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2.00 KB
- 2022-08-1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目的: 1.举例说出区域的特征 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以某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重点: 1.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难点: 1.区域的特征 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教学方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等教学过程:一、区域1.概念: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特征:(1)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有差异,人类活动也有差异。同一区域,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如湿润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其他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2)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①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②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 (3)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如,东北平原既是东北地区的一部分,又可划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等。 3.划分: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人们划分出的区域类型也不同。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生产、生活特点差异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差异 思考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点拨:从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方面思考回答。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现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点拨:长江三角洲的年降水量大致和我国降水量的普遍规律一致,原因从该地地形为平原,降水主要来自东南季风等方面分析;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由于受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基本呈现从东向西递减的规律。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河网密度的差异,对农业生产会产生哪些影响?点拨:长江三角洲地区因河网密布,湖泊众多,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松嫩平原地区河网密度小,导致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 下面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比较,说明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共性①都是平原地区,②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地理环境差异地理位置位于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部,长江入海口北纬43°~48°,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温暖季节及生长期都较短。土地条件①水稻土为主①黑土分布广泛44\n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②耕地多为水田③土地较为分散④人均耕地少②多为旱地③集中连片④人均耕地面积多。矿产资源条件矿产资源贫乏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人类活动差异农业耕作方式水田耕作业旱地耕作业主要粮食作物主要种植水稻,此外还有油菜、棉花等作物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作物,作物熟制一年两熟至三熟一年一熟备注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的西部适宜发展畜牧业其他生产活动工业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①轻工业:依托当地发达农业基础发展②重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重化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商业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 活动 1.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建筑物呈现出诸多不同。不仅传统民居如此,而且现代城市的住宅楼也如此。 (1)下面列出的是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分析形成这些差异的自然原因: ——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 ——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 ——从北到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房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 (2)下面列出的是我国南北方城市住宅搂的差异,分析导致这些差异的自然原因: ——如果不考虑地价、建筑材料等因素,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 ——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点拨:本活动要求学生了解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南北方建筑物特点的不同,并由此认识地理环境差异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比较而言,北方的冬季寒冷而漫长,南方的夏季湿热而漫长。为了在冬季充分利用太阳光照和热量,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利用在冬季保温御寒;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利于在夏季通风透气。从北到南,年降水量逐渐增大,民居的屋顶坡度也逐渐增大(利于排水);随着对保温要求的降低和对通风纳凉要求的提高,民居的屋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 (2)北方的城市住宅楼建设要考虑冬季室内取暖和墙体保温,所以建筑成本较高,楼房间距的大小主要看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向南逐渐增大,为保证楼房底层正午有阳光照射的楼房间距自北向南逐渐减小。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一般特点: 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2.典型事例——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⑴该区地理环境: ①由长江中下游沿岸若干平原组成②平原上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 ③地势平坦,土质黏重。 ⑵不同时期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①一些原来制约区域发展的地理因素得到克服,甚至成为促进区域发展的有利因素。(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开发时期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原因分析早期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垦困难。耕作农业发展缓慢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中后期44\n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①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②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制条件,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①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②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 ⑵长江中下游平原粮食生产地位的变化 总体地位发展区位条件分析农业社会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地和主要的桑蚕和棉花生产基地。①水稻具有单位面积产量较高的优势;②人口稠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使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种植业可以精耕细作工业社会全国“粮仓”的地位和全国棉花生产中的地位下降①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②稠密的水网,耕地被分割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较低。阅读 通过这个材料,使学生了解如下问题:区域发展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后期阶段。 概念形成资源状况人地关系初期阶段区域早期发育阶段由个别的或几个组合的具有集聚力量的因素,吸引某产业或企业,形成个别经济增长点或个别城镇。资源对生产来说是充足的,环境也没有受到明显破坏。基本协调成长阶段区域的中期发展和成熟阶段初始阶段的个别经济增长点或个别城镇向周边不断扩展,形成由点到面的发展局面。区域内的资源不断消耗,环境也受到了明显的破坏。已显现出不协调后期阶段区域整体发展呈现萎缩阶段区域整体发展呈现萎缩状态,区域最先存在的优势已几乎丧失殆尽本地区资源的耗竭矛盾加剧 课堂小结:略板书设计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区域1.概念:2.特征:(1)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2)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3)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3.划分: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共 性 差 异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一般特点:2.典型事例——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⑴该区地理环境:⑵不同时期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课后作业】P4活动2.暑假,张明所在的学校准备组织一部分学生从学校所在地哈尔滨出发,按如下设计的线路去考察、体验 生活: 哈尔滨一内蒙古东部的锡林郭勒牧区一山西太原附近地区一江苏南部平原地区一江西井冈山地区一云南西双版纳地区。 试根据上述的线路及到达的考察点,查阅有关资料,讨论沿途及各考察点所能观察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分析导致各地自然和人文景观差异的原因。 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课时安排:2课时44\n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教学目的: 1.了解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以及数字地球的含义。 2.举例说明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 1.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以及数字地球的含义 2.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地理信息技术 1.概念: 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 2.应用——广泛 广泛应用于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国土资源管理、国土开发规划等许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可以模拟特定区域的自然过程,预测、预报区域内可能发生的灾害或环境变化。GPS汽车导航、空间信息网站、城市多媒体地理信息系统等。 二、遥感(RS) 1.概念: 是人们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2.遥感的装置 ⑴传感器——遥感的关键装置 作用:传感器在航空或航天器上接受地面物体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信息,并以图像胶片或数据磁带记录下来,传送到地面接收站(图1.4) ⑵组成(了解) 遥感平台、传感器、地面接收站、信息处理系统等 3.遥感技术的主要环节和功能遥感技术主要环节目标物传感器遥感地面系统成果遥感功能接受物体和环境的电磁波辐射收集、传输信息接收信息,处理、分析信息专业图件或统计数字案例介绍: 1998年洞庭湖及荆江地区飞机、卫星遥感影像对洪水监测 1998年夏秋,长江流域发生了罕见的大洪水,中科院遥感所等科研部门,利用飞机遥感监测和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对洞庭湖及荆江地区洪灾情况进行监测,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了较全面的资料,给抗洪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夺取抗洪斗争立了大功。课本图1.5(左图)是飞机遥感影像,在阴雨天气的情况下,通过微波遥感,透过层层云雨阴隔而得到的图像,地物仍具很高的分辨率,经过计算机处理后,课本图1.6(左图)更是清楚地显示了洪水的淹没情况。课本图1.5(右图)是卫星遥感影像,同样经过计算机处理后,课本图1.6(右图)能清楚地显示当时该地区淹没地区的分布。通过不同时间,不同遥感平台得到的影像,再经过计算机处理技术,我们就能快捷、准确地统计出洪水的淹没情况。 可见,遥感技术具有很多的优点。 4.遥感的优越性(此部分可以请学生思考讨论总结完成。) ①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质量,节省人力、财力,提高效率。从点、线实地观测传统的工作方法面上的分析研究遥感技术从面上的区域分析研究入手有重点地选择若干点、线进行野外验证和检查44\n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 ②遥感信息作为重要的信息源,为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从定性到定量、从静态到动态、从过程到模式的转化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区域地理环境研究的前提是获取地理信息。例如,将多次或逐月、逐年的遥感影像图叠加,就可反映城市的扩张、海岸的侵蚀、湖泊的消长,等等。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遥感广泛应用于资源凋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领域。 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很广。除了以上介绍的森林火灾、洪水监测外,还广泛应用于农业、地质、海洋研究、环境监测等许多方面。而且我国的遥感技术也已经在世界上具领先地位。 5.遥感技术的应用阅读 通过这个材料,使学生了解如下问题: 遥感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1.遥感在农业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上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病虫害和农业生态环境调查及监测,以及农作物长势监测和估产等方面。 2.遥感在土地资源与土壤调查中应用广泛。 3.作物估产是体现遥感在农业方面综合应用的最好例证。思考 1.从监测的范围、速度,人力和财力的投入等方面看,遥感具有哪些特点?点拨:范围更广、速度更快、需要人力更少、财力投入少。 2.有人说:遥感是人的视力的延伸。你同意这种看法吗?点拨:同意。可以从遥感的定义分析。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看”的过程就是在遥感,眼睛相当于传感器。课堂小结: 遥感技术是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研究中应用较广的技术手段之一,我国在这个领域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我国的大部分土地已经获得了大比例尺的航空影像资料,成功发射了回收式国土资源卫星,自行研制发射了“风云”卫星。遥感技术为我国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大量的有用的资料,在我国农业估产、灾害监测、矿产勘察、土地利用、环境管理与城乡规划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板书设计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一、地理信息技术1.概念:2.应用——广泛二、遥感(RS)技术极其应用1.概念:2.遥感的装置⑴传感器——遥感的关键装置⑵组成(了解) 遥感平台、传感器、地面接收站、信息处理系统等3.遥感技术的主要环节和功能4.遥感的优越性 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质量,节省人力、财力,提高效率。5.遥感技术的应用 第二课时 三、全球定位系统(GPS) 1.概念: 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称为全球定位系统,简称GPS。 2.组成: 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图).7); 地面控制部分—一地面监控系统; 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3.特点44\n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 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 4.应用 ⑴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 ⑵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如:野外调查是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常用的方法之一,全球定位系统可以帮助野外考察人员确定考察点的地理位置(经度和纬度)、高程(海拔),从而可在野外调查中获得更为精准的数据。 ⑶在日常生活中应用——GPS导航无论是在何时何地,只要拥有GPS信号接收机,就能知道自己前进的方向和所处的地理坐标。利用GPS为导航服务也成为—种新兴的行业(图1.8)。GPS汽车导航(图1.8)汽车导航装置可显示城市道路图和该车的位置。驾驶员辅入出发点和目的地的地名然后从系统显示的可行路线中选择其中的一条。系统除动态显示该车的位置》L还通过语音提示 引导驾驶员把车开到目的地。 5.GPS卫星星座 GPS卫星星座由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在轨备用卫星组成。它们均匀分布在六个轨道平面内。全球任何地点在任何时刻地平面上空至少有四颗GPS卫星。思考 在GPS汽车导航中,信息在汽车、卫星和服务中心之间是怎样传递的?点拨:汽车中的GPS用户设备接收了GPS卫星信息,解算出本车的位置、速度等信息,并通过无线电信号传送至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再根据汽车所在的位置、及时通过语言提示为汽车导航。阅读 通过该材料大致了解我国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四、地理信息系统(GIS) 1.概念 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汁算机系统,称为“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阅读 通过这个材料,使学生了解如下问题: 2.地理信息系统的简要程序 教师指图讲解,使学生对地理信息系统的过程有一般性了解。 3.应用 应用的领域相当广泛,凡是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都可用到。 ⑴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地理信息系统可提供反映区域状况的各种空间信息。通过对有关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建立能反映区域内各种因素相互关系,揭示区域结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模型。 ⑵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所提供的查询检索、空间分析等功能,还可对区域内自然资源和条件、区位和交通条件、人口和劳动力条件,以及经济和社会条件进行更精确的分析、评价。 ⑶在利用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等提供的地理信息的基础上,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环境和自然灾害进行动态监测及评估预测。 ⑷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已得到推广。思考 1.与地图相比,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哪些优点?点拨:优点很多,如地理信息系统的信息具有多维的特征;地理信息的时序性十分明显;时效性好;更新快等等。 2.有人说:地理信息系统是地图的延伸。你怎样理解?点拨:从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多维的地图等方面思考。 五、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1.“3S”的关系 ⑴联系: 既互为独立发展又相互促进。 ⑵区别 ①遥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 ②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 ③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来又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和应用评价。 2.数字地球 (1)概念44\n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 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2)原理和应用 数字地球是将不同空间、时间的自然、人文的大量信息,按地理坐标,从区域到全球进行整合,并进行立体的,动态的显示,能为复杂的生产、研究活动提供实验条件和试验基地。