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50 KB
- 2022-08-1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高中语文《五蠹》教案北京版选修2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作者“论世之事,因为之备”的观点。 (二)学习本文运用事件归纳观点的方法。 (三)体会本文汪洋恣肆的特点。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课文论述的中心是什么? 分析:课文以史实和故事作为论据,从正反两方面加以阐述,论证了治理国家必须随着情况的变化而有变易,即“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决不能盲目地“法先王”的道理,同时也提出实际的权势比空头的仁义更有效的看法。这些看法,体现了韩非以法治为中心,法、术、势相结合的思想,反对“是古非今”的历史观。(二)课文的思路和结构是怎样? 分析课文。1.《五蠹》节选部分共8段。第1段提出“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的观点,驳斥儒家“法先王”的保守主张。第2段从经济上分析古今之不同;第3段用对比例证说明禅让制度不能延续的原因;第4段用古今实例说明人们在经济方面的态度,进而影响着人们的政治态度。第5段、6段从社会思想文化的角度,说明“事异而备变”的现状;第7段以“当今于气力”作结。第8段提出:重视耕战,加强国力,以武力征服天下的主张。 就全文来看,8段的内容可以分为三部分。第1段为一部分,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用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的方法,说明了中心论点的正确性。第2、3、4段为一部分,从社会经济状况的角度,采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述法治应当适合时代的要求,反对政治上的顽固保守态度,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把社会斗争的根源归结为财寡人多,就有一定的局限性了)。第5、6、7、8段,是文章的第三部分,从社会思想文化的角度,采用对比论证的方法。 2.课文第1段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论证结构是怎样安排的? 分析:本段先列出古有巢氏、燧人氏因发明而被推举为王,中古鲧禹因治水之功而被推举为王,近古汤武因征伐之功而称王的历史事实,目的是为了下面的推理,即“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但作者推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得出“有美尧舜、鲧禹、汤武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的结论。这样就推论出当代“新圣”改革的必要性,得出本段的论点:“不期修古”。这一部分运用的是举例论证和分析论证的方法。而“守株待兔”的故事则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再次加以论证,作者用一句话将故事和论题结合起来,即“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文中的“笑”字也起到了联结作用,一个为新圣所“笑”,一个“身为宋国笑”,雄辩地提示了“法先王”观点幼稚可笑。 3.课文在论证方面有什么特色? 分析:作者善于从对客观事物的分析中得出结论。如从古代人们造屋、用火、治水的事实中,引出“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的结论。韩非的议论有分析具体、论证充分的特点。为了阐述一个观点,作者用了大量的论据,并作了具体的描述和分析,如对古代的社会情况,对尧和禹的生活艰辛都作了较为具体的述评。作者还采用设喻论道讲出居者、泽居者对水的态度,饥岁、穰年对食物的态度是就近取譬。这些都可以帮助阐明观点,同时也使文章生动、活泼。