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MB
  • 2022-08-18 发布

花城版高中音乐鉴赏全册教案

  • 20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花城版高中音乐鉴赏全册教案(全套)第一单元音乐与生活第1节生命之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感受和体验伴随生命历程的各类音乐,感悟音乐在人类生命中的作用和意义。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初步感受音乐的容与风格特点,分辨出每首乐曲的表演形式。2、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记出《猎人送葬》主题音乐并分析其特点.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开始对鉴赏音乐产生兴趣,懂得大自然也有生命,作为地球公民应”珍爱生命,保护自然”.【教学容】1、欣赏三首以生命的开始-成熟-终结的音乐作品运用音乐要素分析特点.2、了解音乐小知识舞剧摇篮曲交响曲。3、了解三首作品的作者及创作背景.【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感悟音乐与人类生命的作用和意义.难点:让学生学会运用音乐语言分析音乐作品,通过聆听记录音乐片段.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平台教学课时:一课时.\n.一课前预习学案:1、摇篮曲又称催眠曲,原是母亲为使幼儿安静入眠而唱的一种歌曲。在各国、各民族、各地区的民间音乐中,都有很多悦耳动听的摇篮曲。后来作曲家们对摇篮曲的应用突破了原来只用于催眠的局限,逐渐发展成为在音乐会上表演的一种抒情歌曲,成为独具一格的音乐体裁。摇篮曲有它的自身特点,它的音乐形象一般都具有安宁、亲切、温存、抚爱、真挚的特点;曲调抒情、优美、静谧;旋律比较平稳,音域适中,不用过高过低的音,起伏不大;节拍形式多为2/4、4/4、6/8等复拍子,也有3/4拍子的,节奏、拍节不强调重音,但律动整齐,以适应表现摇篮徐缓、摇曳的特点。速度缓慢,大多是行板(Andante);力度较弱,一般不超过中强(mf);调式一般用明朗的大调式;演出形式一般为女声独唱。2、舞剧《鱼美人》首演于1959年,是由我国著名作曲家吴祖强和杜鸣心作曲,由当时在中国任教的前联著名舞蹈家彼·安·古夫和他的中国学生们集体编导。这部舞剧曾分别荣获中华民族二十世纪音乐和舞蹈的"经典奖",在美国、英国、俄罗斯和地区进行了成功的演出。《鱼美人》的故事情节是讲述海底美丽善良的鱼美人,爱上了人间勤劳勇敢的猎人,但是遭到了凶恶的山妖的阻挠和破坏,在人参老人的帮助下,猎人和鱼美人终于战胜了山妖的魔法,结成一对幸福的伴侣。3、交响曲是器乐体裁的一种。管弦乐队演奏的大型(奏鸣曲型)套曲。源于意大利歌剧序曲,海顿时定型。基本特点为:第一乐章快板,采用奏鸣曲式;第二乐章速度徐缓,采用二部曲式或三部曲式等;第三乐章速度中庸或稍快,为小步舞曲或诙谐曲;第四乐章又称"终乐章",速度急速,采用回旋曲式奏鸣曲式等。二【导学过程】导入:首先引导学生大自然声音分为:乐音噪音.\n.人们都说:|”音乐源于生活而高与生活,”音乐与生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音乐贯穿与人生旅程,那么音乐与生活有着怎样的联系呢?人们从诞生起音乐伴随人生重要的三个阶段即出生、婚礼、葬礼,生命之歌这一节主要描述从生命诞生开始到生命成熟直到生命终结的三个过程,作曲家运用音乐带给我们的三种感受,下面我们来聆听三首音乐作品.三【新授】:(一)生命诞生:1让学生唱出所知道的摇篮曲.2聆听<<摈榔树下摇网床>>思考:(1)作品的演唱形式?童声合唱\女生独唱(2)运用音乐三要素分析此曲?速度旋律节奏(3)摇篮曲的特点?曲调柔美节奏平稳富有摇晃感3复听感受:师生共同哼唱并体验摇篮曲特点?4介绍京族:《摈榔树下摇网床》是广西壮族的京族民歌(二)生命成熟:1聆听思考:我们从摇篮中慢慢长大慢慢成熟,结婚的时候需要怎样的音乐?聆听<<婚礼场面>>思考:它所描绘的场景,情绪节奏旋律又有怎样的特点?(参考课本的谱例)喜气热闹的婚礼场面,从音乐中感受喜悦兴高采烈的情绪,节奏为快板,有锣鼓点的节奏音型.2乐曲结构分析:变奏曲式结构:A-A1-A2A1-A2是主题的变奏,通过节奏旋律的变化加以改编..\n.3了解作曲家:课本吴祖强杜鸣心的简介及主要作品4复听:师生共同感受节奏的特点(三)生命终结:1聆听音乐:让学生回忆乐曲的旋律是根据哪首儿歌改编的?两只老虎2让学生对比聆听两段旋律,听辩乐曲调性的不同?<<两只老虎>>大调<<猎人送葬行列>>小调3分组对比演唱:4在老师的指导下把旋律记下来:(略)在指导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拍号音符力度记号等简单的音乐知识5引导探究:1<<猎人送葬行列>>与传统意义的葬礼音乐有何不同?2作曲家运用什么手法,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3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音乐小知识交响曲?三拓展:播放<<地球之歌>>让学生看视频感悟生命不仅是人类所有,大自然也同样拥有,让我们珍惜生命,爱护自然.四小结与作业真正的艺术没有任何例外,它直接来自心,来自对生活的经验,对生活的思考与实践.-艾夫斯.\n.作业:以<<音乐与我>>为题,写下感受,下节与同学共享.7、【每月一歌】学唱《欢迎你》第一节生命之歌【教学目标】1.愿意感受和体验伴随生命历程的各类音乐,感悟音乐在人类生命中的作用与意义。2.能初步感受音乐的容与风格特点,分辨出每首音乐的表演形式;3.能唱出并记录《猎人的送葬行列》的音乐主题。4.开始对音乐鉴赏产生兴趣,懂得大自然也有生命。作为地球公民应“珍爱生命,保护大自然”。【预习容】1.《槟榔树下摇网床》黄淑子词文进曲渔民生活的一个场景.海风、槟榔树、网床??将一派鲜活的南国风情展现于眼前。“槟榔树下摇网床”像淡淡的一抹斜月,穿过了高高的槟榔树影,映照在窗棂上;像微微的一阵清风,越过了绿绿的稻草原,吹拂在脸颊上;柔柔的一首摇篮曲,传送出暖暖的爱意,安抚了所有疲惫的心。前奏纯净的录音,柔美的和声,使人一听便沉浸在前所未有的宁静中,享受着云般的轻柔使烦扰尽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创作出。2.《婚礼场面》(舞剧《鱼美人》片段)吴祖强、杜鸣心作曲.\n.剧情介绍:海底的鱼美人每天早晨都上岸来欣赏人间的生活,眺望她爱慕的青年猎人。但是,山妖盯着鱼美人,并且把她抢走。青年猎人在森林里打猎,从凶恶的老虎爪下搭救了人参。人参与他结成友谊,表示他需要时给他帮助。深夜,猎人看见山妖带着鱼美人飞过。他拉弓向妖射箭,鱼美人落到勇敢的青年手上。他惊叹她的美貌,而她则感猎人的搭救。他们产生了爱情。但是山妖没有放弃占有鱼美人的恶念。他突然出现,迫使鱼美人隐入海中。猎人到处寻找鱼美人。但是山妖施展魔法,让他坠落海里淹死。山妖高兴地狂笑??群鱼找到落海的猎人。她们把鱼美人领到他身旁,齐心协力救活了猎人,并且推举他做海王。猎人表示人间的劳动生活是如此美好,他不愿在海中为王。于是猎人同鱼美人回到人间,在亲友的欢庆中举行了婚礼。山妖穿着隐身衣来破坏婚礼。最后,他化身为道人来陷害这一对恋人,并又把新娘抢走。阴森的妖洞里,山妖向鱼美人强求爱情,遭到鱼美人的坚决拒绝。猎人靠了人参的帮助找到山妖住的地方,忠实于爱情的猎人,战胜了山妖所变幻的一切魔法,救回了鱼美人。作者介绍:吴祖强作曲家。原籍武进。1927年7月24日生于。1952年在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后,赴联留学,入莫斯科国立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系学习。1958年毕业归国,在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78年任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1982年任院长。1985年起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1986年5月至1989年12月任中国文联党组书记,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执行副主席。吴祖强作有管弦乐、协奏曲、舞剧、大合唱、室乐、独奏曲等各种体裁和形式的音乐作品,其中较重要的有:弦乐四重奏、交响音画《在祖国的上》、清唱剧《与洪水搏斗》,以及与杜鸣心合作的舞剧《鱼美人》、《红色娘子军》的音乐和与德海合作的琵琶与管弦乐队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等。此外,他曾将著名的传统乐曲《二泉映月》、《听松》改编为弦乐合奏曲,《江河水》改编为二胡与管弦乐队合奏曲,《春江花月夜》改编为琵琶与管弦乐队协奏曲,很受观众欢迎。杜鸣心(1928~)作曲家,潜江人。1939.\n.年被行知从保育院选拔到育才学校学习音乐,在贺绿汀、任光、继森等指导下学习钢琴、小提琴和其他音乐基础知识,并创作了讽刺歌曲《薪水是个大活宝》,在当时国统区的运动中发挥过作用。建国后,赴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回国后在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任教。创作上偏重于器乐体裁,主要作品有舞剧《鱼美人》、《红色娘子军》(均与吴祖强全作)的音乐,交响诗《飘扬吧,军旗》,交响音画《祖国的南海》和《青年交响乐》等。另外,他还写过一些电影音乐和铜管音乐。其创作注重配器的色彩,和声手法较丰富。3.《猎人的送葬行列》(《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这是一本童话故事中的插图,奥地利的孩子们全都知道它。一群森林动物抬着去世猎人的灵枢送往墓地,兔子拿着小旗,走在它前面的是一队波希米亚音乐家,猫、蟾蛛、乌鸦等为他们伴唱,牡鹿、鹿、狐狸及森林中其它飞禽走兽尾随送葬行列,作出各种令人发笑的姿态。作曲者的意图是使音乐交替表现讽刺性的欢乐和不可思议的阴郁。作者介绍:古斯塔夫·马勒(GustavMahler,1860-1911),杰出的奥地利作曲家及指挥家。出生于波希米亚的卡里什特,童年即显露音乐的天才,六岁参加钢琴比赛,八岁已能为别的孩子教课,十五岁进维也纳音乐院学习,后改学作曲及指挥。1885在莱比锡指挥门德尔松的清唱剧《圣·保罗》获得巨大的成功,后被聘为布拉格歌剧院指挥。还曾在莱比锡、布达佩斯、维也纳等地歌剧院任指挥,遂成为当代最伟大的指挥之一,是现代音乐会演出模式的缔造者。1907年脱离歌剧院,旅居美国,先后任大都会歌剧院的乐队和纽约爱乐乐团的指挥。工作之余从事创作,共写了十部交响曲、四部乐队伴奏的声乐套曲、一部清唱剧及五首歌曲。马勒的交响曲在形式上具有构思宏伟,规模庞大的特点,只有巨型的交响乐队才能演奏;在风格上,他力求发展维也纳古典交响乐的传统,作品现象鲜明,题材渊源于维也纳民间风格性音乐,而且,除《第一交响曲》外,他的交响曲都加入了人声合唱,大大丰富了交响乐的表现力,对二十世纪音乐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的许多作品体现了他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理解。代表作有交响乐《巨人》、《复活》和《之歌》等等。4.《第六交响曲》(悲怆)本曲大概在1893.\n.年八月末至九月间完成,为作者的代表作。柴科夫斯基自认为这部交响曲是他一生中最成功的作品,也是他最得意的杰作。本曲首演于同年的十月二十八日,六天之后,作者不幸染上霍乱,与世长辞。本曲终成为柴科夫斯基的“天鹅之歌”。这首交响曲正如标题所示,强烈地表现出“悲怆”的情绪,这一点也就构成本曲的特色。柴科夫斯基音乐的特征,如旋律的优美,形式的均衡,管弦乐法的精巧等优点,都在本曲中得到深刻的印证,因此本曲不仅是柴科夫斯基作品中最著名、最杰出的乐曲之一,也是古今交响曲中第一流的精品。本交响曲旨在描写人生的恐怖、绝望、失败、灭亡等,充满了悲观的情绪,而否定了一切肯定、享受人生的乐观情绪。作者在本曲中也刻意描写了人们为生活而奔忙的情景,但他揭示了一个永恒的真理——死亡是绝对的、无可避免的,而生活中的所有欢乐都是转瞬即逝的。作者所体现出的这类情绪,实际上反映的是在沙皇俄国末期,俄罗斯人民处于一种被压抑状况下的真实心态。作者介绍:柴可夫斯基(1840——1893)俄国作曲家,生于贵族家庭,5岁开始学习钢琴,10岁被送到法律学校去读书,毕业后在司法部工作。然而,他本人并不喜欢这个职业,后入彼得堡音乐学院跟安·鲁宾斯坦学习作曲,毕业后赴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以后在梅克夫人资助下,摆脱繁重的教学工作,专心从事创作。他创作的作品中,有大家所熟悉的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和交响诗《罗密欧与朱丽叶》、《悲怆》等。他的音乐充满心情感和戏剧力量,不仅深为专业音乐工作者喜爱,而且也为广大群众所赞赏。【音乐知识】摇篮曲:原是母亲抚慰小儿入睡的歌曲,通常都很简短。旋律轻柔甜美,伴奏的节奏型则带摇篮的动荡感。许多大作曲家如莫扎特、舒伯特、勃拉姆斯都写有这种歌曲。由于音乐平易、动人,常被改编为器乐独奏曲。此外也有专为器乐写的摇篮曲。舞剧音乐:作曲家为各种类型的舞剧所写的音乐。它把舞剧的戏剧构思体现为鲜明的音乐形象,并为舞蹈提供在感情形象和动态性节奏,塑造个性化的人物形象。.\n.交响曲:一种用奏鸣套曲形式写成的大型管弦乐体裁,形成于欧洲18世纪的古典乐派时期。17~18世纪,在意大利歌剧序曲基础上,演变为快、慢、快三个独立的乐章,而后加入一首小步舞曲,形成了由四个乐章构成的典型的古典交响乐样式。【基础训练】1.《槟榔树下摇网床》是省的民歌,这首歌曲的体裁是。2.《婚礼场面》是一首,出自于舞剧,作者是、。3.《猎人的送葬行列》是国作曲家的作品,他一生共写有部交响乐。4.《第六交响曲(悲怆)》是国作曲家的作品,列举出他其他的作品两部、。【导学过程】1.基础训练音乐知识的反馈。2.聆听《槟榔树下摇网床》体会摇篮曲的风格特征。3.聆听《婚礼场面》结合舞剧音乐的相关知识,体会出中国风格的作品在表现婚礼场面时所表达出的欢快节奏。4.仔细聆听《猎人的送葬行列》,说出它改编自哪首熟悉的儿歌?5.《猎人的送葬行列》改编的这首儿歌跟原来的儿歌有什么区别?进一步体会作曲家改编这首作品的巧妙。6.聆听《第六交响曲(悲怆)》,结合作品的创作背景仔细体会作品音乐的表达。7.巩固练习.\n.摇篮曲:原是母亲抚慰小儿入睡的歌曲,通常都很。旋律轻柔甜美,伴奏的节奏型则带摇篮的。许多大作曲家如都写有这种歌曲。《猎人的送葬行列》改编自儿歌,不同的是作者将原曲的大调式改为。【拓展与探究】在你的人生中,也许会有许多音乐感动大家。请大家分别找出在已经历过的岁月里感动过你的歌,并饱含深情的演唱。第一单元音乐与生活第2节情感之声【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感受和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情感,感悟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分辨出音乐的段落、体裁、演奏乐器及表演形式。2、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分析沃尔塔瓦河的主题音乐并根据图片划分段落.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主动搜集表达不同情感的歌曲向同学介绍【教学容】4、欣赏三首不同情感的作品运用音乐要素分析特点.5、了解音乐小知识合唱、交响诗套曲。6、了解三首作品的作者及创作背景.7、学唱阳关三叠主题。【教学重点、难点】.\n.重点:感悟音乐与情感的作用和意义.难点:让学生学会运用音乐语言分析音乐作品,学唱曲谱.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平台教学课时:一课时一课前预习学案:1歌曲背景:德沃夏克《母亲教我的歌》作于1880年。原作为一首歌曲,是作者所作的包括八首歌曲在的歌曲集《吉普赛之歌》中的第四曲。本曲后来被改编为小提琴、大提琴等乐器的独奏曲以及管弦乐曲、合唱曲等形式。除了大量的器乐作品之外,德沃夏克还创作了不少歌曲,其中歌曲集《吉普赛之歌》被认为是他歌曲创作的顶峰。所有的歌词均取自波希米亚抒情诗人阿多尔夫·海杜克(1835-1923)的诗篇,本曲是其中流传最广的一首。在行板速度上轻轻流动的旋律,带有摇篮曲的摆动感,句尾的切分节奏和大跳音程更增强了波浪式的起伏感,曲调温和亲切,表现了对往事的怀念。当这一抒情的旋律再现时,前两句增加了一些装饰变化,后面的乐句则有新的发展,形成了全曲的高潮,流露出一种难言的伤感,催人泪下。最后乐曲用哀婉动人的旋律终曲,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2阳关三叠背景:古代琴歌。唐代著名歌曲,歌词即王维诗《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轻轻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因诗中有“阳关”(今敦煌南、玉门关南)、“渭城”(今市东北)两地名,故又称为《阳关曲》、《渭城曲》,“阳关”也成为送友酬唱的代名词。三叠指的是全曲三段基本上是一个曲调变化反复三次。全曲曲调纯朴而富有激情,略带淡淡的愁绪,表达了离情别意及对远行友人的关怀。3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创作背景:此曲是斯美塔那的代表作,创作于1874-1879年间,在音乐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历来被认为是捷克民族交响音乐的起点。作品中充满了爱国的热情,乐曲结构宏伟绚丽,音乐形象富有诗意。斯美塔那是在丧失了听力后用心灵谱写这组作品的,并在每个乐章都加上了容的说明。1874年的一个秋天,后来被誉为“捷克音乐之父”的斯美塔那,慢慢地走上查理大桥。此时的斯美塔那已完全耳聋,可怕的是他患上了一种“啸鸣性”.\n.耳疾,发作起来,满耳全是尖锐的啸鸣声,他被疾病折磨得痛苦万分,他已厌世,他想结束自己的生命。“那天清晨,我缓缓地走向大桥,没有人知道我想干什么,就在这时我突然听见了伏尔塔瓦河的激流在撞击查理大桥的声音??”,斯美塔那惊喜地扑向桥栏,眼睛紧紧地盯着瑞急的河流,他的热泪夺眶而出,一段优美的旋律在他心中响起??。3了解作者:德沃夏克斯美塔纳(略)二【导学过程】导入:1很高兴和同学们一同走进这节音乐课,今天的主题是情感之声。设问:人类的情感有哪些?母爱、友情、爱情等2聆听流行歌曲片断请学生说出哪种情感?《朋友》《懂你》《好大一棵树》二新授:通过学案引导学生分析三首作品(四)<<母亲教我的歌>>:1播放歌曲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2对比小提琴版探究找出作品的异同?讨论喜欢哪个作品,为什么?3组织评论乐曲再重复时候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4请同学介绍曲作者。(五)《阳关三叠》:1聆听思考:作品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何为三叠?作品中两段插部音乐在表达情感中的作用?(见学案)2学唱第一叠主题。3小知识:合唱(六)《沃尔塔瓦河》:.\n.1了解斯美塔那和民族乐派:见学案2视频了解《沃尔塔瓦河》创作背景以及留经的地区.3聆听乐曲片段选择相应图片及不同的乐器:山涧小溪长笛单簧宽广的河舞会单簧小提暮色中的河小提单簧峡谷激流铜管打击奔流的河单簧小提4分段聆听,老师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力度速度情绪的变化?5音乐小知识:交响诗(学案)三拓展:播放<<感恩的心>>让学生看视频学唱并做手语,感悟母爱的伟大,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感恩社会\学校\父母,懂得珍惜生命.四小结与作业1小结: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最善于表达人类复杂而细腻的情感世界,在漫漫人生路中,音乐以其独有的方式抒发着人类各种不同的思想感情,让我们做有心人去感受人类中不同的情感.2作业:搜集整理关于友情的歌曲推荐给老师和同学.第一单元音乐与生活第二节情感之声(2)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乐意感受和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情感,感悟:“音乐是情感的艺术”。