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1.00 KB
- 2022-08-1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全册免费教案祖国山川颂·教案【学习目标】1.进一步了解祖国山川的美丽,体会作者在文中倾注的无限热爱之情。2.了解“颂”的文体特点,进一步提高散文的鉴赏能力。【学习重点】对文章思想内容与感情的把握。【学习课时】1课时。【学习方法】文本研习。以学生讨论为主,并加强朗读,通过朗读准确地表现作品的思想感情。【学习内容与步骤】一、专题内涵解说祖国就是自己的国家,自有国家以来,每个人都天然地与祖国连在了一起。祖国是一个具体的概念,有她的地理位置,这决定了她的自然特征、山川风物、气候特点。长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根据这些特征选择、创造了适合自己生存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从而与别国区别开来。因此,对个体来讲,祖国不仅是其出生的国度,而且给他提供了生存的环境与文化的背景,同时赋予他继承、延续并创造这种文化的使命。捍卫国家尊严,促进国家繁荣,也因此成为每一个国民的责任。所以,爱国主义是从古到今最朴素也是最崇高的思想感情之一。但是,人与国家的关系是复杂的,从历史上看,正如法学家潘大道所说,国家“都是为少数人所独占——君主、军阀、资本家及专业之官僚、政客等”(《为什么要爱国》),他们在阶级社会中常常是作为国家的代表,这必然造成个体对国家的复杂态度,为什么历史上经常出现忠君与爱国的矛盾,道理就在这里。所以,陈独秀在谈到爱国主义时说道:“要问我们应当不应当爱国,先要问国家是什么。”爱国主义不仅表现在当异族入侵时奋不顾身地捍卫自己的国家,同时也表现为愤怒与忧患,批判与建设,谴责与赞美,这些都可以是出自对祖国的热爱。只有我们每个人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责任,都发扬国家主人翁的精神,我们的国家才能一步步走向民主,走向繁荣,才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本专题从两个方面对祖国这一人文主题进行梳理:第一板块重在阐释祖国对个体的文化滋养,表达了人们对其祖国的热烈赞颂;第二板块则要复杂得多,重在探讨个体面对国家贫穷、腐败或自身遭受厄运时的种种情怀与对祖国繁荣进步的热切期望。1.学生能通过对文本的反复研习,结合自己的体验与认识,进一步了解祖国的文化内涵,认识祖国对个体的意义以及自身对国家所应承担的责任,激发爱国之情。\n2.学生能掌握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家的身世以及写作的时代背景,从而准确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3.学生能根据本专题的特点形成课程间沟通的意识,将音乐欣赏与文学鉴赏结合起来。4.学生能在以往学习积累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了解散文与诗歌的特点,能根据对作品的理解,设计朗诵方案,通过朗诵准确地表现作品的思想感情。5.学生能在对专题人文内涵理解的基础上收集资料,写作复杂的抒情或叙事散文。前三项为教学的重点。本专题,特别是在第二板块,诗人们表达了对祖国十分复杂的思想感情,要引导学生历史地、具体地看待国家、祖国、爱国主义、人与国家的关系等概念,提升他们的认识,加深他们的理解。本专题收录了波兰作家雅一伊瓦什凯维奇的《肖邦故园》,围绕这篇表现音乐家生活的散文设计了音乐鉴赏与文学鉴赏相结合的研习方案,这些都是学习中要注意的难点。一、导入新课由对以下两个问题的讨论导入新课。1.祖国是什么?2.一个人为什么要热爱自己的祖国?二、了解作者:课文注释①。作适当补充。三、解题祖国山川——是文章的内容颂——点明了文体:内容上多是赞美、歌颂;写法上多用铺叙。“颂”是一种古代文体,刘勰《文心雕龙》中说:“颂者,容也,所以美盛德而述形容也。”《艺文类聚》中也提到:“颂,诗之美者也。”颂,原为歌颂神的舞歌,转为歌功颂德的诗,后来就更为宽泛,一切以赞美、歌颂为主题的都可以称“颂”。四、学生阅读课文,把握文章思想内容。1.学生速读课文,思考:文章写了祖国的哪些山川美景?讨论明确:珠峰、高原、西双版纳、平原、黄河……春夏秋冬,晨光落日;家乡小溪,扬子江边,黄果树瀑布2.除了写祖国的山川美景,文中还写了什么?为什么还要写这些内容?\n讨论明确:还写了“人民”“文化”“语言”。祖国是一个具体的概念,有她的地理位置,这决定了她的自然特征、山川风物、气候特点。长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根据这些特征选择、创造了适合自己生存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从而与别国区别开来。因此,对个体来讲,祖国不仅是其出生的国度,而且给他提供了生存的环境与文化的背景,同时赋予他继承、延续并创造这种文化的使命。捍卫国家尊严,促进国家繁荣,也因此成为每一个国民的责任。所以,爱国主义是从古到今最朴素也是最崇高的思想感情之一。3.小结内容:《祖国山川颂》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作者以饱满的感情,讴歌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倾注了作者对祖国无限热爱之情。五、理清思路,体会铺叙的特点。1.思路结构:文章段落较多,共34段,总体上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1、2段为第一部分,第3—32段为第二部分,第33—34段为第三部分。在阅读时应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的写作风格,从大处着眼,了解作者的描写对象和感情抒发。第一部分(1-2)总领,点明了全文要旨——爱祖国,爱祖国的美丽的风景和山河大地。第二部分(3-32),是爱国主题的具体化,是对风景如画的祖国的歌颂与赞美。可以分成若干层次,它们从不同角度表现了祖国山川景物的秀美多姿。第3-7段是第一层,作者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充满自豪地列数祖国大地的优美景致,以动情的笔墨,尽情地倾吐赞美之情。第8-12段可以看成是第二层,三段均以“我爱……”开头,从“人民”、“文化”和“语言”三个浓缩了爱国情感的具体对象出发,表达了作者的满腔挚爱。第12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对前面的总括,又很好地引领下文,由人文过渡到景色。第13-25段是第三层,对祖国自然景色的描写在这一层得到了重点展示。这里有对春夏秋冬四季美景的勾勒,有对晨光落日的描摹,眼中景与心中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第26-32段是第四层,在这一部分作者选取了家乡的小溪、扬子江边、黄果树的瀑布这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景点,以点代面,表达了对祖国山川的无限爱恋。第三部分(第33-34段),是对主题的升华。小溪汇人大海,群山默默相送,流水化作羽云,回首嘹望故乡,这些都带有象征意味,是作者内心爱国情感的真切流露。2.铺叙的特点:(归纳板书)①列数祖国大地优美的景致;\n②表达热爱人民、文化语言之情;③勾画春夏秋冬、晨光落日的美景;④描绘几个具体的景点。3.找出抒情的语句,体会“颂”的特点。黄药眠这里是以祖国为歌颂对象,以祖国山河的壮丽秀美为赞美内容,采取的是全景式的描画与铺陈的方式,它超越了时空的界限,对心中的祖国山河美景一一加以铺叙,既有对传统的秉承与借鉴,又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与思考,整个文章读来大气磅礴,深情动人。抒情的语句如:第1、2节,第5、8、9、10节开头,第34节等。讨论:哪些句子的表达效果最好?为什么?第34节,描写了象征性的景物,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流露出了内心真切的爱国情感。六、再读课文,体味语言与结构特点1.语言特点讨论归纳:①诗化的语言;②直抒胸臆;③这篇文章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非常丰富和成功,比如第4、5、13、29段的排比手法,第13、23、24段的拟人手法,第26、31段的比喻手法等等,这些都与“颂”这种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增强了表达的效果,使描写对象更加具体生动,富有立体感。2.结构特点:文章采用了片断式的结构方式,这种结构可以不受时间、空间以及思维的限制,任思绪自由地飞翔,让情感尽情地抒发。长江三峡·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比较阅读,赏析“散文中三峡的神韵”。2、借助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收集、筛选信息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n同学们,人们常用“亘古未变”来形容山川河流,现在,山川河流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明年的6月1日,三峡这条古文明的大通道就要消失了,永远的消失了。三峡是灵异的、浪漫的、富有诗意的,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用心去认读三峡、研究三峡。二、播放三峡风光片1、学生谈从“风光片”中获得的信息。(风光片中的三峡过于文静、单薄)2、学生补充自己收集的资料。教师小结:从同学们的交流中,我深深地感到,人们的心中存在两种三峡:一个是自然的三峡,一个是文学作品中的三峡。那么,到底哪个更具魅力?三、明确研究专题如此美丽的自然三峡就要消失了,这是令人遗憾的,幸运的是文学作品保存了三峡的美丽,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研读“文学作品中的三峡”。文学作品的样式很多,可研究的领域依然很广阔,一节课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我们只可能就一种样式展开研究,我们这一节课的研究专题是:“散文中的三峡神韵”。四、比较阅读要求:自读郦道元《三峡》和刘白羽《长江三峡》,说说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提示:可以从景物特点、写作角度、语言风格、情感态度等方面比较)让学生跳读两分钟,然后让同一爱好的学生自由组合,学习研讨,进而双方擂台赛。(谈到情感态度的差异时插入的资料:相同的景物,不同的作者,由此写出不同的意韵;其实,就同一作者,对同一景物也会写出不同的篇章。如李白58岁时流放到夜郎,经过三峡时,他的感觉是“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上三峡》)。而到白帝城时,忽然接到大赦的消息,这时的李白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一切景语皆情语”,文学作品中的景物无不烙上作者的感情色彩。)五、老师引导大家梳理归纳讨论结果大家刚才找出了许多的不同点,现在我们把它归纳整理一下,着重是哪几方面?异同点主要体现在:①景物特点②情感态度③语言风格④写作角度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围绕研究专题重点探讨的四个方面,即四个切入点。六、引导学生探究研究课题\n我们从散文中去看三峡,还是一孔之见,三峡是我们民族古文化的繁衍之地,是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的聚集之地,值得我们去探究的东西还很多。如今,随着“高峡出平湖”的奇观出现,中国人70年的梦想就要实现了,其经济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但令人遗憾的是三峡的灵异、浪漫也将不复存在,它将意味着三峡的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面临着如何继承和发展的问题。下面就请大家凭着对三峡的热爱、了解,思考一下,你将确立哪方面的研究专题。(小小组讨论,后大班交流;所研究的专题可以独立操作,也可以几个人合作。)(如果时间允许,就其中的某一课题探讨研究方向)七、老师总结你们关注、研究的领域很广阔,三峡的文化积淀的确很丰厚的。同学们,随着你们走近三峡、研究三峡,美丽的三峡将在你们心中永恒!八、提供网址:http://travel.sanxia.et.cn/三峡风光http:www2.ctgu.edu.cu/wxy/mi1.htm三峡文化图书目录http:www.lifetour.com.tw/dream/yangtzepoeprg.htm三峡古诗选集九、成果展示:元旦之前,将开展以“走近三峡”为主题的论文交流活动。肖邦故园·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肖邦的相关文学常识2.进一步理解故园的文化内涵,提升爱国主义的情操【教学重难点】1.思考肖邦故园和肖邦音乐之间的内在关系,明确爱国主义思想这根纽带2.肖邦音乐对后世的影响【课时安排】1课时【设计思想】本课意在突出肖邦的爱国主义热情,通过肖邦故园这个线索,引导学生对肖邦的祖国波兰以及他的传奇人生经历、音乐创作有个具体深刻的认识,以此来突出肖邦故园对肖邦音乐创作的影响,明确肖邦的爱国主义激情是他创作的源泉,他的音乐的影响已经超越了波兰,而是影响了欧洲甚至世界上所有的被压迫的民族。【教学内容】1.基础字词马厩jiù夙愿sù通衢大道qú茕茕孑立qióngjié瘠薄jíbó\n缱绻qiǎnquǎn命运多舛chuǎn养尊处优玲珑剔透天籁lài簌簌sù2.导入:在世界乐坛上有一位锦绣满腹,才华横溢的天才音乐家,虽然他半世坎坷,命运多舛,虽然关山阻隔,有国难投,但是他始终饱怀着爱国主义的激情,创作了一曲曲振奋人心,号召人民起来反抗异族统治的曲子,鼓励着那些仁人志士为自由,民主,幸福而前赴后继,即使在临终前仍嘱咐亲人把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他就是波兰音乐家肖邦。3.作者简介:肖邦(1810-1849)是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在母亲的影响下,他从小对波兰的民间音乐十分熟悉和喜爱。6岁就开始学习钢琴,7岁学习作曲,8岁便在音乐会上登台演出,16岁时进华沙音乐学院作曲班,不到20岁已是华沙很有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1830年,肖邦到法国首都巴黎,与当时著名的音乐家柏辽兹、李斯特等来往密切。这期间,肖邦无论在钢琴演奏方面,还是在音乐创作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很多名曲就是在这时写成的。肖邦在巴黎的岁月,也是他的祖国波兰遭受沙皇俄国蹂躏的年代,所以,肖邦这时期的很多作品都反映了他对被侵占的故国家园的怀念,对民族独立的渴望和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思乡情,亡国恨,时常在他的作品里流露出来。当沙俄授予他“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时,肖邦严辞拒绝,表现出一个爱国艺术家的高尚人格和民族气节。1849年,肖邦病逝于巴黎。临终前,他嘱咐亲人把他的心脏运回波兰,以安慰他那颗赤子之心。肖邦的创作以钢琴作品为主,还涉猎各种舞曲、幻想曲、叙事曲、谐谑曲、前奏曲、练习曲、奏鸣曲等。他的音乐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树一帜的浪漫抒情风格,激昂雄壮、气势磅礴的旋律,色彩丰富的和声,为欧洲的浪漫主义音乐增添了夺目的光彩,被称为“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音乐家,波兰自1927年起,每五年在首都华沙举行一次“国际肖邦钢琴作品比赛”,这是国际上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钢琴比赛之一。4.分析课文(1)作者花如此多的笔墨去描写肖邦故园,文中描写肖邦故园特征的词句有哪些?明确:肖邦出生在一个“简朴”“清寒”“简陋”的小屋里,这个说明肖邦出生低微,来自于劳苦大众,为后文中肖邦能创作一系列的爱国主题的钢琴曲埋下了伏笔。(2)经过岁月的洗涤,肖邦故园在波兰人民甚至整个世界人民的心目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肖邦故园如今有什么样的故事?\n明确:文本第二节说肖邦故园是“波兰人朝拜的圣地,举行精神宴会的殿堂,参观游览的古迹,喷射创作音乐的不竭源泉”,肖邦的故园从某种层次上已经不再是具体的,实在的,有形的一个故居,而是一种无形的,抽象的象征,一个连接波兰民族的凝聚力的符号,一个音乐拓荒者的桥头堡,肖邦的音乐之路,人生之路就是在这里起航的。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肖邦故园虽然“简朴,清寒,简陋”,但是由于肖邦音乐对后世的影响,肖邦故园的意义也不再局限是肖邦的出生地。(3)既然肖邦故园因为肖邦和他的音乐而闻名,那么肖邦故园和肖邦的音乐有什么内在联系?明确:通过描写肖邦故园的“简朴”“清寒”“简陋”来突出对比肖邦音乐的伟大,同时暗示肖邦故园孕育了肖邦的音乐风格,即:热切,激情的爱国主义。用文中的话说是“最早的孩提时代曾拨动过他的心弦的每一个旋律,而且,在他以后的文学作品中往往半自觉地,有时则完全是不自觉地展示出儿时之国同创作成熟时期的渊源关系”。(4).肖邦、肖邦音乐和肖邦故园对世界的影响?肖邦被后世称为神童,“音乐诗人”,是第二个莫扎特,是始终心怀祖国的爱国者。他的音乐是后世音乐家创作的清流源泉,能给人以最大的精神享受,更是一蹲“藏在花丛中的大炮”,它已经渗透进了波兰民族的最深层,可以这样说,肖邦的音乐已经成为民族的最坚韧的纽带,成为民族精神的支柱和基础,作为一种斗争武器有不可估量的威力。肖邦故园在这里已经不在是波兰的文化遗产,它已经超越了欧洲,甚至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极其广泛的影响,伟大的艺术作品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它成为一种那些客居他乡,漂泊异地者的精神家园和归宿,已经是一个象征,一个符号,一个图腾,被后人所景仰和膜拜。(5)本板块两篇文章都有关于四季景物的描写,分别从文章中找出来,对比分析这些描写各自从什么角度抓住景物的哪些特点来描写的?作者这样描写的用意何在?(6)列举课本中或课外历史人物的事例来体会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的具体表现。六.板书设计 过去现在影响 简朴小小圣地清流源泉肖邦故园 清寒殿堂精神享受 简陋古迹斗争武器 摇篮最坚韧的纽带\n发现·教案【学习目标】1.了解闻一多的生平,感受他赤忱的爱国热情,了解中国新诗发展的轨迹。2.掌握本诗所表现的炽热的爱国心,和对黑暗现实的失望和愤怒。【学习时间】0.5课时【学习内容与步骤】一、作者介绍闻一多(1899.11.24—1946.7.15)原名闻家骅,号友三,生于湖北浠水。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同时创作旧体诗。1919年五四运动中,积极参加学生运动,被选为清华学生代表,出席在上海召开的全国学生联合会。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同年9月,发表第一首新诗《西岸》。1921年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次年3月,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系统地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1922年7月赶美留学。年底出版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代表了闻一多早期对新诗的看法。1923年9月出版第一本新诗集《红烛》,具有唯美倾向。1925年5月回国,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1926年参与创办《晨报.诗镌》,发表了著名论文《诗的格律》。1928年任武汉国民革命军政治部艺术股长。同年秋任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外文系主任。1928年1月出版第二本诗集《死水》。1928年3月在《新月》杂志列名编辑,次年因观点不合辞职。1928年秋任国立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从此致力于研究中国古典文学。1930年深秋去山东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1932年8月回北平任清华大学国文系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校南迁,同学生一起从长沙步行到昆明,此后在西南联大任教8年,积极投身于抗日运动和反独裁、争民主的斗争。在学术上,他广泛研究祖国的文化遗产,著有《神话与诗》、《楚辞补校》等专著。1944年加人中国民主同盟。抗战胜利后出任民盟中央执委,经常参加进步的集会和游行。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愤怒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二、朗读:听录音,初步把握诗中感情。三、学生朗读诗歌,思考:\nl.人带着满腔的热情急切地投入祖国的怀抱,为什么会进着血泪喊出“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这样悲痛的声音?明确:联系时代背景,带着满腔激情回国的闻一多,并没有看到自己心中美好的祖国,他面对的是一个军阀混战下的残破的祖国,噩梦一样的现实,使诗人内心无比痛苦,他在美国所想象的美丽祖国的形象破灭了,他赖以支撑自己的精神支柱倾折了。2.接下来,诗人有没有用具体的细节正面描述他踏上国土所见到的黑暗现实?明确:没有。3.文中那些语言或字眼体现了祖国当时的黑暗现实?明确:噩梦、挂着悬崖。4.面对“噩梦”,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沉痛的感情的?明确:用两组“我来了”的排比和几个贴切的比喻来抒发自己深沉的爱,以及沉痛失望的心情。把与祖国的会面比作是一场“噩梦”,噩梦是可怕的,而挂在“悬崖”上的“噩梦”,则使人感到绝望和恐怖。接着他问“哪里是你?”然后确认“那不是你”。期望愈高,失望也愈重。但是诗人仍不甘心,仍要“追问”,问青天,问风。5.诗人的“问青天”“逼迫八方的风”在表达思想感情上有何作用?明确:这种追问是无果的,只能使诗人陷入了更深的悲痛中去了。6.既然作者开头说“这不是我的中华”,那么他所期待的祖国到底在哪里?明确:直到“呕出一颗心来”,才知道祖国是在“我的心里”。7.文题为“发现”,诗人到底发现了什么?明确:发现了“你在我心里”。四、总结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直抒胸臆,作者把从国外回来后的真实感受用火山爆发一样的激情在诗中喷发出来,感情炽烈而真诚,虽然诗中也有叙事成分,但主要是直接抒情,以强烈的情感打动读者。五、课外拓展《红烛》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醒呀》醒呀,请扯破了梦魔的网吧。/神州给虎豹豺狼糟踏了。/醒了吧!醒了吧!威武的神狮!/听我在五色旗下哀号……《七子之歌》\n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孩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北方·教案【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艾青的生平,感受他赤忱的爱国热情。2.掌握本诗所表现的炽热的爱国心。二、过程与方法三、情感态度和价值【教学课时】0.5【学习内容与步骤】一、作者介绍艾青(1910-1996),中国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1932年在狱中写下《大堰河,我的保姆》等诗,一举成名,出狱后出版第一本诗集《大堰河》;抗战时期,创作上取得了丰硕成果,有著名诗集《北方》、《向太阳》等;在延安解放区,写下《黎明的通知》、《献给乡村的诗》等诗集;解放后有《宝石的红星》、《归来的歌》等诗集。二、文本研习:1.学生自由朗读,找出反映诗人情感指向或者说是奠定该诗情感基调的一句话。明确:北方是悲哀的。2.读完文章后,同学们认为这句话奠定了该诗怎样的情感基调?明确:忧郁、悲哀、沉重。3.找出作者所选取的意象,说说这些意象都带有怎样的色彩,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明确:意象:“暗淡的灰黄”、“荒漠的原野”、“颓垣与荒冢”、“孤单的行人”、“悲哀的眼”、“疲乏的耳朵的畜生”、“干枯的小河”、“枯死的树木”、“低矮的住房”“惶乱的雁群”。色彩:灰暗。\n这是一片荒凉的景象,这些景象与冬季的肃杀相互衬映,成为当时中国现实的真实反映和象征。4.这些意象都集中在第一小节和第二小节,那第三小节讲了什么内容?明确:是对前两节的总结和概括,也就是说北方正处在“灾难”、“不幸”、“贫穷”与“饥饿”之中,其实北方是当时中国的一个缩影,这样的景象就是当时中国的命运,是中国灾难深重的历史的命运。5.诗文的1、2、3小节将北方景象渲染得如此冷酷、黑暗,以叙述黑暗现实为主,那第四小节作者主要以什么为主?明确:抒情。诗人用了三次重复“我爱这悲哀的国土”,让读者感到了一种发自内心的富有震撼力的声音,前面反复的强调和渲染都在这里得到了反衬,在强烈的对比中,诗人看到了伤痕累累的祖国,但也在意识深处感到这也是曾经让人骄傲的祖国。三、鉴赏与分析:1.背景这首诗写于1938年初,是诗人艾青接触了北方广大的农村现实之后的作品。抗日战争爆发以后,艾青亲眼目睹了这块土地上所发生的一切,这给诗人的心灵蒙上了一层忧郁的色彩,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祖国灾难深重的忧虑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以及对这块神圣土地的深沉而执着的爱。诗前小引中“那个科尔沁草原上的诗人”指的是端木蕻良,作者因这个生长在北方的诗人的一句话引来一首情真意挚的抒情诗篇。“北方是悲哀的”,这是诗人的情感指向,也给全诗定下了调子——忧郁、悲哀、沉重。诗人通过一系列形象表现北方的悲哀,以此展现在战争年代北方人民所蒙受的灾难和不幸,正是在这古老而又苦难的国土上,祖先们与自然界、与入侵的异族相搏斗,从不曾屈辱过一次,他们传下的“言语”与“姿态”也“永远不会灭亡”,诗人于此汲取了顽强的精神力量,坚定了必胜的信念,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情感。这首诗包括题记在内,可看作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题记,交待了本诗的写作缘起;诗的前三节,展现了北方人民在战争年代所蒙受的灾难与不幸。第二部分,本诗的最后一节,表达了诗人自己深深地热爱和崇敬“悲哀的北国”。四、写作特点本诗是自由体诗,没有整齐的段式和统一的韵脚,在表达上不受拘束,散文气息很浓,但在节奏、画面、情感等方面诗的质素仍然十分鲜明:\n①诗的语言富有节奏感,各个层次之间、各句之间、各个词语之间的停顿与衔接,都应和着语言的自然节奏,加上适当的反复,全诗产生了一种内在的旋律。②诗人以他画家的感受力,敏锐地观察、艺术地展示了大自然的景观,并以素描的笔法勾勒出一幅富于动感的北国乡土的风景画面,对色彩、光线、形体、动态的捕捉,都十分形象、生动、准确、传神,从而把自然景色诗化了。③回荡在这画面、节奏中的,有一种强烈而深沉的对祖国北方土地和人民的挚爱,正是这种真挚深厚的感情和浸润和流贯,成为了该诗的最重要的质素。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然后我死了,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1938年11月17日五、作业:1.加强诵读。2.完成《创新课时训练》一、二。祖国土·教案【学习目标】(1)认识诗人,了解诗人的创作。(2)联系写作背景提炼主题。(3)朗读全诗,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鉴赏本诗的艺术特点。【目标重点】(1)联系写作背景提炼主题。(2)朗读全诗,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鉴赏本诗的艺术特点。【目标难点】鉴赏本诗的艺术特点。【相关材料】1.作者简介\n阿赫玛托娃(1889-1966),俄罗斯女诗人。其作品“具有充分的根据,被认为是伟大的俄罗斯诗歌的杰出成就”,“有20世纪的萨福”之美誉。阿赫玛托娃出生在敖德萨一个海军工程师的家庭。原姓高连柯。阿赫玛托娃是她取自鞑靼族外祖母的姓氏,用来发表作品的笔名。1912年第一部诗集《黄昏》问世,表现了女性的压抑和孤独的情调。1914年出版的诗集《念珠》引起较大反响。此后陆续有诗集《车前草》(1921)、《白色的一群》(1917)、《公元1921》(1922)等出版。她的诗作极善抒发女性的内心情感,富有音乐性。十月革命后,虽然对革命并不十分理解,甚至远离革命的现实,但与那些逃离祖国的白俄作家,是界线分明的,并写有《我和那些抛弃国土的人不同道……》(1917)。30年代著有《马雅可夫斯基在1913》、《但丁》,探索了诗人的命运。在这个阶段,她依据自己的亲身遭遇,写下了她最重要的组诗《安魂曲》(1934~1940),卫国战争中写下了许多爱国主义的诗篇,如《起誓》、《勇敢》等。大型抒情叙事诗《没有主角的长诗》(又译《没有主人公的歌》,1940~1962)是其诗歌创作的总结。此外还有诗集《光阴飞逝》(1909~1965年的诗篇)。女诗人一生命途多舛,1946年曾遭受不公正的批判,50年代后期才得以恢复名誉。2.语言知识⑴音形香囊(náng)苦楚(chǔ)砂砾(lì)蹂(róu)躏(lìn)齑(jī)粉⑵词语苦楚:痛苦(多指生活上受折磨)。砂砾:细小的石块。蹂躏:践踏,比喻用暴力欺压、侮辱、侵害。齑粉:细粉,碎屑。【教学过程】一、导入:土地是人类的母亲,是人类得以生存的的依靠,人类总是在不断接受着土地博大丰厚的滋养和恩情,而一把祖国土,则更是代表了一个国家,它见证了民族的繁衍和生息。阿赫玛托娃正是把这种对祖国土的理解用诗的形式表达了出来,她用“类似日记的亲切与直接”(俄罗斯诗人布罗茨基语),把这种朴素的情感呈现在读者面前,但这种“亲切与直接”却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力量,闪烁着真理的光辉。二、文章的内容与结构\n《祖国土》饱含了阿赫玛托娃对俄罗斯土地挚爱终生的情感,在某种程度上是代表我们每一个人类个体领受了土地博大的恩情。科·楚科夫斯基的话多么令人感动——“庄严壮丽的诗句只能诞生在庄严壮丽的心里。”只有了解阿赫玛托娃在前苏联饱受磨难的经历,才能体会到这首诗中所蕴含的那种对祖国深沉执著的爱。诗的前四句用了“不用”、“不给”、“不像”等否定词表明:因为天天生活在祖国的土地上,所以从不把它刻意珍惜,也不为它激情奔放,它似乎不给我们增加苦楚,也不像理想中的天国的乐土。5——8句进一步表明:不知道、不理解祖国土的价值在哪里,甚至有时不注意它的存在。这是一般人的真切感受的流露。这几句极写土地的不重要,为下文的张扬埋下伏笔。9——12句更进一步用比喻表明平时对祖国土的无视、轻视。13——14句一转折,我们实际天天躺在它的怀里,不拘礼节地称它为“自己的土地”,亲切、实在。女诗人鄙弃地用“护身香囊”、“激情的诗”、“天国乐土”等语,否定了那种浅薄空洞的“爱国感情”。接着她深刻地指出,我们对于“祖国土”是太习以为常了,竟至毫无感觉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哪怕我们在这片土地上“受难遭灾”,也会“甚至从不记起她的存在”、“牙齿间的砂砾”和脚下的“灰尘”,同开头的“护身香囊”、“激情的诗”、“天国乐土”之类构成了尖锐对比,说明“祖国土”是如此平凡甚至微贱,所以遭受儿女们的冷漠和鄙弃,另一方面联系着“祖国土”的儿女们的苦难,女诗人写到“祖国土”本身也受到她的儿女们“践踏蹂躏”,透露出内心莫名的酸楚。然而我们终究和“祖国土”是不可分割的,我们生于斯,长于斯,死后还躺进“祖国土”的怀里,“和她化为一体”。万千感情,都凝缩在一句质朴、亲切的称呼中:“自己的土地。”女诗人的感情因质朴而更见真挚,因真实而更显深刻,因沉痛而更加震撼人心。三、重点语段品读\n[品味]在14句诗中,诗人用12句表达对祖国土地的无视和轻视,没有一点珍惜的感情,更没有热爱的激情。不用护身香囊把它像宝物一样带在胸口,也不为它激情地痛苦,它也不像是神圣中的天国乐土,我们不注意它的价值,甚至经常忘记它的存在;对土地,我们知道的就是污泥、砂砾,就是没用的灰尘——这实际在表现一种真实的感受。试想:对待我们的脚下的土地、泥土,谁不是这样呢?只是我们没像诗人那样,把这种平常的感受真实、坦诚地表达出来。第13句一转:“但我们都躺进它的怀里。和它化为一体,/因此才不拘礼节地称呼它:“自己的土地。”是啊,我们都躺进它的怀里,和它化为一体,我们不都是在祖国土地上生息吗?没有祖国的土地就没有了我们生存的根基。的确,我们是和它不拘礼节,我们是称呼它为“自己的土地”,因为我们是土地的主人,国家的主人,我们和土地亲切、实在,我们为生活在祖国土地上而自豪。[体会]这首诗看似平凡,实际它用平实的语言,灵敏地捕捉住了绝大多数人对祖国土地的共同感受:平凡地对待它,热爱它。四、疑难问题探析1、你从诗歌中,了解到诗人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吗?面对这种情况,诗人为什么说这是“自己的土地”?诗人当时所处的时代,是动荡,痛苦,遭受灾难的时代,然而,诗人没有怨天尤人,没有背弃祖国,号召人们要“躺进它的怀里”和祖国融为一体。体现了一种与祖国命运息息相关的深厚的爱国之情。2、明明是在抒发自己对“祖国土“的热爱之情,而诗篇却用大量诗行写”祖国土“普通与卑微,为什么这样写?开篇大量诗行渲染了一种氛围,“祖国土”是普通而又普通卑微而又卑微,同时也含蓄委婉地写出了祖国土的命运。而只有强化这种情感体验,才能使最后两句的抒情有所依托,在背景的反差中达到高潮。3、诗人对祖国的认识应超越了一般诗人,根据英语十四行诗的结构特点,思考诗人对“祖国土”的认识过程?揣摩每个层次的思想感情,理出诗歌情感发展的脉络。前八句:主要写我们对祖国土通常的态度——熟悉得都忘记了她的存在。诗人与祖国土一起受难、承受厄运。情感总体是沉郁的情感上欣起微微的波澜,应读出顿挫之感。后六句:分两层。前四句,是对上面陈述的回答,是对践踏祖国土的沉痛的反思。后两句,带有警句式的转折意味,是对祖国土的理性的思索与透彻的认识,这里表现了诗人真诚而深厚的爱国之情。她曾在诗中这样吟唱:丢弃国土任敌人蹂躏的人,/我绝不同他们站在一起。/他们粗俗的谄媚我绝不歌也决不聆听,/我的诗也决不向他们献呈。”可见,她唾弃那种对祖国的浅薄而廉价的颂歌式的赞美,并称之为“粗俗的谄媚”,这是一种在苦难中升华的从灵魂深处重新获得的对祖国认同与归属感,读来,对我们的心灵有强烈的冲击力,闪耀着真理的光辉。情感脉络:沉郁——深情赞美、悲愤——深厚、炽热的爱国之情。4、本板块被称为“颂歌的变奏”,鉴赏了这四首诗,你如何理解“变奏”?\n(一)情感的变奏。一般的颂歌,大都热情洋溢地讴歌祖国的大好河山,表现诗人对祖国美好的赞美。这四首虽然表现的仍然是爱国主义情感,但不再是“圣歌”式赞颂,而是反思,透露出深深的悲剧感与忧患意识,是对苦难中的祖国的深沉之爱。(二)意象的变奏。一般的颂歌,多采用一些境界阔大、美好、崇高,色调明朗的意象;而这几首诗不一样,如《发现》,虽直抒胸臆,也选用了一些意象:噩梦、恐怖、噩梦挂在悬崖上;《祖国土》中,选用意境,意象、衬托了“套鞋上的污泥”、“牙齿间的沙砾”、“多余的、哪儿都用不着的灰尘”等渺小的被人忽视的意象,这些意象描绘和象征了祖国的贫困与悲哀,突出灾难中的祖国的现实面貌,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拳拳之心。这种“变奏”的情感更能表现祖国之爱的崇高、深切。对诗人来说,他们的创作自由是与责任联系在一起的,诗人的写作并不是一种仅仅与自身有关的个人行为,他还肩负着对民族的命运、人类的前景思考的道义责任。而艾青、闻一多、阿赫玛托娃等正是这样的富有使命感的伟大的民族诗人。所以,学习了这组诗,我们应该认识到人与祖国关系的丰富性,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即使在今天,祖国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在这片土地上,依然有愚昧与落后,贫穷与野蛮,中华民族的复兴依然困难重重。而认识到这一点并不意味着抛弃与背叛,她依然是我们亲爱的祖国。五、写作特点:⑴物质感、具象感和音乐性。\n这首诗在艺术上颇具物质感、具象感和音乐性。它是一首变体的十四行诗。每个意象都为任何人所熟悉,这种感情似乎也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但它却被所谓“高贵”的人们有意忘却,被大多数亲近土地的人们在无意中忽略。一旦被诗人挖掘出来加以“类似日记的亲切与直接”(布罗茨基语)的表达,便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力量,具有了某种“真理”的性质。诗的语言透明、朴素,每个词都组织、安排得像是“自古以来就站在这个位置上”(阿赫玛托娃语)一样。十四行诗是只有一个诗节的散文诗体,由十四行抑扬格五韵步诗行组成,用复杂的韵律连接起来。英语十四行诗或称作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是将诗体分为三个四行诗节和一个尾对句,这种诗体的诗节长度适宜,是抒发复杂情感的极好形式,由于它很短,押韵又极严格,因此它要求诗人必须具备较高的艺术技巧,一般说来前8行倾向于问题、景况或事件的陈述,后6行则得出答案,最后的对句常常带有警句式的转折意味。阿赫玛托娃的这首诗其韵式就属于这种莎士比亚体,前面8行是陈述,接下来的4行是答案,最后两行是转折,点明对俄罗斯土地挚爱终生的主题。诗的节奏也是复杂多变的,前8行为抑扬格4—6步,后6行为抑抑扬格3—4步,所谓抑扬格是指第一个音节轻读,第二个音节重读,而抑抑扬格是指第一、二音节轻读,第三个音节重读,这使原诗具有很强的音乐性,虽然经过汉语的翻译不可能一一对应,但从总体上我们仍能感受到诗歌的韵律,感受到十四行诗的风格所在。⑵欲扬先抑。这首诗在艺术上的主要特点是欲扬先抑,要表达的是对祖国土地的亲切和热爱之情,却先说对它的不珍惜,不重视,把它看得很普通,很平常,甚至“哪儿都用不着的灰尘”,“但”一转,表现了我们对它的亲切和热爱。⑶平实中见真挚。用朴素的诗句,平常的比喻,表现一种看似平常,实际很典型的感受,表现出诗人对生活敏锐的感受能力。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教案【教学目的和任务】1.