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50 KB
  • 2022-08-18 发布

高中语文《师说》教案13 新人教版必修3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师说》教学目的:了解作者的生平及韩柳的“古文运动”;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学习韩愈“奋不顾流俗”的精神;了解文章有关“教师”方面的见解及其进步性和局限性;分析文章重点词语,学习文章的论证特点。教学重点:理解关于从师学习的论述;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和论证结构。教学安排:两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课文,简介背景:回忆初中学过的韩愈的诗歌:“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诗中反映的是哪个历史事件?——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宫中要迎佛骨,韩愈上表反对,要求将佛骨“投诸水火,永绝根本”。唐宪宗是信佛的,览表大怒,要杀死韩愈,多亏宰相说“愈虽狂,发于忠恳,宜宽容以开言路”,乃贬潮州。韩愈的这种反抗流俗勇气是难能可贵的。在远古,教师有着较高的地位,“天地君亲师”可以一见;现在,教师的地位一直在提高,然而在中国的历史上,尊师重教的风气一直不是很浓,教师甚至有“臭老九”之称,仅在道士、和尚等闲杂人士之上,教师地位之低,从师风尚不浓,可想而知。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期,情况正如韩愈的朋友柳宗元所言:“自魏晋氏以下,人益(更加)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学生),作《师说》,因抗颜(态度严正不屈)而为师。世(世人)果群怪聚骂,愈以是得狂名。”(《答韦中立论师道书》)。韩愈在《师说》中所批判的“耻学于师”的坏风气,是在门第观念影响下产生的。门第观念源于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到唐代,改以官爵的高下为区分门第的标准。显贵之家称“高门”,卑庶之家称“寒门”。这对择师也有很大影响,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就普遍存在着“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韩愈针对这种错误观念,提出以“道”为师,“道”在即师在,是有进步意义的。二、联系背景,分析文章:这一教学环节,主要是疏通文章,着重分析几个重要字词:道、师、耻、之、于、学者、从而、所以等。并在文章疏通的基础上,分析文章内容。第一段:1、读准停顿\n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惑/而不从师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吾从/而师之2、学生质疑后理清思路:第一层:提出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为什么“古之学者必有师”?——因为教师的职责是传道受业解惑,人非生而知之者,不从师则无以解惑。第二层:提出择师的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小结:本段说明了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的标准。第二段:1、朗读时注意:本段中有一些“也”字放在句中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所以在“也”字后要有停顿;2、嗟乎!师道之不存也//久矣!——要读出慨叹、遗憾的语气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要读出悲叹现实、无可奈何的语气。3、学生质疑后理清思路:四个层次,四组对比古之圣人——今之众人择师教子——其身耻师小学——大遗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小结:这一段就是通过四组对比,采用正反对比论证,正面的事实说明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反面的事实说明了“耻学于师”的危害性。第三段:1、学生质疑后理清思路分论点:圣人无常师。为什么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呢?这一段和哪一段是相互照应的?——第一段中“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一段又以孔子的言行证明了这一道理。正因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所以圣明的孔子也会以苌弘、老聃等人为师;所以“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所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小结:本段文字仍然紧扣“师说”(师——从师学习)这一中心,以孔子的言行为论据,重申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孔子这样的圣人都要从师学习,我们有什么道理“耻学于师”呢?\n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第四段:此段文字说明了写作《师说》的缘起,但仍然与论证的中心联系得非常紧密——“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批时俗,嘉古道。从全文来看,这不仅仅是写给李蟠的,更是写给那些耻于从师的“士大夫之族”看的。总结:这篇文章在第一段提出了中心论点“学必有师”,提出了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的标准;在第二段用四组正反对比重申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耻学于师的危害;第三段以“孔子求师”再次说明“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道理;最后一段赞许了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行古道”的从师精神,说明本文写作这缘。总而言之,本文段段不离“师”、句句不离“师”,“师”字贯穿全文,论证非常严密。三、提出疑问,解决问题: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里,教师所要传的是什么样的“道”?——文中说李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这“六艺”指的是《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经书,“传”指的是对这些经书进行解释的著作。而这“六艺”正是儒家的经典著作。由此可知,这里的“道”指的就是儒家思想。2、“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这里的“古文”,指的是什么?——我国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形成的散文体例,包括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这散文在汉代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到了东汉以后,出现了“骈体文”,这种文体有着严格的格式,它不重视思想内容,只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束缚了文学的发展——到了唐朝,经陈子昂、韩愈、柳宗元、杜牧等人的努力,实现了文风、文体和文学语言的解放,推动了散文创作的发展。尤其是韩、柳二人,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改革文体和革新散文创作的理论主张,并成功地进行了创作实践,形成了一股文学变革的潮流。由于这种文体与当时正流行的骈体文相对立,所以称之为“古文”,后人把这次变革叫做“古文运动”。又由于这“古文”是对先秦散文的发扬,因此这“古”应该是先秦时期,两汉之前。3、本文有关“教师”的见解有哪些?其进步性、局限性表现在哪里?见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指出了教师不仅是教学生写字、断句的,更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但把教师“传道”的内容专于儒家思想,无论是在哪个时代,都是不合理的。\n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扩大了教师的范围,在现代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信息激增,每个都可以从他人那里接受信息,进行学习。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减轻了教师的神秘性、权威性和封建专制性,对自古以来的“师道尊严”提出了挑战。四、板书设计:一、正面论述: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的标准师说二、正反对比:从师的必要性和耻学于师的危害;三、正面论述:从师的必要性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道理四、批时俗------嘉古道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