2、能听辨出音乐的段落、体裁、演奏乐器及表演形式。.\n.3、主动搜集一首或几首表达不同情感的乐(歌)曲,向同学推荐介绍,愿意用口头描述或写短文的形式与同学交流鉴赏音乐的心得与见解。4、熟悉并能唱出《欢乐颂》、《沃尔塔瓦河》的音乐主题。教学重点:通过音乐表现要素的分析,引导学生学会鉴赏、理解以及表述音乐的情绪、情感,领悟:“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教学难点:听辨音乐的段落、乐器及体裁;理解音乐的情感涵。教学过程:一、导入观看视频《精忠报国》问: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音乐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歌曲表达了热爱祖国、立志报效祖国的思想感情,旋律激昂,节奏有力,令人振奋。)二、展开环节(一)《沃尔塔瓦河》1、提出问题:什么是交响诗?(学生通过学案预习回答问题。)教师总结交响诗特点:(1)单乐章,(2)音乐具有描写性、叙事性、抒情性、戏剧性(3)属于标题音乐(4)题材来自文学、诗歌、戏剧、绘画2、介绍作者:斯梅塔那BedrichSmetana(1824--1884).\n.捷克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贝德叶赫·斯美塔那,被誉为“新捷克音乐之父”,是捷克民族乐派的奠基人。在体现音乐的民族性方面,斯美塔那将捷克民间音乐元素融入其作品。在其作品中,他极少直接采用民歌主题,却处处充满了浓郁的捷克民族音乐的风格及意味。斯美塔那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精神的作曲家,这种精神明显地体现在他的音乐中。主要作品有《被出卖的新娘》、《达里波》等近10部。器乐作品中,标题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最著名,它像一幅富于诗意的画卷,抒发了对祖国深沉挚爱的感情。这部在立意和结构上均有创作的作品成为后来史诗性交响写作的本。3、作品背景介绍:沃尔塔瓦河是捷克境最大的河流,由南向北纵贯美丽富饶的国土,是捷克民族繁荣富强的摇篮,在捷克人民心目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交响诗《沃尔塔瓦河》是斯梅塔那晚年创作的标题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二乐章(全曲共有六个乐章),是作曲家遭到耳聋不幸以后开始创作的,它表现了作曲家非凡的毅力和热爱祖国的高贵品质。斯美塔那曾为《沃尔塔瓦河》的容写下如下的文字:“······两条小溪流过寒冷呼啸的森林,汇合起来成为沃尔塔瓦河,向远方流去。它流过响着猎人号角回响的森林,穿过丰收的田野。欢乐的农村婚礼的声音传到它的岸边。在月光下水仙女们唱着蛊惑人心的歌曲在它的波浪上嬉游。······沃尔塔瓦河从斯维特扬峡谷的激流中冲击,在岸边轰响并掀起浪花飞沫。在美丽的布拉格的近旁,它的河床更加宽阔,带着滔滔的波浪从古老的维格拉德的旁边渡过······”作者通过《沃尔塔瓦河》的音乐,形象地描绘了上述种种动人的大自然景色,热情地歌颂了他的祖国。4、完整欣赏乐曲(设计意图:初步感知,建立对音乐作品的整体感知和体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提到:“音乐鉴赏”.\n.模块的教学,无论采用何种形式或方法,都应坚持以聆听音乐为主的教学原则,倡导对音乐作品整体性的感知和体验。)乐曲为e小调,6/8拍子,快板,较自由的奏鸣曲式结构。音乐形象:两条小溪——河流形成——穿过田野——婚礼场面——晚上的河流——醒的河流——圣约翰峡谷——布拉格——远去5、分段欣赏,展开想象,并口头描述音乐所表现的画面,谈谈感受。(1)沃尔塔瓦头的山泉潺潺而流。开始有一较长的引子,它先由两支长笛互相衔接轮奏着波动的音型,随之加进了两支单簧管,奏着与长笛反向流动的音型。小提琴清脆的拨弦和竖琴晶莹的泛音,犹如清泉涌出地面,然后欢畅的向前奔流,时而冲击在山石上,溅起浪花水沫,时而在下,闪耀着点点银辉。(2)两条小溪汇合在一起向前奔流,逐渐充满力量形成巨大洪流,这就是沃尔塔瓦河的主题——一支朴素的捷克民歌,充满迷人的诗意和壮观的美。(小提琴演奏的主题,抒发着作者对沃尔塔瓦河无限深情的爱。)(3)森林狩猎——音乐的洪流继续向前奔腾,它们穿过回响着猎人号角的森林,倾听作者用了什么乐器,什么音色、节奏来表现。(圆号、小号来表现狩猎的号角声,大调色彩、八六拍的节奏)(4)乡村波尔卡舞曲——一个村庄出现在河岸上,传来民间波尔卡舞曲,它纯朴、明朗、典雅、活泼,表现了村民们的婚礼场面。思考:乐曲用了何种乐器?什么样的力度变化?(单簧管和小提琴,由弱渐强,又由强渐弱,给人一种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去的感觉)(5)月光下水仙女起舞——夜幕降临(大管)。这段音乐描绘民间神话传说中的水仙女的舞蹈,宁静而又神秘,表现在朦胧的月色中,一群美丽的水仙女在河中出现,悠扬地歌唱。(引导学生注意聆听:长笛和单簧管不停地吹奏者由引子变化而来的流动音型,示意着河流仍在夜幕中不停的流淌。)提问:请问乐曲用什么乐器演奏,色彩如何?(小提琴在高声区加弱音器演奏,描绘了水波和仙女的舞姿,色彩朦胧而神秘。).\n.(6)黑夜将逝,沃尔塔瓦河的主题在黎明中出现,音乐进入再现部。沃尔塔瓦河继续向前奔流,逐渐紧起来的音乐,预示人们即将遇到险恶的考验。(7)圣约翰峡谷——这段音乐是全曲戏剧性的高潮,沃尔塔瓦河经过险峻的峡谷时,与拦路巨石顽强地搏斗。喻示着捷克人民不畏强暴、勇敢战斗直至胜利的精神。思考:音乐形象用什么乐器表现?力度和情绪又如何?(乐队全奏、铜管乐、打击乐突出,力度加强,情绪紧)(8)终于,滔滔河水冲出了险境,景色豁然开朗,音乐进入再现部的尾声。音乐更加宽广妩媚动人,充满了欢乐和力量。最后,在小提琴上奏出波动的旋律,宛如河水从容的向远方流去······(二)《欢乐颂》1、提出问题:谈谈你所认识的贝多芬。2、教师总结: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对世界音乐的发展(从古典主义时期到浪漫主义时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世人尊称为“乐圣”。贝多芬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伟大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集中体现了他那巨人般的性格,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进步思想,它的革命英雄主义形象可以用"通过苦难--走向欢乐;通过斗争--获得胜利"加以概括。他的作品了既壮丽宏伟又极朴实鲜明,它的音乐容丰富,同时又易于为听众所理解和接受。贝多芬的音乐集中体现了他那个时代人民的痛苦和欢乐,斗争和胜利,因此它过去总是那样激励着人们,鼓舞着人们的斗志,即使在现在也使人们感到亲切和鼓舞。主要代表作品:《第九合唱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三、第四、第五皇帝钢琴协奏曲》、《月光钢琴奏鸣曲》、《悲怆钢琴奏鸣曲》、《庄严弥撒曲》等等,这些都是摆脱古典主义束缚、展现自由、热情奔放的美丽乐章。.\n.3、观看视频大型合唱《欢乐颂》(1)提问: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这首歌曲的旋律、节奏有什么特点?(歌曲的情绪热情而庄重。旋律进行以级进为主,速度为中速。)(2)歌曲中出现了几种演唱形式?(独唱、重唱、齐唱、合唱等。)4、学唱《欢乐颂》主题。1=D3/43345︱5432︱1123︱3.22-︱3345︱5432︱1123︱2.11-‖(主题旋律朴素平凡,具有民歌和通俗歌曲的特点,揭示了贝多芬最真挚的情感。)5、情感教育介绍贝多芬《第九交响曲》首演时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习作曲家坚韧的意志品质,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发扬不畏困难的精神。1824年5月7日,《第九交响曲》与《D大调弥撒》在维也纳由耳聋的贝多芬亲自指挥首演,其盛况正如罗曼·罗兰在《贝多芬传》中描写的:“······获得空前的成功。情况之热烈,几乎含有暴动的性质。当贝多芬出场时,受到群众五次鼓掌欢迎,在如此讲究礼节的国家队皇族的出场,习惯也只用三次的鼓掌礼。因此警察不得不出面干涉。交响曲引起狂热的骚动。许多人哭起来,贝多芬在终场以后感动的晕过去”。贝多芬的伟大作品和他那不畏强暴的精神,以及他对当局的批评和嘲讽,成为当时思想界唯一的自由之声。三、拓展欣赏歌曲《乡音乡情》.\n.四、小结通过对两个作品的鉴赏是我们体验到作者对祖国乃至对全人类的的崇高的热爱。音乐是人心世界的表露,是人情感的抒发,正如卢梭所说:“旋律可以在人心灵深处激起各种各样的情感。”也希望这些音乐能够使同学们更深刻地感受生活、体验生活中的真谛。五、巩固练习(作业纸)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介绍的是第二节“情感之声”的第二部分,容包括“沃尔塔瓦河”和“第九交响曲(合唱)”。由于每个班的教学进度不太一样,这一周有三个班学习了这两个作品。通过这三节的课堂教学效果及反馈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成功之处:(1)导入歌曲《精忠报国》,歌曲的歌词和旋律都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感觉,与本节课两个作品的风格一致,表达了对祖国对全人类的爱。(2)教学方法。在欣赏“沃尔塔瓦河”时,采用了边介绍边聆听的形式(之前总怕这种方法会干扰学生的正常欣赏),通过课堂反应来看,并没有干扰学生,而是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并引起了学生的关注。(3)让学生自主介绍作曲家贝多芬。在这个环节,我没有抱太大希望,总以为学生对此一无所知,但学生的表现令我很意外,他们对作者的了解很透彻。所以我们要充分的相信学生,让学生自己做主。2、不足之处:(1)没有引导学生了解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的其他五个乐章,略感不足、不完整。(2)乐曲用e小调表现了音乐的柔美感觉,这一点没有明确点出,不能与前面所学的大小调形成复习巩固。.\n.(3)“合唱”视频的选择不太恰当,虽然选择了中文演唱,学生能够听懂,但毕竟不是原版演唱,在气势和直观感觉上不占优势,反而显得效果不好。(4)最后的时间有些仓促,学唱环节展开得不好,学生没有完整地参与进来,气氛也不够。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设计中,还应更加严谨,尽可能的达到目标,使学生在欣赏和实践活动中获得情感体验。第三节生活之音[教学理念]从生活中的音乐及音乐形象切入,从学生的需要和发展出发,提倡学生自主性参与和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以一种“快乐”的心态去学习,发展学生认识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把握音乐来自生活,生活离不开音乐的密切关系。并在其中享受美的愉悦,得到情感的冶。在学习中获得生命的愉悦。[教学目标]1、接触一些伴随人类生活的各种音乐,思考作曲家如何运用生活中的各类素材创作音乐作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音乐,同时感悟到:“音乐就是生活,生活就是音乐。”2、认识音乐作品的体裁、演奏演唱形式,了解钢琴组曲、标题音乐等。3、熟悉《钟》的音乐主题。4、能从《永恒的水》的观赏中受到启发,积极参与创作一首“纸乐”。5、能从音乐音响感知中获得愉悦与快乐,获得感悟与启发。[教学重点]感受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思想,提出问题进行探究。[教学难点]结合第一节课讲到的音乐语言,利用音乐要素去创作“纸乐”。[教学方法].\n.聆听法、讨论法、设疑法、对比法等。[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歌谱、钢琴、录音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1、播放《破铜烂铁敲起来》,让学生看后谈感受,创作依据:不同的节拍、节奏,不同的色彩。师:如果我们去感悟;去发现,身边处处有音乐,都用了什么手法?灵感——培养创造性。2、拿出你的钥匙,如何把钥匙变成音乐呢?师:报纸被不耐烦的翻阅时的哗哗声,塑料购物袋被用双手揉搓后的窸窸窣窣声,刀片在钢锯锯齿上刨过的吱吱声等等,生活中的各种噪音和艺术形式中找到平衡点。成员在台上穿得破破烂烂,他们东西望,或者嘴里叼着香烟在打牌,或者拿着扫把铁桶边扫边闹??总之,像是都市里普普通通的年轻人,可见,如果我们去感悟,去发现,身边处处有音乐。三、新授课:1、下面请同学们分别听两段音乐,并为他们设计标题。(1)《盖邮戳的音乐》师:这段音乐录制于非洲的加纳大学邮局,两个邮政工人一边吹口哨,一边做着盖邮戳的工作。设问:大家都听见了什么声音呀?生:讨论回答。.\n.师:枯燥的工作增加了音乐的感觉,增加了节奏感,使得乏味的工作变得又去。在这种情况下,工人们认为这是在工作情况下,工人们就不知不觉地把生活变为艺术了,但那些工人们认为这是在工作而不是在表演音乐,经过这个工作场所的人也很少注意到这个“音乐”,音乐已经渗透到日常工作中。请同学们为这段音乐起名《》。(2)欣赏乐曲《打字机》设问:作曲家抓住了什么特征?请同学们给这段音乐设计标题《》。生:讨论回答。师:美国作曲家、指挥家安德森的《打字机》,作者独具匠心的用打字机作为节奏乐器,又采用了管弦乐器表现音乐,描绘了乐大城市办公大楼中喧嚣的打字机省和繁忙的办公场面。(3)欣赏乐曲《蚊子之舞》设问:作曲家抓住了什么特征?生:讨论回答。师:总结学生的答案。2、《钟》钢琴独奏设问:钟有什么样的特点?它的节奏是怎样的?音色是怎样的?作者是怎样运用钢琴的特点来表现钟声的?生:讨论后回答。师:进行总结。播放云迪《钟》(1)乐曲分析:三段体曲式,主题变化和反复。用钢琴音区清脆悦耳的音色和顿音奏法形成的短促有力的音响,组成了一串生动逼真的小钟的鸣响。.\n.用钢琴高音区的音色特点奏出不同节奏的钟声。A:钟的主题:B:中段主题:两个主题交替变奏形成了高难度的辉煌华丽的段落。(2)作者介绍:斯特:学案导学(3)拓展:标题音乐:学案导学3、《永恒的水》:(1)播放《卧虎藏龙》音乐片段,引出作曲家谭盾,并利用学案简单介绍谭盾。(2)听《永恒的水》无画面的,让学生探究:作曲家用什么创作手法使水发出这种声音,变成音乐的?然后再看视频,让学生记住每一个画面(抓水、拍打、敲??)(3)思考:在《永恒的水》中,你所听到的恰恰是你从没听到过却天天拥有的,为什么再平常的东西却能产生巨大的听觉冲击呢?(宣扬环保)(4)谭盾:获奖全记录(进行学案导学)。四、拓展与探究:自己创作一段纸乐:要求学生讲出构思,利用音乐要素去创作。(1)揉、抖、拍、撕,如何表现下雨的过程。(2)扇、跺脚、字典开合声。.\n.(3)敲、弹、开合。五、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所听到的音乐都是作曲家运用生活中的素材创造的音乐。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音乐来源于生活并真实地表现生活,让我们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也去做个有心人,从生活中不断地去发现音乐,做一个热爱音乐艺术的人??六、课后延伸:“真正的艺术没有任何例外,它直接来自心,来自对生活的经验,对生活的思考与实现”,请同学们对这句话进行理性思考,用写短文的方式加以评价说明。第3节生活之音(2)【教学目标】1、接触一些伴随人类生活的各种音乐,思考作曲家如何运用生活中的各类素材创作音乐作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音乐,同时感悟到:“音乐就是生活,生活就是音乐”。2、认识音乐作品的体裁,演奏演唱形式,了解钢琴组曲、合唱组曲音乐;3、熟悉《里莫日的集市》《赶摆路上》的音乐主题;【教学容】1、通过欣赏作品,感受音乐可以真实的表现生活。2、认识音乐作品的体裁,演奏演唱形式,了解钢琴组曲、合唱组曲音乐3、熟悉《里莫日的集市》《赶摆路上》的音乐主题【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欣赏《里莫日的集市》《赶摆路上》难点:熟悉《里莫日的集市》《赶摆路上》的音乐主题.\n.【相关知识】一、《里莫日的集市》(选自交响组曲《图画展览会》)1、作品分析:里莫日是法国中部的一个小城市,原画描绘了两个怒容满面的妇女在市场上争吵的情景,穆索尔斯基在这里运用密集的节奏和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市场中人们买卖、闲聊、争吵以及喊叫的综合场面。其中,弦乐器奏出既欢快又热闹的主题,十分有趣和形象化,此后,配器不断变化,形象的体现出了在明媚的日子里市场上一片热闹喧嚣的气氛。2、穆索尔斯基(1839—1881)俄国作曲家。创建俄罗斯古典音乐艺术的伟大作曲家之一,为俄罗斯乐派五人“强力集团”的重要成员(俄罗斯五人“强力集团”成员:巴拉基列夫、居伊、鲍罗丁、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穆索尔斯基)。穆索尔斯基代表作品主要有歌剧《鲍里斯·戈都诺夫》,管弦乐曲《荒山之夜》,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歌曲《跳瘙之歌》等。3、《图画展览会》共10段乐曲:(一)侏儒(二)古堡(三)杜伊勒里宫的花园(四)牛车(五)鸟雏的舞蹈(六)两个犹太人(七)里莫日的集市(八)墓穴(九)鸡脚上的小屋(十)壮士门二、《赶摆路上》(选自合唱组曲《风情》)1、《赶摆路上》是一首女生三声部合唱曲,歌中表现了妇女们赶摆时热闹生动的场面,一、《里莫日的集市》1、聆听作品,分析作曲家运用哪些音乐要素来表现集市?作曲家运用密集的节奏、级进和不断重复的旋律来表现集市。.\n.2、音乐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用密集的节奏、级进和不断重复的旋律来表现市场中人们买卖、闲聊、争吵以及喊叫的综合场面。弦乐器奏出既欢快又热闹的主题,十分有趣和形象化。3、作曲家:穆索尔斯基俄国作曲家4、了解什么是交响组曲?组曲和交响曲一样,是多乐章的乐曲。由交响乐队演奏的组曲也叫交响组曲。交响曲规模比较大,容比较深刻;交响组曲规模比较小,容大都以描绘性、娱乐性为主,乐章数量可多可少。交响组曲有两种:一种是从歌剧、舞剧中选出的音乐组成的组曲,一种是作曲家专为音乐会创作的组曲。二、《赶摆路上》12、歌曲具有傣族音调的特色——以哪几个音构成?以“”构成3、歌曲表现了傣族人民什么样的生活场面?妇女赶摆时热闹的场面,反映无限欢乐,幸福的生活4、作曲家是如何运用生活中的要素来创作音乐的?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为素材,来创造音乐——音乐来源于生活。三、拓展《天蓝蓝》作品具有浓厚的侗族民族特色2011年春晚歌曲《天蓝蓝》,宋祖英演唱,后面的伴舞是省黔东南侗族大歌队,负责伴舞和整首歌的合唱部分。64名来自黔东南的演员带着“侗族大歌元素”为宋祖英伴唱,那山泉般的歌声飘进了观众的心田,再次展示了原生态黔东南无穷的魅力。黔东南侗族大歌队是国外有名的演出团队,曾多次出国演出,被人们誉为天籁之音。.\n.四、真正的艺术没有任何例外,它直接来自心,来自对生活的经验,对生活的思考与实践。当堂检测1、《里莫日的集市》选自交响组曲《图画展览会》,穆索尔斯基作曲。2、穆索尔斯基为俄罗斯乐派五人“强力集团”的重要成员之一,其他四位分别是巴拉基列夫、居伊、鲍罗丁、里姆斯基—柯萨科夫。3、穆索尔斯基代表作品主要有歌剧《鲍里斯·戈都诺夫》,管弦乐曲《荒山之夜》,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歌曲《跳瘙之歌》等4、《赶摆路上》选自合唱组曲《风情》,《赶摆路上》是一首女生声部合唱曲,歌曲反映了改革开放后傣族人民无限欢乐、幸福的生活5、傣族民间音调的特色——以哪几个音构成5612。6、《赶摆路上》歌曲中的哪句衬词“芒赛罗”使歌曲更具有傣族民歌风味。课后作业请同学们课下寻找与我们生活现象有关的音乐,下节课与同学进行交流。第4节自然之韵【教学目标】1、通过对音乐的鉴赏,结合本单元的学习,激发学生对音乐艺术的本质和自身规律的认识,由感性上升为理性。2、认识钢琴与乐队、交响素描、声乐套曲的体裁。