了解中国新诗朦胧诗的特点;2.学习诗歌的欣赏技巧之一:朗读。【教学重点和难点】1.本课教学的重点在于对诗歌感情的把握和朗读的方法;2.本课教学的难点在于朦胧诗的写作特点。【课型】讲读课。【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导入新课:朦胧诗的定义:所谓朦胧诗,实际上是指成长于“文革”时期,备受生活的冷落与嘲弄的青年诗人创作的诗歌。他们多强调主体的真实,追求象征和意象化,蕴含着伤感情调和反叛精神。代表人物:北岛、舒婷、顾城。朦胧诗的特点:㈠、构思上,强调内在思维。㈡、表现手法上,追求意象化,往往象征、暗示、通感等并用,将生活扭曲变形,借以表现诗人“心滤”的现实。一、简介作者、写作背景\n舒婷:我国当代著名的女诗人,初中毕业以后曾去福建插队,后回城当工人。这首诗发表于1979年7月,据说成诗却早于1976年4月24日,写于“四五运动”发生后不久。三、讨论、学习作品㈠自读第一小节,体会本节诗出现的事物所表达的感情。。㈡挑选学生朗读诗歌。㈢引导学生理解、体会并把握作品第一小节的感情及朗读方法。1.本节出现的意象: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2.作者修饰每个意象所用的定语:破旧、熏黑、干瘪、失修、淤滩上的3.表达的效果:给人贫困、落后的感觉。4.总结作者的表达方法:象征。①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②用来象征某种特别意义的具体事物。如《白杨礼赞》、《小桔灯》。5.感情基调:深沉而悲痛。6.朗读注意事项:⑴语速:舒缓;音调:低沉;⑵重读对象:修饰语、中心词。方法:声音高、声音重、语速慢。⑶注意节拍、停顿:读每一小节最后一句“祖国啊”前,要稍微停顿,酝酿感情。诗歌的每一节表达的感情不一样,每节之间需要转换感情,朗读时也要停顿。⑷态度要放开,感情要投入。㈣挑选学生朗读第一小节,并由学生评价效果如何,学生听取意见后再朗读一遍。看效果如何,再提问第二个学生朗读。㈤教师示范朗读第一小节。㈥学生自己按照这个方法理解朗读其余三个小节。四、挑选学生朗读全篇。教师总结,示范朗读。五、学生自己朗读体会作品的感情,练习朗读诗歌的方法。六、小结:本课的感情、表现手法、朗读的技巧。七、挑选一首自己喜爱的新诗,练习本节课学习的朗读方法。附:板书: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内容感情语调\n第一小节:贫困、落后的祖国 深沉、悲痛舒缓、低沉第二小节:痛苦、追求的祖国 痛苦、希望、舒缓第三小节:新生、希望的祖国 希望、欣喜、高昂第四小节:养育、献身的祖国 深情、强烈相关资料:选自《双桅船》,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作者舒婷,1952年生于福建厦门。70年代末,她的诗作便受到人们的关注,不久即作为朦胧诗潮的代表人物而闻名文坛。结集出版的诗集有《双桅船》、《舒婷顾城抒情诗选》、《会唱歌的鸢尾花》等。舒婷的诗既有鲜明的时代的叛逆精神,又有执着而深切的热爱之情,发自内心而优美,被人誉为“心灵世界的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舒婷的代表作之一,旨在表达诗人对祖国的一种深情。与以往同类的诗作相比,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个性特色——既有当代青年那迷惘的痛苦与欢欣的希望,又有女儿对祖国母亲艾艾的不满与献身的真情。全诗立意新颖,感情真挚,一反过去某些诗的浮泛与“神话”式的歌颂,从一个别致的角度来吟唱祖国母亲的歌。正如诗中所唱:“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诗人以赤子的目光,扫瞄着祖国的贫穷与落后,以拳拳的女儿之心,表达着哀怨的深情:“我是贫困,/我是悲哀。/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在沉迷的痛苦之后,又表达出希望的欢欣:“我是你簇新的理想”,“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为实现这美好的希望,诗人表达了一种献身的愿望:“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为表达这种赤子的深情,诗人采用了由低沉缓慢走向高亢迅疾的节奏。低沉缓慢方能如泣如诉、似哀似怨;高亢迅疾才可热烈奔放、一往无前。为表达诗人对祖国的交融感与献身感,全诗运用了主体与客体交错换用、相互交融的手法。主体是诗人的“我”,客体是“祖国”,而在全诗的进展中,让其合二而一——我即是祖国,祖国也就是我。祖国是我的痛苦,我是祖国的悲哀;祖国是我的迷惘,我是祖国的希望;我是祖国的眼泪和笑涡,而祖国正在我的血肉之躯与心灵上起飞和奔跑。习惯上,人们将《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致橡树》、《这也是一切》、《暴风雨过去之后》这类作品称为舒婷诗歌的“高音区”。由于它们直接表达诗人的政治情绪与时代理想,因而获得较多的称誉与赞许。\n离骚(节选)·教案【教学目标】理解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与共同探讨相结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内容、步骤】一、导引:请大家猜一下这幅对联和哪个人物有关?对联: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 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屈原)二、作者简介:屈原(约公元前339――约前278),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20世纪中,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广泛纪念。屈原出身楚国贵族,任楚国三闾大夫,位尊贵显。在矛盾的旋涡中,屈原如果要保住自己的权力和地位,他只要不说话或是少说话就行了。他在遭受楚怀王猜忌的情况下,仍然忠心耿耿,他是爱国者,他的眼睛中只有“国”之命运,不一定有“君”的权威;他实在是因为看到了楚国人民的苦难(“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而并不在意楚王爱不爱他。这些是“民为贵,社稷次,君为轻”的思想在他行为原则中的体现。以楚王为代表的“国”不爱他,并不妨碍他的爱民和爱国……三、《离骚》简介:是屈原的代表作,全诗共三百七十三句,两千四百多字。《离骚》用第一人称和浪漫主义的象征手法,塑造了一个高大的神话式的艺术形象“吾”――“灵均”。《离骚》是屈原生平思想最深刻的写照……对“离骚”二字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纭。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里说:“离骚者,犹离忧也。”东汉班固的《离骚赞序》说:“离,犹遭也;骚,愁也。”东汉王逸的《离骚经序》说:“离,别也;骚,愁也。”教科书节选的是第一部分。作品表现了诗人崇仰真理,矢志报国的高尚品格,同时表现出他忧国民忧民的思想同楚国黑暗政治之间的矛盾。\n四、布置学生结合文下注释将原诗译成现代文。参考:我本是古帝高阳氏的后裔,号叫伯庸的是我已故的父亲。|寅年正当寅月,庚寅的那一天,我降生人间|先父观察测度我初生的时节,一开始就赐给我美好的名字|替我取下的大名叫着正则,替我取下的别号叫着灵均|我既有众多的内在美质,又加上美好的才能|我把江离芷草披在身上,把秋兰联成饰物挂在身边|我自念光阴如流水逝去,忧心岁月不会等待我|早起拔取阰山上的木兰,晚入洲泽采摘宿莽|时光飞逝不停留,春天和秋天递相替代|想到草和木都时刻地在凋零,怕的是理想的君主也要早衰|为什么不把握年岁壮盛的时机,丢弃秽恶的行径,为什么不改变这不善的法度|我驾着骏马正要打算去奔驰,你随我来吧,我当为君在前面带路。五、问题探讨:1、概括1--4句诗的大意。写屈原高贵的出身,降生的瑞奇和美好的名字。2、诗人为什么要表白自己的出身高贵呢?是说明自己与楚王是同宗,对楚国的兴亡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3、为什么要写降生时刻的不平凡?意在标明降生在这一时刻,“生的伟大”,像是负有上苍的使命来到人世,天降大任于斯人。4、5-8句写了什么?介绍自己美好的名字。5、为什么要写这些?表现出诗人高度的庄重与自爱。*小结:高贵的出身,降生的瑞奇和美好的名字,这都是上天与先人赐予,而具有美好的品格和才能则是因为自己注重修养。6、看9-12句写了什么?写自己强调自己才能修养不同于一般人,只要是美好的品格,他都学习。7、从介绍出身的高贵到宣扬自己的“内美”和“修能”体现了什么?体现了诗人对人格的追求、对自我价值的发现。8、13-20句写了什么?写了诗人的焦虑。9、有哪些焦虑?\n:对一心报国的屈原而言,最担心的是时光如流水逝去,而没有机会把美好的品德和超凡的才能献给楚国。|诗人担心虽怀有一腔热忱,无奈“美人”不识。10、看最后4句写了什么?写诗人善意的劝告和昂扬的呼喊。他劝告“弃秽兮”、“改此度”,他呼喊“道夫先路”。11、诗人写这些表明了什么?前两句表明身处逆境仍心存祖国,有拯救国家的赤子之心。|后两句表明他当仁不让地以君主的政治引路人自居,不是君主的奴仆,而是堂堂正正的人,顶天立地的人。这种强烈的自我意识,意味着人的觉醒。*小结:在漫长的专制时代,如果没有屈原这类人物,中国的历史将更加黑暗。*大结:从节选的这部分诗中,我们即可以看出屈原时代是怎样的一个世界。虽然当时的世界黑暗笼罩,诗人却总是掏出燃烧的心举过头顶,拆下肋骨当火把,照亮前行的路;即使遭遇厄运,诗人也总是坚持真理,崇尚高洁,高擎爱国主义之纛,甘做时代的引领人。从这种意义上讲,诗人永远是中华民族的光辉榜样。六、拓展讨论:以屈原的显赫出身和他的才干,他在那样的压迫和围攻下可以另有所图,就如现代社会常说的“人才流动”,况且在他的时代,苏秦、张仪、吴起、韩非等等,都是在离开故土之后有所作为的,成为“名人”的,屈原为什么那样的执着?请就此问题展开讨论。注意:积极发动学生进行讨论,学生能自圆其说即可。七、补充背诵的名句。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3、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八、布置背诵全诗,做《导学练》有关习题。*教学后记致西伯利亚的囚徒·教案【教学目标】\n1.学生能通过对文本的研习,了解人和时代的关系,了解不同阶层的人物在特定时代所表现出的不同人格追求。2.学会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领会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情感。3.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教学时间】1课时【预习作业】1.讲义本课内容2.朗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初步感知诗歌内容【教学步骤】一、作者简介:普希金(1799—1837)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他的作品是俄国民族意识高涨以及贵族革命运动在文学上的反映。普希金抒情诗内容之广泛在俄国诗歌史上前无古人,既有政治抒情诗《致恰达耶夫》(1818)、《自由颂》(1817)、《致西伯利亚的囚徒》(1827)等,也有大量爱情诗和田园诗,如《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1825)和《我又重新造访》(1835)等。普希金一生创作了12部叙事长诗,其中最主要的是《鲁斯兰和柳德米拉》、《高加索的俘虏》(1822)、《青铜骑士》(1833)等。普希金剧作不多,最重要的是历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1825)。此外,他还创作了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1831)、散文体小说《别尔金小说集》(1831)及关于普加乔夫白山起义的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1836)普希金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出了时代的重大问题:专制制度与民众的关系问题,贵族的生活道路问题、农民问题;塑造了有高度概括意义的典型形象:“多余的人”“金钱骑士”“小人物”及农民运动领袖。这些问题的提出和文学形象的产生,大大促进了俄国社会思想的前进,有利于唤醒人民,有利于俄国解放运动的发展。普希金的优秀作品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他的抒情诗内容丰富、感情深挚、形式灵活、结构精巧、韵律优美。他的散文及小说情节集中、结构严整、描写生动简练。普希金的创作对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及世界文学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高尔基称之为“一切开端的开端”。二、写作背景见课下注释1。\n补充:12月党人起义1825年12月,俄国俄国贵族革命者在彼得堡发动了12月党人起义。这次起义是俄国贵族革命者发动的反对农奴制度和沙皇专制的武装起义。贵族革命者抛弃了财产地位和家庭,奋不顾身地为劳苦大众谋幸福。他们被恶果人民视为英雄。沙皇尼古拉一世血腥镇压了起义,5个领袖被绞死,100多人被流芳西伯利亚服苦役。更多的人手牵连。他们中间很多是普希金的朋友。十二月党人为什么值得尊敬?明确:俄国十二月党人大多是贵族出身,在专制的沙皇统治时期养尊处优,绝无衣食之虞,但是他们是最早觉醒的一批人(在这一点上,他们和屈原有相似之处)。他们有高尚的品德,为推翻专制的沙皇统治,推翻落后的农奴制,为国家为民众谋利益,不惜抛弃财产地位和家庭,义无反顾地发动武装起义。起义失败后遭受残酷镇压,沙皇把他们流放到西伯利亚,他们依旧不屈不挠地坚守自己的信念。十二月党人值得尊敬的是他们的起义不是为了争夺权力,而是为了推翻专制暴政。为了理想,这些贵族青年宁愿走向刑场,走向流放地,这是高尚的人格使然。普希金的诗,体现了这种人格理想。三、文本研习1.教师范读。2.分别请几位同学朗读。3.师生齐读。4.问题探讨(1)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诗,你认为这首诗歌抒发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对12月党人的敬意,用希望鼓励战友的斗志,激励他们继续战斗,也用希望激励自己。)(2)诗歌是怎样把这种感情传达出来的?(强调了12月党人生活环境的艰苦,这黑暗的环境暗示社会环境的黑暗,而这些人能放弃自己原来优越的条件,为劳苦大众谋幸福,可见他们的可贵,值得敬仰。)(用许多“不会”与“会”,突出志向不会消亡,大家的期望的时辰回降临,爱和友谊会来来到你们身边,自由的歌声会传进你们苦役的洞窟……自由的迎接你们,弟兄们会把利剑送到你们手上。对革命具有必胜的信念,同时激励朋友坚持斗争。)(3)“枷锁”“利剑”分别象征什么?(“枷锁”象征沙皇专制制度的束缚。“利剑”象征革命者继续战斗的精神。普希金的这首诗歌本身就好似自由的歌和一把利剑。这首诗歌在12月党人中广泛传诵,对他们是极大的鼓励。)(4)普希金在写《致西伯利亚的囚徒》是仍受当局的监视,为什么还把他的诗歌称作“自由的歌声”?\n(并不仅仅因为他在牢狱之外,而是指他在诗歌中所表达的反对专制、歌唱自由的理想追求,这种追求永远不会停止。)(5)诗人为什么把希望称作“灾难的忠实的姐妹”?用自己的话说出其中的含义。(要革命就会有流血牺牲,就会有灾难。而在斗争中才会有胜利的希望。把“希望”说成是“灾难的姊妹”,表现出革命者的不屈精神和乐观态度)(6)你认为本诗歌的基调是怎样的?(是鼓励战友的诗篇,悲壮中充满乐观。这首诗歌写于特定的年代,表现出战斗者的豪情。虽然起义失败但诗歌的基调高亢,豪迈奔放,充满了必胜的信念。)5.诗文分析(1)在开头部分诗人为什么要寄语那些“囚徒”要“坚持着高傲的忍耐的榜样”?明确:因为诗人知道,在矿井深处服苦役,犹如在地狱里挣扎,需要有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才能支撑,肉体的折磨决不能是高贵的灵魂屈服。(2)“你们的悲痛工作和思想的崇高志向”指的是什么?明确:解放农奴,推翻沙皇暴政。(3)“希望”对于“西伯利亚囚徒"和诗人来说分别意味着什么?(找出相关诗句说明)明确:对于被流放的十二月党人而言,“希望”就是爱和友情,只要爱和友情仍在,他们就能战胜苦难,实现理想。在用希望激励战友的同时,诗人也用希望激励自己,他希望的是“沉重的枷锁会掉下,黑暗的牢狱会覆亡”,诗人向沙皇暴政发出了诅咒,预示了它的覆亡。(4)为什么最后送上的是“利剑”而不是“鲜花”?明确:因为这是写给战士的诗。四、小结这首诗写于特定的时代、特定的气氛,表现出战斗者的豪情。虽然起义失败,阴云笼罩,但是诗的格调高亢,壮志凌云,豪迈奔放,充满了必胜的信念。诗人以无畏而自由的歌唱,传递了对战友和同志真挚的感情。五、布置作业完成讲义课堂一部分内容六、教后记\n啊,船长,我的船长哟!·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惠特曼与《草叶集》。2.学会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领会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情感。3.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教学时间】1课时【预习作业】1.讲义本课预习作业。2.熟读课文,体会情感。【教学步骤】一、作者介绍\n惠特曼(1819—1892)美国诗人。生于长岛。他曾在公立学校求学,任过乡村教师,干过送信,排字等杂务,后在报馆工作,成为编辑。他喜欢大自然的美景和城市的大街小巷,喜欢歌剧、舞蹈、讲演术,喜欢阅读荷马史诗、希腊悲剧以及但丁、莎士比亚的作品。青年时期,他帮助父亲承建房屋,经营小书店、小印刷厂等,他性格自由散漫,喜欢游荡并和船夫、舵手、渔民、杂役、马车夫、机械工等结交朋友,自称是美国的“吟游诗人”。1855年出版《草叶集》第一版,收诗12首。南北战争期间,他自愿到华盛顿看护伤员,战后曾先后在政府部门供职多年。1873年身患瘫痪症,以后始终没有恢复健康,直到逝世,卧床达20年之久。但他的乐观主义,他对生活的热爱,他的民主理想至死不渝。在他生前,《草叶集》再版多次,每次都有变动,现在通用的全集,是所谓“临终版”,即1892年出版的第九版,收诗383首。1865年,诗人还出版了《桴鼓集》及其续集,内有一首悼念林肯的名篇《最近紫丁香在庭院里开放的时候》。1882年,诗人出版了他的散文集《典型的日子》,其中包括《民主远景》一文。《草叶集》中最长的《自己之歌》,表达了作者毕生的主要思想。“草叶”象征一切平凡普通的东西和平凡普通的人。诗的背景是纽约的街道和长岛的海滩,反映了劳动阶层人民的生活。诗采用日常生活的语言,表现了诗人对人的肉体、灵魂和宇宙间关系的认识。他的泛神论思想,他对无罪的肉体的歌颂,在当时都是惊世骇俗的,而他的自由奔放的思想感情,以及像大海波涛一样气势豪迈的诗歌节奏,都是对传统诗体的创新。毫不掩饰地表现出诗人胸襟开阔、勇于进取的个性。除《自己之歌》外,《草叶集》还收录了《通向印度之路》、《从永不休止地摆动着的摇篮里》等佳作。惠特罗为建立美国自己的文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二、写作背景介绍这是诗人惠特曼为纪念林肯而写下的著名诗篇。林肯是美国第16任总统,在任期内他为维护国家统一、摧毁蓄奴制而领导了南北战争,解放了黑人农奴。他在美国人民欢庆胜利的时候,反动势力雇用的刺客杀害了他。惠特曼为此极度悲痛,写下了许多诗纪念这位伟大的英雄,这首诗是最著名的一首。三、文本研习1.教师范读。2.分别请几位同学朗读。3.师生齐读。4.诗文赏析。(1)在这首诗中“船”、“船长”、“航程”分别象征什么?明确:诗人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把美国比作一艘航船,把林肯总统比作船长,把维护国家统一和废奴战争比作一段艰险的航程。(2)课后问题探讨(第二题)明确:普希金把自己的诗作称作“自由的歌声”,并不是因为他在牢狱之外,而是指他在诗中所表达的反对专制,歌唱自由的理想追求。在本诗中诗人用“他的嘴唇惨白而僵硬”、“浑身冰凉,停止了呼吸”,是为了突出林肯悲壮的死,胜利的钟声响起,而带领人们战胜惊涛骇浪的船长却死去了,这就突出了悲痛的气氛,同时表明了诗人对领袖的憧憬怀念之情。两首诗的感情基调不同,《致西伯利亚囚徒》写给受难的战友格调高昂,豪迈奔放。充满对战友的鼓励。《啊,船长,我的船长哟》在胜利到来之际悼念死去的伟大领袖,充满了悲痛之情。(3)课后问题探讨(第三题)明确:在第1节中,诗人呼告“我的船长哟”,用的是第三人称“他”(“他已浑身冰凉,停止了呼吸”),而第2节中在呼告“我的船长哟”后,用的却是第二人称“你”(“号角为你长鸣”),在第2节中,反复出现的“你”表现出诗人的极度悲伤,既为胜利而欢呼,同时又为船长的倒下而悲痛,时而叙述,时而呼告,喊出了自己的悲伤。第l、第3节用第三人称,而第2小节换为第二人称,在人称的转换中,诗人纵情地倾吐了自己对领袖的崇敬怀念之情。5.深入探究:\n(1)你认为这首诗歌抒发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对南北战争的领导人林肯的崇敬和赞颂)(2)诗歌是怎样把这种感情传达出来的?(诗歌突出的写作手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运用象征的手法“国家—航船,林肯—船长,南北战争—可怕的航程,港口—胜利”诗人用航船战胜惊涛骇浪到达港口象征林肯领导的南北战争的胜利结束,以领航的船长象征林肯总统的伟大作用,这样构思有利于形象地表现人物的伟大崇高。在航船到达港口时,船长却到下了,具体可感地表现了诗歌的悲壮的情感。)(运用场面的对比。航船即将到达港口的时刻,万众欢腾喜庆胜利,而为搏击风浪而顽强奋斗的船长却在此时到下了。这种场面的对比,在情感上引起强烈的反差,也更能体会到诗人心中的那种悲痛欲绝的感受。)(3)诗歌为什么每一节的末尾都写“他已浑身冰冷,停止了呼吸”?(人们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但又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在反复的咏叹中加剧了悲剧气氛。)(4)第二节的诗的称代为什么突然发生了转换?这种转换对表达感情有什么作用?(表达出人民对林肯的崇敬,“船长,亲爱的父亲”,表现了人民对总统高尚人格的敬重。)(5)你认为本诗歌的基调是怎样的?(悲壮的基调,表达出对总统的崇敬和赞颂)(6)比较两首诗歌的异同。两位诗人都是有正义感的战士。诗人都抒发了英雄的敬重之情,他们的诗歌都在赞颂高尚的人格。《致西伯利亚的囚徒》是鼓励战友的诗篇,悲壮中充满了乐观;《啊!船长,我的船长哟》是悼亡,基调是悲壮而忧伤的。(7)谈谈你对“燃烧的心”的理解(既指诗歌中所写人物的心,也指作者的燃烧的心)四、小结这首诗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讴歌人物,诗人用航船战胜惊涛骇浪到达港口比喻林肯领导的南北战争的胜利结束,以领航的船长象征了创造了丰功伟绩的林肯总统,在万众欢腾中,以一曲悲歌赞颂一位伟大的人物。表达了诗人对领袖之死的悲痛之情以及对领袖深深的崇敬之情。五、作业\n1.有感情地朗诵着两首诗歌。2.完成讲义上的练习。教后记《指南录》后序·教案【目的要求】1.学习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为……所”被动句式。2.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文天祥以死报国的爱国精神。3.理解本文在叙述中兼用论证,抒情的表达方式和作用。【文言基础知识】1.字词解析①注意释义士萃(cuì)于左丞相府(萃:聚集)北亦未敢遽(jù)轻吾国(遽:匆忙,马上)吕师孟构恶(è)于前(坏事。构恶:做坏事。)予羁(jī)縻(mí)不得还(羁、縻:都有束住、系住的意思,文中是被拘留的意思。)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yì)北(诣:到……去。)天高地迥(jiǒng)(迥:远)避渚(zhǔ)洲(渚:水中小块陆地。洲:水中陆地,比渚大。)诋(dǐ)大酋当死(诋:斥骂。)境界危恶(è)(恶:困难。)②通假字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具,通“俱”。全,都,作副词。)层见错出(见,通“现”。)道中手自钞录(钞,通“抄”)③词性活用\nA.名词作状语北虽貌敬(貌:表面上)予分当引决(分:按名份)草行露宿(草:在荒野里。露:在露天下。)日与北骑相出没(日:每天)B.名词作动词道海安、如皋(道:取道)则直前诟虏帅失信(前:走上前)④一词多义[间]A名词jiān得间奔真卅(机会)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缝隙《庖丁解牛》)扁鹊立有间(一会儿《扁鹊见蔡桓公》)出没于长淮间(之间)B动词jiàn中间崩倒之声(夹杂《口技》)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曹刿论战》)C量词jiān安得广夏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D副词jiàn间以诗记所遭(间或,有时)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悄悄地,秘密地《陈涉世家》)[靡]A动词mǐ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倒下《曹刿论战》)相如传目叱之,左右皆靡(后退《廉颇蔺相如列传》)B动词mí徒靡弹药,无益吾事(浪费《冯婉贞》)C形容词mǐ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奢侈《训俭示康》)\nD副词mǐ天高地迥,号呼靡及(无,不。靡及:达不到)[如]A动词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往……去,到……去)劳苦功高如此(像《鸿门宴》)固不如也(比得上《鸿门宴》)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唯恐,就怕《鸿门宴》)B介词绝无有者,则治之如所言(按照《狱中杂记》)其如土石何(“如……何?”固定句式,“把……怎么样”《愚公移山》)⑤古今异义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古:没有依托。今:单调,没有价值。)以至于永嘉(古:到达。今:表示退一步的副词。)初至北营,抗辞慷慨(古:十分激烈。今:大方。)为巡船所物色(古:搜寻。今:寻找需要的人才或东西。)几彷徨死(古:走投无路。今:犹豫不定,不知往哪里去好。)⑥偏义复词不复顾利害(偏指“害”危害)⑦源于本文的成语痛定思痛──悲痛过后再回想痛苦的情景。含有令人感慨深思的意思。定:平静、止住。2.句式解析①所+动词,组成“所”字结构的名词性短语。莫知计所出(此句活译为“谁都想不出办法来”。)夜则以兵围所寓舍(“住的……”作“舍”的定语)②“为”与“所”相呼应,表示被动为巡船所物色为巡徼所陵迫死3.难句解析①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n“一”,是动量词。“一行”,是走一趟意思。“谓……为……”是“说……是……”的意思。全句译作“大家说我走一趟是可以缓解国家的祸患的。”②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爱”,吝惜。“意”估计。“北”,元军方面。“尚”,追。“可以”,可以凭借。“口舌”,代“言辞”。“动”,说动。全句译作“国家的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我不能吝惜自己的生命,(而且)估计元军方面也还是可以凭借(自己的)言语说动的”。③昔人云:“将以有为也。”“将”,将要。“以”介词,凭。“以”后省略了表示“隐忍以行”意思的宾语。“为”,读wéi,作为。,全句的意思是:(正如)古人所说:“将要凭(隐忍而行)的做法有所作为。”④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逐不可收拾。吕师孟是南宋的兵部侍郎,在文天祥出使元军之前就投降了元军,“构恶于前”,就是“在……之前已干了什么坏事”。贾余庆是南宋的右丞相,和文元祥一道出使元军,但他背着文天祥向元军献媚请降,并向元军献计囚系文天祥。“羁縻”,是“被扣留”的意思。⑤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庄子》中有“死生为昼夜”和“死生终始将为昼夜”的话。意思是:死和生,就像有昼夜有夜的自然现象一样平常。文天祥这样讲是表现他在生命面临危险面前泰然有若。全句译作:死与生,如同有昼有夜一样是极平常的事,死就死了。可是危难险恶的处境不断出现,(真)不是人生在世能够忍受的。【内容主旨】全文共6个自然段,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1~4段)自叙出使元营所遭遇的种种磨难。其中1~3段重在记叙,第4段以抒情为主。第1自然段中,先讲自己是在“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的严重形势下出使北营的。再讲自己当时的心情是:“不得爱身”,即已抱定了为国捐躯的决心。其意图是:一方面“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另一方面是“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n第2自然段中至北营大致经历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至北营……北亦未敢遽轻吾国。”第二阶段是“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不得归矣。”第三阶段是“未几……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最后讲本来是“分当引决”的,但仍“隐忍以行”是为了“将以有为也”。第3自然段写北行路中得脱的行程。又可分为三层。第一层,“至京口……中兴机会,庶几在此”,写得脱后的喜悦。第二层,“留二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写受误会后的困境。第三层,“已而得舟,……以至于永嘉。”写得舟后急于南下的急迫心情。第4自然段,以抒情为主,表明爱国、忧国的心志。又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此句引出“及于死”的危难,总起下文。第二层,“诋大酋当死;……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共用17个排比句。情感真挚,气势磅礴,再现了文天祥此次北行历经的磨难。第三层,“呜呼!……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把思想感情向前推进,进一步抒发了出生入死而国事难为的伤痛。第二部分(5—6段),说明写作情况和结集目的,题名。这部分告诉我们文天祥是“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至)“今存其本不忍废”而得以保存。文天祥将诗结成集目的是“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写作特点】1.本文记叙,抒情,议论很完美地结合。表现在:①在记叙的基础上抒情。例如第2段,写被驱北上时,指出“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这里包含着克制内心无限痛苦的强烈感情。这是在记叙基础上的抒情,而抒情中又带有议论成分。②在叙事的前后,用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句直接抒情。例如第4段关于生与死的问题,文中用大段抒情与描写相结合的文字表达心境。③有时将感情融入叙事。如第3段,既写出了当时由中兴有望到无可投奔的处境,又反映出作者由兴奋而悲愤的急剧变化的感情。2.语言生动而准确,特别是动词的使用。如文中表现行踪的动词,表示离开某地用“去(京口)”表示前往某地用“如(杨州)”“趋(高邮)”;表示到达某地用“至(海陵)”,“来(三山)”;表示经由某处用“过(瓜州扬子桥)”,“道(海安、如皋)”,“历(吴门毗陵)”。此外,动词“奔”“变”“诡”“行”“宿”“出”“没”“穷饿”“呼号”“避”“渡”“入”“展转”都准确地表明了活动地点,也表达了作者心情急切、紧张和经历的坎坷。\n【解题指导】(思考和练习)一、全文的中心思想是:作者通过自身的艰险经历表达了以身许国的决心和奔走报国的意志,抒发了自己在九死一生的情况下的爱国情怀。文天祥的英雄壮举与历史上一切爱国志士一样,他们的报国行为是非常感人的。他们在强敌面前威武不屈,表现了高度的民族气节,实在可歌可泣。文天祥北行之举对敌方的实力估计是不足的,他企图以言辞说服敌人退兵是极不切实际的幻想。他的爱国思想的实质是对于南宋朝廷的忠心,具有历史的局限性。二、1、2见前面【内容主旨】一节。3、第4段是抒发感慨,表达心志,是前面1~3段的深化,是5~6段的提引。三、见【写作特点】一节四、1.数①数(音Bshǔ义D列举罪状)吕师孟叔侄为逆②此数(音Ashù义F几<不确定数>)者用兵三患也③范增数(音Cshuò义C屡次)目项王④蒙冲冲舰乃以千数(音Bshǔ义B计算)⑤今夫弈之为数(音Ashù义E技术),小数也2.分①予分(音Bfèn义D名分)当引决②五谷不分(音Afēn义A区分)③舟首尾长约八分(音Afēn义C长度单位)有奇④衣食所安,……必以分(音Afēn义B分给)人⑤自分(音Bfèn义E料想)已死久矣3.间①至京口,得间(音Bjiàn义A空隙)奔真州②间(音Bjiàn义间或与D接近)以诗记所遭③道芷阳间(音Bjiàn义B走小路)行④中间(音Ajiān义C介入,夹杂)力拉崩倒之声⑤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音Ajiān义G一会儿)⑥又间(音Bjiàn义E秘密地)令吴广至次所旁丛林中⑦于乱石间(音Ajiān义F中间)择其一二扣之【资料窗】\n关于文天祥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一字宋瑞,自号文山。宋理宗时曾被选拔为进士第一名,任官不到两月即与权贵作尖锐的斗争,屡遭弹劾仍坚持正义。德佑(宋恭帝年号)元年(1275)正月,国事危急,朝廷召诸路“勤王”,文天祥积极响应,以全部家产充军费,组织武装力量。次年元军大举南下,驻军于皋亭山,这时文天祥被任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议和,他不辱国体,慷慨陈辞,触怒元方丞相伯颜,被扣,解送北方;至镇江逃脱,历尽艰险,才得南归。端宗赵昰派遣他与南下元军作战,景元三年(1278年)兵败被俘,被押到大都(今北京)后,元世祖忽必烈以宰相作为诱降条件,遭到文天祥的严辞拒绝。右丞相,汉奸邓光荐劝其降元,亦遭唾骂。文天祥历尽折磨而志不屈,于至元十九年(1283年)十二月初九在柴市就义,年仅47岁。一、教学目标(一)了解序言的写法。(二)认知和识记某些实词的形、音、义和理解“莫”“者”“所”等几个虚词以及“……为……所……”格式在文中的用法。(三)理解本文在叙述兼用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作用,和长短句、排比句、对偶句的交错使用的表达效果。(四)理解文天祥以死报国的爱国精神。二、难点、重点分析(一)文天祥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出使北营的?分析:是在“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当时元兵已迫近国都门外,出战、坚守、迁都全都来不及实施)的严重形势下出使北营的。(二)文天祥当时的心情和意图怎样?分析:心情是:“予不得爱身”(我不能只顾爱惜自己),即已抱定了为国捐躯的决心。其意图是:一方面“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估计元军方面还是可以用言语说动的),企图以外交手段来挽回败局;另一方面是“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更希望去观察一下元军的情况,回来后好寻求挽救国家的策略)。(三)文天祥至北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怎样的?\n分析:第一阶段是:“初至北营……北亦未敢遽轻吾国。”第二阶段是:“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不得归矣。”(按:吕师孟叔侄先后投降元军,文天祥曾上书要求宋朝杀掉他们的亲属,因此和吕师孟结下了仇恨。“构”,造成、结成;“恶”,怨恨、仇恨。“构恶”,即“结仇”。贾余庆在德祐二年二月元军使者入临安城封府库之后,他以右丞相充“祈请使”出使元军,与元军合谋扣留文天祥。“献谄”,向敌人献媚,指合谋扣留文天祥。这两个分句也可译为:吕师孟以前和我有仇,贾余庆在背后(卖国)媚敌出卖我。)第三阶段是:“未几……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四)文天祥既然“分当引决”(按理应当自杀),为什么却又“隐忍以行”(暗中忍受着去了)?分析:“将以有为也”(“以”后省代词“此”。全句可译为:是打算借此机会有所作为啊!这句话出自韩愈《张中丞传后叙》:“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五)第3段讲了几个层次,用了哪些动词以增强表现力?分析:本段写了三层意思:第一层,得脱后的喜悦;第二层,受误会后的困境;第三层,得舟后急于南下的急迫心情。要求学生注意画出那些既能准确表明作者活动的特点,又能表达作者急切、紧张的心情,以及连续所经历的坎坷的动词;领会作者用词灵活多样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极富表现力的动词有:“奔”写出了当时迫不择路的极快速度;“变”“诡”二字反映了形势突变以及自己采取的果敢行动;“避”“出”“渡”“入”“展转”“至于”等一连串动词,反映了作者迅速离开险境的情况,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急于南下组织力量抗元以报效国家的急切心情。(六)第4段如何划分层次?分析:第一层:“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唉!我接近死亡的危险,真不知有多少次了啊!“之”,结构助词。“者”,指示代词,代及于死的情况。“其”,语气词,表测度。)用“呜呼”引出“及于死”的危难,总起下文。第二层:承接上文,连用了“……当死”“几……死”“……死”等17个排比句,最后用一“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情感真挚,气势磅礴,大大提高了表达效果。第三层:“呜呼!