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0.07 KB
  • 2022-08-17 发布

【教案】新课标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1-1全套教案

  • 2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中数学教案选修全套【选修1-1教案|全套】目录目录....................................................................................................................................................................I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第一课时1.1.1命题及其关系(一)...................................................................................................1第二课时1.1.2命题及其关系(二)...................................................................................................1第一课时1.2.1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一).............................................................................................2第二课时1.2.2充要条件..........................................................................................................................3第一课时1.3.1简单的逻辑联结词(一).................................................................................................4第二课时1.3.2简单的逻辑联结词(二).................................................................................................51.4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及其否定.................................................................................................................6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62.1.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62.1.2椭圆及其标准方程..................................................................................................................................72.2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82.2.1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92.2.2双曲线的几何性质(一)....................................................................................................................102.2.2双曲线的几何性质(二).....................................................................................................................112.3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一)..................................................................................................................122.3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二)..................................................................................................................122.3.2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一)...............................................................................................................132.3.2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二)...........................................................................................................14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16第一课时3.1.1导数的概念(一)..........................................................................................................16第二课时3.1.1导数的概念(二)....................................................................................................16第三课时几种常见函数的导数...............................................................................................................17第四课时导数的四则运算.........................................................................................................................18第五课时复合函数的导数(理科)................................................................................................19第六课时导数的计算习题课...................................................................................................................20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页,共22页-----------------------\n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第一课时1.1.1命题及其关系(一)教学要求:了解命题的概念,会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并会将一个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教学重点:命题的改写.教学难点:命题概念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阅读下列语句,你能判断它们的真假吗?