3、能感悟作曲家创作音乐的灵感来自于大自然,自然界的声音最原始也最具有生命力。4、激发学生关注大自然中的不同声响,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教学容】.\n.通过对作品钢琴与乐队《异国鸟》、交响素描《海浪的嬉戏》的欣赏,认识两种音乐体裁通过欣赏《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认识声乐套曲。欣赏表现大自然的作品,感悟作曲家创作音乐的灵感来自于大自然。【教学重难点】重点:在聆听的过程中开阔思路,充分发挥想象力,思考作曲家采用什么样的音乐手段来表现大自然的不同声响和景象,感受作品所表达的画面。难点:1、掌握“写实”与写意“两种创作手法的区别知识:1、《百鸟朝凤》也称《百鸟朝王》、《仪凤图》等,其文化涵十分丰富。其中《百鸟朝凤》这首曲子原是流行于、、等地的民间乐曲。它以热情欢快的旋律与百鸟和鸣之声,表现了生气勃勃的大自然景象。在等地,百鸟朝凤经常会用在结婚的仪式上。代表着是吉祥,幸福。2、《异国鸟》于1956年为钢琴与管弦乐而作,它运用音乐的表现手法,描绘了世界各国及不同栖息地的40种鸟。这些鸟各有奇异、独特的鸣叫声,如同它们绚丽多彩的羽毛一样。音乐把各种不同的鸟鸣组织起来,制造出白鸟齐鸣的神奇效果。《异国鸟》这部作品中模仿了各种鸟鸣声。除了鸟鸣给人印象深刻,作品中梅运用的节奏,全是小节奏,意想不到却又非常合适。3、《海浪的嬉戏》是德彪西的《海》由三幅交响素描构成,作于1903年至1905年,作曲家对自然界宏伟力量的印象十分重视。在音乐的长左手发上德彪西说过:“我越来越相信:从本质上来说,音乐并非是紧肤严格的,传统的形式中的事物。音乐是有色彩,和拥有时间的节奏形成的??”《海》是作曲家抓住不同瞬间的印象,从三个不同侧面,着力描写大海的色彩变化,犹如交响曲的三个乐章。他还突破了自己过去常用的三部曲式结构,而以主体动机的贯穿和不断变形来求得对比中的统一。全曲有三首乐曲构成,每首都有作曲家注释的标题:第一首:海上,从黎明到中午第二首:海上的嬉戏第三首:风和海的对话.\n.4、交响素描又叫交响音诗、交响音画或交响诗。是一种单乐章的标题性交响音乐作品。十九世纪中叶,首次出现在浪漫派作曲家斯特的作品中(1856年)。具有描写性或叙事性、抒情性或戏剧性的标题管弦乐曲。5、《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选自声乐套曲《祖国四季》。这是第三首“秋”。全曲由引子和多乐段的主体构成。在这首歌曲中作曲家融进了新疆音调,C和声小调,节奏与音调均具有新疆塔吉克族音乐的特点。引子节奏自由舒展,旋律优美,音调高亢明亮,犹如美丽灵巧的云雀在云间自由飞翔,纵情高歌。主体部分的多句体乐段,其音调流畅热情,节奏独特,三加四的复合拍子突出了新疆塔吉克等少数民族音乐节奏的独特魅力,旋律中运用和声小调的音阶极富韵味,加之稍快的速度等因素,贴切地展现了人们对自己家乡的赞美和对边防战士的热情讴歌。一、导入: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自然界的声音是最原始、最丰富,也最有生命力。我们先听一段音乐片段,中国作品《百鸟朝凤》(知识1)自然界常见的现象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声音。大自然对我们太重要了,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三个表现大自然的音乐作品:《异国鸟》、《海浪的嬉戏》《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二、新课(一)欣赏《异国鸟》,播放视频1、简要了解这部作品(知识2)2、全曲可分十三个段落,在表现鸟鸣的过程中使用了哪些乐器。⑴引子⑵钢琴段(根据印度八哥和北美画眉鸟的鸣叫声写成)。⑶四种鸟(印度八哥、金莺、红咀鸟和加利福尼亚画眉)的间奏曲,由木管、钢琴和木琴奏出。⑷根据北美红雀的鸣叫声写成的短小的钢琴段。⑸四种鸟(木管)的间奏曲的其余部分。⑹根据北美红雀的鸣叫声写成的第三钢琴段。⑺亚马森林上空的雷雨,这里有渐强的锣声。北美松鸡鼓起它的气囊,然后发出自高而低的可怕的尖叫声。⑻大型的中间合奏段。所有的鸟按对位的方式一起合唱,合唱的下方,由从印度和希腊的节奏发展而来的打击乐上的各种节奏样式加以衬托。⑼.\n.大合奏之后,可以听到北美松鸡的四声尖叫,接着是锣声的渐强。⑽第四个钢琴独奏段,较长,根据食米鸟和猫鹊的鸣叫声写成,它巧妙地利用了钢琴这一乐器的所有音区。⑾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大合奏。向尾知更鸟(鸫的一种,浅兰色和橙色,带长尾巴)是主要的独唱家。不寻常的对位织体出现在所有乐器声部,具有浓郁的色彩。⑿短小的钢琴段,使人回想起北美画眉何北美红雀。⒀尾声中出现了令人发噱的白冠画眉(大躯体,生活在喜马拉雅山区)的执拗的呼叫,并由此将乐曲引向结束。3、作曲家梅(课本30页)前面我们欣赏的作品都是作曲家们通过“模仿写实”的手法来描绘大自然的声响和景象的,其实我们还有许多作曲家是通过“抽象写意”的方式来描绘大自然的,那就是印象派音乐。接下来我们将欣赏到的这部作品就是印象派音乐家德彪西的作品《海浪的嬉戏》(二)欣赏《海浪的嬉戏》,欣赏前先了解这部作品(知识3)1、德彪西(课本31页)、印象派音乐(课本185页)2、交响素描(知识4和课本184页交响诗套曲)两者区别是轮廓画与实实在在的画面感的区别3、赏析《海浪的嬉戏》片段:海浪主题(1)这个片断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学生回答)这个片断由长笛、单簧管及小提琴演奏。其节奏不太有规律,比较自由,节拍不规则的细分减弱了推动力,呈现出松散流动的状态,不强调节拍重音(2)这个片断描绘了大海怎样的景象?这首乐曲几乎都是由这样短小的动机(课本185页),和不大有规律的节奏型组成的。这些旋律片断生动而迷人地表现出海浪的泡沫和水珠,以及在起伏的海面上映出的闪光。(3)作品展示的画面:海风吹起——大海主题出现——小船在平静的大海中缓缓行驶——另一段主题描绘了大海的不平静————.\n.渐渐地风刮起来了,水面激荡起来了,暴风雨来临了,大海在怒吼————渐渐安静,小船使向远方。4、总结归纳印象派音乐与其它音乐流派的不同之处(1)旋律方面:不易歌唱,瞬息万变,轮廓朦胧模糊,但有踪迹可寻。而在其它音乐流派中,旋律易于歌唱。(2)节奏上不强调节拍重音。在作品中,音乐小心地柔和流动地遮掩了节奏的律动,从一个小节滑向下一个小节。(3)和声方面:追求模糊的混合色彩,具有捉摸不定闪烁的图画性质。(4)调式方面:调式模糊,创造出难以捉摸的效果。(5)在曲式结构上:倾向于小型作品,用简单灵活的形式代替奏鸣曲式结构。(三)欣赏《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1、这首曲子的节奏、旋律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作曲家怎样的感情?(知识5)2、了解作曲家秋枫(课本33页)3、此作品属于我国哪个地区或哪个民族风格的歌曲?新疆塔吉克族风格的歌曲三、拓展向学生展示法国绘画大师莫奈的风景画《日出·印象》1.学生讲述对画的理解2.了解风景画《日出·印象》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1974.\n.年)在法国兴起了一个画派。他们把颜色彻底分离。用颜色的冷暖来交织画面,是一种艺术的革命。他们采取下直接作画的方法,绘画强调与色彩,主捕捉自然界的瞬间印象。实际上就是冲淡理性的东西,追求瞬间的感觉。《日出·印象》真实地描绘了法国海港城市早晨日出时的光与色给予画家的视觉印象,突破了传统画法的束缚,被称为印象主义绘画。(2)了解印象主义美术和印象主义音乐。印象主义美术:印象派画作常见的特色是笔触未经修饰而显见,构图宽广无边,尤其着重于光影的改变、对时间的印象,并以生活中的平凡事物做为描绘对象。印象派强调人对外界物体的光和影的感觉和印象,在创作技法上反对因循守旧,主艺术的革新。印象主义音乐:印象主义音乐是19世纪主要在法国流行的一种音乐样式,受“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这些音乐并不描述现实的事件,而是建立在色彩,运动和暗示(Suggestion)之上,这其实是印象主义艺术的共征。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为德彪西和拉威尔。印象主义音乐带有一种完全抽象的、超越现实的色彩,是音乐进入现代主义的开端。四、总结这节课我们欣赏了三首描写大自然的曲子,从中体会了大自然带给我们美的享受,希望同学们能够热爱大自然,尊重大自然、保护好大自然。大自然永远都是我们所依赖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当堂检测1、《异国鸟》全曲可分十三个段落,在表现鸟鸣的过程中使用了哪几种乐器钢琴、木管、木琴、锣2、中国作品《百鸟朝凤》,也称《百鸟朝王》、《仪凤图》。3、印象派音乐的创始人是:德彪西主要作品有:交响素描《海》、前奏曲《牧神午后》和交响三部曲《意向集》。4、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为:德彪西和拉威尔5、《海浪的嬉戏》全曲有三首乐曲构成,每首都有作曲家注释的标题:第一首:海上,从黎明到中午第二首:海上的嬉戏第三首:风和海的对话。课后作业.\n.能随音乐演唱一小段《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第二单元音乐与民族第1节多彩的华夏之音民歌篇(学案)【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中国各地具有代表性的民歌,使喜欢聆听、演唱民歌,愿意探索有关民歌的音乐文化知识,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实践活动;2、熟悉一些民歌主题,大致能分辨出各地、各民族的民歌,增进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3、了解民歌的流传与发展现状,并能作总结概述;【重点难点】通过对民歌的领会和理解,参与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实践活动,从而增进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热爱民族音乐,增加民族自豪感,增加弘扬民族音乐的责任感。【相关音乐知识】一、体验与探讨:民歌定义及体裁特点(一)教学活动:1、欣赏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猜花》、《茉莉花》、《打麦号子》民歌就是人民的歌,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逐渐形式和发展起来的,和人民生活紧密地联系着的歌曲艺术。.\n.(二)知识我国各民族的民间歌谣蕴藏极其丰富,从《诗经》里的《国风》到解放后搜集出版的各种民歌选集,容丰富,种类繁多,按照它的体裁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三大类:号子、山歌、小调。小调:小调又称“小曲”、“时调”等,是人们在劳动之余,日常生活当中以及婚丧节庆用以抒发情怀、娱乐消遣的民歌。小调表现感情细腻曲折,形式较规整,表现手法丰富多样。按照容的不同,可以将小调分为抒情歌、诙谐歌、儿歌和风俗歌四类。山歌:一般是指人们在山野、田间、牧场等劳动中,为抒发思想感情而编唱的民歌。大多是以独唱或对唱形式出现。见景生情,即兴编词,容以表现劳动与爱情生活为主。山歌的种类繁多,分布很广。可以分为一般山歌、田秧山歌、放牧山歌。号子(劳动号子):劳动号子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在劳动过程中,尤其是集体协作性较强的劳动,为了统一步伐,调节呼吸,释放身体负重的压力,劳动者常常发出吆喝或呼号。这些吆喝、呼号声逐渐被劳动人民美化,发展为歌曲的形式。劳动号子体现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并通过劳动号子表现出劳动人民的乐观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3、歌曲简介(1)《上去高山望平川》课本P38这是一首“花儿”的典型传统曲调。“花儿”流行在我国西北、和相毗连的广区。歌词寓意深刻,富于想象,旋律高亢开阔、自由舒缓,富有西北地方色彩特点。乐段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乐句悠扬宽长,起伏度大,深刻地抒发了在旧社会中,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封建势力的阻挠而不能实现,只能望“花”兴叹的感慨心情。.\n.(2)《槐花几时开》课本P37这首民歌不但曲调优美,从歌词上说,它也可以列入中国民间情歌优秀作品之一。四句唱词词句洗练,情景饱满,堪与唐诗绝句名篇媲美。这是一首川南山歌,语言纯朴,曲调优美,感情真挚动人,富有想象力。歌曲是由起承转合四句体乐段构成。旋律随着歌词容的发展和感情的起伏而变化,有很强的表现性。第一乐句是一个远景镜头,用高亢、开阔、悠长的音调,把人们带入了“高高山上”这一特定的意境中去。第二乐句把镜头拉近,通过逐层下降的旋律,表现了姑娘凝神远望,盼情郎到来的急切心情。第三乐句是个转句,旋律从低声区开始,突然向上十度大跳,然后又逐层向下,好像模拟老人的“询问”语气,表现了母亲疑惑的心情和姑娘的慌乱情绪。第四乐句是第二乐句的重复,句前增加的一小节衬腔,十分生动地表现了姑娘在娘的盘问下羞于启齿,寻借托词的羞涩神态,随后,歌曲节奏放宽一倍,把姑娘回答时那种搪塞支吾,故作镇静的神态表现的惟妙惟肖。(3)《猜花》课本P38是长海的一首民间小调。《猜花》即“对花”。汉族的“对花体”歌词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月令体”,以月为序;另一种是“数序体”,以数为序。本曲属于后一类。(4)《茉莉花》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因此广泛流传的民歌小调数量也甚多。它们就像暮春三月花园中的百花,姹紫嫣红,姿态万千,芳香四溢。其中有一个品种姿压群芳,栽培悠久,广受大众喜爱,她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民歌小调《茉莉花》。她旋律委婉,波动流畅,感情细腻;通过赞美茉莉花,含蓄地表现了男女间淳朴柔美的感情。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出版的戏曲剧本集《缀白裘》中,就刊载了它的歌词,可见其产生流传年代的久远。二、把握民歌的精髓(一)教学活动欣赏4首不同地域的民歌。(二)歌曲简介.\n.1、《拔根芦柴花》课本P37流行在北部的“秧田歌”。它由高音区起腔,声调高亢,起伏大,具有山野风格。歌中运用“芦柴花”、“芙蓉”、“牡丹”、“玫瑰”等花名做衬词,借“花”寄兴,不在乎唱的什么,这也是一般歌曲的特征之一。这些花的衬词既美化了歌曲,又显现了淳朴的乡土气息,还隐喻着美好的爱情。3、《对花》课本P39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人们为调剂生活,增加村与村之间的友情,逐渐形成了一种对歌酬答的习俗,中秋节时还把船摇至江心,连成“中秋咸水歌擂台”。这首《对花》是的“咸水歌”。咸水歌一般采用男女对歌的形式,歌词为上下句结构,每句字数较自由,同节(山下句)同韵。与北方大多数“对花体”那种欢快热烈的音乐风格相比,它表现出一种恬淡、宁静、抒情、柔婉的趣味,这或许与江边的人的生活方式、性格、气质有一定的关系。(三)你注意到了吗?——中国民歌的主题“花”在中国民歌中,“花”是一个最普遍的主题,其用法大约有三种:一种是以花喻人,借花表达情爱的,如《茉莉花》和“花儿”《上去高山望平川》;一种是歌颂大自然,传授自然知识的,如各地的一些《对花》;、另有一种是借花起兴,以花为歌唱媒介,而花本身却无特定的含义,如北部的“开花调”和《拔根芦柴花》等。(四)巩固1、区分民歌不同地域《拔根芦柴花》《槐花几时开》《猜花》《对花》.\n.《上去高山望平川》《走西口》2、是民歌的精髓!三、探究民歌的今天与未来(一)教学活动欣赏三首与民歌有关的歌曲,开拓思路。(二)思考回答你觉得民歌应该怎样发展?为民歌规划未来。四、作业:1、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民歌资源是我国民族音乐丰厚的宝藏。请收集一首你喜欢的少数民族民歌,并学唱。2、你知道这些好听的民歌是哪个民族的吗?(利用网络或图书馆查阅并学习)《阿里郎》侗族《赞歌》朝鲜族《嘎吉吆》维吾尔族《达坂城的姑娘》藏族《酒歌》苗族《歌唱美丽的家乡》蒙古族民歌篇【教学目标】:通过欣赏中国各地方具有代表性的民歌,使学生喜欢聆听、演唱民歌及具有民歌风格的通俗歌曲,愿意探索有民歌的音乐文化知识,能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实践活动;.\n.【教学重点】:1、通过对传统名歌《槐花几时开》、、《上去高山望平川》等的欣赏。让学生能大致分辨出各地民歌的特色,感受并体验其音乐风格;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增进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增加民族自豪感;2、欣赏《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花田错》等,了解中国民歌的发展。通过对新民歌的欣赏和分析,增加学生弘扬民族音乐的热情,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教学难点】:通过对民歌的领会和理解,了解中国民歌南北风格差异的原因及分析民族音乐文化特点和发展,从而增进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热爱民族音乐、增加民族自豪感,增加弘扬民族音乐的责任感。知识:什么是民歌呢?民歌是人民的歌、民族的歌,是真实反映劳动人民情感、生活的歌曲作品。民歌以口头传播,一传十十传百,一代传一代的传下去至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并在代代积淀与传承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又赋予了音乐不同的形式和涵,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民族音乐。它们是音乐文化的基础和源泉。民歌分为山歌、号子、小调三种体裁。花儿:花儿是民歌的一种体裁。是新疆少数地方的民歌的简称。音调高亢。“花儿”(亦称少年),是广泛流传于我国西北地区的一种情歌,也叫山歌。“花儿”是民歌之魂,每年农历四月至六月,河湟谷地春意盎然,各地别开生面的花儿演唱会也相继开始。“花儿”属于中国民歌体裁中“山歌”的一种,流行于中国西北陇中高原。其传唱围约在贺兰山以南,六盘山以西,岷县以北,日月山以东这一跨越、、三省区的宽阔地带及新疆的昌吉回族自治州。由于这里是多民族杂居地区,因而“花儿”是回、汉、土、撒拉、东乡、保安以及藏、裕固等民族共同喜爱的民间歌曲。.\n.导学过程1.学案导学2.欣赏歌曲《花田错》感受其中的民族音乐元素并回答问题。3.欣赏两首歌曲《茉莉花》和《茉莉花》,并说出两首歌曲的风格有什么不同。4.欣赏《槐花几时开》地域:体裁:山歌分析语言特点:方言演唱,起承转合的结构,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分析:这首民歌对感情的表达是怎样的?从演唱者的声音上判断这个女孩的性格是怎样性格?———感情表达含蓄(表面羞涩,心急切)且女孩子的性格泼辣。歌词:淳朴含蓄、形象生动,言简意赅,富于想象,体现了人含蓄的特点,反映出南方民歌对爱情的表达比较含蓄的特点。衬词“啥”、“啥子”等体现了方言的特点。节奏:节奏自由,富有山歌的特点。旋律:优美流畅,琅琅上口。讨论:为什么民歌是高亢、激越的?岭、淮河以南划分为南方,岭、淮河以北划分为北方。是盆地,盆地周围是高原,盆地中央以丘陵地貌为主,盆地长年雾气弥漫,湿气很大,人们喜欢吃辣椒来排汗,性格就像辣椒一样的火热,待人热情、友好,性格直爽。平均海拔在1000米左右,地势多变,有高山也有丘陵。长期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决定了人的性格。民歌是人民情感的直接反映,民歌以高亢激越为主,但也有不少婉转曲折的音乐。属于西南方,尽管人们的性格比较泼辣,但是女孩子对感情的表达是含蓄的。这首民歌体现了人的含蓄之美。这首民歌中的“花”在这首民歌中的意义:借花喻人。花在民歌中的使用很常见,但意义一般不一样。.\n.南方人对情感的表达比较含蓄,那么北方呢?5、分析《上去高山望平川》地域:体裁:山歌花儿这首民歌的旋律、节奏有什么特点?