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3.42 KB
  • 2022-08-17 发布

【教案】人教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一示范教案4

  • 2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从容说课光合作用是生物界乃至整个自然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光合作用也真实地显示出生命系统的自主性和高度有序性。初中阶段,学生通过一系列探索性实验,初步形成光合作用的概念。高中生物学课本将为学生提供光合作用的研究史料,期望学生不仅能从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中深化对概念的理解,而且能受到科学家崇高的精神境界的熏陶,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因此,教学中要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和讨论这一部分史料。光合作用内容的学习始于绿叶中色素吸收和转化光能,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做好《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探究性实验,并借助投影机、三棱镜和新鲜菠菜叶片滤液和新鲜胡萝卜滤液等材料做好绿叶中色素吸收光谱的演示实验,通过叶绿体结构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相统一。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是本小节的重点和难点,要让学生重点掌握这两个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以及发生的部位和条件,并从物质和能量转变的高度去认识光合作用的意义。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认识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可通过自主与合作学习的方式,尝试让学生利用各种媒体去调查和收集农业生产上有哪些提高光合作用强度的措施,并组织好学生完成教材中的探究活动——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说出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2)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3)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4)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5)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6)简述化能合成作用。2.过程与方法(1)自主与合作学习:利用各种媒体调查和收集资料,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2)训练表达能力:尝试将你所获得的信息表达出来。(3)活动与探究:通过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光合作用发现史的学习,使学生受到科学家们崇高的精神境界的熏陶,并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2)通过了解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使学生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从而乐于学习生物科学。●教学重点1.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2.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3.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4.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教学难点1.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页,共26页-----------------------\n2.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实验器材、学生实验设计报告和相关照片等,教学挂图。●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2)《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所需的材料用具;(3)收集菠菜、韭菜、黄瓜叶、空心菜、生菜、油菜、白玉兰、番薯叶等新鲜绿叶;(4)色素在滤纸条上分离的样品;(5)投影机、三棱镜;(6)新鲜菠菜叶片滤液和新鲜胡萝卜滤液。(7)学生2人为一组,在课前采集新鲜幼嫩绿叶20g。[情境创设]教师: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一句话:万物生长靠太阳。为什么这么说呢?请同学们观察以下数据:据统计:①地球表面上的绿色植物每年大约制造了4400亿吨有机物;②地球表18面上的绿色植物每年储存的能量约为7.11×10kJ,这个数字大约相当于240000个三门峡水电站每年所发出的电力,相当于人类在工业生产、日常生活和食物营养上所需能量的100倍。教师:根据以上资料,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对绝大多数生物来说,活细胞所需能量的最终源头来自太阳的光能。教师:那么太阳的光能又是通过什么途径进入植物体内的呢?学生:光合作用。教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开始学习的新内容:光与光合作用。(显示板书: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师生互动]1.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教师:本节内容分两个部分,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部分: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显示板书: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教师:同学们已经知道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归根到底来自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吸收的光能,不知同学们有没有思考过这样的问题:植物是靠细胞中的哪些物质去捕获光能的?学生:不知道。教师:那大家又是否想过为什么不同植物叶片的颜色会不同,以及相同植物的叶片在不同时期也会不同这些问题呢?学生:那是因为植物含有色素。教师:对啦。正是因为植物含有色素,才让我们看到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也正是植物含有色素,才能捕获太阳光能。我们先来学习“捕获光能的色素”这一内容。(显示板书:1.捕获光能的色素)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2页,共26页-----------------------\n教师:绿叶中的色素究竟有哪些不同种类?它们分别又是什么颜色的?以及各种色素在绿叶中的含量是否相同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教师:研究叶绿体中的色素,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把色素从绿叶中提取出来,色素提取量的多少与实验的成败有没有关系?学生:有。教师:那我们应选择什么样的叶片作为实验材料呢?学生:应选择叶色较深,也就是浓绿色的新鲜叶片作为实验材料。教师:很好。现在每两个同学为一组,以你们课前在校园里所采集到的新鲜幼嫩绿叶或用我收集到的菠菜、韭菜、黄瓜叶、空心菜、生菜、油菜、白玉兰、番薯叶等新鲜绿叶为实验材料。学生选择叶片。教师:接下来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才能把绿叶中的色素提取出来。不知同学们是否还记得,我们在学习《生物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时知道,可以用酒精溶解叶绿素,从而使叶片变成黄白色。为什么会这样?学生:说明酒精可以溶解叶绿素。教师:非常好。绿叶中的色素不仅能溶解于酒精,还可以溶解于丙酮、石油醚等有机溶剂。所以我们今天的实验有酒精、丙酮、石油醚三种有机溶剂供大家选择,看看哪种实验效果最好。教师:当我们把绿叶中的色素溶解于丙酮等有机溶剂以后,又可以利用什么方法将它们分离开来呢?其实,绿叶中的色素不只一种,而且它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这样,几分钟之后,绿叶中的色素就会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而分离开。教师:下面我们按以下步骤进行实验。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思考相关问题:步骤操作方法学生思考①加入SiO2、CaCO3的作用是什么?5g绿叶放入研钵②研磨时为什么要迅速而充分?(1)提取绿叶③将滤液收集到试管后,为什么要用棉中的色素中快速研磨塞将试管口塞严?