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1 MB
  • 2022-08-17 发布

高中化学教案(新教材—初高中化学衔接)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中化学教案(新教材—初高中化学衔接)\n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案第一课时:基本概念的学习方法[目的要求]1、使学生明确概念的基本组成(包括内涵和外延)。2、掌握理解概念内涵的基本方法3、掌握形成概念图的方法4、通过对具体概念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1、掌握理解概念内涵的基本方法2、掌握形成概念图的方法[教学难点]概念外延的延伸(形成概念图)[任务分析]初中概念学习较为分散,并往往以记忆为主。一方面,到了高中,概念增加,通过已知概念,同化方法教育显得更重要,另一方面,一段时间不接触,化学概念较为生疏,很有必要整理。[教学过程][讲解]概念是物质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概念有其内涵和外延。内涵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定义。要真正的理解一个概念,还必须了解概念的外延(即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板书](一)概念的学习方法内涵(定义)概念外延(与其他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提问]如何去理解概念的定义呢?[讲解]以化合物这个概念为例。方法:(1)可列举一部分化合物,让学生去找这些物质的共同特征,然后抽象出化合物的定义。(2)再请学生根据定义,列举出一些具体的化合物。[讲解]要真正理解“化合物”的概念,还必须知道“化合物”这一概念与其他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提问]1、与“化合物”概念有关的有哪些概念?2、它们和“化合物”概念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请画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图。图:[讲解]由化合物这个概念我们引出了物质分类的结构图。对概念的学习,我们必须掌握好概念的学习方法。在初中,我们只知道去记住个定义,在从具体的事例中来理解这个定义。而在高中我们首先要掌握的是概念的学习方法,用这种方法可以去分析各种各样的概念。[板书](二)物质分类的有关概念\n[讲解]在对化合物这个概念的讨论中,我们得出了物质分类的结构图。下面具体地来分析有关物质分类的概念。[练习]判断下列物质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空气海水液态氧铁[提问]1、怎样划分混合物和纯净物?2、根据什么把纯净物分成单质和化合物?3、根据性质的不同,单质可分为哪几类?4、根据什么把化合物分成酸、碱、盐和氧化物?5、根据化学性质的不同,氧化物可分成哪几类?[练习]请大家把物质分类的结构图在脑海里想一遍,并画在纸上,注明分类的依据。图:[练习]1、下列物质:①含CaO99%的生石灰②CaO刚好与水反应的生成物③水银④浓盐酸⑤含铁70%的三氧化二铁,用编号填入下列空格:属混合物的是,属单质的是,属化合物的是。2、从H、C、O、Na四种元素种,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①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②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③酸、碱、盐。[教学后记]1、由于学生基础,不是很好,任务无法完成;2、两性氧化物不要出现;3、概念定义较为生疏。第二课时:物质的结构[目的要求]1、复习原子的构成,熟练地画原子结构示意图。2、掌握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3、从结构的角度来分析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4、使学生认识到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教学重点]1、掌握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2、从结构的角度来分析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n3、使学生认识到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教学难点]1、从结构的角度来分析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2、使学生认识到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任务分析]初中已学过1-18号元素的排布,但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没有涉及,而这部分知识又对高中化学学习显得十分重要。这里提出,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过程][提问]原子有哪几部分构成?[板书]1、原子的结构[提问]中子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核电核数,它们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为什么有这样的关系?关系: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核数[练习]以氧原子为例说明构成氧原子的微粒有哪几种?它们是怎样构成的?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答:①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②在氧原子中,8个质子和8个中子构成了原子核,8个电子在原子核外的一定范围内的空间作高速运动。③由于氧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带8个单位的正电核,而核外的8个电子却带有8个单位的负电核,两者带有的电荷相反,电量相等,所以整个原子不带电性。[板书]2、核外电子的排布[练习]写出下列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NONaAlSCa[提问]核外电子排布遵循怎样的规律?①能量最低原则: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再由里往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里。②排布规律:a.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B.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上不超过2个)。c.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超过32个。