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6.23 KB
  • 2022-08-17 发布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全册教案

  • 8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林黛玉进贾府一、 教学目标: ㈠知识和能力:1、 通过阅读分析,能理解这些人物的性格特征; 2、 赏析本文中多姿多彩的人物描写的艺术; ㈡过程和方法:1、通过边看课文边听录音了解课文大意;2、通过重点赏析了解人物性格,学习人物描写方法,把握文章主题;3、观看影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和腐朽本质和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发展趋势。二、教学设计:㈠教学重点和难点:1、 能抓住课文的有关语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2、 多姿多彩的语言描写艺术。㈡教学用具:课件、录音带。㈢教学课时:三课时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初读熟悉课文,理清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1、 导入课文: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即《红楼梦》曹雪芹,《西游记》吴承恩,《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 2、作者简介:80\n曹雪芹(约1715——1763),名霑,字梦阮,是号雪芹,清代卓越的小说家。曹雪芹的一生经历了曹家由兴盛到衰败的过程,早年过着豪华的公子生活,晚年却穷愁潦倒,卖字画度日,生活于贫困之中。巨大的变故使其对社会有了深刻的认识,“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3、 关于《红楼梦》:《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在我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全书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描写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盛衰历史,揭示了封建社揭露了封建统治的罪恶和腐朽,会必然灭亡的历史以展趋势。本文选自《红楼梦》故事的第三回《金陵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是全书的序幕组成部分之一。本文以林黛玉进贾府的一天行踪为线索,通过她的所见所闻,介绍了贾府的一大批批重要人物,展现了贾府与众不同,拉开了《红楼梦》故事的帷幕。4、看课文,听录音,了解大意。5、重点字音。翠幄Wò敕造Chì便宜biàn惫懒bèi放诞dàn伺候cì作揖yī嫡亲dí狡黠xiá杜撰zhuàn内帏wéi两靥yè忖度cǔn阜盛fù6、理清思路,分析情节链:让学生在阅读课文之后,通过讨论,找到情节链。在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教师作如下的点拨: 本文的情节链是——林黛玉进贾府的一天的行踪: 步步留心——进贾府大门——贾母的正房大院,见贾母——三个姐妹——不足之症——王熙凤来了——已经放了月钱、找缎子——去大舅父、大舅母处——去荣禧堂二舅父、二舅母处——王夫人说贾宝玉——路过王熙凤的住处——在贾母的后院正房用饭——林黛玉和贾宝玉相会——暂置碧纱橱。 7、思考问题:80\n从本文,我们可以看到什么?①封建社会的不平等,贾府大富大路贵,穷奢极侈,令人惊讶眩目。他们自己不会创造财富,由大批奴仆和丫环为之服务;②在这个封建家庭中,实行的是封建专制,家长统治,由贾母一人说了算数,由贾母一人支配一切; ③ 在这个封建家庭中,封建的秩序扼杀个性,繁缛的礼仪使用权人活泼不得,空气十分压抑;④但是我们也从中看到了这样一点:这个封建社会已经在开始动摇了,宝玉的对封建社会的全部意识不迷信,并对这些封建秩序有所违拗,是反叛倾向的表现。 8、布置练习: 要求学生在初步阅读的基础上掌握以上要点,并预期习重点的语段。 第二课时(重点赏析6至9自然段、13至14自然段) 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2、阅读6至9自然段,分析王熙凤的性格特征。①王熙凤的感情变化线索是:先表恭维,后表同情,最后是表关心。 ② 一见林黛玉,有这样几个动词,十分引人注目:携着、打谅、送至、 笑道、拭泪、转悲为喜、问。这些动词十分鲜明地表现了她的虚情假面具意、和精明能干。③ 她对林黛玉说:“想要什么吃的、什么样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这些话说明了什么?(说明了王熙凤既要讨好老祖宗,又欲在黛玉和众人面前表现自己在机房府的权势大。) ④ 课文中还有这样一段文字:“(王夫人)因又说道:‘该随手拿出两个(缎子)来给你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来吧,可别忘了。’熙凤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经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过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请问,当时王熙凤为什么这么说?王夫人为什么笑一笑,点头不语?(王熙凤在贾母面前要表示对黛玉关心异常,说‘早已事先想到’,以讨取贾母的欢心。而王夫人明明知道王熙凤当面撒谎,却又赏识侄女机灵过人,口舌伶俐,哄得贾母欢喜。)80\n⑤把王熙凤在这段文字 中的言辞和行动,归纳起来,可以看出王熙 凤怎么样的性格特点?(有善于察言观色和机变奉迎;善于讨好机房母的性格特征;喜欢弄权,以显示自己的精明能干;在贾府她威重令行,有敢于在贾母面前放诞无礼的地位。)3、 阅读13至14自然段,分析环境描写。 学生阅读内容,做书间笔记。要求学生弄清课文写了些什么内容,如何理解这些内容。找出那些不能理解的内容。然后学生分小组研究讨论。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研讨情况,讲解以下要点: (1) 本段属于环境描写,是贾政和王夫人的住处:13段写的是正室, 14段是王夫人时常居坐宴息是东边的三间耳房。课文以荣禧堂为重点,描写了贾府的华贵的陈设。 (2) 这段文字——环境描写的作用是:提示了贾府的社会地位和荣华宝贵。例如:匾是皇帝的御宝,大画是表示对君王的忠心耿耿和尊敬。 (3) 这副对联的意思中,我们可以了解了怎么样的内容?(与贾政来往的人,都是一些豪门贵族。) (4) 我们从全文其它的描述中,还可以看到许多贾府的显赫:如荣宁两府门前的大石狮子,兽头大门,华寇丽服的守人等等。4、 学生预习下面的几段课文,着重预习宝玉和黛玉两人的性格特征。第三课时(分析宝、黛两人的思想性格) 1、 学生分小组交流预习情况。 2、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作精要的重点分析指导。⑴ 关于林黛玉的思想性格:① “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写出了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性格。 ②在宝玉眼中的黛玉是:“两弯似蹙非蹙罥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窃,病如西子胜三分。”这是侧面描写,此诗写出了黛玉的内秀外美,体弱多病。在宝玉眼中,更是聪慧灵秀,多愁善感。 80\n⑵关于宝玉的性格特征: ① 在王夫人的口中,是个“混世魔王”。说明书宝玉的作为,与封建社会的正统观念相抵触,与世俗格格不入。是封建社会的叛逆。②黛玉眼中的宝玉:容貌中透露出多情、温柔、敦厚。 ③关于两首《西江月》词:指导的有关的要点是: A、 共用四组对偶句。B、 第一首刻划了贾宝玉狂放不羁,对封建礼教的叛逆,对功名利禄的淡视,追求个性的我有放。 C、 第二首是对宝玉性格的褒扬,同时也斥责了当时封建社会特别是贵族家庭的世俗观念。 D、 两首词运用了寓褒于贬的手法,塑造了宝玉这个封建叛逆的形象,并暗示封建制度的灭亡是不可避免的。E、 这两首词,对于读者理解宝玉的形象和性格,理解全书有关宝玉的情节设置和展开,有极大的作用。 F、 词中的“愁”和“恨”是宝玉欲求摆脱封建束缚而不得的苦闷心情的表现;“傻”和“狂”是宝玉痛苦中寻求新生活新理想,却又找不到出路以致陷于的食性迷惘的种种情态的表现。 G、 这两首诗写出了宝玉不为人理解的对封建社会的叛逆性格。 H、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写出了宝玉不愿意读孔孟的文章,被人看作是愚笨顽劣,说明书他不受封建思想的束缚,厌恶功名利禄。 I、 解释“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纨绔和膏粱,是借代用法。 J、 这两首诗,似贬实褒,表面上用世俗的观念批判宝玉,实际上他对封建社会叛逆性的写照。作者用正文反写的方法,赞美宝玉。80\n3、小结与作业:⑴完成课后练习。⑵利用课外时间,阅读《红楼梦》全文。2祝福一、教学目标:㈠知识和能力:1、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3、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㈡、过程和方法:1、通过理解“祝福”的含义,进一步分析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2、在研究性学习的基础上,思考造成祥林嫂悲剧的根源,领悟作者的创作意图。㈢、情感态度和世界观:领悟鲁迅先生冷峻的叙述之中所蕴含的强烈的爱憎之情。 二、教学设计:㈠教学重点 :1、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2、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㈡教学难点:为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㈢教学用具:课件、录音带。㈣教学时数:三课时。 80\n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   我们在初中曾经学过鲁迅的小说《故乡》、《孔乙己》,其中由活泼可爱而变成麻木愚昧的闰土,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孔乙己,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学习的是鲁迅先生又一篇著名的小说——《祝福》(板书)   2、介绍背景:     《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鲁迅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20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鲁迅正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残酷的现实不久就让他失望了。他看到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因此他在作品《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而阻碍中国进入民主、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就是中国两千多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妇女是中国封建思想最大的受害者。鲁迅就选取了妇女题材,写作了《祝福》这篇小说。目的也就在于深刻揭露封建思想文化的流弊和余毒。 3、听录音,思考问题,了解大意。①本文的主人公是谁?还有哪些人?②主人公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她的命运怎样?③本文在情节结构上有什么特点?④作者写这篇文章想告诉我们什么?4、重点字词:钝dùn响 寒暄xuān    瓦楞wǎléng  朱拓tà   间jiàn或   悚sǒng然  踌蹰chóu chú   不更gēng事    谬miù种   俨yǎn然   雪褥rù   瑟sè瑟有声  尘芥jiè堆    形骸hái   脸 颊jiá     80\n荸荠bíqí 絮絮xù    呜咽yè  驯xùn熟  桌帏wéi  讪讪shàn   敛liǎn     怔怔zhēng咀嚼jǔ jué渣滓zhā zǐ 5、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情  节       内            容       起讫段落   时间 序  幕      祝福景象      1――2 结  局      祥林嫂寂然死去          3――33    迎春之时,一命归天(第28段) 开  端      祥林嫂初到鲁镇          34――53   春日之时,丈夫死亡(第35段) 发  展      祥林嫂被卖改嫁          54――65   孟春之时,被卖改嫁(第40段) 高  潮      祥林嫂再到鲁镇          66――111  暮春之时,痛失爱子(第67段) 尾  声      祝福景象与我的感受      112 6、研习新课:  ①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明确: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和侧面描写。②本文在情节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明确:本文在序幕以后就写出了故事的结局,这是采取了倒叙手法。③在结构上采取倒叙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小说将祥林嫂的悲惨结局在开始就呈现在读者面前,为读者设置了一系列悬念:祥林嫂过去是什么人?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为什么又会在死前提出那样奇怪的问题使读者急于追根溯源探求原委呢?      写祥林嫂在富人们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去,造成了浓厚的悲剧气氛,而且死后引起鲁四老爷的震怒,被骂为“谬种”,这就揭示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之间尖锐的矛盾,突出了小说反封建的主题。   ④哪一句是在结构上承上启下,显示由倒叙转为顺序的?   明确:“然而先前所见所闻她的半生事迹的断片,至此也联成一片了。”   7.研读序幕部分有关环境描写。      80\n学生自读课文第1—2段,思考:①课文是怎样描写鲁镇祝福景象的?哪些语句带有作者的感情或有特定的思想内容?   讨论归纳:小说在开头就渲染了鲁镇年终祝福的热闹忙碌的气氛:晚云的闪光、爆竹的钝响、幽微的火药和人们忙碌的景象。调动了读者的视觉、听觉和嗅觉,写得层次分明,具体形象,使人如见其景,如闻其声。课文中用“沉重”的晚云,“阴暗”的天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等语句透露出作者对这种气氛的反感和贬抑。其中有一句话“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值得注意。这句话点出了辛亥革命以后农村风俗习惯依旧,封建思想依旧。而破折号插入的部分又反映出,在这贫富悬殊的社会里,穷人无福可祝,无福可言。这些语句,勾勒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基础。   ②初析鲁四老爷形象:      小结:鲁四老爷是一个迂腐保守、虚伪落后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                                                 (第二课时)                   1、复习上节课内容。 2、研习新课:   ⑴学习阅读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来的部分。 思考:①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是怎样的状态?后来又有什么变化?   明确:肖像: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年轻,勤劳,朴实,新寡)       眼睛:顺着眼。(善良温顺)   表现:整天地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做工不懈,食物不论,力气不惜。(勤快耐劳)   变化: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要求极低,反衬出在婆婆家的遭遇)(择其要点板书)   ②鲁四老爷对雇用祥林嫂最初是什么态度?  明确:皱眉,讨厌她是寡妇。   80\n③祥林嫂被抢走时,鲁四老爷反应如何?两次“可恶”,“然而”是什么含义?   明确:鲁四老爷估计祥林嫂是逃出来的,“皱一皱眉”表示反感,却没有丝毫同情心。寻人时,也仍然是“踱”。 发现祥林嫂被抢走,鲁四老爷说了两次“可恶”,“然而”。我们细细分析一下就可以发现,里面没有丝毫是对祥林嫂的同情。第一次“可恶”的是婆婆“抢”的举动,给自己带来了麻烦。“然而”是书面语重转连词,后面隐含的意思是:祥林嫂私自逃出,礼教不容;婆婆作主,理所当然,而且表示了鲁四老爷的假斯文。第二次说可恶是针对卫老婆子的,对卫老婆子先荐祥林嫂然后又合伙劫她,闹得沸反盈天,有损鲁家的体面。“然而”找到像祥林嫂这样比男人还勤快的劳动力是不容易的。  ⑵讲析祥林嫂被迫改嫁一部分。   学生默读,思考:①为什么只有四婶还提起祥林嫂?   明确:祥林嫂似乎从人们记忆中消失了,四婶还问起她,也仅仅因为后来再也雇不到像她那样不懒不馋、勤快能干的佣人。为后文收留祥林嫂打伏笔。   ②强迫祥林嫂改嫁说明什么?祥林嫂“闹”得出格又反映什么?这部分的结果怎样?  明确:婆婆强迫祥林嫂改嫁说明旧社会劳动妇女没有地位,死了丈夫还得受制于婆婆。绳子一捆,塞在花轿里,以八十千的价格“卖”掉了。祥林嫂的反抗,并不是因为在读书人家里做过事,而是她的自发反抗,她要摆脱这任人宰割的命运。在当时的社会,她的反抗不可能有结果。⑶讲析祥林嫂第二次到鲁镇这一部分。  学生速读这一部分内容,概括主要情节。   明确:①祥林嫂再次到鲁镇做女佣。②祥林嫂的痛苦悲伤成了人们咀嚼品味和取笑的材料。③柳妈的恐吓和祥林嫂捐门槛。④祥林嫂捐门槛后仍得不到解脱,最后被赶走沦为乞丐。   提问:祥林嫂第二次到鲁镇时肖像有哪些变化?从中反映出什么?   明确:肖像: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   眼睛: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择其要板书)   80\n与前面第一次来时比较,两颊和眼睛发生了变化,说明精神上受到刺激,极度悲伤。