花儿:花儿是民歌的一种体裁。是新疆少数地方的民歌的简称。音调高亢。“花儿”(亦称少年),是广泛流传于我国西北地区的一种情歌,也叫山歌。6、欣赏《川江号子》感受其中的节奏有什么特点,与劳动生产的关系。拓展探究《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民歌作业一、填空。1、民歌分为、、三种体裁。2、“花儿”是一种山歌,流传在、等地。3、《槐花几时开》的节奏特点是。二、简答什么是民歌?三、通过学习,谈谈民歌的音乐风格表现在哪些方面,风格的形成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民歌篇一、教学目标1、喜欢聆听、演唱民歌集具有民族风格的通俗歌曲,愿意探索有关民歌的音乐文化知识,能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实践活动;了解民歌的风格特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n.2、了解民歌的流传与发展现状,并能作总结概述;了解影响民歌风格形成的主要因素。3、了解民歌的基本知识,能感受民歌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方风格,并作出简单的表述;4、熟悉一些民歌主题,大致能分辨出各地、各民族的民歌。了解南北民歌的差异。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体验不同地区的民歌风格特点,从整体上把握民歌特点。难点:学唱民歌过程。二、预习导学(一)、相关知识:1.民歌是由人民群众口头创作的,通过口耳相传不断加工提高的集体创作的结晶。故具有口头性,即兴性,集体性,变异性等特点。2.民歌的体裁有:劳动号子(农事号子)(船渔号子)、山歌(花儿)(信天游)、小调、儿歌、风俗歌等。(二)、基础训练:1.民歌是由人民群众_____的,通过_____不断加工提高的集体创作的结晶。故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2.民歌的体裁有:_____(农事号子)(船渔号子)、_____(花儿)(信天游)、_____、儿歌、风俗歌等。3.西北民歌中有代表性的体裁是____和____。三、导学过程:(一)、基础训练反馈.\n.(二)、听音乐、谈感受1.欣赏《槐花几时开》(带领学生用方言读出歌词)思考两个问题:1、歌曲的旋律和我们刚才学的方言有什么联系?2、歌曲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带领学生用方言学唱《槐花几时开》,引导学生体验歌词的含蓄学生总结《槐》的风格特点:歌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节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旋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欣赏《拔根芦柴花》找出与之前歌曲的不同之处,打节拍。学生总结风格特点:歌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节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旋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比较一下与我们刚才学的那一首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与学生进行互动的讨论总结并讲解歌曲的演唱方法是采用真假声演唱的。学生总结风格特点:.\n.歌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节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旋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对比欣赏《猜花》《对花》听时注意《猜花》的腔调与东北人个别字带儿话音的方言习惯。这首歌的节奏,曲调怎样?《对花》是哪个地区的?学生总结风格特点:相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引导学生比较南北民歌差异:南方民歌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方民歌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发现了吗?以上民歌的容都与“花”有关。这是我国汉族民歌中运用最普遍的主题之一。各地的人们常常以自己的方式,借助它来认识自然、传授知识、以花比兴,借花喻人。在中国民歌中,“花”是一个最普遍的主题,其用法大约有三种:一种是以花喻人,借花表达情爱,如_____和“花儿”令曲_____;一种是歌颂大自然,传授自然知识,如各地的一些_____和_____;另有一种是借花起兴,以花为歌唱的媒介,而花本身无特定的含义。如北部的“开花调”和民歌_____等等。.\n.6.这节课欣赏了两首山歌,两首小调,你能归结出山歌和小调的特点吗?四、拓展探究:1.少数民族民歌2.民族乐器与民歌3民歌新唱;欣赏《青藏高原》民歌篇教学反思上完第一节课,我感觉很失落,同学们没有我想象中的激动和踊跃,在整个上课的过程中,全班可以说死气沉沉,不少同学在听到那些地道的民歌后,最多的表现就是感到很好笑,好像民歌这种东西距离他们十万八千里,一点也没有我预想中的教学效果,对于课堂中我所提出来的问题,只有极个别同学做出反应,怎么办?“怎么办”是我在整个上课的过程中,想得最多次的三个字,这一堂课下来,给我留下了一串长长的反思,学生的接受能力没问题,那么影响他们接受能力的原因是什么?我记得有专家说过:“教材是给你用的,不是给你教的,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课材的这些民歌年代久远,难道是歌曲的历史时间背景和学生的现代生活产生了距离,给他们的学习和接受造成影响?如果是这样的话,我的教学方法以及方式就应该改变一下。应该找一种与同学们的生活有密切相关、经常出现在同学们身边、让他们可以轻易接受的教材,跟课本的教学容联系起来。经过反复的思考,我在教学容上作了调整,除了选择几首有代表性的民歌之外,我增加了潮汕地区民歌的鉴赏,果然,在课堂上当我问到“什么是潮汕地区的民歌”时,很多同学来了兴趣,七嘴八舌地说:“是潮剧”、“是英歌”。当我介绍潮汕民歌的形式,并作了示后,整个课堂顿时热闹起来,并讨论开了,还有同学自我推荐上来念唱一首儿童民谣:“天顶一丛草,地下两个脑,脑下两支灯,灯下两条龙,龙下一个窟,一尾鲤鱼跳不出”,念完后让同学们猜猜是人的身体哪个部位,整节课被兴奋的同学们推向高潮。.\n.通过这节课后,我深刻地领会到《音乐课程标准》提出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注重音乐实践的理念,强调音乐审美和情感体验。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质就是情感审美,而审美情感的获得又主要是从音乐审美愉悦体验中来,只有让学生亲自参与各种音乐活动才可能产生审美愉悦。新型的教学方式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转变学生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特别是要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教师的角色也由“传授知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同时转变教学思想,改变教学手段。在教学方式上投其所好,只要方法得当,在课堂上往往能以教师的无为而教赢得学生的主动去学,效果会出人意料的好。民乐篇教学理念:本课旨在通过引发兴趣——感知——探讨——辩论——改编等教学方法与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参与意识,体现新课标“在实践中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创作音乐,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思想。通过教学,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和良好的合作意识,使学生不仅得到知识,更得到学习能力,从而为学生文化判断力、审美观的提高奠定基础。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原始狩猎图》、《梅花三弄》《江河水》《火把节之夜》《夜深沉》等民乐作品,培养学生对丰富多彩的中国民族器乐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审美能力。.\n.2.通过对民乐的研究,使学生初步了解民乐得特点,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化判断力。3、能背唱出《梅花三弄》的音乐主题。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欣赏《梅花三弄》、《江河水》、《夜深沉》培养学生对明月的理解能力。2.通过课堂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创作能力。教学用具:多媒体音响、图片、影视素材。教学过程:一、导入:1、学案导学2、播放女子十二乐坊--------学生了解民族乐器。二、新课展开1、《原始狩猎图》(1)介绍骨笛,是我们的祖先用鸟兽的骨骼制作的笛子,用来模仿鸟鸣声。舞阳县贾湖出土了16只完整的骨笛,有五孔、六孔、七孔和八孔之分,距今约有8000多年的历史,比古埃及出现的笛子早2000多年,现代音乐家能用此骨笛吹奏《小白菜》。骨笛有竖吹和横吹两种舞阳骨笛(约8000多年)——竖吹余骨笛(约7000多年)——横吹蒙红山文化骨笛(约5500年)——竖吹欣赏《原始狩猎图》(2).初听《原始狩猎图》,感受音乐塑造的远古人狩猎的场景(3).乐曲介绍.\n.《原始狩猎图》由钱兆熹作曲,省歌舞剧院民乐队演奏。这是一首用仿制骨笛领奏,乐队和人声协奏的乐曲。它按今人的思维,模拟了原始人狩猎的情景。(4).师生讨论:远古人是如何狩猎的?(5).体会狩猎成功后人们的呼声,并分辨骨笛、埙的音色。(学生讨论骨笛的声音特点,用语言表述)(6).用身边的物品模仿吹奏出这种声音.(钢笔筒等)2、《梅花三弄》(1)创设情境方法:从视觉艺术入手(梅、兰、竹、菊图),引导学生踊跃发言。梅花象征坚毅;兰花象征高洁;竹子象征刚直;菊花象征傲岸。(2)、完整欣赏方法:欣赏前提出相关问题,激发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欣赏音乐。问题1:“梅花”主题何时出现?问题2:“三弄”为何意?(3)师生交流(4)了解古琴和编钟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编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用青铜铸成,它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n.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照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发现我国在西周时期就有了编钟,那时候的编钟一般是由大小3枚组合起来的。春秋末期到战国时期的编钟数目就逐渐增多了,有9枚一组的和13枚一组的,等等??1978年,随州一座战国时代(约公元前433年)的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是至今为止所发现的成套编钟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套,这套编钟之大,足以占满一个现代音乐厅的整个舞台。3、《江河水》丈夫就被抓去做劳役,一去几年不归。可怜的女子决定去千里寻夫,可在路上遇到回来的人,得知丈夫早已死去,一个弱女子望着逝去的江河水无助而凄惨的哭泣。聆听乐曲回答:为什么乐曲给你“悲”的感觉,感受各段旋律节奏和情绪的变化。4、《夜深沉》京胡曲,乐曲以昆曲《思凡下山》折中《风吹荷叶煞》一曲中的四句歌腔为基础,经过历代京剧琴师们的加工改编发展而成,曲名出自首句唱词的头上三字。在京剧《击鼓骂》和《霸王别姬》中,用它来配合祢衡击鼓和虞姬舞剑等的场面。.\n.《夜深沉》曲调由繁至简,在快板段落作了较多发展,其中有大鼓的独奏及鼓与京胡的竞奏,使原曲的精华--刚劲且优美的音乐得到充分优美的表现。京胡:什么是曲牌?曲牌名呢,其实和词牌名是一样的概念。原先诗词都是配乐吟唱的,都有相应的名字来命名。后来曲调失传或是别的什么事,就只用曲牌名来限定曲子的字数,格律,音韵等。问题:乐曲能否给你“离”的感觉?三、拓展探究1、《火把节之夜》《狮子戏球》2、如何欣赏和理解曲牌类的音乐?四、总结这节课非常简略地概括了新民乐地一些比较突出地特点,想要用一节课的时间要把新民乐的涵、表演形式、一一罗列显然不太可能,我们只有深入了解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之后,才可能用一种客观、平和地心态去对待不同形式的新民乐。我们忠心希望新民乐作为一种新的音乐形式在继承我国优秀音乐传统同时,开拓创新,广泛地与世界各国、各地区音乐融合,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又借鉴西方先进的音乐技术。相信新民乐必将成为中国音乐百花园中.\n.的一朵奇葩。民乐篇(2)教学目标:1、分层次有重点地欣赏7首民族乐曲2、了解阮、琵琶、京胡、高胡、板胡、扬琴等民族乐器3、认识和了解弦诗乐、绛州鼓乐教学重点:1、感受乐曲的音乐要素变化及作用,通过鉴赏体验音乐表达的情感和情绪变化2、根据音乐的变化,能区分作品段落的布局特点并明了段落布局的用意教学难点:1、辨别同族乐器(如胡类)音色上的差异,尽量地能听辨出乐队中都有何种乐器2、通过欣赏并展开想象,感受各乐曲表达的情感,把握音乐情绪的变化。一、预习导学:1、关于火把节的常识: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自汉唐起,已沿袭一千多年。彝族、纳西族一般是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节期三天。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节庆期间,各族男女青年或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照天祈年,除.\n.秽求吉;或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摔跤;或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现在,人们还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2、阮与琵琶:阮,原型最早产生于代,晋阮咸善弹之,故名为阮咸或阮,分三条弦和四条弦两种,解放后将其改革并制成低音阮、大阮、中阮和小阮四种。音色浑厚、优美,在民族乐队及声乐的伴奏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后来还用于独奏,有着独特的艺术效果。琵琶,原称“批把”,因弹奏方式得名,汉后出现直颈琵琶和曲颈琵琶两类,曲颈琵琶由印度传入中国,盛行于隋唐。常用于独奏、重奏和合奏,代表曲目多,如:《阳春白雪》、《十面埋伏》、《月儿高》、《塞上曲》等。3、《夜深沉》京胡曲,乐曲以昆曲《思凡下山》折中《风吹荷叶煞》一曲中的四句歌腔为基础,经过历代京剧琴师们的加工改编发展而成,曲名出自首句唱词的头上三字。《风吹荷叶煞》的唱词容是小尼姑哀叹自己身入空门,过着寂寞凄苦的无聊生活。而《夜深沉》的作者们运用民间音乐创作中常用的加花、删简、紧缩、句末填充和变新等手法,将原来悲哀怨恨的曲调改成一支刚劲有力的新型乐曲,刚劲有力,充满激情。在京剧《击鼓骂》和《霸王别姬》中,用它来配合祢衡击鼓和虞姬舞剑等的场面。改编者对它进.\n.行了加工改编,将乐曲结构扩展成有引子后接慢板、中板、快板的板式铺排。《夜深沉》曲调由繁至简,在快板段落作了较多发展,其中有大鼓的独奏和鼓与京胡的竞奏,使原曲的精华--刚劲且优美的音乐得到充分优美的表现。京胡:是中国的传统拉弦乐器,18世纪末,随着中国传统戏曲京剧的形成,在拉弦乐器胡琴的基础上改制而成,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京胡由琴杆、琴筒、弦马、琴弦和弓子等部件构成。音色清脆明亮,演奏京胡时,演奏者将琴筒放在左腿上,左手按弦,右手持弓拉奏。4、弦诗乐:弦诗乐原指古乐诗谱的演奏,现为民间丝弦,吹管、弹拔等乐器独奏、齐奏、重奏、合奏等乐曲的总称。弦诗乐的乐器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家族。其演奏形式灵活,可三五成组,也可十人成队,以特有的二弦(也称字弦,声高尖而扁细,据说早年为伴奏“童伶”唱腔而设制)为领奏,加之椰胡、瑶琴(扬琴)、琵琶、三弦、古筝,还有低音乐器大胡(后已用西洋大提琴代之)伴奏。各种乐器都有自己的个性,但合奏起来却又和谐融洽,风味独特。5、绛州鼓乐:绛州是新绛县在古代的旧称,绛州鼓乐即今新绛县的鼓乐。新绛县,有着演奏鼓乐的传统,鼓乐是民间文艺活动的主要容,更是当地“社火”活动中的最流行的节目之一。绛州鼓乐以花敲干打著称,这种鼓乐的演奏者充分利用鼓的各个部位以及鼓槌、鼓.\n.架的最佳声音进行演奏,演奏起来宏厚博大,气势磅礴恢宏,声韵铿锵,粗犷豪放而有力度。二、导学过程:1、欣赏《火把节之夜》(1)、感受音乐各段速度上的对比,为作品分段(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2)、思考为什么音乐给你“欢”的感觉(从音色、节奏、速度、力度的音乐要素方面分析)?2、欣赏三首简短的作品:(1)、按顺序播放三段音乐,要求学生聆听。(2)、欣赏完后让学生试着把演奏图片、演奏乐器和乐曲进行连线。(3)、教师简单总结三件乐器音色的不同(比较之)。3、欣赏《夜深沉》(1)、感受京胡的音色特点(2)、鉴赏中你是否能感受到“离”的感觉?(从音乐要素发挥的作用发面分析)(3)、感受第一段中给人“扯不断”的感觉。(4)、简单认识京胡。4、欣赏《狮子戏球》(1)、了解弦诗乐(2)、欣赏作品,能听出四次变奏,说出正首作品速度的变化过程。.\n.(3)、体验作品的音乐情绪。5、欣赏绛州鼓乐《老鼠娶亲》(1)、认识绛州鼓乐(2)、感受绛州鼓乐的特点,感受《老鼠娶亲》的音乐情绪变化。三、知识拓展与复习巩固:1、请为下列乐器归类:中胡坠琴柳琴月琴埙芦笙碰铃编磬堂鼓箫瑶琴琵琶响板扎木聂弹布尔2、部分民族乐器图片:.\n.戏曲篇.\n.【课题】多彩的华夏之音---戏曲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几首著名戏曲选段,了解欣赏我国戏曲文化的基本特征,对戏曲艺术产生兴趣。2、愿意聆听和观看戏曲音乐,乐意搜寻于戏曲有关的文化知识,并参与各种创造性实践活动。3、初步认识有关戏曲唱、念、做、打的基础知识,感受和体验各种唱腔艺术。4、能够模仿豫剧的韵味学唱《谁说女子不如男》,通过听一听、学一学、做一做实践练习,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环境。【重点难点】了解、认识京剧的行当、脸谱,参与京剧艺术相关活动。【教具】多媒体课件学案导学【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1、播放《中国戏曲真神奇》(欣赏视频,感受音乐中的戏曲元素).\n.2、以京剧中旦角行礼的形式向学生问好,并让学生说出在哪种艺术形式中常见,引出课题——中国戏曲。3、你知道的戏剧剧种还有哪些?4、京剧概说:四大徽班、重要作用、现代京剧(三)新授课1、欣赏《迎来春色换人间》A、简介唱段中的“做”功:在此片段中,子荣的“马舞”就是“做”工,通过抬腿、勒马、转身、甩大衣??动作表现跨越林海的情形,以及遭遇猛虎,马惊失蹄的场面。【拓展】生活中的情景如:开门、关门、上楼、下楼、行舟、饮酒等,种种不胜枚举。请欣赏下面的片段,猜猜他们在干什么?(1)欣赏开门、喂鸡片段(2)欣赏饮酒片段(3)学生模仿表演【小结】京剧是综合性的表演艺术,“唱、念、做、打”(京剧的四大功夫)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画人物。(课件展示四功的文字解释)B:唱(唱腔)(1)运用我们前面学过的音乐要素和音乐语言,来分析这两个唱段有什么不同?