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74 KB
  • 2022-08-18 发布

鲁科版高中化学的课堂教案

  • 3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鲁科版高中化学的课堂教案化学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贯穿着整个高中教学。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注意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够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今天我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鲁科版高中化学的课堂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鲁科版高中化学的课堂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用途。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规律及性质的不同点。能力目标运用“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掌握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情感目标通过阅读材料“侯氏制碱法”,对学生进行化学史方面的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教学建议教材分析钠的化合物很多,本节教材在初中已介绍过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等的基础上,主要介绍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n对于过氧化钠,重点介绍它与水的反应,及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同时,还简单介绍了过氧化钠的用途。其中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是本节的难点。对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重点介绍它们与盐酸的反应,以及它们的热稳定性。同时,通过对它们的热稳定性不同的介绍,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方法。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同时也是本节的重点。本节教材与第一节教材相类似,本节教材也很重视实验教学。例如,教材中对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介绍,都是先通过实验给学生以感性知识,然后再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共同得出有关结论。这样编写方式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使他们能主动学习。教材最后的家庭小实验,具有探索和设计实验的性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能力。在介绍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及它们的热稳定性时,采用了对比的方法,这样编写,可使学生在比较中学习,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理解、记忆知识,也有利于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教材也重视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及化学史的教育。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对学生进行化学史方面的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教法建议\n1.加强实验教学。可将一些演示实验做适当的改进,如〔实验2-5〕可改为边讲边做实验。可补充Na2O2与CO2反应的实验,把蘸有Na2O2的棉团放入盛有CO2的烧杯中,观察棉团的燃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反应及其应用。还可以补充Na2O2漂白织物的实验,以说明Na2O2的强氧化性。Na2O2的性质也可运用滴水着火这一引人入胜的实验来引入。2.运用对比的方法。对于Na2CO3和NaHCO3的性质,可在学生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让学生填写表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参与。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训练学生科学的方法。3.紧密联系实际。教学要尽可能地把性质和用途自然地联系起来。对NaHCO3的一些用途所依据的化学原理(如制玻璃、制皂),可向学生说明在后面的课程里将会学到。4.阅读材料“侯氏制碱法”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或参考有关我国纯碱工业发展的史料,宣扬侯德榜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可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侯氏制碱法讲座。