作者正是用白描手法,在对比中显示人物内心的痛苦和悲哀。   提问:原来不爱说话的祥林嫂为什么反复讲阿毛的故事?人们的反应怎样?   讨论归纳:是因为她心中非常悲伤,想通过倾诉来发泄心中的痛苦,希望得到人们的安慰和同情。但人们却很少同情和怜悯,在鲁四老爷家不让她干祭祀的活,镇上的人们很快就厌倦了她的故事,并把她作为取笑的对象。这些,说明在那个封建礼教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祥林嫂享受不到一个普通人的权利,要忍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在讨论中注意理解有关句子的含义,并分析“思考和练习”六的三个句子)  提问:柳妈是一个怎样的人?祥林嫂为什么要化那么大的代价去捐门槛?捐门槛后祥林嫂有哪些变化?   讨论归纳:柳妈是个深受封建礼教和迷信毒害的小市民。她的话,本身没有什么恶意,但却使祥林嫂思想上更加痛苦。祥林嫂花了12元鹰洋去捐门槛,是她的又一次反抗和挣扎,她要顽强地活下去,争取恢复一个普通女佣的地位。所以捐了门槛以后“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祥林嫂以为从此可以摆脱厄运了。  请一学生朗读“冬至的祭祖时节……那我可不知道”。思考:使祥林嫂受到致命的打击是什么?接着祥林嫂发生了什么变化?   讨论归纳:四婶在祭祀时的一句话使祥林嫂陷于绝境。祥林嫂捐门槛后本已告诉四婶,可四婶仍不让她沾手。其实,四婶的背后是鲁四老爷的话:“伤风败俗”,“祭祀的时候可用不着她帮手。”正是鲁四老爷所代表的封建礼教封建思想,阻断了祥林嫂的生路,把她逼向死地。祥林嫂受到打击后“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不济”,胆怯,惴惴,是一个木偶人(阅读时注意这一段的重点词和关联词语),作者写出了祥林嫂精神上的巨大变化,显示了心灵上的巨大创伤。最后,祥林嫂竟被鲁四老爷一脚踢开。  思考:祥林嫂悲剧的社会原因。 明确:祥林嫂的悲剧形象地揭示了封建礼教、封建思想对劳动妇女的迫害和摧残。作品中,封建礼教(鲁四老爷为代表)、家庭(婆婆、大伯)、社会(鲁镇的人们),无不一步步把祥林嫂推向绝境。社会迫使她不能守节,又不能不守节,“要做奴隶而不得”,正是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造成了祥林嫂的悲剧。   3、布置作业:   ⑴将祥林嫂临终前的肖像描写与前两次比较,体会其对刻画人物和表现主题的作用。   80\n⑵思考小说取名《祝福》的深刻含义。   (第三课时)              1、复习上节课内容。 2、研习新课:     ⑴阅读前面第3段开始的内容,思考:祥林嫂临死前的肖像描写及其作用。      明确:从这一次的肖像描写中可以看出,祥林嫂遭遇悲惨,乞讨无路,陷于绝境,内心深处受到摧残,精神麻木,已是濒于死亡。   ⑵比较几次肖像描写,讲析作者刻画人物的特色。   肖像描写是本文刻画人物的一个特点。鲁迅先生说过:“要极节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本文围绕人物的遭遇,三次刻画了祥林嫂的肖像,尤其是她的眼睛。从开始时的“顺着眼”,到第二次来鲁镇时的“眼角带着泪痕”,“没有先前那样精神”,捐了门槛以后“眼光分外有神”,可四婶一声喝,第二天“眼睛窈陷下去”,到临死前的“瞪”着眼,“眼珠间或一轮”,都有丰富的内涵。眼睛与其他肖像描写相配合,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反映了祥林嫂悲剧的几个过程,形象地反映了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逼到绝境的,也是对罪恶的封建社会无声的控诉。      ⑶思考:祥林嫂的疑问反映了什么?应该怎样认识?   讨论归纳:祥林嫂的三个问题有一个核心,死掉的一家在地狱能否见面。她希望其有,这样就可以和阿毛及贺老六见面,又希望其无,因为害怕被锯成两半。这是长期困扰她的内心深处的矛盾和痛苦。祥林嫂提出这个问题,是在遭受一连串的摧残和折磨后对封建传统观念的怀疑。祥林嫂对生活本无多少希求,只想用自己辛勤的劳动换得起码的生存条件,可是尽管她不断努力地追求,拼命地抗争,却得不到这起码的满足,反而成了有罪的人。所以,她对整个传统的封建观念发生了怀疑。⑷提问:对祥林嫂的发问,“我”的态度怎样呢?   明确:“我”是意外、踌躇、吃惊,回答是吞吞吐吐、支支吾吾。实际上,正是“我”同情祥林嫂,才更觉得难以回答,只得含糊其辞,不作正面回答。   后面几段,是:“我”的自我剖析,反映“我”既同情祥林嫂,又不敢正视现实。有些议论,实际上是一种“自我”的否定与批判,阅读时仔细体会。     80\n⑸提问:祥林嫂的死,引起什么反应?   明确:没有人关心,长工是漠不关心的,唯有鲁四老爷还要大骂“谬种”。这个封建礼教的代表人物是如此冷酷无情,他把祥林嫂逼至绝境,到死后还是如此残忍无情。       ⑹学生个别朗读“冬日雪短……反而渐渐地舒畅起来”一节,思考: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怎样理解其中的一些语句?   明确:这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渲染悲凉沉寂的气氛,烘托“我”的心情,从“寂静”、“沉寂”等词中可以看出。中间的议论是反语,表现了“我”对这个黑暗社会的憎恨。最后一句的“轻松”实际上可理解为愤激和沉痛。       这一段景物描写与最后结尾的景物描写在时间上衔接,那么最后一段景物描写又有什么作用呢?   ⑺学生阅读最后一段,思考其作用和特色。  明确:这一段景物描写是由回想到现实,第一句是过渡,与前面转入回忆的句子照应,这一段描写与开头的景物描写前后呼应,渲染了热烈气氛,同时反衬出祥林嫂惨死的悲凉。最后一句故意虚写,那些“醉醺醺”蹒跚的“天地圣众”,哪里会赐福给穷人呢?买不起爆竹的穷人们,得到的只是无限的痛苦和悲哀。这个结尾,以“我”的感受来写景,深化了旧社会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使结构更加严谨完善。  3、分析题目《祝福》的含义。   明确:小说起于祝福,结于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有密切联系。同时,祥林嫂是在祝福中死去,题为“祝福”就用祝福的热闹繁忙来反衬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另外,祝福是一种封建习俗。在旧社会,劳动人民无福可祝,无福可言,而祥林嫂正是因为这祝福而逼上绝境的。可见,小说取名为《祝福》具有深刻含义。  4、分析人物形象。   祥林嫂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朴实顽强,但在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社会,她被践踏、被迫害、被摧残,以至被旧社会所吞噬。封建礼教对她的种种迫害,她曾不断地挣扎与反抗,最后还是被社会压垮了。祥林嫂的悲剧深刻揭示了旧社会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控诉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80\n鲁四老爷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他迂腐、保守、顽固,反对一切改革和革命,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他自私伪善,冷酷无情,对祥林嫂的迫害大都是他授意或得到他默许的,是导致祥林嫂惨死的人物。  作品中的“我“是一个具有正义感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我”反感鲁四老爷,厌恶封建礼俗,同情祥林嫂,但另一方面又是软弱无能,无力给祥林嫂以帮助。在小说结构上,“我”又起着线索作用,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反映,“我”是事件的见证人。  5、布置作业:  ⑴完成课后练习。⑵完成《能力培养与测试》。⑶探讨祥林嫂的死因。3老人与海一、教学目标:㈠知识和能力:1、了解海明威的作品和风格。2、把握小说主人公桑地亚哥这个硬汉形象。3、学习鉴赏小说的方法和技巧。㈡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快速阅读抓住主要梗概,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进而对重点段落和人物的内心独白进行细读,揣摩小说的语言和行文特点,把握主人公形象。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80\n二、教学设计:㈠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对重点段落和人物的内心独白进行细读,揣摩小说的语言和行文特点。2.培养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㈡教学难点:结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分析和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㈢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步骤:1、导入语:2、作者简介:海明威(ErnestHemingway,1899—1961),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人死以致伤痕遍体。1954年,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开枪自杀,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对海明威的评价,正如约翰·肯尼迪总统的唁电所说:“几乎没有哪个美国人比欧内斯特·海明威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过更大的影响。”他称海明威为“本世纪(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海明威是美利坚民族坚强乐观的精神丰碑。海明威的成名作是1926年发表的《太阳照样升起》。这部表现战后青年人幻灭感的作品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其他代表作有《乞力马扎罗的雪》《丧钟为谁而鸣》(一译《战地钟声》)和以“精通现代叙事艺术”而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老人与海》。海明威的文风一向以简洁明快著称,俗称“电报式”,他擅长用极精练的语言塑造人物。他创作风格也很独特,从来都是站着写作。以至他的墓碑上有句双关妙语:“恕我不能站起来”。他笔下的人物也大多是百折不弯的硬汉形象——“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3、关于《老人与海》:1952年发表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是他后期的代表作,集中体现了他的创作特色。当年他获得普利策奖,两年后荣获诺贝尔文学奖。80\n《老人与海》的情节并不复杂。一个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连续84天没捕着一条鱼。后来,他独自一人出门远航,在海上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到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然而,在归航途中,一条条鲨鱼陆续围了上来,尽管老人奋力拼搏,但还是没能抵挡住凶猛鲨鱼的进攻,等他回到海岸时,大马林鱼只剩下了一副巨大的骨架。4、阅读课文,了解大意。课文节选的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是小说临近结尾的部分,也是小说情节的高潮,约占全书的六分之一。从书中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到,老人与鲨鱼的搏斗共分五个回合。用鱼叉杀死一条灰鲭鲨,鱼叉被带走,大马林鱼被吃掉四十磅;用刀子杀死两条星鲨,大马林鱼被吃掉四分之一;用刀子杀死一条犁头鲨,刀子折断;用短棍击退两条星鲨,大马林鱼半个身子都被咬烂了;用短棍劈打成群结队的鲨鱼,短棍丢掉又用舵把,大马林鱼再也没什么可吃的了,只剩下残骸……五个回合的搏斗结果却是一无所有,“他知道他终于给打败了,而且一点补救的办法也没有”。5、重点字词:堤(dī)岸黏(nián)液攥(zuàn)住攮(nǎng)进去吞噬(shì)蹂躏(rǒulìn)拽掉(zhuài)榫头(sǔn)掌柁(duò)6、概括课文情节:根据老人与鲨鱼的搏斗情节,全文可分为八个部分:㈠老人第一次与一头鲨鱼的搏斗。㈡老人杀死一头鲨鱼之后的心理活动。㈢老人与两条星鲨的搏斗。㈣老人与犁头鲨的战斗。㈤老人又与两条星鲨的搏斗。㈥筋疲力尽的老人的心理活动。㈦与群鲨的搏斗。㈧与鲨鱼搏斗了一夜的老人回到家里。80\n7、课文赏读:⑴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这是一场人与自然搏斗的惊心动魄的悲剧。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遭到无可挽救的失败。但是,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说,他又是一个胜利者。因为,他不屈服于命运,无论在怎么艰苦卓绝的环境里,他都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了奋勇的抗争。大马林鱼虽然没有保住,但他却捍卫了“人的灵魂的尊严”,显示了“一个人的能耐可以到达什么程度”,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一个失败的“硬汉子”英雄。小说中的大海和鲨鱼象征着与人作对的社会与自然力量,而老人在与之进行的殊死搏斗中,表现了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虽败犹荣,精神上并没有被打败。可以说,这样一个形象,完美地体现了作者所说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的思想。⑵人们称海明威的作品具有“电报式风格”,在本文中,这种特点有哪些体现?①结构上的单纯性,人物少到不能再少,情节不枝不蔓,主人公性格单一而鲜明。本文中直接出场的人物只有老渔夫桑地亚哥一个,情节也主要是围绕大马林鱼的捕获以及因此而引来的与鲨鱼之间的搏斗,可谓单纯而集中。他砍伐了所有的冗言赘语,删去了所有别人写过的东西,删去了解释、讨论,甚至议论的部分,剪去了一切花花绿绿的比喻,清除了毫无生气的文章俗套,使小说单纯而集中。②避免使用过多的描写手法,避免过多地使用形容词,特别是华丽的辞藻,尽量采用直截了当的叙述和生动鲜明的对话,因此,句子简短,语汇准确生动。在塑造桑地亚哥这一形象时,他的笔力主要集中在真实而生动地再现老人与鲨鱼搏斗的场景上。鲨鱼的来势凶猛,老人的沉着迎战,机敏矫捷,都写得生动逼真。文中对大海的描写粗犷简洁,犹如一幅水墨山水画,读来令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③鲜明生动的动作描写和简洁的对话。海明威善于从感觉、视觉、触觉着手去刻画形象,将作者、形象与读者的距离缩短到最低限度,而且很少直接表露感情,他总是把它们凝结在简单、迅速的动作中,蕴涵在自然的行文或者简洁的对话中,由读者自己去体会。海明威“打定主意放手让读者去如实地吸取印象”,而“不挤到对象与读者之间去碍事”,他要让对象与读者直接沟通,这也是这篇小说的场景描写如此震撼人心的一个重要原因。80\n④着力追求一种含蓄、凝练的意境。海明威曾经以冰山来比喻创作,说创作要像海上的冰山,八分之一露在上面,八分之七应该隐含在水下。露出水面的是形象,隐藏在水下的是思想感情,形象越集中鲜明,感情越深沉含蓄。另外,为使“水下”的部分深厚阔大,他还借助于象征的手法,使作品蕴涵深意。⑵难点探究:①【提问】老人为什么说:“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明确】这句话是桑地亚哥的内心独白,也是小说的核心精神,它生动地揭示了桑地亚哥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追求,也是作者海明威的思想观与价值观的反映。这句话意味着,人生的使命是奋斗,是与命运做不懈的抗争。人生下来虽然面临种种自然与社会的挑战,也许这些挑战强大到足以把人的肉体消灭,但一个人只要保持旺盛的斗志和在任何艰难险阻面前不屈服的精神,人就永远是胜利者。小说中的老渔夫桑地亚哥虽然最终没能保住大马林鱼,但在与鲨鱼搏斗的过程中,他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是精神上的胜利者。②【提问】文中的独白有什么特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明确】这些内心独白不仅深刻揭示了主人公那内心的自豪感、坚毅以及寻求援助的孤独感,而且闪烁着深邃丰富的哲理光彩,丰富了小说的思想,构成小说的重要特色。海明威早期小说中的硬汉子多是“哑巴公牛”,言语不多,缺乏思想,而老渔夫桑地亚哥却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具有坚强的理性,是用思想支配行动的人,因此成为海明威小说中刻画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8、课文小结:9、布置作业:⑴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三⑵完成《能力培养与测试》4蜀道难80\n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李白的生平、作品风格,了解本诗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目的。(2)把握诗人奔放的感情和诗歌的寓意,品味诗歌的艺术特色,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继续提高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2、过程和方法:(1)反复诵读,熟读成诵。(2)指导学生自主学习。3、情感和目标: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二、教学设计:1、重点难点:(1)体会诗歌的主旨。(2)品味诗歌的艺术特色(3)突出领读、诵读、背诵,在熟读背诵中把握情感和特色。2、教学课时:两课时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语:蜀道蜀道艰难险阻,自古以来这里就充满着传奇色彩,历代文人墨客对此不乏感叹之辞,那么蜀道究竟有怎样的传奇和艰险呢?我们今天一起来读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代表作《蜀道难》。