(音色、节奏、情绪等方面),进而引出京剧的两种主要唱腔——西皮、二黄。【注意】要让学生明确京剧的唱腔类型很多,西皮和二黄只是其中的极具代表性的两个唱腔。(2)请学生试唱一下《三起解》的唱段,感受唱腔的魅力。C:念(念白)分为“韵白”和“京白”,欣赏《贵妃醉酒》中高力士片段(京白),《红楼二尤》中“尤二姐”片段(韵白)。D:打是形体动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武术的舞蹈化。.\n.“把子功”、“毯子功”【小结】如果说“唱、念、做、打”是戏剧的血肉,那么“锣鼓经”就是他的骨骼。在京剧界有“一台锣鼓半台戏”的说法,人物的上场亮相,形象的塑造以及舞台氛围的烘托等方面都需要打击乐器的辅助来表现。打击乐器贯穿京剧表演的始终。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过场锣鼓《打虎上山》2、欣赏《打虎上山》介绍伴奏对整个戏曲的影响(1)京剧乐队(场面)分“文场”“武场”文场指管弦乐器:武场指打击乐器:(2)京剧乐队“三大件”(3)学生同老师合作共同来打打“锣鼓经”。【先由老师示,速度慢一些。其次分小组、分声部做节奏练习。最后做节奏的配合练习。(用嘴念,击掌,拍桌子等方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4)京剧的行当:生、旦、净、丑A:观看图片,根据服装、扮相回答有关各行当的问题B:重点介绍各种花脸3、《谁说女子不如男》A:介绍豫剧B:演唱者:常香玉.\n.C:学唱一段《谁说女子不如男》(四)拓展与探究1、请根据脸谱分辨代表哪位历史人物?2、写出下列人物的行当.\n.3、根据时间,完成学案中的“学有所获”。(五)总结:戏曲,堪称中化艺术的神奇瑰宝:“五彩脸谱七色衣,特技绝活儿数不尽,转瞬斗转又星移”。戏曲音乐,将民间音乐之大成集于一身。戏曲中的“唱、念、做、打”更是融“音、诗、画、舞”于一堂。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够发现戏曲的“美”,了解戏曲的“魂”!(六)作业:1、了解地方剧种:吕剧五音戏2、通过网络或其他方式学习粤剧并整理。戏曲篇教学目标:1.通过几首著名戏曲选段的欣赏,了解我国戏曲文化的基本特征,对戏曲艺术产生兴趣。2.愿意聆听和观看戏曲音乐,乐意搜寻与戏曲有关的文化知识,并参与各种创造性实践活动。.\n.3.初步认识有关戏曲“唱、念、做、打”的基础知识,感受和体验各种唱腔艺术。4.能够模仿豫剧的韵味学唱《谁说女子不如男》。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戏曲知识。教学难点:了解我国戏曲文化的基本特征和文化涵。教学容:1.欣赏现代京剧《迎来春色换人间》(片段)2.欣赏现代京剧《打虎上山》的过场锣鼓(片段)3.欣赏传统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片段)4.在视频片段之中穿插讲解一些基本的戏曲知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案导学课时:1课时戏曲知识:1、戏曲的起源: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革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戏曲中各个剧种的剧中人物大部分由生、旦、净、丑等组成。2、京剧的历史:京剧是在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徽戏进京是在公元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最早进京的徽戏班是享有盛名的“三庆班”。随后来京的又有“四喜”、“和春”、“春台”诸班,合称“四大徽班”。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所以京剧也称“皮黄”。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每一种行当又有细致的进一步分工。“生”是除了大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的统称,又分老生(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n.是女性角色的统称,部又分为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揺旦)刀马旦。“净”,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化妆用脸谱,音色洪亮,风格粗犷。“净”又分为以唱工为主的大花脸,如包拯;以做工为主的二花脸,如操。“丑”,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20世纪的第一个50年,是中国京剧的鼎盛时期,著名的“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前后“四大须生”都产生于这个时期。新课展开1、通过课本资料了解京剧唱段《迎来春色换人间》的创作背景。2、京剧的唱腔特点:声腔是唱腔和伴奏的统称。唱腔以西皮和二黄为主。西皮的旋律起伏变化较大,节奏紧凑,唱腔较为流畅、轻快、明朗、活泼,适合于表现欢快、坚毅、愤懑的情绪。二黄的旋律平稳、节奏舒展,唱腔较为凝重、浑厚、稳健,适合于表现沉郁、肃穆、悲愤、激昂的情绪。二黄。西皮。3、京剧的四大表演形式:唱、念、做、打。唱、念、做、打是戏曲表演中的四种艺术手段。同时也是戏曲演员表演的四种基本功。通常被称为“四功”。“唱”,指的是唱功是戏曲的主要艺术手段之一,运用声乐技巧来表现人物的性格、感情和精神状态。“念”指的是念白。念白与唱互相补充、配合,也是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重要艺术手段。“做”指的是做功,也就是表演。而“打”则指的是武功。一般分为把子功和毯子功两大类。戏曲演员从小就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训练培养的,虽然有的演员擅长唱功(唱功老生),有的行当以做功(花旦)为主,有的以武打为主(武净)。但是要求每一个演员必须有过硬的唱、念、做、打四种基本功,才能充分发挥作为歌舞剧的戏曲艺术表演的功能。更好的表现和刻画戏中的各种人物。3、戏曲的乐队:管弦乐部分称为“文场”,“文场”.\n.的作用主要是为演唱进行伴奏,并演奏为配合表演而用的场景音乐。文场乐器包括:曲笛、唢呐、簧管乐器及各种胡琴、月琴、琵琶、阮等组成。打击乐部分称为“武场”,武场”的主要任务是配合演员的身段动作、念白、演唱、舞蹈、开打,使其起止明确、节奏鲜明。由不同类型的鼓、板、锣、铙钹等组成。合称为“文武场”,或叫“场面”。阅读资料:1、《迎来春色换人间》选自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根据曲波的小说《林海雪原》改编而成的,故事:1946年解放战争初期,我懂你人民解放军为巩固后方,发动群众,以少剑波为首的土匪小分队,在东北山区与土匪周旋,,最后一举歼灭以座山雕为匪首的“一旅”匪军的英雄事迹。这首就是侦查英雄子荣假扮土匪,孤身深入匪巢的一段唱腔。2、豫剧:旧称梆子。因简称“豫”,故称豫剧。在北部地区称梆剧,、的部分地区仍称梆子戏,在的部分地区,旧称高调。豫剧的流行区域主要在黄河、淮河流域。除省外,、、、、、、、、、、、新疆、等省区市都有专业豫剧团的分布。4、常香玉:豫剧表演艺术家,1923年9月15日出生在省巩县(今巩义市)董沟。原名妙玲。9岁随父福仙学戏,后拜翟彦身、周海水为师并随义父姓改名为常香玉。其义父姓常,为人爽性豪放,最喜戏剧而最爱项羽之类。故易妙玲为常项羽,又觉此名不宜于女,故更之为香玉。玉者,高雅纯洁、坚固之意,姓、名意义相联系,表现了她对艺术的执著追求,要艺术之花常香不败;为人处事,要有坚定的原则性,心灵纯洁,坚贞如玉。初学小生、须生、武丑,后专演旦角。10岁登台,总汇于旦角。得王镇南先生帮助,13岁主演六部《西厢》,名满。她原习豫西调,后在演出中逐渐融豫东、祥符各调于一炉,并广征博采,收各家各派及一些姊妹剧种之长,大胆创新,开豫剧唱腔改革之先河。后因病不能再演武戏,乃更加潜心钻研青衣、花旦之表演艺术。日寇侵华,她首演抗日时装戏《打土地》,显示了她作为一位爱国艺人的民族气节。5、.\n.粤剧:流行于、广西、和港澳。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缅甸、柬埔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古巴以及中南美洲等有华侨聚居的地区,都有粤剧的演出。粤剧是溶汇明清以来流入的海盐、弋阳、昆山、梆子等诸腔并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间音乐所形成的以梆子(京剧称西皮)、二黄为主的我国南方一大剧种。三十多年来,思想和艺术质量较高、比较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传统剧目,有《平贵别窑》、《罗成写书》等。新编的历史题材和现代题材剧目中,影响较大的,有《搜书院》、《关汉卿》。移植改编的剧目所占比重最大,其中较好的有《柳毅传书》、《宝莲灯》。导学过程(一)看视频回答问题(二)基础训练反馈(三)听音乐谈感受(四)打节奏活动(五)巩固练习1.《迎来春色换人间》这一唱段选自现代京剧________,此唱段运用了_____、_____两种表演形式。2.京剧的唱腔是以_______和_______为主。其中_____的旋律起伏变化较大,节奏_______,适合于表现欢快、坚毅、愤懑的情绪。3.戏曲的伴奏乐队称为”________”,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六)拓展探究你知道京剧脸谱是怎样起源的吗?这其中有个很有趣的故事。如果不知道的话,请查阅相关资料,并将故事说给大家听。戏曲篇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京剧文化艺术中的行当及京剧脸谱等知识。2、培养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和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n.3、通过对京剧中生、旦、净、丑四个行当特征的介绍,启发学生积极体验与感受,从而提高学生鉴赏京剧的能力。4、通过听一听、学一学、做一做实践练习,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环境。教学重难点:了解京剧的行当、脸谱、唱腔、伴奏以及板式教学方法:1、引导学生做多种形式的参与和感受。2、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做到声像结合、视听结合。一、相关知识1中国八大剧种:京剧、昆曲、粤剧、豫剧、梆子、越剧、黄梅戏和川剧2.京剧形成:是我国的国粹,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一个大剧种,它也是第一个走向国际舞台的,代表中华民族的表演艺术。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簧”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其形成于,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其剧目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均为全国之冠。3.角色可分为:生、旦、净(别称花脸)、丑四大行当。2006年5月20日,京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介绍京剧的行当:京剧的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大类。(通过京剧四大名家所代表的行当的结合介绍,让学生对知识有所了解).\n.生: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包括老生、小生、武生、文武老生、红生、娃娃生等几个门类。(展示生行扮相的图片,老师简单介绍,学生活动猜生行人物类别)旦:扮演女性角色的一种行当。包括花旦、青衣、老旦、武旦、刀马旦、贴旦等。(展示旦行扮相的图片,学生活动观察图片,讨论人物的形象特征)净:指在面部勾画各种脸谱,故又称大花脸。一般都是扮演男性角色,包括正净(黑头、铜锤)、副净(架子花脸)、武净(武花脸)等。(展示净行扮相的图片,学生活动讨论净行人物的特征)丑:属于喜剧的角色行当,又叫“小花脸”。分文丑(方巾丑、彩旦、丑婆等)和武丑(又称“开口跳”)等。(展示丑行扮相的图片)4.戏剧表演形式或表演基本功: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即唱、念、做、打、舞为一体。5.四大名旦6.什么是现代京剧?广义:五四运动之后直至今天的所有反映现实生活的京剧。狭义:中华人民国成立后,在双百方针下,通过戏曲改革,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创作的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新京剧。7.京剧的唱腔、板式与伴奏乐器三大件「西皮」的曲調比較活潑、剛勁,節奏緊湊,唱腔明朗,適合表現堅毅、愉悅、憤怒或激動等比較High的情緒。「二黃」則是一種比較平和、穩重、抒情、深的腔調,節奏較平穩,舒緩,適合於表現思、憂傷、感歎、悲怨等比較Low的情緒。.\n.板式:板是强拍,眼是弱拍.有一眼板、三眼板、无眼板和散板等。京剧伴奏也称为场面。分文场和武场。伴奏乐器三大件:京胡、京二胡、月琴二、导学过程:1.播放视频2.京剧的四大行当(播放图片)3.介绍京剧脸谱猜一猜:老师给出五个京剧脸谱,学生讨论猜一猜是哪些人物?老师在学生活动时可以适当作提示。()4.自主学习京剧的唱腔:听一听:播放两段视频分辨唱腔。《都有一颗洪亮的心》属于()唱腔《怒火烧》属于()唱腔5.京剧的伴奏:听一听:播放视频分辨文武场。《夜深沉》属于()场《京剧锣鼓》属于()场武场中有哪些乐器请辨认以下乐器:()()()学一学锣鼓经:(分组练习合作).\n.6.欣赏播放《迎来春色换人间》子荣唱段(1).思考问题:剧中的男主人公子荣属京剧中的哪个行当?(1)这段唱腔属于哪种唱腔?西皮?二黄?(再听第二部分)(2)中间的一句“迎来春色换人间”,速度有什么变化?有什么寓意?(2).此唱段运用了哪几种表演形式?(3).请在下列选项中选出你认为符合本唱段情绪的答案。A、痛苦哀婉的B、激昂而坚定的C、激动悲愤的D、活泼欢快的7.巩固练习(1).京剧的唱腔是以_______和_______为主。其中_____的旋律起伏变化较大,节奏_______,适合于表现欢快、坚毅、愤懑的情绪。(2).京剧的伴奏称为”______”,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3).京剧的表演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4).京剧的四大行当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5).著名的四位京剧名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6).四大名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n.五、探究实践1试一试:老师引导学生学唱《三起解》,激发学生唱京剧的兴趣和热情。2了解其它戏曲剧种曲艺篇教学目标:1、对我国曲艺音乐产生兴趣,乐于了解其历史、表现形式和艺术特色;2、学说本地区最有代表性的快书片段;3、聆听对比《丑末寅初》和《蝶恋花.答淑一》,感受南北说唱音乐的特点;4、能辨别京韵大鼓、弹词和粤曲小调。教学过程导入:《清明上河图》设问:1、请学生简述这幅图创作的年代?作者?反映了什么?2、这幅作品中还描绘了许多我们与音乐活动有关的场景,如:野台戏、说书、耍猴戏、走钢丝走绳、打花鼓等等,那么表演这些游戏的地方,在当时称为什么?3、什么是曲艺?(曲艺是说唱类艺术的总称。)唐代以前,音乐表演的形式多是诗、歌、舞三位一体,官府组织的文艺培训机构和演出场所称“梨园”。到宋朝时民间文艺表演的场所称“勾栏”、“瓦市”。表演的节目有许多是语言类节目。这类节目称为“说话”、“唱赚”。因此,说唱类艺术的起源于宋朝。4、曲种分类:.\n.中国传统曲艺有200多个曲种,大致可分3种类型:分别是只说不唱或只念不唱,如相声、快板类;第二种是有说有唱,如评弹、陕北说书类;第三种是只唱不说,如单弦牌子曲、清音等。与音乐有关的是第二和第三类。一、欣赏《重整河山待后生》,说说歌曲的风格特点?1、什么是京韵大鼓?京韵大鼓:清末民初形成并流行于、天津地区。由当时的鼓书艺人宝全等把原用语音演唱的木板大鼓改用语音演唱,广泛吸收京剧唱腔及流行的民间曲调创制新腔,并在木板大鼓原有伴奏乐器三弦外,增加了四胡和琵琶,形成了一直流传至今的京韵大鼓。又叫“京音大鼓”。2、骆玉笙(1914-----2002)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骆派”京韵大鼓的创建者。骆玉笙,艺名“小彩舞”。代表作:京韵大鼓《剑阁闻铃》、《红梅阁》,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主题曲《重整山河待后生》。《剑阁闻铃》是骆玉笙的成名作,也是骆派京韵大鼓的代表作。演唱腔调低回婉转,如泣如诉,抒情色彩浓郁。3、朗诵《丑末寅初》的歌词,体会语言特点。丑末寅初日转扶桑,我猛抬头,见天上星,星共斗、斗和辰,它是渺渺茫茫、恍恍忽忽、密密匝匝,直冲霄汉减去了辉煌。4、欣赏《丑末寅初》?《丑末寅初》这一传统的唱段全曲由九对句子组成。听听分别描绘了什么?二、欣赏《蝶恋花.答淑一》?创作背景:这首词最早发表在1958年1月1日师学院院刊《师院》。这首词是作者写给当时的第十中学语文教员淑一的。词中的“柳”指淑一的丈夫,作者早年的战友。1932年在洪湖革命根据地被害。1957年,.\n.淑一把她写的纪念柳直荀的一首词寄给作者,作者写了这首词答她。〔骄〕指作者的夫人开慧。开慧,人,隐蔽在坚持地下工作。1930年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牺牲。2、思考问题?是用什么方言演唱的?流行的地区是哪里??演出的形式?伴奏的乐器有哪些?三、聆听下面的音乐片段,分辨是哪类曲艺音乐??《送公粮》好来宝?《腾飞的骏马》粤曲?《玲珑塔绕口令》清音?《荔枝颂》西河大鼓四、学有所得1、学唱一句曲艺的经典唱腔,感受其魅力。2、学唱《重整河山待后生》的主题片段,体会京韵大鼓的韵味。3、跟随录音学习快书《武松打虎》片段。五、音乐小档案六、作业题:课后简单了解中国说唱音乐的发展现状?曲艺篇一、教学目标:1、从基本学起,知道什么叫曲艺,曲艺的种类2、认识、了解、掌握有关京韵大鼓、弹词的有关知识.\n.3、能辨认京韵大鼓与弹词这2个曲种4、主动收集其他少数民族的曲艺音乐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曲艺音乐的基本容,了解、认识、掌握京韵大鼓、弹词的有关知识2、先了解何为曲艺,待有了一定的概念后对曲艺音乐的形成、发展、繁荣,及新中国成立后曲艺音乐的发展。教学方法:1、教法选择叙述、启发、引导2、学法引导采用聆听、讨论和自主学习相结合3、教具媒体组合应用:多媒体、课件、音像资料、图片二、相关知识中国曲艺音乐的种类我国说唱音乐品种十分丰富,有340多个曲种,按照“说”和“唱”在具体曲种中占的比例,分成两大类:①以说为主,包括:评书、相声、快板等。②以唱为主,包括:鼓词、弹曲、琴书等。曲艺艺术的历史简介1、曲艺艺术的早期形成:①战国时期荀子的《成相篇》曲艺艺术的远祖。②出土的“说书俑”——汉代已有曲艺艺人的活动③汉代乐府诗歌中《陌上桑》、《孔雀东南飞》等叙事诗。2、曲艺音乐的正式形成.\n.隋代,民间流行一种讲唱故事的“说话”,标志着曲艺音乐的正式形成。3、曲艺音乐的繁荣发展时期:宋代是曲艺音乐的繁荣发展时期①出现了曲艺音乐固定的演出场所“勾栏”、“瓦肆”。②不少文人参与唱本编写,促进了曲艺文学的提高,发展了“鼓子词”、“唱赚”等新的说唱形式。总结:曲艺还是由民间口头文学与歌唱表演艺术长期结合演变而成的。曲艺艺术的新发展1、创编新曲目新中国成立后,京韵大鼓在推出新上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唱腔、表演都有了新的改革。创编了一批反映现代生活、历史题材的优秀曲目:《黄继光》、《愚公移山》、《卧薪尝胆》等。2、专业创作吸收曲艺音乐要素20世纪40、50年代,出现了大批叙事性曲艺说唱体裁的独唱曲。这些作品与传统曲艺一脉相承,形成一种特有的风貌,这些作品在题材、体裁容上也做了一些尝试和改革。