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91 MB
  • 2022-08-17 发布

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完整全套教案

  • 12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一、技术的价值(一)教材内容分析  “技术的价值”是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必修1的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的第一节内容,其中包括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技术与自然。技术与人体现技术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价值。技术与社会体现技术促进社会发展、丰富社会文化内涵和改变社会生活方式的价值。技术与自然体现技术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价值。教学重点: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教学难点: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和技术与自然的关系。(二)教学对象分析由于学生刚刚接触通用技术课程,虽然他们对技术有一些感性认识,但对其内涵并不是很清楚。由于大部分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再加上所学到的知识都是理论性的,所以学生很难把理论知识与技术产品有机地联系起来。特别是学生对技术与社会、技术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比较陌生,难于理解。因此教师要当好学生走进技术世界的领路人。(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理解技术的产生与人类需求之间的关系。⑵理解技术对个人生活、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2.过程与方法经历案例分析和探究讨论的过程,理解技术的含义和技术的价值。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技术价值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技术,理解技术对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有巨大的作用,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了解技术、需要技术和掌握技术的迫切需求。(四)教学策略和方法策略:选择贴近生活、便于理解和鲜活有趣的案例。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参与讨论的双边活动,使学生知道技术的发展过程,感受技术的价值所在。方法:采用师生互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五)教学准备直观图片、详实文字资料、视频资料和多媒体课件(六)课时分配:2课时(七)教学流程:案例分析探究讨论归纳总结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技术的价值教学过程(第一课时)\n教学环节教师引领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通用技术课程介绍1.何为是通用技术课程?通用技术课程是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2.为何要开设通用技术课程?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技术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客观存在,成为引起和应对社会变化的重要因素。因此,技术素养是当代青少年的基本素养,开设通用技术课程的核心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3.如何学好通用技术课程?⑴在学习中要学会综合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善于思考,勤于动手,学中做,做中学,积极参与技术活动和亲身经历、体现设计过程。⑵学习中要采取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网络学习等多种方式,促进能力的提升。⑶注意运用教材,明确“学习目标”,注重技术思想与技术方法的学习,注重探究和实验。教学内容[板书](一)技术的含义[板书]1.技术的产生创设情境归纳总结指导学生阅读教材004页内容人类在生活中,需要着衣以遮身御寒,于是有了纺织、印染、缝制技术的产生;需要进食以补充能量,于是有了食品烹饪加工技术以及农作物栽培、家畜饲养技术的产生;需要住所以避风挡雨、抵御外来侵害,于是有了建筑技术的产生;需要出行以认识更广阔的世界,于是有了车船制造技术的产生;需要交往以保持与别人的联系,于是有了通信邮电技术的产生……结论:从人类磨制石器、钻木取火开始,技术就为满足人类需要而开始了它的历史旅程。阅读教材人类的需求不断推动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板书]2.技术的发展创设情境案例分析:从火到灯——人类走向文明的历程阅读教材理解技术的发展过程归纳总结讨论:1.如果人类没有控制和利用火的技术,没有发明灯,那么世界将会是怎样的?2.人类对光的需求,怎样推动了照明技术的发展?总结:人类的需求不断推动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讨论并回答\n案例分析:古代技术:造纸术和印刷技术的发明近代技术: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现代技术:1.现代航天技术—-常娥一号2.现代农业技术---杂交水稻3.现代信息技术---手机讨论分析理解技术的含义归纳总结技术的含义:技术是指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在长期劳动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技巧和手段,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创造人工自然和人工环境的方法、手段和技能等。教学内容[板书](二)技术发展标志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内容讲解归纳总结石器时代原始社会青铜器时代奴隶社会铁器时代封建社会机器时代资本主义社会信息技术当代社会结论: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听讲、思考并总结理解技术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对应关系课堂总结相信通用技术课程一定会成为同学们夯实基础、挑战自我、享受创造与发展乐趣的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布置作业鞋子最基本的功能是保护我们的脚不受伤害。查阅资料,调查鞋子的发展历程,试着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鞋子为什么会得到发展:1.满足了人类的哪些需求?2.需要运用哪些技术?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师引领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引入归纳总结1.学生回顾上节课学到的主要内容。2.从衣食住行方面回顾技术产生与发展。衣:人类需要着衣遮身御寒,于是产生了纺织、印染、缝制技术。食:人类需要进食以补充能量,于是产生了食品烹饪技术以及农作物栽培、家禽饲养技术。住:人类需要住所以避风挡雨,于是产生了建筑技术。行:人类需要方便、快捷地出行,于是产生了车船制造技术总结: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能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的需求,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学生回答复习巩固旧知识,引入新知识。\n教学内容[板书](一)技术与人情景创设归纳总结思考讨论:1.原始人最初为什么要选择穴居或在树上栖居等居住形式?2.原始人随身携带磨制好的尖削石器,除了用来切割兽皮兽肉以外,还有什么用处?3.疟疾、天花、鼠疫、肺结核等疾病曾夺去百万人的生命,为什么现代人对它不再如此恐慌?总结:技术具有保护人的作用。思考、讨论说明技术是保护人的案例分析:瓦特蒸汽机的发明蒸汽机是一种动力机器,它改变了人类完全靠人力、畜力、水力为主要动力的历史。之后又有内燃动力、电力、核动力、太阳能动力等技术,使人的体力得到了更加高效的解放。讨论:交通工具的发展使人们的出行便捷、舒适,但是也可能使人们过分依赖现代交通工具而缺乏锻炼,以致影响身体健康。你认为应该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结论:技术具有解放人的作用。思考、讨论说明技术是解放人的案例分析:爱迪生的故事通用技术活动实现自我价值讨论:技术上的创造与发明使爱迪生得到终身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结合你的经验,谈谈参与技术活动对你个人发展的作用和意义。结论:技术具有发展人的作用。分析讨论说明技术是发展人的概括总结:保护人技术与人解放人发展人教学内容[板书](二)技术与社会情景创设归纳总结案例分析:福特T型车的生产流水线福特T型车的生产流水线的创立,实现了大批量、高效率、低成本的生产,实现了产业升级,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讨论:技术对企业的发展具有什么作用?结论:技术促进了社会的发展。阅读教材思考、分析、讨论说明技术使社会得到发展\n案例分析:1.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2.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劳动者队伍出现了知识化,整体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素养日益提高。结论:技术丰富了社会文化的内涵。理解说明技术丰富了社会文化内涵案例分析:农业技术的发展与劳作方式农业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土地面积的制约,复种、间种、套种的技术就是以劳动换取土地的技术。采用现代农业技术的人们,劳作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结论:技术改变了社会生活方式。阅读教材分析讨论说明技术改变了社会生活方式发展社会技术与社会丰富社会改变社会教学内容[板书](三)技术与自然情景创设归纳总结案例分析:荷兰风车荷兰风车的技术就是利用了荷兰特有自然条件,世界上流传一句话:上帝创造了人,荷兰人创造了陆地。结论:依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自然。阅读教材分析讨论说明技术利用自然案例分析:都江堰水利工程依靠技术,人类得以改造自然,如添还造地、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结论:人类利用技术可以改造自然听讲理解说明利用技术改造自然案例分析:白色污染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人们不仅依靠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而且人类还要保护自然。结论:人类利用技术保护自然阅读教材举例讨论说明利用技术保护自然利用自然技术与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课题小结技术的核心价值就是技术推动了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布置作业1.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了巨大的变化。在查阅资料、搜集信息的基础上,总结出对人类的工作和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的10项技术。2.调查当地工业和农业的项目,了解技术产生的背景和发展过程,并评价技术的发展给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n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二、技术的性质(一)教材内容分析  “技术的性质”是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必修1的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的第二节内容,既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和专利性。教材以“案例分析”、“马上行动”、“阅读材料”和“举例讨论”为主线,从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出发,进而让学生对技术有深刻的理解。本节内容是技术到设计的过度知识,在全书中属于基础理论部分。教学重点: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教学难点:革新与发明的关系;技术活动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技术对伦理道德的影响。(二)教学对象分析由于学生刚刚接触技术,对技术的理解还比较模糊,虽然他们对技术有一些感性认识,但对其内涵并不是很清楚。教师要当好学生走进技术世界的领路人。由于大部分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再加上所学到的知识都是理论性的,所以学生很难把理论知识与技术产品有机地联系起来。(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知道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⑵理解技术的发展核心是需要发明和革新。⑶理解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⑷理解技术对个人生活、经济、社会、环境、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影响。⑸知道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了解专利作用、有关规定及申请方法。2.过程与方法经历案例分析和探究讨论的过程,理解技术的含义,掌握技术的性质。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技术性质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理解技术对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有巨大的作用,让学生在内心深处产生了解技术、需要技术和掌握技术的迫切愿望。(四)教学策略选择贴近生活、便于理解和鲜活有趣的案例。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参与讨论的双边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技术就在他们身边,让他们从思想上有渴望了解技术、认识技术、掌握技术和创新技术的迫切需求。(五)教学准备直观图片、详实文字资料、视频资料和多媒体课件(六)课时分配:2课时案例分析探究讨论归纳总结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技术的性质(七)教学流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引领学生活动设计意图\n教学引入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技术世界里,技术已经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从远古到现代,人类发明、创造了数不胜数的技术。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技术的价值”,从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和技术与自然的关系中,我们深刻地意识到:技术的核心价值就是技术推动了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为什么技术会有这样的价值?这与技术本身的性质有关,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技术的性质》学生回顾上节内容,并引发思考。引入新课教学内容(一)技术的目的性创设情境案例分析:手机提出问题1.手机的发明是从什么具体目的出发的?明确:人们能够移动通话2.解决了什么问题?明确:台式电话不可移动的问题。3.满足了什么需求?明确:人们可以移动通话的需求。思考讨论回答感知技术的目的性归纳总结任何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人类有需求、有目的活动成果。感性认识理性引导内容讲解[板书](一)技术的目的性[板书]任何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人类有需求、有目的活动成果。它总是从一定的具体目的出发,针对具体的问题,形成解决的方法,从而满足人们某方面的具体需求。组织学生阅读:助听器的发明讨论:1.从什么具体目的出发2.解决了什么具体问题3.满足了什么具体需求。学生阅读并分组讨论加深对技术的目的性理解知识反馈自行车的产生讨论:1.从什么具体目的出发2.解决了什么具体问题3.满足了什么具体需求。讨论回答加深理解加深理解教学内容(二)技术的创新性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助听器的每一次发展变化说明了什么?明确: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技术活动推进了技术的创新思考问题拓展学生思维并切入主题\n案例分析:瓦特蒸汽机与第一次工业革命阅读教材感受发明讨论:蒸汽机的发明如何推动技术的发展?总结:1.蒸汽机是一种动力机器,它改变了人类完全靠人力、畜力、水力为主要动力的历史。2.以动力技术为主导,形成了以机加工、蒸汽动力、机械制造、铁路运输和钢铁冶炼等技术体系。3.蒸汽机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技术革命。标志着手工业时代即将结束,工业化时代已经到来。分组讨论回答问题列举实例理解发明案例分析:显象管的革新与电视机的创新阅读教材感受革新提出问题:1.电视机的创新和发展经历哪几个技术革新阶段?(球面、柱面、平面直角、纯平)2.为什么要对电视机显示器进行创新?(好看、清晰、保健)3.电视机的创新和发展经历的技术革新阶段,对你有何启示?(技术的创新要经历一个艰难而曲折的历程)学生思考讨论回答举出类似例子理解革新引导举例归纳总结没有创新,技术就不能发展,技术创新表现为技术发明和革新[板书](二)技术的创新性内容讲解1.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也是技术对人类富有挑战意义的内在原因。2.技术的创新包括发明与革新3.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的区别和联系。区别:技术革新是在原技术发明基础上进行改进、提高和完善,以适应各种新的需求,技术发明是新技术的诞生。重在理解理解技术的创新性教学内容(三)技术的综合性创设情境归纳总结案例分析:杂交水稻技术简介: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提出问题:杂交水稻技术都应用了哪些科学知识?(是植物学、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土壤肥料学、植物保护学等诸多科学知识的综合应用。)技术具有综合性认真听讲讨论回答引导回答感知技术的综合性[板书](三)技术的综合性\n内容讲解[板书]1.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应用多种知识。分析制作一个小板凳需要应用哪些学科知识。马上行动深入理解综合性[板书]2.技术与科学的区别和联系举例说明: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就是科学活动,而瓦特发明蒸汽机就是技术活动。区别:科学是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观察、归纳、演绎、分析、推理计算和实验,从而发现规律,并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的改造。举例理解理解技术与科学的区别和联系[板书]3.技术与其它学科的关系提出问题:举例说明技术与艺术的关系?技术需要其它学科的支撑,其它学科也需要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举例理解理解技术与其它学科的联系课堂小结1.技术的目的性2.技术的创新性3.技术的综合性布置作业以生活中常用的家用电器或使用工具为例1.说出此项技术从什么具体目的出发,解决了什么具体问题,满足了什么具体需求。2.具体说明此项技术的创新历程。3.回答出此项技术都运用了哪些科学知识。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师引领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引入1.学生回顾上节课学到的主要内容。2.对上节课留的作业进行讲评。学生回答复习讲评\n情景创设总结归纳1.组织学生辩论:农药的使用正方:提出技术的正面性,农药可以防止病虫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丰富人类的食物需求。反方:提出技术的反面性,残留的农药不仅对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而且对人的身体有害。2.对学生的辩论进行点评,予以肯定。总结:技术既可以给人带来好处,也可能给人类带来危害。技术的最基本特性就是实用性。如果没有实用性的技术,就无法满足人类的需求,也就失去技术的价值。但是,实用性技术发展到不恰当的地步,甚至不考虑技术对环境、对人类的危害,而盲目地追求功利,就会违背技术的本意。学生辩论深入感知技术的两面性组织学生列举几项常见的技术,并分析正反两面性。技术正反两面性信息技术正反核技术正反克隆技术正反决定性别技术正反马上行动学生参与通过讨论,理解技术的两面性。总结:技术作为人类的使用工具和物品,那就看什么人使用和使用的目的。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挑战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板书](一)技术的两面性1.什么是技术的两面性?技术的两面性是指技术既满足人类的需求,造福于人类的正面性,同时又会给人类带来一定的危机、隐患,甚至是灾难性负面影响。2.技术为什么具有两面性?一是技术由什么人使用及使用的目的而出现“两面性”,二是由于有些技术的不可控性决定着技术必然会产生负面影响。3.怎样看待技术的两面性?从“一分为二”的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一项技术或产品,只要它的存在有价值,尽管会存在某些危机和隐患,我们依然要使用它,这是我们对待两面性的正确态度。加深理解新课讲解学生思考诱发思考\n技术作为创造性的劳动成果,是技术发明者智慧和劳动的结晶,它凝结着丰富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在技术实现其价值的过程中,技术发明者对此享有一定的权利,那么,这些权利是否受到法律的保护呢?案例引入1.来自知识产权报的一则消息:2001年5月,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从比利时独家引进出版了彩色绘图本《丁丁历险记》图书。同年7月,该社接到读者举报,称在市场上购买的《丁丁历险记》书中有大量的错页现象,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经核实后确认此书为盗版。后经调查发现,盗版系该社对外合作部编辑钟自仁利用职务之便复制,由做印刷业务的苏志坤负责联系制版及印刷复制工作,由陈涞伪造委印手续,分别联系北京冶金大业印刷有限公司等多家印刷厂分别盗印连环画册《丁丁历险记》5000套,在北京市金星印务有限公司、北京市通州胡各庄西堡村装订厂将盗印画册装订成册,违法经营额达270余万元。提问:⑴钟自仁、苏志坤、陈涞及北京冶金大业印刷有限公司、北京市金星印务有限公司、北京市通州胡各庄西堡村装订厂侵犯什么权?⑵如果你借其它同学的书复印后自己看,算不算侵犯著作权?案例引入2.常州普利司通电动车有限公司是日本普利司通自行车株式会社的中国子公司,自2004年5月进驻国内市场以来,相继开发了一开两锁、适合女性骑行的低踏板等型号的四款电动自行车,且均在中国申请并取得了外观专利。自2004年10月以来,天津某电动自行车公司无视国家知识产权的法律规定,公然仿冒和剽窃普利司通的专利产品。该公司先后发出了近200封律师函,对侵权者发出警告;对反复警告后仍继续侵权的天津某电动自行车公司,该公司拿起法律武器向法院提起了诉讼。南京市中级法院下达判决书:天津某电动自行车公司立即停止侵犯原告普利司通公司车外壳、车架外观设计的行为,并赔偿原告普利司通公司经济损失20万元。提问:天津某电动自行车公司侵犯了常州普利司通电动车有限公司的什么权?案例引入3.生产“彪马”牌运动服装的德国鲁道夫达斯勒体育用品公司,在2007年6月份,发现北京市学生思考讨论回答用事实说明知识产权的意义用事实说明知识产权的意义\n归纳总结某大型商场里面销售的一款拖鞋上的图案与该公司注册的“豹图形”图案相似,而该鞋并非是德国鲁道夫达斯勒体育用品公司授权生产的。于是,该公司员工在公证人员的陪同下,到大型商场里面以56.8元的价格购买了一双该款男式拖鞋。公证员现场监督,并由公证员对所购物品进行公证封存。随后将该商场告上法庭,提出该商场停止侵权,赔偿经济损失。提问:北京市某商场侵犯了德国鲁道夫达斯勒体育用品公司的什么权?法律赋予我们这个社会很多权利,特别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我们经常在电视和广播里听到“知识产权”。那么什么是知识产权?1.定义:知识产权是人类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的标记、信誉而依法享有的权利。它主要包括著作权(版权)、专利权、商标权。2.知识产权制度:是对技术创新活动,从发明创造的构思开始,一直到研究、开发、实现产业化、直到走向市场这一全过程起激励、信息传播和市场保护作用的制度。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新课讲解[板书](二)技术的专利性[板书]1、什么是专利?由于技术是发明者智慧和劳动的成果,具有丰富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在技术实现其价值的过程中,技术发明者对此享有一定的权利,这些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理解专利的含义明确专利的含义归纳总结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复印机的专利壁垒》并让学生结合案例谈谈专利的作用[板书]2、专利技术的作用:专利技术具有一定的垄断作用。使其专利技术和产品在一定时间内独占市场,从而得到的回报,保持新的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使技术创新活动走向良性循环。阅读教材思考并回答问题明确专利的作用\n提出问题:如何取得专利权?专利权是自动取得的吗?总结:专利权不能自动取得,对于符合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发明或实用新型,必须履行《专利法》所规定的专利申请手续,向国家专利局提交必要的申请文件,经过法定的审批程序,最后审定是否授予专利权。