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4.68 KB
- 2022-08-1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教材分析关于本课,《课程标准》的学习要点是“了解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但从历史溯源,应从夏商讲起,将重点放在西周的政治制度上。本单元内容以中央集权制度为核心,介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演变。从此立意出发,本课则应突出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前,存在以血缘纽带维系的宗法分封制向其过渡的转变。万事开头难。本节课作为高中历史新课程第一模块的第一课,具有开创性的地位。能否讲好这节课,影响到其后课程能否顺利进行,故应给与极大的重视。学生分析高一新生刚刚结束了初中阶段的学习,对历史的认识仍处于感性层面,知识结构不完整。在高中阶段第一堂历史课的教学中,应注意联系这个实际,做好初中与高中历史课学习的顺利过渡,引导学生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夏商时期确立的王位世袭制、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内容。课下搜集、补充相关材料,培养搜集、阅读历史资料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了解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归纳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作用及影响,初步掌握解读历史信息的方法。通过简要梳理商、周的政治制度演变,培养和提高历史意识,掌握历史性地分析问题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夏、商、周三代创造了中国早期的特色政治文明,是对世界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贡献。二、重点与难点1.重点:西周的分封制——分封制的内容、作用及影响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有效维护了西周的统治和社会稳定,且上承夏商王位世袭制,下启秦汉的中央集权制,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2.难点: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从王位世袭到分封诸侯,勾画了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演变脉络,但贯穿其中始终不变的是血缘关系这一纽带。而这又集中体现在宗法制当中。所以,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特点是以宗法制为核心,具有浓厚的家族色彩。教学设计导入新课:夏、商、西周时期正处在中华早期政治文明形成的阶段,这一时期产生了哪些政治制度?这些政治制度又具有怎样的特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一起来了解。三、自学指导104\n1、王位世袭制是如何产生的?商朝时期中央与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怎样的?夏商政治制度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2、概括分封制确立的目的、内容及作用?从分封的对象和封国分布地区来看,西周分封制有何特点?3、归纳宗法制实施的目的、其基本含义、主要内容及历史作用。4、分封制与宗法制之间是怎样的关系?5、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有哪些?四、先学五、后教(一)1、夏启夺得王位后,政治权利由“传贤”变成“传子”,“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2、商朝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封侯和伯,他们作为方国首领,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夏商时从中央到地方就已经建立起行政管理制度,等级关系已初步确立,对其后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有直接影响。)3、世袭等级制、把王权赋予神秘色彩、形成中央与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4、原因: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产生及发展的必然结果。(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目的:巩固奴隶制国家。内容:1、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诸侯在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封赐给士。2、诸侯在封疆内拥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权利,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3、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承担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作战等义务。(分封,即封邦建国。周王把过渡附近的地区划为王畿,由周王直接统治,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给诸侯,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作用:通过分封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通过分封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区域,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的政治格局,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教师补充归纳:一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二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疆域;三通过对诸侯分封土地并给予一定权力,暂时地满足了西周贵族的要求,起到了“稳定政局”的作用。)3.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学生通过自学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结合《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关系示意图》,理解宗法制的目的、特点和作用。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间的权利、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含义: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制度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内容:嫡长子继承制。周天子是天下大宗,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作用:保证各级贵族的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三)关系:分封制以宗法制为基础,宗法制则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纽带,二者共同维护统治集团的稳定和团结。(四)特点:1、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2、政权、族权、神权相结合带有浓厚的宗族色彩,神权色彩和专制色彩。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104\n通过和分封制相辅相成,宗法等级制度成为确立社会等级秩序、维护宗主贵族统治的政治工具。六、小结:回顾从世袭制到分封制和宗法制的演变,制度的进化是适应统治的需要而进行的。它们前后相继,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对后世的政治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七、板书设计:八、当堂训练《优化设计》P2-31-5题九、教学反思: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通过掌握皇帝称号和皇帝制度的内涵,理解秦朝至高无上的皇权的权威性。⑵剖析秦朝重要官制和地方郡县制的内容和特点,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对巩固封建专制皇权的作用。(3)解和掌握秦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措施;探究封建专制皇权对秦王朝的强盛和灭亡的双重作用;正确地评价秦始皇。2、过程与方法⑴提出问题,设置历史情景,引导学生探究问题。⑵利用辩论的形式,引导学生体验历史发展过程。⑶利用历史资料和示意图,引导学生从形式上多样的材料中获取历史信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认识到秦朝统一在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作用,培养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感。⑵认识到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二、自学指导1、在群雄逐鹿中原的战国时代,为什么偏偏只有秦国能够异军突起而有实力消灭其他六国呢?统一的基本史实!104\n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建立了,请思考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是什么意思?3、请同学归纳一下秦始皇建立了统一的封建国家秦之后的措施?有何影响?(皇帝制度的内容,中央官制的职能特点和作用,郡县制的职能和作用,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先学后教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1、原因: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统一是历史发展趋势。主要原因:商鞅变法,国力强大。统一: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终于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2、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专制主义:中央的决策方式即皇帝个人专断独裁。中央集权:全国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控制。3、措施: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全面推行郡县制。(一)皇帝制度请一位同学当秦始皇,说说他怎么样确立“皇帝”的称号?学生:古人都以“王”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但朕觉得寡人完成了统一大业,完成了前无古人的事业,功高盖世,如果还以“王”来作为称呼,不足以显示朕的权势以及地位。朕曾让群臣商议过,但他们上的“泰皇”朕也不满意,所以朕决定去掉“泰”字,加上“皇”字,采用上古“帝”位的名号,称为“皇帝”。听他介绍完后请同学们看书上第9页的“历史纵横”,猜猜刚刚那位同学的意图,他为什么要把“三皇五帝”的合称作为自己的称号?秦始皇之所以把“皇”和“帝”两字结合起来,说明他并不满足于仅仅做人间的最高统治者,他还要将他的权威赋予神的力量,神化自己的君权,巩固统治。秦始皇在确立“皇帝”之称的同时,还规定了许多尊君,维护皇帝最高权力的制度和办法,创立了皇帝制度。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本质:(1)皇帝独尊的威势和地位;“制”“诏”说明皇帝的话就是法令;“玺”是皇权的集中表现,并为皇权披上了“天命”(君权神授)的色彩。(2)皇权至上,皇帝独裁;大臣受皇命办事,没有决策权,这是皇帝制度的核心。(3)皇位世袭。总结: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本质是君主专制,即皇帝是封建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秦始皇为了巩固他的封建专制统治,除建立了皇权至上的皇帝制度外,还建立了一套完备的中央官僚机构。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这一部分内容。(二)中央官制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丞相之下还有诸卿,分别掌管着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讲解:皇帝将大权交与丞相,丞相事事得请示天子,丞相是由皇帝任命的。秦始皇为了能将大权紧握,设置的“三公”之间互相牵制。另外,他还在丞相下设了诸卿,我们通常称为“九卿”,分管各项具体政务,是中央职能部门。104\n当然,秦朝庞大的官僚机构,除了中央一级政权组织外,还包括郡县两级地方官僚机构。下面,我们就来了解当时地方官僚机构的具体情况。(三)郡县制的全面推行秦始皇把全国分为36郡①,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一郡之内又分为若干县。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郡守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②,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1)扩大了疆域,秦朝“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2)一系列措施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巩固了国家统一。(3)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与完善。但是,也秦朝最后还是很快灭亡了,当然它的灭亡不在于它的这个制度,而是由于秦的暴政,激发了阶级矛盾,导致农民揭竿而起,秦王朝土崩瓦解。三、本课小结秦朝统一后,为了巩固对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统治,秦始皇建立了一套皇权至上的中央集权制度,把全国政治、经济和军事大权牢牢地控制过来,从而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对秦朝的强大和灭亡都有重要影响。四、板书设计:一、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1、诸侯争霸2、秦朝统一二、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1、皇帝制度2、皇帝制度的内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3、中央官制三、郡县制的全面推行四、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五、当堂训练:优化设计P2随堂演练六、课后作业:优化设计P3-4七、课后反思: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学习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104\n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承秦制汉内朝与外朝隋唐三省六部宋削弱相权元中书省和枢密院从汉到元中央到地方政治制度演变趋势及影响通过对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史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问题探究概括阐释通过了解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及其特点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问题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西汉的郡国并行及刺史制度隋唐的州县宋朝的路州县元的行省制度汉至元中央到地方政治制度关系的特点及影响特点及影响二、重点难点【本课重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和特点。这包括中央和地方关系的演变、君权和相权关系的演变。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上,从汉初的郡国制到汉武帝时期王国问题的解决,从晚唐藩镇割据到北宋的强干弱枝,地方对中央的威胁最终得到解决。元朝的行省制度是在特定情况下产生的一种维护中央集权的制度。在君权与相权关系上,君主利用中朝钳制外朝,相权不断被分割,这构成了中枢机构演变的基本特点。【本课难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两对基本矛盾。这包括:(1)中央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其斗争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割据势力不断削弱。(2)中央内部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其斗争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最后被取消。矛盾的分析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所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两对基本矛盾是本课的难点。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在中央,君权与相权此消彼长一直是封建社会难以避免的问题,也是封建统治者一直想解决的问题,那么,根据史实说明从汉至元的历代统治者是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收到的成效如何呢?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今天来学习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三、自学指导1、归纳从汉至元中央集权发展演变历程。2、概括从汉至元加强君主专制演进历程。3、从汉至唐朝选官用人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你如何评价科举制度?四、先学五、后教1、中央集权的发展中央集权是指全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权力集中于中央,地方受命于中央,地方长官只能在允许的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力,强调中央对地方的统治。朝代地方制度问题措施汉朝郡国制封国与朝廷对抗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唐末节度使藩镇割据,削弱中央集权北宋节度使存在藩镇割据的隐患104\n军事:收回将领兵权;削弱地方军,加强禁军行政: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财政:文官担任转运使元朝疆域极其辽阔,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地方设行省和宣慰司1)两汉时期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师】:汉初为什么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引导学生与秦朝对比,结合以上表格完成)郡国并行制度给汉代社会带来了什么危害?汉朝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2)唐朝中后期藩镇割据的形成与宋朝中央集权的加强☆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已经学习的安史之乱的内容,请学生分析地方权力膨胀之后给唐代社会造成的恶果。【师】:针对唐以后五代时期的社会问题,宋朝统治者在政治制度上进行了哪些改革以加强中央集权?军事上将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充实中央禁军,强干弱枝;行政上文官担任地方长官且由通判监督;财政上将地方赋税大部分收归中央,加强对地方财政的控制。【师】:对宋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评价?积:宋朝这些措施的实行,有利于防止地方官独揽大权,因而强化了中央集权。宋以后,地方威胁中央的情况基本消失,这与宋代的政治制度的变革不无关系。消:冗官、冗兵和冗费。——积贫积弱3)元朝行省制度的创立及意义【师】:作为元朝的官员,如何才能对地方实行有效的管辖和治理?请提出你的方案。——行省制。中书省是元代的中央行政总署,“行中书省”名义上是中书省派往地方进行统治的机构,简称“行省”。【师】:元朝行省制度创立的意义:行行省制度,并对西藏、台湾管辖,使元朝的疆域比以往任何朝代都辽阔。这一制度,为我国明清以后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初步基础,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特别是台湾、西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元朝的行省制度加强了元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2、君主专制的演进君主专制是指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全国最高统治权集中于君主一人手中。君主专制的演变调整的是君权与相权的关系。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两者的结合构成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二者相辅相成,后者是前者的前提和基础;前者是后者的必然产物。其目的都是从政治制度上保证中央政府的权威和群住个人的权威。皇权至高无上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特征。1)两汉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情景资料:西汉前期,丞相位尊权重,礼遇殊隆。丞相要进见,皇帝要起座;丞相生病,皇帝要亲临问候。皇帝的诏命,丞相认为不妥的,可以据理力争,也可拒绝执行。吕后曾想封吕氏兄弟为王,丞相王陵就当面抵制,力言“不可”。汉景帝欲封皇后之兄王信为侯,丞相周亚夫坚决反对,说:“高皇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汉景帝无言以对,只好作罢。【师】:1、根据材料,谈谈西汉初期丞相的权力与地位。104\n丞相权力对皇帝权力构成威胁,多数皇帝都无法忍受这种情况,因此会采取一些措施来限制相权,从而保证自己的权威。2、如果你是皇帝,你会如何保障你的权威?(在分析学生讨论结果的基础上,重点了解汉武帝加强皇权的措施:)首先,任命布衣丞相,这些人没有家族势力,容易控制。其次,分割相权,建立“中朝”。汉武帝破格录用身份低微的人,任用设在宫廷中的尚书及一些侍从人员,让他们参与议政与决策。加上皇帝亲自任命和直接指挥的高级将领也经常参议机要,这些人形成“中朝”,或称“内朝”,主要的构成人员都是皇帝信任的人。重要的事情先由“中朝”做出决策,这样,三公九卿慢慢地就变成了执行机构。2)三省六部制的形成与发展尚书为汉朝时期皇帝的文书,东汉时期尚书权力加大,专门开辟衙署而成为中枢机构——尚书台。尚书台设置的初衷是制约相权,但随着尚书台职权的扩张,相权实际上又转移到了尚书身上,这不能不引起皇帝的猜疑,于是又设置其它机构,以分割尚书的权力。三国时,魏文帝又将尚书台变成单纯的执行机构,另外设置了中书省执掌机要,审理奏章,发布诏令。西晋时又设立了门下省,作为皇帝的侍从和顾问机构。到了南北朝,门下省又变成了参与决策的机构。这一状况发展到隋唐时期,演变成三省六部制度。3)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度补充并请学生观察之前版本教材关于唐朝政府机构示意图,分析各部门的职能及彼此之间的联系。4)宋朝相权的分割【师】:结合宋朝建立的背景与宋朝建立后的问题,理解宋朝为什么要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赵匡胤当上皇帝后,担心宋朝也会成为继五代后的又一短命王朝,为此而彻夜难眠,就问宰相赵普:“天下自唐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故何也?我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假如你是赵普,在总结历史教训的基础上,你会提出什么样的好办法?为什么?(讨论)【师】:联系宋朝史实,以上措施的利弊?防止宰相滥用职权,使皇帝得以总揽大权;弊端是人浮于事,官僚队伍庞大等。5)元朝的中央政治制度背景:蒙古人建立的大帝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史•地理志》)【师】:元朝废除了尚书省和门下省,综合汉蒙的政治制度,在中央政治制度方面进行了一些改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在中央设置中书省和枢密院,同时又设宣政院,元朝在加强皇权方面又有了新的发展。【师】:由汉至元,中国古代中央机构变化的特点是什么?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什么影响?特点:一是不断改革中央行政结构,不断地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二是不断改革地方行政结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在元明清三朝,再没有出现过国家大分裂。影响:1)积极作用:①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②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③在统一的社会环境下,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领先于世界的古代文明。104\n 2)消极影响:①君主专制易形成暴政统治和导致腐败现象的出现,成为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②在思想方面独尊一家箝制了人们的思想,出现了万马齐喑的可悲局面。③在明清时期,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概括地说,在封建社会前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封建社会后期,其消极作用逐渐增大,尤其是明清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在中国迈向近代社会进程中的历史危害尤为严重。评价这一历史现象时,应该将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辩证地分析和探讨,不能一概而论,从而对君主专制制度做出科学地全面地认识和评价。3、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在中国古代,无论是地方还是中央,都需要大量的官吏,官吏制度也就构成了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汉到元,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重点体现在三种制度上:汉朝察举制度,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和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朝代选官制度选官方式选官依据汉朝察举制由下而上推荐人才才、德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推举门第隋唐科举制分科考试才能1)汉朝的察举制度【师】:汉朝建立后,面对一个空前幅员辽阔的大帝国,需要大量的国家官吏进行统治,如何选拔官吏才能稳固统治,使汉朝长治久安呢?在东汉末年,社会上出现了“士家大族,累世公卿”、“汝南袁氏,四世三公”的现象以及“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歌谣,这些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度【师】:结合教材:谁人担任中正?中正品评人物的标准是什么?九品中正制度的实行为什么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社会现象?这个现象的出现对当时的社会发展造成了什么消极影响?如何改进?3)隋唐以后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形成与发展的几个环节:隋朝创立——唐朝发展——宋朝完善——元朝后期继承——明清达到顶峰。如何评价科举制度?(甚至可结合当前中国社会考试制度谈谈学生自己看法)趋势:显示相权与皇权矛盾,宰相权力逐步削弱,皇帝权力逐步加。五、小结:纵观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的过程,可以看出始终伴随着两大基本矛盾:一是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汉朝的中朝制度、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形成与完善,元朝的中书省制度就是皇权对相权的分离、削弱;二是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自汉到元都不断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从而保证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课后研讨】监察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先秦的御史开始,一直延续到清末,对封建统治的维护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你还知道中国古代有哪些监察制度?试作一简要评价。思路:史实:如秦---御史大夫;汉---刺史制度;唐---观察使;宋---通判制度;明---厂卫特务机构;评价:在封建社会里实行的监察制度,在其前期(秦、唐、宋)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利于防止割据势力的出现,保证了政令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但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如明朝所实行的特务政治则损害了司法制度的正常执行,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表现。六、板书设计:104\n三公九卿制中朝(内朝):决策机构两汉:汉承秦制外朝:执行机构东汉扩大尚书台的权力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体制(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隋朝:三省制度建立,三省是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决策唐朝:三省六部制尚书省:执行(吏、户、礼、兵、刑、工)门下省:审议二府(中书门下、枢密院):分割军权宋朝参知政事:分割行政权三司制:分割财权中书省:行政机构元朝枢密院:军事机构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一)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汉初: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两汉汉武帝:设刺史(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东汉:州、郡、县三级制隋朝州、县两级制道、州、县三级制唐朝中后期藩镇割据局面路、州、县三级制北宋派文臣做地方官,消弱地方的实力元朝:行省制度下,设路、府、州、县(二)总结从元到汉的演变趋势1、中央集权不断的加强,严格控制地方行政2、相权与皇权的矛盾,专制主义不断加强七、当堂训练《优化设计》P9-101-5题八、教学反思:104\n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特点之一是:内容抽象、政治性、理论性强,学生不易理解。因此,教学中要明确重点,突破难点。本节特点之二是:具有总结性的作用和地位。明清时期已到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政治制度在前代基础之上又有新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空前强化时期,且逐步走向衰落。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识记:明设三司,废丞相;内阁制度的由来及演变;清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军机处及清朝君主专制强化的影响。2.了解明清在政治制度上君主专制强化的措施及影响,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归纳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的表现及其影响,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过程与方法1.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本课,使学生认识到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是造成中国近代落后和被侵略的原因之一,激发学生为祖国的富强而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2.通过比较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使学生掌握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3.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并提炼有效信息,掌握阅读历史资料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使学生认识到从专制到民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2.中国皇权的高度集中是地主阶级政治发展的产物,也是封建社会步入晚期最后“辉煌”的折射。三、、重点及难点 :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发展的社会影响。 难点: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分析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发展的社会影响。104\n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在初中时已经接触过“内阁”“军机处”等概念,也知道这些机构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到达顶峰阶段。但对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强化后对整个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还不是很清楚。高中学生对历史知识特别是古代史知识还是比较陌生的,因此在教学前需要以某种方式来补充或扩充与教材有关的历史知识。五、教学方法与教学用具本节课主要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六、课时安排:一课时七、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展示目标:师:中国历史上既出现过一些贤相,名垂青史;也有一些奸相,留下万古骂名。请分别举几个例子说明?(譬如贤相:文天祥正气永存;魏征刚正不阿;比干直言纳谏;包拯:铁面无私。奸相:赵高颠倒黑白;贾似道祸国殃民;李林甫口蜜腹剑;秦桧残害忠良。)导入:丞相该不该存在?我们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案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自学指导:1:中国历史上延续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为什么到明朝时被废除了?2:内阁是如何设立的?3:宰相制与内阁制的区别:明朝的内阁首辅就是变相重设的宰相吗?4:君主专制的强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先学:学生看书,思考问题。老师巡视,提醒学生。后教: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探究一:中国历史上延续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为什么到明朝时被废除了?首先要明白明太祖为什么要废宰相。可以针对此问题请学生结合教材知识思考得出结论——原因:①丞相胡惟庸骄恣擅权(直接原因);②相权过大,威胁皇权(根本原因)有人认为明朝废除宰相制度,是我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必然。请学生讨论、探究这一问题。参考答案:首先,明朝因为改革地方政治制度而加大了丞相的权力,(教材小字部分有所介绍)导致皇权与相权矛盾进一步激化。其次,胡惟庸擅权专恣成为明太祖加强皇权、废除丞相的借口。胡惟庸被杀是加强皇权的必然结果。最后,宰相制度的废除,标志着君主专制统治进一步加强。104\n设问:宰相制度的废除带来了怎样的结果?结果:①加强了皇权,君主专制达到新的高度;②皇帝政务繁多,身心疲惫。设计意图:通过结合史料分析原因,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二:内阁的设立设计表格学生自主完成:时期名称职权特点明太祖时期设立殿阁大学士仅备皇帝顾问兼协理章奏品秩较低,不参与决策明成祖时期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地位逐渐上升,有专门的衙署和属官明宣宗以后可以“票拟”对奏疏的处理意见地位变得更加重要首辅权压群臣,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设计意图:直观再现内阁制的形成过程,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探究三:宰相制与内阁制的区别:明朝的内阁首辅就是变相重设的宰相吗?参考表格: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制约皇权对皇权影响直接由皇帝意愿决定要经皇帝及大臣商议,由皇帝决定任免侍从咨询为主中央一级决策者职责皇帝个人信任宰相制度赋予权力来源内阁首辅宰相结论: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设计意图:通过设计表格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来认识宰相制与内阁制的不同,加深学生的掌握。探究四:君主专制的强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积极作用: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了政治保障。消极作用:①皇帝决策:具有独断性、随意性,易出现失误;②官场风气:使官吏唯上是从,助长因循守旧之风;③官僚机构:使官僚机构膨胀,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和珅)④阻碍了社会进步和资本主义的萌芽。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总结如何评价?另外是积极作用为主还是消极作用为主?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通过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104\n本课小结,当堂测试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反馈纠正。布置预习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是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下一课我们将会学习希腊的民主政治,这节课后大家可以先预习这一部分,着重分析希腊民主政治的原因历程评价,并完成本节课的课后练习及课后延伸拓展作业。设计意图: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教师课后及时批阅本节的延伸拓展作业。九.