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4.04 KB
  • 2022-08-17 发布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全套教案

  • 9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人教版历史必修一全册教案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榆林教学资源网http://www.ylhxjx.com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基础知识:①重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②难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⑵能力培养:培养利用历史资料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与思考,初步培养学生用历史眼光和历史意识来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影响。2、过程与方法:①分组讨论:前后桌一组,选出组长一人,记录讨论的中心论点并作好发言准备。②分阶段进行问题解决,在学生自学阶段,老师走下讲坛,深入各组讨论中,以便随时发现学生在解决过程中出现的疑惑或难点,增加课堂解决的针对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几千年前,就有了相当完备的国家运行机制,有相当高的政治文明,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认识到中国是一个渊源流长的文明古国,理解宗法制对历史和现实的影响。二、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单元序言分析: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从1996年开始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更进一步证实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那么四千多年前我国国家机器是怎样运作的呢?本单元我们一起来探究中国古代国家机器运作的制度,即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讲授新课]1、中国古代的朝代:(理清朝代,使学生形成时间概念。)2、本专题的关键词是“政治制度”。考查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政治制度,就要注意它的中央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政治制度的沿革和影响等各方面的内容。本单元分四个阶段对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政治制度的内容、特点、沿革和影响进行了概述,向我们描述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脉络和趋势。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二、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从“大禹治水”的故事讲起,可以由学生讲述导入夏朝的建立。(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设问:夏朝是如何建立的?“大禹治水”:传说很久以前,黄河发大水,把庄稼和房屋都淹了。当时的部落联盟首领舜就派鳏去治理洪水,但鳏没有使洪水驯服。鳏的儿子禹就自告奋勇地要求继续治水。他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里,从而制服了洪水。在治理洪水的十三年间,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也正是因为他治水有功,才被舜通过禅让制推选为部落联盟首领。后来,禹的势力越来越大,于公元前2070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根据断代工程,科学地测定夏存在时间为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年)。设问:请观察一下教材中的插图《戴冠冕的夏禹》,这时的夏禹有何变化?这时的夏禹因为权势的强大,已经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夏国王了。(举例:在禹统治的时期,禹已有特权。相传因为有个部落酋长参加会议迟到,被禹处死,可见禹已在行使着君王的权力。)冕是古代帝王专戴的礼帽,圭为古代帝王举行礼仪所用的玉器。1.王位世袭制禅让制,是原始社会部落联盟内部民主选举首领的制度,“选贤与能”。设问:成为夏国王的大禹还会继续推行禅让制,选出他的继任者吗?禹虽然按照传统的禅让制推举伯益为继承人,却不给他实权。相反,禹把实权给了自己的儿子启,启杀掉益而继承王位。这说明我国原始社会的禅让制已被王位世袭制取代,中国社会也由“天下为公”的时代进入到了“家天下”的时代。提供两段材料给学生,可比较分析原始社会的“天下为公”与阶级社会的“家天下”: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和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需要注意的是,王位世袭制不仅指子承父位,也包括兄终弟及这种形式。2.夏商的行政管理制度夏商时期,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制定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以商朝为例说明。在中央,最高统治者为王,设相、卿士参与商王决策;在地方,商时期方国林立,方国首领被商王封赐为“侯”“伯”等,他们对方国拥有一定的支配权力,同时对商王效忠,定期纳贡、朝见,并奉命征伐。(这里可结合学生所熟悉的《封神榜》,以周方国的文王被赐封为西伯侯为例讲述,学生更易理解。)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前1046年,陕西一带周部落首领周武王灭商,以镐京为中心建立西周。西周强盛时控制的地区,已经远远超过商朝。西周控制区域西起今甘肃东部,东达海滨,北起辽宁,南达长江,是三代中疆域最大的王朝。情境设置:对于如此庞大的王朝,作为周王,怎样才能有效地统治?1分封的目的巩固周王室的权力,一是要“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二是要防止商的遗族叛乱,三是要适应人口不断发展、疆域不断扩大的需求。(最根本的即巩固统治)情境设置:如果我是周王,我该怎样进行分封呢?(结合《周朝分封诸侯分类示意表》说明分封的对象,能认识到分封的主体是同姓分封,同时可结合地图说说一些功臣的封地)2分封制的内容(周王与地方诸侯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①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②被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尽到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举实例说明,周成王、周康王时期的会盟诸侯,周昭王时期的巡游南方。)3分封制的影响设问:当周天子把同姓王室贵族、立功的异姓贵族和先代贵族的后裔分封到各地做诸侯以后,他们到底起到什么作用?是否真如周天子所想,巩固统治,扩大疆域?(用此设问主要是让学生充分体会分封制带来的影响,学生可结合教材以及自己的认识进行思考。)教师总结:认识分封制的影响,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周王室力量是否强大,与诸侯国势力强弱成反比。当周王室力量强大时,就能保持对诸侯国的震慑力,并能通过诸侯国强化对边远地区的统治;当周王室力量衰弱时,诸侯国独立性就会增强,并威胁到周王的统治地位。第二,分封制在西周时期对周王朝统治的巩固起了积极作用,但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明显地削弱了周王室的统治,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我们既不能用前者代替后者,也不能用后者掩盖前者。(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设问:在分封制下,为什么分封的主体是同姓王室贵族?同姓王室贵族和周王的关系最亲。他们之间是有血缘关系的。而血缘关系的亲疏对周朝同姓贵族政治地位的高低,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实际上,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亲疏不同的家族结构,构成了当时另一个重要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它与分封制密切相关。1宗法制的含义简单说即宗族的法规。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是用规定宗族内庶嫡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最终保证王权的稳定。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2内容:嫡长子继承制,余子分封;庞大的宗族网;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其中嫡长子继承制是最大的特点)。3影响:确立一整套分配与继承制度,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家国一体。早期国家制度以宗法制为核心,用分封制为治理国家的基本形式,用世卿世禄制为选拔官吏的基本方式。[本课小结]在夏商周时期,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构成了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宗法制通过血缘关系的亲疏,规定了西周金字塔式的社会统治秩序,分封制则保证了周王对全国各地的统治。它们互为表里,相互渗透,共同维持西周社会秩序正常运转。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通过掌握皇帝称号和皇帝制度的内涵,理解秦朝至高无上的皇权的权威性。⑵剖析秦朝重要官制和地方郡县制的内容和特点,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对巩固封建专制皇权的作用。⑶解和掌握秦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措施;探究封建专制皇权对秦王朝的强盛和灭亡的双重作用;正确地评价秦始皇。2、过程与方法⑴提出问题,设置历史情景,引导学生探究问题。⑵利用辩论的形式,引导学生体验历史发展过程。⑶利用历史资料和示意图,引导学生从形式上多样的材料中获取历史信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认识到秦朝统一在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作用,培养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感。⑵认识到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二、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课件显示](利用诗歌,提出问题,激发学生了解这段历史的兴趣)《古风》李白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雄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铭功会稽岭,聘望琅琊台。刑徒七十万,起土郦山隈。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徐市载秦女,楼船几时回。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思考:①诗中“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是指什么历史事件?②诗中的历史人物为何落到“金棺葬寒灰。”的下场?③诗人对他的叙述评价是否客观?为什么?[讲授新课]思考:在群雄逐鹿中原的战国时代,为什么偏偏只有秦国能够异军突起而有实力消灭其他六国呢?一.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1.原因: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统一是历史发展趋势。主要原因:商鞅变法,国力强大。2.统一: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终于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二、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思考: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是什么意思?专制主义:中央的决策方式即皇帝个人专断独裁。中央集权:全国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控制。请一位同学归纳一下秦始皇建立了统一的封建国家秦之后的措施?措施: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全面推行郡县制。(一)皇帝制度请一位同学当秦始皇,说说他怎么样确立“皇帝”的称号?学生:古人都以“王”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但朕觉得寡人完成了统一大业,完成了前无古人的事业,功高盖世,如果还以“王”来作为称呼,不足以显示朕的权势以及地位。朕曾让群臣商议过,但他们上的“泰皇”朕也不满意,所以朕决定去掉“泰”字,加上“皇”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字,采用上古“帝”位的名号,称为“皇帝”。听他介绍完后请同学们看书上第9页的“历史纵横”,猜猜刚刚那位同学的意图,他为什么要把“三皇五帝”的合称作为自己的称号?秦始皇之所以把“皇”和“帝”两字结合起来,说明他并不满足于仅仅做人间的最高统治者,他还要将他的权威赋予神的力量,神化自己的君权,巩固统治。秦始皇在确立“皇帝”之称的同时,还规定了许多尊君,维护皇帝最高权力的制度和办法,创立了皇帝制度。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本质:(1)皇帝独尊的威势和地位;“制”“诏”说明皇帝的话就是法令;“玺”是皇权的集中表现,并为皇权披上了“天命”(君权神授)的色彩。(2)皇权至上,皇帝独裁;大臣受皇命办事,没有决策权,这是皇帝制度的核心。(3)皇位世袭。总结: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本质是君主专制,即皇帝是封建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秦始皇为了巩固他的封建专制统治,除建立了皇权至上的皇帝制度外,还建立了一套完备的中央官僚机构。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这一部分内容。(二)中央官制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丞相之下还有诸卿,分别掌管着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讲解:皇帝将大权交与丞相,丞相事事得请示天子,丞相是由皇帝任命的。秦始皇为了能将大权紧握,设置的“三公”之间互相牵制。另外,他还在丞相下设了诸卿,我们通常称为“九卿”,分管各项具体政务,是中央职能部门。当然,秦朝庞大的官僚机构,除了中央一级政权组织外,还包括郡县两级地方官僚机构。下面,我们就来了解当时地方官僚机构的具体情况。(三)郡县制的全面推行秦始皇把全国分为36郡①,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一郡之内又分为若干县。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郡守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②,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比较第分封制是与宗法制: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一、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的,是按地域划分的;第二、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任,官位概不世袭,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第三、诸侯国拥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成为割据势力;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从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不同的分析中,我们更深地了解了郡县制。郡县制是秦朝地方行政机构,县是郡的下级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分别是郡和县的最高地方长官,他们都由朝廷任命。我们如果把秦朝中央官制和地方郡县制结合起来,就会发现这套官职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挂。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三、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和影响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1)扩大了疆域,秦朝“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2)一系列措施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巩固了国家统一。(3)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与完善。但是,也秦朝最后还是很快灭亡了,当然它的灭亡不在于它的这个制度,而是由于秦的暴政,激发了阶级矛盾,导致农民揭竿而起,秦王朝土崩瓦解。[本课小结]秦朝统一后,为了巩固对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统治,秦始皇建立了一套皇权至上的中央集权制度,把全国政治、经济和军事大权牢牢地控制过来,从而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对秦朝的强大和灭亡都有重要影响。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识记皇帝制度、三省六部制、宋朝三司、元朝中书省等有关中央制度的历史概念以及郡国并行之、州县两机制、节度使、行省和宣慰司等有关地方政治制度的历史概念;理解君权与相权矛盾的发展变化与当时中央政权的强弱盛衰密不可分,理解元朝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行省制度的开端;通过对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汉元政治制度演变过程,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培养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各项措施,理解历史概念,并逐步总结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引导学生重视图示、引文等材料,在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中,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图表法加强对主干知识的理解,形成本课的知识框架与结构。3、情感态度价值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这一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对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形成了阻碍;无论是汉字还是少数民族政权,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做出过自己的贡献。二、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忆秦朝政治制度的主要概况,复习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相关史实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秦的中央集权制度是如何建立的?生:A、采用皇帝称号,创立皇帝制度B、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公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师:中央三公中丞相的职能是什么?(通过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得丞相权高位重的地位)[讲授新课](一)、中央集权的发展1.西汉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分析西汉统治者采取这种措施的目的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什么后果?汉初,地方上同样是汉承秦制,又有所发展,为巩固封建统治,实行郡国两制并行,郡设守,后称太守,王国设丞相,分别为郡和王国的最高行政长官。后诸侯国威胁中央皇权,景帝至武帝逐步削弱王国的势力。特别是汉武帝在汉景帝的基础上,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诸侯王被解除军政大权,只衣食租税。2唐中期地方设节度使地方设节度使。节度使政治上有较大的自主权,经济上控制财权,经济上拥有强悍的武力。影响:严重影响了中央集权。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3.宋地方政治制度[创设情景]:比较教材插图“河西节度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和“北宋时代文官出行图”与学生共同分析这两幅图在场面和内容上有何不同?北宋初年,地方上重文轻武(回忆杯酒释兵权),削弱地方节度使权力,由中央派文臣做地方官,通判负责监督,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防止武人割据。4.元行省制度[创设情景]:出示元朝疆域图,提问元的疆域比以往任何朝代都要辽阔,如何对地方进行有效的管辖呢?元朝在秦朝郡县制的基础上实行了行省制度,除山西、山东、河北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省的最高长官为平章政事,由朝廷任命,一般由蒙古贵族担任,行省之下,分别为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行省制度的作用与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各民族友好相处与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巩固了民族国家的统一,是我国省制的开端。[探究活动]:尝试查一查,你的家乡在元朝时属于哪个行政区?(二)、君主专制的演变1、汉承秦制西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基本沿袭秦朝,但又有所变化。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参与军国大事,目的削弱相权。2、三省六部引导学生分析掌握三省六部的形成和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A.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三省体制,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后有中书省、门下省。B.唐朝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布皇帝诏令;门下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隋唐时期,在尚书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措施,三省相互监督与牵制,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举。3、宋设三司:[创设情景]:与学生一起回忆初中所学北宋建立过程,引导学生得出:宋初在中央,鉴于藩镇割据局面,进一步加强皇权,分散相权。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们任宰相职权,为了进一步制约宰相,后来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这样,皇帝得以总揽大权。4、元中央制度(1)[创设情景]:导入设问元朝和历史上的哪些朝代相似?相似之处有哪些?秦隋两个朝代秦、隋、元三朝相似之处有:结束分裂割据局面,重新实现统一,都开创了重要的新制度,且为后世沿用。(2元世祖健全了中央官制,在加强皇权制度方面有了新发展,在中央设立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同时设立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元对西藏的统治与治理非常重视,西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对维护民族大家庭和睦相处取得了卓越成绩。(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1.汉实行察举制汉实行察举制。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2.魏晋南北朝时期,选用官吏采取九品中正制。选官标准是门第。3.科举制隋炀帝时,政府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课堂小结]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不断完善与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央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在分权基础上,中央控制地方官吏的任命,监督与考核。地方官对中央与君主绝对依赖,地方没有相应的职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废行省、设三司;废丞相,权分六部。⑵识记清初政治制度的变化;军机处的设置。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⑶了解明朝内阁制度形成的经过极其发展。⑷理解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⑸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概念:内阁、军机处,并结合具体历史背景和历史阶段特征加以分析、评价,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能力。⑹从多角度分析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和完备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⑺掌握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极其对当时社会所产生的积极作用。2、过程与方法⑴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的有关资料,帮助学生逐步掌握阅读历史资料的方法。⑵通过比较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使学生掌握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认识到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⑵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是造成中国近代落后和被侵略的原因之一,激发学生为祖国的富强而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二、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利用问题情境创设,激发学习兴趣1、中国历史上延续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为什么到明朝时被废除了?产生了这样的影响?2明朝废除宰相之后,明太祖深感“人主以一人御天下,不可无辅臣?”为此他采取了什么措施?后来形成了什么制度?同宰相制度相比有何本质的不同?3、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意味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对此应怎样理解?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讲授新课]思考:明清两朝为什么都要空前加强君主专制制度?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背景:中国封建社会开始步入晚期,统治阶级更加腐朽,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目的:为稳定、巩固封建统治。一、宰相制度的废除请学生阅读相关段落,思考归纳:明太祖朱元璋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措施: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地方:明太祖废行中书省,设三司(布政司、都指挥司、按察使司)分管地方行政、军政、监察,隶属中央部门。中央:明太祖废中书省、丞相制(借丞相胡惟庸擅权),权分六部。宰相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内部可发挥双重作用:既可以辅佐皇帝,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决策机要;也可能因权力过重而威胁君权,造成深刻的君相矛盾。