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00 KB
- 2022-08-1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最后的常春藤叶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体会“最后一片叶子”在情节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了解小说情节结构的特点;弄清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关系
2、过程和方法:学生通过阅读小说,结合自己的生活,感悟小说的内涵——弘扬人性美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认识建立精神的支点对人生的重要性;学习主人公“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情节线索的作用
2、主要人物与主题的表达关系,小说的内涵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走近“大师”(一)、走进作者欧·亨利(1862—1910),原名威廉·锡特奈·波特,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他和法国作家莫泊桑、俄国作家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他出生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一个医生家庭。他一生的经历非常丰富。幼年丧母,15岁即走向社会,先后做过药房学徒、牧羊工、会计和银行出纳会员等。后来他被人控告,涉嫌盗用公款。为了避免受审,他背井离乡到处流浪。后因妻子病重,冒险回家而被捕入狱。贫困的岁月,流浪的生活,监狱的禁闭,以及和各种各样人物的接触,大大丰富了他的创作题材。 一生创作了270篇短篇小说和一部长篇小说,代表作有《麦琪的礼物》《警察和赞美诗》《没有完的故事》等。他的小说从环境背景上看,主要是写了纽约、美国西部和中美洲等三个地方。而在写纽约市的作品中,又特别是写了曼哈顿区的。作品当中逼真地描写了纽约曼哈顿区一带的街道、小饭馆、旧公寓的气氛、图景,所以有人称欧·亨利为“曼哈顿的桂冠诗人”。\n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欧·亨利(美)(《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莫泊桑(法)(《项链》、《羊脂球》)、契诃夫(俄)(《变色龙》、《小公务员之死》)(二)走进欧·亨利的小说他的小说完全以情节取胜,故事颇多偶然巧合,结局往往出人意料。例如《警察与赞美诗》(1906)和《麦琪的礼物》(1906)等就以巧妙的构思,复杂的情节和意外的结局,加强了小人物被捉弄的悲剧效果。这种写作方法对后人影响颇大,被誉为美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创始人。他同情普通小市民,憎恨压迫者。他创作的艺术特色是常以使人发噱的幽默,启发人们深思。他的佳作常能在鞭挞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之余,引出人们“含泪的微笑”,抚慰受创伤的小人物的心灵,因而深受读者的欢迎……一、进文本(一)文面把握1、重点词语烘锅矮墩墩砖砌蹑手蹑脚一筹(chóu)莫展唠唠叨叨绷(běng)着窗槛(kǎn)瞥(piē)着怒号冥(mǐng)冥中2、把握文意在这篇小说中,作家讲述了老艺术家贝尔曼用生命绘制毕生杰作,点燃别人即将熄灭的生命火花的故事,歌颂了艺术家之间相濡以沬的友谊,特别是老艺术家贝尔曼舍己救人的品德。小说三要素:环境 人物 故事情节
环境:社会下层艺术家聚居的小区
特点:街道错综复居住空间狭窄 风格古香古色 艺术气息浓厚苔藓遍地