此外,《韩非子》的语言与其他先秦诸子相比,显得浅显通俗,说理明白,易为人们理解、接受。4.《五蠹》的作者韩非,是怎样集法家思想之大成而成为了法家代表人物的?这是人们长期以来一直在思索的问题(因为韩非师从的荀子,原是儒家学派最后的一位代表人物)。分析:《史记》记载,只说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其实,韩非生活的年代,正处于战国的末期,儒家的“仁政”观点、“仁者爱人”\n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的主张,已难以推行,诸侯纷争、恃强凌弱,武力兼并,战争频仍,已成为了当时社会的普遍实况。封建领主都感到了自己的统治地位摇摇欲坠,朝不保夕。为了维护他们各自的统治,加紧镇压老百姓,纷纷提出“法治”的主张。这个时期,最早的法治著作有郑国子产作的刑书,魏国李俚作的《法经》,申不害提出重术,慎到提出重势,商鞅提出更法。韩非在前代法家学派诸家学说基础上,集其大成,提出以法治为中心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思想。他说:“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韩非子•定法》)韩非称法令为“名”,以法赏罚叫“刑”,“人主欲将禁奸,则审合刑名。”(《韩非子•二柄》)韩非反对“是古非今”,《五蠹》篇中,他提出历史发展是人的作用,而不是神的作用,而且韩非重视历史发展的经济因素,集各家之长而汇成自己的思想主张,所以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学生自读课文。 1.导入方式:秦始皇说:“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这是对韩非著作的高度评价。我们现在读《五蠹》,全文千字左右,不及韩非著作总字数的百分之一,对秦始皇的这一评价可能很不理解。但猜一猜也是好的。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细读全文。 2.学生自读时,教师可以就文中提到的某些史实在黑板上画一个表,帮助学生记忆。 上古 有巢氏、燧人氏 (传说时代:前2550年以前) 尧、舜 (前2140年以前) 中古 大禹 (前2140~前2096) 近古 桀 (前1763~前1712) 纣 (前1099~前1067) 周文王与纣同时 今 楚文王 (前689~前677) 子贡 (生于前520年) (韩非说的“今”,指周代。“共工之战”年代不详,未列入。) 3.学生朗读全文一遍。 4.读后简答:秦始皇为什么说:“吾得见此人与之游,死无恨矣”?(韩非的改革主张非常投合秦始皇的心意。) (二)在教师指导下精读第1段。 1.逐句解说:①说有巢氏构木为避害,详说。②说燧人氏钻燧取火以代腥臊,详说。③大禹决渎弭平水灾,略说;“鲧”,虚位词,他没有决渎,见注解。④汤、武讨伐暴君,略。以上是叙述历史,详述上古,略说中古、近古,其时代距韩非近者八百年,远者二千三百年以上。⑤说鲧禹、汤武所笑,“今有……者”是假设句式。⑥说新圣所笑,也用假设句式。⑦从事实和假定事实中得出结论,“是以”表示下文述作者的观点。⑧述“守株待兔”故事。⑨点明故事寓言。 2.划分层次。 讨论问题:①本段提出了怎样的论断?(应当是“论事之世,因为之备”,“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是从反面提出。)②“不期修古,不法常可”的依据是什么?(上古、中古、近古的治道都不相同。)③“为鲧禹笑”“为汤武笑”“为新圣笑”这几句话的作用是什么?(用假设推理的方式论证“修古”“法常可”的治道不可取。)④“守株待兔”的故事删去后,是否影响这段话的完整性?(没有影响,出为论点、论据都已说清。)⑤\n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加上这个故事有什么作用?(增强文章的针对性,讽刺“修古”“法常可”的人,旗帜鲜明地反对守旧。) 小结层次大意如下: 第一层(开头至“汤武征伐”)说明上古、中古和近古的社会情况不同,治道也不同。 第二层(“今有构木钻燧”至“必为新圣笑矣”)用假设推理方式说明“修古”“法常可”的人的可笑。 第三层(“是以圣人不期修古”到结尾)归纳论点,并用寓言讽刺守旧的人。 3.从本段看韩非这篇文章的特色。 先让学生说说,然后教师归纳:①作者很看重历史发展的进程,不是一般地谈论改革与守旧,而是“观往者得失之变”,是对历史发展进程的总结,所以他的论点是有说服力的(他这种分析问题的立场和方法是贯穿全篇的)。