教学设计示例课题:钠的化合物重点: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n难点: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教学过程[提问]钠与非金属反应,如Cl2、S、O2等分别生成什么物质?而引入新课1.钠的氧化物(1)展示Na2O、Na2O2样品,让学生观察后总结出二者的物理性质。(2)演示课本第32页[实验2一5]把水滴入盛有Na2O2、Na2O固体的两只试管中,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检验生成气体(图2-6)。演示[实验2-6]用棉花包住约0.2gNa2O2粉末,放在石棉网上,在棉花上滴加几滴水(图2-7)。观察发生的现象。让学生通过观察现象分析出钠的氧化物的化学性质。①Na2O、Na2O2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放出氧气)Na2O+H2O=2NaOH(不放出氧气)②Na2O2、Na2O与CO2作用2Na2O2+2CO2=2Na2CO3+O2↑(放出氧气)Na2O+CO2=Na2CO3(不放出氧气)[讨论]①Na2O2是否是碱性氧化物②Na2O2是否是强氧化剂\n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结论:Na2O2与水作用除生成NaOH还有氧气生成,与二氧化碳反应除生成Na2CO3外也还有氧气,所以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由于与某些物质作用产生氧气,所以是强氧化剂。[补充实验]Na2O2溶于水后①作有色织物的漂白实验,有色织物褪色。②将酚酞试液滴入该溶液,酚酞开始变红,又很快褪色。[结论]过氧化钠有漂白作用,本质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3)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Na2O2的用途授课过程中始终要求对比的形式进行比较氧化物的联系与区别2.钠的其他重要化合物碳酸钠和碳酸氢钠①展示Na2CO3、NaHCO3样品,做溶解性实验。演示实验第32页[实验2-7][实验2-8]a.Na2CO3、NaHCO3与盐酸反应,比较反应速率快慢b.Na2CO3、NaHCO3、CO的热稳定性实验通过观察到的现象,将二者的性质总结列表。②让学生回忆将过量CO2通入澄清石灰水时的反应现象及有关化学方程式:CO2+CaCO3+H2O=Ca(HCO3)2\n[提问]:当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外因条件变化时,二者可否相互转化?提示Na2CO3也具有和CaCO3相似的性质:Na2CO3+CO2+H2O=2NaHCO3碳酸氢钠也具有Ca(HCO3)2相似的性质:③“侯氏制碱法”及碳酸钠、碳酸氢钠存在、制取用途等可由学生阅读课文后总结得出。总结、扩展:(1)总结通过列表对比学习:钠的氧化物;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以及连线法表示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可使学生更直观地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及用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掌握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2)扩展根据Na2O2的性质可知Na2O2与CO2、H2O反应,则可增加可燃烧气体(如CH4、H2、CO……)与Na2O2共存于密闭容器,电火花点燃时反应以及酸式碳酸盐与Na2O2共热时的反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根据Na2CO3和NaHCO3的相互转化,不仅可掌握碳酸盐、碳酸氢盐相互转化的一般规律,同时要指出Na2CO3和NaHCO3在固态时和溶液中要用不同的检验方法,在固态时,可用加热法,在溶液中则需选用BaCl2溶液和CaCl2溶液,而决不能用Ca(OH)2溶液或Ba(OH)2溶液。\n布置作业:1.补充作业(1)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过量的CO2的现象及原因是什么?(2)有一部分被氧化的钠块(氧化部分生成Na2O和Na2O2)5g,与水完全反应,生成气体1.12L(标准状况),将这些气体引燃后冷却到标准状况,剩余气体为0.0336L,求钠块中单质钠、氧化钠、过氧化钠各多少克?(3)由Na2CO3·nH2O与NaHCO3组成的混合物28.2g,放入坩埚中充分加热至质量不变时,将残留固体用足量的盐酸溶解可产生标准状况的气体3.36L;若将28.2g原混合物与盐酸反应则放出标准状况下气体4.48L,由此计算:①残留固体质量,②n值,③NaHCO3质量(4)今向100g8%的NaOH溶液中通入CO2,生成的盐的质量为13.7g时,通入多少克CO2?(5)200℃时,11.6gCO2和H2O的混合气体与足量Na2O2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3.6g,求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2.