(1)矩形的对角线相等;(2)312;(3)312吗?(4)8是24的约数;(5)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6)他是个高个子.二、讲授新课:1.教学命题的概念:①命题: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proposition).也就是说,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关键是看它是否符合“是陈述句”和“可以判断真假”这两个条件.上述6个语句中,(1)(2)(4)(5)(6)是命题.②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真命题(trueproposition);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假命题(falseproposition).上述5个命题中,(2)是假命题,其它4个都是真命题.③例1:判断下列语句中哪些是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2)若整数a是素数,则a是奇数;(3)2小于或等于2;(4)对数函数是增函数吗?(5)2x15;(6)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7)明天下雨.(学生自练个别回答教师点评)④探究:学生自我举出一些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2.将一个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①例1中的(2)就是一个“若p,则q”的命题形式,我们把其中的p叫做命题的条件,q叫做命题的结论.②试将例1中的命题(6)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③例2:将下列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1)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2)对顶角相等;(3)全等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也相等.(学生自练个别回答教师点评)3.小结:命题概念的理解,会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并会将命题改写“若p,则q”的形式.三、巩固练习:1.练习:教材P41、2、32.作业:教材P9第1题第二课时1.1.2命题及其关系(二)教学要求:进一步理解命题的概念,了解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教学重点:四种命题的概念及相互关系.教学难点: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教学过程: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2页,共22页-----------------------\n一、复习准备:指出下列命题中的条件与结论,并判断真假:(1)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2(2)函数yx3x2有两个零点.二、讲授新课:1.教学四种命题的概念: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若p,则q若q,则p若p,则q若q,则p①写出命题“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的逆命题、否命题及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师生共析学生说出答案教师点评)②例1: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正弦函数是周期函数;(3)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学生自练个别回答教师点评)2.教学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①讨论:例1中命题(2)与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间的关系.②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图:原命题互逆逆命题若p则q若q则p互为否互逆互否逆否为否互逆否命题否命题若┐q则┐p若┐p则┐q互逆③讨论:例1中三个命题的真假与它们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的真假间关系.④结论一:原命题与它的逆否命题同真假;结论二: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22⑤例2若pq2,则pq2.(利用结论一来证明)(教师引导学生板书教师点评)3.小结:四种命题的概念及相互关系.三、巩固练习:1.练习: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及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2(1)函数yx3x2有两个零点;(2)若ab,则acbc;22(3)若xy0,则,xy全为0;(4)全等三角形一定是相似三角形;(5)相切两圆的连心线经过切点.2.作业:教材P9页第2(2)题P10页第3(1)题第一课时1.2.1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一)教学要求:正确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概念.教学重点:理解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概念.教学难点:理解必要条件的概念.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及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1)若ab0,则a0;(2)若a0时,则函数yaxb的值随x的值的增加而增加.二、讲授新课:1.认识“”与“”:①在上面两个命题中,命题(1)为假命题,命题(2)为真命题.也就是说,命题(1)中由“ab0”不能得到“a0”,即ab0a0;而命题(2)中由“a0”可以得到“函数yaxb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3页,共22页-----------------------\n的值随x的值的增加而增加”,即a0函数yaxb的值随x的值的增加而增加.②练习:教材P12第1题2.教学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①若pq,则p是q的充分条件(sufficientcondition),q是p的必要条件(necessarycondition).上述命题(2)中“a0”是“函数yaxb的值随x的值的增加而增加”的充分条件,而“函数yaxb的值随x的值的增加而增加”则是“a0”的必要条件.②例1:下列“若p,则q”形式的命题中,哪些命题中的p是q的充分条件?(1)若x1,则3x3;2(2)若x1,则x3x20;x(3)若fx(),则fx()为减函数;32(4)若x为无理数,则x为无理数.(5)若l1//l2,则k1k2.(学生自练个别回答教师点评)③练习:P12页第2题④例2:下列“若p,则q”形式的命题中,哪些命题中的q是p的必要条件?(1)若a0,则ab0;(2)若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3)若ab,则acbc;22(4)若xy,则xy.(学生自练个别回答教师点评)⑤练习:P12页第3题⑥例3: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1)“x是6的倍数”是“x是2的倍数”的充分条件;(2)“x5”是“x3”的必要条件.(学生自练个别回答学生点评)3.小结: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理解.