死生,昼夜事也……痛定思痛,痛何如哉!”(……痛苦过去了再回想痛苦,那是多么的痛苦啊!“痛何如”即“如何痛”;为强调“痛”,故将“痛”提前)三句,把思想感情向前推进,进一步抒发了出生入死而国事难为的伤痛。(七)诗集的由来是怎样的?分析:文天祥“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在患难当中,有时用诗来记录所遭遇的事情,现在保存着那些稿本不忍心丢掉……)。(八)结集的目的是什么?\n分析:目的是“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打算把它藏在家里,使后世人阅读它,同情我的志向啊。文天祥的志向是什么?中兴复国。)(九)为什么要以《指南录》命名?分析:取诗集中《扬子江》一诗“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句意命名,表达了作者心指南宋、冒死南归的一片忠贞爱国之情。(十)本文是什么文体?表达方式上有什么显著特色?分析:本文是一篇序跋文章,作者通过对自身出使元营、逃归永嘉的历程的记叙,扼要地叙述了诗作产生的背景,同时也简要说明了诗集编辑的体例和目的,作序的时间和诗集命名,是一篇典范的书序;但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叙事散文。写作上的特点是记叙中兼用了抒情和议论。三、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我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通过考试曾出现过许多进士、状元,随着时间流逝,这些堪称人物的名字早已被世人淡忘了,但有一个人物却不是因为他曾经是状元而被人们熟记,而是因为他凛然的正气和忠贞的爱国精神而留传千古,这个人物就是文天祥。我们在初中第六册的古代诗歌中曾学过他的一首七言律诗,有谁还记得这首诗的篇名和名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的诗歌,特别是他后期的诗歌,大多是叙述他抗元的战斗经历和表达他以死报国的决心,今天我们要讲读的这篇课文(板书课题、作者)就是文天祥为自己的诗集写的一篇序言。简介作者(参看人教社1991年5月第1版高中第四册《教参》第166页)。(二)指导预习:学生阅读“预习提示”,教师提问并归纳“提示”要点:(1)为什么称《后序》;(2)诗集的命名由来;(3)课文的主要内容(书序的一般格式);(4)课文采用的表达方式和遣词造句的特色。根据要点让学生:1.初读课文,给全文划分段落层次: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记叙部分);第二部分:第5~6自然段(说明部分)。2.细读(或诵读)课文,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意。教师巡堂进行答疑、提问并归纳有关字词的读音、释义和用法。实词(课本已有注释的除外):\n缙绅:原意是插笏于带,旧时官宦的装束,转用为官宦的代称、修辞上称为借代。缙,也写作“”,插。绅,束在衣服外面的带子。萃:聚集。会使辙交驰:使,使者。名词。奉使往来:使,使命。名词。意使遇哨:使,假使。连词。使北营:使,出使。动词。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谓……为……”,“说……是……”。觇(ch1n):窥视、观测。遽(j)):匆忙。自度(duó):度,估计,忖度。付之度(d$)外:度,所考虑的、所打算的。庶几(j9):也许可以,表示希望。无聊:无所依托。迥(ji%ng):远。靡(m!):无。虚词(参看课本第296页,虚词用法(三),并要求学生摘抄或画出有关例句):莫知计所出:莫,在句中用作不定代词,充当主语,相当于“没有人”;所,在句中用作助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名词性短语。全句译为:谁都想不出办法来。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所字结构,后面有名词“舍”(或名词性结构),则此“所”字结构起定语作用。为巡船所物色:“为”和“所”相呼应,表示被动。为巡徼所陵迫死:同上。当国者:者,助词。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译为“……的人”。以上字词的释义或正音,不必在“指导预习”一栏中全部列出。为便于归纳,像一词多义的“使”“度”,还有“数”“分”“间”等字词可放在讲读有关句段时详细解释。(三)按段落顺序进行,先作补充注释,然后朗读,并归纳段落大意。1.第1段。①萃——集。\n②会使辙交驰——在元军逼近首都临安的情况下,南宋朝廷为苟延残喘,曾多次派人前往元营求和。在文天祥之前,先后出使元营的有陆秀夫、刘(ji6)、杨应奎等人。③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猜想元军统帅也还可以用言辞来打动的。意,猜想、揣度。④觇(ch1n)——偷偷地察看。本段大意:叙述出使元营的背景和意图。2.第2段。①予自度不得脱……叔侄为逆——伯颜尝引天祥与吴坚等同坐。天祥面斥贾余庆卖国,且责伯颜失信。吕文焕从旁谕解之,天祥并斥文焕及其侄师孟:“父子兄弟受国厚恩,不能以死报国,乃合族为逆,尚何言?”文焕等惭恚。伯颜遂拘天祥,随祈请使北行。②“将以有为也”——语出韩愈《张中丞传后叙》:“城陷,贼以刃胁降云(南霁云);巡(张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又降霁云,云未应,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张巡、南霁云皆唐代名将,守睢阳,杀安禄山叛军十余万人,终因兵尽粮绝,城被叛军攻破,不屈而死。本段大意:叙述被元营拘留的原因。3.第3段。①得间奔真州——天祥与其客杜浒等12人趁夜逃到真州。真州安抚使苗再城曾出迎,并共同商定以两淮兵为主力进攻元军的计划,所以下文说“中兴机会,庶几在此”。这计划后来未能实现。②维扬帅下逐客之令——指李庭芝下令通缉文天祥一事。按:苗再成曾派20名士兵护送文天祥,抵扬州城时,夜方四鼓,听守门人说:“制置司(指李庭芝)下令捕文丞相甚急。”天祥不得不变姓名逃亡。本段大意:叙述从京口脱险,辗转逃亡,达于永嘉的经历。4.第4段。①出无可奈何——“出”后省“于”,由于的意思。②死生,昼夜事也——“死生”是偏义复词,偏“死”,“生”字无义。③层见(xi4n)错出——不断出现的意思。错出,交错出现。本段大意:抒发以死报国的心志。5.第5段大意:说明诗集中卷次的划分情况和结集的目的。6.第6段大意:说明作序的时间和诗集的题名。\n补充注释:宋恭宗(年号德佑)在位仅一年。德佑二年三月,伯颜入临安,掳帝北去。同年五月,宋端宗即位于福州,改年号为景炎。(四)结构层次和写作特点分析。1.用提问导入。①学习这篇文章须用倒读法,请大家先看最后两段,说说它们属于哪一种表达方式?(说明。)②说明了哪些问题?(见段意)③试将所说明的问题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书的一般常识(卷数、书名、作序时间);一类是有特殊内容的(结集目的)。④在这两段话中,哪一句话是关涉全篇的?(“使来者读之,悲余志焉”。)2.进行讨论(四人一组)。①第5、6两段作为诗集的说明在书序体裁中是最不可少的,为什么被置于最后?②前四段跟这两段有怎样的联系?小结:①前四段从总体上看,是用来说明诗的产生背景;分别来看,第1段说缘起,第2、3段说事实背景,第4段说作诗时的心态。知道这样的背景,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诗的内容。③从第2、3段可以看出,诗集中卷次划分的标准正是这段所记叙的作者的行程;第4段是作者心志的集中描述,是为下文“悲余志”一语作铺垫的。③先说背景后说有关诗集的问题,便无须再作任何解释,言简而意赅,有水到渠成之效。3.板书示例(在全班讨论中随手写出)。4.据板书即可归纳出记叙、抒情和说明相结合的写法(说明:由于第4段中也含有议论成分,把议论加进去也可)。(五)复述文天祥的遭遇。1.复述的准备。分两步:先逐段讨论复述中应注意的问题,然后全班齐读一遍。第1段应注意的是:①时间(只有两天,即德佑二年二月十九日和“翌日”)。②出使元营原因(兵临城下、“北邀当国者相见”)。③作者的意图(“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④作者任职及官衔。第2段应注意的是:①主要是被拘留和被挟北行二事。②先说初至北营的情况,后说情况的变化;说情况的变化,又是先说变化的原因,后说变化的过程。③说被拘留一事,重在“求死”一语;说被挟北行一事,重在“隐忍以行”一语。\n第3段应注意的是:①重点是在真州和维扬两地的遭遇,一起一落要说得清楚。②出北海以后只说南返的路线。2.学生分段复述。(略)提示:复述中可适当地利用注释中提供的史料。(六)诵读第4段。1.诵读的准备。先划出大的层次。可分两层:前一层(开头至“而死固付之度外矣”)抒发在所历险境中的情怀;后一层(“呜呼!死生,昼夜事也”至段末)抒发作序时“痛定思痛”的情怀。前一层是诵读中的难点。用“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统领出以下18个排比句,关键是要记住这18个排比句的顺序。以下是按行程排列的简表,有助于记忆(学生边读边归纳)。①在临安城外北关:诋大酋;骂逆贼;与贵酋争曲直。②京口至真州:备不测;为巡船所物色;逐之城外。③在扬州:竟使遇哨;进退不由。④扬州至高邮;桂公塘土围中;贾家庄受凌迫;迷失道;避哨竹林中;制府檄下。⑤城子河至通州:舟与哨相先后;至海陵,如高沙;道海安、如皋;几以不纳死。⑥航海南归:以小舟涉鲸波。2.诵读练习。基本方式是齐诵、自由练习诵读、诵读的检查。以下是指导诵读的要点:①可以分层练习,难背诵的地方(主要是上表中③④⑤三项,即由扬州经高邮至通州这一段经历)要反复进行练习。②要提示学生,18个排比句中包含着叙事成分,作为前两段概括叙事的补充,但它们的基调是抒情,抒发了作者为国捐躯、万死不辞的情怀,读时要表现出这种基调来。③为了有效地表现出这种基调,首先要突出各句中的重音,如“诋”“骂”“争”“备不测”“物色”“彷惶”等等;其次要注意停顿,每个分号处都应有较长的停顿。④要细心品味两上“呜呼”和三个“矣”所表现的语气是有区别的。第一个“呜呼”表达了已将生死置于度外的感情;第二个“呜呼”表达了山河破碎、国事难为的伤痛;第一个“矣”处于统领句末,有提示下文的作用,宜重读;第二个“矣”处于前一层结句之末,有总结上文的作用,宜轻读;第三个“矣”,处在文意转折(“而境界危恶”)之前,宜急收。\n⑤后一层(第二个“呜呼”至段末)语气逐句上升,至痛如何哉”达于高潮。(七)归纳中心思想。1.讨论问题。①文天祥辞相印不拜而出使元营这件事说明了什么?(不计个人利害,图救国之策。)②文天祥被拘留时“但欲求死”后来随祈请使北行,理当自杀而“隐忍以行”,这两种做法是否相互矛盾?(不矛盾。“求死”是因为“不得脱”,以死保全名节;“隐忍以行”,是因为有机会逃脱,还可以有所作为,图救国之策。)③“昔人云:‘将以有为也。’”这句话是否可以删去?(删去后并不影响上下文的连贯性,但此句是下文的纲,作者历尽限险而不死,就因为他有这样一个坚强的信念。)④文末特地点出诗集的题名,有什么含义?(以磁针南指比喻作者效忠祖国的强烈感情。)2.中心思想。本文表达了作者在国难当头时刻锐身自任的气概、坚贞不渝的节操和以死报国的决心。【小资料】(一)重点内容图示。(二)作者。文天祥(1236~1283)南宋大臣,杰出的民族英雄、文学家、诗人。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宋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宋理宗祐宝四年(1256)考取进士第一名。曾任湖南提刑,知赣州(现江西赣州市)。德祐元年(1275),元军进迫宋都临安(今浙江杭州),文天祥应勤王诏,捐家产作军费,率义军万余人起兵抗元。不久元军大举南下,驻军于皋亭山,文天祥以资政殿学士身份出使元军议和,被扣,后在北解途中逃脱,经海路转至福州,拥立端宗,图谋恢复,转战东南,终兵败被俘。次年送至大都(北京)宁死不屈,从容就义。时年仅46岁,遗有《文山先生全集》二十七卷。《指南录》是文天祥自由出使北营到南返福州期间的诗作。以《扬子江》诗中“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之句命意,以表达作者心向南宋,冒死南归的一片丹心。(三)《后序》编入课本,在第5段“悲予志焉”后面删去一段文字:\n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余谬;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于母,母不许;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赖天之灵,宗庙之福,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所谓誓不与贼惧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嗟夫!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复何憾哉!(四)有关文天祥的祠联。浙江温州文信国①祠联;久要不忘平生之言,古谊若龟鉴②,忠胆若铁石;敢问何为浩然正气③,镇地为河岳,丽天为日星④。花外予规⑤燕市⑥冷;柳边精卫⑦浙江潮。北京文天祥祠联:南宋状元宰相;西江孝子忠臣。正气贯人寰,河岳日星传万世;明禋崇庙观,丹心碧血照千秋。海丰县方饭享联:热血腔中只有宋;孤忠岭外更无人。注释:①文信国:文天祥曾被封为信国公。②龟鉴:龟,龟卜;鉴,镜子。龟鉴,借鉴。③浩然正气:《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④镇地为河岳,丽天为日星:文天祥《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⑤子规:鸟名。又名杜鹃,鸣声悲切,从夜鸣叫到天明,声似“不如归去”。有“杜鹃啼血”之说。李白《蜀道难》:“又见子规啼夜月,愁空山。”⑥燕市:元大都,今北京。⑦精卫:神话中的鸟。“精卫填海”,常指按照已定目标,奋斗不止。⑧禋:祭祀。(五)补充注释。[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二月”应是“一月”之误。根据:1.“序自吴门被命入卫,……乃王正(正月)二日……十九日,太皇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指南录?自序》)\n2.“德祐二年春正月……乙酉(十九日),以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丙戌(二十日),命天祥同吴坚使大元军。”(《宋史》卷47《瀛国公本纪》)[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陈)宜中乃白太皇太后,泰表求封为小国,太后从之。”“以贾余庆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刘岊(ji8)同签枢密院事,与吴坚、谢堂、家铉翁并充祈请使,诣元大都。”《续资治通鉴》卷182)[昔人云:“将以有为也”]“将以有为也”是唐朝名将南霁云的话。南霁云与张巡俱系唐朝抗安禄山叛乱的名将。韩愈的《张中丞传后序》:“城陷,贼以刃胁降云;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又降霁云,云未应。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六)文中涉及的一些史料。1.吕师孟构恶于前:吕师孟是汉奸吕文焕(本是宋朝守襄阳的主将,后投降元朝)的侄子,他是宋朝兵部侍郎,曾在德祐元年十二月出使元军,求称侄纳市,以成和议,元人不许。“构恶”系指他所做的坏事。后面的斥骂吕师孟“叔侄为逆”与此处相呼应。2.贾余庆献谄于后:贾余庆官同签书枢密院事,知临安府,文天祥辞相印后作右丞相。德祐二年二月元使者入临安封府库之后,他以右丞相充祈请使使元。《指南录?纪事》诗序说:“及予既絷维,贾余庆以逢迎继之,而国事遂不可收拾。”又《则堂》诗序说:“北入京城,贾余庆迎逢卖国,即令学士降诏俾天下州郡归附之……”这就是所指“献谄于后”的事实。3.维扬帅下逐客之令:李庭芝驻维扬(扬州),故称他为维扬帅。李庭芝误信情报,以为文天祥到真州说降,派人令苗再成杀文天祥。苗再成不忍,假意请文天祥出城看城垒,及至出城,拿出李庭芝的命令给他看,把他关在城外。文天祥仍想见李庭芝,奔扬州,走到城下,听守门人谈话,说“制署司下令捕文丞相甚急”,他于是变姓名为刘洙,东行准备入海。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学生背诵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后,指出《<指南录>后序》一文就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生动解释。二、作者及时代背景简介。\n宋理宗景定五年(1264年),元已基本上稳定地统治了北方和中原地区,迁都于大都(今北京),并不断南侵。当时南宋王朝的奸相贾似道只顾追求欢乐,不问边事,国势岌岌可危。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年),元将伯颜大举入寇,前锋直达鄂州(今湖北武昌),朝廷闻报,惊恐万状,乃下诏勤王。次年(宋恭宗德佑元年),贾似道迫不得已,亲自都督诸路军马与元军大战于池州(今安徽贵池),结果大败,伯颜进占建康(今江苏南京)。至德佑二年(1276年)初,又进逼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本文开头说的“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就是上述形势说的。[附录]关于文天祥起兵勤王,史书上有这样的记载:“勤王诏至赣(今江西赣州),天祥捧之涕泣,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山蛮,得万人,遂入卫。天祥性豪华,平生自奉甚厚,声伎满前。至是,痛自损抑,以家赀为军费。……闻者为之感动。”三、朗读并补充注释。按段落顺序进行,先作补充注释,然后朗读,并归纳段落大意。1.第1段。①萃——集。②会使辙交驰——在元军逼近首都临安的情况下,南宋朝廷为苟延残喘,曾多次派人前往元营求和。在文天祥之前,先后出使元营的有陆秀夫、刘岊(jié)、杨应奎等人。③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猜想元军统帅也还可以用言辞来打动的。意,猜想、揣度。④觇(chān)——偷偷地察看。本段大意:叙述出使元营的背景和意图。2.第2段。①予自度不得脱……叔侄为逆——伯颜尝引天祥与吴坚等同坐。天祥面斥贾余庆卖国,且责伯颜失信。吕文焕从旁谕解之,天祥并斥文焕及其侄师孟:“父子兄弟受国厚恩,不能以死报国,乃合族为逆,尚何言?”文焕等惭恚。伯颜遂拘天祥,随祈请使北行。②“将以有为也”——语出韩愈《张中丞传后叙》:“城陷,贼以刃胁降云(南霁云);巡(张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又降霁云,云未应,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张巡、南霁云皆唐代名将,守睢阳,杀安禄山叛军十余万人,终因兵尽粮绝,城被叛军攻破,不屈而死。本段大意:叙述被元营拘留的原因。3.第3段。\n①得间奔真州——天祥与其客杜浒等12人趁夜逃到真州。真州安抚使苗再城曾出迎,并共同商定以两淮兵为主力进攻元军的计划,所以下文说“中兴机会,庶几在此”。这计划后来未能实现。②维扬帅下逐客之令——指李庭芝下令通缉文天祥一事。按:苗再成曾派20名士兵护送文天祥,抵扬州城时,夜方四鼓,听守门人说:“制置司(指李庭芝)下令捕文丞相甚急。”天祥不得不变姓名逃亡。本段大意:叙述从京口脱险,展转逃亡,达于永嘉的经历。4.第4段。①出无可奈何——“出”后省“于”,由于的意思。②死生,昼夜事也——“死生”是偏义复词,偏“死”,“生”字无义。③层见(xiàn)错出——不断出现的意思。错出,交错出现。本段大意:抒发以死报国的心志。5.第5段大意:说明诗集中卷次的划分情况和结集的目的。6.第6段大意:说明作序的时间和诗集的题名。补充注释:宋恭宗(年号德佑)在位仅一年。德佑二年三月,伯颜入临安,掳帝北去。同年五月,宋端宗即位于福州,改年号为景炎。四、结构层次和写作特点分析。1.用提问导入。①学习这篇文章须用倒读法,请大家先看最后两段,说说它们属于哪一种表达方式?(说明。)②说明了哪些问题?(见段意)③试将所说明的问题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书的一般常识(卷数、书名、作序时间);一类是有特殊内容的(结集目的)。④在这两段话中,哪一句话是关涉全篇的?(“使来者读之,悲余志焉”。)2.进行讨论(四人一组)。①第5、6两段作为诗集的说明在书序体裁中是最不可少的,为什么被置于最后?②前四段跟这两段有怎样的联系?\n小结:①前四段从总体上看,是用来说明诗的产生背景;分别来看,第1段说缘起,第2、3段说事实背景,第4段说作诗时的心态。知道这样的背景,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诗的内容。②从第2、3段可以看出,诗集中卷次划分的标准正是这段所记叙的作者的行程;第4段是作者心志的集中描述,是为下文“悲余志”一语作铺垫的。③先说背景后说有关诗集的问题,便无须再作任何解释,言简而意赅,有水到渠成之效。3.板书示例(在全班讨论中随手写出)。4.据板书即可归纳出记叙、抒情和说明相结合的写法(说明:由于第4段中也含有议论成分,把议论加进去也可)。五、布置作业。1.复述文天祥的遭遇。要求是用自己的话来叙述,不要照书逐字逐句对译,培养领悟的习惯和口头表达能力。2.诵读第4段。要求当堂成诵,读得有感情。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述文天祥的遭遇。1.复述的准备。分两步:先逐段讨论复述中应注意的问题,然后全班齐读一遍。第1段应注意的是:①时间(只有两天,即德佑二年二月十九日和“翌日”)。②出使元营原因(兵临城下、“北邀当国者相见”)。③作者的意图(“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④作者任职及官衔。第2段应注意的是:①主要是被拘留和被挟北行二事。②先说初至北营的情况,后说情况的变化;说情况的变化,又是先说变化的原因,后说变化的过程。③说被拘留一事,重在“求死”一语;说被挟北行一事,重在“隐忍以行”一语。第3段应注意的是:①重点是在真州和维扬两地的遭遇,一起一落要说得清楚。②出北海以后只说南返的路线。2.学生分段复述。(略)提示:复述中可适当地利用注释中提供的史料。二、诵读第4段。1.诵读的准备。先划出大的层次。可分两层:前一层(开头至“而死固付之度外矣”)抒发在所历险境中的情怀;后一层(“呜呼!死生,昼夜事也”至段末)抒发作序时“痛定思痛”的情怀。\n>>>前一层是诵读中的难点。用“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统领出以下18个排比句,关键是要记住这18个排比句的顺序。以下是按行程排列的简表,有助于记忆(学生边读边归纳)。①在临安城外北关:诋大酋;骂逆贼;与贵酋争曲直。②京口至真州:备不测;为巡船所物色;逐之城外。③在扬州:竟使遇哨;进退不由。④杨州至高邮:桂公塘土围中;贾家庄受凌迫;迷失道;避哨竹林中;制府檄下。⑤城子河至通州:舟与哨相先后;至海陵,如高沙;道海安、如皋;几以不纳死。⑥航海南归:以小舟涉鲸波。2.诵读练习。基本方式是齐诵、自由练习诵读、诵读的检查。以下是指导诵读的要点:①可以分层练习,难背诵的地方(主要是上表中③④⑤三项,即由扬州经高邮至通州这一段经历)要反复进行练习。②要提示学生,18个排比句中包含着叙事成分,作为前两段概括叙事的补充,但它们的基调是抒情,抒发了作者为国捐躯、万死不辞的情怀,读时要表现出这种基调来。③为了有效地表现出这种基调,首先要突出各句中的重音,如“诋”“骂”“争”“备不测”“物色”“仿徨”等等;其次要注意停顿,每个分号处都应有较长的停顿。④要细心品味两上“呜呼”和三个“矣”所表现的语气是有区别的。第一个“呜呼”表达了已将生死置于度外的感情;第二个“呜呼”表达了山河破碎、国事难为的伤痛;第一个“矣”处于统领句末,有提示下文的作用,宜重读;第二“矣”处于前一层结句之末,有总结上文的作用,宜轻读;第三个“矣”,处在文意转折(“而境界危恶”)之前,宜急收。⑤后一层(第二个“呜呼”至段末)语气逐句上升,至痛如何哉”达于高潮。三、归纳中心思想。1.讨论问题。①文天祥辞相印不拜而出使元营这件事说明了什么?(不计个人利害,图救国之策。)②文天祥被拘留时“但欲求死”后来随祈请使北行,理当自杀而“隐忍以行”,这两种做法是否相互矛盾?(不矛盾。“求死”是因为“不得脱”,以死保全名节;“隐忍以行”,是因为有机会逃脱,还可以有所作为,图救国之策。)\n③“昔人云:‘将以有为也。’”这句话是否可以删去?(删去后并不影响上下文的连贯性,但此句是下文的纲,作者历尽限险而不死,就因为他有这样一个坚强的信念。)④文末特地点出诗集的题名,有什么含义?(以磁针南指比喻作者效忠祖国的强烈感情。)2.中心思想。本文表达了作者在国难当头时刻锐身自任的气概、坚贞不渝的节操和以死报国的决心。五人墓碑记·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以及对比论述的方法。2.了解本文跌宕多姿而又组织严密的特点。3.认识五位义士“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斗争精神,理解作者关于生死价值的阐述。【教学重点】1.夹叙夹议,运用对比方式进行议论,同时兼用抒情的写法。2.在熟读的基础上,掌握本文涉及到的实词及文言句式,进一步巩固词类活用,以增强语感,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教学难点】1.本文叙述和议论之间的转承结合。2.运用注释,系统了解有关历史背景,并由此领会五人牺牲的价值和意义。【教学安排】三教时【教学过程】第一教时一.导入:\n鲁迅先生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今天我们学习的文章中的五位主人公就是这样为民请命的人,是舍身求法的人。板书:五人墓碑记张溥(pú)二.作者介绍:张溥,字天如,号西铭,江苏太仓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社会活动家。自幼刻苦自励,勤奋好学,每次读书一定要先亲手抄一遍,抄后读过即焚去,然后再抄、再读、再焚,至七次始罢。崇祯四年进士,曾集郡中文士,结复社评议时政,为权贵所恶,后以党祸而死。著有《七录斋集》等。三.听课文录音,注意读音和节奏注意下面的读音蓼li?o洲阉yān(指太监,文中逆阉、大阉专指魏忠贤)旌jīng(表扬)湮yān(埋没)皦jiǎo皦(通“皎皎”,名声显赫的意思)敛赀zī(同“资”,钱财)缇骑tíjì(橘红色的士兵,这里专指明代锦衣卫)抶chì(笞打,鞭打)溷藩hùnfān(厕所) 傫lěi曷hé(同“何”)逡巡qūnxún(欲进不进,迟疑不决的样子)缳huán(绳索,套索)暴pù(同“曝”,显露)谥shì(死后追封的称号)户牖yǒu(窗洞,这里指代家忠)詈lì(骂)冏ji?ng(光、明亮)四.学生再读一遍课文五.说说从课文中读到了什么。……提示:1、五人是那些人?他们都是怎样的人?哪里人?2、他们是因为什么而与阉党斗争的?3、作者仅仅在写他们的斗争经历么?4、作者写作的目的是什么?5、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赞扬五人的精神的?……教师归纳:这是一篇墓碑记,这种文体通常记述死者的姓氏、籍贯、出身、经历等情况的,但这篇墓碑记却打破这种写法,他通过叙写苏州五位义士反抗阉党的经历,赞扬了五人仗义抗暴,不怕牺牲、至死不屈的英勇行为,肯定了他们斗争的重要意义,进而阐述了“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道理。六.在课文中找出能转换行文角度的过渡句\n……第1自然段的最后一句:“呜乎,亦盛矣哉!”用抒情方式结住叙事以引起议论。第2自然段的最后“独五人之激缴,何也?”一句设问引起叙事。第3自然段的开头“予犹记……”,其作用领起叙事。第5自然段的开头“嗟夫”,表示上文(3、4自然段)的叙事已终结,由此转入大段议论。第6自然段的开头“由是观之”,承接上文(5自然段)的议论并进一步展开教师总结:从这里看出,这篇文章叙事议论有机融合,文章的第一部分(开头至第四段)主要是记叙,第二部分(第五段至结尾)主要是议论。但在记叙中又夹着议论,在议论中又夹着记叙。叙议结合,是文章的优点。七.时代背景:明王朝为维护其反动统治,设立了锦衣卫等特务机构,在全国范围内由上到下地建立了一整套特务统治。这些机构的组织者,大多是皇上宠信的宦官。宦官魏忠贤把持朝政达七年之久,党羽遍布天下。应天巡抚周起元得罪于魏阉而被免职。已削职乡居的周顺昌(蓼洲周公),同情周起元,当众辱骂魏阉,魏因此怀恨在心。天启四年,魏阉借机指使死党苏州巡抚毛一鹭加罪周顺昌并逮捕了周顺昌。这一行为激起了苏州人民极大愤慨,于是趁毛一鹭等人逮捕周顺昌之机,群起反抗。他们毁官府,杀缇骑,毛一鹭躲进厕所才免一崐死。这次斗争被镇压后,朝庭在苏州大肆捕人,颜佩韦等五人挺身而出,慷慨就义。一年以后魏阉被皇帝贬往凤阳看陵,魏忠贤于途中畏罪自杀。周顺昌冤案始得昭雪,魏忠贤生祠一夜被捣毁。苏州乡绅吴默等人收葬颜佩韦等五人尸体重葬于魏生祠原址,并立了墓碑。八.作业布置。翻译课文1—4段。第二教时教学内容:翻译1-4段,掌握“之”“于”“而”“以”等虚词、“激”“止”“闻”等实词、倒装,判断,通假古今意等语法现象。理解根据中心选择材料的写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昨天我们基本梳理了文章的内容,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来归纳一下:……\n本文是一篇墓碑记,文章通过记叙五人与阉党斗争并最后献身的经过,赞扬了五人坚持正义,视死如归,英勇不屈的精神,阐述了“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的道理。二.好,昨天我们说到记叙五人与阉党斗争并献身的经历主要集中在1—4段。1.下面我们再听一边课文录音1—4段,感悟他们的这种杀身成仁的精神。……2.先请四位同学来翻译一下,要求能脱离翻译本。(1)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这)五个人是在周蓼洲先生被逮捕的时候被正义激发而死于这件事的。到现在,吴郡中的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贤明的士大夫向执政的人请示后,立即清理魏忠贤被废祠堂的地址来安葬他们的遗体;并且树立石碑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在他们的坟墓之门前,用来表扬他们的行为。唉,也真是盛大隆重的事啊!注意的词语:盖:发语词当:在……的时候之,取独而:连词,表结果焉:兼词,于之,在这件事注意的句子:五人者,盖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判断句:……者,……者也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被动句:于,被,表示被动小结:这段交待为五人建墓立碑的经过和目的。(2)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夫十有一月之中,这五人的死,距离现在修墓来埋葬他们,那时间只有十一个月罢了。这十一个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所有富贵人家的人,意气昂扬踌躇满志这类人,他们因为生病而死,死而埋没不值得去说的人,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也已经太多了,何况乡间的没有声名的人呢?唯独这五人能名声显赫,为人挂念,这是为什么呢?\n注意的词语:墓:名作动,筑墓而:表顺承止:通“只”有:通“又” 徒:这类人 疾病:名作动,生病 不足道:不值得称道 之:①结构助词,的②取独 皦皦:通“皎皎”,这里指名声显要,被人记挂小结:运用对比,赞颂五人的壮举。(3)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我还记得周公被戴捕,在丙寅年三月十五日。我们社的那些品行可作为读书人表率的人,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替他声张正义,募集钱财来为他送行,哭声震动天地。穿红衣服的卫士手握宝剑向前,问:“谁为他们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是时以大中丞抚 吴者为魏之哭泣?”大家不能忍受,笞打并打倒他们在地。这时以大中丞身份担任吴郡巡抚的人是魏忠贤的私人毛一鹭,公之 逮 所由 使 也。吴之民 方痛心 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 则死党毛一鹭,周公被逮捕就是由他主使的。苏州百姓正痛恨这件事,于是趁他大声呵叱的时候,就噪 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呼叫着追赶他。毛一鹭藏匿在厕所里才逃脱不久(他)用苏州百姓暴乱的罪名向朝庭请示,追究这事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斩了这五人,这五人是: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就是现在并葬在坟墓里的人。注意词语:之:①取独②结构助词,的③代词,代周顺昌望:农历每月十五日行为士先者:品行是读书人榜样的人声义:伸张正义,声,名作动,声援,声张赀:通“资”,钱财而:表修饰哀:同情,这里引申为哭泣抶:鞭打,笞打仆:使动,使……倒下抚:动词,作……的巡抚使:主使痛心:痛恨于心溷藩:厕所按:①握着②追究以:①来,表目的②以……的身份③地,表修饰④以……罪名\n注意语句:谁为哀者:谁为他们哭泣,省略句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判断句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判断句请于朝:于朝请,向朝廷请示,倒装句小结:这段文字记叙了苏州暴动的起因和经过。(4)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然而,(这)五(个)人受斩刑的时候,神情昂然,喊着中丞的名字而骂他,谈笑着死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被)砍下的首级放在城上,脸色没有一点改变。有贤明的士大夫拿出五十两银子,买了五人的首级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用匣子盛好它,终于同尸身合在一起。所以现在的墓中,是完完整整的五(个)人。注意的词语:当:接受詈:骂以:地,表修饰颜色:脸色(古今意)少:稍微五十金:五十两银子函:盒子,这里用作动词,用盒子装卒:终于,最后全:完完全全小结:这一自然段追叙五人牺牲的壮烈情景,突出他们慷慨激昂、视死如归的气慨。三.这四段文字记叙五人与阉党斗争的经过与慷慨就义的情景。1.大家思考:作者在叙述描写时是围绕他们的哪一点来写的? ……坚持正义。2.好的,可以用课文的那句话来归纳?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3.好的,接下来大家看看,文中那些内容来写“激于义”的。……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资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众不能堪,抶而仆之。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n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4.说得好,下面思考:苏州暴动形式复杂,声势浩大,为什么作者仅仅抓住“激于义”来写?……因为作者接下来要赞扬五人的这种坚持正义的精神,进而阐述“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道理。看起来文章的选择真是根据中心的表达需要来确定的。作者这样取舍,原来是为下文的议论在作铺垫。四.作业 翻译课文5—7段。第三教时教学内容:翻译5—7段,继续进行文言学习,理解正反对比论述的作用。一.复习导入:昨天我们学习了五人与阉党斗争的经过,感受了他们“激于义”的精神,明白了根据中心选择材料的写法。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作者议论的方法。二.先请同学们听课文5—7段的录音,准备翻译。……好,今天我们也要像昨天一样能脱离翻译本进行翻译。1.嗟夫! 大阉之乱, 缙绅而能 不易 其 志者, 四海之大, 唉!在魏阉乱政的时候,当官而能够不改变自己的志节的,(在)全国(这样)的广大地域,有几 人 欤?而 五人 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有几(个)人呢?而(这)五(个)人生在民间,平时没有受到过诗书的教诲,却能为大义所激励,蹈 死 不顾, 亦 曷故哉? 且 矫诏 纷出,踏上死地而不反顾,(这)又(是)什么缘故呢?况且(当时)假传的圣旨纷纷发出,\n 钩党之捕 遍于天下,卒 以 吾郡 之发愤一击, 不敢复对有牵连的(东林)党人的逮捕遍于天下,终于因为我们苏州(人民)的发愤一击,(阉党就)不敢再有 株治; 大阉亦 逡巡 畏义, 非常之谋 难于 猝 发, 待有牵连治罪(的暴行了);魏阉也犹疑不决,畏惧正义,篡位的阴谋难以立刻发动,(后来)等到 圣人之出 而投缳 道路: 不可谓 非 五人 之力也!当今皇帝即位,(魏阉)就吊死(在)路上,(这)不能说不是(这)五(个)人的功劳呀! 注意词语:乱:乱政 易:改变 欤:句末语气词,呢 编伍之间:指代民间闻……之训:接受……的教导 素:平素,平时 以:因为非常之谋:这里指篡位的阴谋 猝发:马上发动 出:这里指即位注意句式:激昂大义:被正义激励,倒装句,被动句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省略句,(魏忠贤)(于)小结:这段文字赞扬了五人坚持正义的精神,评价了他们的历史功绩。2.由是观之, 则今 之 高爵显位, 一旦 抵罪, 或 脱身以逃, 由此看来,那么今天那班(原先)爵位显赫的高官,一旦犯罪应受惩治(时),有的脱身逃跑,不能 容于远近,而又有 剪发 杜门、 佯 狂 不知 所之 者。不能被远近的人收留;又有(的人)剪发为僧,闭门不出,或假装疯狂,不知逃到什么地方去了。 其 辱 人 贱 行, 视 五人 之 死, 轻重固何如哉?是以\n他们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比起(这)五(个)人的死来,(意义)轻重到底怎样呢?因此蓼洲周公忠义 暴于朝廷, 赠谥 美显, 荣于身后; 而 五人 亦得以 周公墓洲忠义显露在朝廷,赠赐谥号使名声荣耀,在死后(非常)荣耀;而(这)五(个)人也得以 加 其 土封, 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凡四方之士 无有不过修建他们的坟墓,在大堤之上(立碑)列出他们的姓名,凡四方的士人经过(五人墓时)没有一个不而拜且 泣 者,斯固 百世 之遇 也!