教材有关习题参考答案:(1)现象:产生白色沉淀原因:①溶解度:Na2CO3NaHCO3②溶质的质量:2NaHCO3Na2CO3(168106)\nNa2CO3+CO2+H2O=2NaHCO3③溶剂:反应消耗水,使溶剂减少鲁科版高中化学的课堂教案2【学习目标】:1、了解分类的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学会对具体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学习重点】: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分类法:定义:分类法是把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不同的种类,然后分门别类地加以说明的一种方法。关键:找出正确的分类标准。讨论:以下物质的分类方式,依据是什么?1、Na2CO3,Ba(OH)2H2,O2,CO22、Mg,CuOAgCl,Mg(OH)2,CaCO3Fe,H2,I23、NaOH,HSO,KSO2424小结:一般确定分类标准可从物质的_____和等方面考虑。分类方法1:单一分类法——根据某一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n练习1:世界上超过3000万种物质如何研究?请根据学过的分类知识将物质分类,并将下列物质归类:Si、Na2CO3、CO2、NaOH、粗盐、Al(OH)3、Al、空气、CuO、HCl、H2、H2SO4、BaSO4练习2:请对初中化学中学习过的化学反应类型进行分类。分类方法2: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的方法。思考1:初中学过那些有关物质类别的概念?思考2:请大家用已有知识对上述概念进行分类,并用图示把这些概念的相互关系表示出来?是否是同种元素组成纯净物?物质?组成成分是否单一?混合物?练习3:按照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纯净物进行分类,作出树状分类图。选择合适的物质填在对应的类别里。O2CuH2SO4Ba(OH)2KNO3CO2空气含镁60%的MgO分类方法3:交叉分类法——对事物按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思考:对于同一事物,如果站在不同的角度,所属类型是否一样?练习4:对于Na2SO4、Na2CO3、K2SO4、K2CO3这几种盐如何分类?\n由于一种分类方法所依据的标准有一定的局限,往往采用多种分类方法,来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其中一种是交叉分类法。交叉分类法练习:按物质所属类型连线:Na2SO4硫酸盐Na2CO3碳酸盐K2SO4钠盐K2CO3钾盐练习5:如果根据酸的分子里是否含有氧原子,可以把酸分成含氧酸和无氧酸两类;根据酸分子电离时所能生成氢离子的个数,可以把酸分成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等,请用盐酸、硝酸、氢硫酸、硫酸制作一张交叉分类图。练习6:请模仿酸对以下的碱进行分类:NaOHBa(OH)2KOHCu(OH)2Fe(OH)3Mg(OH)2写出分类标准和结果(可能有多种结果)总结:分类一般步骤:确定分类标准选择分类方法得出正确的分类练习7、每组中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在分类上或性质上不同,试分析每组中物质的组成规律或性质特点,将这种物质找出来,并说明理由。(1)NaClK2CO3Na2SO4NaHCO3(2)O2COH2Mg(3)CO2SO3COCaO(4)生锈铁钉氨水蓝矾含镁60%MgO\n鲁科版高中化学的课堂教案3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化学在人类进步中的作用。2.使学生明确在高中阶段为什么要继续学习化学。3.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了解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4.通过了解我国在化学方面的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过程:[引言]在高中,化学仍是一门必修课。“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这句话引自美国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西博格教授的一次讲话。也许我们对这句话的含意还知之甚少,相信学完本节课后一定会同意西博格教授的观点,对化学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化学经历了史前的实用技术阶段到以原子-分子论为代表的近代化学阶段,以及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物质结构理论为代表的现代化学阶段早期的化学只是一门实用技术,在这一方面我国走在世界的前列。我国的四大发明有两项是化学的成就。我国的烧瓷技术世界闻名。精美的青铜制品(见彩图)世上罕见,以上这些科学技术在世界人类的进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n在对药物化学和冶金化学的广泛探究之下,产生了原子-分子学说,使化学从实用技术跨入了科学之门。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人们发现了大量元素,同时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根本性规律——元素周期律。现代物质结构理论的建立,使物质世界的秘密进一步揭开,合成物质大量出现。我国的化学工也做出了突出贡献。