②观点的表述极其简练。③从正反两面说理,逻辑十分严密。④对“假想的论敌”极尽其辛辣嘲笑之能事。 (三)向学生指示阅读方法并提出要求。 1.本文内容精辟,行文汪洋恣肆,需要读得仔细;但它是自读课文,课时有限。为解决这个矛盾,可采用精读示范(第一段)和学生自读(其余各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2.要给学生以必要的自读提示,包括:(1)本文具有相对的完整性,但毕竟是长篇论著的节选,不能用短论的一般模式来看待;(2)本文针对性极强,作者站在革新的立场,坚决反对当时流行的“修古”“法常可”“行仁义”等顽固守旧的主张,全文以“立”为主,“立”中有“破”;(3)文中论断较多,要弄清各个论断之间的关系,并从中找出主要的论断,为此,就必须首先弄懂“世”“事”“备”这三个基本的概念。 (四)指导学生自读2~8段,老师巡视,解答问题。 (五)检查自读效果。 检查的重点内容是: 1.结构的划分。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全文主旨:“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第二部分(第2~4段)说明“世”“事”“备”三者之间的关系,即“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 第三部分(第5~8段)分别论述“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2.作者的立场。 坚持改革,反对守旧。开头以“守株待兔”故事嘲笑“修古”“法常可”的人,结尾以“去偃王之仁”讽喻“仁义”不可行于当今,也是对顽固守旧派的嘲笑。 3.指出本文的进步意义和局限性。 以课本“自读提示”为依据。 4.比较阅读。 (1)《察今》中“循表夜涉”的故事,跟本文中“守株待兔”的故事在基调上有什么不同?(前者说的是守旧者的下场,后者更带讽刺性。) (2)这两篇文章的论述角度有什么不同?(前者着重说明“察今”的必要性,但涉及历史的内容不多;后者侧重总结历史的经验,从历史发展的规律说明改革的必要性。) 〖小资料〗 (一)关于作者。 韩非,即韩非子,约生于公元前280年,死于公元前233年,战国末期韩国人,荀况的学生,法家代表人物,为思想家,散文家。出身韩国贵族,见韩日益削弱,屡次向韩王进谏,主张变法图强,但终不被采纳;又因“为人口吃,不能说道”便发愤著书,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十余万言。其书传到秦国,甚得秦王赏识,后韩非至秦,被同学李斯(“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为不如非”《史记•\n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老子韩非列传》)等人陷害,死于狱中)。 (二)韩非思想简介。 1.韩非“集大成”的法家思想。 郑国子产作刑书,魏国李俚作《法经》,申不害提出重术,慎到提出重势,商鞅提出更法。韩非在前代法家学派诸家学说基础上,集其大成,提出以法治为中心,法、术、势相结合的思想。他说:“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韩非子•定法》)。韩非称法令为“名”,以法赏罚叫“刑”,“人主欲将禁奸,则审合刑名”(《韩非子•二柄》)。 2.韩非的历史观。韩非反对“是古非今”,《五蠹》篇中,他提出历史发展是人的作用,而不是神的作用。韩非重视历史发展的经济因素(见《五蠹》)。 (三)译文。 五蠹 上古时代,百姓少而禽兽多,百姓对付不了禽兽虫蛇;然而有圣人出现了,(他)架木为巢室,用来躲避这些祸患,于是,百姓很喜欢他,让(他)在天下作王,称他为有巢氏。(当时),百姓吃的是瓜果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百姓有很多生病的;于是,又有圣人出现了,(他)钻燧取火用来烤熟腥臊的食物,于是百姓很喜欢他,让他在天下作王,称他为燧人氏。中古时代,天下大水(泛滥),而鲧和禹(挺身率领百姓)疏通河道。近古时代,桀、纣残暴,(天下)混乱,而汤和武(起兵)讨伐(他们)。今天,如果有人在夏朝的时代再架木为巢和钻燧取火,定被鲧和禹嘲笑;如果有人在殷周时代再“发明”疏通河道一类的事情,一定被汤、武嘲笑。