不然, 令 五人者 保跪拜而且流泪的人,这真(是)千载(难得)的机会呀!不这样(的话),假令(这)五(个)人保全 其 首领以 老于户牖之下,则 尽 其 天年, 人 皆得以 隶使之,他们的头颅而老死在家里,那么,(虽然)享尽他们的天年,但人人都可以把他们当做仆役来使唤, 安 能 屈豪杰之流, 扼腕墓道, 发其怎么能够使英雄豪杰们拜倒(墓前),在(他们的)墓道上紧握手腕表示非常愤慨,抒发他们 志士 之悲 哉!故 予与同社 诸君子 哀 斯墓 之徒有其石也, 而为之作为有志之士的悲叹呢!所以我和同社的各位先生,惋惜这(座)坟墓空有那(块)石碑,就替它 记, 亦 以 明 死生之大, 匹夫之 有 重于社稷也。写了这(篇)碑记,也借以说明死生的重大(意义),平民(一死)也有比国家(兴亡)重大的啊。 贤 士大夫者: 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n (前面提到的)贤明的士大夫:(是)冏卿吴公因之,太史文公文起、姚公孟长。注意词语:杜门:闭门不出 佯狂:假装疯狂 所之:逃到什么地方,之,逃 辱人贱行:不知羞耻的人格,卑贱的品行 视:比 固:①到底,加强反问②真的,加强感叹 暴:通“曝”,显示 土封:坟墓 美显:使名声荣耀。美,使……美;显,名声 斯:这百世之遇:千载难得的机遇 首领:头颅(古今意) 户牖:代家。户,门;牖,窗 尽:动词,享尽隶使之:像使唤奴隶一样使唤他们。隶,名词作状语,像奴隶一样屈:使动用法,使……屈身拜倒 之流:这些人 哀:惋惜徒:白白,空 为之记:为它写了这篇墓碑记。记,动词,作记明:形容词作动词,说明,阐明 匹夫:平民 社稷:国家于:①在,到②比注意句子:容于远近:于远近容,倒装(荣于身后、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斯固百世之遇也:判断句三.这两段文字在赞扬五人坚持正义的精神,并引申到所有平民的重要,提出“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道理。1.下面请同学们再看一遍5、6两段,说说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议论的? ……正反对比。2.好,请同学们找出两段文字中运用对比的内容。…… (1)把大阉乱政时五人的表现同缙绅的所作所为比较。原句: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2)把五人的慷慨赴死同高爵显位抵罪后的丑行比较。原句: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n(3)假设五人不死于义尽其天年而毫无意义,同他们现在所受的敬仰比较原句: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教师小结: 找得好,加上课文第二段把五人的死同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的死进行比较。通过这样正反对比,突出了五义士牺牲的光荣,使读者领会到五人“激于义而死”的意义是多么重大!也更加热烈地颂扬了五人“激于义而死”的献身精神。四.小结:本文以明确的立场,爱憎分明的感情,记叙了五人与阉党斗争的经历,高度评价了五位义士在反阉党的斗争中坚持正义的精神,得出“匹夫之死有重于社稷”的大道理。文章叙议结合,反复对比,使五人之义跃然纸上,展现了他们慷慨死义的壮烈事迹。五.作业品质·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高尔斯华绥及其创作。2、分析鞋匠格斯拉的人物形象,认识人物身上体现出的人类社会的优秀品质。3、理解本文所表达的主题思想。【过程与方法】1、学习小说中如何通过细节来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2、学会联系作家及时代背景正确解读文学作品的内涵。【情感态度价值观】更深层地理解格斯拉先生的“品质”,构建现代社会生存下的正确价值观,塑造自我的完善人格。【目标重点、难点】1、分析格斯拉这一人物形象,理解他身上闪现的优秀品质。2、领会作者在人物描写中包含的思想感情,理解本文所表达的主题思想。3、鉴赏小说的细节描写。【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n1、课前预习:(1)作家及时代背景约翰?高尔斯华绥,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出身于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在牛津大学学过法律。他的文学生涯开始得较晚,三十岁发表处女作,1906年长篇小说《有产者》问世,奠定了他成为英国第一流作家的地位。以后二十多年中写了大量作品,几乎每年出版一部小说和一个剧本。193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高尔斯华绥最重要的作品是两组三部曲:《福尔赛世家》(《有产者》《进退维谷》《出让》)和《现代喜剧》(《白猿》、《银匙》、《天鹅曲》)。《品质》写于1911年。作者描写的当时英国社会,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们追求享乐时髦,世俗的眼光衡量一切的标准就是金钱和利益。现代社会机器大生产几乎完全取代了原始的手工业生产,大公司行业垄断“大鱼吃小鱼”的情况愈演愈烈。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形下,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一些公司采用一些不符实际的广告招揽顾客,而为了追求剩余价值的最大化,商品的真正质量却在下降。一部分人于是对被挤压到社会边缘的传统的手工业无限怀恋,因为这些小本经营都实实在在、童叟无欺、质朴而踏实。(2)自读课文完成作业本1—7题(3)正音识字沁(qìn)人心脾靴(xuē)子一爿(pán)鬈(quán)曲赊(shē)账趿(tā)拖鞋蹙(cù)眉时髦(máo)褶(zhě)皱脚趾(zhǐ)诧(chà)异断炊(chuī)词语积累簇新:极新、全新。羞怯:羞涩胆怯。鬈曲:弯曲的。赊账:把买卖的货款在账上延期收付。迟钝:(感官、思想、行动等)反应慢,不灵敏。怜悯: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垄断:指把持和独占。潜在:存在于事物内部不容易发现或发觉的。时髦:形容人的装饰衣着或其他事物入时。褶皱:皱纹。抚爱:照料、爱护。喃喃:象声词,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迟缓:不迅速、缓慢。慈悲:慈善怜悯(原来是佛教用语)。成语积累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n不可思议:原来的意思是说道理涤妙,无法理解。现在多作无法想像讲。2、课堂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之前我们学习了《<指南录>后序》和《五人墓碑记》,我们明白:人类社会之所以始终存在希望,是因为每当黑暗笼罩时,总有思想的先驱掏出燃烧的心举过头顶,拆下肋骨当火把,照亮前行的路,如文天祥;总有行为的先导挺身而出无怨无悔,如“五人”;也总有无数平凡的人,以诚实的品格守护着社会的良知,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底层的光芒”,《品质》和《老王》都是体现这些平凡人的光辉的,他们的精神和伟人一样,在人们的心中永远发光。二.整体感知一般的小说不外乎就是描写典型环境,叙述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借此来反映一定的思想主题。这篇小说也讲述了一个故事,一个关于鞋匠格斯拉的故事。1.请问:在鞋匠格斯拉身上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请用两三句话来概述一下。……(提示:这是一个鞋匠,大家认为他的手艺怎么样?这么好的手艺,他的生意应该很好吧?)……明确:格斯拉是个十分出色的鞋匠,他能做非常好的靴子,但是他的生意却越来越清淡,可怜的老头儿后来就饿死了。作者在叙述故事时采用了明暗两条线索,一条的明线:我与格斯拉的故事;一条是暗线:格斯拉的故事。2.按照道理,格斯拉有那么好的做鞋手艺,他应该有很好的生意,可事实上他却饿死了,说明格斯拉一定生活在一个特殊的社会环境中。下面青同学们找出能反映格斯拉生活环境的句子或内容,简要评述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社会。……(1)26段:他们把一切垄断去了他们利用广告而不靠工作把一切垄断去了。我们热爱靴子,但是他们抢去了我们的生意我很快就要失业了,生意一年年地清淡下去了——资本垄断的社会(2)28段:他的店铺外面的两个橱窗中的一个漆上另一个人的名字了——也是个靴匠的名字在里面,现在已经缩成一个小间——同行的激烈竞争\n(3)64段:没有一个人能做出比他更好的靴子!但是也得看看同业竞争呀!他从不登广告!他肯用最好的皮革,而且还要亲自做。好啊,这就是他的下场——商业诚信的危机,小手工业者的悲哀教师归纳:这是一个工业垄断加剧,同行竞争激烈,许多人采用不正当的手段,偷工减料,不守诚信的社会。三.这篇小说写得最好的是刻画了靴匠格斯拉的形象,接下来我们重点来分析格斯拉的形象以及作者刻画的方法。1.请找出能体现格斯拉性格特点的句子或内容,并谈谈你的认识。……重点点评以下五点:(1)关于格斯拉“皮革”一般的外貌描写。(5段)这段外貌描写运用了比喻的方法,用“皮革”喻示其老实、执著的性格,这样的描写把格斯拉的形象和他的职业巧妙地融合了起来;“死板板”“僵硬”这些词语看似贬义,其实是赞扬,赞扬老格斯拉对品质的执著追求。(2)与“我”关于一双有响声的靴子的对话描写。(13—21段)很好地表现了格斯拉对自己手艺的自信,对顾客诚实、认真负责的态度。如“好像在盼望我撤回或重新考虑我的话”“不该”“是不是”“蹙蹙眉头”“严重的事”等等(3)格斯拉对大公司不顾质量滥做广告的斥责。(25、26段)既反映了资本主义垄断时期的时代背景,他的愤怒和斥骂也体现出他不愿粗制滥造、坑害消费者的职业道德。(4)我去做鞋子时它的表情和动作描写。(8-11段)表现了格斯拉对制靴投入了全部的热情和心血,认真细致和珍惜。如“像刚从靴子梦中惊醒过来”;对他卖出的靴子,他总是以“又批评又爱抚的眼光注视着,好像在回想他创造这双靴子时所付出的热情,好像在责备我竟这样穿坏了他的杰作”,他对皮革的关注,对靴子的热情远远超过他对顾客的关心。“他把我的脚放在一张纸上,用铅笔在外沿上搔上两三次,跟着用他敏感的手指来回地摸我的脚趾,想摸出我要求的要点。(5)年轻人与“我”关于格斯拉饿死的一段侧面描写。(60—67段)侧面写出格斯拉热爱靴子,把做靴子看的高与自己生命的敬业精神。这段文字与我们学过的一篇文章的结尾有点相似:《最后的常春藤叶》。这样的侧面描写能加深我们对人物的理解。……\n2.试用一句话归纳格斯拉的形象。……这是一位诚实敬业、热爱自己的手艺,宁可饿死也不愿降低靴子质量,在纷繁的世界里依然坚守自己的理想的底层劳动者的形象。四.研究探索。1.格斯拉有着最好的手艺,却遭受最悲惨的命运。请同学们从文中探索一下造成人物悲惨命运的原因是什么。……(1)格斯拉虽然贫穷,但宁可饿死也恪守职业道德的个性是他不幸的根源。他亲手制作靴子,不让别人碰;他精心制作,不惜时间;他用做好的皮革;他废寝忘食;他不预收工资……假如他换一种方式生活,他可能活得很好。(2)资本垄断,机器作坊,社会风化变坏的社会背景也是他不幸的原因。机器生产,工业垄断,挤压了小作坊的生存空间,人民追求时尚,把质量放在次要地位。他的悲剧命运也成为必然。教师归纳:格斯拉的悲剧真是由自身和社会两个原因造成的。2.其实这样的结局,细心的读者还可以从前文的铺垫中看出来。请找找看:……(1)第10段:我订做一双靴子要半个月(2)第28段,他的店铺外边两个橱窗的一个漆上了另一个人的名字了(3)第40段,他变得更加苍老、消瘦(4)第43段,仅一年时间,60岁的格斯拉仿佛已经75岁了(5)第48段,很快做好,生意清淡(6)第53段,最后一次收到学习时候,意外收到了账单所以第54段,当他的店铺没有他的姓氏,他的靴子也下架时,我们就有理由猜想到格斯拉不在人世了!五.小结:人类社会之所以始终存在希望,就是因为有像格斯拉一样恪守职业道德的人在,他们以正直、诚实的品格守护社会的良知和公正。小说以“品格”为题,目的正是以此来呼唤良知,呼唤公正。\n老王·教案【教学目标】1、品味作者平淡简捷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2、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人物的方法。3、学习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并以平等和人道主义的精神关注他们的疾苦。4、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人物的方法。2、学习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并以平等和人道主义的精神关注他们的疾苦。【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导入:亲爱的金塘中学七年级?班的同学们,大家好。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关注一些人和事。我在生活中也学会了关注,关注我的学生,关注我们的学校,关注我们社会的发展。通过关注,我了解到我们金塘是舟山一颗璀璨的明珠,各项事业正在蓬勃兴起。通过关注,我也知道金塘中学七年级?班的同学们才华横溢,激情满怀,今天能够跟同学们共同学习,倍感荣幸之至。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也不会缺少关注吧。比如关注伟人、明星,明星、伟人固然应该关注,而我们在生活中接触得最多的却是那些与我们没有亲情关系不起眼的普通人。也许他们同样值得我们去关注更关注。(注意:尽量营造出亲切平和的教学气氛,发现生活中的问题。)二、设问导读(一)画说老王:师:今天老师要给你们介绍一个十分不起眼的普通人,这就是杨绛笔下的老王。(出示课题)老王叫什么名字,我也不知道。我们先来看看他的画像。从画像上看,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何依据?(生:从他满脸的皱纹看,他是一个历尽沧桑的老人。生:从他破旧的衣着看,他是一个贫穷的老人。生:从他的表情看,他是一个善良的老人。从他佝偻的背影看,他是一个多病的老人……)(意在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对他人关注的习惯。)(二)走近老王:\n1、师:从画图来看,老王的确是一个普通人,写老王的作家可不是一个普通人。(简介杨絳。)杨絳——钱钟书——《围城》。(可请生读,解释“干校”)2、师:著名作家笔下的普通人自有他不凡之处。现在我们循着杨绛的笔墨,去走近老王。3、生:默读课文。(边读边体悟,琢磨老王的音容笑貌,一言一行,然后用——形式说)三、点拨导思(一)评说老王:师:刚才看了老王,现在又读了老王,老王在你的心目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用“老王是一个______的人,表现在_______。”的形式把自己对老王的印象表达出来。(生:老王是一个社会地位卑微的人。表现在他住在荒僻的小胡同、破破落落的大院、塌败的小屋里。生:老王是一个善良老实的人。表现在送冰时,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他送的冰比他的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生:他有一颗金子般的心。表现在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意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完成对文章内容的个性化理解。)师小结:各用一个字来概括老王的为人和处境,你觉得用哪两个字较合适。(生答略,师明确“善”和“苦”——生活艰苦和精神凄苦)(二)品味老王:师:全文写的内容很多,文章中最能打动你的是哪个片断?(投影)(生:最让我感动的是:老王临死还要送鸡蛋香油还人情这一情节。)师:有此同感的同学请举手。既然大家都认为这一段感动人,那么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一片断。1、听录音听录音。师:请同学们找出最感动或最欣赏的细节。2、小组交流体会。师:请同学们把自己的独到体会说出来,与大家分享。(1)课文中说老王“镶嵌”在门框里,“镶嵌”一词用得好。夸张手法,写出了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形态。(2)“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中“攥”字也用得好。写出了老王拿钱时激动的心情。\n(3)例如:“他面如死灰……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这段话用神态和外貌描写,暗示了老王的生计越来越艰难,身体已经到了即将崩溃的境地,也流露出了作者的同情和悲酸。(4)“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其中“强笑”表现了作者看见老王直僵僵的身体时压抑不住的悲酸和感动。教师相机引导:课文中老王的话语不多,却十分有表现力。“恩”“我不吃”“我不是要钱”话语简短,没任何修饰。想象是另一个蹬三轮的人会怎么说。——老王的淳朴,心底亮堂,语言无华,劳动人民的特点。(意在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创新能力。)3、质疑,合作探究。师:就这一情节,你有没有疑问?提出来请大家帮你。生:当“我”要给老王钱,他不要,可后来还是收了钱。为什么?(老王怕让我捎,给我添麻烦) “我”拿钱给老王是为了帮助他,而作者为什么说“我却拿钱侮辱他”?(因为我没有“领受他的谢意”,没有接受他真诚的感激。连他临终前一个小小的愿望也没能实现。)(以生――生、生――师合作的形式相互质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关注老王,我们深刻体悟了他的“苦”和“善”。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另外一个人。(作者及家人)找出他们的善良之举。a照顾老王的生意,常坐老王的三轮(可与“乘客不愿坐他的车”对比)b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c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d关心老王生活,询问他的生计e女儿受到感染,知道他有夜盲症,送给他大瓶鱼肝油师小结:这篇文章不仅仅写了老王,一个人力车夫的善良,同时透露了一个异常善良的知识分子对劳动人民的关爱和怀念,这是一曲善良的人们在(文革)恶的年代里相互取暖的颂歌,这是一份“以善良对待善良”的真情。(三)、怀念老王:1、师:善良老实的具有金子般心灵的老王就这么去了,在他生前经常照顾他的杨絳有什么样的感受?(找出文中关键的一句话,齐读)\n(生:她作为一个幸运者,对老王这样的不幸者十分愧怍。)师:杨绛在那个年代真的很幸运吗?[穿插杨绛的情况介绍:大跃进时,我家三口人,分散三处。我于一九五八年十一月下放农村,十二月底回京。锺书当时还在城里定稿,他十二月初下放昌黎,阿瑗下放工厂炼钢。文革中杨绛和钱钟书都被“揪出来了”,然后是无休无止的陪斗。在一次陪斗中杨绛被剃成了“阴阳头”,当时在社会上被剃了阴阳头的,就象过街的老鼠人人都会喊打。文革期间杨绛的主要任务是扫厕所,这个女厕所成了她的“休息室”和“避难所”。红卫兵来了,她就躲入女厕。杨绛先生《丙午丁未年纪事》](师小结:杨绛一家人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艰苦不易,受了许多苦,而且先后失去了女婿女儿。一般知识分子经历的苦难他们都经受过,而杨绛面对老王却说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这里面体现出一种对待苦难的博大胸襟和宽容态度,同时更看出她人性中的善良光辉:那就是忘却自己的痛苦,牵挂别人的不幸)师:一个并不幸运的人,在那个自顾不暇的年代对老王生前已照顾挺多了,已表现得非常崇高,为什么还这样想?她的惭愧从何而来?(生:她觉得自己照顾老王太少;“我”拿钱去侮辱他;没有接受老王真诚的感激,让老王临死前的一个小小的心愿也实现不了;对生病期间的老王关照太少,连他死了也不知道……)师小结:即使我们并不是命运的宠儿,也应该像杨绛先生一样对更不幸者心存一份善念,提供一份援助。2、(点击背景音乐《爱的奉献》)师:假如你是老王的邻居或一个熟识的人,面对老王的遗像,对照杨绛先生的善心善举,你心里好受吗?你有什么话要对老王说吗?教师示范:老王,因为你眼睛不好使,我就从来不坐你的三轮车,还背后叫你“田螺眼”,我对你的关照太少了。假如你还活着,我会动员很多人去坐你的三轮车,让你的生活好起来。(生:老王,你那天送冰到我家,虽然你的冰块比别人的大一倍,我还是砍了你价。对不起。假如你还活着,我一定请你到我家喝一杯热茶。生:假如老王你还活着,我要去做你的孙女,好好照顾你。……)(意在激发学生的对不幸者的愧怍,为下面升华情感张本。)四、拓展申发:1、师:老王能有你们这样一群热心人关心,实在难得。我替老王感谢你们。\n2、师:(点击背景音乐《爱的奉献》)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别吝啬自己的热情,别吝啬自己的善心。 假如我只是一团火,也要给别人送去温暖。 假如我只是一朵花,也要给别人送去芬芳。 假如我只是___,也要_______。请大家以上面的形式,把你的心愿表达出来。生:假如我只是一颗星,也要给别人送去光明。 假如我只是一片云,也要给别人送去甘霖。 假如我只是一滴水,也要给别人送去清凉。师:希望同学们心口如一,把愿望落实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五、师总结:杨绛先生身边的老王已经去世多年,但我们身边无数个“老王”都还艰难地活着,让我们把关注的眼光悄悄投射在这些普通的人们身上,把滚烫的热情无私倾注在这些善良的人们心间,让我们以善良去体察善良,彼此温暖身心,让世界多些真挚和温情!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教案【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篇学术论文,也是一篇堪作典范的议论文。作者用思辨语言阐述了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二者的概念和相互关系,以及对传统我们应该采用的态度。在教学时要想避免枯燥,可利用文章的语言特色来诱发学生的兴趣,在把握课文思路的基础上,采用问题探讨的方式研读课文,注意探讨问题时应注重思路、突出重点。学习本文,不仅要完成文本研读,更要借鉴文章的写作技巧。课时安排为3课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减。【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辩证分析问题的方法。2、理清文章思路,感受其逻辑思维方式。3、正确对待传统,提高思辨能力,弘扬民族精神。【教学重点】掌握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概念及二者区别。【教学难点】辩证地看待传统。\n【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识记字音字形词语:媲pì美箝qián制自戕qiāng攻讦jié污垢gòu一蹴cù而就威慑shè蜕tuì除攻讦:揭发别人的过失或阴私而加以攻击。媲美:美好的程度不相上下;比美。应运而生:原指顺应天命而降生,后泛指随着某种形式而产生。明日黄花:比喻过时或无意义的事物。斑驳陆离:形容色彩错杂纷繁。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余风遗响:遗留下来的风气影响等。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的完成。昙花一现:昙花开放后很快就凋谢。比喻突然显赫起来的人或流行一时的事物很快消失。孤芳自赏:比喻自命清高、自我欣赏。刮垢磨光:比喻教育人、培养人才。本文指破坏传统文物的本来面目。二、了解作者:庞朴,1928年生于江苏淮安,汉族。1954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研究生班毕业,任教于山东大学。1974年调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历史研究》杂志从事编辑工作,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副编审、副总编和《历史研究》主编等职。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类科学发展文化史》国际编委会中国代表。现为“国际简帛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著作有《沉思集》《公孙龙子研究》《一分为三——中国传统思想考释》《当代学者自选文库——庞朴卷》《白马非马——中国名辩思潮》《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帛书五行篇研究》等。三、背景介绍:\n本文是一篇学术论文,写于1991年4月。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外国尤其是港台新儒学的兴起,再加之改革开放以后比较宽松的政治思想环境,在中国大陆,兴起了一股文化热,学术界普遍对即将过去的一个世纪进行反思,试图总结中国长期革故鼎新运动中的经验教训,对于一些过激的口号和行为作出了理性的分析。在文化探究方面,理论界也比较活跃。也有人提出了“回归传统”的口号,读经、复兴儒学,成为一时的时尚。针对这种种现象,本文从文化学的角度,作出分析。四、课文研读:1、释题: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是一个关系型的题目。可见,本文主要阐述了二者的概念和区别。庞朴认为:文化传统是形而上的道,传统文化是形而下的器。道在器中,器不离道。2、要求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理清思路。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引子部分:是全文总起,阐述什么是传统,正确对待传统的重大意义。提出应区别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这两个概念。“传统文化”部分:阐述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特点、范围,以及应该采取的方针和态度。“文化传统”部分:将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相比较,从而揭示出文化传统的特点,探讨其诞生、生长、变化的规律,以及不同文化得以交流的基础。“财富与包袱”部分:论述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的双重属性,阐明应正确认识和对待传统。3、根据问题研读问题:(1)研读引子部分:A、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处理时代发展与传统的关系?明确:“为了走向未来,需要的不是同过去的一切彻底决裂”,“而是妥善地利用过去(传统)”。B、作者把“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的差别,说成可以“跟蜜蜂和蜂蜜的差别相媲美”,这里采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该如何理解?明确:类比。化抽象为具体,贴切、形象,增强说理的生动性。说明文化传统是稳定的、恒久单一的;传统文化是丰富的、复杂的、可以变动的。(2)研读“传统文化”部分:A、对“传统文化”的概念该如何界定?明确:“传统”和“文化”两个概念的关系方面进行分析。“文化”是中心词,“传统”是修饰词,重点应落在文化上。内容上指“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B、传统文化有什么特性?\n明确:时代性和民族性。C、如何理解时代性和民族性?明确:时代性是指文化是应运而生的,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但不管存在时间长短,只要存在过的,就是合理的。既然存在过的,就会产生影响,这种影响,隐形的或显性的存在,就成为民族性,即文化中带有民族特征的因素。D、本段采用的论证方法有哪些?明确:下定义和举例子。五、课后作业:预习后两个部分。六、板书设计:传统文化文化传统蜂蜜 蜜蜂第二课时一、内容回顾:明确传统文化的内涵。二、研读“文化传统”部分:1、作者是怎样论述什么是文化传统的,文化传统的实质是什么?明确:首先还是从“传统”和“文化”两个概念的关系方面进行分析。“传统”是中心词,“文化”是修饰词,重点应落在传统上。其次采用了作比较的论证方法,说明文化传统是不可捉摸、难以名说、无所不在的,这是从表现形态上说的。接着从产生过程上来看:一是实践性;一是体现出来的形式——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说得明白一点,就是民族精神。2、文化传统是如何形成的?明确:同一片园地的人们,形成共同心理状态,并且为群体所崇尚。而后其道大行,历经岁月沉淀而形成。3、文化传统有什么作用?明确:是一种惰性力量。既能制约人们,又能团结凝聚人们。4、文化传统的特点是什么?明确:稳定性(惰性)和可变性。5、分析文化传统的变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明确:文化传统与外来文化相接触、交流,经过惊奇、观望、攻讦——学习、交流、消化、吸收、整合这一系列过程,就会发生变化并带来后果:虽然未必面目全非,但却让人感到陌生。\n三、研读“财富与包袱”部分:1、应该如何看待传统?明确:既是财富,也是包袱。2、如何理解传统既是财富也是包袱?文章论述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明确:“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遗产,“文化传统”是不死的民族魂,是民族精神。一个民族正因为有了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才有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力量,才能在传统的制约与支配下,凝聚成了一个稳定而团结的集体。所以说,传统是财富。然而传统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它具有钳制思想、束缚行动的本性,妨碍进步和发展,因而传统又是包袱。作者论述这个问题,是要我们辩证地了解和掌握传统的这两重属性,既要继承和发扬传统,古为今用,又要批判分析,弃其落后的保守的东西,吸收其他民族文化中有益的东西,促使传统不断发展与进步。四、回顾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是如何阐述“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这两个概念的?明确:首先,从语言结构分析入手,将“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分别落脚到“文化”和“传统”上。接着,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日常认识入手,对两者作出“定义”式的简单判断;传统文化就是通常所说的文化遗产,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然后,又从“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形成过程的角度,阐释了两者的特性:传统文化是具体的,带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文化传统是意识和精神,是一种惰性力量。最后又以比喻的方式,阐述了两者的两重属性:既是财富,也是包袱。五、板书设计: 传统第三课时一、总结本文主题:文章通过阐述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内容、特点及利害关系,表达了作者的观点:为了走向未来,需要的不是同过去的一切彻底决裂,将过去彻底砸烂,而应该妥善地利用过去,在过去这块既定的地基上构筑未来大厦。二、辩证分析是本文的突出特点,请举例说明文章是如何进行辩证分析的?\n明确:例如,在阐释“文化传统”时,一方面既肯定其“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又明确指出“对后人来说,就有一个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批评的任务,明辨其时代风貌,确认其历史地位,接受或拒绝其余风遗响”。在阐述“文化传统”时,一方面指出“没有文化传统,我们很难想像一个民族如何能存在,一个社会如何能稳定,一个国家如何能巩固”,另一方面又明确指出“当然这并非说文化传统是不变的”,“这也并非说文化传统不会接受外部世界的影响而变化自己的内容”。作者在阐述“财富与包袱”这一内容时,更是充满辩证分析:例如课文最后三小节,这三节起着概括本部分和全文的作用。首先提示辩证地把握传统的两重属性并非易事,指出由于认识偏差而引发的两种倾向所带来的严重后果。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接着否定前面的比喻的不当,指出传统是内在物,是人群共同体的品质和精神。这和前一节形成正反对比,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最后进一步明确,说明这种内在物的本质属性和由来,阐明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三、赏析课文写作技巧:1、采用小标题形式,新颖别致,令读者一目了然。2、采用了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回顾课文内容,完成板书)提出问题:民族传统与文化密不可分,弄清“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很有必要。传统文化就是文化遗产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与分析问题文化传统是民族精神文化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文化传统的变化是缓慢而复杂的传统是财富,也是包袱结论辩证地了解和掌握传统的双重性3、语言特色:(1)、句式整齐,整散结合,生动活泼。例如:“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抱残守缺,化为明日黄花;也有的播迁他邦,重振雄风;也有的昙花一现,未老而先亡”,这一段话众多成语连用,主要语句句式整齐,以整句为主,整散结合,将论述性很强的话表达得铿锵有力,既给人文化内涵厚重的感受,又让人觉得活泼轻松,读起来朗朗上口。(2)、运用多种修辞,给枯燥的议论文注入了一汪活水,增强文章的可读性。A、比喻\n例如:如果只愿在白纸上描绘未来,那么,所走向的绝不是真正的未来,而只能是过去的某些糟糕的角落。B、拟人谁要想拉住传统前进的脚步,阻挡传统变化的趋势,纵或得逞于一时,终将徒劳无功。四、开放性问题:1、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过西方的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等,而对中国传统的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却越来越淡漠,对此,你怎么看?2、一位大学生的演讲中有这样一句话:今天我们努力的学英语,是为了将来全世界都努力的学汉语。据国家语委对外汉语考试的机构统计,现在每年参加汉语考试的外国人逐渐递增,一些想要来中国发展的外国人,都把学汉语当成是其发展的重要部分。对此,你怎么看?3、在西方被认为是垃圾食物的可口可乐、麦当劳、肯德基等,却成了中国人的最爱,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五、板书设计:提出问题:民族传统与文化密不可分,弄清“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很有必要。传统文化就是文化遗产传统文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文化传统是民族精神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文化传统的变化是缓慢而复杂的传统是财富,也是包袱结论辩证地了解和掌握传统的双重性发明与发现的国家·教案教学目标:\n1.学生能够通过文本的学习,理解李约瑟公正地对待每一种民族文化的人文情怀,认识文化交流的双向性,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融合等问题2.引导学生理解文明对话的作用、必然性,自觉地成功地进行文明对话3.了解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以及深远影响。教学重、难点:1、本文思辨性较强,推导过程严密,须着重引导2、领会学习作者超越民族情感之上的真正的人文情怀教学方法:质疑讨论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质疑激趣)提问:什么叫中东,远东,近东?明确:这几个政治地理概念是欧洲中心论的产物。14、15世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首先在欧洲萌芽,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欧洲大西洋至北海沿岸的一些国家,迫切要求向外扩张殖民地,富庶的东方成了它们攫取海外财富的首选目标。16、17世纪起,欧洲列强开始向东方进军,它们根据当时掌握的地理知识,按照离自己的远近,分别把东方不同的地区称为远东、中东、近东。后来这三个概念被国际社会广泛沿用。这是一种存在于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偏见。1934年,当时有三个中国留学生在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进修生物化学,其中有一人叫鲁佳珍,跟李约瑟交往十分密切。