牛胰岛素的合成是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具有生命活性的蛋白质,为人类探索生命的秘密迈出了第一步。化学理论发展促进了合成化学发展。化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渗透,促进了材料、能源等科学的发展。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一直是人类进步的重要里程碑。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都是以材料作标志。没有半导体材料就没有计算机技术;没有耐高温、高强度的特殊材料就没有航天技术;没有光导纤维就不会有现代通讯;没有合成材料,今天的生活还会这么丰富多彩吗?[设问]除了合成材料外,人类.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化学解决呢?化石能源是有限的,提高燃烧效率,开发新能源需要化学;保护人类居住的环境需要化学;提高农作物产量,解决吃饭问题需要化学;维护人体健康更离不开化学,我们不难看出在.发展中,化学所起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设问]怎样才能运用化学知识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呢?(请同学们看课本图5,并讨论)\n[一分钟演讲]:请学生根据本节课提供的素材和自己的体会,做一分钟演讲:“化学对.发展的作用”[过渡]化学对于人类.的发展如此重要,应该如何学好化学呢?[讲解]除了要注重化学实验,掌握有关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重视科学方法的训练十分重要。在化学研究中常用的科学方法有实验法、模型法、逻辑法等。在化学学习中,我们要从实验中获取大量的感性知识;许多结论要通过实验验证;许多未知需要实验去探索;作为研究化学必备的实验技能需要通过做实验去提高。目前的实验条件下,原子用眼睛不能直接看到,要研究化学规律必须了解原子的结构,这就需要建立原子的模型,通过模型去想象原子的真实结构。不仅原子需要,分子也需要,前面的牛胰岛素分子模型,是许多科技工汗水的结晶。因此,模型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逻辑法是科学研究普遍采用的方法。比如我们根据硫酸、盐酸等酸的性质可用归纳的方法得到酸的通性,又可以用类比的方法推断磷酸的性质。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学习中要注意训练科学方法,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还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要勤于思考,并多阅读课外书籍,以获取更多的知识。相信教学目的\n1.使学生了解化学在人类进步中的作用。2.使学生明确在高中阶段为什么要继续学习化学。3.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了解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4.通过了解我国在化学方面的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方法演讲法、讨论法、电化教学法。教学媒体电视机、放像机、投影仪、实物。教学过程[引言]在高中,化学仍是一门必修课。“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这句话引自美国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西博格教授的一次讲话。也许我们对这句话的含意还知之甚少,相信学完本节课后一定会同意西博格教授的观点,对化学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投影]运用纳米技术拍出的照片[讲解]照片上的两个字是在硅晶体表面,通过操纵硅原子“写出”的。“中国”两个字“笔画”的宽度约两纳米(1nm=1×10-9m),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汉字,说明人类已进入操纵原子的时代,目前只有中国等少数国家掌握。我们应该为此感到自豪。[过渡]化学在人类进步的历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播放录像]化学发展史\n(如无录像片可阅读课文)[讲解]化学经历了史前的实用技术阶段到以原子-分子论为代表的近代化学阶段,以及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物质结构理论为代表的现代化学阶段。[投影板书]实用技术近代化学现代化学(冶金、火药、造纸)(原子-分子学说)(物质结构理论)[讲解]早期的化学只是一门实用技术,在这一方面我国走在世界的前列。我国的四大发明有两项是化学的成就。我国的烧瓷技术世界闻名。精美的青铜制品(见彩图)世上罕见,以上这些科学技术在世界人类的进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对药物化学和冶金化学的广泛探究之下,产生了原子-分子学说,使化学从实用技术跨入了科学之门。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人们发现了大量元素,同时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根本性规律——元素周期律。现代物质结构理论的建立,使物质世界的秘密进一步揭开,合成物质大量出现。我国的化学工也做出了突出贡献。