人物:琼珊 苏艾 医生 贝尔曼 ——社会底层的小人物
情节:
贝尔曼画最后的常春藤叶病死,却挽救了把生命寄托在落叶上的琼珊。
琼珊 :年轻女画家,感染肺病,病重,因高烧而产生玄想
苏艾:琼珊的室友,画家,关爱他人,善良而又活泼的姑娘
\n贝尔曼:住在她们楼下的老画家(1)、按小说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可分为四个部分。开端(第1至11节):写年轻画家琼珊不幸被感染肺炎,生命垂危。故事发生在华盛顿的格林尼治村,一个社会下层艺术家聚居的小区。主人公苏艾和琼珊是一对志同道合的年轻画家,她们租用同一间画室并在一起生活、工作,随着秋天的到来,一位不速之客——肺炎,开始在“艺术区”游荡。琼珊不幸被感染,生命垂危。发展(第12至36节):写琼珊不听劝慰,望叶等死。哀莫大于心死。尽管好友苏艾鼓励琼珊要有信心战胜病魔,琼珊都不理睬,只是痴痴地望着窗外凋零的藤叶。此刻的她,已放弃了主观上求生的努力,而把生命寄予了随风飘零的树叶,深信当最后一片叶子掉下时,她也该离开人世了。高潮(第37至50节):不落的藤叶使琼珊重又燃起了生的欲望。出乎主人公琼珊和每个读者的意料,正是那最后一片叶子使一切都改变了。第二天早晨,当苏艾拉开窗帘时,苏艾和琼珊都惊呆了:“可是,看哪!经过了漫漫长夜的风吹雨打,仍然有一片常春藤的叶子贴在墙上。它是藤上最后的一片叶子。靠近叶柄的颜色还是深绿的,但是锯齿形的边缘已染上了枯败的黄色,它傲然挂在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一根藤枝上面。”琼珊重又燃起了生的欲望,“苏艾,我希望有朝一日能去那不勒斯海湾写生。”结局(第51至55节):琼珊脱离险,贝尔曼病逝。揭示叶子不落的谜底。最后的常春藤叶竟然挽救了一个年轻而又几乎失去希望的生命。这究竟是怎样一片叶子?是什么力量使它奇迹般地永不飘落? 最终,苏艾揭示了谜底。“看看窗外,亲爱的,看看墙上最后的一片叶子。你不是觉得纳闷,它为什么在风中不飘不动吗?啊,亲爱的,那是贝尔曼的杰作——那晚最后的一片叶子掉落时,他画在墙上的。”老贝尔曼的死,换来了最后一片叶子这幅他追求终生的杰作,而正是这幅杰作唤醒了琼珊对生的渴望。在我们赞叹老贝尔曼的杰作时,他却因此付出了生命。(2)、找出时间线索与人物、情节的对应关系。十一月:琼珊病倒;一天早晨:琼珊病重;这天夜里:贝尔曼画常春藤叶;\n第二天早晨:琼珊病危,贝尔曼生病;第三天天色刚明的时候:琼珊病情转好,贝尔曼被送到医院;第四天:琼珊脱离危险,贝尔曼在医院去世。(整个故事发生在四天里。)(二)关键突破1、小说最震撼人心的是哪一个情节?说明原因。(应该是小说的结局部分,因为这一部分写到苏艾的揭谜:老贝尔曼的死,换来了最后一片叶子这幅他追求终生的杰作,而正是这幅杰作唤醒了琼珊对生的渴望。)2、试问小说的结局有怎样的特点?能找出前面的伏笔吗?(欧·亨利式的结尾。欧·亨利在短篇小说的艺术处理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小说的意外结局”。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读者眼看着情节似乎明明朝着一个方向发展,但结局往往来了个出其不意。)伏笔:(1)其他的叶子都落了,只有这片叶子经历两天的狂风暴雨傲然挺立。
(2)“你不是觉得纳闷,它为什么在风中不飘动吗?”
(3)“仍旧有一片常春藤叶贴在墙上”的“贴”字。3、最后一片叶子与琼珊有怎样的关系?(琼西眼里的最后一片叶子是生命的征兆,是死神的化身,苦难世界的终极。琼西把这最后一片叶子作为自己生命的征兆,作为最后一丝与世界的微弱牵连,作为放弃生命的理由。最后一片叶子关系到琼珊的生死。叶子是希望的象征,如若叶子落了,她也就给自己找到了放弃抗争的理由;当然,只要叶子不落,她就有所期待,有所抗争,在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的鼓舞下,重新振作起来,直到康复。在寒秋风雨中,藤叶越掉越少,读者的心也越揪越紧,藤叶终将掉完,年轻、纯洁的琼西却不该过早逝去,矛盾到了高潮。)4、为什么琼西会把自己的命运系于一片脆弱的叶子呢?