研磨液学生也可自主选择等量的丙酮、石油醚将干燥的定性滤纸剪成长与宽小于试管长与宽的滤纸条,将滤纸(2)制备滤若滤纸条的一端不剪去两角,则实验结条的一端剪去两角,放入试管下纸条果如何?可设置对照实验探究端,并在距这一端1cm处用铅笔画一条细的横线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重复画一两次的目的是什么?(3)画滤液笔线均匀地画出一条细线。待滤细线可用盖玻片的垂直边代替液干后,再重复一两次①为什么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将3mL层析液倒入试管中,将滤液?如滤液细线没入层析液中,实验结纸条(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4)分离绿叶果如何?可设置对照实验探究。轻轻插入层析液中,随后用棉塞中的色素②为什么要用棉塞塞紧试管口?塞紧试管口。注意:不能让滤液可用小烧杯代替试管,用培养皿盖住小细线触及层析液烧杯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3页,共26页-----------------------\n观察试管内滤纸条上出现了几条(5)观察与色素带,以及每条色素带的颜色、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什么结论?记录排序和宽窄在课本P98左下角空白处画出如右图的滤纸条,绘出你观察到的色素带,并在每条色素带旁边标明颜色。注意每条色素带的宽窄比例(6)实验结将实验结果(滤纸条)贴在课本果展示P98左下角空白处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验的过程中,可适当地提示学生如何合作学习,如一名同学提取绿叶中的色素,另一名同学则制备滤纸条;又如一名同学做滤纸条剪去两个角的实验,另一名同学则做滤纸条不剪去两个角的实验,然后比较实验结果的不同。教师:实验结束啦,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实验结果是怎么样的。下面请每个小组将你们认为最好的其中一条滤纸条交到我这里来。教师将学生交上来的滤纸条与自己所做的样品一起用实物投影仪显示出来。教师:刚才实验过程中,提取色素所用的有机溶剂有酒精、丙酮、石油醚三种,但结果却相同,这说明什么问题呢?学生:说明了绿叶中的色素能溶于酒精、丙酮、石油醚等有机溶剂。教师:对啦。虽然我们每个组所用绿叶的品种是不同的,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实验结果却基本上是相似的,这又说明了绿叶中的色素主要有几种?学生:4种。教师:没错。滤纸条上的色素由上至下,分别是什么颜色?学生:依次是橙黄色、黄色、蓝绿色和黄绿色。教师:很好。橙黄色的是胡萝卜素,黄色的是叶黄素,蓝绿色的是叶绿素a,而黄绿色的是叶绿素b。其中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合称为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与叶绿素b则合称为叶绿素。(显示板书:见下)(如果学生得不到正确的结果,则可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教师:实验过程中我们做了两种滤纸条,一种是剪去两个角的,一种则不剪去两个角。色素在滤纸条上的扩散有什么不同?学生:剪去两个角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扩散速度一致,色素在滤纸条上平行排列;而没有剪去两个角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边缘扩散得比较快,中间扩散得慢,所以看起来色素带是两边高中间低。教师:因此我们在制备滤纸条时要将一端剪去两个角的目的是什么啊?学生:使色素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一致。教师:说得好。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4页,共26页-----------------------\n教师:刚才有没有哪位同学把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中的?学生:有。教师:实验结果如何?学生:得不到4种色素带。教师:为什么会这样?学生:是不是滤液细线上的色素溶解到层析液当中啦?教师:正是如此。所以本实验成功的关键之一就是不能让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2.色素对光的吸收教师:既然绿叶中含有4种不同颜色的色素,那为什么我们所看到的叶子往往是绿色的呢?学生:可能是因为叶绿素的含量较多的原因吧。教师:叶绿素含量较多是其中一方面的原因。据分析,绿叶中叶绿素的含量约占3/4,而类胡萝卜素约占1/4。(补充显示板书:叶绿素含量约占3/4,类胡萝卜素含量约占1/4)教师:另一个主要原因则是因为色素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是有差别的,由于叶绿素对绿光吸收最少,绿光被反射出来,所以叶片呈现绿色。那么,这4种色素主要吸收哪些波长的光呢?我们来看看以下的实验:演示实验A①利用投影仪的光源和三棱镜,可见到清晰的七色光谱可见光;②将已制备好的新鲜的菠菜色素滤液(滤液中的色素主要是叶绿素)倒入培养皿中(薄薄的一层),将培养皿放在投影仪的光源和三棱镜之间,让学生观察光谱区的变化。教师: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发现当叶绿素提取液放在光源与三棱镜之间,光谱区出现什么样变化?学生:两头光谱(红光光谱区和蓝紫光光谱区)变暗,其他变化不大。教师:为什么会这样?学生:被色素吸收了,所以变暗。教师: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与蓝紫光。教师:总结得很好。接下来我们继续观察另一个实验。演示实验B①利用投影仪的光源和三棱镜,可见到清晰的七色光谱可见光;②将已制备好的新鲜的胡萝卜素提取液(取胡萝卜,制取滤液,滤液中色素多数是类胡萝卜素),将提取液倒入培养皿中(薄薄的一层),将培养皿放在投影仪的光源和三棱镜之间,让学生观察光谱区的变化。教师: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发现光谱区出现了什么变化?学生:蓝紫光光谱区变暗,其他变化不大。教师:说明什么结论?学生:类胡萝卜素主要吸蓝紫光。教师:正确。教师显示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图。教师:人们用更加精密的仪器测定得知,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补充显示板书: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3.叶绿体的结构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5页,共26页-----------------------\n教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绿叶中含有4种色素,那么,这些色素分布在细胞中的哪些部位呢?直到1865年,德国植物学家萨克斯研究叶绿素在光合作用的功能时,发现叶绿素并非普遍分布在植物的整个细胞中,而是集中在一个个更小的结构里,后来人们称之为叶绿体。1880年德国科学家恩格尔曼用水绵作实验材料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发现了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那么,叶绿体的结构如何,它又有哪些结构特点是与作为光合作用场所相适应的呢?(显示板书:2.捕获光能的结构——叶绿体)教师显示叶绿体立体结构示意图。教师:首先让我们回忆一下,哪些细胞才含有叶绿体?学生: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教师:除了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还存在于哪些细胞之中?学生:植物幼嫩的茎也有叶绿体。教师:对啦。(显示板书:①分布:主要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教师:叶绿体的形状又是怎样的?学生:一般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教师:对。而且叶绿体可以根据光照的强弱来改变自己的形状,如外界光照较强,叶绿体则以侧面接受光照,如果外界光照较弱时则以正面接受光照。这样的特点有什么好处?学生:保证接受到充分的光照,又可避免被较强的光照灼伤。教师:回答得很好。(显示板书:②形态:一般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教师:现在同学们仔细观察叶绿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说说它由哪些结构组成?学生:包括外膜、内膜、基粒和基质4部分。教师:很好。叶绿体的外表有双层膜,双层膜是一种透明膜,膜是透明的,有什么好处?学生:有利于光线的透过且被色素吸收。教师:叶绿体内部有许多基粒,基粒与基粒之间充满了基质。每个基粒都是由一个个圆饼状的囊状结构堆叠而成,这些囊状结构称为类囊体。吸收光能的四种色素,就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显示板书:见下)教师:每个基粒都含有2个以上的类囊体,多者可达100个以上。据计算,1g菠菜叶2片中的类囊体的总面积竟达60m左右。同学们思考一下,叶绿体内有如此多的基粒和类囊体,有什么作用?学生:极大地扩展了受光面积。教师:没错。叶绿体中除含有吸收光能的4种色素外,还应该含有哪种物质?学生:酶。教师:为什么?学生:因为光合作用是一系列复杂化学反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顺利进行需要酶的参与。