[投影]牛胰岛素结晶、叶绿素结构式[讲解]牛胰岛素的合成是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具有生命活性的蛋白质,为人类探索生命的秘密迈出了第一步。化学理论发展促进了合成化学发展。化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渗透,促进了材料、能源等科学的发展。\n[展示]橡胶、合成纤维、半导体材料、光导纤维实物。[讲解]以上这些物质称之为材料,材料的含义应包括为人类.所需要并能用于制造有用器物两层涵义。[投影板书][讨论]以上这些材料对.进步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小结]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一直是人类进步的重要里程碑。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都是以材料作标志。没有半导体材料就没有计算机技术;没有耐高温、高强度的特殊材料就没有航天技术;没有光导纤维就不会有现代通讯;没有合成材料,今天的生活还会这么丰富多彩吗?[设问]除了合成材料外,人类.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化学解决呢?[播放录像]化学与.的关系[讨论]通过观看录像,讨论在现代.的发展进程中,化学有哪些作用。[小结]现代.的发展,化学仍然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化石能源是有限的,提高燃烧效率,开发新能源需要化学;保护人类居住的环境需要化学;提高农作物产量,解决吃饭问题需要化学;维护人体健康更离不开化学,我们不难看出在.发展中,化学所起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设问]怎样才能运用化学知识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呢?\n(请同学们看课本图5,并讨论)[讲解]自然界存在下列的光能转换关系:我国已合成叶绿素,如果能模拟叶绿素的功能在自然光的条件下实现下列转换:地球将会变得更干净,这一设想一定会成功。[一分钟演讲]请学生根据本节课提供的素材和自己的体会,做一分钟演讲:“化学对.发展的作用[过渡]化学对于人类.的发展如此重要,应该如何学好化学呢?[讲解]除了要注重化学实验,掌握有关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重视科学方法的训练十分重要。在化学研究中常用的科学方法有实验法、模型法、逻辑法等。在化学学习中,我们要从实验中获取大量的感性知识;许多结论要通过实验验证;许多未知需要实验去探索;作为研究化学必备的实验技能需要通过做实验去提高,因此在今后化学学习中观察好演示实验,做好分组实验、家庭实验是十分重要的。在目前的实验条件下,原子用眼睛不能直接看到,要研究化学规律必须了解原子的结构,这就需要建立原子的模型,通过模型去想象原子的真实结构。不仅原子需要,分子也需要,前面的牛胰岛素分子模型,是许多科技工汗水的结晶。因此,模型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n逻辑法是科学研究普遍采用的方法。比如我们根据硫酸、盐酸等酸的性质可用归纳的方法得到酸的通性,又可以用类比的方法推断磷酸的性质。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学习中要注意训练科学方法,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还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要勤于思考,并多阅读课外书籍,以获取更多的知识。相信大家在新学年里一定会学好化学。作业1.制做一件材料标本。2.认真阅读课后短文,写一篇读后感。鲁科版高中化学的课堂教案4教学目的1.使了解氯气的性质和用途。2.使掌握氯气的性质及在实验中制取氯气的原理和方法。3.使掌握氯离子的检验方法。4.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氯气的性质实验准备\n烧瓶、分液漏斗、导管、橡皮塞、铁架台、烧杯、集气瓶、水槽、试管、试管架、坩埚钳、红色布条、砂布、塑料片、培养皿。教学方法实验探索——研讨——练习提高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言]前面我们学习了碱金属元素,知道碱金属元素是几种在原子结构和性质上都具有一定相似性的金属元素。这一章我们将要学习几种在原子结构和性质上都具有一定相似性的非金属元素——卤素,它包括f、cl、br、i、at等五种元素。卤素及其化合物的用途非常广泛。[投影](第四章章图)卤素中最主要的单质是氯气。这一节我们学习氯气,让我们先来学习氯气的性质和用途。[板书]第一节氯气一、氯气的性质和用途(一)性质[引导观察]集气瓶中氯气的颜色、状态、嗅气味。[板书]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二)性质\n[讲解]氯气的性质是否活泼呢?物质的宏观性质是由物质的微观结构决定的,大家回忆一下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提问]1.根据氯的原子结构,推断氯气的性质是否活泼?它具有强还原性还是强氧化性?为什么?2.写出金属钠和氯气反应的方程式,并指出哪个是氧化剂?哪个是还原剂?[板书]1.与金属反应2na+cl22nacl[讲解]氯气是一种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它具有强氧化性,能与活泼金属反应,氯气能否跟不活泼金属反应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回答这个问题。[学生实验]铜在氯气里燃烧(让动手实验、观察,自己分析得出结论,并写出反应的方程式)。