当时朱元璋的丞相胡惟庸即为后者,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朱元璋要废除中书省和丞相,这实际上是集中央权力于皇帝。在中国历史上实行了1500多年的丞相制度终于被废除了,专制皇权发展到了高峰。我们已经说了丞相有辅佐皇帝,参与决策,分掌行政的积极作用,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其用意在于一劳永逸地解决君相矛盾。但废相之后,其积极作用也自然消失。这会造成什么后果?所有的国家大事都要由明太祖一个人来处理,而且这些都是军国大事,不可以有任何一点疏忽的。我们课文就说到,明太祖他在八天之内平均每天要批改奏章200多件,处理国事400多件。他没有那么多精力处理这么多国家大事。于是,他就设置了殿阁大学士作为他的侍从顾问内阁制的创立(二)内阁的出现明朝内阁的设立及演变:时期职权明太祖时期仅备皇帝顾问兼协理章奏明成祖时期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明宣宗以后可以“票拟”对奏疏的处理意见思考宰相制与内阁制的区别,使学生更好理解内阁制在宰相制下,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十分巩固。钱穆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他在《国史大纲》中的一段话,“国家并未正式与阁臣以大权,阁臣之弄权者,皆不免以不光明手段得之”就告诉我们: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虽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发生,但其权力并不来自于制度及其职位,而来自于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支持与信任。他们一旦失宠,其地位便会一落千丈。因此,尽管有人认为明代的首辅即变相重设的宰相,但其权力与前代宰相已不可同日而语,更谈不上制约皇权。可见,内阁制不同于宰相制,内阁制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根本不可能真正制约皇权。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虽然明朝加强了君主专制,但最后还是不可避免的被农民起义推翻了,取而代之的是清朝。那清朝是以哪个民族为主体而建立的呢?清朝是以满洲贵族为主体而建立起来的,它也沿袭了君主专制制度,而且在明朝的基础上更是达到了顶峰。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清朝君主专制是如何一步步达到顶峰的?(三)、军机处的设立1.议政王大臣会议皇太极设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军国大事;设内阁、六部负责奏章票拟。影响:皇权受到限制2.康熙帝设南书房,选翰林院学士入值,参与机务,起草谕旨。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三足鼎立,相互制约。3.雍正帝设军机处,选亲信满汉官员任军机大臣,商议军国大事、跪受笔录传谕旨。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名存实亡(后被撤销),内阁也名存实亡,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在这里着重讲解军机处)先简介军机处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担心机密泄露为由,于是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三年后更名军机处,军机处的最大特点可归结为简、速、密三字。简就是机构人员十分简单,不像内阁人员庞杂。军机处全部办事人员至多不过三四十人。速就是办事效率高。军机处一切由大臣、章京办理,皇帝有旨得随时承办,而且必须当日事当日毕。又有“廷寄”制度,由军机处交兵部直接发出,采取日行三百里的“马上飞递”,或注明行四、五、六百里,减少了很多中间环节,加快了办事速度。最后就是密,军机处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外官不得擅入,皇帝召见军机大臣时,连太监都不得在侧。最重要的是,在军机处中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的作用只是上传下达。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于是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极致。讨论:为什么军机处的设立,君主专制就达到了顶峰呢?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讲解: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在秦朝的时候是以丞相为首的三公来主持国家的最高政务的。汉朝,皇帝是任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工作人员形成了“中朝”的决策机构,来抗衡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的“外朝”。隋唐时期由三省长官还有同中书门下平章等多人来执行宰相职务,这样相权就分散在许多人手中。到了明朝,废宰相,设内阁。但是内阁大臣的权利大小完全取决于皇帝对他们的信任与支持。那么到了清朝,军机处的军机大臣们百分之百成了皇帝独裁的工具,军机大臣对皇帝的命令只有惟命是从。他们的作用只是上传下达,皇帝说什么他们就做什么,权利完全集中在皇帝手中,什么事情都由皇帝说了算。那么,通过与前朝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皇权是一步一步的加强,到了清朝,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四)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影响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是与当时社会的小农经济相适应的,它对当时社会也起过一些积极的作用。表现在政治上,这种制度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从秦朝到清朝这两千多年的时间里,我国各民族之间在不断的交流、融合,版图也在不断的扩大,而专制主义也在不断的加强,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的。在经济上,这种制度创造了一种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它能有效的组织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比如一些大型的水利工程建设,如秦朝修筑的灵渠,隋朝的京杭大运河,这些大型的水利工程在当时都是要由国家统一组织才能完成的。除了这些之外,在这种高度集权的制度之下,行政管理效率也是非常高的。这种制度对于纠正前朝的弊端,提高地方办事效率都是非常有效的。从封建王朝的更迭来看,一个新建立起来的统治者往往会吸取前朝的弊端,励精图治,因而在新王朝的前期往往会出现盛世的局面,比如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清朝的康乾盛世。也就是说这种制度还是与统治者个人的素质、能力都有很大关系的。如果在暴君或者昏君的统治之下,这种制度就会随之腐朽化。到封建社会晚期,消极的一面则占据主导的地位。此时君主专制的高度强化,已极大地妨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而当时西方许多国家则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从而有力地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社会的发展步伐,从此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从而埋下日后被动挨打的祸根。[本课小结]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作个小结。在夏商周时期,实行的是以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相结合的政治制度。到了秦朝,正式确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两汉时期是得到了巩固,隋唐时期得到了完善,北宋不断的加强,到元朝得到了发展,明清时期更是达到了顶峰。在这发展过程中,首先是在不断的改革中央的行政机构,特别是削弱宰相的权利,加强皇帝对中央的控制;其次是不断的改革地方的行政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识记:梭伦改革为希腊民主制度奠定基础;克里斯提尼改革正式确定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执政时期是希腊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公民大会是雅典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⑵理解:地理环境在古希腊城邦形成中的影响。⑶运用:探究地理环境对古希腊城邦形成中的影响。分析雅典民主政治产生发展的历史条件、基本特征、实质和作用。探究古代希腊民主政治衰落的原因。2、过程与方法⑴分析地理环境、问题探究。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⑵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历史资料,初步掌握信息处理方法。⑶引导学生联系时代背景,从雅典民主政治的兴衰发展过程中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分步骤、分层次掌握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现象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⑴体会古代希腊的辉煌文化为世界文明所留下的重要遗产。⑵了解雅典民主政治“黄金时代”的重要内容,感受古代希腊的辉煌,分析古代希腊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及其历史局限,感受人类文明的源远流长。⑶分析雅典民主制度产生发展的历史条件和实质,理解希腊奴隶制度是把“双刃剑”的含义,从宏观上把握人类文明的演进历程。二、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前面单元我们学习了“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了解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可以说,皇帝在把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如何加强皇权的问题上。那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在古代的西方又是怎么一会事呢?[生]想![师]在古代的西方,人们非常热衷于民主政治和法律的建设,这在古代的希腊与罗马表现的尤为突出。当代西方的民主政治和法律体系都是从古希腊罗马那里逐步发展而来的。可以说,不了解古希腊罗马的民主政治和法律体系,就称不上真正了解西方。接下来我们首先学习第六单元第一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讲授新课](一)希腊文明的摇篮在接触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之前,我们需要知道希腊的地理位置。(板书,并展示地图给学生)[师]希腊位于地中海东部的一个半岛,它是什么半岛呢?[生]巴尔干半岛。[师]对,在巴尔干半岛的南部。那希腊有哪些具体的地貌特征?[生]三面环海。[师]是的,她被大海所环绕,所以我们称希腊文明为“海洋文明”。而我们中国的华夏文明则被称为“大河文明”,大家知道是什么原因吗?[生]因为华夏文明发源于黄河、长江两大河流。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师]是的。由于希腊地形复杂,海洋、山地、平原都有,所以在古代希腊形成了许多的小国家,它们被称之为“城邦”。(板书)城邦形成于公元前8——前6世纪,它一般包括市区和周边的农村地区,范围非常小;而且,城邦一般是通过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共同团体、共同地域和政治经济的独立实体。请大家思考一下,城邦有什么样的特征呢?(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很显然,小国寡民、独立自主就是它的基本特征。在众多的希腊城邦之中,雅典与斯巴达是两个典型的城邦。西方的民主政治来源于希腊,而希腊的民主政治则以雅典最为完备。下面我们就来学习雅典民主政治到底有哪些内容。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关键要掌握三大改革: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二)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1.梭伦的改革梭伦出身贵族的,他家境平平,早年曾经营贸易,与商旅为伍,并且周游海外,成为饱学之士,被时人誉为“七贤”之一。他经常写诗抨击贵族,同时又非常同情平民。那么请问同学们,这样一个人推行的改革,其措施会对谁不利呢?[生]会对贵族不利。[师]不错。梭伦改革时,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这项措施使许多工商业奴隶主因为拥有了大量财富而提升了社会地位,他们与原来的贵族都占据了第一、二等级。请大家思考,这一措施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生]打击了贵族的统治。[师]对。还设立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除此之外,梭伦还设立新的政权机构——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前者规定除第四等级外,其他公民都可当选;后者不仅参与例行审判,还接受上诉案件,而每个公民都有上诉之权。同时还废除了债奴制度。影响: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2.克里斯提尼的改革可以说,梭伦改革不仅在解救人民疾苦、消除贵族特权方面迈了很大一步,也为工商业奴隶主掌握政权准备了条件,为雅典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在梭伦改革后的百余年间,雅典始终遵循着他开辟的这条道路,继续进行一些改革,终于使雅典成为一个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政治民主、文化昌盛的居领导地位的希腊城邦。除梭伦改革之外,公元前6世纪末,一个名叫克里斯提尼的雅典贵族也进行了一场改革。(板书)此次改革,一项重要内容是针对雅典的选举制度进行的,即把整个雅典城邦分为10个地域部落,以取代过去的4个血缘部落。为什么要施行这一措施呢?以血缘关系结合起来形成部落对选举的结果会产生什么影响呢?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学生讨论后老师总结)如果选举受到家族部落的控制,那么选举结果肯定会受影响的,这种选举方式也不是民主的。可以说,克里斯提尼的这一举措,打破了血缘关系,大大削弱了氏族贵族的势力。请同学们回答,克里斯提尼还实施了那些措施呢?[生]设立五百人会议、成立十将军委员会、实行陶片放逐法。[师]是的。前面梭伦设立了四百人会议,而五百人会议的成员是所有公民不分等级皆可担任。所以要比四百人会议民主多了。而教材上提到的陶片放逐法有什么作用呢?[师]成为维护民主政治的有利武器。但容易被人利用。不错。正是克里斯提尼的这些改革措施,使雅典民主政治正式确立起来。经过梭伦和克里斯提尼两大改革之后,最后由一个人来集其大成,他就是伯利克里。(三)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板书)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期间,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黄金时代”。为什么称为“黄金时代”呢?[生]改革措施比较全面,而且很彻底。[师]是的,总结起来,伯利克里改革的措施共有六项:第一,扩大公民参政范围:除十将军外,执政官和几乎所有其他官职向各等级男性公民开放;第二,改革公民大会:公民大会其实很早就存在,伯利克里规定它是雅典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管理内政、外交、军事防务、官员选举任免等事项,凡二十岁以上男性公民均可参加,每个人在大会中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第三,改革五百人会议,规定在公民大会休会期间,负责处理国家大事;第四,提高陪审法庭地位:这个机构在梭伦改革就有了,不过伯利克里规定它不仅负责审理各类重要案件,还监督工职人员的行为操守,参加立法;第五,扩大十将军委员会权力:不仅统率军队,还参与政治;第六,发放工资和津贴:因为雅典公民参与政治,担任相关工职,政府是不给予工资的,而伯利克里为了调动公民参政的积极性,采取了这一收买人心的措施,像“观剧津贴”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四)雅典民主制度的评价它不仅确保了希腊文明的灿烂辉煌,而且当今欧美众多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政体差不多都来源于它。其次,雅典民主政治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凝聚本邦公民,以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对外则是为了掠夺他人的财富和奴隶。再次,雅典民主政治也有自己的局限性:第一,它是少数人的民主,本邦妇女、广大奴隶和外邦人都无权享受民主政治;第二,它是建立在奴隶制度的基础之上的。奴隶劳动为城邦的精神文化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证,但奴隶制度同样也是其衰亡的根源。希腊是如何灭亡的呢?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下希腊的灭亡。(板书)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公元前338年,以雅典和底比斯人为主的希腊联军在与北方由亚历山大统率的马其顿军队决战时,联军大败。从此,希腊就进入了被马其顿统治的历史时期。[本课小结]以上就是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那么在大家的印象中,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与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政治是否一样呢?两者之间是有差别的。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识记:罗马法;《十二铜表法》;万民法;《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罗马法的主要内容;罗马法维系帝国的统治;对欧美法律的发展以及民主进程影响深远。⑵理解:罗马法的演变是古罗马历史变迁的反映,在发展过程中具有明显的连续性和统一性;罗马法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⑶运用:探究罗马法内容的演变;分析罗马法对于维系罗马帝国的作用;从中西历史发展的两个方面比较罗马法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查阅资料;探究问题;历史比较等。3、情感态度价值观罗马法是通行于整个古代罗马世界的法律,对于维系和稳定罗马帝国的统治起了重要作用。罗马法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为维护罗马帝国统治而存在。《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罗马史上也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全面系统的法典,是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对后世尤其是近代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现行的《民法通则》和《继承法》也受到罗马法的影响,深入了解罗马法的历史沿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西方古代文明,请同学们先阅读材料:德国伟大的法学家耶林有一本著作,名曰《罗马法精神》,他在书中如此说道:“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法学家耶林先生为什么会这么说呢,罗马法与罗马帝国宏大历史有何丝丝缕缕的关系呢,罗马法又散发着什么样的魅力以至影响至今呢?带着这些疑问,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讲授新课]一、从习惯法到成文法1.《十二铜表法》师:什么是罗马法呢?正如罗马城不是一天造起来的一样,罗马法也不是一夜之间骤成的。它指的是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时间跨度长达一千多年,在这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它随着罗马国家的发展而演变,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阶段性。公元前8世纪中期,罗马城建立。公元前6世纪末罗马共和国建立,贵族垄断着政治经济大权,平民却缺地或少地。好,现在请大家看一个案例,由此开始接触罗马早期的法律:“罗莫洛是一个仁慈、善良的贵族,也是罗马一支军队的首领。生前立遗嘱,希望把他一半的财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但罗莫落死后,他的家人却不履行罗莫洛的遗嘱,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因此告上了法庭,请同学们想一想,法官会怎么判呢?[案例一]”生:法官会偏袒罗莫洛的家人。师:为何如此?生:因为罗马共和国早期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无形中为法官故意压迫平民,袒护贵族提供了方便。师:对,所谓的习惯法就是未经政府明确承认而被一般人接受默认为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法律方式,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许多贵族出身的法官,往往循旧例裁判,随心所欲解释法律,为保护贵族特权提供了方便。又比如我们这个案例中,本可以得到地的平民其权利不能得到维护,势必要进行斗争,而这个案例只是反映当时罗马社会围绕权利问题平民和贵族两个阶层分裂的一个缩影,社会矛盾的加深,平民的持续抗争,使早期罗马国家局势动荡,罗马的贵族最后如何处理的呢?生:公元5世纪中期,由贵族组成了十人委员会,制定了《十二铜表法》。师:如果还是上一个案例,根据《十二铜表法》,法官会怎么判呢?生:根据《十二铜表法》第五表: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罗莫洛一半的财产将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师:对,通过这个案例,分析一下《十二铜表法》颁布的意义是什么?生:《十二铜表法》的内容相当广泛,法律条文也比较明晰,审判、量刑皆有发可依,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保护了平民利益。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师:《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法律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是阶级专政的工具之一,罗马共和国是一个奴隶制国家,由于平民斗争,《十二铜表法》的颁发目的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根本利益,只是由于平民的斗争,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保护了平民一些利益。2、公民法:请大家注意,《十二铜表法》制定好,适用于谁?师:是的,由于在公元3世纪中期以前,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称为“公民法”,而《十二铜表法》就是一部典型的公民法。(二)罗马法的发展与完善1.从公民法到万民法自从公元前3世纪以来,罗马共和国展开了史诗般的开疆拓土,罗马军团击败了一个又一个强敌,征服了一个又一个民族,而成为地中海霸主(让学生看地图),罗马法在此时也并未处于静止状态,随着征服地区的扩大,公民法逐渐发展成为“万民法”,请同学们看万民法的适用范围是什么?生: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师:结合罗马的历史变化,并对照书上的内容,分析造成万民法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是什么?生:由于版图扩大,很多有着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势必会出现新的矛盾,尤其是被征服者无法享受罗马公民权,不受公民法保护,引起社会动荡;另外,国际交往扩大,引起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经济活动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因此,原来的公民法已经无法应对这些新变化。师:对外战争的胜利,获得了大量奴隶,由此奴隶制在罗马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了更加有效地保护奴隶主的私人利益,就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法律制度以稳定统治,保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不受侵犯。公元前27年,军阀屋大维正式确立个人独裁统治,因其采用“元首”称号(相当于皇帝),这种制度被称为元首制,实质是一种君主专制,罗马帝国时代开始,共和国时代落幕。帝国设置了30多个行省,万民法在此时又有何发展呢?生:3世纪初,罗马帝国境内自由民之间公民与非公民之间的区别开始消失,原先的公民法与万民法之间区别也失去了实际意义。师:对,为何会有这样的变化呢?生:为巩固统治,帝国对各行省上层人士大量授予公民权。2.罗马法体系的形成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帝国前期,皇帝们高度重视法律的制定,把法政大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他们颁布的法令成为罗马法的组成部分;法学家也积极立法,进行法律解释。另外3世纪末4世纪初,法学家编纂了一系列法典,由此可见,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带有阶级性,罗马法是用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的。3世纪以后,罗马帝国开始走向衰落,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为东西两个帝国,其中西罗马不久就因为“蛮族”的攻击而灭亡,震惊了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他积极改革内政,设立专门委员会编纂罗马法,形成了法律汇编,即《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三)维系统治影响后世1.罗马法的内容从形式上可分为成文法,习惯法;从整体结构看可以分为公民法,万民法。体现的原则:保护私有财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维护奴隶主利益。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是为了维系和稳定帝国统治,它为皇帝和元老院的权力提供了法律依据;为维护奴隶制度,保护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巩固了帝国的社会基础;顺应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对私有财产加以保护,笼络上层阶级;帝国还建立了大量的自治市,把罗马法律和政治制度推向帝国的每一个角落,进一步稳固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罗马法是世界史上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它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它的很多原则和制度对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或立法产生重要影响,对中国也有一定影响。罗马法是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罗马法的复兴密不可分,自19世纪以来,欧洲大多数国家皆以罗马法为法制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如《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等。[本课小结]第一,罗马法在发展过程中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断修正、完善,具有较强的生命力。第二,罗马帝国疆域辽阔,最强盛的时候地跨三洲,正如恩格斯所说:“罗马的占领,在所有被征服的国家,首先直接破坏了旧有的社会生活条件——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判无效。”被征服的国家和地区都无一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先进罗马发的影响。第三,罗马法的发展是罗马统治者重视法学、尊重法学家的结果。第四,罗马法本身的系统性逻辑性很强,法理精深,有利于它的发展和传播。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⑴掌握“光荣革命”的基本史实。⑵《权利法案》的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基本史实。⑶理解君主立宪制的含义和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作用。⑷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⑴再现“光荣革命”的情景,体会“光荣革命”与君主立宪制建立的关系。⑵情境再现分析材料。相关材料的分析、比较、归纳、概括。