教师:既然光合作用需要酶的参与,那么哪个外界因素肯定会影响到光合作用的效率?学生:温度。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6页,共26页-----------------------\n教师:如何影响?学生:适当提高温度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效率,降温则会使光合作用效率降低。教师: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叶绿体的功能是什么?学生:光合作用的场所。教师:非常好。(显示板书:④功能:光合作用的场所)教师:最后同学们能不能总结一下叶绿体作为光合作用场所,在结构与功能上有什么相适应的特点?学生:叶绿体的双层膜是透明的,有利于光照的透过;叶绿体内部巨大膜表面上,不仅分布着许多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子,还有许多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教师:同学们归纳得很好。在初一的《生物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我们已经知道,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那么,对于光合作用的过程是如何被人们一步步所揭示的呢?绿色植物又是如何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呢?我们下一节课继续学习。[教师精讲]1.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滤纸条上有4条不同颜色的色带,从上往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这说明绿叶中的色素有4种。叶绿体中色素是光合作用的物质基础,色素吸收光能则是光合作用的动力。原核生物(自养型,如蓝藻等)没有叶绿体的结构,但这些生物细胞中同样含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2.关于色素吸收光谱特点太阳辐射中含有紫外光(150~400nm)、可见光(400~760nm)和红外光(760~3000nm)。植物光合作用中所能利用的光主要是可见光中的红光、橙光和蓝紫光,其中对红橙光吸收最多,这些光称为生理有效光。射到叶片上的可见光中的绿光大部分被反射或透射掉,很少被吸收利用,所以绿光被称为生理无效光。因此,在农业生产中,有些蔬菜大棚用红色或蓝色的塑料薄膜代替普通塑料薄膜,或在温室中悬挂发红色或蓝色光的灯,可以有效地提高蔬菜产量,道理就在这里。3.叶绿体结构分析在分析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吸收光谱的特性后,再进一步分析叶绿体的成分和结构特点与光合作用的关系。如叶绿体的双层膜是透明的,有利于光照的透过;叶绿体中的每个基粒由2~100个类囊体组成,可增大叶绿体内的膜表面,扩大色素的附着面,有利于提高光能的利用效率;叶绿体内的类囊体上和基质中含有多种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有利于光合反应高效地进行等。使学生理解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特点。[评价反馈]1.从叶绿体中提取色素,选取下列哪一种叶片效果最好A.厚硬似革质的绿色叶片B.衰老、黄绿色的叶片C.新鲜、幼嫩、色浓绿的叶片D.多浆汁或有特殊气味的绿色叶片2.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实验中,研磨绿叶时要加入丙酮,其目的是A.防止叶绿素被破坏B.使叶片充分磨碎C.使各种色素充分溶解在丙酮里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7页,共26页-----------------------\nD.为了使叶绿素溶解在丙酮里3.在圆形滤纸的中央点上粘叶绿体的色素滤液,进行色素分析,会得到近似同心环状的四个色素圈,排在外圈的色素呈A.橙黄色B.黄色C.蓝绿色D.黄绿色4.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在滤纸上彼此分离的原因是A.色素提取液中色素已经分层B.阳光的照射使不同色素彼此分开C.丙酮有使色素溶解并彼此分离的特性D.各种色素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5.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最有效的一组光是A.红光和黄绿光B.黄光和蓝紫光C.红光和橙光D.红光和蓝紫光6.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共同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都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B.所含酶的功能都相同C.都有基质和基粒D.都不存在于原核细胞中7.绿色植物细胞中,与能量转换有关的一组细胞器是A.线粒体和叶绿体B.核糖体和高尔基体C.中心体和内质网D.高尔基体和叶绿体8.研磨过程中加入少许SiO2与CaCO3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将滤液收集到小试管中,必须用______________将试管口塞紧,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C2.C3.A4.D5.D6.B7.A8.加入SiO2的目的是为了研磨得充分;加入CaCO3是为了防止研磨时防止叶绿素被破坏9.棉塞防止丙酮挥发[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P100练习;(2)回答课本P97、P98和P100的讨论题。[课后拓展]1.实验设计:探究不同颜色新鲜叶片中色素的种类与含量提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搜集不同颜色的常见新鲜幼嫩叶片,如大白菜、洋紫苏、洒金榕、一品红等蔬菜或植物的叶片,参照课本P97《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原理、材料用具和方法步骤进行实验,观察不同颜色新鲜叶片中色素的种类与含量的相对多少。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8页,共26页-----------------------\n2.比较同一植物不同叶龄的叶片中色素的含量与种类提示:以不同叶龄(如幼叶、成叶和老叶)的新鲜菠菜叶(或其他叶片)为实验材料,实验原理、材料用具和方法步骤参照课本P97《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观察同一植物不同叶龄的叶片中色素的种类与含量的相对多少。●板书设计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第一课时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1.捕获光能的色素2.捕获光能的结构——叶绿体(1)分布:主要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2)形态:一般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④功能:光合作用的场所第二课时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化能合成作用●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2.课前教师提供一份预习提纲,布置学生预习课本P103~P105的内容。预习提纲:①光合作用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②什么是光反应阶段?这个阶段发生的场所在哪里?需要哪些条件?物质和能量是如何转变的?③什么是暗反应阶段?这个阶段发生的场所在哪里?需要哪些条件?物质和能量是如何转变的?④光合作用受哪些外界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是怎样影响光合作用的?[情景创设]教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请问叶绿体有哪些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相适应呢?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9页,共26页-----------------------\n学生:第一,叶绿体内有许多基粒和类囊体,扩大了叶绿体的受光面积,类囊体膜表面分布着许多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子,便于光能的吸收;第二,类囊体膜表面以及基质内还分布着多种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教师:初中我们曾经学习过有关光合作用的知识,请问你们对光合作用的知识还有哪些方面的了解?学生:(七嘴八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CO2和H2O;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光合作用的产物是糖类和氧气;等等。教师:很好。看来大家对光合作用的知识还了解不少。请一位同学来归纳光合作用的概念。学生: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教师:那么在一个微小的叶绿体中,CO2和H2O究竟是怎样转化为糖类和氧气的呢?