(板书)2、简介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代表作《蜀道难》、《行路难》、《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80\n李白是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安世济民、"功成身退"是他一生的愿望。天宝元年(公元472年),李白经友人吴筠的推荐,被唐玄宗征召进京。他兴高采烈地来到了长安,认为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时机已经到来。但到了长安,得到的是翰林供奉,任了个侍御闲职,不能施展政治才干。当时的最高封建统治集团昏庸腐败,李白"粪土王侯"不甘趋炎附势,招致了权贵的谗毁,不到三年(公元744年)唐玄宗以"赐金还乡"为名,把他赶出了长安。冷酷的现实粉碎了他不切实际的幻想。李白在极度悲愤惆怅的心情下,离开了京城,重新继续他的漫游生活。他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也是潦倒的一生。为了便于研究他的创作道路,我们将他的生平分为四个阶段来介绍。(l)读书漫游(42岁以前,701-742)(2)长安三年(42-44岁,742-744)(3)再度漫游(44-55岁,745-755)(4)身经战乱(55-62岁,755-762)。3、创作背景:这首诗,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时写的。《蜀道难》是他袭用乐府古题,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并从中透露了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关于本篇,前人有种种寓意之说,断定是专为某人某事而作的。有人(明人胡震亨、顾炎武)认为,李白“自为蜀咏”,“别无寓意”。今人有人认为此诗表面写蜀道艰险,实则写仕途坎坷,反映了诗人在长期漫游中屡逢挫折的生活经历和怀才不遇的愤懑,迄无定论。4、解题: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乐府解题》云:“《蜀》备言、铜梁、玉垒(均为蜀山名)之阻。”唐以前的《蜀》作品,简短单薄,一般一韵到底。李白根据这一诗题传统内容,加以创新发展,句式从三言一直到十一言,参差错杂,用韵富于变化,以适应浪漫内容之需。5、朗读课文。⑴教师范读课文,疏通字词读音。⑵自由朗读⑶集体朗读附:诵读提示:80\n乐府诗大多具有咏叹的意味。这首诗言蜀道之险,咏叹的意味尤其浓,诵读时必须把握这个咏叹的基调,才能再现诗中的意境。①“噫吁嚱……难于上青天。”这两句统摄全诗,奠定了诗的咏叹基调,感情是豪放的,要读得很有声势。“噫吁嚱”是惊异之辞。“危”“高”,一义重出,极言蜀道高峻。“乎”“哉”,皆可有延长音。“蜀道之难”,可读得平缓,略作停顿后,再用升调读“难于上青天”五字,如此则全诗主旨自明。②“蚕丛及鱼凫……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这一层写蜀道来历,当用叙述调读。“蚕丛”四句说秦蜀两地长期隔绝,无路可通;“西当”两句说“太白鸟道”,意即无人能攀越——这些,都是为下文作铺垫的,应当读得轻而平缓。最后两句为正意所在,应着意加以渲染。③“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手抚膺坐长叹。”这一层紧承上文,写蜀道的高峻,含虽有道而人难行之意,当用咏叹调诵读。“上有”二句从不同角度展示蜀道的概貌,要读得慢些,使听者产生视线移动的感觉,重音要落在“六龙回日”“冲波逆折”二语上。“黄鹤”二句,有徒唤奈何之情,读后可稍作停顿,为下文蓄势。最后四句近似特写,专叙人在青泥岭上行走的情形,读时须有身历其境的设想,“百步九折”“扪参历井”二语可重读,速度不宜快,至“仰胁息”作一顿,再读末句并作较长停顿。④“问君西游何时还……使人听此凋朱颜。”诗题下未注明送何人人蜀,所以这里的“问君”无妨假定实有其人,可以读得亲切一些。将行而问“何时还”,已有不可行之意,重音要落在“不可攀”三字上,当用劝说的语气读。以下四句借鸟声渲染旅途中悲凉凄清的氛围,读时要放低声调,有千里孤身之感,至“愁空山”徐徐而上。然后用感喟的语调读主旨句,至“凋朱颜”略作一顿,以示意犹未尽。⑤“连峰去天不盈尺……胡为乎来哉!”前四句读时须设想这是旅游者攀援于“连峰”“绝壁”之上,置身于“飞湍瀑流”之间,要使听者感到惊心动魄。读后可作稍长停顿,再用“其险也如此”缓缓收住。末句是诗人借用蜀人的口气,对历险而来的游者深表叹息——“胡为乎来哉”不是询问,当用降调读,暗含“何苦而来”之意。⑥“剑阁峥嵘而崔嵬……化为狼与豺。”80\n读第一句当突然振起,以再现剑阁的险要景象。“一夫”两句应读得顿挫有力,表明剑阁有易守难攻的特点。但重点是最后两句,这是告诫西游的人:剑阁既为蜀之门户,形势又如此险要,自然易生军事叛乱,决不可以久居蜀地。⑦“朝避猛虎……不如早还家。”开头四句直承上文,写蜀地军事叛乱中的残酷景象。全用四字句,节奏短而有力,读时当两字一顿,有惨绝人寰之意。稍作停顿后,改用诚恳劝说语气读最后两句。⑧“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这是全诗的结束语。主旨句第三次出现,要读得缓慢些,有深沉的慨叹意。“侧身西望”后稍作停顿,再用渐慢渐弱的声调读“长咨嗟”三字,若有余音,以发人深思。6、积累词语:猿猱(náo):猿猴。猱,猿的一种,善攀援。喧豗(huī):喧闹声。峥嵘:山势陡峭。崔嵬(wéi):山势险峻高大。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形容易守难攻。咨(zī)嗟:叹息。7、作业:熟读并背诵课文。(第二课时)1、整体感知:简析全诗的主要内容。①诗的开篇如何叙述蜀道悠久的历史?为何引用五丁开山的传说? 【明确】诗一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击主题,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先叙述蜀国长期闭塞的状况,引传说中蚕丛、鱼凫的开国,寓高山阻隔之意,“四万八千岁”为夸张叙述;接着描述秦蜀间重山叠岭的地貌,“有鸟道”寓无人行之意;然后叙述蜀道来由。引五丁开山的传说,表现了人和自然间的斗争以及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赞扬了神力和开路者的勇力。80\n ②研读“上有六龙……坐长叹”几句,认真体会诗人想象的丰富、奇特。 【明确】这几句极写山势的高危,突出路之难行。“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句是诗人想象自己在蜀道中所见。诗人不但把夸张和神话融为一体,直写山高,而且衬以“回川”之险。水险,更见山势的高危。又借黄鹤与猿猱来反衬,山高得连黄鹤也不能飞度,猿猱也愁于攀援,不言而喻,人行走就难上加难了。这是用虚写层层映衬。接着具体描写青泥岭的难行。以“百步九抑萦岩峦”的危险来表现人行其上的艰难情状和畏惧心理。诗人从星星中穿过,有时还好奇地触摸他们,想象何等奇特。 ③诗人给这个“畏途”营造了怎样的气氛? 【明确】“但见”四句渲染了凄清的气氛:“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这是诗人设想旅游者在途中所见到的景物。画面是凄清的;鸟鸣,使山林显得更加幽静,像原始森林一样荒寂无人。跟此前的画面相比,色调是变了,也表现了蜀道景物的多样,但气氛是逼人的,使人感到孤寂得可怕。“连峰”四句渲染了惊险的气氛:“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这是一幅极其惊险的画面,与上文着重写蜀道之高不同。连峰绝壁,砯崖转石,都会危及游人的生命,使人望而生畏,闻而心惊,故下文云“其险也如此”。 ④“连峰去天不盈尺……砯崖转石万壑雷”这几句描写好在哪里?【明确】诗人先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好像一串电影镜头: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图画;接着平缓地推出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而后,跟踪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使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如果说上面山势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么此处山川的险要更令人惊心动魄了。⑤作者在诗歌的第三节写有关“剑阁”的内容,意图是什么?【明确】“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言剑阁有易守难攻的险要形势,暗示中央朝廷的部队很不容易打进来,因而野心家可以据险发动叛乱,“化为狼与豺”,搞地方割据。如果割据势力之间出现矛盾冲突,难免要发生混战,结果必定是“杀人如麻”。诗人的意图是要严防野心家发难。80\n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和关切。唐天宝初年,太平景象背后正潜伏着危机,后来发生的安史之乱,证明诗人的忧虑是有现实意义的。⑥诗中多次出现“西”字,如“西当太白有鸟道”“问君西游何时还”“侧身西望长咨嗟”,这表明诗人的立足点在秦。这与“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是否冲突?【明确】不冲突。“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广是诗人借用蜀人的口气,对历险而来的游者深表叹息。“胡为乎来哉”不是询问,而是慨叹,它暗含“何苦而来”之意。⑦“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两句诗在全诗中反复出现三次,有什么含义?有什么作用?【明确】三次分别极言蜀道之险,由秦人蜀之难,须严防野心家据险而叛。“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主旨句的每一次出现,或前或后总有一个提示内容的“副句”伴随着。主旨句出现了三次:①副句在前,主旨句在后。副句写诗人仰望蜀道时发出的感叹,突出表现了蜀道的高不可测,为下文写太白鸟道、天梯石栈、高标回日、扪井历参张本。②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副句意在说明蜀道是“畏途”,不可轻易前往。此句有钩连前后两层内容的作用。③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副句概括了上文的剑阁形势之险和蜀中战祸之烈,跟开篇相照应。以此结束全诗,兴味无穷。此句重复出现三次,由此而形成一个以主旨句贯串全诗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有一唱三叹之效。三叹者,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中战祸之烈。清人沈德潜的评论:“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2、简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明确】(1)诗人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来写景抒情。(2)善用反复:文中三次反复“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每出现一次就给读者带拉新的启示,由此自然形成了以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使人产生一叹之不足而至于再,再叹之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3)诗人在描绘奇丽峭拔的山川景物时,融入浪漫主义的激情。(4)多样的诗歌意境:为了表达主观感受与目的的需要,诗歌中构织不同的意境:高峻、宏伟、神奇、凄清、恐怖等各种意境均有描绘,而这些意境又统统表现一个“难”字。(5)诗人对乐府古题有所创新和发展,字数参差错落,句子长短不齐,也突破了旧作一韵到底的程式。3、课文小结:80\n本诗以“难”为核心,以时间为顺序,先写历史上开辟蜀道的艰难(时间久,代价大),继而从现实山势高危的角度,极写攀越蜀道之难,最后从未来从事之险的角度,写蜀地是是非之地,难以安居。诗人用神话传说、夸张、奇特的想象、映衬和烘托等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展示了蜀道的险峻高大,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附:板书设计:一叹蜀道之难——高(自古难行)蜀道来历蜀道高峻二叹蜀道之难——险(自古可畏—劝阻)景物凄清山水险恶三叹蜀道之难——惨(战祸惨烈—告诫)剑阁险要杀人惨景5杜甫诗三首一、教学目标:㈠知识和能力:1.了解近体诗与古体诗的区别。初步了解诗歌格律常识。2.引导学生感受、品味诗歌意境并体悟诗歌情韵,初步了解诗作者的创作风格。.3、训练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4.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诗歌鉴赏基本方法和步骤,训练诵读诗歌四步法:解题、释句、入境、会意。㈡过程和方法:(1)精读课教师讲析与学生讨论相结合。(2)自读课揭示出诗中最能体现意境的诗句或诗歌的特点,学生思考发言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80\n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二、教学设计:1、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由于作者生活年代与我们今天相距甚远,教学2、教学难点难点当定位在对作者隐晦情感的把握上。3、教学用具:课件、录音带。4、教学时数:2课时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明确目标导入:本课是近体诗,首先要了解两种诗体的区别。学习品赏意境,要注重抓关键词语进行联想与感悟。2、文体知识:古体诗又叫古风,形成于汉魏六朝,在句数、字数、平仄、用韵、对仗方面均较自由。近体诗是与之相对的概念,也叫今体诗,唐代诗人在梁陈诗人对诗律研究和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律诗和绝句这两种新诗体。律诗分五言和七言,每首四联,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末联(或尾联);每联两句,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每句的平仄都有严格规定,特别是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凡偶句都要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两联须对仗。近体诗的绝句,也称律绝,每首两联,平仄和押韵同律诗一样,只是不一定对仗。(幻灯片5—9酌情处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家常以意境的高下来衡量作品的成败。什么叫意境?意,即情感、意绪,即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境是境况、境界,即诗中所描绘的客观生活图景,它是广意的,不单指景,还指诗人所见所历之事。意与境交融在一起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就是意境。意境由意象组成,意象包括在意境中。意象着眼于某种物象中的主观意向,而意境则是由艺术形象所表露出来的整体境界。读者运用想象和联想,进入诗的意境,就能在思想感情上与作品产生共鸣。80\n3、简介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著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唐玄宗开元中,他南游吴越,北游齐赵,过着“裘马清狂”的生活。天宝五年(746),他到长安,进取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安史乱起,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不久又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乾元二年(759),他弃官西行,度关陇,客秦州,寓同谷,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浣花溪畔。曾在西川节度使严武幕中任职,官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永泰元年(765),他打算离蜀东去,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大历三年(768),携家出峡,漂泊鄂、湘一带,后死于赴郴州途中。有《杜少陵集》。4、精读《秋兴八首(其一)》:(1)指导朗读,要求学生按意群划出朗读节拍。(2)解题。唐代宗永泰元年(765)4月,剑南节度使严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了依靠,结束了5年来漂泊流离的生活,也促使他决计买舟东下,“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把回家的梦想付诸现实。第二年春天,杜甫携家来到夔州(今重庆奉节)暂居。在夔州居住的两年时间,杜甫创造了诗歌创作的又一个高峰,写下了四百多首诗,或追忆往昔似水年华,或感叹时事如棋局反复,或借古遣怀,或悲伤衰老。本课所选的三首律诗,都是作于这个时期。《秋兴八首》写于大历元年(766)年秋天。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临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另外,唐朝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战争也接连不断。《秋兴八首》就是在这样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的。八首诗各自独立而又互相勾连,一脉相通,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新方面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3)《秋兴八首(其一)》解读80\n本课选读的是第一首,从命意上看,有领起的作用,可以说给全组诗歌定下了一个基调,那就是抒羁旅之愁,悲家国之事。秋兴,从字面上说就是因秋感兴之意。首联从秋景写起,“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写出了夔地露冷枫丹、万物萧森的景象。“凋伤”本来寓衰飒之气,但露是玉露,树是枫林,反而在萧索中见出了富丽景象,格调颇为劲健。