这三人在留学期间,向李约瑟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古代先进的科学技术,这使李约瑟对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有了全新的认识。后来,李约瑟又来到中国,结交了我国科技界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并得到了他们的帮助。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于1954年出版了《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 《发明与发现的国家》是李约瑟博士科技史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序言》中的部分内容。《序言》原文较长,课文选取了序言开头和结尾部分,中间部分被删去,删去的这部分内容篇幅很长,主要谈了西方人对中国科技和中国文化的“误读”。二、作者简介:1、李约瑟(1900—1995),英国生物化学家、科技史专家,国际科学史联合会主席(1972—1975)。著有《中国科学技术史》(7卷34分册)、《用历史的观点看待中国传统的科学》等。本文节选自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序言》。《中国科学技术史》是凝聚着李约瑟后半生心血的长卷著作。2、释题:书的英文名原为“中国的科学与文明”(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请人为中译本题写书名时改为现名。在英语中的“科学”(science)与“技术”\n(technology)有着明确区别,而且在其论述中也是把“科学”与“技术”、“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等区分开的,作者在本书中所探究的是,如何评价中国古代科学与文明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促进其发展的内在原因,并非简单地停留在技术应用层面上。我们应该从作者的原书名去理解他的写作理念,题目完整地可以说成技术发明与科学发现的国家。三、整体感知:1、学生朗读课文。2、理清思路:课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从科学史研究存在的种种问题,谈到研究中国科学与文明的缘由,揭示《中国科学技术史》全书的主题。第二部分(第2段),介绍了《中国科学技术史》将要着重讨论的问题,即全书的主要内容。第三部分(第3、4段),需要公正而客观地评价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贡献。第3段,批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研究中的两种倾向。第4段,在当今世界,对于其他民族的成就应该给予应有的了解与赞赏。第四部分(第5段),批评欧洲中心主义,应该共同赏识、纵情歌唱各个民族在科学发展中所作出的贡献。四、文本研习1、李约瑟是一位英国生物化学家、科技史专家,为什么要研究中国的科学与文明呢?由此看出作者是个怎么样的人?明确:(1)科学史地位——科学史是人类文明史中一个头等重要的组成部分。(2)最古老而最重要的中国文明对科学、科学思想和技术的贡献,没有被人们认识到。(在第一节中找)李约瑟是一个希望整个世界各国文化不分种族、民族、国别、地域,成为大同世界的人,他是一位怀着中国情结的世界学者,毫无民族偏见、有着国际主义精神和情感的欧洲学者。 板书:缘由•主题2、全书的主要内容——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即所设论敌就是他自己,他不断揭露自己每一个论断中的矛盾,提出自己想解决而又最终没有解决的问题。),这8个问题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从中可以看作者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评价怎样? 板书: 内容明确:1、2 ,17世纪前后中国对于科学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3、4 ,中国古代科学存在缺陷——理论滞后,并在承认该前提的情况下提出疑问“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5、6 ,既然存在缺陷,为什么科学技术又有长足的发展?既有发展,为什么不能成长为现代科学?其阻碍因素又是什么? \n 7,在中国的早期社会,为什么科学技术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 8,中国为什么能产生有机自然观?从这八个问题中提炼出作者的评价:(1)中国古代科学停留在经验阶段并只有原始论;(2)尽管中国在理论和几何方法体系方面没有创造出“希腊奇迹”,但中国在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许多方面都走在具有较高理论和方法论水平的欧洲人和阿拉伯人的前面;(3)尽管中国在15世纪以前有着许多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并能使之有效地加以运用,但中国始终未能创立出“近代科学”3、作者写本书的宗旨是什么?为什么?(在文中找有关语句)板书:宗旨明确:本书的宗旨:求实。因为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研究中有两种错误倾向:一是评价过高,把过多的东西说成是东亚发明的,例子是陶器制造史教学片中的失误;一是认为一切重要的科学发现和发明都不可能在欧洲以外的地方发生,否定其他地区人们的历史贡献。例子是两本科学著作中的失误。4、对于其他各民族的科学科技成就应该怎样看?(在文中找关键词,再连成句。)明确:1.是否对现代科学作出贡献不能作为标准。2.从全球化的观点出发人们应该对于其他各民族的成就给予了解生赞赏。3从大同社会的人类理想来公平地看待一切民族的贡献。 板书: 指导思想(大同世界)5、现代科学为什么会在欧洲形成?在看待各民族的科学科技成就上应采取怎样态度? 板书: 正确的态度明确:现代科学在欧洲形成是环境因素决定的。应该共同赏识、纵情歌唱各个民族在科学发展中所作出的贡献。6、小结:本文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书序,着重表达自己对于科学技术(科学文明)史,特别是中国科学技术(科学文明)史的观点:摆脱一切偏见,尊重事实,对中国古代的科学发现和发明给予公正的评价。—— 中国人在许多重要方面有许多伟大的科学技术发明。在公元3世纪到15世纪之间,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人取得的成就并不为人们熟知了解,当然中国始终未能创立出“近代科学”。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应学习作者摆脱一切偏见,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五、自由质疑。\n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麦当劳文化的意义。2、理解“全球化”的内涵以及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全球化”过程。3、了解文化冲撞的特点。【教学重点、难点】全球化概念及文化冲撞的双向性。【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问题探讨、合作探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1、导入新课: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推动是举世公认的,也值得我们自豪,同样,中国的饮食文化也响誉全球。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进一步深入,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一些境外的文明、文化形式在中国大地受到喜爱、欢迎。比如街舞、迪士科、酒吧、咖啡屋等等,而麦当劳、肯德基就是其中融入中国饮食文化的一种外来饮食文化形式。这就是文明、文化的全球化。那么这种饮食文化入境后发展情况如何,让我们走进《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一起来对这一饮食文化的碰撞融合现象作一解读。2、出示课件:麦当劳广告短片作导语多媒体出示麦简介麦当劳,全球最有价值的品牌之一。自1955年由创始人雷?克洛克在美国伊力诺洲成立公司以来,以金色拱门下的美味汉堡和亲切的服务,立刻受到各界人士的欢迎,现在麦当劳公司餐厅每天都在为全世界4700万以上的顾客提供优质的品质和服务。今天,麦当劳在全世界119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30000家餐厅,全球营业额达104.9亿美元。教师:虽然东台还未曾出现麦当劳,但它对大家而言,依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铺天盖地的广告让我们早已熟悉了它。作为一种美国快餐食品品牌,麦有其鲜明的特征:快捷、价廉、被大众接受。麦当劳以其独特的成功商业模式获得了世界餐饮第一的地位3、问题探讨:①麦当劳作为一种快餐食品,为什么能在中国扎下根,深受中国百姓喜爱?②麦当劳在拓展中国市场所作的努力中,哪些有变动,哪些保持原样?\n③全球化的概念是什么?④如何理解“文化冲撞所引起的变化从来就不是单向的。文化冲撞中,并没有哪一个文化是完全被动的”?教师:中国人民奉行民以食为天,在饮食方面讲究色香味具全。相对保守的中国百姓何以会接受相对单一的速食食品的呢?①问题探讨1:麦当劳作为一种快餐食品,为什么能在中国扎下根,深受中国百姓喜爱?提示:平等民主温馨的就餐环境,优良的服务使中国人民接受了新的行为举止中国人心中的麦和麦的企业哲学教师:作为一个企业,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势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为了开拓中国市场,麦作了哪些努力?提示:塑造地方企业的形象设置情人角和“儿童乐园”营造中国式家庭气氛(由于员工大多数是中国人,制作食品的原材料大部分来自本地,积极主动参与社区活动,与地方学校和街道组织建立特殊关系,派员工帮助交警维持交通秩序,每天早晨还升中国国旗。)②问:麦当劳为了在中国拓展市场所作的努力中,哪些有变动,哪些保持原样?说明什么问题?提示:不变~饮食品种、服务、管理模式变 ~营销策略、(营造中国式麦当劳、地方企业)、中国特色表明:麦当劳的经营者主动融入中国饮食文化的积极态度,这些改变说明,外境文明文化融入另一种文明文化时的本土文化过程,也是一种积极姿态的表现。③教师:麦当劳在中国的销售过程中,更多的考虑了中国消费者的习惯。到了中国以后逐渐地地方化了,M的地方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人类历史上和现实社会活动中经常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社会变迁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这用我们书本的一个词,叫做全球化。这两者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全球化:是社会文化过程,其形式是各种文化在更大程度上的相互接触和碰撞,其结果是多种文化的互动和混合。\n④问:如何理解“文化冲撞所引起的变化从来就不是单向的。文化冲撞中,并没有哪一个文化是完全被动的”?提示:历史上中国文化曾主动冲撞过别的文化:张謇出使西域、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在这些历史上的文化使者不停跋涉的脚步中,中国文化不断被带到了西域,而中国文化也在交流中进步,不断升华。在现代,当中国人喝着可口可乐感受圣诞节的同时,“老外”们也会乐于吃上一顿正宗的中国菜,会在中国菜市场内讨价还价,他们会在过年时吃着饺子欣赏京剧,还会逛逛元宵节的灯会并猜上几条谜语。文化之间的交流是互动的、双向的,甚至是多向的,在接触中相互审视,互取所需。4、问题探讨问:有人说我们现今的一代是由肯德基、M喂养大的一代,认为中国已经开始M化,你认为对吗?明确:作为一种西式快餐,M确乎已经遍布中国的大中城市,这是一个显然的事实,但是由此断言中国文化的M话乃至危言耸听地认为殖民主义卷土冲来,只不过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并没有多少经验的根据。因为在中国,所谓中国文化的M化是M的中国化同步发生的现象。在中国吃过M的人想必都知道,中国人并不是把M当做一种速食快餐,他们常常拖家带口或三五成群的在那儿边吃边聊,这种带有独特的中国文化特征的用餐方式必然使得M这种起源于西方的快餐中国化,结果是中国的M既不同于传统的中国饮食文化,也不同于西方的原形。同样,中国的火药、指南针、中国百姓常用的扫帚传到西方也发生了变化。西方的汽车、西服传到中国也被赋予了新的内容。教师:著名作家冯骥才出访时,一次他出席法国人欢迎他的宴会。在这次宴会上,许多西方记者蜂拥而至,接二连三地向他提一些问题,其中一个记者问:“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国家的东西,你们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冯骥才说:“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也不会变成牛。”冯骥才的回答博得了众人的喝彩和掌声。我们接纳、融合西方的真正态度应该是什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冯骥才的话给了我们很好的启迪。5、出示课件:2005年12月19日,麦与北京2008年奥运会组合:在具东方特色的扇面上绘制出M的黄金双拱以及2008年奥运会会徽。麦当劳事务观官罗凯睿表示,希望通过多种富有创造性的设计把麦当劳及中国文化结合在一起。\n6、设想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广者,你打算将哪些传统文化推向世界?提示:服饰文化中国武术书法艺术饮食文化(东台鱼汤面、东台臭豆腐干、汤圆、粽子、饺子等)东台发绣中国京剧草编制品茶文化活动体验:7、设想你是中国某一传统文化的推广者,你打算怎样将之推向世界?拿来主义·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和学习鲁迅先生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与方法,发扬拿来主义精神,在阅读中外作品时注意吸取精华,剔除糟粕。2、理解本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说理的方法,正确理解本文各比喻的含义。【教学重点,难点】1、总体理解文意2、揣摩词语的讽刺意味【教学设想】1、学习本文可以从理解文章的观点和结构入手。2、对语言的揣摩要结合鲁迅杂文善于运用形象说理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透过表面现象的词句,分析所用形象的深刻内涵,可通过练习一中的1、2、3题进行。(详见《教师教学用书》P10“教学建议”部分)3、多用启发性的提问,注意培养学生思维分析的能力。【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重点:\n总体理解文意,先弄清“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初步体会文中一些幽默讽刺的语言在批判错误观点时显现的表现力。二、教学内容和步骤:1、题解导入:“主义”是指重大的原则或主张。“拿来主义”这个提法是鲁迅先生的独创,它的题旨是针对国民党政府媚外卖国的政策和有些人的“全盘西化”的主张,也针对革命文化阵营内部的拒绝借鉴,盲目排斥的错误态度,鲁迅提出既要大胆吸收借鉴外国文化(也包括本国的文化遗产),又要认真的分析精华与糟粕,加以批判吸收,以期改造民族素质,创造民族新文化。2、讲读课文的前半部分(1-4节)(第5五节为过渡节,也可到第5节)(1)请学生阅读这部分课文,思考以下问题:鲁迅先生在提出“拿来主义”主张之前,先批判了那些主义?重点在揭露和批判什么主义?学生阅读后作答,教师明确:批判“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重点在后者。(运用学生粗知的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等历史知识,加深对“又碰了一串钉子”的理解)。课文开头两句话从追述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入手,非常概括地说明中国近百年来从盲目排外到一味媚外,从“闭关主义”一变而成“送去主义”,接着举出事实(送古董;送古画、新画;送梅兰芳),从历史,社会根源揭示“送去主义”的本质--媚外卖国(2)细读第3节,要求找出只送去不拿来的后果的关键词句,思考鲁迅先生用怎样的笔法来论述这个问题的?学生找出关键词句,教师补充:后果是:我们的子孙,“则当佳节大典之际……,讨一点残羹冷炙作奖赏”。卖国的结果是使我们的子孙后代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磕头贺喜”、“讨”等词语描画出所处的地位与神态,描画出可悲的亡国奴景况。“残羹冷炙”、“奖赏”等词感性色彩浓烈,深刻揭露帝国主义榨取中国人民脂膏的吸血鬼本质和恶劣伎俩,寓强烈的愤怒于幽默讽刺之中。\n论述国民党政府实行“送去主义”的严重后果时,作者未直说,而是先用反语讽刺:“送出去”明明是坏,说不算坏事情,以敌人自我解嘲的话鞭鞑敌人;“丰富”“大度”不过是“送去主义”者掩盖媚外卖国实质的遁词。接着,与尼采自诩为太阳作比较,一针见血地指出“只是给予,不想取得”是发了疯,吹嘘“中国地大物博,开化最早,道德天下第一”的“送去主义”者,势必使中国国事日弱,文化贫乏,最后完全论为殖民地,最后举开掘地下的煤为例引出“送去主义”的严重后果。(3)思考第4小节中“抛来”和“抛给”有何区别?作者为什么“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明确:抛来--指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者无代价地送人或施舍,一般不怀有什么不良的动机或目的。抛给或“送来”--指有目的的、带有恶意的输出。“抛给”是贬义,用鄙视的目光给人,而不是出于善心的施舍。不想举出实例,是因为“抛给”、“送来”的实例比比皆是,举不胜举,是因为国民党政府对这一点讳莫如深,这样既写出对卖国政府进行含蓄锐利的批判,又抒发了作者的愤慨之情。3、布置作业:(1)熟读1-4小节(2)预习课文后半部分,思考文后练习一、二、三题。第二课时一、教学重点理解“拿来主义”的主张,领会运用形象的比喻阐明抽象的,深刻的道理的写作方法。二、教学内容和步骤:1、检查字词:给加点的字注音:冠冕(miǎn)堂皇礼尚(shàng)往来自诩(xǚ)残羹(gēng)冷炙(zhì)孱头(càn)脑髓(suǐ)蹩进(bié)玄虚(xuán)2、讲读课文后半部分(5-10节)(1)指名朗读第5-7节。(2)思考问题:①作者批判了“闭关主义”,尤其是批判了“送去主义”之后,是怎样提出“拿来主义”主张的?哪些词语饱含了讽刺的意味?学生回答,教师明确:\n先用“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一句推上文,然后提出自己“拿来主义”的主张。先破后立。“摩登”讽刺反动文人无耻地奉行“送去主义”,趋时逢迎,赶时髦。用“吝啬”与上文的“大度”进行强烈的对照,对“送去主义”者进一步讽刺。②“送来”和“拿来”区别何在?为什么要把“送来”和“拿来”加以区别?学生回答,教师明确:作者用列举的方法指出“送来”的实质,揭露帝国主义的罪恶。从经济到军事到文化,所谓的“送来”,就是贪得无厌的侵略、掠夺。“拿来”则不然,是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地“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这里“运用脑髓”是指独立思考,“放出眼光”是指鉴别精华与糟粕,“自己来拿”是指独立自主的选择。一“送”一“拿”,本质不同,内容全异,将二者严格区别,既可以辨是非,澄清人们“吓怕”了的模糊思想,又可使所立的论点更加鲜明突出。(3)齐读第7节(4)指导阅读8、9两节思考问题①作者以什么作比方来阐明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问题?批判了哪三种错误倾向?“拿来主义”者采取怎样的态度?学生回答,教师择要板书:作者把文化遗产比作一所大宅子拿来主义者的态度--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孱头--怕、徘徊--害怕继承(逃避主义者)错误的态度昏蛋--怒、烧光--拒绝继承(虚无主义者)废物--慕、吸鸦片--全盘继承(投降主义者)②本来继承文化遗产,是一个很深奥的理论问题,可经鲁迅先生这么形象地一论述,就使得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深奥的道理浅显化。第8小节最后说“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那么“拿来主义”者究竟是怎样对待文化遗产的呢?学生回答:他占有,挑选。教师明确:“占有”是就态度而言,“挑选”是就方法而言。③“拿来主义”者占有哪些东西,怎样进行挑选呢?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择要板书“鱼翅”--精华--吃掉(吸收)\n“鸦片”--毒品(有益也有害的一类事物)--药用(治病)“烟灯烟枪”--旧形式(有害的可做反面教材的一类事物)--毁或展览(教育)“姨太太”--腐朽(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东西)--走散(消灭)这样就能够做到吸取精华,剔除糟粕。(5)课文第10小节共5句话,讲了哪五个问题?A、怎样对待文化遗产?B、对文化遗产应该怎样区别对待?C、正确对待文化遗产有什么积极意义?D、要处理好文化遗产,我们必须具备哪些条件?E、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何在?教师小结8~10小节的内容:对待文化遗产“占有”是前提,“挑选”是关键,创新是目的。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语气斩钉截铁,挑选的标准在是否于我们“有营养”、“有用”,从而区别对待,吸取精华,剔除糟粕。只有借鉴吸收文化遗产,加以创新,才能为我所用。3、总结全文,加深理解。(照应前面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1)因果论证是议论文常用的分析说理方法。课文的第七段是一个醒目的独句段(“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劈头一个关联词“所以”提示注意:前面所论,都属于“要自己来拿”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因为第一层:只是送去,有往而无来。(有悖于交往原则)第二层:只是送去,必沦为乞丐。(要正视历史逻辑)第三层:听凭“送来”,大受其祸害。(应重视现实教训)↓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2)文章显著的特点是使用比喻论证。(3)鲁迅的杂文是“嘻笑怒骂皆成文章”。本文语言的特点是犀利和幽默。犀利是能够三言两语,甚至只用一句话一个词语就深刻揭示了事物或现象的本质。犀利的语言多用于揭露敌人,鞭笞丑恶,也用于一般的剖析事理,揭示矛盾。如文章的最后一段,只有五句话八十二个字,集中回答了五个问题,论因果,作选择,加判断,都深中肯綮、无可移易。每一句都是精确、犀利的典范。\n幽默,是敏锐、机智和含蓄、委婉的结合物,在论辩的文章中还显示了从容不迫、游刃有余的风度。最典型的例子是第九段的那些精当而风趣的比喻。作者对于如何占有,怎样挑选,早已深思熟虑,胸有成竹。题目虽大,道理虽深,却能以小喻大,深入浅出。既令人信服,也使人受到感染。这就是幽默的力量。鲁迅的幽默和风趣,显示了他的非凡的观察力和一个成熟的思想战士的特点。”(课后练习三)4、作业:⑴、交流课后练习完成情况。(课后练习也可在理解课文时进行)⑵、归纳字词,预习新课。吉诃德的时代·教案教学目标:1、能准确提炼作者观点。2、分析体会第四段在文中的作用。3、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作者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分析体会第四段在文中的作用。教学难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作者思想感情。教学时间:一课时一、以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导入找一文学功底较深的同学口述《唐吉诃德》的故事梗概,教师略作补充 。 \n《堂吉诃德》--是一部辛辣的讽刺作品。它通过堂吉诃德主仆在西班牙游侠的经历,鞭笞了苟延残喘的封建制度与迎合统治者需要的骑士文学,嘲笑了企图用打抱不平的方式来改造社会的空想。《堂吉诃德》的出版给反动骑士文学以致命的重击,从此,西班牙再也没有出现过一部骑士传奇。二、作者简介瞿秋白(1899-1935),又名霜,曾用笔名宋阳,江苏常州人。现代作家、文艺批评家和翻译家。是我国一位德高望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之一。1935年6月18日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年仅36岁。他的全部遗文均由鲁迅先生搜集保存,并于1936年编辑出版,为后人留下了一份极为宝贵的革命文化遗产。三、文题理解与背景介绍1、理解文题《唐吉诃德》是西班牙乃至世界文坛上的经典著作。作品描写读骑士小说入迷的唐吉诃德把变革西班牙现实的愿望寄托在虚幻的骑士道路上,并且身体力行地加以实施,结果处处被碰得头破血流、大败而归,直至临终前才恍然大悟。瞿秋白以《吉诃德的时代》为题,讽刺了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将希望寄托于虚无飘渺的武侠及暴力上的荒诞。2、背景介绍三十年代初期,新文学运动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新文学、新文化的影响很有限,新文学影响主要在城市和知识界。广大的农村和生活在社会底层的 人对新文学还比较漠然,通常读的是侠义和公案小说。这些小说有意无意宣扬一种英雄意识和清官观念,客观上维持着腐朽黑暗的社会。有感于此,瞿秋白于1931年写了这篇杂文,表达了尽快埋葬侠义、公案小说的愿望。四、解释重要词语的意义西洋武士道----武士道本指日本幕府时期武士们所遵守的忠君、结义、勇武、坚韧等封建道德。“西洋武士道”指西方中世纪的骑士精神。过屠门而大嚼----经过卖肉的地方而空着嘴大嚼。比喻心中羡慕而不能如愿以偿,只好用不实际的办法安慰自己。也比喻把空想当现实安慰自己。劫富济贫--抢劫富人救助穷人。骑士----塞万提斯小说中骑士主人公都是理想化的人,侠义而崇高,骑士的任务是“忠君、护教、行侠”,他们不仅要忠实地为主人服务,还要效忠和保护女主人。为“心爱的贵妇人”去冒险和获得成功,是骑士最大的幸福。骑士文学----即表现骑士“忠君护弱”的冒险生活,为博得贵妇人的厚爱所表现的忠贞和武侠精神。骑士文学与时代精神相差太远,在文坛和读者中影响极坏,是西欧封建社会的一种产物。塞万提斯在《堂吉诃德》自序里斩钉截铁地宣称,这部书的创作意图就是“要把骑士文学的万恶地盘完全捣毁”,“要世人厌恶荒诞的骑士小说。”\n五、研习文本,探讨问题1、总体把握,理清思路(学生研读文章,回答问题)(1)本文是篇杂文,杂文从根本上说仍是议论文,那么本文的论点是什么?学生结合背景讨论交流,教师总结:批判虚幻不实、麻醉人民、涣散民心的侠义公案小说。(2)本文的结构该怎么划分?(学生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允许存在分歧。)第一种分法:第一部分(1-3):由一些文化现象引出中国没有塞万提斯式的作家这一论题。第二部分(4-5):剖析中国文化现象,指出其特点:等待着英雄,安心做奴才。第三部分( 6 ):呼吁中国早日出现塞万提斯式的作家,帮助民族,拯救自己。第二种分法见《教参》P1052、分析局部思路 (1)学生齐读前三段,思考作者针对什么文化现象,得出结论的。是否有现成的语句?如何理解?讨论后明确:作者由新文学作品的印数推断中国识字的人数最多只有一万到两万,隐含地指出新文学作品的市场有限,脱离广大民众,不能为广大的小市民所接受。说明中国还处在吉诃德时代。(2)自读第四、五两段,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交流①第四段的内容是什么?讨论后明确:本段首先指出《水浒》类的作品只能给人以精神安慰,虽然仇恨的对象非常多且到现在有增无减,但是人们只是把希望寄托在所谓的“武侠”上,这样的等待不过是自我欺骗,最终也只是“请听来生分解”。②武侠小说为什么能博得广大读者的厚爱?广大读者有怎样的阅读心理?这说明了什么?(要求学生找出文中的关键性语句,然后自行组织语言)提示:20世纪30年代,中国国内的阶级矛盾空前尖锐,百姓们不能忍受深重的压迫,心中有仇恨(文中有描写他们仇恨的心理的 语句),但是认不清出路,不想起来抗争。他们看了这类小说,就把小说中的英雄当作“青天大老爷”、“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坐等着心目中的英雄来拯救自己。就连那些学道修仙炼剑的英雄们,他们的主子也都是皇上的奴才,他们不过是奴才的 奴才罢了。这说明当时大多数的人还处于愚昧、封闭状态中,新文学的影响面很小。(3)物色一位朗读水平高的同学读最后一段。(要求读出幽默,读出作者的感情倾向。)展开讨论后回答问题:中国的塞万提斯为何难以出现?提示:①残酷的社会现实;②人们普遍存在根深蒂固的奴性思想;③\n当时的社会风气。(4)纵览全文,结合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创作《唐吉诃德》的意图,说说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提示:《吉诃德的时代》是针对20世纪30年代武侠小说泛滥,社会公众受小说中散布的封建文化的影响,把改变个人命运的希望寄托在清官侠士的身上这一现象而写,希望产生一个像塞万提斯一样埋葬骑士文学的作家,正视大众心态,用正确的、进步的思想教育民众,结束中国的堂吉诃德时代--公众愚昧的时代。六、写作借鉴1、语言:①旁征博引,既有数据、事例,又有诗句、俗语,深化了文章的 内涵。②幽默诙谐,如把中国没有塞万提斯这样的作家,说成“中国的塞万提斯难道还在摇篮里?!或者没有进娘胎?!”再如刻画群众的 仇恨心理 “恨得真正切齿……挖出来的。”的语句。2、选材上,大中取小;立意上,因小见大。主旨是唤起民众自己做英雄拯救自己,起来反对专制制度的大问题,但话题却是当时的一些文化现象和人们的 心态,这是大中取小。由一些视而不见的社会文化现象说到如此大的 问题,因小见大。七、作业熟读课文,从思路、写作方法、语言等方面谈谈感受,并与同学交流。教后札记:烛之武退秦师·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和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2.在掌握字词句的基础上熟读成诵。3.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能力目标1.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2.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赏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言文的能力。德育目标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点】1.重点理解“贰、军、辞、鄙、陪、敢、济、肆、阙、与”10个词语。2.归纳“若、说、辞、鄙、微、之”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教学难点】\n1.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2.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于运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教学方法】1.朗读法。自始至终以朗读为教学的手段和依据,运用多种形式朗读,教师诵读、学生自读、学生领读等,力求做到熟读成诵。2.问答法。教学过程中,多设题,巧设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使其善于动脑,敢于发言。3.探究拓展法。适当补充《读本》中或《左传》中篇幅短小的文章,作为学生扩展阅读的材料,巩固所学知识,开拓视野。【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卡片、录音机、《烛之武退秦师》朗读磁带、多媒体CAI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步骤】预习提纲1.利用工具书,自行排除生字词。2.反复阅读课文,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疏通文意。[教学要点]了解《左传》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反复朗读课文,正音。整体感知、了解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历史史实,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同学们,当我们在电视中看到奥运赛场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心中会油然升起一种崇高感、自豪感、敬慕感。敬慕那些为国争光的英雄。英雄,在人们心中是伟大的,他们为民排忧,为国解难,殚精竭虑,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今有之,古亦有之。春秋时期郑国的烛之武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学习选自《左传》的历史散文《烛之武退秦师》。二、关于《左传》“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这是朱彝尊《经文考》中对《左传》的高度评价。这里的“左氏”,司马迁认为是春秋时代鲁国盲人史官左丘明,他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写到:“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东汉的班固也持此观点,但由于文献不足,《左传》的作者迄今尚无定论。\n但这丝毫无损《左传》的光辉,它是继《春秋》之后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而又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左传》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颇具春秋时代历史散文的特色。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忠于历史事实,生动、真实地反映了奴隶社会崩溃时期的重大变化,为后人提供了那个时代广阔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各诸侯国之间频繁的争夺战争,各种礼仪制度、社会风俗、道德观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在《左传》中都有大量记载。总之,《左传》无论对后世史学和后世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在艺术上的成就令人惊叹,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三、放录音(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巩固对生字词的掌握)出示投影:下列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A.夜缒而出(zhuì)秦军汜南(sì)函陵(hán)B.共其乏困(ɡònɡ)逢孙(pánɡ)朝济而夕设版焉(zhāo)C.失其所与(yù)不知(zhì)若不阙秦(jué)D.夫战,勇气也(fú)微夫人之力不及此(fū)答案:D此题重点考查多音字、通假字的读音。A项“秦军汜南”的“汜”应读作“fàn”,“汜南”是地名,读“sì”时,应是“汜水”。B项“共其乏困”的“共”通“供”,应读作(ɡōnɡ),即读作“通”字的读音。C项“失其所与”的“与”在此有结交、亲附之意,“所与”是“结交的”“亲附的”,所以应读作“yǔ”。(教师范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整体感知)提问:《烛之武退秦师》一文记叙了春秋时期的一件什么事?明确:秦军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四、简介秦晋围郑形势,了解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历史事实多媒体显示:秦晋围郑形势图\n这是秦国,都城为雍。这是晋国,都城为绛。这是郑国,都城新郑。晋郑彼邻,秦如攻打郑国,的确如烛之武所言:“越国以鄙远。”当时,晋军驻扎在函陵,即新郑县北;秦军驻扎在汜水南面,离新郑也不远。大军压境,郑国危如累卵。《烛之武退秦师》中记叙的就是秦晋攻打郑国之前展开的一场外交斗争。烛之武是这场外交斗争的主角,他身负君命,只身赴秦,说退秦军,实属不易。当时,秦、晋、郑三国的关系十分复杂,了解与此文相关的历史史实,对我们学好这篇课文十分重要。多媒体显示: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这一年,晋献公卒,晋国陷入混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公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公次子夷吾。夷吾采纳了大臣吕省、郤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指秦穆公,“许君焦、瑕”则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应予秦河东之地一事。