学生思考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回答提出问题诱发思考[板书]3.专利申请的程序:提交申请→专利受理→初审→公布→实质审核→授权学生模拟专利申请过程加深理解专利性课堂小结1.说出技术的五个主要特性,如何理解这些特性?2.你认为技术还具有哪些特性?学生总结拓展思维布置作业1.查阅有关资料,用案例说明技术的性质。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你怎样才能做到“科学合理地应用技术”。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三、技术的未来(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以一个个“案例分析”、“阅读材料”和“讨论”为主线,从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出发展开教学,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地参与讨论和分析,还要对第一章进行小结,认识技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认识技术与人,技术与科学、艺术等的关系。(二)学生情况分析学生能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多种信息,但差异较大,有些学生可能对科技动态比较关注,但更多的学生的关注点并不在此。好在学生对技术未来的憧憬不难接受,但技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可能会非常悲观。(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领略技术世界的奥秘和神奇,了解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2.方法与过程通过对技术的未来的案例分析,并就技术对未来的发展进行辩论,形成与技术相联系的经济意识、环保意识、伦理意识等,形成和提高理解技术、评价技术以及逻辑思考、批判性思考等方面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和保持对技术问题的敏感性、探究欲望和对技术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技术的发展,形成选择技术的理性态度(四)重点、难点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五)教学策略和手段通过对技术的未来的展望和憧憬,形成对技术的积极情感和理性态度。利用课本的内容以案例阅读分析和师生互动交流为主,如果单纯的口头语言讲授很难让学生理解和接受,而直观图片和教具、详实的技术资料的使用可以辅助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知识难度,加快节奏,增大课容量,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本课的教学自始至终都是先通过案例分析或“创设情境”,采用启发式、讲述式、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努力提高教学的生动性和逻辑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力求学生能够自己建构出本课的知识点。\n(六)教学准备PPT课件(七)教学流程图创设情景引入新课讲解1月球城市2太空电梯3畅想未来5爱因斯坦《告后人书》交流讨论:技术的正负作用小结:积极的未来技术观布置作业4超越人类极限技术(八)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置意图创设情境人类的需求推动了技术的发展,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未来的技术将走向何方?视频1智能电视(时下马上可做到的)视频2未来(科幻)汽车思考引导学生思考技术的未来。\n新课讲解1.人类想要在月球上兴建实验工厂,农场等,形成月球的“地球村”,那到那个时候你会到月球上去吗?那你要怎么登上月球呢?还是坐宇宙飞船吗?思考:想想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上去?阅读“月球城市”,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理解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n2.案例:太空天梯的设想如果有个像电梯一样的天梯该多好啊,通往太空,连接空间站和地球的铁路、缆绳,将航天器和旅游者带到太空去。近年来,科学家提出的有关天梯的设想,以其诱人的前景和较现实的可行性,吸引了整个航天界。因为,天梯一旦建成,它就像高速公路一样可以24小时运转,将航天器和旅游者带到太空去。由于天梯的运输费用将比火箭小两个量级,目前航天飞机运送每千克物品需要2万美元的成本,而天梯一旦建成,可将运送每千克物品的成本降到10美元。可以相信,由于天梯的出现,天地往返运输费用将会大大降低,太空探索也变得简单很多,从而,能够把人类对太空的探索,跨越式地向前推进,人类将进入真正的“太空时代”。爱德华兹博士在过去数年里一直都在潜心研究“天梯计划”。他介绍说,第一步,把一个携带天梯半成品的飞船发射到地球静止轨道的卫星上,使其和地球同步飞行;第二步,把这个半成品的天梯从飞船上放下来,落到位于赤道海面的一个平台上,这个平台类似一般的海上发射卫星的平台;第三步,把半成品的天梯锚定在平台上;第四步,用一个由激光束提供能量的爬升器在这个天梯的半成品上上下移动,并把更多碳纳米合成纤维缆绳拧在天梯半成品上,进一步完成天梯。整个制造过程大约要用两年半的时间。另外,根据专家设想,天梯也可由电磁能驱动。电磁能驱动技术目前已在日本和欧洲的高速列车上得到应用。建成后这个爬升器就可以沿着天梯把物资和成吨重的卫星甚至人,缓缓运送到离地面约36000千米的地球静止轨道上,时间大约需要7天半左右,回来也大约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对爱德华兹来说,建造天梯最大的技术挑战,就是找到制造缆绳的材料。它必须异常坚硬又要异常轻巧,还要能抵抗任何腐蚀。为了这个曾被称为“无法得到”的材料,科学家们足足等待了几十年。1991年,日本科学家发明了碳纳米管,这种材料比钢轻6倍,而韧度要比钢高出几百倍。但这种材料的生产成本太高。美国休斯敦赖斯大学的史密斯和他的同事们正在研究一种专利——碳纳米钢索材料,据说,他们可以将碳纳米钢索的生产成本降到每克1美元以下。观看PPT,倾听,思考拓宽学生视野,了解新技术成为现实的可能性。3.畅想未来生活展示PPT①水上住宅、②城市巨轮展示PPT一组畅想未来生活的动漫讨论:你设想中的未来生活是怎样的?憧憬技术给人类带来美好的未来\n4.超越人类极限的未来技术我们都知道,我们展望得越远,预测便越不确定,但有一件事是非常肯定的:如果一项技术在物理上说是可能的,看上去也确实有用的话,人类的创造性会将它视为最终可以获得的技术。①人工智能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是指由计算机实现的人造智能。人工智能就是用人工的方法在机器(计算机)上实现的智能。作为一门学科,人工智能可定义为:人工智能是一门研究如何构造智能机器(智能计算机)或智能系统,使它能模拟、延伸、扩展人类智能的学科。听讲,观看PPT拓宽学生视野、思路,了解未来技术发展的趋势。目前人工智能主要研究内容是:分布式人工智能与多智能主体系统、人工思维模型、知识系统(包括专家系统、知识库系统和智能决策系统)、知识发现与数据挖掘(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模糊的、有噪声的数据中挖掘出对我们有用的知识)、遗传与演化计算(通过对生物遗传与进化理论的模拟,揭示出人的智能进化规律)、人工生命(通过构造简单的人工生命系统(如:机器虫)并观察其行为,探讨初级智能的奥秘)、人工智能应用(如:模糊控制、智能大厦、智能人机接口、智能机器人等)等等。 \n②太空城市在环绕地球或其它行星的轨道上可以建立巨大的空间站作为太空城市。利用太空城市的自转可以产生人工重力,消除失重感觉。国外设想的一种太空城市直径为6~7公里,长度30公里,呈圆筒状,利用太阳能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太空城市有自己的太空港和对接舱,便于货运飞船的往来。由于有发达的通信和交通运输手段,未来相距遥远的太空城市也可以进行贸易,并互相派遣留学生。③数字记忆备份人生  在人的记忆力有限的情况下,新一代数字技术将为我们解决记忆难题,留住人生的所有过往。近年来,微软研究部的开发团队着手用数字手段,按时间顺序逐一记录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这项研究课题名为“MyLifeBits”(我人生的每一刻),它为打造终生数字档案提供了必要工具。在图像和声音的配合下,数字记忆能让往事浮现在人们的脑海中,加深人们对事件的感受。  更为方便的是,电脑还能分析数字记忆,帮助人们合理安排时间。如果我们为重要事项安排的时间不足,电脑就会无情地给予提醒。电脑还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就记下我们当时的位置,制作一幅记录行程的活动地图。  数字记忆的另一功能还是我们健康的卫士。其中,便携式传感器可以测量各种人体状况指标和环境参数,例如血氧浓度、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等。电脑通过检视测量数据找出规律,比如确定什么样的环境状况会导致儿童的哮喘病恶化。传感器还可以记下每一次心跳(普通人一辈子的心跳次数大约为30亿次),电脑再结合其他生理指标,判断我们的心脏功能是否正常。这些信息为医生准备了一份详细的个人健康状况手册。④分子制造技术、人体冷冻技术、自我复制机器人、太空移民。(过渡)问题讨论:人为什么要移民太空?  \n5.阅读《告后人书》  爱因斯坦曾写下一篇“写给五千年后人民”的《告后人书》,文中写道:“我们这个时代产生了许多天才人物,他们的发明可以使我们生活舒适得多……纵然有这一切……人人都生活在恐惧的阴影里,生怕失业……而且不同国家的人民还不时互相残杀。因此一想到未来,大家都忧心忡忡。”听讲,思考了解爱因斯坦伟大的科学预言和对现代人的忠告,明白知识技术就是力量!分享交流两种观点:  有人认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可以解决当前技术自身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我们要相信技术,依赖技术。  有人则认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固然可以消除它所带来的一切已知的危害,但是谁能保证,它不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更为严重的灾难呢?  就两种观点展开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能够理性的、积极地看待技术的未来。效果评价互联网、克隆技术、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三个技术中各写出一个积极作用,你想到的负面作用是什么?加强学生对技术的积极情感和理性态度。归纳总结积极的未来技术观(小结):对“技术的未来”的追思和憧憬,既不需要技术迷惘中的旷世悲怆,也不需要技术崇拜中的盲目乐观。应当从人类的根本利益出发,从人类的共同利益出发,从人类的长远利益出发,更加理性地看待技术,以更为负责、更有远见、更具道德的方式使用技术,以亲近技术的情感、积极探究的姿态参与技术活动,并共同建构个人与社会、人类与自然、经济与文化相协调的未来的技术世界。阅读归纳加强学生对技术的积极情感和理性态度。拓展提高请你展开想象,就“无线家庭一天的无线生活”,根据自已所知道的技术,大胆设想,续编文莉一家晚上的生活。谈自己的设想畅想技术给人们带来的便捷、舒适和快乐。(九)作业请你展开想象,就“无线家庭一天的无线生活”,根据自已所知道的技术,大胆设想,续编文莉一家晚上的生活。(200字左右)第二章:技术世界中的设计一、技术与设计的关系(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是《技术与设计I》中的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n对技术有了较为深刻和全面的介绍。本章将技术与设计联系起来,是技术到设计的过渡章节,是对设计含义的阐述。教材中的学习目标1所述与课标几乎完全相同,即:理解技术与设计的关系学会(能)分析设计在技术发明和革新中的作用;教材中学习目标2所述“了解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的重要影响”也是“技术与设计的关系”之一。教材中从两个方面和四个案例说明技术与设计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发展的关系。设计的丰富内涵是要求学生理解的知识点,但教材中没有给出案例,只有几行内容的文字介绍,从技术设计和艺术设计两个方面作了个简介。综上可知,本节的内容侧重于知识的传授。(二)学生情况分析通过第一章的学习,学生已融入了技术的世界,形成了对技术问题的敏感性,以及对待技术的积极情感和对技术未来的美好畅想,本章要为学生开启设计的大门。那么技术与设计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学生会注意到身边一些设计在不断的更新完善,比如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也注意到有些设计现在很难实现,虽然我们已经规划出来了,但苦于技术达不到。身边这样的事例很多,学生有所了解,但没有进行归纳总结,去深究技术与设计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此前,学生对设计的认识是粗浅的,也不太可能有意识地了解技术与设计的关系,能理解技术与设计的关系、并用准确简练的语言表述二者关系,能用此分析案例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技术与设计的关系,学会分析设计在技术发明和革新中的作用。2.了解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的重要影响。3.理解设计的丰富内涵。(二)过程与方法经历案例分析的过程,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制作笔杆,体验新材料、热成型技术所带来的益处。经历用拟人化对白讨论、分析等方法使学生灵活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加强团队合作精神的意识,强化礼貌待人、尊重他人的精神文明意识的教育。通过简单的设计制作过程,让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喜悦中,增强自信、热爱科学技术。(四)重点、难点重点:技术与设计的关系,结合案例分析设计与技术的关系。难点:结合案例分析设计与技术的关系。(五)教学策略和手段本课的教学自始至终都是先通过案例分析或“创设情境”,采用启发式、讲述式、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努力提高教学的生动性和逻辑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力求学生能够自己建构出本课的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学会分析设计在技术发明和革新中的作用,要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举例,把学生吸引住,激发他们兴趣,刺激他们大胆想像,并给予及时的鼓励。(六)教学准备1.PPT课件,2.学案,3.制备学生实践用器材(圆珠笔心、热缩管、打火机、双面胶贴等)(七)教学流程图由化妆引入技术的话题\n电动剃须刀的案例分析微型电机的制造技术是设计推动作用的产物。进入第一节课题技术与设计的关系初识设计的理念导入第二章技术世界中的设计计1.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①设计推动技术的发展手机振动功能的案例分析②设计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学生阅读教材案例《书写工具》,试分析设计在技术发展中的作用③设计可以把技术的潜在价值发挥出来学生实践:卷纸圆珠笔的制作④设计促进技术的革新想一想:汽车的设计要考虑那些因素?2.技术的更新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达·芬奇设想的飞行器,当时为什么没能实现?3.设计的丰富内涵学生讨论:如果你是搞设计(或技术)的,你应该和对方说什么呢?小结:设计与技术的关系(八)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置意图创设情景新课导入展示一幅化妆前后图片化妆技术可以让人们变的更加美丽。展示一组‘“刮胡子”的照片女人化妆为美,男人“刮胡子”为的是年轻帅气,但这是有代价的。什么代价?麻烦、费时、危险(发现问题)。题问:为什么设计电动剃须刀?观看、听讲、思考回答教师问题为了安全、方便、快捷\n导入本节课题,初识设计理念(设计电动剃须刀)新课讲解1.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通过电动剃须刀案例分析得到:设计需要小型电动机制作技术的发展。①设计推动技术的发展,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过渡:多领域设计需要微型电机,并说明技术发展意义。通过对微型电机技术的发展,说明微型电机技术更新对多领的产品设计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对手机振动功能的案例分析说明:②设计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③设计可以把技术的潜在价值发挥出。问题:为什么笔芯那么细?④设计促进技术的革新2.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达·芬奇设想的飞行器,当时为什么没能实现?想一想:汽车的设计、圆珠笔的设计要考虑那些因素?3.设计的丰富内涵人类任何一件作品的完成,都源于设计。从技术的角度看,设计要综合考虑产品的功能、结构、材料、成本、环保和使用寿命等;从艺术的角度看,设计要综合考虑色彩、造型、光线、音质和整体美感等。其实,设计的过程要涉及的领域是非常广泛的,我们通常所说的设计指的是综合设计,所以设计过程有着丰富的内涵。观看课件、思考体会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观看课件、思考体会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学生实践:按教师的设计要求制作笔杆。学生阅读教材案例《书写工具》,试分析设计在技术发展中的作用学生回答教师问题阅读P26课文,3设计的丰富内涵~P27《练习》前。(2)“马上行动”:讨论、归纳技术设计和艺术设计的侧重点。通过不同的案例和表述说明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分享交流技术所的与设计院的漫画人对话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应和对方说什么呢?学生按行,从教室中间分成技术和设计两大组讨论发言:你想和对方说点什么呢?强化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的关系。效果评价PPT打出两道关于技术与设计的关系的习题学生完成习题归纳总结技术和设计相互促进发展的关系(九)板书设计第二章技术世界中的设计\n第一节技术与设计的关系1.设计是一项有设想、有目的的规划及创造活动2.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技术与设计的关系3.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4.设计的丰富内涵(十)作业1.阅读课文,结合实例,简述设计对技术的发展有什么价值。样例示范:手机振动功能的设计,使微型电机成为手机的一部分,在拓展了手机的功能的同时又进一部推动了微型电机制作技术的发展。使微型电机制作技术的潜在价值得以发挥,从而更好的为人类服务。2.回答下面的问题(二选一作答)①如果你是搞设计的你想和搞技术的说些什么?②如果你是搞技术的你想和搞设计的说些什么?第二章:技术世界中的设计二、设计中的人机关系(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江苏教育出版社《技术与设计1》第二章第二节内容,人机关系是设计专业学生必修的内容,教材从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让学生了解在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人机关系的基本规律,知道人机关系在设计过程中的作用和要实现的目标。重在使学生形成“以人为本”的核心设计理念,熟悉一些有关设计的分析方法方面的知识,并不强调学生掌握系统的人机关系方面的知识。人机关系反映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是一种较为重要的分析方法。这里的人机关系不是专业的设计,它更多地反映一种理念,重在使学生能够在这种关系的视野中认识设计,为构思、评价、优化方案打下基础。(二)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对人机关系是比较陌生的,学习时容易对本概念产生误解。对于本节课内容只要求学生达到理解水平,理解人机关系的知识。使学生形成“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是一种较为重要的分析方法。高中学生已有一些生活经验,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有针对性地设置情景,列举学生身边熟悉的具体实例,从人机关系的角度对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进行思考和剖析,帮助学生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三)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从人机关系的角度对日常生活实践进行思考,能够了解什么是人机关系,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以及在设计中如何合理运用人机关系,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让学生对“机”形成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②理解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③了解在设计中如何合理运用人机关系。2.过程与方法:根据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充分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积极参与实际体验,获取感性经验;学会通过亲身体验、调查、访问的方式,或者利用网络资源、图书资源获取资料的方法;学会归纳总结,初步学会评价产品的分析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师生互动、同学间的相互协作、亲身体验等积极的学习方式中,体验获取知识的乐趣;建立科技服务于人与社会的观念,树立产品设计要“以人为本”\n的理念;选择适当的案例和练习题材,可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节俭的美德,强化学生对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设计中的人机关系教学难点:人机关系在设计中的应用(五)教学策略和手段根据课标,采取教师讲授、多媒体演示、案例分析,结合探究、讨论、合作、演示、实践练习等方式进行有效教学。在教师与学生互动中完成教学目标。(六)教学准备案例图片、教学幻灯ppt(七)教学流程图引入(一)什么是人机关系讨论:“机”马上行动,找人机关系分析案例乘电梯过程的人机关系马上行动,坐椅的人机关系阅读了解人机工程学(二)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高效,阅读讨论铁锹案例健康,阅读讨论座椅案例舒适,阅读讨论培土工具案例安全,阅读思考(三)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讨论,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讨论,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讨论,人的生理与心理需求讨论,信息的交互练习(八)教学过程教学阶段教师活动第1课时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讨论学生座椅的人机关系(这时还不提出人机关系)请学生坐好,调整自己的坐姿,让自己坐得尽量舒服。然后,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觉,你觉得椅子哪里还感觉不舒服?经过讨论,引入,这里面存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人机关系的问题。参与活动讨论引入课题\n新课讲解(一)什么是人机关系?什么是关系: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现代汉语词典》提问:人就是我们每个人了,这里的“机”指什么呢?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找出答案。稍后,请学生回答。(课本中有关机的内容)教师总结:如下图机器工具仪器仪表设施家具交通车辆劳保用具环境设备当人使用物品时,物品与人产生了的一种相互关系,称为人机关系。人机关系中所指的“机”除了人们通常所说的机器以外,还包括各种各样的设备、设施、仪器、仪表、工具、器具、家具、交通车辆,劳动保护用具以及人处的环境等。指导学生“马上行动”,分析下列活动中的人机关系:1.教师拿着粉笔板书2.农民用锄头锄地3.渔翁在河边用钓鱼竿钓鱼4.司机手握方向盘5.妈妈拿着拖把拖地学生阅读,讨论开门时的人机关系。案例分析:讨论“乘电梯”时的人机关系讨论:1.人与电梯门构成的人机关系;2.人与电梯外按键构成的人机关系;3.人与电梯箱体构成的人机关系;4.人与电梯内按键构成的人机关系;马上行动阅读课本思考,回答分析讨论分析讨论分析讨论通过阅读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用案例帮助学生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n分析人坐在椅子上的时候,人体的一些部位和椅子构成了哪些人机关系?1.手臂与椅子的扶手;2.背部与椅子靠背;3.臀部与椅子垫;4.腿部与椅子垫;5.脚部与椅子脚;阅读了解人机工程学。(二)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高效设计中应把人和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合理或最优地分配人和机的功能以促进二者的协调,提高人的工作效率。阅读:案例分析----铁锹的作业效率思考:“铁锹作业试验”中改进了哪些具体的人机关系而使工人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主要改进了铁锹的运载量与人的负荷强度的关系;装载强度、次数与人的疲劳程度的关系。健康人在长期操作或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产品对人的健康不会造成不良的影响。马上行动:指出下列图片中设计不合理、有损人体健康的地方。舒适思考讨论用案例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理解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n人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人体能处于自然的状态,操作或使用的姿势能够在人们自然、正常的肢体活动范围之内,从而使人不致过早地产生疲劳。心理上的舒适感受也是人机关系应当考虑的目标。案例分析:右边两幅图都是培土用的工具。它们的造型、结构很相似,只是一幅图中的把手部分作了处理。