而言“气萧森”,则非但指草木摇落,亦且涵盖江山万象,为第二联蓄势。“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承上展开:江间,写巫峡;塞上,写巫山。波浪在地,却说兼天而涌;风云在天,却言接地而阴。诗人纵目驰骋,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生动地写出了巫山巫峡的萧森气象。第三联开始,转而由景生情,抒发感慨。“丛菊两开”,指离蜀历经了两秋;“孤舟一系”,指眼下旅途的漂零。而“他日泪”则生悲情于从前,“故园心”则托相思于万里。最后一联,诗人将关注的焦点转移到生活中来。风霜凄紧,严冬将至,那千家万户的“刀尺声”和“捣衣声”急切响起,怎能不泛起岁暮日晚、羁旅无依的伤感!而凄苦之情,思乡之意,皆在不言之中。全诗就此收束,余意绵绵。5、精读《咏怀古迹(其三)》:(1)朗读并解题:《咏怀古迹五首》也是一组七律组诗,和《秋兴八首》同作于大历元年的秋天。夔州一带有很多古迹,有些历史人物的故事深入人心,千古流传。《咏怀古迹五首》每首各咏一人一事,分别为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杜甫吟咏古迹,追思历史人物,同时也抒发了自己一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2)《咏怀古迹(其三)》解读:本课选读的是第三首,借咏王昭君的事迹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怀。起句气势飞动,先声夺人,不知何所指归,好像在迎接一个英雄人物的出场。着一“赴”字,便令“群山万壑”集于荆门,大有惊天动地之势。第二句揭开谜底:原来写江山灵秀,是为了托出昭君。一句“生长明妃尚有村”,包含了万千感慨,颇寓怜惜之意。从第二联起,开始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中间两联,用对比的手法,写昭君远嫁异域荒漠的悲凉。“一去”,生不能归来;“独留”,死永葬漠北。这一去一留,一生一死,反差强烈,令人不忍深思。第三联是委婉的讽语:仅凭画图哪里能识得佳人的美貌呢?纵然杀尽画工,也是追悔莫及。也许在夜月里,依稀仿佛,或可听到环佩作响,那是昭君的魂魄归来了吧!诗人通过理性的质问和悲凄的想像,表达了无限的伤感。最后一联,宕开一笔,言千古琵琶之声,皆为昭君怨恨所凝:怨埋没汉宫,恨远离家国。结尾两句虽是附会之语,却是至情之论。6、归纳总结:读诗,可通过解题,了解诗的大意。对诗作背景的了解,也可归人解题步骤:释句,即通过解释句子寻找“意向”,寻找诗人选取的那组物象、那个情境,或那连串事件,从渗透作者主观意向和情绪色彩的意象中入境,即体验作者的情思;最后是明白诗歌主旨,即会意。在意境中,情思由于物化而得到了表现,景物也由于情思的洗礼而获得了生命。要体悟“景中情”和“情中景”的关系。80\n7、布置作业:⑴反复诵读两首诗,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⑵预习《登高》。(第二课时)1、检查背育并导入新课。杜甫的《登高》古人推崇此诗金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2、背景资料:安史之乱,是唐由盛转衰的界标,也是唐文学的转折点。残酷的战争、苦难的环境磨练了一批文人,杜甫就是当时为国家、人民的哀乐而歌唱的诗人代表,也正因此,他的作品被称为“诗史”。杜甫生于712年,这首诗是他55岁时所作,诗人怀才不遇,如今又沿江漂泊,年老多病,生计窘迫。登上高楼,个人悲怆与国家疾苦一齐涌上心头,他写下了这首诗。三年之后他病死于湘江途中。3、《登高》解读⑴思考、讨论:①谈谈诗人登高所见、所闻;触发了哪些思考与感慨?②此诗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明确:①前两联是所见所闻。首联写近景,有六种景物:无生命的景物写了夔州的急风,写了秋天的高爽,写了清白色的渚、沙;有生命的景物,写了猿的哀啸、鸟的盘旋。从色彩看,画面黯淡;从情调看,不免悲凉。颔联写远景,无边落叶到了秋天都要飘落,流不尽的长江滚滚东去无法止步。“无边”、“不尽”写出了雄阔,“萧萧”、“滚滚”使人联想落木惠牵之声、长江汹涌之状。在文学作品中,秋天、落叶、流水的意向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和对于死亡的焦虑。诗人面对苍凉萧杀的秋景,感慨韶光易逝,英雄难再!80\n颈联的“悲”字点出此番登高的心境,万里漂泊,居无定所,“常”字点出时间之长;“独”字从空间上点出今日形单影只的孤独。人在暮年,体弱多病,本不可悲的秋天,在诗人眼里,与心中情紧密相连,也愈益生悲。诗意至此更具体,也更深沉。尾联点明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艰难”既指自身命运,又指国运。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更难排遣。这两联抒情,写尽了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难怪人称其为“诗圣”。②此诗八句皆对。首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对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人韵(哀)。颔联、颈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无边”“不尽”和“万里”“百年”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⑵学生朗读,背诵。深入体悟诗作内容与形式上的完美。⑶思考与探究:①【提问】怎样理解杜甫的悲秋?【明确】本课所选三首诗都是作于秋天,其中两首直接写到了秋景秋思。怎样理解杜甫的悲秋情怀呢?悲秋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一个传统题材,所谓“春女善怀,秋士易感”。如宋玉的《九辨》云:“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惊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曹丕的《燕歌行》云:“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秋天万物凋零,霜风渐冷,给人以苦寒之感,容易使人产生人生迟暮,功业难成之类的联想,但也催人奋进,令人振作。杜甫的悲秋,将羁旅的愁思,家国的忧伤,身世的感慨融入萧瑟的秋景之中,显得更加沉郁厚重。②【提问】杜甫晚年的律诗有什么特点?【明确】本课所选三首诗都作于夔州,都是律诗。这些诗是杜甫晚年的代表作品,显示出非凡的艺术功力,表现出沉实高华的特点。诗人突破了早期创作中较多写实的风格,不拘泥于现实生活本身,融优美的音律、奇妙的构思、精练的诗句、华丽的色彩、深远的意象于一体,升华思想情感,追求艺术美感,空灵洒脱,汪洋恣肆,仪态万方。即如《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这样联章的七律,犹如咏发情感的“捆绑火箭”,皆为精心制作而成,为前此创作所无。惟其早年有太多作品关注社会动荡,民生疾苦,赫赫在前,故晚年不再重复,独存精神,厚积所发,铸成更为深沉的诗情。③【提问】怎样理解“丛菊两开他日泪”?80\n【明确】对这句话的理解素有争议。一是“丛菊两开”的“两开”具体所指是什么?一种说法为杜甫在夔州两见菊开。考察杜甫的行踪,他出川的当年曾在云安(今重庆云阳)度过了一个秋天,写《秋兴八首》时已到夔州,再历秋景。“两开”还应该从出川算起较确,故一般认为这首诗作于到夔州的当年。二是“他日”作何解?不同于课本注释的另一种解释为:“他日”即“来日”也。诗意为:“丛菊两开”,徒作来日回忆之泪耳,即“而今乐事他年泪”之意,清人钱谦益就是持这种观点,他在《钱注杜诗》中评道:“丛菊两开,储别泪于他日;孤舟一系,僦归心于故园。”解“他日”为“向日”(从前)或“来日”在训诂上都有根据,于诗意也各有所长,很难分出高下来。④【提问】杜甫为什么会深情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明确】王昭君的故事是非常感人的。她自恃美貌,高标自持,不肯贿赂画工,最后远嫁匈奴,身葬绝域,令人悲慨。对王昭君,历代不乏歌咏,就连北宋王安石这样的“硬汉”也写了《明妃曲》,对昭君出塞之事大加议论,寄予了深切的同情。这是因为女人貌美人宫被冷落,和男人怀才人朝不得志一样,都是让人感叹悲哀的事。杜甫咏王昭君,也不过是借昭君之事,浇自己胸中的块垒。⑤【提问】怎样理解杜甫在《登高》一诗中所表现出的情怀?【明确】诗人在垂暮之年,在深秋时节,独自登高望远,纵目山河,俯仰宇宙,可谓壮怀激烈,慷慨悲歌。这里有对漂泊生涯的感叹,有对老弱多病的嗟伤,但也有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执着。不读出这首诗的积极意义,就不能体会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叹逝的博大胸怀。明代的胡应麟推此诗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确不虚夸。4、总结扩展:诗词专家周汝昌先生曾说,诗歌要讲境界,但不是有境界的都是好诗,境界本身有高下雅俗美丑之分,好诗当有高情远韵。同学们可在此多加体味。5、布置作业:⑴背诵3首诗,深入体悟诗情诗境。⑵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三”。6琵琶行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80\n⑴培养学生透过人物的行动、语言,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⑵学习用比喻描写声音变化的写法,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2、过程和方法强化预习,正音顺句,对照注释,初解文本;诵读入境,感知诗意;潜心涵泳,体味情感。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中唐时代歌女的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情况,使学生对封建社会摧残人才的黑暗现实有清醒的认识。二、教学设计:1、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2)通过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2、教学素材相关音频及视频材料3、教学课时三课时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语:引入:琵琶乐《春江花月夜》2、简介作者:80\n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继杜甫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琵琶行》是一首七言长篇叙事诗,继承了汉乐府叙事诗的传统,是初唐以来七言歌行的代表作,带有很强的抒情性。由于叙事与感情的结合,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优美动人,可以说是我国古典叙事诗又一新的高峰,在诗人生前,就被广为传诵,所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歌唱《琵琶行》。”时至今日,千百年过去了,但仍然感人肺腑。3、作品提示:《琵琶行》创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白居易任谏官时,直言敢谏,同情民间疾苦,写了大量的讽谕诗,触怒了唐宪宗,得罪了权贵。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被藩镇李师道派人刺杀。白居易情急之中上疏请捕刺客,触犯了权贵的利益,被指责越职奏事,贬为江州刺史;又进而诬陷他作《赏花》《新井》诗“甚伤名教”,再贬江州司马。江州当时被看成是“蛮瘴之地”,加之州司马虽然名义上是刺史的佐史,实际上是一种闲散职务,这对白居易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嘲弄。他的被贬其实是一桩冤案,他连遭打击,心境凄凉,满怀郁愤。次年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创作出这首传世名篇。《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称“歌行体”。三者的名称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4、课文朗读:⑴听录音,正音:湓浦(pén)铮(zhēng)倡女(chāng)贾人(gǔ)悯然(mǐn)憔悴(qiáocuù)徙(xǐ)谪(zhé)浔阳(xún)荻花(dí)管弦(xián)声声思(sì)六么(yāo)嘈(cáo)舫(fǎng)钿头(diàn)敛容(liǎn)虾蟆(hámá)教坊(fāng)绡(xiāo)钿(diàn)篦(bì)阑干(lán)唧(jī)嘲哳(zhāozhā)呕哑(ōuyā)⑵自由朗读,感悟。⑶齐读课文。5、整体把握: 这是一首歌行体的长篇叙事诗。全篇主题鲜明,脉络清晰,人物形象生动,抒情真切细腻。它先着力描写琵琶女精湛卓绝的演奏技艺,又叙写她令人心酸的悲凉身世,进而联想到作者自己凄苦冷落的贬谪生活,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这种沦落感,既表现了诗人对歌女的深切同情,也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被贬抑郁不得志的感慨。诗中刻画的琵琶女形象和作者的遭遇,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都有一定的社会意义。80\n6、串讲小序,讲前布置两个思考题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串讲后提问。 ⑴小序有什么作用?  明确: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概况,概述歌女的悲凉身世,说明了写作的背景动因,并为全诗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调。 ⑵小序已经简明清楚地叙述了琵琶女的故事和自己的感受,为什么还要写成一首诗呢?  明确:写成了诗,人物和故事更加形象感人,更好地抒情达意,给人以更深的感情共鸣。7、课后思考问题:谁解琵琶声;谁解青衫泪;谁解风物意。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见课件)2、试用七言形式概括各段内容:⑴江头送客闻琵琶⑵江上聆听琵琶曲⑶歌女倾诉身世苦⑷同病相怜伤迁谪⑸重闻琵琶青衫湿3、分析第一段“浔阳江边闻琵琶”谁解风物情:赏析第一段中的景物描写。(先朗诵或背诵,再讨论分析:本段中的景物描写突出了什么特点?有何作用?)①“枫叶荻花秋瑟瑟”:叙述秋夜江边送客时的环境,秋夜江边,枫叶、荻花,色调暗淡,“瑟瑟”二字点情,景物成了溢满悲凉情感的意象,叠加在一起,令人顿觉秋凉袭来,渲染了送别时人物凄凉愁惨的心情。②“别时茫茫江浸月”:80\n叙述别时的情景。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中无不弥散着作者的离愁别绪,仿佛作者的心情融化其中,与自然景物有了感应。情景交融,自然地点染出哀伤之别,同时为水上琵琶声的出现准备好氛围。4、分析第二段“江上聆听琵琶曲”⑴要求学生齐读第二段,体会作者高超的音乐描写方法。追问:第二段开头写什么?(课件结构展示)⑵要求学生找出比喻音乐的句子,并指明形容了什么样的乐声。          比喻句     音乐        大弦嘈嘈如急雨——繁密(粗重)        小弦切切如私语——幽细        大珠小珠落玉盘——清脆圆润        间关莺语花底滑——宛转流利        幽咽泉流冰下难——低沉入微        银瓶乍破水浆迸——激越雄壮        铁骑突出刀枪鸣——激越雄壮        四弦一声如裂帛——戛然而止⑶朗读这些句子,师生总结运用比喻写音乐的艺术效果。 一连串精妙的比喻,写出音乐的变化,用这些具体的现实生活中听到过的声音和形象比拟描绘乐声,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刻划成有形可感的实体。读者不仅仿佛听到了那或轻或重,或快或慢,或高亢激扬,或低回鸣咽的应接不暇的乐音,而且仔细欣赏起来,还可以听出这一声和那一声又有明显的音色、音调上的区别,热闹而不紊乱,复杂而有层次。⑷追问:有哪些层次?听了这一系列巧妙的比喻,就像听完一支完整的乐曲:先从轻徐悠长开始,仿佛从沉思中唤起记忆;接着众音繁会,像波涛起伏;马上又转到幽细甚至听不见,宛似悲恸抽泣;最后以短促刚劲的音响终曲,犹如急雷破山,崩岩走石。读者从这连珠式的具体可感的乐声中还能体会出弹奏者的“有情”、“不得意”以至难以明白的“无限事”,从而出色地完成了对主题的表达。80\n⑸除了较多地运用比喻之外,还运用了其他的手法吗?①直接描写:要学生找出通过写演奏者动作神态描写音乐的词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转轴拨弦”是弹奏前试弦调音的动作。“低眉信手续续弹”是弹奏的神态。“拢”、“捻”、“抹”、“挑”和“收拨”、“画”是弹奏时的指法,如此细腻地描写动作神态,交代了音乐的层次,从而更好地引导读者领会音乐,也表现了歌女技艺的熟练高超和作者高度的音乐修养。②侧面烘托:听者陶醉。5、布置作业:背诵第一、二段。第三课时1、检查背诵。2、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诗人描写音乐写出了哪些层次?3、学习第三段“江中听诉身世苦”⑴学生齐读,找一个学生用第三人称的口吻叙述琵琶女的身世。明确:“自言”以后二十二句叙述了琵琶女两个阶段的不同遭遇。前半部写早年色艺超群、红极一时的歌妓生涯。“秋月春风等闲度”一句过渡到后半部。后半部写年长色衰后的寂寞处境,“弟走”两句写琵琶女生活道路发生转折的三个原因:弟走从军,阿姨身死,年长色衰。后边写她人生道路的重大转折以及嫁作商人妇后的孤苦凄凉的寂寞生活。这一段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用年轻貌美衬年长色衰;用门庭若市衬独守空房;用昔日欢笑衬后来的辛酸;用夜梦往事衬孤寂伤感的情怀。注意写景的语句。“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琵琶女自述际遇,身旁无物,唯有明月、江水绕船,孤单冷寂之意,不言自明。作者塑造了琵琶女这样一个封建社会中被玩弄、被侮辱的妇女的典型形象,对世人的重色轻才和商人重利寡情提出了控诉。  江中听诉身世苦    前半部:色艺超群,红极一时,欢乐奢华                        对比、反衬80\n    后半部:年长色衰、委身贾人,孤苦寂寞让学生尝试从诗歌中有关音乐描写的段落和琵琶女自述身世的段落,找诗句分析琵琶女内心情感,再创造琵琶女形象。例:琵琶女是在“千呼万唤”中出场的,出场后“犹抱琵琶半遮面”。这句人们常常吟颂的名句,准确生动地表现了她含羞的神态和自惭身世的那种复杂沉重的心理,写得形神具备、含意深邃。抓住“千”、“万”、“始”、“半遮面”等字词揣摩琵琶女的心境,学生结合“琵琶声停欲语迟”这一句,去体味她心中的那种幽愁暗恨。