[板书]cu+cl2cucl2[讲解]cucl2溶于水,同学们可观察到不同的颜色,这与溶液中溶质的浓度有关。当cucl2溶液中溶质的浓度较大时,溶液呈绿色,当cucl2溶液中溶质的浓度较小时,溶液呈蓝色。[练习]实验事实证明,在一定条件下,氯气可跟多种金属直接化合。写出氯气跟下列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板书方程式)1.跟铝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2.跟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n氯气能跟多种金属直接化合,那么氯气能否跟非金属反应呢?下面让我们来做h2在cl2中燃烧的实验。[板书]2.与某些非金属反应[学生实验]h2在cl2中燃烧(讲解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后,由动手实验,观察、描述现象,并写出反应的方程式)[板书]h2+cl22hclh2+cl22hcl[讲解]纯净的h2在cl2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hcl气体,hcl具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hcl的水溶液叫做氢氯酸,亦称盐酸。同学们观察到的白雾就是hcl气体跟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所形成的盐酸小液滴(酸雾)。盐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讨论]1.比较cu在cl2中燃烧与h2在cl2中燃烧现象的共同点。2.燃烧是否一定要有o2参加?比较铁、硫、碳在o2中燃烧与cu、h2等在cl2中燃烧的现象,找出共同特点,并由此推论什么叫燃烧?3.工业上用h2、cl2合成hcl时,应选择什么条件?理由是什么?(选择安全的点燃条件和连续地合成hcl)[练习]实验证明,在一定条件下,cl2还可跟p、s、c等非金属直接化合。试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1.p在cl2(不足量)里燃烧生成pcl3\n2.p在cl2(过量)里燃烧生成pcl53.c跟cl2在一定条件下化合生成四氯化碳[讨论]金属、非金属跟cl2化合时,氯元素的化合价如何变化?表现了氯气的什么性质?[小结]cl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cl2是一种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具有强氧化性,能跟多种金属、非金属直接化合。cl2可用于合成盐酸,自来水常用它来消毒、杀菌。cl2还有哪些重要性质和用途?在实验室又如何制取?cl-如何检验?将在下一节课中学习。[课外活动]通过查阅资料,列出fe、na、cu、c、s、h2、co、c2h5oh的颜色、状态、密度、沸点等性质,并通过实验,记录它们燃烧是否有火焰。想一想,火焰的产生跟上述哪种物质性质有关?已知物质燃烧时,中心温度一般在1000℃左右,燃烧时产生火焰的物质在此温度下是什么状态?由此推论,物质燃烧呈什么状态时便可产生火焰。第二课时[复习提问]\n1.灼热的铜丝伸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里,有何现象?写出反应的方程式。2.在空气中点燃氢气,然后伸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里,有何现象?写出反应的方程式。3.fe、s、c在o2中燃烧,以及h2、cu在cl2中燃烧,有何共同特点?[引导阅读]氯气是一种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它能跟多种金属单质、金属单质化合,它能否跟某些化合物反应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中氯气与水反应的有关内容,并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cl2与h2o反应的方程式。2.次氯酸有何重要性质和用途?[板书]3.氯气与某些化合物反应cl2+h2o==hcl+hclo[演示]次氯酸的漂白作用([实验4-4])。[讨论]cl2可以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这个事实说明什么?[引导阅读]在演示实验4-4时,多余的cl2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那么cl2跟\nnaoh溶液反应时生成了什么物质?市售的漂白粉和漂粉精的有效成分是什么?漂粉精的生产原理、漂白原理又是什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中氯气与碱反应的有关内容。阅读后用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1.cl2跟naoh溶液反应。2.工业上用cl2与石灰乳作用制取漂粉精。3.漂粉精为什么具有漂白、消毒作用?[板书]cl2+2naoh==nacl+naclo+h2o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ca(clo)2+co2+h2o==caco3↓+2hclo[讨论]存放漂粉精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讲解]cl2的性质如此重要,用途又这么广泛,那么在实验室怎样制取cl2呢?[板书]二、氯气的实验室制法mno2+4hcl(浓)mncl2+2h2o+cl2↑[演示][实验4-5](边演示、边讲解制取cl2的反应原理,装置原理,操作程序,收集方法和尾气吸收)。