例如作品《茶馆小调》、《门前情思大碗茶》、《重整河山待后生》等。具体介绍:京韵大鼓:是我国北方最有影响力的曲艺品种之一。用方言来演唱。弹词:被誉为“江南明珠”,是、、一带颇具影响力的曲艺品种。用江浙方言演唱。演唱形式有单挡、双档、三挡多人等,演员自弹自唱。粤曲:是用方言演唱的曲艺种类,流行于使用粤语的地区,遍及、澳门、东南亚及南北美洲的粤籍华人聚居地。清朝时有盲女艺人用月琴或提胡,在茶楼里自弹自唱粤曲。后来有了明眼的女艺人和专门的伴奏乐手。粤曲的主要伴奏乐器除了前两种外,还有高胡、椰.\n.胡、二胡、琵琶、三弦、扬琴、竹笛、洞箫。有时会加用小提琴、吉他、萨克斯管等。三、导学过程课前播放音乐《前门情思大碗茶》创造课堂气氛。导入:在进入我们今天的主题之前先请大家观看一段黑人表演的视频片段。提问:请同学们选择一下,这段黑人表演是属于下面哪一种类型的音乐?A、爵士B、说唱C、布鲁斯D、摇滚刚才大家都看了这段黑人说唱,说说这段黑人的说唱中包含了那些表演形式?在中华民族的传统音乐中有没有说唱音乐呢?⑴什么叫说唱音乐呢?以“说中夹唱”或“唱中夹说”的形式叙述故事,称为“说唱”,又称“曲艺”。⑵说唱音乐又包含了哪几种表演形式?说、唱、表演三位一体的综合性的艺术形式。进入新课:㈠播放京韵大鼓《丑末寅初》思考:表演者使用了什么乐器?(演唱者手持鼓板)这种曲艺艺术的表现形式?(手持鼓板边说边唱)唱段中述说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在故事中出现了哪些人物,通过这些人物的行为要展现出一幅什么样的风景?(时间:清晨三、四点时,旅客、渔翁、樵夫、农民、学生、青年女子、牧童各色人物的种种活动,展现一副生机勃勃、情趣盎然的民俗风情图景。.\n.总结:这种曲艺艺术形式叫做“京韵大鼓”介绍京韵大鼓①定义:又称京音大鼓,因伴奏乐器只有鼓、板而得名。②历史概况:源于清末、一代流行的木板大鼓。1870年左右进入京津地区。之后“鼓王”宝全等艺人把口音改为口音,后称“京韵大鼓”。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天津一带。③唱词唱腔:唱词讲究押韵,唱腔结构属于板腔体。④流派:早期(宝全)派,白(云鹏)派,(小轩)派;后又有(少白)派,骆(玉笙)派。介绍京韵大鼓代表人物:骆玉笙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骆派京韵大鼓的创建者,艺名“小彩舞”,自幼学京剧,14岁登台,17岁改学京韵大鼓,创立“骆派”在京韵大鼓界独树一帜。她的音域宽广、音质醇厚、吐字清晰、演唱韵味浓厚。代表作:京韵大鼓《剑阁闻铃》、《红梅阁》、《丑末寅初》,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主题曲《重整山河待后生》等。㈡介绍第二种曲艺艺术:弹词猜一猜这种曲艺艺术的名称提示:①起源于元、明两代的词话。词话因“弹唱词话”而得名。②表演形式有说有唱,三弦、琵琶是主要的伴奏乐器,演唱语言是吴语③这种曲艺音乐发源于地区,流行于南方地区,包括、、等地,被誉为“江南明珠”揭示谜底:弹词同志有一首词《蝶恋花答淑一》很多剧种都为之谱曲,今天我们要一起来欣赏用弹词演唱的这部作品。欣赏时注意思考:1、强调的字眼2、找出抒情性的句子——神话般的意境,充满着革命的浪漫主义色彩,再次欣赏《蝶恋花答淑一》更有感触不同版本的欣赏,在此版本中演员表情值得注意,为何在演唱下阙时面带微笑?乐观主义及革命浪漫主义的体现。.\n.重点知识习题:1、什么叫曲艺?2、曲艺音乐包含哪几种表演形式?3、我国曲艺品种、分类?4、《丑末寅初》京韵大鼓中表演者手持什么乐器?表演形式?这段故事的时间发生在几点?出现那些人物角色?例如:要表现初一幅什么画面?5、弹词《蝶恋花答淑一》弹词流行的地域:演唱语言:6、曲艺音乐的发展:()时期荀子的()是曲艺音乐的远祖。四、活动与创编1、请先朗读《丑末寅初》的唱词,体会语言的特点,再聆听演唱,体会语言与音乐之间的关系。2、学唱你感兴趣的曲艺音乐片段。3、聆听音乐片段,分辨是哪类曲艺音乐,试用连线将他们连接起来。《玲珑塔绕口令》《腾飞的骏马》《林冲发配》《送公粮》(蒙古好来宝)(清音)(西河大鼓)(坠子)五、拓展研究.\n.1、收集一些具有曲艺风格的说唱作品,如:评书、相声、快板、琴书等,比较一下他们各自的不同与特点。曲艺篇(学案)【教学目标】1、对我国曲艺音乐产生兴趣,乐于了解其历史发展、表现形式和艺术特色。2、能主动搜集并学唱本地区最有代表性的一段曲艺音乐。3、聆听对比《丑末寅初》和《蝶恋花.答淑一》,感受南、北有代表性的说唱音乐的特点。4、能辨别京韵大鼓、弹词等曲艺形式。【重点难点】掌握曲艺音乐的基本容,了解、认识、掌握京韵大鼓与弹词的有关知识。【相关音乐知识】【曲艺】是各种说唱艺术的总称。曲艺音乐是指曲艺中的唱腔与伴奏部分,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有说有唱;一是只唱不说。常由一人演唱,多则三五人。演出形式简便灵活,以第三人称的叙事为主,第一人称的代言为辅,具有“一人多角”(一个演员模拟多重角色)的特点,并自兼乐器,略带表演动作来演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思想感情。【曲艺艺术的历史简介】大致可以分三个时期:1、曲艺艺术的早期形式:①战国时期荀子的《成相篇》曲艺艺术的远祖;②出土的“说书佣”——汉代已有曲艺艺人的活动;③汉代乐府诗歌中《陌上桑》、《孔雀东南飞》等叙事诗。2、曲艺音乐的正式形成:隋代,民间流行一种讲唱故事的“说话”,标志着曲艺音乐的正式形成。.\n.3、曲艺音乐的繁荣发展时期:宋代是曲艺音乐的繁荣发展时期①出现了曲艺音乐固定的演出场所“勾栏”“瓦肆”;②不少文人参与唱本编写,促进了曲艺文学的提高。发展了“鼓子词”、“唱赚”等新的说唱形式。【曲艺艺术的新发展】1、创编新曲目新中国成立后,京韵大鼓在推出新上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唱腔、表演都有了新的改革。创编了一批反映现代生活、历史题材的优秀曲目:《黄继光》、《愚公移山》、《卧薪尝胆》等。2、专业创作吸收曲艺音乐要素20世纪40、50年代,出现了大批叙事性曲艺说唱体裁的独唱曲。这些作品与传统曲艺一脉相传,形成一种特有的风貌。这些作品在题材、体裁容上也做了一些尝试和改革。例如:作品《茶馆小调》、《前门情思大碗茶》、《重振河山待后生》等。【京韵大鼓】又叫“京音大鼓”,广泛流行于省、华北、东北的部分地区,是我国北方说唱音乐中艺术成就较高的一种,同时在全国的说唱音乐曲种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京韵大鼓由省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改革发展而形成。木板大鼓不仅是京韵大鼓的前身,也是其他多种打鼓的前身。木板大鼓是一种农民的说唱音乐形式,由半职业的农民艺人演唱,伴奏没有弦乐,只有鼓、板,因此得名;以演唱长篇大书为主。京韵大鼓的.\n.表演形式:一人站唱,主要伴奏乐器:大三弦、四胡、琵琶。演唱者自击鼓板掌握节奏。唱腔:属于板腔体,可分为慢板、快板、垛板、住板。基本腔调为起腔、平腔、落腔、高腔、长腔、悲腔等。平腔适于叙事,高腔表现激昂的情绪,落腔则表现平缓轻松的情绪。京韵大鼓具有半说半唱的特色,唱中有说,说中有唱。所以,唱词在演唱中也占重要的位置。唱词基本为七字句和十字句,多为上下句的反复,并且比较讲究语气韵味,与唱腔衔接自然。有人评价京韵大鼓有五个特点:雅俗共赏的形式,刚柔并济的风格,说唱结合的方法,一曲多用的唱腔,写意传神的表演。【弹词】弹词又称“小书”,是一种散韵文体结合,以叙事为主,代言为辅的方言说唱艺术。是盛行于江南一带的地方曲艺,系评话和弹词的总称。它产生并流行于及江、浙、沪一带,大约形成于明末清初,被誉为“江南明珠”。弹词源于元、明两代的词话。词话因“弹唱词话”而得名。弹词表演形式:有说有唱,并有以鼓击节、用弦索伴奏两种形式。主要伴奏乐器:小三弦(书弦)和琵琶。唱腔:属板式变化体,由上、下乐句组成。大体可分三种演出方式,即一人的单档,两人的双档,三人的三个档。演员均自弹自唱。主要曲调为能演唱不同风格容的〔书调〕,同时也吸收许多曲牌及民歌小调,如〔费伽调〕、〔乱鸡啼〕等。〔书调〕是各种流派唱腔发展的基础,它通过不同艺人演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流派唱腔。大致可分三大腔系,各以创腔者的姓来命名,即(遇乾)调、马(如飞)调、俞(秀山)调。其中“马调”对后世影响最大,多有继承并自成一派者,如薛(筱卿)调、(俭安)调、“琴调”(朱雪琴在“薛调”基础上的发展)。周(玉泉)调是在“马调”基础上的发展,而(月泉)调又出自“周调”,如此发展繁衍形成了评弹流派唱腔千姿百态的兴旺景象。唱腔中使用方言演唱,故演出均操吴语,形成特有的曲调。借鉴昆曲、京剧的表演手法,结合听觉艺术的特点,运用嗓音变化、形体运作、面部表情塑造角色。评弹艺术的表演分为说、噱、弹、唱四部分。.\n.【作品知识】一、《丑末寅初》【背景搜寻】《丑末寅初》是京韵大鼓的传统小段,又名《三春景》。一般是演出下场节目后加唱的段子,常被称之为“收场小段”。是一个抒情性而不是叙述性的唱段。它经过艺人们多年的锤炼,成为精彩的保留曲目。古人以十二地支标志时辰,从零时起,为子时,两小时为一个时辰,至丑末寅初是清晨三四点钟。长短生动的描绘了在这一天开始之时旅客、渔翁、樵夫、农民、学生、青年女子、牧童等各色人物的种种活动,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情趣盎然的民俗风情图景。【表演艺术家——骆玉笙】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艺名“小彩舞”。9岁拜焕亭为师学唱京剧老生。14岁登台清唱二簧。17岁改学唱京韵大鼓。1934年,她拜“鼓界大王”宝全的弦师永禄为师,学习(宝全)派大鼓,主要在天津、一带演出。她在派唱腔的基础上,兼融白(云鹏)派、少白(凤鸣)派之长,结合自身的嗓音条件,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终于形成了独具风格的骆派。她的嗓音甜美,音域宽阔,尤以“嘎调”激越感人。骆派唱腔注重行腔中的颤音、滑音技巧的运用,以演唱“悲曲”.\n.见长。她的代表作有《剑阁闻铃》、《红梅阁》、《子期听琴》、《击鼓骂》等。她为根据老舍《四世同堂》改编的电视剧谱唱的主题曲《重整河山待后生》,唱得震撼人心,影响深远。她不仅坚持演出,还担任天津曲艺学校的领导工作,努力为曲艺界培养新人。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二、《蝶恋花·答淑一》【背景搜寻】《蝶恋花·答淑一》是作于20世纪50年代的一首词,而后京剧、川剧、湘剧、评剧等十几个剧种为之谱曲。尤以著名歌唱家谷一的歌唱、评弹名家徐丽仙的弹唱影响最大,还灌了唱片,唱红全中国,波及东南亚。《蝶恋花·答淑一》我失骄君失柳,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注释】:〔骄〕指作者的夫人开慧。开慧(1901——1930),人,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共湘区委员会负责机要兼交通联络工作,后随作者去、等地。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隐蔽在板仓坚持地下工作。1930年10月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11月牺牲。〔飏(yáng扬)〕飘扬。〔重霄九〕九重霄,天的最高处。我国古代神话认为天有九重。〔吴刚〕神话中月亮里的一个仙人。据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桂树,吴刚被罚到那里砍树。桂树随砍随合,所以吴刚永远砍不断。〔嫦娥〕神话中月亮里的女仙。据《子·览冥训》,嫦娥(一作姮娥、恒娥)是羿(yì异)的妻子,因为偷吃了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到的长生不死药而飞入月中。〔舒广袖〕伸展宽大的袖子。〔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忽然听到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捷报,两位烈士的忠魂顿然高兴得泪流如雨。.\n.〔舞、虎、雨〕这三个韵脚字跟上文的“柳、九、有、酒、袖”不同韵。作者自注:“上下两韵,不可改,只得仍之。”三、【拓展探究】快书;快板过去叫“数来宝”,也叫“顺口溜”、“流口辙”、“练子嘴”,是从宋代贫民演唱的“莲花落”演变发展成的。过去艺人们沿街卖艺时,经常见景生情,口头即兴编词。他们看见什么就说什么,擅长随编随唱,宣传自己的见解,抒发感情。从编、演,到传唱,比什么形式都迅速。演出形式主要有一个人演唱和两个人对口演唱两种。有些地区还发展成用当地方言演唱的快板,如天津快板、快板等,都很好地发挥了教育,娱乐作用。例如在解放战争中,人民军队中进一步发挥了数来宝的战斗作用。战土们编演大量快板作品,鼓舞士气。人称“快板大王”的毕革飞同志赞誉快板说:四、【练习】1、《丑末寅初》(京韵大鼓)中表演者手持乐器!表演形式:;这段故事的时间发生在点?出现哪些人物角色?例如:樵夫;说唱要现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弹词《蝶恋花·答淑一》中,弹词系___和___的总称;流行的地域:、___;演唱语言;主要伴奏乐器_。3、曲艺音乐的发展:时期荀子的是曲艺音乐的远祖。第二单元音乐与民族第二节绚丽的世界音乐歌唱篇一、授课年级:高中一年级二、.授课课时:一课时三、教学准备:准备与本课相关的视频资料,如电影《悲歌一曲》中有关板嗦哩说唱的视频等。.\n.预习容:瑞士约德尔山歌,印度尼西亚恰克合唱,保加利亚女生重唱,朝鲜板嗦哩说唱。四、.教学目标:1.知识概念:通过欣赏本节课的音乐片段,认识歌唱中的真声与假声,衬词的作用以及说唱的概念。2.技能能力:⑴通过欣赏音乐与视频,能够运用音乐要素对音乐进行分析,发现各种声乐形式的特点。⑵通过感受音乐与理解特点,乐意主动体验与感受老师在课堂上所提供的体验活动。⑶能记住本课所学到歌唱形式的名称与基本特征,对自己认为最具特色的歌唱形式进行评价。3.情感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容,能够认识世界音乐文化的多元性,主动了解世界各地的音乐形式。五.教材分析:本课运用花城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音乐鉴赏》中第二单元第二节《绚丽的世界音乐》的有关容。本课主题为“世界声乐形式”,目的在于通过欣赏与体验音乐,学生能认识世界各地丰富的歌唱形式。本课欣赏容有瑞士约德尔山歌、印度尼西亚恰克合唱、保加利亚女声重唱、朝鲜板嗦哩说唱。六教学过程歌唱篇:歌唱是人类最直接、最自然地表达情感的方式,即便跨越了国界,人们同样能在歌声中找到知音,获得共鸣。一、聆听与鉴赏:1、瑞士约德尔山歌.\n.山歌特点:约德尔是瑞士传统音乐中最具有特色的一种山歌唱法。它源于瑞士阿尔卑斯山区牧民呼唤羊群、牛群的喊叫声,用歌唱向对面山上或山谷中的朋友、情人来传达各种信息。约德尔唱法技巧高超,真假声、高低音、胸声、头声不断交替,起承转合。欣赏曲目:《音乐之声》、《孤独的牧羊人》等。感受作品的特点。跟唱《孤独的牧羊人》,体验音乐风格。2、印尼恰克合唱:恰克合唱是世界上最特殊的声乐形式之一,即用人声来打节奏,它用于一种巫术的表演仪式。步骤:①聆听音乐,并找出特点;②分段进行节奏练习;③分声部学唱恰克合唱;3、保加利亚女声重唱:保加利亚女声重唱的声乐艺术是一种不得外传的“秘密”。它采用自然、直接、开放的唱法,在多声部的重唱中常出现不协和的音程,其独具韵味的民族特点,成为近年来世界声乐舞台的耀眼明星。步骤:①在聆听的过程中,关注音色,散板的速度,装饰音以及表演的形式;②了解这种歌唱形式的主要特点;③分声部练习。4、板嗦哩说唱,感受完前面几种有趣动听的演唱形式后,我们下面来学习一种练习过程最艰辛的演唱形式。观看视频。A.这是哪个国家的演唱形式?演唱的方式是怎样的?B.你觉得演唱者是在说话还是唱歌?C.演唱者是用真声还是假声演唱?主要是用什么方法演唱?声音有什么特点?D.朝鲜音乐节拍有什么特点?.\n.介绍板嗦哩,演唱者只有一个,他就用自己的歌声、说白、身体动作与作为道具的一把扇子,就能把长篇故事里的不同人物与情节,甚至连刮风下雨这样的情景说唱出来。这是很不简单的一件事。七小结:未来和世界才识我们音乐发展的真正方向。所以,我们不仅要讲授、欣赏民族音乐更应宣扬世界音乐,从而放眼世界,放眼未来,形成开放式思维。八拓展探究世界上的独具魅力的歌唱形式还有很多很多,它是各族群众自己的创作。请同学们搜集与整理,为大家展示。学案教学的初探在学习绚丽世界音乐舞蹈篇时,面对学生不熟悉的知识,如何上好这节课,我们采用的是学案教学,把所学的知识做成学案,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学案,在欣赏视频中总结知识点,一节课下来师生都不觉得累,很轻松的完成了教学目的,教学思路如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感受和体验伴随生命历程的各类音乐,感悟音乐在人类生命中的作用和意义。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初步感受音乐的容与风格特点,分辨出每首乐曲的表演形式。2、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记出《猎人送葬》主题音乐并分析其特点.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开始对鉴赏音乐产生兴趣,懂得大自然也有生命,作为地球公民应”珍爱生命,保护自然”.【教学容】.\n.8、欣赏三首以生命的开始-成熟-终结的音乐作品运用音乐要素分析特点.9、了解音乐小知识舞剧摇篮曲交响曲。10、了解三首作品的作者及创作背景.一课前预习学案:4、摇篮曲又称催眠曲,原是母亲为使幼儿安静入眠而唱的一种歌曲。在各国、各民族、各地区的民间音乐中,都有很多悦耳动听的摇篮曲。后来作曲家们对摇篮曲的应用突破了原来只用于催眠的局限,逐渐发展成为在音乐会上表演的一种抒情歌曲,成为独具一格的音乐体裁。摇篮曲有它的自身特点,它的音乐形象一般都具有安宁、亲切、温存、抚爱、真挚的特点;曲调抒情、优美、静谧;旋律比较平稳,音域适中,不用过高过低的音,起伏不大;节拍形式多为2/4、4/4、6/8等复拍子,也有3/4拍子的,节奏、拍节不强调重音,但律动整齐,以适应表现摇篮徐缓、摇曳的特点。速度缓慢,大多是行板(Andante);力度较弱,一般不超过中强(mf);调式一般用明朗的大调式;演出形式一般为女声独唱。5、舞剧《鱼美人》首演于1959年,是由我国著名作曲家吴祖强和杜鸣心作曲,由当时在中国任教的前联著名舞蹈家彼·安·古夫和他的中国学生们集体编导。这部舞剧曾分别荣获中华民族二十世纪音乐和舞蹈的"经典奖",在美国、英国、俄罗斯和地区进行了成功的演出。《鱼美人》的故事情节是讲述海底美丽善良的鱼美人,爱上了人间勤劳勇敢的猎人,但是遭到了凶恶的山妖的阻挠和破坏,在人参老人的帮助下,猎人和鱼美人终于战胜了山妖的魔法,结成一对幸福的伴侣。6、交响曲是器乐体裁的一种。管弦乐队演奏的大型(奏鸣曲型)套曲。源于意大利歌剧序曲,海顿时定型。基本特点为:第一乐章快板,采用奏鸣曲式;第二乐章速度徐缓,采用二部曲式或三部曲式等;第三乐章速度中庸或稍快,为小步舞曲或诙谐曲;第四乐章又称"终乐章",速度急速,采用回旋曲式奏鸣曲式等。.\n.二【导学过程】导入:首先引导学生大自然声音分为:()人们都说:|”音乐源于生活而高与生活,”音乐与生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音乐贯穿与人生旅程,那么音乐与生活有着怎样的联系呢?(请学生回答)三【新授】:(七)生命诞生:1让学生唱出所知道的摇篮曲.(略)2聆听<<摈榔树下摇网床>>思考:(4)作品的演唱形式?(童声合唱\女生独唱)(5)运用音乐三要素分析此曲?(速度旋律节奏)(6)摇篮曲的特点?3复听感受:师生共同哼唱并体验摇篮曲特点?4介绍京族:《摈榔树下摇网床》是广西壮族的京族民歌(八)生命成熟:1聆听思考:我们从摇篮中慢慢长大慢慢成熟,结婚的时候需要怎样的音乐?聆听<<婚礼场面>>思考:它所描绘的场景,情绪节奏旋律又有怎样的特点?(参考课本的谱例)2乐曲结构分析:见课本变奏曲式结构:A-A1-A2A1-A2是主题的变奏,通过节奏旋律的变化加以改编.3了解作曲家:(课本)吴祖强杜鸣心的简介及主要作品4复听:师生共同感受节奏的特点.\n.(九)生命终结:1聆听音乐:让学生回忆乐曲的旋律是根据哪首儿歌改编的?2让学生对比聆听两段旋律,听辩乐曲调性的不同?3分组对比演唱:4在老师的指导下把旋律记下来:5引导探究:1<<猎人送葬行列>>与传统意义的葬礼音乐有何不同?2作曲家运用什么手法,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3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音乐小知识交响曲?