⑵师生共同学习第四段,诗人感慨自己遭遇时也运用了写景的句子,试赏析这些语句,看能读出诗人怎样的情感。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写江州的生活环境,住宅杂草丛生,禽兽哀鸣,更苦的是没有朋友知音。诗人的失意寂寞,孤苦无聊,也通过这些景色描写来反映,其遭际与琵琶女何其相似!追问:概括诗人遭遇与琵琶女相似之处。(见课件)讨论分析“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一句内涵:“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歌女不幸遭遇的同情,又抒发了自己谪居江洲后的郁闷的心情,隐含当时社会变乱,政治衰落给人们造成的痛苦,意义深刻。“天涯沦落”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写出了人们对苦难生活的共同的情感体验,引起了一代代人的共鸣。由于诗句简明准确,情意合一,成了千古名句。⑶分析本文明暗两线,画出结构图。(见课件)4、布置作业:⑴背诵全诗。⑵针对诗中的某一段或某几句写一段赏析文字。⑶完成《能力培养与测试》。80\n7李商隐诗两首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⑴了解李商隐及其诗歌,理解李商隐诗歌的多种解法。⑵品味诗歌意境,领会诗歌美质。2、过程和方法⑴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⑵巧设问题引导学生鉴赏。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锦瑟》的伤感怅恨之情与《马嵬》对统治者的讽刺之意。二、教学设计:1、教学重点:(1)朗读背诵。(2)鉴赏《锦瑟》一诗哀怨的基调、迷离的意境、清丽的语言。(3)鉴赏《马嵬》一诗蕴涵的寓意及其运用的表现手法 。2、教学难点:《锦瑟》一诗的旨意。3、素材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相关音频、视频文件。4、课时安排:1.5课时三、教学过程:㈠鉴赏《锦瑟》1、导入语:80\n2、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绹的推荐,得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3、朗读诗歌。4、解说全诗大意首联:用了民歌的起兴手法。大意是一晃年已半百,回首当年,一言难尽,感慨万千。颔联:此联紧承上文“思华年”一语,写诗人回忆中的感受。出句用庄周梦为蝴蝶事,似乎有这样的意思:昔日的理想和情思是那样美好,在回忆中又是如此真切,的确使人迷恋,致使诗人觉得它才是真实的存在,而眼下的困顿状况只不过是一场梦。但又可以反过来理解:如果眼下的困顿状况是真,则昔日美好的理想和情思岂不成了虚幻的梦?这真是“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诗人已经完全陷入一种迷惘的境界之中了。对句用望帝魂化杜鹃事,则似乎表明了诗人对“华年”的一往情深,即无论是梦是真,他都不会让自己的“春心”(也就是他的美好理想和情思)自生自灭,即使他死去,也要像望帝那样借杜鹃的啼声唱出自己的悲哀。这两句各用一事,而衔接得如此自然,如出一意,也反映了诗人用典的工巧。颈联:本来,在颔联里诗人用“庄生”“望帝”两典似乎已将他的“华年之思”说得差不多了,往下确实难以为继,孰料诗人在瞬息之间视通万里,给我们展示了这两幅美好的画面,真可谓奇峰突起。前一幅以深青色的大海和天上的一轮明月为背景,塑造了鲛人泣泪成珠的形象。这是从民间传说中演化出来的,但又有作者的创造。“珠有泪”者,珠光、泪光融成一片,难以分清之谓也,它使人怅惘而又联想无穷。试想,鲛人在痛苦中哭泣,其泪却化为人们喜爱的珍珠,其中有多少情味可供读者品尝!至于这泪究竟是影射美人之泪还是作者本人之泪,大可不必去管,反正这意境是够美的了。后一幅以蓝田秀丽的群山和温暖的阳光为背景,塑造了“玉生烟”的形象。玉沉埋在地下,不为人所见,但它那温润的精气却能透过泥土,烟雾般升腾在空中,为山增辉。尾联80\n:这一联意思极为明白,但要注意它行文上有一个“反跌”:“此情可待成追忆”犹言上面说的那番感慨哪里是到今日回想往事时才有,所以接着就补足一句“只是当时已惘然”。言外之意是,当时既有怅惘之情,则今日追忆必定更加怅惘,的确是不堪回首了。5、对这首诗的多种理解: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李商隐的诗风跟白居易截然相反,白居易的诗妇孺皆懂,而李商隐的诗虽好学深思之人读来也很费力,特别是他的无题诗,大多有一种朦胧的境界,不易得到确切的解释。尽管如此,如果单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读,它又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这首诗虽题为《锦瑟》,但并非咏物,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罢了,所以也要算做一首无题诗,解读极为不易。6、常见的几种理解:1、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2、亡妻的深情悼念;3、作者的自伤。7、小结(1)诗的内容是回忆往事,与作者以往的梦想或爱情有关。(2)诗的基调是哀怨的,意境是迷离的。(3)语言清丽。“玉溪生清词丽句,何敢比肩。”——鲁迅8、背诵全诗。㈡鉴赏《马嵬》1、朗读诗歌。2、鉴赏作品:   《马嵬》是一首咏史诗,咏叹玄宗在马嵬坡为“六军”所逼,“赐”死杨妃这一历史事件。唐人咏马嵬之变的诗很多,在艺术表现上虽各有特色,但从思想倾向上看,其中的大多数,是把罪责归给杨贵妃、而为唐玄宗辩护的。李商隐的这首七律,却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别开生面。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⑴哪几句诗写了马嵬之变这一历史事件?首联中用典,玄宗听术士说杨贵妃在仙山上还记着“世世为夫妇”的誓言,有何用意?80\n——“空闻虎旅传宵柝,不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讽刺唐玄宗痴心妄想。⑵颔联“虎旅传宵柝”对“鸡人报晓筹”,其声音有什么不同? ——军营内的声音,而后者为宫内声音 ⑶在“虎旅传宵柝”前加上“空闻”和在“鸡人报晓筹”前加上“不复”,能使人读出玄宗的哪种境遇?——只听到传来的“宵柝”之声,却不能再听到熟悉的宫内“报晓”声了。显然玄宗不在宫内,而在军营。已在逃难途中,极尽狼狈和慌乱。    ⑷“空闻”对“不复”,这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有何作用?    ——反衬,突出玄宗的昔安今危,昔乐今苦的生活境遇。 ⑸颈联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此日”和“当时”都是指向时间的,前者指向眼前,后者指向以往。以往生活有什么特点?眼前又遇到了什么情况?前后又有什么关系? ——对比。玄宗以自己和杨妃的朝夕相处讥笑牛郎织女的一年一次的七夕相会,实则写出了玄宗迷恋情色,荒废朝政,致使战祸发生。眼前是写“六军”同时“驻马”不前。因果关系,没有“当时”的荒淫,哪有“此日”的离散?⑹尾联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有何艺术效果?——对比。一方面是当了四十多年的皇帝的唐玄宗保不住自己的宠妃。就章法上来说,这是对前六句的总结。另一方面是作为普通百姓的卢家能够保住既善“织绮”又能“采桑”的莫愁。就艺术构思说,这是由前一方面引起的联想。这两方面,各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值得问一个“为什么”。诗人又把这两者联系起来,发出了冷峻的诘问:为什么当了四十多年的皇帝的唐玄宗还不如普通百姓能够保住自己的妻子呢?问得有力,令人掩卷深思,讥讽之意寓于其中。⑺《马嵬》的章法结构如何?——这首咏史诗从章法上看,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说唐玄宗“召魂之举”的荒唐,再追述马嵬之变后的凄凉,最后点出问题的实质,尺幅之间,可谓一波三折,曲折幽深。3、小结。《马嵬》一诗别出新意,把讽刺的锋芒直指唐玄宗,讽刺其贪恋女色、荒淫误国。衬托和对比手法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意蕴,读来耐人寻味。80\n4、相关链接:1、白居易在《长恨歌》中这样描述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又这样叙说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感情: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杨贵妃被杀的情形,诗歌这样讲述: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杨贵妃去世后,唐玄宗的感受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2、《马嵬(其一)》是一首绝句:“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叙马嵬之变,兼寓讽意。5、背诵这首诗。6、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8寡人之于国也一、教学目标:㈠知识与能力:1、学习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积累文言知识。3、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㈡过程和方法:1、边听录音边看文章掌握重点字词。2、多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80\n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及其意义。二、教学设计:㈠教学重点和 教学难点:1、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2、课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 ㈡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胶片 ㈢课时安排 :3课时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1、导入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孟子生平及孟子思想简介: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希望能够在诸侯中选出一位王天下的君主。孟子生于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提出“民贵君轻”、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反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为此,他到各国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由于他的这些主张与当时激烈混战的社会状况不符,所以均未被统治者所采纳。孟子退而与弟子著书,遂成《孟子》。但他思想中的民主精神,民本思想等都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进步意义。3、熟读课文:⑴边听录音边看课文,注意字词的读音。 ⑵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⑶给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注明。 弃甲曳(yè)兵 涂(通假字,同“途”)有饿莩(piǎo) 80\n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 无(通假字,同“毋”)失其时 谨庠(xiáng)序之教 颁(通假字,同“斑”)白者 申之以孝悌(tì)之义 ⑷全班齐读课文。 4、整体把握:这篇课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5、划分层次,概括内容:全文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民不加多”的论题。第二部分(2—4段),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第三部分(5—最后),阐述孟子的“仁政”思想——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6、布置作业:熟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二课时)  1、检查学生熟读课文情况 2、指导学生理清思路,背诵课文,并作阅读提示 提问:这篇课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 明确:“民不如多。” 提问:在提出“民不如多”疑问前,梁惠王先是自诩曰(学生回答)“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为什么说是“尽心焉耳矣”?具体做法是什么? 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提问:通过和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明确:“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80\n提问:于是乎,梁惠王才有了怎样的疑问? 明确:(学生合上课文回答)“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提问:孟子对梁惠王这个疑问是如何分析的? 明确: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五十步笑百步”的事例设喻。提问:对“五十步笑百步”喻义如何理解? 明确:孟子通过设喻——设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这正好走进“圈套”,所以,孟子说:“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认为自己对待百姓的政策比邻国都好,但孟子却指出,魏国的政策虽好一些,但与邻国相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质上都是相同的。也就是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作譬,说明梁惠王比别的国王好不了多少。 问题的原因找到之后,文章自然而然过渡到第三部分——“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这也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提问:他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几个方面?明确:两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提问:怎样才能做到“王道之始”? 明确:“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食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提问:当采取了这些合理发展生产的措施后,产生的效果是什么? 明确:孟子用了四组排比句:“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提问:有了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合理的态度。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明确:“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这一段是从反面证明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 80\n提问:这一段用什么方法进行说理? 明确: ①对比  涂有饿莩与狗彘食人食 ② 比喻:将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  3、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回顾本节所讲内容,概括本文写作特点,进一步指导学生背诵。⑴结构严谨 民不加多的疑问;民不加多的原因;民加多的措施 ⑵善用比喻(学生可背诵局部何比喻有关的部分)⑶气势充沛(学生背诵排比句式) 4、布置作业:熟读课文。做练习三。 (第三课时)1、检查学生背诵课文。 2、分类归纳总结文言知识: ⑴古今异义:  请(请,请允许我。今常用于对方。)  可以(可以,“可”是“可以”,“以”是凭借。今常连用,表示同意,认可。)  走(走,跑,这里指逃跑。今常指一般的行走。 ⑵词类活用:  填然鼓之(鼓,名词带宾语“之”作动词,敲鼓。)  树之以桑(树,名词带宾语“之”,作动词,种植。)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词带宾语“帛”作动词,穿上。)  