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裂痕。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这一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只相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实属城濮之战的余波。\n五、教师作朗读常规指导“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指反复诵读,文意会愈加清晰,学习文言文更是如此。因此同学们要勤于读,认真读,非常投入地、研究性地读。那么,如何才能读好文言文呢?文言文朗读应特别注意停顿、语速、重音、语气等。关于停顿。朗读时常在句子前后和中间作或长或短的停顿,一方面出于换气的需要或使层次分明,另一方面为了充分表达思想感情。朗读中的停顿一般有语法停顿和逻辑停顿。标点符号的停顿长短为“、”<“,”“;”,“:”<“。”,“?”“!”<“……”,这个长短的确定也不是绝对的,应根据语言环境和表达的需要适当掌握和处理。段落内部、句群之间的停顿要长些,段落之间的停顿又要稍长些。朗读骈体文或诗歌,要注意节奏停顿,节奏停顿连而不断,与“、”停顿稍有区别。另有逻辑停顿,在没有标点符号处,为加强语气、阐明观点、表达感情,也应作停顿(这些将在具体的语段中提示)。关于语速。议论文和说明文以中速为宜,其他文体(如记叙类、抒情类)则依据情节的进展和感情表达的需要来安排。如内容是激动、欢快、紧张,思想感情慷慨激昂、豪迈奔放时,语速要相对快一些;如内容是痛苦、悲伤、低沉、抒情的时候,语速要相对慢一些。关于重音。朗读时,句子中的某些词语需要重读,比如句子中作谓语的动词要重读。例如“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中重读的词语为“军”;表示性状和程度的状语常常也要重读。如“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太后盛气而揖之”中重读的词语应为“面”“盛气”;表示性状强调的定语要重读,如“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中重读的词语应为“亿丈”“不测”;表示结果或程度的补语要重读,如“却匈奴七百余里”“非抗于九国之师”,其中“七百余里”“九国之师”应重读;疑问代词、指示代词常常需要重读,如“当此之时……”“此四君者”中“此”要重读。除以上五种外,句子中某些需要突出或强调的词语常常也需重读,这是因不同的语境而定的,故放在具体篇目中指导。关于语气、语调。古汉语中的语气同现代汉语一样,有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感叹语气,应读出句子的特有语气。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疑问语气读升调,感叹语气读降调。(这些内容同样适用于其他篇目的朗读指导,故后面将不再赘述)(再次放录音,提醒学生要认真听。听完录音,学生齐读,教师指导。速度较现代文要慢,句读要清)六、指导学生诵读,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n诵读指导:“晋侯、秦伯围郑”要用中速读,要读出大兵压境的那种压抑感。“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是本段的关键句,语速要缓慢、语调要稳重,尤其是“且”处应稍作停顿,“也”字要拖长声音。此句读完,稍作停顿,再起后句“晋/军函陵,秦/军汜南”。“晋”“秦”之后要略作停顿,因为“晋”“秦”两个词在句中充当主语。两句中的“军”要重读,因为“军”在此名词活用为动词,当“驻扎”讲。(教师领读,学生齐读,读后,请一个学生翻译此段)提问:“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则道出了什么?请结合所提供的相关史实回答。明确:“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应译为: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以其无礼于晋”则指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出亡途中路过郑国,郑文公不礼之事。“且贰于楚也”指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前郑文公背晋助楚,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城濮之战,楚败,郑文公又与晋侯结盟之事。道出了晋国攻郑的原因,是本段的关键之处。提问:本段很短,仅25个字,却道出了很多内容,除了“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这一原因外,还有什么?明确:“晋军函陵,秦军汜南”,秦晋围郑,来势凶猛;弱小郑国,危在旦夕。郑国的危急形势,为“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板书:郑危在旦夕秦晋围郑(学生再次齐读第一自然段,尝试背诵)七、布置作业1.阅读《语文读本》中《晋公子重耳之亡》一文“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况天之所启乎?弗听”一段,进一步了解相关史实。2.反复诵读课文。谏太宗十思疏·教案【教学目的】一、学习本文声情并茂、文质兼美、骈散结合的写作方法。二、掌握“安”、“信”、“求”、“治”等实词的义项,辨析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注意古今词义的不同。\n三、背诵全文,归纳成语典故。四、学习古人“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虚心纳下”的治国思想及为人之道。【教学设想】一、教学时首先了解写作背景,重点介绍唐太宗和魏征“明君诤臣’’的关系。二、诵读课文,理清层次结构,体会本文华美流畅的语言及“居安思危”的思想。三、背诵全文,归纳词义,落实练习。【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学重点】一、介绍作品背景及文体特点。二、疏通文字障碍,以诵读为主.第一课时教学重点一、介绍作品背景及文体特点。二、疏通文字障碍,以诵读为主,初步了解文章大意。教学步骤一、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1.作者:魏征(580—643),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韧为太子洗马,太宗即位后,擢为谏议大夫,常召人内室询以政事得失.魏征知无不言,敢于直谏,史以“诤臣”称之。曾主持《隋书》、《群书治要》的编撰工作,《隋书》的序论及《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皆出其手,时称良史。本文《谏太宗十思疏》,被太宗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其文风影响到宋代欧阳修、苏轼。2.背景:唐太宗李世民跟随其父李渊反隋时作战勇敢,生活俭朴,颇有作为。公元627年,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在贞观初年,他鉴于隋炀帝覆亡的教训,进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国计民生的政策。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在繁荣昌盛的后面隐藏着危机,在群臣齐唱赞歌时,独能多次上疏进谏,使太宗猛醒,文章力劝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太宗看后感到很惭愧,表示从谏改过。二、通读全文,、正音,了解大概内容。\n1.注意读音:求木之‘穹’留掌源窜舟\/军’蔽2.对照注释,粗通文章.自读五分钟。黜恶谬赏要求:把解释、翻译困难的句子找出来。(质疑)3.同学间互相商量,把疑难问题解决,如有解释、翻译不当的地方,老师及时纠正;个别较难翻译,同学问解释不当的地方,老师重点讲析。4.注意句子:①振之以威怒:即“以威怒振之”。振,通“震”.威吓。译为: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②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欲,喜好的东西,动词作名词。译为:如果见到能引起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想到知足来自我克制。以下“九思”句式相同。三、作业①完成课后练习二。读熟课文,背下来最佳。第二课时教学重点一、辨析词义,归纳义项二、分析文章,概括各段大意。教学步骤一、齐读课文,能背下来的同学背诵二、检查作业,分析课后练习二。1.古今问义相同的有:⑧骨肉,都指亲人。2.古今词义有区别:⑤虚心,文中是实指,“使心虚”,现代汉语抽象化,为美德,谦虚的表现。3.古今词义不同的有:①根本,文中是本意,指树根,现代汉语用比喻义或引申义。②纵情,文中是“放纵感情”,即“骄傲”之意,现代是“尽情”之意。④以为,文中是“以之为”的省略,是两个词,现代是“认为”的意思。三、结合课内词义,复习以前知识,做课后练习三。可以商量,用5分钟完成,然后请同学回答,明确:1.安:A.安定;B.怎么;C哪里;指享受\n2.信:A.诚实;B.信任;C.信用;相信3.求:A.追求;B.探求;巳请求;4.治:A.治理;B.医治;巳惩治追求其中A项词义为课文中义项,其余三项是以前知识,通过归纳.掌握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四、课文内容我们已经了解,现在请同学们用最快的时间概括各段大意:1.“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重要性。2.总结历史经验,并从创业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3.提出“十思”,即“居安思危”的具体做法。五、各段在阐明观点时各用了什么手法以增强表达效果?明确:第一段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打开话题,用“木长、流远”,喻国运长久,只有“固本思源”,才能“长治久安”,中间用排比来加强语势。第二段用设问和对比的手法,说明能否恭俭下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即民心重要,能“载舟覆舟”。第三段:用排比和对比的手法,提出君王要做到“十思”,才能“垂拱而治”。全文骈散结合,语言流畅,表现力强。六、作业1.结合课后练习一,背诵全文。2.完成课后练习四、五。第三课时教学重点一、背诵全文,结合课后练习一,加深对文章主旨的把握。二、体会文言虚词“以”、“哉”、“所”的用法,找出本课的成语,总结全文。教学步骤一、背诵课文1.个人背诵、集体背诵与部分(段落)背诵、全篇背诵结合。2.用课后练习一提问,学生背诵回答。二、虚词的归纳1.提问完成课后练习四,重在翻译。2.归纳虚词“以”、“哉”、“所”的用法。三、找成语,学典故\n要求同学们从文中找出成语,不少于三个,并且释义,教师总结。明确:(1)居安思危:处于安逸的环境里,要考虑可能出现的危险和困难。(《左传·襄公十一年》)(2)载舟覆舟:老百姓可以拥戴统治者,也可以推翻统治者。(《旬子·王制》)(3)垂拱而治:君王不做什么,而使天下太平。(《尚书·武成》)(4)择善而从(之):挑选其中的好的采纳(或采用)。(《论语·述而》)(5)善始善终: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献书报燕惠王》)四、教师总结本文是篇奏疏,虽以进言为务,不事雕琢,但写得声情并茂,文质兼美,文章骈散结合,既有骈文的整齐华美,又有散文的自然流畅,运用比喻、排比,使文章生动有力。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教学目的】1.认识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和顾全大局的精神;认识廉颇公忠体国和勇于改过的精神。2.了解史传作品在选材和布局上的特点。3.学习文言实词词义辨析的方法。【教学设想】教这篇课文,应当考虑以下两点:(1)这是学生升入高中后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必须以单元知识和训练的精神为指导,着重培养学生诵读、领悟和积累的习惯;(2)本文是一篇史传,篇幅又较长,要使学生在熟悉人物言论行事、认识人物思想品质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领会作者在文章布局上的用心,就必须有效地利用评点。因此,诵读加评点是这篇课文的基本教学方式。关键是要读得充分。本文尽管篇幅较长,但可读部分很多。对可读部分要做具体分析,区别对待,例如有关事件背景部分及过渡性的句段可以一读而过;有关人物思想品质、精神境界的句段,可以反复朗读、品味;个别精彩的段落则应熟读成诵。\n在课时安排上要考虑到:(1)在高中语文全套课本中共选《史记》四篇,本文是第一篇,似应对司马迁作比较详细的介绍,以利今后的学习;(2)本文实词涉及词的本义、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等知识,应很好地加以整理,使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3)要求背诵的部分最好能当堂成诵,以减轻学生负担。据此,本文拟用四课教读:第1课时:介绍作者和有关课文的内容的历史背景,讲读课文第1至5段。第2课时:讲读课文第6至13段。第3课时:讲读课文第14至18段,背诵第17、18两段。 第4课时:讲读最后三段,连贯背诵最后五段,人物分析总结,整理实词。【教学进程】预习要求:由于课文较长,可以采取分段预习的方式。先指出课文可分三部分,即“完璧归赵”“渑池会”“廉蔺交欢”。第一课时前预习第一部分,要求如下:(一)复述蔺相如“完璧归赵”一事的梗概。提示:要叙述得简而明;要抓住“被荐——对策——献璧——取璧(使人怀璧归赵)——斥秦王”这条线索;要用自己的话来说,不是翻译原作。(二)把能表现蔺相如胆识的语句划下来,并反复品味。提示:要想想缪贤为什么敢于推荐蔺相如、赵王及群臣为什么同意派蔺相如使秦以及诸如此类的问题。(三)在书上标出段落顺序。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略)二、司马迁和《史记》简介。1.司马迁简介。司马迁(约前145 ̄约前90),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司马迁早年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史记·太史公自序》有这样的记载:“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闚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彭城,过梁、楚以归。”\n初仕郎中,曾奉使西南。元鼎六年(前111)回家,值父病笃。父亲临终前嘱咐他说:“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并告诫他不要“废天下之史文”。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为《史记》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天汉二年(前99),在《史记》草创未就之际,司马迁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而被捕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继续发愤著书,于征和二年(前91)写成《史记》。附注:可预备一张中国全图,讲述时指出司马迁游踪的大致方位。2.《史记》简介。《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年表10篇,书8篇,共52万字。本纪、世家、列传用于记述人物事迹,书用于说明各种制度的发展变化,表用于显示史事的脉络,奠定了后世写史的体例。《史记》有很高史学价值。班固称赞这部书说:“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质,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汉书·司马迁传》)意思是它高度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不仅如此,其中《陈涉世家》肯定了陈涉起义的作用;《河渠书》《平准书》《货殖列传》反映了社会经济生活;《匈奴列传》《西南夷列传》等记叙了少数民族的活动,这些都是本书的优点。《史记》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书中对部分历史人物的叙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课文,我们将对此有深刻的体会。三、时代背景简介。战国(前403-前221)是一个兼并剧烈的历史时期。本文所叙史实发生在前283年到前279年之间,正值战国中期之末。在此之前,秦早已占领了巴蜀,并夺取魏在河西的全部土地,又多次大败楚军,初步形成了统一全国的趋势。在此期间,秦以主力图楚,前280年秦取楚上庸(今湖北房县、均县等地)及汉水北岸,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今湖北江陵),逼楚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尽管如此,秦仍未停止对赵的进攻,所以如何对付秦的挑战已成为赵国安危之所系的大问题。廉颇和蔺相如就是在这个历史舞台上起关键作用的人物。教法:在讲解上述内容之后,可以先画一个《赵大事纪年表》,按课文填写可填的项目,然后提问学生:“完璧归赵”“渑池会”“廉蔺交欢”三个故事各发生在哪一年?赵大事纪年表\n附注:此表与《史记·六国年表》在个别地方有出入,但渑池会的年代是以《年表》为依据的。四、检查预习情况:学生复述“完璧归赵”的故事。五、讲解课文第1至5段。1.阅读课文第1至2段。先解释“合传”体例,然后提问:①从节选的这一部分看,文章以记述蔺相如为主,为什么开篇介绍人物履历将廉颇置于蔺相如之前?(廉颇拜为上卿时,而蔺相如为“舍人”,地位相差悬殊。补充:传的后半部叙廉颇事迹较多。有提挈全文的作用。)②“为宦者令缪贤舍人”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舍人地位低微,况为宦者令舍人乎!又,为蔺相如被荐使秦设伏。)注:括号内的话是答案要点,其中加着重号的语句即点评语,可写在黑板上。下同。2.齐读第3段。①让学生概括大意。(故事缘起)②指出“求人可使报秦者”为本段关键句,并加分析。(为相如出场作铺垫)③提问:本段写赵国君臣议而不决,有什么用意?(烘托相如胆识)3.齐读第4段。①指出古代宦官不得干预朝政,当时又有荐人不当一并治罪的规定,然后叫一个学生重读“臣尝有罪”至段末这一部分,让全班学生仔细品味。②叙史贵简。从这个原则出发,能不能将这段话改写为:“于是缪贤荐蔺相如,王许之。”(不能)③讨论中可提出一些辅助性问题:缪贤是怎样的人?(挺身而出,亦有胆识。)对表现蔺相如有什么作用?(先虚写一笔)划出关键语句。(“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4.齐读第5段。①教师将蔺相如的对策语连贯起来朗读一遍,然后带领同学分析它的特点。(见事深刻、决断明确——真乃快人快语;对奉使一事,早已成竹在胸。)②联系上文说说在安排主要人物出场上的特点。(设伏——陪衬——虚写——一出场便不同凡响。)5.整理前五段词语。①通假字:斧质(鑕)可予不(否)奉(捧)璧②古代惯用语:“见”用于表示被动(徒见欺)\n“于”也用于表示被动(幸于赵王)试比较二者的不同。六、留作业。1.熟读下面两段话:①“夫赵强而燕弱……则幸得脱矣。”②“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宁许以负秦曲。王必无人……臣请完璧归赵。”2.朗读第6至13段。熟读如下两段:①“大王欲得璧……俱碎于柱矣!”②“秦自穆公以来……孰计议之。”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作业第1题。主要看能否读出语气,能否基本上成诵。二、讲解第6至13段。1.学生朗读“大王欲得璧……俱碎于柱矣”这段话之后,提出以下的问题进行讨论:①这段话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的?(“秦王无意偿赵城”。)蔺相如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注意行文前后照应。)“章台”——“列观”;“以示美人”——“传之美人”。②划分这段话的层次。(述“奉璧”使秦经过;斥秦王无礼,说明“复取璧”原因;预防秦王“强夺”之策。)③讨论这段话的内容及表达方式:“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借赵群臣语揭出秦王要害)“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由抑转扬,缓和气氛)“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说明赵方诚意,以退为进)说“斋戒五日”一事(“修敬”是关键,为要求秦王“斋戒”五日设伏,何等周密)不可“逆强秦之欢”(又何等委曲)“戏弄”(“怒发上冲冠”之由,照应上文)“臣头与璧俱碎于柱”(一夫决死,万乘莫当,秦王入我掌中)④从秦王的反应来看,这段话有怎样的特点?秦王“辞谢”是否仅仅因为“恐其破璧”?(这段话义正辞严,切中秦方要害,使秦王理屈辞穷。)\n⑤从这段话看蔺相如的策略。提示:要联系上下文,例如上文未提赵王“斋戒五日”一事;要着眼于“完璧归赵”的全过程。“璧有瑕”(“复取璧”的办法何等巧妙)“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向秦王提出同样要求的前提,暗藏归璧于赵的计划,使秦王入彀。)“拜送书于庭”(为提出“设九宾于廷”设伏,这关涉到相如的下一步计划,以进为退。)⑥小结蔺相如的性格特点。(有胆识,有智谋,善于相机行事,掌握主动)⑦要求全班同学将这段话重读一遍,再抽查个别学生,看看是否已达到基本成诵。2.学生朗读“秦自缪公以来……孰计议之”这段话后,提出以下问题进行讨论:①指出这话是在“九宾礼”上说的,要求学生细读有关注释,体会蔺相如说这番话的意图。②划分这段话的层次。(声称璧已送回赵国——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甘愿受刑)③这段话的要害是什么?(“先割十五都予赵”——击中秦王要害。)(抓住这个要害,则蔺相如之使人持璧归赵,要求“设九宾于廷”等等作法之用心,无不豁然而明。)④这段话还有哪些特点?(解释“令人持璧归”,归罪于秦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故秦王之受欺,咎由自取,而相如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先割十五都予赵”检验秦王是否有“易璧”的诚意;自己承担“欺大王之罪”,与赵王无关。)⑤快速背诵练习:把这段话齐读两遍,然后抽查个别学生。3.试简要回答下列问题,体会《史记》写作上的某些特点。①次要人物的处理。作者是怎样描写秦王的?哪些属于正面描写?哪些属于侧面描写?(“传之美人及左右”——正面;“左右皆呼万岁”——侧面。极写秦王之贪及傲慢。“恐其破璧……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正面写心理及动作,表现其狡诈。“秦王因曰……毕礼而归之”正面,写人物语言,表现秦王在关键时刻能从大局着眼,有大国之君的风度。)②说说下面两组细节的作用a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n(表现相如怒不可遏的神情,很传神)b左右皆呼万岁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写出秦廷的气氛:前者写狂喜之态,后者写懊丧之情,而皆源于贪利。)三、巩固学习的收获,齐背蔺相如的两段话。四、留作业。1.熟读第14至21段,准备背诵最后五段。2.完成练习第四至五题。第三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作业。1.抽查个别学生,背诵蔺相如的两段话。2.检查练习第四、五题的完成情况。二、用提问方式导入新课。问题:蔺相如这次赴会跟上次出使的身份有什么不同?(官职不同:上次是以舍人充当使者,这次是以上大夫充当国君副手)从什么地方看出?(唯书“相如从”,他人不书;“顾召赵御史”。)跟上次出使相距几年?(三年)三、进行新课。1.讲解第14至16段(“渑池会”)①渑池会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举行的?(“其后,秦伐赵……杀二万人”。补充说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在战后有举行双方国君会晤的惯例。)这样的背景说明了什么?(赵是以战败国身份与会。)②秦王为什么主动提出举行这次会晤?赵王为什么“畏秦,欲毋行”?(秦王不怀好意,借会晤取得战场上没有取得的东西,所以赵王畏秦诈骗。)补充史实:秦一向以诈和力制服诸侯。前340年商鞅伐魏,以“为好会”为名骗魏主将公子卬来会,然后扣留他;魏失主将,大败。前313年,张仪以献地六百里诱使楚怀王与齐断交。齐楚断交后,张仪改为献地六里。③学生齐读廉颇送别赵王时说的那一段话,然后提问:根据这段话说说廉颇对待国家大事的态度。(考虑到渑池会的最坏结果:秦方扣留赵王。以“请立太子为王”击破秦的阴谋。说明他谨慎持重,对敌斗争坚决,有长远眼光。)作者详写这段话有什么用意?(为“廉蔺交欢”张本。)\n④学生默读第15、16两段,复述渑池会上的斗争经过,然后提问:从蔺相如跟秦方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过程可以看出什么?(秦方蓄意进行挑衅;蔺相如不畏强暴。)赵王认为蔺相如“功大”,是否有理由?(维护了赵国的尊严,表示了敢于跟秦斗争的决心。)⑤廉颇是否也有功呢?(有。“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一句暗写廉颇。以军事力量作后盾,挫败了秦方以武力相胁的阴谋。)2.讲解第17至21段(“廉蔺交欢”)①指出这部分要求背诵,然后齐读。②划分本部分层次,为诵读作准备。(相如“拜为上卿”→廉颇“宣言”→相如“避匿”→相如答舍人谏→廉颇“负荆”)③在你看来,这部分的核心是哪一句话?(“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国家之急”是指什么说的?(强秦加兵。)“私仇”又是指什么说的?(“两虎共斗”)④诵读蔺相如“夫以秦王之威……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这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明人李贽评相如“引车避匿”一事说:“节节见相如智勇俱妙。”试结合这段话说说“妙”在什么地方。(相如深知廉颇公忠体国之心,故以“秦王之威”相比,又以“国家之急”相许,足见其胸襟阔大,如此方能使廉颇顿悟已非。)⑤廉颇始而“宣恶言”,闻蔺相如语即“肉袒负荆”,“至蔺相如门谢罪”,这前后对比说明了什么?(说明他的居功自傲是他思想中次要的一面,所以听了蔺相如的那一番话后,十分感愧,立即从计较个人得失的立场转到维护国家利益的正确立场上来,表现了公忠体国、勇于改过的精神。四、巩固收获,齐读17-21段。五、留作业。1.背诵第17-21段。2.想想本文在选材和布局上有怎样的特点。3.完成练习第三题,归纳解词的方法。第四课时教学过程一、快速背诵练习。1.逐层练习背诵。\n①相如拜为上卿(提示:“位在廉颇之右”为此层核心句。)②廉颇“宣言”(提示:由两段话组成,前一段说原因,重在比功劳;后一段说行动,这是此层的核心句。)③相如“避匿”(提示:包括“称病”不朝和“引车避匿”两件事,由此引出舍人进谏。)④相如答舍人谏(提示:这一层是重点,要结合诵读进一步理解内容,要读出语气。以下各点可供参考:a舍人的话乃世俗之见;b相如问“孰与秦王”,使人反思;c“顾吾念之”以下乃相如正意,居高临下,使人叹服,真乃字字金玉,掷地有声;d要比较下面两组句子的语气: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反问中包含递升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反问兼感叹)⑤廉颇“负荆”(提示:核心是“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这一句,要表现自责很深的语气。)2.贯穿背诵。二、选材及布局研究。1.有人说,第2段“蔺相如者,赵人也。为宦者令缪贤舍人”一句可删。理由有二:(1)删去此段则第1段和第3段衔接得自然;(2)此句与第4段开头“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重复。试据文章布局的道理给予反驳。(不可删的理由有二:(1)本文是一篇“合传”,廉蔺二人,一将一相,相互配合,对维护赵国的安全起了重要作用。按《史记》体例,在传记开头将二人并提,表明二人的事业是密不可分的。(2)这样开头既突出了廉颇的战功,又突出了蔺相如的出身低微,可使读者了解缪贤举贤、赵王破格提拔、廉颇“宣言”而后“负荆”的深刻意义。)2.相如奉璧使秦一节是按怎样的层次来叙述的?这样的布局有什么好处?(在献璧后作者依次描绘了蔺相如三次有步骤的行动:取璧、保璧、归璧。无不紧扣着和氏璧的命运。这样的布局使蔺相如如同置身于一个五光十色的舞台,其机智果敢的性格得到了充分的表现。)\n3.本文第12段已将“完璧归赵”故事叙述完毕,为什么作者在它后面又加上“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不予秦璧”这两句话?(这两句话在全文结构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揭露了秦王“以城易璧”的骗局,肯定了赵反欺骗斗争的胜利;另一方面又暗示秦王恼羞成怒,导致对赵采取军事行动,由此过渡到下文。”4.从来史笔求简。试比较下面两组话,说说哪一种写法好?①a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b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勇而有谋,宜可使。”②a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臣等不肖,请辞去。”b于是舍人相与谏蔺相如,欲辞去。(b的写法不好。①用b的写法,则缪贤敢于荐舍人去充当使者、赵王同意召见相如,均不可得而知,视国家大事为儿戏,不符合史家选材原则。②用b的写法,略去谏的内容,则下文“独畏廉将军哉”失去所本。)※5.紧接本文,原作还有这样一段话:“是岁,廉颇东攻齐,破其一军。居二年,廉颇复伐齐畿,拔之。后三年,廉颇攻魏之防陵、安阳,拔之。后四年,蔺相如将而攻齐,至平邑而罢其明年,赵奢破秦军于阏与下。”说说这段话在文章中的作用。※表示参考题,下同。(这是对上文的补笔,略写“廉蔺交欢”后五年间赵国的大事,从侧面赞扬廉蔺二人精诚团结,在军事上产生了积极的结果。)三、整理字词。1.检查练习第三题的完成情况。2.分类。A一词多义类:负:①依仗(负其强)②承担,使承担(宁许以负秦曲)③背着(肉袒负荆)④辜负(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⑤背弃(负约不偿城)引:①把箭射出去(引而不发)②拉(欲引相如去)③延请(引赵使者蔺相如)\n④掉转(引车避匿)幸:①侥幸(则幸得脱矣)②表敬用(大王亦幸赦臣)③宠幸(幸于赵王)小结:①抓住一个最基本的意思;②结合上下文内容加以引申。B引申的一个特殊种类——词义随用法的变化而变化:①名词活用如动词。衣:穿(乃使其从者衣褐)刃:杀(左右欲刃相如)舍:安置住下(舍相如广成传舍)②形容词、动词的活用。完:使……完好(臣请完璧归赵)毕:将……进行完毕(毕礼而归之)归:送回(毕礼而归之)破:把……弄破(恐其破璧)急:使……急、逼迫(大王必欲急臣)小结:要注意变化后的意思跟原义是有联系的。四、留作业。1.背诵最后五段。※2.明人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认为,“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他的理由是:“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武安君(秦将白起)十万众压邯郸(赵都),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你同意这个观点吗?《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担任赵国的大将,攻打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被任命为上卿。于是廉颇以他的勇猛善战而闻名于诸侯各国。蔺相如是赵国人,做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门客。赵惠文王时,赵国得到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听说这件事,派人送给赵王一封信,说愿意用十五座城给赵国,请求换取和氏璧。赵王跟大将军廉颇及许多大臣商量:想把这块宝玉给秦国,又怕得不到秦国的城,白白受欺骗;想不给吧,又担心秦兵打过来。主意拿不定,想找个可以派遣去回复秦国的人,又找不到。\n宦官头目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可以出使。”赵王问:“您根据什么知道他可以出使呢?”缪贤回答说:“我曾经犯有罪过,私下打算要逃到燕国去。我的门客蔺相如阻拦我说:‘您凭什么知道燕王(会收留您)?’我告诉他,我曾跟随大王与燕王在边境相会,燕王私下握着我的手说‘愿意交个朋友’,凭这个知道他,所以打算去他那里。蔺相如对我说:‘如今赵国强,燕国弱,您又受赵王宠幸,所以燕王想跟您结交。现在您竟从赵国逃奔到燕国,燕王害怕赵国,这种形势下燕王一定不敢收留您,反而会把您捆绑起来送回赵国的。您不如袒胸露臂,趴在斧质上请罪,就能侥幸得到赵王赦免’。我听从了他的意见,幸而大王赦免了我。我私下认为蔺相如是个勇士,有智谋,应该是可以出使的。”于是赵王召见蔺相如,问他:“秦王打算用十五座城换我的璧,可不可以给他?”蔺相如说:“秦国强大,赵国弱小,不能不答应他的要求。”赵王说:“拿走我的璧,不给我城,怎么办?”蔺相如说:“秦王用城换璧而赵国不答应,理亏的是赵国;赵国给秦璧而它不给赵国城,理亏的是秦国。比较这两种对策,宁可答应秦的请求而让它负理亏的责任。”赵王问:“可以派谁去呢?”蔺相如回答说:“大王果真找不到人,我愿意捧着和氏璧出使秦国。城给了赵国,就把璧留在秦国;城池不给赵国,我保证完整无缺地把和氏璧带回赵国。”赵王就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向西进入秦国。秦王坐在章台宫接见蔺相如。蔺相如捧着和氏璧呈献给秦王。秦王非常高兴,把和氏璧传给妃嫔及侍从人员看,群臣都欢呼“万岁”。蔺相如看出秦王没有把城酬报给赵国的意思,就上前说:“璧上有点毛病,请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把和氏璧交给蔺相如。蔺相如于是捧着璧退了几步站住,背靠着柱子,怒发竖立,像要把帽子顶起来。他对秦王说:“大王想要得到和氏璧,派人送信给赵王,赵王召集所有大臣商议,都说:‘秦国贪婪,依仗它强大,想用空话来求和氏璧,补偿给赵国的城恐怕得不到。’打算不给秦国和氏璧。但是我认为平民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何况是大国之间的交往呢!而且因为一块璧的缘故惹得强大的秦国不高兴,不应该。于是赵王斋戒了五天,派我捧着和氏璧,在朝堂上行过叩拜礼,亲自拜送了国书。这是为什么?为的是尊重大国的威望而表示敬意。现在我来到秦国,大王却在一般的宫殿里接见我,礼节显得十分傲慢;得到璧后又将它传给妃嫔们看,以此来戏弄我。我看大王无意补偿给赵国十五座城,所以又把它取回来。大王一定要逼迫我,我的头现在就与和氏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蔺相如拿着那和氏璧,斜视着柱子,就要撞击在柱子上。秦王怕他撞碎和氏璧,就婉言道歉,坚决请求他不要把和氏璧撞碎,并召唤负责的官吏察看地图,指点着说要把从这里到那里的十五座城划归赵国。\n蔺相如估计秦王只不过以欺诈的手段假装把城划给赵国,实际不能得到,就对秦王说:“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贝,赵王敬畏大王,不敢不献出来。赵王送璧的时候,斋戒了五天。现在大王也应斋戒五天,在朝堂上安设“九宾”的礼节,我才敢献上和氏璧。”秦王估计这种情况,终究不能强夺,就答应斋戒五天,把蔺相如安置在广成宾馆里。蔺相如估计秦王虽然答应斋戒,也必定违背信约,不把城补偿给赵国,就打发他的随从穿着粗布衣服,怀揣那块璧,从小道逃走,把它送回赵国。秦王斋戒五天后,就在朝堂上设了“九宾”的礼仪,延请赵国使者蔺相如。蔺相如来到,对秦王说:“秦国自从秦穆公以来的二十多个国君,不曾有一个是坚守信约的。我实在怕受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派人拿着璧回去,已经从小路到达赵国了。再说秦国强大而赵国弱小,大王派一个小小的使臣到赵国,赵国会立刻捧着璧送来。现在凭借秦国的强大,先割十五座城给赵国,赵国怎么敢留着璧而得罪大王呢?我知道欺骗大王的罪过应该处死,我请求受汤镬之刑。希望大王和大臣们仔细商议这件事。”秦王和大臣们面面相觑,发出无可奈何的苦笑声。侍从中有的要拉蔺相如离开朝堂加以处治。秦王就说:“现在杀了蔺相如,终究不能得到和氏璧,反而断绝了秦、赵的友好关系。不如趁此好好招待他,让他回赵国去。难道赵王会因为一块璧的缘故而欺骗秦国吗?”终于在朝廷上接见蔺相如,完成接见的礼节,送他回赵国去了。蔺相如回国以后,赵王认为他是个贤能的大夫,出使到诸侯国家能不受辱,就任命他做上大夫。此后秦国没有给赵国城池,赵国也到底没有把和氏璧给秦国。后来,秦军攻打赵国,攻下石城。第二年秦军又攻打赵国,杀了赵国两万人。秦王派使臣告诉赵王,打算与赵王和好,在西河外渑池相会。赵王害怕秦国,想不去。廉颇、蔺相如商量说:“大王不去,显得赵国既软弱又怯懦。”赵王于是动身赴会,蔺相如随行。廉颇送到边境,跟赵王辞别时说:“大王这次出行,估计一路行程和会见的礼节完毕,直到回国,不会超过三十天。如果大王三十天没有回来,就请允许我立太子为王,以便断绝秦国要挟赵国的念头。”赵王同意廉颇的建议,就和秦王在渑池会见。\n秦王喝酒喝得高兴时说:“我私下听说赵王喜好音乐,请赵王弹弹瑟吧!”赵王就弹起瑟来。