三拓展:播放<<地球之歌>>让学生看视频感悟生命不仅是人类所有,大自然也同样拥有,让我们珍惜生命,爱护自然.四小结与作业真正的艺术没有任何例外,它直接来自心,来自对生活的经验,对生活的思考与实践.-艾夫斯作业:以<<音乐与我>>为题,写下感受,下节与同学共享.7、【每月一歌】学唱《感恩的心》《器乐篇》时间:一课时.\n.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音乐与民族,意在此向我们讲述音乐与民族二者之间的关系。本节向我们展示了绚丽多彩世界音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让我们通过音乐来了解来自世界不同地域的文化风格。从而拓宽了学生的音乐视野并提高其音乐的鉴赏能力。教材选用可印尼的甘美兰音乐、日本的雅乐、墨西哥的马里啊契音乐、非洲的鼓乐和阿拉伯音乐。我们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引导学生们去记忆其名称和基本的特征,并与音乐原产地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等因素相结合组织学生进行探讨,从深层次加深学生对世界多元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对不同的地域的音乐的乐器有一定的了解,在课堂上教师应作简要的介绍,使学生们能以积极的态度感受和体验不同国家的器乐演奏形式和有特色的乐器来丰富学生的知识和对不同音乐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加学生们鉴别欣赏音乐的能力,并对世界音乐产生一定的兴趣。重点:本节课的重点在于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对甘美兰音乐、雅乐、马里啊契音乐、鼓乐和阿拉伯音乐这五种器乐演奏形式的名称和音乐的不同特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难点:本节课的难点在于如何通过聆听能够使学生们感受体验那融入音乐当中的那份异国的风情。教学目标:1、认识学习世界多元文化的意义,能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感受和体验来自不同国家的演奏形式。2、能够记住甘美兰音乐、雅乐、马里啊契音乐、鼓乐和阿拉伯音乐这五种不同的器乐演奏形式和其音乐的基本特征,并了解其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社会艺术价值。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世界音乐的产生一定的兴趣。教法:这节课在教法的选者上,我始终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者,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引导、分析、提问、讨论等方法。力争让学生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去感受和体验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音乐风情,并锻炼学生们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n.学法:在学法的选择上,我采用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讨论,培养学生们主动、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加强学生自身音乐知识的积累。从而为从更深层次去体验和感受音乐做好准备。教学过程:四、印度尼西亚——甘美兰音乐1、在导入新课阶段我采用图片导入法。利用多媒体播发课前准备好的一些关于印尼风景的图片,引导学生们对印尼的风土人情有一个大致的了解。2、结合教材地66页中给出的关于甘美兰音乐的一些乐器,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其乐器的特点。教师总结并叙述其音乐的特点和用途。3、播放录音,让学生们结合多媒体的图片。从多角度去感悟音乐。板书:图片导入——乐器——聆听——感悟二、日本——雅乐4、用多媒体播放音乐并播放日本宫廷雅乐的图片。(提醒学生注意音乐当中的乐器,说出你认识的并尝试着用语言来描绘你对雅乐音乐的印象)5、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整理,教师对日本雅乐加以介绍,这样可以加深对音乐的认识。6、再放一边音乐加深记忆。板书:图片+问题——汇总答案——介绍——加深记忆三、墨西哥——马里啊契音乐1、先播放一些马里啊契乐队演出时的图片。引导学生们注意观察乐队使用的乐器。2、播放音音乐,引导学生注意音乐的风格。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别能力。3、与墨西哥的历史相结合,引导学生去思考并总结出马里啊契音乐的风格形成的原因。教师总结并介绍其音乐用途。板书:图片——认识乐器——聆听音乐——鉴别风格——总结.\n.四、非洲——鼓乐1、展示中国鼓和非洲鼓的图片,引导学生找出非洲鼓的特点。2、介绍非洲的鼓乐(强调节奏在鼓乐当中的作用)3、播放音乐,找出非洲鼓乐的特点,并引导学生们去模仿非洲鼓乐的节奏来敲击。12345678板书:对比鼓——介绍非洲鼓乐——聆听——模仿五、阿拉伯音乐。(四)介绍阿拉伯音乐的基本情况,这样使学生对阿拉伯音乐有一个具体的认识。(五)播放音乐,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总结阿拉伯音乐的特点。(六)对照教材第69页的曲谱进行演唱,加深对音乐的理解。板书:介绍——聆听——总结特点——唱谱子最后,课堂小姐,回顾这一节课的主要容,帮助学生们记忆。“舞蹈篇”一、学习目标:1、对世界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能以积极的态度主动了解世界舞蹈音乐,并进行相关的学习与体验活动。2、初步了解巴西桑巴、西班牙弗拉门戈、阿根廷探戈三种舞蹈的特点及舞曲的音乐特点,了解其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社会艺术价值。3、掌握探戈舞曲的节奏特点。4、接触世界其他各地的民间舞蹈,能对舞蹈的社会功能作出自己的见解。二、学习容:1、通过聆听、感受、体验,初步了解西班牙弗拉门戈、阿根廷探戈等舞蹈的特点及舞曲的音乐特点,了解其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社会艺术价值。.\n.2、学生以积极的态度主动了解世界舞蹈音乐,主动参与到音乐中去,获得能动的体验。三、学习重、难点:积极参与课堂中的探究、体验活动,深入体会世界舞蹈音乐的丰富多彩,能对舞蹈的社会功能做出自己的见解。四、相关知识1、舞蹈的社会功能舞蹈的社会功能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认识功能、二是审美功能、三是教育功能。(1)认识功能:舞蹈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有什么样的社会就产生什么样的舞蹈,但反过来它又作用于社会,又能反映社会生活。舞蹈史虽然是舞蹈本身的历史,但它却是社会文化发展史当中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各个历史时期的舞蹈状况,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窥见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伦理、哲学乃至和风俗等各个方面。这种反映,就是舞蹈所具有的认识功能。通过舞蹈,可以了解和认识社会的心理特征、精神风貌以及社会的各个侧面。中国古代思想家常常以某个朝代的乐舞风气去评价它的兴亡盛衰就是这个道理。(2)审美功能:舞蹈的审美作用体现在舞蹈的节奏、表情和构图给人以美感和在舞蹈过程中所获得的身心愉悦。它不仅感染着观者的感情,也鼓舞着舞者本人的情绪,在舞者与舞者之间的情绪互相影响下,从强烈的节奏感中获得更大的精神满足。原始人之所以不能自制地醉于狂热的跳舞之中就是这个原因。但舞蹈的审美功能并不是孤立地单独存在,而是结合着一种动机,或一种感情去为某种目的服务。所以舞蹈的审美功能,往往不是和娱乐功能结合在一起便是和教育功能结合在一起的。(3.\n.)教育功能:是舞蹈的意义所在,通过舞蹈的审美教育,在道德品质和思想情操上给人以影响。但它不是以某种抽象的道德原则进行说教,而是把道德准则通过审美功能体现出来,使人从情感上受到感染,发自心地体验到这一原则的崇高性,把它变为自己在的心理欲求。过去历史上一些有见识的统治者也重视舞蹈教育,原因就是他们也懂得舞蹈具有教育功能这一特征。如中国古时周代,“设乐师掌国学之政,教国子小舞。凡舞,有兌舞,有羽舞,有皇舞,??”(《周礼?春官》)其目的就是利用舞蹈的审美功能,潜移默化地把一整套封建道德礼教观念,输入贵族子弟的思想情感之中。从美学的角度上说,舞蹈的这三种功能,就是真、善、美这三方面的作用。认识功能是真,教育功能是善,审美功能是美。但三者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辩证统一。在正常的情况下,舞蹈艺术总是作为真善美的统一整体来对人和社会发生作用的。【音乐分析】《哈巴涅拉》《哈巴涅拉》是第一幕中表现卡门性格的一首歌曲。整个唱段的伴奏建立在哈巴涅拉舞曲的节奏型上,通过连续下滑乐句的不断反复,调性游移于同名大小调间;旋律始终在中低音区的八度徘徊;调性的变换和顿挫有力的节奏,使音乐有种捉摸不定的感觉,表现了卡门无拘无束、美丽诱人的形象。【导学过程】一、清唱剧《弥赛亚》《一个孩子将为我们诞生》1、欣赏清唱剧《弥赛亚》第二部分中著名的合唱曲《哈利路亚》,交流感受。(风格特点、情感表达、演唱形式等)2、了解什么是清唱剧。3、了解巴罗克音乐及音乐风格。4、了解巴罗克音乐的顶峰:亨德尔与巴赫。5、作品分析:6、体验四声部的演唱,营造出丰满的和声效果。(先分声部演唱再合唱,注意音准及声部.\n.的和谐,教师加以唱加强效果和印象)1=G4/4S5.2200|5.2200A2.1700|2.1700T7.6500|7.6500B5.5500|5.55007、总结本曲最大的特点,完成课本的相关书写要求。二、《哈巴涅拉》(选自歌剧《卡门》第一幕)1、什么是歌剧。(欣赏中外歌剧)2、作品介绍。3、作品赏析。4、介绍哈巴涅拉。5、练习节奏(体会)2/4x.xxx|xxxxx|1、总结对比,完成下列表格。贝多芬清唱剧之父莫扎特乐圣巴赫钢琴之王斯特音乐神童.\n.亨德尔西方音乐之父舒伯特艺术歌曲之王四、小结与作业收集一首古典乐派或浪漫乐派音乐作品的音像资料并欣赏,结合本科所学的容,写一篇音乐随笔(感想、分析、见解、体会等皆可)第三单元音乐与时代第一节西方音乐的时代特征古典与浪漫的追忆【我的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比欣赏,初步地、较为系统的感受欧洲18、19世纪的古典主义及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对古典主义音乐的严谨完美、均衡理性及浪漫主义音乐的新颖细腻、灵巧自由等特点有一定的认识。简单了解音乐大师贝多芬、门德尔松、莫扎特、斯特及其伟大的成就和影响,了解奏鸣曲式、序曲、狂想曲等相关的音乐名词。熟悉作品的主题旋律,能唱主题的音乐片段。过程与方法强调聆听、感受、体验、实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中去,熟悉作品的主题旋律,在鉴赏中融入“唱”的活动,获得能动的体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积极的态度参与感受和体验古典主义及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乐于了解与这两个时期有关的音乐文化,主动进行相关的学习与探究活动。重点了解优秀作品的艺术价值,认识音乐与时代的紧密关系。.\n.难点通过各种学习方法,力求对音乐作品与实践紧密关系有一个较为清新的了解。一、导(课前导学)【作曲家:贝多芬】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VanBeethoven,1770-1827),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出身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能,八岁开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贝多芬信仰,崇尚英雄,创作了有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等等。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理想奋臂呐喊,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贝多芬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补充】贝多芬著名的交响曲《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n.园)交响曲》《第九(合唱)交响曲》(《第九(合唱)交响曲》中,著名的歌曲是《欢乐颂》,贝多芬是第一个在交响曲中加入人声的作曲家。)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c小调第五号交响曲《命运》此曲完成于1807年末至1808年初,是贝多芬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本曲声望之高,演出次数之多,可谓交响曲之冠。贝多芬在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开头,便写下一句引人深思的警语:“命运在敲门”,从而被引用为本交响曲具有吸引力的标题。作品的这一主题贯穿全曲,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可言喻的感动与震撼。贝多芬在第三交响曲完成以前便已经有了创作本曲的灵感,一共花了五年的时间推敲、酝酿,才得以完成。乐曲体现了作者一生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是一首英雄意志战胜宿命论、光明战胜黑暗的壮丽凯歌。恩格斯曾盛赞这部作品为最杰出的音乐作品。整部作品精炼、简洁,结构完整统一。【音乐分析】《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四乐章)第四乐章用奏鸣曲式写成,它的全部主题都是进行曲和舞曲的形貌,接近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音乐风格。主部主题表现了人民群众胜利的情绪。它那一往无前的旋律,明朗的节奏,大量使用的和弦,以及强壮饱满的印象,都使主题添加了英雄的光辉。【补充】进行曲:是一种富有节奏步伐的歌曲。最初它产生于军队的战斗生活,用以鼓舞战士的斗争意志,激发战士的战斗热情,后来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也常采用这种体裁来表达集体的力量和共同的决心。进行曲的特点:强弱分明,节拍规整且常用2/4拍子;结构多是均衡对称方正型的;旋律多雄壮有力、刚健豪迈。主题常采用大主和弦的分解进行为开端,以造成昂扬向上的气势。【音乐知识】奏鸣曲式:所谓“曲式”,就是写作乐曲的一种格律,即用一种比较固定的框架把乐曲的大结构框出来,使具有某种固定曲式的乐曲具有比较规整的形态,利于聆听者理解与欣赏。而“奏鸣曲式”.\n.是一种大型曲式,是奏鸣曲主要乐章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它包含几个不同主题的呈示、发展和再现以及特定的调性布局。由于它通常用于奏鸣曲的第1乐章,并常用快板速度,所以也称为奏鸣曲第1乐章形式或奏鸣曲快板形式。这种曲式不仅用于奏鸣曲中,也用于室乐、协奏曲、交响曲等大型音乐作品的相应乐章。此外在序曲、交响诗等作品中也常见到。古典音乐主义:古典主义音乐有多种含义,广义泛指流传下来堪称经典的音乐;狭义则指以维也纳古典乐派为代表的音乐。后来,凡属思想容深刻、艺术形式完美的典音乐作品,泛称古典音乐。通常,古典音乐指18世纪至19世纪20年代产生于欧洲的音乐潮流及创作风格。主要特征:优美、均衡、自信、理性。它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容,艺术形式严谨完美,表现手法简洁洗练,力求通过音乐音乐语言及其戏剧性的展开来表达思想感情。形式与容的有机结合,体现了启蒙思想运动细想家所提倡的理性主义审美特点。古典主义音乐代表人物有:亨德尔、巴赫、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作曲家:门德尔松】门德尔松(FelixMendelssohn,1809-1847),德国著名的作曲家。他的祖父是著名的哲学家,父亲是富裕的银行家,母亲具有广博的文艺修养和音乐才能;在西方音乐史上,像门德尔松这样有着辉煌的家族史、优越的家庭条件和良好的人文环境的音乐家实属罕见,家里经常聚集着当时知识界的代表:卓越的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如:歌德、海涅、黑格尔、威伯等。门德尔松是上流社会中贵族式的音乐家,他的一生在平静、幸福中度过,除了感受到家庭给他的温暖和众人对他的尊重之外,从未品尝过生活的艰辛与苦涩。他被誉为浪漫主义杰出的“抒情风景画大师”,作品以精美、优雅、华丽著称。【音乐分析】:《仲夏夜之梦》,门德尔松为莎士比亚的喜剧《仲夏夜之梦》共写过两部音乐作品,一部是在1826.\n.年作者十七岁那年所作的钢琴四手联弹《仲夏夜之梦》序曲,次年改编成管弦乐曲,被称为是音乐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标题性音乐会序曲;另一部是1843年为《仲夏夜之梦》所写的戏剧配乐,其中的序曲就选用了当年所作的序曲。《仲夏夜之梦》序曲是门德尔松的代表作,它曲调明快、欢乐,是作者幸福生活、开朗情绪的写照。曲中展现了神话般的幻想、大自然的神秘色彩和诗情画意。全曲充满了一个十七岁的年轻人流露出的青春活力和清新气息,又体现了同龄人难以掌握的技巧和卓越的音乐表现力,充分表现出作曲家的创作风格及独特才华,是门德尔松创作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在虚无缥缈的短引子之后,音乐进入小提琴顿音奏出的轻盈灵巧的第一主题,描绘了小精灵在朦胧的月光下嬉游的舞蹈。随后出现的第二主题欢乐而愉快,由管弦乐齐奏伴随着雄壮的号角,呈现出粗犷有力的舞蹈音乐,并立即转入热情激动而温顺的恋人主题,曲调朴素动人。经过多次音乐的发展变化,乐队又奏出了舞蹈性的新主题,具有幽默、谐谑的特征。在后来门德尔松所作的十二首《仲夏夜之梦》戏剧配乐中,也有一些非常著名的篇章,常被编为组曲演奏。这里选用了其中最为著名的两首:《夜曲(E大调)》和《婚礼进行曲》。【音乐知识】浪漫主义音乐:是继维也纳古典乐派之后于19世纪初叶至19世纪末叶在欧洲形成和发展的一种新的音乐潮流合唱作风格。他的产生、发展与衰落与法国大革命后欧洲封建式列的复辟,特别是随后兴起的运动、民族运动密切相关;也与文学艺术领域里的浪漫主义思想紧密相关。特点:在思想上,寄情于远离现实的神化和传说,或沉溺于个人的情感体验;在艺术上,在承袭古典乐派的基础上,进行许多新的探索:提倡音乐的标题性,强调个人主观情绪的表现,重视从民间文艺中提取题材;在体裁方面,有多乐章的标题交响曲、单乐章的标题交响诗、交响音化、狂想曲、随想曲等;在创作手法上也进行的大胆的革新。是音乐具有题材新颖、表情细腻、色彩浓郁、体裁灵巧、结构自由等特点。主要代表人物:韦伯、门德尔松、舒曼、舒伯特、柏辽兹、肖曼、斯特、柴可夫斯基等。.\n.序曲:是大型的器乐体裁之一,可以分为戏剧序曲和音乐会序曲良种。戏剧序曲指歌剧、清唱剧、芭蕾舞剧、话剧等的序奏乐曲,这类序曲由渲染气氛及暗示剧情的作用。如:《卡门》(序曲)。音乐会序曲指为音乐会上演奏而创作的独立乐曲,容与戏剧毫无关系。如:《1812年序曲》《春节序曲》等。【作曲家:莫扎特】莫扎特W.A.Mozart(1756一1791)著名的奥地利作曲家。他出身于萨尔斯堡的一个宫廷乐师家庭,很小就显露出极高的音乐天赋,即兴演奏和作曲都十分出色,被誉为"音乐神童"。1773年起他任萨尔斯堡大主教宫廷乐师,因向往自由的生活,不满主教对他的严历管束,于1781年愤然辞职,来到维也纳,走上了艰难的自由音乐家的道路。