此过程中色素吸收的光能是怎样到有机物中去的?光合作用受哪些外界因素的影响?这就是我们今天这堂课要讨论的主要内容。(显示板书: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师生互动](一)光合作用的过程教师:下面我们先来看看光合作用是怎样在叶绿体中进行的。(显示板书:1.光合作用的过程)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发生在一个叶绿体中的光合作用全程的动态过程。教师:我们在观察课件的时候,是不是觉得有点“眼花缭乱”呀,这说明光合作用是个很复杂的过程。其实刚才课件中显示的只是光合作用的简化过程,其具体过程还要复杂得多。教师:根据刚才的观察,你们说光合作用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呢?学生: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教师:下面我们先来具体观察一下光反应过程。(显示板书:光反应)教师:演示光合作用光反应的动态变化,并指导学生观察。教师:光反应在哪里进行?学生:叶绿体基粒的类囊体薄膜上。教师:利用到了哪种原料?学生:水。教师:水在光反应阶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水被分解成了[H]和O2。教师:水是化学性质非常稳定的化合物,它为什么会在常温常压下分解?学生:一方面有色素吸收的光能做“动力”;另一方面类囊体薄膜上分布有相应的酶作催化剂。教师:回答得很好。我们再仔细观察一下,色素吸收的光能除了使水分解以外,还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师:重新演示光合作用光反应的动态画面,并指导学生观察。学生:还有一部分转移到了ATP中,即利用光能把ADP和Pi合成为ATP。教师:刚才的一系列变化都需要什么参与?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0页,共26页-----------------------\n学生:光。教师:对啦。所以我们把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的这一化学变化称为光反应。那么,同学们能不能归纳一下,整个光反应阶段物质和能量是怎样转变的?学生:从物质变化的角度来看,一是把水分解成了O2和具有强还原性的[H],二是把ADP和Pi合成了ATP;从能量变化的角度来看,把光能转化成了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教师:很好。光反应一共产生了三种产物,其中我们看到O2作为光合作用的第一个终产物释放到了大气中,还原性很强的[H]和储存有活跃化学能的ATP又到哪里去了呢?学生:提供给暗反应利用。教师:下面我们就继续看看暗反应是怎样进行的。(显示板书:暗反应)教师:演示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动态变化,并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教师:暗反应在哪里发生?学生:在叶绿体基质中。教师:利用了哪种原料?学生:二氧化碳。教师:在暗反应过程中,二氧化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首先CO2与一个C5结合形成两个C3,这一步称为“二氧化碳的固定”。教师: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非常稳定的,在空气中很难与其他化合物发生反应,为什么在叶绿体基质中可以顺利地与C5结合形成两个C3呢?学生:因为在叶绿体基质中存在多种催化暗反应的酶。教师:请大家仔细观察,经二氧化碳固定所产生的C3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教师:继续演示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动态变化,并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学生:C3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变成了(CH2O),这一步称为“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教师:这一步除了形成(CH2O),还有什么产物?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这一步学生很容易忽略。学生:还有C5。教师:对啦。C5作为一种中间产物,在暗反应的固定阶段用到,同时在暗反应的还原阶段又产生,这对于光合作用有什么意义?学生:保证暗反应不会缺乏原料,能够持续进行下去。教师:还原阶段需要哪些条件?学生:需要相应的酶催化,还需要光反应提供的[H]作还原剂以及ATP供能。教师:刚才的一系列变化需不需要光?学生:不需要。教师:那是不是一定要在黑暗中进行呢?学生:也不是,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教师:对。“暗”并不是指暗反应一定要在黑暗中进行,而是相对于光反应来说,这一阶段不需要光。故我们把光合作用第二阶段所发生的、在有光无光条件下都可以进行的化学反应称为“暗反应”。现在哪位同学来归纳一下整个暗反应阶段物质和能量进行了怎样的转变?学生:从物质变化的角度来看,二氧化碳经过“固定”和“还原”两个过程,最终被还原成(CH2O)和C5;从能量转变的角度来看,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变成了稳定的化学能储存在糖类等有机物中。教师:好。综合我们刚才讨论的光反应和暗反应,我们可以把光合作用过程用下面的示意图表示。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1页,共26页-----------------------\n教师:出示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并作适当讲解。图5-4-1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教师:从图5-4-1中可以看出,光合作用是由“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组成的。那么这两个阶段有什么关系呢?教师:出示光反应和暗反应关系的比较表,并组织学生回答。光反应暗反应时间反应很快(以毫秒计)较缓慢反应叶绿体基粒的类囊体薄膜上叶绿体基质中场所反应需要与光反应有关的酶、色素、光需要与暗反应有关的酶[H]、ATP条件区①CO2的固定:CO2+C52C3别物质①水的光解:2H2O4[H]+O2↑②C的还原:3变化酶②合成ATP:ADP+PiATP2C3+[H](CH2O)+C5酶能量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有机光能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ATPADP+Pi变化物中稳定的化学能①光反应是暗反应的基础,光反应为暗反应的进行提供还原剂[H]和ATP;②暗反应是光反应的继续;暗反应为光反应的进行提供合成ATP的原料ADP联系和Pi;总之,光反应和暗反应是两个既相互独立又同时进行、既相互制约又密切联系的两个生理过程列表中的答案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逐一显示。教师:通过刚才的列表比较,你认为“植物白天进行光反应,晚上进行暗反应”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学生:不对。因为暗反应的正常进行需要光反应提供的[H]和ATP,如果光反应停止,也就意味着暗反应随即停止;反之,光反应的正常进行需要暗反应提供ADP和Pi,如果暗反应受阻,光反应也不能正常进行。光反应和暗反应是两个同时进行、相互制约、密切联系、缺一不可的过程。教师:如果从光合作用整体的角度来看:光合作用又完成了怎样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即光合作用的实质是什么?)(显示板书:2.光合作用的实质)学生:①物质变化:把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转变成了糖类等有机物。②能量变化: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糖类等有机物中。教师:好。我们已经了解了整个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同学们是否能用一个总反应式来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2页,共26页-----------------------\n表示呢?(显示板书:3.光合作用的反应式)请一位学生上黑板表示如下:CO2+H2O(CH2O)+O2↑教师:从光合作用的整个过程来看,有哪些因素会对光合作用的进行产生影响呢?可提示学生根据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从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产物等方面来考虑。(显示板书:4.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学生:光照、二氧化碳、温度、水等环境因素可以对光合作用的进行产生影响。教师:归纳得很好。除此之外,还有矿质元素也会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二)化能合成作用(显示板书)组织学生阅读课本P105化能合成作用的知识。教师:绿色植物能够利用光能、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合成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由光能转换来的化学能,以供自身利用,我们把这类生物称为自养生物。