板书设计违背时代潮流阻碍社会发展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清朝设三司设内阁、置六部废中书省和丞相设南书房设内阁设军机处封建制度的衰落十、教学反思第六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第1课古代希腊民主制度一、【学习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希腊文明的摇篮希腊城邦时代;雅典的民主政治论从史出问题探究104\n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了解希腊雅典民主制度的重要内容、重大政治事件及重要人物,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历史比较概括阐释情境再现合作学习交流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和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伯利克里改革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和十将军委员会;鼓励公民积极参政辉煌中的阴影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希腊城邦制度的衰弱重点:伯利克里改革、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及局限性难点:理解希腊城邦的地理特点与城邦特征、民主政治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本节课内容多是学生以前很少接触的内容,在教学方式上要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注重增强学生积极探究问题的能力,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主要采用谈话讲述进行,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教材分析】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使古代希腊文明得到充分发展,呈现出辉煌景象,主要体现在以雅典卫代表的古代希腊城邦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为希腊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以雅典为代表的古代希腊政治思想和制度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和制度的摇篮。教材从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的内容和作用,揭示了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导入新课】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雅典,这个以希腊智慧女神命名的城市,许多同学可能知道它是希腊的首都,是现代奥运会的发源地,是2004年奥运会的举办地。至于古希腊的雅典城邦,同学们也只是在初中简略地学习了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城邦是希腊奴隶制文明的全盛时期,对于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历史可能有很多同学还不是很熟悉,但在我们当今世界的许多民主与法制制度,都深深留下了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痕迹由此导入新课。(导入二:《荷马史诗》节选“有个地方叫克里特,在酒绿色的海中央,美丽又富裕,四面是汪洋,那里居民稠密,有数不清的数量,九十个城市林立在岛上。”由史诗简要介绍希腊历史的分期:爱琴文明:青铜器时代,约BC2000-BC1200。荷马时代:铁器时代,BC11世纪-BC9世纪。城邦时代:BC8世纪-BC6世纪。古典时代:BC5世纪-BC4世纪。BC338年后,马其顿、罗马、奥斯曼土耳其等相继控制希腊,直到19世纪……104\n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自学指导:1、希腊的环境特点是什么?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相关因素有哪些?2、为什么说梭伦改革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3、为什么说克利斯提尼的改革确立起雅典民主政治?4、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改革把雅典的民主制度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黄金时代”。“黄金时代”主要的体现是什么?5、你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四、先学五、后教一)(1)古希腊城邦在公元前8—6世纪逐渐发展。公元前8世纪是希腊地区在爱琴文明灭亡后重新普遍出现国家的时期,此时的国家皆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结合周围农村而成,一城一邦,独立自主,故称希腊城邦。所以说这种国家的最大特点就是小。提问:希腊的环境特点是什么?(海洋阻隔、海岛众多和山峦重叠)(2)1、地理环境:临海、多山演示课件:《古代希腊示意图》。教师一边讲解古代希腊的地理位置,一边提问学生一些与本课教学有关的问题。如:从地图上看,希腊半岛的海岸线非常曲折,几乎所有城邦离海洋的距离都在40公里内。其中,古希腊东部海岸线比西部海岸线曲折,对古希腊的发展有什么意义?又如:希腊半岛上山峦起伏,山势陡峭,很难翻越,形成一个个地理上相互隔绝的小单位。这与希腊有许多城邦的政治格局有什么重要影响?2、历史条件:小国寡民的城邦分析城邦的特点:小国寡民,同一血缘人群的共同团体、共同地域和政治经济的绝对独立。(3、经济因素:奴隶制商品经济的发展结合教材“历史纵横”,出示以下文字资料让学生得出结论。正如《剑桥古代史》所说:雅典公民“不仅可以享受阿提卡的橄榄油和葡萄酒,而且可以食用黑海的谷物和干鱼,品尝腓尼基的椰枣和西西里的干酪,可以穿波斯的拖鞋,睡爱尔兰的床铺,枕迦太基的枕头。”(4、人文条件:公民共同的价值观二).雅典的民主政治对于古希腊城邦政体的学习。让学生明确希腊城邦政体的三种类型:民主制、贵族制和君主制度。两个典型:斯巴达的贵族制度和雅典的民主制度。然后重点介绍雅典的民主制度。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制度的贡献。104\n公元前594年,梭伦在雅典古城实行改革。他按财产的多少将全体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不同等级的公民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利。谁的财产多,谁的等级就高,谁就享有高的政治权利。第一、二等公民可担任包括执政官在内的最高官职,第三等只能担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不能担任任何官职。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说梭伦改革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指出他颁布的法令虽并未实现公民之间的真正平等,但它意味着身为贵族,如果财产少,也享受不到过去那么多政治权利了,而新兴的工商农奴主可凭借自己的私有财产,跻身于城邦政权。这就打破了贵族依据世袭特权垄断官职的局面,为非贵族出身的奴隶主开辟了取得政治权利的途径。接着讲述克利斯提尼的改革也再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为什么说克利斯提尼的改革确立起雅典民主政治?教师可补充一些资料进行比较清楚的讲解。克利斯提尼也是象梭伦那样出身贵族却支持平民的民主政治家,他针对梭伦改革犹未深入触动的雅典选举体制和血缘团体作了较彻底的改革。其内容之一是废除传统的4个血缘部落而代之以10个新的地区部落,按新部落体制进行选举。实际上这些新部落就是城邦的选举区,仅袭用部落之名而已。正是在彻底按地区组成这一点上,克利斯提尼改革沉重打击了氏族贵族,使他们依靠旧的氏族血缘关系影响选举成为不可能,雅典的国家组织也由于摆脱氏族关系的残余而完全形成了。在组成新的选区之后,克利斯提尼便以10个部落各选50人组成新的五百人会议。五百人会议的成员是所有公民不分等级皆可担任。然后借助课本的【资料回放】中克利斯提尼改革的最后一个措施是实行陶片放逐法(陶片是指选票),它是按公民投票来决定是否对某一公民实行政治放逐,因投票时把定罪人的名字写在陶片上而得名。每年由五百人会议提请公民大会讨论是否应行此法,若大会同意就召开全体公民集会进行投票,只要出席人数达到6000而某人获多数票就要流放国外10年,但不动其财产。这个放逐法对那些不受群众欢迎的头面人物(往往是贵族)是很大的威胁,不失为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工具。“陶片放逐法”的确立,就把富人中的反民主势力置于所有公民的监督之下,至此,雅典的民主制度最终得以确立。 综上所述,可见克利斯提尼改革是继梭伦之后把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高峰。因此亚里斯多德说这一改革“比梭伦宪法要民主得多。”此后,雅典城邦的民主洪流便不可逆转地向前猛进。通过对梭伦和克里斯提尼的介绍,还应使在部分同学认识到杰出人物在雅典民主制建立过程中的杰出作用。三)、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改革把雅典的民主制度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黄金时代”。让学生阅读教材后,思考为什么?指出“黄金时代”主要的体现是什么?雅典的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十将军委员会是雅典最主要的民主制度。1.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在雅典,年满二十岁的雅典男性全权公民组成公民大会,是城邦最高的权力机关。公民大会的重要特点是什么?(让学生思考)每个公民都能在大会上发言,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各项法案。公民还有权参加五百人会议(最高的常设政府机构)、陪审法庭和十将军委员会(行政权力机关)等国家机关。在雅典,每个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每月召开2—3次的公民大会。从公元前462年起,所有公民,不论财产、资格高低,都能被选举担任高级国家职务,但十将军职务除外。作为常设政府机构的五百人会议是由民众大会用抽签方法选出的,年满三十岁的公民,只要纳税完毕和尊敬父母,都允许参加选举。陪审法庭既有审判职能,又有部分立法职能,每个年满三十岁的公民,都能成为陪审法官。作为行政机关的十将军委员会由民众大会用公开投票的方法选出,公民还可以出任其他政务机关的公职104\n五百人会议是以10个部落各选50人组成新的。五百人会议的成员是所有公民不分等级皆可担任。五百人会议的权力也更为扩大,除了为公民大会准备议案、所有议题均先由它讨论并由它主持公民大会外,它又在公民大会闭会期间负责处理国家日常政务,由其500成员按部落分为10组,在一年内轮流值班,称为“主席团”,每组50人内部也是轮流抽签值班,而在每人值班那天,他便是雅典国家地位最高的公职人员,有权主持公民大会、接见外国使团。2.陪审法庭和十将军委员会关于陪审法庭的讲解,可以先让学生阅读下列材料:“公元前五、六世纪,雅典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公民大会,这个公民大会通常由五千到六千名成员组成,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妇女、奴隶和外侨除外)。公民大会只要得到简单的多数票,就几乎可以不受任何法律限制,决定任何内部问题。至于审判方面,则由一个五百零一名市民组成的陪审团主持,罪名成立与否,由陪审团以多数票决定。高级公职人员的任职资格,也由民众法庭终审。”摘自《什么是民主》让学生思考:上述材料说明当时雅典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陪审团的主要职责是什么?基本特点是雅典政治的民主特色;陪审法庭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审理各种类型的案件,还监督公职人员民众法庭的职责,参与立法,在雅典权力最大的人就是由选举产生的十位“将军”,不仅可以统帅军队,还参与政治;首席将军执掌军政大权;10名将军组成将军委员会,由军事执政官任主席。将军的产生始终不搞抽签而只由选举产生,并可连选连任,但也可以随时罢免。3.鼓励公民积极参政为鼓励公民参政议政,雅典都采取了哪些措施?(为担任公职和参政的公民发放津贴)目的是什么?鼓励和保证所有公民,特别是低等级公民积极参政,积极参与城邦的政治活动。说明了什么?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广泛性。同时教师也要给学生明确指出,真正能参与雅典民主的仍然是少数男性公民。下层公民整日为生活奔波劳累,常常无暇顾及城邦的政治生活。分析伯里克里改革的内容,结合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让学生归纳雅典民主制度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归纳,给出图示,讲解民主制度包括民主机关、职权范围、选举方法和鼓励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措施。四)、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结合苏格拉底被放逐的史实和伯里克里的话,让学生分组讨论雅典民主制度的特点、积极性和消极性。特点:(1)内容:直接民主(2)方式:轮番而至(3)实质:奴隶主阶级的小国寡民积极性104\n奠定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的最初基础推动雅典精神文化领域的辉煌局限性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少数人的民主抽签选举、轮流坐庄导致民主被泛化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雅典的民主究竟是什么样的民主呢?雅典是个商业都市,外来人口的比例相当高,外来人没有公民资格,即使在雅典生活了好几代也没有。公民地位的取得是世袭的,只有世世代代居住雅典的人方可成为公民,而且其公民身份不因移居他乡而取消。当时的妇女,奴隶,还有居住在雅典的外国人,是没有政治权利的,就连外国人同雅典人生的孩子,成人后也没有政治权利。所以它只是在少部分居民中实行民主,同时上层阶级享有比一般民众更多的权利。如在伯里克利时期,雅典有人口约31万,其中奴隶有11万,外侨3万不到,公民有17万余人,公民中妇女和儿童不享有政治权利,这样享有民主权利的成年男子才4-6万人左右,仅占全部人口的1/6。让学生了解雅典民主政治也存在严重的缺陷。可引用伯利克里的话来论证这点。伯利克里曾自豪地宣称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全人类政治制度的典范,他说不仅希腊的其它国家,就连非希腊的国家也纷纷派人前往雅典学习研究雅典的政治制度,他的说法当然有些夸大,但当时的确还有不少国家去研究希腊人的政治制度,比如当时还是小国的罗马。教师在讲到此处时,应该进一步明确,使学生对雅典的民主制度进行正确的评价。雅典民主制度是人类文明的一大创举,它创造了一系列民主的运作方式以使人们能平等地参与国家政治。但是雅典的民主只是男性公民的民主,妇女、奴隶和外侨没有民主权利。它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这是其最大的历史局限。虽然希腊最最民主时也不是“全民”的“民主”,但雅典还有其它一些国家所建立的民主我想在那时,应该已经是尽可能多地代表多数人了,我们不可能以现在的眼光去批评当时奴隶与妇女在政治上的毫无地位,必竟那是二千多年前。古希腊的民主,更接近于“平民”政治。,雅典的民主可以说要比现在任何一个民主国家还要民主得多。3.希腊城邦制度的衰弱让学生明确希腊城邦制度的盛衰都奴隶制度有关。公民具有特权,且不得沦为奴隶,奴隶只能从外邦获得。提问:这会导致什么后果?有些公民贪图享受,四体不勤,追随政治私利,因此,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不得不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而走上灭亡。希腊诸邦之间的战争和城邦内部的混乱导致了古希腊的城邦制度的衰微。因其城市之间的斗争于公元前338年被马其顿帝国腓力二世征服,希腊文明从此衰落下去。最后可以请学生思考:中国古代文明能够长期保持而未发生断裂,而古希腊文明却先衰落下去,是否与中国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关?而在近代,西方国家率先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工业文明,又是否与古希腊的民主共和传统有关?让学生在思索中结束本节课教学。【课后研讨】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是伯利克里时代,一位与伯利克里同时代的人曾经自豪地说:“假如你未见过雅典,你是个笨蛋;假如你见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一头蠢驴;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是一头骆驼。”这是对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民主的一曲赞歌。那么,雅典民主到底好在哪里呢?伯利克里在一次演讲中曾经做了经典阐述:“我们的制度被称做民主制度,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在大多数人手里。”他认为政权掌握在多数人的手中,就是雅典民主的精髓所在,然而,当时有人对雅典民主的批评也正在于此。104\n对这种民主制度也是褒贬不一的。你如何去认识和评价这种制度。思路:通过对雅典民主得失的评价,要使所有学生对雅典民主能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同时要让大部分同学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五、【本课小结】雅典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有其自身的盛衰史。在其繁盛期间,创造出了世界上叹为观止的成就,无论是在政治上、经济上还是艺术上。尤其是其被后世称为“古典模式”的民主政体,对地中海沿岸的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直至现在,轮番为治、主权在民的政制特点也依然为许多西方国家所借鉴。但就是这样一个政体,在经历了两个世纪的辉煌后,迅速地、无可挽救地衰败下去,为后世留下了无限广阔的思考空间,对现代的政治生活提供一些借鉴。六、板书设计:阶段内容意义梭伦改革 奠定民主政治的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 雅典民主政治确立伯利克里改革 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七、当堂训练《优化设计》P17-181-5题八、教学反思: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课标内容】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教材分析】本课的内容属于世界历史方面的“西方古代法制的起源和发展”这一专题的内容。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罗马法的起源、发展、确立和完善及其作用和影响,为学生后面学习的资产阶级政治法制作铺垫。同时本课内容涉及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6世纪千余年的历史,时间跨度较大。【学情分析】学生在以前的学习和平时的见闻中,对罗马帝国都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较少涉及罗马法这一方面及对法律认识较为缺乏,因而需要从学生所熟悉的知识中引发其对罗马法的兴趣。另外,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积累了不少近代资产阶级法律的相关知识,因而可以从已知推向未知,使学生更为清晰的了解古代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教学目标】104\n(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罗马法;《十二铜表法》;万民法;《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罗马法的主要内容;罗马法维系帝国的统治;对欧美法律的发展以及民主化进程影响深远。(2)理解:罗马法的演变是古罗马历史变迁的反映,在发展过程中具有明显的连续性和统一性;罗马法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分析罗马法对于维系罗马帝国的作用;从中西历史发展的两个方面比较罗马法的影响。(3)运用:探究罗马法内容的变迁。(二)、过程与方法:以案说法、问题探究;情境再现。(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罗马法是通行于整个古代罗马世界的法律,对于维系和稳定庞大的罗马帝国的统治起到重要的作用。罗马法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为维护罗马帝国统治而存在。《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罗马史上也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全面系统的法典,是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对后世尤其是近代文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国现行的《民法通则》和也受到了罗马法的影响,深入了解罗马法的历史沿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罗马法的主要思想内容难点:罗马法的影响和罗马法的形成过程【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德国著名的法学家耶林在其著作《罗马法精神》一书中如此说道:“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可见耶林对罗马法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罗马建立过一个庞大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帝国的维系主要是依靠两大支柱,一是所向披靡的罗马军团,二是博大缜密的罗马法律。那么什么是罗马法?它对维系罗马帝国的统治起到了什么作用?罗马法又散发着什么样的魅力以至影响至今呢?带着这些疑问,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自学指导:1为什么要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什么?2什么是公民法?其适用范围如何?为什么要从公民发到万民法?万民法与公民法有何区别?3罗马法包括哪些内容呢?4罗马法最终完成的标志是什么?罗马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先学:1学生看书,思考问题。2老师巡视,提醒学生。104\n后教:讨论、(兵教兵)更正(教师点拨)问题1: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一、什么是罗马法学生思考,寻找答案:它指的是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教师:罗马出现过哪些法律呢?并在学生回答后总结:罗马法的内容包括习惯法、成文法、公民法、万民法。(教师过渡;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那罗马法也不是一天形成的)师生互动二、罗马法的形成及发展1、习惯法师;罗马最先出现的法是什么生:习惯法师:习惯法是人们接受并默认为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行为规则。没有固定的成文形式,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多媒体显示)(案例)罗莫洛是一个仁慈、善良的贵族,也是罗马一支军队的首领。生前立遗嘱,希望把他一半的财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但罗莫洛死后,他的家人却不履行罗莫洛的遗嘱,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因此告上了法庭,请大家想一想,法官会怎么判呢?生:-------师:法官会偏袒罗莫洛的家人。因为罗马共和国早期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无形中为法官故意压迫平民、袒护贵族提供了方便。习惯法的存在,就成了平民与贵族矛盾的一个焦点,当时的罗马是怎样来处理这个焦点的?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二段,得出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多媒体显示: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制定《十二铜表法》(教师补充:由于法律条文刻在12块铜板上,铜表似表状,故名《十二铜表法》)2、十二铜表法学生活动阅读书中材料师:如果还是上一个案例,根据《十二铜表法》,法官会怎么判呢?师:《十二铜表法》第五表: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生:罗莫洛一半的财产将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104\n师:在这方面某种程度地体现法律的公正性。《十二铜表法》的颁布,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议论纷纷。假如你生活在这个时候的罗马,结合课本【学思之窗】部分给出的一些条文,你会有什么感想?从这些条文中,反映出当时罗马国家怎样的社会性质和状况?《十二铜表法》的实质和意义又是什么?(你的身份可能是贵族、平民或奴隶)(根据五段材料把同学分成五组,每组讨论一个条款的内容,派代表总结观点)学生活动讨论:---------思路引领:(1)对第一段材料,教师可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如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个条款是针对哪类人提出的?在平民与贵族中,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对应关系应该是怎样的?从此对应关系可看出这个条款的实质是什么?有哪些积极意义?根据第三表的内容,可看出这是针对平民提出的,在贵族与平民、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关系中,绝大多数情况他们的对应关系应该是这样的:贵族—债权人,平民—债务人。表中规定债权人可以把债务人拘留在家里,用皮带或脚镣拴住,实际上保护了贵族的权利。进步的地方体现在,表中规定了脚镣的具体重量,是量刑有法可依,避免贵族滥用职权。(2)第八表的内容,主要是保障和尊重了罗马社会公民的人身权利,有利于罗马社会的稳定。(3)第三段材料教师主要引导学生从材料中体现的打断平民与奴里的骨头所需罚金的不同体会平民与奴隶地位的不同,从而分析古罗马的社会性质。明确的罚金数额又有哪些积极意义?从材料中可以判断出但是罗马的社会性质是奴隶社会。表中明文规定奴隶主贵族可以用私刑惩罚自由人和奴隶,而仅仅只要付出几百阿司的代价,说明这个条款还是保障了贵族的权利。但明文规定了偿付的具体数额,对贵族有一定的约束力。表中还规定对打断骨头的自由人和奴隶,偿付的数额是不一样的,说明奴隶的权益很少得到保障,更说明了罗马社会的奴隶制性质。(4)根据第十表的内容,可以看出在自由民中,男女地位是不平等的。(5)根据第十一表的内容,可以看出贵族与平民是不平等的。师:同学们通过讨论与分析,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十二铜表法》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内容广泛,条纹清晰,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保护了平民的权利,但维护的仍是奴隶主贵族的权利。师:其后,平民被赋予更多的权利,这些通过的法令称之为“公民法”。3、公民法: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的罗马法律。而《十二铜表法》就是一部典型的公民法。规律总结:原因:平民与贵族的斗争产生:从习惯法104\n到成文法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标志:《十二铜表法》意义: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标志着罗马法的诞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保护了平民利益。问题2:从公民法到万民法公元前3世纪早期,罗马统一了意大利半岛。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起罗马帝国。到公元2世纪初,地中海也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所以,我们有谚语说“条条大路通罗马”。面对如此大的版图,屋大维的顾问叫苦不迭:“麻烦就在于人口众多,管理事务繁杂……,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版图扩大后的统治阶级遇到了怎样的麻烦呢?(课件展示罗马扩张示意图)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27页相关内容,请学生总结。(1)不同民族的矛盾(2)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的矛盾(3)商品贸易发展中,政治经济活动中出现的新矛盾。思路引领: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公民法的含义可以看出公民法存在那些局限性?从含义中可以看出,公民法仅限于保护拥有罗马公民权的人,但是随着罗马帝国版图的扩大,那些在罗马版图扩大过程中被征服地区的人民因为没有罗马公民权而得不到公民法的保护。因此,公民法的局限性导致了前两个矛盾的产生。第三个矛盾同样是由于罗马帝国版图的扩大带来的。罗马在统一意大利后并被组成统一的国家,而是根据被征服者的不同情况,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与罗马关系较好的拉丁城市可以获得全部或者部分的自治权;而在罗马征服过程中强烈抵抗过罗马的城市则在被征服后降为降民,他们几乎没有任何权利。在罗马帝国不断扩大的过程中,不同地区的人民因其地位不同享受的权利也不同,同时政治上的而不同权利也扩大到经济领域,随着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政治经济纠纷层出不穷。可见,这些矛盾出现的原因归结为:随着罗马帝国版图的不断扩大,公民法越来越无法适应这些新变化。问题探究:如果你是罗马帝国的统治者,面对这些问题你将如何解决?合作学习:请学生讨论。思路引领:教师引导学生针对上面分析的罗马帝国面临的困境对症下药地解决问题。1、扩大罗马公民权,使更多的人拥有罗马公民权。2、在法律条文中加入一些新的条款来调解政治特别是经济方面的纠纷。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27页相关内容。在教材中找出,罗马帝国的统治者到底是怎样解决帝国面临的困境的。104\n为巩固统治,帝国对行省上层阶级大量授予公民权,对于无罗马公民权当外邦人给予适当的司法保障。3世纪,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随着这种区别的消失,公民法逐渐发展为使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的法律—万民法。并且内容发面也的确增加了一些调节经济纠纷的条款,它主要是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的神圣不可侵犯。规律总结:公民法的狭隘性原因:罗马扩张和统一的需要发展:公民法到万民法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万民法主要内容:适用于帝国境内各民族以及外邦自由民,主要调整财产关系3、形成: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编纂完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27页最后一段,思考:哪些人在罗马法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过程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多媒体显示:哈德良皇帝,把以前行政长官的一切法令汇编成册,批准其为永久敕令。作为帝国的法律基础,只有皇帝才有权对其进行修改和补充。罗马的立法权完全掌握在皇帝的手中。在哈德良时期还形成了一种规范,即皇帝的意志就是法律。查士丁尼:设立专门的委员会编纂罗马法律。过程评价:罗马帝国前期罗马法发展的鼎盛时期,皇帝都十分重视立法工作。除了罗马皇帝外,法学家也积极立法,解释和充实罗马法。在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时期,把历代皇帝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汇编成《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形成。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在教材中找出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的标志是什么。规律总结:罗马帝国皇帝高度重视立法原因形成法学家积极立法,解释和充实罗马法标志: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编纂完成104\n过程评价:从以上的学习中我们可以得出罗马法的大致发展脉络:首先从习惯法发展为成文法,在成文法的发展过程总,第一部成文法是《十二铜表法》,接下来是公民法到万民法的发展,最后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编纂完成。用网络结构图可以表示如下:习惯法成文法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产生公民法发展万民法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形成问题3: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多媒体显示:罗马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罗马法是指通行于罗马统治的整个地中海世界的法律制度。狭义的罗马法只罗马公民法。教师可联系中国现行的法律制度,使学生明确,中国现行的法律是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义务教育法》《民法通则》《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共同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学生更好地理解广义的罗马法也是由一系列法律制度共同构成的。教师引导学生从罗马法的形式、整体结构、核心内容方面引导学生思考罗马法内容的其他组成部分。多媒体显示:(罗马法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法律的最完备形式。(罗马法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问题探究:从以上材料中可以看出罗马法的核心是什么?可以看出罗马法是保护私有财产和商品生产者利益的,其核心是承认私有财产的神圣不可侵犯。罗马法的主要内容:首先,罗马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次,罗马法形式上可以分为习惯法和成文法;第三,从整体结构上包括公民法和万民法;第四,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是承认私有财产的神圣不可侵犯。规律总结:广义的罗马法是指通行于罗马统治的整个地中海世界的法律制度广义的罗马法是指通行于罗马统治的地中海世界104\n广义和狭义狭义的罗马法只罗马公民法内容形式上可以分为习惯法和成文法整体结构上包括公民法和万民法核心内容是承认私有财产的神圣不可侵犯问题4:罗马法的作用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28页相关内容,请学生总结。教师引导学生从罗马法对当时罗马帝国的统治和对后世的影响两方面思考。(1)对当时而言,罗马法是罗马统治的支柱,稳固了帝国的统治。过程评价: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维系和稳固帝国的统治。它为皇帝和元老院的权利提供了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维护了奴隶制度,保护了统治阶级的统治和经济利益,巩固了帝国的社会基础;它还顺应了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对公民平等权利予以理论上的承认,对私有财产加以保护,以笼络上层阶级。难怪恩格斯说“它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法律的最完备的形式”,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的法律”。帝国还建立了大量自治市,把罗马法律和政治制度推向帝国的每一个角落,进一步稳固了帝国政治和经济基础。(2)罗马法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多媒体显示:材料一:“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由于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的明显要求,并且在事先公平补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能被剥夺。”———法国1789年制定的《人权宣言》材料二:“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第五条: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材料三:“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及追求幸福的权利。”———美国1776年发表的《独立宣言》104\n合作探究:请同学们根据以上几则材料分组讨论、思考:罗马法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材料中的一些原话从不同的角度分析。(1)材料一、二中像“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等,在万民法中就可以找到渊源,可以看出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2)从材料三“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可以看出《人权宣言》十分追求人的自由平等的权利,这有利于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束缚,因此罗马法在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过程评价:我们从材料中以及结合教材了解了罗马法对当时的罗马国家的发展以及近现代欧美国家的立法以及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规律总结:对当时:维系和稳固帝国的统治作用对近代欧美国家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后世是对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课堂小结:一、请学生归纳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生:本课我们围绕罗马法学习了四方面内容:罗马法的概念、罗马法的产生于发展、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罗马法的作用。师:很好,我们了解了罗马法是通行于奴隶制社会时期罗马国家的法律。国家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所以维系和稳定一个国家统治的精神支柱的法律必然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的,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罗马法的实质了;本课重点讲述了罗马法起源、发展乃至体系最终形成的过程,同学们要能够清晰地把握住这条线索。对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和作用同学们适当了解。板书设计第二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一,什么是罗马法二、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1、起源:习惯法成文法:《十二铜表法》为标志104\n2、发展:公民法万民法3、完善:《民法大全》为标志三、罗马法的思想内容1、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四、罗马法的作用和影响教学反思: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单元设计17-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欧美主要国家通过形式各异的资产阶级革命、改革运动,先后确立起符合本国国情的资产阶级代议制,迈出了政治民主化的重要步骤,反映了人类文明的重大进步,对后世影响深远。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把知识建构作为出发点,不是简单将知识以成品的方式交给学生的过程,而是学生通过自己与外部环境的交互活动主动获取知识,是学生通过自己独特的认知方式和生活经验对外在信息的独特理解、感悟、体验和特定情境下的心理加工,构建知识意义与价值理念,因此教学过程包括以下环节: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效果评价等。其中创设情景、确定问题是教学过程设计的关键环节。