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00 KB
  • 2022-08-17 发布

高中语文 25(鞋的故事)教案(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 教案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鞋的故事》教案 一、 教学目标(投影)  1、 通过自主研习、合作学习,获得个性化的阅读认知,初步实现多元解读、创新阅读。  2、通过学习,唤醒学生对正在逐渐逝去的传统的美好事物的记忆,激发热爱生活的热情。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样看似平凡的物件,却也一样藏着一段故事、一份情怀,甚至是一个时代。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孙犁先生的《鞋的故事》,看看在普通的鞋上作者寄托了怎样的情怀?  (二)作者简介   孙犁(1913——2003),现代作家。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他的小说作品追求散文式的格调,追求诗歌般的意境,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并对当代文学产生极大的影响,造成了一个作家群,这个作家群被当代文坛誉为“荷花淀派”。  孙犁一生中主要作品有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等。  (三)课文研习(讨论交流)  1、文章标题为“鞋的故事”,围绕“鞋”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提示:我送钱给小书绫作为结婚的礼物,小书绫为了答谢我先后给我做了两双鞋,并由此生发出感慨。第一双鞋是感激之情,第二双鞋是情面之情。)  有关文章思路分析  全文共有38个自然段。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部分:  1—2段为第一部分,写作家自己对“家做鞋”感情;  3—37段为第二部分,写发生在自己与小书绫之间关于鞋的故事;  38段为第三部分,抒发感慨,升华主题。  2、文章开篇就表达了自己对“家做鞋”的喜爱,但是作者从“幼小时”到“现在”对“\n家做鞋”的态度有没有变化?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点拨)  (“到大城市读书,觉得‘家做鞋’土气”,嫌弃它。“现在老了,买的鞋总觉得穿着别扭”。)  (“我有大半辈子在农村度过,对农村以及农村女孩子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可惜进城以后,失去了和她们接触的机会。”“想弄一双家做鞋,住在这个大城市,离老家又远,没有办法。”作者与“家做鞋”之间似乎有着某种割舍不断的情缘。在年老之时,这样的情缘越发牵引着作者的心,但远离家乡,没法实现这个愿望。)  3、为什么叫小书绫做鞋?小书绫前后做了两双鞋,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第二双鞋比第一双鞋做的粗糙?相比较柳嫂的态度,作者对小书绫前后两双鞋是什么态度?作者为什么特别喜爱小书绫做的“家做鞋”?(学生交流讨论,教师点拨)  4、怎样理解“我们这一代人死了以后,这种鞋就不存在了,长期走过的那条饥饿贫穷、艰难险阻、山穷水尽的道路,也就消失了”? 农民的生活变得富裕起来,小书绫未来的日子,一定是甜蜜美满的。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点拨)  (表面是讴歌新时期农村面貌的改变,鞋的消失也就象征着广大农民告别饥饿、贫穷、艰险等恶劣的生活境遇,生活变得富裕起来,像小书绫这样勤劳“心胜”的人一定会有甜蜜美满的幸福生活。深一层面其实是作者对寄托在“家做鞋”上、渐渐消失的朴素的民族精神的一种隐隐担忧,表达了作者的某种忧虑:“家做鞋”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产物,是不是它的消失就能赶走饥饿、贫穷?)  那么前文有没有表示出作者的这种忧虑呢?(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  (文章前面说得非常清楚——因为“城市姑娘,虽然漂亮,我对她们终是格格不入”。外表漂亮,但内涵精神、内在品质却在物质文明进步下逐渐缺失,这句话正好印证了“对农村女孩子的勤快劳动,质朴聪明,有很深的印象,对她们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因此,当传统文化遇到存在的危机时,作者更加喜爱那些能做“家做鞋”的、具有农民传统纯朴的并不十分漂亮的小书绫们,作者渴望这种民族文化的精髓能够传递下去。)  5、小书绫们在这里代表着什么?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点拨)  (作者通过刻画“小书绫”\n这类普通农民的美好人格,来传达自己浓郁而深沉的民族文化情结。于是,作者才不惜笔墨从各个角度去展示小书绫的有心计、能吃苦、勤快、质朴、热情,甚至文章最后,作者还祝愿“那里的大自然风光,女孩子们的纯朴美丽的素质”“永存”。“也许”这个不确定的词,期望中隐含着淡淡的忧虑。但愿美好的自然风光,人类美丽的心灵、淳朴的品格,不会因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生存际遇的改变而丧失。但是,作者的“家做鞋情结”在现代文明日益发达的现今仍旧还是一个夙愿,物质的追求,在增加了人们生存压力的同时,对传统文化的侵蚀已然成为不容忽视的事实!作家又怎能不对硕果仅存的一点东西心怀忧虑呢?)  6、其实在我们自己身边也已经或正在消失一些“童年时代”还看过的东西,让我们一起去“发现”“挖掘”一下吧。  (让学生在例数中生发一下身边传统文化渐渐消失的隐忧,从而增添一丝丝现代人对即将远离的民族文化的牵挂。渗透着人性、人情、童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