⑶探究学习,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3、情感态度价值观:⑴根据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确立基本史实,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复杂性和曲折性。⑵培养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能够历史的、客观地看待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她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阶段性产物。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⑶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⑷理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局限性。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二、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下面让我们浏览两组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幅图片分别英国的女王和首相,请问他们谁的权力大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将了解这些内容。[讲授新课](一).“光荣革命”1.英国议会的形成英国议会起源于中世纪,到13世纪,议会制度基本形成,14世纪上半期,英国议会分成上、下两院,议会由国王和上下两院组成,这对封建王权起着限制作用。国王欢迎这一制度吗?为什么?教师分析:同学们,由于议会限制了封建王权,国王不欢迎,所以国王与议会之间一直存在矛盾。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原因:17世纪初,英国的资本主义已经有了较大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的强大过程:爆发革命,处死查理一世,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光荣革命3.光荣革命(1688年)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为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二)议会权力的确立1.《权利法案》英国议会权力扩大了,这些权力包括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并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颁布了《权利法案》《权利法案》的颁布使英国的权力中心发生了转移,议会取代国王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这就是资产阶级的代议制度,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也逐步形成了。《权利法案》颁布后,议会的权力继续扩大,请同学们加以证明。2.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原因:工业革命以后,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1832年,英国进行了第一次议会改革,这些改革使新兴工业城市的代表席位大大增加,即工商业资产阶进一步控制议会权利。教师分析:同学们,这些改革使议会的权力日益扩大,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得到发展。(三)责任制内阁形成内阁制是17世纪英国革命的间接产物。国王召集咨询会议本是英国的传统,革命后内阁作为国王的私人会议的成份减少了,而从议会多数党领袖中来遴选内阁成员也渐成惯例。乔治一世(1714-1727年在位)让内阁自行处理国事,沃尔波尔就成了实际上的首相。内阁制是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与总统制相对。由于内阁制政府具有对议会全权负责的特征,故又称责任内阁制、议会内阁制。责任内阁制形成和发展过程。内阁制起源于18世纪初的英国,由枢密院外交委员会演变而来,以后为许多国家采用。内阁制的内阁是以议会为基础产生的。内阁首相通常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首相从政见基本相同的议员中挑选阁员人选,提请国家元首任命,组织内阁。国家元首对内对外名义上代表国家,但并无实际行政权力,由内阁代表国家元首对议会全权负责。元首颁布法律、法令和发布文告时,都必须由首相或有关阁员副署。内阁接受议会的监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如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其阁员必须集体辞职,或由内阁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举行议会大选。新议会如果仍对内阁表示不信任,内阁则必须总辞职,由国家元首任命新首相组织新政府。首相(或总理)是内阁政府首脑,主持内阁会议,总揽政务,拥有任免内阁成员和所有政府高级官员的权力,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对内对外的重大方针政策。让学生概括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特点。借此培养学生归纳、分析、阐释的能力。(特点有责任内阁制为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首相负责组成,责任内阁制对议会和首相负责;首相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内阁控制下院等)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课堂总结]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在当今的社会里,这种制度仍然充满生机和活力。这一个制度保证了资产阶级当家作主的权力,从而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保障了社会的稳定。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掌握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⑵比较美国资产阶级共和制与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区别,认识民主制度因国情各异而呈现多样化的基本特点。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⑴通过情景再现,材料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相关材料的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的能力。⑵通过探究学习,体会现实,反思历史,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的意识与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根据美国从邦联制到联邦体制的演进过程等基本史实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政治制度的发展完善是人类历史进步的宝贵遗产。⑵培养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历史地、客观地看待事物,正确地对待历史发展进程。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理解和尊重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二、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白宫、联邦法院、国会图片”)由此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设问:美国的这一套政治体制是怎样确立的?一、1787年宪法制定的背景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设问: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第110页第一自然段,用自己的语言归纳1787年宪法制定的背景?1、前提:美国摆脱英国殖民统治,成立了美利坚合众国(多媒体展示签订《巴黎条约》图片)2、必要性邦联制的弊端要求强化统治迫切需要制定新宪法3、理论来源:欧洲启蒙思想家的“三权分立”思想美国吸取英法的先进思想,说明美利坚民族具有开放性。二、1787年宪法的内容及原则1、1787年宪法的制定时间:1787年地点:费城机构:制宪会议2、1787年宪法的内容及原则内容包括序言和正文两部分(多媒体出示“美国联邦政府结构示意图”)(利用多媒体演示“三权制衡”图示)三、美国1787年宪法的影响(多媒体出示当今美国史学界和政治界对1787年宪法的不同看法)1、积极意义⑴第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⑵为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示范⑶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⑷使美国建立起联邦制国家小结:重点讲解联邦制和邦联制两个概念项目联邦制邦联制组成单位州、邦主权国家本质主权国家国家联盟国家元首有无权力关系中央权高于地方权国家权高于邦联权2、局限性⑴未真正解决人权问题⑵保留了黑人奴隶制度四、美国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区别探究:美国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有何区别?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项目美国总统制英国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总统国王元首产生方式选举产生世袭元首有无任期任期制4年终身制元首有无实权有无政府首脑总统首相政府产生方式总统任命议会产生国家权力中心总统议会[课堂小结]虽然美国总统制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有很多区别,但是都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巩固练习](略)第9课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大陆的发展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掌握重要概念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⑵结合历史材料分析法兰西共和制政体曲折和复杂的发展历程,理解造成这一局面的历史背景。2、过程与方法:比较分析、情景再现、讨论探究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从中理解影响各国政治发展的历史原因。二、教学过程:1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1.法国共和制的确立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1)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几年后大革命成功,封建的波旁王朝被推翻。之后,建立起法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2)法国资产阶级和封建复辟势力之间、共和派与帝制派之间进行了长期的斗争,政权在两者间反复易手,七十余年间先后出现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第二共和国和第二帝国。(3)1870年普法战争失败后,法国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新政权选出新的国民议会,帝制与共和制之间又进行了激烈的斗争。(4)1875年,国民议会以一票的微弱优势通过法案,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共和制度最终确立。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与法国代议制度(1)宪法规定行政权力归于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他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他有权任命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缔结并批准条约,有特赦权,且在参议院赞同下有权解散众议院。(2)立法权属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参议员由地方参议会代表间接选出,众议员由普选产生。众议院可以提出并通过法案,但受到总统和参议院的控制。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的意义宪法的颁布适应并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它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分享政权的机会,促进了法国工业资本的发展。2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1.德意志的统一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俾斯麦的领导下,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完成统一。1871年初,德意志帝国建立起来,结束了德国结束四分五裂的局面。2.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时间:1871年春天,《德意志帝国宪法》通过。内容:(1)宪法规定德国为联邦制的君主国家。中央帝国政府控制各邦的军、政、立法等大权,各邦只保留了教育、卫生、地方行政权力,也保留了邦的君主政府和议会。(2)宪法授予皇帝巨大权力。他是国家元首,统帅三军,任命宰相,召集和解散议会,在帝国中占有统治地位。(3)宰相是内阁首脑,他主持政府工作,拥有绝对权力,内阁大臣都服从宰相领导。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4)宪法规定了两院制议会。联邦议会由各邦君主和自由市任命的代表组成,掌握议会实权;帝国议会权力较小。3.对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评价(1)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一种不彻底的和不完善的代议制。君主制被保留,帝国的全部军政要职被容克地主包揽。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得以延续,这都阻碍了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彻底完成。⑵但是,代议制标志着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帝制国家建立起来。它冲破了封建束缚,适应了资本主义工业的迅速发展,到19世纪末德国已跻身世界强国之列。4.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有什么特点?特点:皇帝是国家权力中心和最高统治者;宪法是君主意志的反映,议会的立法权是形式的;内阁己是皇帝行使行政权力的机构,首相由皇帝任命。[课堂小结]本课我们学习了解了欧洲的两个重要国家德国与法国的代议制,可以就近代的西方代议制进行概括与归类。[巩固练习](略)[课后一得]联系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比较近代欧美的代议制有怎样的继承与发展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鸦片战争前夕清朝封建统治的腐朽没落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迅速崛起;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及危害;林则领导虎门销烟;《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的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②通过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地”看问题的观点,“透过现象看本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关系等观点,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运用情景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辅助,创设情景,让学生体验感受历史。②运用层层剥笋法。利用学生好奇心理与欲望强的心理特征,层层设疑,留下念,吸引学生,恰当点拨,步步推进,从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对中国而言,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是反侵略的自卫战争。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和落后导致了战争的失败。落后就要挨打,这是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为后人提供的深刻救生教训。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南京条约》、《天津条约》难点:两次鸦片战争的的背景、原因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面有八幅浮雕,第一幅就是虎门销烟的场景,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坚强决心。虎门销烟后,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了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鸦片战争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从经济、政治、军事、外交、中英贸易、总体特征等方面,归纳中国、世界(英国)的发展状况,讨论鸦片战争的国际、国内背景。)比较项中国英国经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土地高度集中,财政困难完成工业革命,生产力水平最高政治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尖锐建立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军事军备弛船坚利炮,战斗力强外交闭关政策殖民扩张中英贸易出超入超从以上对比得知: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晚期,危机四伏——使英国侵略中国提供了可能性。英国:成为世界上资本主义强国,需要更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充足的原料产地——使英国侵略成为必然。2、英国的鸦片走私和虎门销烟英国最初试图用商品打开中国的大门。但一是中国的自然经济对外国工业品的排斥抵抗,二是清政府的闭关政策的限制,鸦片战争前,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长期处于出超地位。(教师给学生解释“出超、入超”概念。)这种局面显然违背了英国资产阶级侵略与掠夺中国的初衷,为改变这种状况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1)英国的鸦片走私目的:扭转对华贸易逆差(打出图表《英国输入中国鸦片数量激增表》、引出问题:鸦片走私给中国社会带来那些危害?林则为什么要禁烟?)危害:a、军队战斗力下降(兵弱)b、白银大量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困难(银荒)C、中国人民的生活更加贫困并严重摧残了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d、中英贸易,中国处于入超“银荒”、“兵弱‘严重危及到清政府的统治,因此林则上书道光皇帝,请求禁烟。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道光皇帝派林则赴广州查禁鸦片。(2)虎门销烟虎门销烟反映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领导禁烟的林则是伟大的民族英雄。问题设计: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那么鸦片战争真的是由于中国禁烟引发的吗?英国发动的真实意图是什么?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大门,变中国为它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直接原因:林则领导的虎门销烟仅是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和导火线。3、经过讲述鸦片战争的简单经过,可指导学生在地图上演示英军进攻路线图;讲述清军镇江守将海龄率军杀敌的英勇事迹,显示中国军民的抵抗精神。4、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赔款2100万银元,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开放五口通商,使东南沿海门户打开,使得英法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造成中国东南沿海手工业大量破产,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协定关税,不仅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有利于西方国家倾销商品,而且使得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失去了关税的保障。5、影响:鸦片战争给中国政治、经济带来什么变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巨大影响?战前战后政治:独立自主,主权完整领土、贸易、关税、司法等主权遭到破坏经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是指一个国家形式上有自己的政府,但实际上在政治、经济各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的社会形态。半封建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实际上社会形态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二、战火再燃问题设计:英国已经通过第一次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为什么还要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直接原因:提出“修约”要求,遭到清政府拒绝。2、经过(1856——1860)广州——天津——北京(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3、结果:中国战败,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4、影响:使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加深了。问题设计:为什么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分类比较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继续战争原因都是为打开中国市场战争性质都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扩战争过程侵略国家英国英法两国美俄帮凶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大侵略时间两年四年侵略范围主要在长江以南沿海从沿海一直到北京战争危害和影响开放口岸和割地开五口香港岛开十一口、英割九龙、俄割150多万平方公里主权破坏领土、领海、司法、关税等主权进一步失,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到内地社会性质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加深教学后记: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一、教学目标1、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太平军胜利进军和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军的北伐、西征和军事上的全盛;天京政变的原因、经过、和影响;太平天国领导核心的重建;太平天国失败的标志、原因和历史意义。2、能力要求:(1)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太平天国的爆发、发展、失败,使学生感知、认识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探求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从而理解和掌握历史。(2)组织学生讨论《天朝田亩制度》并作出评价。(3)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使学生初步学会查找史料、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以及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学会主动学习。3、情感目标:(1)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2)通过对天京变乱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领导集团内部的斗争造成太平天国的分裂,使革命力量元气大伤,从而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3)通过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近代的农民运动有恰当认识。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时代没有赋予太平天国改朝换代的任务。认识太平天国运动与近代民主革命的关系:农民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但依靠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也无法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农民必须在先进力量组织领导下,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参加民主革命和建设,才能恰当地发挥农民的力量。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4)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关注中国农民问题,认识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之一。二、教学过程[课堂导入]天下“太平”是中国老百姓数千年不变的愿望,“天国”是西方基督圣经给世人描绘生活理想。如果能生活在“太平”“天国”,那将是多么美好的事啊!19世纪中期成千上万的中国农民在建立人间“太平天国”的理想引导下,进行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农民运动。是谁为中国农民描绘了这样的理想呢?这个人叫洪秀全。他和他所创立的拜上帝会为人们阐述了“太平天国”的理论。洪秀全是何许人?他为什么能把中国农民的理想和西方理想结合起来?我们就来了解他是如何组织起百万民众,加入到建立人间天国的理想当中的?(板书:太平天国运动)[讲授新课]考察某一重大历史事件,我们首先应当把它放在当时的历史大背景中。太平天国革命发生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它的兴起是诸多因素促成的。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逐步破坏了沿海通商口岸及其附近地区的传统手工业。鸦片输入年年激增。由它所引起的白银外流、银贵钱贱等问题,比战前更严重。清政府为了支付战费和赔款,借端进行搜刮,使劳动人民负担更加沉重。地主、官僚、贵族也加剧了土地的兼并。阶级矛盾的激化,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一、从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板书)(一)兴起的原因(板书)1、根本原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2、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设问】: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如何理解?”强调:分析应该结合19世纪40、50年代的国际国内背景展开,特别要指出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因果关系。(二)前期斗争(板书)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过渡】:(展示课本37页《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现在请两位同学到前面来。一位同学负责跟随老师的讲解指出太平军胜利进军的路线;另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用文字和符号写出示意路线图。指导学生在黑板上板书,教师加以补充与修正小结:胜利进军路线:金田→永安(初步建立政权)→全州(冯云山战死)→长沙(萧朝贵战死)→武汉三镇→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设问】:前期太平军胜利进军的原因有那些?