作更方便;②梯田可以减少水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保护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师由以上实例可见,人类在利用、改造自然时,一定要趋利避害,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课堂小结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地表是不断变化的,海陆的变迁使沧海桑田和海枯石烂已不再是传说中的神话;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破坏也提醒我们,在利用和改造自然时,不要只顾眼前的局部的利益,而要从全局出发,考虑长远利益,树立起科学的人地观。板书设计156\n活动与探究探究课题:地貌形态的研究探究内容:调查本地的典型地貌形态,并进一步搜集资料,了解这种典型地貌类型在近几十年中发生了哪些变化。探究过程、方法:可以访问老人,请他们讲一讲近几十年来当地地表形态的变化情况。除文字外,更要注重图片、相片资料的搜集,尤其是野外考察时,要注意自己拍照,以获取第一手资料。整理搜集的资料,分析引起地表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要特别注意人类活动引起了哪些变化,并分析这些变化产生了哪些影响,从而进一步认识人地关系。探究结果:整理成文,在班内开研讨会。前言 走进地理学从容说课由于中考考试科目的设置及教师、家长和社会的影响,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对地理不够重视,表现为学习积极性不高,兴趣不浓,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差。因此,作为高一新教材必修Ⅰ的第一节课,教学中通过向学生介绍“地理学是什么”“地理学做什么”“地理学怎样做”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全面了解地理学,从而带领学生从容走进地理学。本节课,教师除向学生系统介绍新课程高中地理学科体系及教学内容的设置安排以外,还应尽可能多地向学生展示新课程教材中有趣的地理现象、地理规律,以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识,提高学生上好地理课的自觉性,使学生逐步养成热爱地理科学、钻研地理科学的良好风尚。教学重点1.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动机。2.了解地理学是什么、做什么和怎样做。教学难点通过教师引导,使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形成愿学、想学地理的思想动机。教具准备能反映地理学特色的图片、地理学科的体系示意图、介绍最新地理学科研究成果的材料或论文精选。课时安排1课时。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理学的内容和意义。2.引导学生懂得地理学是什么?地理学做什么?地理学怎样做?为学好地理课程指出正确的途径。二、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教材、听教师讲解、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地理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地理学做什么,地理学通过什么方法和技术来进行研究。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强烈欲望和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教师用信任的目光,将学生看一遍,然后充满激情地向学生讲道:“宁静的夜晚,我们仰望天空,看到那些满天的繁星,你会生出什么感想?你是否也有‘我是在哪里?我是哪里来的?我到哪里去?’这样的疑惑?”生大胆想象,踊跃发言。156\n师激励性评价后,指出:人类居住在地球上,地球,是我们的母亲,地球是我们每个人的家园,但直到今天我们对地球的真正面目认识得还不够清楚,如为什么我国大陆每年向东偏南运动8毫米?科学家预言地球轨道正面临陨石进入的高峰期,人类将如何应对?太阳黑子的周期性爆发对人类有何影响?还有厄尔尼诺现象与世界气候等都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未解之谜,如何才能爱护地球,保护地球呢?生必须首先了解她,认识她。师怎样快速地、系统地、深刻地认识地球呢?生必须认真学好地理学,因为地理学能帮助我们彻底认识地球。师今天请让我带领同学们一起走进地理学。板书:前言——走进地理学推进新课前边我们简单了解了学习地理学的重要性,地理学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它包含了哪些学科体系呢?板书:一、地理学是什么?生阅读教材,联系初中地理,了解“地理学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师(总结精讲)地理学不仅只是陈述在什么地方,有什么地理现象,还研究为什么会这样,今后将会怎样等复杂的问题,地理学不只是“大地之描述”,而是对作为人类家园的“地”球表层之道“理”的认识和发现。师投影“地理学学科体系示意图”,指导学生了解地理学的学科体系。除教材所列学科体系外,新课程标准对高中地理学习的具体内容作了必要的说明,即高中地理课程由共同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组成,设置结构图如下。师投影课程设置及模块具体内容高中地理必修模块结构示意图高中地理共同必修课程共6学分,由“地理1”“地理2”“地理3”(各2学分,36课时)三个模块组成。这三个模块是递进关系,即先学“地理1”,再学“地理2”,后学“地理3”。“地理1”“地理2”和“地理3”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整体。156\n高中地理选修课程由“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旅游地理”“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各2学分,共36课时)7个模块组成。这些选修模块涉及地理学及地理学的理论、应用、技术等各个层面,选择的内容大都关注人们生产生活与地理密切相关的领域,突现地理学的学科特点与应用价值,目的是开阔我们的视野,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生阅读教材及听讲,了解地理学科分类及演化。师作为一名当代高中学生,除了了解新课标规定的教学内容外,还应该知道一些当代地理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全球化及其区域响应研究陆地表层过程和格局的综合研究自然资源保障和生态环境建设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及人地系统的机理和调控研究地理信息科学、技术和“数字地球”研究等等生听讲解,看投影,了解学科概况。以上我们从宏观上了解了地理学是什么,那么地理学在微观上做什么呢?能回答和解决什么问题呢?板 书:二、地理学做什么生阅读教材,了解地理学所能解决的问题。生(回答)地理学能够回答这样的问题: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是怎样形成的?各种事物在一定的空间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和次序联系起来的?人类应当以怎样的态度来构建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并与地球上的其他生命形式分享生存权利?地理位置对政治、社会、经济有什么重要性?……地理学还能对区域规划、产业布局、交通选线、自然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决策提供支持;能为经济重构、提高竞争力、制定能源政策、灾害防御、技术创新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在应对全球环境变化、全球经济与政治重构、饥荒等问题时能够作出独特贡献。师(强调指出)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重点,由于地球表层在不断演化,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新的认知领域在不断发现,因此地理学的使命就是深刻提示和合理解决人类与地理环境所面临的问题,勇于开拓科学认知新领域。师投影展示月球环形山图片,以探月工程为例,引领学生认识当代地理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美丽神话,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在月球探测中取得辉煌的成果,先后6次有12名宇航员踏上月球,并向地面带回440千克的月岩样品。美国、欧洲、中国、日本、加拿大和印度,最近都燃起了对月球的兴趣,计划在10年内派太空船到月球展开探索,并提出要建立月球基地。下为部分国家设计的月球实验基地、月球探测器和计划实验情况:(1)美国宇航局(NASA)正在积极研究新的月球计划,其中包括设计未来月球基地的研究工作,不仅要研究固定式月球基地,而且还要研究移动式的。以下图为美国科学家设计的月球基地图。156\n(2)在美国大张旗鼓准备重返月球的同时,俄罗斯也准备实施相似的计划。许多专家也多次强调,俄罗斯可在近期实现月球飞行。(3)欧洲航天局也不甘寂寞,“SMART1号”月球探测器于2003年9月发射升空,它是欧洲航天局名为“高级技术研究小规模任务”的系列低成本探测计划的第一步,该计划担负着为日后重大研究项目进行前期技术考察的任务。(4)1990年1月24日,日本用M352型火箭成功发射了一颗“缪斯A”号科学卫星,这颗卫星进入太空后更名为“飞天”号。这是日本第一次发射接近月球的科学卫星,使日本成为继美苏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探测月球的国家。1996年,日本提出了建造永久月球基地的计划,预计投资260多亿美元,在之后的30年之内建成月球基地,包括居住、氧和能源生产厂以及月球天文台等。将月球软着陆和自主漫游车技术作为核心技术进行开发,计划2005年将漫游车送上月球。(5)2004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绕月工程立项后,经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将我国的探月工程命名为“嫦娥工程”。我国第一颗绕月卫星“嫦娥一号”要在2007年打出去。世界其他国家如印度、加拿大、巴西等国也都有探月、登月的计划。生观看图片,听老师介绍。(承转)地理课的内容远比这些问题广阔得多,中国的、外国的、本地的,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地理与以前所学的初中地理不一样,也会和进入大学所学的专业地理有很大差别。为了学好高中地理,我们应该怎样做呢?板 书:三、地理学怎样做师地理学各分支一般通过哪些方法和技术进行研究?生阅读教材,回答:首先是观测技术,然后是分析和解释的技术,最后是表达技术。师(总结精讲)①在观测技术方面,野外调查是最基本的观测,是获取第一手资料的最古老的也是最直接的措施,故有“行千里路”之说。随着现代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技术(GIS)、全球定位技术(GPS)的出现,地理学的观察技术得到了更快的发展。②分析和解释的技术,包括分类、空间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对比分析、归纳、演绎、模拟等。借助于“数字地球”建立起来的网络资源库,不仅可以使各种分析和解释做得省时高效,而且还能全面系统、科学合理。③表达技术包括描述、地图、地理信息系统、地理可视化等,它促使人们对地理学的观察更直观,对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描述更准确。师地理学各分支是通过哪些方式来为实践活动提供服务的呢?生阅读教材,总结回答:可以通过评价和规划设计为实践服务,其中评价有自然资源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区域发展条件评价等;规划设计有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旅游发展规划、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等,还有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景观生态设计、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等。师面对如此众多的实际问题,我们常常需要打破各分学科的界限,进行全面综合的研究。当今世界,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人口激增,发展失衡,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面对这些问题,作为一名在校学习的学生,我们能做什么呢?生合作讨论,组内推荐代表发言。师激励评价学生发言。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地理学是什么、地理学做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了今后我们做什么。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一定要学好地理学,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培养起认识处理人类发展过程当中出现问题的能力,形成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全球化、可持续发展、人地伙伴论等现代理念,获取应对未来挑战的基本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学好地理学,学好地理课,我们将终身受益。156\n板书设计活动与探究探究课题:神奇的地面观测器探究内容:20世纪70年代,原苏联在高加索山上建起了世界上最大的反射望远镜。其中最大的反射镜重达70吨,口径6米。通过它可以观测到24000千米以外的小小烛光。波多黎各的阿雷西沃地区,建有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它的圆盘(抛物线天线)直径为305米,比三个足球场还宽,能接收到10~18瓦这么弱的信号(一个普通灯泡为100瓦)。摄影在天文学中非常重要,许多天文台都安装了一种特别设计的望远镜,这种望远镜只能拍摄照片,不能观测天体。世界上最早的恒星和行星照片,就是1840年通过这种望远镜拍摄的。除以上地面观测器外,你还了解哪些观测器?探究过程、方法:通过查阅书籍报刊或从网上下载,搜集有关地面观测器的相关资料。探究结果:分析和提炼后,在小组内相互交流。湘教版地理必修1模块期中练习卷一、单项选择题1、天体是指()A、所有恒星B、所有行星C、彗星和星云D、宇宙中存在的所有物质2、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A、水星B、地球C、金星D、木星3、未包括地球在内的天体系统是()A、太阳系B、河外星系C、银河系D、总星系4、小行星带位于()A、水星与金星之间B、火星与金星之间C、火星和木星的轨道之间D、木星和土星的轨道之间5、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是()156\nA、耀斑B、黑子C、太阳风D、黑斑6、太阳活动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有()①引起潮汐现象②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④诱发降水量变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发射到宇宙中的同步卫星应与()A、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相同B、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C、地球公转的线速度相同D、地球公转的角速度相同8、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A、90ºW89ºSB、80ºE40ºNC、10ºE1ºSD、180ºW71ºN9、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A.惟一有水的行星B.九大行星中质量最小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D.适于生物的生存和繁衍10、当汕头欢度元旦时,地球公转位置在()A、近日点附近B、远日点附近C、春分点D、秋分点11、晨昏圈与经线圈的关系是()A、重合B、每天重合一次C、在二分日重合D、在二至日重合12、某地,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左偏,一年中只有一天太阳直射,该地位于()A、北回归线B、南回归线C、赤道D、南纬30º13、关于地方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方时是因经度不同的时刻B、经度每隔15º,地方时相差1小时C、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D、相对位置偏东地点的地方时要晚一些14、国家足球队于2001年4月22日18点55分在我国西安(东八区)和马尔代夫队进行“2002年世界杯亚洲区小组预选赛”揭幕战,正在美国的中国球迷准时收看比赛的时间应该是纽约时间(西五区)()A、4月23日7点45分B、4月22日6点15分C、4月22日5点55分D、4月22日20点45分15、关于太阳直射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球表面上,每一个地区都有机会接受到太阳光的直射B、只有南北回归线上及其之间的地区才能接受到太阳直射的光线C、直射点就是地球表面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D、直射点所在的地方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度16、对于我国来说,下列节日白昼最长的是  (    )A、元旦  B、春节  C、儿童节  D、国庆节17、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18、北半球某城市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5º,为保证建筑物底层居室有良好的光照条件,南北两幢楼间距与楼高关系至少应是  (    )A、楼高的2倍   B、楼高的3倍  C、与楼高相等  D、楼高的4倍19、当23.5ºN的昼与夜等长时,说明正值什么时期  (    )A、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B、太阳直射在23.5ºNC、冬至日D、春分日或秋分日20、下图表示夏至日或冬至日四个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情况(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四地纬度从低到高的正确排序是()24(小时)120241202412024120156\n①②③④A、①③④②B、①②③④C、③①②④D、④③②①21、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与太阳同时升起,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最早的是A、5月1日B、7月1日C、8月1日D、10月1日22、如果黄赤交角变大()A、五带范围不变B、热带、寒带的范围将变大,温带的范围变小C、热带、寒带的范围将变小,温带的范围变大D、热带、温带范围不变,寒带消失23、当120ºE某地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时,伦敦(0时区)是()A、12时B、8时C、0时D、4时2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氧B、硅C、铝D、铁25、地壳物质最基本的组成单元是()A、元素B、矿物C、矿产D、岩石26、一般认为岩浆岩的主要发源地是()A、地壳B、下地幔C、软流层D、地核27、某海域海底发生地震时,位于该海域的海轮将出现()A、只上下颠簸B、不产生运动C、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D、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28、作为重要建筑材料的花岗岩和大理岩在成因上分属于()A、岩浆岩和沉积岩B、岩浆岩和变质岩C、沉积岩和变质岩D、变质岩和沉积岩29、下列哪一种不是矿物?()A、食盐B、黄铜矿C、方解石D、石英岩30、是地球历史的记录,内含有化石被称为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的岩石是()A、岩浆岩B、火山岩C、沉积岩D、变质岩二、双项选择题31、关于天体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任何天体都从属于一定的天体系统B、一般而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都从属于更高一级的天体系统C、不同的天体系统间没有任何相互影响作用关系D、太阳系中,各天体绕太阳运转,太阳是不动的32、地球处于一种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指的是()A、太阳不稳定B、九大行星公转方向多数一致C、九大行星公转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上D、小行星的公转方向绕日轨道几乎处在同一个平面上33、地球自转一周的周期是()A、一个恒星日B、一个太阳日C、23时56分4秒D、24小时34、北京时间是()A、东八区的区时B、北京的地方时C、120ºE的地方时D、与世界时保持一致35、下列是四幅物体水平运动图,正确表示北半球的是(虚线表示物体原来受力方向,实线表示受地转偏向力后物体运动方向)()36、若甲地所处的昼弧长于夜弧说明甲地()A、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B、昼长夜短C、处于夏半年D、处于春季156\n37、当晨线与20ºW重合时()A、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B、东半球与夜半球重合C、70ºE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D、此时为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38、12月22日,下列地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角速度均为0º的是()A、北极点B、北京市C、南极点D、南京市40、读下面四幅图,日期相同的两幅是()41、关于五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热带范围内,一年有一次或两次太阳直射B、在寒带范围内,有半年极昼、半年极夜C、温带既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D、五带划分是以气候分布为依据42、常见的造岩矿物有()A、石英、云母B、长石、方解石C、云母、铁矿石D、方解石、石墨4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地壳由100多种元素组成B、各种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差别不大C、大部分矿产存在于岩石中D、有的岩石本身就是矿产44、下列矿物中,用指甲能轻易在其上刻划出痕迹的是()A、方解石B、磷灰石C、石膏D、滑石45、下列岩石中,可能含有化石的是()A、花岗岩B、页岩C、石灰岩D、板岩三、读图分析题46、读右面天体系统图,按照天体系统的层次,完成方框中的内容(填文字):47、读“太阳外部结构层次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C三层分别表示太阳大气结构层、层、层。(2)用图中的字母填空:太阳黑子活动发生在层,耀斑出现在层,它们156\n的活动周期为年。太阳风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受地球磁场的作用,在地球高纬地区出现。4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地球公转至D时,是月日左右,北半球是节气。(2)地球公转到点时,北京为秋季。(3)地球公转到、点时,全球昼夜平分。(4)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最接近近日点的是,其公转速度较。(5)在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均出现极昼的是。(6)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是在至期间。49、读6月22日太阳照射图。完成下列填空:(1)从南北半球看,此图所示的是半球,图中所示地区是季。(2)图中AEC表示晨昏线,其中AE线是线(晨线或昏线),其与赤道交点的时间为点。(3)写出该图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4)这一天,A地昼长小时,E地夜长小时。(5)当北京时间是正午12点时,图中C点是点。(6)该图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50、读左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两个不连续界面的名称:A,B。(2)图中地震波类型名称:C,D。(3)A、B两个不连续界面之间是地球内部分层的,主要物质成分是。(4)地震波C、D所通过的物质的相同点是,不同点是。51、右上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根据图中箭头的方向,将各数字所代表的地质作用填入空格内:属于冷却凝固是;属于高温熔化的是;属于变质作用的是;表示外力作用的是。(2)A所属的岩石类型是,B所属的岩石类型是。参考答案选择题156\n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DABCABBCDACBDCA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CBCDABBDCBCABDC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答案ABBCACACACBCCDACADADACABCDCDBC总星系河外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综合题46、47、⑴日冕色球光球⑵CB11极光48、⑴622夏至⑵A⑶AC⑷B快⑹D⑹BD49、⑴北夏⑵晨6⑶900E23.50N⑷120⑸16⑹66.5050、⑴莫霍面古登堡面⑵纵波横波⑶地幔铁镁的硅酸盐⑷均可通过固体C为纵波,还可通过气体和液体,D为横波则不能,故在古登堡面处,横波消失51、⑴⑥⑤⑦⑧①④②③⑵岩浆岩沉积岩第三节 大气环境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56\n1.运用图表分析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的运动。2.通过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了解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3.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运动,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归纳总结的能力。2.通过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读图和析图能力。3.充分对比,理解概念的含义,如冷锋与暖锋,低压与高压,气旋与反气旋,培养学生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科学解释,形成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增强大气环境保护意识。教学重点1.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2.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3.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4.大气活动中心及季风环流。5.常见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天气状况。教学难点1.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2.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3.西南季风的成因。4.天气系统的形成。教具准备课本插图、课件、投影仪、图片。课时安排5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情景导入)太阳辐射既能到达地球表面,又能到达月球表面,可是月球表面白天的温度可高达127℃,夜晚温度则降至-183℃。与月球相比,地球的昼夜温差要小得多,这是为什么呢?生这是因为地球除自转周期较短外,还有厚厚的大气层,而月球上没有。师回答得非常好。大气为地球生命的繁衍和人类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大气环境板 书:第三节 大气环境推进新课师(投影图片)身背氧气筒的登山运动员的登山图。师(提问)登山运动员登山时为什么要背着氧气筒呢?生(思考后回答)因为登山时,越向上,空气越稀薄。