思考: 你觉得右边两幅图中的小工具,哪个使用起来更舒适?为什么?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例子?安全人机关系中的安全,是指人们在操作和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产品对人的身体不构成生理上的伤害,产品与人接触的部分不允许有尖角和锋利的边槽,易产生危险的地方应进行安全保护设计,如汽车的安全带设计、冲床的安全保护设计、儿童座椅前的护栏设计等。其目的是避免操作者和使用者产生因作业而引起的伤害或伤亡。想一想:在我们学校有哪些地方实现了人机关系中的安全目标?例如:走廊的栏杆人机关系所要实现的几个目标是融为一体的,并不只实现某一个目标就可以了,而是需要将几个目标综合起来加以考虑。练习:讨论旅游鞋中的人机关系1.存在哪些人机关系?2.你穿的旅游鞋是否满足人机关系要实现的几个目标?思考探究加深理解人机关系中的安全教学阶段教师活动第2课时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上一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人机关系和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这一课我们来学习: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听\n新课讲解(三)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在设计中,合理的人机关系应该达到高效、健康、舒适、安全的目标。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呢?首先应该明确设计涉及哪些人机关系,其次要考虑这些人机关系涉及哪些因素和技术指标。如要实现人与门之间合理的人机关系,就要考虑们的高度、宽度等。而要实现人与门把手之间合理的人机关系,除需要考虑门把手的大小、安装的高度外,还要考虑人旋动门把手时所需要施力的大小。在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的设计中,我们还应该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一般地,多数产品是针对普通人的特点和需要进行设计的,产品设计中不可将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完全对立起来。那么,设计产品时能否在考虑普通人群的同时,也照顾到特殊人群呢?在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的需要产生矛盾时,应该如何解决呢?指导学生阅读: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马上行动:如图所示的地下通道,你认为其设计忽略了哪些人群的需要?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指导学生阅读课本讨论:古代的盔甲的设计中,需要考虑人的哪些动态与静态的问题设计要符合人体的静态尺寸,也要符合人体的动态尺寸马上行动:阅读课本思考,回答参与活动探究讨论通过讲解理解人机关系\n1.图中是否考虑到了人的静态尺寸和动态尺寸?2.请你找出生活中类似的情况,并提出改进的方案。人的生理需求和人的心理需求指导学生阅读课本。马上行动信息的交互人与产品的互动过程就是人与产品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即人机之间运用信息语言交流的过程。改善信息传递的途径能够获得更好的人机关系。指导学生:讨论,思考,探究指导学生阅读:汽车的颜色哪种颜色的汽车最危险?哪种颜色的汽车最安全?危险:棕色、绿色、灰色安全:银灰色、红色、黄色、蓝色练习站在工作台前栽剪布料,哪一把剪刀更方便、省力、高效?坐着剪纸用哪把剪刀更方便?(九)作业:练习一第二章:技术世界中的设计三、技术实验及其方法(一)教材内容分析\n  技术试验是技术设计中重要的课程内容,它是技术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技术探究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它是全书的重点之一。技术试验在技术发明、技术革新、技术推广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它是解决技术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技术试验具有很丰富的教育价值,对于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和良好的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引导、体验、交流、协作、评价等教学过程,让学生明白技术试验往往会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技术试验不可能一帆风顺。(二)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对于试验和实验很难分清,容易混淆。在高中阶段学生接触到了实验,并不了解试验。对于技术的试验建立自己的模型。对于学生的好奇心理很那把握,同时也是学生入门的一个很好的手段。对于新课的教学有很大难度。把握学生的心理是一个难点也是重点。(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技术试验以及技术试验的方法,理解技术试验在技术发明、技术革新中的作用,能够进行简单的技术试验并写出试验报告。(2)过程与方法:能够参与讨论,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采用实践、观察、引导等多种教学手段,教学中采用对话、讨论、启发、激励等形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轻松、喜悦的活动中,掌握学习目标,达到课程标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技术试验中体验学习乐趣,引导学生创造、思考、观察的能力,形成认真严谨的态度、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认识技术试验是技术的关键(2)掌握技术试验的几种常用方法(3)能进行简单的技术试验并写出试验报告(五)教学策略和手段(1)通过图片、视频材料让学生了解几种技术试验的方法,并通过案例对比分析,让学生明确技术试验是技术探究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的技术方法。(2)让学生动手进行试验,初步掌握简单技术试验的方法和试验报告的写作。(六)教学准备多媒体,纸,桥梁承压试验仪(七)教学流程图观看影片引入新课引出什么是技术试验案例分析播放视频:证明技术的重要性讲解技术试验的方法技术试验的步骤技术试验的报告写作总结讲解技术试验的分类\n(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 观看影片:我国第21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引入课题:技术试验及其方法学生思考并做出回答。用案例来引入新课,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讲解案例分析(一)什么是技术试验我们通常将技术活动中为了某种目的所进行的尝试、检验、优化等探索性实践活动称为技术试验。技术试验是技术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是对技术成功与否的验证,更是发现问题、探究规律、优化技术的关键。技术试验卫星:设问:①在技术实验卫星中最让人感兴趣的是生物卫星,为什么要进行生物试验呢?②生物卫星上为什么常选用猴子、白鼠做实验品呢?参考答案:白鼠体积小,繁殖能力强,它们14天就能繁殖一代,可以在太空中受孕,回地面繁殖,也可以受孕后上天在太空中繁殖,还可以很快地了解太空飞行对其子孙后代的影响。听讲,通过案例理解什么是技术试验。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技术试验,初步体会技术试验的作用。   案例分析教师总结技术试验的重要性播放汽车碰撞视频材料,分析思考这个案例给了我们什么启发?无论什么产品,大到航天飞机,小到吃穿用的生活用品,设计制造出来的产品都要进行一系列的试验,来检验你的设计是否合理,性能是否达到要求。通过技术试验,可以使设计得以改进和完善,将设计的风险和失误降到最低。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哪些技术试验?请举例说明,进行这些技术试验的目的是什么?观看视频资料,思考技术试验在技术研究中的重要性。:小组讨论回答 从反面认识技术试验的重要性。  \n例如:医院青霉素皮试、药品小白鼠试验、爱滋病疫苗的接种试验、计算机性能测试(优化大师的使用)完成马上行动小组交流讨论,体会生活中的技术试验的案例。技术试验的分类对技术试验,我们可以根据应用的范围不同进行分类,如农业试验、工业试验、国防试验、科学技术试验等;还可以根据目的的不同进行分类,如性能试验、优化试验、预测试验、信息试验等。简单了解技术试验的分类 了解技术试验的分类教师讲解教师总结(二)技术试验的方法在技术发展的漫长过程中,人们总结了许多技术试验的方法。这些方法有着各自的特点,同时也有着各自的适用范围和作用。下面选择常用的方法加以介绍。1.优选试验法: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选定若干次典型意义的试验,逻辑地推出全部试验所达到的最佳效果,这种试验方法称为优选试验法。如不同品种水稻的对比试验等。(图片)2.模拟试验法:通过再现的形式来模拟现实发生情况的方法称为模拟试验法。如汽车的碰撞试验就可以选用模拟试验法进行试验,在专用的场所模拟现实中的撞车事故,以考察汽车的性能。采用这种方法进行试验,可以减小风险,提高效率。模拟试验法还可以通过缩小(放大)比例来模拟所设计的现场效果。3.虚拟试验法: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虚拟现实中的技术设计原型并进行试验的方法称为虚拟试验法。4.强化试验法:通过扩大和强化试验对象的作用,以提高试验效率的方法称为强化试验法。如金属的硬度测试等。5.移植试验法:在相互具有差异的事物之间,将某些共同相关的因素从一物移植到另一物进行试验。如橘子从长江以南移植到长江以北的种植试验。从以上的试验中我们知道,技术试验是从多方面多角度地检验材料,产品性能的技术手段,试验方法也不局限于上面提到的5种方法,同学们也可以在实践中自己总结出更多的试验方法。完成马上行动 听讲、观察并图片、影像资料理解技术试验的方法。    小组讨论回答,例举的模拟试验法。  学生回答 通过图片、影象资料,让学生理解技术试验的几种常见的方法,    在这五种方法中以模拟试验法和虚拟试验法为重点进行介绍,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讲授新课(三)技术试验的实施与报告的写作技术试验的步骤:1.制定计划2.抽取样本听讲,理解  学生记忆理解。落实简单的技术试验并写出试验报告。\n3.进行试验4.分析数据5.得出结论技术试验的写作要求:1.试验目的2.试验准备3.试验步骤4.试验记录5.试验总结总体要求:完整真实技术试验已具备哪些品质?科学的精神严谨的态度顽强的毅力马上行动用纸张座桥承重试验讲授新课(四)技术试验在设计中的作用在技术设计后期,进行综合性的整体试验可为设计的评价提供准确、客观的数据。通过技术试验可以发现问题、深化认识、推动技术设计的发展案例:神州一号,神州二号,神州三号神州四号,神州五号,神州六号的发射案例思考理解理解技术试验在设计中的作用小结引导学生归纳本节内容。技术试验是技术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技术探究中一种重要的方法。 讨论、归纳通过总结归纳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九)作业:课后练习练习技术试验报告的写作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一、设计的一般过程(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教学内容《设计的一般过程》是通用技术教材中的苏教版《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中的第一小节。本章教材的设计意图是根据对事物认知的一般规律,从总体上先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关于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原则及评价概况,从而形成对设计的一个基本认识,让学生能站在整体的角度上系统地进行后面各章的学习,具有指导性作用。而本章的第一小节以便携式小凳的设计为案例,这个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对于学生理解设计的一般过程具有极佳的示范作用,使学生从实际的问题情景中,获得具体而直观的认识,通过亲历设计过程,体验并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包括发现和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测试、评估及优化;产品的使用和维护)。还要使学生知道设计过程可能产生多个方案,理解设计方案需要不断优化。是第三章的一个重点,也是通用技术第一模块的重点基础内容。(二)学生情况分析通过前面两章的学习,学生对于技术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由于这些认识大多建立在理论的了解上,学生最初学习的新鲜感\n可能慢慢消退,而本节的知识开始带领他们进入动手的过程,所以学生应该比较感兴趣。由于高二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生活经历和文化基础,对认识问题有自己的观点,初步具备了发现问题的能力,所以他们具备掌握技术设计过程的能力。此外虽然目前的物质生活非常丰富,但学生对于产品、制作等内容知之甚少,而且对于设计的过程更是没有清楚的印象。因此本节的重点要放在让学生初步体验设计的一般过程上,要引领学生通过分析实例进行学习。(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设计的一般过程。 2.明确发现问题的重要性,掌握发现问题的一般方法。 3.知道设计过程中可能产生多个方案,理解设计过程需要不断优化。4.能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和发现问题的各种信息,并进行分析和处理。过程与方法:经历便携式小凳的设计,初步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技术问题解决过程的艰辛与曲折重点和难点: 重点:设计的一般过程 难点:设计方案的构思(四)教学策略和手段1.本节的教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解决方案-解决过程—总结提升”的模式展开,以便携式小凳的设计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在教学中把知识点的学习置于具体的情境当中,通过具体的案例提升学生理性分析的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用技术语言交流自己的体验和想法;通过发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回想和体会设计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2.学生本着“回想—联想—想象-实践-升华”的思维、实践过程,对教学内容进行逐步展开,使学生亲历自主探索和思维升华的过程,教学中注重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交流、总结,在与他人的交流中丰富自己的思维方式,获得不同的体验和发展。3.探究式、合作式。(五)教学资源准备便携式小凳(成品、半成品),硬纸板,胶水、线、针、钉子,多媒体教学设备等(六)教学流程参与实践教师创设情境组织讨论提出问题拓展提高归纳点拨(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n情境导入1、通过大屏幕投影展示几幅现代生活中产品图样。引言:上面大家所看到的都是经典的设计,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靓丽的风采!大家是不是也想成为这样经典产品的设计师呢?“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从简单一些的小尝试开始吧!展示:小板凳图片(两三个便携式)2.提出问题:假如请你来设计一个便携式的小板凳,我们应该进行哪些步骤呢?设计的一般过程又有哪些呢?学生观看图片,对技术设计形成积极的情感。学生观察图片,简单形成直观印象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进入学习情境。带着问题进入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创设学习情景,激发求知欲望,产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内驱力。进一步把学生的参与热情实际化,避免产生“遥不可及干脆放弃”的思想讨论交流1.针对刚才展示图片,提供其中2—3个便携式小凳的半成品和成品,进行拆装。2.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在进行设计制作“便携式小凳”时,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如何实现?3.每组请二位同学汇报交流。1.观察部分便携式小凳的结构、材料、使用方法2.每组学生选择一个小凳,从成品分析设计者的初衷、设计者的选材、实施过程等因素3.倾听思想进行交流,进行不自觉的设计过程知识建构采用先“见车-分析车-造车”的方式,避免“凭空想象、闭门造车”学生进行“看中学”、“听中学”、“想中学”\n归纳总结在学生表述设计思想的同时,对学生的表述进行归纳、提炼和总结,最后呈现知识框架与内容:设计的一般过程:(一)发现与明确问题根据设计者的设计初衷,引出设计过程的第一步,并提出问题:便携式小凳的设计要求是什么?(二)制定设计方案引领学生共同分析课本,了解设计方案的组成。强调与明确:(1)运用不同的材料、结构可以产生不同的设计方案。(2)任何方案都有改进的可能性,好方案不会仅有一个。(3)方案构思(强调大胆构思)。(4)方案呈现。(简单说明绘图的方法)(5)方案筛选。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了解设计的一般过程。实践交流1.提出问题:刚才我们总结了设计过程中的两个问题,现在请大家设计“便携式小凳”,你会有哪些方案呢?大家试试吧!2.引导学生分组,组内讨论、交流,根据“制定方案”的几个方面一一实现,教师并参与学生的实践活动,解决画图等问题,发现亮点并给予鼓励。3.每组选出学生代表,呈现方案,组织学生评审团进行“初评”。1.具体问题实施,构思设计方案2.小组内讨论、交流、提交设计方案,展示设计制作的一般过程,并对自己的产品进行说明(包括材料的选择、制作的难易程度、成本、稳定性、便利性等方面)。3.分析各个产品模型的优缺点,优化设计方案。降低设计难度,提高参与的可行性。通过交流,评审,学生进行“比中学”。(八)作业:1、你的便携式小凳的方案是最优化的了吗?如果不是还有那些地方需要改进,请完善。2、考虑如何实现你的方案模型,需要的材料步骤请同学们课下进行尝试。第二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n教学环节新课引入1、引入:问题1:请根据你们的设计体验,结合书本内容,谈谈设计一般包括哪些过程?问题2:你们在便携式小凳的实际设计中遵循了哪些步骤?省略了哪些步骤?增加或改变了哪些步骤?今天我们一起继续体验设计的一般过程中剩余的几个环节。小组交流设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结合具体工作,重点说明本组设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结合学生设计体验,复习设计的一般过程,对不同环节之间的处理交流,体现设计的差异性。评价交流交流展示成果:同学们按照自己的设计方案制作出便携式小凳后,请每个小组,来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设计方案,展示一下自己的产品。各组设计作品交流内容:1、各组展示原型或模型及示意图,并作自我评价。2、设计过程的介绍与自我评价(展示设计图);3、对作品的自我评价;4、教师引导学生互评。5、教师点评、归纳。引导:我们所进行的交流与展示,仅仅反映了设计者的主观意愿。是否能够达到使用者的要求,还要进行下一步的客观评价。(四)测试、评估及优化(1)测试测试的目的是检验产品在操作、使用过程中,在结构和技术性能等方面能否达到预定的设计要求。测试是检验产品能否正常工作、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重要措施。测试的内容有对产品的性能、稳定性、强度、载重等方面的测试。问题:展示交流自己的劳动成果,通过交流互动,完善自己的设计方案。测试简易模型承重性、稳定性。结合测试结果,提出改进意见。使学生获取成就感,体验快乐通过交流互动,为优化、改进提供依据,体验设计的严谨性、科学性\nP53如何实施小凳承重、稳定性的测试?(2)评估 在测试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对方案产品反复进行评估,以最终得到最理想的方案问题:评估的依据是什麽?陈晨的评估报告有何特点和优点?过渡:在测试评估之后,我们找到了产品的不足之处所以接着需要对产品进行优化。(3)优化问题:结合P54的案例,大家考虑对自己的作品如何进行简单的优化?能否可以从其他角度提出优化建议?能否可以对其他同学的产品提出优化建议?结合教材,交流对书中案例的不同看法、观点。思考、表达、交流通过“自测、自评,自优化+互评、互测、互优化”的形式,使学生进一步完善设计的过程体验与知识构建完善问题:我们的同学们有的小组设计的产品较复杂,使用时还有许多需要注意的事项,这些信息如何告诉使用者呢?(五)产品的使用和维护请大家阅读55页使用说明书,给我们自己制作的小板凳也写个简单的使用说明书吧讨论回答,根据课文中案例,写出使用说明书通过说明书的书写,培养知识迁移能力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构建“设计的一般过程”框架培养学生“对产品负责”的态度课堂小结再次回味,提高认知高度,对知识进行深加工“回顾艰辛知识程,感悟成功快乐”\n这两节课我们主要通过便携式小凳的设计和制作来阐述设计的一般过程,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大致把设计过程分成五个阶段,即发现与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测试、评估及优化、产品的使用和维护。设计的一般过程是按照一定的、科学的、合理的程序过程,但设计同时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一项具体设计中,有些阶段或步骤可能会发生变化,有些步骤之间则可能出现一定的循环,因此,设计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设计的需要进行灵活安排。作业1、我们课上完成的只是简单的便携式小凳使用说明书,请大家完成完整的说明书。2、你的模型通过测试了吗,还有改进之处吗?请大家课下对产品进一步完善。3、通过对小凳的设计,模型制作,你的感悟有那些呢,请大家考虑交流。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二、设计的一般原则(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主要阐述了设计原则的基本概念及其辨证关系。设计原则既是设计应遵循的标准和规范,同时又是技术评价的基本手段和尺度。本节阐述的七个原则(创新原则、实用原则、经济原则、美观原则、技术规范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道德原则),并非按重要程度而先后呈现,没有某个原则比另一个原则更重要的问题。但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不分主次、面面俱到,应在设计原则的讲述分析中提升出设计的灵魂,再重点分析阐述。(二)学情分析高中生面对生活中的技术产品,依据现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评价意识和评价标准;在便携式小凳的设计过程中,学生也已运用了某些设计原则。只是对这些设计原则的理解和运用是感性的,不深入、不全面的。(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2、理解设计一般原则之间的辨证关系。3、能用设计的一般原则评价技术产品。(二)过程与方法:1、在回顾便携式小凳的设计过程中,感悟设计原则在技术产品中的应用,自主进行设计原则的知识建构。2、在经历技术产品评价的过程中,体会设计原则间的相互关系。(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产品设计原则的典型案例分析,增强学生对技术产品中人文因素的理解,培养学生“以人为本”的技术设计理念。2、通过对设计原则的理解,形成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技术原则观,增强技术设计的道德责任观念。(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设计的一般原则及其相互关系。2、初步学会用设计原则评价某些技术产品。(设计的一般原则是设计评价和设计应遵循的重要依据,贯穿教材的始终。因此,理解设计原则及其相互关系、学会用设计原则评价常见的技术产品,既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技术素养的体现。)难点:在设计中,如何正确处理设计原则之间关系。\n(在设计过程中如何权衡设计原则之间的关系,是衡量一个设计可行性及设计价值的重要方法。缘于高中生的世界观、技术观尚不成熟,如何正确处理设计原则之间关系,就成了本节的难点。)(五)教学策略和手段本节课教学主要由教师通过实物和多媒体手段设置学习情境,并加以引导,让学生在过程中自主探究、自主建构设计原则知识并形成能力。以便携式小凳及教材案例为主要案例,其他实物和图片为辅助案例,贯穿教学始终。主要教学思路为:引入情景——合作探究——引入新课——设计原则——分析探究——原则关系——总结提升(六)课前准备1.教师的教学准备。(1)搜集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开阔学生思路。(2)搜集或制作部分实物,以便于学生进行直观案例分析。2.学生学习的准备(1)准备上节课设计并制作的便携小凳模型。(2)搜集生活中的相关案例。(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引入新课(一)展示学生作品:便携式小凳【思考】上节课设计制做小凳时,你都考虑了哪些因素呢?【探究】小组回顾设计过程中考虑的因素。【交流】设计因素(样式新颖、实用、牢固、低成本、好看、废物利用……)欣赏上节课大家完成的小凳,思考、探究并交流老师提出的问题。通过展示学生作品将他们带回熟悉的作品情境中,回顾设计的过程。\n新课讲解(二)分析归纳提出设计原则:1、样式新颖——创新原则2、实用、牢固——实用原则3、低成本——经济原则4、好看——美观原则5、废物利用——(环保)可持续发展原则6、不对社会或他人造成影响——道德原则7、统一规范——技术规范原则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探究的设计的一般原则。思考听讲由学生考虑的设计因素归纳出设计的一般原则,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容易理解。对于学生未发现或难发现的设计因素进行归纳查漏补缺。创新原则(三)创新原则【案例分析】——洗衣机的变迁【课堂讨论】1、洗衣机的发明如何体现创新原则?2、洗衣机的发明给我们带来了什么?3、洗衣机的技术进步是在哪些方面体现的?【课堂练习】比较相临两台洗衣机的发展变化,填写教材P58表格【总结】创新就是通过引入新概念、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等,或对已有产品的革新来创造具有相当社会价值的事物或形式。创新是设计的核心,创新设计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一般从外形、材料、结构、原理、工艺等方面来考虑。