(社会环境:资本主义上升时期,金钱至上、人情冷漠
琼西:单纯、理想/现实(作为一个青年艺术家,生活的贫困、事业的不得志和残酷的病魔)的冲突使她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
(朗读第28节)
5、为什么说贝尔曼画的最后一片藤叶是他的杰作?\n(因为这片叶子给予的病人生的希望和信念,表现了普通人之间的无私和情意,闪烁着人性的光辉。)(“要点是感动,是爱,是希望,战栗,生活。在做艺术家之前,先要作一个人。”————罗丹)
6、贝尔曼画常青藤本应是小说的重要情节,作者却没有实写,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作品没有实写这一情节,使得小说产生出人意外的效果(欧·亨利式结尾),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我们可以想象,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老人是怎样冒雨踉踉跄跄爬到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地方,颤抖着调拌黄色和绿色,在墙上施展他从未施展的艺术才能,同时也毫无保留地献出了生命。)7、贝尔曼是小说的主人公,作品集中写他的只有两处,试分析这个他怎样的人?(A初见贝尔曼时,作者通过外貌描写告诉我们:贝尔曼是一个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牢骚满腹、郁郁不得志的老画家;又通过语言描写,当他得知琼珊的病情和“白痴般的想法”后,“讽刺地咆哮了一阵子”,写出他的善良和同情心。B再见贝尔曼时,贝尔曼已经身体虚弱,病了两天就去世了。贝尔曼是因为冒雨画最后一片叶子,得了肺炎而去世的。他的崇高爱心、自我牺牲精神由此得到了展现。我们看到了贝尔曼平凡的甚至有点讨厌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爱心,虽然穷困潦倒,却无私关怀、帮助他人,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作者借此歌颂了穷苦朋友相濡以沫的珍贵友情和普通人的心灵美。)8、谁是小说的\n主要人物?
主要人物的确定不能片面地从作者描写的多少去衡量,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①从他与各方的关系看
②从小说主题的表现看
从①看,琼西病危,生命维系于“最后一片叶子”,是为了造成悬念,为贝尔门最后杰作蓄势、铺垫。
从②看,作者要歌颂的是一种人性美,具体表现为贝尔门的善良、博爱、献身精神,贝尔门是作家寄托主题的主要人物。
如果把琼西看作主要人物,作品的主题便仅仅是揭露社会生活的不公和残酷,表现小人物的辛酸。
三、挑战自我1、品读欧·亨利式的语言。比如:“到了十一月,一个冷酷无情、肉眼看不见、医生管他叫做‘肺炎’的不速之客,在艺术区里蹑手蹑脚,用他的冰冷的手指这儿碰碰那儿摸摸。”“叶子。常春藤上的叶子。等最后一片掉落下来,我也得去了。三天前我就知道了。难道大夫没有告诉你吗?”“又掉了一片。不,我不要喝汤。只剩四片了。我希望在天黑之前看到最后的藤叶飘落下来。那时候我也该走了。”品味:采用幽默、风趣、俏皮、夸张、讽刺、比喻的语言,渲染悲剧的喜剧色彩,让读者在俏皮的描写中醒悟内在庄严的思想感情,在生动活泼中给人启迪。2、通过对这篇小说的情节讨论、形象分析,我们对贝尔门也怀有深深的敬意,苏艾的细心关怀又使我们感到一阵阵暖意,现在中国也处于一个社会的转型期,刘欢为下岗工人唱的一首歌中有这么一句:“天地之间会有真爱”,也是呼唤这种相濡以沫真诚互助的精神。如何做一个大写的“人”,贝尔门用生命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又应该如何回答呢?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四、探究无限1、在整篇小说中,苏艾也同样令人敬佩。为什么苏艾不可以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呢?她悉心照顾琼珊,也完全可以成为主人公。你们认为呢?布置一项练习:如果把把苏艾作为主人公,那么小说的情节将如何改动呢?