定都天京后所面临军事形势怎样?为此洪秀全、杨秀清采取那些军事措施?结果如何?措施目的时间将领意义北伐西征【过渡】:太平军对外采取军事行动解除天京之围的同时,对内整纲建制,大力加强内政建设,颁行比较完整的建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二、《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板书)(一)《天朝田亩制度》(1853)(板书)1、内容:【设问】:《天朝田亩制度》是在怎样的背景下颁布的?主要内容有那些?强调:此为本课最难理解之部分,指导学生阅读课本38页,观看《天朝田亩制度》书影,充分利用书中各种信息,启发学生思维。【过渡】:《天朝田亩制度》既以土地问题为核心,那我们来看看它是怎样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的。【设问】:如何才能做到平均分配土地呢?从《天朝田亩制度》中,你能看出平均分配土地有哪些标准呢?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⑴土地分配问题:分配方式:以户为单位,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⑵产品分配问题: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1、评价:⑴进步性——革命性:是几千年农民反封思想结晶;是农民阶级所能提出的最完整的反封建纲领。也是使太平天国运动成为中国历代农民战争最高峰的重要标志之一⑵局限性——落后性、空想性。体现的是一种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绝对平均主义。(阶级局限性)农民是小生产者,他们要实现的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小生产决定了他们的觉悟是自私的,平均主义满足了他们要求土地的愿望,但“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分配原则,又超越了他们的觉悟,无法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因此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二)《资政新篇》(1859)(板书)【设问】:《资政新篇》是洪仁玕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内容包括那些方面?1、背景:天京变乱,国势大衰,为重振朝纲,提出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系统的新方案。(1)政治:提倡建立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2、内容:(2)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3)文教:学习近代教育和先进技术(4)外交: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设问】:从内容上看,与《天朝田亩制度》相比,《资政新篇》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为何会有此特点?为什么《资政新篇》没有真正实行?2、评价:⑴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近切愿望。⑵缺乏实现这一政纲的社会条件(经济发展,新的阶级出现),且战争环境也不具备实行这一革新的客观条件,因此未能真正实行。(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过渡】:1856年,当太平军西征与东征胜利,军事形势一片大好之际,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由于争权夺利,矛盾却日渐尖锐化,导致天京变乱发生,天国的事业开始由盛而衰。三、天国的悲剧(板书)(一)天京变乱——由胜而衰的转折点(1856年)(板书)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设问】:太平天国前期形成以洪秀全为首的领导集团,主要由那几人组成?后来发生怎样的变化?他们发动起义的工具是什么?1、天京变乱的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经济上,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政治上,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阶级局限性思想上,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组织上,难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2、天京变乱的经过3、影响: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从战略进攻走向战略防御的转折点。【过渡】:经过这场变乱,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出现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危险局面。敌人得到了喘息之机,重建江北、江南大营,再次围困天京,太平天国的军事斗争开始转入防御阶段。(二)重建领导核心——英王、忠王、干王【设问】:为了打破敌人的包围与封锁,挽狂澜于既倒,拯救岌岌可危天国事业,进行那些军事斗争?(三)后期防御战(1856——1864):再破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再破江南大营—受挫上海—安庆失守——天京沦陷(四)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及历史意义(可以作为补充内容)【设问】:作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斗争水平最高的农民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历时长达14年,席卷十多个省份,并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尽管如此,最终还是归于失败。那导致其失败的原因有那些呢?(提示学生从领导力量、斗争对象等角度分析)1、失败原因:(1)主观: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2)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2,时代特点:(1)反封建的同时反侵略,从而具有了民主革命的性质。(2)一些领导入主张学习西方,向西方寻找真理。(3)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而失败。(4)作为“亚洲革命风暴”的组成部分,太平天国还同其他国家人民反殖民主义斗争相互推动、相互影响。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课堂小结]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西方列强发动这两次大规模侵略中国的背景,剖析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原因、目的和实质2、掌握西方列强发动这两次大规模侵略中国的经过和中国人民奋起抗争的史实,理解中国近代史既是西方列强不断侵略和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侵略的历史。3、掌握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定的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剖析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危害性,理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是逐渐形成的。(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索西方列强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原因和目的。2、引导学生对不平等条约内容进行列表和纵向比较,让学生从中概括和归纳其危害性。(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学习,深切理解落后就要挨打这一道理,形成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形成社会责任感,树立为国家富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二、教学重点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三、教学难点《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影响。四.教学过程与设计{新课导入}[新课学习]一、甲午战争1、原因(学生思考:日本挑起甲午战争的目的是什么?它为什么敢于挑起这场战争?)(1)日本经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由于国内市场狭小,因此萌生对外侵略野心。(根本原因)(2)明治维新后,随着军事实力的上升,日本在1887年制定《清国征讨方略》,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大陆政策”的制定。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3)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朝鲜政府请求清政府出兵援助,日本乘机派大军入侵朝鲜。起义被平息后,日本拒绝清政府关于中日同时撤军的建议,反而继续增兵,蓄意挑起战争。2、经过(学生寻找其经过)1894年7月,日本舰队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挑起战端。8月,清政府迎战。这一年是农历甲午年,所以,历史上称这次战争为甲午中日战争。不久,清军在朝鲜平壤陆战失利,退回国内。随后,在黄海大战中,中方损失虽比日方略大,但主力尚存。李鸿章为保船避战,命令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港,不许出海迎敌。日军乘机控制黄海制海权。随后日军进攻中国辽东和山东半岛,占领大连、旅顺等地。1895年初,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甲午中日战争以清军惨败告终。丰岛战役:被迫宣战;平壤战役:弃城逃走;黄海战役:避战保船;辽东战役:献船逃敌,威海战役:全军覆没。1、结果:签定《马关条约》(学生思考:为什么说马关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程度化大大加深内容:1895年4月,清政府与日本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条约规定: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危害:①《马关条约》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②巨额赔款,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③新通商口岸的开辟,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④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⑤在《马关条约》的刺激下,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⑥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二、八国联军侵华1、起因(1)、民族危机的加深激起中国人民的反抗——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在这里简单讲述义和团兴起原因及分析其口号)(2)、中国人民的反抗引来侵略者的镇压——八国联军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2、经过:(学生自主学习,老师不作讲述)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日益高涨。由民间组织义和团发动的反帝爱国运动,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到1900年春夏间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借口镇压义和团,联合发动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在廊坊附近遭到义和团和清军爱国官兵的顽强阻击,被迫退回天津。天津的义和团和清军爱国官兵也英勇打击侵略者。八国联军增派兵力,7月占领天津,随后再次向北京进犯。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联军统帅德国人瓦德西的司令部,就设在北京紫禁城内。八国联军在北京烧杀抢掠,罪恶累累,3、结果:溃败。签定《辛丑条约》三:《辛丑条约》(学生思考:为什么说此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两半社会?)(一)、内容:1、赔款:本息共计9.8亿两,以关税和盐税抵押,中国财政被列强控制。2、在北京设使馆界,由各国驻兵保护,成为“国中之国”。3、京津到山海关一带置于列强武装控制之下。4、严惩反帝官吏,禁止中国人民成立参加反帝组织。5、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二)、《辛丑条约》的严重危害①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使中国税收受到列强控制。②“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成为列强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③清朝腹地京津至山海关广大地区,置于列强武装控制之下。④惩办支持义和团的官员,改设外务部,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⑤《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又一个不平等条约。列强除了穷凶极恶地对中国敲诈勒索外,还迫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⑥《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课堂延伸:1、学生总结: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项目条约 程度 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半封建的程度加深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 甲午战争马关条约 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半封建的程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第13课辛亥革命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2)结合史实正确评价辛亥革命。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辛亥革命的过程,认识辛亥革命是近代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伟大历史意义。(2)通过探究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及其成因,认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行不通。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封建反动统治史实的讲述,使学生增强对中国革命只有由无产阶级领导才能取得胜利的深刻认识。教学过程:一.武昌起义1、背景:(1)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说明清政府已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的走狗。使人们认识到应该推翻腐败的清政府的统治。(2)清末“新政”、“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2、酝酿(1).思想方面:宣传革命思想。革命知识分子通过译书、办报、著书立说等形式宣传革命思想,把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革命思想武器。①译书:翻译出版了法国卢梭的《民约论》和孟德斯鸠的《法意》等著作。②办报:创办了《国民报》《游学译编》等报刊。③著书: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等。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④中心:上海和东京成为宣传革命的中心。(2)组织方面:创建领导机构。①革命团体纷纷出现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成立兴中会,决心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其入会誓词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紧接着,国内的革命团体纷纷涌现,如华兴会、光复会、日知会等。②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时间:1905年8月。地点:日本东京。内容:通过《同盟会总章》,提出十六字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它阐发为“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推举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决定创办机关刊物《民报》。性质: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意义: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3)军事方面: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同盟会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虽然都失败了,但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3、爆发——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在熊秉坤、金兆龙,率领下首先起义,武汉三镇全部光复。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二.中华民国成立1.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告中华民国成立。以五色旗为国旗,以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为民国元年。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时间:1912年春。(2)目的:限制袁世凯权力,确保民主政治。(3)内容:①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主权在民);②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平等);③国民有基本的自由;④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⑤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⑥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4)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5)意义:《临时约法》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制度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三.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1、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1).原因①袁世凯掌握了清政府实权后,对革命党人实行反革命两面手法:一面命令北洋军猛攻汉口、汉阳,以武力相威胁;一面向南京临时政府提出停战议和,进行政治讹诈。②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列强对南京政府采取了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等手段,对革命政权施加压力。③立宪派和旧官僚向革命派进攻。④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在各种压力面前,孙中山被迫妥协退让,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可以保举他为临时大总统。(2).过程(1)1912年2月,清帝退位。(2)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3)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落到了袁世凯手里,中华民国名存实亡。2、辛亥革命的功绩和局限性性质: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历史功绩:第一、它推翻了清朝的封建反动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第二、它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第三、这次革命也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辛亥革命也对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局限性: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也没有得到彻底改变。四.本课小结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2)通过对1924年到1935年中国革命形势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方法,分析研究国情,做出科学判断的能力。过程与方法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观察评价土地革命、国民大革命运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五四风雷中学生的先锋作用,培养学生秉承“五四”精神,努力报效中华的道德情操;了解共产党28年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培养学生不屈不挠的意志品质;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在坚苦卓绝斗争环境下中国共产党人的不屈不挠的斗志和精神。教学重点:五四风雷、中国共产党成立教学难点: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教学过程一.五四风雷1.五四运动的背景(1)国际①一战期间日本加紧侵略中国,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中国人民反帝情绪高涨。②十月革命胜利为中国人民解放指出了解放道路。(2)国内①政治方面:北洋军阀的封建专制统治促使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爆发的根本原因)②阶级方面: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得到发展,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运动发生准备了阶级基础。③思想方面: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为中国一批先进分子所接受,为运动提供了思想条件。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促使先进分子和青年学生积极开展爱国活动。(3)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1919年初,一战的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政府向和会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可是,和会拒绝中国的正义要求,并无理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2.运动的爆发和经过阶段时间中心主力斗争形式第一阶段1919年5月4日~6月初北京青年学生学生集会游行、罢课第二阶段6月初一6月底上海工人阶级学生、工人、商人的“三罢”斗争3.结果:取得初步胜利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表现为:(1)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2)罢免了曹、章、陆的职务;(3)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4.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1)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2)意义: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作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条件。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难点突破:1.如何理解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从反帝方面看:运动的兴起是为了反抗巴黎和会对中国山东权益的宰割,斗争口号中也明确提出“外争国权”“废除二十一条”,不承认巴黎和会对山东问题的决议。最终迫使政府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从反封建方面看:学生斗争口号中要求“内除国贼”,工人参加后,斗争进一步指向北洋政府。运动取得初步胜利,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并惩办了三个卖国贼。因此整个运动体现出与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势不两立、不妥协的革命斗争精神。2、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名称领导阶级指导思想革命前途革命范畴任务性质旧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资产阶级的平等、自由思想和民主共和观念资本主义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化的一部分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成立的三大历史条件(1)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2)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马克思主义者出现。五四运动以后,李大钊在宣传马克思主义中起了主要作用。《新青年》逐渐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陈独秀、毛泽东、邓中夏、蔡和森、瞿秋白、周恩来、李达等先后成为马克思主义者。(3)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1920年在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的帮助下,陈独秀和李大钊相继在上海、北京建立共产党组织。此后,武汉、长沙、济南、广州以及欧洲和日本等地,也先后建立了共产党组织。这些早期组织的建立为中共的成立准备了组织基础。(4)国际因素:共产国际的帮助2.成立概况:中共一大的召开(1)召开:1921年7月23日,上海。(2)主要内容:①通过党纲: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联合第三国际。②确定党的中心任务: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③成立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3.诞生的意义: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光明和希望。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三.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1.国共合作(1)原因:①中共领导工人运动的体会:认识到敌人的强大,要想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统一战线。②1923年中共三大根据共产国际指示,通过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的决定。(2)国民党一大——实现合作时间、地点:1924年1月,广州意义:这次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形成,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2.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1)兴起: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1925年,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国民革命军成立;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2)高潮:北伐战争①北伐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②开始时间:1926年7月。