【拓展案例】——电话的变迁通过案例体会创新原则讨论练习听讲观察并分析案例通过案例让学生感知“创新原则”的概念及意义通过电话的变迁案例,强化学生对创新概念的理解和对创新设计的热情\n【思考】如果产品的创新会吸引我们进行选择,那么是否一出现创新的产品就要去购买呢?在购买产品时首要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呢?思考问题通过问题引出对创新原则的思考,同时引出下一个原则经济原则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不但要考虑创新原则和实用原则,同样也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进行选择,同时也就要求设计者在设计中要尽量降低产品的各项成本。也就是在设计中还要遵循经济原则。(五)经济原则设计中的经济原则是指以最低的费用取得最佳的效果。【案例分析】——卷纸讨论】这两种卷纸实现的功能可以说是一样的,那么哪种的费用最低呢?为什么?【思考】应在哪些方面着手降低成本,体现经济原则?注意采用新工艺、新材料、尽可能做到批量生产、包装、运输、销售、储存、和回收等方面。【案例分析】——木桶与塑料桶学生自己阅读案例并完成填空【拓展案例】——多功能剪刀听讲案例分析思考讨论通过几个案例的介绍,让学生对经济原则有更深入的认识。美观原则“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随着时代的发展,美观对设计越来越重要。在产品技术含量相同、功能类似的情况下,人们总愿意用相同或高一点的价格购买更加美观的产品。这就是我们所要学习的第四个原则:美观原则。(六)美观原则【马上行动】看书中设计,谈自己感受,再看下图中新款手表。听讲观察讨论\n【提问】我们要从那些方面让我们设计的作品更为美观呢?外观美的实现:外观的美通过造型、大小比例、材质、色彩、装饰图案等设计组合来表达。【思考】书中P62三个产品的美学特征美观性原则对设计工作来说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产品的市场认同程度和人们的消费心理。设计时,要注意运用好美学知识,利用恰当的比例、优美的造型、适宜的色彩、独具匠心的图案等,使产品的外观呈现出迷人的魅力,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拓展案例】思考听讲案例分析学生对美的观点是不尽相同的,但对美的追求都是一样的。因此,这一部分主要以案例展示为主,让学生从多角度理解体会美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师适当的提示美观的实现方式即可。课堂小结这节课通过大家的自主发现,从产品中找到了设计的部分原则,并通过多个案例学习了设计的四个原则,即创新原则、实用原则、经济原则、美观原则,大家回去思考一下,这些原则是孤立的吗?如果不是孤立的,那么这些原则能同时遵守吗?下节课我们将会继续学习设计一般原则的其他几个基本原则以及他们相互的关系。作业思考设计的原则是孤立的吗?如果不是孤立的,那么这些原则能同时遵守吗?板书设计第二节设计的一般原则1、创新与原则3、经济原则2、实用原则4、美观原则课后反思第二课时\n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复习引入(一)上节课我们讲到了设计的一般原则的前面四个基本原则,请大家思考一下分别是哪四个呢?创新原则、实用原则、经济原则、美观原则。下面我们介绍其他几个原则思考回答通过提问回忆前几个原则,为下面分析原则关系做准备。道德原则产品设计必须考虑它与人、社会、环境的关系,必须遵循道德原则。要有尊重他人知识产权、技术成果的道德观念。(二)道德原则【案例分析】——P69给“瓜子”美容【拓展案例】伪劣产品的危害——汽车维修的烦恼类似的例子还很多,如毒瓜子、毒大米、毒豆芽、黑心汤圆、毒火腿、用工业染料染黄的腐竹、死鸡做成的扒鸡、黑心棉、假酒、假烟、“大头奶粉”……【拓展案例】目前流行的LED“免电灯”,用的是电话线的余电,电费由邮局负担,厂家这一技术创新符合道德原则吗?盗取银行卡密码器:假键盘套取客户密码盗版光盘【讨论】1、道德原则对于产品设计有何意义?维护和完善社会伦理道德、推进人类文明。(强调:不道德的产品设计将被一票否决)2、设计中的创新原则与道德原则有何关系?Ø产品设计应始终坚持为人服务的宗旨,不能出于某种不道德目的,不能危害人体健康。Ø产品的设计不能损害环境。Ø不能为了私利而设计制造低级趣味的产品,不能生产假冒伪劣产品。Ø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技术成果。听讲案例分析思考讨论理解道德原则说起来比较抽象,但以实际案例来分析学生很容易理解了。\n根据以上案例,让学生对道德原则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同时比较两种原则的关系,为下一步展开多种原则的关系打下基础。可持续发展原则道德原则主要是从社会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产品的设计除了要遵守道德原则以外还要从自然生态角度出发考虑人类长远的发展,关注生态、环保和资源的合理利用,这就是我们要介绍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三)可持续发展原则【案例分析】——P65月饼的包装【讨论】设计中该如何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Ø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并尽量采取措施减少其负面影响。Ø尽可能选用可再生资源和可重复使用的材料,尽量减少原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Ø降低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损耗,以及考虑使用回收问题。Ø对有很大危害的产品,及时设计出更加先进,负面影响更小的替代产品。【拓展案例】——“绿色”设计超市环保购物袋可回收的无毒、无味塑料盒一次性环保铝箔容器听讲案例分析讨论案例分析可持续发展原则着重从自然生态角度出发,在此给学生两种相反的案例让学生对比去理解这个原则,同时在讨论环节让学生对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有更深刻的理解。\n技术规范原则(四)技术规范原则【案例分析】——P63手机漫游【案例分析】——P64飞机上的圆形窗户“技术规范”是有关开发生产技术的知识、领域、方法和规定的总和。Ø技术规范强制性标准——是产品设计制造必须达到的要求,否则将出现各种质量和安全方面的事故。Ø技术规范推荐性标准——不是产品设计制造必须达到的,而是对企业形象和产品的品质有很大影响的要求。如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9000及ISO—14000系列质量、环保标准、电脑的TCO—99环保标准等。产品通过了这些标准认证,是对其设计、生产、管理高质量的一种体现和认可。对消费者选购产品以及企业进入国际市场都具有很大的帮助。【案例分析】P64重要的“产品标准认证标志”【案例分析】——插头、插座【讨论】通过以上案例讨论为什么技术规范随设计的发展而发展?因为技术总是在不断地进步,人们对技术产品的要求也不断地提高,并且新的技术带来新的产品功能,这些都要求技术地规范要不断地发展。案例分析听讲案例分析讨论技术规范原则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在此列举学生熟悉的案例,让学生能很好的理解该原则。各种原则间的关系【案例分析】——轿车轿车的设计应用了哪些设计原则?——创新原则、实用原则、美观原则、技术规范原则都有体现。而经济原则暂时没有很好的体现。案例分析思考回答\n²设计各原则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变化发展的【案例分析】——用在生材料和易拉罐制作的台灯台灯的设计都应用了哪些原则?——七个设计原则均兼顾到了。²在设计过程中,应尽可能使更多的设计原则在产品中得以充分体现,这是设计者应努力作到的。【案例分析】——婚纱与棉大衣两种衣服各应用了哪些原则?是否有所侧重?——棉大衣实用性体现得很好,但美观和创新上稍差婚纱的美观和创新很好,但实用性稍差²设计原则既要全面兼顾,又要根据设计的主要目的不同而有所侧重。【思考】众多设计原则中的灵魂是什么呢?——创新²创新离我们并不遥远,创新就在我们眼前。实践证明我们同学具有巨大的创新能力。只有创新技术才能进步、只有创新国家才能发展、只有创新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那么,如何实现创新呢?Ø我们要不断增强创新意识。Ø要在现实生活中自觉实践创新理念。Ø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小结】在实际运用中,各个原则并不是独立的,它们之间有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设计的一般原则要求我们在设计中要考虑到人文因素和人机关系,要树立创新意识,同时要具有对人、社会、环境的责任感。这些原则可以同时遵守,但侧重点会有所不同。在运用中既要综合考虑,又要分清主次。听讲案例分析思考回答听讲案例分析思考回答对于各原则间的关系理解采取了案例引入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多个案例的分析,对各个原则间相互约束、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及变化发展的关系有更清晰深入的认识,从而达到在实际设计中更好地运用这些原则的目的。创新是设计的灵魂,由教师引导学生去体会能更好更快的掌握。\n创新原则实用原则努力达到相互制约全面兼顾经济原则美观原则相互促进灵魂—创新道德原则技术规范原则要坚持变化发展有所侧重可持续发展原则课堂小结作业除了以上原则,你认为设计中还应该遵循哪些原则?板书设计第二节设计的一般原则(一)设计的一般原则:1、创新原则2、实用原则3、经济原则4、美观原则5、道德原则6、技术规范原则7、可持续发展等原则(二)设计一般原则间的关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变化发展课后反思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三、设计的评价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选自苏教版《技术与设计1》中的第三章第三节“设计的评价”。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本章“设计的一般过程”和“设计的一般原则”的基础上的一个总结。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能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学习以后各章节的知识。本课仍以便携式小凳为案例展开教学活动。二、学情分析本课的学习主体是普通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能力已经发展到了成熟的水平。通过前两节的学习,学生对设计的一般过程与设计的基本原则有一定的理解。通过合作,在设计、制作“便携式小凳”的过程中,体会了设计的过程与设计的原则。虽然个体的思维能力已经发展到了成熟的水平,对评价活动有感性认识,但不系统、不完整。他们的思维发展具有假设——演绎推理、命题推理、组合分析等特点,所以本节课将在学生感性评价的基础上,分析、学习如何评价,并在学习后进行二次评价。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能根据设计过程中每一阶段的要求进行初步评价,树立质量管理意识。②能根据设计要求对最终产品进行多方面的评价。③在交流的基础上尝试写出评价报告。2.过程与方法①在评价便携式小凳的活动中,感悟设计的每一阶段的评价。②经历技术产品评价的过程,学会评价技术产品的一般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n  通过体会评价过程、学习如何评价,指导学生今后的设计工作,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并形成质量管理意识。用适当的方式与他人交流设计思想和成果,并能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树立合作学习的意识。一、重、难点重点:根据设计要求对设计过程和最终产品进行多方面的评价。难点:能够根据不同作品制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标准。二、教学策略和手段1.教学方法:探究式2.教学策略:在本节的教学中,遵循由一般认识到特殊认识的思路,引导学生从一般性的评价入手考虑问题,然后将设计思路引到设计的评价上来。采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模式,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知识建构和能力拓展。采取如下形式:共同评价→合作探究→归纳总结→二次评价→总结”。问题解决教学的成果是多元的,评价也是多元的。三、教学准备:便携式小凳作品、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共同评价】(一)展示作品(小凳),让学生进行评价提问:对作品的评价是否合理?评价的内容和标准是否理性?过渡语:这就是本节课要探究的内容。思考、评价思考明确任务展现学生原始的感性评价。为与二次评价比较做铺垫。授新课授【合作探究】(二)设计的评价:1.什么是设计的评价:(1)由有用的笔引出对一支笔的评价:造型是否美观、手握是否舒适、书写是否流畅等。设计的评价——依据一定的原则,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设计所涉及的过程及结果进行事实判断和价值认定的活动。2.设计的评价分类:按评价对象分:设计过程评价、设计成果评价按评价者分:自评、他评、互评【二次评价】3、最终产品的评价:(1)评价依据参照“设计的一般原则”进行评价;按设计要求进行评价。两者是相互结合的。(2)评价方法:评价表、坐标图思考思考、回答听讲听讲阅读P71引出设计的评价的概念。得出学生对评价的感性认识及设计的评价标准。不同的产品评价标准和内容可能不同。\n新课(3)评价内容:功能、形态、效率、创新性、安全性、易操作性、性能价格比、美学因素、对社会环境资源的影响、市场应用前景等。﹡不同的产品,评价的内容、标准可能有所不同。(4)进行分组1、设计过程评价:结合教材P70“马上行动”(1)评价内容:·设计过程是否完备·分工合作是否合理·采用的方法是否正确·每个环节任务是否完成·中间成果是否符合要求·全过程是否有质量控制、监督、改进措施(2)设计过程评价的方式:评价表、坐标图(3)设计过程评价的特点:回顾性、反思性、即时性、阶段性小结:没有良好的设计过程就不可能有良好的设计成果。加强设计过程的评价是实现设计目标的关键。【总结】5、设计评价的作用:它对设计者树立质量管理意识、强化质量管理、高质量完成设计任务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助于设计中的信息交流和工作反思。6、设计的评价与设计的交流·设计评价目的:相互交流信息、征求意见、共同研讨,完善设计方案。·设计与交流的关系:评价离不开交流,交流是评价的基础。·交流的多种方式:口头语言、文本、技术图样、图表、模型、计算机演示、网页等。小组制定评价标准,展示作品并评价(自评、互评),比较两次评价标准与评分异同。小组活动共同探究二次评价针对本组设计小凳的过程,进行自评、互评。阅读教材P70“马上行动”分析问题、讨论阅读教材P70“马上行动”听讲、思考学习了如何评价最终产品,在理论的指导下对小凳进行二次评价。并比较两次的评价的异同。树立质量管理意识,提高质量意识设计完成后与他人交流设计和设计思路。归纳评价的意义。课堂小结通过几节课的学习,大家了解了设计的一般过程,通过设计小凳的过程,体验了遵循设计的一般原则,今天又从设计评价的新角度重新审视了我们自己的作品,希望大家学会交流、学会分享、学会评价!这样才能提高我们自身的技术素养。作业尝试写出便携式小凳的评价报告。\n板书设计设计的评价1.什么是设计的评价3.对设计过程的评价2.对最终产品的评价4.设计评价与设计交流第四章:发现与明确问题(一)发现问题(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是《技术与设计1》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包括:“问题的来源”及“发现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两部分内容。通过第三章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设计的一般过程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节是为了让学生最深入的了解“发现问题”这一环节。“发现与明确问题”是技术设计过程的第一环节,是设计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是设计的一般过程中非常关键的环节。本节内容对学生理解设计的一般过程,养成主动发现问题的意识、形成对技术问题的敏感性以及掌握主动发现问题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二)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设计的一般过程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但对具体的每一个环节缺乏深入的了解和切身的体会,所以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发现问题”有更深的认识,并通过分析案例,让学生亲身体会“发现问题”的过程,掌握“发现问题”的方法。由于高二年级的学生已经知道通过观察日常生活可以发现问题,但缺乏对问题及问题价值的敏锐性,也对自己能否发现有价值的问题缺乏信心。此外学生对于通过收集和分析信息及进行技术研究和技术试验来发现问题的方法也比较陌生,对这两种方法在主动发现问题的重要性缺乏认识。所以需要对学生进行增强自信心,提高观察的敏锐性,以及深入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深入学习。(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发现问题在设计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发现问题的重要性。(2)能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日常生活尝试发现问题,初步掌握发现问题的一般途径与方法。(3)能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与所发现问题相关的各种信息,并进行处理。2.过程与方法经历发现问题的过程,掌握观察生活、发现问题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1)养成细心观察生活、主动发现问题的意识,形成对问题及问题价值的敏感性。(2)亲历“发现问题”的过程,加深对“发现问题”的认识,提高“发现问题”的信心。(四)教学重点与难点\n教学重点:主动发现问题的方法。教学难点:收集与所发现问题相关的各种信息,并进行处理。(五)教学策略和手段1.以探究式学习为主,采用分析、讨论、归纳总结、交流等多种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地位。让学生先在课下寻找问题,然后在课上进行分析,在学习中采取小组的形式讨论问题。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引导作用。整个学习过程层层递进,逻辑严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提升学生的技术素养。2.采用案例教学法,以丰富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获得既形象又具体的认识,生动地展示了发现问题的过程。(六)课前准备1.教师的教学准备。(1)搜集或制作部分发明作品,展示给学生。(2)搜集相关案例,制作演示文稿,开阔学生思路。2.学生学习的准备课下搜集自己身边存在的问题。(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询问学生课下发现了多少身边存在的问题?板书:记录学生发现的问题提问:大家发现的问题非常多,其中多少属于技术问题?就实际例子讲解科学问题、社会问题和技术问题的联系和区别。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同学们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类。展示案例:小学生发明可记数双订书机获全国发明会金奖交流各自发现的问题共同分析,区分科学问题、社会问题和技术问题。让学生观察身边的问题,尝试观察日常生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调整讲解内容。明确科学问题、社会问题和技术问题的区别。引导学生对同学们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类。由小学生的发明引入,通过与学生密切联系又简单易懂的案例既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又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n南京凤凰街小学生发明了可记数双订书机,获第十四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一般的订书机在装订操作时,需在本子侧面上下位置各装订一次,不但耗时,而且不容易订得整齐,影响了美观。装订的本数多了以后,也无法自动知道所装订的本数。她的发明集自动订数、联运装订功能于一体,一次操作即可完成一本本子的装订作业,同时还可自动记录所装订的本数。用两个规格相同的订书机、一只计数器、一块底板、一套联运杆、一只订数器压杆机械连接就制成了可计数的双订书机。两个订书机固定在底板的两边,计数器装在两个订书机的中间。两个订书机能实现同步联动,一次即可完成一本本子的装订操作,能自动计数所装订的本数,能适应各种规格的纸张装订,拆下联运杆,两订书机也可单独使用。提问:请大家思考这位小学生设计的过程。提问:分析了他的设计过程后,大家认为在他的设计中哪个阶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分析案例,思考具体的设计的过程。体会发现问题在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既复习了设计的一般过程,又使学生认识到发现问题的重要价值,指出发现问题的地位和作用。新课要成就一项有价值设计,第一步就是要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发现问题是设计的第一个环节,是设计的切入点和突破口。那么请大家思考问题从哪里来?又如何发现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1.问题的来源(1)生活中必然会碰到,不得不解决的问题;(2)别人给出要你解决的问题;(3)主动发现的问题。在这三种来源中主动发现问题更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推进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所以为了能够发现更多的问题,需要我们更主动的观察生活,通过多种途径发现问题。2.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1)观察日常生活阅读案例:新式纺纱机的诞生提问:阅读案例后,请大家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你有过无意中发现问题的经历吗?如:参照自己的经验和刚刚分析的问题,共同讨论。分析、思考问题的来源。分析案例,思考各种问题出现的情景,思考自己是否遇到过类似的情况,自己是如何对待遇到的问题的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通过自己分析,找出问题的来源,从而引出主动发现问题的重要性。引入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问题。使学生了解观察日常生活所发现的问题,可以作为设计的重要问题,所以需要提高注意力。\n当人们生病需要躺着用直吸管吸取杯中的饮料时,如果管子弯折了,就喝不到饮料;使用保鲜袋时,打开的时候比较费力;你的父亲在使用折叠式剃须刀时很不安全,常常刮破皮肤。提问:请大家猜想这些问题引发了哪些发明呢?正是由于发明者注意到了这些日常的发现,所以才设计出各式各样的新产品。所以对于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我们还可以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来加以发现。为了能够及时的记录这些转瞬即逝的灵感,可以设计根据一定目的制定观察提纲或观察表,然后自己亲身体验,进行总结分析从而提出问题。除去观察日常生活外,我们可以通过搜集信息,从中分析、提炼出问题。(2)收集和分析信息收集信息的常用方法:文献法、问卷法、询问法(直接询问法、间接询问法、家庭询问法、个别询问法等)。学生活动:课本P81马上行动,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发现什么问题?(3)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分析案例:伽利略与体温表。这个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讨论:请你谈谈技术试验对发现问题有什么重要作用?思考题: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有很多,你认为发现问题的途径还有哪些?思考相关设计思考收集信息的常用方法,并进行尝试。分析案例通过相应的发明,说明观察日常生活所发现的问题可以作为设计的问题。体会日常观察的重要性。使学生简单了解收集信息的常用方法。体会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的作用。拓展学生发现问题的思路。小结生活中不是没有问题,缺的只是发现问题的慧眼。需要我们积极主动的思考。1.积极敏锐抓住问题(用心观察日常生活)2.主动出击寻找问题(收集和分析信息)1.科学探索创造问题(技术研究和技术试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信心。作业请以全班同学为对象,设计一份台灯使用情况调查表,完成调查结果百分比图,并提出分析问卷所发现的问题。\n第四章:发现与明确问题二、明确问题(一)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是苏教版《技术与设计1》第四章“发现与明确问题”第二节的内容,是在发现问题基础上展开的,它由“明确问题内容与价值、明确解决问题受到的限制及具体的设计任务、设计计划”三部分组成。按照设计程序来设计教学的内容。通过发现和明确问题的方案,使学生能对确定自己的设计目标有清楚的认识。本节内容安排2课时。其中“明确问题的内容与价值、明确解决问题受到的限制及具体的设计任务”为第1课时,“设计计划”为第2课时。2.学情分析:学生在上一节的学习中,已经认识到发现问题的重要性,把握了设计问题的方向,且能够通过相关的方法和途径,有意识地去发现问题。但对如何确定有价值的设计问题还缺乏认识。因此如何让学生明确有意义的问题和最终确定设计项目是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分析的。(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明确问题的重要性(2)初步掌握判断问题价值的方法(3)能根据设计对象和现有的工作条件列出具体的设计要求,包括应达到的标准和所受到的限制。(4)能制定一般的设计计划表2.过程与方法:注重学生在结合自身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设计项目,经历发现与明确问题的各个具体环节,形成对技术设计过程中“发现与明确问题”阶段的实践性感悟和理论性认识。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判断问题的能力,使其逐渐形成正确的问题观明确设计项目的意图。(三)重、难点重点:明确问题的内容与价值及受到的限制、计划的制订。难点:问题的价值、计划的合理性。