请大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也来当一回小说家。希望大家创作时有适当的情境描写,也能像作者一样既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2、阅读《麦琪的礼物》(节选),体会“欧·亨利式的结尾”……明天就是圣诞节,她只有一元八角七给吉姆买一份礼物。她花去好几个月的时间,用了最大的努力一分一分地攒积下来,才得了这样一个结果。一周二十美元实在经不起花,支出大于预算,总是如此。只有一元八角七给吉姆买礼物,她的吉姆啊。她花费了多少幸福的时日筹划着要送他一件可心的礼物,一件精致、珍奇、贵重的礼物——至少应有点儿配得上吉姆所有的东西才成啊。\n
房间的两扇窗子之间有一面壁镜。也许你见过每周房租八美元的公寓壁镜吧。一个非常瘦小而灵巧的人,从观察自己在一连串的纵条影象中,可能会对自己的容貌得到一个大致精确的概念。德拉身材苗条,已精通了这门子艺术。
突然,她从窗口旋风般地转过身来,站在壁镜前面。她两眼晶莹透亮,但二十秒钟之内她的面色失去了光彩。她急速地折散头发,使之完全泼散开来。
现在,詹姆斯·迪林厄姆·杨夫妇俩各有一件特别引以自豪的东西。一件是吉姆的金表,是他祖父传给父亲,父亲又传给他的传家宝;另一件则是德拉的秀发。如果示巴女王也住在天井对面的公寓里,总有一天德拉会把头发披散下来,露出窗外晾干,使那女王的珍珠宝贝黔然失色;如果地下室堆满金银财宝、所罗门王又是守门人的话,每当吉姆路过那儿,准会摸出金表,好让那所罗门王忌妒得吹胡子瞪眼睛。
此时此刻,德拉的秀发泼撒在她的周围,微波起伏,闪耀光芒,有如那褐色的瀑布。她的美发长及膝下,仿佛是她的一件长袍。接着,她又神经质地赶紧把头发梳好。踌躇了一分钟,一动不动地立在那儿,破旧的红地毯上溅落了一、两滴眼泪。
她穿上那件褐色的旧外衣,戴上褐色的旧帽子,眼睛里残留着晶莹的泪花,裙子一摆,便飘出房门,下楼来到街上。
她走到一块招牌前停下来,上写着:“索弗罗妮夫人——专营各式头发”。德拉奔上楼梯,气喘吁吁地定了定神。那位夫人身躯肥大,过于苍白,冷若冰霜,同“索弗罗妮”的雅号简直牛头不对马嘴。
“你要买我的头发吗?”德拉问。
“我买头发,”夫人说。“揭掉帽子,让我看看发样。”
那褐色的瀑布泼撒了下来。
“二十美元,”夫人一边说,一边内行似地抓起头发。
“快给我钱,”德拉说。
呵,接着而至的两个小时犹如长了翅膀,愉快地飞掠而过。请不用理会这胡诌的比喻。她正在彻底搜寻各家店铺,为吉姆买礼物。\n
她终于找到了,那准是专为吉姆特制的,决非为别人。她找遍了各家商店,哪儿也没有这样的东西,一条朴素的白金表链,镂刻着花纹。正如一切优质东西那样,它只以货色论长短,不以装璜来炫耀。而且它正配得上那只金表。
……
吉姆从大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包,扔在桌上。
“别对我产生误会,德尔,”他说道,“无论剪发、修面,还是洗头,我以为世上没有什么东西能减低一点点对我妻子的爱情。不过,你只消打开那包东西,就会明白刚才为什么使我楞头楞脑了。”
白皙的手指灵巧地解开绳子,打开纸包。紧接着是欣喜若狂的尖叫,哎呀!突然变成了女性神经质的泪水和哭泣,急需男主人千方百计的慰藉。
还是因为摆在桌上的梳子——全套梳子,包括两鬓用的,后面的,样样俱全。那是很久以前德拉在百老汇的一个橱窗里见过并羡慕得要死的东西。这些美妙的发梳,纯玳瑁做的,边上镶着珠宝——其色彩正好同她失去的美发相匹配。她明白,这套梳子实在太昂贵,对此,她仅仅是羡慕渴望,但从未想到过据为己有。现在,这一切居然属于她了,可惜那有资格佩戴这垂涎已久的装饰品的美丽长发已无影无踪了。
不过,她依然把发梳搂在胸前,过了好一阵子才抬起泪水迷濛的双眼,微笑着说:“我的头发长得飞快,吉姆!”
随后,德拉活像一只被烫伤的小猫跳了起来,叫道,“喔!喔!”
吉姆还没有瞧见他的美丽的礼物哩。她急不可耐地把手掌摊开,伸到他面前,那没有知觉的贵重金属似乎闪现着她的欢快和热忱。
“漂亮吗,吉姆?我搜遍了全城才找到了它。现在,你每天可以看一百次时间了。把表给我,我要看看它配在表上的样子。”
吉姆非旦不按她的吩咐行事,反而倒在睡椅上,两手枕在头下,微微发笑。
“德尔,”他说,“让我们把圣诞礼物放在一边,保存一会儿吧。它们实在太好了,目前尚不宜用。我卖掉金表,换钱为你买了发梳。现在,你作肉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