师(总结)看来随着高度的变化,大气层也会发生变化,那么,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规律如何呢?投影:156\n“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师(提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分为哪几层?各层的气温变化有何特点?生(观察图片,思考并回答)大气在垂直方向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其中,对流层的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平流层的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升高,高层大气的气温变化是先降低后升高。师激励性评价,并要求学生完成教材中的活动题。问题探究:读上图(1)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哪一层?为什么?(2)飞机飞行在哪一层?为什么该层最适合飞机飞行?生合作探究并回答师(1)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对流层;对流层是贴近地面大气的最底层,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水汽、固体杂质都集中在这一层,人类生活在对流层的底部,因此,该层是大气中最活跃,也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层。(2)飞机飞行在平流层,这是因为该层水汽、固体杂质极少,天气晴朗,能见度好,大气平稳,有利于高空飞行。(承转)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到达地球表面,在地表和大气之间进行着一系列能量转换。其中,对流层的气温变化和风、霜、雨、雪等天气过程,都是能量在对流层中传递和转换的表现,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板 书:一、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师(提问)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表现为哪几种形式?生(看书后回答)主要表现为吸收、散射和反射。投影: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表太阳辐射总体波长范围:0.15~4微米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占太阳辐射能的比例7%(包括X射线和γ射线)50%43%156\n波长(微米)小于0.750.175~0.400.40~0.76大于0.76经过大气层时发生的情况几乎完全被上层大气吸收绝大部分被臭氧层吸收波长较短的蓝色光等为大气分子所散射,水汽、云和浮尘等可阻挡、反射和吸收一部分可见光,绝大部分可见光能够直接到达地面对流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汽、云和浮尘,可直接吸收相当数量的红外光提问:在太阳辐射能中,波长由短到长,主要分为哪几类光?各波段能量分别占太阳辐射能量的多少?各类光的波长范围大约是多少?生(读表后回答)按波长由短到长分别有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紫外光占太阳辐射能的比例为7%,波长范围是040微米以下。可见光占太阳辐射能的比例是50%,波长范围是0.40~0.76微米之间。红外光占太阳辐射能的比例是43%,波长范围是大于0.76微米。师(进行激励性评价并提问)这些光线在经过大气时被大气削弱的情况是否相同,为什么?生(合作讨论后回答)不相同。紫外光几乎完全被上层大气吸收,绝大部分被臭氧层吸收。可见光绝大部分能直接到达地面,波长较短的蓝色光等易为大气分子所散射。对流层中的二氧化碳、水汽、云和浮尘,可直接吸收相当数量的红外光。师激励性评价,并指导学生完成教材中的活动题。问题探究:(1)对流层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散射作用各有什么特点?(2)为什么晴朗的天空多呈蔚蓝色?生(小组合作探究并回答)(1)对流层大气基本上不能直接吸收太阳辐射的能量;对流层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波长较短的蓝色光最易被散射,因此散射也具有选择性,对流层的反射作用不具有选择性。师回答得非常好,那么晴朗的天空为什么呈蔚蓝色呢,请同学们结合投影图片思考回答。投影: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图生(观察图后回答)在太阳辐射的可见光中,波长较短的蓝色光最容易被空气分子所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师(激励性评价并出示巩固训练)投影:1.关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A.大气的反射、散射和吸收都有选择性B.大气的反射、散射无选择性,吸收具有选择性C.大气的吸收和反射无选择性,散射具有选择性D.大气的吸收和散射有选择性,反射无选择性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表现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汽、云和浮尘可吸收相当数量的光,波长较短的光易被大气分子所散射。参考答案:1.D 2.略太阳辐射经过厚厚的大气被削弱后,仍有47%到达地面,使地面增温,同时,地面在增温的同时又把热量向外辐射加热大气,使大气增温,大气增温后也要向外辐射,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板 书:(二)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师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物体温度越低,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就越长。因此,太阳辐射称为短波辐射,地面辐射称为长波辐射。那么地面辐射被谁吸收了呢?156\n生大气层。师回答得很好。近地面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能够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所以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投影:“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的关系示意图”(提问)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大气增温后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生(自主学习: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释放红外线长波辐射,大气辐射除一小部分向上射向宇宙空间外,大部分向下射向地面,其方向与地面辐射正好相反,故称大气逆辐射,所以大气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将热量还给了地面,从而完成了大气的保温作用。师非常好。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同时以红外线的形式向外辐射热量。地面放出的长波辐射绝大部分(75%~95%)被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少部分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大气吸收了地面的长波辐射使大气增温,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放出红外线辐射,其中大部分朝向地面,因辐射方向与地面辐射相反,被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师(承转)在不同的天气情况下,大气逆辐射的强弱程度是不同的,请同学们分析探讨以下两个问题。(问题探究):(1)深秋至第二年早春季节,霜冻为什么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2)每年秋冬季节我国北方地区的农民常用人造烟幕的办法,使地里的蔬菜免遭冻害,其原理是什么?生(合作讨论并回答)(1)因为晴朗的夜晚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少,因而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就弱,进而导致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就弱,所以,容易出现霜冻。(2)用人造烟幕,主要是为了增加大气中的烟尘,以增强大气逆辐射作用,使大气的保温作用加强,因而使地里的蔬菜免遭冻害。师(进行激励性评价,出示巩固训练)投影: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辐射名称:A,A1,B,C。(2)图中的和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3)图中A2仅占A的很少部分,是因为大气对A的吸收具有性。(4)图中A1要比A少的原因是。156\n(5)图中C1比A2大的原因是。师(承转)地表的热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而地球表面高低纬度间,陆地和海洋之间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并不一样,这主要与影响地面辐射的因素有关。板 书:(三)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师(提问)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有哪几个?生(阅读教材后回答)纬度位置和下垫面。师回答得非常好。投影:“不同太阳高度辐射强度变化示意图”(下图)师(提问)纬度位置是如何影响太阳辐射的呢?生(自主学习)师纬度不同的地区,年平均正午太阳高度不同,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长短各异,尤其是太阳光线照射水平地面的角度不同,这是太阳辐射强度由低纬度向两极递减的重要原因。太阳高度角愈大,等量的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径愈短,被大气削弱的愈少。这样,同样性质的地表,受到太阳辐射的强度就越大,所产生的地面辐射就越强。投影:“不同性质地面的反射率”师不同性质的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是否相同?生不相同。师不同的下垫面,为什么对太阳辐射的影响不同呢?生(合作讨论)并回答:下垫面不同,其地表性质就不同,吸收和反射的太阳辐射比例也不同,下垫面的热力状况就不一样,所以不同的下垫面,其地面辐射也就出现了差异。师非常好。由于下垫面的状况不同,吸收和反射的太阳辐射的比例不同,这就使得世界各地地面辐射的变化,并不完全与纬度的变化相一致。师除上述两个主要影响因素外,还有其他因素吗?生看书后回答:有,如气象因素等。师激励性评价后,布置学生完成以下训练题。投影:下图表示海陆上气温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6\n(1)这是指气温的变化,它体现了之间出现气温值和值。(2)这种变化是由于的变化而造成的。(3)比较图中两条曲线:A线表示,B线表示。(4)海陆表面上气温日变化的不同特点是:① ;② ;③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分析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其中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而反射不具选择性,大气逆辐射对地表能起到保温作用。同时还了解了影响地面辐射的两个重要因素,即纬度因素和下垫面因素。板书设计活动与探究探究课题:逆温现象探究内容:1952年12月5~9日,英国发生了震惊全球的伦敦烟雾事件,整个城市笼罩在一片浓烟之中,酿成了四五千人死亡的“世界悲剧”。1955年美国的洛杉矶发生了严重的光化学烟雾事件,当地65岁以上的老人有近400人因污染造成心脏衰竭死亡……科学家发现,这些重大污染事件的发生,除因污染严重外,还与一个无形的杀手——逆温有关……何为逆温?逆温对大气运动有何影响(逆温为何妨碍污染物的扩散)?逆温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当逆温经常出现或持续较长时,人们能采取什么措施来减轻大气污染程度?探究过程、方法: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当时的详细情况,组内合作讨论。探究结果:组内交流发言。156\n第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创设情境)除夕之夜,一家人围着火炉吃火锅,这时桌子上方的日光灯却在不停地晃动。请同学们考虑这是为什么?生由于受到热力作用,大气便会运动。师那么造成这种运动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又会对气压产生什么影响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些问题。板 书:二、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一)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推进新课师假设地面上有A、B、C三地,且具有在高空的平直等压面:由下往上依次是1010(百帕)、1005(百帕)、1000(百帕)。此时,同一水平面气压相等,等压面与地面平行(图1)。试问:此时三地的大气处于什么状态?生大气稳定状态,如图2所示。师据图讲解,如果我们在A地放一个大火炉,则显然A地近地面受热,处于冷热不均状态,A地大气膨胀上升到上空积聚起来,上空空气密度增大,那么这里的气压就会高。为什么我们说密度大,气压就会高呢?其实很明显,在中学物理已学到:P=ρgh,这里为同一高度,h是不变值,因此ρ大,P也大。那么在A高空由于ρ增大,就形成了相对于同一高度的B、C两地高空的高气压。另外在B、C两地放一些大冰块,B、C两地冷却,空气收缩下沉,上层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了在同一高空A处相对大密度,B、C两地的小密度(图3)。也就是形成了B、C两地高空的低气压。而A地的空气上升后,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减小,气压比周围地区低,成为低气压;B、C两地则为高气压。就形成了如图4的等压面。156\n上空的空气便从A地分别向B、C两侧扩散;近地面的空气又从B、C两地流回A地补充其上升的空气。这样就形成了环流,这种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环流我们称之为热力环流(图5)。师在上述热力环流中,A处近地面为低气压,高空为高气压。是否近地面的气压比高空低?学生讨论回答。师我们所说的气压是大气压强的简称,这里的气压高低是指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高低,也就是要么同在高空,要么同在近地面的气压比较。而对同一地区,气压总是近地面要比高空高。(画图示范)因为某点的气压就是该点至大气上界的单位面积空气柱重量。显然a点比b点的空气柱要长,因此,也就是说越靠近地面气压就越高,在同一地区就不需要比较气压,而我们讲的气压的高低指的是不同地点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高低。因此上图中A点是近地面的气压,也就永远大于高空的气压。师举例联想印证上述结论:初中物理课上,我们做过一个演示实验,即观察量筒壁不同高度小孔的水喷的远近的实验,实验结果是什么?生实际是最下面的孔水喷的最远。投影:列举实例,巩固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生完成教材P48活动。师(提问)检查学生答题情况。引导点拨,突破难点:师第3题中P点夏季的盛行风向为东南风,若不考虑盛行风向的影响,仅考虑上海本地区的气温分布和气压的关系,P点此时近地面的风向如何呢?投影:“城市热岛图”,引导学生绘图分析。师讲解:由于城市中工厂、家庭和机动车辆的热量排放,以及城市建筑物高而密集的原因,使城市和郊区相比,气温偏高,这样城市变成了一个温暖的岛屿——“城市热岛”。在上海市观测到热岛强度(即城乡温差)为68℃(1979年11月13日)。由于“热岛”的存在,城市中盛行上升气流,而在郊区为下沉气流,这样在城市与郊区之间便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热力环流是自然界常见的一个自然现象,除以上我们分析的城市风外,海陆风、山谷风都是热力环流在自然界的具体体现。下面请你再利用热力环流的原理,完成对海陆风成因的分析。投影:“海滨地区海陆位置图”,通过探究式的学习,学生自主获取结论。156\n生(1)白天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因此陆地上为低气压,海洋上为高气压。夜间的情况正好相反。在图中标出:图A中,陆——低,海——高;图B中,陆——高,海——低。(2)风从高气压吹向低气压。据此,一日之内,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3)标出环流风向图。(4)白天来自海洋的风比较凉爽湿润,对滨海地区能够起到降温的作用;夜晚来自陆地的风比较温热干燥,对滨海地区能够起到增温的作用。海陆风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使滨海地区的气温日较差较小。师通过以上自主学习我们知道,海陆热力性质不同,海水热容量大,陆地热容量小,因此海水升温降温较慢,陆地升温降温则较快。从而在一天之中形成了海陆风。师如果将白天换成夏季,将夜间换成冬季,情况又会怎样?如果地球上在赤道和两极之间存在热力环流,这个热力环流应该怎样呢?关于这些问题,请大家课后慢慢思考。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大气为什么会运动,接下来我们也更想搞清楚大气怎样运动?师大气既然要运动,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理解,肯定会有力的作用。那么到底是什么力促使大气运动的呢?板 书:(二)大气的水平运动生阅读教材插图,找出水平气压梯度及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概念。师什么是水平气压梯度呢?生同一水平面上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叫做水平气压梯度。师气压的高低是在同一水平面上进行比较的。那么什么是水平气压梯度力?生只要在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梯度,就会产生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即水平气压梯度力。气压梯度力,就是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是使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其方向是沿垂直于等压线的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师在这里我们已经找到了能使大气由高压指向低压的假想的一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若仅受这个力的作用大气将怎样运动?生分析一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大气运动的方向和速度:师大气运动的速度是由什么决定的?生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师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由谁决定?生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取决于气压梯度,气压梯度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反之越小。师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应该是怎样的?生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是垂直于等压线,并由高压指向低压。师生总结得出结论:风向:垂直等压线,并指向低压;风速:气压梯度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也就越大。板 书:156\n水平气压梯度力原动力垂直等压线 高压指向低压以上我们分析了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的大气运动,然而现实中大气的运动并非只受一个力的影响,当物体运动时,马上要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大气将如何运动呢?师绘制或投影板图,引导学生分析受两个力作用时,大气的水平运动方向。如下图:图中表示了北半球平直等压线的情况。初始状态时,空气质点垂直于等压线运动(按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最终状态时,风向平行于等压线,这个过程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水平地转偏向力逐步建立平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空气质点始终是按两个力的合力方向运动。在北半球,水平气压梯度力与水平地转偏向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其合力为零,达到平衡,空气运动不再偏转而做惯性运动,形成了平行于等压线的稳定的风。这种风在高空平直等压线的状况下是实际存在的,按照这种规律,我们可以对高空飞行的物体进行风向及气压之间的判断,即北半球,人背风而立,低压在左,高压在右。板 书:师近地面的风除了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外,还会受到摩擦力的影响,其风向还能与高空大气的风向相同吗?生不能。师那近地面的风又会是怎样的呢?投影: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下的北半球风向示意图。(引导学生探究分析)师在近地面,大气的水平运动受哪几个力的作用?生在近地面,大气的水平运动受到三个力的作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师摩擦力的方向与风向是什么关系?生永远和风向相反。师摩擦力对风速有没有影响?生有影响。师大气的水平运动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时,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那么北半球近地面大气的水平运动同时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时,风向又会发生怎样的偏转呢?生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有一个夹角。师风向与等压线是否一定有一个夹角呢?我们可以用反证法来推证。若不斜穿等压线,则可能有一种情况,即垂直于等压线或平行于等压线,而这两种情况都不能使三个力达到平衡。事实上,大气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此时若再加上摩擦力的影响,风向一定不再与等压线平行,而是斜穿等压线吹的。一般摩擦力的影响可达离地面1500米左右的高度,在这个范围内的风向都斜穿等压线。摩擦力愈大,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愈大;摩擦力愈小,其夹角愈小。(投影总结)156\n课堂小结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知道了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差异分布,造成了不同地区的气温不同,继而导致水平方向上各地区的气压差异,产生了水平气压梯度力,并最终引起了大气运动。逐步了解了在大气水平运动的过程中,高空风与低空风的最大差异在于高空风的运动摩擦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那里的空气运动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而近地面的风向,则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板书设计二、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一)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二)大气的水平运动活动与探究探究课题:证明生活中热力环流的存在探究内容:虚拟实验当室内外温差较大(室外气温较低)时,如果将门稍稍打开,只留一条空隙,将点燃的卫生香放在门的下沿处和上沿处,观察烟雾的流向。你会发现在门的下沿处,烟雾飘向室内,同时也会感觉到凉风嗖嗖地往室内钻;而在门的上沿处,烟雾则是飘向室外的。而且室内外温差越大,这一小实验效果越明显,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动手做一做。尝试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探究过程、办法:①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弄清烟雾流向(风向)与气压高低的关系;②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指导学生画出气流运动示意图辅助分析。探究结果:学生合作探究,组内交流,作出图示,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156\n第3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复习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热力环流原理和大气的水平运动,请同学们复习回顾,并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热力环流?2.近地面和高空大气的风向分别受哪些力的影响?运动方向有何特点?生①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叫热力环流,具体过程可叙述为②高空大气主要受地转偏向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大气的运动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的大气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地面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大气运动方向与等压线有一个夹角。地球上的大气时刻不停地运动着,运动的形式和规模复杂多样,既有我们前面所学的最简单的热力环流,也有规模很大的全球性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板 书:(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推进新课师那么导致地球上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生阅读教材,并回答(主要是热力因素和动力因素)投影:“理想状态下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北半球部分)为了简化起见,假设大气是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动的,不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赤道与极地间的空气会怎样运动呢?生思考回答,并绘出赤道与极地间热力环流图。赤道地面气温高,空气受热上升,使地面形成低压。所以,高空的空气由赤道向极地流动,近地面的空气由极地向赤道流动。师这种因不同纬度冷热不均,而使赤道地区形成低气压带,两极地区形成高气压带的影响因素,被称为热力因素。师借助投影图(或板图)总结分析:以上情况的出现,只局限于地球不动、地表均匀,形成的是单圈环流。但实际上赤道与极地间的这种闭合环流是不存在的,因为地球时刻不停地自转,大气一开始运动,马上就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现以北半球为例,说明在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大气运动的情况。首先要了解低纬环流和信风带的形成。板 书:1.低纬环流和信风带师投影“三圈环流图及低纬环流示意图”,展示以下思考题:156\n①低纬环流圈形成的纬度范围;②在赤道和北纬30°的地面气压高低的状况及形成原因;③在北纬30°和赤道的近地面间形成的盛行风向及风带名称;④在赤道和北纬30°的地区是否容易形成降水?师借助立体图讲解,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并解答所提问题:①赤道和北纬30°之间。②赤道地面气温高,空气受热上升,使地面形成赤道低气压带、高空形成高压;北纬30°的地面形成高压的原因是:来自赤道上空向北流的空气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由南风逐渐右偏成西南风,在北纬30°附近偏转变成自西向东的西风,导致“堆积效应”;北纬30°附近的上空堆积产生下沉气流,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这种空气“堆积效应”就是气压带形成的动力因素。