活动 1.图1.5和田1.6显示的对洪水灾害的监测和统计除运用了遥感技术外,还运用了哪种地理信息技术?这两种地理信息技术在这次洪灾监测和统计中具有怎样的相互关系?点拨:在图1.5和图1.6所示的洪水监测和统计中,除运用了遥感技术外,还运用了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提供了信息源(信息搜集),地理信息系统对信息进行加工(分析、统计)。 2.城市110指挥中心在接到报警电话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指挥警车到达出事地点。为提高出警效率,许多城市配备了巡誓车。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可大大提高出誓效率(图1.11)。 (1)110指挥中心要随时掌握每辆巡警车在城市中的位置,可以利用哪一种地理信息技术?点拨:可以利用全球定位系统 (2)110指挥中心要确定哪一辆巡警车离出事地点最近,可以利用哪一种地理信息技术?点拨: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 (3)110指挥中心要判定最近的警车至出事地点的道路是否畅通,还需要利用哪些技术?如果存在严重交通堵塞,110指挥中心又该怎么办?点拨:还要用到摄像和视频传输技术。如果存在严重交通堵塞,需要另外找较近的且有条件较快赶到出事地点的巡警车(需要综合运用上述技术)。 (4)假如你是110指挥中心的调度员,描述在接到报警电话到指挥警车前往出事地点的工作程序。点拨:接警→确认出事地点的位置→(在显示各巡警车的地理信息系统中)了解其周围巡警车的位置→分析确定最近(或能最快到达)的巡警车→通知该巡警车。 (5)由此例推想,地理信息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城市管理的哪些部门中?点拨:城市交通组织和管理、商业组织和管理、城市规划、卫生救护、物流等部门,都可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课堂小结】 现代地理学中,3S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应用,日益成为地理学前沿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并成为地理学服务于社会生产的主要途径,现在3S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它们三者既有分工又有联系。遥感技术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来对地理信息数据的管理、更新、分析等。其中,遥感技术为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信息数据,加快了地理信息数据库系统的更新,保证了地理信息系统的时效性,全球定位系统为遥感信息数据地面定位目标选择、野外验证、图像分类等提供了必要的数据信息,为更好地利用遥感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支持。三者的关系可用以下简图表示: 板书设计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三、全球定位系统(GPS)1.概念:2.组成:3.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4.应用⑴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⑵在日常生活中应用——GPS导航5.GPS卫星星座四、地理信息系统(GIS)1.概念2.地理信息系统的简要程序3.应用五、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1.“3S”的关系44\n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2.数字地球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的: 1.理解荒漠化的过程,分析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 3.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教学重点: 1.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教学难点: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区域发展影响区域发展的环境问题认识和综合治理这些环境问题区域可持续发展 我们这两节课就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为案例来探讨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背景是什么?人为因素有哪些?荒漠化防治有哪些对策和措施?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荒漠化 1.土地缺少了水分和养分植物就无法正常生长在没有了植被保护的情况下裸露的地面极易遭受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使土壤中水分和养分进一步流失继续发展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即发生土地退化土地退化的形成 2.荒漠化 ⑴概念 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这种土地退化。 荒漠化不是简单的荒漠扩张的过程,而是很多块分散的土地逐渐退化,并最终连接在一起,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 ⑵形成 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⑶主要表现 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化。 ⑷影响 已成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根据联合国环境署推断,目前世界约44\n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1/4的陆地、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中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西北地区则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花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活动 根据你的理解,运用下列关键词解释荒漠化的含义。 土地退化 干旱半干旱地区 气候因素 人类活动 沙漠化点拨:荒漠化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其实质是土地退化,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形成原因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表现为土地荒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碱化,所谓“沙漠化”,只是荒漠化的表现形式之一。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范围 地形区范围: 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以北 行政区划范围:包括新、宁、甘(北部)、内蒙古(大部) 说明:这里所说的西北地区是指位于非季风区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下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2.地貌特点: 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和中部(内蒙古境内)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新疆境内)是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3.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干旱 ⑴干旱成因:深居内陆,高原山地阻隔 西北地区干旱特征的成因图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干旱 教师补充讲解:由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很少受海洋水汽影响,再加上周边高大山地特别是隆起的青藏高原,进一步阻隔了水汽的进入,干旱就成为了这一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并且是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⑵景观特色——以草原、荒漠为主东西 降水递减,干旱程度增强,土地的自然产出和载畜量减少 新疆的塔里木盆地贺兰山以西贺兰山内蒙古高原东部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200毫米以下200毫米以上干旱程度极端干旱区干旱区半干旱的草原地带自然景观沙漠和戈壁(只在—些高耸的山地迎风坡,降水稍多,山顶冰雪覆盖。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成为绿洲农牧业生产的主要水源。)草原 思考1.西北地区自东向西水分条件与植被景观的变化有什么关系?并分析原因。点拨:年降水量200~400毫米对应温带草原;年降水量50~200毫米对应荒漠草原;年降水量50毫米以下对应荒漠地区。反映降水越少,植被越少,荒漠化程度越强。原因是我国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2.新疆的绿洲分布有什么特点?请联系水源和地形条件解释原因。点拨:天山北部水汽主要来源于北冰洋,北坡属于迎风坡,随着高度升高降水量增加。受天山山脉阻挡的影响,南疆与北疆干旱程度不同。绿洲主要分布在有水的地方,沿河流呈串珠状分布。原因是河流水来自冰雪融水补给和盆地地形雨。产生荒漠化的自然原因:(一般规律)※基本条件——干旱44\n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物质基础——地表物质松散※动力因素——大风吹扬 三、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 本区条件分析: 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少雨 气候干旱,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而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因此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 ②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由于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③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④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荒谟化进程。 本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它具有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气温、降水的变率大。雨量的变化,对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少雨年,加剧荒漠化进程。活动 根据图2.4,分析说明荒漠化形成过程中各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点拨:图2.4表示了荒漠化两个正反馈效应(恶性循环),说明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四、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加剧荒漠化进程(说明:事实上,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常常起决定性作用。调查表明,在西北地区现代荒漠化土地中,有90%以上是人为因素所致。) 1.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⑴来自于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⑵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2.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的主要表现(图2,5)人为因素破坏原因与典型地区主要危害过度樵采①能源缺乏地区把樵采天然植被作为解决燃料问题的主要手段(如鄂尔多斯沙区、内蒙古东部的库仑旗等地)②一些农牧民为了增加收入,无计划、无节制地在草原地区采挖药材、发菜等固沙、防止风沙前移和抑制地表起沙的植被遭破坏过度放牧为求得短期的经济利益,牧民尽可能多地放牧牲畜。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干旱的绿洲边缘加速了草原退化和沙化进程过度开垦在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特别是沙区边缘从事农业生产,特别在缺少防护林保护的沙质土壤区使沙化土地连片发展阅读P21 通过这个材料,使学生了解如下问题: 让学生阅读后进行复述掘井带来的负作用。 3.另一种荒漠化现象——次生盐渍化 ⑴绿洲:在有水源灌溉的荒漠地区。 ⑵次生盐渍化形成: ①由于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 ②干旱气候条件下蒸发旺盛,盐分极易在地表聚集而形成。阅读P22通过这个材料,使学生了解如下问题:让学生阅读后讨论: 若条件允许,我国西北荒漠地区是否可以将青藏高原的冰川水用来发展发展灌溉农业?(从灌溉与次生盐渍化方面思考)活动 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分析 1.萨赫勒地区位于撤哈拉沙漠的南缘。请根据下面的图文资料,并联系已学知识,分析萨赫勒地区的气候等自然特征,并说明荒漠化的潜在自然因素。点拨:资料表明萨林勒地区正处于干旱与半干旱、热带沙漠与热带草原的过渡地带;津德尔是其中有代表性的居民点,其月均温都在22℃以上,甚至达到33℃,可想而知其蒸发量是巨大的。在降水方面,这里的年降水量不足500毫米,且基本集中在夏季,特别是7、8两个月。以其有限的而且特别集中的降水状况与其全年的高温、高蒸发量相比,确实是个容易产生环境问题的敏感地区。客观上,这里就潜在着荒漠化的自然因素,这是本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当地的水热条件所决定的。44\n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 2.气候的严酷性决定了萨赫勒地区的传统经济以自给性质的游牧业为主。20世纪以来,随着沿岸国家人口和经济的发展及本区交通条件的改善,这里的传统游牧经济向商品性的定居牧业经济转化。根据图2.9,分析这一社会经济因素的转变对牧场带来的环境影响。点拨:将传统的游牧经济和商业性的定居牧业进行对比,比较它们对草场的影响。从表中可知,传统的自给性的游牧经济,因其牲畜品种多样、经营规模小且分散、季节游牧,有利于牧草的恢复生长,是一种适应于当地自然条件的经济模式;而商业性的定居牧业从牲畜品种的单一性、大规模的集中经营、采取掘井定居的经营模式,势必增加草场的压力,结果必然导致草场的退化,甚至导致整个草场的毁灭。 3.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对粮食需求迅速增加。这一因素促使萨赫勒以南的早作农业不断向北推进,农牧之争加剧。分析这一因素的加入,对本区草场生态环境及荒漠化的发展,又可能产生哪些影响?点拨:由于人口激增,对粮食的需求猛增,迫使人们不断扩大耕地面积以至向牧业地区推进,结果是: 4.人口和贫困是萨赫勒地区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也是造成这里生态环境恶化、上地荒漠化加剧的根源。请你解释下图(图1.11),试提出一种解决非洲贫困问题的可能办法。点拨:明显地描绘了人口过快增长,造成贫困饥荒与荒漠化的恶性循环过程。问题的源头就在人口的过快增长,如果控制人口增长与实行环境整治双管齐下,这个恶性循环就可以得到解决。 课堂小结:略板书设计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荒漠化 1.土地退化的形成2.荒漠化⑴概念⑵形成⑶主要表现⑷影响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范围2.地貌特点:3.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干旱 ⑴干旱成因:深居内陆,高原山地阻隔⑵景观特色——以草原、荒漠为主 三、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 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少雨②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③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④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荒谟化进程。 四、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加剧荒漠化进程 1.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2.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的主要表现 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3.另一种荒漠化现象——次生盐渍化第二课时 五、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 1.历史时期的荒漠化问题——西北地区时有出现 如:在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古代人民利用祁连山冰雪融水和山麓地下水,兴修水利,发展屯田,使这里成为一片富庶的人口密集之地。但是随着人们对河流上游地区的过度开垦,大量破坏固沙植被,致使河流水量锐减或者改道,绿洲水源枯竭,加上战争、瘟疫等原因,大部分古绿洲在经历了汉、唐、明、清几次大规模开发后,相继被迫放弃。阅读 通过这个材料,使学生了解如下问题: 1.了解古丝绸之路(南道)的大致走向和地理位置。 2.现代公路干线及其连接的绿洲城镇,几乎全部远离古遗址(古丝绸之路),更贴近昆仑山的山前地带。 读图指导课本图2.12“黄沙掩埋下的丝绸之路”,思考回答:①从总趋势看,该地区河流多呈什么流向?②为什么该地区河流多呈平行状分布且流程短小?44\n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③该地区在西汉时期成为一片富庶的人口密集之地,其主要原因是什么?④唐宋以后该地区古绿洲为什么会退化而被废弃?根据你已有的史地知识,是否还能举出一些古绿洲被废弃、沙进人退的实例?解释:在古代,由于盲目垦耕、战争、瘟疫等多种原因,导致水源枯竭,绿洲面积减小,使西北地区塔里木盆地沙漠边缘类似楼兰的一些古绿洲相继消失,人们被迫放弃。课本图2.13“万里长城和农牧过渡地带”,解释,长期以来,长城是我国古代到明朝时期农业和牧业的分水岭,在其两侧,是农业和牧业的过渡地带。清代开始,这一过渡带逐渐向西北移动达几十到几百千米。思考:①为什么会出现农牧业过渡带的西北方向移动?②这样的移动产生了什么结果?解释:这是因为西北地区大规模移民开垦而引导,它在促进民族融合的同时,直接使内蒙古南部原农牧过渡地带发生荒漠化,如毛乌素沙地和科尔沁沙地(在图中确定上述两沙地位置)。2.不同时期的荒漠化问题时期人为因素发生荒漠化的区域古代(唐宋后)盲目垦耕,战争、瘟疫塔里木盆地沙漠边缘近代(清代后)“移民实边”、“开放蒙禁”内蒙古南部农牧过渡地带现代(建国后)人口压力,管理失误草原牧区和旱农地区思考 1.农牧界限向北推进,为什么会加剧该地区的荒漠化?点拨:农牧界限向北推进,意味着农区侵入牧区,大片的草地将会变成旱地。这样,势必压缩草场面积,在原有的牲畜量不减少的条件下,会产生所剩牧场的超载,超载的牧场并必定会逐步衰退,为了牲畜的发展又可能将牧场转移到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环境的退化趋势必日益严重;在此同时,由草地开垦出来的旱地本身在防风固沙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劣势。加上若因为土地肥力的衰退而弃荒的话,其本身就是现成的人造沙荒。因此,如果农牧界限向北推进,势必加剧该地区荒漠化的进程。 2.为什么我国北方的农牧过渡带,恰恰又是我国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点拨:在我国北方的农牧过渡带,常常存在“农牧之争”,从土地单位面积的产出量对比,农业一般都高于牧业,因此旧雨农作侵入牧区的趋势。特别是在人口激增、粮食不足的条件下,以农侵牧已成必然。若不加以控制,必定会陷入“过渡开垦→生态用水紧张→植被退化→荒漠化加剧→土地肥力减弱→再度开垦 →荒漠化再度加剧”的恶性循环圈。实际情况也是如此。 六、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荒漠化的防治内容: 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 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的生产力。 2.荒漠化的防治原则 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泊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以防为主,保护并有计划地恢复荒漠植被(图2.14)。 3.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和治理重点: ①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恢复自然植被 人们将水分条件较好,开有一定植物生长的沙漠圈围起来,实行封沙育草,促使植物天然更新;或者选育梭梭、柠条、沙拐枣等优良固沙植物进行人工补种。实践证明,这是改造利用沙漠行之有效的方法。思考干旱区绿洲与荒漠的演替是双向的,但绿洲变荒漠非常容易,而荒漠变绿洲却非常艰难。想一想,这是为什么?点拨:这是由当地干旱的环境决定的。水分条件消失容易而形成难。 ②治理重点: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 4.治理措施 ⑴合理利用水资源 ①在农作区主要是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的盐碱化; ②在牧区草原,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 ③在干旱的内陆地区要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 ⑵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①干旱地区的绿洲地区44\n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 ⅰ应在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地带进行封沙育草; ⅱ在绿洲前沿地带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积极保护、恢复和发展天然灌草植被) ⅲ在绿洲内部建立农田防护林网,组成一个多层防护体系。 ②在缺乏水源的地区 利用柴草、树枝等材料,在流沙地区设置沙障工程,拦截沙源、固阻流沙、阻挡沙丘前移。 ⑶调节农、林用地之间的关系——宜林则林,宜牧则牧 ①现有林地应该作为防护林的一部分,不能再毁林开荒。 ②绿洲边缘的荒地与绿洲之间的灌草地带,不能盲目开垦,主要用于种树种草,发展林业与牧业。 ③对已经造成荒漠化的地方,还应退耕还林,退耕还牧。 ⑷采取综台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解决农牧民的能源问题的途径:如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推广省柴灶等。 ⑸控制人口增长 控制人口过快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建立一个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对荒漠化的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 5.