(四)教学策略和手段本节的教学以技术设计的过程为背景,以问题连续体方式重点展开(问题连续体是“问题解决”教学的理想工具),而“问题解决”教学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行发现或获得知识,并在实际中运用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对所提出的设计项目进行仔细和反复的论证,以确保相应的设计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对“问题”的把握结合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学生的生活来设计,避免抽象地谈“问题”。(五)课前准备收集相关案例、图片,多媒体设备、制作课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一)授新课1、明确问题的内容与价值:(1)问题是否明确:讲解听讲\n授新课授新课采用各种方法可以发现很多问题,但这些问题有时可能是模糊不清的,需要我们进一步加以明确.①问题表述本身是否明确②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否明确③提出问题的目的是否明确马上行动:以下两个问题明确吗?请说明理由。问题A:能否设计一个能回收天空中常常出现的不明飞行物的产品?问题B:怎样才能将冬天下的雪都有效地利用起来?判断:同学们发现的问题是否明确?例:擦黑板时粉尘太大等。(2)问题的价值:明确了问题的内容之后,还需确定问题是否有价值.①主观分析:判断一个问题是否有价值,必须从以下问题着手:A:所提出的问题是否遵循了基本的科学原理.B.迄今为止,能否确认该问题尚未得到充分解决.C.在你调查的范围里,该问题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在更广的范围内,这个问题是否有意义D.在多个问题同时发生时,该问题是否是主要问题E.现有的技术条件能否解决这个问题技术发展以后呢F.解决该问题所需的投入是多少投入与产出的比是否理想阅读教材P84案例分析:水鸟玩具-永动机人们经过几个世纪的思考,为什么也未发明永动机?有些问题看似已经相当明确了,但仍有人时常指导指导阅读教材P84作品分析指导学生分析并举例说明讲解出示水鸟玩具提出问题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思考回答思考判断阅读教材分析判断是否合理分析听讲思考观察分析分析问题价值思考理解什么样问题是明确的问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与自学能力。突破难点提高分析问题能力通过举例突破难点。结合刚刚学习的判断问题价值的6个问题,尝试分析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体会问题是否明确和它的价值。\n地重提这些问题,这就是问题的价值问题.判断下列问题的价值:·擦黑板时粉尘太大·教室桌椅不舒适·台灯能否更节能·衣服能否冬暖夏凉明确问题的内容与价值,还可以借助于一些研究手段②研究手段:信息收集、调查分析等。案例分析:学生台灯设计方案实施前必须进行"可行性分析",而它是解决问题受到的实际限制。2、明确问题受到的限制及具体的设计任务(1)限制:①设计对象的特点和问题解决的标准②设计者的技术能力与条件。③主观条件的限制马上行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析对自己发现的问题进行技术设计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2)设计任务确定了设计对象,依据调查、研究、分析,提出设计要求。设计台灯的要求:讲解引导学生结合实际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考虑。分析案例补充听讲、思考讨论、交流思考发表见解分析案例体会要求鼓励学生正视自我、正视制约,树立科学的问题观。提高用科学、系统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小结明确问题的内容,确认问题的价值,可以为分析问题解决的条件及实现的可行性,提出设计要求奠定基础.分析解决问题所受到的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明确设计所应受到的限制和所应达到的标准,进而提出设计任务,可以保证问题的解决和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作业阅读课本第88页"马上行动"。并思考如何撰写计划书。板书设计明确问题1、明确问题的内容与价值(1)问题是否明确(2)问题的价值2、明确解决问题受到的限制及具体的设计任务。反思\n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新课导入复习导入:(一)上节课我们讲到了明确问题的内容的重要性,分析了明确问题受到的限制及具体的设计任务,我们就可以进行具体的项目设计了。复习导入听讲自然过渡到新内容。授新课(二)授新课1、制定设计计划设计计划可以更好地保证设计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它可以通过工作程序的排列来表示。案例分析:孙宇制定的一份台灯设计计划。2、思考:你认为孙宇的台灯设计计划和时间进度计划表安排得合理吗?如果不合理,如何改进?3、撰写设计计划书设计计划书时,既要根据设计的一般过程,又要结合设计的实际。比如技术试验的安排,就得根据具体需要来确定。3、马上行动:下表为孙宇准备制作台灯的设计计划书,请帮助他填写完整。4、课堂练习如何解决平信投放邮筒超重,被退回的问题。问题如何解决?创新点是什么?尝试写出设计方案。设计过程中会受哪些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你如何解决?制定一份计划书来确保你的设计讲解分析提出问题布置任务提出问题听讲思考思考讨论阅读教材89页思考思考问题的价值:浪费邮资、耽误时间、人力资源浪费等。提出解决方案理解计划性的重要性了解设计计划程序通过台灯案例的呈现,形象、具体的描述了制订设计计划的环节。在实际中运用知识通过课堂练习的问题,使学生系统的考虑问题是否有价值和怎样解决,制定方案。巩固所学知识。\n得以顺利的实施。课堂小结本章总结:技术领域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知道问题的来源,树立发现问题的意识,掌握一些发现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所受到的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制定周密的设计计划对确保设计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业将可物化的解决方案物化,制定动手实践计划。板书设计明确问题1、设计计划2、时间进度计划3、设计计划书4、课堂练习反思第五章:方案的构思及其方法一、方案的构思方法—设计分析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的分析本课内容以设计“学生用台灯”为载体,学生在对台灯的信息收集与处理的基础上,根据台灯的设计基本要求,对台灯设计方案进行整体构思,并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或标准件。《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对本课时内容要求:能制定符合一般设计原则和相关设计规范的完整设计方案;能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或标准件。教材要求:理解设计分析的基本思路,掌握产品设计分析的三个要素。能对具体产品进行设计分析,能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标准件。本节内容是技术产品设计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它与上一章及后面几章形成设计过程的整体。设计分析是方案构思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是完成设计构思的前提,合理周全的设计分析是成功地进行技术设计的关键,分析得当可以使构思的目标更明确,使技术产品更经济、实用,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而且为构思的多样化提供了平台。本课内容符合学生已有的认知与技能水平,能满足学生进一步学习与发展的需求。(二)学生情况分析\n设计分析需要考虑的问题较多,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分析思路,将会使设计分析过程变得繁杂混乱。现在学生对方案的构思过程和方法没有系统的训练和学习,在设计过程中,对设计任何产品都应综合考虑物、人和环境三个方面认识和如何根据设计构思选择标准件,并不十分清楚。但现在学生对个性追求十分强烈,对自己的构思方案有热情,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基础。(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对教师提供的台灯分析,理解物、人、环境对产品设计的重要性。学会根据台灯的设计基本思路,选择合适的材料或标准件。(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台灯结构的讨论分析,使学生理解解设计任何产品都应综合考虑物、人、环境三个方面因素,明确台灯设计思路。通过多媒体手段,使学生了解学生台灯的各个部件的选择和标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对台灯的设计方案构思的学习,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台灯的设计分析。教学难点:物、人、环境三个要素的理解和处理。(五)教学策略及手段本节课以教师提供的台灯为切入点,通过实物展示和学生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理解对设计任何产品都应综合考虑物、人和环境三要素及如何根据设计构思选择标准件。(六)课前准备多媒体、台灯(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导入(一)课堂导入1.提问:台灯设计的一般要求?(1)功能要求:具有基本的照明功能,同时有适当的辅助功能;(2)技术指标:亮度>3001x,不反光,不眩目,绝缘度>1MΩ;(3)外观要求:美观,具有一定装饰效果;(4)耐用性:结构稳固,经久耐用;(5)成本要求:20元人民币以内。2.展示出教师自己设计的床头小台灯实物并演示其功能。3.提出问题:此台灯适合做作业吗?为什么?4.提出任务:结合台灯设计要求,设计一个适合高中学生学习使用的台灯。学生用台灯的设计(二)新课讲解(一)设计需考虑的主要因素提出问题投影片演示提问板书看书回答观看回答复习上一课内容,进一步熟悉设计的一般流程。激发学生兴趣,学会发现问题,树立解决问题的信心。明确学习任务。\n新课内容组织讨论:学生用台灯与其它台灯相比,它独特形式什么?1.学习生活:照明、耐用等2.生理和心理:光线柔和等3.环境:适应性、环保等(二)归纳:“物”、“人”、“环境”分析:“物”、“人”、“环境”三者的关系及在设计中的地位。产品本身是一个整体,包括功能、造型、材料等。但任何产品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一方面,它是为人服务的,人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设计;另一方面它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使用,必然受到环境的制约,并对环境产生影响。因此,设计任何产品都应综合考虑物、人、环境三个方面。(三)从物、人、环境三个方面分析教师设计的台灯为何不适合学生学习时使用?归纳:不适合的原因:1.灯光太暗:2.底座不太稳3.触摸式感应开关会因无意的触碰而导致灯亮和灯灭。4.学生用台灯设计分析基本思路(1)功能:照明+附加功能,(2)结构稳定:是采用台式,还是采用夹式。(3)造型分析:是采用常见的传统形式,还是进行创新设计。(4)材料:是用木材,还是金属或者是塑料,或者是用代用品。(5)安全性措施。(6)成本。(7)制作。(8)特殊要求的提出。如调光要求,开关控制要求(遥控、手控、光控、触摸)等。(二)确定台灯的各个部件1.组成:灯泡、支撑架、灯罩、开关、底座引导组织讨论板书教师归纳讲解:提出问题板书补充讲解听讲、看书、讨论、填空、汇报听讲思考回答思考回答观看学生根据需要对台灯的设计提出需求。逐步细化地进行开放性思考。通过对物、人、环境的理解,明确台学生台灯设计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加深对物、人、环境对产品设计的重要性的理解了解学生用台灯设计分析的基本思路台灯的构成\n课堂反馈课堂小节2.多媒体投影展示台灯各部件的多种图片(1)灯泡、开关与电线灯泡、灯头、开关和电线一般选择市场已有的标准件。a目的:可以简化制作过程,又能实现通用通换。同样一类部件市场的标准件也是有很多种的,这就需要根据设计的需要进行分析选择。比如灯泡和开关就有很多种。b需求:学习的时间长,眼睛易疲劳采用没有频闪或频闪度较低的灯泡,在选择开关时,要注意环境对各类开关的影响。(2)支撑架支撑架的作用:主要起着支撑作用并决定台灯的高度。要求:台灯放在书桌上的高度与学生的坐高及书桌高度之间的关系。选择什么材料做支撑架,材料要考虑几个基本因素,耐用、安全、低成本、美观等。(3)灯罩灯罩的作用:安全、影响等光线强弱。灯罩的材料:耐用、导热性弱、不透明、反光度适宜、颜色要和谐。(4)底座台灯的底座作用:主要起支撑和稳定,因此,它的设计主要是通过材料和形状的设计来保证台灯的稳定性。(三)练习设计支撑架时还应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展示各种灯泡图片或实物各式支撑架图片或实物各种灯罩图片或实物提问学生讨论了解使用标准件可以简化制作过程,实现通用互换。观察思考,得出自已满意的方案作业:1.从物、人、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你用的雨伞适不适合你使用。2.根据你的需要,你将如何选择台灯的部件?请说明理由?\n第五章:方案的构思及其方法一、方案的构思方法(一)教学内容的分析本节方案的构思是整个技术产品设计过程中的最为关键的环节,也是技术产品设计中最有挑战性而又最能表现设计者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的环节。在整个模块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本课时是在上堂课进行了“设计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方案构思”,并形成多个方案,为后面“方案的比较和权衡”作准备,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设计分析”阶段,同学们在脑海已经有了一些想法了,但是这些想法还是模糊的、零散的、不系统的,而且也是不具体的。怎样把这些模糊的,零散的、不系统的设计想法变为能看得到的、比较完整的具体方案呢?这就需要借助一定的构思方法,但这些方法不能只是讲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应通过学生自亲参与方案的构思过程中来体会和运用。方案的构思方法有很多,教材上介绍了四种方法:草图法、模仿法、联想法和奇特性构思法。其实介绍哪种方法不重要,重要的是方法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方案的构思。在教材的处理上,我不准备把草图法单独作为一种构思方法进行介绍,而是把画草图作为其它构思方法的一种呈现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重点运用后面的三种方法帮助学生进行方案的构思,针对这三种构思方法预设了相应的构思实践活动。让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序循序渐进地掌握方案的构思方法,并有效地进行方案的构思。(二)学生情况分析1.对设计的一般过程和基本原则有了一定理解。2.对优秀的设计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积极性很高,但对设计方案的构思可能有一定畏难情绪,参与构思实践的积极性不一定很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调动。1.在设计分析阶段对设计对象有了一些想法,有一定的创造潜能。(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能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与所设计产品有关的各种信息,并进行处理;理解方案构思的常用方法并能够运用草图法、模仿法和联想法构思设计一些简单的作品;能制定符合一般设计原则和相关设计规范的设计方案。(二)过程与方法收集与所设计产品有关的信息和欣赏精妙独到的作品设计的同时,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欲望;经历自己分析作品设计、提出自己改进设计的构思、进而画草图呈现出来,形成方案构思的过程。由浅入深,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并从中享受到成功和创造的快乐。(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积极参与课堂中实际方案构思实践活动,感受设计的快乐,培养富于想象、敢于表现、勇于创新的个性品质和积极的合作交流态度,不断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方案的构思,体会并初步掌握运用草图法、模仿法、联想法奇特性构思方法设计一些简单的产品。教学难点:方案构思--草图法”3.教学策略及手段1.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大胆构思,努力挖掘自己的创造潜力,提出多个方案。2.在构思中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创造力,想像力。3.以台灯这个学生熟悉的实物为载体,从具体到一般,从中总结方案构思的一些方法。4.在学习四个方案构思方法时,重点放在“草图法”上。六、课前准备:多媒体(七)教学过程\n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引领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课题利用上节课后思考题导入本节课。上节课后作业中布置思考题:通过学习如何对教具所用的台灯进行改进?同学们有什么想法?你想法诉你的同桌。同学们交流的是自己的想法,也可以说是你的方案的构思。什么是方案的构思呢?(板书课题)第五章方案的构思及其方法第一节方案的构思方法(二)方案的构思方法同桌同学互相交流通过同桌同学互相交流自然过度到当堂讲课内容。探究新课方案的构思是指人们在一定的调查研究和设计的基础上,通过思考将客观存在的各要素按照一定规律架构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抽象物,并采用图、模型、语言、文字等方式呈现的思维过程。教师给出定义播放PPT21怎样把你的构思过程中那些模糊的、零散的、不系统的设计变为我们能看到的、比较完整的具体方案,就需要采取—定的方法。方案的构思方法一:草图法(同时板书)学生识记(学生看P99方案的构思前两段,并把第一段用下划线画下来。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方案的构思,既而方案构思的方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引领学生活动设计意图\n探究新课方案的构思方法一:草图法立体派画家毕加索的画。写实派画家达芬奇的画。方案的构思方法二:模仿法知道什么是模仿法。利用书中图片,认识模仿法。方案的构思方法三:联想法草图的绘制我们将在第六章进一步学习。草图是用于呈现设计构想进行设计交流的途径。在绘制草图过程中很多灵感、新的想法,被激发出来,新的构思也会因此而生成。展示投影22—24在画中寻找新构思。展示投影25—26画家当年想象如今变成现实。引领学生运用草图法进行构思,带学生看完成P99页四组图,然后按前后桌四同学一组进行进行讨论。自由发挥、捕捉灵感、不受约束。方案的构思方法二:模仿法引领同学们分析自己设计的台灯中的灵感来自哪里?组织学生看P100页图形;PPT28生活中例子很多如:模仿苍蝇眼制作的眼镜;模仿鳄鱼的头制作的鳄鱼夹;还有雨伞、锯等等。要讲的方案的构思第三种方法是联想法。引用一句广告词:“试想世界没有了联想将会是什么样子”。“想象”是思维的基础,“联想”是思维的重要手段。讲述“古人飞天梦”。引用案例PPT32—33组织学生讨论P101页思考PPT34—36学生看下面几幅图片并跟随老师展示投影思考;完成P100页马上行动内容。分析、讨论。模仿是不是照搬照套?请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用模仿法构思出来的方案和作品。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识记方案的构思方法三:联想法。学生讨论使学生认识方案的构思方法一:草图法。通过画家的画让学生进入草图构思情境,充分利用教科书四组图行讨论,使学生更好掌握方案的构思方法一:草图法使学生认识方案的构思方法二:模仿法激发学生思维,更好的认识和掌握方案的构思方法三:联想法激发学生兴趣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引领学生活动设计意图\n教学环节探究新课方案的构思方法四:奇特性构思法(参考PPT文稿)引导学生阅读P101页方案的构思方法四:奇特性构思法,讲述“卢斯福·巴特教授的发明构思”PPT37夜视镜:在古今许多战争中侦察员是个重要角色……。采用红外热敏材料造出了能在夜晚看清敌人的夜视镜。PPT38方案构思的方法有很多(移植法,组合法等),构思时应开阔视野、利用和创造更多的方法为构思服务。最后形成丰富的,既体现创造特征、又遵循一般的设计原则和设计规范的多个方案。给自己的台灯加上新功能。学生讨论如何给自己的台灯加上新功能。如果有时间请同学们用今天所学知识对自己使用的书包进行方案构思并画出草图,没有时间把它作为课后作业。使学生认识方案的构思方法四:奇特性构思法新课小结通过黑板的板书进行所学知识小结。学生追忆巩固所学知识布置作业1.方案的构思方法很多常见的方案构思方法有。2.简答:冰能取火吗?简要说说用冰取火的全过程。板书设计第五章方案的构思及其方法第一节方案的构思方法(二)方案的构思方法㈠草图法㈡模仿法⒈外形模仿⒉仿生模仿:形态仿生、结构仿生、原理仿生㈢联想法㈣奇特性构思法第五章:方案的构思及其方法一、方案的构思方法——方案的比较和权衡(一)教学内容的分析本节内容是苏教版《技术与设计1》第五章第一节“方案的构思方法”第3课时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设计分析与方案构思方法”。此基础上,本课时学习“方案的比较与权衡”。根据设计原则和设计评价确定产品的评价指标;并在多个方案中选择出满足设计要求的最佳方案或集中各种方案的优点来改进原有方案。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知识之一,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方案的比较方法建立在设计的评价基础上,可以通过设计的评价进行展开。\n我们可以运用学生上课时做的作品,进行分析引入,再结合已学的设计原则和评价,进行比较和权衡,从而使学生从原有知识基础上学会方案的比较和权衡的方法。(二)学生情况分析1.我们在第三章已学过设计的原则和评价,对于设计方案已经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但对评价的标准的制定还不能有效的把握。2.这节课内容抽象,对学生看似容易,实际上很多细节学生分析难以到位。比如在制定“方案设计评价指标”时,很可能会觉得无从下手。3.进行评价修正,锻炼学生对产品的评价能力,从而强化一点创新意识。1.教学目标1.能根据设计原则和设计评价确定产品的评价指标;2.能在多个方案的比较和权衡之后,选择出满足设计要求、符合设计原则的最佳方案,或集中各种方案的优点来改进原有的方案;3.通过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做事严谨、精益求精的态度,培养善于批判、敢于表现个性的品质。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合理设计评价指标,对产品的设计方案进行优选或优化。教学难点:设计评价指标。3.教学策略及手段运用探究模式,创设情景,让学生在课堂中亲历台灯方案的比较和权衡过程,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分析评判能力。六、课前准备:设计的原则和评价知识;(七)教学过程课前准备设计的原则和评价知识;台灯的设计构思方案;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导入我们教室你家里用的照明灯相比,你更喜欢哪一款?可是现在绝大多数学校为什么要选择日光灯来照明呢?通过今天的学习,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家里用的照明用灯,原因是美观。激起学生的兴趣,知道技术课程的相关内容可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我们在前面的课程中,已经对台灯的设计构思形成了多个方案,并且大家在小组内已经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比较,权衡。从中评选出了我们认为最好的或较好的并把它绘制成了草图。大家再来欣赏一下。学生A、B、C、D分别向全体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学生欣赏自己的作品。教师要选定有典型性的几件学生设计作品,让学生欣赏。培养学生的创作热情。你们觉得哪个作品更好或哪一个部分比较好一些?初步比较。\n[板书:方案的比较]找出方案的优缺点,就是对方案进行评价。如果我们要从中选出一件最好的,依据什么原则?思考、回答:设计的一般原则或事先制订的设计要求。引导学生温习旧知识的同时,理解新知识。不错,我们来回忆一下设计的原则?其实,我们刚才对上述四个台灯的设计方案进行比较的设计指标,就是依据设计原则制定的。[板书:制定设计指标:依据设计原则制定设计指标。]创新原则、实用原则、经济原则、美观原则、道德原则、技术规范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结合刚才同学的点评,各个原则各能说明设计作品的哪些方面?还有哪些方面值得考虑呢?思考并回答老师进出的问题。创新原则:作品中有无新意?结合这些要求,大家一起针对我们同学的作品设计一个评价表格,注意的是一些参数可能对本产品没有意义,可不必加入表格评论。评价表格设计好后,再对我们同学的作品进行评价一下。实用原则: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基本功能实现了吗?功能效果如何?用起来是否方便?是否符合人机关系?使用安全吗?适用人群和使用范围如何?经济原则:成本多少?如果作为一个产品,这样的价格有人买吗?是否经久耐用?美观原则:这个产品美观吗?吸引人?有什么风格?适合于什么装饰环境?道德原则:有无违反法律道德?特别是环保方面。技术规范原则:加工难度如何?维修保养难易度如何?结构稳定吗?可持续发展原则:产品中可节约或改用什么材料?能改用绿色能源吗?采用什么方法进行评价?[板书:评价方法:用列表格或画坐标图的方法。]用列表格或画坐标图的方法。要求学生列出如下表格,作好评价的准备。实用美观创新稳定安全环保易于制作经济成本方案A方案B方案C方案D\n实用美观创新稳定性安全性环保性加工难度经济成本……方案A方案B方案C方案D已经完成了比较方法的准备。为了实事求是的评价方案,还应该对方案中台灯的结构、功能、材料、需要加工的部件等方面进行仔细的分析,对方案有个准确、全面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客观的评价方案。下面大家对方案进行认真的分析,然后填好刚才列出的表格。为了降低评价难度,仅采用好和不好两项标准,如果你觉得这个方案有该优点,就在相应的地方打勾。一会儿请同学发表一下看法。完成表格中各项内容的填写。通过探究过程,使学生建构出比较的方法,掌握方案比较的一般程序和基本技能,使学生能够对方案做出比较全面、客观的评价。通过比较,大家明确了各个方案对设计指标的符合程度。但是,要制定出最佳方案,还必须根据设计的要求与设计原则对各个方案进行权衡。[板书:根据设计要求与设计原则制定权衡的标准。]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归纳。通过这个环节,培养学生善于批判、敢于表现个性的品质下面我们大家分组组讨论,对上述几个台灯设计方案进行权衡,从中选择出一个最佳方案。