③信风带:在近地面,空气则从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出,向南的一支流向赤道低气压带,逐渐右偏成为东北风,形成东北信风带,同理,在南半球,则形成东南信风带。东北信风带与东南信风带在赤道附近辐合上升。这样,在赤道与副热带地区之间形成两个低纬环流圈的同时,又形成了南北半球的两个信风带。④赤道地区为上升气流,易形成降水,北纬30°地区为下沉气流,不易形成降水。生画低纬环流的形成图,填写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东北信风带和东南信风带。师评价学生绘制板图及填写情况,继续投影三圈环流图,引导学生分析“中纬环流与西风带”“高纬环流与极地东风带”的形成。师提出问题:①中纬环流与高纬环流的纬度范围分别为多少?②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各自是如何形成的?③在北纬30°~60°和北纬60°~90°的近地面间形成的盛行风向及风带名称是什么?④在北纬60°与北纬90°的地区是否容易形成降水?各小组根据讨论情况,选派代表回答:小组代表1:中纬环流形成于北纬30°~60°,高纬环流形成于北纬60°~90°。小组代表2:低纬环流使副热带地区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而在北纬90°,由于气温低,盛行下沉气流,形成了极地高气压带;在两个高气压之间的北纬60°,则形成了副极地低气压带,它的形成与来自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的两支冷暖不同的气流有关。由于这两支性质不同的气流在北纬60°附近相遇,暖轻的气流便爬升到冷重的气流之上,形成副极地上升气流。上升到高空后即向南北分流,其中向低纬方向流动的高空气流,流向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上空,随后转为下沉气流,这样便在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中纬环流。而向高纬方向流动的高空气流,在极地地区下沉,于是便在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之间形成高纬环流。致使北纬60°附近的近地面气压降低,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小组代表3:在北纬30°~60°盛行从副高吹来的西南风,形成西风带;在60°~90°盛行从极地高气压带吹来的东北风,形成极地东风带。小组代表4:因为在北纬60°有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形成锋面,所以容易产生降水。北纬90°因为盛行下沉气流,因此不容易产生降水。师156\n由此可看出,北半球不同纬度的地区形成不同的高低气压带,并盛行不同方向的风。在南半球,同样也存在着低、中、高纬三个环流圈,但由于受不同的地转偏向力的影响,环流的方向与北半球不同。师在黑板上画出南半球的半球图,让学生到黑板上标注出各纬度形成的气压带,及各气压带之间盛行的风向。生讨论并画图,观察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特点,熟练画出气压带、风带分布的简图,并记住其名称。如下图:地球上的风带和气压带师由于三圈环流的存在,在全球共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这些气压带和风带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且高低气压相间排列。上述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的形成是在地球自转但不公转、地表均一的情况下形成的。实际上,地球不仅自转,而且公转,地表也不均一,所以气压带、风带的位置会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板 书:(四)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师读教材P51“风带和气压带移动示意图”,观察思考完成活动P52第1题相关内容:当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移动时,是什么节气?此时太阳直射点在什么位置?什么季节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此时太阳直射点在什么位置?什么季节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动?此时太阳直射点在什么位置?生生看书讨论回答:①春季和秋季,直射赤道。②夏季,直射北回归线。③冬季,直射南回归线。师设上述各气压带宽度大约为10个纬度,画一幅以北极为中心的半球投影图,并将夏至日时的气压带、风带在地球上的纬度分布情况,画在相应位置上。生绘图如下:师动画演示气压带和风带随季节移动的过程图,教师总结精讲:156\n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做周期性的移动。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北移,南半球则恰好相反。师如果黄赤交角为0°,还会有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吗?生不会。因为如果黄赤交角为0°,太阳直射点就一直在赤道上,太阳直射点没有了南北向的季节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就没有了季节移动。课堂小结通过以上学习,我们了解了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地表均质的地球共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并且这些气压带和风带还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做南北向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北移,冬季南移。由于该部分内容理论性强,且较抽象,希望同学们要注意及时巩固,以便更好地加强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板书设计假设①地表是均匀的②地球不自转③太阳直射赤道高低纬度受热不均水平气压梯度力赤道与极地间的闭合环流地球在自转地转偏向力三圈环流地球在公转太阳直射点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地表不是均一的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实际大陆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活动与探究探究课题:制作气压带和风带模型探究内容:根据制作的模型,分析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在形成原因上有什么不同?用语言描述东北信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的成因。探究过程、方法:(1)搜集资料:一个地球仪、透明胶布、硬纸条;(2)分别用不同颜色的纸条表示上升流、下沉气流、高空气流、近地面气流;(3)制作出北半球的三个环流圈,每个环流圈各用3~4个纸条做成环流图模式,并在球面上标上气压带和风带。探究结果:将各小组制作的气压带和风带模型班内评比交流。156\n第4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了在地球的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每年都在有规律地南北移动,由此产生了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现象,这种气压带、风带的移动给地球某些地区的气候带来什么影响呢?板 书: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推进新课师根据所学的知识,完成教材P52活动1、2题。生活动1,南北纬10°~20°之间因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而在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部因在不同季节分别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活动2,填表:(学生填完后逐一显示)气压带分布成因气流运动对气候温的影响赤道低气压带0°附近热力因素上升湿热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纬30°附近近动力因素下沉干热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纬60°附近动力因素上升温湿极地高气压带南北纬90°附近热力因素下沉冷干分布风向对气候的影响北半球南半球低纬信风带赤道低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东北风东南风干燥中纬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西南风西北风湿润极地东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之间东北风东南风冷干以上是气压带、风带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而上述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是在不考虑海陆分布和地形影响的前提下的理想模式。事实上,由于地表是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使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在冬季或夏季温度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就使气压带和风带局部断裂,分割成一些高低气压中心。使大气环流实际情况比理想模式复杂得多。板 书:(一)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生阅读教材,了解海陆热力差异对气压分布的影响。师同纬度的大陆与海洋相比,陆地热容量小,海洋热容量大,相同的太阳辐射使陆地气温变化大,海洋变化小,相比较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比海洋低;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比海洋高。那么,冬季和夏季,大陆会形成何种类型的气压?生冬季,大陆会形成高气压,因为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比海洋低,空气收缩下沉,空气冷而重,近地面形成高气压。夏季,大陆会形成低气压,因为,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比海洋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空气暖而轻,近地面形成低气压。156\n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填表,显示表格中的内容:夏季冬季原因气温气压气温气压陆地高低低高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洋低高高低师由以上分析可看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气压带有重大影响,会影响到海陆气压的分布,从而破坏了气压带和风带的带状分布。那么7月(夏季)和1月(冬季),海平面被哪些气压中心所切断呢?师7月份,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哪个气压中心所切断呢?为什么?生阅读教材,回答:被亚洲大陆的低压切断。因为夏季陆地气温高,所以副热带高气压带只能保留在海洋上。师1月份,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哪个气压中心所切断?为什么?生回答:被亚洲大陆的高压切断。因为冬季陆地气温低,所以副极地低气压带只能保留在海洋上。投影:图示内容待提问学生后逐个显示。生(回答填表)亚洲大陆太平洋大西洋7月亚洲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1月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师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分布与北半球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生阅读教材及地图册,回答,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分布比北半球明显,因为南半球的海洋面积大,海陆性质差异小。师高、低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很大影响。冬季的亚洲高压(也叫西伯利亚高压)和夏季的夏威夷高压(也叫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对我国天气的影响就很大。冬、夏季海陆上的这些高低气压中心,其势力随季节而消长,位置随季节而移动,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大的影响。板 书:(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师阅读教材插图,结合活动要求,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后完成下列问题。①何为季风?甲乙两幅哪幅是1月?哪幅为7月?②为什么东亚地区的季风最典型?③为什么东亚形成的是东南季风而南亚形成的是西南季风?156\n亚洲冬、夏季季风示意生(合作讨论后,回答)生1季风概念: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变化的风叫做季风。图中甲图为1月份,乙图为7月份。生2东亚位于世界最大的亚欧大陆东部,面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海陆的气温对比和季节变化都比其他任何地区显著,所以季风现象最突出。生3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亚洲大陆气温低形成亚洲高压,太平洋北部形成阿留申低压,东亚盛行来自内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前缘的偏北风,低温干燥,风力强劲;夏季亚洲大陆气温高形成亚洲低压,太平洋形成夏威夷高压,东亚盛行来自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部的偏南风,高温、湿润和多雨。这就是东亚的季风。师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是否是唯一原因呢?生不是。气压带、风带位置季节移动,也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因素。师南亚地区夏季吹西南季风的原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夏季,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到北半球,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成为西南季风。师南亚地区夏季的西南季风有何特点?会带来什么后果?生南亚地区夏季的西南季风来自赤道海洋,空气湿热,造成南亚夏季高温多雨。西南季风有的年份强,有的年份弱,进退有快有慢,西南季风的强弱、进退会影响南亚地区的天气和气候,容易造成严重的旱涝灾害。师板图比较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1)冬季:(2)夏季:生结合画图,完成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表。投影:项目成因冬季风夏季风分布地区源地风向性质源地风向性质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学生填写后显示答案,见下表。项目成因冬季风夏季风分布地区源地风向性质源地风向性质东亚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西伯利亚、蒙古西北风寒冷干燥副热带太平洋东南风温暖湿润我国东部、日本和朝鲜半岛等地156\n南亚季风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西伯利亚、蒙古东北风低温干燥赤道附近印度洋西南风温暖湿润亚洲印度半岛和我国西南等地区课堂小结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和分布、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两部分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了大气活动中心及其形成的季风对气候的影响,两部分知识间内在联系紧密。板书设计活动与探究探究课题: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类型探究内容:读图分析热带草原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形成原因有哪些?东亚季风为什么最典型?西南季风是如何形成的?探究过程、方法:据图分析,学生合作完成探究结果:小组汇报156\n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能量转化以及地理意义。2.通过比较、分析,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3.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二、过程与方法1.读图分析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2.通过绘制水循环的过程简图,洋流分布简图、掌握水循环的过程及洋流的分布规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情,树立相互联系的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观。教学重点1.水循环的过程、能量转化及其意义。2.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难点1.水循环过程中能量的转化。2.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视频资料“地球上的水”,让学生思考、理解本课卷首导语。以情景问题的方式导入。师地球因为有了水和水的运动才变得丰富多彩,生机盎然。那么,地球上的水是如何运动的呢?推进新课课件显示:水循环师从动画中我们可以看到自然界中的水在不断地进行着连续的循环运动,这就是我们下面要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水循环。请大家结合屏幕上的问题,阅读教材P59图239“大规模水循环示意图”,注意图文结合,观察图中每一个箭头的含义。投影:思考题156\n1.什么是水循环?2.水循环将哪几个圈层联系了起来?3.水循环的能量是什么?学生阅读思考后,回答问题。生1地球上的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形态和物理状态的变化。生2水循环联系了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四大圈层。生3太阳能、重力能。师(总结)在太阳能和地球重力的作用下,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间通过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以固、液、气三态的形式转化形成了总量平衡的循环运动。请大家再阅读图239,观察水循环有哪些基本环节。生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师太阳能推动水循环的同时,伴随着能量在地理环境中的大规模转化和交换。所以说,水循环既是物质更是能量的传输、储存和转化过程。请大家思考:在水循环的每个基本环节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学生阅读教材、独立思考后,展开讨论。教师鼓励学生发言)生在蒸发环节中,水由液态转化为气态,消耗热能;在凝结降水环节中,水由气态转变为液态,释放潜热;由降水转化为地表径流与地下径流的过程,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势能进而转化为动能的过程;水汽输送则可以实现大气中的热量交换。师人类利用水力发电是利用了水循环中的哪一个能量转换?生海拔较高的地区,将太阳能转化为势能。练习:学生绘制水循环的过程图,并标注各环节的能量转化形式。师从刚才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水循环实质上就是物质和能量的转换。那么,在这种物质和能量的转换过程中,对地表环境有什么样的影响?(播放视频:“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师是什么力量使黄土高原形成今天这种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生这里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流动的地表径流对高原面的长期侵蚀形成了今天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60阅读材料“黄河输沙造陆——水循环改变地形”,印证水循环对地表环境的塑造)师地壳运动奠定了全球海陆分布,以及陆地表面上高山、河谷、盆地、平原等地表形态的基本轮廓。水循环过程中的流水以持续不断的冲刷、侵蚀作用、搬运与堆积作用,以及水的溶蚀作用,在地质构造的基础上重新塑造了全球的地貌。请大家举例说明。生两极和高山地区的冰川地貌,滨海地区的海岸地貌,河流冲积、堆积地貌,千姿百态的岩溶地貌。师水循环除了能够塑造地表形态之外,还有什么地理意义?请大家看影像结合以上分析作总结。课件显示:“奔腾不息的长江”(学生积极讨论,教师鼓励发言,教师最后用课件展示结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促进水资源更新,维持水量平衡;促进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塑造地表形态;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师水循环促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得到不断的更新,因此有人说:水资源可以永续利用,并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请大家讨论以上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156\n学生讨论后发言,教师纠偏持正。师水资源的永续利用是以水资源开发利用后能获得补充、更新为条件的。一旦水循环的开发强度超过地区水循环更新速度或者遭受严重的污染,那么就会面临水资源不足,甚至枯竭的严重局面。所以对于特定的地区来说,水循环的数量是有限的,必须重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只有在开发利用强度不超过地区水循环更新速度以及控制水污染的条件下,水资源才能不断获得更新,才能永续利用。师另外还有一个原因,请大家通过看以下的影像材料,来进一步讨论总结。课件显示:“干旱的撒哈拉”“印度的水灾”生(积极讨论,踊跃发言)师(总结)水循环在地球表面各个区域是不平衡的,有些地区水循环比较旺盛,则水资源比较丰富,如热带雨林气候区;有些地区水循环过弱,就会出现水资源短缺,如干旱的沙漠地区。师不同地区水循环往往不平衡,那同一地区不同时间水循环有差异吗?请以我国为例说明。生是有差异的,例如我国夏秋季节,水循环强度大;冬春季节,水循环强度就小。师由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水循环的强度存在时空上的不平衡,这也就导致了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也就产生了各地的水灾或旱灾。那么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去解决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呢?学生阅读教材第60页,讨论后发言: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增加或减少地表蒸发、人工增雨等。师很好,譬如我国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承转)大家来看我们刚才列举的这些措施改变了水循环的哪些环节?生地表径流、蒸发和降水等环节。师可见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去影响水循环的个别环节。课件显示:(承转)人类可以通过改变水循环的某些环节,促进水循环的形成,但是人类的一些活动也会对水循环产生不良影响。请看下一案例。课件显示:“济南泉水断流”的有关图文聚焦趵突泉现代地质工作者调查研究认为,济南泉水来源于市区南部山区。大气降水渗漏地下顺岩层倾斜方向北流,至城区遇侵入岩体阻挡,承压水出露地表,形成泉水。降水量的多少和季节分配直接影响着泉水的变化。济南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650~700毫米。由于夏季风的影响,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2/3的降水量集中在夏季,秋季不足1/5,冬春两季降水很少。随着降水量的“少—多—少”的季度变化,泉水水位和流量也相应地出现“低—高—低“和“小—大—小”156\n的季节变化,不过在时间上较降水的季节变化推迟一些。一般年份,泉水变化过程是自年初始,流量逐渐减少,至6月出现最小量和最低水位;7月份随降水量增加而流量开始增大,8、9月出现最大流量和最高水位。一般规律是年降水量多,当年泉流量大,水位高;年降水量少,当年泉水的流量也小,水位也低。大气降水对泉水动态变化所起的主导作用,是人工开采量不超过泉水流量的情况下显示出来的,如果开采量大于泉流量,雨量因素则处于次要地位。开采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泉水的动态变化。据山东省水文地质队资料,1973~1977年,市区水位下降2.25米。所以从1976年以后,雨季后不到1个月,泉水流量就逐渐减少。趵突泉自1981年以来,连续3年在3月上旬至9月初断流,干涸达半年以上。(问题)1.请分析济南泉水断流的主要原因。2.请提出确保泉水长流的措施。(学生阅读图文,分组展开充分的讨论,并推荐代表发言)(第一组代表上台发言)生济南近几十年来的泉水断流现象,主要与人为因素有关,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使用,导致地下水位的下降。(第二小组上台发言)生确保泉水长流的措施,一方面可以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入手,如通过增加植被的覆盖率,保持水土等措施,增加地下水的渗入量;另一方面应采取果断而有效的措施,如关闭自备水井,实行地下水开采许可证制度等,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防止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师人们过度抽取地下水使地下水位明显下降,导致地面沉降、地下水漏斗区出现、泉水枯竭在全国很多地区极为常见。随着对水资源需求的增加,人们常常不顾客观自然规律,盲目向自然界要水,必然会对水循环产生不良影响。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水循环是自然界中一种重要的物质和能量循环,与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关系密切,必须认识水循环的运动变化规律,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使其永续利用,不断更新。投影:本节内容的知识结构活动与探究探究课题:调查家乡的一条河流探究内容:(1)河流的基本概况:源地、流向、长度、注入的海洋或湖泊或消失在什么地方、流经的地形区、流域范围、流域内气候和植被的基本状况。(2)河流的补给类型(水源)、汛期长短、水位变化大小及原因、流量和水位变化造成的灾害。(3)河流水质状况:含沙量大小、污染情况及沿岸居民使用河水的情况。(4)河流的开发利用状况:灌溉、航运、养殖、发电等方面的效益如何?探究过程、方法:调查方式主要有实地勘察、走访有关部门、查阅有关资料、登录相关网站。将全班同学分成4个小组,每组10人左右,可安排每个小组进行其中的一项。注意事项:(1)调查之前,集思广益,列出一张调查访问的清单或表格。(2)去河流实地勘查应注意安全,避免掉进河里。探究结果:将调查的结果写成调查报告,将其中有价值的建议提交有关部门参考。156\n第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复习回顾)1.你能描述水循环的形成过程吗?水循环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2.在热力因素和动力因素的作用下,全球形成了几个气压带和几个风带?3.画出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学生回答:问题1:海洋的水蒸发变成大气水,海洋上空的水汽被大气输送到陆地上空,并在一定条件下冷却凝结成降水,到达地面的降水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最终流回海洋,水的这一循环运动过程被称为水循环。