我国治理措施和经验 ⑴措施:生物固沙、沙地飞播造林种草、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图2.15)。 ⑵治理荒漠化的典例——沙坡头草方格沙障指导读图课本图2.15“沙坡头草方格沙障”,要求学生在图中找到沙坡头,其周边的自然状况:贺兰山、腾格里沙漠、黄河。沙坡头位于宁夏中卫县西,滔滔黄河在这里经过,包兰铁路沿着黄河,横穿腾格里沙漠南缘。这里特别在冬春季节风力强劲,对包兰铁路形成了威胁。思考①沙坡头试验站采用什么措施来固定流沙?效果如何?点拨:沙坡头采用了草方格沙障技术固定流沙,用于保护交通干线非常有效,包兰铁路自1958年通车起一直畅通无阻。②这种措施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是如何起到固定流沙作用的)?点拨:①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②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⑶我国政府对西北地区的生态建没和荒漠化防治 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防沙治沙等多项生态环境治理工程。 活动 1.根据下面的图文资料,说明前苏联垦荒区土壤风蚀的潜在自然背景。并说明人们的生产活动怎样加剧了这个过程。点拨:对图2.16的分析,要知道”垦荒地区”处于亚欧大陆的中部偏北的地方,虽处于西风带但远离水汽来源,故降水稀少。从其周边的内陆湖“里海”、“咸海”的分布特点,可以推断,这是一个半荒漠向干草原的过渡地带,是一个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其自然地理状况必定是寒冷、干旱、大风。 2.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前苏联在总结大规模垦荒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综合防护措施。仔细分析这些措施,你认为该地区防治荒漠化(土壤风蚀)的主要方向是什么?点拨:要善于将所列四项保护措施逐条进行分析,而后进行归纳,不难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的东西,那就是“抗旱、防风、保水、保土、保肥”。 3.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前苏联垦荒区防治荒漠化的对策与措施可以被我国的哪些地区所借鉴。点拨:关于对前苏联的防治对策和措施的适应性研究,当然少不了要对不同地区的环境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既然前苏联的“垦荒地区”的环境特征是干旱、大风、风沙大,防治措施是“抗旱、防风、保水、保土、保肥”,那它将适用于我国的西北地区。当然,一些措施同样可以适用于我国的南方地区甚至海南岛的西部地区。 板书设计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五、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44\n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 1.历史时期的荒漠化问题——西北地区时有出现 2.不同时期的荒漠化问题 六、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荒漠化的防治内容: 2.荒漠化的防治原则 3.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和治理重点: 4.治理措施 ⑴合理利用水资源 ⑵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⑶调节农、林用地之间的关系——宜林则林,宜牧则牧 ⑷采取综台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⑸控制人口增长 5.我国治理措施和经验 ⑴措施:生物固沙、沙地飞播造林种草、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图2.15)。 ⑵治理荒漠化的典例——沙坡头草方格沙障 ⑶我国政府对西北地区的生态建没和荒漠化防治 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的: 1.分析雨林的环境效应和生物基因库功能。 2.理解雨林的脆弱性。 3.了解雨林开发的背景和原因。 4.讨论雨林开发与保护的措施和问题。 5.认识森林保护的重要性,树立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意识,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教学重点: 1.雨林的环境效应和生物基因库功能。 2.理解雨林的脆弱性。 3.讨论雨林开发与保护的措施和问题。教学难点:理解雨林的脆弱性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教学方法:图示分析法、启发讨论法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森林的作用及世界森林现状 1.森林的作用 ⑴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 ⑵被誉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森林有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繁衍物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作用。此外,还具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防风固沙等方面的环保功效。44\n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 2.世界森林现状 ⑴目前世界森林面积约38.6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仅为30%。 ⑵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图2.17)。它们或因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或因难以通行、开发较晚,才免遭大规模破坏。思考 为什么目前世界森林大多分布在低纬和中高纬地区?为什么中纬度地区森林分布较少?点拨:关于森林分布的地区差别问题。我们要用历史的观点去看。在人类历史之前,森林的分布主要制约于地形、气候与水文状况,除了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高寒地区可能出现沙漠、寒漠或草原之外,陆地的大部分面积皆为各类森林所布满。可是自从有了人类,情况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发展,他们对森林的破坏日益加大,特别是在中纬度的平坦、湿润半湿润地区,人口密布,森林受到的破坏更加突出,甚至有不少地方变成了无林区。 ⑶森林急剧减少现状及危害 ①现状: a世界森林面积减少的趋势仍在继续,特别是大片热带原始林正在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b作为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片原始森林——亚马孙热带雨林(其中60%分布在巴西境内)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巴西政府对亚马孙地区大规模开发计划的实施,这片雨林受到破坏。 ②危害:导致全球气候失凋、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这些都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活动 1.一些沿海低地国家十分关心全球木材生产的年产量报表、并把他们未来的命运与热带丛林的木材公司联系在一起,你认为他们的担心有道理吗?点拨:引导同学分析森林减少与温室效应之间的关系。 2.找出下列地理事实的内在联系,并试绘一幅联系框图加以说明。 淹没沿海低地 两极冰川融化 森林面积减少 海平面上升 全球气候变暖 大气CO2含量增加点拨:森林面积减少→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同学也可以绘成不同的框图形式。 3.分析说明产生上述问题的关键环节,并对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你的看法。点拨:关键环节是砍伐森林使得森林面积减小。 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1.分布 赤道南北两侧,但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伸展到由南北纬15°一25°。 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是热带雨林的三大片集中分布区。思考 热带雨林为什么又称赤道雨林?其分布有什么特点?点拨: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像若干块翡翠串成的“绿色腰带”环绕地球。 2.作用:——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 ⑴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⑵亚马孙河流域集中分布着地球上大约一半的热带森林,其全球生态环境效应尤为显著。 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肺”。它的一呼一吸,深刻地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⑶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图2.19)44\n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思考 1.雨林对当地的水循环有什么影响?点拨:为当地降水提供50%的水汽来源,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2.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当地气候和全球气候可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点拨:可从“地球之肺”的角度加以回答。 3.亚马孙雨林被毁造成的危害?点拨:由于不合理的开发,使得雨林不断消减,导致雨林物种灭绝的速率加快。许多将来对人类可能具有重要价值的物种,在还没有被人类充分研究之前就已遭灭绝,有些物种甚至还未被发现就已永远消失了。这不能不说是人类财富的巨大损失。阅读 通过这个材料,使学生了解如下问题: 1.人类的健康与幸福直接依赖于生物的多样性。雨林生物基因库是人类药品原料的重 要来源和医学研究的宝库。 2.亚马孙雨林对于人类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全球环境来说,其影响可谓至关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亚马孙雨林不仅属于当地国家,也为全人类所共有。而保护好亚马孙热带雨林,则是当地对于全人类所作的最大贡献。 3.亚马孙地区人规模开发计划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担忧,尤其是来自发达国家的指责。思考 1.阅读上图,有关雨林开发与保护的争论,其实质是什么?点拨:争论的实质:谋求目前利益与保护全球生态的责任的关系。 2.对这些争论你有什幺看法?有没有消除分歧的方法?点拨:可以发散讨论。 三、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1.热带雨林系统的优势: 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群落生产力高 (∵亚马孙流域全年高温多雨,由于充足的热量、丰沛的水分和连续不间断的生长季节,从而形成了以高大密集的乔木为主的雨林群落。)2.热带雨林生态系统过程分析(图2.21) 在强大的生命活动推动下,雨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循环旺盛。植物在快速生长的同时形成枯枝落叶,这些生物残体在地表很快就被分解者分解,所释放的养分又直接被根系再吸收以继续维持植物的快速生长。由于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自身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再加上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雨林中土壤一般很贫瘠。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所以地上植被成为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而这又正是最容易遭受人类破坏的部分。 人类通过焚烧和砍伐活动可将大片浓密的原始雨林顷刻化为乌有。雨林植被一旦被毁,养分遭受强烈淋洗而很快丧失,使地表植物很难恢复,整个生态系统就会陷于崩溃。思考 1.有人说热带雨林是“长着森林的绿色 沙漠”,这是为什么?点拨:从热带雨林的环境的脆弱性方面回答。 2.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表现在哪里?为什幺?点拨:热带雨林中的生物循环及其旺盛,以至有机质和养分再循环也非常旺盛。然而,雨林中的养分几乎全部集中在植物体内,而土壤中的养分却很少。土壤中养分有两个来源,一为岩石风化释放养分,另为枯枝落叶释出的养分,但枯枝落叶释出的养分很少回归土壤,而是在地表就很快被分解者分解,又很快被植物的根系所吸收,加上强烈的地表径流和旺盛的淋溶作用,林中土壤一般都比较贫瘠。如果雨林一旦被毁,地表养分被水一冲,整块土地的肥力就会急剧下降,地表植物也就很难恢复。这就是其脆弱性的关键所在。活动 迁移农业是热带雨林中土著居民的传统耕作方式。根据下面提供的资料,分析说明迁移农业对热带雨林的影响。(1)读图2.22,说说迁移农业的过程。同一块土地被再次利用的周期大约需要多少年?点拨:至少15年。(2)阅读图2.23,解释迁移农业从A—B—C—D土壤肥力的变化及其原因。点拨:A表示原始森林情况土壤肥力状况;B因为森林焚烧土壤肥力增加;C经过几年耕作后土壤肥力下降至最低点;D弃耕后土壤肥力慢慢提高。 (3)结合图2.24,评价迁移农业的休耕期长短对热带雨林产生的不同影响。如果人口增加,雨林可供迁移的空间减少,迁移捉业的频率和规模越来越大,又会对热带雨林产生怎样的影响?44\n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点拨:通过两组图表的对比,说明迁移农业休耕期的长短(以15年为界限),对雨林恢复的影响后果是不同的,特别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相对土地面积减少,耕作的频率将随之加大,这必将加速了雨林的衰亡和土地肥力的衰退。板书设计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一、森林的作用及世界森林现状 1.森林的作用 ⑴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 ⑵被誉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2.世界森林现状 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1.分布2.作用:——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 三、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1.热带雨林系统的优势:2.热带雨林生态系统过程分析 第二课时 四、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1.全球热带雨林被毁的原因 ⑴直接原因——人类的开发 ⑵亚马孙地区,破坏雨林的人类活动: ①过度的迁移农业,以获得更多的粮食 ②采矿、修路、城镇建设:为不断增长的人口和移民提供土地和就业机会 ③商业性伐木:木材出口换取外汇,以偿还债务 ④开辟大型农牧场:以转让土地,出口肉牛和热带经济作物获取经济收益。 ⑶开发的背景: ①当地发展中同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第一位) ②发达国家的无度需求及跨国投资手段(也很重要) 2.亚马孙地区开发过程 ⑴从历史因素看,对雨林系统造成的影响不大。 本区开发较晚。周围国家都为发展中国家、发展水平落后,人口、城市、工业等主要集中在狭窄的大西洋沿岸地带。亚马孙地区则因丛林阻隔和湿热环境的影响,一直未被开发。当地印第安人以渔猎、采集和传统的迁移农业为生。且因人口很少,对自然索取不多。 ⑵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后,影响逐渐加大。随着人口急增,土地需求膨胀,巴西政府大规模建造公路,加快对西部疆土开发;实行人口均衡的发展政策,把首都从沿诲迁往内陆高原。 3.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 ⑴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从大西洋沿岸横跨亚马孙地区,延伸到秘鲁边境。全长达5500多千米(包括支线总长超过20000千米)。 随着公路铺设,大量东部移民进入雨林区,大规模的农场和牧牛场随之出现,伐木公司的运输更为方便,沿线还新建了城镇居民点,河川沿岸也建起了造纸厂、炼铝厂等。思考 评价修建雨林公路的利与弊。你认为雨林公路该不该修?点拨:对于修建雨林的评价,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辨证地看问题。从“弊”的方面看,它可能造成林区居民的增加、开发公司蜂拥而至,响应的工厂也乘虚而入,雨林的受损程度也日益加大,甚至会加速雨林的毁灭,导致全球生态环境的破坏;若从“利”的方面看,它是人类走向文明的标志,当地的经济建设将会随之突飞猛进,巴西国内的经济压力将会得到缓解。至于公路该不该修的问题,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要认识到修与不修路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⑵移民亚马孙平原 亚马孙地区地广人稀,而与雨林区相邻的巴西东北地区却集中了全国1/4的人口,这里也是全国最为干旱和贫困的地区,而且因为贫民集中,带来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受“无人之地给予无地之人”的政策驱动,数以百万计的东北部难民迁移到亚马孙地区。44\n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读图说明从图2.28中可以看到,地处巴西西部的郎多尼亚地区,自1970年至1988年的18年间,人口由10万增长到100万,毁林面积也由不足10万平方千米增长到180多万平方千米,占雨林总面积的7.5%。进而让学生分析人口增长与雨林砍伐的关系。⑶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①一些发达国家出于自身的生态利益考虑,坚持保护本国的森林资源,却提供巨额投资来开发亚马孙等地区的雨林。几十年来,雨林优质硬木的消费需求,主要来自发达国家。 ②跨国企业在亚马孙雨林毁林烧荒、开辟大型肉牛牧场的做法—度盛行。所产的牛肉主要销往北美和欧洲。这些牧场的规模达数万公顷,经营3~5年以后终因地力下降而被废弃。这些大块土地被废弃,便很难再恢复森林植被,其后果是灾难性的。活动讨论交流:如果你是下列人士,你将作何种选择?本活动应充分让学生展开讨论,或可进行角色扮演,或采取辩论赛的形式展开五、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 1.目前,全球的热带雨林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减少。 2.亚马孙这片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前景也同样不容乐观。虽然有迹象表明,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毁林速度有减缓的趋势,但是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1990~2000年南美洲共损失热带雨林面积32万多平方千米。在过去的30年间,巴西境内约15%的雨林被毁,面积相当一个法国。3.开发与保护? ⑴三种方案 ①从全球利益和长远利益考虑,对热带雨林必须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 ②从当地人争取短期内提高生活水平来看,开发雨林又是他们最为方便的收入来源。 ③最佳方案: 在开发的同时又能保护雨林环境不被破坏,在保护雨林的同时又能促进当地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在当前背景下,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首先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思考1.雨林的前途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点拨:受开发和保护的措施影响 2.你对雨林的前途持何神态度?为什么?点拨:本题是开放的,可以展开讨论。 ⑵保护亚马孙雨林 ①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以后,亚马孙地区诸国确立了以可持续发展为优先目标,制订并实施了—系列保护亚马孙雨林的计划和措施。 具体措施: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 ②不仅是当地国家和人民的义务,而且整个国际社会都应对此负责,尤其是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阅读 通过这个材料,使学生了解如下问题: 西双版纳的雨林生态农业是人们运用光在林中垂直衰减的原理,模拟雨林结构,建立起多层次的人工经济林,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充分利用光照,达到一地多用、增加收益的经济效果。对于巴西等地来说,具有借鉴意义。活动活动建议:亚马孙雨林的开发和保护,一直作为一个两难问题困扰着决策者们。这三个议题的提出,为决策者们提供了思考的途径,其实这也是国际社会的呼声。活动中,可以让同学们任意选一个感兴趣的议题,进行评述、整理、发挥,然后进行交流,达成共识。或以板报的形式进行。 板书设计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四、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1.全球热带雨林被毁的原因⑴直接原因——人类的开发⑵亚马孙地区,破坏雨林的人类活动:⑶开发的背景: 2.亚马孙地区开发过程⑴从历史因素看,对雨林影响不大。⑵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后,影响逐渐加大44\n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 3.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⑴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⑵移民亚马孙平原⑶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五、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1.目前,全球的热带雨林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减少。2.亚马孙这片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前景也同样不容乐观。3.开发与保护?⑴三种方案①从全球利益和长远利益考虑②从当地人争取短期内提高生活水平来看③最佳方案:⑵保护亚马孙雨林具体措施: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 ——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的: 1.了解能源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尝试评价山西资源开发条件 3.通过图表和文字资料分析,了解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综合利用的具体措施与发展方向 4.结合具体事例,了解山西能源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方法与手段。教学重点: 1.评价山西资源开发条件 2.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综合利用的具体措施与发展方向教学难点:山西能源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方法与手段。