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案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使学生了解诸如光荣革命、《权利法案》、责任内阁等基础知识,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含义和英国议会的特点,培养学生概括比较的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分析史料,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思维方法。2、小组讨论,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看待历史现象的思维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和曲折性。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观,使学生能客观地看待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发展、完善,能够汲取人类优秀的人类文化成果,同时理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局限性。重点阐述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特点难点突破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议会民主制的特点104\n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光荣革命”。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斗争,1688年的“光荣革命”标志着革命的完成。第二,议会权力的确立。“光荣革命”后,议会权力逐渐扩大。《权利法案》的颁布,对王权的限制和议会所拥有的权利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政治体制,即君主立宪制。第三,责任制内阁。这种由议会制约王权的政体,完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国家体制,已经是资产阶级责任内阁制的雏形。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对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且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它作为资本主义的政治上层建筑,发挥了对经济基础的积极反作用。马克思得出结论:“正是随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在英国才开始了资产阶级社会的巨大发展和改造”。【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刚跟大家复习了古代罗马法,在古代罗马法的影响当中其中有一条非常重要,那就是对欧美国家的影响。那对欧美国家的影响到底体现在哪儿呢?它又是如何帮助欧美国家反对封建制度,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呢?下面就让我们把目光由罗马帝国转向欧美大陆。二、自学指导1、归纳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背景,确立的标志。2、结合课本上的学思之窗总结《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和作用。3、概括英国代议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4、概括英国责任制内阁构成,阐述英国议会与政府的关系。三、先学四、后教1、背景:1)经济:17世纪初,英国的资本主义获得较大发展。2)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日益强大,要求限制王权3)政治:斯图亚特王朝厉行专制,经常干涉工商业的生产经营。【合作探究】结合课本P36历史纵横思考英国此时在政治和经济上有没有矛盾?如果有,是什么矛盾?如何解决呢?提示:有,政治阻碍经济,革命。【板书】2、过程:1640年(爆发)——共和国——查里二世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完成)光荣革命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因为它实现了资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的愿望。【合作探究】通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你能得出什么认识?提示:螺旋式上升,曲折中发展。【板书】二、议会权力的确立:1、《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时间、机构:1689年议会结合课本上的学思之窗总结《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提示:《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约束国王的作为。它一方面从立法权、司法权、军权等方面限制王权;另一方面,又将议会所拥有的“自由”和权利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2)内容:①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②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3)作用:①君权神授遭到否定,君主的权力由法律赋予,受其制约②议会掌握制定法律的权力,可以监督政府和决定重大的经济政策104\n③议会的权力超过国王权力,君主立宪制确立【合作探究】有人说:“英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请问这句话说明了国王与议会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提示:革命前议会为国王服务,因为国王的权力大于议会。革命后国王为议会服务,因为议会的权力大于国王。【板书】2、代议制的形成和发展同学们,你们班的班委是怎样产生的?(生:直接投票民主选举)那么学校的学生会主席和学生会各部部长呢,也是全校同学直接参加投票民主选举吗?(生:不是,而是班上派代表参加选举),那么,大到校长、市长、省长的选举及国家大事的讨论,同学们也可以直接参与投票民主选举、讨论吗?(生:不,也是派代表参加)这种间接民主即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即“代议制”。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是代议制的一种。(1)形成①含义:议会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②特点:集体统治。③作用:①防止专制独裁;②避免暴力冲突【板书】(2)发展:1832年议会改革【板书】三、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内阁的出现光荣革命后,出现由国王主持的内阁会议。18世纪初,内阁不是法定的组织,1721年英国责任制内阁逐渐形成,沃尔波尔成为英国的第一位首相。2、内阁的组成:内阁首脑是首相,内阁成员是各部大臣。3、运行机制①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与首相共进退②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其实对议会负责。结构归纳:英国议会与政府的关系104\n角色扮演:将学生分成三组,每组由一名学生分别担任议长、首相、国王三个角色,其他同学作为他的后援团。三位同学分别就议会、内阁、国王的职能、权限作介绍。议长的发言是:议会人员的构成和权限。首相的发言是:我是如何当选的,我有哪些权力。国王的发言是:我是怎样当上国王的,我有哪些权力。同时三者也可就某个政治问题展开辩论(如是否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在模拟辩论过程中,教师进行适时调控,并抓住时机引发双方辩论中的矛盾,使学生深刻体会各个成员所具有的政治责任和权力。【设问】首相是如何当选的?有哪些权力?③产生:多数党的领袖被任命为首相④首相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⑤首相有权提名内阁大臣,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⑥首相能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实际上掌握国家大权4、主要影响(结果)资产阶级议会政党制度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合作探究】通过本课的学习,请你具体分析英国国王的权力和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提示:“光荣革命”之前,英国实行君主专制,英王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光荣革命”之后,议会的权力超过王权。责任内阁形成之后,国王的行政权转交给内阁首相。内阁成为最高行政机构。议会是最高立法机构。五、本课小结可以让学生来归纳本课内容的重点,并当堂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由师生共同解答。本课主要内容是:1688年英国经过“光荣革命”建立君主立宪政体。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行为,逐渐形成了政党政治为基础的议会责任内阁制。议会是立法机关,内阁由议会产生,而且必须对议会负责。“内阁制度”的确立是英国议会君主制正式形成的重要标志。以君主立宪制为特征的英国代议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六、板书设计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背景:(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2)斯图亚特王朝的君主专制2.经过:革命的曲折反复3.结果:“光荣革命”二、议会权利的确立1.《权利法案》的颁布(1)内容(2)作用2.议会权力的发展三、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历史渊源2.成员与职能七、当堂训练《优化设计》P24-251-5题八、教学反思104\n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了解美国两党制的发展情况,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概括、比较问题的能力,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运用讲述法、讲解法、图示法等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民主制度因国情各异而必然呈现多样化的基本特点;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历史的、客观的看待事物,正确对待历史发展进程;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二、教学重点: 1、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 2、美国联邦制的权力结构。 三、教学难点: 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四,出示自学指导(给同学们8-10分钟的时间认真看书,回答下面的问题)1,独立之后的美国面临着怎样严峻的问题?年轻的美国受哪种思想的影响找到了答案呢?2,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什么性质的国家?104\n3,1787年宪法把国家权利分成几部分?各部分的主要职能有哪些?它体现了什么原则?4,你怎样评价1787年宪法?五,先学(学生认真看书,找出答案,分别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问题)六,后教(老师纠正学生的答案)1问答案各州作为独立主权之邦建立松散的联盟,地方权力很大,中央权力很小,软弱无能。——引起资产阶级的不满——因此美国迫切需要有一部宪法。启蒙思想的影响。2问答案:联邦制的国家3问:A1787年宪法把国家权利分成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b ⑴立法权属于国会:①国会实行两院制(参议院和众议院)②参议院和众议院的选举规则③立法权属于国会,法律的实施须总统批准④国会拥有宣战权⑤参议院对总统任命权、缔结条约权的审批权 ⑵行政权属于总统:①总统由选民见解选举②总统既是国家元首,有是政府首脑,军队总司令③提名经国会同意后任免政府高级官员④可对国会通过法律行使否决权⑤总统权力使联邦行政权保持强有力的地位,所以称总统制。 ⑶司法权属于联邦法院:①大法官由总统任命,但需要参议院同意②最高审判权③监督解释宪法和一切法律的权力c相互制约平衡4问答案:美国1787年宪法的意义和局限性:104\na、美国1787年宪法的意义: 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其次,将西欧启蒙思想与美国实际想结合,对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起到了示范作用,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三,联邦制赋予政府强有力的权力,利于国家的巩固;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权力之间制约平衡,防止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第四,地方自治权与中央政权形成较为和谐统一的关系,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有利于地方积极性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 第五,体现和维护了独立战争的重大成果,使政府建立在民主制度原则基础上,带来了美国的长期稳定。美国1787年宪法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它是十全十美的吗?b、美国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 第一、没有反映群众利益,1790年通过了《权利法案》 第二、保留了黑人奴隶制和黑奴贸易,留下了种族歧视的烙印; 第三、妇女、印第安人、黑人奴隶没有选举权。五拓展巩固比较英国君主立宪制和美国总统制度的特点。项目美国总统制英国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总统国王国家元首产生方式选举产生世袭国家元首有无任期任期制终身制国家元首有无实权有无104\n政府首脑总统首相政府产生方式总统任命议会产生国家权力中心总统议会 六,当堂训练(题在ppt上)七,课后反思 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发展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法国共和制和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提高认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相关材料的补充,了解法兰西共和之路的艰难,初步掌握观察阅读、获取信息的学习方法。了解并根据《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提高比较、概括和阐释历史问题的能力。比较英美法德代议制的不同特点及对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有益启示,培养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代议制等民主制度的建立是人类历史的进步。认识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的艰难性与曲折性,正确对待历史发展进程,总结历史发展规律。学会历史和客观分析评价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18世纪末期,在封建势力比较强大的欧洲大陆,法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共和政体;19世纪中后期,德国完成统一,并确立君主立宪政体。伴随这两个国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代议制在欧洲大陆得到进一步发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等一系列法典,成为欧洲和亚非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立法样板。难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与旧教材相比,本课内容师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尚显不足。分析法德代议制的异同,要求具有较高的抽象思维和分析比较能力。情境创设与问题导入:播放《英雄交响曲》,提问曲名作者;打出贝多芬、拿破仑的图片。提出问题:贝多芬的这篇交响乐是歌颂拿破仑的,得到拿破仑称帝的消息后,他愤怒地撕毁了手稿,后来改为《英雄交响曲》,这反映出什么问题?贝多芬与拿破仑的分道扬镳,反映了法国社会哪两种政体选择观念的斗争?法国是怎样艰难走上共和道路的呢?三、自学指导104\n1、归纳法国共和制确立过程,法国共和道路曲折艰辛的原因有哪些?2、概括法兰西共和国宪法在立法、行政、司法方面的内容规定,宪法颁布的意义。3、简述德意志帝国建立的过程,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历史作用。四、先学五、后教第一目: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①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群众为反对以国王为首的特权等级举行武装起义,攻占巴士底狱。②革命初期,政权落到了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利益的君主立宪派手中,颁布了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人权宣言》,制定了《一七九一年宪法》,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③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举行第二次武装起义。1792年9月21日召开国民公会,废黜国王,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④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在巴黎发动“雾月十八日政变”,成立执政府,自任第一执政,后改为终身任职,1804年公布《拿破仑法典》。1804年底,拿破仑加冕为皇帝,史称“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共和制变成君主制。⑤1815年封建专制政权波旁王朝复辟。⑥1830年巴黎人民“七月革命”,推翻封建的波旁王朝,建立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政权。⑦1848年2月22日,巴黎又爆发革命。工人群众占领王宫,烧毁了国王的军政府,驱散了立宪会议,二月革命取得了胜利。2月25日,临时政府宣布成立法兰西共和国,即法国历史上的第二共和国。⑧1852年12月2日,路易·波拿巴正式宣布法兰西为帝国,这就是历史上的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0),路易·波拿巴即皇帝位,称拿破仑三世。⑨1871年3月巴黎人民起义推翻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第三共和国。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通过第三共和国宪法。第二目,“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1870年的法国革命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1年经普选选出了675名议员组成的国民议会,并承担起制定新宪法的任务。经过议会内部一系列的激烈斗争,1875年1月29日,以一票之差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此法国的共和制才得以确立。【课堂问题探究】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波旁封建王朝的统治,建立起法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是在之后的70多年的时间里,法国资产阶级与封建复辟势力之间,共和派和帝制派之间进行了长期的斗争。打出幻灯片,展示《法国共和制确立过程示意图》,请学生分析法国政局的特点。104\n教师组织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根据图表分析法国政局的特点;法国共和道路曲折艰辛的原因有哪些?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特点:政权更替频繁,政局动荡不安,帝制、共和制几次反复;共和国确立之路充满了曲折反复,呈波浪式前进。原因:君主专制程度高;小农经济长期大量存在,工业资本主义相对薄弱;共和制度没有建立起强大的权威;外部环境不利于共和制度发展。(2)过渡:直到1870年,法国与普鲁士之间爆发战争,结果法军惨败,皇帝路易·波拿巴被俘,法兰西第二帝国覆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宣告成立。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以一票的多数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有人把“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称为“不光彩的,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甚至预言它会象第一,第二共和国那样,很快就灭亡,但事实却恰恰相反,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不断地巩固,在历史上存在了近70年,它的“长寿”与它的宪法有着较密切的关系。那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部《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包含了些什么内容呢?第二目: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1)法兰西共和国宪法在立法、行政、司法方面的相关内容规定。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内容:①行政权:根据1875年宪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行政权由总统和部长行使。总统经国民议会选举产生,除叛国罪之外,议会不得强迫总统辞职,总统在政治上不对任何人负责。总统负责法律的执行,并拥有为此目的颁布法令的权力。总统还可以任命一切文职及军事官员。部长由总统进行任免。同时设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部长会议,由总统主持。②立法权:立法权方面采取了两院制,包括众议院和参议院。参议院的主要作用是成为众议院和行政权的制衡力量。参议院与众议院共同行使立法权。(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出台的意义:主要体现在:①共和派掌握实权;②以共和制为政体形式的统治得以确立;为法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过渡:当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国政体确立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作为其近邻的德国是一个神奇的国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德意志”只是一个地理上的概念,而不是一个主权国家,大大小小的几十个邦各自为政。因此有人对其发出“德意志?它在哪里?我找不到这样一个国家!”的感慨。德意志当时到底处于什么状况?又如何摆脱这种状况呢?第三目:德国君主立宪制104\n德意志分裂及通过王朝战争统一的过程。(1)由于德意志的分裂与统一问题决定着德意志的民主与专制的力量的对比,决定着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因此,建议教师适当花费时间、补充材料,从而顺利引导学生正确分析理解德意志帝国宪法。①长期分裂的德意志第一帝国(10世纪~20世纪初)“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长期处于分裂状态。1618~1648年德意志地区的诸侯与皇帝之间、诸侯相互之间以及德国与法国之间矛盾冲突引发的三十年战争,后来扩大为政治矛盾和宗教对立相互撞击的全欧性争斗,其结果是德国在领土、经济和人口上都蒙受了极大的损失,并被分裂成360多个大小邦国和上千个骑士国。德意志进一步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在拿破仑军队的冲击下,德意志帝国土崩瓦解,1806年,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灭亡。1814~1815年召开的维也纳会议建立起了欧洲新秩序,但德意志人想建立一个自由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希望并未实现,取代老帝国的是由34个邦和4个自由城市组成的“德意志邦联”,这是一个松散的联合体。②德意志统一进程随着资本主义在德国的发展,1834年德国建立了关税同盟;1835年修建了第一条铁路,开始了工业化进程;1848~1849年德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各地民众斗争声势浩大。但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各地起义先后被镇压,革命遂告失败。19世纪五六十年代,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已得到迅猛发展,德意志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工业化国家。1870年,其工业生产已超过法国,跃居世界第二位。国家的分裂状况已成为阻碍德意志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在统一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时,1862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麦为宰相,开始了统一德意志的进程。“铁血政策”的实施:俾斯麦认为“德意志的统一不是空谈,而是要用铁与血”,即普鲁士必须以武力来统一德意志。为此,这位被称之为“铁血宰相”的俾斯麦为统一德意志,对内进一步加强军事力量,以军事力量作后盾施展外交手段,通过三次王朝战争统一了德意志。1864年,普奥对丹麦作战(第一次王朝战争),迫使丹麦割让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由普奥共管。1866年,普奥战争爆发,奥地利战败,退出德意志邦联,以普鲁士为盟主的北德意志邦联建立。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普鲁士战胜法国,兼并南方诸邦。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接受加冕,成为德意志皇帝。德意志帝国的建立,结束了德意志长达952年的分裂状态。从此,德国作为一个统一的近代民族国家在欧洲崛起。③由于德国资本主义发展起步较晚,资产阶级软弱,而封建容克和军阀势力强大,同时德国的统一不是“由下而上”地由人民决定,而是“自上而下”地由普鲁士王国通过国内外战争来实现统一的。普鲁士权压群邦,诸国皆有新帝国即“大普鲁士”之感。贵族和主要由贵族阶层人士组成的军官团在社会上始终举足轻重。因此,德意志帝国(第二帝国)及其宪法含有较浓厚的封建和军国主义的特征。(2)宪法的主要内容:104\n①行政权:宪法规定德国是联邦国家,其中普鲁士王国占特殊地位;皇帝和宰相是帝国国家制度的中轴,权力极大;议会并无实权;规定了军事警察制度。②立法权:议会实行两院制。联邦议会(相当于上议院):权力巨大,议长为帝国宰相,议员由君主任命;负责法律的审批。帝国议会(相当于下议院):权力较小,具有立法权,但任何法案必须经过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按普遍、平等的选举法选举产生。无行政监督权。③英国君主立宪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对比。君主立宪制主要有两种:即议会制和二元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君主不直接支配国家政权,由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如英国,从法律上看,英王是“一切权力的源泉”“国家的化身”,但实际上英王的权力虚有其表,法律上赋予英王的权力都由内阁和议会行使。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则由君主任命对自己负责的内阁,直接掌握行政权,而由议会行使立法权。但君主对议会通过的法案有否定权,可见真正的立法权实际上不在议会。1871—1918年德意志帝国,就实行的是这种“二元制”的君主立宪制。(3)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作用:①德国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②德国社会的一大进步;③有利于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使德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④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军事性色彩。六、课堂小结英国以君主立宪为主要特征,国王(君主)“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议会拥有立法权,行使国家最高权力;内阁是中央行政机关,内阁首相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美国代议制实行典型的三权分立和相互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国会、总统、联邦法院执掌,三个部门行使权力时,彼此互相牵制,以达到权力的平衡。1789法国年大革命后,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进行了长期反复斗争,直到1875年才确立了议会制共和国制度。总统执掌行政权,议会掌握立法权。1871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七、板书设计美德美法四国政治制度的比较国家英国德国美国法国政体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国家元首世袭的国王皇帝总统总统行政权内阁(首相)皇帝宰相政府:总统领导下,独立于国会,受国会的牵制行政权归总统;总统权力受议会限制立法权下议院议会国会国民议会司法权“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最高法院参议院(审判总统或部长及危害国家安全案)权力中心议会皇帝总统议会特点君主虚位军事封建总统共和制议会共和制104\n法律至上皇帝权重相同点1、都有形式上的代表民意的议会。2、都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原则。八、当堂训练《优化设计》P321-5题九、教学反思:第10课鸦片战争一,出示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或掌握鸦片战争的必然性;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及危害;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和经过;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两次鸦片战争的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培养学生运用“透过现象看本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等观点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和鸦片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唤起他们的历史责任感。二,展示自学指导1,鸦片战争之前的中英两国的状况怎样?鸦片的输入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危害?林则徐的禁烟措施有哪些?2,104\n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激行为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1,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结果和影响有哪些?2,第二次鸦片战争有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一,先学(给学生8-10分钟,找出自学指导的答案,分别找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二,后教1问答案: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英国项目 中国 英国政治 封建主义,日益腐败 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 落后的自然经济,财政入不敷出。 完成了工业革命,商品经济发达军事 装备陈旧,营务废弛 船坚炮利外交 闭关自守,愚昧无知 殖民扩张综合 封建统治,危机四伏 资本主义迅速崛起2问答案:a鸦片对中国的危害(财政危机、吏治腐败军备废弛、危害身心)b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口号,并组织人翻译西方书籍、报纸,向中国人介绍西方;面对鸦片的危害,领导了禁烟运动,积极抵抗外来侵略,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3问答案根本原因―――英国蓄意打开中国市场直接原因———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104\n(设计意图:主要是向学生提供不同的历史观点,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客观本质分析历史事件。)鸦片战争的结果—中国战败让学生结合前面的课前探究和课本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1)中国战败的原因:①主观原因:中国制度腐败、军备落后;②客观原因:英国的强大;③根本原因:中国腐朽没落封建制度无法抵抗新兴资本主义制度。(2)结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及附件;《望厦条约》、《黄埔条约》;(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通过历史现象看本质,分析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制度的落后。)鸦片战争破坏了中国那些主权①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领土完整②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东南门户大开,损害贸易主权③允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由中英双方协定——丧失关税自主权④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破坏司法主权⑤《望厦条约》——破坏领海主权104\n(设计意图:通过分析中国跟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品等条约的内容,认清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目的。)鸦片战争的影响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和所学的知识分析鸦片战争的影响。(1)社会性质:中国有一个独立自主、自然经济占主导的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并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社会矛盾:有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3)革命任务:由反封建转变为反侵略反封建;(4)思想文化:开始向西方学习;(5)历史阶段:中国近代史开端,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4问答案让学生依据课本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社会性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了。政治上: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经济上:便利了列强的商品输出;清政府的变化:政治上:清政府开始成为列强的服用和工具(权力结构发生变化),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镇压中国革命(总理衙门、总税务司、京师同文馆);经济和思想上:兴起了至灾推动王朝中兴的洋务运动;104\n五,小结本节课的知识框架 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 直接原因:中国禁烟运动 结果:中国失败,被迫签订一批不平等条约 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影响 中国从此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结果:中国失败,失去更多新的权益 中国的主权遭到更大的破坏 清政府权力结构的变化,洋务运动兴起六当堂训练(题在ppt上)七课后反思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识记重大事件。2)了解《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并作简要评价,培养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104\n2、过程与方法(1) 通过学习运动的兴起、发展、失败,探求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2)通过探究运动的作用和失败原因,掌握查找和分析史料以及史论结合的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太平天国的反封建反侵略的性质和作用,学习太平军将士的革命精神,增强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主权的责任感。(2)认识近代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以及农民运动与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关系。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新的历史时期,它建立了政权,制定了革命纲领,创造了军事上的全盛局面,打击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2)《天朝田亩制度》。它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教学难点(1)拜上帝教。是多种思想的结合,较复杂、抽象。(2)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较抽象,不易理解(3)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需要对相关史实进行归纳和总结。【导入新课】中国近代历史上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首先担负起反侵略反封建这一历史任务的是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开端。二、自学指导1、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概括其兴起和发展历程。2、概括《天朝田亩制度》颁布的时间、其主要内容、颁布的目的。你如何评价这一纲领性文件?3、你认为天京变乱的原因有哪些?简述天京变乱概况及影响。4、《资政新篇》颁布的时间,主要内容。你如何评价这一文件。5、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标志是什么。失败的原因有哪些?6、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和局限性有哪些?三、先学四、后教(一)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1、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1)鸦片战争以后,鸦片走私更加猖獗,白银外流加速,银价激涨,农民负担加重;(2)洋货大批涌入东南各省,手工业者纷纷破产;(3)巨额战争赔款分摊到参战省份,各级官吏乘机搜刮百姓;(4)直接原因:连年发生自然灾害,(5)根本原因:阶级矛盾空前激化。