秦国的史官走上前来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会盟饮酒,命令赵王弹瑟。”蔺相如走向前去说:“赵王私下听说秦王善于演奏秦地的乐曲,请允许我献盆缶给秦王,(请秦王敲一敲),借此互相娱乐吧!”秦王发怒,不肯敲缶。在这时蔺相如走上前去献上一个瓦缶,趁势跪下请求秦王敲击。秦王不肯敲击瓦缶。蔺相如说:“(如大王不肯敲缶),在五步距离内,我能够把自己颈项里的血溅在大王身上!”秦王身边的侍从要用刀杀蔺相如,蔺相如瞪着眼睛呵斥他们,他们都被吓退了。于是秦王很不高兴,为赵王敲了一下瓦缶。蔺相如回头召唤赵国史官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国的众大臣说:“请赵王用赵国的十五座城为秦王祝寿。”蔺相如也说:“请把秦国的都城咸阳送给赵王祝寿。”直到酒宴结束,秦王始终未能占赵国的上风。赵国又大量陈兵边境以防备秦国入侵,秦军也不敢轻举妄动。渑池会结束后,回到赵国,因为蔺相如功劳大,赵王任命他做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说:“我做赵国的大将,有攻城野战的大功劳,而蔺相如只不过凭着几句言辞立了些功劳,他的职位却在我之上。再说蔺相如本来是卑贱的人,我感到羞耻,不甘心位居他之下!”扬言说:“我碰见蔺相如,一定要侮辱他。”蔺相如听到这些话后,不肯和他会面,每逢上朝时常常托辞有病,不愿跟廉颇争位次的高下。过了些时候,蔺相如出门,远远看见廉颇,就掉转车子避开他。在这种情况下,门客一齐规劝他说:“我们离开父母兄弟而来侍奉您,不过是因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现在您与廉颇职位相同,廉将军散布一些恶言恶语,您却怕他,躲着他,怕得太过分了。平庸的人对这种情况尚且感到羞耻,更何况是将相呢!我们实在没有才能,请允许我们告辞离开吧!”蔺相如坚决挽留他们,说:“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个厉害?”门客回答说:“(廉将军)不如秦王厉害。”蔺相如说:“凭秦王那样的威风,我蔺相如敢在秦的朝廷上呵斥他,侮辱他的臣子们。相如虽然才能低下,难道偏偏害怕廉将军吗?但是我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轻易侵犯赵国,只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存在啊!现在如果两虎相斗,势必不能都活下来。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以国家之急为先而以私仇为后啊!”廉颇听到这话,解衣赤背,背着荆条,通过门客引导到蔺相如家门请罪,说:“我这个粗陋卑贱的人,不知道将军宽容我到这样的地步啊!”两人终于和好,成为誓同生死的朋友。鸿门宴·教案【教学目的】一、了解“鸿门宴”斗争的起因、经过,认识这一斗争的性质,正确评价有关人物。\n二、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三、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掌握“举”、“谢”、“为”、“斗”、“因”等古汉语兼词。【教学设想】一、课文情节起伏,人物形象鲜明,拟作为叙事写人的记叙文处理,以人物形象的刻画为教学重点。如何认识理解课文中提及的“义”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可从分析项羽这一人物入手突破这一难点。二、课文篇幅较长,阅读有一定难度,采用讲析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学时数】三教时。第一教时一、预习课文:1.通读课文,作必要的阅读标记,查阅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2.标出课文中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与尾声。3.复习“楚汉相争”的历史,了解刘、项斗争的经过,了解项羽这一人物的历史功过。二、导入新课:1.板书并朗诵(或由学生齐诵)项羽的《垓下歌》,要尽量读出这首楚歌慷慨悲凉的意味。2简析《垓下歌》,介绍时代背景,引入新课。要点:(1)项羽的主要历史功绩:击溃秦军主力,是暴秦的主要掘墓人。(2)项羽起兵反秦动机不纯,他反秦的目的在于取秦王而代之,重建楚王朝,与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有着本质的区别。(3)他迷信武力,始终没有(也不可能)认识自己败亡的原因。他把一切归结于“天意”,是“时不利”,自刎之前,他仰天长叹:“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4)“鸿门宴”前,怀王与诸将有约:“先入关者王之”。三、读讲课文一、二两段:第一段:1.指名朗读课文,正音:①“王(wàng)关中”②“说(shuì)关羽”③“好(hào)美姬(jī)”④“为(wè)击破沛公军”\n2.解释重点字词,引导学生疏通课文:①“军霸上”、“王关中”(加点词为名词作动词用,读第四声)。②“说项羽”可简为“说羽”不可简为“说项”,“说(shuō)项”意为替人讲情、说好话。③“成五采”、“为(wéi)龙虎”,“成”、“为”都有“变成”、“化作”的意思,“龙虎”是龙虎的形状。3.提问,引导学生了解课文:①课文第一段记叙了哪几件事?这些事件对情节展开起了什么作用?提示:第一件事“曹无伤告密”。曹无伤是沛公的左司马,他的告密当然不同于一般流言蜚语,于是,项羽决定“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矛盾挑开,故事“开端”。第二件事“范增进言”,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土,他对形势的判断十分正确,对刘邦的用心了如指掌,“急击勿失”的主张非常英明。矛盾进一步激化,推波助澜,情节迅速发展。②项羽接获曹无伤的密报,当即“大怒”,这一个“怒”字内涵相当丰富。请说说其中包含了些什么?提示:就矛盾的焦点而言,天下虽大,“王”只有一个,就力量对比而言,项羽占有绝对优势,何况秦军主力是项羽消灭的,又是楚王后裔,一个“市井小人”居然“欲王关中”,项羽岂能容忍?再说个性特征,此时此刻,项羽如若不“怒”,他也就不是历史上的那个项羽了,他本来就是那么一个火爆汉子!第二段:1.教师串讲课文,引导学生留心课文中特殊的字词与句式:①古今歧义:“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盗”,窃贼;“非常”,指意外事故。“公岂敢入乎?”“敢”,能够。“固不如也。”“固”,本来。②通假:“具以事告。”“具”通“俱”,全部。“要项伯”。“要”通“邀”,约请。“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接纳,准于入内。“不敢倍德”,“倍”通“背”,违反。“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n③活用:“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作动词用,意为与……交好(友善)。“臣活之”,“活”,使动用法,使……活。“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籍吏民,封府库”,“籍”,名词作动词用,编造名册。“不义也”,“义”,名词作动词用,合于义。④特殊句式:“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状语后置。“与俱去”、“毋从俱死也”,介词“与”、“从”后面的宾语省略。“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疑问句,主语“为大王为此计者”与谓语“(是)谁”倒置。也可以说不是主谓倒置,那么“者”就是语气助词。“孰与君少长?”疑问句,宾语疑问代词前置。“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判断句,特殊指示代词“所”、“者”构成“所……者”式名词短语充当主语,作说明、解释的对象。2.讨论课文内容,提问:①课文第二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提示:第一件事“项伯夜访”。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目的在于报答当年救命之恩,却被张良利用,使一触即发的矛盾出现了转机。第二件事“张良献策”。张良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刘邦则一点就通,不但“兄事之”,“更奉酒为寿,约为婚姻”,竭力奉承,拼命拉拢,由“联络感情”进而自我辩解,终于使项伯受其蒙蔽,导致项羽上当。(“刘邦施计”、“项伯中计”不必分开来说)“张良献策”是情节变化的关键,刘邦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项羽终于“放虎归山”,以致范增之谋难以实施等等,莫不由此而生。②张良说:“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项伯则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请联系课文说说古人心目中的“义”可作什么样的解释,我们应当如何看待?提示:古人认为“义”,就是“宜”。《礼记·中庸》说:“义者宜也。”韩愈在《原道》中则进一步解释:“行而宜之谓之义。”也就是说,人的言行合符一定的道德规范就可称为“义”,反之则为“不义”。\n课文中曹无伤背叛刘邦向项羽告密,项羽置怀王之约于不顾而欲“击破沛公军”,范增以下犯上都可以说是“不义”。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常以身翼蔽沛公”,樊哙闯帐护主等等,都可以称之为“义”。项伯救护刘邦可以称之为“义”,这一行为却违背了楚王的根本利益则又可以责之为“不义”。可见“义”是相对的,如同“骨气”一样,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道德标准不同,“义”的内涵也不一样,我们不能以抽象的“义”作为评判是非的尺度和立身处世的准则。3.学生自读课文一、二两段,教师行间巡视,释疑解难。小结:课文一、二两段记述了“鸿门宴”前发生的几件事,由矛盾的挑起,形势一触即发到出现转机,由项羽的“大怒”到项伯之言产生效果,故事情节逐步展开,井为后来事态的演变作了必要的铺垫,留下了必要的伏笔。四、布置预习1.自读课文三、四两段,利用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①给加点的字注音:有樊哙目目眦按剑而跽卮酒彘肩②试译下列语句: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③用自己的语言讲述“鸿门宴”上的斗争。2.思考下列问题:①项羽最大的弱点是什么?试从课文中举例加以说明。②范增之谋为什么不能得逞,他在哪些方面不及张良?第二教时一、复习!日课,检查预习情况:1.提问:在楚王即将来犯万分危急的形势下,张良既不提议备战,更不主张退军,却只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这是为什么?此处行文轻描淡写有什么作用?\n提示:“战”必败,“逃”必溃,兵力悬殊,土气不同。张良过人之处在于确信项伯可以利用。他从项伯的通风报信中看出这个人十分重“义”,有恩必报,他也了解项伯与项羽的关系。由项伯必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尤其是他看准了项羽的致命弱点,双方矛盾的焦点,深信“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一句话就能解决问题。此处轻描淡写更显出张良的沉稳机警,处变不惊。(也与刘邦大惊失色束手无策形成对照。)2.指名认读生字(见前课预习作业),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从百余骑(从:使……从;骑:一人一马。)数目项王(目:以眼示意,名词作动词用。)且为所虏(且:将;为所:为……所,“为”后省略行为主动者。)客何为者(何为:为何,干什么;者,代词,“何为”前面省略了判断词。)二、读讲课文三、四两段:第三段:1.指名讲述第三段的内容,要求明确交代本段记叙的事件。提示:第一件事“刘邦谢罪”,第二件事“项王设宴”,第三件事“范增举殃”,第四件事“项庄舞剑”。2.提问:刘邦谢罪是否诚心,何以见得?提示:并不诚心。迫于形势不得不如此。而且,言辞虽恭,以“将军”称项羽而以“臣”自称,更强调自己“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都出于“不自愿”,侥幸而已,但却绝不认错,更把责任推给“小人”!(这“小人”分明指曹无伤却故意不予道破,装出一副全然无知的样子。)3.提问:课文中插图有什么地方画得不妥?为什么?请从课文中找出依据。提示:插图中张良站着,这是不妥之处。课文中说张良是“西向侍”。“侍”,一般指站立,但也有“侍坐”之说,这里“西向侍”是坐东朝西作“陪”讲。后面又有项羽赐樊哙“坐”,“樊哙从良坐”,如果樊哙坐着而张良却站立一边,岂不有点不合礼仪?4提问:项羽“留沛公与饮”,终于演出了“项庄舞剑”企图“击沛公于坐”这惊心动魄的一幕。“留沛公与饮”是精心策划的阴谋吗?提示:不能认为这是精心策划的阴谋。范增一再暗示项羽,要他下令除掉刘邦,项羽却总是“默然不应”,可见并未经过策划。这一变故是范增一手导演的,虽然阴狠,却并不示明,由于没有得到项羽的支持,而项伯又出面援救,终于不了了之。5.提问:“项庄舞剑”在情节展开上有什么作用?这一事件给后人留下了哪一个成语?提示:“项王留沛公与饮”,情节已趋缓和,“舞剑”事件发生,形势再度紧张起来,从而引出了“樊哙闯帐”,故事推向高潮。成语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思是人们表面上做某事心中却另有所图。\n第四段:1.指名试讲课文,师生共同订正。2.分角色朗读课文,力求充分表达人物的不同情感与心态。3.提问:“樊哙闯帐”是故事的高潮。课文从哪几方面刻画樊哙这一人物?写“樊哙闯帐”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喧宾夺主”?)提示:课文对樊哙这一形象的刻画可谓浓墨重彩,形神兼备。语言描写:“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语句短促急迫,紧张的形势,急迫的心态,忠勇的性格跃然纸上。行动描写:“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啖之”,无所顾忌,无所畏惧,何等英武。外貌描写:“瞑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着墨不多,却极为传神。浓墨重彩写樊哙,既衬托了项羽、刘邦,更突出了张良。文章巧妙地把握人物关系,刘邦信而用之,项羽感其“义”,赞其“勇”,赐酒、赐彘、赐坐,张良则是“导演”兼“舞台调度”,一切全由张良策划,读来绝无喧宾夺主之感。4.提问:有人认为樊哙在席上的讲话跟刘邦一模一样,“仅是语句上稍有变化而已”,对不对?如有区别,区别在哪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提示:两人讲话中心大体一样,但侧重点不同。刘邦侧重于辩解,强调的是自己“不敢倍德”,樊哙则是理直气壮责之以“义”,首先申明自己“死且不避”,继而陈述秦王“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暗中已将项羽推向了审判台。而后明确指出怀王有约在先,沛公虽然先入咸阳,却又“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言沛公“劳苦功高”,责项羽“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实为“亡秦之续”。从策略上看,二者区别也明显。刘邦之言属于“以屈求伸”,樊哙义责项羽已是“以攻为守”了。二者有本质区别,说话的语调语气也自然大不一样,朗读课文要注意这一点。小结:课文三、四两段记述“鸿门宴”上刘、项双方的激烈斗争。刘邦谢罪,以屈求伸,矛盾缓解,范增举块,危机依然四伏,项庄舞剑,更是险象环生,樊唆闯帐,故事到达高潮。项羽唯恐担当“不义”之名,损其“威”,伤其“信”,不用范增之计,终于让刘邦借故脱逃,放虎归山,铸成大错。三、课堂练习:1.学生自由诵读课文(或数人一组分角色表情朗读三、四两段)。\n2.完成“思考和练习”三、四两题。四、布置预习1.自读课文五、六两段,疏通文字。2.文章为什么在沛公脱逃之前交代鸿门与霸上两地的距离?3.概括课文中几个主要人物的形象。第三教时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是什么意思?可用课文中哪一个字来概括?(“忍”)范增对项庄说:“君王为人不忍”,他内心真的认为项羽是“为人不忍”吗?“不忍”,用今天的语汇表达,就是心慈手软,也可以引申为缺少决断。其实,范增内心井不仅仅认为他是“为人不忍”,公开场合只能这样委婉地评论。二、读讲课文五、六两段:1.指名试讲课文,纠正误读误释:“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何辞为?”疑问代词宾语前置。)“道芷阳间行。”(间,从小路道,音jiàn)“沛公不胜柄杓。”(“不胜梧杓”,指酒醉,以“柄杓”借代酒水。)“再拜献大王足下。”(再拜,两次行礼,表示敬重;“足下”,古代敬词,用来指称对方。)“竖子不足与谋。”(“竖子”,古代骂人的话,小子,没出息的东西。)2.提问:刘邦脱逃之前作了哪些布署?“置车骑”是什么意思?是几个人一道走的?为什么这样?提示:一是留下张良代为辞谢,一是放弃车骑,只身独骑,只带四个亲信随从,一是叮嘱张良,待其至军中再入内辞谢。这样安排,目的在于尽快脱离虎口,担心项羽反悔。(从小路走,目的也在此。)3.提问:张良献礼,项羽、范增二人态度为何不同?\n提示:项羽对刘邦借故脱逃仍然麻木不仁,根源在于他迷信武力:兵力单薄的刘邦不足为患;范增则深知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同时也为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精心策划的阴谋——破产而恼怒。不仅把玉斗“置之地”,而且“拔剑撞而破之”,更大骂“竖子不足与谋”,可谓气急败坏。故事至此结束,“立诛杀曹无伤”则是对开头“告密”的交代,是尾声。三、讨论分析人物形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1.张良、范增是两个什么样的人物?他们在“鸿门宴”中处于什么地位?提示:张良是刘邦的主要谋士,他多谋善断,精通韬略,临变不惊,处事有方。是他为刘邦定下了“韬晦之计”,以“不敢倍德”、无意于称王蒙蔽项伯,欺骗楚王,终于化险为夷。是他为刘邦作了精心的部署,周密的准备,从而赢得了斗争的胜利。项庄舞剑,张良出,樊哙急问:“今日之事何如?”可见事先有所商量。樊哙责项羽,口径一致,由辩解进而反诘,则更可以看出事前经过周密的策划。一方有备,一方无备,结局合乎情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张良不像范增那样妄自尊大。他认为刘邦称王不是时候,很不策略,但并不明确否定,只是问了一句:“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他认为不可以武力与项羽相斗,也只是委婉地探询:“料大王土卒足以当项王乎?”刘邦远不像项羽那样自信,张良却仍然处处留心,始终把自己放在谋臣的位置上。这是刘邦对他绝对信任的关键。可以说张良是“鸿门宴”这一事件的总导演。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项羽称为“亚父”,可见其地位不同寻常。他的政治观察力,他的才智谋略绝不逊于张良。但他对项羽尤其是对项羽的妄自尊大,并不完全了解,他以命令的口吻要项羽攻打刘邦:“急击勿失”,他在席上“数目项王,举玉以示之者三”,要项羽“按既定方办”。他擅自布置项庄舞剑,已经造成欲取项羽而代之的客观影响,但他既不知人,也不知己,这是范增的致命弱点。他与张良构成了鲜明的对照。“鸿门宴”这场斗争可以说是张良与范增的斗智。对整个事件的演变,两人举足轻重,可谓关键人物。但是,两人毕竟只是谋臣,唱主角的是双方的决策者,是项羽和刘邦。2.项羽这个人物的致命弱点是什么?对他应作如何评价?提示:缺乏政治远见,一味沽名钓誉是项羽的致命弱点。项伯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他就立即改变了“击沛公军”的主张,樊哙指责他“欲诛有功之臣,此亡秦之续也”,虽然语言尖锐,他却“未有以应”。可见他虽然武力上是绝对优势,心理上却不堪一击。他欲得天下,又图虚名,既准备推翻怀王之约,又害怕世人指责。他不用范增之计,反映了他的刚愎自用,迷信武力,而根本原因则在于心理上的脆弱。作为楚国贵族的后裔,项羽却有许多缺点错误,甚至有不可饶恕之处,这是必然的。但他毕竟为推翻暴秦作出过一定的贡献,他性格上也有某些闪光点,如不畏强暴,不用阴谋等等,应当实事求是地给以肯定。\n(讨论分析人物,可引导学生争论。不同意见应允许保留。敢于提出不同意见是一种很可贵的品质,应予鼓励。)四、讨论分析课文刻画人物的方法l.试以樊哙为例,说说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的。①人物在什么环境中出现?②从哪些方面描写?③浓墨重彩写樊哙有无必要,为什么?提示:第二课时对樊哙已作了具体分析,这里侧重干归纳刻画人物的方法。2.以项羽、范增对张良献礼态度的不同分析归纳作者用对比方法写人的技巧。提示:着重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对比、映衬手法。(略)五、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消极因素进行批判1.文中的迷信成分。(略)2.作者的英雄史观:文章对刘邦虽有贬抑,更多的却是颂扬,对项羽也颇多同情,尤其是把他作为一代帝王为之撰写“本纪”,其英雄史观显而易见。当然,我们不应要求作者像今天这样具备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六、布置作业:1.完成“思考和练习”第五题。2.以“《鸿门宴》中的XX”为题,写一篇短评(题目可另拟)。附:板书提纲(一)鸿门宴(转折点)无伤告密“欲王关中”(矛盾焦点)范增说羽“急击勿失”项伯夜访“毋从俱死”——“义”张良献计“不敢倍德”(二)项王留饮“为人不忍”(?)范增举“默然不应”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樊哙闯帐“死且不避”(以攻为守)(三)沛公出逃“脱身独骑”张良入谢“不胜栖杓”项王受璧“置之坐上”\n亚父破斗“撞而破之”秋水(节选)·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2.在掌握字词的基础上背诵课文。3.了解庄周及他的哲学思想,准确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能力目标1.通过自读,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2.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言文的能力。德育目标使学生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教学重点】1.理解“泾流、涘、望洋向若、少、轻、殆、大方之家”等词语。2.整理和归纳“焉、于、而”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3.了解“非……则……”和“见……于……”两种固定句式。【教学难点】1.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2.理解河伯对海神的那番感叹。【教学方法】1.朗读法。2.问答法。3.探究拓展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中国的成语源远流长,含义深刻。其中有两个成语,一个是“望洋兴叹”,一个是“贻笑大方”。大家知道它出自什么作品吗?(《庄子"\n秋水》)有谁能说一说这两个成语的意思?(望洋兴叹: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藐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贻笑大方:让内行者见笑。)二、介绍作者及《庄子》庄子,名周.宋蒙城(今河南商丘县附近)人。大约生于公元前四世纪中叶,死于公元前三世纪上半时期,与孟子同时或稍后。他作过蒙城漆园吏;楚威王要拜他为相,他拒绝了。《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后学者所著。一般人认定,“内篇”七篇是庄子自著,“外篇”十一篇是门人和后学者所著。它是一部唯心主义哲学著作,但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庄子》一书的思想核心.即清静无为,顺应自然,随从世俗,反对人为,弃圣绝知,否定现实的进步和斗争。《庄子》中所宣扬的社会理想是人类远古,所谓“其卧徐徐,其觉于于”;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庄子》有一定的批判精神。当时封建制代替了奴隶制,大批的贵族奴隶主转化为封建地主,他们极尽诡诈残酷,贪婪无厌,穷奢极欲。庄子反对“知”、“圣”,诅咒黑暗,往往是基于此而发。在后学中更明确指斥“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这种深刻的批判精神,体现了《庄子》文章一定的现实意义,对后代也有积极影响。三、整体感知课文《秋水》是《庄子·外物》中的一篇。课文节选的是《秋水》篇的开头一段,以河伯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学生思考:全文可分为多少个层次?怎么划分?每层讲什么?明确:全文分两层:第一层(“秋水时至……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写黄河的壮阔和河伯的骄傲自满。第二层,写河伯见到大海后自叹不如。四、思想内容分析:1、分析第一层提问:本层共两句话,每句讲什么?明确:第一句写黄河的壮阔。第二句写河伯的骄傲自满。提问:河伯骄傲自满的神态、心理可用什么成语概括?\n(参考:踌躇满志、夜郎自大)板书设计:百川灌河——雄壮黄河不辩牛马——开阔第一层欣然自喜——踌躇满志河伯天下之美尽在——夜郎自大2、分析第二层提问:见到大海,河伯为什么会望洋兴叹?明确:对于接纳众流、浩瀚无垠的大海来说,黄河与之相较,又实在是太渺小了。当河伯怀着洋洋自得的心情向东而行,到达北海,“东面而视”时,满眼所触及的是无边无际的茫茫海水,这和“不辩牛马”相差何啻天壤。河伯还有自知之明,顿觉自己的见识局于一隅,自愧弗如,故而会望洋兴叹提问:河伯是怎样进行自我批评的?明确:首先以“‘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来批评自己“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的狂妄自大。接着以小看仲尼和轻视伯夷的事例,证实了自己的浅薄。最后以一个“殆”字,阐明骄傲自满的危害性,即势必遭到“大方之家”的耻笑。批判层层展开,步步深入,一个狂妄自大,又将幡然悔悟的河伯形象跃然坻卜,呼之欲出了,从而揭示了反骄破满的主旨,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板书设计:东面而视大海第二层不见水端责己狂妄河伯批己浅薄贻笑大方3、小结。提问:本文对我们有何启示?明确:我们可以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那就是说一个人的见识总是有限的,见闻再多,也不能骄傲自满。(学生说出诸如“人贵有自知之明”、“知耻近于勇\n”、“谦受益,满招损”、“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片面性”、“自大由于无知”、“有比较才有鉴别”等,都应予以肯定。)五、总结本文有关的语法(一)通假字:泾流之大。(“泾”通“径”,直流。)不辩牛马。(“辩”通“辨”,分辨,辨别。)(二)一词多义望洋向若而叹曰。(名词,海神名。)以为莫己若者。(动词,如、及、比得上。)(三)词类活用顺流而东行。(方位名词作状语。东:向东面。)东面而视。(方位名词作状语。东:朝东,向东。)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少:认为…;少,小看;轻:认为……轻,轻视。)(四)句式闻道百,以为莫己若。(宾语前置句。宾语“己”置于动词谓语“若”的前面)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见……于,表示被动,可译为“……被……”,(五)固定格式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非……则”,表示假设,译为:“不是……就、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且夫……”,再说,而且,用于承接上文,引出另一层意思。)六、分析本文写作特点本文以寓言的形式说理,因此将客观的东西主观化,用拟人的来表现海、河就是不可避免的了,如河伯的沾沾自喜和对海神若的谈话就是如此,另外,在论说时,文章采用了引申譬喻的方法,以小见大地扩展话题。比如文章开始写的是水之大,而河伯对海神若的谈话则提到了仲尼之闻与伯夷之义,就由水势的大小拓展到道德学问的方面来,使文章的内涵更丰富,主题更深刻。七、作业默写课文\n非攻(节选)·教案【学习目标】1、掌握“何”“则”等文言词语及其用法。2、了解墨子的生平及《墨子》的思想内容。3、学习文章的写作特点及文中展示的哲理。【目标重点难点】掌握给文言文加标点的方法与技巧,提高断句能力。【相关材料】1.作者简介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墨子,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姓墨名翟,生卒年不详。墨子作为先秦墨家的创始人,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墨子在上说下教中,言行颇多,但无亲笔著作。今存《墨子》一书中的《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等篇,都是其弟子或再传弟子对他的思想言论的记录。这是研究墨子思想的重要依据。墨子的学说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兼爱非攻。所谓“兼爱”是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为天下人不相爱所致。②天志明鬼。宜扬天命鬼神的迷信思想是墨家的—大特点。墨子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它不仅决定自然界星辰、四时、寒暑等的运动变化,还对人世的政治起支配作用。因“天之爱民之厚”,君主若违天意就要受天之罚,反之,则会得天之赏。对于鬼神,墨子不仅坚定信其有,而且认为它们对于人间君主或贵族也会赏善罚暴。③尚同尚贤。尚同是要求百姓上同于天子。墨子认为,国君是国中贤者,百姓应以君上之是非为是非。他还认为上面了解下情也很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赏善罚暴。尚贤是要求君上能尚贤使能,即任用贤者而废抑不肖者。墨子把尚贤看得很重,以为是政事之本。他特别反对君主用骨肉之亲.对于贤者则不拘出身,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主张。④节用。节用是墨家非常强调的一种观点,他们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尤其反对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欲。认为君主、贵族都应像古代大禹一样,过着极为俭朴的生活,而且要求墨徒在这方面也要身体力行。2.语言知识\n【难读字】园圃(pǔ)鸡豚(tún)栏厩(jiù)衣裘(qiú)兹(zī)甚不辜(gū)【古今异义】众闻则非之(非,非难。今义:不对,过错。)苟亏人愈多(苟.如果。今无此义。)其不仁兹甚,罪益厚(重,大。今义:扁平物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一词多义】今至大为攻国(国家)国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国都)等死,死国可乎(国事)逝将去女,适彼乐国(地域)是何故也(原因,缘故)故暮去胡来颜色故(衰老)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旧)君安与项伯有故(老朋友,引申为交情)以亏人自利也(因为)乃入见。问:“何以战?”(凭,凭借)以作《师说》以贻之(来,用来)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把)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而)【词类活用】①名词作动词:以其亏人愈多(亏,损人)从而誉之(誉,赞美)②形容词作动词:众闻则非之(非,非难)【特殊句式】①省略句:\n其不义又甚(于)入人园圃窃桃李。(省略介词)上为政者得(之)则罚之。(省略宾语)从而誉之,谓之(为)义。(“谓之”后面省略了“为”字)②设问句: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③反问句: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教学过程】一、导入:古文断句标点是学习古文的一项基本功。古文断句标点与古文阅读理解是相辅相承的,正确理解古文,是断句标点的基础,反过来断句标点不正确,古文理解必定会受影响。二、文章的内容与结构“非攻”即反对进攻的战争,与一般的非战是有区别的。墨子对于防御性的战争不仅不反对,而且竭力支持。《公输》篇中墨子不但去说服公输盘和楚王不要攻宋,还派弟子三百人为宋守城。孟子曾说过:“春秋无义战。”(《孟子·尽心下》)到战国时期,新兴地主统治的国家进行无休止的兼并战争,大量杀戮敌国人民。尽管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统一,但也不是义战。墨子《非攻》揭露了这种战争的本质是有积极意义的。中篇举史事说明好战必亡。下篇肯定禹伐有苗、汤伐桀、武王伐纣是义战,并且主张先利天下诸侯,援小国,立信义,宽吾众,信吾师,然后能天下无敌。由此可知墨子从不反对正义战争。本节文字共五个层次,作者由“窃其桃李”“攘人犬豕鸡豚”“取人牛马”“杀不辜人”四个层次,层层推出“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的结论,最后一层分析“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指责了侵略它国的行径是极为不义,应当受到唾骂和谴责的。\n本段从偷窃抢劫的事例说起。偷窃者从偷窃桃李到偷窃犬豕鸡豚,以至牛马,其罪孽随着损人利己的程度加重而加重,人们也能辨其不义。抢劫者从抢劫衣裘、戈剑以至把别人杀死,损人利己的程度更重。罪孽也更重,人们也同声谴责其不义。然而,现在有人做着最大的不义之事——侵略别国,大规模地杀人和掠夺,君子们非但不谴责,反而称誉它合于义。这能说他们懂得义与不义的原则区别吗?用这种层层剥进的办法,彻底剥去了侵略者的伪装,戳穿了他们欺瞒天下人耳目的借口,原来以征讨别国标榜为天经地义者,实与偷窃抢劫同出一辙,而且是它们恶性发展到顶点的产物。文章就此揭示了侵略的实质,表现出对侵略者蔑视、冷嘲和贬斥的态度。值得注意的是,本文于此并不进行义正辞严的正面谴责,而致力于用幽默诙谐的事例进行类比。类比告终,境界全出,原来用以类比的事例的字字句句,无不落实在对侵略行径的暴露与谴责上。比之正面谴责,显得含蓄、辛辣和有力。三、疑难问题探析1、本文思想内容是什么?请具体分析。这篇文章的锋芒直指不义战争。入人园圃,窃人桃李,尽管是偷,但只是对别人造成了轻微的损失,尽管不义,也还不至于造成多坏的影响,而众人便纷纷指责,掌权者则重重处罚,这实在有点小题大做。其实损害别人,贪点小便宜,尽管可恶,可也不至于成为众矢之的,更何况这便宜实在小得有点微不足道。至于偷鸡摸狗,尽管比窃人桃李严重,显得不仁不义,但也仅仅是鸡鸣狗盗而已,至多给牲畜的主人造成一阵财产的阵痛。入人栏厩,取人牛马,这似乎有点严重了,因为牛马是主人家中耕种负载主要的依靠,没有了牛马,主人可能无法完成春种秋收,进而影响到主人的生计。所以这就比偷鸡摸狗更严重了一些,但还不至于威胁到主人的身家性命。至于杀不辜人,情况就大大地严重了,因为这剥夺了别人最基本的人权——生存权。生命是极其宝贵的,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剥夺别人的生命。如果剥夺了别人的生命,那就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那他自己也受到严厉的惩罚,而被处以极刑。但即便如此,他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也只是在一定范围内,还不足以动摇整个国家的社会基础。以上四种行为都是不义行为,而且程度由浅入深,应当受到不同程度的惩罚。“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这也是可以理解,毕竟这四种行为给社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但让人无法理解的是为什么发展到攻打别的国家,尸横遍野,血流成河,那些个君子却又跟在强权者的后面屁颠屁颠地赞誉有加呢?那些个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举动竟然赢得了众人的喝彩,真是让人不可思议。似乎杀人越多,不义越甚,才能成就大义。既然如此,那么用残杀众多生灵的生命换来的所谓大义又有什么狗屁价值呢?这种所谓的“大义”还有什么值得赞叹的呢?那些个赞誉有加的君子们不是混蛋又是什么呢?其实发动战争侵略别国,荼毒生灵才是真正的大不义。这样,文章就把批判的矛头直指不义战争,从而揭示出不义战争才是造成百姓流离失所、横死荒野的罪魁祸首。2、本文在说理上层层铺垫,对照鲜明,试结合课文分析。\n文章主旨的表现并不是开门见山的,而是作了层层铺垫的。先是说情节极其轻微的窃人桃李,次说情节不太严重的鸡鸣狗盗,又说情节较为严重的取人牛马,再说情节相当严重的杀人越货,情节是越来越严重,不义的程度也越来越深。这些行为的确应当受到不同程度的惩罚。但是上述四种行为即使再严重,也不会比“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的侵人之国严重吧。按照常理,侵人之国应当是罪大恶极,其罪行应该是罄竹难书,擢发难数,但却赢得一片颂扬之声,何等滑稽!何等可笑!何等可憎!何等可恨!性质相同只是轻重不同的行为,导致的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相形之下,不就更能看出君子的逻辑是混帐逻辑吗?