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启发讲述法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能源的分类和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1.能源的分类⑴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⑵非可再生能源:主要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特点:①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形成的②有限的③开发利用不当,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2.充足的能源供应是保证区域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条件。3.煤炭资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我国更突出⑴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也是世界最大的煤炭基地之一。⑵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到山西省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二、资源开发条件1.能源资源开发原则: 因地制宜:①考虑区域的资源状况,②考虑市场和交通条件。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分析 ⑴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①储量丰富 山西省已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为2700亿吨,按2002年生产规模(4.8亿吨)计算,可开采560年。 ②分布范围广: 全省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图3.1)。 ③煤种齐全:44\n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 全国10大煤种,山西省都有分布。 ④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 大同煤田是全国极为宝贵的低硫、低灰、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煤(主要用于燃烧发电)产地,河东煤田则是世界少有、国内罕见的优质主焦煤(主要用于冶炼钢铁)基地。 ⑤开采条件好,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除煤炭资源外,煤田的煤层中还含有丰富的煤层气——一种清洁燃料,储量占全国煤层气总储量的1/3。 ⑵市场广阔 ①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且消费量大于生产量。 如:2002年的消费量接近15亿吨标准煤,而生产量约14亿吨标准煤。 ②随人口增加、生活水平提高和国民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量增加,能源缺口扩大。 ③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思考1.我国与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有哪些不同?点拨:我国的煤炭资源占绝对优势,石油的比重较大,天然气比重小;世界上石油资源占绝对优势,煤炭、天然气资源比重都较大,核电比重也占一定比重。2.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对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有什么意义?点拨:从我国以煤炭为主的消费结构为山西省煤炭的销售提供了广阔市场等方面思考。 ⑶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①山西省地处我国中部地区,邻近北京、天津、郑州、洛阳、西安、咸阳等工业中心,与上海、沈阳、武汉等城市相距不远,输煤、输电的距离较近。 ②有京包、石太、太焦、大秦、神黄等铁路通过,交通比较便利,为晋煤外运提供了较好的条件。阅读 通过这个材料,使学生了解如下问题: 我国能源供求面临的五大挑战 挑战之一:人均资源量少。 挑战之二:人均能源消费量低。 挑战之三:单位产值的能耗高。 挑战之四: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大量的煤炭开发利用,导致严重的大气污染。 挑战之五:能源安全受到威胁。能源安全是指保障能源(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可靠和合理的供应。三、能源基地建设1.目的:充分发挥山西煤炭资源优势,加快山西煤炭的开采和加工转化。2.措施: ①扩大煤炭开采量 形成了大同、平(鲁)朔(州)、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 ②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逐步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图3.4)。 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一方面,建设坑口电站,使电力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 另一方面,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并向外输出焦炭(图3.5)。活动1.根据下面的资料展开讨论:对于山西省来说,是输煤好还是输电好? (1)从价格来看,2002年1吨煤的平均价格为160多元,如果按平均发电煤耗400克/千瓦时测算,那么1吨煤可发电2500千瓦时。山西省向外省输电的价格为245元/千千瓦时。 (2)从环境效益来看,向外输电,会改善能源消费地区的环境,但燃煤发电会造成当地大气环境的污染。 (3)从运输成本来看,输电的成本较低,而输煤需要建设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煤炭在运输过程中还会有损耗,运输成本较高。 (4)山西省是缺水省份,而燃煤发电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44\n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点拨:课文的资料从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给出了正反两方面的说明或数据。(1)出口1吨煤的价格为160元,而1吨煤发出的电可值600多元;(2)输出煤会减轻本地环境污染,而造成使用地的环境污染;输出电会增加本地的环境污染,每一种方式对生产地和使用地会产生不同的影响;(3)从输出成本来看,输电成本低,而输煤成本高;(4)山西缺水,燃煤发电要消耗大量水资源。其实,除以上外还可罗列一些资料数据,但就是以上几点,也足以让人感到世间事物的复杂性。输煤好,还是输电好?不是简单地否定一种和否定另一种,它们是各有利弊的,正因为如此,这两种方式一直并存。2.阅读下面的资料,分析山西省煤炭的市场将面临哪些方面的挑战?山西省应采取什么对策实现煤炭工业的持续发展? 资料1:2002年,我国启动了“西气东输”工程,建成后每年将向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江苏、浙江、上海市及沿线的河南、安徽两省供气120亿立方米,初步估算可代替原煤4000万一5000万吨。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煤炭的主要消费地,也是晋煤消费量较大的地区。预计山西省将可能失去2500万吨的市场。 资料2: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目前已取得实质性进展。滇黔两省与广东省签订了“西电东送”协议,预计到2005年,滇黔两省将向广东输送500万千瓦左右的电力。此外,黄河上游水电的梯级开发和四川电力开发将进一步加大“西电东送”的力度,再加上三峡电站逐步并网发电,这将使山西煤炭在东部地区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减少。 资料3:我国规划到201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将达到4300万吨标准煤,每年替代6000万吨煤炭。“十五”期间,总装机容量为660万千瓦的秦山二期、秦山三期和岭澳、田湾4个核电项目将建成投产,并加快西部公伯峡、龙滩、小湾、洪家渡、三板溪等大型水电站建设。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我国过分倚重煤炭的能源结构必将发生重大变化。 资料4:由于长期开采,山西省煤炭的开采条件不断下降,开采成本不断上升,加之技术和设备更新缓慢,与相邻省区近年来开发的大型露天煤矿相比,山西省的煤炭开采不具优势。点拨:资料揭示的内容有: (1)“西气东输”将使晋煤失去部分市场;(2)“西电东送”将使晋煤在东部的市场分额进一步减少;(3)今后核电和水电的比重将大幅上升,国内对晋煤的需求减弱;(4)山西煤的开采因种种原因不具优势。以上资料的引申信息有:山西煤炭工业将面临市场缩小、其他能源竞争的压力。如果不重视这个问题,不预先采取预防措施,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山西经济将不可能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前和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产业结构十分单一,这种以出售原材料为主的经济结构,首先对运输形式形成了巨大的压力,更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更为严重的是,如果国内能源市场需求减弱,将对山西以煤为主的经济带来更为不利的影响。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山西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围绕煤炭的综合利用,构筑了三条产业链,提高了煤的综合利用程度和增加附加价值。 板书设计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一、能源的分类和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二、资源开发条件1.能源资源开发原则: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分析 ⑴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①储量丰富 ②分布范围广: ③煤种齐全: ④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 ⑤开采条件好,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⑵市场广阔⑶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三、能源基地建设1.目的:2.措施: ①扩大煤炭开采量 ②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第二课时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1.山西产业结构的变化 ⑴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的产业结构十分单一。煤炭工业是全省经济的核心部门。这种经济结构不仅效益低下,而且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44\n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 ⑵如今,实现了能源的综合利用 ①构建了煤一电一铝、煤一焦一化、煤一铁一钢三条产业链。山西省从“六五”时期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结合本区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围绕能源开发,主要构建了煤一电一铝、煤一焦一化、煤一铁一钢三条产业链(图3.7),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 思考1.山西省构筑三条产业链依赖哪些资源条件?点拨:煤一电一铝:依赖煤炭和铝矿;煤一焦一化:依赖煤炭;煤一铁一钢:依赖煤炭和铁矿2.煤炭的综合利用使山西省输出产品有何变化?这种变化是否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点拨:由原来输出煤炭,现在输出电力、煤气、液化气、焦炭、化工产品、水泥等;能够提高经济效益。 ②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 A.使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 B.在冶金、化学、建材等部门的推动下,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图3.8),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C.促进了山西省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阅读 通过这个材料,使学生了解如下问题:1.缺水的山西省不适应能源重化工业发展需要,尤其以晋北地区(大同一带)和晋中地区(太原一带)突出。2.万家寨引水工程是山西省为了保证能源重化工业的顺利发展建设的最大引水工程。3.它由万家寨水利枢纽(图3.9)、引水总干线、南北干线和连接段组成。4.该工程的建设大大缓解了太原、大同、朔州三个中心城市严重缺水的局面。活动 根据下面的图文材料,分析以下问题。 能源资源的蕴藏状况、与其他矿产资源的组合状况、区位条件以及产业结构等因素都决定着区域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向。内蒙古东部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之一,由伊敏、霍林河、元宝山等煤田组成(图3。10),探明储量640多亿吨,占全国煤炭总量的10%,全国褐煤总量的76%,是全国褐煤资源最集中的地区。(褐煤:煤化程度较浅的煤,热值较烟煤为低,除作为气化,低温干馏及其他化学加工的原料外,也可以直接用作燃料、吸附剂等。)1.从煤炭资源蕴藏量和品种看,内蒙古东部地区与山西省有何异同?点拨:从煤炭的蕴藏量和品种看,山西省煤炭储量占全国的1/3,矿种齐全、媒质优良、埋藏浅;内蒙古东部煤炭处在我国北方露天矿群的集中地带,储量占全国的1/10、矿种单一、媒质中等,地质构造简单、煤层厚、埋藏浅。从开采条件看,两地都较优越,适宜露天开采和大规模开采。2.比较分析内蒙古东部地区与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区位和交通条件。点拨:山西地处我国中部,有京包、石太等铁路通过,临近北京、天津、郑州、洛阳、西安、咸阳等工业中心,与上海、沈阳、武汉等相距不远,煤、电输送都较近便。内蒙古东部紧靠能源有缺口的东北重工业基地,有滨洲线、京通线、通霍线等铁路,临近哈尔滨、长春、沈阳、北京等工业中心,运输煤炭也较近便。3.内蒙古东部地区还有哪些矿产资源?这些矿产资源对该地区煤炭的综合利用有何影响?点拨:内蒙古东部除煤炭资源外,还有部分石油、食盐、天然碱、铅锌矿、铬矿等,这些矿产在开采和提炼过程中,需要煤作燃料,有些和煤的副产品共同作为化工原料。这些矿产为内蒙古煤炭的综合利用提供了资源条件。4.读图3.11,从产业结构看,内蒙古东部地 区如何确定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点拨:从图3.11可以看出:内蒙古和山西第三产业的比重差异很小,内蒙古的第一产业(主要是畜牧业)大于山西(主要是种植业),而山西的经济支柱是第二产业,占全部产业结构的50%。所以内蒙古也应改变其将煤作为燃料输出的单一经济模式,充分利用褐煤的特点,形成煤→发电→有色金属→输出有色金属制品;煤→气化、液化→输出煤气、液化气煤→化工原料→肥料、吸附剂等等多条产业链。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努力增加煤炭的附加值。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1.能源开发利用必须与生态环境治理同步的背景: (能源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⑴大面积开挖地表,排弃大面积土石,若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露天矿表土的剥离、井矿巷道的建设、矿区道路的铺设等,都需要大面积开挖地表,排弃大面积土石) ⑵燃煤发电、洗煤、炼焦等重化工业的发展极易造成大气污染和水污染。2.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和手段: ⑴提高煤的利用技术44\n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 ①推动以洁净煤技术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和废物利用技术 ②加强炼焦、电力、化工等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改造及环境保护。 ③改变传统的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模式,逐步建立起一个具有多品种、多层次的清洁能源生产体系,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⑵调整产业结构 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采取的具体措施: ①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例如,煤炭工业向气化、液化产品发展;冶金工业向不锈钢系列制品与铝制品系列发展;化学工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建材工业向轻型、薄型方向发展。 ②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 ⑶“三废”的治理 ①对于占地面积较大且容易自燃引起空气污染的煤矸石,主要用于发电、供热和充填露天矿坑及塌陷区; ②对于选煤厂产生的煤泥,经干燥后再利用。 ③空气污染防治措施主要是: A.做好消烟除尘工作,对矿区道路和作业面洒水降尘,对煤矸石自燃区域进行覆盖阻氧灭火,防止了对大气的污染; B.营造防风林带,开展复垦绿化造林。对于废水,主要采取沉淀净化的办法(图3.12)。阅读 通过这个材料,使学生了解如下问题: 山西安太堡煤矿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具体做法是:——最大限度地回收煤炭资源,原煤回采率达到95%以上;——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起来,走出了采矿、运输、排弃、复垦一条龙的路子; ——积极开展“三废”的综合利用,基本上做到了全矿废水不外排,煤矸石的利用率达100%;——加强矿区绿化,提高植被覆盖率,美化矿区环境。活动 山西省总结出了许多重点工矿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模式,即围绕煤田的露天开采区、居民点和主要交通线建设区,通过工程及生物措施,结合土地的复垦,充分利用厂矿的人力、财力和科技优势,建立集约经营的高效蔬菜、水果及肉蛋奶生产基地(图3.13)。1.说一说图中各种工程及生物措施的作用。点拨:参考图3.13图中各工程及措施的作用:(1)隔离护坝:主要作用是将采掘区与河流隔开,以免河水流入采掘区。(2)排水沟:主要作用是引开可能进入采掘区的雨水或其他水源。(3)公路紧靠采掘区,方便运输车辆就近从工地上公路。(4)“固沙草方格”,即在流沙表面用麦草、稻草扎成1×1米的草方格,使流沙不易被风吹起,达到阻沙、固沙的目的,并在草方格上栽种沙蒿、花棒、籽蒿、拧条等沙生植物,建立起旱生植物带,营造挡沙树林。(5)灌木、乔木:在草方格的后面是灌木。这是在草本植物成活的基础上栽种的,灌木比较矮小,需水量较少,容易成活;灌木成活以后再种植乔木。这个过程就像草、灌、乔组成三个梯队与流动作战,草本植物在草方格的保护下冲在最前面,灌木、乔木组成二、三梯队,三个梯队互相保护、互相支持,共同与流沙作战。(6)在复垦区的周围,同样种植了灌木和乔木,这是为了保护水土和防风。2.对这个生态建设方案,你还有哪些更好的建议?点拨:(1)从上游引水浇灌草、灌、乔木(2)引水浇灌复垦区(3)在河漫滩植树种草等。板书设计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 ——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1.山西产业结构的变化 ⑴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的产业结构单一。 ⑵如今,实现了能源的综合利用 ①构建了煤一电一铝、煤一焦一化、煤一铁一钢三条产业链。 ②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1.能源开发利用必须与生态环境治理同步的背景: ⑴大面积开挖地表,排弃大面积土石,若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 ⑵燃煤发电、洗煤、炼焦等重化工业的发展极易造成大气污染和水污染。44\n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2.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和手段: ⑴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⑵调整产业结构 ⑶“三废”的治理第二节 河流的综合开发 ——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的: 1.观察地图,建立流域和水系的概念,并总结归纳出流域的基本特点:特殊性和整体性 2.结合地图和地理图表,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3.通过了解田纳西河流域不同时期的开发措施和后果,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意义。教学重点: 1.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2.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意义教学难点:建立流域和水系的概念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教学方法:启发讲述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流域1.几个基本概念 ⑴干流、支流(一、二级支流)、分水岭、流域 ⑵流域的特性 ①特殊性 每个流域的特征各不相同,有的流域适宜人类生存,先形成了人类文明。人类文明大多发源于大河流域,如尼罗河文明、两河文明、黄河——长江文明、印度河——恒河文明。 ②整体性 流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区域,它的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非常密切,构成一个整体。对河流进行开发利用,除要考虑河流的特殊性外,更要考虑流域的整体性特征,进行综合开发。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堪称这方面的成功范例。二、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决定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 一个河流流域的开发利用,与其本身的自然环境有关,比如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就适宜发展农业;而科罗拉多河,河道狭窄、落差大,就适宜开发水利资源,对于田纳西河来说,搞清其流域的自然环境,是避免盲目开发的首要条件。1.田纳西河流域的基本情况 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坡,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图3.15)。山地是河流的发源地,其生态环境直接影响河流的水量和水质,因此应保护好它的植被生态;河流是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在利用过程中要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河谷平原是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因此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2.