[提问]cl2在跟金属、非金属单质以及某些化合物反应时,往往有氯化物生成,其中可溶性氯化物溶于水时,一般能电离出cl-。那么,怎样检验这些可溶性的氯化物呢?它跟我们在初中里所学的检验盐酸中cl-的方法类似,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盐酸中cl-的检验方法。[板书]三、cl-的检验[实验]检验盐酸、nacl溶液、mgcl2溶液、alcl3溶液中的cl-,并用na2co3溶液做对比实验。\n[练习]写出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板书]ag++cl-==agcl↓2ag++co32-==ag2co3↓ag2co3+2h+==2ag++co2↑+h2o[小结]氯气的性质和用途实验室制取cl2的反应原理及其装置。cl-的检验。鲁科版高中化学的课堂教案5一、课标要求:1、认识醇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知道醇与醛、羧酸之间的转化关系。2、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烃的衍生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二、山东考试说明:(与课标要求一致)1、认识醇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知道醇与醛、羧酸之间的转化关系。2、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烃的衍生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三、课标解读:(教学目标)1、依据导学案的预习内容,自主学习醇的概述介绍,了解醇的物理性质、用途和一些常见的醇。依据烷烃的命名规则,能用系统命名法对简单的饱和一元醇进行命名。\n2、通过小组“交流研讨“活动,初步掌握根据结构分析性质的一般方法;通过分析醇的结构,知道其化学反应主要涉及分子中碳氧键和氢氧键的断裂,并能分析出发生反应类型与对应化学键的断裂关系。3、根据醇的结构特点,预测可能发生的反应,回忆以前学习的醇的相关性质,整理归类反应类型。4、结合前面的学习,认识醇与烯烃、卤代烃、醛、酯等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5、结合甲醇、乙醇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应用,了解醇对环境和健康可能造成的影响,体现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四、教学评价:课标评价:根据课标要求设计出5个教学任务,但5个任务不是均等的,从课标可以看出本节课的重点是醇的化学性质,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侧重醇的化学性质的探讨,设计足够的时间给学生理解醇反应的断键规律,并加强对应练习,充分体现本节课的重难点;对于其他几个教学目标要求知道的层次,能够说出常见几种醇的结构、物理性质、用的即可。历年考试试题评价:\n几乎每年的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都体现了乙醇的知识,重点考察乙醇的化学性质:取代反应(与金属钠、与羧酸的酯化反应、醇分子间的脱水反应)、消去反应、催化氧化。具体体现:(1)学业水平考试试题:20__(山东省)4.若从溴水中把溴萃取出来,可选用的萃取剂是A.水B.无水酒精C.四氯化碳D.氢氧化钠溶液分析:B选项考察乙醇的物理性质:溶解性。22.(8分)现有下列四种有机物:①CH3CH2Br②CH3CH2OH③CH3CHO④(1)能与浓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是(填序号,下同),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2)②发生消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分析:考察乙醇的的化学性质:消去反应。2021(山东省)6.下列物质中加入金属钠不产生氢气的是A.乙醇             B.乙酸C.水              D.苯分析:考察乙醇的化学性质:与金属钠的反应\n23.(9分)乳酸是酸奶的成分之一,乳酸可以用化学方法合成,也可以由淀粉通过生物发酵法制备,利用乳酸可以合成多种具有生物兼容性和环保型的高分子材料。乳酸已成为近年来人们的研究热点之一。乳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OH)COOH,以下是采用化学方法对乳酸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请根据乳酸的性质和上述信息填写以下空白:(1)写出乳酸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写出乳酸与浓硫酸共热生成C6H8O4的化学方程式:(3)(II)的反应类型是。分析:考察乙醇的化学性质: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2)高考试题:2021(山东卷)33.(8分)(化学-有机化学基础)下图中X是一种具有水果香味的合成香料,A是有直链有机物,E与FeCl3溶液作用显紫色。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1)H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B→I的反应类型为______。(2)只用一种试剂鉴别D、E、H,该试剂是______。