请大家思考一下,人、动物与植物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学生:人和动物不能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教师:那它们是怎样来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的?学生:它们只能利用环境中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教师:对。我们把这类生物称为异养生物。教师:除了人和动物外,还有哪些生物是异养生物?学生:还有真菌、支原体、细菌、病毒等生物。教师:所有细菌都是异养生物吗?学生:不是,有些细菌是自养生物,比如硝化细菌。教师:它是如何自养的?是否跟植物一样?教师:多媒体课件显示硝化细菌的自养过程反应式,并指导学生观察。学生:有所不同,主要是能量的来源不一样。植物制造有机物的能量来源是光能,而硝化细菌制造有机物的能量来源是把土壤中的NH3氧化为亚硝酸和硝酸时所释放的化学能。教师:回答得很正确。我们把这种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无机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的合成作用称为化能合成作用。除了硝化细菌外,自然界还有铁细菌、硫细菌都属于这一类生物。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和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过程,这两种生理过程都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来制造有机物,但只有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才可以提供给地球上的其他生物和人类所利用,所以光合作用是自然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为了给人类提供更多的食物和原料,我们就必须提高植物特别是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那么,在农业生产上有哪些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强度的措施呢?这就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教师精讲]1.弄清楚C、H、O的去路,特别是氧的去向:反应物CO2中的O到了(CH2O)中,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3页,共26页-----------------------\n反应物H2O中的O全部到了O2中。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可表示为:2.暗反应是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其中的C5可以循环生成,即在暗反应的固定过程中被用去,同时又在还原过程中产生。这一过程是由美国科学家卡尔文发现的,故称为“卡尔文循环”。因此,如果人为改变光合作用的一些条件,如突然缺CO2,突然停止光照(导致[H]和ATP供给不足),等等,我们可以分析叶绿体中C3、C5、(CH2O)的含量。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①如果在光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突然降低二氧化碳的浓度,此时,CO2的固定会受阻,而C3的还原照常进行,那么C5的含量就会上升,C3的含量就会下降,(CH2O)的含量也会下降。②如果二氧化碳的浓度不变,突然停止光照,此时,CO2的固定照常进行,而C3的还原会受阻,那么C5的含量就会下降,C3的含量就会上升,(CH2O)的含量也会下降。③如果在降低二氧化碳的浓度的同时,又停止光照,则C5和C3的含量都不变,(CH2O)的含量会下降。3.光照、温度、二氧化碳、水和矿质元素是怎样影响光合作用的?①光照作为光合作用的动力对光合作用的进行有着重要的影响。光照强度增强、光照时间延长可以促进光反应的进行,使光反应产生更多的氧气、[H]和ATP。[H]和ATP的增多又可以促进暗反应的进行,产生更多的有机物。光照强度减弱、光照时间缩短也可以限制光合作用的进行。②二氧化碳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对光合作用的进行也有重要影响。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可以促进暗反应中二氧化碳的固定,从而产生更多的三碳化合物,进而促进还原过程的进行,产生更多的有机物。二氧化碳浓度的降低同样可以限制光合作用的进行。③温度是通过影响酶的催化效率来影响光合作用的。作为复杂的化学反应,光合作用需要大量的酶进行催化。温度的适当提高可以大幅度提高酶的催化效率,从而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④水分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缺乏时可以使光合作用的强度下降。虽然光合作用所需的水分只是植物所吸收水分的一小部分(1%~5%左右),水分减少对光合作用不会有太大的直接影响,但是,水分的减少可以使叶片的气孔关闭,影响二氧化碳的进入,从而降低光合作用的强度。⑤矿质元素也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如N是催化光合作用过程中各种酶以及ATP的重要组成部分,磷也是ATP的重要组成部分,镁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部分,K与光合作用产物的运输直接有关。[评价反馈]18181.在光照充足的环境里,将黑藻放入含有O的水中,过一段时间后,分析上标O放射性标志,最有可能的是A.在植物体内的葡萄糖中发现B.在植物体内的淀粉中发现C.在植物体内的脂肪、蛋白质和淀粉中均可发现D.在植物周围的空气中发现2.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H]和ATP参与A.CO2和C5的结合B.C3的还原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4页,共26页-----------------------\nC.由CO2合成葡萄糖D.由C5合成葡萄糖3.在正常情况下进行光合作用的某植物,当改变某条件后,即发现叶肉细胞中的五碳化合物突然上升,则改变的条件是A.停止光照B.停止光照并降低二氧化碳浓度C.升高二氧化碳浓度D.降低二氧化碳浓度4.生长于较弱光照条件下的植物,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时,其光合作用速度并未随之增加,主要限制因素是A.呼吸作用与暗反应B.光反应C.暗反应D.呼吸作用5.图5-4-2是光合作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图5-4-2(1)请写出字母所代表的物质:a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由“f”经暗反应产生“g”,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阶段。33(3)如果同位素H标记参与光合作用的水,并追踪H,它最可能的途径是(用图中字母表示)_____________。(4)根据题意,简述光合作用能量变化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D2.B3.D4.B5.(1)H2OO2ADP和PiATP[H]CO2糖类等有机物(2)CO2的固定C3的还原(3)a→e→g(4)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课堂小结](一)光合作用的过程1.光合作用的过程2.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5页,共26页-----------------------\n3.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及氧元素去向:4.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光照、二氧化碳浓度、温度、水、矿质元素等。(二)化能合成作用[布置作业]1.完成课本P104页思考与讨论1~2题。2.完成课本P106叶基础题1~8题。3.调查和收集有关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具体措施,写好调查报告。[课后拓展]1.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1)制造有机物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水等无机物转变成糖类等有机物。全球自养植物每年1111同化碳素约2×10t,相当于5×10t有机物,提供人类及全部动物所需的食物。所以我们把绿色植物称为制造有机物的“绿色工厂”。(2)能量转化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时候将多数生物不能利用的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全球植物每18年储存3×10kJ,供给包括植物本身在内的全球生物生长、发育及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另外我们现在利用的木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都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积累下来的。