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背景: ⑴地形 多山,地形起伏较大 利: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 弊:使得陆路交通不便 但河流航运对沟通上、下游地区之间的联系,作用十分突出。 ⑵气候 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冬末春初多降水,夏秋季降水相对较少。思考1.田纳西河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根据流域的气候特征,田纳西河水量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44\n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点拨:降水丰富,年平均降水量在1300毫米左右,冬末春初多降水,夏秋季降水相对较少2.从农业发展角度看,夏季是作物的主要生长期,需水量较大,而冬季需量较少。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条件对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如何利用田纳西河的资源发展农业?点拨:第一问从灌溉不足、资源浪费、农业减产等方面思考;第二问从修建水库等方式进行调整季节分配等方面考虑。 ⑶水系 优点: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并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图3.17)。 缺点:①由于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较大。②水量很不稳定。 ⑷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铜、磷、锌、云母等。 思考 田纳西河水量的变化对航运会有什么影响?怎样才能改善田纳西河的航运条件?点拨:在径流量小的季节影响航运的顺利进行。第二问从修建水库和大坝等方面进行调整河流的径流量。三、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18世纪下半叶:农业较为发达,盛产棉花、马铃薯和蔬菜。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大,整个流域环境较好。 19世纪后期,流域内人口激增,开始对对其进行掠夺式开发,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1.土地退化 田纳西河流域是美国的老棉花带。棉花是一种对地力消耗较大的作物,长期高强度地种植棉花,造成土地退化,致使老棉花带衰落。2.植被破坏 为了扩大耕地面积和获取炼铜用的木炭,大片的森林被砍伐;此外,矿山开采也破坏了地表植被。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3.环境污染 炼铜企业大量排放高浓度的二氧化硫,形成酸雨。酸雨污染了土壤和水体,使许多生物消失绝迹。活动 墨累——达令河流域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以亚热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为主,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200~500毫米,农业需要灌溉。在20世纪20~70年代,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流域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1.随着农业的发展,灌溉不断增加。根据图3.18,总结灌溉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点拨:图3.18给我们的信息是:生态系统是个整体,其组成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其中某一个因素的变化,必定会引起其他诸多因素的改变。不考虑生态系统的这种关系,任意对自然环境加以改变,最终可能会给生态环境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本图中,农业需要灌溉,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但灌溉引起了自然界一系列因素的变化,最终造成了人类生存构成威胁的种种灾难:牲畜质量下降、鱼类减少、土地盐碱化。其实,这幅关系图还远未把许多影响表示出来。比如,湿地的减少,会造成鸟类减少;鸟类减少,会造成虫灾增多;人类如使用杀虫剂则又会加剧环境的污染……2.图3.19为墨累——达令河流域水库和灌溉区的分布图,从中可以看出,上、中游地区截取了大量河流径流。这样做的结果是使下游水量明显减少,生态环境恶化。在极干旱时,出现海水倒灌的现象,影响河流的利用。我们从墨累一达令河流域开发过程中可吸取哪些教训?点拨:从图中可以分析出:由于降水量多的东部和东南部水库众多,拦截了大量河水;该区分布的大片灌溉区消耗掉了支流的大部分径流。这样,汇入干流的流量大量减少;加上部分干流流经干旱的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区,又消耗掉部分河水;而下游地区属地中海式气候,夏季炎热干燥,上游来水减少,必定导致河水水位下降,生态环境恶化。极度干旱时,就会出现海水倒灌现象。从墨累—达令河流域开发的情况来看,主要是对水资源的数量掌握不清。导致引用过多的河水灌溉,使下游生态环境恶化,甚至发生海水倒灌现象。 板书设计第二节 河流的综合开发 ——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一、流域1.几个基本概念 ⑴干流、支流(一、二级支流)、分水岭、流域44\n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 ⑵流域的特性 ①特殊性 ②整体性二、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决定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1.田纳西河流域的基本情况2.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背景: ⑴地形:多山,地形起伏较大 ⑵气候: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 ⑶水系:优点: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 缺点:①由于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较大。②水量很不稳定。 ⑷矿产资源:矿产资源丰富三、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1.土地退化2.植被破坏 3.环境污染 第二课时四、流域的综合开发1.流域的开发的核心 河流的利用与治理,即结合流域的具体特征,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2.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简称TVA) ⑴针对早期开发所带来的问题,负责田纳西河流域的统一开发和管理的机构。 ⑵TVA将河流的梯级开发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并结合资源条件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同时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图3.20)。 ⑶1933年以后,TVA在田纳西河的干、支流上修建了71座大小水坝,在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等方面实现了统一开发和管理。3.田纳西河的干、支流上修建水坝的作用 ⑴防洪 在干支流上建成了具有防洪库容的水库35座,形成了统一有效的水库防洪调度系统,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1933年以后,全流域再未发生洪灾,平均每年防洪减灾效益约2亿美元。思考 结合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特征,分析修建大坝有何作用? 点拨:由于河流水量很不稳定,导致径流量小的季节无法通航,而修建大坝以后可以调节水流,增加径流量小的季节的水量,利于通航。 ⑵航运 水坝修建后,河流水位保持平稳,诺克斯维尔以下均可通航。目前,田纳西河经俄亥俄河和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相通,通过水运可达美国22个州。每年田纳西河水运的通航效益比陆路节省约4亿美元(图3.23)。 ⑶发电 建成了30座水电站,同时大规模发展火电和核电,使田纳西河流域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廉价而可靠的电力供应,促进了流域内炼铝、化学等高耗能工业的发展,在田纳西河两岸形成一条“工业走廊”。阅读 通过材料的阅读了解抽水蓄能水电站的工作原理。 ⑷提高水质 提高水质而采取的措施:如污染防治、水源涵养林保护和库区生态环境的改善等等。 ⑸旅游 建立了一大批公园、野生动物管理区、风景区、宿营地和俱乐部,以及规模宏大的教育中心。目前,该流域已经成为一个著名的风景旅游区,旅游业收入成为流域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 ⑹土地利用 ①留出大面积土地用于生态恢复,建立自然保护区 ②调整农业、林业和牧业结构,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牧,提高了森林覆盖率和草原面积 ③采取措施稳固河、湖岸线,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 ④对采矿区的土地生态进行恢复和治理。44\n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 通过综合开发与整治,田纳西河流域根治了洪灾,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到20世纪—80年代,田纳西河流域人均收入水平已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阅读 说明:伏尔加河的案例可以作为另一种流域开发利用的模式,进行对照分析。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平原地区,航运条件很好,但平原地区难以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导致水量难以得到调节,水旱灾害频发。伏尔加河的综合利用。1.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欧洲第一大河,位于俄罗斯境内,多流经平原地区,干支流通航里程达3260千米,通航期200多天。流域内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钾、磷等矿产,人口稠密,交通便捷,工农业发达。2.流域的综合开发 主要以修筑大型水利枢纽、进行梯级开发为重点,通过开通运河、清理水道、建设河港等工程措施,沟通了波罗的海、白海、黑海、亚速海、里海,实现了“五海通航”。 通过对全水系进行综合开发治理,实现了发电、航运、灌溉、供水、渔业和旅游等综合经济效益,带动了全流域国民经济的综合发展。3.综合开发存在的问题。 ⑴水利工程没有修建过鱼道,影响鱼群洄游产卵; ⑵下游没有修建大型水库,水量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⑶沿岸污染源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河水污染严重。活动 目前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主要包括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六个方面。在开发过程中,只有建立和保持这六个方面的合理关系,才能保持流域的生态平衡,实现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协调(图3.28)。1.根据图3.29,说明提高土地利用程度会导致其他五个方面的哪些变化。点拨:根据图3.28和图3.29,提高土地利用程度,也就是要增加开垦荒地、发展畜牧业、增加旅游设施,为造纸厂采集更多的原料……。这些措施,有可能会使 (1)旅游在更短期内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但从长期分析会导致旅游业萎缩; (2)由于农畜业用地的增加,会增加农药、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的使用量,从而导致水质下降; (3)由于农牧业加强,用水量也有所增加,对枯水期的发电用水会有减少; (4)由于与(3)同样的理由,枯水期水位下降,航运条件变差; (5)由于提高了土地利用程度,会加重水土流失现象,河流含沙量增加、淤塞河道、小气候恶化、洪涝灾害增多,加重防洪负担。2.在土地利用之外,另选一个方面,分析受它变化(提高或降低)的影响,其他五个方面会产生怎样的变化?将你的研究成果用图表示出来。点拨:如果我们选择河水水质下降,由此可能引起其他因素产生以下变化: (1)河水水质变坏会影响到土地的利用。比如水果、蔬菜、粮食、花卉的种植和畜牧业等,凡是用河水灌溉或引用的,都将受到影响。 (2)河水水质下降,将会使旅游人数减少。 (3)如果水质变差是由于“富营养化”的话,会引起水生植物滋生,繁生的水生植物顺流而下就可能堵塞水轮机,影响发电。甚至使溢洪道排洪不畅而影响防洪效果。 (4)短期内不会对航运带来麻烦,但旅游人数减少,也会影响航运的经济效板书设计第二节河流的综合开发 ——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四、流域的综合开发1.流域的开发的核心:河流的利用与治理2.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简称TVA)3.田纳西河的干、支流上修建水坝的作用 ⑴防洪:形成了统一有效的水库防洪调度系统⑵航运 ⑶发电:水电、火电、核电 ⑷提高水质:如污染防治、水源涵养林保护和库区生态环境的改善等 ⑸旅游⑹土地利用①建立自然保护区②提高森林覆盖率和草原面积44\n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 ③有效控制水土流失④对采矿区的土地生态进行恢复和治理。五、伏尔加河流域的综合开发1.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2.流域的综合开发3.综合开发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2.通过阅读地形和气温、降水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3.通过对比和分析,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并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 4.结合具体发展模式,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教学重点: 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2.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 3.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教学难点: 1.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2.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教学方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1.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等各种因素——确定区域农业的大方向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条件,适合发展不同的农业。同一区域的自然条件往往适合发展多种农业,所以还要根据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市场需求,发展本区域有生产优势的农业。2.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一个区域在确定农业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再根据区域内部的地理分异特点,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使区域的农业发展与区域内特定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具有特色的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系统,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如: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东北地区该区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态类型多样,生产部门齐全二、地理条件1.范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2.地位: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3.地理条件分析 ⑴气候条件——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①气候条件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 ②东北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季。热量和水分条件基本上可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的需求,但是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思考1.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市场欢迎,这与气候条件有什么关系?点拨 东北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因此品质上乘,再加之气候寒冷,农作物病虫害少,几乎不需要施用农药,天然具有绿色大米优势。44\n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2.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为农村的综合发展提供了什么有利条件?点拨有利于农忙季节时,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农业生产;在农闲时,发展副业,增加农业收入,还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建设等。3.与我国主要农业地区相比,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的劣势,但是也可以认为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的优势。试分别举例说明。由此,你得到什么启示?点拨劣势主要表现为许多对热量要求较高的作物品种不能种植,仅能种植一些热量要求不高的如春小麦、甜菜、大豆等作物,并且只能做到一年一熟;长冬无法放牧,还要解决好牲畜的防寒问题,但冬季长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故东北的土壤较肥沃;同时冬季的积雪在春季融化,缓解春旱现象,还可以改善土壤墒情。 ⑵地形、土壤条件 ①地形条件往往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 ②一般来说,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而山地丘陵地区适宜发展林牧业。 ⅰ西部高原地势平坦,降水较多,是优质草原牧场 ⅱ中部和东北部平原广阔,面积占全国平原总面积的1/3 ⅲ周围山地环绕,森林资源丰富,木材蓄积量占全国总量的31%。 ③土壤肥沃——广泛分布黑土、黑钙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 ⑶社会、经济条件 ①工业特别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如亚麻纺织、毛纺织、乳品加工等对原料的需求,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②东北地区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农产品、农业种植技术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为拉动本区发展外向型农业提供了重要机遇。 ③人口密度小,人均耕地多。利于农业经营规模化,且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活动 搜集相关资料,分析下列地区(任选一两个)发展特色农业的地理条件。 珠江三角洲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 点拨珠江三角洲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的有利条件有:临近港、澳、台地区,港口、铁路和航空等交通发达,自然条件优越,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 新疆南部(南疆)已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点拨南疆光照充足,土地资源广阔,山麓地带有高山冰雪融水可供灌溉,当地种植长绒棉历史悠久,市场对长绒棉需求大。 海南岛成为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点拨海南岛地处热带,热量和降水条件可满足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市场尤其是国内市场对橡胶等热带作物的需求量大。 云南省昆明附近重点发展花卉种植业农业布局特点点拨昆明四季如春,气候条件适宜发展多种花卉品种,昆明等国内市场对花卉的需求量大。三、农业布局特点——三大农业生产区域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地域差异显著,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突出。根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图4.4~4.5)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东北地区可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思考 阅读图4.3、图4.4和图4.5,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呈现什么规律?点拨从东南向西北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总趋势是逐渐递减的。但受丘陵、山地地形的影响,局部地区不符合上述趋势。2.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南北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点拨纬度3.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东西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点拨海陆位置和地形 耕作农业区林业和特产区畜牧业区分布平原地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44\n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主要粮(树、畜)种玉米、大豆、小麦、水稻等作物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松、蒙古栎、白桦等重要的羊、牛、马牧畜生产基地 特殊分布①玉米分布非常普遍,由南向北种植比例逐渐减少。②小麦和大豆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增多。③水稻多种植在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④随着育种和种植技术的进步,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5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①大小兴安岭是我国最大的林区(图4.6)。