同此道理,那么,今天如果有人在当今时代再美化尧、舜、汤、武的治国之道,也就一定被新时代的圣人所嘲笑,所以,圣人不要求修行古人的治道,不必效法以往实用的方法,而应研究当代社会的情况,据此制定措施。宋国有一个耕田的人,田地里有(一棵)树桩子,一只奔跑的兔子撞到树桩子上,撞断了颈骨而死了,于是(这个人)就放下他的耒而守候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还能得到兔子——兔子是不可能再得到的,而(这个人)本身却被宋国人嘲笑。今天,妄图以先王的办法治理当代的百姓(的人),都是守候树桩子一类的人啊。 古时候,男子不耕种,草木的果实足以够(人们)吃的;女子不纺织,禽兽的皮毛也足以够人们穿的,不从事体力劳动,而养活(人们)的物资也很充足,百姓很少而物资有余,所以,百姓们并不(互相)争夺。所以,优厚的奖赏不必执行,重重的刑罚也不必使用,而百姓们自然就安定了。今天,人们有五个孩子不算多,孩子们又都有了五个孩子,祖父没死的时候就有了二十五个孙辈。所以,百姓很多而物资很少,从事的体力劳动极其辛劳,而供养(他们)的物资又十分缺乏,所以,百姓们就争夺起来;即使加倍地赏赐,不断地刑罚也不能避免祸乱。 尧治理天下的时候,茅草的屋顶参差不齐,柞木的椽子也无须削平,粗粝的饭食,野菜的羹汤,冬天穿小鹿皮的袍子,夏天穿麻布的衣裳,即使是看门人的衣服食物也不比他的差些。禹治理天下的时候,亲自拿着锹作为百姓的带头人,大腿上没有毛,小腿上也不生毛,即使奴隶的劳苦也不比他强些。由此说来,那么,古代让出天子职位的人,这是离开守门人的(生活)条件和奴隶的辛苦啊,所以,(他们)把天下让(给别人)也不值得称道;今天的县令,一旦本人死了,(他的)子孙们几代都乘车(而行),旧相识者也都很敬重他们。所以人们对于禅让啊,(古时)可以轻易地辞去天子,而今天的人却很难辞去县令,这是由于(他们之间所获得的利益)多少的实际情况不同啊。 \n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那些在山上居住而到深谷汲水的人们,祭祀的日子里拿水来相互馈赠;在洼地居住而苦于水涝的人们,雇佣他人来掘沟排水。所以,荒年的春天,幼小的弟弟也得不到吃的;丰年的秋季,疏远的客人也一定能吃好,这并不是疏远骨肉之亲而偏爱过路的客人,是由于物资的多少(给人们带来的)心情不同啊。所以,古代的轻视财物,不是由于仁德,而是由于物资丰富。今天(人们)的争夺,不是由于吝啬,而是由于物资缺乏。(古人)轻易地辞去天子,不是由于(他们)品格高尚,而是由于(天子的)权势微薄;(今人)重视仕进和托身于诸侯这类事情,不是由于(他们的)品格低下,而是由于(这种)权势很重。所以,(新时代的)圣人应首先研究财物的多少,考虑权势的轻重而推行(某种)政策,于是,刑罚轻并不算是仁慈,诛戮严也不算是暴戾,适合社会情况而行事罢了。所以,事情是因时代而形成的,而措施也就应该适宜于时代的实际情况。 古时,周文王处在丰、镐两地之间,土地方圆(只有)百里,但是,由于他推行仁义的政策而且安抚、感化西戎,于是在天下称王。徐偃王处在汉水东边,土地方圆五百里,(他也)推行仁义的政策,割让土地来朝拜(他)的有三十六个国家,然而,楚文王深恐(他强大起来)而危害自己,因此,出兵讨伐徐国,于是,消灭了(它)。因此,周文王推行仁义的政策而统一了天下,徐偃王也推行仁义的政策却丧失了自己的国家,这是由于仁义的政策适用于古代而不适用于今天的缘故啊!所以说,时代的情况变了,那么,办法也就应该不同了。 在舜的时代,三苗部族不愿归附,禹将要去征伐它,舜说:“不行。在上位的仁德不丰厚而要动用武力,这不是正义的行为。”于是,推行教化,(延续)三年,手持干戚而舞蹈,三苗才归附了。共工的那场战争,铁括短的可以直接打中敌人,铠甲不坚固的,就要被刺伤身体,这说明干戚这类兵器适用于古代而不通用于今天。所以说,实际情况不同了,办法也应该变化。 (由此可见),上古时代在道德上竞争,中古时代是在智谋上角逐,当今时代是在气力上较量。 齐国将要进攻鲁国,鲁国派子贡去劝说齐国,齐人说:“你的话不是不雄辩啊,然而我想得到的是土地呀!不是(你的)这些话所说的那些东西。”于是发兵攻打鲁国,把离鲁国都城城门十里的地方划为国界。可见,(徐)偃王由于推行仁义而灭亡,子贡由于雄辩智谋而鲁国割地,如此说来,仁义政策和雄辩智谋不是可以用来治理国家的办法。如果抛开偃王的仁德,废止子贡的智辩,征用徐国与鲁国的国力,用它来敌御万乘的国家,那么,齐国与楚国的欲望就不能在这两个国家推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