鲜明的对比使得文章的主旨就更加突出了。四、写作特点:本文在说理上层层铺垫,对照鲜明。文章主旨的表现并不是开门见山的,而是作了层层铺垫的。先是说情节极其轻微的窃人桃李,次说情节不太严重的鸡鸣狗盗,又说情节较为严重的取人牛马,再说情节相当严重的杀人越货,情节是越来越严重,不义的程度也越来越深。这些行为的确应当受到不同程度的惩罚。但是上述四种行为即使再严重,也不会比“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的侵人之国严重吧。按照常理,侵人之国应当是罪大恶极,其罪行应该是罄竹难书,擢发难数,但却赢得一片颂扬之声,何等滑稽!何等可笑!何等可憎!何等可恨!性质相同只是轻重不同的行为,导致的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相形之下,不就更能看出君子的逻辑是混帐逻辑吗?鲜明的对比使得文章的主旨就更加突出了。五、学习方法点拨文言文断句与标点的方法和技巧文言文断句习惯上称为句读。传统的古文是不加标点的,要读书,首先就要识字、断句。因此,古人把“习六书,明句读”作为“小学”。掌握了六书知识,就有了一个识字的工具;掌握了句读规律,才能够真正读懂古文。断句的基础在于辨识好文章的文体和领会全篇的文意。因此断句前先要读几遍原文,力求对原文文体特点和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然后依照技巧准确标点。我们以标点《非攻(节选)》为例谈一谈常见的断句标点的方法。通过阅读,我们不难发现,此文以层进推理的方式揭露攻国的罪恶,那么,准确标点此文的前提通过找出人物,读出故事,做法如下:阅读全文,阅读时的要求是:①找出文章中的人名和其他指称人的名词。②找出文章中的人称代词或其它指代性词语。③通过人名和人称代词读出文章的“故事”,然后尝试断句。④准确加注标点符号,并复核检查。\n通过阅读,我们不难找出文章中列举了“一人”“攘人犬豕鸡豚者”“入人栏厩,取人牛马者”“杀不辜人也,拖其衣裘,取戈剑者”“‘攻国’者”这些“不义”之人和“众”“上为政者”“天下之君子”等评价者。这样,“人”找到了,故事读通了,标点问题就容易解决了。其实,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在句中一般也是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读出故事,确定停顿的位置。也就是说在叙事性较强的文段中,找出句中几个名词和人称代词,句子基本就断开了。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例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我们再看看下面的一段文字: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节选自《游褒禅山记》)节选的这段文字的表达方式是以议论抒情为主,我们就以找“文章中的语气词和连词”为研习的突破点来解决此文的标点问题。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应该断句的地方。刘勰在《文心雕龙·章句》中说过:“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乎哉矣也者,亦送末之常科。”也就是说,文言文中,“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出现在句首;“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出现在句尾;而“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出现在句中。这个特点在议论抒情为主的文章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弄清这些特点,有助于我们快速准确的断句和标点。同学们经过分析,找出了“焉”“也”“矣”“乎”“哉”等经常用于句末的语气助词,并且找到了“夫”等经常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故”“然”经常放在句首的连词,“其”“此”“亦”等经常放在句首的副词和“以”“而”等经常放在句中的连词,这样,这篇文章的断句与标点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样看来,找“文章中的语气词和连词”就应当成为标点以议论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段的重要方法之一了。\n当然,将“找出句中名词和人称代词等主语,读出故事”和“找文章中的语气词和连词”结合起来,绝大多数文章的断句问题,都能很好的解决。另外,依据文言文的句式特点和修辞特点,也可以有助于我们快速准确的断句标点。例如,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在文中找出紧密相连的相同的词语,按顶真句式来考虑句读。像“具告沛公,沛公大惊。”“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顶真的名词之间当然应当加逗号或分号。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也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如:“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找出这些对称的句子,断句标点当然非常容易解决了。其它如弄清文意的总分关系,根据对话、引文的标志等来断句标点等辅助方法,我们就不再赘述了。总之,正确地点断句子,应以所断开的每个句子必须能够独自成立,必须符合事物的情理和作者的原意为原则。古文断句标点非一朝一夕之功,平时应多朗读,培养语感;做练习时,注意各种断句技巧,多联系上下文语境,反复推敲,能力一定会有提高。察今(节选)·教案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的变法观点和人的主观认识必须适应时代和客观形势的道理。 2.学习逐层论证的写法。 3.了解设喻在论证中的作用。教学设想 本文拟用诵读教法,在诵读中逐段疏通文义,使学生能当堂基本成诵。应当注意的是: 1.诵读方式力求多样化,使课堂上有生动活泼的气氛;尤其要重视背诵的检查,检查中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使粗知大意、诵读练习、发现问题、深入理解和巩固记忆诸环节形成一条“教学活动链”。\n 2.疏通文义的重点不在词语注释,而在上下文意的贯穿理解上。教师可以只提出问题或作出指点,让学生在诵读中自行领悟,不搞“对号入座”式的翻译。 3.努力减少其他环节所占用的时间,例如关于吕不韦和写作背景的介绍不宜过多。 本课拟用三课时进行讲读,具体分配如下: 第一课时:介绍《吕氏春秋》和吕不韦,介绍时代背景,大略划分结构,诵读第1、2段。 第二课时:诵读第3、4段,复述故事练习。 第三课时:诵读第5、6段,分析设喻的种类及其在论证中的作用,整理词语。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由旧课导入新课。 1.学生以《采草药》《雁荡山》为例说明小科学论文的特点,强调以说明为手段。 2.教师指出,《察今》是一篇古代政论。察今,就是要察明当今的实际情况。察今的目的是要变法。要变法,就要说明变法的必要性,就要批驳沿袭先王成法的主张,这样才算得旗帜鲜明。 二、齐读课文一遍。 〔说明〕读前提出要求:注意文中哪些话是说明变法的必要性的,哪些话是批驳沿袭先王成法的主张的,它的论证的主要手段是什么,但不要求作答。 读后再指出,课文中批驳沿袭先生成法的主张的话很多,这说明本文的针对性很强,因为当时确实存在着一股反对变法的势力。 三、写作背景、《吕氏春秋》和吕不韦简介。 1.《吕氏春秋》是在吕不韦任秦国丞相期间编写的。吕不韦开始任丞相在秦庄襄王元年(前249),罢相在始皇十年(前237),正是秦统一全国的前夜。当时秦的变法已有百年历史,但六国中反对变法的大有人在。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焚书”,就是由齐人淳于越提出“师古”引起的。这篇文章就是针对“师古”的主张写的。 2.《吕氏春秋》是杂家代表著作,其编写经过见于《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内容以儒、道思想为主,兼及名、法、墨、农及阴阳家言。目的是为秦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提供思想武器。 四、分析文章结构。\n 〔说明〕这里只要求作粗略的分析,目的是便于诵读分段进行。在学生基本上达于成诵后,再作比较详细的解释。 1.先划出各段的关键语句。(用讨论方式进行) 第1段:“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 第2段:“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第3段:“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法之”,“岂不悲哉”。 第4段:“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 第5段:“时已徙矣,而法不徙”,则难治。 第6段:“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2.提出下列问题,要求学生简答: ①作者对“先王之法”是否持绝对否定的态度?(不是,他认为不能照搬“先王之法”,但要学习先王制定法令的精神和原则。) ②文题是“察今”,这跟学习先王制定法令的精神和原则有什么关系?(先王制定法令的精神和原则就是从当时人们的实际状况出发的,学先王就要学习这一点,所以必须察今。) 据此可见,第1、2段为第一部分,论述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的道理,提出“为法”必须“察今”的观点。 ③第3至6段大部分是设喻──分别以人、事、物设喻,这些设喻的共同点是什么? 由此可见,这四段可合并为一个部分,大意是:嘲笑不知察今者的迂阔悖谬。(要指出各个设喻的角度不同,喻意也有细微差别,要放到下面去分析。) 五、诵读第1段。 1.提示和疏通文义。 ①注意对设问的回答:前一答形式上是否定句,实质上是解释;后一答“为其不可得而法”是正意所在,二答顺序不能颠倒。 ②“损”“益”是固定的反义词,类似的有“徐疾”“优劣”“虚实”“浮沉”等。 ③既有“损益”,自非原法,故“不可得而法”。 ④“虽”,这里表示假定,相当于“即使”。这是退一步的说法。为什么“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呢?这要留待下文作解释。 (以上内容也可以采用提问形式使学生了解。) 2.学生自读三四遍后进行检查。 六、诵读第2段。\n 1.提示和疏通文义。(也可采用提问形式,下同) ①“要”,求也,引申为需要。“有要于时”就是时代的需要,这是推论的前提。 ②“凡先王之法……犹若不可法”是解释上段末句的,“法虽今而在”呼应上文“虽人弗损益”。 ③由“不可法”引出新命题:“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即不学条文学精神之意,已伏“察今”二字。 ④为了突出先王为法的精神,用设问方式,又重复了“问点”(即“先王之所以为法者”)。 ⑤“故察己……人与我同耳。”水到渠成地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古今一也”应读为“古今/一也”,意思是,古今的道理是一样的,指法令的制定必须适应时代的需要。 ⑥“贵”,这里是“以……为贵”的意思。这句话也可以写成“贵乎以近知远……”,可译为“贵在……”。 ⑦“日月之行”“天下之寒”“鱼鳖之藏”的“之”,都是助词,只有调整音节的作用。 2.学生分层练习诵读。 第一层:“凡先王之法……而己亦人也。” 第二层:“故察己则可以知人……一鼎之调。” 3.检查背诵。 重点是第二层。如果学生背不好,可以这样提示他们:本层有三组排比句,第一组采用“察……则可以知……”句型,是总提;第二组采用“以……知……”句型,是分提;第三组采用“……而知……”句型,是举例。 七、留作业。 1.连贯背诵第1、2段,准备诵读第3、4段。 2.思考课后练习第二题。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背诵第1、2段。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 ①上胡不先王之法(取法,效法──法令制度) 二、诵读第3段。 1.提示和疏通文义。\n ①“袭”:《左传·庄公二十九年》:“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孔疏:“袭者,重衣之名。倍道轻行,掩其不备,忽然而至,若披衣然。” ②“水已变”:指水位变化。下文“益”,仍用本义。“益多”,就是上涨了许多。 ③“此其所以败也”:判断句,代词作主语,其后不加逗号。意思是“这就是它失败的原因”。 ④“亏”:历来有多种解释(如“亏”通“诡”,“诡”训“异”)。课本注释用的是引申法,“亏”则不合,训“不适应”是正确的。 ⑤“以此为治”的“治”:指治国,不指治军。 2.学生讨论本段行文层次。 步骤是:(1)齐读这一段;(2)复述“循表夜涉”的故事;(3)分析这个故事,指出荆人失败的原则(不顾情况变化,仍按早先划好的路线行军);(4)这件事对治国有怎样的启示(不能用老一套的法令制定来对付新的情况)。最后划层次如下: ①叙述故事②分析故事③推及“先王之法” 先表之时可导(要于时) 水变益多则不可导其时已亏,不可法之 3.逐层练习背诵。 4.归纳本段大意。 问:“循表夜涉”的荆人和“法先王之法”的当代国君的共同点是什么?(泥古不变,不察今。) 指出大意:不察今,泥古不变,其结果是可悲的。这是从反面论证“察今”的必要性。 三、诵读第4段。 1.提示和疏通文义。 ①“故治国无法则乱,……悖乱不可以持国”:先分说“乱”和“悖”,而后总说“悖乱”。“悖”,又同“背”,“背”则不可行,是再引申。重点是“守法而弗变则悖”一句,承“循表夜涉”故事而来。 ②“病变而药不变”一句批庸医而言,要注意上句“药亦万变”的句号。这是前后两句是从正反两面设喻。 ③“凡举事必循法以动”承段首“治国无法则乱”,可见“举事”是指处理国家大事,不是泛指。句中的“以”,用法同“而”(跟“因时而动”的“而”相对应,可证)。 ④“变法者因时而化”承上文“守法而弗变则悖”。“因”,与“循”同义(“因时而化”跟“循法而动”相对应,所谓互文见义是也)。“因时而化”\n,即随着时代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之意。以上两句,重点是这一句。“变法者”是泛指,包括所有能据当前客观情况制定新法令的人,由此引出下文“七十一圣”。 ⑤“是故有天下七十一圣……时势异也”:这是用事实来论证“变法者因时而化”这一论断的。作者在这里提出了“变法”的一条重要原则:“变法”不能出自人的主观愿望,不是刻意求新(“非务相反”),而是时代变化的要求(“时势异也”)。 ⑥“故曰……此先王之千里也”:这句说“变法”的目的在于取得实际效果。“功名”,功业和名声,功业是造福于众的,名声则是个人的收获,指实际效果而言。这句话课本注释中是这样解说的:“那所谓‘成功名’,是古代国君所追求的目标,是他的,‘千里马’。”笔者认为,“是他的‘千里马’”一句应删。“千里马”是手段,不是目标。作者说“此先王之千里也”,指上文“良马期乎千里”中的“千里”,是千里行程的意思,不是“千里马”的省称。说“成功名”是先王的“千里马”,就把目标和手段混为一谈了。 2.划层次,分层练习背诵。 第一层(段首至“今为殇子矣”)说明时代在变化,法令制度也要跟着变化。 第二层(“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至段末)说明变法的目标是实际效果。 3.检查背诵。 ①先背第4段; ②然后将第3、4段连起来背一遍。 四、留作业。 1.连贯背诵第1至4段,准备诵读第5、6段,并将这两段译成现代汉语(口译); 2.做练习第三、四题。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 1.查背诵(第1至4段)。 2.查口译(第5、6段)。 步骤:先齐读原文一遍,然后逐段译述(不要求“字字落实”)大意,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用这种方式疏通文义)。主要要求是两条:(1)内容忠于原作,可信;(2)译文应是通顺的现代语,没有“古气”。 附第5段译文及说明: 〔译文〕有个过江的楚国人,他的宝剑从船上掉到水里,赶紧在船边刻了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宝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到对岸)停下了①\n,他从刻着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船已移动了,可是剑没有移动,像这样寻找宝剑②,不是很糊涂吗?用旧的法令制度来治理国家,就同刻舟求剑一样。时代已经改变了,法令制度却不改。用这种方式来治理国家,难道不是很困难吗! 〔说明〕①这句译文补充了“到对岸”一语,如不补充,有可能被误认为涉江者语毕而“舟止”,下文作者的评论就显得缺乏根据了。②原文“求剑若此”,其语序跟现代语有别,译文将“求剑”和“若此”颠倒过来,才符合现代语习惯。 第6段译文及说明: 〔译文〕有个人从江边经过①,看见一个大人正举着婴儿②,想把他投到江里去,婴儿啼哭起来。这个人便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③,那大人说:“这孩子的爸爸很会游泳,(他必定也会游泳的④。)”孩子的爸爸尽管会游泳,他的孩子(出生不久),难道也会游泳吗?用这种方式来处理事情,也必然是行不通的。楚国人处理政事,跟这种方式颇为相似。 〔说明〕①“有……者”是文言文的习惯句式,对译出来很累赘,所以稍加改动;②“引”,课本注为“牵,拉”。婴儿是不足周岁的孩子,不能牵拉。训“引”为“举”,才符合情理。③此句用意译。④古人写文章讲究意会,括号里补充的话的意思实际上已包含在上句中,但译成现代语,还是明白地说了出来为好。下文补充“出生不久”一语,理由同此。 二、诵读第5段。 1.提示: ①也分三小层:叙事、评事、引申到治国。 ②这个设喻跟“循表夜涉”有相似之处,但前者说的是自然条件的变化(水位上升),这个设喻说的地点的变化(舟行而剑不行)。 ③“时已徙矣”承上文“舟已行矣”,“而法不徙”承上文“而剑不行”。 2.诵读练习与检查。 三、诵读第6段。1.提示: ①也可分为叙事、评事、引申说理三小层; ②评事只有一句话:“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其事荒谬,不言而喻。 2.诵读练习与检查。 四、总结全课。 1.关于逐层论证的方法。\n 〔步骤〕先提出问题进行讨论:①细读第1、2段,说说作者是怎样论证“察今”这个中心论点的。②说说第3、4段跟这一论点有什么关系。③最后两个寓言故事在论证中有什么作用?用这两个寓言结束全文的用意是什么?然后做小结。 附小结要点如下: ①首先提出“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的论断,理由有二:其一、“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已有损益;其二、“先王之法,有要于时”,而“时不与法俱在”。由此再推出第二个论断:“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然后指出,从人们的实际情况出发,是先王为法的基本原则。最后自然得出“察己”“察今”的论点──“察己”为宾,“察今”为主。 ②“循表夜涉”一事,要害在于不“察今”(不知“澭水暴益”)而“师古”(依先“表”而涉),这是从反面论证中心论点。由此作出又一个论断:“守法而弗变则悖”。再加以引申,又得出“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论断,并以良医用药为喻,以七十一圣法皆不同为证,突出地说明了变法的必要性,唯有变法才能成就功名。 “变法”,是“察今”的结果,“察今”而后知“势异”于前,知“势异”则必“变法”。 ③前4段是论证作者的基本观点的,最后两段则带有嘲讽性,以“刻舟求剑”和“引婴投江”二事辛辣地讥讽那些只知死守先王之法而不察今的治国者。这是政论作品常有的特色。 2.关于设喻的方法。 〔步骤〕教师解说;讨论;小结。 解说要点:①设喻就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是一种说明事理的方法,在先秦论著中用得很普遍。②有些比喻带有说明事理的性质,应列入设喻范围;但描写性的比喻是一种辞格,不算设喻。 讨论问题:①本文中有哪些设喻?哪些是简单设喻?哪些是复杂设喻?②这些设喻各说明了什么?③运用设喻应当注意什么? 小结要点:①设喻的方式很多,人、事、物都可以用于设喻。②简单设喻用于说明单一的事理,如“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说明能“察”则能“以此知彼”,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说明能“察”则能从部分了解全部,“病万变,药亦万变”说明法令制度要适应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③复杂设喻用于说明复杂的事理,如“循表夜涉”“刻舟求剑”“引婴投江”\n三个故事,就是从不同的角度将当前泥古不化的治国者的心态、愚蠢而荒谬的做法及其后果维妙维肖地刻画了出来。这便是所谓寓言了(我国古代没有专业的寓言作家,所有寓言都是因说明事理的需要而产生的,与印度的《百喻经》相仿)。④运用简单设喻,必须注明本意,如良医一喻之前的“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这句话就是作者本意;运用复杂设喻一般都要就其内容作分析评论(这是它跟寓言用简明话语点明寓意的方式的不同之所在)。 五、背诵全文。(齐背) 六、整理词语、句式。 1.整理词语。 先整理练习题中的词语 〔上〕①呈递。例:题干、C。②国君、皇上。例:A。③时间在前的。例:B。④位置较高的。例:D(按“江上”指江岸)。 〔法〕①法令。例:题干、C。②取法、效法。例:A。③方法。例:B。④法则。例:D。 〔成〕①成就(动词)。例:题干。②现成的。例:A。③成为。例:B。④成功、胜利。例:C。⑤形成。例:D。(按:此题A、B、C、D四句中的“成”都跟题干中的“成”含义不同,但《教学参考书》认为D与题干同。) 〔反〕①返回。例:题干、D。②颠倒。例:A。③反叛、背叛。例:B。④反倒。例:C。 再补充一些词语(例句课后补写): 〔益〕①水外流。例:澭水暴益。②增加。例:虽人弗损益。③更加。例:是故圣益圣,愚益愚。④好处:例:有所广益。 〔要(yāo)〕①邀请。例:便要还家。②要求。例:有要于时。 〔表〕①文体名,臣子给君主的呈文。例:《出师表》。②作标记。例:使人先表澭水。 〔向〕①从前。例:寻向所志。②朝……走。例:闻操已向荆州。 〔亏〕缺损,引申为不合、不适宜。例: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 〔悖〕背谬。例:守法而弗变则悖。 〔任〕①任务、使命。例:天之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②信任。例:王甚任之。③担负、承任,引申为处理。例:以此任物。 2.整理句式。(例句课后补写) ①〔……所以……〕两种基本用法:一种是表示行为的原因,如“此其所以败也”;一种是表示行为的工具、方法,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n ②〔岂不……哉〕表示感叹和反问,如“岂不悲哉”。 ③〔非……也,……也〕否定和肯定相结合的表述方式,强调也只有一个答案,如“其法皆不同,非务相反时,时势异也”。 ④〔虽……,(犹若)不……〕退一步作假定的表示方式。如“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 ⑤〔……A,……B,AB……〕先分后总的表述方式,如“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 附练习第四题答案: 1.(制定法令的)依据或精神。2.同1。3.(失败的)原因。4.同3。5.的缘故。6.靠他来。7.用来……的方法。8.的原因。 七、留作业。 背诵全文。以下内容与本文档无关!!!以下内容与本文档无关!!!。。。。。。。。。。。。。。。。。。。。。。。。。。。。。。。。。。。。。。。。。。。。。。。。。。。。。。。。。。。。。。。。。。。。。。。。。。。。。。。。以下为赠送文档,祝你事业有成,财源广进,身体健康,家庭和睦!!!高效能人士的50个习惯l在行动前设定目标有目标未必能够成功,但没有目标的肯定不能成功。著名的效率提升大师博思.崔西説:“成功就是目标的达成,其他都是这句话的注释。”现实中那些顶尖的成功人士不是成功了才设定目标,而是设定了目标才成功。一次做好一件事著名的效率提升大师博思.崔西有一个著名的论断:“一次做好一件事的人比同时涉猎多个领域的人要好得多。”富兰克林将自己一生的成就归功于对“在一定时期内不遗余力地做一件事”这一信条的实践。培养重点思维从重点问题突破,是高效能人士思考的一项重要习惯。如果一个人没有重点地思考,就等于无主要目标,做事的效率必然会十分低下。相反,如果他抓住了主要矛盾,解决问题就变得容易多了。发现问题关键在许多领导者看来,高效能人士应当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发现问题关键能力,因为这是通向问题解决的必经之路。正如微软总裁兼首席软件设计师比尔。盖茨所説:“通向最高管理层的最迅捷的途径,是主动承担别人都不愿意接手的工作,并在其中展示你出众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问题想透彻把问题想透彻,是一种很好的思维品质。只要把问题想透彻了,才能找到问题到底是什么,才能找到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手段。不找借口美国成功学家格兰特纳说过这样的话:“如果你有为自己系鞋带的能力,你就有上天摘星星的机会!”\n一个人对待生活和工作是否负责是决定他能否成功的关键。一名高效能人士不会到处为自己找借口,开脱责任;相反,无伦出现什么情况,他都会自觉主动地将自己的任务执行到底。要事第一创设遍及全美的事务公司的亨瑞。杜哈提说,不论他出多小钱的薪水,都不可能找到一个具有两种能力的人。这两种能力是:第一,能思想;第二,能按事情的重要程度来做事。因此,在工作中,如果我们不能选择正确的事情去做,那么唯一正确的事情就是停止手头上的事情,直到发现正确的事情为止。运用20/80法则二八法则向人们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即投入与产出、努力与收获、原因和结果之间,普遍存在着不平衡关系。小部分的努力,可以获得大的收获;起关键作用的小部分,通常就能主宰整个组织的产出、盈亏和成败。合理利用零碎时间所谓零碎时间,是指不构成连续的时间或一个事务与另一事务衔接时的空余时间。这样的时间往往被人们毫不在乎地忽略过去,零碎时间虽短,但倘若一日、一月、一年地不断积累起来,其总和将是相当可观的。凡事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几乎都是能有效地利用零碎时间的人。习惯10、废除拖延对于一名高效能人士来説,拖延是最具破坏性的,它是一种最危险的恶习,它使人丧失进取心。一旦开始遇事推托,就很容易再次拖延,直到变成一种根深崹蒂固的习惯。习惯11、向竞争对手学习一位知名的企业家曾经说过,“对手是一面镜子,可以照见自己的缺陷。如果没有了对手,缺陷也不会自动消失。对手,可以让你时刻提醒自己: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习惯12、善于借助他人力量年轻人要成就一番事业,养成良好的合作习惯是不可少的,尤其是在现代职场中,靠个人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只有同别人展开良好的合作,才会使你的事业更加顺风顺水。如果你要成为一名高效能的职场人士,就应当养成善于借助他人力量的好习惯。习惯13、换位思考在人际的相处和沟通里,“换位思考”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用“换位思考”指导人的交往,就是让我们能够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设身处地理解他人的情绪,感同身受地明白及体会身边人的处境及感受,并且尽可能地回应其需要。树立团队精神一个真正的高效能人士,是不会依仗自己业务能力比别人更优秀而傲慢地拒绝合作,或者合作时不积极,倾向于一个人孤军奋战。他明白在一个企业中,只有团队成功,个人才能成功。善于休息休息可以使一个人的大脑恢复活力,提高一个人的工作效能。身处激烈的竞争之中,每一个人如上紧发条的钟表.因此,一名高效能人士应当注意工作中的调节与休息,这不但于自己健康有益,对事业也是大有好处的。及时改正错误一名高效能人士要善于从批评中找到进步的动力.批评通常分为两类,有价值的评价或是无理的责难.不管怎样,坦然面对批评,并且从中找寻有价值、可参考的成分,进而学习、改进、你将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责任重于一切著名管理大师德鲁克认为\n,责任是一名高效能工作者的工作宣言.在这份工作宣言里,你首先表明的是你的工作态度:你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你的工作,不懈怠你的工作、对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能敢于承担.这是保证你的任务能够有效完成的基本条件。不断学习一个人,如果每天都能提高1%,就没有什么能阻挡他抵达成功.成功与失败的距离其实并不遥远,很多时候,它们之间的区别就在于你是否每天都在提高你自己;如果你不坚持每天进步1%的话,你就不可能成为一名高效能人士.让工作变得简单简单一些,不是要你把事情推给别人或是逃避责任,而是当你焦点集中很清楚自己该做那些事情时,自然就能花更小的力气,得到更好的结果.重在执行执行力是决定一个企业成败的关键,同时也是衡量一个人做事是否高效的重要标准.只做适合自己的事找到合适自己的事,并积极地发挥专长,成为行业的能手,是高效能人士应当努力追求的一个目标.把握关键细节精细化管理时代已经到来,一个人要成为一名高效能人士,必须养成重视细节的习惯.做好小事情既是一种认真的工作态度,也是一种科学的工作精神.一个连小事都做不好的人,绝不可能成为一名高效能人士.不为小事困扰我们通常都能够面对生活中出现的危机,但却常常被一些小事搞得垂头丧气,整天心情不快,精神忧闷紧张。一名高效能人士应当及时摆脱小事困扰,积极地面对工作和生活。专注目标美国明尼苏达矿业制造公司(3M)的口号是:写出两个以上的目标就等于没有目标.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公司经营,对个人工作也有指导作用。有效沟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沟通,在公司,无论是员工于员工员工于上司员工与客户之间都需要沟通.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工作中不可缺小的,一个高效能人士绝不会是一个性格孤僻的人,相反他应当是一个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充分理解对方能够与他人进行桌有成效的沟通的人。及时化解人际关系矛盾与人际交往是一种艺术,如果你曾为办公室人际关系的难题而苦恼,无法忍受主管的反复无常,看不惯主管的假公济私,那么你要尝试学习如何与不同的人相处,提高自己化解人际矛盾的能力。积极倾听西方有句谚语说:“上帝给我们两只耳朵,却只给了一张嘴巴。”其用意也是要我们小説多听。善于倾听,是一个高效能人士的一项最基本的素质。保持身体健康充沛的体力和精力是成就伟大事业的先决条件。保持身体健康,远离亚健康是每一名高效能人士必须遵守的铁律。杜绝坏的生活习惯习惯有好有坏。好的习惯是你的朋友,他会帮助你成功。一位哲人曾经説过:“好习惯是一个人在社交场合中所能穿着最佳服饰。”而坏习惯则是你的敌人,他只会让你难堪、丢丑、添麻烦、损坏健康或事业失败。释放自己的忧虑孤独和忧虑是现代人的通病。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只有保持内心平静的人,才能保证身体健康和高效能的工作。合理应对压力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状态是成功的基础。健康,尤其是心理健康,已成为职场人士和企业持续发展的必备保障。学会正确地应对压力就成了高效能人士必备的一项习惯。掌握工作与生活的平衡\n真正的高效能人士都不是工作狂,他们善于掌握工作与生活平衡。工作压力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种种不良的影响,形成工作狂或者完美主义等错误的工作习惯,这会大大地降低一个人的工作绩效。及时和同事及上下级交流工作正确处理自己与上下级各类同事的关系,及时和同事、上下级交流工作,是高效能人士的一项重要习惯。做到上下逢源,正确处理“对上沟通”,与同事保持良好的互动交流是我们提高工作效能的一个关键。注重准备工作一个善于做准备的人,是距离成功最近的人。一个缺乏准备的员工一定是一个差错不断的人,纵然有超强的能力,千载难逢的机会,也不能保证获得成功。守时如果你想成为一名真正的高效能人士,就必须认清时间的价值,认真计划,准时做每一件事。这是每一个人只要肯做就能做到的,也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高效地搜集并消化信息当今世界是一个以大量资讯作为基础来开展工作的社会。在商业竞争中,对市场信息尤其是市场关键信息把握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对竞争的成败有着特殊的意义。一个高效能人士应当对事物保持敏感,这样才能在工作中赢得主动。重完善自己的人际关系网人际能力在一个人的成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功学专家拿破仑.希尔曾对一些成功人士做过专门的调查。结果发现,大家认同的杰出人物,其核心能力并不是他的专业优势,相反,出色的人际策略却是他们成功的关键历练说话技巧有人说:“眼睛可以容纳一个美丽的世界,而嘴巴则能描绘一个精彩的世界。”法国大作家雨果也说:“语言就是力量。”的确,精妙、高超的语言艺术魅力非凡,世界上欧美等发达国家把“舌头、金钱、电脑”并列为三大法宝,口才披公认为现代职场人士必备素质之一。一名高效能人士的好口才加上礼仪礼节,往往可以为自己的工作锦上添花,如果我们能够巧妙运用语言艺术,对协调人际关系、提高工作效能都将大有裨益。善于集思广益、博采众议一件事物往往存在着多个方面,要想全面、客观地了解一个事物,必须兼听各方面的意见,只有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才能了解一件事情的本来面目,才能采取最佳的处理方法。因此,一名高效能人士要时常以“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谏言提醒自己,多方地听取他人的意见,以确保自己能够做出正确的决定。善于授权善于授权,举重若轻才是管理者正确的工作方式:举轻若重,事必躬亲只会让自己越陷越深,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浪费于许多毫无价值的决定上面。制订却实可行的计划许多成功人士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认真的做一份计划不但不会约束我们,还可以让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当然,同许多其他重要的事情一样,执行计划并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如果你约束自我,实现了自己制定的计划,你就一定会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的高效能人士。经常和成功人士在一起心理学研究表明,环境可以让一个人产生特定的思维习惯,甚至是行为习惯。环境能够改变我们的思维与行为习惯,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工作效能与生活。和成功人士在一起,有助于我们在身边形成一个“成功”的氛围,在这个氛围中我们可以向身边的成功的人士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感受他们的热情,了解并掌握他们处理问题的方法。有效决策\n一个好的决策思想,不是限期完成的,而是在反复思考、不断推敲的过程中,在相关事物或其他活动中受启发顿悟而产生和迸发出来的。一个高效的决策者的价值在于“做正确的事”,同时帮助各管理层的主管“把事情做正确”,把决策落实。到困难找方法一个高效能人士,是最重视找方法的人。他们相信凡事都会有方法解决,而且是总有更好的方法。不被琐务缠身高效能人士不会被太多的琐务缠身。其含义主要是说高效能人士要充分重视时间的价值,不浪费时间会做那些不值得去做的事情。及时走出失败高效能人士不会让自己永远徘徊在失败的阴影之下。相反他们总是把所有的“失败”都看作“尚未成功”在遭遇一次次失败的时候,他们会始终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来面对。不论多么困难,他们都要鼓励自己再试一次。保持一颗平常心无伦做事还是做人,除了要善于抓住时机,懂得运用必要的技巧之外,还需要保持一颗平常人的心态。这种平常心,对于一名高效能人士来讲,是十分重要的。给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外表漂亮的人更受人欢迎,更容易获得他人的青睐,这就是“光环效应”的作用。一个人的某一品质被认为是好的,他就被一种积极的光环所笼罩,从而也被赋予其他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的某一品质被认为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赋予其他不好的品质。拥有双赢思维对于职场人士来讲,这种双赢的本质是有感染力的。如果你在工作中是一个人心胸开阔、乐于帮助别人成功和愿意与他人分享荣誉的人的话,那么你就不愁没有朋友。如果你的周围充满了对你的成功感兴趣而又希望你成功的人,你在工作中就会充满与别人合作的热情。这对你工作绩效的提高很有帮助。追求绰约,超越自我追求完美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态度,也是一种重要的生活标准,是我们工作效能和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一个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的人永远也无法成为一名高效能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