所以绿色植物又称为“巨型能量转换站”。(3)保护环境绿色植物好比是一台天然的“空气净化器”,不断地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和释放O2。11绿色植物每年释放氧气5.35×10t。(4)对生物的进化有重要作用原始大气中并没有O2存在,直到20~30亿年以前,原始蓝藻在地球出现以后,地球的大气中才逐渐有了O2,从而促使地球上的生物由无氧呼吸型向有氧呼吸型进化,进一步提高了生物的代谢速率和生存能力;同时,大气中的一部分O2可以转化为臭氧(O3),于是,在大气上层就形成了臭氧层,能够有效滤去太阳辐射中对生物具有强烈破坏作用的紫外线,这样才使水生生物进化成陆生生物成为可能。2.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比较生理过程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两者关系比较项目凡是活细胞都进行,在细胞质场所主要在绿色植物的叶绿体中进行两者是不基质和线粒体中进行可逆的条件在光照条件下进行有光无光都能进行物质转变无机物→有机物有机物→无机物两者是相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6页,共26页-----------------------\n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反的能量转变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是同化作用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是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了物质基础(有机物和O2);呼吸作用两者是互联系为光合作用提供了能量和原料(CO2)相联系的3.光合作用的有关计算(1)物质计算依据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CO2+H2O(CH2O)+O2↑**或6CO2+12H2OC6H12O6+6H2O+6O2*①光合作用释放6O2来自光反应阶段原料水的光解。*②光反应阶段12H2O,光解产生24个[H],在暗反应中用于还原6CO2,并产生6H2O。③光合作用产物C6H12O6中的碳和氧来自原料CO2,氢来自原料水。④生成物6H2O中的氢来自原料水,氧来自原料CO2。(2)能量计算:依据光合作用反应式进行计算。(3)与呼吸作用相结合的计算:在光下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实际产氧量=实测的氧气释放量+呼吸作用耗氧量光合作用实际二氧化碳释放量=实测的二氧化碳消耗量+呼吸作用二氧化碳释放量光合作用葡萄糖净生产量=光合作用实际葡萄糖生产量-呼吸作用葡萄糖消耗量4.化能合成作用自然界中有少数种类的细菌,虽然细胞内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能够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无机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这种合成作用,叫做化能合成作用,这些细菌属于化能自养型生物,它们以化学能为能源,以CO2为碳源。主要的代表有以下几种:(1)硝化细菌硝化细菌能将土壤中的氨(NH3)氧化,从中获得能量而把CO2和H2O合成糖类,这些糖类可供硝化细菌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其过程可以用下列反应式表示:硝化细菌2NH3+3O22HNO2+2H2O+能量硝化细菌2HNO2+O22HNO3+能量上面的前两个反应是说明NH3和HNO2的氧化和释放能量的过程;最后一个反应是说明硝化细菌利用前面的两个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把从外界吸收的CO2和H2O合成葡萄糖的能量过程。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对于自然界的氮循环具有重要意义,6CO2+6H2OC6H12因为它把环境中不能被O6+6O2↑-植物体吸收利用的NH3变成了硝酸盐(NO3),从而被植物吸收利用。(2)硫细菌这些细菌能够氧化硫化氢,并且把硫积累在体内。如果环境中缺乏硫化氢,这类细菌就把体内的硫氧化成硫酸。这一过程的化学反应式如下:H2S+O2H2O+2S+能量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7页,共26页-----------------------\n2H2O+2S+3O22H2SO4+能量硫细菌就是利用上述反应中释放的能量来合成有机物的。(3)铁细菌铁细菌就是能够氧化硫酸亚铁的一类细菌,这一过程的化学反应式如下:4FeSO4+2H2SO4+O22Fe2(SO4)3+2H2O+能量硫细菌就是利用上述反应中释放的能量来合成有机物的。●板书设计第二课时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化能合成作用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一)光合作用的过程1.过程2.实质3.总反应式4.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二)化能合成作用●习题详解见第三课时相应内容●备课资料见第三课时相应内容第三课时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和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2.教师设计《生物小组合作学习记录卡》;小组编号时间月日第节组长记录员组员课题讨论结果交流代表3.准备探究实验《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所需的材料用具;4.组织学生每两人为一组调查和收集有关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具体措施,并写好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8页,共26页-----------------------\n调查报告。[情境创设]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同学们还记得光合作用分为哪几个阶段吗?学生: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教师:光反应和暗反应各发生了怎样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学生:光反应包括两个物质变化,即水的光解和合成ATP,同时光能转变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暗反应也包括两个物质变化,即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同时,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糖类等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教师:很好,看来同学们对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掌握得不错。但是有哪位同学知道光合作用的过程是怎样被人发现和了解的吗?教师:这个问题看来大家了解得不多。人们对光合作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科学家们用了200多年的时间经过无数次的实验才对光合作用的过程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将沿着科学家们探寻的足迹,去体验他们认识问题的思维过程和科学探索的乐趣。[师生互动]1.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教师:首先我们来看一看科学家们是怎样逐渐认识光合作用的?〔显示板书:(三)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教师:这部分内容我们将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进行。请大家结合课本P101~P102的内容,快速阅读以下材料,然后分组讨论表格中所提出的问题。请看大屏幕。多媒体课件出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1)每个小组推选一名组长,组织本组同学讨论学习;(2)推选一名记录员记录本组同学讨论的结果;(3)推选一名交流代表发言,汇报本组讨论结果;(4)每位同学在讨论时都要积极思维、踊跃发言,帮助本组代表准备好发言提纲。多媒体课件显示材料内容:年代科学家实验情况结论思考把一棵重2.5kg的柳树苗栽1.海尔蒙特的实种到一个木桶里,每天只用验设计有什么纯净的雨水浇灌树苗,五年缺陷?[比利时]1648年以后取出柳树,并把柳树和①海尔蒙特土壤分别称重。结果发现柳树增重80多千克,而土壤却只减少了100g密闭的玻璃钟罩内,同时放2.他的实验有时[英国]普利斯有点燃的蜡烛和活小鼠,一成功,有时失败,1771年②特利段时间后,蜡烛不灭,小鼠试想一下可能的不死原因是什么?密闭的玻璃钟罩内,同时放3.英格豪斯的实有点燃的蜡烛和活小鼠,放验设计与前人相在光照条件下,一段时间后,比,改进在什么1779年[荷兰]英格豪斯蜡烛不灭,小鼠不死;③地方?密闭的玻璃钟罩内,同时放有点燃的蜡烛和活小鼠,放在黑暗中,一段时间后,蜡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9页,共26页-----------------------\n烛熄灭,小鼠死亡;重复500多次植物在照光4.J.Senebier的这[日内瓦]1782年(略)时吸收CO2个结论是在什么J.Senebier释放O2基础上提出的?