三、巩固练习:作业:教材P14页第1、2题第二课时1.2.2充要条件教学要求:进一步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概念,同时学习充要条件的概念.教学重点:充要条件概念的理解.教学难点:理解必要条件的概念.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指出下列各组命题中,p是q的什么条件,q是p的什么条件?(1)pa:Q,qa:R;(2)pa:R,qaQ:;(3)p:内错角相等,q:两直线平行;(4)p:两直线平行,q:内错角相等.二、讲授新课:1.教学充要条件:①一般地,如果既有pq,又有qp,就记作pq.此时,我们说,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sufficientandnecessarycondition).②上述命题中(3)(4)命题都满足pq,也就是说p是q的充要条件,当然,也可以说q是p的充要条件.2.教学典型例题:①例1:下列命题中,哪些p是q的充要条件?(1)p: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q: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2)p:b0,q:函数fx()axbxc是偶函数;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4页,共22页-----------------------\n(3)p:x0,y0,q:xy0;(4)p:ab,q:acbc.(学生自练个别回答教师点评)②练习教材P14练习第1、2题③探究:请同学们自己举出一些p是q的充要条件的命题来.④例2:已知:O的半径为r,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d.求证:dr是直线l与O相切的充要条件.(教师引导学生板书教师点评)3.小结:充要条件概念的理解.三、巩固练习:1.从“”、“”与“”中选出适当的符号填空:11(1)x1x1;(2)ab;ab22(3)a2abb0ab;(4)AA.2.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2222(1)“ab”是“ab”的充分条件;(2)“ab”是“ab”的必要条件;22(3)“ab”是“acbc”的充要条件;(4)“a5是无理数”是“a是无理数”的充分不必要条件;2(5)“x1”是“x2x30”的充分条件.3.作业:教材P14页习题第3、4题第一课时1.3.1简单的逻辑联结词(一)教学要求:通过教学实例,了解逻辑联结词“且”、“或”的含义,使学生能正确地表述相关数学内容.教学重点:正确理解逻辑联结词“且”、“或”的含义,并能正确表述这“pq”、“pq”、这些新命题.教学难点:简洁、准确地表述新命题“pq”、“pq”.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讨论:下列三个命题间有什么关系?(1)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3)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2.发现:命题(3)是由命题(1)(2)使用联结词“且”联结得到的新命题.二、讲授新课:1.教学命题pq:①一般地,用联结词“且”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q,读作“p且q”.②规定:当p,q都是真命题时,pq是真命题;当p,q两个命题中有一个命题是假命题时,pq是假命题.③例1:将下列命题用“且”联结成新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1)p: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q:正方形的四个角相等;(2)p:35是15的倍数,q:35是7的倍数;(3)p:三角形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q:三角形两条边的差小于第三边.(学生自练个别回答教师点评)④例2:用逻辑联结词“且”改写下列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1)12是48与60的公约数;(2)1既是奇数,又是素数;(3)2和3都是素数.(学生自练个别回答学生点评)2.教学命题pq:①一般地,用联结词“或”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q,读作“p或q”.②规定:当p,q两个命题中有一个命题是真命题时,pq是真命题;当p,q两个命题都是假命题时,pq是假命题.例如:“22”、“27是7或9的倍数”等命题都是pq的命题.③例3: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5页,共22页-----------------------\n2(1)34或34;(2)方程x3x40的判别式大于或等于0;(3)10或15是5的倍数;(4)集合A是AB的子集或是AB的子集;(5)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或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学生自练个别回答教师点评)3.小结:“pq”、“pq”命题的概念及真假三、巩固练习:1.练习:教材P20页练习第1、2题2.作业:教材P20页习题第1、2题.第二课时1.3.2简单的逻辑联结词(二)教学要求:通过教学实例,了解逻辑联结词“且”、“或”、“非”的含义,使学生能正确地表述相关数学内容.教学重点:正确理解逻辑联结词“且”、“或”、“非”的含义,并能正确表述这“pq”、“pq”、“p”这些新命题.教学难点:简洁、准确地表述新命题“pq”、“pq”、“p”.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分别用“pq”、“pq”填空:(1)命题“6是自然数且是偶数”是的形式;(2)命题“3大于或等于2”是的形式;(3)命题“正数或0的平方根是实数”是的形式.2.下列两个命题间有什么关系?(1)7是35的约数;(2)7不是35的约数.二、讲授新课:1.教学命题p:①一般地,对一个命题p全盘否定,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读作“非p”或“p的否定.②规定:若p是真命题,则p必是假命题;若p是假命题,则p必是真命题.③例1: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并判断它们的真假:(1)p:ytanx是周期函数;(2)p:32;(3)p:空集是集合A的子集;22(4)p:若ab0,则,ab全为0;(5)p:若,ab都是偶数,则ab是偶数.(学生自练个别回答学生点评)④练习教材P20页练习第3题⑤例2:分别指出由下列各组命题构成的“pq”、“pq”、“p”形式的复合命题的真假:(1)p:9是质数,q:8是12的约数;(2)p:1{1,2},q:{1}{1,2};(3)p:{0},q:{0};(4)p:平行线不相交.2.小结:逻辑联结词的理解及“pq”、“pq”、“p”这些新命题的正确表述和应用.三、巩固练习:1.练习: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1)23;(2)22;(3)78.2.分别指出由下列命题构成的“pq”、“pq”、“p”形式的新命题的真假:(1)p:是无理数,q:是实数;(2)p:23,q:8715;(3)p:李强是短跑运动员,q:李强是篮球运动员.3.作业:教材P20页习题第1、2、3题第一章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6页,共22页-----------------------\n1.4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及其否定教学要求:了解生活和数学中经常使用的两类量词的含义,并会判断此类命题的真假.教学重点:判断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的真假.教学难点:会判断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的真假.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思考:下列语句是命题吗?⑴与⑶,⑵与⑷之间有什么关系?⑴x3;⑵2x1是整数;⑶对所有的xR,x3;⑷对任意一个xZ,2x1是整数.