[练习]分别写出He、Ne、Ar、K、Mg、Al、F、S、P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讲解]He、Ne、Ar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个(He是2个),达到饱和,它们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一般不和其它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因此,若最外层达到饱和,这样的结构是最稳定的。[提问]试分析K、Mg、Al、F、S、P等元素的原子怎样才能达到稳定结构?[结论]在化学反应中,金属元素的原子较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比较容易获得电子,使最外层通常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因此,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它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密切。[练习]写出下列离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n[讲解]所有的元素的原子都力求达到8电子(K层为2电子)的稳定结构,而各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能力又各不相同,形成化合物的结构各不相同,我们可以把这些化合物分成两类: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讲解]由于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发生变化,所以,为了简便起见,我们可以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这种式子叫电子式。[板书]3、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练习]请表示下列粒子的电子式:K、Mg、Al、F、S、P[练习]判断下列物质哪些是离子化合物?哪些是共价化合物?并写出它们的电子式。NaCl、MgCl2、HCl、CO2[教学后记]1、示意图部分知识,学生掌握较好;2、电子式书写本节课还是没有掌握,下节课还得进一步巩固。第三课时:物质的变化及其类型[目的要求]1、巩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知识。2、复习化学变化的类型。3、学习氧化还原的本质定义及其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4、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归纳的能力。[教学重点]1、巩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知识。2、复习化学变化的类型。3、学习氧化还原的本质定义及其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教学难点]学习氧化还原的本质定义及其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任务分析]初中讨论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本节课主要是加强联系,结合实际。[教学过程][复习并练习有关电子式的书写][板书](三)物质的变化及其类型1、物质的变化[提问]物质的变化类型有哪些?[练习]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石蜡熔化干冰汽化煤的燃烧铁器生锈[提问]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什么?[板书]2、物质的反应类型[练习]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①铁丝在点燃的条件下在氧气中剧烈燃烧②碳具有可燃性,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燃烧不充分③氢气能使氧化铜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铜④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⑤硫酸氢铵受热易分解\n[提问]根据什么把化学反应分成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投影]四种反应基本类型表 达 式例  子化 合 反 应A+B=AB分 解 反 应AB=A+B置 换 反 应A+BC=AC+B复 分 解 反 应AB+CD=AD+BC[讨论]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来分析属于哪种基本反应类型?从中可得出什么结论?[思考]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是否包括所有的化学反应?[提问]从得氧失氧的角度来分析,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用初中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来分析中何者被氧化、何者被还原,并指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练习]1、用“双线桥”表示上述反应。2、用“双线桥”表示“氢气还原氧化铜”这一反应[提问]请大家标出以上两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请问化合价变化与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等概念有何关系?[练习]试从得失氧和化合价的升降来分析下列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提问]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结论]从化合价的角度能得出上述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从得失氧的角度无法判断。因此从化合价的角度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比得失氧的角度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范围更广。不仅可以分析有氧得失的氧化还原反应,还可以分析无氧得失的氧化还原反应。[提问]上述反应中为什么元素的化合价会发生改变?[讲解]从原子结构来分析。请大家写出氯和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n电子带负电荷,因此钠原子失去电子带负电荷,元素化合价为正价;氯元素得到电子带负电荷,元素化合价为负价。所以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是由于它们的原子在反应中得到或失去电子的缘故。对于这类反应,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叫学生来写),虽然没有电子的得失,但由于共用电子对发生了偏离,从而使氢显+1价,氯显-1,这类反应也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练习]请大家举出类似的电子发生偏离的氧化还原反应。