(6)主观原因: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的推动2、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1)起义(兴起标志):1851年1月,洪秀全集合拜上帝教群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2)建制:太平军攻克永安后,整顿建制,分封诸王,初步建立政权。(3)定都: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为国都2)全盛时期(1)北伐①概况:定都后,出师北伐,一直打到天津郊区,震动京师。但最终失败。②失败原因:③意义:它深入清朝腹地,牵制清军大量兵力,为西征军创造了有利条件。104\n(二)《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1、时间:1853年2、内容:(1)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规定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2)根据“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规定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3、目的:满足农民得到土地的愿望,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4、评价(1)性质: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2)积极:它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调动了农民阶级反封建的积极性。(3)消极: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无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空想,根本无法实现。(三)天京变乱(1)原因:定都天京以后,领导者被胜利冲昏头脑,进取心逐渐衰退,腐朽思想日益滋长,领导集团内部矛盾越来越尖锐,以致发生内讧。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2)概况:1856年秋,韦昌辉杀掉杨秀清,继而韦昌辉又被处死,接着,石达开因受洪秀全猜忌,率领精兵负气出走。(3)影响:内讧是必然的。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领导的运动,农民阶级掌权以后,由于没有先进的意识形态指导,政权迅速封建化,太平天国的将领不仅内部腐败,而且争权夺利。自身阶级的局限性最终导致内讧的必然发生。重建领导核心:(1)目的:(2)成员:洪秀全、陈玉成、李秀成、洪仁玕。(四)、颁布《资政新篇》(1)时间、作者:1859年、(2)内容:①政治: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②经济: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③文教:开设新式学堂等。(3)评价:①积极: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②局限:但它不是农民阶级革命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迫于当时形势,未能实行。防御战(1)1858年:陈玉成和李秀成合力打垮清军驻扎江北的大营,解除天京北面的威胁。随后,他们在三河镇全歼湘军精锐部队。(2)1860年:李秀成和陈玉成等又攻破清军驻扎江南的大营。李秀成乘胜东征,一直打到上海近郊。(3)1864年:天京保卫战。(五)失败标志: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失败原因,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1)主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提不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广大将士参加革命的目的不明确;定都后领导者封建特权思想膨胀,争权夺利,断送了革命前程;战略上失误:偏师北伐等。(2)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3)启示: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取得胜利104\n(六)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和局限性有哪些?1、作用:①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是中国几千年农民战争的最高峰;②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③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探索;④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对后来的民主革命有重要影响。⑤同亚洲各国人民的斗争相互推动、相互影响,共同打击西方殖民主义者。2、局限性:①阶级局限:A经济上: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B政治上: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C思想上:提不出科学的革命纲领;D组织上:很难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②时代局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农民阶级不能完成时代任务。(时代局限性: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到了强大的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攻击,新时期的中国革命需要一个代表时代发展方向的阶级力量来领导。)六、本课小结:鸦片战争以后,清朝国内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然而,这一时期的农民战争,已不同于以往的农民战争.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就体现了新时代农民战争的特点.太平天国的一些领导人,开始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中国独立、富强的途径,勇敢地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战争的高峰,进一步反映了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矛盾和革命任务的巨大变化.由于农民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无法完成反对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单纯的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它必须在先进阶级的领导下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七、板书设计一、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二、太平天国前期的进攻——达到军事上的全盛1.军事进攻:开始起义→初步建立政权→正式建立政权北伐、西征、东征2.理论:《天朝田亩制度》(1)内容(2)评价三、天京变乱——太平天国的转折1.原因2.措施(1)新领导核心:陈玉成、李秀成、洪仁玕2)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内容和评价四、太平天国后期的防御战失败原因和教训五、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八、当堂训练《优化设计》P九、教学反思:104\n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西方列强发动这两次大规模侵略中国的背景,剖析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原因、目的和实质。2、掌握西方列强发动这两次大规模侵略中国的经过和中国人民奋起抗争的史实,理解中国近代史既是西方列强不断侵略和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侵略的历史。3、掌握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定的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剖析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危害性,理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是逐渐形成的。过程与方法1、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索西方列强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原因和目的。2、引导学生对不平等条约内容进行列表和纵向比较,让学生从中概括和归纳其危害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学习,深切理解落后就要挨打这一道理,形成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形成社会责任感,树立为国家富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新课学习]1、日本挑起甲午战争的目的是什么?它为什么敢于挑起这场战争?这场战争的经过及结果?2、《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3、八国联军侵华的原因,经过及结果?4、《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一、甲午战争1、原因(学生思考:日本挑起甲午战争的目的是什么?它为什么敢于挑起这场战争?)(1)日本经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由于国内市场狭小,因此萌生对外侵略野心。(根本原因)(2)明治维新后,随着军事实力的上升,日本在1887年制定《清国征讨方略》,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大陆政策”的制定。(3)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朝鲜政府请求清政府出兵援助,日本乘机派大军入侵朝鲜。起义被平息后,日本拒绝清政府关于中日同时撤军的建议,反而继续增兵,蓄意挑起战争。2、经过(学生寻找其经过)1894年7月,日本舰队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挑起战端。8月,清政府迎战。这一年是农历甲午年,所以,历史上称这次战争为甲午中日战争。不久,清军在朝鲜平壤陆战失利,退回国内。随后,在黄海大战中,中方损失虽比日方略大,但主力尚存。李鸿章为保船避战,命令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港,不许出海迎敌。日军乘机控制黄海制海权。随后日军进攻中国辽东和山东半岛,占领大连、旅顺等地。1895年初,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甲午中日战争以清军惨败告终。丰岛战役:被迫宣战;平壤战役:弃城逃走;黄海战役:避战保船;辽东战役:献船逃敌,威海战役:全军覆没。2、结果:签定《马关条约》(学生思考:为什么说马关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程度化大大加深104\n内容:1895年4月,清政府与日本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条约规定: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危害:①《马关条约》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②巨额赔款,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③新通商口岸的开辟,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④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⑤在《马关条约》的刺激下,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⑥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二、八国联军侵华1、起因(1)、民族危机的加深激起中国人民的反抗——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在这里简单讲述义和团兴起原因及分析其口号)(2)、中国人民的反抗引来侵略者的镇压——八国联军2、经过:(学生自主学习,老师不作讲述)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日益高涨。由民间组织义和团发动的反帝爱国运动,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到1900年春夏间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借口镇压义和团,联合发动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在廊坊附近遭到义和团和清军爱国官兵的顽强阻击,被迫退回天津。天津的义和团和清军爱国官兵也英勇打击侵略者。八国联军增派兵力,7月占领天津,随后再次向北京进犯。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联军统帅德国人瓦德西的司令部,就设在北京紫禁城内。八国联军在北京烧杀抢掠,罪恶累累,3、结果:溃败。签定《辛丑条约》三:《辛丑条约》(学生思考:为什么说此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两半社会?)(一)、内容:1、赔款:本息共计9.8亿两,以关税和盐税抵押,中国财政被列强控制。2、在北京设使馆界,由各国驻兵保护,成为“国中之国”。3、京津到山海关一带置于列强武装控制之下。4、严惩反帝官吏,禁止中国人民成立参加反帝组织。5、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二)、《辛丑条约》的严重危害①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使中国税收受到列强控制。②“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成为列强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③清朝腹地京津至山海关广大地区,置于列强武装控制之下。④惩办支持义和团的官员,改设外务部,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⑤《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又一个不平等条约。列强除了穷凶极恶地对中国敲诈勒索外,还迫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104\n⑥《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课堂延伸:1、学生总结: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项目条约 程度 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半封建的程度加深 甲午战争马关条约 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半封建的程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 三、本课小结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非常鲜明地体现了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的阶段特点。中国的战败进一步说明了清政府的腐败。《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列强强加给中国的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程度。《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欧美列强根据“一体均沾”原则,也都享有条约规定的特权。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之后,列强在中国进行大规模的资本输出,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深重的民族危机面前,资产阶级发动了维新变法运动。与此同时,农民阶级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而帝国主义为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四、板书设计:一、甲午中日战争1.战争的背景2.战争的经过3.清政府失败的原因4.战争的结果和危害二、八国联军侵华1.义和团运动(1)原因(2)性质(3)口号及评价(4)失败的原因2.八国联军侵华(1)过程(2)结果及危害五、当堂训练:优化设计P随堂演练六、课后作业:优化设计P七、课后反思:104\n第13课辛亥革命一、学习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酝酿与爆发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团体的建立;同盟会与三民主义;武昌起义通过引导学生认识主要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由此培养学生对所学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归纳,透过历史演变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通过对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封建反动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以及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等内容的讲述,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发展地看待历史、认识社会的观点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历史比较概括阐释独立思考通过对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封建反动统治史实的讲述,使学生认清国情,增强对中国革命只有由无产阶级领导才能取得胜利的深刻认识.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成立;《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结局袁世凯篡权;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局限性重点: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和三民主义;南京临时政府和《中华民国约法》;辛亥革命的失败及其历史功绩难点:对三民主义的分析和评价;如何正确评价辛亥革命【导入新课】从《南京条约》签定后中国社会开始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到《辛丑条约》签订以后,中国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帝国主义列强对华投资的刺激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虽有发展,但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限制与阻碍.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为开辟民族资本主义独立发展的道路,提出了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要求.从此以后,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在全国迅速广泛地发展起来,由此导入新课。二、自学指导1.从政治、经济、阶级、思想、军事等方面归纳武昌起义爆发的条件。2概括兴中会建立的时间,性质,及影响?同盟会成立的时间,政治纲领及性质?黄花岗起义的历史意义,失败原因?3.归纳武昌起义领导机构、主力、时间、结果影响?民国政府的成立时间、过程及其性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时间,主要内容,评价这部法令?5.有人说:“辛亥革命胜利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为什么?三、先学四、后教1.革命思想的传播104\n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严重威胁,像一个可伯的阴影,笼罩着人们的心头."在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中,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成份."同旧式的举人秀才不同,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已经懂得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对帝国主义的压迫有敏锐的感受,有比较强烈的爱国心.1901年至1905年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那时候,到国外的不少留学生接受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队伍迅速壮大起来.他们把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翻译出版了卢梭的《民约论》、孟德斯鸠的《万法精理》书籍,还创办了《国民报》、《游学译编》等进步报刊,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上海和日本的东京成为宣传革命的中心.章炳麟、邹容、陈天华等是著名的民主革命思想家和宣传家.引用无产阶级革命家吴玉章的一段话:"在此以前,我还只知道康有为、梁启超他们那一套改良主义的思想;到上海以后,我即开始接触到孙中山、章太炎他们关于资产阶级革命的宣传;虽然知而不详,但稍一比较,就觉得革命的道理更为充分.于是,我对康梁的信仰便一落千丈."让学生思考:这说明了什么?然后概括指出:随着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和革命形势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在国内相继建立起来.2.革命团体的建立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约建立了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1904年初,黄兴、宋教仁等建立了华兴会,重要成员有一些留日学生和学界.同年冬,一些留日学生和学界建立了光复会,蔡元培任会长.1906年,湖北进步人士刘静庵在武昌建立日知会,成员是学界和新军.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已经形成.3.同盟会与三民主义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团体的不断出现和各地革命活动的蓬勃发展,为建立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做了准备.各地起义的失败也使资产阶级革命派认识到建立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迫切性.吴玉章回忆说:"无论光复会也好,华兴会也好,都缺乏明确而完备的纲领,更没有严密的组织,而且都受地方性的局限,不足以领导全国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提问:这说明了什么?(制定纲领和建立政党的不要性)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同黄兴、宋教仁等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的成员70多人集会,决定成立统一的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8月,中国同盟会在东京召开成立大会,通过了同盟会章程,推举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中国同盟会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作为政治纲领,并决定创办《民报》为同盟会的机关刊物.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号《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民族主义,就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创立民国"即民权主义,就是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是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政治革命的根本."平均地权"即"民生主义";主张平均地权.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提问:为什么把民族主义作为革命政纲的首要部分而提出,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清政府?(因为这时的清政府已经完全变成了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推翻投降媚外的清政府,也就等于打击了直接威胁中华民族生存的帝国主义,实际上是包含着建立独立富强的国家之意。)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4.武昌起义简单介绍武昌起义的背景,然后指出湖北革命党人果断地决定立即发动起义.在1911年10月10日晚发动了举世闻名的武昌起义.经过奋战,终于赢得了起义的光辉胜利.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一声惊雷,震响祖国中部长空,触发了全国辛亥革命的巨澜,到11月下旬,全国有14个省区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清朝的统治土崩瓦解.二)、中华民国成立1.中华民国成立1911年底,各省代表推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这说明了什么?(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的领导地位是任何人所不能代替的.)12月25日,孙中山乘船到达了上海.在欢迎人群中走出的记者向他提问:"您这次带多少钱来?"(在孙未到上海时,中外各报皆纷传孙携有巨款回国,以助革命军)孙中山斩钉截铁地回答说:"予不名一钱也,所带回者革命之精神耳!革命之目的不达,无和议之可言也."这说明了什么?(一个革命家的气概和精神),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定都南京,采用五色旗为国旗,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为民国元年.从太平天国到孙中山的南京临时政府,104\n相距半个世纪.从单纯的农民战争,到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这标志着中国历史向前大大地跨进了一步.2.《临时约法》1912年春,孙中山在南京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弹劾总统的权力.这说明了什么?(民主性和反对封建专制性)《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订的目的是什么?(限制袁世凯的权利,维护共和制度)通过哪些方面限制袁世凯的权利,维护共和制度?(一是参议院有弹劾总统的权力;二是约法规定政体采取内阁制,而不是总统制.)但是由于当时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正在加紧篡夺辛亥革命的果实,革命派企图用这些法律条文约束袁世凯手中的权力只不过是软弱资产阶级的一种幻想而已.三)、辛亥革命的结局1.袁世凯篡权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帝国主义各国采取什么手段对革命施压?(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等手段,对革命政权施加压力,帮助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革命政权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也乘机向革命派进攻.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妥协退让.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吴玉章回忆说:"同盟会自广州起义失败以后,即已趋于涣散,而至武昌起义以后,几乎陷于瓦解状态.章太炎说:‘革命军起,革命党消’,这两句话虽是极端错误的,但用来形容当时的情况,倒很合乎事实."已被袁世凯收买的同盟会领导人之一的汪精卫竟然对孙中山施加压力说:"你不赞成和议,难道是舍不得总统吗?"在此形势下,孙中山被迫对袁妥协退让,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可以保举他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2月12日清帝下诏退位.孙中山辞职,经过南京参议院选举的形式,袁世凯由清朝内阁总理大臣摇身一变而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这样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就落到了袁世凯手中。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局限性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第一、它推翻了清朝的封建反动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对这一点,亲身经历过这次革命的林祖涵(即林伯渠)曾深有体会地说:"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第二、它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以后谁要是想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再做皇帝,谁就会变成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袁世凯的皇帝寿命只不过八十三天,张勋的复辟则更加短命,从这以后再也没有人敢于试登这个宝座即可为证.皇帝是封建社会的总头.砍掉了这个头,就使中国的封建统治阶级从此再也建立不起一个统一稳定的秩序来.这就大大有利于中国人民继续开展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第三、这次革命也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据有关资料统计,1912—1916年间公布的发展实业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共有86项之多,内容包括矿业、农林、工商、渔业等.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解除了原来清政府的若干束缚,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辛亥革命也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对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亚洲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领导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多数成员把这次革命的主要任务看成仅仅是"排满",他们既不愿意同帝国主义完全决裂,也不敢发动和依靠广大农民群众彻底摧毁封建势力,实行土地制度的改革.因此,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得到改变.局限性: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不愿意同帝国主义完全决裂,也不敢发动和依靠广大农民群众彻底摧毁封建势力,实行土地制度的改革.因此,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也没有得到彻底改变,104\n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时期,帝国主义列强不支持孙中山,而选择了袁世凯作为他们继续统治中国的工具,这件事本身就充分说明了在帝国主义时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可能走西方的老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这正如毛泽东所分析的那样:"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成功:辛亥革命作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根本目的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压迫,铲除封建制度,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其直接目标是要推翻满清政权,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以挽救民族危亡。从革命结果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因而可以说革命是成功了。失败:由于民族资产阶级软弱妥协,没有依靠和发动广大群众,致使革命果实落入了袁世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五、【本课小结】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和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推动下,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一方面建立了兴中会等革命团体,另一方面大力传播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1905年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标志着辛亥革命的爆发。这次革命最终推翻了清朝的反动封建统治,结束了延续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产生了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政权——南京临时政府以及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民主共和国的观念从此开始深入人心.辛亥革命的这些成就,永载史册.辛亥革命爆发后,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和破坏,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最终导致了这次革命的失败.辛亥革命既有伟大的历史功绩,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六、当堂训练《优化设计》P七、板书设计八、教学反思: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1)通过归纳五四运动的背景,增强学生分析史料,解决问提的能力。(2)通过比较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学会比较历史事件异同的方法;(3)通过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对所学内容进行比较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2、过程与方法:104\n 研习和运用历史材料。在合作与交流中探究问题。采用问题情景教学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五四风雷中学生的先锋作用,补充五四青年节和“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有关材料,弘扬“五四”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导入新课】 用洪秀全、孙中山的人物图片引入:他们分别是哪两个阶级的代表?中国的哪两件大事与这两位人物有关?结果如何? 二、自学指导1、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基本过程?2、五四运动是怎样的一场运动?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到怎样的作用?这场运动有何影响?3、中国共产党是在怎样的条件下诞生的?4、“中共一大”(时间、地点、参加者、内容、意义)5、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与国民党合作?它们采取怎样的合作方式?6、请以北伐军政治宣传员的身份,向群众解释具备北伐的条件和北伐对象、结果。以及革命失败的原因。先学后教(一)革命的开端——五四风雷: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引言和第一子目的内容,进行探究活动。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过程:表格第一阶段(爆发)第二阶段(高潮)时间5月4日6月5日中心北京上海主力学生工人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等方式罢课、游行罢工、罢课、罢市结果被镇压取得初步胜利2.意义:借助P66[资料回放],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五四运动是怎样的一场运动?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性质: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特点:学生——先锋 工人——主力军 影响:新民主主义的开端(借助“新旧民主主义的比较”表格进一步深化此结论)名称性质任务主力领导阶级结果前途指导思想旧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反帝反封建人民群众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共和国资本主义三民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补充材料(五四青年节、“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来历,体育健将刘翔,航天英雄费俊龙、聂海胜,救灾英雄宋志永等获奖者),共同探究和感悟: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104\n(二)革命的领导阶级——中国共产党诞生:活动1 阅读材料和P67第一自然段,学生共同完成。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 ——毛泽东3、回答:毛泽东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中国共产党是在怎样的条件下诞生的? 总结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阶级基础——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思想条件——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并同中国工人运动日益结合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组织基础——陈独秀、李大钊开始进行建党活动活动2 播放“中共一大”的视频4、“中共一大”(时间、地点、参加者、内容、意义)活动: 议一议 为什么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总结:①有了新型的工人阶级政党的领导; ②有了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③有了新的革命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④不仅代表工人阶级利益,也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革命初次高潮——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1.