水循环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水循环使地表物质得以大规模运动,从而塑造了各种地表形态;(2)太阳能在推动水循环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在地理环境中进行大规模的转化和交换;(3)水循环可使地球上获得洁净的可再生的水资源;(4)水循环对人类活动影响巨大,而人类只能够影响水循环的个别环节。问题2:全球共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分布图如下:地球上的风带和气压带师(承转)全球的气压带、风带呈现有规律的运动,那么广泛分布于地球上的海洋水,其运动是否也有“章”可循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板 书:二、洋流1.概念2.洋流的影响推进新课师海水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无风三尺浪”说的是潮汐,“无风不起浪”说的是波浪。在本节课中,我们主要学习另一种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形式——洋流。那么什么叫洋流呢?生是指大洋圈层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一定方向进行的较为稳定的流动。156\n师洋流有不同的类型,按性质划分它可以分为哪两种?生洋流按性质可分为寒流和暖流两种类型。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即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洋流是暖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即从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的洋流是寒流。板 书:按性质分类暖流(从较低纬流向较高纬的洋流)寒流(从较高纬流向较低纬的洋流)师播放全球洋流大规模运动图,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并提出问题:洋流对全球热能传输与交换有何作用呢?生合作讨论,总结回答。全球的大洋环流,对高低纬度间的能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的热量分布,有着重要的意义。暖流:增温增湿,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寒流:降温减湿,西澳大利亚寒流对澳大利亚西海岸的荒漠气候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暖流经过的海区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度突出;寒流向低纬度突出。师(总结)洋流是地球表面热环境的主要调节者,巨大的洋流系统促进了地球高低纬度地区间的能量交换,也对所经过地区的气候等自然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上我们了解了洋流的概念和作用,那么世界洋流的分布情况又如何呢?板 书:3.大洋环流的分布规律师投影“南北半球洋流模式图”,问:世界上有哪几类大洋环流系统?它们各分布在哪些海区?每一类洋流系统是怎样形成的?各有什么特点?生阅读教材,将“气压带、风带模式图”与“南北半球洋流模式图”对照,从中找出二者之间的联系。投影:气压带、风带模式图         南北半球洋流模式师学生回答后,师生结合板图共同归纳总结: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洋流的分布和盛行风向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盛行风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许多洋流的方向与盛行风向一致。师(板图讲解)中纬度海区,副热带环流:①在赤道附近的南北半球地区,受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的吹拂,海水自东向西流,形成了北赤道暖流和南赤道暖流。(如上图)生画出东北信风、东南信风风向和北赤道、南赤道暖流流向。156\n师②在南北纬40°~60°的地区因位于盛行西风带,北半球风向为西南风,南半球风向为西北风;在强大盛行西风的吹拂下,洋流分别在北纬35°~45°和南纬30°~60°的海域形成自西向东流的西风漂流,将两幅图叠加,形成如下洋流:师受东北信风作用形成的南北赤道暖流在大洋两岸受到陆地阻挡后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形成赤道逆流,自西向东流;另一部分分别向北、向南流向两侧的高纬度。受盛行西风影响的西风漂流,自西向东流,在大洋东岸遇到陆地阻挡后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流向纬度较低的赤道地区;另一部分在北半球流向纬度较高的极北地区。以上南北方向的洋流都要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盛行风和地转偏向力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形成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洋环流系统,即副热带环流。生将上述洋流连接起来,形成两个环流系统。(如下图)                  南北半球洋流模式师引导观察,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南北半球的副热带环流运动方向是否相同?为什么?2.大洋东西两岸的洋流性质有何差异?生观察后回答:生1大洋环流方向不相同,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生2大洋西岸均为暖流,大洋东岸均为寒流。以上我们分析了中低纬度大洋环流情况,那么南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大洋环流状况如何呢?生结合以上分析,画出北半球中高纬度副极地环流。(呈逆时针方向)师引导学生再次观察“南北半球洋流模式图”,思考: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了副极地大洋环流,南半球同纬度地区为什么没有出现?生(合作讨论回答)南半球的中高纬度海区分布着广阔的海洋,没有形成海陆相间分布的轮廓,所以没有形成大洋环流。师非常好!我们可以看到在南极大陆周围形成了环绕南极大陆流动的南极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其性质为寒流。以上我们结合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分析了南北半球的洋流模式,世界上的洋流分布是否符合这一基本规律呢?各大洋中分别形成了哪些洋流,下面我们将具体了解世界洋流的分布。156\n板 书:4.世界洋流分布师投影“世界洋流分布图”,引导观察,小组合作探究:世界三大洋(北冰洋除外)中形成了几个副热带大洋环流?几个副极地大洋环流?各环流分别由哪些具体洋流组成?哪些洋流对沿岸的气候产生了重要影响?生①划分合作小组(太平洋组、大西洋组、印度洋组、综合组)②组内讨论,选出中心发言人代表本组发言。③组内选出一名同学,板画出洋流位置及流向。(太平洋组)结论1:该大洋有两个副热带大洋环流,一个副极地大洋环流。结论2:北半球副热带大洋环流由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黑潮)、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构成,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副热带大洋环流由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和秘鲁寒流组成,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结论3:北半球副极地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流动,主要由北太平洋暖流、阿拉斯加暖流和千岛寒流组成。结论4:日本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给沿岸增湿增温;加利福尼亚寒流、秘鲁寒流给沿岸降温减湿;秘鲁上升流形成世界著名的秘鲁渔场。(大西洋组)结论1:该大洋在南北半球的中低纬度共形成了两个副热带大洋环流,中高纬度形成了一个副极地大洋环流。结论2:洋流由中低纬度,北半球由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加纳利寒流组成。南半球由南赤道暖流、巴西暖流、本格拉寒流、西风漂流组成。北半球中高纬度,由北大西洋暖流、拉布拉多寒流组成。结论3: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位于北极圈内的摩尔曼斯克港全年可以通航。(印度洋组)结论1:完整的大洋环流只存在于南半球,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结论2:主要由南赤道暖流、厄加勒斯暖流、西风漂流、西澳大利亚寒流组成。结论3:通过观察,我们还发现在赤道以北的印度洋形成一个随季节风向变化的季风洋流,该洋流夏季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冬季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综合小组)综合各小组的探究情况,世界洋流的分布有如下规律:结论1:中低纬度海区,以副热带为中心,在北半球形成逆时针环流,南半球形成顺时针环流,全球共形成了五个副热带环流。结论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逆时针大洋环流,全球共形成两个副极地环流。结论3:南极大陆的外围,形成西风漂流(寒流)。由于南极大陆上盛行极地东风,将南极大陆中的寒冷气流吹入周围海域,汇入西风漂流中,形成寒性的洋流。结论4:在北印度洋海区,受季风影响,形成季风洋流。夏季:西南季风——东流——顺时针流动冬季:东北季风——西流——逆时针流动投影:(各小组代表画出洋流方向)师(激励性评价)同学们对世界洋流分布的观察非常细致,分析得也比较全面,其间同学们还探讨了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请同学们结合P63活动,思考:洋流对地理环境还有哪些影响?156\n板 书:5.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生阅读教材P63活动,思考后回答:问题1:两地所受洋流影响不同,都柏林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暖流能增温增湿;圣约翰斯受拉布拉多寒流影响,降温减湿。问题2:纽芬兰渔场形成的主要条件是地处拉布拉多寒流与北大西洋暖流交汇处,因为在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发生搅动,可以把深层的营养物质上泛到海洋表层,浮游生物因养料丰富而大量繁殖,鱼类众多,经常形成大型的渔场。问题3:说明洋流对航运有影响,顺流航行快。问题4:说明了洋流对海洋环境有影响,陆地上的污染物进入海洋以后,洋流可以把近海的污染物带到其他海域,这样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了污染物的净化速度,但是也扩大了污染的范围。课堂小结洋流是海水运动的重要形式,是地球表面热量的传输和调节者,洋流的形成主要原因是盛行风,因此它与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洋流的分布是有规律的,全球有四种大洋环流系统,即中低纬度海区围绕副热带高压的副热带环流,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围绕副极地低压的副极地环流,环绕南极大陆外围的西风漂流和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漂流。所有这些洋流对流经地区的气候、海洋生物、环境和航运等方面都有影响,这种影响又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板书设计全球大气环流图           南北半球洋流模式   活动与探究探究课题:盛行风与洋流的形成探究内容:盛行风与洋流的形成有何直接关系?探究过程、方法:1.实验用品:圆形盛水器、碎茶叶末(一部分要预先浸透)、吹风机、橡胶管。2.实验步骤:在盛水器的表面标注出赤道、两极和南北半球的西风带。把盛水器注满水,放入茶叶末(两种一起放入)。用吹风机通过橡胶管向赤道表面吹风(类似于赤道两侧的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记录现象并分析:156\n(1)水面现象及分析(如图1);(2)水槽剖面现象及分析(如图2)。洋流分布的演示:用吹风机在赤道、西风带位置同时向水面吹风,观察水面茶叶末的运动方向,并分析(如图1)。探究结果:填写实验报告,小组汇报交流。第一节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的关系。2.掌握不同地质时代相应的生物发展阶段。3.辩证地认识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主动探究。2.读图分析,理解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3.运用典型案例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思想,增强按客观规律办事,促进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教学重点1.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2.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教学难点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第二章我们学习了地壳的物质循环、大气的三圈环流、水循环、洋流等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它们体现了某种单一地理要素的运动变化规律,地理环境就是由这许多种要素共同组成的。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但不同区域也存在差异。今天我们学习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板 书: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推进新课自然地理要素彼此依存、相互影响,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和运动,构成了奇妙的自然地理环境,环境系统内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都可能会对整个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下面我们探讨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板 书:第一节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师生物作为自然环境的有机成分,在地球发展的历史中,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板 书:一、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阅读教材P66~67“自主学习”)156\n思考:1.具有光合作用功能的生物的出现和发展,对地表环境的演化为什么具有重要意义?2.真核细胞生物出现以后,为什么生物的演化进程明显加快?生1.因为它们使大量的自由氧释放到环境中,改变了大气的性质,促使地理环境从无氧环境向有氧环境转变,为生物进化的下一个重要阶段奠定了环境基础。2.真核细胞生物出现以后,生物的演化进程明显加快。一方面,生物通过遗传变异适应环境的能力大为增强;另一方面,藻类的光合作用效率大大提高,从而加速了自由氧在海洋和大气中的积累,也使太阳紫外线辐射强度大大减弱,扩大和改善了生物的生存环境。师在生命出现前后,地球表层的发展也发生了变化。在生命出现以前,地球表层的发展主要是化学过程;在生命出现以后,有机进化即生物演化则扮演了极其活跃的角色。生物系统演化是从古生代寒武纪开始,大量无脊椎动物出现在地球表层。地理环境的变迁从那时起也开始加剧,在此之前,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展示教材图31“生物进化环境演变图”)(读图分析)讨论:1.地球表层的演变可分为哪几个地质时代?2.古生代的生物进化和环境演变各有什么特点?3.中生代、新生代在地理环境变迁和生物发展上各有什么主要特征?(学生讨论,教师提问完之后,总结归纳)1.地球表层的演变可分为五个代: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每个代又分为若干个纪。它们是根据地层顺序、生物演化、地壳运动和岩石的年龄等综合划分的。投影:“古生代早期和晚期的生物图”2.古生代:生物进化过程环境变迁状况投影:“中生代的生物图”“始祖鸟图”156\n3.中生代生物的变化很大,爬行动物盛行,大大小小的恐龙繁生。后来,空中出现了始祖鸟,爬行动物的一支开始向鸟类发展。该时期蕨类植物衰退,出现了大量的较高级的裸子植物。投影:“新生代的生物图”4.新生代:是最新的一个代,又分为第三纪和第四纪。第三纪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大发展,出现了灵长类,第四纪出现了人类,是生物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投影:(划横线部分为学生填充内容)将生物发展阶段的序号填入下表中:动物界:①爬行动物时代 ②鱼类时代 ③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 ④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 ⑤人类时代 ⑥哺乳动物时代植物界:①陆上孢子植物时代 ②被子植物时代 ③裸子植物时代 ④海生藻类时代代纪距今年代(亿年)生物发展阶段动物界植物界新生代第四纪0.03~0.02⑤⑥②第三纪0.7中生代白垩纪1.4①③侏罗纪1.95三叠纪2.5古生代二叠纪2.85两栖动物时代①石炭纪3.3泥盆纪4.0②志留纪4.4③④奥陶纪5.2寒武纪6.0元古代25④太古代38原始细菌(最低等原始生命产生)地球初期发展阶段46投影:“展示光合作用示意图”156\n师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有何作用?生讨论并回答。师生物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最根本的原因是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把周围环境中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同时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贮藏在有机体中。生物的出现,不仅使自然界的化学元素进行了迁移,而且改造了大气圈、水圈,加快了岩石的风化,促进了土壤的形成,从而使地理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画一个钟表面,把整个地球发展历史比作12小时,根据上面地质年代表上五个代和第四纪的距今时间,计算它们在钟表面上大约各占多少时间,把它们画出来。在地质历史时期,也经历过一些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阶段,导致大量生物物种衰退和灭绝。板 书:二、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师阅读教材P68“自主探究”,思考: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是在什么时期?这两个历史时期分别造成哪些生物灭绝?生(阅读教材归纳)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在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如三叶虫等)灭绝了,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则全部灭绝,蕨类植物明显衰退。在中生代末期,除了盛极一时的恐龙突然从地球上完全销声匿迹以外,海洋中有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种类也灭绝了。投影:“曾称霸地球的恐龙”师阅读教材“中生代恐龙灭绝的证据”材料,回答问题:中生代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生1中生代末期地层中铱元素储量异常,而铱元素在地球表面并不常见,陨石中却经常存在铱含量较高的现象,这说明富含铱的小行星可能撞击地球并发生过爆炸。这次爆炸可能造成中生代恐龙灭绝。生2世界上最强大的动物——恐龙,也可能因为缺乏食物而灭亡。师同学们可利用业余时间,收集资料来解释中生代恐龙灭绝之谜。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报考相关的专业,专门研究恐龙。地理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人类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又是自然地理环境中非常特殊的要素。人类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越来越大。板 书:三、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师哪位同学能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生1植树造林→地面植被增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气候湿润、减弱噪声、美化环境等→环境优美。156\n生2乱砍滥伐→植被稀少→气候干旱→荒漠化加剧→沙尘暴天气多发。生3我国兴建了治理黄河、淮河、海河的大型水利工程,开挖了许多人工河道,修建了许多水库,这些都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改造,是趋利避害的措施。生3人类活动排放的大量有害物质,使大气污染加剧,导致气候变化。师产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造成自然地理环境前所未有的显著变化。目前,已引起全世界普遍关注的一个典型事实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效应增强,导致全球变暖,由此影响到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讨论)全球变暖的原因及危害生由于工厂、交通工具、家庭炉灶大量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矿物燃料,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加上森林大量被砍伐,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与日俱增,导致全球变暖。全球变暖会对全球生态系统、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首先,全球变暖,两极冰雪部分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将给沿海的国家或城市带来灾难;其次,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也会发生变化。如中纬度温带地区会因变暖后蒸发强烈而变得干旱,高纬度地区会因变暖而降水增加。课堂小结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人类活动已经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人类应顺应自然规律,防止过度的开发活动诱发和加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注重协调社会经济建设与环境生态保护的关系。板书设计活动与探究探究课题:探究恐龙灭绝之谜探究内容:在世界许多地方的中生代末期的地层内,科学家发现铱元素含量异常,高出相邻岩层平均值的30倍左右,这成为支持小行星撞击地球假说的证据。因为铱元素在地球表面并不常见,而陨石中却经常存在铱含量较高的现象。有些地质学家认为,如果一颗足够大的富含铱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并发生爆炸,那么,大量的富含铱的尘埃颗粒就会散发到大气层中,在地球表面就会覆盖一层富含铱的尘土层,最后形成的地层铱元素含量就会异常多。经计算,含铱泥土里存在的铱,需要一颗直径大约10千米的小行星撞击才能产生。在美洲尤卡坦半岛的北部海岸,地质学家发现了一个部分淹没在海中的陨石坑,直径180~200千米,陨石坑中到处开裂的岩石表明,这里曾发生过一次强烈的爆炸。这是中生代小行星毁灭性撞击地球最可能发生的地点。上述材料是否可以说明中生代恐龙灭绝的原因?探究过程、方法: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探究结果:小论文,班级展评。156\n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概念。2.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3.通过多种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理解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4.使学生树立普遍联系的观点,在利用和改造自然中要充分考虑各地理要素的关系,避免牵一发而动全身。二、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分析讨论法。2.通过分析景观图片,回想个人对不同自然要素之间关系,认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3.探究与活动,理解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念,在利用自然中要做到统筹考虑。教学重点1.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2.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会“牵一发而动全身”。3.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教学难点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人类活动等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景观图片。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复习提问)1.生物进化、生物灭绝和今天的人类活动与环境演变之间反映了什么问题?2.地球表层各要素在长期的演化历史中,形成了什么样的关系?生(回答)1.反映了某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会对整体环境演变产生影响,整体环境演变也会影响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156\n2.彼此之间形成了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师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就是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板 书: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推进新课投影:“热带雨林景观和热带疏林草原景观”      热带疏林草原           海南岛热带季雨林问题:1.图中自然景观包含了哪些地理要素?2.这些要素之间具有怎样的联系?3.这些地理要素之间是如何相互制约的?如何保持景观的一致性?学生回答:1.包含了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2.这些地理要素不是简单地汇集在一起,而是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在它们之间进行着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从而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师热带雨林景观,全年高温多雨,湿度大,年降水总量达2000毫米左右。植物茂密,种类丰富,乔木高大分层,有的可以分为4~5层,终年常绿;林内阴暗潮湿,叶尖有滴水现象,所以称为雨林。由于植物种类多,果实丰富,动物也相当多,代表性动物主要有猩猩、河马等。地表径流也因降水多而很发达,土壤是淋溶性非常强的砖红壤。总之,该区的自然地理各要素与环境整体性相协调,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这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之一。板 书: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师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70的活动,并展示“大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问题:1.