(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引入新课)二、讲授新课:1.全称量词:短语“对所有的”“对任意一个”在逻辑中通常叫做全称量词.符号:全称命题: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符号:xMpx,例如:对任意的nZ,2n1是奇数;所有的正方形都是矩形都是全称命题.2.例1判断下列全称命题的真假.2⑴所有的素数都是奇数;⑵xMx,11;2⑶对每一个无理数x,x也是无理数;⑷每个指数函数都是单调函数.(教师分析——学生回答——教师点评)3.思考:下列语句是命题吗?⑴与⑶,⑵与⑷之间有什么关系?⑴2x13;⑵x能被2和3整除;⑶存在一个x0R,使2x013;⑷至少有一个x0Z,x0能被2和3整除.(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引入新课)4.存在量词:短语“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在逻辑中通常叫做全称量词.符号:特称命题: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符号:x0Mpx,0例如: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有一个素数不是奇数.5.例2判断下列全称命题的真假.2⑴有一个实数x0,使x02x030;⑵存在两个相交平面垂直于同一条直线;⑶有些整数只有两个正因数;⑷x0Rx,00;⑸有些数的平方小于0.(教师分析——学生回答——教师点评)6.思考: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⑴所有的矩形都是平行四边形;⑵每一个素数都是奇数.7.全称命题P:xMpx,,它的否定P:x0M,px0;特称命题P:x0MPx,0,它的否定P:xM,Px.8.例3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⑴所有能被3整除的整数都是奇数;⑵每一个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共圆;2⑶对任意xZ,x的个位数字不等于3;⑷有一个素数含有三个正因数;⑸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教师分析——学生回答——教师点评)三、巩固练习1.练习:教材P,P的练习.26282.精讲精练第6练.3.作业:P291,2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教学要求: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椭圆的模型,掌握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教学重点: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教学难点: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取一条定长的细绳,把它的两端都固定在图板的同一个点处,套上铅笔,拉紧绳子,移动笔尖,这时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7页,共22页-----------------------\n笔尖画出的轨迹是一个圆.如果把细绳的两端拉开一段距离,分别固定在图板的两个点处,套上铅笔,拉紧绳子,移动笔尖,画出的轨迹是什么曲线?(学生动手,观察结果)思考:移动的笔尖(动点)满足的几何条件是什么?经过观察后思考:在移动笔尖的过程中,细绳的长度保持不变,即笔尖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二、讲授新课:1.定义椭圆:把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F,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FF)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1212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2.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以经过椭圆两焦点FF1,2的直线为x轴,线段FF12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xOy.设Mxy(,)是椭圆上任意一点,椭圆的焦距为2cc0,那么焦点FF1,2的坐标分别为c,0,c,0,又设M与FF1,2的距离之和等于2a,根据椭圆的定义,则有MF1MF22a,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代22xy222入,画简后的1,此时引入bac要讲清楚.即椭圆的标准方程是222aac2222xyxy1ab0.根据对称性,若焦点在y轴上,则椭圆的标准方程是1ab0.两2222abba个焦点坐标F1c,0,Fc2,0.222通过椭圆的定义及推导,给学生强调两个基本的等式:MFMF2a和bca123.例1写出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⑴a4,b1,焦点在x轴上;⑵a4,c15,焦点在y轴上;⑶ab10,c25(教师引导——学生回答)53例2已知椭圆两个焦点的坐标分别是2,0,2,0,并且经过点,,求它的标准方程.22(教师分析——学生演板——教师点评)三、巩固练习:1.写出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⑴焦点在x轴上,焦距等于4,并且经过点P3,26;⑵焦点坐标分别为0,4,0,4,a5;⑶ac10,ac4.2.作业:P40第2题.第二章2.1.2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教学要求:掌握点的轨迹的求法,坐标法的基本思想和应用.教学重点:求点的轨迹方程,坐标法的基本思想和应用.教学难点:求点的轨迹方程,坐标法的基本思想和应用.教学过程:一、复习:1.椭圆的定义,椭圆的焦点坐标,焦距.2.关于椭圆的两个基本等式.二、讲授新课:41.例1设点,AB的坐标分别为5,0,5,0,.直线AMBM,相交于点M,且它们的斜率之积是,9求点M的轨迹方程.求哪个点的轨迹,设哪个点的坐标,然后找出含有点相关等式.(教师引导——示范书写)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8页,共22页-----------------------\n2.练习:1.点,AB的坐标是1,0,1,0,直线AMBM,相交于点M,且直线AM的斜率与直线BM的斜率的商是2,点M的轨迹是什么?(教师分析——学生演板——教师点评)22.求到定点A2,0与到定直线x8的距离之比为的动点的轨迹方程.2(教师分析——学生演板——教师点评)223.例2在圆xy4上任取一点P,过点P作x轴的垂线段PD,D为垂足.当点P在圆上运动时,线段PD的中点M的轨迹是什么?相关点法:寻求点M的坐标,xy与中间xy,的关系,然后消去xy,,得到点M的轨迹方程.0000(教师引导——示范书写)4.练习:1.P47第7题.2.已知三角形ABC的一边长为6,周长为16,求顶点A的轨迹方程.5.知识小结:①注意求哪个点的轨迹,设哪个点的坐标,然后找出含有点相关等式.②相关点法:寻求点M的坐标,xy与中间xy0,0的关系,然后消去xy0,0,得到点M的轨迹方程.三、作业:P第4题40精讲精练第8练.第二章2.2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教学要求:根据椭圆的方程研究曲线的几何性质,并正确地画出它的图形;根据几何条件求出曲线方程,并利用曲线的方程研究它的性质,画图.教学重点:通过几何性质求椭圆方程并画图.教学难点:通过几何性质求椭圆方程并画图.教学过程:一、复习:1.椭圆的定义,椭圆的焦点坐标,焦距.2.椭圆的标准方程.二、讲授新课:1.范围——变量,xy的取值范围,亦即曲线的取值范围:横坐标axa;纵坐标bxb.方法:①观察图像法;②代数方法.2.对称性——既是轴对称图形,关于x轴对称,也关于y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方法:①观察图像法;②定义法.3.