植物在进行5.R.Mayer得出光合作用时这个结论的依据1845年[德]R.Mayer(略)把光能转变是什么?成了化学储存起来暗处理后的叶片一半遮光,6.萨克斯的实验一半曝光,后经碘蒸气处理,目的是什么?曝光一半叶变蓝,遮光一半7.为什么对天竺不变葵先进行一昼夜1864年[德]萨克斯④的暗处理?8.为什么让叶片的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呢?18用同位素O标记水(即9.鲁宾和卡门采18H2O),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用了什么先进方1820世纪发现生成的氧全部是O2;法来进行实验?[美]鲁宾和卡门18⑤30年代如用O标记二氧化碳(即18CO2),H2成的氧全部是O210.从人类对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来看,生物学的发展与物理学和化学有什么联系?与技术手段的进步有什么关系?试举例说明。11.分析人类对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你还有哪些感悟?学生:分组讨论,由记录员填写生物小组合作学习记录卡。教师:哪一组同学先来汇报?教师:好。我们掌声有请第一小组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的同学要注意听,看看本小组讨论的结果是否跟他们的一样。等一下其他小组代表发言的时候,只讲你们的不同结论,并说明原因。第一小组的交流代表用实物投影仪呈现讨论结果,并作讲解;各小组的代表分别提出本小组的不同看法,并说明原因;其他学生有不同意见也可以提出来;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在师生的共结论同讨论中得到正确答案并逐一呈现。结论思考①建造植物体的原料是水分1.缺乏对照实验2.可能是在无光条件下做的这个实验。因为无光时,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细胞呼②植物可以更新空气吸,所以没有释放氧气,而是释放二氧化碳,所以实验失败3.①设计了对照实验;②控制单一变量(即唯③植物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才能更新空气一自变量);③对实验过程进行重复植物在照光时吸收CO2释放O24.在发现了空气的组成的基础提出的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20页,共26页-----------------------\n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变成了化学5.依据是“能量的转换和守恒定律”能储存起来6.为了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什么。7.暗处理是为了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④证明绿叶在光合作用中制造了淀粉耗尽8.一半遮光一半曝光,是为了进行对照⑤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9.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来进行实验10.提示:从人类对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来看,生物学的发展与物理学和化学的研究进展关系很密切。例如:直到1785年,由于发现了空气的组成,人们才明确绿叶在光下放出的气体是氧气,吸收的是二氧化碳,这个事实说明生物学的发展与化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密切相关。又如,基于核科学的进展,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而不是来自二氧化碳。这些都说明在科学发展的进程中,相关学科的互相促进,以及技术手段的进步对科学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11.提示:①许多科学家为了研究光合作用进行了辛勤的探索,他们不断地探索研究,从不放弃,坚持到底,这种献身科学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②使我们体验到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通过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行假设—指定计划、设计实验—观察实验、获取证据—检验假设、得出结论,并认识到科学发现的艰难,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以及综合利用各学科的成果和研究手段的重要性;③科学家所设计的实验不仅有整体的设想、清晰的思路和操作的可行性,而且他们的实验都遵循了对照性原则、控制变量原则、重复性原则等原则,这些科学实验方法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教师:刚才我们体验了科学家们探索发现光合作用的历程,学习了他们的科学研究方法,接下来,我们也来模仿科学家设计实验的方法,看看自己能否创造性地设计实验探究光合作用的奥秘。〔显示板书:(四)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教师:农业生产上有许多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强度的措施。上节课已经布置同学们调查和收集有关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具体措施有哪些,现在请同学们来汇报一下你们的调查结果。(显示板书: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强度的措施)学生:用投影仪展示调查报告、相片、图片、资料等。汇报结果总结如下:(1)适当提高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如冬天或阴雨天可以使用人工光照作为补充等。(2)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如施用农家肥、在温室内施干冰等。(3)适当提高温度:如阳光充足的天气温室内的温度调节在25~30℃之间。(4)适当增加植物体内的含水量:如合理灌溉等。(5)适当增加矿质元素的含量:如合理施肥等。教师:很好。现在我们就每两个人为一组,选择其中的一种因素,通过实验来探究它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显示板书: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教师:首先请大家确定好你们想要研究的课题,然后按以下步骤来实施:一、确定课题二、作出假设你的依据是:三、设计方案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21页,共26页-----------------------\n原理提示:从蚕豆(或其他植物)上选取健壮、叶龄相似的成长叶数片,用直径1cm的钻孔器,避开叶脉,打小圆片数十片,放于大注射器中注入水,排除空气后,用手指堵住注射器前端小孔,把活塞用力往后拉,即可造成减压环境而逐出叶肉组织中的空气,放开手指,水即进入组织中,如此重复多次,整个叶子圆片全部充满水分而下沉。把下沉的圆叶片连同水倒于小烧杯中,放在黑暗处备用。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由于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而在细胞间隙中积累,结果会使原来下沉的叶片上浮。请根据你们前面提出的假设,思考以下其中一个问题,小组同学通过讨论,设计出你们下一步的实验方案。1.如果你探究的是光照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你如何设置单一的光照变量?根据什么现象观察实验结果?2.如果你探究的是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你如何设置单一的光照变量?根据什么现象观察实验结果?3.如果你探究的是二氧化碳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你如何设置单一的光照变量?根据什么现象观察实验结果?(当然你也可以不参照提示,自己设计一个更合理的方案)(一)选择你所需要的实验器材:叶片、打孔器、注射器、烧杯、40W台灯、温度计、可调式控温器、NaHCO3。(二)方法步骤:(三)实验结果记录: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合理的表格,记录你的实验结果。(四)老师选择几组实验方案设计得较好的组别,派代表到讲台宣读,供其他组别参考,经进一步修改完善后便可实施。四、实施方案按实验方案进行操作,仔细观察,认真记录。五、分析与结论把你的实验结果填写在前面设计的记录表上,并根据实验结果绘出曲线图。小组同学共同分析和讨论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六、表达与交流向全班同学展示你们的实验成果,并对其他小组提出的质疑作出合理的解答;认真倾听其他小组的汇报,共同归纳出提高光合作用强度的措施。[教师精讲]1.人类是怎样认识到光合作用原理的人们对光合作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阶段,大约用了近200多年的时间,才对光合作用的生理过程有了一些认识,知道了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原料和产物。