③打击目标: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④主要成果:歼灭吴佩孚、孙传芳主力,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1927年初,国民政府迁都武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3.失败(1)标志:①四一二政变: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政变,并于4月18日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标志着大革命局部失败。②七一五政变: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政变,以后又宁汉合流,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失败。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2)原因:①帝国主义干涉破坏,扶植代理人。②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③中共推行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在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的过程中,陈独秀和共产国际代表鲍罗廷等坚持右倾机会上义错误,限制工农运动,放弃了革命领导权。(3)教训:中共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武装,开展武装斗争。课堂小结作业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教学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武装起义和土地革命武装起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通过对1927年和1935年中国革命形势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析研究国情,做出科学判断的能力,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理论和实践辩证关系的认识能力.。了解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以及红军长征等有关史实,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养成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论从史出情境再现问题探究概括阐释独立思考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在那种坚苦卓绝斗争环境下中国共产党人的不屈不挠的斗志和精神,学习井冈山精神和长征精神,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主义的教育.重点:武装起义、遵义会议难点: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工农武装割据教学过程:一.南昌起义1、背景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了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为挽救革命,共产党开始用武装起义来回答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2、南昌起义1927年8月,周恩来、朱德等领导南昌起义。它虽然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但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教训:夺取中心城市的革命道路不符合中国民主革命的实际情况,所以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顺利。二.土地革命1.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汉口)内容:会议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意义:这次会议给正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2、秋收起义和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1927年9月,毛泽东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起义军攻打长沙受挫后,毛泽东率余部向敌人防守薄弱的山区进军。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3、土地革命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开展土地革命。影响: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根据地的经济建设。4.“工农武装割据”思想(1)含义:毛泽东总结井冈山根据地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2)三者的关系:共产党的领导是红色政权存在的重要条件;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核心内容,进行土地革命,能充分发动群众,为革命发展提供广泛的群众基础;武装斗争是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离开了武装斗争就不能保卫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赖以发展的战略基地,如果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不与根据地建设相结合,武装斗争就失去了阵地和依托,土地革命就失去了根基。(3)意义:这一理论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它科学地指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中国革命在城市遭到失败后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4、反“围剿”斗争(武装斗争)原因: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壮大,使国民党十分惊恐,从1930年10月起,蒋介石调集重兵,向根据地发动三次大规模的“围剿”。结果:毛泽东、朱德指挥红军成功地粉碎了敌人的“围剿”,根据地得到巩固和发展;1931年冬,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大会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定都瑞金,毛泽东当选临时中央政府主席。三.红军的长征1、长征背景博古、李德推行“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失利。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2.遵义会议(1)背景:长征一开始,博古等又犯逃跑主义错误,红军损失惨重,处于极端危险境地,红军将士对博古、李德不满。(2)内容: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3)意义: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3.长征胜利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与当地红十五军团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师,长征胜利结束。4.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1)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2)播下了革命的火种,铸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党和人民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3)保存了党和红军的精华,成为以后领导抗日战争的骨干。重点难点突破:1遵义会议(1)遵义会议由于受形势的制约,它只是从军事上和组织上纠正了“左”倾错误,而没有从思想上彻底清除党内的“左”倾思想。(2)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理解:党的领导从根本上说是对思想路线的领导,遵义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就是从思想上路线上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当时的中心任务是军事斗争,中央把军事指挥权交给毛泽东,就在事实上确立了他在全党的领导地位。(3)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在与共产国际联系中断的情况下,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解决了自己的路线;采取民主集中制原则,独立解决了党中央领导机关改组问题。改变了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指示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做法,实际上确立起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全局上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表明中国共产党已是一个政治上成熟的政党,完全可以独立地承担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2.井冈山精神的主要内涵:坚定的理想,不渝的信念;实事求是,敢闯新路;密切联系群众,为群众谋利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2.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本课小结作业第16课抗日战争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抗日战争爆发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史实,抗战初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情况,比较两个战场的不同特点,理解两个战场在抗战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概括和归纳历史事件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引导学生分析日本侵略中国的原因,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探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与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局面的形成之间的联系。从具体的战役中归纳出抗日战争中两个战场的不同特点,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巨大贡献以及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通过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前面我们和大家共同学习了国共的十年对峙,在此期间,毛泽东创建了我国第一块革命根据地并开创了一条新型革命道路,分别是什么?此后,毛泽东还发展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其内容是什么?提示:井冈山,农村包围城市,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导入新课】国共十年对峙后,日本大举侵华,揭开了全面侵华战争。国共两党再次走向合作,共同抗日,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的内容。一、全民族的抗战【合作探究】甲午战争后,日本并没有满足已经获得的侵略权益,在20世纪30年代,继续推行侵华战争,结合课本历史纵横思考: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相继进行了哪些侵华战争?说明了什么?对国共两党产生了什么影响?提示: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建立伪满洲国、华北事变等。说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并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1、九一八事变——民族危机加深2、七七事变——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合作探究】前面日本进行多次侵华战争,都没有作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为什么七七卢沟桥事变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呢?提示:这场战争引起了中国的全民族抗战。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全国军民奋起抗战4、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1)时间:1937年秋2)内容: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合作探究】中国共产党面对民族危机,制定了全民族抗战的正确路线。而国民党呢?制定了怎样的路线?导致了怎样的结果?提示:片面抗战路线。(中国当时由于特殊的历史环境存在两个战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条路线——全面和片面抗战路线,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相互支援,为抗日战争的最终的胜利提供了保证。)导致了正面战场的大溃败。5、正面战场的四次大会战:1)淞沪会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2)太原会战3)徐州会战4)武汉会战【合作探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四次会战结果怎样?为什么?如何来看待国民政府在抗战初期的表现?提示:失败。客观——敌人准备充分,武器装备精良,主观——执行片面抗战路线。抗战初期国民政府作战是比较积极的,在抗战中起了很大作用:第一,消耗了日军大量兵力,打破了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对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重要作用;第二,鼓舞了民心士气,特别是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大捷,促进了全国的团结御敌。第三,支援了敌后战场的抗日游击战争。第四,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影响,争取了国际上的同情和支持。但这时期也正是在正面战场上出现了丧师失地、一溃千里的严重局面。二、日军的滔天罪行1、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30多万人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1、潘家峪惨案——1941年初,1200多人2、七三一部队——细菌战惨无人道【合作探究】结合我们学习的日军的暴行和课后的学习延伸思考:日本侵华给中国人民带来怎样的危害?面对现在日本右翼势力否定暴行、美化战争的行为,你如何反驳他?提示:开放题,言之成理即可。一、抗战的胜利1、百团大战——1)时间:1940年下半年2)结果:胜利3)意义: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精神,沉重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2、中国缅甸远征军——1940年3、抗战胜利——1945年8月15日【合作探究】抗日战争中国为什么能够取胜?提示:日本发动的战争是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这种战争必然以失败告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战;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配合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本课小结】近代以来,中国屡遭外国列强的侵略。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屡战屡败,每次战争的结果都是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全民族抗战,中国军民经过八年的抗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人民彻底扭转了一百多年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战争中屡败的局面,第一次取得了完全的胜利。抗日战争无论是在中国近代史上,还是在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课后作业】第16课【教后反思】第17课解放战争1.知识与能力知识:内战爆发、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通过重庆谈判、政协会议的学习,教会学生领悟如何处理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尤其是策略问题。通过图表法引导学生归纳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的阶段和概况,注意事物量变到质变的规律。感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百年屈辱的终结,是伟大中华复兴的开始。2.过程与方法通过内战背景(国际国内形势、国共两党力量对比)研讨交流,使学生分析认识内战爆发的必然性,提高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相关材料的研习展示,认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方针调整的原因及战略反攻方向的选择,掌握观察阅读、获取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学习方法。开展小组探究性学习,用比较法引导学生回顾民主革命的历程,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加深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斗争史实的了解,认识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采取策略和方针得到了人民的真正的拥护。从原因上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从史学的角度理解选择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历史的必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后,国内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由民族矛盾演变为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此时的蒋介石一面准备发动内战,一面采取假和平的策略,为发动内战做准备。面对蒋介石的险恶用心,中国共产党采取了怎样的对策呢?中国的民主革命道路将走向哪里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内容。一、内战的爆发1、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形势1)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由中日民族矛盾演变为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2)国内主要政治力量的态度:共产党——尽力争取和平民主。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原因:①迫于国内外要求和平的压力。②内战的准备工作尚未完成。)【合作探究】蒋介石喊和平只是一个幌子,为什么蒋介石还要三次电邀毛泽东谈判?其电邀的真实意图是什么?提示: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如果毛泽东不去,就借此宣传共产党没有和平诚意,制造舆论.欺骗中国人民,把发动内战的责任推到共产党身上;如果毛泽东去了,就可以利用谈判的机会,一则争取运兵备战的时间,再则诱使共产党交出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实现他们的"军令统一"、"政令统一"的目的。3)重庆谈判:①时间:1945年8月②结果:签订《双十协定》③意义:A.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主动,在人民面前表明了争取和平的诚意。B.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和各民主党派中扩大了影响。C.迫使国民党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国民党若破坏协定、发动内战,在政治上陷于被动地位。【合作探究】毛泽东已经洞悉蒋介石的险恶用心,为什么还要冒生命危险,赴重庆和国民党谈判?提示:为揭露美蒋反动派假和平的阴谋,争取早日实现国内的和平民主等。1、全面内战的爆发1)时间:1946年6月2)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失败3)国民党的重点进攻陕北、山东——失败【合作探究】在艰苦的解放战争之余,中国共产党还在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结合课本学思之窗思考: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关系?提示:土地改革运动开展使解放区后方更加巩固,翻身农民不仅踊跃参军,支援前线,还积极承担抬担架、送粮草等任务,这一切使人民解放军的力量大大增加,使战争胜利的方向转向人民解放军。一、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1、战略反攻:1)时间:1947年6月2)主攻方向:中原【合作探究】结合课本的资料回放思考:我军第二年的作战任务是什么?何为内线战争?何为外线战争?提示:"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部分任务是"以一部分主力和广大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外线——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从解放区转向国民党统治区的进攻,属战略进攻性质。内线——是解放区军民在解放区打击国民党的进犯,属战略防御性质。2、战略决战——三大战役(1948年9月——1949年1月)【合作探究】三大战役为什么首选锦州作为战役的开始?提示:首先在东北战场展开决战.这是因为,它既可以粉碎国民党军队的战略收缩企图,又可以使东北人民解放军腾出手来转入关内作战,还可利用东北的工业支援全国解放战争,从而有利于整个战局的发展。此外,当时东北战场的态势对人民解放军也最为有利,夺取决战胜利较有把握。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北平谈判——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假和谈的阴谋,打破了其划江而治的美梦。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1、渡江战役——国民政府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2、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1)国内2)国际课本P80—81【本课小结】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撕毁协定、决议,发动的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在解放战争第一年里,人民解放军取得了粉碎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的胜利。解放战争进入第二年,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连续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牢固基础。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政府覆灭。中国人民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课后作业】第十七课练习【教后反思】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知识与能力目标⑴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⑵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2过程与方法目标:回顾工业革命所产生的社会影响,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革命活动的学习,培养坚持真理和为人类进步事业勇于探索献身的精神。一.空想社会主义与工人的觉醒1.19世纪资本主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1)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尖锐激化。(2)表现:①1825年,英国爆发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一次经济危机,此后便频繁发生。②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贫富差距拉大。③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阶级矛盾日趋尖锐且公开化,即工人同资本家展开了多种形式的斗争。2.空想社会主义(1)盛行时间:19世纪初。(2)主要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断日益暴露,社会矛盾也日益激化。(3)代表人物: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⑷基本思想:抨击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提出了一些改造社会、建设理想社会的美妙设想。⑸历史局限:不能科学地阐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运动和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其理想根本无法实现,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⑹历史意义: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之一,即思想基础。3.欧洲三大工人运动⑴时间:19世纪三四十年代。⑵原因: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逐渐明显暴露出来,促使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化。⑶事件: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⑷意义:①表明广大工人已经觉醒,由经济斗争发展到争取获得政治权利。②表明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③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二.《共产党宣言》的问世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1)经济基础: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和固有基本矛盾的逐渐暴露。(2)阶级基础: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爆发。(3)思想基础: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三个理论来源。(4)个人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深人工人群众,总结工运经验,致力于理论研究,广泛汲取优秀思想成果。2.《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时间:1848年2月(2)内容:①充分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②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肯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的进步作用,指出资本主义最终必将被共产主义取代。③科学地分析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长壮大的历史,指出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④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进而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⑤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总之,《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3)意义:①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②使无产阶级进行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发展起来。