[讲解]从上面的讨论我们知道化合价的升降是由于电子的得失,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定义:有电子转移(包括得失和偏移)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其中物质失去电子的反应是氧化反应,得到电子的是还原反应。[练习]判断下列反应是否使氧化还原反应,从化合价的升降和电子的得失来分析下列氧化还原反应,并用“双线桥”表示。[提问]从上面的练习中,我们可以得出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存在怎样的关系?[投影]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教学后记]1、从电子得失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学生感觉比初中易理解;2、但得失升降,常易混淆,还待于进一步训练。第五课时:物质的性质[目的要求]1、学会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回顾初中所学的氧气、水、氢气、碳、一氧化碳等物质的性质。3、注意让学生自己找出物质的特性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的特性。[教学重点]1、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回顾氧气、水、氢气、碳、一氧化碳等物质的性质。3、找出物质的特性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的特性。[教学难点]注意让学生自己找出物质的特性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的特性。[任务分析]以上物质的性质,学生比较熟悉,本节课无非是让他们掌握归纳、类比的方法。\n[教学过程][板书](四)物质的性质[提问]我们可把物质的性质分成几类?[板书]1、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练习]判断下列性质式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①汽油具有挥发性  ②碳具有还原性③碳酸氢铵不稳定,受热易分解④氧气具有氧化性 ⑤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⑥氢氧化钠具有碱性[提问]我们式怎样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提问]我们是从哪些方面来描述物质的物理性质?从哪些方面来描述物质的化学性质?[练习]阅读下列这段文字,请说明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金属钠很软,可以用刀切割。切开外皮后,可以看到钠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钠是热和电的良导体。钠的密度是0.97g/cm3,比水的密度小,能浮在水面上。钠的熔点是97.81℃,沸点是882.9℃。[提问]初中所学的物质有哪些?[提问]具体地这些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填写下表物  质物 理 性 质化学性质(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备  注O2CO2H2CCOCaCO3注:1、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化学方程式,得出物质的性质。2、即要找出物质的特性,又要找出物质的共性。表:物  质物 理 性 质化学性质(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备  注O2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助燃性强氧化性CO2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重,通常情况下1体积的水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  H2通常情况下,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很小,约是空气的1/14。H2、C、CO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可燃性和还原性。\nC具有多种同素异形体:金刚石、石墨、无定形碳CO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CaCO3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了解石钟乳的形成过程。第六-七课时:实验基本操作[目的要求]1、让学生认识实验室的常用仪器,并知道其作用。2、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3、回顾初中所学的气体的制备实验。4、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为高中阶段的学习作准备。[教学重点]1、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为高中阶段的学习作准备。[教学难点]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任务分析]富阳许多初中生没有进过实验室,实验操作基础较差,有的连铁架台都不会按装,因此实验操作及其原理教学非常重要,一定要肯化时间,让他们一次性掌握。[教学过程][板书](六)实验的基本操作1、实验的常用仪器[提问]说出下列仪器的名称及其作用。[板书]2、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①药品的取用[提问]取用药品时应注意些什么?(先让学生回答如何取用药品,老师边讲边演示,再让学生自己动手做,老师个别指导,下同)[提问]药品的取量有何规定?[提问]如何取用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提问]若浓酸、浓碱沾到皮肤上和桌子上应如何处理?[板书]②物质的称量和液体的取量[提问]如何使用托盘天平?(让学生自己称量和读数)\n[提问]量筒的读数方法。[板书]③物质的加热[提问]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提问]给物质加热时应注意些什么?[板书]④液体的过滤(演示过滤装置)[提问]过滤时要注意哪几点?[板书]⑤仪器的装配[提问]装配仪器时应注意哪几点?[提问]如何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板书]⑥玻璃仪器的洗涤[板书]3、气体的制备实验[提问]初中学过哪些气体的制备实验?[提问]制备原理各是什么?(演示气体的制备装置,让学生讲出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及其作用。)[提问]用何种方法收集气体?为什么用这种方法?[教学后记]1、通过操作,学生兴趣很浓;2、学生进实验室,习惯不好,下节课还得要进一步强调。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