(3)H与J互为同分异构体,J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有乙酸生成,J的结构简式为______。(4)D和F反应生成X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分析:考察乙醇的化学性质:与羧酸反应酯化反应、催化氧化反应。(20__山东卷)\n33.(8分)【化学——有机化学基础】利用从冬青中提取出的有机物A合成抗结肠炎药物Y及其他化学品,合成路线如下图:根据上述信息回答:(1)D不与NaHC溶液反应,D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BC的反应类型是____。(2)写出A生成B和E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3)A的同分异构体I和J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在浓硫酸的作用下I和J分别生产,鉴别I和J的试剂为_____。(4)A的另一种同分异构体K用于合成高分子材料,K可由制得,写出K在浓硫酸作用下生成的聚合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分析:考察乙醇的化学性质:乙醇分子间脱水(取代反应)五、学习目标:1、通过预习交流认识醇与酚的区别,能够列出几种常见的醇的结构、物理性质以及用途。2、通过教材介绍、表格分析,总结饱和一元醇的物理性质,知道氢键以及影响结果。3、通过知识回顾,结合分析醇的结构特点掌握醇的化学性质,能够熟练写出醇与烯烃、卤代烃、醛、酯等有机物相互转化的方程式。4、结合资料介绍和生活实际了解醇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n应用六、教材分析:(一)教材位置:本节在有机反应类型及反应规律的学习之后,学生已经具备了根据一定结构的有机化合物推测可能与什么样的试剂发生什么类型的反应、生成什么样的物质的思路和意识。本节内容是学生初次运用所学规律推测一类物质可能发生的反应,让他们用演绎法学习醇的性质并发展这种思路和方法,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二)教材处理:基于醇与酚的区别以及几种常见的醇的性质和饱和一元醇的物理性质的规律学生通过预习能够独立完成,所以此环节教师可以完全放手给学生来完成,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对于醇的化学性质,通过回顾乙醇的化学性质推测醇的化学性质,从断键的角度推测产物,从而总结出醇消去、催化氧化反应的规律。(三)与人教版教材的比较:编排的位置:两个版本都是在介绍了烷烃、烯烃、苯及其同系物、卤代烃的基础上引入的,都是把醇作为烃的衍生物的第一种代表物进行介绍的,呈现的位置基本相同。知识上的比较:\n人教版对于醇的介绍从整体上分析比鲁科版相对简单,具体体现:1、几种常见醇:人教版主要介绍了乙二醇和丙三醇的结构和物理性质的共性之处,对于甲醇的结构和物理性质没有介绍。2、饱和一元醇:两个版本都对饱和一元醇的通式、沸点以及水溶性做了详细的介绍,通过表格数据的分析得出相关结论。但两个版本的切入点不同,鲁科版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人教版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联系生活实际。3、醇的化学性质:两个版本都介绍了醇与金属钠、浓氢卤酸、消去反应、氧化反应,但知识的呈现方式不同,人教版注重实验的探究作用,对于醇分子间脱水的反应只是在资料卡片上出现,鲁科版则注重从官能团的角度进行分析,从断键上分析规律,帮助学生理解。结论:通过两个版本的比较,进一步明确本节课的教学任务(重点知识):1、乙二醇与丙三醇的结构和物理性质2、饱和一元醇的通式、水溶性的规律、沸点的规律3、醇与金属钠、浓氢卤酸的反应以及醇的消去反应、氧化反应的规律。七、学情分析:\n学生在必修内容及前面章节内容的学习中,已经对乙醇的结构和性质有所了解,并且能够从结构上简单区分醇和酚,但是从结构上对性质进行推测方面的能力还不太熟练,尤其对断键位置与反应类型间的关系上不能很熟练区分。八、教学重点、难点根据醇的结构推测醇的性质,掌握醇的化学性质九、教学策略:课前准备:(学案导学)通过导学案指导学生做好预习准备,填写课前学案,知道乙二醇、丙三醇的结构和物理性质,能够推出饱和一元醇的通式,并根据相关数据分析饱和一元醇的沸点、水溶性的规律;根据已有知识和教材资料总结醇的化学性质,能够写出乙醇与金属钠、浓氢溴酸的取代反应、乙醇的消去反应、乙醇的氧化反应的方程式。课堂探究:(交流、检测、讲解、练习相结合)通过小组交流之后进行课堂提问或小测的方式检查预习作业,并对重点知识进行强化和补充,对于醇的化学性质从官能团的角度引导学生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结构对于有机物性质的重要性,强化结构决定性质的理念,同时由乙醇的性质引导学生分别探讨1-丙醇或2-丙醇的性质,知识得到提升;结合对应训练巩固本节知识,体现知识的迁移应用。十、教学过程中注意的问题:\n1、重点要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是醇的化学性质,课堂上不要把过多的时间安排在几种醇的介绍以及饱和一元醇的讨论上,这样势必会影响到醇的化学性质的学习,造成前松后紧,重点知识模糊不清。2、注意课本知识的整合:课本上是从吸引电子能力的强弱角度入手分析醇的结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行分析,可以把此环节变为知识的总结来处理,学生掌握了醇的反应之后,再来看键的极性以及断键就更好理解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