三.巴黎公社1.历史条件和原因(1)阶级基础:19世纪中期的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工人队伍发展壮大。(2)思想基础:各种社会主义学说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3)组织条件:第一国际的成立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其许多成员参与了1871年的巴黎公社革命。(4)特殊原因:1870年的普法战争失败,巴黎人民发动起义,推翻法兰西第二帝国,成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但掌权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卖国投降,对内准备以武力解除国民自卫军的武装。总之,民族矛盾尖锐导致了国内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激化。(5)直接原因:1871年3月18日凌晨,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军队企图夺取巴黎城内的蒙马特尔高地等处国民自卫军的大炮。2.巴黎公杜的成立(1)巴黎公社革命(3月18日武装起义):1871年3月18日凌晨,政府军企图夺取巴黎城内的蒙马特尔高地等处国民自卫军的大炮,不料被人发现,巴黎人民的3月18日革命开始了。国民自卫军向政府军发动进攻,并于当晚占领了政府的各主要机关,临时政府狼狈逃往凡尔赛。(2)巴黎公社的成立: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正式宣告成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诞生了.3.巴黎公杜的措施(1)政权建设:废除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和议会,代之以国民自卫军,以公社委员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下设若干委员会,掌管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大权。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并对其采取了限薪措施。(2)社会经济: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维护工人权利,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等。4.巴黎公社的失败(1)保卫公社的战斗:①1871年4月,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军队向巴黎公社发动疯狂进攻,公社战士誓死保卫公社,打退了临时政府军队的多次进攻。②1871年5月下旬,敌人攻入巴黎城内,公社战士同仇敌汽,浴血奋战。经过一个星期的战斗,巴黎公社被扼杀。(2)失败原因:①主观原因:没有接管银行,财政上陷入被动;没有同外省的革命者取得联系,更没有发动农民,导致孤军奋战;没有统一革命政党的领导,没有乘胜追歼敌人。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②客观原因:临时政府得到法兰西银行的支持,力量强大;法国当时的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无产阶级力量弱小,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还不成熟,这也是失败的根本原因。5.巴黎公社的意义(1)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2)巴黎公社的革命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3)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4)公社战士在同强大敌人战斗时表现出的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将永垂史册。小结作业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1、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俄国二月革命和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出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意义(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培养学生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1)结合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分析其爆发的必然性。(2)从不同角度比较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3)结合十月革命的伟大影响,比较十月革命前后俄国和世界形势的变化。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必然性。(2)、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与否,是革命成败的关键。(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教学过程: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一.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1.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和原因(1)物质前提:20世纪初的俄国,资本主义已经有了一定发展。俄国已基本具备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2)发展落后:经济上仍然是农业国;政治上沙皇专制制度占统治地位。(3)社会矛盾尖锐复杂:农民与地主之间、工人与资本家之间、沙皇专制与各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等。(4)一战的影响:战争给发展落后的俄国人民带来比先进国家更大的灾难,社会各种矛盾空前激化。(5)革命力量强大:工人、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士兵形成强大的反沙皇统治的革命力量。总之,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革命奠定了物质基础。但俄国的落后性对俄国首先爆发社会主义革命更具有决定性意义,即俄国的落后性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革命条件比先进资本主义国家更为成熟,并成为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策源地。2.二月革命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二月革命,统治俄国长达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3.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前者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后者掌握了实际权力。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1.《四月提纲》(1)背景:二月革命后,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临时政府掌握着实际权力。革命向何处去,布尔什维克党应采取什么路线、方针和策略,这关系到革命的前途和命运。(2)内容: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还提出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希望以和平方式夺取政权。(3)意义:为十月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指明了正确的方向。2.七月事件(1)原因: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直接原因是俄军在一战前线失败。(2)经过:1917年7月,五十万工人和士兵在彼得格勒举行示威游行,临时政府出动军队镇压,造成六百多人伤亡。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3)影响:临时政府大肆搜捕布尔什维克党人;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和平夺权已不可能。3.武装起义方针的决定(1)武装起义时机的成熟:七月事件的发生,使和平夺权已不可能。1917年8月,布尔什维克党的彼得格勒代表大会通过了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夺取国家权力的决议。同月,临时政府前线最高司令发动叛乱,临时政府束手无策,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工人、士兵成功瓦解了此次叛乱。彼得格勒、莫斯科等许多城市苏维埃的领导权转移到威信大增的布尔什维克党手中。无产阶级政党发动武装起义的时机日渐成熟。(2)武装起义方针的决定:1917年10月,布尔什维克党中央通过了在近期举行武装起义的决议,加紧进行准备工作,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作为起义的口号。4.十月革命的胜利1917年11月6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武装起义首先在彼得格勒发生。到11月7日,起义军已占领主要经济部门、交通要塞和政府各部。晚上9时45分,向临时政府的最后据点冬宫发起进攻,并于次日凌晨完全占领冬宫。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接着,莫斯科等城市的武装起义也相继取得成功。5.苏维埃政权的建立(1)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召开。时间:1917年11月7日内容:①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正式宣布临时政府已被推翻,全国政权转归苏维埃。②通过了《和平法令》,向一切交战国政府和人民建议,“立即缔结停战协定”,就公正的和约进行谈判,实现“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③通过了《土地法令》,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分配给劳动者使用,其目的在于消灭封建制度,使苏维埃政权得到农民的支持。④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一一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2)意义:这次大会表明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建立,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诞生。三.伟大的开端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1)性质:十月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以建立没有人剥削人的现象、体现社会公正和平等的社会制度为目的的社会主义革命。(2)国内意义:初步建立了无产阶级的民主制度,颁布了保障工人权利的法令,劳动人民开始实现“当家作主”的美好愿望。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3)国际意义: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方面,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成功地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实践;结束了巴黎公社失败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低潮期,开创了新的局面。对资本主义的影响方面,在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说明资本主义是可以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对民族解放运动方面,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推动了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1、知识与能力目标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提高学生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综合运用各种类型的史料,使学生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分析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结合对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学习,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成长中的事物。教学过程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人民政协的召开(1)历史背景:①南京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②1949年6月,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北平召开,成立筹备会常务委员会,负责起草共同纲领,拟定政府方针,全面展开筹建新中国政权工作。(2)主要内容:①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主席。②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③大会还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④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采用公元纪年。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⑴、背景(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主党派通过议会斗争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救国方案失败。(2)民主党派与中共并肩战斗,在中共领导下,共同创建了新民主主义的中国。⑵、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1)标志: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2)作用:在团结各阶层、各阶级力量,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实现社会主义改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地位及基本任务(1)地位:参政党(2)基本任务: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通过政协这个组织,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亲密合作,协商议政。⑷、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新发展(1)原因;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为更好地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团结各民主党派共同建设社会主义,中共发展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标志: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标志着这一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1.创立的原因新中国的成立和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民主政治建设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1)召开:1954年9月,北京。(2)主要内容:①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②大会根据宪法的规定,建立了新一届国家机构,毛泽东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内容和意义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根本政治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它体现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意志。这是新中国第—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和建设经验的总结,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宪法的颁布大大调动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4)历史意义①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进一步民主化的标志,为加强我国人民民主制度,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初步奠定了基础。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符合中国实际的,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随着历史的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将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1、建立的原因(1)中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2)旧中国由于历史条件、地理环境以及政府实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政策,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一般比较落后。(3)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2.建立过程(1)1949年的“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载入1954年宪法。(3)中国省级民族自治区共有5个。内蒙古自治区是最早建立的,成立于194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相继于20世纪50年代成立。西藏自治区于1965年成立。3.建立和完善的意义.(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各民族平等联合,团结在祖国大家庭内,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最恰当的制度。(2)它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对实现民族平等,保证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调动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产生了深远影响。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1、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或掌握“文化大革命”中我国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的史实;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认识其在民主政治建设上的转折意义;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理解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是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核心内容,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2)能力目标:通过搜集整理“文化大革命”时期有关践踏民主和法制的史料,归纳“文化大革命”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期间我国民主政治建设重大挫折的表现,学会史料搜集整理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通过访问或调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和法制建设的过程和成就,学习历史调查的一般方式,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1)指导学生收集课外资料,观看图片资料、影视资料,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获得知识。(2)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合作探究问题,参与讨论等活动,能掌握基础知识,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的能力,得到正面的思想教育。思维能力和历史比较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感悟“文化大革命”的危害,认识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2)通过感受当代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伟大成就,加深对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热爱之情。(3)学生通过学习能养成明辨是非的品格,能体会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社会的决心和信心,能增强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1、“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文化大革命”开始于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发生与这一时期的国际国内形势有关,与毛泽东对这一时期形势的错误判断有关。国际原因:1956年苏共二十大的召开,赫鲁晓夫对斯大林同志的全面否定和批判,引起思想上的混乱。随之,中苏关系趋向紧张,助长了国内形势紧张的气氛。西方国家掀起了新的反社会主义的高潮。国内原因:党内指导思想的“左”倾错误的发展;毛泽东的错误判断和发动;被林彪和四人帮一伙所利用“文革”推波助澜,妄图夺权;当时国家政治生活当中存在的个人崇拜现象。受几千年来封建专制制度的影响(历史原因)。面对国际国内紧张的形势,毛泽东错误地认为,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已经面临资产阶级复辟的危险。为此,他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把“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篡夺的权力夺回来。毛泽东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维护党的纯洁性和寻求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但毛泽东选择的方式是错误的,以致于被林彪和四人帮一伙所利用,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灾难。提问:这场由毛泽东错误发动,而被反革命集团所利用的动乱对国家、社会造成了哪些危害呢?2、“文化大革命”的危害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学生阅读教材讨论)教师归纳总结。(1)大批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人、各界知名人士和学者,惨遭批斗、抄家和残酷的迫害。(2)宪法成为一纸空文,各项法律名存实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失去保障(国家主席刘少奇被加上“叛徒、内奸、工贼”的罪名,迫害致死,成为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3)文革中,“造反派”之间开展的夺权斗争,经济建设受到严重干扰,严重影响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4)文革期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十年没有召开,人民代表也无法正常行使权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不能实行,新中国成立以来逐渐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中断了。由此可知,“文化大革命革”所带来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进一步置疑)为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我们从中得到了哪些教训?3、“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1980年8月下旬,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询问邓小平:中国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邓小平回答:只有认真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从制度上解决问题。”从上面这段材料,我们可以看出,避免文化大革命这样的悲剧重演必须从制度上解决问题。具体应该怎么办呢?(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总结:(1)国家决策必须遵守法律程序,避免因领导人的决策失误给国家、人民带来损失,既要实行“法治”,而非“人治”。(2)完善法律制度,约束公民行为,使法律不因领导人意志的改变而改变,以切实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3)加大对公民法制教育的力度,以提高“公民知法守法、自觉维法”的意识。总之,就是要加强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建设。文革”结束后,党和人民深刻认识到“要保护人民民主,避免社会动乱,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的法制”。下面我们学习新时期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逐步健全。二、法律制度的走向健全“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为法律制度的健全提供了契机;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人民痛定思痛,深刻认识到,要保护人民民主,避免社会动乱,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文化大革命”之后,中国政府和人民是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先请看投影的这段材料,思考这个问题。从1979年全国人大开始立法起草工作,到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新宪法突出了对公民人身权利的保障。新宪法通过后二十多年中,我国在立法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在内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民主政治建设更趋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坚实基础。提问:伴随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逐步健全,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也逐步得到了重建和完善,主要表现哪些方面?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三、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家恢复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重新召开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人大和政协工作的发展与完善提问: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什么时候召开的?学生回答:1949年9月,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召开。提问:1956年我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合作的方针是什么?学生回答:1956年党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合作方针。提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有何意义?