图中有哪几种地理要素?2.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生(回答)1.包括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等自然地理圈层。2.大气降水使土壤、水圈和生物不断获得水分的补给。水面的蒸发、土壤表面的蒸发和植物的蒸腾作用使水又以水汽的形式再进入大气。师说得很好。我们能不能绘制一幅水在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转换示意图,让这一过程更加直观清晰呢?(生绘制,师总结)156\n师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地球各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地理环境中的能量交换、物质运动(如水循环、碳循环、氢循环等)往往跨越圈层界线,它们既是圈层相互联系的纽带,也是圈层相互作用的体现。投影:“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问题:1.若图中森林植被大量砍伐,地理环境要素将会发生哪些变化?2.若图中河流上中游地区植被破坏严重,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哪些影响?生(阅读教材及插图,分析回答)1.砍伐森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森林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作用减少,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地表径流量变化增大,地下水位降低,土壤肥力下降(或趋于贫瘠化),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对空气质量也产生影响,这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会导致整个自然地理环境的退化。2.河流上中游河道泄洪能力降低,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增大;泥沙淤积又不断抬升下游河床,影响地表水系的演化,还使下游地区地下水位升高,总蒸发量大于总降水量时,下游地区容易发生土壤盐渍化。师从以上分析,我们能看出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有哪些?(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归纳)师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板 书:(1)地理环境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2)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相互制约,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3)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区域。师通过上面两个问题,给我们什么启示?生人们要特别重视以各种方式(例如植树造林)来恢复植被,以便改善整个生态环境,要特别重视上中游地区植被的恢复,搞好水土流失的治理。师自然地理环境中,人类活动更容易引起生物发生变化,并由此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所以我们要保护生物、保护生态,避免给环境带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后果。投影:(填表说明修建水库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填表后逐个显示)影响地下水水位上升时,水量丰富生物种类增多地方气候温度增加,降水增多,温差变小156\n泥沙沉积泥沙含量减少洪水灾害减少(举例):让学生举出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例子。投影:西北内陆东北地区海陆位置距海远距海近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多风沙温带季风气候,湿润水文地表水贫乏,多内流河、咸水湖地表水丰富,多外流河外力作用风化、风力作用强流水作用明显地貌以高原、盆地、山地为主,多风蚀地貌平原植物植被稀少,以草原和荒漠为主温带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土壤有机质含量少,荒漠土黑土、黑钙土师我国西北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西北地区的植被、地貌、土壤以及河流特征都是与干旱的气候相一致的。西北地区各自然地理要素也与环境整体特征一致,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补充案例)厄尔尼诺现象投影:“厄尔尼诺成因示意图片”当太平洋东部海区水温异常升高时,将会导致鱼类死亡、大气环境异常、水旱灾害频发等连锁反应。(讨论)正常年份与厄尔尼诺年份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差异,学生讨论后,教师提问,并归纳总结。投影:洋流状况大气环流气候状况海洋生物正常年份秘鲁寒流沿秘鲁沿岸向西北流存在对流性环流,赤道太平洋西岸气流上升,东岸气流下沉西岸降水较多,东岸降水较少,形成荒漠生物繁盛形成秘鲁渔场厄尔尼诺发生年份温暖海水从赤道向南流动,迫使秘鲁寒流向西流动形成增强型对流,赤道太平洋中部气流上升,西岸气流下沉,东岸下沉气流因水温升高而减弱大陆西岸出现严重旱灾,东岸荒漠地带暴雨成灾该海区水温升高,营养物质减少,浮游生物和鱼类、鸟类死亡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运用案例来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希望同学们多搜集这方面的实例,并认真加以分析,以增强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认识。板书设计整体地理环境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156\n性表现各要素之间相互制约,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区域活动与探究探究课题:如何保持土壤不被冲刷探究内容:经观察,你认为保护斜坡上的土壤不被水冲走的最好办法是什么?探究过程、方法:将3千克土壤分成两份,分别置于两个较大的盘子中央,堆成形态大体相同的两个圆锥体,在其中一个土堆上覆盖一层草皮。分别将200毫升水在距土堆顶部20厘米的高度上慢慢淋至两盘内,比较沉积在土堆边缘泥土的多少。设计一种方法,当没有草皮覆盖时,怎样保持土壤不被水冲走。(提示:你可以用纸片、树叶、秸秆等材料进行实验)探究结果:写出实验总结,进行组内交流。第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复习提问)1.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哪些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2.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是什么?生(回答)1.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2.(1)地理环境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3)不同区域之间相互联系,某一要素的变化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投影:“大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师处在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紧密接触地带的自然地理要素是什么?生土壤。(承转)土壤与周围环境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也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土壤的形成受气候、地表物质、地形、水文条件、生物乃至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是各自然地理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板 书:二、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156\n推进新课第一幅画面:地表裸露的岩石投影:第二幅画面:用动画演示风吹、雨打、日晒地表裸露的岩石,与此同时,岩石逐渐风化,在风化作用下形成疏松的成土母质。投影:机械风化示意            球状风化地貌板 书:(一)成土母质与土壤活动:比较成土母质与土壤的区别与联系。生阅读教材“成土母质与土壤”部分,思考回答,并填写下表内容。投影:成土母质土壤区别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理化性质改变,形成结构疏松的风化物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联系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氮除外)的最初来源。在气候与生物的长期作用下,成土母质逐渐转变成可生长植物的土壤。成土母质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均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师不同的母质成土过程不同,使土壤的质地、土壤中的化学元素和养分也不同。问题探讨:1.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土壤质地有什么关系?2.土壤中的化学元素和养分是由什么决定的?(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土壤质地(土壤粗细状况)关系密切。投影:成土母质土壤颗粒较细发育在颗粒较细母质上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细,含粉砂和黏粒较多,含砂粒较少颗粒较粗发育在较粗母质上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粗,含砂粒较多而含粉砂和黏粒较少残积物和坡积物发育在残积物和坡积物上的土壤含石块较多洪积物和冲积物发育在洪积物和冲积物上的土壤具有明显的质地分层特征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中的化学元素和养分。投影:二氧化硅含量土壤中化学元素含量156\n基性岩45%~52%铁、锰、镁、钙的含量高,钙含量最高酸性岩65%~75%硅、钠、钾的含量高(承转)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物、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的,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具有很大的流动性,与气候的关系也最密切。板 书:(二)气候与土壤师(提问)1.气候对土壤有哪些直接影响?2.气候是如何间接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的?生阅读教材“气候与土壤”,总结回答:1.通过土壤与大气之间不断进行的水分和热量交换,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2.气候还通过影响岩石风化过程、外力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等,间接地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师1.我国东北黑土和南方红壤,哪一种有机质含量高?为什么?2.为什么从热带到寒带,风化壳逐渐变薄?学生先回答,教师归纳总结:1.我国东北黑土的有机质含量高。因为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土壤冻结时间长,微生物分解作用非常缓慢,使有机质积累起来;在常年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微生物活动旺盛,全年都能分解有机物,使有机质含量趋于减少。2.从干燥的荒漠地带或苔原地带,到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地带,随着温度、降水、蒸发以及不同植被生产力的变化,化学与生物风化逐渐增强,有机残体归还逐渐增多,风化壳(风化产物残留原地)逐渐加厚。(承转)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生产与生物作用密切相关。板 书:(三)生物与土壤投影:“土壤的形成和发育示意图”师为什么说生物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师为什么不同的植被类型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不同?生绿色植物有选择地吸收母质、水体和大气中的养分元素,并通过光合作用制成有机质,然后以枯枝落叶和残体的形式,将有机养分归还给地表。不同的植被类型有不同的养分归还方式,所形成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也是不同的。投影:图片“乔木发达的根系”156\n读图分析:为什么森林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低于草地?生(探究后回答)森林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一般低于草地,这是因为草类根系茂密且集中在近地表的土壤中,向下则根系的集中程度递减,从而为土壤表层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质;树木的根系分布很深,直接提供给土壤表层的有机质不多,主要是以落叶的形式将有机质归还到地表。师地形对土壤也有影响,主要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在山区,土壤的成分和性质为什么发生显著的垂直分化?板 书:(四)地形与土壤生在山区,由于温度、降水和湿度随着地势升高的垂直变化,形成不同的垂直气候带和植被带,导致土壤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发生显著的垂直分化。问题:1.坡度的陡缓对土壤的发育有什么影响?2.坡向如何影响土壤的发育?(学生阅读教材,归纳)生1在陡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度较快,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在平坦的地方,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率较慢,成土母质能在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下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生2坡向可改变水热条件和植被状况从而影响土壤的发育。阳坡由于接受太阳辐射能多于阴坡,温度状况比阴坡好;阳坡的蒸发量相对较大,水分状况比阴坡差。师(归纳)总之,在上述各种成土因素中,母质和地形是比较稳定的影响因素,气候和生物则是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土壤是一个构成复杂、不断变化的自然综合体,其形成过程是相当缓慢的。出示材料:鄂尔多斯的毛乌素沙地,原是一块殷实的草原。在清光绪末年,大片草原被开垦,而且只用不养。最初产量很高,随后就急剧下降,几年后即行撂荒,再开新荒地,致使原来的生荒地变成熟荒地,熟荒地又变成老轮荒地,最后成为流动沙地。师通过以上资料,你获得哪些信息?生人类活动也有意或无意地参与土壤的形成过程。板 书:(五)人类活动与土壤师人类生产活动主要通过改变成土因素作用于土壤的形成与演化,其中以改变地表生物状况的影响最为突出。人类是如何改造土壤的?156\n生讨论后回答。师(总结)人类通过耕耘改变土壤的结构、保水性、通气性,通过灌溉改变土壤的水分、温度状况,通过农作物的收获剥夺本应归还土壤的部分有机质,从而改变土壤的营养元素组成、数量和微生物活动等,最终将自然土壤改造成各种耕作土壤。如我国北方黑土、南方水稻土的形成,就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耕作和培育形成的人工土壤。那么有没有相反的情况呢?请举例说明。生1不合理的耕作经营,会引起土壤退化,如水土流失、盐碱化、荒漠化等。生2人类活动可以破坏土壤肥力。生3人类大量喷洒农药造成土壤污染。师人们在利用土壤的同时,应重视土壤的保护和培育,做到用养结合,促使土壤不断改良。同时,土地资源数量有限,我们应十分合理地珍惜和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从土壤形成与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出,各种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造就了地理环境的整体特征。这种整体特征不仅表现为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所有要素各自的属性,而且具有它们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更多属性。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对我们利用自然资源、修复生态系统和改善环境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板 书:三、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师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其实就是利用自然地理系统中的某些要素,从而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展示材料)1.塔里木河上中游过度引水,造成下游径流量减少,河床干涸,植被枯萎,动物死亡,生态环境更加干旱。2.黄土高原土地过度开垦,水土流失加剧,生态恶化,农业减产,也是造成黄河下游地区形成“地上河”、洪涝、盐碱化等灾害的重要原因。3.每生产出1吨铜,需要消耗相当于35吨煤炭的能源,会产生142吨废渣。同时,开采矿石使土地废弃,排出废物和消耗能源也不可避免地会给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师上述资源的开发利用,分别是怎样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生(讨论总结,回答)1.资源开发利用改变了某一种自然资源或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某种成分,这必然要影响到周围的其他环境要素。2.各地区之间的自然资源是相互影响的。3.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需要其他资源的配合,也影响其他环境因素。师因此,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有综合的考虑和对策。如,在河流上修建大型水利工程,既要考虑发电、供水、防洪、航运等效益和该工程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方面,也要考虑其地质基础、淹没范围以及对河流上下游水文、生物、泥沙、河岸侵蚀等生态环境的影响,甚至要考虑到国际安全等方面的因素。课堂小结在利用资源、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理论,学以致用,综合分析当地生态环境特点、地质背景、资源和人文条件,因地制宜,探索适合当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板书设计活动与探究探究课题:土壤剖面观察探究探究内容:1.结合气候和植被条件,判断当地土壤类型,其特征如何?2.观察当地土壤剖面,具有几个土层?探究过程、方法:采集各土层的土样,取各土层土壤溶液,化验土壤的酸碱度。156\n探究结果:解答土壤的各种问题,根据土壤的肥力特征,给当地农民提供各类土壤适合种植何种农作物的建议。第三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普遍存在的。2.学会分析地域分异基本规律的表现及形成原因。3.认识世界主要自然带的名称、分布及特点。4.了解地域分异规律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二、过程与方法1.利用景观图片认识并分析自然环境的差异性。2.探究与活动,理解地理环境的区域分异规律。3.自主学习,读图分析陆地自然带的景观特征及成因。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自然环境的和谐美,激发探究地理环境要素内在规律的兴趣;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意识,树立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无处不在的观念,因此在利用自然中要做到因地制宜。教学重点1.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变化规律。2.陆地自然带的名称、分布及与气候类型分布之间的联系。教学难点1.陆地环境的地域性分异规律。2.将地域差异的规律应用于不同的地理区域,并能解释区域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教具准备自然风景图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156\n第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复习提问)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有哪些?2.土壤的形成受到哪些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生(回答)1.自然地理要素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甚至整体的改变。2.受到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不同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形成的土壤类型也有差异。如东北平原的黑土、黄土高原的黄土、四川盆地的紫色土、江南地区的红壤等。师不同的土壤景观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什么特点?生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师对,自然地理环境不仅具有整体性,还具有差异性。板 书:第三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推进新课投影:图片干枯了的胡杨林   椰子树       雪莲      荷花生长在不同地理环境中的植物师谁来说说这些植物分布区的地理环境特点?在我国这些植物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生胡杨林生长在干旱地区,我国的胡杨林主要在西北地区;椰子树是热带的树种,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海南;雪莲生长在寒冷、土质贫瘠的冰山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新疆的天山;荷花适宜生长在气候温暖的水湿环境中。板 书:一、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师这四个地区的自然环境为什么会存在差异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地理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不同,水热状况及其组合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代表性植被和土壤,并在地球上呈带状分布,构成自然带。自然带往往以植被类型命名,因为自然植被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投影:“合成卫星影像所显示的地球表层差异性图”156\n师(提问)1.地球陆地表层有哪些主要的自然带类型?2.图中大箭头所指示的各是哪一种典型自然地带?3.在各自然带内部是否还存在着差异,举例说明。生(自主探究)1.地球陆地表层主要的自然带类型有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温带森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2.箭头所指是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3.各自然带内部还存在着差异。如热带草原带内部还存在着差异,有热带草原、热带稀树等景观的差异。师地球表层的差异性,既有大尺度的,如地球陆地表层的主要自然带的差异;也存在小尺度的差异,如非洲、大洋洲、南美洲热带草原景观是有差异的,非洲热带草原上是高大的波巴布树,大洋洲是桉树,南美洲是纺锤树。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无处不在,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还是有章可循的,这个“章”就是地域分异规律。板 书: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将全班同学分三个小组进行合作探究,老师在屏幕上投影各小组的任务)投影:A组:1.如果从海南岛出发,经琼州海峡,陆路旅行到黑龙江漠河,沿途自然景观将有什么变化?为什么?2.反映的是哪一种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3.这种地域分异的基础是什么?B组:1.分别沿两条路线依次找出自然带:(1)在我国沿北纬40°纬线,从沿海向内陆;(2)从欧洲西海岸出发,沿45°N向东到中亚。2.引起上述两条路线自然带有规律更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干湿地带分异在什么地区表现最明显?C组:1.珠穆朗玛峰南北坡自然带的分布存在什么差异?2.山地垂直地域分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山地自然带的发育程度受哪些因素影响?师好,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我们对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就请你们谈谈对老师所提问题的讨论结果。A组同学先来回答。生从海南岛到漠河,自然景观大致依次为:热带季雨林—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混交林—亚寒带针叶林。这反映了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原因是从海南岛到漠河,太阳辐射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少。这种地域分异的基础以热量为主。师156\n纬度地带分异主要是太阳辐射受地球球体形状的影响,随着纬度发生变化,导致热量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形成不同的热量带: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植被、土壤等也呈现出相应的变化。热量条件是产生这种分异的基础,水分条件对这种分异的产生也有影响。下面再来看B组同学的讨论结果。生1.从欧洲西海岸出发,沿45°N向东到中亚,自然带依次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2.这两条路线自然带的变化规律是一样的,都体现了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这种规律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水分,由于受海陆位置的影响,从沿海向内陆降水量由多到少。3.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在中纬度地区表现显著。师(提问)1.纬度地带分异,为什么在低纬度和北半球高纬度地区表现明显?2.干湿度地带分异,为什么在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表现明显?(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归纳)师1.低纬度地区和高纬度地区纬度地带分异规律表现最为明显。这是因为高纬度地区气温低,蒸发量少,相对湿度大,东西方向上的水分条件差异小;低纬度地区则因地处赤道低气压带,降水普遍较多,水分条件的东西差异也很小。2.中纬度地区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表现尤为显著。这主要是因为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既有面积广大的陆地,又有面积辽阔的海洋。大陆西岸通常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大陆东岸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降水从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从而形成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到内陆的由森林带到草原带再到荒漠带的依次更替。