②长白山区是我国主要的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③延边盛产苹果梨。④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五陵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⑤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①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的三河牛和三河马,是闻名国内的良种。②松嫩平原西部是东北红牛的商品生产基地,有良好的半农半牧饲养条件。③广大农区的舍饲养畜业发展较快,主要饲养猪、肉鸡、肉牛、奶牛等。牛奶及乳品业发展较快,并向专业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活动1.归纳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自然条件,并填写表4.1。 点拨表4.1 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自然条件农业生产类型布局的主要自然条件耕作业有利条件是平原广阔,黑土肥沃,水源充足,不利的是热量不足,只能满足对热量要求不高的农作物,且能一年一熟。林 业有广大的湿润半湿润的山地丘陵,温度低,树木成材时间长,病虫害少。畜牧业有一定面积的草原,但长达半年以上的低温天气,降水又少,草类枯干期长,不利于畜牧业的发展。2.在《地理2》中我们已经学习了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和地区分布。根据水稻在东北地区的分布特点,讨论农业生产应怎样处理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水稻多种植在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 ——由于育种和种植技术的进步,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5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点拨水稻种植多选择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的地区。由于培育耐低温的水稻品种,种植技术的进步,缩短了水稻的生产期。3.东北地区畜牧业分布较广,但是农区畜牧业在畜牧业总产值中仍占绝对优势。这与全国其他地区的情况相似。 (1)农区发展畜牧业有哪些有利条件?点拨农区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有:①克服天然草场夏季生长旺盛,冬季枯干,造成食物来源季节不均的问题。栏棚可使牲畜免受到寒冻。②养畜业与种植业结合,废物互用,充分利用资源。③能防止环境污染。 (2)结合《地理2》中学习的大牧场放牧业,为我国广大牧区畜牧业的发展提出你的建议。点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①人工播种优质草种,改良牲畜。②将草场划片进行管理,执行轮流放牧的经营生产方式,但不宜种植粮食作物,即不宜耕作避免造成草场沙化。③增打机井,保证人畜饮水。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一、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1.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等各种因素——确定区域农业的大方向2.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二、地理条件1.范围:2.地位:3.地理条件分析 ⑴气候条件——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 ⑵地形、土壤条件——条件往往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 ⑶社会、经济条件三、农业布局特点——三大农业生产区域 耕作农业区林业和特产区畜牧业区44\n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分布 主要粮(树、畜)种 特殊分布 第二课时 四、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1.目前在全国的地位: 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2.商品率: 商品率达60%以上,其中三江平原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3.东北商品粮基地的特点(与我国其他商品粮基地相比):大规模专业化生产的突出特点。 ⑴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农场经营规模大,有利于推广先进技术,实现机械化生产(图4.9)。东北地区成为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⑵地区专业化生产 农业生产的地区专业化是商品化的前提。在地理条件内部分异的基础上,东北商品粮基地已经形成了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图4.10)。 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的东北平原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品种主要分布区水稻东部的山间河谷盆地和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小麦(以春小麦为主)北部地区,以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北部最集中玉米松嫩平原,这里已经形成我国著名的“玉米带”阅读 通过此阅读材料,使学生大致了解以下内容 农业地区专业化生产1.概念: 地区专业化生产(又称分区专业化生产)是指在充分利用各个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的特点和优势的前提下根据国家的需要,因地制宜地建立和发展各种商品农业生产基地或集中产区。2.地区专业化生产是农业料技进步、商品生产发展和生产地域分工高度发展的结果。3.特点:每个地区各自着重发展少数突出的部门或作物,并成为以某一种或少数几种农产品占压倒优势的专业化生产区,其产品的全部或绝大部分都是商品性生产,并同其他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商品交换。4.发达国家的农业分区专业化 在发达国家农业分区专业化普遍现象,尤其在美国表现得更为突出。这主要是由于美国农业机械化、集约化和商品化的水平很高,而且农业规模大,部门繁多,各地社会和自然条件又有明显差异的缘故。美国农业分区专业化,一方面表现为个别农业部门和个别农产品在地区分布上高度集中;另一方面,在各地区农业部门结构中,主要专业化部门的比重很大。5.农业分区专业化的深入:二战后,不仅小麦、玉米、棉花、烟草、水稻、养畜业和放牧业分别集中到自然和社会条件最有利的地区,连原来各农户分散经营以满足自己消费的奶牛和鸡的饲养,以及蔬菜和马铃薯种植等,也改由个别地区专业农场大规模经营。活动1.阅读表4.2,结合已有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东北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比较高的主要原因。点拨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比较高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东北地区的大型国营农场集中,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地区专业化生产水平高,粮食总产量居全国首列,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7;东北地区人均粮食占有量高,如2001年全国4个农村住户平均每人出售粮食超过500千克的省份中,3个是东北的3个省,其中吉林和黑龙江是仅有的两个超过1000千克的省份,出售的商品粮数量占全国商品粮总量的1/3。 (2)东北平原不仅现在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而且将在我国的商品粮供应方面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你认为这一论点有道理吗?为什么?44\n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点拨从农业生产条件看,东北地区在全国的比较中具有较强的优势,人均占有耕地水平较高,更具有农业规模经营的基础。同时,伴随着全国日益加快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步伐。耕地资源将继续呈现下降趋势,影响粮食总量的增长。因此,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的商品粮供给仍是一个比较紧张的格局。巩固东北的商品粮基地,将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依托。 (3)东北平原土壤肥沃,但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较低,这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点拨如果不考虑复种指数的差异,东北地区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低于长江三角洲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东北地区的农业土地资源丰富,质量好,历史上农业总产量的提高主要依靠的是扩大耕地面积,耕作粗放,农田基本建设差,投入低,再加上春旱、秋涝、低温冷害等自然灾害频繁,因此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普遍低而不闻。而长江三角洲地处亚热带水网地带,地势低平,田块破碎,人口稠密,稻作历史悠久,田间管理经验丰富,故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较高。 (4)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湿地保护工程的实施,东北地区靠扩大耕地面积(开垦荒地)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将受到限制。要保持和提高东北地区在全国商品粮供应中的地位,可行的途径有哪些?点拨这一部分可以参考下一个标题“农业发展方向”中的“平原区农业发展方向”中相关内容。2.东北地区中部是玉米的集中产区,被称为中国的“玉米带”。阅读表4.3,比较中国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的自然条件差异。点拨中国和美国玉米带的自然条件,相同点:我国玉米带与美国玉米带的农业地域类型相同,均为生产规模较大、机械化程度和商品率高的商品谷物农业;两地均有适合农业发展的优越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多雨,适合玉米生长;两地的种植结构都以玉米为主,玉米面积比重都在50%以上,玉米单产都很高。不同点:经营方式不同,我国玉米带的农场为国营农场,美国的农场一般为家庭农场;美国玉米带的区域专业化和经营专业化以及现代化程度均高于我国;此外,我国玉米带所处的纬度相对较高,自然条件相对差,单产相对较低,这主要与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有关。五、农业发展方向1.存在问题: 自20世纪以来,东北地区人口激增。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成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退化。例如,水土流失和黑土退化严重,土地沙化、盐碱化和草场退化加剧,自然灾害频繁,以及环境污染等,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威胁2.发展方向: ⑴原则: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人手,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⑵目标:该区有条件建设成我国最大的绿色食品基地和高水平的农业专业化区域。 ⑶该区内部不同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 平原区西部草原区山区农业发展方向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以确保国家粮食需求。围绕生态建设与增加农牧民收入两大主题,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以森林资源保育为核心,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半山区实现“立体开发”;山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产品配套加工业重点以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能力为重点,发展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推动退耕、退牧和围栏限牧工程的顺利实施,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林木、人参、养鹿、林蛙、食用菌、中草药材、水果及山野菜等特色经济作物,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和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活动 珠江三角洲农、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在低洼易涝的地方挖地成塘,堆泥成基。在塘中养鱼,基上种甘蔗、栽桑树或种果树,利用蚕粪、蔗叶等养鱼,塘泥肥田,构成珠江三角洲特有的蔗基鱼塘、桑基鱼塘、果基鱼塘和花基鱼塘。1.根据下面的材料,归纳珠江三角洲发展基塘生产有利的地理条件。 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河网密布,降水充沛。北回归线从珠江三角洲的北部穿过。44\n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 桑树和甘蔗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 广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始地之一。 水产品在广东人的食物结构中占有较大的比重。点拨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基塘农业生产有利条件可以结合材料,归纳为三个方面:地形、气候、市场(当地和海外)具体分析略。2.图4.16所示的基塘生产将哪些产业联系起来?哪些副产品(或废弃物)被充分利用起来?这种联系对农村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点拨基塘生产环节将种植业(桑、蔗等)、养殖业(养蚕、养鱼)、工业(丝厂、糖厂)等几种产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此环节中,塘泥、蚕沙(蚕屎)、蚕蛹、缫丝、滤泥、蔗叶等副产品被充分的回收利用。养蚕业、蔗糖加工业同塘鱼养殖业紧密结合,作为一种综合的经营,几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扬长补短,有机地循环联系起来。基本上解决了桑、蔗的肥料和蚕、鱼的饲料问题。不仅养蚕、蔗糖加工和养鱼生产稳定,而且成本也大大降低。这样的连环性生产体系能够充分地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保证了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3.如果把图示的基塘生产看作一个生态系统,那么,系统内的养分是怎样循环的?该系统的生产是否会造成环境污染?为什么?点拨以桑基鱼塘为例,其系统内部的养分基本循环是:塘基种桑、塘内养鱼、桑叶喂蚕,蚕桑废弃物和蚕蛹喂猪,蚕沙喂鱼,鱼池中的塘泥肥桑,蚕茧加工后销售市场。基塘之间一环扣一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这样一种生产方式既克服了当地洼地水涝之弊,而且前一环节的废物成为后一环节的营养(如蚕沙喂鱼),成功减少了环境污染,营造了较为理想的生态环境。4.基塘生产的模式已推广到全国的许多地区,但是不同地区采用这种模式都要才艮据当地的条件作适当的调整。你所在的地区是否适宜进行基塘生产?如果适宜,基上可选择种植哪些作物或树种?点拨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板书设计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四、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1.目前在全国的地位:2.商品率:3.东北商品粮基地的特点 大规模专业化生产的突出特点。 ⑴大规模机械化生产⑵地区专业化生产主要粮食作物品种主要分布区水稻 小麦(以春小麦为主) 玉米 五、农业发展方向1.存在问题:2.发展方向: ⑴原则: ⑵目标: ⑶该区内部不同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 平原区西部草原区山区农业发展方向 重点 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的:44\n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 1.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2.分析导致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诸多因素,并通过比较,认识到对外开放政策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3.比较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归纳出不同时期的主要发展特点,并能够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工业化进程对城市化的巨大推动。 4.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并尝试评价目前的一些调整措施和发展方向。教学重点: 1.导致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诸多因素 2.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即及主要发展特点 3.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调整措施和发展方向教学难点: 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即及主要发展特点 2.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调整措施和发展方向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教学方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等教学过程: 一、城市化与工业化1.城市化、工业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2.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之间的关系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3.一般发展中国家如何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 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少数有条件的区域率先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以带动相邻区域以至全国其他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如珠江三角洲地区)就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得益于优惠政策而迅速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地区之一。二、对外开放的前沿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仅次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密集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的原因:1.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发达国家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产业结构调整: ⑴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⑵在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影响: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要在世界其他地区寻找新的出路,为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提供了契机。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3.良好的区位条件 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 影响:使本区得以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利用港澳贸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参与广泛的国际分工。阅读 通过此阅读材料,使学生大致了解以下内容 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是中国目前历史最长、级别最高、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每年春秋两季在广州各举办一届。4.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著名的侨乡。改革开放以后,广大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利用他们在海外的各方面关系,通过投资、引商、引资,推动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活动44\n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1.国际经济环境、对外开放政策、区位、侨乡是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的有利条件。完成下表,对上述四个条件进行类比分析。点拨20世纪80年代前后都有的条件是区位、侨乡、与全国其他地区共同拥有的条件是国际经济环境。2.根据上表的结果,你认为珠江三角洲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后工业化、城市化较快的关键条件是什么?点拨由问题1的分析我们得知,珠江三角洲在20世纪80年代后才具备、全国其他地区很长时间内不拥有的条件只有一项:对外开放政策,这是本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较快的关键性因素。