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如何?(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总结:1954年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其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但是,十年“文革”人大和政协形同虚设,民主和法制遭践踏,国家的组织生活遭到极大破坏。进入新时期后,国家恢复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82年,在原来八字方针的基础上了进一步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这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异步完善。进入新时期,党和政府更加注重民族工作,恢复和发展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健全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党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在新时期得到进一步确认和完善,主要体现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制定和实施。提问:民族区域自治法颁行有何历史意义?(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总结:民族区域自治法从法律上确认了中国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民族事物的权力,体现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新时期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除了上面提到的人大、政协、民族等制度恢复和发展外,党和政府还积极推进了基层民主建设。3、以农村为重点的基层民主建设的加强(投影演示有关“海选”的材料)“所谓“海选”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就是全体有选举权的村民,按照候选人的条件,每人一张空白选票,自主选票,自主填写村委会各类职务候选人的姓名,然后采取投票方式计算每一个初步候选人得票多少。这种提名方式透明度高,每个选民都可以自主表达自己的意愿,充分体现了直接选举的本质特点,所以一产生就受到农民的广泛拥护。1998年,吉林省第四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农村采取了“海选”方式提名初步候选人。还有的地方实行“一次性”投票选举,在选举中获得决定的当选票数时,即为正式当选。”提问:以上材料体现了我国以农村为重点的基层民主的加强,其表现主要有哪些?请结合教材内容回答这个问题。(学生讨论)教师归纳:(1)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了基层民主,改变了过去由上级政府任命村委会干部的做法,推进了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2)各地在普遍推行村民自治、民主选举的过程中,创设性的发展了各种村民选举制度,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吉林省率先兴起的“海选”制度。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识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中英谈判和香港回归;中葡谈判和澳门回归。海峡两岸隔绝状态的结束;“汪辜会谈”;江泽民对两岸关系发展的八项主张。⑵理解:“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及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对实现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复兴的巨大历史意义。⑶运用: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中国为什么能收回香港、澳门,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和江泽民对两岸关系的八项主张,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观察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⑴全面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阅读邓小平、江泽民关于台湾问题的有关讲话,深入了解“一国两制”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内容及其实践。⑵观看有关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纪录片及电视、广播、报纸中有关“一国两制”的新闻,深刻体会其实践作用。⑶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到港澳地区参观、旅游,亲身感受“一国两制”的伟大成就。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学习“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认识到实现祖国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意义。⑵通过学习“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其实践,认识到实行“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根本保障和惟一可行之路。二、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七子之歌》使学生回忆澳门回归的历史。点明澳门能够回归祖国,是由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一国两制”政策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它为什么能促使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对于解决台湾问题,它有什么积极的指导意义呢?这就是本课要学习的内容。[讲授新课]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一)背景1、《告台湾同胞书》:在《告台湾同胞书》中,大陆向台湾伸出了橄榄枝,提出了和平解决的方法,并发出了真诚的邀请。停止炮击的决定更引起了台湾同胞的强烈反响。与此同时,邓小平再次支持了这种做法。2、邓小平讲话:解放台湾→台湾回归【共同探究】和平解决是最好的解决方法,但是和平解决的道路应该怎样走下去呢?(二)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共同探究】什么叫做“一国两制”?(引导学生分析“一国两制”的内涵,:“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坚决反对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等分裂国土的图谋。“两种制度”是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港、澳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维护台、港、澳地区的繁荣与稳定。)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当一国两制的构想被邓小平提出时,整个世界都被这个具有创造性的想法震惊了。【共同探究】为什么“一国两制”这么让人们惊讶呢?(三)意义:重大的战略决策,完成祖国统一的指导方针一国两制的构想本来是为台湾问题量身打造的。但它尚未在台湾问题中开花,就在处理香港问题的时候结果,得到了成功的运用。二、香港,澳门的回归(一)香港的回归【共同探究】香港问题的由来?香港,这颗“东方明珠”。鸦片战争后,一直被英国占据。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政府一直没有放弃收回香港的努力。20世纪80年代,中国收回香港的实际终于成熟了。1、香港回归的条件【共同探究】归纳香港回归的两个历史条件?(1)“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了极大的发展2、香港回归的经过(1)中英谈判①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的会谈(【多媒体】《与撒切尔夫人的会谈》)【学思之窗】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在人民大会堂就解决香港问题举行会谈。会谈开始后,邓小平强调: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如果中国在1997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8周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待。经过3年,22轮的艰苦谈判,终于在1984年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②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的发表(2)香港回归庄严的时刻到来了【多媒体】放映有关香港回归的纪录片。(3)香港回归的意义【共同探究】香港回归的意义?①对香港: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耻辱,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②对中国: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进了重要的一步。③对世界: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香港回归祖国说明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及综合国力的增强,香港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才能回到祖国的怀抱,才能洗雪百年国耻。这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香港回归的烟火尚未消散,澳门回归的礼花又一次为中国点燃。1987年,关于澳门回归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二)澳门的回归【共同探究】澳门问题的由来?1、《中葡联合声明》的发表(结合图片讲解)2、澳门回归请大家记住这个日子吧!1999年12月20日,在外漂泊了442年的游子终于回到了母亲的怀抱。(【多媒体】“澳门回归”《七子之歌》)小结:20世纪末,中国的这场盛事向世人证明了“一国两制”的正确和中国人同意祖国的决心是不可动摇的。“世纪梦圆归港澳,百年功成盼宝岛!”自蒋介石逃亡台湾。宝岛已经和祖国大陆分离了整整56年。浅浅的海峡隔不断两岸的血浓于水。“一国两制”的成功更为台湾回归提供的范例。台湾回归的条件越来越成熟!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共同探究】台湾问题的由来?国民党逃到台湾,外国反华势力的阻挠70年代来,随着大陆的改革开放,海峡两岸的关系有了新的发展。(一)原因:【共同探究】(引导学生分析原因)(1)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2)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政策和措施,促进海峡两岸的和缓与交流(二)表现:1、两岸的隔绝状态被打破(1)1979年,实现正式的停火,倡议通邮、通航、通商(2)1987年,探亲,进行经济、文化上的交流2、汪辜会谈(民间的交流)3.连战访问大陆[课堂小结]分析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伟大意义。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香港回归祖国说明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及综合国力的增强,香港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才能回到祖国的怀抱,才能洗雪百年国耻。这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也是世界上用和平方式成功解决了国与国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的光辉典范。第23课新中国初期外交建树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通过对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的比较,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情境再现,历史比较,探究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与旧中国屈辱外交的根本区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建国初期外交成就的概括和分析,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一.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1.提出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最突出的变化就是出现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2.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主要包括:(1)“另起炉灶”即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即先消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3)“一边倒”即坚定不移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使中国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孤立。3、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在建国的第一年里,人民政府在正确外交方针指引下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另有英国、荷兰等8个国家承认了新中国。4.意义: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孤立和封锁的政策。对于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二.50年代的外交成就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提出背景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并共同倡议将它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2)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后来“平等互惠”改为“平等互利”,“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3)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为开创我国的外交局面奠定了基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2.日内瓦会议(1)背景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在苏联的推动下召开的。(2)成果以周恩来为首席代表的中国代表团,推动了会议的进展,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3)意义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对协议的达成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显示了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3.万隆会议(1)背景二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高涨的形势;独立后都面临着反对新老殖民主义,发展民族经济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问题。(2)成果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会议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3)意义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这是亚非历史上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由亚非国家自己讨论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的发展问题的会议,代表着一种新兴力量的崛起。亚非会议的成功召开,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国家的联系,促进了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知识与能力目标:(1)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2)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析教材提供的图表掌握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外交方面打开新局面的原因及三大重大外交成就之间的相互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关系的改善,说明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并积极参与到国际事务中来。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原因(1)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国丧失了代表中国人民的任何法律与事实的根据。(2)20世纪70年代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3)国际: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2.过程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台湾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3.意义(1)它是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2)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更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2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1、中美关系缓和的原因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1)从美国方面看,是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以及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不得不调整对华政策。(2)从中国方面看,为了解决台湾问题,解决中美之间的长期争端,为了遏制苏联,必须改善同美国的关系。基于共同的利益,中美双方急需改善两国关系。2.过程(1)1971年7月美国总统特使、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为尼克松总统访华做准备。(2)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3)1978年中美签署《中美建交公报》(4)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5)1979年初,邓小平副总理访问美国,这是中国领导人对美国的第一次访问。它揭开了中美关系的全面发展阶段。思考:结合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形势分析中美关系走上正常化的原因,试析始终左右着两国关系的两个基本的因素是什么?提示:国际形势:二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到了20世纪70年代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直接影响到中美关系的发展。具体表现在:(1)资本主义阵营内的变化,由于西欧和日本的崛起,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强有力的挑战,美国不得不调整其与欧洲和日本的关系。(2)这一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经济实力的下滑使其在与苏联的对抗中处于守势。(3)美国深陷侵越战争的泥潭。(4)社会主义阵营由于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而不复存在,中国受到来自苏联的危险日益增大。正是这种世界局势的变化才使得中美两国的关系从长期的对抗开始走向正常化。 基本因素:一是政治制度,另一个是共同的国家利益,不同的政治制度使两国疏远,共同的国家利益使两国接近。3中日关系的改善1.原因(1)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2)日本对华友好政党和团体的推动,为两国关系正常化打下了基础。2.过程(1)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并签订了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2)1973年初,中日两国互派大使,中日两国建立了外交关系。(3)1978年,中日双方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成为发展两国友好关系,维护亚洲与世界和平的重要保障。3.影响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和中日建交,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三十多年来,始终主张各成员国之间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在处理国际事务中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知识与能力1、掌握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等基本史实,理解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背景及实施步骤;2、掌握欧亚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各国内部的民主改革;华沙条约组织;经互会等史实,归纳二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基本特征;3、掌握德国的分裂;朝鲜半岛的分裂;古巴导弹危机等史实,正确分析“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过程与方法问题探究对比分析史料研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两极世界的形成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大国的争霸是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给世界和平带来威胁。要维护世界和平,必须反对霸权主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苏两国作为反法西斯同盟国中最重要的两股力量,团结合作,共同为打败德、意、日法西斯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在战后,两国的合作关系逐渐发生变化。(多媒体:打出丘吉尔在富尔顿发表的演说中的一句话)提问:丘吉尔的演说表明了西方国家对苏联的态度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这正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从而导入新课。师:战后美、苏两国的对峙争霸,使世界进入了“冷战”时期。提问:什么叫“冷战”?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一、美国的“冷战”政策师:接下来我们首先要了解有关冷战的背景(多媒体播放雅尔塔会议上三巨头图片)提问:二战后期,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会议上讨论了哪些问题?过渡: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两极世界格局的框架。从此后开始,美苏两国开始在各个领域进行争霸活动。师:(多媒体打出有关战后美、苏两国经济、军事方面的材料,以及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家利益不同的材料)提问:美国发动对苏“冷战”的原因何在?师:(介绍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及其8000字电报)(叙述)1946年,丘吉尔在富尔顿的演讲,成为了美国对苏联实行“冷战”的导火索;1947年3月,杜鲁门发表演说,标志着“冷战”的开始。师:(多媒体打出问题,思考)美国的冷战具体在政治、经济、军事上有何表现?(多媒体提供有关战后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残破、政治动荡的典型事例)提问:美国对欧洲提供经济援助的原因?过渡:对西方国家进行援助,对于东欧各国不愿与美国合作的国家政治上进行遏制,经济上的封锁(多媒体投出“北约海军军事演习”图片以及美国建立“东南亚军事条约网”的相关资料)提问:北约军事集团的建立对世界局势产生的影响?二、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过渡:随着美国开始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遏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也加强了相互联系,以打破美国的遏制。提问:社会主义阵营中主要有哪些国家?重点强调: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1、东欧各国中很多国家是在苏联的直接帮助下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的,但南斯拉夫有所不同,对苏联又很强的依赖性。2、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对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作用。(2)提问:欧亚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革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过渡:除此之外,社会主义各国为了进一步加强在经济、军事上的合作。(3)提问:苏联等国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抗?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师:处于美苏冷战下,整个世界处于战争的威胁中,虽然从整个世界看,美苏实力的均衡,对峙保证了世界的相对稳定,但从局部地区来说,美苏的冲突却是非常激烈,甚至是武装冲突。柏林危机(多媒体提供相关的柏林墙图片,文字资料)朝鲜战争(讨论:你认为柏林及朝鲜分裂以及美国发动朝鲜战争的原因)师:(点评)1、朝鲜分裂是由于美苏在战后处于政治原因认为的割裂了朝鲜半岛,处于美苏自身的战略需要,不顾弱小国家的利益。2、美国发动战争是为了保证其在东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利益,维护亚洲地区的战略军事。过渡:美苏除了政治对抗外,在军事上也激烈对抗,尤其是古巴导弹危机,使整个世界处于核战争边缘(多媒体打出相关的历史图片,地图,数据和文字资料)讨论:古巴导弹危机最终解除的内在原因?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苏联的实力要略逊于美国,同时双方都保持了最大克制)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一、教学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走向联合的欧洲欧洲一体化的具体进程:舒曼计划、《罗马条约》、欧洲共同体情景再现运用经济与政治之间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欧洲的联合过程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因为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导致各国(区域集团)之间实力对比此消彼涨,因此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迅速崛起的经济大国日本美国对日政策由占领转向扶植、《国民收入倍增计划》问题探究:日本为何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分析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可以弥补国内资源的不足,使日本迅速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与中国的振兴不结盟运动兴起、形成的标志及其行动纲领、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史为鉴:从其他国家(如日本)发展经验探寻中国发展的措施横向比较中国与不结盟运动的关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必由之路,由此加深对当前我国“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政策的理解二、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纲要先回顾本章的线索,二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及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我们说,二战后形成了以美苏争霸为主的什么格局?