顶点:椭圆的长轴AA2a,椭圆的短轴BB2b,1212椭圆与四个对称轴的交点叫做椭圆的顶点,A1a,0,Aa2,0,B1b,0,Bb2,0.cc4.离心率:刻画椭圆的扁平程度.把椭圆的焦点与长轴长的比称为离心率.记e.aa可以理解为在椭圆的长轴长不变的前提下,两个焦点离开中心的程度.5.例题22例4求椭圆16x25y400的长轴和短轴的长,离心率,焦点和定点坐标.提示:将一般方程化为标准方程.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9页,共22页-----------------------\n(学生回答——老师书写)2222练习:求椭圆x4y16和椭圆9xy81的长轴和短轴长,离心率,焦点坐标,定点坐标.(学生演板——教师点评)254例5点Mxy,与定点F4,0的距离和它到直线l:x的距离之比是常数,求点M的轨迹.45(教师分析——示范书写)三、课堂练习:①比较下列每组椭圆的形状,哪一个更圆,哪一个更扁?222222xy22xy⑴9xy36与1⑵x9y36与1(学生口答,并说明原因)1612610②求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⑴经过点P22,0,Q0,5⑵长轴长是短轴长的3倍,且经过点P3,0⑶焦距是8,离心率等于0.8(学生演板,教师点评)③作业:P47第4题.第一课时2.2.1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双曲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以及标准方程的推导.教学重点:双曲线的定义和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教学难点:在与椭圆的类比中获得双曲线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推理等能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提问:椭圆的定义是什么?椭圆的标准方程是什么?(学生口答,教师板书)22xy2.在椭圆的标准方程221中,abc,,有何关系,若a5,b3,则c?写出符合条件的椭圆方程。ab二、讲授新课:1.双曲线的定义:①提问:把椭圆定义中的“距离的和”改为“距离的差”,那么点的轨迹会怎样?如图2-23,定点FF1,2是两个按钉,MN是一个细套管,两条细绳分别拴在按钉上且穿过套管,点M移动时,|MF1|-|MF2|是常数,这样就画出一条曲线;由|MF2|-|MF1|是同一常数,可以画出另一支.②定义:平面内与两定点FF1,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FF12)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两定点FF1,2叫做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FF12叫做双曲线的焦距。③(理科)类比椭圆标准方程的建立过程推导出双曲线的标谁方程。(文科)简单讲解推导给出标准方程。22xy222标准方程:1,(a0,b0,cab)(焦点F(c,0),Fc(,0)在x轴)2212ab思考:若焦点在y轴,标准方程又如何?④例1、P58分析:由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知,只要求出,ab即可得方程;练习:1、已知双曲线的两焦点为F1(8,0),F2(8,0),双曲线上任意点到FF1,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10,求此双曲线的标准方程。2、双曲线的两焦点分别为F1(3,0),F2(3,0),①若a2,则b___;②若b1,则a___;3、双曲线的两焦点分别为F1(10,0),F2(10,0),点(8,0)在双曲线上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若焦点分别为F1(0,10),F2(0,10),过点(0,8),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又如何?)⑥例2。分析:先要确定轨迹是什么样的图形,再按方程的求解步骤求解。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0页,共22页-----------------------\n练习:已知双曲线过A(7,62),B(27,3)两点,焦点在在x轴上,试求双曲线的方程。2、小结: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abc,,间的关系。3、作业:课本60页1、2题。三、巩固练习:1.练习:教材P662题.152.已知双曲线过点A(2,3),(B,2),焦点在焦点在x轴上,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322xy3.已知椭圆的方程为1,以此椭圆的顶点为焦点的双曲线过度椭圆的顶点,求此双曲线的的标准916方程。第二课时2.2.2双曲线的几何性质(一)教学要求:理解并掌握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并能从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出发,推导出这些性质,并能具体估计双曲线的形状特征.教学重点: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及初步运用.教学难点: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的理解撑握。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回顾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焦点在分别在x、y轴上)、abc,,间的关系?2.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①a3,b4,焦点在x轴上;②焦点在y轴上,焦距为8,a2;3.前面我们学习了椭圆的哪些几何性质?二、讲授新课:1.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由椭圆的哪些几何性质出发,引导学生类比探究双曲线的几何性质;222xyx①范围:标准方程可变为212,得知21,即xa或xa;aba双曲线在不等式xa与xa所表示的区域内。②对称性:如图2-25可知,双曲线关于x轴、y轴及原点都对称,原点是双曲线的对称中心。③顶点:标准方程中,当y0时xa,当x0时方程无实根;曲线与x轴的交点A1(a,0),Aa2(,0)叫做双曲线的顶点。AA12叫做双曲线的实轴,以B1(0,bB),2(0,)b为端点的线段BB12叫做双曲线的虚轴。实轴与虚轴等长的双曲线叫等轴双曲线。c④离心率e:焦距与实轴的比值;e1a22xyxy⑤渐近线:双曲线221的渐近线方程为:0abab2.教学例题:22xy例1、求双曲线1的实半轴长、虚半轴的长、焦点坐标、离心率及渐近线的方程。4925(引导学生紧抓概念,师生一起完成)练习:1.求双曲线9y2-16x2=144的实半轴长和虚半轴长、焦点坐标、离心率、渐近线方程.2.双曲线的标准方程:(1)实轴的长是10,虚轴长是8,焦点在x轴上;29(2)离心率e2,经过点M(5,3)⑶渐近线方程为yx,经过点M(,1)32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1页,共22页-----------------------\n小结:范围、顶点、对称性、离心率、渐近线。作业:课本66页1、2题。第三课时2.2.2双曲线的几何性质(二)教学要求:理解并掌握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并能从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出发,推导出这些性质,并能具体估计双曲线的形状特征.教学重点: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及初步运用.教学难点: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的理解撑握。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回顾双曲线的范围、对称轴、顶点、离心率、渐近线;22xy2、已知双曲线的方程为1,写出其顶点和焦点坐标、实半轴914长、虚半轴长、离心率、渐近线方程。