抓住学生回答中和“确认设计的核心因素”相关的话,点出这就是方案权衡的方法,方案权衡就是按照重要性来确认各个因素考虑的顺序。然后进一步补充这个顺序是有具有一定个性的。在保证满足照明要求、安全性的基础上,再考虑它的结构稳定性、耐久性。最后综合考虑加工难易程度、成本及环保性等。通过分组讨论,促进学生经历技术设计中交流与评价的过程,发展技术的表达和评价能力。在上课之初还留下个问题尚未解决,我们如何来比较和权衡这两个方案呢?可以根据刚才学习的方法和过程来进行评价。\n通过这个环节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还可以进行德育教育。小结对方案进行比较和权衡的过程是一个综合考虑的的过程,各个指标并是独立的,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制约。抓住设计的核心与关键是权衡设计方案必要条件。作业布置1.假如让你选择设计方案,你选择哪一个?试说明理由。如果你认为这些方案都不符合要求,你会做什么样的改进?2.采用草图法构思中学生书包的设计方案,对方案进行比较,并选择一款性能价格比较这几年来方案进行制作。板书设计方案的比较制定设计指标:依据设计原则制定设计指标。评价方法:用列表格或画坐标图的方法。实用美观创新稳定性安全性环保性加工难度经济成本……方案A方案B方案C方案D方案的权衡方法:确认核心因素第五章:方案的构思及其方法二、常用的创造技法【教学内容分析】教材介绍了头脑风暴法、列举法、设问法等常用的创造技法。创造技法在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直接影响设计方案的构思。而方案构思是设计过程中最富有挑战性的环节,它要求我们根据设计要求,大胆构思,努力挖掘自己的创造潜力,提出解决问题的多个设想。任何发明和研究都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而缺点列举法正是从发现问题——即从发现事物的缺点出发,因而我们认为,缺点列举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易被同学们掌握的创造技法。那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地去发掘事物的缺陷,把它的具体缺点一一列举出来,然后加以改进,使事物逐渐完美,推动技术不断创新。【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已学习了发现与明确问题这一章节的内容,初步具备发现问题、明确问题的能力,有些学生可能已经积累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只需对这些问题稍作筛选,然后上升到“课题”的高度加以研究。【教学目标分析】(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头脑风暴法、缺点列举法、设问法的含义。  2、结合典型事例学习头脑风暴法、缺点列举法、设问法。 (二)过程与方法1、结合生活中常见的产品,运用讨论等方法学习常用的创造技法,并利用其中一种技法对产品进行改进。  2、通过列举和评价产品发明的案例,加深学生对头脑风暴法、缺点列举法、设问法的理解。(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n教育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正确判断有价值的信息。【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熟悉头脑风暴法的原理、原则,了解列举法和设问法。难点:创造技法的实践迁移和价值判定。【教学策略及方法】本课程均是理论性知识介绍,一定注意教学方式,如果一味的进行讲授,容易让学生思维钝化,可以通过组织头脑风暴实践活动来活跃课堂气氛,多组织实例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熟悉头脑风暴法的应用,加深学生对缺点列举法含义的理解。  2、让学生动手制作《易拆信封》,体验用缺点列举法来改进信封,实践小发明的感受。  3、以小组为单位,运用缺点列举法对以下物品进行改进,如生活用品。  4、介绍常用的发明技法,展示学生发明成功的实例,学习他人的创作经验,以提高学生们的创造能力。  5、以“人人都具有创造力潜能”、“人的创造力潜能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加以训练和引导”、“任何事物都是有缺陷的,只要我们具有一双发现的眼睛,用我们智慧的大脑和灵巧的双手去改进它,我们这个世界就会完善起来,变得更加美好”作为本课的小结,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创造热情。【教学媒体运用】1、实物媒体的灵活运用,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2、多媒体的综合运用,以提高教学效率,扩大教学成果。【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课题引入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对方案的构思方法进行权衡,这节课我们来为大家介绍一些常用的创造技法。头脑风暴法15ppt播放录像1.头脑风暴原指精神病患者头脑中短时间出现的思维紊乱、产生各种各样的胡思乱想的现象。创造学中借用这个概念来比喻思维高度活跃,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而产生大量创造性设想的状况。原理:头脑风暴法的原理是通过强化信息刺激,促使思维者展开想象,引起思维扩散,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设想,并进一步诱发创造性的设想。2.原则:a、自由畅想b、延迟批判c、以量求质d、综合改善e、限人限时3.观看录像、实践头脑风暴法4.组织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法分组实践如针对黑板,牙刷,椅子等物品展开讨论。思考\n分组实践列举法15(一)特性列举法1.特性列举法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特性进行详细分析,迫使人们进行逐项认真思考并深入研究,进而诱发创造性设想的方法。2.方法步骤:a.对象剖析b.特性列举c.设想开发3.以暖瓶为例进行阅读分析(二)缺点列举法1.缺点列举法是应用广泛、效果显著的一种创造技法。任何发明和研究都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而缺点列举法正是从发现问题——即从发现事物的缺点出发,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易被同学们掌握的创造技法。从发展的眼光来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可能尽善尽美,一旦找到这些事物的“缺点”并加以改进,事物就会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新的提高。那些诺贝尔奖获得者,不都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经过深入发掘与研究,最终才获得成功的吗!2.缺点列举法的优点是精力集中,节省时间,容易取得显著效果。3.运用缺点列举法发明成功的实例自洁水龙头、挤牙膏器、儿童温度计、儿童剪、防风伞、水满自动报警器等。4.分小组动手思考并制作“对普通信封进行的改进”。  步骤如下:  a.同学们找出信封的缺点。  b.针对信封不易拆开的缺点,加以改进。  c.想出一种更好的拆开信封的办法,并画出草图。  d.选定一个最优方案,设计并制作出来。  e.对《易拆信封》进行测试、评估及优化。思考阅读思考分小组动手改进小组思考小组评价小组发言\n  测试:是否达到了预定的设计要求?评估:与双面胶封口相比,是否更具先进性?  优化:是否还有改进的地方?小组讨论设问法10Ppt提问1.设问法:通过提出各种问题来产生大量设想,诱发创造性思维,进而作出判断和选择。Why为什么是这样的颜色、形状,为什么使用这种材料What任务是什么,条件是什么,方法是什么,重点是什么Who谁会做,谁来做,谁不能做,谁会赞同,谁会反对When何时开始,何时结束Where何处可以做How怎样去做,怎么样效果会好,怎样得到,怎样改进Howmuch需要多少人力,物力,财力,产量多少,有多少获利2.和田12动词法加一加、减一减、缩一缩、扩一扩、反一反3.举例:爱立信手机、日本编席4.同学根据设问法和列举法尝试创造一款自己喜爱的手机。思考观看第六章:设计图样的绘制一、技术表现图——技术语言的种类与应用(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通用技术1》(江苏教育出版社)第六章<<设计图样的绘制>>中的第一小节设计表现图——技术语言的种类与应用。本课内容难度不大,主要是让学生能够理解技术语言、图样、图表、模型、原型和符号的概念和掌握技术语言的种类及其应用,并能够用恰当的方式与他人交流设计想法和成果。这一节内容,是对第六章《设计图样的绘制》整章内容做了知识上的铺垫。学生在《立体几何》中曾学习过斜二轴测图的画法,对平面几何图形水平放置后的画法基本能够掌握,简单的几何体也可以以立体图的形式表达清楚。但是学生对正等轴测图的画法从未接触过,因此教师的示范与讲解在这一部分非常重要。技术语言的种类很多,学生全部掌握不太现实。但是通过本节学习要让学生知道,技术语言是多样的、有规范的。(二)学情分析\n高二年级学生知识的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能够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能够轻松的掌握知识。学习本课时,学生已经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技术语言类型早已经有所认识,只是不知道这些东西就是技术语言而已。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给予学生足够的发挥空间,组织学生用探究的方式学习,通过思考、讨论、和交流过程,体验不同的技术语言的特点,学会用不同的技术语言表达、交流自己的想法。多年的美术课使大部分学生对常见物体的形体都能够作流畅而简单的描绘和释读,但是与按设计在头脑中想象的形体能够进行比较准确的表达还有一段距离,需要教师的示范引领以及学生在体验设计的过程中多次动手体会。(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技术语言的概念。了解几种技术种类语言及其应用,(2)能用恰当的技术语言与他人交流设计想法和成果。(3)掌握简单的草图画法,并能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2.过程与方法:积极参与各种技术语言的分析过程,了解各种技术语言的特点,并能在实际技术活动当中,能用不同的技术语言和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领略不同技术语言的表达、交流特点,体验技术语言的魅力。(四)教学重点与难点草图画法。能用恰当的方式与他人交流设计想法和成果。(五)教学策略教师讲解、小组探究、实物、多媒体图片、课堂上的多种形式的师生互动等。(六)课前准备多媒体,以幻灯片的方式放映教学内容教具:一些技术语言的挂图、模型实物(七)教学过程1.    设置问题情境导入新课找懂篮球裁判的学生,做几个裁判动作,大家猜一下是什么意思。说明:篮球裁判的手势是一种语言。用Powerpoint播放一组交通路口经红绿灯图片,提问学生,这表示什么意思?\n它也是一种语言。只不过它是用在技术活动中的语言。”从而引出课题。2.阐明技术语言的定义技术语言(TechnicalLanguage)是一种在技术活动中进行信息交流的特有的语言形式。3.展示讲解各种常见的技术语言草图\n效果图\n轴测图\n三视图—机械加工图\n电路图学生总结技术语言的特点言简意赅、通俗直观、规范统一4.草图的绘制介绍草图的绘制方法――平面图1、展示握笔姿势图2、展示徒手画线的图例――圆和直线3、带领学生进行基本图形画法的练习\n练习:让学生亲自动手在画纸上画出电视的正面草图画出自行车的草图八.作业:1完成P110马上行动完成下表2观察照相机机身上各种符号的意义第六章:设计图样的绘制一、设计表现图(一)教学内容分析1课程标准对本节学习内容的要求:在设计过程和设计完成后,能够用恰当的方式与他人交流设计想法和成果,并在交流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能够了解技术语言的种类及其应用。2本节共分为两课时,这一节主要内容是:介绍技术语言及其种类和几种常见的技术语言(设计表现图类)的特征、种类,以及技术语言在不同场合的应用及三种设计表现图:设计表现图内容草图1草图的基本画法2草图绘制的一般步骤3所处不同设计阶段草图的分类效果图不同效果图的识读正等轴测图绘制方法3本节内容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设计的过程中,将设计的想法和成果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并与他人交流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成功完成设计过程的途径、方法保证。”因此,这一节的内容在课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经历了第三章对便携式小凳的设计过程的体验后,详细地介绍了将设计的想法和成果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并与他人交流的各种方式,进一步明确了对不同技术语言的理解使用。本节内容对第六章内容形成了知识铺垫,学完这一节后,学生会很顺利地进入第二节技术图样的学习而不会感到突然和无所适从。(二)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对生活常见的一些技术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只是不够明确这些内容就是技术语言,因此只需要教师引导配合大量案例结合学生讨论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多年的美术课使大部分学生对常见物体的形体都能够作流畅而简单的描绘,但是对按设计在头脑中想象的形体进行表达还欠缺规范性,需要教师的示范引领以及学生在体验设计的过程中多次动手体会。学生在高一《立体几何》中曾学习过斜二测图的画法,对平面几何图形水平放置后的画法基本能够掌握,简单的几何体也可以以立体图的形式表达清楚。但是学生对正等轴测图的画法从未接触过,因此教师的示范与讲解在这一部分非常重要。(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技术语言的种类及其应用,能用恰当的方式与他人交流设计想法和成果。2掌握绘制草图的基本方法,能够规范地绘制出台灯的草图。3能识读效果图。\n4学习并掌握平面结构形体正等轴测图与圆的正等轴测图的画法。(二)过程与方法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读照相机说明书,了解技术语言的应用。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经历用草图与用正等轴测图来表达自己设计方案的过程,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这两种技术语言,为今后与他人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技术交流打好基础。(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到技术语言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技术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以及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草图的绘制、正等轴测图的画法难点:正等轴测图的画法(五)教学策略及手段1.利用多媒体展示大量技术语言的案例,采取学生讨论与教师启发相结合的方式对技术语言的特点及其应用进行教学。2.通过教师示范演示与学生亲历体会的方式带领学生学习草图的绘制方法与正等轴测图的画法。(六)课前准备教师搜集各种技术语言的相关案例。学生找家用相机的说明书。(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引入展示学生所熟悉的相机功能按钮上的符号(如闪光、微距等)。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技术语言:技术活动中进行信息交流的特有的语言形式。同时指出技术语言的特征:言简意赅、通俗直观。观看图片,回答问题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到技术语言就在他们身边,技术语言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经常接触摄影,这些语言它们较为熟悉)锻炼学生分类、归纳的能力。\n利用大量的图片让学生充分感受技术语言的魅力,同时锻炼学生归纳的能力。让学生亲自体会不同技术语言的特点与局限性。对适用范围及其功能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他人交流设计想法和成果。让学生能够在自己亲历的设计活动中来体会前面刚刚所学的知识。让学生了解到草图与美术课上的任意发挥有所不同,应该有一定的规范性。同时激发学生绘制草图的兴趣。便于学生绘制出准确的透视关系。通过实践来领会草图绘制的要领以及它在技术表达中所起到的作用。\n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技术语言的认识以及通过在台灯的设计活动中复习巩固刚学习过的知识。技术语言的种类及应用请学生拿出相机的说明书,向学生提问:从表达意图方式的角度考虑,说明书中除了符号,还用到了何种类型的技术语言?引导学生小结:符号语言文字图样图表讨论分析,回答问题总结归纳展示各种技术语言的图片,如图样、图表、模型,让学生对看到的图片归类。(同时添加技术语言的种类之模型)向学生补充计算机、网络语言。展示玩具小车图片,向学生提出问题:请用语言描述它的特征。让学生比较:图形与语言的共性与差异。指出不同的技术语言有不同的应用范围,设计交流中需要多种语言的综合应用。思考,回答问题引导学生从这几类技术语言中总结出它们的适用范围及其功能。符号:表达某种特定的含义。语言文字:适用于交换设计想法以及对方案进行评价和对产品进行用视觉呈现所不能表达的方面进行说明。图样:适用于对外观、结构等方面进行说明和陈述。图表:用于分析或比较。模型:用于呈现产品的设计方案。计算机、网络语言:用于实现动态的远程的交流。讨论分析,回答问题草图的绘制向学生提问:前面我们在设计台灯的过程中你应用了哪些技术语言与同学交流?结合问题向学生指出草图是很常见的一种技术语言,同时引导学生说出草图的分类:构思草图、设计草图。思考,回答问题展示前面教学过程当中学生的设计草图作业与一些优秀的草图作品,让学生对比,指出自己作业中的缺点。思考,回答问题补充透视知识思考介绍草图的绘制方法1展示握笔姿势图(让学生试握)2展示徒手画线的图例(让学生试画)(竖直、水平、倾斜三个方向)3介绍网格法徒手画练习4带领学生进行基本图形画法的学习。(圆、圆柱、立方体、锥体)同时指导学生课堂练习让学生亲自动手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台灯的透视线稿,且辅以光影效果。教师指导评议。练习小节回顾本节课主要内容。回忆课后作业上交一幅自己设计的台灯的透视线稿,要求结构表达清晰,线条流畅。记录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点评上次作业中的优秀作品(草图)。展示台灯的彩色效果图,让学生欣赏。提出问题:他们与草图的不同之处?欣赏欣赏思考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设计表现图,再一次感受技术语言之魅力。\n展现多样的设计效果图,开拓学生的设计表达思路。取材于贴近生活的实例,让学生有亲切感,容易让他们易于接受相对枯燥的轴测图的绘制内容。讲解与练习同步的方式较为适合普通校学生的认知水平。没有限定描述的内容,更易于开拓学生的创意空间且适合于不同层次的学生。\n效果图的特点引导学生说出效果图的特点:能够真实地表现产品的式样、材质、空间效果。回答问题不同效果图的识读再展示几种其它较复杂产品的效果图,让学生交流从这些效果图中所获得的信息:正投影法表现的色彩效果图---产品外观的比例关系和色彩搭配以及材质感。产品外观透视效果图----产品外观的色彩搭配、材质感以及空间体量关系。产品内部透视效果图-产品的内部构造、色彩搭配。讨论分析正等轴测图的特点展示某生活用品的产品说明书中的正等轴测图。(如宜家灯具或沙发等)引导学生说出正等轴测图的特点:可以清晰地表现物体的三维结构特征。学生观察思考并回答问题正等轴测图的绘制利用多媒体演示平面结构形体正等轴测图的绘制方法,同指导学生试画。利用多媒体演示圆的正等轴测图的绘制方法,同时指导学生试画。练习绘制练习绘制课堂练习给出标有尺寸的某产品的立体图,要求学生绘制正等轴测图,同时指导学生练习。练习绘制小结总结所学习的几种设计表现图。回忆课后作业1尝试绘制某种产品的透视彩色效果图,体会效果图所表达的内容。要求对空间体量及结构表达清晰,质感可见。2在自己所学习的正等轴测图知识的范围里设计任意一件自己感兴趣的产品,并绘制它的正等轴测图。记录第六章:设计图样的绘制一、设计表现图——识读效果图、正等轴测图(一)教学内容分析:在《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中本节的内容标准是:能识读一般的机械加工图、线路图、效果图等常见的技术图样。本节课的另一个重点内容是几种常见的技术图样中的一种——正等轴测图,它能直观真实地反映产品的色彩、外观、比例、功能、空间的体量、内部结构及色彩,因此本节的内容在常见图样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二)教学对象分析:高中学生虽然接触过图形,但对图形的理解还是不够深入的。因此,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立体图,避免教师过多口授,要多让学生通过参与教学活动来经历和体验识读效果图的方法。(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效果图的作用,能识读效果图和了解基本几何体的正等轴测图的画法(基本几何题是指棱柱、棱锥(台)、圆锥(台)、圆环)。2.过程与方法:1、经历和体验识读效果图并学会识读效果图。2、练习绘制基本几何体——正等轴测图,初步学会一些技术交流的方法,发展技术的表达和评价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从事技术活动必须具备的良好技术素养,并在生生互动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识读效果图,绘制正等轴测图。教学难点:长宽高与XYZ的对应关系。(五)教学策略和手段在识读效果图教学中,尽可能的多演示效果图,创设情景引领学生多体验、多练习。在画物体的正等轴测图时,让学生亲自动手作图来学会物体的正等轴测图的画法,而教师主要是起提示、引领、矫正、补充的作用。通过师生互动、做中学来完成教学任务。(六)课前准备(1)用于演示的图片;(2)绘图工具、纸。(3)多媒体教室,有实物投影仪。(七)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媒体展示学生活动教学意图\n引入新课直观情境引入3.透视效果图的识读§效果图更能真实地表现产品的式样、材质和空间效果。§从效果图上注意把握产品的形态、功能和特征,了解产品各部分结构之间的实际比例关系和色彩搭配及材质感。会识读效果图识读效果图识读效果图体验识读方法体验识读方法\n4.正等轴测图4.(1)正等轴测图是一种可以表现物体三维结构特征的图形。基本几何体\n正等轴测图(2)平面结构形体的正等轴测图的绘制A.根据形体特征,确定长(X)、宽(Y)、高(Z)等三维坐标轴在图纸上的位置。1.作XYZ坐标轴学生一起作做中学B.沿着上述三轴分别量出物体的长、宽、高的尺寸,画出长方体的轴测图。2.画出长方体的轴测图学生一起作C.根据长度方向、高度方向的尺寸,画出左上角斜切面。学生一起作3.画出左上角斜切面D.根据长度方向、宽度方向的尺寸,画出左前方斜切面,完成全图。4.画出左前方斜切面学生一起作做中学练习正等轴测图上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坐标轴之间的夹角是多少度?回答:120(3)圆的正等轴测图的绘制4.正等轴测图1.画出平面上圆外切正方形的正灯轴测图学生一起作做中学做中学2.连接水平对角线,过上下两顶点01、02向对边作垂线,交水平对角线于点03、04学生一起作3.以01为圆心,以01到对边的距离为半径,分别作园弧学生一起作基本几何体4.以02为圆心,以02到对边的距离为半径,分别作园弧学生一起作4.正等轴测图5.以03为圆心,以03到对边的距离为半径,分别作园弧,学生一起作6.以04为圆心,以04到对边的距离为半径,分别作园弧,完成正等轴测园学生一起作做中学小结引导1.能识读效果图2.画正等轴测图回答:互动作1.画正等轴测图巡视纠错表扬展示完成练习巩固作法\n业2.画正等轴测图,引导学生完成。画一个边长50mm正方形的正等轴测图,并在三视图面上各画一个正等轴测圆。完成练习巩固作法第六章设计图样的绘制二、常见的技术图样——(二)形体尺寸标注(一)教学内容分析:在《课程标准》中本节的内容标准是:能识读一般的机械加工图、线路图等常见的技术图样。在《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本节的内容标准是:识度一般的机械加工图、线路图,要求是理解水平。本节内容是机械加工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绘制工程图样的重要环节,没有尺寸标注的图纸,不能成为加工的依据,因此也就不能成为机械加工图纸。(二)教学对象分析:高中学生没有接触过标注简单形体的尺寸和一般的机械加工图,对他们来说这部分知识是完全陌生的,这就需要把尺寸标注的知识向他们作较为完整的介绍。(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标注形体尺寸。2.了解一般的机械加工图、线路图。3.能识读简单的机械加工图和线路图(二)过程与方法:经历标注常见基本形体的尺寸和学习机械加工图、电子线路图中电子元件的符号和含义的过程,在情境体验中初步学会标注形体尺寸,并能识读简单的机械加工图和线路图。(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尺寸标注,了解机械加工等知识,教育学生逐渐养成用规范的技术语言表达和交流设计意图的能力。(四)教学重点:形体的尺寸标注;识读简单的机械加工图。教学难点:不同形体结构的标注方法。(五)教学策略和手段: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动手标注形体尺寸并主动参与识读简单的机械加工图、线路图。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标注常见基本形体的尺寸来完成教学任务,充分体现“做中学”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作品,及时激励积极参与的同学,尽量避免教师过多讲授,要让学生通过参与教学活动来体验学习的快乐。(六)课前准备:(1)学生所用绘图工具(2)多媒体教学设备(七)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媒体展示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根据三视图作出来如图所示的效果吗?投影:学生作业作品学生回答:不知道大小\n作业讲评引出新课创设情境引出新课形体的尺寸标注视图只能表达形体的形状,而不能反映形体的大小,形体的真实大小是根据图样上所标注的尺寸来确定的。加工时也是按照图样上的尺寸来制造的。分析、理解标注的意义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正确 完整   清晰 合理听讲尺寸要素(1)尺寸界线(2)尺寸线(3)尺寸箭头(4)尺寸数字体验要素尺寸标注举例标注直径尺寸经历标注标注半径尺寸标注形体尺寸几何形体的尺寸标注\n常见基本形体的尺寸标注在互动中完成标注马上行动根据右图所给形体的主视图、左视图,分析形体的结构,标注形体尺寸。体验标注形体尺寸机械加工图机械加工图机械加工图是工程图中的一种。它是以三视图的形式来表达机械加工方法的一种技术图样,是完成产品的机械加工的主要依据。体验机械加工图要读懂机械加工图,首先要了解它的组成部分。机械加工图通常由三视图及其尺寸标注、必要的其他视图、标题栏和文字说明几部分组成\n体验标题栏和文字说明练习马上行动说出你在图中获取的信息识读工程图剖视图在工件内部不可见的阴影部分和结构部分,可采用虚线表达这类结构。