谨庠序之教(谨,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  然而不王者(王,名词受副词“不”的修饰作动词,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⑶特殊句式:80\n未之有也 (宾语前置句)⑷一词多义(结合完成练习二) ①数 愿得补黑衣之数 《触龙说赵太后》 数目、数量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寡人之于国也》 几、若干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六国论》 命运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 shuò    屡次数罟不入洿池 《寡人之于国也》 cù  密、细密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赤壁之战》 shǔ计算②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爱莲说》 与“曲”相对,不弯曲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于国也》 仅、只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 价值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指南录〉后序》 径直、直接③发百发百中 成语 发射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 《陈涉世家》 征发、派遣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寡人之于国也》 打开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记》 花开主人忘归客不发 《琵琶行》 出发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 《五人墓碑记》 发出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五人墓碑记》 发出、抒发④兵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于国也》 兵器80\n穷兵黩武 成语 战争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触龙说赵太后》 军队草木皆兵 成语 士兵⑤胜驴不胜怒,蹄之 《黔之驴》 承受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寡人之于国也》 尽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胜利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 超过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岳阳楼记》 优美的3、小结:5、布置作业:⑴完成课后练习与基训。 ⑵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9劝学一、教学目标:㈠知识与能力:1、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2、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不懈”和“专心致志”的道理。3、掌握积累12个文言常用实词,3个文言常用虚词,6个古字通假字。㈡过程与方法1、讲解课文,疏通大意。80\n2、重点注意重点的字、词、句。3、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论证和论证方法灵活的写作特点。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明确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要遵循的一般程序,联系自我实际,让学生学有所思。二、教学设计:㈠重点和难点1、抓住提示论点的关键语句和用以论述的比喻,明确本文论点和论证方法,揭示作品的思想性和写作特点。同时,落实重、难点与分析段落层次相结合,以利于学生理解论述的角度和设喻的几种形式。2、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文言虚实词,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结合课文语境,理解其意义和用法,然后通过课堂点拨、完成课后“思考和练习”以及熟读、背诵。3、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注意文言实词的古字通假、古今异义、单音词和双音词等现象。㈡教学用具:图片及音频材料㈢教学课时:两课时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2、关于荀子:荀子(约公元前313一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80\n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3、解题:劝:“劝勉”的意思。《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4、放录音,正音正字。輮以为轮虽有槁暴金就砺则利 日参省乎已跂而望矣而闻者彰假舆马者假舟楫者君子生非异也 故不积跬步骐骥一跃驽马十驾锲而舍之金石可镂蟹六跪而二螯 5、研读课文一二段。⑴ 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已,停止,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 开门见山,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揭示了题旨。⑵第2段,阐明学习的重要意义。分三层连用比喻,证明学习的重要意义。①“青,取之于①蓝,而青于②蓝;冰,水为之,而寒于③水。”前一“于”,从。后两个“于”,比。(说明学习可以使人提高自己、改变自己。)②“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中,合乎。以,把。为,做成。槁暴,晒干。然,这样。通假:輮,通“煣”,使弯曲。有,通“又”。(说明学习可以改变人的习性,使之向好的方面发展变化。) ③“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就,靠近、接近。日,每日,名词作状语。参省,检查省察。乎,于。通假:知,通“智”(说明学习可以使人增长智慧,提高品德修养。)80\n正因为学习有这样的重要意义,所以“学不可以已”。6、研读第三自然段此段阐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一段运用比喻,从三个侧面证明只要善于学习,善于假物,就能使人成为有才德的君子,然后得出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①“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尝,曾经。须臾,片刻。跂,踮起脚跟。(学、思对比,强调了学习的作用;跂望与登高对比,登高的收获大。两例证明利用学习、利用外物的作用。)②“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招,招手。疾,强。彰,清楚。(两例证明利用自然条件的作用。)③“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假,借助。致,达到。水,善于游水,名词作动词。绝,横渡。(两例证明利用工具的作用。)④“君子生(性)非异也,善假(利用)于(对)物(外物)也。”生,通“性”,资质、禀赋。连用比喻,得出结论:那些有才德的君子,生来本性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生非异也),只是由于他善于利用学得的知识和本领,善于利用处界条件弥补自身的不足,不断提高自己,所以才成为君子的。    正因为学习有这样重要的作用,所以“学不可以已”,不可放松。7、课堂小结。8、作业:熟读课文。(第二课时)1、研读课文第四段。此段阐明学习应持的方法和态度。80\n这一段也分三层,论述学习必须不断积累、坚持不懈、专心致志。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焉(于此)(积土积水两喻,从正面强调学习要靠积累,并引出结论:圣人是靠“积善成德’’培养了“圣心”。)跬,半步。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跬步、小流两喻,又从反面强调了积累。正反对比,阐明学习必须不断积累。)②“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雕刻)。”锲,刻。镂,雕刻。(骐骥与驽马对比,朽木与金石对比,从反正两面论证学习取决于后天努力,要靠坚持不懈。)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古今异义:黄泉,地下泉水。跪,腿。寄托,居住存身。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词作状语,译为“向上”“向下”(蚓蟹对比,从正反两面论证学习要专心致志。)全段由强调“积”,到论证“不舍”,最后归结到“用心一”。层层递进,表明学习的方法和应有的态度。进一步证明“学不可以已”,不可松散,不可半途而废。2、梳理本文结构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第2段阐明学习的重要意义。“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第3段阐明学习的重要作用。“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80\n第4段阐明学习应持的方法和态度。“积”“不舍”“用心一”。3、本文的论证方法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并指出这些比喻句分别是用来证明哪一种观点的,以及设喻的特点。阐明学习的意义: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③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④故木受绳则直。⑤金就砺则利。阐明学习的作用: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②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③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④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⑤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阐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正)②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正)③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反)④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反)⑤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反)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正)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反)⑧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正)⑨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正)⑩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反)本文是阐述学习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眼力又有感染力。本文的设喻特点: ⑴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色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而必须有所造就的道理。这样化深奥为浅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 80\n⑵设喻方式多样:①正面设喻.②正反设喻.③反复设喻,如“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⑶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①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②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二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③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三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水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⑷除采用喻证法外,本文还运用了正反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4、布置作业:⑴背诵全文。⑵完成相关练习。⑶小作文:谈学习。10过秦论一、教学目标:㈠知识和能力:  1、学习课文从史实对比中引出结论的写作方法,了解文中议论和记叙的关系。2、学习文言文中句子省略成分、词性转变、一词多义的知识。  3、了解贾谊的政治主张的进步性和局限性。㈡过程和方法:1、在多读的基础上掌握重要的字词。2、在对文章内容理解的基础上,学会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论证方法。80\n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秦朝悲剧的根源上认识事情的本质。二、教学设计:㈠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领会作者从史实的对比中引出结论的方法及写作意图。 2.难点:本文中记叙与议论的关系和省略、活用、一词多义等。㈡教学时数: 三课时㈢教具准备:录音带、多媒体课件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语:2、作者和《过秦论》写作意图。贾谊的《过秦论》共有上、中、下三篇。我们学的是上篇,文中概括叙述了秦王朝的兴亡过程,揭露了秦始皇的暴政,最后指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它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这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政论家、文学家。洛阳人。18岁时以能读诗书、善属文,为郡人所称誉,廷尉吴公荐于汉文帝,被任为博士。不久,被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贬为长沙王太傅。后为梁怀王太傅。32岁时郁郁而死。代表作品:辞赋以《吊屈原赋》、《鵩鸟赋》为最。政论文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为代表。后人编有他的政论文集《新书》十卷。贾谊的文章议论风发,挥洒自如,气势磅礴,雄辩有力,感染力极强。对当时和后世都很有影响。贾谊生活在西汉初年,此前历春秋战国、七雄争霸而秦统一天下,到楚汉相争,汉朝建立,五百年战乱破坏,因而西汉初期,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为此,贾谊极力主张施行“仁政”以“安民”,民安方得维持汉王朝统治。2.听录音朗读,重点掌握的字、词、句式⑴字音腴(yú)轸(zhěn)镞(cù)笞(chī)恬(tián)80\n藩(fān)瓮(wèng)牖(yǒu)没(mò)召滑(shào)俯首系(xì)颈践华为城(huà)劲(jìng)弩中人(zhōng)墨翟(dí)行伍(háng)将(jiàng)数百之众度(duò)长絜(xié)大比权量力(liàng)万乘之势(shèng)朝同列(cháo)一夫作难(nàn)3、理清文章思路⑴先按表达方式将全文分为两部分。①记叙部分:写秦王朝的兴亡过程(前四段)②议论部分:指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最后一段)⑵再分析记叙部分的层次,可分两大层。①兴起的过程(前三段)②灭亡的过程(第四段)作业:熟读课文。(第二课)1、复习上节课内容。2、分析探究:提问:读全文后回答,这一篇史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话?明确:“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是对秦王朝所犯过失的总结,秦王朝“仁义不施”结果导致亡国。提问:从全文看,“攻守之势异也”,“攻”“守”的不同形势在课文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学生讨论后明确“攻之势”体现在第一段到第三段,崛起——强大——鼎盛。“守之势”体现在第三段、第四段,由统一天下到覆灭。指名朗读第二段。提问:本段叙述了哪几位秦国国君时期的事?明确: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即孝公之后,始皇之前的五位国君。80\n提问:作者是怎样叙述这90年间的历史的?①将惠文、武、昭襄三朝87年间的事情集中到一点上来写:秦的领土日益扩大引起诸侯恐惧,以诸侯反衬秦。孝文、庄襄二朝则一笔带过。这是从总体上看。②写秦扩大领土,按南、西、东、北四个方位说,显出其军事力量无比强大;写诸侯,按“合从缔交”“约从离衡”“从散约解”的顺序说,并极力渲染其声势,以反衬秦人困诸侯之易(“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这是从局部来说的。齐读第三段思考:作者总写秦始皇的功业,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防务五个方面来谈,请用选文中的语句回答各个方面的具体内容。明确:统一天下前,政治上“吞二周而忘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军事上“南取百越之地……北筑长城而首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统一天下之后,采取了愚民、弱民、防民之策。文化上“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刑法上“隳名城,杀豪杰,销锋镝,以弱天下之民,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地理防务上“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齐读第四段。思考:第四段写了强秦的灭亡。“陈涉起义,天下响应”有哪几方面的铺叙呢?选文中语句回答。用意何在?明确:五个方面。出身地位:“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个人素质:“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起义军成分:“疲弊之卒,数百之众”。武器:“斩木为兵,揭杆为旗”。起义的影响:“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起义结果:“山东豪俊遂并起而忘秦族矣”。这五方面的铺叙为第五段内容作了铺垫。阅读第五段思考:如此强大的秦国吞并了六国,反而亡于陈涉之手,原因何在呢?