二、讲授新课:1.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对双曲线的相关问题,要紧扣定义及相关概念。例1、双曲线型冷却塔的外形,是双曲线的一部分绕其虚轴旋转所成的曲面,它的最小半径为12m,上口半径为13m,下口半径为25m,高为55m,试选择适当的坐标系,求出此双曲线的方程。分析引导:求双曲线的方程只需求出a,b即可,题目是个典型的求曲线方程问题,引导学生建立坐标系、找出关系式求解。22xy练习:已知双曲线的焦点在x轴上,方程为221,两顶点的距离为8,一渐近线上有点abA(8,6),试求此双曲线的方程。22xy例2、过双曲线1的右焦点,倾斜角为30的直线交双曲线于,AB两点,求AB,两点的坐标。(变36训练:求AB及ABF的周长,)1(解几问题,求两曲线的交点,一般是通过联立方程组求解)练习:1、求到两定F1(5,0),F2(5,0)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为6的点的轨迹方程。1652、点Mxy(,)到定点F(5,0)距离和它到定直线lx:的距离的比是常数,求点M的轨迹方程。54(双曲线的第二定义:到定点的距离与到定直线的距离的比是常数a>1)2.小结:双曲线的问题要紧扣定义,几何性质要学生熟练掌握;3.巩固练习:22xy(1)、求双曲线1的实半轴长和虚半轴长、焦点坐标、离心率、渐近线方程.3622xy(2)求以椭圆1的焦点为顶点,以椭圆的顶点为焦点的双曲线的方程。(变式:求12822xy以1的顶点为焦点的等轴双曲线的方程。)128第一课时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2页,共22页-----------------------\n2.3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一)教学要求:掌握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几何图形,能够求出抛物线的方程,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求出抛物线的方程.教学难点:抛物线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提问:你能回顾一下在椭圆、双曲线中学过的动点、定点、定直线吗?2、讨论:若一个动点pxy(,)到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相等,这个点的运动轨迹是怎么样的呢?二、讲授新课:1、教学抛物线①定义: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点F叫做抛物线的焦点,直线l叫做抛物线的准线.(定义的实质可归纳为”一动三定”)②抛物线的标准方程:2ppy2pxp(0)焦点坐标是F(,0)准线方程是x=-222ppy2pxp(0)焦点坐标是F(,0)准线方程是x=222ppx2pyp(0)焦点坐标是F(0,)准线方程是y=-222ppx2pyp(0)焦点坐标是F(0,)准线方程是y=222、教学例题:①出示例1:求满足下列条件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1)焦点坐标是F(5,0)(2)经过点A(3,2)(3)焦点在直线x2y40上(抛物线草图----抛物线方程---参数p)②变式训练:求顶点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的抛物线且截直线02xy10所得的弦长为15的抛物线的方程.22③出示例2:已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1)y8x,(2)y8x,求它的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教师示范→学生板演→小结)3、小结:抛物线的定义;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三、巩固练习:1.根据下列条件写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1)焦点坐标是(0,4)(2)准线方程是y=422.抛物线yaxa(0)3.作业:课本P691、2题第二课时2.3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二)教学要求:掌握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几何图形,能够求出抛物线的方程,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求出抛物线的方程.教学难点:抛物线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提问:求下列抛物线的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2(1)x20y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3页,共22页-----------------------\n2(2)y8x02.焦点在直线4x-3y-12=0上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_______.二、讲授新课:1、教学抛物线方程的求解①利用抛物线的定义可以将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转化到准线的距离.②在求抛物线方程时,可以先根据题目的条件做出草图,确定方程的形式后再求参数p的值.2、教学例题:(1)求抛物线方程①出示例1: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焦点在y轴上,抛物线上一点Mm(,3)到焦点的距离为5,求m的值、抛物线方程和准线方程.(教师讲思路→学生板演→小结方法)②练习:顶点在原点,焦点在y上,且过点p(4,2)的抛物线方程是______(2)应用抛物线方程2③出示例2:直线yx3与抛物线y4x交于,AB两点,过,AB两点向抛物线的准线做垂线,垂足分别是PQ,,则梯形APQB的面积为______(作图----抛物线方程----解决问题)23④练习:过抛物线y4x做倾斜角为的直线交抛物线与,AB两点,则AB的长是______4(3)实际应用问题⑤一辆卡车高3cm,宽1.6cm,欲通过断面为抛物线形的隧道,已知拱口AB宽恰好是拱高CD的4倍.若拱宽为acm,求能使卡车通过的a的最小整数值.(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3、小结:抛物线的定义;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三、巩固练习:2①.抛物线x4y上一点A的纵坐标为4,则点A与抛物线焦点的距离为______2②.抛物线y4x的准线方程是______,焦点坐标是______③.点M(0,8)的距离比它到直线y7的距离大于1,求M点的轨迹方程.④.某河上有座抛物线形拱桥,当水面距拱顶5m时,水面宽为8m,一木船宽4m,高2m,载货后木船露在水3面的部分高为m,问水面上涨到与拱顶相距多少时,木船开始不能通航?4⑤.作业教材P69习题2.3A组3第一课时2.3.2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一)教学要求:通过本节的学习,掌握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能运用性质解决与抛物线有关的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教学重点:能运用性质解决与抛物线有关的问题.教学难点:数形结合的思想在解决有关抛物线问题中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提问:你能回顾一下抛物线的定义,抛物线的标准方程?22、抛物线y12x上与焦点的距离等于6的点的坐标二、讲授新课:1、教学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2抛物线的标准方程:y2pxp(0)①范围:②对称性:这条抛物线关于x对称,抛物线的对称轴叫做抛物线的轴.