国共合作: 材料一: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深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此次全国大会亦通过此议决。我们加入国民党,但仍旧保存我们的组织。 ——中共三大决议材料二:孙中山在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后,深深感到国民党内的人员过于复杂,应当改组。1921年,马林同孙中山会晤时,建议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创办军官学校,同中国共产党合作,孙中山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同意以“党内合作”的方式与共产党合作,改组国民党。 ——人教版《中国近代史》(上册)5、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与国民党合作?它们采取怎样的合作方式?总结:①中共领导工人运动的体会②中共“三大”确定合作方针③孙中山的转变 ④共产国际的帮助 党外合作的方式北伐战争:6、国民革命军北伐时,很多群众误解北伐又是一场军阀混战。请以北伐军政治宣传员的身份,向群众解释具备北伐的条件和北伐对象、结果。 总结:北伐的条件: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整编国民革命军、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 北伐的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北伐的结果: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迁都武汉革命失败的原因:学生探究活动,教师总结:客观:敌人力量强大;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主观:中共年幼缺乏经验;共产国际错误指示; 陈独秀在后期的右倾错误放弃领导权。三、本课小结(三)讲课小结“四一二”和“七一五”104\n反革命政变后,蒋、汪完全抛弃了孙中山的三大政策,成为了反对民主革命的中心人物,中国国民党也由原来各个接近的联盟变成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代表的反动政党。面对蒋、汪对革命的叛变和屠杀政策,中国共产党又怎么去改变这种逆境呢?四、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五四风雷1.导火线2.经过3.结果4.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条件2.诞生(中共一大召开)(1)内容(2)影响三、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一)国共合作 1、原因:敌强我弱2、中共三大3、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1924年1月,广州)(二)北伐战争1.条件:国民政府成立,广东革命根据地统一2、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3、结果: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迁往武汉4、国民革命的失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失败原因:(1)陈独秀坚持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 (2)国民党右派制造分裂,叛变革命五、当堂训练:优化设计P随堂演练六、课后作业:优化设计P七、课后反思:15课国共十年对峙一、学习目标(1)识记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工农武装割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第五次反“围剿”、长征、遵义会议、三大主力红军会师等史实。(2)正确理解南昌起义、“工农武装割据”思想、遵义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史上的作用;(3)探究南昌起义的背景——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同时培养学生面对重大事件时处变不惊的人生态度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2)让学生知道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通过探究活动感受长征精神,认识其对个人、中国乃至世界的意义。教学重难点:重点:南昌起义,红军长征难点:工农武装割据,遵义会议二、自学指导:(请同学们8分钟完成下列问题)1.概述八一南昌起义爆发的时间、原因、领导人、经过、意义及教。104\n2.概述八七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及历史意义。3.概述秋收起义爆发的时间、领导人、结果。4.归纳土地革命实行的范围及主要内容及影响。5.什么是工农武装割据?其建立的历史意义?根据地建设分那几个方面展开?6.概括红军长征的起止时间,原因、胜利的标志、及历史意义?7.归纳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及历史意义?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8.你如何认识长征精神?导入新课1:巩固知识导入新课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什么事件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五四运动)随着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工人运动中,认识到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于是开始了与国民党合作。国共合作后,开始了什么?(国民大革命)国民大革命虽然轰轰烈烈,但最终归于失败,失败原因是什么?(敌人强大,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共产党年幼,陈独秀犯了右倾错误,放弃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那么从国民大革命的失败中,中国共产党人吸取的惨痛教训是什么?(必须掌握军队)于是中国共产党人开始创建军队,探索中国革命的新出路。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带着问题,我们一起走进国共十年对峙历史中。三、先学四、后教一)南昌起义1、背景提问学生之后总结。(一个同学说后,总结一下,如不完整,再请同学补充)、通过前面学习,我们知道国共合作后,开始了国民大革命,然而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了革命,是谁叛变了革命?(蒋介石、汪精卫)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那么共产党从大革命血的教训中吸取了教训:掌握军队。于是,中国共产党准备起义,并做了准备工作。主要有哪些?改组中央,成立指挥部——前敌委员会,把共产党人控制点武装集中到南昌(敌人兵力薄弱),一切准备就绪,于是起义爆发。2、过程请同学们欣赏《南昌起义》视频,找一找时间、地点、人物、概况和意义。时间:1927.8.1人物: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提问个别学生)概况:成功占领南昌,之后南下,途中受阻,兵分两路,一路由朱德、陈毅率领,转战湘南,坚持斗争;另一部分进入广东海陆丰,与当地农民军会合。3、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武装夺权的开始。衔接过渡:如何才能使中国革命走向成功呢?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新探索,这就是土地革命。二、土地革命这一目包含三个问题:八七会议(1个会议)、秋收起义(1个起义)、工农武装割据思想(1个思想)。1、八七会议南昌起义虽然成功了,但这时共产党内部的右倾错误还未清算,于是召开了八七会议。(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71页,找一找会议时间、地点、内容及意义;同时板书)1)时间:1927.8.72)地点:汉口3)内容: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4)意义:给处于思想混乱、组织涣散的党指名了方向(——土地革命)。104\n2、秋收起义请同学们欣赏《秋收起义》片段,看看秋收起义的时间、领导人、地点、结果和影响。(播放《秋收起义》,同时板书)1)时间:1927.92)领导:毛泽东等3)地点:湘赣边界4)结果:目标城市长沙受阻,放弃长沙,改向山区。5)影响: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井冈山就成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后来成为燎原之势。(为纪念,新中国在1980年发行的百元钞票的背景图案就是井冈山的五指峰)过渡衔接:再领导武装起义、建设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的实践的同时,毛泽东也在进行着理论上的探索,及时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在这一时期,发表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3、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1)武装斗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反围剿刚才我们学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起义有哪些?(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同时也是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前提和保证。武装斗争取胜以后,要进行土地革命。2)土地革命: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反封建剥削。影响:农民革命积极性高涨(政治上翻身、经济上分得土地)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没有土地革命就不能充分发动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农民,那么武装斗争就得不到广大群众支持,根据地就不能巩固和发展。3)根据地建设:①经济建设:领导军民进行工农业建设,发展生产,粉碎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巩固了红色政权。②根据地发展: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到1930年夏,全国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根据地,分布十几省,革命武装力量十万人。问:大多分布在哪儿?两省或几省交界、山区或农村边界。这些地方是国民党武装力量薄弱之处,有利于发展。③政权建设: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制定宪法大纲,定都瑞金(江西),选举毛泽东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朱德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基地、立足点,没有它,武装斗争就失去了物质基础,土地革命也没了阵地。小结: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在实践中不断形成的,这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党人吸取以往革命斗争经验、教训,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积极探索的结果,可以说是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是个伟大的创新。过渡衔接: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迅速发展,使国民党十分惶恐,于是从1930年10月起,蒋介石向根据地发动了“围剿”。当然中国共产党不在任由宰割,而是以武装斗争相对,即进行“反围剿”。毛泽东、朱德领导红军成功粉碎前三次“围剿”。第四次反围剿时,毛泽东已被剥夺了领导权,但周恩来抵制了王明的错误指令,取得了胜利。第五次反“围剿”没能成功,于是红军被迫开始战略转移——踏上长征路。三、红军长征1、原因根本原因:“左“倾错误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2、经过:1934年10月开始瑞金1935年1月遵义会议1935年10月陕北吴起镇会师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红一、红二、红四)甘肃会宁胜利会师1934年10月,中央机关和红军八万多人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长征,之后穿过了敌人四道封锁线,短短三个月,损失过半,只剩下三万多人,处于危险中。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我们来看一下遵义会议会址,正是这个会议,成为中共党史上的一个转折点。104\n召开背景:时间:1935.1地点:贵州遵义内容:(1)集中全力纠正了博古等人“左”倾军事路线错误(2)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3)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4)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意义:(1)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定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2)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3)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遵义会议后,以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巧夺金沙江、飞夺泸定桥、飞跃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以超乎寻常的毅力,成功地渡过了天险,巧妙冲破敌人围追堵截,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与当地红军会和。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长征胜利结束。最后点出三个点:开始,遵义会议,胜利结束3、意义:(1)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打出材料、分析、提问)(2)保存了经过千锤百炼的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精神——保存精神。(3)传播火种,铸就了长征精神长征结束,革命新局面开始。四、探究活动:合作探究:“长征精神”请欣赏《七律·长征》诗朗诵或歌朗诵。同时阅读《红军长征——人类历史的奇迹》,并结合今天所学知识,以及你自己的知识储备,来探究“长征精神”对个人、中国、世界的影响。要求:以前后三排为一组,分组讨论,之后每组形成结果,派一名代表发言。总结:长征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人类都影响深远,主要在于其精神。结合大家所说,我想长征精神是把国家和民族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理想高于天,不怕吃苦,独立自主,患难与共,艰苦奋斗,自强不息,顾全大局,不怕牺牲的精神。长征精神是我国乃至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国家需要它,而且我们生活中每个人也都需要它。五、课堂小结: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年,又称土地革命时期,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同代表工人农民阶级利益的共产党之间的对立和斗争。这一时期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民族矛盾自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后开始上升,于1935年上升为主要矛盾。六、当堂训练《优化设计》P七、板书设计:一、南昌起义1、背景2、过程3、意义二、土地革命1、八七会议2、秋收起义3、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三、红军长征1、原因2、经过3、意义八、教学反思:104\n第16课:抗日战争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侵华日军的滔天罪行;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史实。理解: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及历史地位。知识的运用:结合时事客观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联系。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引导学生分析抗战胜利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教师创设情境及学生角色扮演,锻炼其合作精神,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创造性。通过自主学习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史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介绍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高尚情操。通过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这一伟大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此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强国之志。通过模拟法庭,加深学生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精神的理解。二、自学指导1、在20世纪30年代,继续推行侵华战争,结合课本历史纵横思考: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相继进行了哪些侵华战争?说明了什么?对国共两党产生了什么影响?2、前面日本进行多次侵华战争,都没有作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为什么七七卢沟桥事变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呢?3、中国共产党面对民族危机,制定了全民族抗战的正确路线。而国民党呢?制定了怎样的路线?导致了怎样的结果?4、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四次会战结果怎样?为什么?如何来看待国民政府在抗战初期的表现?5、日军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6、抗日战争中国为什么能够取胜?有何影响?先学后教【导入新课】国共十年对峙后,日本大举侵华,揭开了全面侵华战争。国共两党再次走向合作,共同抗日,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的内容。一、全民族的抗战【合作探究】甲午战争后,日本并没有满足已经获得的侵略权益,在20世纪30年代,继续推行侵华战争,结合课本历史纵横思考: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相继进行了哪些侵华战争?说明了什么?对国共两党产生了什么影响?104\n提示: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建立伪满洲国、华北事变等。说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并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1、 九一八事变——民族危机加深2、 七七事变——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合作探究】前面日本进行多次侵华战争,都没有作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为什么七七卢沟桥事变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呢?提示:这场战争引起了中国的全民族抗战。3、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全国军民奋起抗战4、 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1)时间:1937年秋2)内容: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合作探究】中国共产党面对民族危机,制定了全民族抗战的正确路线。而国民党呢?制定了怎样的路线?导致了怎样的结果?提示:片面抗战路线。(中国当时由于特殊的历史环境存在两个战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条路线——全面和片面抗战路线,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相互支援,为抗日战争的最终的胜利提供了保证。)导致了正面战场的大溃败。5、 正面战场的四次大会战:1)淞沪会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2)太原会战3)徐州会战4)武汉会战【合作探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四次会战结果怎样?为什么?如何来看待国民政府在抗战初期的表现?提示:失败。客观——敌人准备充分,武器装备精良,主观——执行片面抗战路线。抗战初期国民政府作战是比较积极的,在抗战中起了很大作用:第一,消耗了日军大量兵力,打破了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对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重要作用;第二,鼓舞了民心士气,特别是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大捷,促进了全国的团结御敌。第三,支援了敌后战场的抗日游击战争。第四,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影响,争取了国际上的同情和支持。但这时期也正是在正面战场上出现了丧师失地、一溃千里的严重局面。二、日军的滔天罪行1、 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30多万人2、 潘家峪惨案——1941年初,1200多人3、 七三一部队——细菌战惨无人道【合作探究】结合我们学习的日军的暴行和课后的学习延伸思考:日本侵华给中国人民带来怎样的危害?面对现在日本右翼势力否定暴行、美化战争的行为,你如何反驳他?提示:开放题,言之成理即可。三、抗战的胜利1、百团大战——1)时间:1940年下半年2)结果:胜利3)意义: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精神,沉重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2、中国缅甸远征军——1940年3、抗战胜利——1945年8月15日【合作探究】抗日战争中国为什么能够取胜?提示:日本发动的战争是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这种战争必然以失败告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战;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配合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本课小结】近代以来,中国屡遭外国列强的侵略。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04\n中国屡战屡败,每次战争的结果都是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全民族抗战,中国军民经过八年的抗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人民彻底扭转了一百多年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战争中屡败的局面,第一次取得了完全的胜利。抗日战争无论是在中国近代史上,还是在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四、板书设计:一、日本野蛮的侵略1、日本侵华的原因 日本既定的国策。(根本原因) 日本 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蓄意扩张。 摆脱新危机。中国:正处于国共内战时期。欧美:过级绥靖之风盛行二、中国人民不屈的反抗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2、国内战场:正面战场、敌后战场(1)国民党:正面战场(2)共产党:敌后战场3、国际战场:中国远征军入缅甸 三、抗日战争的胜利五、当堂训练:优化设计P随堂演练六、课后作业:优化设计P七、课后反思:第17课解放战争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识:内战爆发、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通过重庆谈判、政协会议的学习,教会学生领悟如何处理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尤其是策略问题。通过图表法引导学生归纳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的阶段和概况,注意事物量变到质变的规律。感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百年屈辱的终结,是伟大中华复兴的开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内战背景(国际国内形势、国共两党力量对比)研讨交流,使学生分析认识内战爆发的必然性,提高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相关材料的研习展示,认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方针调整的原因及战略反攻方向的选择,掌握观察阅读、获取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学习方法。 开展小组探究性学习,用比较法引导学生回顾民主革命的历程,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加深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04\n通过对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斗争史实的了解,认识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采取策略和方针得到了人民的真正的拥护。 从原因上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从史学的角度理解选择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历史的必然。二、自学指导:(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78—81自学完成下列问题,8分钟后检测自学效果)1.抗战胜利后国共为什么要重庆谈判?(国共两方面分析)谈判的结果如何?2.全面内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中共采取了什么应战方针?3.根据P79“学思之窗”材料,完成思考题。(在材料中标注出有效信息)4.如果你是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你将如何指挥人民军队战略反攻和战略决战?(结合课本P79—P80第二幕内容及P80三大战役示意图)最终的结果会是什么?5.1949年国共北平和谈的目的,及结果分别是什么?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的标志是什么?6.概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国内、世界、理论等方面)三、先学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四、后教(一)国民党方面:一、迫于国内外要求和平的压力二、内战准备尚未完成中共方面一、争取和平二、揭露美蒋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结果:签署《双十协定》(二)战争阶段(1946.6-1949.10)1、战略防御阶段(1946.6-1947.6)(1)内战全面爆发: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2)战略思想:“纸老虎”(3)作战方针:方针---有生力量方法---运动战(4)结果: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三)土地改革运动开展使解放区后方更加巩固,翻身农民不仅踊跃参军,支援前线,还积极承担抬担架、送粮草等任务,这一切使人民解放军的力量大大增加,使战争胜利的方向转向人民解放军。(四)战役时间部队战果辽沈1948.9—11东北解放军解放东北全境47万淮海1948.11—1949.1中原、华东基本解放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55万104\n平津1948.11—1949.1东北、华北基本解放华北全境 52万意义:共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五)北平谈判(1949年4月、北平)(1)原因:国民党――战场上的溃败,蒋介石1949年元旦发出求和声明。中共―――为迅速结束战争,实现和平,减轻人民痛苦(2)结果:达成《国内和平协定》但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3)作用: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假和谈的阴谋,打破了其划江而治的美梦。(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意义国内意义:结束了半殖半封社会的屈辱历史,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国际意义:改变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被压迫民民族的解放斗争。思想意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五、课堂小结: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撕毁协定、决议,发动的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在解放战争第一年里,人民解放军取得了粉碎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的胜利。解放战争进入第二年,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连续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牢固基础。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政府覆灭。中国人民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六、当堂训练。《优化设计》P44。1—5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04\n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主客观条件,理解其诞生的历史必然性和重要性。2、掌握《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其理论观点,探究其历史意义。3、探讨巴黎公社的措施和历史教训对后来革命的影响。过程与方法目标1、引导学生回顾工业革命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使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时代的产物,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2、引导学生阅读历史材料,指导他们从中归纳、分析历史观点。3、与学生一起剖析巴黎公社政权的性质和经验教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国际共运史的学习,激发学生树立起坚持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2、通过对“巴黎公社”失败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虽然是曲折的,但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必然会取代旧事物,从而激发学生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为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的信心。二.出示自学指导1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谁吗?那空想社会主义又是怎样出现的呢?2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爆发了三大工人运动,它标志着世界无产阶级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但它很快失败了,这反应出什么问题?3工人运动的发展和三大工人运动的失败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有什么内在联系?”4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标志是什么?请同学们一起来说说《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有哪些?5巴黎公社是一个什么样性质的政权?并谈谈你们的理由?三先学(给学生8-10分钟时间,认真看书,完成自学指导的任务,找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回答)四后教1问答案:傅立叶、欧文和圣西门。许多欧美国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后都相继开展了工业革命,这使社会生产力有了极大地提高,社会财富与日俱增,但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也日益暴露了出来。到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社会矛盾尖锐,工人阶级斗争日益高涨。为了找到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症结所在,傅立叶等创立了美妙的社会设想。2问答案: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爆发了包括英国宪章工人运动在内的三次工人运动,它标志着工人运动发展到新阶段,但这些工人运动都失败了。其原因就是缺乏一个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但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正处在上升阶段,社会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要摧毁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3问答案: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也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随着工人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工人运动也不断兴起和发展,这就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创造了阶级基础;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工人运动有了科学革命理论的指导,推动了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三大工人运动的失败呼唤科学的革命理论来指导,这也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可能。4问答案:《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它是第一个无产阶级战斗纲领。104\n《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包括三大方面:一是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里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动力;二是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社会主义必将替代资本主义,无产阶级将成为资产阶级掘墓人;三是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进而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5,问答案: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它是在推翻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基础上诞生的,它是由巴黎人民组建成立的,当然是无产阶级政权。五小结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的相关知识,再一次阐述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规律: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影响下,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起来,人类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六当堂训练1.下列人物不属于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是A.圣西门 B.欧文 C.傅立叶 D.黑格尔2.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失败表明( )A.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没有暴露 B.工人运动迫切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C.工人运动缺乏政治纲领文献的引领 D.无产阶级尚未真正地觉醒起来3.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来源有①德国古典哲学②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③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实践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4.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份战斗纲领是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共产党宣言》5.《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不包括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C.使社会主义从空想走向科学 D.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创造了条件6.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着眼于它A.指出了人类历史运动的必然前景 B.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秘密C.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 D.使社会主义思潮转变为政治运动七教学反思104\n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识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新中国的首都、国旗、国歌、开国大典、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长期共存,互相监督”,5个省级民族自治区2、理解:中央人民政府的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四个现代化”政协的作用和职能,民主党派参政的主要任务,处理少数民族事务的基本原则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运用: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共同纲领”,爱国统一战线的现实意义¤过程与方法:1、综合运用各种类型的史料,使学生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分析方法。