(教师投影表格内容,提示学生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分析回答)投影:列表比较纬度地带分异规律与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带分布特征形成地域分异的主要因素分布地区举例共性更替方向延伸方向分异基础影响因素都是热量和水分共同作用的结果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向)纬线方向热量纬度位置低、高纬度地区非洲沿20°E经线自南向北自然带的变化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经线方向水分海陆位置中纬度地区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的自然带变化(承转)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和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都是水平方向的分异规律。在地球表面上有许多高大的山岭,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山地垂直气候带,自然景观也相应地呈现出垂直分异规律。下面我们看看C组对垂直分异的讨论状况。投影:“珠穆朗玛峰地区垂直自然带图”156\n师珠穆朗玛峰南坡的山麓地带生长着什么植被?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师这说明珠穆朗玛峰位于什么热量带?生亚热带。师随着山体的升高,南坡依次出现了哪些自然带?生常绿阔叶林带—针阔叶混交林带—寒温性针叶林带—寒性灌丛草甸带—寒冻草甸垫状植被带—寒冻冰碛地衣带—高山冰雪带。师山地垂直分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生在有一定高度的山区,随着高度上升,温度降低,降水增加,水热组合的变化引起地表景观随高度发生有规律的更替。造成这种分异的主要原因是水分条件、热量状况及其组合的垂直变化。师这种垂直方向的演变规律和我们上面学过的哪一种地域分异规律极为相似?生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投影:“垂直分异与纬度地带分异的关系图”师该图显示温带地区的高山自然景观与纬度地带分异有怎样的关系?生温带地区的自然景观与从温带到寒带所看到的景观有些相似。师这两种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原因是否相同?生不完全相同。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是由于纬度的变化导致了热量的变化,而垂直分异规律是由于海拔高度的变化引起了水热及其组合的垂直变化。师出现垂直分异的山区处在一定的纬度和干湿度地带上,必然受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和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的制约,因而垂直分异与纬度分异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差异。正如下面这句话:“156\n赤道附近的最高山岭,自然带垂直分异与从赤道到两极所出现的水平自然带有些相似,但并不完全相同。”师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和发育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生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发育程度与山体所在的纬度、山体的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都有关,通常是纬度越低,山体越高,自然带越丰富。师我们再来比较一下,珠峰南北坡自然带的差异。(问题探究)1.北坡的基带是什么自然带?2.珠峰南北坡的山麓地带为什么自然带不同?生1.北坡的基带是高原寒性半干旱草原带。2.南侧山麓的海拔低,在2000米以下,而北侧山麓海拔高度达4000米;南侧年降水量多,为2000~2500mm,年均温高,为10~15℃;北侧年降水量少,仅有200~300mm,年均温较低,为3~4℃;南侧处于北印度洋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而北侧处于背风坡;南侧处于阳坡,北侧处在阴坡,南侧光热条件优于北坡。师珠穆朗玛峰南坡出现的自然带谱比北坡复杂,还有哪些原因?生北坡相对高度小,而南坡相对高度大,水热变化的空间南坡较大。综合以上原因,所以南坡自然带谱比北坡复杂。师以上我们认识了三种不同的地域分异规律,同学们能否用一幅简略图表示出这些地域分异规律之间的关系呢?生自主探究或合作讨论。师(归纳)投影:师除了上述较大尺度的地域分异外,还存在较小尺度的地域分异——地方性分异。生阅读教材“华北平原的地方性分异”。师华北平原的地貌存在哪些差异?各地貌单元在哪些方面存在地方性差异?生(回答)从山麓到滨海依次为洪积—冲积平原、冲积平原、滨海平原。其间还有两个过渡性的低洼区;地表组成物质、地表水系、地下水位和矿化度、土壤肥力等方面均有差异。师洪积—冲积平原,又称缓斜平原,位于平原的西部地区,主要分布在燕山和太行山麓,由许多大小不等的扇形地连接而成。地下水埋藏深度为4~10米,矿化度小,水质好,水量丰富,排水良好,土壤不易盐碱化,而且养分高,较肥沃。冲积平原是黄淮海平原的主体部分,这里河流密度较大,有缓丘和洼地,多为黏土沉积物质,地下水的矿化度较高,且地下水位较高,夏季多积水,土壤有不同程度的盐碱化现象。滨海平原分布于沿海地带,地势极低平,组成物质以黏土为主,由于受海水浸渍作用的影响,地下水矿化度高。土壤为盐土,只能生长盐生和耐盐性强的植物。师地方性分异有什么规律吗?生常表现出有序性和重复性的规律。师阅读教材P82,回答什么是有序性和重复性。生有序性是指在地形的影响下,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部分及其组合沿一定梯度有规律地更迭;重复性表现为有相同发育历史的自然单元在相邻一个小区域的重复出现。师什么是最重要的小尺度地域分异?小尺度地域分异的重要原因还有哪些?生坡麓、坡面、坡顶的地貌部位差别;岩性和土质的差异。师谁能举例说明?生华北的石灰岩山坡,土壤呈碱性,多生长柏树;花岗岩风化的山坡,土壤呈酸性,多生长油松。课堂小结156\n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自然地理环境有地域差异,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具有规律性。请大家用一幅简略图总结本节的知识结构。板书设计活动与探究探究课题: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探究内容:从20世纪70年代,我国科学家就开始对青藏高原东南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地质、地貌、大气、物理、植物、动物等进行了多学科、大规模、综合性、长时期的考察,终于揭开了大峡谷的神秘面纱,被世人誉为“20世纪人类的地理大发现”。1998年10月,该峡谷被国务院正式命名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该峡谷长504.6千米,平均深5000米,最深处达6009米,峡谷平均坡降为9.14‰,该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地貌奇特,地壳活动频繁。大峡谷是天然水汽通道,这里出现的热带山地环境与北半球其他地区相比,向北推进了5~6个纬度。这里冰川与森林相连,是奇特的植物世界,生物学家称之为“物种基因库”,多学科的科学家称之为世界罕见的“野外实验室”。1.大峡谷地区热带山地环境与北半球其他地区相比,向北推进了5~6个纬度,其原因是什么?2.从地质构造角度分析,大峡谷水能丰富的原因是什么。探究过程、方法:上网或到图书馆查询、搜集资料,小组讨论。探究结果:将讨论的结果写成一篇小论文,班内交流。156\n第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复习提问)1.自然地理环境为什么存在地域差异性?2.如果你从北京向西一直走到乌鲁木齐,沿途自然景观有什么变化?这反映了什么地域分异规律?生(回答)1.陆地上不同地区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2.依次为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等自然景观。这反映了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推进新课师出示“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为什么低纬和高纬地区自然带东西延伸,而中纬地区自然带东西更替?(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总结归纳)师投影:师读图说出中纬度大陆东岸自然带的类型。生在中纬度大陆东岸由低纬到高纬依次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师中纬度大陆西岸自然带随纬度由低到高如何变化?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师亚热带大陆东西两岸自然带是否一样?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呢?生不一样。亚热带大陆西岸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东岸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大陆东西两岸气候类型不同。师气候类型是自然带形成的基础,一般来说,不同的气候会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对比世界陆地自然带和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请比较自然带与气候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生讨论后回答。区别:气候带只反映气候规律,自然带反映气候、土壤、动植物等地理事物构成的自然环境整体。联系:气候是构成自然带的最活跃的因素,气候带是划分自然带的基础。(如下图)投影:师亚热带大陆东西两岸气候特征有何不同?生西岸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东岸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投影: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代表植物——油橄榄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树种——樟树。(提醒学生注意观察两种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特征,思考存在差异的原因)156\n师请大家观察比较这两种气候下生长的植被,在外形特征上有何不同?为什么会不同?(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师地中海气候夏天炎热干燥,植物需要减少蒸腾作用,避免大量散失水分,所以为了适应这种气候,硬叶林带的植物通常皮厚叶小,表面有腊质,果实皮也较厚;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的叶片较大,表面无腊质,原因是这里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植物有足够的水分供应蒸腾作用。师每一个自然带都具有相应的气候类型、典型植被和代表性土壤。其中,气候是最基本的要素和因素,植被是最显著的标志。投影:图表:纬度带自然带构成要素气候类型典型植被典型土壤低纬度热带雨林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砖红壤热带季雨林带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雨林砖红壤性红壤热带疏林草原带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燥红土热带荒漠带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荒漠荒漠土中纬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褐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棕壤、褐土温带草原带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黑钙土温带荒漠带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荒漠荒漠土高纬度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大陆性气候或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亚寒带针叶林灰化土寒带苔原带寒带苔原气候苔原冰沼土极地冰原带寒带冰原气候冰雪裸地未发育师因为自然植被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所以自然带往往以植被类型命名。为什么根据植物群落可以区分出不同的陆地自然带?生绿色植物是陆地自然带中的生产者,而植物群落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决定着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微生物)的种类与构成。因此,根据植物群落的特征可以区分出不同的陆地自然带。(合作探究)师将全班同学分成三组,分别讨论:森林自然带、草原带、荒漠带的分布地区、气候特征、分类、植被特征等。投影:表格自然带类型分布地区气候特征分类植物森林自然带湿润和半湿润地区降水量较少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以森林为主156\n草原自然带半湿润、半干旱的内陆降水量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热带草原、温带草原以草本植物为主荒漠自然带干旱地区降水量稀少(少于250毫米/年),气温变化剧烈,日较差很大热带荒漠、温带荒漠数量很少的旱生小乔木、苗木或仙人掌类植物(师提问讨论结果,逐次给出答案)师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同学们能否举例说明?生(总结回答)1.由于热量条件的差异,我国南北方的作物熟制有很大的差异,由北方的一年一熟向南过渡到两年三熟、一年两熟,以至一年三熟。2.由于气候条件的差异,我国北方是以旱地为主的耕地,南方则以水田为主,农作物种类也有很大的不同。3.我国东部季风区以种植业为主,西北干旱区以畜牧业为主,从华北到东北,河流的结冰期变长。师农业生产为什么要因地制宜?生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要求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师在大农业生产中,必须根据不同自然带、垂直地带以及地方性分异的情况,因地制宜地确定大农业产业构成、作物构成和品种构成,确定土地利用方式,这样才能取得持续的经济效益并实现生态平衡。为了建设“绿色奥运”,有人建议在北京大量种植常绿阔叶树种,根据北京的气候和所处的自然带,想一想,这种建议合理吗?生北京是温带季风气候,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因此在北京的绿化中,应该以种植温带落叶树种和适应温带的草类为主。常绿阔叶树种适应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不能很好地适应北京的气候,因而成活难度大,养护费用会很高。师对。在生态建设中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这样才能更科学地建设和保护环境。课堂小结以上两节课,我们认识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表现,要认真理解地球表面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以此来指导我们的生产、生活实践,合理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板书设计活动与探究探究课题:植物生长与环境探究内容:植物的生长速度和蒸发量与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片总面积密切相关。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片总面积越大,植物的生长速度和蒸发量越大。森林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片面积最大,草原次之,荒漠植被最小。因此,在生长速度上,森林快于草原,草原快于荒漠植被。在蒸发量上,森林高于草原,草原高于荒漠植被。在水分充足的地区,依靠生长速度优势,森林植被取代了草原植被和荒漠植被;而在水分缺乏的地区,依靠耗水量少的优势,荒漠植被成为适应环境的成功者。我国西北地区生态建设中,有人主张造林,有人主张种草,也有人建议种植灌木。结合上文回答哪种主张比较合理,并说明理由。探究过程、方法: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合作探究。探究结果:将讨论结果班内交流,各小组代表积极发言。156\n第一节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聚落的概念、分类及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2.了解影响交通路线分布影响因素,理解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二、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利用材料及图示分析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2.围绕“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解决问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自然规律,在改造自然时要趋利避害,按自然规律办事。2.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教学重点1.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2.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教学难点1.地形对聚落形态、规模等的影响。2.地形对交通线路布局和形态的影响。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媒体显示:教材P88图41、图42及“半坡村落”材料。    半坡原始村落复原模型          半坡原始村落功能区示意图半坡村落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是距今6800~62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先民在接近水源、又不会被洪水淹没的河流阶地上,营建的相对集中的居住场所。从聚落的复原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出,那时的聚落已经有了初步的功能分区,如居住区、公共活动区、制陶区、墓葬区、防御壕沟等。在我国,类似半坡的古村落遗址还有许多,它们大多坐落在河谷阶地上。这表明,当时先民选择居住地时,已经充分考虑到地形对聚落的影响。师居住是人类的一项重要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聚落作为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场所,它的形式和规模,要有利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就要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适应,该节课我们首先学习地形对聚落的影响。什么是聚落呢?按其性质和规模,可分为哪几类呢?板 书: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一节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推进新课板 书:1.概念生(自主学习后回答)聚落是指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设施。156\n师多媒体展示表格,由学生填写。板 书:2.聚落分类型类目项人口主体规模大小形成早晚乡村农业人口为主较小较早城市非农业人口为主较大较晚(承转)在聚落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地形条件,对于聚落的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都有深刻的影响。媒体显示:教材图43、图44生图43是山区聚落。因为丘陵和山区地形复杂,故村落规模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聚居的人口也比较少。图44是平原聚落。因平原地区地势平坦,相对开阔,故村落的规模较大,多呈团聚型、棋盘式格局,聚居的人口也比较多。师河流较少的平原地区,地形较完整、开阔、平坦,呈团聚型、棋盘式;但像我国南方河网密度大的平原地区,村落沿河道伸展,形态多呈带状。因为沿河岸分布,既有供水之便又有运输之利。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图45及“丽江古城”材料,回答问题。投影:材料:丽江古城在我国云南西北部纳西族聚居的丽江市内,有一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城——丽江。古城坐落在丽江坝子的西北部,西枕狮子山,东、南两面比较开阔。源于玉龙雪山的玉河水,在城北玉龙桥附近被分为三股干流(东河、中河和西河)引入城中,再分多股支渠,流贯大街小巷。古城、老街和纳西文化,造就了独具风情的高原水乡。生1丽江纬度较低,冬季因山岭的重重阻挡,不受冬季风、寒潮的影响,故无严寒;夏季因地势较高和多阴雨天气,故无酷暑。156\n生2地处丽江坝子(小盆地),且地势较高,北、西两面依山,东、南两面开阔,便于夏季风从东南方向惠顾,三股干流也便于居民用水。师可见人类在利用自然环境时,要适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再请大家阅读教材P70活动及“塔里木盆地的绿洲”材料和图47,回答问题:在塔里木盆地中,城镇的空间分布与地形、地貌和交通线路有什么关系?指导学生读教材P90图47生合作讨论后,各小组代表发言。生1城镇多分布在塔里木盆地边缘,大多位于山前冲洪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区地形相对平坦,土壤肥沃,水源条件好。生2城镇、乡村多沿交通线分布,呈条带状。师(小结)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除地形外,还有以下因素:(多媒体展示)师(承转)刚才我们分析了塔里木盆地交通线沿盆地边缘的山前冲洪积扇中下部分布。反映了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下面我们学习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板 书: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影响因素(设疑导学)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有哪些呢?在自然条件下,哪种因素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尤为深刻?生(自主学习)整理知识结构如下:师交通运输是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需要。维持社会经济系统的运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通运输。同时,社会经济系统运行中产生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为交通运输生产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对象,并且塑造了交通运输网的地域组合特征。另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为该地区交通运输线的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对象。交通运输业的生产是凭借天然和人工的线路在运动中进行的,它涉及的空间很大,自然环境对交通线路的影响是深刻的、复杂的。有些自然因素如水力、风力和空气的浮力等,是水运和航空运输等不可缺少的辅助力。所以,一定深度和达到一定浮力的天然河道是水运发生和分布的基础。高山大川和地质灾害区,则是陆上交通的阻力,它影响着线路的质量、走向、分布和投资。科学技术的提高使交通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在科学技术水平较低的年代,自然因素的作用往往是最主要的。有些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的地区,尽管经济发展要求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但有许多不可逾越的自然障碍。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自然条件比重逐渐下降,而社会经济因素成为最主要的因素。师多媒体播放图48、图49,请学生读图、析图,回答问题。156\n指导学生读教材P91图48、图49。1.对比分析我国地势三级阶梯上的交通线路密度。2.讨论我国地形大势与交通线路密度分布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原因。生1在我国,交通线路的空间分布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第三级阶梯,交通线路密度最大;而一、二级阶梯交通线路密度小。生2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而交通线路密度也表现出西部稀疏、东部稠密的特点。原因是:第三级阶梯的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平原和低缓的丘陵对交通建设限制较少;第一、二级阶梯地形以盆地、高原、山地为主,地表崎岖,地势起伏较大,地质条件复杂,对交通线路选线限制较大。师(承转)在中等尺度地形区内,交通线路会呈现出哪些不同的布局和形态特征呢?板 书:2.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多媒体展示图410、图411,请学生分析川西高原、四川盆地交通线路的布局和形态特点。指导学生读教材图410、图411生1川西高原,山河纵列,相间分布,且山高谷深,故线路稀疏。为了减缓道路的坡度,山区公路多呈“之”字形分布。生2四川盆地中部有平原、丘陵和低山等,特别是成都平原,对交通限制较少,故在人口稠密的平原地区,交通线路一般呈网状分布。师(小结)在进行交通线路的选线时,要充分考虑沿线的自然、经济、社会、交通、技术、生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段,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设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媒体显示:“公路选线”公路选线 平原区的地形对线路限制较少。但是一般平原地区,农田密布,灌溉渠道纵横交错,城镇、居民点和工业设施很多,选线时要尽量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设施的关系和与城镇发展的关系。山区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对公路选线限制较大。生阅读教材P93图414铁路选线,回答问题。156\n生相对合理的是B方案。因为B线铁路沿线等高线相对稀疏坡缓,同时据等高线弯曲方向判断为河谷地形,地势相对平坦。而A线路,要翻越山地,坡度陡,若挖隧道,工程量更大,费用更高,故不选A方案。媒体显示:教材图415、图416。成昆铁路盘山路段穿越阿尔卑斯山的铁路(设疑导学)现代化的交通线路能够在崇山峻岭中和大江大河上修建,依靠的是什么?生科学技术的进步,掌握了越来越多的工程技术和技能。师(小结)交通运输中的线路,如铁路、公路、航道,是交通运输发生的最基本因素。不同类型的交通运输线,同一类型的交通运输线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影响的因素不同,但它们的建设都需要受到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学会了如何趋利避害进行选线,并知道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然条件的影响将不断减弱,而社会、经济因素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主要因素。投影:1.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种不同风格的民居传承了人类悠远的文化。(1)请分析下表所给的信息,按要求完成该表。