③顶点:抛物线和它的轴的交点叫做抛物线的顶点,这条抛物线的顶点就是坐标原点④离心率:抛物线上点M与到焦点的准线的距离的比,叫做抛物线的离心率,用e表示,抛物线的离心率e为1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4页,共22页-----------------------\n2、教学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ykxb2设直线:lykxb,抛物线y2pxp(0),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的个数等价于方程组解的2y2px2个数,也等价于方程kx2px2bp0解的个数.3、教学例题:2①出示例1:斜率为1的直线l经过抛物线y4x的焦点,且与抛物线相交于,AB两点,求AB的长.(画图→讲解思路→联立方程组→学生板演)2②变式训练:过点p(4,1)做抛物线y8x的弦AB,恰被p所平分,求AB所在的直线方程(.求直线方程的基本思路是求出斜率k)③出示例2:已知抛物线关于x轴为对称轴,它的顶点在坐标原点,并且经过点M(2,22),求它的标准方程.④练习: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在坐标原点,焦点是F(0,5),求它的标准方程.3、小结: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三、巩固练习:2①、过抛物线y4x的焦点作直线交抛物线于Axx(,12),Bxx(,12)两点,如果x1x26,那么|AB|的值为多少?2②、抛物线y8x上一点p到顶点的距离等于它们到准线的距离,这点的坐标是______2③、已知直线:lykxb与抛物线y2pxp(0)相交与,AB两点,若OAOB,(O为坐标原点),且S25,求抛物线的方程.AOB④、作业:教材P69第4题.第二课时2.3.2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二)教学要求:通过本节的学习,掌握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能运用性质解决与抛物线有关的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教学重点:能运用性质解决与抛物线有关的问题.教学难点:数形结合的思想在解决有关抛物线问题中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提问:回顾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2、已知抛物线的焦点是F(0,8),准线是y8,求它的标准方程.二、讲授新课:1、教学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ykxb2设直线:lykxb,抛物线y2pxp(0),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的个数等价于方程组解的2y2px2个数,也等价于方程kx2px2bp0解的个数①当k0时,当0时,直线和抛物线相交,有两个公共点;当0时,直线和抛物线相切,有一个公共点;当0时,直线和抛物线相离,无公共点2②若k0,则直线yb与抛物线y2pxp(0)相交,有一个公共点,特别地,当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设xm,则当m0,l与抛物线相交,有两个公共点;当m0时,与抛物线相切,有一个公共点,当m0时,与抛物线相离,无公共点.2、教学例题:2①出示例1:已知抛物线方程为y4x,直线l过定点P(2,1),斜率为k,当k何值时,直线l与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有两个公共点;没有公共点.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5页,共22页-----------------------\n(教师讲思路→学生板演→小结方法)2②练习:过定点P(0,1)且与抛物线y2x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方程.2③出示例2:过抛物线y2x的顶点做互相垂直的二弦OAOB,.(1)、求AB中点的轨迹方程(2)证明:AB与x轴的交点为定点2④练习:求过点A(1,1),且与抛物线yx2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方程)3、小结: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三、巩固练习:1、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对称轴是x轴,点(5,25)到焦点的距离是6,则抛物线的方程为___________22、抛物线y4x关于直线xy2对称的曲线的顶点坐标为___________23、求抛物线y64x上的点到到直线4x3y460的距离的最小值,并求取得最小值时抛物线上点的坐标.24、经过抛物线y8x的焦点且和抛物线的对称轴成60的直线交,AB两点,求|AB|的值5、作业:教材P70B组第1题.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6页,共22页-----------------------\n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第一课时3.1.1导数的概念(一)教学要求:理解函数的增量与自变量的增量的比的极限的具体意义。通过分析实例,知道瞬时变化率就是导数,并会求导数教学重点:导数的概念及求导教学难点:导数的概念教学过程:一、讲授新课:1.教学:问题1:气球膨胀率,求平均膨胀率;问题2:高台跳水,求平均速度fx(2)fx(1)f得平均变化率:x2x1xh(2t)h(2)s问题3:瞬时速度:lim13.1,当t0,v瞬时速度。瞬时速度是平均速度当tt0tt趋近于0时的极限fx(x)fx(0)得导数的定义:函数yfx()在xx0的导数,记住fx(0)或y|xx即f(x0)lim0x0x小结:由导数定义,高度h关关于时间t的导数就是运动员的瞬时速度,气球半径径关于体积V的导数就是气球的瞬时膨胀率。二、教学例题2例1.设函数f(x)x1,求:(1)当自变量x由1变到1.1时,自变量的增量x;(2)当自变量x由1变到1.1时,函数的增量y;(3)当自变量x由1变到1.1时,函数的平均变化率(4)函数在x=1处的变化率.例2:将原油精炼为汽油、柴油、塑胶等各种不同产品,需要对原油进行冷却和加热。如果在第xh时,原o2油的温度(单位:c)为fx()x7x15(0x8)。计算第2h和第6h时,原油温度的瞬时变化率,并说明它们的意义。分析:根据导数的定义来求小结:利用导数的定义求导,步骤为:第一步,求函数的增量yfx(0x)fx(0);第二步:求平均yfx(0x)y变化率;第三步:取极限得导数f(x0)lim。xxx0x三、巩固练习:1.一球沿某一斜面自由滚下,测得滚下的垂直距离h(单位:m)与时间t(单位:s)之间2的函数关系为ht,求t=4s时此球在垂直方向的瞬时速度3.作业:p102、3第二课时3.1.1导数的概念(二)教学要求:通过导数的图形变换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就是曲线在该点的切线的斜率,理解导数的概念并会运用概念求导数。教学重点:导数的概念并会运用概念求导数,导数的几何意义的运用。教学难点:导数的几何意义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7页,共22页-----------------------\n1、提问:利用导数的定义求导步骤?(学生回答)2、提问:fx()0表示函数在x0的瞬时变化率,导数f(x0)的几何意义是什么?二、讲授新课:1.教学:1、当点pxy()(n1,2,3,4)沿着曲线向点P接近时,割线pp的变化趋势是什么?nn,nn割线ppn的斜率与切线PT的斜线K有什么关系?fx(x)fx(0)y得:kf(x0)lim此时,割线ppn的斜率kPPn无限趋近于切线PT的斜率x0xxyk,也就是说,当x趋向于0时,割线的ppn斜率kPP的极限为k.nx小结:函数yfx()在点x0的导数的几何意义就是曲线yfx()在点pxy(0,0)处的切线的斜率,也就是说,曲线yfx()在点pxy(,)处的切线斜率是f(x),切线的方程为yyfx()(xx)000000二、例题分析2例1:.求函数yx1在-1,0,1处导数。分析:先求导,然后再代数值。133例2、已知曲线yx上一点P(2,),求点P处的切线的斜率及切线方程?38分析:先求导,然后再代数值得切线的斜率,再利用点斜式求切线方程。32例3.