但在机械加工中,更多采用剖视图。识读工程图识读工程图线路电子线路图是由图形符号和线段所组成。一般家用电器如洗衣机、电冰箱和电视机配套的影视系统都用到电子元件。在线路图中电子元件都有一个图形符号来表示,图形符号有专业技术人员的精心设计,用线段排列成完整的线路图。识读线路图\n图识读线路图马上行动说明电路中有哪些元器件回答:练习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帮助学生再现重点知识。思考,回忆作业P129-3第六章:设计图样的绘制二、常见技术图样——(三)机械加工图的标注(一)教材分析  课程定位:本节教学内容是本章的落脚点,是前面三节的具体体现和运用。如果说前面是基础课,那么,这一节就是专业课。因此,必须特别强调按工程实际要求讲授有关内容,并在练习中严格要求学生按标准办事。使学生能识读一般的机械加工图。内容结构:  1.工程图样(图纸)的作用。  2.机械加工图的组成  3.绘图标准简介  4.其它工程图样简介5.工程图样的绘制(人工制图、计算机辅助制图)(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高中学生能够较熟练地绘制(识读)平面图和正等轴测图,也有光线投射成影的感知和体验。教学可以从学生的现有知识和经验出发,按照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辩求证的认识过程展开,建构正投影与三视图的知识体系。(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n(1)能绘简单的三视图并学会标注尺寸;(2)了解机械加工图所用的符号的含义及表达方法;(3)能识读简单的机械加工图。2.能力目标:  (1)掌握简单的三视图的绘制(识读);  (2)学会规范作图的方法和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技术交流中三视图的作用;  (2)养成细致、严谨的态度。(四)教学重点:(1)三视图尺寸标注;(2)掌握简单的三视图的绘制(识读)。教学难点:能规范绘制和识读简单的三视图。(五)教学策略:  通过教师讲解、课堂练习学习机械加工图的常识。结合工厂参观等社会实践活动,提高教学效果。(六)教学准备:多种形式的实际工程图样;绘图标准的幻灯片等。绘图铅笔,橡皮、直尺、三角板。(七)教学过程:(一)工程图样(习惯上称图纸)的作用。  工程技术上,把用以按图加工、按图施工的图叫做工程图样。按规定绘制的工程图样,能完整、清晰地表达出构件、物体的形状、大小、相对位置、材料和制造、安装、装配、施工、检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因此,工程图样是人们在生产活动中表达和交流设计思想的一种重要工具,是生产建设和科学技术中不可缺少的技术文件,是工程界通用的技术语言。  根据表达的内容不同,工程图样可以是零件的机械加工图,可以是机械装配图,可以是工艺流程图,还可以是平面布局图,线路原理图等等。但我们这里主要介绍机械加工图。(二)机械加工图的组成。一张完整的机械加工图一般应包括如下一些内容。  基本视图。它是工程图样的主体,是完整、清晰表达加工零件的外形、相对位置等要素的三视图或者其中某一个或两个视图。  辅助视图。为了能更加完整地表达物体内部或某一局部的位置的形状,经常采用剖视图和局部放大图,或者某一特定方向的视图,来对基本视图加以补充。这些视图统称为辅助视图。其中剖视图也可用在基本视图中,这时的剖视图就不是辅助视图了。剖视图的主要特征是在被剖面上要充填表示机件材料的剖面线。  尺寸标注。这是机械加工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绘制工程图样的重要环节,没有尺寸标注的图纸,不能成为加工的依据,因此也就不能成为机械加工图纸。  技术要求。是用简短的文字或符号在图纸上表示出对工件的某些特殊要求。如表面光洁度、热处理、加工精度要求等。  标题栏。这也是一张图纸必须有的内容。在标题栏中,一般要标注零件名称、设计单位、设计者、设计日期、图纸比例、零件所用材料等。有的标题栏上还有图纸修改的记录。  \n(三)绘图标准简介。  在第二章,设计的基本原则中,我们曾经介绍过设计的规范性原则。绘制工程图纸是设计工作的一部分,它要遵守的规范就是“绘图标准”。绘图标准是国家推荐标准,其代号为:GB/TXXXX-XXXX,GB,是国标的意思。T是推荐的意思。T后面的XXXX表示标准的编号,后面的XXXX,表示标准制定或修改的年份。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制图标准中的有关内容。  1.图纸幅面和格式。(GB/T14689-93)  标准规定有5种规格,A。A1、A2、A3、A4。其中A4最小,尺寸为210×297。单位为mm。图纸的格式有两种,即需要装订和不需要装订两种。下图所示的是需要装订的图纸格式。\n  2.标题栏。标题栏是图纸中必须有的内容。标题栏的位置和大小,也有规定,不能随意画。下图表示的是制图作业用的标题栏的尺寸规定。3.比例。  比例,是指图中图形的大小与实物实际大小之比。准确的说是,图纸中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线性尺寸之比。绘制图样时,应首先选择标准推荐的比例。它们是:  缩小:1:1.5,1:2,1:2.5,1:3,1:4,1:5,1:10。  放大:2:1,2.5:1,4:1,5:1,10×n:1  4.字体。  标准要求,在图纸上的文字必须:字体端正笔划清楚排列整齐间隔均匀  汉字要用规范的简化字。提倡用仿宋体;  数字和字母提倡用斜体。  5.图线图形中采用的各种型这式的线条称为图线。标准规定,图线的型式及应用如下表。\n6.尺寸标注  标准中对尺寸标注做了详细的规定,内容很多,不在这里一一介绍,现只就几个常用的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则和标注方法介绍如下。基本规则:  (1)机件的真实大小以图样上标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与图形的大小和绘制的准确度无关;  (2)图样中的尺寸均以毫米为单位,不在图中注出;  (3)尺寸标注的要求是:  正确:即标注的方法要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完整:尺寸标注要齐全,不遗漏,不重复。  清晰:尺寸标注要整齐,便于阅读和查看。  合理:尺寸标注要符合设计和工艺要求。(4)尺寸的组成。图纸上一个完整的尺寸包括三个要素。即  尺寸数字、  尺寸线、  尺寸界线如下图所示。\n(5)标注方法  尺寸数字:直线尺寸应标注在尺寸线的上方,也允许标注在尺寸线的中断处。  尺寸线:尺寸线只能用细实线画。尺寸线必须与所标注的线段平行。几条尺寸线行时,大尺寸在外。尺寸线终端一般要画箭头。  尺寸界线:尺寸界线要用细实线画,由图形的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引出,也可利用它们作尺寸界线,尺寸界线一般应与尺寸线垂直。  标注示例:(1)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与图形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性无关。(2)图样中的尺寸凡以毫米为单位时,不需标注其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否则需标注其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3)图样中所标注的尺寸,为该图样所示机件的最后完工尺寸,否则应另附说明。(4)机件的每一尺寸,在图样上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反映该结构最清晰的图形上。(5)尺寸线到轮廓线、尺寸线和尺寸线之间的距离为6mm~10mm,尺寸线超出尺寸界限2mm~3mm,尺寸数字一般为3.5号字,箭头长5mm,箭头尾部宽1mm。2.尺寸数字的方向  线性尺寸数字通常写在尺寸线的上方或中断处,尺寸数字应按右图所示的方向注写,并尽可能避免在图示30°范围内标注尺寸,当无法避免时应引出标注。对于非水平方向上的尺寸,其数字方向也可水平地注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另外尺寸数字不允许被任何图线所通过,否则,需要将图线断开。\n3.角度数字的注写方   角度的数字一律写成水平方向,一般注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也可写在尺寸线的上方,或引出标注。4.尺寸标注中的符  圆心角大于180°时,要标注圆的直径,且尺寸数字前加“φ”;圆心角小于等于180°时,要标注圆的半径,且尺寸数字前加“R”;标注球面直径或半径尺寸时,应在符号φ或R前再加符号“S”。马上行动:P127阅读加工图,说出从该图中获取的信息(四)其它工程图样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工程图样依据表达的内容不同,可以有很多种,如大家知道的有房间布局图、平面规划图等,教材上提到的线路图,也是工程图样的一种。  线路图是用规定的图形符号和线段组成的电子(或电气)工程用图。包括电路原理图、接线图和逻辑图。有关内容同学们可以在物理和以后的选修课中做进一步的了解。(五)工程图样的绘制方法简介  1.人工制图。在计算机绘图技术出现以前,工程图纸的绘制是全由人工进行的。首先是由设计人员在绘图纸上用铅笔画出正规的设计图纸,这种图纸称为原图。然后由设计人员或专门的描图人员把原图用墨汁描绘在透明的描图纸上(习惯上称为硫酸纸)作为复制的底图,再将底图铺在重氮盐感光纸上,用玻璃晒图板夹紧,在阳光或强灯光下暴光,最后用氨水熏制成白底深色线图。这个过程称为“晒图”。也有用其他化学感光纸用同样的方法复印成浅蓝色底深蓝色线的图纸,这种图纸习惯上称为“蓝图”。由于大批的工业产品都是根据“蓝图”而生产出来的,所以人们把“蓝图”作为是美好思想或规划的代称。\n  2.计算机辅助制图。计算机的问世及广泛应用,促进了现代图形技术的形成与发展,计算机绘图技术逐渐取代了传统的人工制图,它将传统的图纸数字化,用数据文件定义产品并建立完备的数据库。同时设计和计算相结合,设计结果实时显示,产生了全新的图形处理技术。  采用新的图形处理技术,设计和修改都可以在CAD系统中完成,不但修改方便迅速,还可以充分利用以前的设计成果,省去重复的部分和绘制标准件的麻烦。同时,设计的结果可以存储在存储器当中,以数据文件的形式保存,需要时可以直接送绘图仪绘制,而图形的复制仅仅是文件的拷贝而已。  现在的很多CAD系统都支持三维造型的功能,且发展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采用三维设计。工作对象越复杂,采用三维设计的优越性就越突出。设计人员可以直接在屏幕上看到设计的三维立体效果,通过旋转等可以在各个方向进行观察,并进行动态的修改。这是手工绘图所根本不能及的。在建筑上,设计人员可以在屏幕上提前看到大楼建成后的模样,甚至可以进入建筑物的内部进行观察,寻找不满意的地方并立即改正。避免建成后的遗憾或返工。我们的教材上以选学的形式简单介绍了“计算机辅助制图”的内容。因为它需要对制图软件的学习,在我们这个课程中就不作进一步的介绍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学有关软件,进行操作练习。(八)作业:参观工厂或访问技术工人,学习机械加工图的识读。第六章:设计图样的绘制二、常见技术图样——(一)正投影与三视图 (一)教材分析  通用技术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第六章第二节《常见的技术图样》之“正投影与三视图”(苏教版)主要描述了正投影形成三视图的方法、原理,三视图的绘制(识读)方法和规律等。三视图作为一种技术图样是设计交流与表达的一种常用的技术语言形式。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掌握“能绘制简单三视图”的知识和技能,学会一种设计交流的技术语言,本节内容也是后续知识“形体的尺寸标注”和“机械加工图”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高中学生能够较熟练地绘制(识读)平面图和正等轴测图,也有光线投射成影的感知和体验。数学课上学过三视图的知识,对三视图有一个的了解。教学可以从学生的现有知识和经验出发,按照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辩求证的认识过程展开,建构正投影与三视图的知识体系。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投影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掌握正投影法方法、特性及三视图成图原理和规律;(3)掌握三视图一般绘图规则。(4)了解剖视图。\n2.能力目标:  (1)掌握简单的三视图的绘制(识读);  (2)学会规范作图的方法和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技术交流中三视图的作用;  (2)养成细致、严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掌握三视图成图原理和规律;  (2)掌握简单的三视图的绘制(识读)。教学难点:(1)能规范绘制和识读简单的三视图。(五)教学策略运用实物观察、模仿练习的方法学习三视图的绘制和识读。(六)教学准备  利用投影仪自制平行光源,利用厚胶纸制作多个透明的模型,绘图铅笔,橡皮、直尺、三角板。(七)教学过程:引言:前面学习的技术图不能直接用于机械加工,今天我们学习一种直接用于机械加工的技术图――三视图一、正投影与三视图 (一)投影:介绍几种投影  (1)、投影的概念:在电灯光的照射下,形体在地面上产生的影子。这里灯光称为投影中心,光线称为射线,平面H称为投影面,这种得到形体的投影方法,称为投影法。中心投影、平行投影、斜投影  \n(2)、平行正投影的特点:类似性观察与思考:在正投影中,一般一个视图能不能完整地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大小,能不能区分不同的物体?如下图中两个不同的物体在同一投影面上的视图完全相同。因此,要反映物体的完整形状和大小,必须有几个不同投影方向得到的视图。  所以:根据对投影特点与投影物体位置关系的讨论,可以发现为确定物体结构形状,需要采用多面正投影。  (3)、视图的概念:根据有关标准和规定,用正投影法所绘制出的机件的图形,称为视图。  (二)三视图的形成:从不同的方向对产品进行投影1、正面投影称为主视图,水平投影称为俯视图,侧面投影称为左视图,  统称为机件的三视图。如图所示。\n  2、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三等对应关系:(1)主、俯视图中相应投影的长度相等,即主、俯视图长对正。(2)主、中相应投影的高度相等,即主、左视图高平齐。(3)左、俯视图中相应的宽度相等。六向方位关系:(1)主视图 上、下、左、右对应物体的上、下、左、右(2)俯视图 上、下、左、右对应物体的后、前、左、右(3)左视图上、下、左、右对应物体的上、下、后、前(三)阅读课本122页案例分析,模型房的结构与三视图,并理解其内容,注意三视图的特点。\n马上行动教师给出物体的组合学生三视图,(三个学生黑板画图,其余学生在草稿纸上画)(二)剖视图简介 (一)在视图中,凡是遇到机件内部有孔时,都用虚线表示,但是当机件内部形状复杂时,虚线很多,不方便看图和标注(二)为了清楚地表达机件内部形状,在机械制图中常采用剖视,即假想用剖切面剖开机件\n(三)将处在观察者和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而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影,所得图形称为剖视图(简称剖视)。(四)剖视图名称--在剖视图上方用大写字母标出"X-X",并在剖切符号的一侧注上同样字母。同时有几个剖视图时,其名称按字母顺序排列。\n(八)作业   已知物体三视图的外轮廓,构思该物体    构思过程:  \n第六章:设计图样的绘制三、计算机辅助制图【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了解计算机辅助制图的优点后,进行简单的实践操作的课程。由于现在计算机辅助制图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且学生操作起来也很有趣,作为启蒙和引入,内容虽有些浅显,但也为计算机水平较高的学生留出了继续深入学习的余地,关键是如何开拓学生的思路和视野,激发他们求知的愿望和兴趣。【学生情况分析】高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般软件的使用知识,部分学生尤其是男同学,绘图的能力和素养较高,只要进行必要的引导就能够进行简单的辅助绘图设计。【教学目标分析】(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计算机辅助制图的优点2、了解计算机辅助制图的应用范围3、初步学会用AUTOCAD软件进行简单绘图。(二)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计算机辅助制图的优点及应用范围,并结合应用实例,初步学会常用的绘图方法,为丰富学生的技术语言奠定基础。(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用科学规范的技术图样完善技术语言,准确表达设计意图,力求至善至美地体现技术特征。【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计算机辅助制图的了解和应用。难点:AUTOCAD软件制图。【教学策略及方法】本节课在建议计算机房进行,除了展示还要让学生动手,亲身体验计算机辅助制图带来的优势。【教学媒体运用】通过计算机展示一些辅助设计的图片,让学生领会计算机辅助制图的优势。同时在学生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和评价学生作品时,可以利用计算机房网络平台分组展示。【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媒体展示教师活动学生活动\n课题引入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绘图的方法,同学们也通过实践课亲手进行了绘制,那么大家在作图中遇到什么麻烦没有?(操作不方便,涂改起来麻烦,不容易看出来效果图,不真实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制图方法—计算机辅助制图,可以帮助大家解决掉这些麻烦。学生思考,回答计算机辅助制图的优点图片播放电影特技视频我们先来看一看一些计算机辅助制图的图片,了解一下他的优点:1.操作方便:便于涂改、试画、反复推敲;手工绘制效率低,重复性大。2.可以虚拟现实:可以模拟场景仿真,进行风洞试验,电影特技,飞机试验。3.应用适用范围广:计算机辅助设计已经广泛的应用到建筑设计、产品设计、服装设计、广告设计、电脑特技等多个领域。思考思考\n4.能够拓宽设计者的思路,激发灵感。便于比较权衡,一目了然,便于互通共享,有利于激发灵感。计算机制图的应用范围及软件图片利用ps搞笑图片,动态flash展示1.工程图样的绘制CAD软件2.设计方案的三维表现AutoCAD、3DMAX、MAYA等软件。3.平面排版的设计Photoshop、Illustrator、Freehand、Flash、Firework、Dreadmweaver等。小组学习思考体会计算机辅助制图的应用实例1.学习AUTOCAD的基本使用a.界面基本介绍小组实际操作学习\nb.工具栏与工具条介绍c.新建、打开与保存的基本操作d.基本绘图技巧如何画线如何画圆e.精确绘图建立坐标系如何捕捉图形如果极轴追踪f.多视图投影绘图基本设置如何进行图层管理如何选择线形小组实际操作学习小组实际操作学习小组实际操作学习小组展示\n2.实例进行书上133页三视图的绘制、体会计算机辅助制图的优势。课堂小结:概念草图、工程图、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各种方法在产品的设计和实施环节作用各不相同,也不能完全互相替代。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一、模型(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是学生学习了设计的一般方法后,从头脑的思维加工阶段发展到动手实际成模型阶段。根据设计需要,有针对性地制作模型,以便对产品进行试验,检验设计的产品是否达到最初的设计要求。本节重点不是模型的制作,而是认识制作模型的重要意义,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模型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方法。(二)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具有制作模型的能力,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设计的一般过程,需要制作模型和模型试验,本节是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设计的一种方法。学生初步具备了一些日常生活经验,如接触过车模和船模等,这些经验是本节认识模型的功能和在设计过程在各阶段作用的必备基础。(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模型和原型。2.能列举生活中模型或原型的实例。3.知道模型或原型及其功能,理解模型制作在产品设计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作用。(二)过程与方法:经过案例分析、讨论、制作等过程,认识模型的功能。(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到学习设计的乐趣,体会模型制作在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模型的功能及其在产品设计中的作用(五)教学策略和手段案例分析与讨论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设计基础,体会模型的功能,和对模型在不同阶段的作用在教学目的。(六)教学准备1.教学器材:车模、船模、学生的产品,其他模型图片,榨汁机的模型或图片。2.教学场地:多媒体教室,产品展示台(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引入\n:出示车模、船模和便携式板凳,提出问题:我们在设计的产品,在设计过程中或批量生产前制作出实物来,这就是模型或原型。(二)讲授新1.模型及其功能教学投影:什么是模型?什么是原型?详见教材P138思考:你接触过哪些模型?哪些是原型?(学生思考后,老师记录下学生所提出的模型案例,将其写在黑板上,并对所提到的案例按模型和原型进行分类,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模型和原型的内涵。)案例分析:投影:“神舟三号”飞船中的模拟人学生分析讨论:(1)“神舟三号”飞船中的模拟人有什么特征?(2)为什么要进行模拟人试验?交流讨论结果投影:鸟巢模型、神舟飞船模型、浑天仪模型思考:模型制作在产品设计过程中的意义何在?学生阅读P139,了解在设计过程中模型的两个功能。案例分析:投影:“大东方号”事例说明了什么?小组讨论:导致“大东方号”首航失败的原因,之后交流体会。学生总结:(1)模型使设计具体化。(2)模型帮助分析设计的可能性。2.模型在不同阶段的作用\n提出问题:如果让你设计榨汁机,在不同的设计阶段,你会考虑制作什么模型?老师记录学生要设计的模型(1)投影:草模讨论:产品造型设计的初期阶段,草模有什么作用?(2)投影:概念模型讨论:设计构思初步完成之后,概念模型有什么作用?(3)投影:结构模型:讨论:在研究产品造型与结构关系时,结构模型有什么作用?(4)投影:功能模型讨论:在研究产品的各种性能以及人机关系时,功能模型有什么作用?(5)投影:展示模型讨论:作为样品,展示模型有什么作用?(6)综合讨论学生在前面提出的各种模型,它们在产品设计的哪一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大概是属于哪一种模型。(三)小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清楚地知道了模型的功能及其不同阶段模型在设计中的作用。希望,在今后的设计中关注模型、利用模型。(四)作业及评价制作P141模型,写出制作此模型的功能,在产品设计中所起到的作用?对制作的模型和所写的功能进行评价。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n二、工艺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教学内容《工艺》是第七章中的第二小节。主要内容是工艺的含义和种类。《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对本章有以下要求:1.知道工艺的含义和常用工艺的种类。2.了解1至2类常用的工具和设备,学会一种材料的1至2种加工方法。3.能根据设计方案和已有条件选择加工工艺,并能正确、安全地操作。4.能根据设计方案制作一个简单产品的模型或原型。5.制作成功后,能对产品的外观加以润色。教材要求:知道工艺的含义和常用工艺的种类;了解金工常用的工具和设备,学会金属材料的锯割、锉削2种加工方法。本节内容是《技术与设计1》的最后一章,是学生在完成设计方案后,进行产品制作的关键一节。因此,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工艺的含义和分类,学会1-2种工具的使用并对一种材料进行加工的方法。这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实践操作的机会,他们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切实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在亲历技能学习的实践过程中可以体验和领悟到技术操作的要领和方法。能体会到操作技能是实现案例产品转化中具有的一种能力,也是提高一个人自身技术素养所必不可少的。二、学情分析:高中生对某些工具、设备曾经见过或略知一二,但大多数人则很少接触和使用,更谈不上正确的、安全的、使用常用的工具了。部分学生虽在初中劳技课中学过,在实际生活中使用也很少,因此本节课让他们了解更多的工具与设备并在实践中掌握1-2种工具的使用就是必须的。但是学生们是非常愿意学习操作技能的,他们也知道掌握一些基本技能会对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很大帮助。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给与正确的指导,形成严谨的做事态度,提高动手能力,注意安全。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工艺的含义和常用工艺的种类。(2)了解金工常用的工具与设备。(3)学会金属材料的锯割、锉削加工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教材中图示和亲历技能学习过程,了解常用工具和设备。体验和领悟技术操作的要领和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操作技能过程中,加深对操作方法的理解,懂得技能是在反复的实践中才能得到的,掌握了正确的操作方法才能提高工作效率。逐步养成认真学习踏踏实实做事的习惯。四、重点、难点:重点:锯割、锉削加工方法难点:锯割、锉削的操作要领。五、教学策略和手段:在认识工艺,了解一些常用的工具和设备的学习中,以课本展现的图示为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阅读。在加工方法学习中,采用模仿教学法的方式进行学习,在模仿中体验和领悟操作要领,提高操作技能。教学过程中对安全问题要高度重视,并对已发生安全问题的地方给安全操作监督。六、课前准备:实物投影、多媒体、锯、锉、原材料等\n一、课时安排:2课时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新课导入一、装门铃外壳1.用固定螺丝钉按不同顺序固定底板盖。2.归纳操作工艺。动手独立操作,观察不同的安装顺序下底板盖和底板的合拢紧密程度,并归纳出哪种工序拢合紧密度最高。了解工艺的规范性,归纳操作工艺,激发学习欲望。授新课授新课(二)认识工艺1.你对工艺怎么理解?你都知道哪些工艺?我们身边常看到的民间能工巧匠,如篾匠(竹加工工艺)、水电工(装配工艺)、化验员(检测工艺)、铁匠(铸造工艺)、油漆匠(表面处理工艺)木匠(木工工艺)、箍桶匠(铸造工艺等等,实际上他们就是掌握一门工艺专长的人。投影:木桶图片指导学生阅读P143“案例分析”,讨论工艺对产品质量还有哪些影响。不同的作业、工种、工序往往有其特定的工艺要求和严格的工艺规范。教师归纳:工艺对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影响产品的功能、强度以及外观等方面.2.