图片地理位置、地域气候、民居的材料和功能、当地的生产方式156\n窑洞黄土高原主要位于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区,当地的人们不需要贵重的建筑材料,而是利用黄土壁立不倒的特性,在垂直的壁面上向纵深开挖,建成窑洞。窑洞具有防风避雨、冬暖夏凉的功能。当地居民以农耕为主蒙古包蒙古包主要见于内蒙古高原,那里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蒙古包通常用羊毛毡、柳条等材料搭建而成,不仅能防风御寒,而且易于拆建。当地居民以游牧为主竹楼(请填写)(2)由上题的信息可以概括出,形成民居建筑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和 。(3)北京的四合院是中国庭院式住宅的典型代表,通常在南北向纵轴线上建正房,供长辈居住,在东西方向横轴线上建对峙的厢房,供晚辈居住,形成主次分明的格局。下列陈述中最能反映北京四合院文化内涵的是(  )A.结构封闭、安全舒适B.尊老扶幼、长幼有序C.就地取材、因地制宜D.坐北朝南、顺应自然(4)比较上海的石库门与窑洞、竹楼、蒙古包和四合院的异同点,将它们分为两类,石库门可与其中的属于同一类,其理由是。2.读下面某规划区的示意图,现在规划区中要确定一条公路干道,干道的主要任务是联络火车站A和县城B,按照交通线路的选择是在交通量最大、线路最短、占用耕地最少三者之间寻求平衡点,请你比较三个方案,填表:比较项目方案1方案2方案3交通量线路长短占用耕地过河桥梁最佳方案参考答案:1.(1)答案: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热带季风气候、竹木建造、隔潮防虫蛇等、农耕为主。解析:窑洞、蒙古包、竹楼都是文化景观。地表自然环境对文化景观至关重要,各种文化景观都要直接或间接与自然环境发生联系,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根据题目要求,并结合窑洞和蒙古包的描述,不难做出答案。156\n(2)答案:地理环境 经济状况解析:文化景观既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也是人文社会环境的一面镜子。由于地区气候、地形等自然环境不同,人类为适应不同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不同的民居。同时,由于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方式、建筑材料不同,当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也形成了不同的民居风格。(3)答案:B解析:通过对文化景观的观察,既可以了解一地的物质文化环境,也可以了解一地的精神文化环境。中华民族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达两千余年,儒家文化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层次,所以最能反映北京四合院文化内涵的是B。(4)答案:四合院 它们都是砖木结构解析:上海的石库门与窑洞、竹楼、蒙古包和四合院都是民居,属于同一种文化景观。进一步分类并且和石库门属于同一类,只能按其材料来源和结构形态来划分。2.比较项目方案1方案2方案3交通量未联络CD城,交通量小三城镇都有铁路联络,交通量大居中线路长短短长居中占用耕地少多居中过河桥梁短长居中最佳方案方案3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利用地理规律趋利避害的实例很多。本节只是从地形角度进行了分析。同学们平时注意观察和思考就会更好地利用自然条件为人类服务,减少不利因素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板书设计第一节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概念及分类2.地形平原:团聚型、棋盘式山区:分散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影响因素2.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空间分布形态特征活动与探究探究课题:气候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探究内容:气温、降水、风等气候要素对聚落结构、功能、形态、布局等方面产生哪些具体影响?探究过程、方法:课后收集资料,整理、分析,实地考查探究结果:撰写一篇小论文156\n4.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的三种尺度和特征。2.让学生通过历史知识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古代文明和经济活动以及生态环境的影响。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收集资料,培养学生的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2.通过学生阅读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3.通过“中国古代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图表分析,提高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4.通过探究活动开阔学生思维,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现在和未来的生存与发展跟气候有密切关系。2.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确立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教学重点]1.全球气候变化的三种尺度及其特点。2.全球气候变化对古代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难点]利用资料分析、总结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及对古代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媒体与教具]多媒体教学[课时安排]1课时[讲授过程]第一课时【情境导入】史料:自公元前二世纪见载于历史典籍的楼兰,到公元四世纪已沦为沙漠。公元399年,东晋高僧法显去印度求法,路经楼兰,这里已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望极目,欲求度处则莫知所拟,唯以死人枯目为标识耳”。一个具有数百年历史的王国不复存在了,一个融汇东西方文化精华的文明失落了。你知道楼兰吗?楼兰的自然条件如何?极盛期的楼兰是什么样的?什么时候消失的?楼兰文明是如何失落的?有人说楼兰的消失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关,为什么?【点拨】浏览“梦回楼兰”网站—http://stuweb.zjhzyg.net/08/_private/0813/081313/index.htm,了解楼兰的地理环境。它位于亚欧大陆中部,塔里木盆地,罗布泊以西,孔雀河南岸,沙漠之中的古绿洲,气候干旱,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楼兰文明是如何失落的,这是一个争论了一个世纪的问题,至今没有一个明晰的答案。楼兰文化消失的原因可能有:气候的变化导致了楼兰人的迁移,降水的减少;政治军事的原因:当地有古罗马军队的遗民;地质原因:楼兰的汲水河流的上游因为地震的原因而形成了两个湖泊,造成下游来水的减少。【板书】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56\n一、全球气候变化【讲解】受太阳辐射的变化、下垫面调件的改变、大气环流的变化等自然原因的影响,地球气候是在不断变化的。气候变化是指一个特定地点、区域或全球的长时间的气候改变,是以某些与平均天气状况有关的特征的变化来度量的。【学生活动】阅读教材95页材料《气候变化史的划分》,思考如下问题:全球气候变化有哪几种尺度?各种尺度上的气候是如何变化的?【点拨】二十多亿年以来的地球气候,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的周期长短不一。在地球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三次大冰川时期,这三次大冰川之间的时间间隔大约为三亿年左右。在两次大冰川期之间是间冰期。大冰川期气候寒冷,间冰期气候则较温和。在间冰期里气候也是波浪式发展变化的。 全球气候变化根据时间通常分为三种尺度,即地质时期的气候、历史时期的气候、近现代气候。【板书】1.地质时期(距今22亿年—1万年),曾反复出现过3次大冰期,气温呈下降趋势;大冰期之间为间冰期,气温呈上升趋势【探究性学习】在生活中哪些例子可以证明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呢?【图片展示】①U型谷;②冰川遗迹;③飞来石。【活动】图4-20合成了我国和挪威科学家的科研成果,两国科学家是通过什么方法研究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结果如何?【讲解】由于两地分别位于亚欧大陆的两侧,从某种程度上可以代表北半球甚至全球的气候变化的情况。根据对历史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等有关资料的分析,我国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大约可以分为4个温暖时期和4个寒冷时期。【点拨】挪威科学家利用雪线的变化来追溯古代气候的变化,中国科学家竺可桢则采用历史的研究方法,从文明兴衰、物候的变迁中寻找气候变化的规律。两曲线的高低变化在时间上和程度上虽然存在差异,但彼此的变化趋势却非常近似,即近1000年来,全球气温大致呈波动降低的趋势,但近200年来呈现波动上升的态势。【活动】阅读P97《雪线、冰盖》,分析影响雪线高度的主要因素。156\n【小结】因素影响举例气温气温越高,蒸发量越大,雪线越高,反之越低低纬度高山上的雪线高于高纬度降水降水越多,雪线越低,反之越高天山北坡雪线低于南坡地形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向阳坡气温高,雪线高珠峰南坡雪线低于北坡,乞力马扎罗山南坡雪线低于北坡【探究】气候变化与古代文明兴衰有何内在联系?【点拨】全球气候变化对古代文明与经济的兴衰、生态环境变化都产生过重大影响。例如宋朝,中华民族被迫向南大迁移,在战争因素的背后,应该有气候变冷这一因素。由于气候变冷,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动植物的分布出现南迁的趋势,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因此而产生了激烈的冲突,最终导致了民族大迁移。【板书】2.历史时期(一般指1万年左右),气候仍然是波动的,有时为温暖时期,有时为寒冷时期【活动】读图4-21、4-22和P98资料,思考:19世纪以来北半球气温随时间有何变化?这种变化有何影响?【板书】3.近现代的气候变化:资料表明,世界气温出现明显的波动上升现象气温雪盖和冰川面积平均海平面降水波动上升,1998年最暖减少升高因地而异:热带增加,亚热带减少【小结】气候因子随时间的变化导致地球气候的变化。受太阳辐射的变化、下垫面条件的改变、大气环流的变化等自然原因的影响,地球气候是在不断变化的。气候变化的尺度时间范围变化特点地质时期的气候距今22万年-1万年气温波动变化,出现过三次大冰期,气温波动10-15°C历史时期的气候近1万年气温波动变化,气温波动5-10°C近现代气候近100年-200年气温波动上升【活动】上述结论科学家是如何推测出来的?【点拨】方法很多,主要有花粉分析、树木年轮分析、氧同位素分析和海洋沉积物分析。我们可以利用其中“树木年轮分析法”推测下图中树木生活年代的气候变化。从中国野象分布变迁说明中国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规律。156\n【转折】楼兰自公元前二世纪见载于历史典籍,到公元四世纪已沦为沙漠。楼兰消失早已成为过去,我们之所以要研究过去,是为了更深入的了解现在、预测未来,使人类能够趋利避害,可持续发展。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未来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活动】展示电影《后天》的片头和经典图片(飓风、海啸、速冻)。提问:你明白这些灾难形成的原理吗?这些灾难会在现实中出现吗?它们的形成和全球气候变化有关系吗?下节课我们一起探讨,请同学们做好准备。第二课时【导入】古气候变化对中国人类活动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样对世界人类的文化和经济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政府非常重视气候变化问题,胡锦涛主席谈到气候变化不仅仅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而气候变化过去是科学问题,现在是现实问题,比如说预警、避险、应急保险等等,都跟气候变化工作有关系。【板书】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活动】研究表明,我国气候变化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在未来的50年到80年间,全国的平均温度将升高2至3摄氏度,对农牧业生产、水资源、海岸带社会经济和环境、森林和生态系统以及卫生、旅游、电力供应等其他领域都将产生重大影响。“这些影响以负面为主,某些影响具有不可逆性。”科技部、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等六部门近日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中,对中国气候变暖的趋势给出了这样的评价。请说说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点拨】最新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将对中国的农业生产产生重大影响。如不采取任何措施,到21世纪后半期,中国主要农作物,如小麦、水稻和玉米的产量最多可下降37%。气候的变化将对我国农业生产产生重大影响,使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产量波动增加。如果对此没有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将会严重影响中国超长期的粮食安全。在牧业方面,气候变化导致的干旱化趋势,使半干旱地区潜在荒漠化趋势增大,草原界限可能扩大,高山草地面积减少,草原承载力和载畜量的分布格局会发生较大变化。气候变暖可能使我国北方江河径流量减少,南方径流量增加,各流域年均蒸发量增大,其中黄河及内陆河地区的蒸发量将可能增大15%左右。因此旱涝等灾害的出现频率会增加,并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预计2010年至2030年,中国西部地区每年缺水量约为200亿立方米。【探究】根据相关资料分析全球变暖会对人类活动产生哪些影响?材料一:中纬度地区,平均气温上升1度,蒸发量大约增加5%,这些地区会因干旱而减少10%~30%。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一倍,能使植物光合速度增大30%~100%。世界上的20种主要粮食作物中,有16种作物对二氧化碳的浓度较敏感。二氧化碳浓度的倍增,可是其增产10%~50%。随着气温的升高,中纬度与高纬度的耕地面积会增加。气温上升后,我国的东北林区将因为气候的不适应而向北迁移,同时带来的生态环境的急促改变。材料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疟疾、登革热等通过昆虫传播的疾病将可能殃及世界人口的40%至40%,极大威胁人类的健康和日常生活。 研究表明,随着全球变暖,夏季高温日数将明显增加,高温热浪将随之增加,心脏病和高血压病人犯病和死亡率都将增加,与热有关的疾病和死亡也会上升。 156\n材料三:目前每10年海平面上升6厘米,到2030年上升20厘米。海平面上升,许多国家将因水源而上市大量国土面积,若海平面上升1米,孟加拉国国土面积的17%将被水淹,埃及将失去12%~15%的耕地 。海平面上升50厘米,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冲积平原将会淹没大约4万平方公里的面积。【点拨】近代全球变暖对人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人类健康、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可能影响、 生态系统将变得不稳定等方面。【板书设计】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全球气候变化1.地质时期(距今22亿年—1万年),曾反复出现过3次大冰期,气温呈下降趋势;大冰期之间为间冰期,气温呈上升趋势。2.历史时期(一般指1万年左右),气候仍然是波动的,有时为温暖时期,有时为寒冷时期。3.19世纪末以来,大量的气温观测资料证明,世界气温出现明显的波动上升现象。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1.全球气候变化本身就是资源条件的变化。增加了自然资源的开发难度。2.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了自然灾害。3.全球气候变化还将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变化。将有1/3的动植物栖息地发生改变,大量物种灭绝。4.全球气候变化对主要生产领域,如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影响更为显著。气候变化对农业产量、作物品种、耕作方式、生产的稳定性等都产生影响5.气候变化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如厄尔尼诺、干旱、洪涝、热浪等),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4.3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其基本属性;2.了解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世界能源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变化;3.了解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4.掌握阅读、分析能源结构变化动态曲线图的技能;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能源结构变化动态曲线图的阅读和分析,学会相关的读图分析方法,提高定量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不同时期人类社会在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利用上存在着明显差异的分析,学会以动态的、发展的观点来分析问题,逐步形成辨证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3.通过对中西部煤炭富集地区开发方式的探究,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观念。[教学重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难点]以历史发展的观念分析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媒体与教具]多媒体教学[课时安排]2课时[讲授过程]156\n第一课时【导入】人类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板书】一、自然资源概述(一)自然资源的概念【讲解】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自然资源的本质特征:自然性、价值性。【巩固练习】下列物质与能量哪些是自然资源?哪些不属于自然资源,为什么?煤炭、焦炭、铁矿石、水能、雷电、自来水、蔬菜【点拨】雷电、台风、地震等都具有巨大的能量,是不是它们注定就不会成为自然资源呢?【思考】自然资源有哪些属性特征?有限性、整体性、地域性、多用性和社会性【巩固练习】(1)森林资源是一种重要的物质资源;同时又是一种重要的环境资源,这说明了自然资源具有()属性。(2)提倡节约和珍惜用水是因为自然资源具有()属性。(3)我国北方多煤,南方多水,说明了资源的()属性。(4)对森林主要的破坏,导致野生动植物资源减少,反映了自然资源的()属性。【点拨】(1)多用性(2)有限性(3)地域性(4)整体性【阅读思考】根据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和自我再生性质,自然资源可分为哪两大类,这两大类自然资源有何关系?【点拨】自然属性自我再生性质相对性及启示矿产资源不可再生可再生资源在开发不合理时可转为非可再生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可再生【阅读思考】结合所学,填写下表:不同历史阶段的自然资源:人类历史阶段采集经济和狩猎经济阶段农业社会阶段工业社会阶段起主要作用的自然资源动植物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利用过程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逐渐扩大的。156\n【板书】二.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煤炭为例【读图分析】读图4-26,分析回答:1、前煤炭时期(又称木柴时期)分界线在什么时候?简要叙述木柴时期世界能源结构特点,并说明造成这种特点的原因.2、促进人类迎接煤炭时期的主要事件是什么?对世界工业产生了怎样重要的影响?。3、现在煤炭除了作为能源外,还有什么重要作用?4、煤炭时期维持了较长的时间,人类进入后煤炭时期的主要事件是什么?什么时候石油取代煤炭成为最主要能源?延长横坐标,适当地画出煤炭比重变化趋势曲线.5、你预测人类将来的能源结构将产生怎样的变化?【归纳小结】前煤炭时期煤炭时期后煤炭时期时间18世纪中期以前20世纪60年代初期前20世纪60年代以后主要能源木材煤炭石油、天然气直接原因生产力不发达,对能源的需求少以蒸汽机为标志的产业革命内燃机的发明与使用根本原因:各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活动】读图4-29,分析回答:(1)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相比较,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有何特点?(2)自1995年以来,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总体趋势有何变化?【点拨】我国能源生产、消费特点:以煤炭为主,占70%左右,且呈下降的趋势;石油、天然气、水电生产和消费呈上升的趋势。156\n第二课时【板书】三.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活动】读图4-31,分析回答:1.自然资源对人类有什么重要影响?2.读图说说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变化分哪三个阶段?【探究】读图4-30,分析回答:156\n(1)世界古文明发源地在空间上分布有什么共同特征?(2)这些地区能够成为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共同条件是什么?【点拨】共同特征:在暖温带和亚热带相对湿润的地区,尤其是河流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地区。成为古文明发源地的原因:平坦的地形,温暖的气候,丰沛的水源,肥沃的土壤,是农业社会时期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条件。【探究】在工业社会阶段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举例说明。【点拨】工业化的初期和中期阶段,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石油工业城市大庆钢铁工业城市鞍山有色金属工业城市金昌(镍)克拉玛依本溪铜陵(铜)东营攀枝花个旧(锡)【探究】在后工业化阶段,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日趋弱化的原因是什么?【点拨】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而各种后天性资源(如人工合成原料智力资源、信息网络等)的地位则迅速上升。而后天性资源的运输成本较低,产业布局对资源的依赖性逐渐减小。【归纳总结】自然资源与人类关系的变化规律。农业社会时代——人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很大。如四大文明古国的形成。工业社会时代——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决定性的影响。如大庆、鞍山等城市的发展后工业化时代——自然资源的作用相对下降,后天性资源(人工合成原料、智力资源、信息网络)的地位上升。产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减少【随堂练习】156\n1.简要描述当今能源消费构成的特征。2.煤炭在世界能源中的地位从什么时候开始下降?为什么?3.从长远看,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向何处发展?【板书设计】一、自然资源概述(一)自然资源的概念1.概念:直接来自自然界,能被人类利用2.属性:有限性、整体性、地域性、多用性、社会性(二)自然资源的分类1.按自然属性分:2.按性质分:非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二、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煤炭为例1.前煤炭时期——18世纪前,生产力不发达,以木柴和水力为基本能源2.煤炭时期——产业革命后,煤炭取代木柴成为主要能源3.后煤炭时期:20世纪60年代,进入“石油时代”;未来,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二、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农业社会时代:人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很大2.工业社会时代: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决定性的影响3.后工业化时代:自然资源的作用相对下降,后天性资源的地位上升第四节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成因、特征、类型及其危害。2.了解影响我国的自然灾害,以长江、淮河流域的自然灾害为例,重点分析我国洪涝灾害频繁的原因及产生危害。3.学会收集、整理、分析资料,探究防治某种自然灾害的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播放视频、展示图片和资料,加深对各种自然灾害及造成损失的了解。2.通过资料收集,加工整理各种地理信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我国自然灾害的现状与趋势,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教学重点1.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及危害。2.树立防灾、减灾、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难点我国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图片文字材料等。课时安排1课时。156\n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沿岸发生死伤空前惨重的海啸灾难。下图显示的是印度尼西亚亚齐省首府班达亚齐海滨地区受海啸袭击前后的情形,其中左图是2004年6月23日的卫星照片,右图是2004年12月28日的卫星照片。投影:师以上同学们看到了因地震诱发的海啸造成的重大灾害,除此以外,自然界还有哪些自然灾害呢?它们对人类生产、生活都有哪些危害?板 书:第四节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一、自然灾害的概念推进新课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明确以下问题:1.什么叫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有哪些?2.自然灾害有哪些主要特征?可划分为哪些类型?生阅读教材,自主探究后,学生回答:自然灾害是指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自然灾害的孕育和发生涉及多种因素,既有自然作用,也有人类的活动。师(拓展延伸,精讲总结)自然灾害的发生可以是纯自然作用,也可以是由人类活动所诱发的自然现象,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可以改变这些事件的发生频率、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主要是由自然作用造成的,但水库蓄水是人类活动,也可以诱发地震,大多数滑坡、泥石流灾害都与人为改变山坡形态和覆盖状况有关,但总体来说自然灾害的发生过程仍然受到自然规律的控制。投影:“自然灾害的主要特征”图,列举实例简单说明这些特征。实例1:1976年唐山78级大地震。实例2:夏秋季节发生于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南美洲西海岸发生的“厄尔尼诺”现象。实例3:火山活动可以导致火山爆发、冰雪融化、泥石流、大气污染等一系列灾害。生根据所列举的实例,总结对照反映的自然灾害特征:实例1:突发性;实例2:周期性;实例3:群发性。