2、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启发,使学生形成多角度发现及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成长中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为实现民主科学而奋斗的求真精神。2.了解中国国情,感受骨肉同胞盼团圆的殷切情感,为实现祖国统一尽自己一份力量【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教学难点】新中国民主政治的特色;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教具准备】1、准备多媒体设备(电脑、液晶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及网络设备,2、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自学指导:1、新政协是在一个什么样的情况下召开的?2、《共同纲领》的内容、特点?人民民主专政能不能等同于无产阶级专政?3、新中国诞生的意义?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5、一届人大会议的成果有哪些?6、《宪法》的内容和特征?7、在中国“究竟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8、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中国民主政治中起了什么作用?9、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它是怎样实行的?10、民族区自治制度是怎样建立及完善的生:建立及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有何意义先学后教【导入新课】回忆导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影响?104\n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企盼已久的、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新中国是怎样诞生的?诞生后是怎样巩固和建设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些问题。一、人民政协召开和新中国诞生【共同探究】新政协是在一个什么样的情况下召开的?1.背景(1)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筹建新中国提上议事日程。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2)1949年6月,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召开。1949年6月,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北平召开,成立筹备会常务委员会,负责起草共同纲领,拟定政府方案,全面展开筹建新中国政权工作。2.召开(1)时间:1949年9月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2)代表: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的代表出席大会。【学思之窗】《民主人士纷纷北上参加新政协,毛泽东和他们在一起》简介:1949年9月新政协会议召开前夕,各民主党派,各阶层的代表到达北平,中共中央领导人到西苑机场迎接,这是当时的合影。左起沈钧儒、朱德、董必武、李济深、陈其瑗、郭沫若、黄炎培、毛泽东、林伯渠、马叙伦。照片集中反映了新政协代表的广泛性。【学思之窗】从毛泽东亲笔致宋庆龄的这件事中,你能感受到什么?①毛泽东“建设大计,亟待商筹”的诚挚邀请,及派邓颖超前往迎接的周到安排,充分表达了中国共产党诚邀民主党派及各界人士共商国事的真情实意,符合各界民众的意愿。②作为孙中山先生亲密战友和伴侣的宋庆龄,是一位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威望的民主主义者,她的应邀参加不仅会增强民众对新中国实行民主政治的信心,而且还会进一步带动各界人士前来共商国事,是中国共产党倡导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真实体现。③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胜利,也是孙中山先生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此时新中国即将诞生,恰是实现了孙中山先生的遗愿。(3)内容①选举产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主席。②通过《共同纲领》。【共同探究】《共同纲领》的内容、特点?人民民主专政能不能等同于无产阶级专政?内容、特点(略)人民的概念比无产阶级的概念包括的成分要大得多,因此二者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如前苏联实行的是无产阶级专政;而新中国实行的却是人民民主专政。③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组织法》,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④决定首都、国旗、国歌等3.新中国的诞生(1)中央人民政府全体会议: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国家领导人宣布就职。会议决定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以“共同纲领”为新政府的施政方针。(2)开国大典:104\n中国共产党在经历了二十八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后,终于赢来了胜利的一天。1949年10月1日下午2点55分,毛泽东和一代开国元勋经新华门来到天安门,军乐队奏响了《东方红》乐曲,广场上人群欢声雷动。下午3时整,盛大而隆重的开国大典开始。参加这个典礼的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首都各工厂、各大专院校、各机关的代表,有市民、近郊农民及城防部队,共约三十万人。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委员就位。当林伯渠宣布“请毛主席升国旗”时,毛泽东神情庄重,用力按动了通往电动旗杆的电钮……第一面耀眼夺目的五星红旗顺着旗杆,冉冉升起。与此同时,54门礼炮齐鸣28响。这54门礼炮象征着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中的54个民族;28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的28年。毛泽东用响亮的声音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向4.75亿中国人民,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接着,阅兵式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军乐的奏鸣中,检阅肃立严整的三军部队。接下来是群众游行。走在游行队伍最前面的是工人,京郊农民紧随其后。后面是机关干部、青年学生的游行队伍。晚上9时25分,无数彩色的礼花向广场四周发射出来。首都军民载歌载舞,尽情地欢度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个夜晚。开国大典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宣告了中华民族的新生!【多媒体】播放电影《开国大典》片断。【历史纵横】欢庆新中国的诞生艾青在面对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的切身感受,以及上海《大公报》对阅兵式后群众游行的表述,充分表达了全国人民在新中国成立和人民翻身做主人时的激动和溢于言表的喜悦之情。(3)意义:【共同探究】新中国诞生的意义?开启……,推翻……,标志……,世界意义……。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伴随着开国大典新中国诞生了,摆在中国人民面前最紧迫的任务有两项:一是恢复和发展经济,建设人民民主政权的经济基础,二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而随着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民主政治建设成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据国情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基于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民主化的主要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是我国的一种代议制模式,西方国家釆取两院制议会代议制:如英国、美国。而我们中国就相当于一院制代议制,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同我国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联系的。【共同探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1.创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1)背景:新中国成立和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民主政治建设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共同探究】一届人大会议的成果有哪些?104\n(2)会议成果:第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共同探究】《宪法》的内容和特征?第二:建立新一届国家机构。(3)意义:第一: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进一步民主化的标志,它结束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第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符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民族的广泛性。随着历史发展,人民达标大会制度将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2.巩固:(1)二届人大的召开:1959年刘少奇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全国人大委员会委员长,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2)三届人大的召开:1964年国务院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历史纵横】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说:“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他还说:“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周恩来也说:“长期共存就是我们党的寿命有多长,民主党派的寿命就有多长,一直共存到将来社会的发展不需要政党的时候为止”。【共同探究】在中国“究竟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表达自己的观点,从我们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来说,我认为是多个党存在比较好,可以互相监督,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共同探究】请问同学们,多党存在,应该怎样存在呢?是其他党派和共产党轮流执政吗?不是。应该是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共同探究】为什么一定要坚持中共的领导接受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的历史选择。【多媒体投影显示】: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应该由议会、内阁(或总统)和法院掌握,各自独立行使职权,又相互制衡。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 ――邓小平104\n 我国家实行的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党体制是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它根本上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也有别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一党制。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共同探究】思考“为什么说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最适合我国国情”?我国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民主建设也还有待完善,国家的发展强大需要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民主党派同舟共济,并肩战斗。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充分调动各民主党派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有利于党和政府兼听各种意见,作出科学的决策;有利于发扬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克服官僚主义;有利于形成对共产党的监督机制和党风廉政建设。【共同探究】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中国民主政治中起了什么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十年的实践证明,这一制度有利于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全国人民的团结;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充分调动各民主党派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有利于党和政府兼听各种意见,作出科学的决策;有利于发扬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克服官僚主义;有利于形成对共产党的监督机制和党风廉政建设。【共同探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如何完善发展的”? 1、1949年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后,政协作为统一组织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 3、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4、1982年中共十二大确立了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使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进一步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是中国人民战胜敌人、夺取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法宝,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一大特色和优点。经过几十年的曲折发展,它正在日趋健全和完善,并在国家的政治生活和各项建设事业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多媒体】播放《冰山上的来客》《嘎达梅林》《红河谷》等影片(或片段),再结合已学过的中国史的相关内容。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在解放前后的巨大变化,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越性的深刻感受。【多媒体投影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定,并将继续加强。国家尽一切努力,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让学生得出:伟大祖国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让学生看资料:材料一: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各民族自治机关。凡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104\n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材料二:(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叉的……汉族曾经长时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张;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进入过内地,统治过中原。这样就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而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我国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形成许多民族杂居的状态。由于我国各民族交叉的时代很多,互相影响就很多,甚至于互相同化也很多。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对外曾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内部是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同甘苦结成了战斗友谊,使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 ――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共同探究】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何时确立起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依据是什么,目的是什么?时间:1949年在第一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确定的 主要内容: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由各民族代表的自治机关依据:在历史上,我国各民族互相杂居、互相同化、互相影响;近代以来,我国各民族同受帝国主义压迫,在革命战争中结成深厚友谊。 目的: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共同探究】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它是怎样实行的?原因:我国的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少数民族地区地大物博,人口相对稀少,经济发达程度低;汉族聚居地区,人口密度过大,经济发达程度高于少数民族地区。在发展繁荣的过程中需要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优势互补、互相依存,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我国各民族之间除了语言文字、生活方式、文化习俗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各有不同,需要政府在这些方面分别照顾各民族的风俗和习惯。各民族在社会政治、经济结构以及教育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别。这些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差异,决定了建国后政府必须充分重视少数民族的具体情况,既不可以照搬汉族地区的做法,也不能机械地把对一个民族适用的方法移植给另一个民族怎样实行:根据1954年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我国建立了5个省级自治区,共有约五千万人口,四百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在其他地方还有范围大小不一的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等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各级少数民族人民代表参与政府的决策,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共同探究】民族区自治制度是怎样建立及完善的生:建立及完善1)1949年“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载入了1954年宪法,这一制度成为中国和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3)从1947年开始,我国相继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等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共同探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有何意义104\n【历史纵横】书上第68页的图片:《维吾尔族老人歌颂人民的幸福生活,歌颂中国共产党》《翻身后喜悦的蒙古族人民》1)民族区域处治制度,是各民族平等联合,团结在祖国大家庭内,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最恰当的政治制度2)它满足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对实现民族平等,保证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调动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产生了深远影响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新中国在废除了封建剥削和民族压迫的旧制度后,充分体现民主原则,实现各民族平等与团结的新型政治制度。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原理与我国民族工作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课堂小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在新中国成立的前提下,是在长期的斗争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作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选择,体现了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板书设计】【当堂训练】1、新中国成立时,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D)A.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B.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家性质是(D)A.社会主义国家B.资本主义国家C.旧民主主义国家D.新民主主义国家3、之所以以“共同纲领”作为新中国的施政方针,主要是因为(B)A.“共同纲领”是在新政协会议上通过的B.“共同纲领”在当时起临时宪法的作用C.“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为新民主主义国家D.“共同纲领”的内容都是正确的104\n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根据国情确定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其中最重要的是(B)A.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B.创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5、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事件是(D)A.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B.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C.1959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D.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6、新中国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要作用是①政治协商 ②民主监督 ③参政议政 ④维护统一(A)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实行的对少数民族的基本原则包括①民族平等 ②民族进步③民族团结 ④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A)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8、中国共产党最早建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是(B)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B.内蒙古自治区C.宁夏回族自治区D.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业布置】优化设计p78-79【教学反思】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识目标:掌握“文革”中我国民主法制被肆意践踏的史实;掌握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理解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是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核心内容;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2)能力目标:①通过搜集整理“文革”时期有关践踏民主和法制的史实,归纳“文革”期间我国民主政治建设重大挫折的表现,学会搜集整理史料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解题的能力;②通过访问或调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和法制建设的过程和成就,学习历史调查的一般方式,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③探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与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104\n2、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搜集课外资料,观看图片资料、影视资料,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培养阅读、理解、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合作探究问题、参与讨论等活动,掌握基础知识,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的能力;(3)运用调查、访问、交流等形式,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培养观察、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4)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启发,使学生形成多角度发现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历史比较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感悟“文化大革命”的危害,认识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2)使学生养成明辨是非的品格,让学生体会中共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社会的决心和信心,增强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3)引导学生树立自觉维护民主法制,遵守法律,运用法律维持自身权益的意识,促进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与提高。★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文化大革命”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全面发展难点:“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的原因。★课时:1课时★自学指导1、“文革”发动的原因?“文革”对民主法制践踏的表现,“文革”的历史教训。2、法律制度走向健全的条件、措施及结果。3、民主制度的重建和完善的表现★先学后教新课导入:“人治”与“法治”,中国古代就已提出“垂法而治”,“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等法制思想,但在专制主义的时代,君主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法只是他们手中统治人民的工具而已,而实质只能是君主的“人治”。西方近现代所实行的“君主立宪”、“三权分立”,也只不过是资产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专政的工具。而只有到了社会主义时期,随着民主法制的不断完善,法律才真正体现了人民的意志,“依法治国”成为广大人民的衷心呼声。然而“104\n依法治国”、“民主法治”却也并非一帆风顺,这期间多少事故,我们今天一桶来了解。由此导入新课。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1、“文革”发动的原因:(1)历史原因:①几千年来封建专制主义制度的影响,易形成个人崇拜;②苏联模式的影响;(2)直接原因:①毛泽东对形势的错误判断:认为中共出了修正主义,想通过发动“文革”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②林彪、江青一伙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3)客观原因:①中苏关系趋向紧张;②西方国家掀起新的反社会主义的高潮。【备课资料】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文化大革命”指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在中国由毛泽东发动和领导的政治运动。其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到1969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这一阶段的中心任务,是摧毁所谓“资产阶级司令部”,向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夺权”;目的是所谓变“资产阶级专政为无产阶级专政”;运动表现为“怀疑一切”、“打倒一切”、“全面内战”。1966年5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同年8月八届十一中全会的召开是“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的标志。两次会议相继通过了《五.一六通知》和《关于无产阶级文化革命的决定》,对所谓“彭真、罗瑞卿、陆定一、杨尚昆”反党集团和“刘少奇、邓小平司令部”进行了错误的批判。根据《五·一六通知》,5月28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设立中央文化革命小组,由陈伯达任组长、康生等任顾问,江青、张春桥等任副组长,并规定“中央文革小组”“隶属于政治局常委之下”,以后,文革小组逐步取代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成为“文化大革命”的实际指挥机构。八届十一中全会后,全国掀起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狂潮,矛头直指刘少奇、邓小平。红卫兵突起,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串连”,他们把中央文革的旨意带到各地,带动了各地的动乱,使地方党组织陷于瘫痪。1966年10月5日,中共中央转发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的紧急指示,宣布取消“军队院校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在撤出工作组后由院校党委领导的规定”。从此,全国掀起了“踢开党委闹革命”的浪潮,除野战部队外,各级党委陷入瘫痪,基层党组织停止活动。接着,毛泽东主持召开以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104\n为主题的工作会议,点名批判刘少奇、邓小平,强调让群众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解放自己。会后,全国掀起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高潮。同年12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抓革命、促生产的十条规定》(草案)和《关于农村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指示》(草案),规定业余时间由群众安排搞文化大革命,其方法也是采用“四大”。全国大动乱局面开始形成。1967年1月6日,以王洪文为首的“上海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等造反组织在江青、陈伯达、张春桥等策动下召开“打倒上海市委大会”,夺了上海市委的权,这就是“一月风暴”。1月8日,毛泽东表示支持并号召夺权,全国内乱由此加剧。1967年1月至2月间,在中央召开的不同会议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作法表示强烈不满,对林彪、江青一伙诬陷迫害老干部、乱党、乱军的罪恶活动进行斗争。康生一伙向毛泽东作了片面汇报。毛泽东批评了参与斗争的老同志,二月抗争被诬之为“二月逆流”。二月抗争被否定后,全面内战,打倒一切的风潮愈演愈烈,在林彪、江青、康生一伙的操纵下,还掀起了所谓揪叛徒运动、“革命大批判”运动、清理阶级队伍等,制造了刘少奇、陶铸、彭德怀、贺龙等无数冤案。到1968年9月5月,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先后建立了革命委员会,实现了所谓“全国一片红”。1968年10月,中共八届扩大的十二中全会对“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作了完全的肯定。全会决定把刘少奇永远开除出党。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草案)》规定“林彪是毛泽东同志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1969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林彪在会上作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政治报告,林彪、江青一伙的骨干分子进入中央政治局,大大加强了他们在党中央的势力。第二阶段:从1969年4月中共九大的召开到1973年8月中共十大的召开。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是林彪反革命集团阴谋夺取最高权力,策动反革命政变被粉碎。这一事件客观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失败。此后,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使各项工作有了转机。党的九大以后,全国进入“斗、批、改”阶段。这一阶段的中心是要彻底否定所谓“修正主义路线”,贯彻九大方针,把全国各方面工作纳入“文化大革命”的轨道。这一阶段继续开展“革命大批判”;继续“清队”,进行“一打三反”,清查“五·一六”分子,使清队工作扩大化。而精简机构、下放干部,走所谓“五·七”道路,使大批干部、知识分子受到迫害。“教育革命”又造成了教育质量普遍下降和教学秩序的混乱。1971年,江青炮制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严重压抑了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1971年9月,林彪集团的反革命政变被粉碎后,周恩来在毛泽东支持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使各方面的工作有了转机。但遭到江青一伙的攻击。毛泽东也认为当时的任务仍然是反对“极右”,从而使批“左”的正确意见被否定,“左”倾错误继续发展。104\n1973年8月,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继承了九大的“左”倾错误和指导方针,王洪文当了党中央副主席。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在中央政治局内结成了“四人帮”,使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势力又得到了加强。第三阶段:从1973年8月中共十大召开到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1973年7月,毛泽东提倡批林批孔,以维护“文化大革命”。1974年1月初,江青、王洪文提出开展“批林批孔”运动,得到毛泽东的批准。江青一伙借机把矛头指向周恩来,以实现其篡党夺权的阴谋。毛泽东及时发现江青等人的阴谋,对他们作了严厉批评,宣布他们是“四人帮”,并指出江青有当党中央主席和“组阁”的野心,使其阴谋受挫。1975年初,四届人大确定了以周恩来为总理,邓小平等为副总理的国务院人选。会后,周恩来病重,邓小平在毛泽东、周恩来支持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他先后召开了军委扩大会议和解决工业、农业、交通、科技等方面的一系列会议,着手对许多方面的工作进行整顿,使形势有了明显好转。但是,毛泽东不能容忍邓小平系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先是号召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继而发动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全国人民以各种方式进行悼念活动,“四人帮”却竭力压制,加上“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的继续,激起了民愤。北京、南京、太原等地群众自发地发动了悼念周总理、反对“四人帮”的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中央政治局和毛泽东对天安门事件的性质作了错误判断,将其定为“反革命事件”,并错误地处理了邓小平。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四人帮”加快了反革命步伐。王洪文企图取代党中央的领导。同时向上海民兵分发武器,为叛乱作准备。10月4日,《光明日报》登载“四人帮”炮制的文章《永远按毛主席的既定方针办》,伪造所谓“按既定方针办”的毛主席临终嘱咐,图谋执掌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权。以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等为核心的中央政治局,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从根本上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1977年8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党中央正式宣布“文化大革命”结束。