明确: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不是因为陈涉有什么地位、武力和谋略,而是因为秦王朝在攻守之势已经变化的情况下,不施行仁政,而继续实行暴政,用暴力对待人民,所以遭到天下人的反对,终至不堪一击、国破身亡,为天下人所笑。思考:贾谊指责秦政之失、论秦政之过,目的何在?明确:贾谊意在通过总结秦王朝兴亡的教训,提醒汉王朝统治者要以秦为鉴,要施行仁政而不能像秦王朝那样施行暴政。这便是《过秦论》的主旨所在。80\n3、全体学生齐读课文。4、作业:尝试背诵课文三至五段。(第三课时)1、检查背诵2、分析写作特色:(1)排比和对偶:文章从开头到结尾,几乎每一段落,都用排比和对偶。句子有长有短,内容有正有反,波澜迭起,错落有致。大量的排偶并用,整散交错,用墨如泼。有时候,同一个意思铺陈开去,一连写上好几句,既有排比又有对偶,这就是赋的写法,所谓“铺张扬厉”主要就是指这类句子。(2)对比:大量运用对比,而且是全篇从头至尾对比到底(见前面)(3)结构同赋:从结构上来看,《过秦论》也是采用赋的写法。赋一般是以大量篇幅铺叙事物,然后在结尾部分发表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本文就是如此,文章前四段主要按照历史顺序叙事,议论很少,直到第五节,才正式展开议论。(4)用叙事来说理、寓理于事:本文篇幅上来看,叙多于议,叙大约占用了十之七八的篇幅。但我们在阅读中却似乎感到作者一直在向我们说理,而且这些说理竟如百川归海,直奔主题。这便是用叙事来说理、寓理于事,这便是成功的以事理来统摄叙事。3、齐读全文4、背诵并试默3-5段,完成相关练习。5、文言知识归纳:⑴通假字约从离衡(通“横”)合从缔交(通“纵”)倔起阡陌之中(通“崛”)赢粮而景从(通“影”)百有余年(通“又”)陈利兵而谁何(通“呵”)孝公既没(通“殁”)秦有余力而制其弊(通“敝”)威振四海(通“震”)⑵古今异义山东:古:崤山以东今:指山东省⑶词类活用80\n例句活用类型释义席卷、包举、囊括名词作状语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天下云集响应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像声音一样赢粮而景从名词作状语像影子一样〔西〕举巴蜀名词作状语〔东〕割膏腴之地名词作状语〔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名词作状语内立法度,南取汉中名词作状语在国内、向南序八州而朝同列名词作动词招致履至尊而制六合名词作动词登上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名词作动词用破瓮作用草绳系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名词作动词称帝当王将数百之众名词作动词率领80\n11师说一、教学目标:㈠知识与能力1、古为今用,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2、掌握积累“师、传、从、道”等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了解“也、则、于、乎、所以”这些文言虚词。㈡过程与方法1、掌握文中出现的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字、词,掌握文中出现的特殊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等;2、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3、了解有关“说”的文体知识,了解古文特点及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尊师重教的观念,培养好的学习风气。二、教学设计:㈠教学重点:1、理解《师说》中关于从师学习的论述,抓住对比手法分析课文,体会作者主张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2、背诵全文,掌握文中的语法知识;  3、认清本文的层次结构,同时培养阅读语感。㈡教学难点1、理解《师说》中关于从师学习的论述,抓住对比手法分析课文,体会作者主张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2、背诵全文,掌握文中的语法知识;80\n㈢教学用具:录音机朗读带㈣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分析课文结构)1、导入课文“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与尊师重教的风气。2、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阳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后人称之为韩昌黎、韩文公,著有《昌黎先生文集》。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是“唐宋八大家”之一。3、写作背景:本文是韩愈借给学生李蟠赠文的机会,抨击那些自恃门第高贵的士大夫们“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结果文章使他困窘不堪,社会上的人对他指指点点,并且添油加醋地污蔑韩愈。韩愈也因此落得个疯子的名声。结果住在长安,常常连饭都没煮熟,就被赶走了。所以说有的时候维护真理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4、解题:“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5、听录音朗读:⑴读准下列一字多音或形近字的读音:80\n⑵疏通文意:请同学翻译课文教师适当点拨.6、分析课文结构:段        意论        点一、总论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的标准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二、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三、用具体事实进一步阐明谁可为师的道理分论点:圣人无常师四、说明写本文的原因结论:向后学号召1.不拘于时;2.能行古道。照应以上两个分点7、自由朗读课文。8、作业:熟读课文第二课时(分析课文内容)1、复习上节课内容。2、分析课文内容:⑴分析第一段①本段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它是什么?80\n古之学者必有师。②作者怎样从理论上对总论点作初步论证的?第一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气连用八个“吾”字,句中“亦”作假设关系的连词“如果”讲。后一分句,用反诘句,加强语气。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里作者表达了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进步思想。③本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述了哪些内容?道理论证;总论教师作用;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的标准。⑵分析第二段①本段论述的分论点是什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②本段论述针对的是什么现象?主要批判当时“耻学于师”的社会陋习。③说说这一段与第一段是怎样联系的?这段以第一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土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通过针砭时弊,又从反面论证第一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④这段文字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这段文字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第二层: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80\n 对象从师的态度结果论述中心1“今之众人”“耻学于师”“愚益愚” 通过正反对比,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圣益圣”2于其子择师而教之小学于其身耻师大遗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智不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群聚而笑之⑶分析第三段①本段提出的分论点是什么?圣人无常师。②第三段与第一段关系怎样?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一段中的论点。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聃的事例。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予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⑷分析第四段①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古文”指先秦散文。②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同时“不拘于时”照应第二段,“能行古道”照应第三段。3、分析课文语言特色⑴整句散句结合。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80\n⑵一个意思,多种句式。第二段一连用了三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与软”,讽刺语气.感情强烈。⑶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4、布置作业:⑴背诵全文。⑵完成课后练习与《能力培养与测试》。附:文言知识归纳:1、通假字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2、古今异义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求学的人今:有专门学问的人小学而大遗古:小的方面学习今:专门的一个求学阶段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表原因或方式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吾从而师之古:从:跟随;而:而且今:连词,表结果、目的等。今之众人古:一般人、普通人今:常指许多人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不一定今:用不着,不需要3、一词多义:⑴师:80\n①作名词,有两种情况。作“老师”讲古之学者必有师作“专门技艺人”讲巫医乐师百工之人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名词作动词)作“学习、效法”讲。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作“从师”讲。或师焉,或不焉做“以……为师”讲。(意动用法,下面专讲)⑵之: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郯子之徒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 古之学者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表示宾语前置  句读之不知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作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⑶其: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复指,作主语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80\n作兼语 余嘉其能行古道(他)作定语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②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表猜测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表感叹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欲(多么)4、词类活用⑴名词作动词(“师”作动词的三种情况,前面已讲。)⑵意动用法①、吾从而师之 名词 以……为师②、渔人甚异之 形容词 以……为奇异③、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名词以……为师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动词 以相师为耻⑶形容词作名词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疑惑的问题。②、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愚人。③、小学而大遗小的问题,大的问题5、特殊句式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判断句⑵不拘于时“于”表被动,被动句⑶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句⑷而耻学于师;不拘于时,学于余;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结构后置句80\n12动物游戏之谜一、教学目标:㈠知识和能力1.理清课文层次结构,体会科普说明文描写和说明相结合的写作方法。2.学习本文准确全面的语言特点,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㈡过程和方法1.学习本文准确全面的语言特点,应先引导学生分清层次结构,不仅要注意说明文文体的特点,还要注意科普文自身的特点。2.注意将科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增加科普文学习的乐趣。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学生勤于探索、勇于钻研的科学精神。2.领悟文中蕴含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二、教学设计:㈠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习本文准确全面的语言特点。2.分析文章的层次结构,体会科普文的文体特点。㈡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㈢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80\n人类社会越来越现代化,对于人类来说也许是幸福的,但对于孩子,尤其是城市里的孩子来说,就够不上多大的幸福。现在的孩子虽然总被大人们宠爱着,但他们已丧失了玩最传统的游戏的自由,失去了本应属于他们的最天真的童趣。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孩子的游戏呢?今天我们一起看看动物世界的孩子们,也许从动物那里我们能够得到一定的启迪。板书:《动物游戏之谜》2、介绍文体特征,简介科普文章的一般阅读方法。   科普说明文,介绍科学领域某方面的探索、研究的文章。语言准确、全面。在宣传科普知识的同时,注重激发人们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人们的科学探索精神。科普文的阅读步骤和方法⑴略读课文,整体把握:了解信息:从语句,语段中找出事物的特征;明确说明顺序,简析课文结构。⑵品读课文,深入感知:筛选、概括信息:分析文章重点内容,从文章中概括,提炼出事物的特征,掌握说明文所介绍知识。分析说明方法,体会语言特征等。⑶深入探究、拓展视野运用、组合信息:探究文中蕴含的科学精神,感受科学思维,培养我们追求真理的思想。3、作者简介:周立明-----中国现代动物研究专家,科普作家,国际行为分析协会会员,曾任少年儿童出版社副总编辑。作品有《动物游戏之谜》,《会说话的动物》,《黑猩猩属于人科动物吗?》4、整体感知:⑴文章的基本结构科学研究的思维过程一般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课文就遵循了这样的思路安排结构。课文的结构形式是“总—分—总”,先总结归纳,然后分项述说,最后再总结归纳;在内容上,先提出动物的各种游戏行为,引发读者的思考:动物为什么要进行游戏?然后分述各种假说,提供给读者对比思考,最后总结。科学思维过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80\n形式:总分总演习说自娱说内容:动物为什么游戏还有待更深入研究学习说锻炼说4、课文探究:⑴本文的语文有什么特点?【明确】科普文章的语言,很注重准确、全面,避免含糊、偏颇。注意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体会课文语言的特点。“战斗游戏时,动物互相亲密地厮打,看似战斗激烈,其实极有分寸,它们配合默契,绝不会引起伤害。”“厮打”表现动物战斗游戏的“激烈”和动物行为的特点。“游戏行为使得动物从小就能熟悉未来生活中要掌握的各种‘技能’,例如追逐、躲藏、搏斗等等,熟悉未来动物社会中将要结成的各种关系。”动物成年后,一般要脱离父母,自寻伙伴,所以用“结成”而不说“形成”,语义上有细微差别。“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使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调剂和补偿,使它们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从而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抚,自我保护。”“调剂和补偿”表明动物游戏的本质,两者是互相补充的,单说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完全的。“游戏向动物提供了大量机会,使它们能把自身的各种天赋技能和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巧妙地组合起来,因而无论对幼小动物还是成年动物,游戏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提供”使“游戏”具有施动者的地位,使之超出个体行为的范畴,成为共性的事物。