曲线yx上哪一点的切线与直线y3x1平行22例4、如图,它表示跳水运动中高度随时间变化的函数ht()4.9t6.5t10的图形。根据图象,请描述、比较曲线h(t)在ttt,,附近的变化情况。012分析:三、巩固练习:1.练习:教材p112/2.若limf(x)存在,则[limf(x)]=_____x0x02f(x)f)1(若f(x)x,则lim=______________x1x13.作业:p113第三课时几种常见函数的导数教学要求:熟练掌握常见函数的导数公式,并能灵活运用教学重点:公式的灵活运用教学难点:公式的推导及公式的运用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求函数导数的步骤:二、讲授新课:1.教学:1、求函数y=c(常数)的导数。得:c02、求函数y=x的导数。得:x1223、求函数yx的导数。得:y(x)2x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8页,共22页-----------------------\n1114、求函数y的导数。得:y()2xxx15、求函数yx的导数。得:y(x)2x得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nn1xxxx11c0,(x)nx,(sin)xcos,(cos)xxsin,(xa)alna(e)e(logax),(lnx)xlnax二、例题分析:例1、求下列函数的导数5(1)yx(2)ysinx15(3)y(4)yx3x例2、求下列函数的导数x(1)ycosx(2)y5x(3)ylog(4)ylnx3例3、假设某国家在20年期间的年均通货膨胀率为0.05。物价P(单位:元)与时间T(单位:年有如下t函数关系pt()P0(10.05),其中p0这T=0时的物价。假定某种商品的p01,那么在第10个年头,这种商品的价格上涨的速度大约是多少(精确到0。01)?分析:利用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求三、巩固练习:1.练习:教材p181、2f(x)f)1(2、若f(x)x,则lim=______________x1x13.作业:p102第四课时导数的四则运算教学要求:熟练运用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并能灵活运用教学重点:熟练运用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教学难点:商的导数的运用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根据导数的定义求导数的步骤2、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二、授新课:///1、和(差)的导数:[()fxgx()]f()xgx()积的导数:f()xgx()f()xgx()f()xg()x推论:cf()xcf()(xC为常数)fx()fxgx()()fxgx()()商的导数:(gx()0)2gx()gx()三、题分析例1、求下列函数的导数121312(1)yx3x2(2)yxx5x1243322(3)yx(x)4(4)y2(x)13(x)2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9页,共22页-----------------------\n2x(5)y2tanxx(6)y3(2x1)xx(7)y2lnx(8)y5cosx133例2、已知曲线yx上一点P(2,),求点P处的切线的斜率及切线方程?38例3、日常生活中的饮用水通常是经过净化的,随着水纯净度的提高,所需净化费用不断增加。已5284知将功1吨水净化到纯净度为x%时所需费用(单位:元)为cx()(80x100)。100x求净化到下列纯净度时,所需净化费用的瞬时变化率;(1)90%;(2)98分析:要求瞬时变化率实际上就是求函数的导数,这就要用到商的导数公式,然后再代数值,问题就得到解决了。三、巩固练习:1.练习:教材p1812//12.已知函数f(x)x2x,求f)0(,f()4GMm3、一个距地心距离为R,质量为M的人造卫星,与地球之间的万有引力F由公式F给出,其中2rM为地球质量,G为常量。求F对于r的瞬时变化率。3.作业:p184,5第五课时复合函数的导数(理科)教学要求:掌握复合函数的求导教学重点:掌握复合函数的求导教学难点:复合函数的分解,求复合函数的导数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322、求yx(x)4的导数23、求函数y(2x3)的导数练习,再提问:展开再求导,可不可以直接求导?一、讲授新课:221.y(2x3)可以看成yuu,2x3两次复合而成。得:复合函数的定义:yfuu(),gx()记作:yfgx(())。即y可以通过中间变量u表示为自变量x的函数.2、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即复合函数对自变量的导数,等于已知函数对中间变量的导数,乘中间变量对2自变量的导数。即:yxyuux。问题y(2x3)的求导可直接得:2yxyuux(u)(2x3)2u22(2x3)28x12三、例题分析例1:求下列函数的导数35x13(1)、y(3x2)(2)、ye(3)ycos(x1)(4)、ysin(23)x1x2(5)yx1(6)y(7)、y5(8)yln(2x3x1)4(13)x1x小结:求复合函数的导数,关键在于分析清楚函数的复合关系,选好中间变量。复合函数的求导不仅可以推广到三重,还可推广到四重、五重例2、在吹气球的过程中,随着气球内空气容量的增加,气球的半径也逐渐增加,现已知气球半径r(单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20页,共22页-----------------------\n3V位:dm)与体积V(单位:L)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rV()3,求当V=0.6,1.2时,气球的瞬时膨胀4率,并解释随着气球内空气容量的增加,气球的膨胀状态.1'3V33V分析:先求出rV,然后分别将V=0.6,1.2代入即可.而函数rV()3可以看成函数ru和u44的复合函数,直接根据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就行了.三、巩固练习:1、练习p1842、作业:p732第六课时导数的计算习题课教学要求:理解导数的定义,导数的几何意义,熟练掌握导数的基本公式,导数的四则法则,复合函数的求导教学重点:导数的基本公式,导数的四则法则,复合函数的求导教学难点:复合函数的求导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导数的定义,导数的几何意义2、导数的基本公式,导数的四则法则,复合函数的求导二、讲授新课:2例1、已知点P和点Q是曲线yx2x3上的两点,且点P的横坐标是1,点Q的横坐标是4,求(1)割线PQ的斜率,(2)点P处的切线方程。例2、曲线y5x上与直线y2x4平行的切线方程分析:首先对y5x求导,因为与直线平行所以切线的斜率为2,再根据斜率等于2求出切点,再用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写出就得,例3、.求下列函数的导数:422314(1)y2x20x40x1(2)y32x4x5xx63223(3)y2(x1)(3xx)(4)y(x)2(x)1x3e(5)ysin(4x5)(6)y32x1x32(7)y3x(8)yxlnx2例4、设质点的运动方程是s3t2t1,计算从t=2到t=2+t之间的平均速度,并计算当t=0.1时的平均速度,再计算t=2时的瞬时速度.三、巩固练习:21、在抛物线y2xx上,哪一点的切线处于下述位置?(1)与x轴平行(2)平行于第一象限角的平分线.(3)与x轴相交成45°角22、已知曲线y2xx上有两点A(2,0),B(1,1),求:(1)割线AB的斜率kAB(2)过点A的切线的斜率kAT;(3)点A处的切线的方程.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21页,共22页-----------------------\n23、证明:过曲线xya上的任何一点(x0,y0)(x00)的切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是一个1/1常数.(提示:())2xx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22页,共22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