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证明毛泽东同志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论点既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符合中国实际。”“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2、“文革”对民主法制践踏的表现:(1)践踏人权:造反派到处揪斗“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和“牛鬼蛇神”104\n。大批党政各级领导人、各界知名人士和学者,惨遭批斗、炒家和残酷的迫害。如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致死,造成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2)法律成空文:“文革”动乱中,国家的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一纸空文,各项法律名存实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都失去了保障。(3)造反派夺权,社会秩序遭破坏。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领导机关都被夺权而陷于瘫痪。许多地方发生武斗,工人离开工厂“闹革命”,学生到处“串联”,工厂、学校正常的生产学习停顿下来。(4)民主政治制度中断:全国人大连续十年没有召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不能实行。【思维拓展】“文革”的历史教训:①国家决策必须遵守法律程序,避免因领导人的决策失误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损失,要实行“法治”而非“人治”。②完善法律制度,约束公民行为,使法律不因领导人意志的改变而改变,以切实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③加大对公民法制教育的力度,以提高“公民知法守法、自觉维法”的意识。【材料补充】1980年8月下旬,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询问邓小平:中国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邓答:只有认真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从制度上解决问题。邓小平的回答代表了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表明党和政府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决心。二、法律制度走向健全:1、历史条件:“文革”的历史教训2、措施:(1)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十六字”法制建设方针: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为新时期社会主义的法制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2)平凡冤假错案:“文革”期间制造了大批冤假错案。仅国家机关干部被立案审查的就占当时国家干部人数的17.5%,特别是中央、国家机关副部长以上和地方副省长以上的高级干部,被立案审查的高达75%。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拨乱反正,审查纠正了对彭德怀、陶铸、薄一波、杨尚昆等人所作的错误结论,并宣布为“天安门事件”等大案平凡。1980年,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为刘少奇平凡昭雪的决定。到1985年,全国规模的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基本结束。据不完全统计,经中央批准平反的影响较大的冤假错案有30多件,共平反纠正了约300多万干部的冤假错案,47万多名共产党员恢复了党籍。(3)加紧全面立法工作:1979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82年通过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简称“八二宪法”)。1986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此后,全国人大先后还通过《义务教育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104\n3、成就:(体系、二化、基础)立法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刑法、行政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三、民主制度的重建和完善:1、人大和政协工作的发展和完善:(1)文革遭破坏:“文革”十年人大和政协形同虚设,民主与法制遭践踏,国家的组织生活遭到极大破坏。(2)新时期恢复: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恢复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重新召开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3)进一步完善:1982年中共确立了与民主党派的“十六字”方针:△内容:“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意义:使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健全和完善:(1)表现:1984年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意义: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力,体现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两个体现)3、以农村为重点的基层民主建设的加强:(创新)(1)1998年九届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了基层民主,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材料补充】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部分条款第一条 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村民委员会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第三条 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进行工作,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依照宪法和法律,支持和保障村民开展自治活动、直接行使民主权利。(2)各地创造性的发展了各种村民选举制度。如“海选”制度、“一次性投票选举”等。104\n【备课资料】海选制度1993年,吉林省梨树县就创造了上级领导不定调子,亦不划框子,把候选人提名的权利完全交给村民,由选民按照自己的意愿推荐候选人的“海选”方法。该县336个村委会全部实行“海选”。1998年11月,全国人大在颁布的新《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对这一创新的制度予以法律确认,从此“海选”村委会成员得以制度化。【知识归纳】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完善和创新完善:①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领导体制;②坚持和加强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③重视民族工作,健全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创新:通过《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在农村逐步建立了村民民主自治制度。★教学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文化大革命”对我国民主法制化进程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也意识到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认识到依法治国方略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意义。“文化大革命”后,党和国家汲取教训,积极恢复和发展了民主政治制度,推进了我国民主法制建设,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重要成就。★板书设计★当堂训练1.刘少奇这些掷地有声的话,为什么在当时没有起到作用?104\n答案提示:“文化大革命”期间“左”倾错误严重,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支持“砸烂公检法”,民主法制遭到空前的践踏,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造成人们思想混乱和法律意识淡薄,法律无法起到保护公民权利的作用。2.通过分析三个不同时代宪法的条文,看一看它们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答案提示:1908年颁发的《钦定宪法大纲》规定了皇权的至高无上,目的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1946年公布的《中华民国宪法》规定了中华民国的政体是民主共和国,目的是建立西方式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目的是为了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并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发展提供法律保证。★教学反思:教学资源网www.jb1000.com22课祖国统一大业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简述“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形成,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及其理论创新的伟大意义;概述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的成功解决,认识“一国两制”构想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大业的实践意义。过程与方法目标阅读《告台湾同胞书》、叶剑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等历史材料,从材料中获取相关历史信息。观看《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等录象片,直观的感受香港、澳门回归的庄严时刻。围绕“一国两制与祖国的完全统一”这一主题,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探究性学习,认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科学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和香港、澳门如期回归祖国等内容的学习,认识邓小平的创造精神和非凡智慧,树立大胆创新意识。通过香港、澳门回归、洗雪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和欺凌的百年耻辱,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意义。二、教学重点:港澳回归教学难点:理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意义三、课时:1课时四、教材要点(一)“一国两制”的构想1、主要内容: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104\n2、形成:邓小平首先提出。最早是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来的。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了争取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并建议两岸实行通航、通邮、通商和探亲旅游。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在关于台湾问题的九条建议中,明确指出在祖国统一后,台湾可以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事实上包含了“一国两制”的一些基本内容。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并做了全面阐述。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这样,“一国两制”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得到了确认。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阐述了“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构想,获得大会通过。“一国两制”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国家基本政策。3、意义:“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一向大胆的、创造性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对人类历史和世界和平做出的巨大贡献。有利于香港、澳门地区的继续繁荣和稳定,也有利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二)香港、澳门回归1、香港回归香港顺利回归,“一国两制”的构想变为现实。1982年,邓小平等就香港问题与撒切尔夫人进行会谈。邓小平提出可以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案解决,否决了英方用主权换治权的提议。1984年12月9日,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85年4月,《联合声明》先后经第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李先念签署的第二十五号令批准,于5月27日起生效。199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据“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的原则,起草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1996年,筹委会成立,组建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选举董健华为第一任行政长官人选,设立了临时法会,组织终审法院,提出了关于处理香港原有法律问题的的建议;组建驻港部队,筹建外交部驻港机构,准备政权交接仪式事宜等。1997年7月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澳门回归由于有香港回归的例证,中葡双方总体上进行了良好的合作。1987年,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发表。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颁布。在中葡联合小组活动过程中,双方根据澳门实际,对澳门公务员本地化、法律本地化和落实中方的官方地位等过渡时期澳门三大问题等的解决取得共识,为政权顺利交接和特区政府顺利运作创造了条件。1995年5月,何厚铧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1999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宣布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宣布就职。(三)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1979年以后,党和政府公开宣布实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开创了两岸关系的新局面,海峡两岸长达3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1981年,中央提出了关于开展两岸“通邮、通航、通商”的“三通”和人员、文艺、科技和体育“四交流”104\n的主张。海协会与海基会开展交流和谈判工作,签订了一系列初级协议,推动了两岸政治、经贸、文化等联系与交往形成了两岸互补互利的格局,也冲击了台湾当局坚持的所谓“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此外,中央人民政府还颁布了《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等文件,运用法律手段保护台资权益。两岸间贸易日益向扩大领域、扩大规模并趋向长期性的方向发展。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申:“要继续推动两岸人员往来和各项交流。积极发展两岸经贸关系,切实保护台湾同胞的正当权益,保护台胞投资和经营的合法权益”,“中国人民有决心也完全有能力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这就为解决台湾问题,为“一国两制”的全面实现奠定了基础。目前,因美国长期插手台湾问题,以及李登辉抛售“两国论”、陈水扁和吕秀莲等台湾新领导人制造新问题,叫嚣“台独”而使统一大业充满坎坷和艰难,然而,求和平、求安定、要求改善两岸关系是人心所向。绝大多数台湾同胞是反对分裂。反对“台独”的,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符合他们的切身利益和根本利益。正如江泽民在首都各界庆祝澳门回归祖国大会上所说:“实现中国的完全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意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重点:通过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的史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增强对解决台湾的决心和信心。五、教学过程导入:运用歌曲《七子之歌》或回顾改革开放后中国国力增长的史实导入。自学指导1、什么是“一国两制”?这一构想是如何形成的?2、“一国两制”与民族区域自治有何异同?3、港澳是如何回归的,有何意义?4、台湾与大陆的关系发展如何?实现祖国统一的障碍有哪些?5、讨论:你认为应以何种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先学后教(一)“一国两制”的构想1、什么是“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2、这一构想是如何形成的?⑴最早是为解决什么问题提出的?⑵台湾问题的由来(史料链接)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前夕,国民党政府逃亡台湾。在祖国大陆基本解放的情况下,解放军准备渡海攻台,台湾当时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中。可是,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太平洋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由于当时解放军主力投入朝鲜战场,解放台湾就被搁置下来。⑶形成过程邓小平首先提出。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了争取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并建议两岸实行通航、通邮、通商和探亲旅游。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在关于台湾问题的九条建议中,明确指出在祖国统一后,台湾可以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事实上包含了“一国两制”的一些基本内容。104\n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并做了全面阐述。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阐述了“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构想,获得大会通过。“一国两制”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国家基本政策。3、意义“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一向大胆的、创造性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对人类历史和世界和平做出的巨大贡献。有利于香港、澳门地区的继续繁荣和稳定,也有利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能力提高:“一国两制”与民族区域自治有何异同?同:都享有自治权,都是中央政府管辖的地方行政区;异:设立的地区不同;解决的问题不同;社会制度不同。(二)香港、澳门回归1、香港回归⑴香港问题的由来(史料链接)1842年《南京条约》,英国割香港岛;1860年《北京条约》英国割占九龙半岛;1898年,英国强租新界。⑵建国初为什么不解决?保留香港作为国际通道,以便打破帝国主义对我们的经济封锁,中国没有立即收回。但是,我国政府从来不承认关于香港地区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声明将在适当时机收回香港主权。⑶回归条件的成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中国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中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提高;“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等。⑷回归过程和启示1982年,邓小平等就香港问题与撒切尔夫人进行会谈。邓小平提出可以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案解决,否决了英方用主权换治权的提议。1984年12月9日,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据“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的原则,起草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1997年7月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启示:国家富强是实现统一的有力保障,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充分说明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可行性。2、澳门回归⑴澳门问题的由来(史料链接)1553年,葡萄牙人租借澳门。⑵回归过程1987年,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发表。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宣布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宣布就职。(史料链接)何厚铧致辞说:“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的主流;民族团结富强,是中国人民长期不懈的追求。澳门回归,正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进程中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一步。”3、港、澳回归的历史意义104\n香港、澳门的回归,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开创了香港、澳门和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并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三)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1、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当天国防部长徐向前宣布停止炮击大、小金门等岛屿,实现了海峡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1980年后,海峡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逐步被打破,到国内定居、探亲访友、采访观光及经商投资的人员不断增加,“三通”限制逐渐放松,两岸交流日益频繁。1992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就就双方在事务性商谈中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推动了两岸的经济交流和合作。1995年江泽民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讲话体现了党和政府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统一的决心和诚意,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经过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体育等各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两岸经济相互促进、互利互补的局面初步形成。2、实现祖国统一的障碍“台独”势力和某些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讨论:你认为应以何种方式解决台湾问题?课堂小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行“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香港、澳门顺利回归,圆满解决了中英、中葡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引下,台湾与大陆的关系也在不断发展,我们相信祖国统一大业必将实现。板书设计:当堂训练104\n1、中国政府开始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是在A、《告台湾同胞书》B、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C、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的谈话中D、《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中2、“一国两制”首先提出是针对()A、香港问题B、澳门问题C、台湾问题D、九龙半岛问题3、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并成功运用于对香港问题的解决。“一国两制”的核心问题是A、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的社会制度不变B、一个中国和祖国统一C、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享有高度的自治权D、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以保留军队4、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一国两制”内容的有()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有的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有的地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②“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一个中国③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直接接受中央人民政府管辖④特别行政区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和终审权⑤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和独立主权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②⑤D、②③④5、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在性质上的不同之处是()]A、前者是中国内政,后者是历史遗留问题B、前者是历史遗留问题,后者是中国内政C、港澳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D、前者是不平等的国际问题,后者是平等的国内问题教学反思: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本课概述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两大阵营对峙的“冷战”格局,中国奉行“一边倒”为中心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我国外交成熟的标志,是公认为出来国与国外交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逐渐步入世界外交舞台。1954年,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的地位参加了日内瓦会议,发挥了积极作用。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思路设计教学过程中应重点讲情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和外交成就,并帮助学生理解实行这种外交方针的特殊背景和内涵。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课堂思维情境,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和研究。教师可运用多媒体设备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重点,突破难点。创设开放性问题,给学生创设一个相对独立的思维空间,增强教学效果。教学方法:比较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教学目标104\n知识与能力(1)结合二战后世界形势的特点,掌握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及外交方针的主要内容,分析当时外交方针、政策制定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新旧中国外交的比较,探究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与旧中国屈辱外交的根本区别,提高分析比较历史事实的能力。(3)掌握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的有关知识,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以及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作用。过程与方法(1)阅读相关材料,提高历史阅读能力,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借助形象思维分析思考,以感知历史。(2)通过对建国初期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等基本内容的学习,学会分析外交政策出台的原因,学会概括归纳建国初期取得的外交成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外交的屈辱局面,感受“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自豪,显示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爱好和平的愿望。(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是中国对世界外交的贡献,新中国为建立新型、平等、和谐的国际新秩序作出了重大贡献;步入世界外交舞台并发挥积极作用,表明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单元概述:本单元要学习的现代中国外交的两个阶段概述,展示幻灯片1翻开一部中国近代史,呈现给我们的是一幅幅令人伤心的场景:国土沦丧,山河破碎,政府腐败,丧权辱国。近代史上外交和屈辱是一对孪生兄弟。回顾第四单元有哪些丧权辱国的外交表现。学生回答展示幻灯片2——7,了解不平等条约及其影响探究:新旧中国外交的本质区别及原因展示幻灯片8结论:旧中国实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外交,新中国实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自学指导:1、:二战以后国际关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形成的过程是怎样的?内容是什么?有何意义?3、日内瓦会议的主题、特点、结果分别是什么?4、万隆会议召开的背景、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特点?会议出现什么危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什么方针?这对会议起到什么用?“求同存异”中的“同”应如何理解?“异”指的是什么?万隆会议对当时中国的外交影响是什么?万隆精神是什么?5、中国代表团在两次会议上起了什么重要作用?有什么意义?先学后教问题情境1: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探究:二战以后国际关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展示幻灯片9——13结论:总原则: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基本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104\n探究:如何理解三个方针的具体内容?展示幻灯片14,结合表格及课文内容理解探究:假如你是新中国的一名外交官,现在有一个记者招待会,有记者提出问题:新中国为什么必须“一边倒”,而不能采取中立态度,针对这个问题说说你的看法?(提示:从国际环境、中国社会性质及实施目的看)展示幻灯片15、16结论:从以上三方面分析,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中国除了“一边倒”别无选择。新中国在这些外交方针的指引下,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问题情境2: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成就1建国后的第一次建交高潮展示幻灯片17、19——21视频18,了解与中国建交的17个国家的概况,说明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外交上取得的首次突破。第一个和中国建交的非社会主义国家印度继承了英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建国后中印双方多次就西藏问题进行谈判,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周总理创造性地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就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展示幻灯片22、23及视频24探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形成的过程是怎样的?内容是什么?有何意义?结论(一)三个提出过程,强调重点是首次提出(二)内容及其修订(三)意义: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它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在世界上也产生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展示幻灯片25、26问题情境3:三、步入世界外交舞台成就3日内瓦会议探究:这次会议的主题、特点、结果分别是什么?结论:强调作用:西方舆论对中国代表团及周恩来在这次会议中的表现及所起作用的高度评价。展示幻灯片27——29成就4万隆会议和“求同存异”的提出展示幻灯片30、31,视频32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文,回答:1、万隆会议召开的背景、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特点?2、会议出现什么危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什么方针?这对会议起到什么作用?3、“求同存异”中的“同”应如何理解?“异”指的是什么?4、万隆会议对当时中国的外交影响是什么?万隆精神是什么?展示幻灯片33、34、45、46结论:重点强调“求同存异”的含义及其作用探究:阅读教材思考:中国代表团在两次会议上起了什么重要作用?有什么意义?展示幻灯片35、36结论:是新中国走上国际舞台的重要标志,是新中国外交的成功展示,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探究: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所取得的外交成就展示幻灯片37,完成填空探究:对比新旧中国的外交面貌,你会有那些认识?认识:1、落后就会挨打,弱国无外交2、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必然导致外交失败104\n3、捍卫国家主权,提高综合国力是国家外交的坚强后盾展示幻灯片38课堂小结解放前,中国国际地位低下。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如同许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等,开拓出中国外交的新局面,新中国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国际舞台。六七十年代,随着世界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中国政府及时调整外交政策,并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外交成就。展示幻灯片39当堂训练:优化训练p88-89教学反思: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课标要求】1、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绩;2、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3、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联合国第26届联大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等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绩。理解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在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用历史照片和当时的新闻报道,客观地再现当时的历史场景,让学生进行历史回顾和感受正在发生的外交活动。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使学生认识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国家利益和全球战略。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难点:不同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三、教学内容安排(1课时)自学指导1、.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历史意义2、70年代为什么中美关系得到改善?3、新时期中国为什么要调整外交政策?4.新时期中国对国际形势的认识5.新时期中国对外政策转变为不与大国结盟的独立自主政策的内涵104\n先学后教第一目“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教学要点:①由于美国的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长期得不到恢复;②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联合国第26届联大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③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的意义。