这样的例子在课文中还有很多,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⑵本文有哪些人文内涵?80\n【明确】傲慢地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曾认为,只有人类才是有智慧的生命体,而其他动物不过是受制于条件反射、具有生理反应的简单生命。只有人类才会思考、才会有超出生理反应以外的各种行为。现在动物学家注意到动物具有游戏的天性,虽然还没有确定的答案,但是承认动物在游戏,承认动物具有一定的智力潜能、创造性和多样的交流方式,承认动物也是具有智慧的生命体,这本身就是认识上的进步。这种进步带来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在生命伦理和生态环境等多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人类将因此重新定义动物,重新审视和动物的关系,进而重新认识自己。⑶作者说“动物在游戏行为中”,表现出超出估计的“智力潜能、自我克制能力、创造性、想像力、狡猾、计谋、丰富多彩的通信方式”,你能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例证吗?【明确】智力潜能:动物们的游戏,“与人类儿童的游戏行为有着相似特征”,这说明动物在游戏中蕴含着智慧。具体如给黑猩猩棍子,它会用棍子做各种游戏,等等。自我克制能力:战斗游戏,“看似激烈,其实极有分寸,它们配合默契,绝不会引起伤害。”“动物严格地自我控制,使游戏不会发展成真的战斗。”创造性和想像力:北极熊玩棍子或石头;野象“踢”草球等。狡猾、计谋:叶猴在树上互相推搡,攻守嬉闹。丰富多彩的通信方式:动物群体的游戏活动,必定有各种形式的交流通信方式,才能保证游戏的组织、进行。如北极渡鸦排队滑雪,没有沟通是不可能井然有序的。动物游戏中必然包含以上所说的各种能力,是综合性的能力,并不是说一种游戏只包含一种能力。⑷课文为什么没有确定的结论?【明确】第一,动物游戏行为是非常复杂的,不同动物的游戏可能有不同的原因,人类对动物了解得还不多,现在提出的各种假说都有其合理性,也有其局限性。必须深入研究,才能解开动物游戏之谜。第二、科学注重求实,即使作者倾向于某种假说,也要经过实验的证明,不能贸然下结论。第三、包容性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内涵。作者列举各种假说,其本意就有这方面的含义。让各种观点在宽松、包容的学术氛围中自由碰撞、融合,最终才能辨伪存真,求得真理。⑸本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明确】举例说明、分类说明、下定义说明、比喻说明80\n五、总结本文是一篇通俗易懂的科普说明文,记叙、描写、说明浑然一体,语言简洁、平实、准确、全面,浅显易懂,使人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某种思想感情的陶冶和艺术上的享受。13宇宙的边疆一、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1.通过本文的学习,能了解解说词的特点。2.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宇宙的基础知识。(二)过程和方法1.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2.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宇宙的基础知识,扩展学生的思维层次和文化素养。3.可以观看相关的电视片,能更好的了解解说词的特点。(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对自然科学的探索精神。二、教学设计:(一)教学重点和难点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二)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80\n(三)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浩瀚的宇宙无边无际,自古以来人们对宇宙产生了无穷无尽的遐想,自从科学产生以来,人们对宇宙的探索就没有停止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迫切地想了解宇宙的奥秘。(板书)宇宙的边疆2、明确目标⑴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⑵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3.作者简介卡尔·萨根(CarlSagan,1934—1996),美国人,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他以对科学的热忱和个人巨大的影响力,引导几代年轻人走上探索科学之路。他对人类将无人航天器发送到太空起过重要的作用,在行星科学、生命的起源、外星智能的探索方面也有诸多成就。他主持过电视科学节目,出版了大量科普文章和书籍,其《伊甸园的飞龙》曾获得普里策奖,电视系列节目《宇宙》在全世界取得热烈反响。主要作品还有《宇宙联结》《宇宙》《布卢卡的脑》《被遗忘前辈的阴影》《暗淡蓝点》《数以十亿计的星球》等。4、文体知识课文是一部电视片的解说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⑴解说词要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有明确的主题和说明重点,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关键,即使是拓展性内容,也不能游离解说的主题。如课文解说的对象是宇宙,那么就要紧扣宇宙的组成来介绍,不能随意生发其他问题。⑵解说词补充和增加解说对象的相关信息,主要是知识和情理的扩展,使读者接受到画面和实物本身无法传递和难以表达的涵义。如课文中对光年基本概念的介绍(知识扩展),将宇宙比做大海,激发读者对宇宙的想像(情理扩展)。80\n⑶解说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各个部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课文从宇宙整体到星系的组成再到太阳系,虽然每个部分紧密相联,但又各有侧重,各有中心。5、理清线索,整体感知全文可以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1-4)探索宇宙的奥秘第二部分(5-10)宇宙中的星系及其特点第三部分(11-13)宇宙中的恒星及特点第四部分(14-17)我们的星系及地球6、本文的说明顺序师:作者卡尔•萨根如同一位导游,带我们在广袤的宇宙中遨游。边读课文边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宇宙的?解说词具有一定的视觉性,随着摄影镜头由大尺度空间到小尺度空间,缓缓推进。就我们的阅读来说,课文已经脱离了电视视觉画面(还能感觉到电视画面对文字的影响,如“我们现在已经回到了我们的后院”等介绍性词语),独立成篇,从说明顺序上看,采取的是空间顺序:宇宙星系(星系群、子星系)恒星太阳系行星这样的说明顺序,好处在于:⑴虽然我们生活在宇宙中,但是我们跳出宇宙之外,将它作为纯客观的说明对象来解说,这样能够更清晰、直观地介绍。⑵空间尺度由大到小,让读者从整体上有所了解之后,再深入局部了解细微,这样顺序清楚,层次分明,符合读者的思维习惯。⑶由广阔的宇宙,穿过无尽的空间,最终回到人类的家园,这是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表现了人类对宇宙的敬仰和“掌握我们自己的命运”的热情。“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由宇宙再反观地球,就是人类的未来之路,说明的顺序和作者的思想达到某种契合。7、分析探究:⑴【提问】本文运用了大量的议论与抒情,有什么作用?80\n【明确】课文补充了许多相关知识,但是更突出的,是作者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其中有大段的议论和抒情。如开始的三段文字和结尾的两段文字,强烈的议论和抒情色彩,融说理和抒情为一体,而且和说明性的文字配合自然,传达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认识。语段中的议论和抒情也是随处可见的,如“假如我们被随意搁置在宇宙之中,我们附着或旁落在一个行星上的机会只有1033分之一。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机会是‘令人羡慕的’。可见天体是多么宝贵”等。⑵【提问】人类认识宇宙,是从地球开始的,为什么作者的解说,不沿着人类认识发展的轨迹进行呢?【明确】当然,按人类对宇宙认识的历程来介绍,也未尝不可。课文的介绍顺序,是符合宇宙演化规律的,先有宇宙,次有星系,再有恒星,再有行星,这样介绍便于知识的梳理;其二,这是电视片的解说词,由摄影的角度来看,先整体后局部便于把握,而先局部后整体,表述上容易混乱,视觉画面也不好协调。⑶【提问】作者对宇宙有怎样的认识?【明确】宇宙辽阔无垠,神秘莫测。而人类生活的地球,只是宇宙中的沧海一粟,“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宇宙不因为地球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而存在,而人类的未来,却取决于对宇宙的了解程度。⑷【提问】作者对人类有怎样的认识?【明确】人类在宇宙中是渺小的,“只不过是晨窗中飞扬的一粒尘埃”;人类关心的大多数问题,对宇宙来说更是微不足道、毫无意义;但是人类又是勇敢、光荣的,他们以渺小的身躯,来探索广阔的宇宙,人类在渺小之中进发出宇宙般的伟大。⑸【提问】课文中有大段的议论和抒情,是否干扰了对宇宙的说明?【明确】作为电视片的解说词,不仅要让观众了解宇宙的客观构成和相关知识,还要表达人类对宇宙的主观认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这样才能感染观众,激发他们对宇宙的兴趣。所以,议论和抒情不仅没有干扰介绍,反而使介绍更具科学意蕴和人文内涵。8、课文小结9、布置作业⑴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⑵完成《能力培养与测试》。80\n14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一、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1.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了解科学、认识科学。2.探讨科学家的教育历程中表现的思想内涵。(二)过程和方法1.高维空间等相关知识教师有所了解,能帮助教学课文即可,不必教授给学生。2.引导学生以“教育历程”为重点,探讨其中表现的思想内涵。(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了解科学,认识科学,体会科学精神。二、教学设计:(一)教学重点和难点1.把握文章内容理解本文在材料处理上的特点。2.本文体现的科学精神和表现的思想内涵。(二)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三)教学课时:1课时三、教学内容和过程:1、导入新课成为一位科学家是无数有志青年的梦想,对物理的探究更是许多年轻的学子孜孜以求的,我们来看一下加来道雄的成长道路,或许能得到一些启发。(板书)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2、明确目标1.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了解科学、认识科学。80\n2.引导学生以“教育历程”为重点,探讨其中表现的思想内涵。3、作者简介加来道雄,美籍日裔物理学家,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获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哲学博士学位,后任纽约市立大学城市学院理论物理学教授。主要著作有《超越爱因斯坦》(与特雷纳合著)《量子场论》《超弦导论》。4、结构层次文章的题目是“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因此,叙述的顺序主要是历时性的。但是,作者开头就说“童年的两件趣事极大地丰富了我对世界的理解力,并且引导我走上成为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的历程。”而“童年的两件趣事”作为文章的主要内容,又是共时性的叙述。这样的结构安排,使文章既脉络清楚,又重点突出。结构如图:童年青年(成年)鲤鱼世界的幻想(想像)实验(理论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故事(理论)5、基本内容①人人都对自然感到好奇,都以自己喜爱的形式寻求自然的“谜底”,但是大多数人一般直接探寻自然本身,而作者却由人的观察角度,反思人类对宇宙的认知。看似作者少年时的思维超出同龄人,其实只是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像力,并且保持了这样奇特的想像力,由此奠定了他对高维空间理论探究的基础。②作者少年时接触到爱因斯坦的“未竟事业”,激发了他的探究兴趣。他之所以感到“激动人心”,是因为他把爱因斯坦的理论当成一个“侦探故事”来阅读、探究,这非常符合少年的心理。另外,“我决定要对这一秘密刨根问底”,也表现了他有毅力有恒心的性格,这是成为科学家的基本素质。③高中时代,本应“在棒球场或篮球场玩耍”,享受青春年华,但作者却“找遍周边地区大量的电子仓库,装配必需的硬件设备”,在“学校的足球场中缠绕22英里长的铜线”,自己动手建设实验室,验证爱因斯坦理论,探究反物质。作者进行这样艰苦枯燥的工作,体现了他对科学的热爱,以及踏实的性格,显露出一个科学工作者的潜能。由①②到③,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的“教育历程”和“教育内容”。80\n6、分析探究:⑴【提问】本文在材料处理上有什么特点?【明确】本文布局谋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在整体上,作者并没有从童年到小学到初中到高中,按时间顺序叙事,而是通过童年的两件趣事和高中时建立实验室的事例,突出他成长为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并不旁及其他成长的经验;在局部上,如高中阶段,作者看了许多统一场理论方面的书,并常常去斯坦福大学的物理图书馆,相关的理论书籍是怎样启发、引导他研究的,这里肯定有许多精彩的故事,但是作者只是一笔带过,重点放在制造“自己的原子对撞机”上,其中具体的数据叙述得很详尽,让人体会到作者严谨、踏实的性格,以及内在的成为物理学家所需要的基本素质。⑵【提问】本文体现了怎样的科学精神?【明确】本文三个主要部分,并不是简单地叙述成长的故事,而是具有深刻的科学精神内涵,可以从中看到哪些方面的“教育”对成为优秀科学家最为重要。①想像力:科学是需要想像力的,想像力能带来创造力。作者正是从对鲤鱼世界的想像中,认识到人类观察空间的局限性,间接感悟到高维空间存在的可能。由感性的想像上升到理性的创造,体现了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②乐趣:科学不应该是枯燥的,而是应该充满乐趣的。探寻自然的奥秘,对真正的科学工作者来说,是和自然做的近似于捉迷藏的“游戏”,也是人生的“境界”。“游戏”使他们乐此不疲,充满激情,不受外界的诱惑和干扰;而“境界”使他们不顾功利,不畏强权,只求真理。③实验精神:丁肇中说过:“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有了想像力,有了乐趣,那只是成为科学家的最基础的因素,不去踏踏实实地做实验,就不能得到基本数据,假说就不能确立。一味地空想,不去做基础工作,不可能达到真理的彼岸。作者从事的高维空间理论,虽然还停留在纸面上,但是科学家们已经在做许多基础的实验工作,努力使理论得到证明。即使如科学家霍金靠睿智的头脑创建黑洞理论,也要有数学和天体物理学的实验基础,也不是空想出来的。⑶【提问】“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是怎样的?80\n【明确】主要有以下几点:(1)“水池之外看不见的世界没有科学意义。”(2)“它们为睡莲自己能够运动而困惑不解”——它们以神秘的“力”来掩盖自己的无知。(3)“鲤鱼科学家”的“消失”和“重现”——它们认为是“奇迹”,是“可怖的事情”,而不肯去探究原因。(4)“鲤鱼科学”的“传奇故事”,真实地证明另一个世界的存在,而它们却认为“胡说八道”,荒谬绝伦,违背它们的“自然规律”。⑷【提问】作者想通过“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说明什么?【明确】说明“自以为是”的人类和“鲤鱼科学家”有相似之处。(1)人类“一生就在我们自己的‘池子’里度过”,只要“超出我们的理解力”的自然存在,他们就“拒绝承认”。(2)“科学家发明像力这样一些概念……”,是因为他们只愿意承认“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不肯改变思考问题的方式。(3)“不能在实验室里便利地验证”的理论,他们就加以“鄙视”,表现出思想上的保守和固执。⑸【提问】课文中阅读多维空间历险故事和统一场理论书籍两小段内容,对“教育历程”的叙述有什么作用?【明确】课文的重点是童年趣事和建立实验室,这三个事例已经把“教育历程”完整地勾画出来。而夹杂在其中的两个小事例,主要起补充和衔接的作用。历险故事加深作者对高维空间的想像,激发兴趣;而阅读统一场理论书籍,既表现高中阶段作者求知的热情,也衔接起由理论到实验的探究过程。⑹【提问】作者说“我决定要对这一问题刨根问底,纵然为此而必须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也在所不辞。”在作者心中“理论物理学家”应该是怎样的人?【明确】理论物理学家的工作是抽象、枯燥的,受实验条件的限制,自己的学说很难得到实验的证明,甚至可能到死也得不到成就。这样的人必须耐得住寂寞,必须有奉献精神。“在所不辞”意味着“理论物理学家”道路的艰辛。⑺【提问】作者建立实验室的事例,对我们现实生活有怎样的意义?【明确】科学是建立在基础实验之上的,科学理论要经过实验的检验才能得到论证。实验不是简单的操作,要有理论指导,要有实验的设计,要有策划组织能力,要有耐力和恒心等等,实验考验的是实验者的综合能力。而我们当前存在的问题是,重视理论,轻视基础实验,表现为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差,思想上浮躁,急功近利。对教育而言,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很普遍。这些都是一名理论物理学家重视实验给我们现实生活的启迪。7、课文小结。8、布置作业80\n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80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