三、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呈现出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时间1979~1990年1990年以后问题①原有工业基础薄弱②矿产资源贫乏①政策优势不明显(随全国对外开放范围的不断扩大)②劳动力成本优势丧失(经济发展带动工资提高)优势①劳动力资源丰富②政策优势③侨乡优势④发达国家与地区第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时期①工业实力大为增强②恰逢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时期主导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生活消费品加工工厂等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信息产业特点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慢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快原因①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外商出于风险考虑,投资规模相对较小②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低①外商不再担心风险,投资规模扩大②高新技术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高影响①带来的就业和发展机会,吸引各方面人才和农民工,保证该区工业化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②在国内生活消费品处于紧缺时期,该区依靠庞大的国内市场需求促使一些工厂迅速成长为国内同类产品的主要生产厂家。该地区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①许多乡村地区迅速变成城镇,使城镇数量猛增,呈现出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的景观②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两方面综合的结果,使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人口比重逐步提高,成为我国城市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阅读 通过此阅读材料,使学生大致了解以下内容 东莞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1.起步:“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图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2.发展优势:①地理位置优越②著名的侨乡3.抓住两次机遇: ⑴在改革开放初期,东莞抓住香港地区产业向外转移的机遇,大量引进港资,发展“三来一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东莞完善了能源、通信、厂房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优化了投资环境,促进了农村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⑵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恰逢台湾产业开始大规模向祖国大陆转移,东莞又一次抓住机遇,大量引进台资的电脑资讯产业项目,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活动 根据图4.24所示的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几种典型模式,比较各区域城市化推进动力的差异。点拨在教材所列举的区域城市化几种典型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出除云南德宏是因为边贸发展而促进了城市化外,大多数地区是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而推进城市化。东北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是建国后伴随着我国重工业基地的建设和工业体系的完善而逐步推进的,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随着20世纪80年代后期这些老工业基地的逐步衰退,东北地区的城市化发展也遇到很多新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先后出现了区域发展的三种模式:即珠江三角洲模式、浙江温州模式、苏南模式。每种模式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都有自己的特点。四、问题与对策问题对策1.产业升级面临困境⑴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基础(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1.产业结构调整⑴以产业基础较好的广州市为基地,发展石 44\n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⑵外商投资区位的选择也由原来追求降低成本转变为扩大市场规模,而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南岭的阻隔,国内的腹地范围较小,支撑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的动力正在减弱。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图4.26),以此推动地区的产业升级。 2.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①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严重滞后②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之间缺少分工合作,城市竞争力下降。③对外来人口管理跟不上,引发了居住、交通、教育和治安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城中村”的现象普遍。2.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在积极努力,加强相互分工与合作,构建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目前该地区的各城市功能不清,结构趋同。另外该地区各城市与港、澳的功能和结构也逐步趋同,使得该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动力逐步减弱。)3.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交通、工矿企业的迅速发展,导致“三废”排放量大,但是处理量小,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显露出来。主要表现在:(1)大气污染日益加剧,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全国酸雨中心之一;(2)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3)噪声扰民,城市生存环境质量下降;(4)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5)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日趋严重。3.加强规划与管理 ⑴该地区各城市制定了发展规划,加强了交通、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的治理。⑵对于外来人口加强管理,①要求企业依法办理招工备案手续,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对私招滥雇的企业加大查处力度;②出台一系列的相关政策,保障外来员工的合法权益。 思考: 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地区的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的比重有何变化?试分析其原因。 点拨 图4.25直观的反映了长三角地区对珠三角地区的冲击。左图“国际直接投资占全国的比重”可以看出: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所吸纳的国际直接投资总和占到全国的一半以上;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长江三角洲国际直接投资持续增长,并逐渐超过珠三角。从右图“进出口贸易占全国的比重”可看出,珠三角地区的外向型经济特征很明显,但正在缓慢的发生转变;而长三角地区的外贸依存度在10年内迅速增长。 由此可见,珠三角地区城市化过程,是伴随着该地特殊的经济发展相对自发地快速推进,缺乏宏观而理性的规划。阅读 通过此阅读材料,使学生大致了解以下内容 深圳作为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城市化的一个典型代表,到目前为止,对其未来发展道路的构想,主要集中在:如何联合和依托临近区域、联合优势资源,扩大发展空间;如何明确功能,重新定位,合理分工,突出特色。活动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协调发展1.读图4.28,如果按人口规模>500万人、100万~500万人、50万~100万人、20万~50万人和<20万 人将城市分为五级的话,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等级规模结构是否合理,这对其城市的协调发展有 何影响?点拨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等级模式结构比较合理。不同等级的城市有其不同的定位,能够实现各级城市之间的合理分工,发挥城市群的整体优势。2.结合图4.23,比较长江三角洲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等级规模结构的差异。点拨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等级是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杭州为二级城市中心,兼顾辐射、扩散其他城市;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以广州和深圳作为区域中心。长江三角洲是单核模型,而珠三角是双核模式(其实我国大部分省都是,例如山东的济南和青岛,福建的福州和厦门等。)3.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主要是靠上海对外扩散而不断发展的。各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上海, 这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协调发展有何影响?点拨可以从两方面综合考虑:一是上海所拥有的强大的经济实力,盛誉中外的城市品牌和年均增长始终保持二位数增长的良好发展势头,可为长三角周边地区的联动带来众多的经济实惠和创造巨大的发展商机;二是上海作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的经济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发展具有辐射、扩散、示范和带动的核心作用与服务作用,从而形成以上海为技术龙头,带动周围其他地区的经济共同发展。4.一般来说,中心城市的扩散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近域扩散,即向中心城市的周围地区扩散;另一种是等44\n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 级扩散,即一级城市向二级城市扩散,二级城市再向三级城市扩散,依此类推。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属一级城市,南京市和杭州市属二级城市,但是,二级城市与其他各级城市在接受上海的扩散方面处于同等地位,尤其是南京市因距上海市较远,其邻近的城市主要与上海市进行联系,因而缺少腹地支持,地位很难发挥。你认为南京市应该怎么办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点拨南京自身可以依靠江苏,腹地很大,不用完全依靠上海。首要要解决自身的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对外开放的力度和水平,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经济带动郊区县的发展,打破“二元经济“格局。其次要经济开展长江三角洲的区域市场整合。5.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唐城市群是我国三大城市群,目前,三大城市群有结构趋 同的趋势。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应如何确立分工地位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点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塘城市群其实无论在科技、文化、制度等方面都有不同的优势所在,要根据各城市的特点,发挥自己的区位优势,关键是突出长三角的窗口示范性,京津塘的高科技性,珠三角的外向型经济。 板书设计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一、城市化与工业化二、对外开放的前沿1.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3.良好的区位条件4.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三、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时间 问题 优势 主导产业 特点 原因 影响 四、问题与对策1.问题 ⑴产业升级面临困境⑵城市建设相对落后⑶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2.对策 ⑴产业结构调整⑵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⑶加强规划与管理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实施资源区域调配的原因2.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重点:1.了解实施资源区域调配的原因2.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难点:掌握结合事例分析的能力。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教学过程:一、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概况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⑴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存在着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且自然资源依在区域之间一般不具有流动性。44\n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⑵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需求量大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少,需求量小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多。2.我国在实现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大型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北煤南运等天然气开发建设主干管道建设东部用户管网建设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典例——西气东输工程(2002年7月正式开工建设,2004年实现全线贯通)1.基础:新疆天然气资源2.目标市场:长江三角洲3.主干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向东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最终到达上海,全长4200千米。管道工程采取干支结合、配套建设进行,主干管道输气规模设计为年输商品气120亿立方米。三、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如图5.2所示)——使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各自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从而影响了各地区的进一步发展。⑴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贫乏,使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拥有我国最大的城市群,能源消费量很大。但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却是能源资源极度贫乏的地区,一次能源基本上全靠区外供给。⑵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使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新疆的能源资源非常丰富,仅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资源量就占全国天然气总资源量的22%。然而,新疆及其周边省区对能源的需求量都很小。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改变过分依赖煤炭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具有清洁能源优势的天然气比重。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现状——煤炭一直占到70%左右。⑵大量使用煤炭作为能源带来的问题:①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②造成我国酸雨影响范围大、危害严重(∵燃煤排入大气的大量二氧化硫)③煤炭的堆放、燃烧的废渣都会造成环境污染④长期以来北煤南运还给我国的铁路和公路运输造成了很大的压力。⑶煤炭和天然气作为能源的特点比较 煤 炭天然气优点①开采成本低②储存、运输方便③价格便宜①清洁②使用方便③燃烧效率高④比较价格低缺点 ①使用不方便②燃烧效率低③废气、废渣排放量大①开采、储运难度大②技术要求高③投资大、回收周期长思考1.从世界范围看,天然气的大规模开发晚于煤炭和石油,原因何在?点拨:从天然气的开采、储运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等方面思考。2.发达国家在大规模开发天然气之后,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稳步提高,主要原因是什么?点拨:随着科技进步和人类对环境的认识,煤炭的缺点逐渐明显,加之天然气清洁、使用方便、燃烧效率高、比较价格低等方面思考。3.2002年,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世界平均为23%,而我国只有2.7%。由此怎样看待我国天然气开发利用的前景? 点拨:通过比较我国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可以预测我国天然气开发利用的前景广阔,其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这是由我国油气资源的分布和开发利用现状所决定的。⑴我国油气资源的分布总体特征是西多东少、北多南少,陆上天然气主要集中分布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和陕甘宁的鄂尔多斯四大气区。44\n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⑵开发利用现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东北、华北地区一直是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的主要基地。目前,这些地区的大部分主力油气田开采已到了中后期,陆续进入了产量全面递减阶段,增产难度大,导致东部地区油气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西部地区则成为我国油气工业新的战略接替区。20世纪80年代,我国提出并实施了“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油气发展战略,使西部地区的油气勘探、开发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活动: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我国西部丰富的天然气资源长期得不到充分勘探、开发的原因。1.西部地区天然气主要分布区的自然条件。点拨:西部天然气资源的主要分布地区,如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鄂尔多斯高原等,气候干旱,人口较少,交通不便,给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带来了很大的难度。2.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点拨:相对来说,西部地区经济实力较弱,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天然气的勘探、开发。3.西部地区的技术力量。点拨:西部地区技术力量较弱,且缺乏作相应研究的配套设施,而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技术要求较高。4.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需求。点拨:西部地区人口稀少,经济落后,对能源的需求较少,形不成促使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市场动力。四、四、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从国家层面的意义①有利于调配能源资源地域分布不均的状况,优化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沿线主要城市的大气质量,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②为沿途各省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激活沿途省区钢铁、建筑、建材、运输、商业、水泥、土建安装和机械电子等产业的发展潜力。2.从具体意义分析⑴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①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在西部地区,气田勘探开发投资的全部、管道投资的3/4都在中西部地区。西气东输工程的大量投资,将推动中西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②西气东输工程可以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当地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⑵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①通过管道输送的天然气,稳定可靠,从而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的状况,优化东部地区能源的消费结构。②发挥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以及用户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⑶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西部地区虽具有资源优势,但对资源的利用效率与东部地区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西气东输则将使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合理配置,对于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起着促进作用。思考1.通过西气东输,我国政府是如何协调东西部发展的?点拨:从西部地区资源利用效率低,东部地区资源利用效率高,资源从西部输送到东部,不仅西部会获得资源的销售收入,而且资源在东部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从而为国家提供更高的税收;国家就可以用更多的税收;国家就可以用更多的资金用于对西部的投资和补贴。2.