从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提出,土壤是植物体的食物来源,直到20世纪40年代初,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了解了光合作用中各产物组成元素的来龙去脉后,对光合作用才有了一个较彻底的认识。2.关于变量和单一变量原则变量,或称因子,是指实验过程中可被操纵的特定因素或条件。根据其在实验中的作用,通常可分为两类:实验变量与反应变量: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反应变量,亦称因变量,指实验中由于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通常,实验变量是原因,反应变量是结果,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22页,共26页-----------------------\n两者是因果关系。无关变量与额外变量:无关变量,也称控制变量,指实验中除实验变量以外的其他一切影响实验现象或结果的因素或条件。无关变量并不是对实验结果不产生影响,而是指在实验中不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额外变量,也称干扰变量,指实验中由于无关变量引起的变化和结果。显然,额外变量会对反应变量起干扰作用,造成实验结果的误差。单一变量原则是处理实验中各种复杂关系的一个基本原则。指实验设计中只能确定一个变量为实验变量,其他变量则为无关变量。单一变量原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确保“单一变量”的实验观测,不论一个实验有几个实验变量,都应做到一个实验变量对应观测一个反应变量。二是确保“单一变量”的操作规范,即实验操作中要尽可能避免无关变量的干扰。[评价反馈]1.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绿色植物的光反应过181818程。他们用O分别标记H2O和CO2,使它们分别成为H2O和CO2,然后进行两组光合作用实验。图5-4-3中容器内为小球藻悬液,并置于光下:18CO2ACO2B光照射下的图5-4小球藻悬液-3(1)甲图中的A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它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18(2)乙图中的B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HO2,它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HO2(3)甲图中物质A与乙图中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本实验能证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5)若甲图中供给12molCO2,能产生________________氧气。2.一种水溶液染料对细胞无任何毒害且有O2时会变成蓝色。如图5-4-4装置是研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相对关系的示意图。油层黑藻无色液体+图5-4-4碳酸氢钠请分析如下问题:(1)在溶液顶部加一层油的目的是台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什么要在无色溶液中加一定量的NaH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此实验装置如何改变或调控光照的相对强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18答案:1.(1)O2H2O(2)O2H2O(3)8∶9(4)光合作用中产生的氧气来自于水(5)12mol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23页,共26页-----------------------\n2.(1)由于空气中存在O2,为避免空气中的氧影响实验结果,因此加一层油(2)维持装置中CO2浓度的相对恒定,以保证光合作用对CO2的需要(3)光照强度的控制可以通过移动台灯来实现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24页,共26页-----------------------\n[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完成课本P103思考与讨论1~2;2.完成课本P106基础题1~8。[课后拓展]1.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和借鉴?这些科学家所设计的实验不仅有整体的设想、清晰的思路和操作的可行性,更值得我们借鉴的是,他们的实验都遵循了以下原则:①科学性:实验设计的原理必须有充分的科学根据,不是凭空想象,比如德国科学家萨克斯的实验依据的实验原理是淀粉遇碘变蓝;恩格尔曼的实验依据的原理是氧气多则好氧型细菌聚集数量就多;鲁宾和卡门的实验所依据的原理是释放的氧中有没有放射性与标记的原料的对应关系。因此,我们设计实验时要以前人的实验、定理、定律和已知的经验为基础,进行科学设计。②严谨性:实验中要设计对照实验,便于实验前后对比或组间对比或不同部分之间的对比,得出明确的结论。还有的实验要建立在严谨的逻辑推理基础之上。如萨克斯的叶片一半曝光,一半遮光;鲁宾和卡门的实验一组1818标记的是H2O,另一组标记的是CO2;恩格尔曼的实验则是建立在严谨的逻辑推理基础之上的巧妙设计。因此,我们在进行实验设计时,要通过对照实验使结论无懈可击,以确保实验的严谨性和逻辑性。③实验条件的一致性:实验时,要保证对照实验只要一个条件不同,我们称为单一变量(即实验变量或自变量),其他条件均要相同,这样才能说明对照实验结果的不同是由单一变量引起的,从而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2.植物栽培与光能的合理利用光能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动力。在植物栽培中,合理利用光能,可以使绿色植物充分地进行光合作用。合理利用光能主要包括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和增加光合作用面积。合理利用光能主要包括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和增加光合作用面积两个方面。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光照时间,提高光能的利用率。措施有:①提高复种指数。复种指数是指一年中收获作物的面积与土地总利用面积之比。如果一年一熟,复种指数就是1,一年三熟,复种指数就是3。从提高光能利用的角度看,尽可能种几熟的作物。②合理地间作套种。利用不同作物光饱和点的差异,在同一季节里、同一土地上种植高矮不同的植物。如高光饱和点的玉米田里间种低光饱和点的大豆。在一季作物成熟前,播种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25页,共26页-----------------------\n下一季作物称为套种。套种的结果是后季作物幼苗在前季作物中度过,大大减少了由播种出苗造成的光能浪费。增加光合面积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的土地上,根据土壤肥沃程度等情况种植适当密度的植物。如果种植得太稀,光能就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如果种植得太密,植物互相遮挡,植物也不会茁壮地生长。3.实验设计:证明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1)实验目的:了解温度是光合速率的因素之一。(2)实验材料、试剂:金鱼藻,NaHCO3,清水,试管,烧杯,铁架台,温度计,水族箱,可调式加温器,棉花和小刀。(3)实验步骤:①在水中剪下生长健壮的没有损伤的金鱼藻嫩枝后,切口向上插入已经装满清水的试管内,并用棉花裹住管口,放在盛有清水并放有NaHCO3的烧杯内,同样准备三套装置。②在烧杯里插入可调式加温器,对水加温,分别将三个装置的水温调节到15℃、25℃、35℃,用温度计测定水温。③把三个装置都放到距灯光20cm处进行光照,数分钟后可以看到在金鱼藻的切口处冒气泡。观察并记录在不同水温下释放气泡的速度。(4)结果分析:光合作用的强度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高温能促进光合作用,而低温却能使光合作用的反应速度减慢。(5)结论:光合作用是一个复杂的碳素同化过程,每一反应都需要酶的参与,温度的不同使酶的活性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反应进行的速度。4.实验设计:请自选材料用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实验题目: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实验材料:实验方法和步骤:实验结论:●板书设计第三课时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和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三)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1.海尔蒙特的盆栽柳条实验2.普利斯特利的实验3.英格豪斯的实验4.萨克斯的实验5.鲁宾和卡门的实验(四)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1.提高光合作用强度的措施2.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26页,共26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