没错,但我们知道在六、七十年代,世界政治力量发生变化,多个区域或国家的综合国力加强,冲击了两极格局,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出现,我们说这是什么格局?对的,然后到了八十年代末期,东欧剧变,1991年发生了一件什么重大事件导致两极格局的瓦解?答得好,看来同学们的基础知识都挺扎实,现今,我们说是“一超多强”的多极化发展的政治格局,那大家应该知道哪一个国家是超级大国?好,那现在我们就已经回顾了我们本章的线索:两极形成→多极化出现→两极瓦解→多极化加强(板书)对比较简单的基础知识学生应该可以回答:两极格局。学生回答:多极格局学生回答:苏联解体学生回答:美国导入新课从本章线索中引出本节课的课题:那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板书)再从本章线索中展开本节课的线索,并要求学生掌握学生回答:日本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我们知道二战后美苏争霸引起了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对峙,美苏两国在五、六十年代掀起了军备竞赛,并在世界不同的地区引起了局部战争,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因素,都造成国力了下降。而与其同时,战后的欧洲国家逐步走向联合,另外,哪个国家通过改革从战败国变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没错,除了这两股资本主义政治力量的强大,我们还知道许多亚非拉国家独立后形成了一股新的政治力量,我们称之为什么?对,那现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哪一个?没错,这几股政治力量的出现就使二战后的两极格局受到冲击,世界格局出现了多极化,掌握这节课的线索:美苏实力下降,欧、中、日及第三世界力量上升(板书)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线索以及本课的两个探究问题(书本181页):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是如何发展成为经济大国?2.世界格局为什么会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一起学习本节内容。学生回答:第三世界国家学生回答:中国讲授新课一.欧共体结合最近新闻,询问学生有关欧盟的资料,了解学生的课外知识和对国际大事的关注程度,并引起学生的兴趣。不知道最近同学们有没有看新闻报道,前几天,欧盟的两个国家举行公投,都否决了欧洲宪法,大家有留意这个新闻吗?老师简要概括欧盟公投事件没错,看来同学们都挺关心时事,欧盟由25个欧洲国家组成,但是欧盟现有的立法、行政机制过于复杂,阻碍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因此,要求制定欧盟的宪法,简化现有的程序,加快欧盟经济联合的步伐。不过,在法国和荷兰的人民,他们觉得本国失业率一直没有下降经济没有改善,而且担心欧盟发展过快,因此在这两个国家的公投都没有通过。通过新闻事件分析,引出欧共体成立的原因好了,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当初欧共体成立的原因,同学们阅读书本181页,找出欧洲国家走联合的原因。(板书)一.欧共体原因注重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找出答案学生讨论,回答:法国、荷兰学生阅读书本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现在我们就一起分析欧洲国家走向联合的原因,大家看书本,第一,二战后欧洲丧失世界政治经济重心体系。同时让学生回顾以前的基础知识我们说在世界近现代历史当中,二战前的世界经济政治文化中心都在西欧,大家回想一下,举个例子,说明一下,或者从过往的世界格局中找出答案。如果学生回答不出,则由老师引导拿破仑战争后以欧洲为中心形成了维也纳体系,1914年到1918年,以欧洲为中心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等等,从这些史实,我们可以了解到在二战以前欧洲是世界的政治经济中心。现在却被美国和苏联取代。第二,各国战后经济凋敝,出现政治危机,社会动乱。由于经济衰退、政治危机、社会动乱的原因这就迫使各国政府必须改革,重新稳定政局。与此同时,我们知道,二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美国和苏联争夺世界霸权,在全球范围内划分势力范围,尤其是欧洲,所以我们由此推断影响欧洲国家走向联合的原因。第三,美苏争霸的影响。补充课外知识,引起学生兴趣那我想问一下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欧洲哪个国家,在二战后被美国和苏联分区占领,并成为美国和苏联斗争的中心?没错,德国,战后,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资本主义性质的联邦德国和社会主义性质的民主德国分别成立,首都柏林也成为斗争的对象,在二战后,美苏两国就引起了三次的柏林危机。国内的经济衰落,社会动荡,国外又有两个超级大国在势力扩张,欧洲的许多国家都知道单靠本国的实力是很难发展起来的,因此他们趋向联合起来发展。这就是第四个原因。第四,在经济发展中,需要联合。最后一个原因是书本上没有提到的,老师在这补充一下,就是,第五,远源流长的欧洲统一思想。过往的历史名人都曾经提过欧洲统一的概念,包括但丁、卢梭、丘吉尔等。学生回答:维也纳体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个体系……学生回答:德国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通过游戏考察学生的地理和历史常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课堂气氛。分析了欧洲国家走向联合的原因,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考考大家的历史常识。老师会给大家出一个题目,然后第一个同学回答,第一个同学回答后指定另一个同学回答,第二个同学回答后指定第三个同学回答……如此类推。举个例子,请你说出我们国家省份的名称。那么李连杰同学答:广东省,张曼玉。那么被叫到名字的张曼玉同学叫要回答:江西省,姚明。同样被叫到名字的姚明同学就要回答:湖北省,XXX……如此类推,大家明白游戏规则啦吗?哪位同学答错或者答不出就算输。好,游戏开始,老师的题目是:请你说出你所知道的25个欧盟成员国的名称。班长你先说。游戏后展示欧盟地图,导入另一知识点,通过地图讲解欧共体的进程好了,有一个同学答错,两个同学答不出,那么现在老师给大家看一下欧盟的地图。(板书)进程。展示地图并讲授知识点同学们,现在阅读教材181页到182页,看看欧共体的内容,找出它和当时其他的区域性经济组织有哪些不同点。(板书)内容从书本上,我们可以知道欧共体的内容包括:⑴.关税和贸易政策。⑵.农业和渔业政策。⑶.单一的欧洲货币体系。⑷.政治一体化。⑸.共同的外交政策。从它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后单一的货币体系,政治一体化,共同的外交政策这三个内容就是欧共体与当时的其他区域性经济体系的最大不同点。让学生从已讲得知识中总结,思考问题了解了欧共体形成的原因,进程及内容后,我们可以猜测到一个经济走向联合的国家联盟,它在经济发展后,反映在政治上,它又有什么样的影响?大家思考一下,我请一位同学来回答。(板书)影响XXX同学你来说一下。总结学生的回答学生集体玩游戏。班长:法国,陈彩虹。陈彩虹:英国,李景亮。李景亮:德国,何志强。何志强:荷兰……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首先我们可以知道欧洲国家经济联合肯定就⑴.促进西欧国家的经济发展。再来,欧共体经济强大了,在经济贸易中就必会面临与美国、日本的竞争。⑵.在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我们说,经济决定政治,现在,联合的欧洲国家经济实力增强了,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实力也增强了,那它就不向过去那样为美国马首是瞻,并且有自己的政治和外交覥求。⑶.增强与美苏抗衡的实力,使世界政治力量发生变化。▌.日本现在我们分析了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其อ一极新的政治力量,那么接着我们来学习另一极新的力量——世甌第二号经济大国——日本。要求学生带着本节课的探究问题阅读书本找出答案大家带着本章的第一个探究问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是妀何发展成为经济大国?也是本穠的重点来阅读书本,从书本中找出原因。(板书)二.日本原因老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介绍日本成为经济大嘰的有关资料同学们边阅读书本边听老师介绍日本经济发展的表现:日本5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60年代末期,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到了1987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苏联,成为仅此美国的世界经济大国。好了,我们知道二战中日本受到原子弹的杀伤,二战后国家一片寥寂,人民生活困难,经济受到严重破坏。那他们是如何把托这种困境的?XXX同学你说一下。总结学生的回答,在讲授知识点过程中可穿插现实生活中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例,引起学生的兴趣。答得不错。我们可以说,首先国内,⑴.政府进行大力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从1956到1973年,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日本政府根据国内外形势制定了符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1960年,池田内阁提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使日本经济有计划地进入高速发展时期。阅读书本学生思考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同时人民也积极投入战后的恢复和建设当中。再来日本政府⑵.重视教育,引进先进科学技术。众所周知日本这个国家是非常重视教育和科技的。尤其是它的科技,我们现在用的家庭电器、汽车、游戏机等等,你们说一下日本的电器、汽车、游戏品牌?待学生回答后回归到课文内容上嗯,现在我们再分析,当时日本得到了哪个国家的扶植?在讲授知识过程中提问学生有关的时事知识。没错。⑶.美国大力扶植。我们知道,随着“冷战”的加剧,特别是中国大陆形势的变化,美国对日本的占领重点开始转到帮助日本恢复经济,以此来遏制中国和苏联,并把日本作为他在太平洋的重要军事基地。大家知不知道日本哪个地方直到现在还有美军的驻军?没错。美国一再削减至免除日本对美国的战争赔偿,同时,还向日本提供资金和技术。刚才XXX同学说了一个因素,就是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美国向日本订购军需用品,日本从中获利。因此,我们说⑷.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日本借此机会使日本商品进入世界市场。另外,我们知道日本是一个战败国,他被规定不可以拥有正常的军事力量,⑸.国民经济非军事化。这样,日本利用这个原因,把国家的重心都放在经济建设上。我们说,经济决定政治,日本从战败国走向世界经济大国,那么,随之,他的政治要求也出现了变化,那么它对世界格局又产生了什么影响呢?现在我们一起来分析。(板书)影响老师学生一起分析、思考问题。战后以来,日本一直依附着美国,但是,随着日本本国经济实力的强大,在政治、外交等方面表现出自己的主张。⑴.不再受制于美国,在国际中与美国既有联盟亦有摩擦。⑵.在资本主义世界,与美、西欧三足鼎立。⑶.提出“政治大国”的目标。我问一下同学们,你们知道日本想成为“政治大国”的其中一个目标是什么?提问同学有关时事常识,引起学生兴趣XXX回答……学生阅读书本思考问题XXX同学回答:……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就是进十年来,日本都向联合国提出要求成为第六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最后一个影响就是产生了多极化中的另一极政治力量。⑷.促使世界向多极化格局发展。现在我们已经分析了导致多极化出现的两个政治力量,而这两个政治力量都是资本主义国家,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分析一下,除资本主义国家之外的其他政治力量的变化。过度,转入第三部分三.不结盟运动和中国回到我们本节课的线索,我们关注一下第三股新的政治力量——第三世界国家,现在同学们阅读书本183页到184页,了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形成、内容及影响。学生阅读书本,掌握知识点。(板书)三.不结盟运动原因大家看了书本,我们可以归结不结盟运动兴起的两个原因,⑴.二战后,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运动发展。⑵.为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己的独立。二战后独立的新兴国家,为维护独立、主权和发展经济,既需要国际合作与团结,又不愿介入美、苏的争霸斗争,他们采取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外交政策来维护自己的独立,奉行不结盟的政策,这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被称为“第三世界”。这就是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原因。(板书)形成接着我们来看不结盟运动的形成: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印度总统理尼赫鲁提出不结盟的主张,不结盟运动兴起。1961年,不结盟会议在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举行,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板书)影响现在,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不结盟运动的影响。⑴.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第三世界的崛起,作为一支新的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不结盟运动兴起后,帮助了其他一些还没有独立的、曾受殖民压迫的落后国家开展解放运动。⑵.推动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殖民国家的独立,并且以一种新的力量参与国际事务,这表明过去的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崩溃。⑶.加速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崩溃。⑷.影响世界格局的变化。学生回答:先锋、日立、电子游戏任天堂、SONY,丰田汽车等等学生回答:美国学生回答:冲绳学生思考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最后,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第四股新的政治力量,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板书)中国——改革开放老师简单介绍中国发展情况我们知道,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6年,三大改造后,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中国开始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但受“左”倾思想影响二十年,我国经济停滞不前。直到1978年,重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学生阅读教材巩固新课一、本章小结学习了本节内容后,我们一起来解决课本的第二个探究问题:2.世界格局为什么会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二战后美苏争霸造成了彼此实力的下降,与此同时,战后的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美国、西欧、日本在这一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另外,随着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经济政治的发展,世界日益显示出多极化趋势,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日益强大,这些因素促使世界走向多极化发展。二、巩固练习1、欧共体形成的根本因素是AA、联合抗衡美苏 B、生产力的发展,经济联系的加强C、摆脱美国的控制  D、遏制共产主义的需要2、二战后日本政府的首要工作是CA、发展教育 B、力保天皇 C、发展经济 D、重建政府威信3.70年代,在经济上对美苏两极格局造成冲击的是AA、西欧、日本的崛起 B、第三世界的崛起 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C、中国的崛起 D、亚太经合组织4.不结盟运动诞生于AA、1960年B、1961年 C、1971年 D、1973年5.第三世界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事件是BA、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C、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 D、中国加入联合国6.举例说明第三世界在世界政治经济事务中的作用?举例:1971年,在第三世界的共同努力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得到了恢复。学生课堂上完成练习,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讨论,考察学生新课的学习程度。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波兰巨变、两德统一的过程;掌握苏联解体的过程,探讨东欧巨变、苏联解体的实质和原因;理解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具体内容,探讨在此趋势下过国际关系的特征。(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历史资料、历史图片,加强学生对抽象历史知识的理解;通过合作探究,增强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通过思路引领,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三)情感价值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运动虽然遭受挫折,但并不意味着失败,它是前进道路上的曲折,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走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二.重点与难点:重点:两极格局的结束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难点:两级格局解体的原因,以及多极化趋势下和平与动荡的国际关系出现的原因。三.教学设计:导入: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东欧剧变:【设问】东欧剧变(1)什么变了?——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1)实质: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设问】(2)这种变化,我们为何用“剧变”来形容?我们可以通过了解东欧剧变的表现来回答这个问题?(2)表现:波兰剧变、德国统一等结合图片讲解波兰剧变、德国统一东欧剧变的方式各有不同,大都是通过选举和平方式演变的。例如波兰。1989年西方国家支持的波兰团结工会在大选中获胜,组织政府。波兰开始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另一种和平方式是通过国家的统一来完成的。例如德国。二战后德国一分为二,即实行社会主义的民主德国,我们称其为东德和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联邦德国,我们称其为西德。两者之间以柏林墙间隔。然而在1989年,这道柏林墙已经不能阻隔东德公民大量外逃。1990年,两德统一,统一后的德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1989年至1990年,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国,政权纷纷易手,执政四十多年的共产党、工人党均丧失统治地位,完全放弃了社会主义的方向。由此可见,东欧剧变一是时间短,二是变化大。因此我们用东欧剧变来形容。【设问】(3)东欧剧变的原因?为什么东欧各国会发生剧变?(3)原因:a内部:长期受制于苏联,照般苏联模式;经济发展缓慢,导致经济危机;各国党和政府忽视民主和法制。b外部: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西方和平演变政策东欧剧变成了两极格局结束的前奏。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2、苏联解体:【设问】为何如此一泱泱大国,在1991年轰然倒塌?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下面,我们就先从其解体过程窥探一二。苏联在斯大林统治期间,建立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此时已经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为维持世界大国的地位苏联需要改革。1985年,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他上台之初,把注意力集中在经济改革上。但是困难重重,无法打开局面。1988年起,他转而进行政治改革。戈尔巴乔夫提出政治多元化观点。但他的改革并不成功,相反加剧了民族矛盾,民族分离活动愈演愈烈,也最终催生了八一九事件的发生。这次事变的实质是党内一些高级干部为社会主义所做的一次失败的努力。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在八一九事件中,苏军被叶利钦所控制,也表明了苏共失去了其在苏联国内的统治地位,苏联的政权性质发生了变化。1991年底,俄罗斯等11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正式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同时宣布“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止存在。两级格局也随之瓦解。【设问】【引导学生讨论回答】苏联为何解体?(2)原因:内部:1)历史原因:苏联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根本)2)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直接)外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实行“和平演变”战略。【问题拓展】我们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样的经验教训?经验教训: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本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2.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3.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不断深化改革,以解放生产力。同时,在改革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4.必须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5.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搞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6.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以保障经济建设;要搞好执政党的自身建设,坚持党的群众路线。7.必须不断提高我们的综合国力,以适应国际竞争的形势。二、和平与动荡并存【设问】那么,导致世界动荡的因素有哪些呢?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1、北约轰炸南联盟两极格局结束后,在冷战阴影掩盖下的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原南斯拉夫各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1992年,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宣布联合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简称“南联盟”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这个联盟中,塞尔维亚是主体。然而在塞尔维亚南部的科索沃地区恰恰相反,科索沃地区90%是阿尔巴尼亚族人。阿尔巴尼亚族人要求脱离塞尔维亚独立,从而引发了塞、阿两族的冲突,并酿成流血事件。从此科索沃地区一直处于动荡之中。1999年初,科索沃的塞尔维亚警察与当地反政府武装又发生冲突,这次冲突导致40余人死亡。当时欧洲舆论一边倒的指责南联盟政府蓄意对阿尔巴尼亚族进行屠杀。于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高举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干涉南联盟内政。他们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即科索沃高度自治,南联盟从科索沃撤军,北约派多国部队进驻。这一方案显然很难被接受,于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向南联盟发动了长达78天的狂轰乱炸。造成世界局势动荡的因素有哪些?A“冷战”结束后,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压抑的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相继爆发。B美国试图独霸全球,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C国际恐怖主义呈现泛滥趋势。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我比较赞同第三种观点。经济决定政治。我们来看一看2000年至2002年世界各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从这张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依旧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超级大国的地位并没有动摇。但与此同时,又有一些新的力量在崛起。因此美国极力构筑的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的设想很难实现。相反,各种新崛起的力量正把世界向多极化方向推进。1、欧盟1992年欧共体各国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正式签订《欧洲联盟条约》。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一个政治及经济货币联盟诞生。伴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欧盟的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它不再向过去那样为美国马首是瞻,而是有了自己的政治和外交要求。【学思之窗】2、日本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后,极力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3、俄罗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并拥有可以和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好转,俄罗斯的国际地位有了很大改善。4、中国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当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各国的经济、政治实力还处于变化之中,多极化毕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还未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回顾历史: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我们立足现在:和平与动荡并存。“一超多强”局面显现。我们展望未来:“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91\n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希望同学们能回顾历史、立足现在、展望未来,争取更加和平美好的世界。91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