第二目“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教学要点:①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②中美关系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③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关系正常化;④中美和中日关系正常化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第三目“新时期的外交建树”教学要点:①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②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③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四、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1、导入设计教材引言图片,激发形式兴趣。2、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由于美国的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被长期剥夺。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是中国和在这个问题上主持正义的其他国家经过长期斗争而取得的巨大胜利,也是美国企图在国际社会孤立、排斥中国的错误政策的失败。3、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中美关系的改善是70年代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从美国一方来讲,已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此外,美国已感到苏联的强大竞争,想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增加美国对付苏联的资本。从中国一方来讲,改善中美关系意在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牵制和对付来自于苏联的威胁;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中日关系的发展和国际上出现同中国建交的热潮。外交上长期紧跟美国的日本,受到中美关系改善的极大冲击,日本朝野各界人士要求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这种背景下田中访华和中日邦交协定的签订,揭开了中日关系的新篇章。中美、中日关系的发展在国际上带来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这样,终于打破了从50年代美国孤立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打开了我国外交的新局面。4、新时期的外交建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我国的外交政策作了重要调整。我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5、归纳与认识⑴美苏两极格局中的大国的对华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争霸中,对华政策通常是建立在利用中国的基础上,反复较多。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苏美争霸格局形成,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敌视、封锁中国,苏联企图控制中国不成后,撤走专家和挑起边境纠纷;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美苏争霸中是苏联攻势美国守势时期,苏联加强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美国则改善对华关系后与中国建交;80年代美国对苏强硬,苏联全面收缩后,苏联同中国关系正常化,美国则采取不利于中美两国关系的错误作法,在台湾等问题上违反中美建交公报。由此对华政策可见,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就显得十分必要。⑵104\n近10年来,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人权状况攻击最厉害的时期。自1990年到1997年,美国几乎每年都要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上策动攻击中国人权的反华提案,但是每次都被中国挫败。可见①战后美苏争霸的世界格局,每次对华政策调整都是由于本国政治经济强弱变化和国际地位的变化,都是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苏联和东欧解体,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两极格局结束;社会主义力量受到重大挫折;少数发达国家以“政治民主化”和“人权”问题对中国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要挟,作为经济合作的前提;就实质而言,西方国家还是为了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以及在国际上的称霸目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这一问题上的做法,每次都遭到中国政府的强烈反对,都遭到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反对,都以失败而告终。这是因为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维护国家主权,决不允许别国以任何借口干预我国内政,因此我们坚决反对西方国家对我国内政的干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内政的干涉,违反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违反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违反了联合国的宪章和宗旨,因此必然遭到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反对。这说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不得人心的,是一定要失败的。本课小结:中美、中日关系的发展在国际上带来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这样,终于打破了从50年代美国孤立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打开了我国外交的新局面。当堂训练:2009年11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发表讲话时说,“……我们应继续本着平等互利、注重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推动中非经贸关系向更大规模、更宽领域和更高水平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最近中国和印度曾经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它们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的某些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两国总理联合声明》材料二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侵略干涉内政的恐惧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化集》第3集材料三在我们之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的痛苦。……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国际关系资料选编》(1945~1980年)回答:(1)材料一、二中所说的“某些原则”、“这些原则”指的是什么?请说出具体内容。(3分)(2)依据材料二,概述“这些原则”所要解决的问题,又是针对什么现象提出的?(3分)(3)材料三是谁在何时何地何会议上的发言,他阐明了什么方针?(5分)(4)材料二与材料三的精神是否矛盾?说出你的理由。(3分)教学反思104\n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一、课堂构思1.本节课一大特点是历史概念难,理论性强。学生要掌握雅尔塔体系与两极格局关系、“铁幕”“冷战”等内容。2.要加强对教材的整合,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大胆对教材取舍。3.尽量运用本节丰富的教学资源,增强教学效果,扩展学生视野。二、教学内容分析1.课标要求: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2.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二战后在雅尔塔体系下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的形成。学习本课可为下一课做好铺垫,使学生理解当今国际关系发展的状况。三、学情分析初中阶段虽然提到战后的国际关系,但并不作独立章节重点进行讲述,学生对这节课的历史概念和现象难以深入地了解。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及能力不容乐观。但重大的国际关系和美苏对峙的惊心动魄场面,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四、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与能力(1)了解二战后初期的世界形势,两极对峙局面形成的史实(2)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对峙局面形成成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辩证地认识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主动参与问题的探究,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之间的联系和理解。(2)发式教学,做到师生互动和谐、平等交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规定和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主动探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大国之间的实力对比和利益关系,对国际关系格局的推移演变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外交背后是实力和利益的较量。认识冷战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五、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美苏“冷战”对峙的措施及表现。难点:“冷战”状态下的美苏关系及对国际局势的影响。六、教学方法1.充分利用本节课的教学资源,运用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2.讲述法与讨论法相结合,师生互动。104\n七、课堂教学设计(一)新课导入(师)请同学阅读单元引言,能否提炼出一个令你感到陌生的历史概念?(生)“冷战”。(师)能否就引言中的叙述说明什么是“冷战”?(生)美苏之间展开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较量和对抗。(师)你能否考虑出所谓“除战争以外的一切较量和对抗”可能有什么形式吗?(生一)只要不是武力的对抗,没有诉诸战争就都是“冷战”。(生二)“冷战”必然相对于“热战”而言。只要是矛盾双方之一发动了战争就是“热战”。(师)两位同学其实都是说明的一个问题──“冷战”就是不打仗的战争。那么除了打仗之外还可能有什么形式的较量呢?(生)政治、外交手段、制造国际舆论、经济封锁和制裁等等。(师)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这节课中到底有哪些除了大打出手之外的争夺方式。当然,同学们也需要考虑一个问题:“冷战”是不是一定没有武力对抗?学习完本课,大家会找到答案。英国前外相哈默斯顿的名言: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和美国称霸受到苏联的遏制,美苏从战时的同盟关系变成战后的敌对关系。于是形成了二战后一种新的国际关系格局──美苏两极格局。(二)自学指导利用幻灯展示本节课我们要探究的几个重要问题:1.战后出现两极格局的原因是什么?2.什么是“冷战”?“冷战”局面是怎样形成的?3.两极格局对峙对国际关系产生了哪些的重大影响?(让学生带着1、2两个问题看书,思考,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讨论。)(三)先学后教(幻灯片)从一切能得到的指数来看,……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许多美国人,包括政府中的主要人物,都认为他们能够运用他们的力量命令全世界朝着美国式的民主资本主义方向走去。──斯蒂芬·安布罗斯《全球主义的兴起》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在战争中实际增长了50%以上,而整个欧洲(不包括苏联)却下降了25%。到1953年绝大部分制造业从破坏中恢复过来后,整个欧洲所占比重也只有26%,而美国达44.7%。(数据来源:保罗·肯尼迪著《大国的兴衰》)(师)请同学们从上述文字中分析一下战后初期美国状况和可能采取的外交政策?(生)美国成为战后最强大而富有的国家,因此它的外交政策可能更注重扩大自身的势力范围和影响力,进而操纵整个世界。(师)如果是这样,可能会带来什么样的国际局势呢?104\n(生一)美国可能成为世界霸主,操纵世界局势。(生二)美国的目标也可能引起其他国家的不满,而导致联合抗美的形势。(师)同学们提出的两种可能的确有存在的合理性。那么能否在分析一下材料中所提到的“他们能够运用他们的力量命令全世界朝着美国式的民主资本主义方向走去”的主张可能会遇到障碍吗?(生)障碍是苏联。这是不同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幻灯片)材料一乔治•凯南1947年发表文章称:“……美国对苏政策的最主要方面就是长期、耐心、坚定和警惕地对俄国扩张倾向的遏制……遏制的目标可以分三层:一是阻止苏联进一步扩张势力,将其影响限制在二战结束时范围内,维持战后的状况;二是促使共产主义世界内部矛盾的发展,瓦解社会主义阵营,从而大大削弱苏联的力量;三是苏联内政、外交朝西方所希望的方向发展。”材料二杜勒斯攻击凯南的政策是消极的,注定要失败的,不道德的。他说:“美国的目标不能仅仅是把苏联共产主义限制在目前的范围内……美国政策的目标之一是最终恢复至今受莫斯科控制的亚洲和欧洲国家真正的独立,我们不参与旨在承认苏联对它目前控制下国家独裁组织的行为。”——《美国对外关系文件选》①材料一中美国对苏联政策的主要特征是什么?②材料二中杜勒斯和凯南的分歧是什么?③杜勒斯和凯南的政策是否有根本分歧?为什么?利用幻灯片展示问题:1.战后出现两极格局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回答,并注意史论结合,然后展示如下内容:(1)战后西欧和日本衰落,美国确立称霸全球的战略;(2)苏联实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增大;(3)国家利益的争夺和意识形态的分歧。然后,简要介绍教材导言中丘吉尔的“铁幕”演说。让学生简单介绍丘吉尔“铁幕”演说及丘吉尔本人。教师可视学生回答情况补充如下内容:英国首相丘吉尔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带领英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伟大胜利的民族英雄,是与斯大林、罗斯福并立的“三巨头”之一。丘吉尔的头上戴有许多流光溢彩的桂冠,他是严谨多产的作家、辩才无碍的演说家、经邦治国的政治家、战争中的传奇英雄。他一生中写出了26部共45卷(本)专著,几乎每部著作出版后都在英国和世界上引起轰动,获得如潮好评。1953年,他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此外,丘吉尔还可以称之为预言家、发明家、战略家、外交家。值得注意的是,丘吉尔是有名的顽固反共人物。二战中与苏联结为盟国,体现了一个杰出政治家的外交的高度灵活性。但他曾经这样说:“我最愿意看到的二战结局是斯大林俄国躺在手术台上,希特勒德国被埋在坟墓里。”就是他拉开了“冷战”的序幕。介绍教材中杜鲁门总统在国会的演说图片。(幻灯片)材料一我相信美国的政策旨在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我相信我们必须协助自由国家人民依照其自己的方式,造成其本身的命运。104\n——杜鲁门在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国会特别联席会议上的演说教师补充说明:杜鲁门主义指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的霸权主义政策。给学生设问:什么是“杜鲁门主义”?利用幻灯片展示马歇尔计划。(幻灯片)材料二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我相信这种援助,在危机深重的时候,决不能根据零碎解决的办法。美国政府未来的援助,应该不仅是缓和物,而是彻底的治疗。——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教师补充说明: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借出席哈佛大学毕业典礼并接受名誉学位的机会,提出美国帮助欧洲复兴的建议,即“马歇尔计划”。如果说杜鲁门主义是“冷战”在政治上的表现,那么马歇尔计划则是“冷战”在经济上的表现。给学生设问:(1)什么是“马歇尔计划”?(2)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的目标是什么?与材料一中杜鲁门表白的目的有何不同?2.什么是“冷战”?“冷战”局面是怎么样形成的?“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90年代初期苏联解体期间,以美苏为主的两大阵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除战争之外的一切敌对行为。“冷战”的核心是遏制苏联,是美国由战前的局部扩张转变为推行全球霸权政策的开始。当时美苏双方为何不诉诸“热战”即战争的方式呢?原因很多,首先是当时整体直接诉诸战争并不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美国要把资本主义推广到全世界,要建立世界霸主地位,而除美国外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遭到二战的削弱,有待于恢复经济,稳定政治,否则就会有爆发革命的危机。美国也需要战后的缓冲来发展自己的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扩张的资本。而苏联更是需要时间,进行战后重建,尽快从战争的废墟中站起来;其次从国际舆论角度也不利于战争,世界人民刚刚饱尝世界大战之苦,都希望和平稳定的环境来安居乐业,逆之,会陷入世界人民孤立的境内,也不会得到美苏人民的支持;再者,当时在军事上美苏都具有相当强的实力,而且双方均拥有核武器,一旦核战争爆发,双方将两败俱伤,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所以,冷战就成为美苏及两大阵营对抗的重要方式。形成的过程:开始的标志:杜鲁门主义的发表(1947年)。美国马歇尔计划(实质)。苏联经济互助委员会。美国:北约。1949《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华沙。1955《华沙条约》(正式形成)苏联。(以上问题都要求学生通过思考,然后学生自己作答,教师利用幻灯片显示答案)3.“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全面“冷战”,局部“热战”A对德国的争夺:104\n德国分裂,先后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B对朝鲜半岛的争夺: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成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C古巴导弹危机,其结果表明战略优势在美国。D对越南的侵略,美国惨败,其殖民统治受阻。4、“冷”、“热”交织的影响。(1)政治上严重恶化了国际关系,“冷战”关系成为国际关系的重中之重,使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靠苏联;使战后世界分裂为两个敌对的阵营。(2)重妨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被人为地划分为几个封闭的经济体系),造成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3)军事上由于两个军事政治集团扩军备战,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下;局部战争不断,人类陷入新的战争威胁中。(4)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彼此势均力敌,都不敢轻易动武,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5)两强竞争客观上促进科技的发展。(四)本课小结1、两极格局形成的简要过程:(1)基本原因: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矛盾冲突加剧。(2)形成过程①1946年3月,丘吉尔在美国发表反共反苏演讲,主张遏制苏联。发出信号。②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提出,美国对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冷战”。③1947年6月,提出并实施“马歇尔计划”。④1949年12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成立针对苏联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⑤1949年,德国分裂。⑥1950年,美国发动侵朝战争,并派舰队驶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⑦1955年,苏联和东欧七国成立针对北约的华沙条约组织。这样战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相对峙的局面形成,也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形成。2、两极格局的特点:(1)美国、苏联及其盟国互相对抗和争夺,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两个阵线都服从于美苏战略利益大局。(2)世界两极格局,实际上是以美苏为中心全面对抗为特点的格局。美国、苏联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主导作用。(3)“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最显著特点是在压制共产主义和稳定资本主义过程中不诉诸战争。由此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雅尔塔体系下的两极格局,对战后近50年国际关系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积极作用:①有利于缓解世界紧张局势,在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雅尔塔体系消除了德日两个法西斯战争策源地,有资格打世界大战的美苏两国又长期势均力敌,使双方均不敢贸然行事。这种建立在大国均势基础之上的国际秩序,虽然不能消除冲突的根源,但却使大国行事时有一定的约束。②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进行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多极化格局的出现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并进一步影响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冷战”104\n局面下的两极对抗与妥协,为各种力量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机会,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都程度不同地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吸取了教训,并用于内部的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和世界形势走向缓和。消极作用:①打上了浓厚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无视弱小国家利益,导致战后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②擅划国界,分裂国家的做法,种下了不稳定的祸根,导致日后世界的纷争和不安宁。③战后两大集团日益演变成美苏联各超级大国的工具,为谋求霸权,两强展开长期的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导致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动荡。④两极对峙的格局下,国际经济秩序长期得不到改善,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八、当堂训练一、选择题1.二战结束后,美国敌视苏联的主要原因是()A.双方合作的政治基础的消失B.战后苏联实力的不断加强C.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D.美国准备称霸世界2.美国冷战政策正式开始的标志是()A.题目演说 B.两极格局的形成C.杜鲁门主义 D.北约组织的建立3.美国在欧洲推行马歇尔计划的最终意图是()A.帮助西欧恢复经济,治疗战争的创伤B.通过对西欧经济上的扶持达到政治上的控制C.把西欧纳入美国对苏联“冷战”的战略轨道D.实现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4.美国下列的举措中,其中加剧了美苏冷战的程度的是()A.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C.马歇尔计划 D.北约组织的建立5.古巴导弹危机的结局表明()A.是古巴倾向于美国的结果 B.是古巴倾向于苏联的结果C.表明这一时期战略优势在于美国 D.表明这一时期战略优势在于苏联6.面对英美等国的封锁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情况,苏联采取的相应的措施是()A.扶住各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B.加强对东欧各国的政治控制C.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D.建立华沙条约组织7.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正式形成政治军事全方位对峙的局面的标志是()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华沙条约组织8.杜鲁门主义出笼后,首先成为美苏冷战地点的是()A.朝鲜半岛 B.德国C.中华人民共和国 D.古巴104\n9.美苏冷战格局形成后,双方因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对立而导致的国家、民族分裂的具体事例有○1南联盟地区战火不断○2伊拉克战争的爆发○3东德和西德的分别建立○4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建立()A.○1○2 B.○2○3○4 C.○3○4 D.○1○2○310.两极世界形成后的国际关系中,从军事上典型体现了美苏对抗的事件是()A.德国的分裂B.柏林危机的出现C.朝鲜半岛分裂D.古巴导弹危机二、材料题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杜鲁门总统继任总统后,继续实现罗斯福的“世界蓝图”,1945年12月29日在他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经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出自《世界史·现代史编》材料二:美国国务卿马歇尔于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讲时指出:“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吴于觐齐世荣《世界近现代史》回答下列问题:1.为实现这一目标,美国采取了什么具体措施?其真实目的何在?2.“冷战”对二战后的国际关系有什么影响?教学反思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了解多极化趋势和对世界的影响、欧盟的形成和扩展、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的过程和原因、中国和第三世界的崛起等基本史实,培养学生综合探究和归纳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以自主学习的“创设情境—目标显示—自学尝试—成果汇报—总结评价”模式为主线,以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为主体,以教师点拨为主导,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为中心,来优化课堂教学。教师创设重大国际事件的情境,培养学生解读历史信息能力,并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外部环境,正确应对重大事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学生对二战后美苏两极以外的各种政治经济力量增长的认识,初步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及影响,树立世界走向多极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的价值判断标准。二、教学重点、难点: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及影响 104\n三、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创设情境—目标显示—自学尝试—成果汇报—师生交流——总结评价”法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准备: 教学前寻找各种视频、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布置学生预习,探究。 六、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精忠报国》渲染气氛 (一)导入新课:(2分钟) 通过复习提问:“二战后世界政局有何变化?这一政局形成的标志是什么?”l来引出两级格局,然后点出两极格局是建立在美苏实力均衡的基础之上,随着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不平横,到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出现若干政治经济力量中心即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二)课标及重点展示:(1分钟)这个环节的内容设计在学案的开头,目的是使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主要是发挥目标的导向功能,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方向,使学生关注教学的重点,注意难点。但必须要注意的是教师的语言要简练,不要罗嗦。通过多媒体展示这一课的知识结构,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本课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也为每个环节的过度埋下伏笔。(三)自学指导:1、欧洲国家为何要建立欧共体组织?其主要目标和作用是什么?2、日本是在什么情况下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表现是什么?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原因是什么?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作用是什么?3、试对“第三世界”的由来作简要概括。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情况如何?举例说明第三世界国家在世界政治经济事务中的作用。不结盟运动的发展和第三世界的崛起有何意义?(四)先学后教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教师:欧共体是欧洲若干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自愿的基础上组成的一个地区性经济、政治一体化联合体。学生:首先看《欧洲共同体》地图,掌握欧共体成员国所属区域。结合教材有关欧共体的知识介绍,按提示阅读:1、背景:⑴原因:西欧生产力/经济的发展。⑵目的:与美国、苏联相抗衡,加快经济的发展。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说话”。2、形成:1967年由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而成(总部在布鲁塞尔)3、作用:⑴政治经济一体化大大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⑵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严重削弱,不得不调整它的对欧政策。知识巩固:投影展示下列材料:材料一:早在上个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即已产生。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又有所发展,但战后又一度削弱。30年代,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所发展,随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又加速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二战后……不仅没有收缩,相反有更大的发展。表现在,其—……变成了经常性行为;其—……变成了指导经济增长的全面政策体系。材料二:二次大战后,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它是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工具,是国际垄断组织的新形式。具体地说,它是大垄断企业为了占据国外市场和资源,通过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或控制子公司,从而形成一个从国内到国外,从生产到销售的超国家的经营体系……104\n60年代中,一位法国作者在《美国的挑战》一书中曾警告说,美国跨国公司正在把欧洲国家的经济控制起来。材料三:二次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私人对外投资的地区流向和部门流向都发生了变化,前者突出地表现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上……──均摘自王斯德《世界当代史》请回答:①据材料一,20世纪以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几次发展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二战后其新发展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②据材料二,二战后跨国公司的发展反映了什么问题?参考答案:略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学生:首先结合教材指出以下问题1、日本是在什么情况下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2、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表现是什么?3、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原因是什么?4、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作用是什么?知识巩固:投影展示一组材料:材料一:通货膨胀率极高,失业人数超过五百万,并且罢工不断发生。所有的日本人都在准备沉重的赔偿。他们认为,日本要作为一个军事强国而复兴,那就是愚蠢的;同时他们也认为,人民的生活水准即使要恢复到战前的水平也不过是对遥远的将来的一个梦幻。但是,到1948年(后),亚洲的政治形势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这不能不影响到日本。……面对着这种新的形势,美国政府不得不把日本重新建设成为一个反对苏联和中国的堡垒,而这样一个堡垒又不得不以极高的速度建成。盟军最高司令部在占领政策上实行了一个较大的转变。……材料二:从朝鲜战争爆发起,美国军队就向日本企业发出了大量有关武器、运载工具零部件和其他军用物质的订货单。为了帮助实现这个目标,美国被迫紧急地复兴日本的经济,这样就使还在执行的日本经济非军事化的政策迅速中止了。同时,日本和美国之间的经济合作成为必不可少的了。……从1950年开始的五年时间里,日本的企业由于军用物资的巨大需求而发达起来。……对于日本来说,这种发展是极其幸运的。事实上,当朝鲜战争爆发、特别需求突然猛增的时候,不论是企业家还是政治家都为此而高兴,并欢呼:“神风终于开始刮起来了!”……──摘自(日)森岛通夫《日本为什么“成功”》请学生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材料一所述,概括指出亚洲的政治形势发生了怎样“急剧的变化”?2.“盟军最高司令部”是指哪国设在日本的占领机构?促使其占领政策发生“较大的转变”的因素是什么?3.促使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神风”指什么?4.结合近年来日本出现的有关动向,指出“日本经济非军事化的政策迅速中止”所带来的危害。第1问需要学生联系以前学过的中外历史有关内容加以回答。要点是:新中国建立、朝鲜北部建立了共产党政权。第2问要求学生概括出当时世界形势的特点:冷战加剧,美国出于遏制苏联和中国的战略考虑,改变对日政策,开始扶植日本。第3问主要指1950年后,借助于美军的大批军用物资订货,日本经济开始迅速发展起来。第4问主要为第二个子目“矛盾与问题”的学习作铺垫。使学生认识美国对日占领政策的变化,使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没有得到有效根除,从而为其复活埋下了隐患。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教师要求学生结合阅读课文并提出问题:(1)试对“第三世界”的由来作简要概括。(2)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情况如何?(3)举例说明第三世界国家在世界政治经济事务中的作用。(4)不结盟运动的发展和第三世界的崛起有何意义?学生阅读课文概括答案。104\n内容提要(1)概念:二战后独立的新兴国家,为维护独立、主权和发展经济,既需要国际合作与团结,又不愿介入美苏的争霸斗争,它们采取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外交政策来维护自己的独立,奉行不结盟的政策,这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被称为“第三世界”。(2)①不结盟运动兴起原因:二战后的新兴国家,不愿介入美苏争霸的斗争。②不结盟运动兴起情况: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召开。这次会议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正式兴起,同时也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崛起。(3)第三世界在国际政治事务中的作用:改变了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教师举例:1971年,在第三世界的共同努力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得到了恢复。本课小结: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经济迅速崛起使资本主义世界各国之间的关系格局由美国控制变为美、日、欧共体三足鼎立局面;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第三世界的不断崛起和中国的振兴,冲击着二战后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国际关系格局是一种不稳定、充满矛盾斗争的国际关系状态,其演变是以国家的经济实力为基础的,世界多极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多种国际力量的出现,使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五)当堂训练:优化训练100页◆◆◆教学反思: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