师自然灾害种类较多,世界各国对其进行的分类方法也不尽相同,当前我国对自然灾害是如何划分的呢?投影:材料:156\n灾害类型主要灾种主管部门气象灾害暴雨、干旱、寒潮、热带风暴、龙卷风、雷暴、雹灾、大风、干热风、暴风雪、冷害、霜冻等国家气象局海洋灾害风暴潮、海啸、潮灾、海浪、赤潮、海冰、海水入侵、海平面上升等国家海洋局洪水灾害洪水、雨涝等水利部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塌陷、矿井突水突瓦斯、冻融、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等国土资源部地震灾害地震及由地震引起的各种次生灾害,例如沙土液化、喷沙冒水、城市大火、河流与水库决堤等国家地震局农业灾害农作物病虫害和鼠灾、农业气象灾害、农业环境灾害等农业部林业灾害森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国家林业局生对照表格内容,了解各种灾害的归类。(承转)春华秋实,日月轮回,我们美丽的地球家园是多么祥和有序,然而,美丽的背后有恐怖,祥和有序时也会被暴烈无度所替代,我们脚下的大地会突然震颤开裂,并喷射烈焰,我们头顶的蓝天、脚下的绿地会无情地让狂风、暴雨、江水及海啸所吞没,以致瞬间失去美丽的家园。世界已经发生过哪些重大自然灾害,它们对人类产生了哪些危害呢?下面我们将学习这些问题:板 书:二、自然灾害的危害投影:“20世纪世界重大自然灾害表”和“世界重要自然灾害经济损失图”(提出如下思考题)发生时间灾害地点及灾情摘要1920年中国华北大旱,灾民2000万,死亡达50万人1920年中国海原地震,死亡约24万人1923年日本关东地震,死亡逾14万人1928~1929年中国西北大旱,死亡超过250万人1937年印度加尔各答飓风,死亡30万人1943年印度孟加拉等地饥荒,死亡350万人1943年中国广东大旱,死亡约50万人1970年孟加拉湾潮灾,约30万人死亡1968~1973年非洲大旱,死亡逾150万人1978年中国唐山地震,死亡24.2万人世界主要自然灾害经济损失(1900~1995年)1.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此外还造成哪些影响?2.对世界经济造成巨大损失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哪几种?生阅读表格和图片内容,分组合作,讨论分析。师156\n从以上图表材料我们可以看出:世界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主要表现为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两个方面,除此以外,自然灾害还会造成难以估量的心理伤害和精神痛苦,导致秩序混乱和社会动荡,加重贫困和粮食短缺等不安全状况,阻碍地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师自然的力量是狂暴、惨烈的,同时也是壮美、神奇的,台风和闪电能导致自然灾害,我们不喜欢,但是,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了台风和闪电,又将会怎样呢?科学家的研究表明,如果没有台风,本已严峻的全球水荒就更加严重;如果没有闪电,人类将失去一位勤奋的“清洁工”和“守护神”。因为雷电能杀死大气中的致病微生物,并且产生大量的臭氧,补充大气臭氧的损失,因此,我们应该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承转)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灾害,在我国几乎都有发生,而洪涝、干旱、台风、寒潮、地震、泥石流、滑坡以及虫灾、鼠灾等危害尤为严重。师1.为什么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呢?2.我国自然灾害有哪些突出特点?(合作探究)生阅读教材,结合以前所学内容,组内讨论回答。师(激励性评价,总结精讲)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多山的地貌以及强烈的地壳运动,加上处于不稳定的季风环流控制下,是造成多种自然灾害在我国均有发生的根本原因。我国自然灾害的突出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自然灾害类型多,尤其以地震、干旱、洪涝、台风、风暴潮的危害最为严重;②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高、强度大,全球20世纪发生的54起重大自然灾害中,我国占8起;③分布范围广,地域差异大。如洪涝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黄淮海平原,地震多发生在台湾以及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集中在西南地区;东北地区低温冷害严重;台风主要发生在东南沿海地区。(承转)通过以上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我国的自然灾害种类繁多,由于课堂学习时间的限制,我们不可能一一列举分析,在此,我们以中国的洪涝灾害为例,对自然灾害加以分析。板 书:三、中国的洪涝灾害(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主要的洪涝灾害媒体显示:视频片断: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及洪水图片师看了这段视频和图片,你对洪灾有怎样的感觉?生谈体会。从视频和图片中可以看到:洪水一旦发生,可以冲毁房屋、道路和桥梁,淹没农田、村镇和工厂,美好的家园成了一片汪洋。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巨大的损失,令人触目惊心。师洪灾和涝灾是一种自然灾害吗?生(合作探究小组代表总结发言)①洪水是指气候季节性变化引起的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河道容纳,或因山洪暴发而使江河水位陡涨,导致河堤决口,水库溃堤,城镇和农田淹没的现象。②洪水溢出或者冲垮河岸、湖岸,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损害,就形成洪灾③涝灾是指因长期大雨或暴雨等原因造成的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出,而形成损害的现象。④洪水发生时引起洪灾,长期积水便形成了涝灾,因此两者往往同时发生,通常将其合并,称为洪涝灾害。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基本搞清了两者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一系列重大的洪涝灾害,特别是1998年长江流域暴发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了解这次洪水形成及成灾的情况。生阅读教材及相关资料,了解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形成过程。投影:156\n资料(引导学生分析)请看下面1998年长江流域洪水的分析资料:1998年6~8月长江流域平均降雨量为670毫米,比多年同期平均值多183毫米,偏多37.5%,仅比1954年同期少36毫米,为本世纪第二位。汛期,长江流域的雨带出现明显的南北拉锯及上下游摆动现象,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6月12~27日,江南北部和华南西部出现了入汛以来第一次大范围持续性强降雨过程,总降雨量达250~500毫米。其中江西北部、湖南北部、安徽南部、浙江西南部、福建北部、广西东北部降雨量达600~900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9成至2倍。第二阶段为6月28日~7月20日,降雨主要集中在长江上游、汉江上游和淮河上游,降雨强度较第一阶段为弱。第三阶段为7月21~31日,降雨主要集中在江南北部和长江中游地区,雨量一般为90~300毫米,其中湖南西北部和南部、湖北东南部、江西北部等地降雨量达1300~550毫米,局部超过800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1~5倍。第四阶段为8月1~27日,降雨主要在长江上游、清江、澧水、汉江流域,其中嘉陵江、三峡区间和清江、汉江流域的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偏多7成至2倍。师通过以上资料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造成长江洪水暴发的主要原因是持续不断的强降水。这种强降水,致使长江流域的洪水发生早、来势猛,洪峰次数多,水位高,以及洪水持续时间长,从而造成了重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投影:“1998年长江洪水淹没范围”图(结合教材分析)材料:据专家测算:1954年长江中下游溃口和分洪总水量高达1023亿立方米,1998年只有一些洲滩民浣分洪、溃口,分蓄水量只有100多亿立方米。如果1954年分洪和溃口的水量与1998年相当,则当年城陵矶附近水位将比1998年实际水位还要高 1米左右。指导学生见教材P109图434师(提出问题)1.为什么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省区以江西和湖南两省溃堤数最多,淹没耕地最广,受灾人口最多?2.1998年长江洪水总量小于1954年,但中下游水位却普遍高于1954年,有360千米河段的最高洪水位超过历史最高记录。水位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生结合图示信息,合作探究师(总结讲述)上述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湖泊调蓄能力显著降低,溃口和分洪水量比1954年少,历史上我国长江两岸地势低洼地区分布着众多的湖泊,是调蓄洪水的天然场所。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人与水争地的现象日趋严重,大量的湖泊被围垦,调蓄容积急剧减少,加重了洪涝灾害。1949年长江中下游通江湖泊总面积17198平方千米,目前只剩下洞庭湖和鄱阳湖仍与长江相通,总面积6000多平方千米。近40多年来,洞庭湖因淤积围垦减少面积1600平方千米,减少容量100多亿立方米,鄱阳湖减少面积1400平方千米,减少容量80多亿立方米。如果用1954年的天然调蓄容积对1998年实际洪水量进行演算,洞庭湖、鄱阳湖及长江中游1998年的洪水水位可降低1米左右。长江与洞庭湖的水流关系发生变化。60年代末70年代初,长江和下荆江河段的泄洪能力加大,上游来水分流入洞庭湖的流量减少,而其下游河道能力没有相应增加,从而造成城陵矶附近水位雍高。长江上中游地区水土流失加重了中下游地区防洪的压力。据宜昌水文站近50年资料统计,年平均输沙量约5.2亿吨,年际变化不大,没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汉口河段年平均输沙量为4.3亿吨,宜昌与汉口间的年输沙量差值约1亿吨左右,主要淤积在洞庭湖区。近40年来,洞庭湖淤积量约40亿吨,淤积减小了湖泊容积,抬高了洪水位。(承转)造成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有哪些呢?板 书:(二)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投影:156\n“雨带推移图”春夏之交,夏季风开始在华南地区一带盛行,冷暖空气交绥于华南地区,暴雨时常发生。在6、7月份,夏季风北进,冷暖空气再交绥于江淮地区,形成江淮梅雨;在7、8月份,夏季风进一步北移,雨季移动到华北和东北地区,北方进入盛夏暴雨季节,西南地区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在8、9月份,东南沿海常受热带气候,尤其是台风的影响,形成狂风暴雨。师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降水形成与锋面的推移有关,降水的强度可直接形成洪水,进而导致洪灾。我国强降水(暴雨或特大暴雨)多的原因是什么?它有何突出特点?生阅读教材,回答:①东部季风区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加上近年来因气候异常,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显著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洪涝灾害;②我国暴雨具有季节性、频繁性和高强度的特点,有时还因多个暴雨天气系统叠加,形成特大暴雨。暴雨范围广、历时长和强度大,往往引发特大洪水。师请同学们继续阅读“2003年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材料及“淮河流域”图,分析淮河流域易发生洪涝灾害的成因及治理的措施。指导学生见教材P111图435生读材料,合作讨论:成灾的原因:①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年降雨量的50%~80%为集中在每年的6~9月份,且多暴雨;②干流全长1000千米,总落差约200米,平均比降小,特别是中游河段,河道弯曲狭窄,泄水不畅;③淮河水系北岸支流长而多,水流缓,南岸支流短而少,一旦上游及支流洪水迅猛地汇集在一起,极易在中下游地区造成洪涝灾害,另外,黄河夺淮后,淤塞了中下游河道,使淮河失去了天然入海口,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淮河的水患;④随着当地人口的持续增长,人与水开始争地,围湖垦田,致使淮河流域湖泊与河流的调蓄能力大幅度降低。针对以上问题,可采取的措施主要有:①上游地区修建水库,植树造林,涵养水源,搞好水土保持工作。②中下游地区利用地形特点,修建蓄洪工程,开挖扩大入海入江水道,以利于下泄。③退田还湖还湿地,增大调蓄洪水的能力,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水体污染。课堂小结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在人类诞生以前,地球上并无所谓的灾害,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规模,开始侵占自然领地并改变自然进程的时候,自然灾害随之出现;当人类无节制地自我扩张并且盲目地、大规模地改造自然的时候,自然灾害开始加重;当人类在河流两岸,进而在河漫滩上修筑定居点,用堤坎来束狭河床、保护家园的同时,也人为地抬高了洪水水位,增加了洪水灾害的风险。自然灾害尽管有多种多样的成因和表现,但归根结底是自然进程与人类发展矛盾冲突的产物,是人地关系不和谐的极端表现。认识了这一切,对我们了解自然,利用自然,意义非凡。156\n板书设计活动与探究探究课题:地震灾害与人类探究内容:1995年9月20日上午11时14分,一起里氏51级的地震在山东省苍山县境内爆发。据震后统计,这次地震仅致使部分破旧农房倒塌,几乎没有直接造成人员的伤亡。但令人回味的是,190余人却在这次地震中因仓惶从室内向外出逃而被挤倒踏伤或跳楼摔伤,其中尤以中小学生居多。据有关部门统计,地震中的死亡人员90%以上是乱跑时被倒塌的房屋和门窗砸死的,还有的是从高楼跳下摔死的。所以,人们总结说“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砸死腿快的,活下会躲的”。探究过程:1.确定主题:地震发生时刻如何自救?2.个别思考。先假设地震发生时,你所处的地点:在家里、在教室、在建筑物附近、在电线杆下等,想一想你应该怎么办?探究过程、方法:实地调查(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当地地震发生情况及当时的受害情况,将调查结果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结果:将讨论结果写成小论文,班级展评。高一地理期末练习卷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答题纸表格中,每小题2分,共60分。1、关于人类目前观测到的宇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称为“可见宇宙”B、半径约为140亿光年C、最远约9.408×1012千米D、总星系2、地球的特殊性表现在A、太阳系中唯一有高级智慧生物的行星B、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C、有昼夜更替现象D、体积和质量在九大行星中最大阅读以下材料,回答3-5题。根据我国“风云二号”卫星的实时监测,2001年3月28日17时40分至22时,太阳连续爆发6起中等强度的耀斑,其中19时40分左右和20时20分左右的太阳耀斑持续时间近1个小时。29日17时50分左右,太阳又爆发一次强烈的耀斑,持续时间约1个小时,耀斑喷射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太阳风暴”几个小时就可抵达近地空间。本次太阳峰年自1996年8月拉开“序幕”,1999年3月进入极盛期。从理论上说,目前太阳活动已逐渐走下坡路了。但它似乎并不服气,仍不时给地球通信、卫星、电力一点“颜色”看,专家认为这种现象还是正常的。3、“太阳风暴”对地球的重大影响是A、给予地球特别多的能量B、使地球的温度升高很多C、使地球的降水增加很多D、使到达地球的紫外线辐射量增多156\n4、“耀斑”出现在太阳的A、核部B、光球层C、色球层D、日冕层5、根据太阳活动的周期,本次太阳峰年要真正滑入“谷底”,即太阳活动极小年的时间大约是A、2007年前后B、2004年前后C、2001年前后D、2012年前后读“太阳辐射中各种波长的光所占比例(%)图,完成6-7题。6、太阳辐射分为三部分,其中A、B、C分别代表A、红外光、紫外光、可见光B、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C、红外光、可见光、紫外光D、可见光、紫外光、红外光7、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部分的波长在0.4—0.76微米之间B、太阳以热导传导的形式向外释放能量称为太阳辐射C、太阳常数总是大于太阳辐射强度D、太阳表面温度高因而太阳辐射属长波辐射8、从南极上空向下看,甲飞机沿南纬65°顺时针方向飞行,从北极上空向下看,乙飞机沿北纬60°顺时针方向飞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机同向飞行B、两机逆向飞行C、甲机自东向西飞行D、乙机自西向东飞行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2日9时,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飞行,是我国第二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也是我国第一次将两名航天员同时送上太空。椐此回答9-10题。9、飞船发射时太阳直射点A、正在向北移动B、已移动到最南端C、在南半球D、在北半球10、飞船起飞时,国际标准时间为A、2005年10月12日17时B、2005年10月11日17时C、2005年10月12日1时D、2005年10月11日1时11、下列关于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叙述正确的是A、岩石圈包括地壳和整个地幔B、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C、硅铝层是一个连续的圈层D、硅镁层是一个不连续的圈层12、读“地球圈层构成示意图”(右下图),图中所示的圈层①、②、③分别是(水圈的范围为地球上被水和冰雪所占有或覆盖而构成的圈层;生物罪状的范围为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下图),回答13-14题。13、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序号是A、④和⑤B、①和⑥C、①和④D、③和⑥156\n14、下列岩石都有可能找到化石的一组是A、页岩、石灰岩B、砾岩、大理岩C、砂岩、玄武岩D、石英岩、花岗岩15、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是A、矿物B、矿产C、矿石D、岩石读板块分布示意图(甲图)及板块碰撞示意图(乙图),回答16-17题。16、喜马拉雅山脉是图中的______和_______板块相撞而成的A、①、②B、①、③C、③、④D、④、⑤17、乙图属于板块交界处的一种类型箭头表示板块的运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图表示板块的生长边界B、台湾岛就处在乙图所示的板块边界上C、东非大裂谷的形成过程与乙图相同D、乙图所示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稳定18、下列各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读地理素描图,回答19-20题19、因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是A、甲B、乙C、丙D、丁20、属于风力沉积地貌的是A、甲C、乙C、丙D、丁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地区局部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21—22题。21、图中各点气压由高到低的正确排列是A、乙甲丙丁B、甲乙丙丁C、丙丁甲乙D、丁甲乙丙22、M地所吹风向是A、东北风B、西北风C、西南风D、东南风下图为“全球气旋和反气旋图”,联系课本知识回答23—24题。156\n23、图中甲、乙、丙、丁表示北半球气旋的是A、甲B、乙C、丙D、丁24、我国北方地区在秋季常出现的“秋高气爽”的天气,是在哪一种天气系统控制下形成的A、甲B、乙C、丙D、丁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25—26题。25、水循环学说认为A、水循环指水的固态、液态、气态的三态变化B、水浸染可以依靠水循环完全解决C、水循环是自然界物质运动和能量转化的重要形式D、水循环不能使岩石圈中化学元素迁移26、关于该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该图缺少了两个水循环的重要环节B、该循环使水资源得到不断的更新C、A环节是水汽输送,B环节是地表径流D、人类目前只能影响该循环的个别环节27、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环境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类是自然环境的产物,又是地理环境中非常特殊的要素B、产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已经造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显著变化C、人类应停止或减缓发展,帮助自然地理环境恢复原始面貌D、人类应注意协调社会经济建设与环境生态保护的关系28、下列关于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叙述正确的是A、地理环境要素由大气、水、地形、植物和土壤等组成B、地理环境各要素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总体特征相统一C、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会导致其他要素的改变D、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了地域差异29、有关成土母质与土壤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成土母质就是土壤B、成土母质为土壤提供全部的矿物养分C、成土母质的颗粒较细,则发育而成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细D、成土母质需进一步发育才能形成土壤,故其粒度与土壤质地并无关系30、有关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的地区存在差异性,有的地区不存在差异性B、同一自然带内不存在差异性C、不同的空间尺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D、只存在大尺度范围的地域差异,不存在小尺度范围的地域差异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请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共60分。31、读“太阳系模式图”,完成下列要求:(每空1分,共4分)156\n(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行星名称是A_________,H___________。(2)图中共包括_____级天体系统,天体J是在扁长的椭圆轨道上绕日运行的一种质量很小的天体,请用箭头画出其绕日公转方向。32、读下图,并根据要求完成以下问题:(每空2分,共14分)(1)在图中用箭头标出自转方向。(2)比较图中A、B、N三点的自转速度A_____B_____N和线速度A_____B_____N。(请填入=、<、>)(3)本图中当A点自转一周后又回到出发点时,所用的时间是_____小时______分_____秒,叫做一个______日。33、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和极地投影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1)图甲中A、B、C、D四点,最接近地球公转轨道近日点的是___________,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_________,我国正值一年中的__________季。(2)当地球由A点向B点公转的过程中,北半球各地_______(选择填空)。A、白昼渐长,黑夜渐短B、极夜范围逐渐扩大C、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D、昼长仍然短于夜长(3)图乙是地球公转到图甲中____点的极地投影图。下列有关此日某些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A点、太阳直射南回归线B、B点、晨昏线与极圈相切C、C点、晨昏线与经线重合D、D点、北半球昼短夜长(4)图乙中E、F、G、H四点对应的地方时分别是_____时、_____时、_____时、_____时。3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4分)(1)图中字母代表的作用过程是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2)下列自然现象是图中什么作用的结果:①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________。(填字母)②夜间多云时,气温比晴天高________。(填字母)③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填字母)156\n35、1990年5月的一天,在美国华盛顿州(美国西部沿海)海滩漫步的人们突然发现,成千上万种颜色和尺码的鞋子向岸边漂来。人们带着满腹疑惑收集起这些湿透了的鞋子,并猜测鞋子的来源。原来是一艘货轮出发到太平洋遇到台风失事,集装箱遭到了破坏。这些鞋子为海洋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资料。(每空2分,共8分)(1)你能根据右图推测出鞋子从哪里来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鞋子还会被冲到哪个国家的沿海岸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鞋子还会在哪些洋流作用下回到原来的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6、读右图,回答(每空1分,共6分)(1)写出图中英文字母代表的自然带:A___________带;B____________带;C____________带;D____________带。(2)图中E带与B带相似,F带与C带相似,G带与D带一致。这种分布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____地带性分布规律。参考答案一、题号12345678910答案CADCABABC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DDAaBBAAD156\n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ACADCACBCC二、31、读“太阳系模式图”,完成下列要求:(每空1分,共4分)(1)A_水星_,H_海王星_。(2)_两级_。请画在上图中。32、读下图,并根据要求完成以下问题:(每空2分,共14分)(1)请画在右下图中。(2)A_=_B_=_>_N,A_>_B_>_N。(请填入=、<、>)(3)_23_小时_56_分_4_秒,_恒星_日。33、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和极地投影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1)_D_,_快_,_冬_。(2)(A)(选择填空)(3)(B)(选择填空)(4)_6_时、_12_时、_18_时、_0_时。3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4分)(1)A_太阳辐射_,B_地面辐射_,C_大气逆辐射_,D_大气吸收_。(2)①_D_。(填字母)②_C_。(填字母)③_C_。(填字母)35、(1)_北太平洋西岸(韩国中国日本等国家附近的海域)_(2)_洋流的作用_。(3)_加拿大(菲律宾等)_。(4)_加利福尼亚寒流、北赤道暖流和日本暖流(或阿拉斯加暖流和千岛寒流)_。36、读右图,回答(每空1分,共6分)(1)A_热带雨林_带;B_热带草原_带;C_热带沙漠_带;D_亚热带常绿硬叶_带。(2)_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_,_纬度_。156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