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加工工艺金属材料的加工:(1)划线(2)锯割(3)削锉(4)切削等(三)了解常用工具1.虎钳操作最适合的高度从操作者的下颚到钳口的距离应为一拳一肘高。2.锉刀种类:普通锉特种整形回答问题认真思考阅读讨论课本141-143阅读课本144-145听讲观看知道听讲,思考了解工艺的种类知道工艺对产品产生的作用侧重了解加工工艺知道金属加工的一般步骤,为操作打下基础。理解高度与工作的关系了解锉的各种类型知道装反后的危害掌握操作要领注意身体和手臂动作的协调。\n3.手锯锯条安装方法:锯齿尖朝前、松紧适度(四)使用方法1.姿势:2.锉削要领:(1)握法(2)锉削力的运用(3)方法(4)注意事项(五)操作练习将以小块长方形金属表面锉成一个平面。模仿操作练习在实践中体验领悟并掌握锉削方法,养成认真学习踏实做事的习惯。课堂小结今天我们了解了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和常用的工具,并体验了用锉加工金属的方法。工艺因目的和功能不同,有很多种。下节课我们将继续了解锯割的加工方法。作业预习教材锯割加工方法部分板书设计反思模型或原型的制作——工艺1.认识工艺2.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1.划线2.锉削3.常用加工工艺4.使用方法:1.姿势2.锉削要领操作练习反思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n新课导入上节课,同学们认识了工艺,知道了金属材料的种类及其基本的加工工艺的一部分:划线和锯割。大家注意到切割面很粗糙,或实际长度与加工尺寸不符,怎么办?简单讨论引入切削工艺授新课授新课教师:太短不行,所以划线要有余地,加工尺寸要时刻把握住。太长可以处理掉一些,那就涉及另一种加工工艺――切削。包括锉削、铣削和磨削等。其中锉削加工操作简便,应用十分广泛。(一)锯削1.姿势2.握法3.起锯方法分为远起锯、近起锯(1)起锯角度要小(2)压力要轻(3)行程要短(4)注意频率、节奏1.练习将5公分长的铁板锯断(六)钻孔钻床分为:台式、立式、摇臂轮床1.操作步骤:(1)划线定位(2)装加工件(3)装加钻头(4)钻孔2.安全技术(1)工件一定压紧,注意力要集中(2)要戴防护眼镜,不准戴手套(3)不能用手夹持小工件(4)工作台面不准放其它东西(八)连接讲解:通过固定连接和半固定连接的方法可以实现金属件之间的连接。产品通常都是由多个不同构件通过连接而组装起来的。构件往往又是由零件连接而成的。根据要求,连接可分为“可拆卸连接”和“不可拆卸连接”,听讲观察模仿操作练习听讲观察思考操作练习完成划线后可钻孔阅读、体会掌握操作方法,养成操作习惯熟悉掌握锯割要领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n采取什么样的连接,取决于被连接的材料及连接的场合。金属之间的不可拆卸连接一般采用铆接、焊接和黏结;金属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一般采用螺栓和螺母连接;示范:用元宝螺帽、垫圈、弹簧垫圈连接,注意顺序。(九)表面处理教师讲解:为了防止金属制品表面生锈腐蚀,提高产品的美观程度,通常需要对金属表面进行处理。常见的金属表面处理方法有表面刷光、喷涂油漆和镀层等。操作:表面刷光(可用上节课锯割过的金属管)。准备(清除毛刺和铁屑)→粗处理(用细锉锉平金属表面)→细处理(用精细级金刚砂纸打磨)。体验表面处理过程课堂小结工艺体现生产活动中的知识和经验,并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和经验的积累而不断地改进和发展。作业继续完成未完成的练习板书设计工艺一、认识工艺(三)使用方法1.工艺1.姿势2.加工工艺2.力度二、常用工具设备3.节奏1.锉刀(四)操作步骤2.手锯1、锉削3.钻孔3.钻床2、锯削(五)连接(六)表面处理1.分类1.表面刷光2.适用场合2.喷涂油漆和镀层\n反思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三、制作模型[教学内容分析]1.制作模型或原型是设计方案物化为产品所经历的制作和试验过程,是技术设计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本节内容是技术设计成果的生成过程,是全书教学内容的归宿。前两节模型和工艺的学习,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打下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本节内容又在实践中加强了学生对各种技术操作要领和方法的体验和领悟。2.制作模型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根据已设计好的方案,制作出台灯的模型或原形,并对其加以润色。台灯案例贴近学生实际,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模型的制作过程,在亲切自然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学生从中可以体验和领悟到技术操作的要领和方法,体验技术设计的艰辛,感悟技术设计的魅力。3.动手制作模型需要大量的时间,在给定的课时内完成本节内容是比较紧张的。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模型制作的步骤,以制作模型为主线,结合前几节的教学内容,合理安排练习与课后作业,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如:讲完第六章,就让学生参考课本152页-153页第一组方案绘制模型草图与各部件设计图;学习“模型”时,让学生进一步改进完成设计图;学习“工艺”后,让学生完成材料、工具的选择,并安排好简单工序。考虑到时间和安全因素,电子线路由教师提供。4.本节是动手操作实践的章节,但也隐含着思想与方法。教师应指导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选择合理的加工工艺,鼓励学生创新。由于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同,教师应加强巡视和指导,并强调操作的安全性。[学生情况分析]学生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设计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课前要求学生完成台灯的设计方案,画出各部件设计图,选择相应的材料及设计简单的制作步骤,这为本节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由于各方面原因(家庭的、学校的、社会的),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很大差异。而台灯的制作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工艺流程,零部件较多,初学者对装配顺序不易把握,此外,零部件加工的精确度也影响到模型的装配。所以在指导学生确定制作模型时,要让学生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积极地参与,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做好小组分工,并做好安全防范。[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n1.进一步学习加工工艺。2.加深对模型作用的认识。3.能根据设计方案和已有的条件选择加工工艺,并能正确安全地操作。4.能根据设计方案制作一个简单的产品模型或原型。5.模型制作成功后,能对产品的外观加以润色。(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模型制作过程中,加深对设计过程的理解。2.通过模型制作过程,改进加工工艺,在制作中有创新。(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产品的润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2.培养合作意识,增加团队精神;3.热爱设计,热爱动手进行模型制作。[重点难点]重点:模型的制作难点:零部件加工及组装[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1.展示学生的设计作业与试验报告,不要求学生做出千篇一律的设计,鼓励学生设计具有创意的、富有个性化的台灯作品,让学生对自己的设计进行改进。2.分组合作,学生讨论确定模型加工制作方案,合作完成产品。3.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强调安全问题,要边巡视边观察学生操作,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难和困惑。教学方法:合作学习、体验法[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任务:台灯模型草图与各部件设计图,选择材料表。写出制作步骤报告。(参考课本152页-153页第一组方案)。并把要用到的材料,如废、旧、易加工的材料:塑料瓶、易拉罐等和装饰性的材料带到学校。2.教学媒体、资源的运用  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等。3.教学器材。45人公用工具:台钻、手电钻等。小组配套工具如下:划线工具:铅笔、直尺、角尺、橡皮粘贴工具:双面胶、透明胶裁剪工具:剪刀、刮纸刀其他工具:手锯、钳子、螺丝刀、台钳、电工刀等各1把。材料:木板、夹板、粗铁丝、半透明纸、螺丝螺帽、平底灯座、拨动开关、电子线路等。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自行准备好制作台灯的材料。4.教学场地。专用教室一间。[课时安排]2课时(两节连排)[教学过程]\n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第1课时引入(一)制定方案(二)小组分工(三)动手制作问题引入:【投影】两到三个学生的设计方案提问:台灯设计图样,哪一个有新意?各部件设计图尺寸标注是否完整?选择的材料、加工工具是否合理?按照加工步骤是否能完成产品?建议:选择废、旧、易加工的材料:塑料瓶、易拉罐等。选择装饰性强的材料等等。【投影】(一)方案确定与改进要求:根据方案的创意与制作难易程度、性能价格比等方面的考虑,每组选出一种制作方案,稍加改进,填写小组活动记录。(在原稿上改,剪裁下来,粘到小组活动记录上)注意问题:(同上面提问问题)【投影】(二)小组分工按照方案的制作步骤,做小组分工。(按台灯的功能、组成部分、选用材料、加工工序等方面进行分工)注意问题:1.在制作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2.为了以最少的时间完成台灯制作,制作过程与分工能不能再进行优化。【投影】制作模型的一般步骤(总结)(见课本152页)注意问题:划线精确,需要组装的材料要有预留;加工过程中的精确度;使用工具中的规范操作,注意安全;安全用电。(三)指导学生完成自己的台灯设计。  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在使用加工工具时注意安全,要规范操作。提醒学生不随意浪费材料。积极思考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进入学习情境。按要求每个小组从已有的方案中选择出一种,稍加改进,填好小组活动记录。(见附录)讨论小组分工,填写分工表;讨论使用工具中的安全问题。听讲小组合作,动手制作台灯模型。完成材料的加工。 鼓励学生设计具有创意的、富有个性化的台灯作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经历评价方案的过程,培养创新设计能力。强化学生对操作环节的重视,培养节约环保意识。让学生经历合理的分工与合作过程,体会在制作过程中优化的好处。加强安全教育,形成严谨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初步形成工艺过程设计优化的思想。让学生了解制作模型的一般步骤及操作过程中的注意问题。经历台灯的制作过程,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形成认真严谨的做事态度,提高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第2课时(一)指导学生完成自己的台灯设计。小组合作,\n(一)动手制作(二)展示作品小结巡视指导并提醒学生在使用加工工具时注意安全,要规范操作。注意组装顺序的合理性和精确度提醒学生节省时间,不随意浪费材料。接通电源前老师检查电路。(二)作品展示各小组就创意、设计、分工、出现问题及如何解决、产品特点等进行展示说明。鼓励有创意的作品。小结:模型是技术设计的中的一个环节,模型制作离不开工艺。制作好模型或原型后,就要考虑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又有哪些问题需要提示给使用者呢?请搜集你接触到的产品说明书,下节课我们来研究这一问题。动手组装台灯模型,并对模型加以润色各组学生展示作品,互相交流、评价,选出最有创意的作品。经历台灯的制作过程,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形成认真严谨的做事态度,提高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结果的呈现,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作业设计]写一篇模型制作过程的反思(设计与制作过程中的体会、经验、问题与解决、改进方案等等)搜集你接触到的产品说明书,下次课带来。附:小组活动记录图样:(草图与设计图)材料加工表简单工序小组分工:班级:组别:时间:组长:分组依据成员活动内容负责项目表现记录小组评分\n作品评价:你们认为最引人注目的作品是哪一个?有什么特点?还有什么需要再改进的地方吗?第八章:技术产品的使用和保养一、产品说明书及其编写(一)教学内容分析《技术产品的使用和维护》的教学内容包含“产品说明书及其编写”和“技术产品的使用、维护和保养”两个内容。它是学生在学习与参与设计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学生站在作为产品设计者和使用者的角度来看待技术产品的使用和维护的问题,进一步总结和加深对设计的体验,促进技术素养的发展和提高。根据学生已经学习的内容和认知特点,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制定说明书和对相关案例进行分析,了解产品说明书的作用、形式和一般结构,并能编写简单的产品说明书。(二)学生情况分析高中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接触过产品说明书,学生有一定的阅读和评价产品说明书的能力,但对说明书的形式和结构并不十分清楚,尤其是大部分同学并没有编写过说明书。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对产品说明书合理性的判断能力,提高产品说明书的编写水平。(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的作用与一般结构。(2)能正确阅读和理解产品说明书和用户手册(3)能编写简单的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  2.过程与方法  (1)展示一些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使学生认识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的作用与一般结构。  (2)通过阅读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指导学生如何去了解产品的特性,正确、安全地使用产品。  (3)通过对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学习和体会,引导学生编写简单的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形成和保持对产品特性的敏感性和探究欲望,关注产品技术的新发展,具有对待先进技术的积极态度和正确使用技术的意识。(2)增强学生的创新设计意识,发挥创新思维,改进设计方案,实现了再创设计新意的目标。(四)重点难点重点:产品说明书的作用与一般结构,编写简单的产品说明书难点:产品说明书的编写。(五)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本节教学采用参与式、案例分析的方法展开,提出问题、展开内容、总结提高。[课前准备]1.教学媒体、资源的运用运用投影展示案例,利用实物投影展示产品说明书。2.师生共同收集的电视机、电脑、空调、洗衣机、冰箱、手机等使用说明书。\n[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一)产品说明书及其作用投影总结(二)产品说明书的写作引入:家长给你买了一部新型的手机,你都要做哪些工作?遇到问题怎么解决?提出问题:什么是产品说明书?它有什么样的作用?【案例分析】说明书表述错误引发卡式炉爆炸(课文p158)讨论:产品说明书有何重要作用?你认为产品说明书应该介绍产品的哪些方面内容?产品说明书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借助板书展示学生说出的内容并给予鼓励【投影】(展示投影进行总结)一、产品说明书及其作用:(见附录)【投影】(二)产品说明书的写作:1.产品说明书的一般结构:标题、正文和产品标记【阅读】课文159页表格,了解书明书的一般结构及要素。提问:互相传看一下产品说明书,看看它的形式一样吗?有哪些形式?【投影】(展示投影进行总结)议论:先试一试各种功能,遇到问题看使用说明书。带着问题进入课程学习。与教师一起分析案例,从正、反两个方面去思考和举例来说明产品说明书的重要性。从产品性质、结构、使用方法、操作方法、保养与维护、科学性、通俗易懂、有问题提示等等方面来回答问题听教师总结产品说明书及其作用学生对照自己手中的产品说明书,听教师讲解。阅读课文159页表格了解产品说明书的一般结构和书写要素。观察并回答书明书写作形式不一样。思考回答问题条款直述式通过情境引入,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入手,使学生认识产品说明书及其作用。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对产品说明书及其作用的认识,初步了解产品说明书编写的基本要素。加深对产品说明书及其作用的认识。了解产品说明书的一般结构;了解说明书编写要素。\n小结2.产品说明书的形式:条款直述式和自问自答式(FAQ)讨论:以上两种产品说明书的说明方式的特点和区别?【投影】3.产品说明书的写作要求:对学生提出要求:观看以下案例分析,通过你对产品说明书的了解,你认为应该有什么样的写作要求?【投影】案例分析:该吃几片药(书161页)要求1:充分分考虑用户的阅读需求【投影】实物投影:不同用途的两个产品说明书要求2:体现产品的技术特点【投影】案例:没有侧重点的说明书(书162页)要求3:不必平均用力,而应有所侧重【投影】案例:“连续使用2次,间隔期为20天”(书162页)要求4:语言准确、通俗、简洁、内容条理清楚【投影】产品说明书写作六句“话”(书163页)展示投影进行总结【投影】P163练习:阅读一下说明书要点,你认为问题何在?应如何改进?小结:了解了产品说明书的作用和它的一般结构。产品说明书的写作要考虑到用户的阅读需要和产品的设计特点,要有侧重、语言准确简洁,有条理。作为产品设计者,产品说明书为消费者使用产品提供依据。而作为消费者,:把问题分类,按顺序书写,条理清楚、醒目。自问自答式:把内容归纳成问题,按一定顺序书写,以利于遇到问题,方便查找。与教师一起进行案例分析,并讨论得出结论从用户需求的角度看产品说明书从产品技术特点的角度看产品说明书从书写、使用的角度看产品说明书:突出重点从写作用语的角度看产品说明书听教师总结学生从产品说明书写作要求的四个方面来分析问题所在并加以改进:了解产品说明书的书写形式,体会设计者对用户的人文关怀。引导学生积极表达,培养总结归纳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写作要求的理解。指导学生如何去了解产品的特性,正确、安全地使用产品;体会产品说明书的书写必须正确、严谨、考虑因素周全。形成和保持对产品特性的敏感性和探究欲望;培养正确使用技术的意识。通过知识的应用和实践,加深学生对产品说明书的作用和书写要求的理解。\n科学地使用、维护和管理技术产品,不仅是每个消费者应具有的基本素养,而且也是衡量人们技术素养的一项重要指标。[作业设计](二选一)1.选择一种日常用品,写一份产品说明书。2.对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语言表达不清楚的产品说明书提出改进建议。附录:【投影】(一)产品说明书及其作用:产品说明书,也称用户手册,它是一种指导用户消费的文书。它必须向消费者介绍产品的性质、结构、使用方法、操作方法及保养、维修等方面的知识,以帮助消费者正确使用、保养产品,有效地发挥产品的使用价值。产品说明书一般由生产单位编写,印成册子、单页或印在包装、标签上,随产品发出。产品说明书的设计是产品设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八章:技术产品的使用和保养二、技术产品的使用、维护和保养(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本册书的最后一节课,是技术产品的使用和保养的第二节课,本节课包括三个内容:技术产品的使用;技术产品维护与保养;技术产品的服务途径。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从产品设计者和使用者的角度理解技术产品的使用、维护和保养等问题,进一步体会正确编写说明书的重要性。(二)学情分析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说明书的作用以及如何编写说明书。但是,对说明书的作用和为什么要正确编写说明书认识还不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从产品设计者和使用者的角度理解技术产品的使用、维护和保养等问题。本节课学生容易从使用者的单一角度去理解技术产品的使用、维护和保养等问题,而忽略从产品设计的角度去思考技术产品的使用、维护保养和服务途径。(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技术产品常用的维护和保养方法。  2.了解技术产品的服务途径。过程与方法:  经历案例分析、讨论等过程,从设计者和使用者的角度理解说明书的用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产品说明书对人们掌握正确使用方法,恰当、安全、高效地使用技术产品的重要性,提高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心。2.进一步体会产品说明书的重要性。(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技术产品的使用、维护和保养教学难点:从产品设计的角度去理解技术产品的使用、维护和保养等问题(五)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通过案例分析、研讨,从使用者的需求去考虑如何编写产品说明书。(六)课前准备师生共同收集微波炉、洗衣机等使用说明书。\n(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提问:产品说明书的作用是什么?产品说明书可以帮助用户了解产品的特性,确保用户正确、安全地使用产品。复习导入讲授新课(一)技术产品的使用使用产品之前先要阅读说明书。请同学们阅读思考P164《鸡蛋在微波炉里炸了》,并阅读《微波炉使用说明书》。见附件分组讨论:1.使用者王林在使用微波炉时存在哪些问题?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哪?2.你认为产品设计者有责任吗?教师总结:1.产品说明书为用户使用产品提供依据,它必须清楚的告诉用户产品的使用方法,使用户方便地获知、掌握产品使用方法,恰当、安全、高效地使用产品。2.为了恰当、安全、高效地使用产品,我们在使用产品之前,必需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懂得产品的使用或操作方法,掌握产品的保管和养护措施。阅读洗衣机说明书,完成p165练习。思考:洗衣量、洗涤剂的使用、洗涤时间的确定是否应在洗衣机说明书中体现?学生阅读并讨论引导学生从产品设计者和使用者的角度理解技术产品的使用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从产品设计者和使用者的角度理解技术产品的使用问题。(二)技术产品的维护和保养阅读P166如何使“永久”更永久。思考问题:1.要想使产品能正常使用、延长寿命,设计者和使用者应该做什么?学生阅读并讨论\n2.老郑和小王为什么会“遭遇”不同的命运?3.从上面的案例中,我们得到什么样的经验教训?教师总结:1.产品的维护和保养:指维护产品完好技术状况或工作状态而进行的作业。2.对于产品设计者而言:产品的维护和保养是进行技术设计时必须考虑的问题;产品的维护和保养方法也应当在产品说明或用户手册中得以体现。3.对于产品的使用者而言:应在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的基础上明确产品维护和保养的要点,熟悉产品维护的途径和基本方法。布置练习:P166“马上行动”学生讨论P166“马上行动”引导学生从产品设计者和使用者的角度理解技术产品的维护与保养问题。进一步理解说明书的重要性。(三)技术产品的服务途径我们的家用电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产品的自身老化或人为操作不当,就可能会出现故障。我们把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因某种原因丧失规定功能的现象,均称为故障。提问:1.你家的哪些技术产品曾经出现过故障?一些常见的小故障如何解决?一些大的故障又应如何解决?2.如何获取产品的技术服务和支持?教师总结:1.用户获得厂家信息的途径:(1)查阅说明书(2)查阅说明书获得厂家的服务电话、服务网点分布等信息。(3)打电话咨询或上网查找。(4)请教其他用户获取服务信息。学生思考并回答:小故障阅读说明书自行解决;大的故障请求厂家帮助。强化说明书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从产品设计者和使用者的角度理解如何进行有效的技术产品维护的办法。\n2.产品说明书可为用户使用产品提供依据。说明书应该强化用户保养和维护产品的意识,告知用户产品的技术服务途径。课堂小结对于产品设计者,产品说明书可为用户使用产品提供依据,应该强化用户保养和维护产品的意识,告知用户产品的维护和保养的方法和产品的技术服务途径;对于技术产品的使用者,在使用产品之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技术产品的常用维护和保养方法及服务途径。体会说明书的重要性。作业课本P168综合实践第4题附件:微波炉使用说明书微波炉注意事项食物使用注意要点1.不可将密封瓶罐装的食物,放入微波炉中烹调(例如:密封的玻璃瓶及婴儿用的奶瓶).奶瓶和婴儿食品罐应经过搅拌或摇动,喂前应检查瓶内食物的温度,避免烫伤.2.不可将微波炉煎炸食物.3.不可煮带壳生鸡蛋和带膜鸡蛋,否则会引起爆炸.4.土豆,苹果,蛋黄,板栗,红肠等带皮的食物在烹调前必须用叉或刀穿孔以防止烧焦破裂5.当加热汤,汁料或饮品等液体食物时,若加热过度会出现溅溢现象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请留意以下各点a. 避免使用"直身窄口"或壁厚细长的容器.b. 不要过分加热.c. 加热前及加热中途请略加搅拌.d. 加热后,先让食物在炉内搁置片刻,略加搅拌后取出.6.不可使用一般的温度计于微波炉.如需检测烹调效果,请使用微波炉专用食品温度计7.加热胶,纸制品或不耐热容器包装的快餐食物时,请务必留意食物的烹调情况.8.烹调食谱仅提供了烹调的大约时间.影响烹调时间的因素有:所喜欢的生熟程度,开始温度,海拔高度,份量,大小,食物形状和盛食器皿.9.烹调食物时最好是宁可烹煮不足也不要烹煮过分,请时常使用最短时间.10.烹调爆米花时请依照食品制造商的使用指示及用法,加倍注意切勿离开.警告:1.使用前,必须检查清楚所用的烹调器具是否适用于微波炉.2.液体食品或其他食品一定不要放在密封的容器里加热,因为这样有可能会发生爆炸,同时应防止沸腾液体延迟喷溅,以防烫伤.3只有让儿童学会如何使用微波炉后,才可让他们安全使用微波炉,并让儿童知道使用方法不正确所带来的危害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