通过西气东输输送到上海的天然气,价格只相当于进口天然气的3/4、同等热值煤气的2/3。你认为是否应该提高天然气的价格,以促进西部的发展。点拨:可以从不同方面分析。⑷对环境的影响①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据监测显示,在同等热值的情况下,与煤炭相比,利用天然气作燃料几乎不产生二氧化硫、粉尘等污染物质,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大为减少。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长期高度依赖煤炭,例如,上海市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0%。从西部地区输送来的天然气,可以部分替代煤炭。②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对沿线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西气东输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严格环境保护的要求。③在沿线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可减少农民对薪柴的需求,从而缓解因植被破坏而带来的环境压力。阅读通过该材料的阅读,需要掌握以下知识44\n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1.西电东送工程指开发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地区的电力资源,并输送电力到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京津唐等电力紧缺地区。2.西电东送工程将形成三大通道。⑴南部通道将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桂、滇、黔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以及黔、滇两省坑口火电站的电能,开发并送往广东。⑵中部通道将三峡和金沙江千支流水电送往华东地区。⑶北部通道将黄河上中游水电和山西、 内蒙古坑口火电站的电能送往京津唐地区。 板书设计 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一、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概况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2.我国在实现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大型工程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典例——西气东输工程1.基础:2.目标市场:3.主干管道:三、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四、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从国家层面的意义2.从具体意义分析⑴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⑵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⑶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⑷对环境的影响第二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的:1.了解产业转移的因素2.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重难点: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教学过程:读图思考:读图5.7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三家境外投资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示意图。1.比较三家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点拨:三例的加工地都在我国,a例是典型的两头在外;b例的原料地在国外、产品市场在国内;c例的产品市场在国外、原料地在国内2.吸引三家境外企业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投资办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什么?点拨:a例是典型的两头在外,主要是为了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b例主要是受我国庞大的市场吸引;c例既利用我国的资源优势,又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优势。3.三家工厂的区位选择各有什么优点?点拨:在区位选择上,a厂家选择在我国离日本(原料地和市场)比较近的青岛,b厂家选择在对我国汽车市场有很大辐射作用的中心城市——北京(且北京自身市场潜力较大);c厂家选择在有优惠条件的且交通方便的特区城市——深圳。 一、产业转移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区域产业转移:国内的产业转移。国际产业转移:跨国的产业转移。其中东亚是国际产业转移最活跃的区域之一。2.分类: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很多,其中,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1.劳动力因素44\n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劳动力在国际范围的流动性很小。不同国家或地区,劳动力的数量、质量和价格差异较大,使得产品生产的成本差异较大。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在当今世界的产业转移中,很大一部分是为了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尤其在企业进行产业转移的初期。因此,劳动密集型工业在全世界的产业转移比较典型。图5.8给出了这类产业随时间推移而在东亚转移的轨迹。思考1.图5.8所示的东亚国家或地区,工业化之初都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试解释其原因。点拨:工业化之初,缺乏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但是劳动力价格较低。2.从经济发展水平角度解释图5.8所示的产业转移规律。点拨:劳动密集型产业曾现出按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向低逐次转移的规律。3.为什么一个国家或地区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对象国或地区转变成转移国或地区?点拨: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价格相应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又会向劳动力价格较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或地区转移。4.目前,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完全基于劳动力价格因素吗?点拨: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其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吸引了庞大的打工族(包括农民工);其二,处于政策要求,如纺织工业。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⑴概念:企业生产需要与有工业联系的其他企业打交道,还需要与地方服务行业(包括政府)打交道,以及生产组织、职工培训等,都要投入一定的资金。企业的这些投入,统称为内部交易成本。⑵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及措施①总原则:企业家总希望在内部交易成本最低的区位投资建厂。②发达国家社会内部交易成本很高 推动企业家向国外转移产业发展中国家通过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 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⑶吸引产业转移的典型地区——东亚的出口加工区思考1.出口加工区一般都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或良好的工业基础。这样的区位对于降低企业生产内部交易成本有什么作用?点拨:优越的区位条件方便交通,良好的工业基础便于工业联系,都可降低内部交易成本。2.从出口加工区的建设来看,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要吸引国际产业转移,除发挥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外,还应做哪些工作?点拨:从多方面改善投资环境。3.市场因素 企业发展的初期一般都在当地生产,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和实力,当地市场满足不了企业再发展的需求,于是就以投资、建厂等形式向具有市场优势的地区或国家进行产业转移。例如,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的汽车制造企业到我国兴办汽车厂,主要是因为我国拥有庞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市场是在不断变化的,企业的产业转移方向也会随之而变化。思考 1.目前,汽车的全球化生产已经形成,为什么跨国公司要把汽车组装厂设置在市场广阔的区位?点拨:汽车的生产虽然已经实行了全球化,但是由于整车运输不便,并且许多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民族汽车工业,对进口汽车设置关税壁垒。所以跨国公司要把汽车组装厂设置在市场广阔的区位。2.我国鼓励汽车进入家庭对吸引国际产业转移有何作用?点拨:我国鼓励汽车进入家庭有利于推动汽车销售,使我国的汽车市场具有广阔的潜力,对跨国汽车公司具有较强的吸引力。4.其他因素 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都会促使企业进行产业的国际转移。阅读通过本材料的阅读需要理解以下观点:产业转移一般包括对外直接投资、设立营销网络、建厂、设立研发机构等形式,其中,设立研发机构是产业转移的高级形式,能吸引跨国公司设立研发机构甚至研发中心或区域总部,说明该地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活动 日本近一段时期产业向国外转移的原因分析44\n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 自20世纪80年代,日本出现了传统产业向国外转移的热潮,并持续至今。在日本国内,由于传统产业大量向国外转移,使国内出现了 “产业空心化”的现象。日本这一阶段的产业转移,受多方面原因的影响。 1.自1955~1969年,日本用了15年的时间建立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等重化工为主的工业结构。重化工工业对原料、燃料的消耗量大。20世纪70年代,国际能源市场出现了两次“石油危机”,导致石油价格上涨。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日本产品的竞争力有什么影响?点拨:国家石油价格上涨,导致依赖于国际石油而建立起来的日本重化工业的制造成本提高,产品价格相应提高,从而削弱了日本重化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1985年,日元对美元大幅度升值(升值了1倍多)。日元大幅度升值对日本产业向海外转移有什么推动作用?点拨:日元的大幅度升值,意味着日本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大幅度提高。例如,同样的日本产品,如果原来在国际市场上卖1美元,日元升值1倍后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售价就达2美元。所以,以国际市场为依托的日本传统产业只好纷纷向海外转移。3.至80年代, 日本传统工业品的国内市场趋于饱和,国际市场面临着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竞争。这种市场形势对日本企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点拨:自身市场满足不了发展需求,国际市场上亚洲发杂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同类产品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所以,日本企业在其国内发展的空间很小。4.日本劳动力一方面价格很高,另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推进,劳动力的数量下降。 日本劳动力特点对国内企业生产有何影响?点拨:劳动力价格高反映为产品的价格高,而劳动力数量又满足不了企业进一步扩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所以,日本从事传统产业的国内企业生产受劳动力价格和数量的双重制约。5.日本工业高度密集于太干洋沿岸地带。这一地带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这种状况对日本企业生产的区位选择有什么影响?点拨:促进日本企业生产的区位选择向国土的南、北部和海外扩展。 6.20世纪80年代初, 日本提出“技术立国”的基本国策,工业生产由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换。这种政策对日本传统工业企业在国内生产有什么影响?点拨:“技术立国”的政策明显对传统产业在国内生产不利,即企业生产要么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换(这需要大量的投资),要么转向海外。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原因: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创新和新产业往往在一个或少数国家最先发生;在一个国家内部,经济增长往往率先从某个区域发生。产业转移则使某产业从创新地逐渐扩散到其他地区,成为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2.典例:由日本向其他国家或地区逐级、分阶段的产业转移,推动东亚地区保持了几十年的经济快速增长。3.影响:⑴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①对发达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而原主导产业顺利实现向国外转移,可使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了条件。日本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已经历了两次工业结构调整,现在正在进行第三次工业结构调整(图5.12)。每次工业结构调整,导致主导产业和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的转换,同时伴随着原来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向国外转移。②对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从而加快工业化的进程。例如,韩国从1973年开始重点发展重化工业,至80年代初,已基本形成了以重化工为主的工业结构,比发达国家同样工业化过程所用的时间大大缩短。⑵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①无论是产业的发展阶段还是产品的生产环节,产业转移都促进了区域或国际间的分工与合作。国际产业转移使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发展相应的产业,从而促进了国际产业分工和合作,推动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一个产业具有一定的发展周期:有些产业处于开发和增长期,如信息产业;有些产业处于成熟或衰退期,如纺织工业。产业转移促使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重点生产处于不同阶段的产业(图5.13),形成产业的国际分工与合作。产业转移还通过企业把转移国和转移对象国对同一产品的生产活动联系起来,形成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工与合作(图5.14)。②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是处于哪些发展阶段的产业和产品的哪些生产环节。思考44\n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1.按照图5.13所示规律,如果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到低分成第一级至第四级,从国际分工角度看,处于不同级别的国家应重点发展哪一发展阶段的产业?联系东亚,你会得出怎样的结论?点拨:经济水平处于第一级至第四级的国家或地区,依次应重点发展处于开发期、增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产业。从东亚来看,按此规律,依次是日本—韩国及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我国大陆、朝鲜、蒙古。2.按照图5.14,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是产品的一般加工环节,为什么?点拨:加工环节的附加值很低,即利润很低,但一般耗用的劳动力较大。3.按照图5.13和图5.14所示的规律,发展中国家将永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发展中国家在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问题?1985年韩国提出“技术立国”的政策,对此你作何评价?点拨:因此,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接受产业转移时,要注意将研究、开发一起引进。韩国的政策就是避免总跟在发达国家的后面。说明图5.13和图5.14的阅读及思考,应使学生明确产业转移所形成的产业国际分工和合作,在促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工业化的同时,对发展中国家往往是不利的。发达国家总是把处于成熟期、衰退期和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向外转移,而把技术含量高、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产业和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留在国内,以保持自己的技术优势并获取高额利润。发展中国家在接受产业转移时就要注意这一点,最好能引进处于研发期、增长期的产业以及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⑶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①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的地理景观,例如,产业转移使东亚的出口加工区由原来的乡村地区变成高度工业化地区。②产业转移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例如,重化工业生产在大量消耗资源的同时,还排放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渣,严重污染环境。自20世纪50年代,日本发生了一系列环境污染事件,并且危害长久。这些环境污染事件是重化工业环境污染严重爆发的结果。日本将重化工业向国外转移,也就是把环境污染向国外转移。在日本国内,环境污染状况得到改善,为信息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比较理想的环境条件。发展中国家在接受发达国家重化工业转移的同时,应充分估计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加强对废弃物排放的控制和综合治理。⑷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伴随产业转移,就业机会也由转移国或地区转移到转移对象国或地区。如果一个国家产业大量向国外转移,减少国内的就业机会,常常引起失业人口的增加,如日本(图5.15)。对于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活动1.阅读图5.16,说明产业向国外转移对日本经济的不利影响。点拨:图5.16直观的显示了产业转移对日本经济的不利影响:形成“产业转移出去的多,转移进来的少→国内生产投资不足,生产困难→市场萎缩→产业向外转移,外资不愿进入”的恶性循环。2.尽管重化工业的环境污染比较严重,但是却能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因此成为发达工业的象征。日本、韩国的经济发展都经历了由轻工业(劳动密集型)到重化工业(资源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到高科技工业(技术密集型)的阶段。(1)为什么日本、韩国在重点发展重化工业之前,要先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点拨:重化工业的发展一方面需要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和技术工人,另一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先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有利于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的优势,积累资金和造就产业工人。所以,劳动力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往往从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开始。 (2)目前,有人提出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东北地区以及浙江省要大力发展重化工业。对此,提出你的看法。点拨:珠江三角洲和浙江省经济实力强,有发展资金密集型的重化工业的经济基础,而东北地区则有发展重化工业的工业基础。但是,重化工业的发展需要有严格的环境评价,避免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本问题鼓励学生展开讨论,不必强求答案一致。小结:略 板书设计第二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一、产业转移1.概念:2.分类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劳动力因素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44\n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⑴概念:⑵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及措施⑶吸引产业转移的典型地区——东亚的出口加工区3.市场因素 4.其他因素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原因:2.典例:3.影响:⑴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① 对发达国家或地区② ②对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⑵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⑶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①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的地理景观,②产业转移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⑷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