在他的创作中出现了许多革新的因素,但却不为当时墨守成规的人们所欢迎,因此经济压力很大,经常靠借债度日,然而他却心甘情愿地过着贫苦而自由的音乐家生活。他曾说,"我的舌头已经尝到了死的磁味,我的创作还是乐观的。"他在短促的一生中共创作了歌剧二十二部,其中最著名的是《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交响曲四十九部,其中《第三十九》、《第四十》、《第四十一》交响曲最为著名。他还创作了奏曲、钢琴曲、室乐重奏等多部作品。莫扎特的创作深受巴赫、海顿等人的影响,他的作品结构精致匀称,旋律富有歌唱件,风格明朗,乐观,配器注重音色效果,对后世的音乐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音乐分析】《第一圆号协奏曲》1782年作于维也纳。全曲只有两个乐章:简单的快板第一乐章和中间插有小调主题的短小回旋曲。管弦乐队配备了两支单簧管,在第一乐章还使用了两支大管,旋律优美动人。全曲结构规整均衡,风格典雅,情感真挚,充满着明快清新的气息。【补充】圆号即法国号,是世上最古老的乐器之一,音色具有铜管的特色,但又温和高雅,带有哀愁和诗意,在铜管和木管乐器之间起到媒介作用,表现力极其丰富,是铜管乐器中音域最宽,应用最广泛的乐器。早在“格里高里素歌”时期,号就作为为赞美上帝的赞歌而伴奏的少量允许出现的乐器之一,早期,只有琴、瑟、钹、号等几种乐器是另外,而其他以外的乐器则一律禁用。.\n.【作曲家:斯特】弗伦兹·斯特(1811一1886)天才的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和音乐活动家。他生于匈牙利雷定,六岁起学钢琴,曾先后作为萨里埃里、车尔尼、雷哈、巴埃尔的弟子。他十六岁时定居巴黎,受雨果、拉马丁、夏多布里昂等浪漫主义文艺家思想的影响,向往资产阶级革命。在音乐上他主标题音乐,首创了交响诗体裁,作有《塔索》、《前奏曲》、《匈牙利》等交响诗共十三部。斯特还受帕格尼尼的影响,创作了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和十首钢琴练习曲。他树立了与学院风气、市民习气相对立的新的浪漫主义原则,并支持阿尔贝尼斯、斯美塔那、柏辽兹、瓦格纳等作曲家的创作。相传贝多芬听了他的演奏后,非常赞赏他的天才,曾上台拥抱亲吻斯特,这成为斯特音乐成长的佳话。1848年起他常住维马,并定期回匈牙利。他创建了布达佩斯国立音乐院并任院长。斯特创作活动的进步的主义的倾向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匈牙利的民族解放运动相联系的----钢琴曲《匈牙利狂想曲》是和斯特的名字分不开的,正如圆舞曲和施特劳斯、交响曲与贝多芬的名字分不开一样。它的钢琴曲已列入世界古典钢琴曲的文献宝库----斯特所创作的十九首钢琴曲《匈牙利狂想曲》,在他的钢琴作品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这些作品不但充分发挥了钢琴的音乐表现力,而且,为狂想曲这个音乐体裁创作树立了杰出的音乐典。这些作品部是以匈牙利和匈牙利吉普赛人的民歌和民间舞曲为基础,进行艺术加工和发展而成的,因而都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这些乐曲结构精炼、乐思丰富活跃,音乐语言与音乐表现方法同匈牙利乡村舞蹈音乐和城市说唱音乐有密切联系,乐曲的形式虽然不时的变化,可是音乐形象始终鲜明而质朴,体现了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完美统一。被誉为“钢琴之王”。【作品分析】《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作于1847年的第二首《匈牙利狂想曲》最为典型。作品以匈牙利民间舞曲《恰尔达什》为素材。这种舞曲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称为“拉”,意思是“缓慢”,是独舞的音乐。后一部分称为“弗里斯”,意思是“新鲜”,速度迅急、热烈,是双人舞的音乐。该作品采用自由曲式,不受一般乐曲形式的限制,别具风格,独树一帜,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乐曲开始有一个速度缓慢,节奏自由,并带装饰音,沉着有力的引子,这段引子一下子就把听者引入民间生活丰富多彩的美丽画面。.\n.接着音乐进入性格豪放的“拉”第一部分,音乐从中音区开始,缓慢庄严的旋律,唱出充满在的激情,唱出悲痛的往事。在滞缓的节奏衬托下,低沉压抑的旋律蕴含着巨大的悲痛和愤怒,表现了匈牙利人民对民族不幸的哀痛和控诉,也表现了匈牙利人不屈不挠的坚毅性格。这是第一主题。这一主题在高音区变化反复之后,音乐转入一个舞曲性旋律,它那轻快跳跃的旋律、匀称而规整的节奏,使舞曲变得更富于动力性,这支旋律在整个乐曲中十分重要,因为它还将是后一段音乐的基础。这是第二主题。第二部分音乐速度加快,出现了狂热急板的“弗里斯”舞曲,描绘了民间节日欢欣起舞的场面;这段音乐基本上是由舞曲的第一段“拉”变奏发展而成的。在这些变奏中,有时运用急速的同音反复以模仿洋琴的音响,有时是主音与属音的和声交替,这也是匈牙利民间舞蹈音乐常见的特征。随着音乐速度的加快,力度的加强,音乐进入了表现万众狂欢的群舞场面。狂放的舞步,飞腾的旋律,急速的节奏,表现出匈牙利人豪放、乐观、热情的民族性格。当乐曲达到很强的高潮之后,音乐停顿下来。舞蹈者走了,但人们又汇集起来,音乐再度响起,恢复了以前的狂热,最后在振奋人心的沸腾气氛高潮声中结束全曲。【音乐知识】狂想曲:狂想曲的名称源出于希腊文,原来的意思是用轩昂的语调朗诵的一段史诗,意即“史诗”。起源于19世纪初,十九世纪以来,狂想曲作为一种音乐体裁,是指一种感情奔放的幻想曲,常常取材于民族音乐、民间音乐或流行音乐的音调。二、练(导学练习)1、贝多芬被誉为,他著名的交响曲有、、、。2、古典主义音乐代表人物有、、、、。3、进行曲是一种富有节奏步伐的歌曲,适宜在行进中进行演奏和演唱。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进行曲:、。4、莫扎特被誉为。他的主要作品有、、。.\n.5、斯特被誉为。三、展(课堂展示)1、根据预习情况,说说你心目中的贝多芬。2、你能说说什么是古典主义音乐吗?3、观看《第五交响曲》视频填充表格。5、你能说说浪漫主义音乐吗?6、观看《仲夏夜之梦》视频填充表格。8、视唱《第一圆号协奏曲》(第一乐章)主部主题音乐(见课本)四、测(限时检测,二分钟)1、下列不属于贝多芬的作品的是()A、《第三(英雄)交响曲》B、《匈牙利狂想曲》C、《第五(英雄)交响曲》D、《第九(合唱)交响曲》.\n.2、下列不属于莫扎特的作品的是()A、《魔笛》B、《唐璜》C、《费加罗的婚礼》D、《仲夏夜之梦》3、在运动会开幕式上,运动员随着__拍子和____速度的音乐,迈着整齐的步伐列队进入运动场.4、请把对应的作曲家和作品连接起来贝多芬《匈牙利狂想曲》莫扎特《仲夏夜之梦》门德尔松《第一圆号协奏曲》斯特《第五交响曲》(命运)五、馈(课堂反馈)1、你听过音乐会吗?你了解交响乐的结构吗?2、结合本课,总结你对贝多芬、莫扎特的认识。六、固(课后巩固作业)1、通过学习本课,你对古典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有什么看法?2、收集棘手古典乐派或浪漫乐派的音乐作品资料,相互交流。乡土的情怀[学时安排]2学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对民族乐派音乐感兴趣,主动了解有关的音乐创作背景及相关音乐文化,积极参与各种学习与实践活动.2、对欧洲18、19世纪的民族乐派音乐特点有一定的认识,初步了解民族乐派的创作特征;能体会音乐中的深厚民族感情和爱国主义精神;对作曲家的丰富心世界有一定得了界。.\n.3、通过学习活动,了解民族乐派音乐作品与民族民间文艺及民族发展史之间的紧密关系。4、能背唱《卡玛琳斯卡亚》主题音调。5、简单了解民族乐派音乐大师格林卡,格里格,西贝柳斯的代表作;了解交响幻想曲、交响诗等音乐名词。[预习导学](一)《卡玛琳斯卡亚》(交响幻想曲)[背景搜寻]这首幻想曲是格林卡最著名的一首管弦乐作品。采用两首俄罗斯民歌:婚礼歌曲《从山后,从高山后》和舞蹈歌曲《卡玛琳斯卡亚》的主题。前者从乡间听到,后者已广泛流传。格林卡用这足以反映俄罗斯人民生活的最本质方面的俄罗斯民歌,用交响音乐的形式把它体现出来。这首《卡马林斯卡亚》幻想去描绘了俄罗斯农村生活的鲜明画面,也揭示了俄罗斯人民无尽丰富的创造性和想象力,体现了他们性格的一些典型特征:沉思与同健康的乐趣和别开生面的幽默感的结合。[作曲家]格林卡(1804~1857)俄罗斯作曲家、俄罗斯民族音乐奠基人。他的第一部歌剧《伊凡·萨宁》被视作“俄罗斯古典民族歌剧诞生的日子”。1848年,他写出的《卡玛琳斯卡亚》奠定了俄罗斯交响音乐风格的基础。1848年,他写出的《卡马林斯卡亚》(交响幻想曲),奠定了俄罗斯交响音乐风格的基础。他的音乐语言简洁,手法简练,形式均衡,感情表达淳朴,真挚而动人。被人们称作:俄罗是民族乐派之父。[相关知识][民族乐派]19世纪30年代至20.\n.世纪初叶主要在东、北欧各国形成和发展的音乐流派。在年代上与浪漫乐派大致平行,从总体风格来看,它隶属于浪漫乐派,只是由于民族乐派更加突出和强调本民族音乐的特点而被单独划分出来。作曲家们深入挖掘和钻研民族民间音乐,提倡采用民族的题材,描写民族的风土人情,体现民族的愿望、性格和喜好。音乐中充满鲜明的民族音调和节奏,具有独特的民族色彩。代表人物有:格林卡、格里格、斯美塔那、西贝柳斯、穆索尔斯基等。(二)《a小调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背景搜寻]《a小调钢琴协奏曲》具有浪漫主义式精致的抒情气质,反映作者对外界的印象,音乐中弥漫着民间风俗性的因素。是继肖邦和舒曼的抒情协奏曲之后的另一个完美的例。时年25岁。[作曲家]爱德华·格里格(1843~1907),挪威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19世纪下半叶挪威民族乐派代表人物。与挪威民族音乐的倡导者音乐家R.诺拉克等人共创“优特比协会”,倡导发展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民族音乐。1867年创办了挪威音乐学校。其音乐创作富于民族特性,多吸收民间音乐的曲调素材,喜用民间舞曲的节奏,结构以情绪和节奏的并置对比为基础。他的和声手法对德彪西、拉威尔等作曲家都有影响。故有人称他为“前印象派和声”。主要作品有:管弦乐曲《抒情组曲》、《a小调钢琴协奏曲》,钢琴曲《挪威民歌和舞曲集》,戏剧配乐《皮尔.金特》,声乐套曲《山神姑娘》等。[相关知识][乐段]原指意大利正歌剧中咏叹调末尾处由独唱这即兴发挥的段落。后来常指在协奏曲中留给独奏者充分发挥表演技巧的段落,节奏自由,效果辉煌,是作品独具特色的部分,通常此时乐队暂停演奏。(四)《芬兰颂》(交响诗)[背景搜索]1899.\n.年夏,处于沙俄统治下的芬兰人民不满于统治者的压迫和独裁政治,掀起了一场捍卫芬兰的自由和维护宪法权利的运动,人们为了声援被迫停刊的报界,组织了为新闻记者募集资金的义演活动。在义演最重要的一次晚会上,展示了以芬兰神话和历史主题组成的在当时最受欢迎的一系列生活画面,这个节目称作“历史场景”。西贝柳斯为这一“历史场景”写了一首总的序曲、每一场的前奏曲、一首诗朗诵而作的柔和伴奏,以及一首最重要的总结性交响诗《芬兰颂》。《芬兰颂》这首举世闻名的杰作,曾对芬兰民族解放运动起过很大的推动作用。在这个被称为是“历史场景”的演出中,选用的都是当代诗人所写的诗歌,作曲家西贝柳斯则为这些诗歌的朗诵创作配乐,《芬兰颂》便是这组配乐中的最后一首,西贝柳斯的音乐奏响了民族的心声,鼓舞了人民反抗外族侵略的斗志,因此《芬兰颂》又被誉为是芬兰的第二国歌。西贝柳斯(1865~1975)芬兰作曲家。是芬兰民族乐派的代表,被称为“芬兰民族音乐之魂”。他的音乐经常从芬兰的文学、诗歌和传奇中获得题材和灵感;北欧神秘的大自然是他音乐意境和色彩的另一个源泉。主要作品有7部交响乐、9部交响诗、1部小提琴协奏曲和大量室乐作品和歌曲。[相关知识]交响诗:又称交响音诗。它是一种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单乐章标题性交响音乐,为19世纪匈牙利音乐家斯特首次提出。交响诗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常以戏剧、诗歌、绘画、历史传说为题材,以一个或若干个主题为主发展变化,并贯穿标题性、情节性等容线索,从不同角度共同激发人类的思想感情,是一种带有综合性特点的音乐体裁。[组织教学][课前准备]1、收集资料,了解民族乐派的特点和音乐创作特点2、整理归纳民族乐派代表人物和代表作.\n.[新课学习]一、《卡马林斯卡亚》(1)简介作曲家:格林卡(2)哼唱、聆听《送嫁歌》民间舞蹈主题。感受淳朴、真挚的俄罗斯音乐风格。(3)随曲调作简单的律动。(4)为《送嫁歌》主题旋律填词。(5)音乐知识:民族乐派二、《a小调钢琴协奏曲》(1)简介作曲家:格里格(2)聆听《a小调钢琴协奏曲》,感受节奏凝炼有力的挪威民间舞曲,欣赏乐曲的乐段,展开充分想象,体验作者对大自然、对家园的深厚感情。(3)音乐知识:乐段。(4)哼唱第一主题音乐。三、《芬兰颂》(1)介绍作曲家:西贝柳斯。(2)聆听《芬兰颂》,体会作者之炽热的爱国情感。(3)通过音乐要素对作品进行分析,增强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4)熟悉作品主题旋律,对“痛苦生活”和“庆典片断”进行对比,展开想象,进行交流。(5)音乐知识:交响诗。[课后延伸]1、组织欣赏交响音乐会,体验交响乐的魅力。.\n.2、出一期题为“乡土情怀”的音乐墙报。[学有所获][学有所获]1、根据你的了解,请用直线把民族乐派的创作特征与音乐作品对应起来:大量运用民族民间音乐素材芬兰颂反映当时民族、阶级斗争的状况卡玛琳斯卡亚描绘祖国的山河沃尔塔瓦河2、经过对本节课的学习,相信你对所学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试把以下作品与作者进行正确连接。格林卡《芬兰颂》格里格《a小调钢琴协奏曲》西贝柳斯《卡马林斯卡亚》民族乐派的音乐风格:①在题材的容方面,可分为以下4类作品:第1类,是取材于本民族的历史和传说,描写了人民反抗异族压迫、反抗封建暴政的斗争故事,热情地歌颂了民族英雄、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思想和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的作品。2类,是描写祖国的瑰丽山河、人民的生活风俗和伦理道德、民间的美丽传说等,充满了作者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具有深厚民族感情和强烈民族意识的作品。第3类,是直接抒发作者个人的生活体验和心感情的作品。第4类,虽然数量不多,却是直接表现现实的民族阶级斗争的作品。②在艺术风格方面,民族乐派的作曲家大量运用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并创造性地与西欧传统音乐的表现手段和艺术技巧相结合,因而使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并达到了高度的艺术水平。这主要体现在作品的体裁和音乐语言上。.\n.③在音乐语言上,民族乐派作曲家除了直接引用民歌或民间舞曲进行加工、创作外,更多的是提炼和吸收民间音乐的音调、节奏、调式、结构、演奏技法等,创造出作曲家自己的、具有民族特点的音乐语言。乡土的情怀[学时安排]2学时[教学目标]1、对民族乐派音乐感兴趣,主动了解有关的音乐创作背景及相关音乐文化,积极参与各种学习与实践活动.2、对欧洲18、19世纪的民族乐派音乐特点有一定的认识,初步了解民族乐派的创作特征;能体会音乐中的深厚民族感情和爱国主义精神;对作曲家的丰富心世界有一定得了界。3、通过学习活动,了解民族乐派音乐作品与民族民间文艺及民族发展史之间的紧密关系。4、能背唱《波罗维茨人之歌》和《黄昏之歌》等作品的主题音调。5、简单了解民族乐派音乐大师鲍罗丁,柯达伊及其代表作。[教学重点]在聆听音乐中感知旋律、音色、速度等要素对作品情绪变化的意义[教学难点]音乐中深厚的民族感情和爱国主义精神。感受不同音乐情绪中,音乐要素的变化。[预习导学](一)《波罗维茨人之歌》(选自歌剧《伊戈尔王》)[歌剧《伊戈尔王》剧情介绍].\n.在公元12世纪,古俄罗斯的伊戈尔王和王子率军讨伐入侵的波罗维茨人,不料战败被俘。波罗维茨人欣赏伊戈尔王刚强、豪勇,愿意释放他,但要他答应不再与波罗维茨人为敌,遭到伊戈尔王严词拒绝。伊戈尔王为了拯救祖国而接受奥弗路尔的帮助,终于设法逃脱。人民高唱“大王回来,我们得福”,欢迎为他们谋利的伊戈尔王脱险回来。[背景搜寻]1868年,鲍罗丁接受好友、音乐评论家斯塔索夫的建议,准备把俄罗斯史诗《伊戈尔王远征记》改变成歌剧,他研究了许多史料,于1871年完成歌剧脚本,并开始创作音乐。但是,直到1887年鲍罗丁逝世时也未完成全部写作。这部歌剧后来由他的好友、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和鲍罗丁的学生格拉祖诺夫续写完成。1890年首演于彼得堡。[大师风采]鲍罗丁(1833~1887)俄国作曲家、化学家。1858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864年加入五人“强力集团”,业余从事音乐创作。,是19世纪俄罗斯民族乐派著名作曲家之一。作品富于浓郁的俄罗斯民间音乐特色和音乐风格。他的歌剧和交响曲具有史诗性和强烈的戏剧性。题材以歌颂民族英雄、揭示普通民众的现实生活为主。他是彼得堡医学院的教授,同著名的化学家门捷列夫是好朋友,在化学研究上有重要的贡献。然而,在音乐方面他也有极高的才能,代表作有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隔绝《伊戈尔王》、《第二交响曲》、歌曲《幽暗的森林之歌》等。[音乐分析]《波罗维茨人之歌》是歌剧《伊戈尔王》地二幕里伊戈尔王拒绝了可汗的条件之后,康恰克命令女奴们歌舞助兴表演的一段歌舞,伴唱形式是女生二部合唱,它是作曲家模仿“音调”写成的。歌曲是f小调4/4拍,这是一首抒情而柔和的女声合唱,用单三部曲式写成。A段有两个重复乐句构成,重音在第二拍,切分音效果为其特色。旋律宽广流畅,情调缠绵,是全曲的主题,由女高音演唱;B段保持了A段的节奏型,旋律转回平行大调,由浑厚的女低音演唱。再现的A段是二部合唱,两个声部用对位手法进行。女高音唱主旋律,女低音唱副旋律,直至第7.\n.小节后两拍,主旋律才转给了女低音,然后高低声部交错进行。这段二部合唱在女低音声部的衬托下,主题音乐更加柔和、飘逸。(二)《黄昏之歌》(合唱)[背景搜寻]这首无伴奏合唱吸收了匈牙利民歌的音调,创作于1938年。表现了一位流浪者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主旋律朴实无华,以和声与复调相结合的手法为主旋律造成一种特有的音响背景,音域并不宽,却无比优美,被世界上许多合唱团作为保留节目而流传于世。[作曲家]柯达伊(1882~1967)匈牙利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童年时接触了大量的匈牙利农村歌曲与吉卜赛民间音乐。他的作品大都建立在民歌音调的基础上,是民间音乐与个人独创的结晶。他的作品体现着古老旋律与现代和声、民间音乐与艺术音乐的高度统一和完美结合。他创立了“柯达伊教学法”,他所写的音乐作品,则被巴托克誉为“匈牙利灵魂的表露。”[相关知识][无伴奏合唱]即无乐器伴奏的合唱。注重声部间的和谐统一,音色的相互交融。该名源自罗马天主教教堂,在那里演唱赞美诗时,从来不用乐器伴奏。自欧洲19世纪以来,无伴奏合唱获得广泛应用。[组织教学][课前准备].\n.1、收集资料,了解民族乐派的特点和音乐创作特点2、整理归纳民族乐派代表人物和代表作[新课学习](1)介绍作曲家:鲍罗丁(2)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3)指导学生唱《波罗维茨之歌》,能以恰当的情绪演唱,并简单分析歌曲。(4)介绍作曲家:匈牙利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柯达伊的音乐贡献。(5)引导学生有表情地进行哼唱《黄昏之歌》的主体旋律,体验无伴奏合唱效果。(6)介绍音乐知识:无伴奏合唱[学有所获]1、根据你的了解,请用直线把民族乐派的创作特征与音乐作品对应起来:取材本民族历史、传说,折射当时社会生活芬兰颂抒发作者的生活体验和思乡情感卡玛琳斯卡亚大量运用民族民间音乐素材波罗维茨人之歌反映当时民族、阶级斗争的状况沃尔塔瓦河描绘祖国的山河黄昏之歌2、经过对本节课的学习,相信你对所学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试把以下作品与作者进行正确连接。格林卡《伊戈尔王》格里格《a小调钢琴协奏曲》鲍罗丁《芬兰颂》.\n.柯达伊《卡马林斯卡亚》西贝柳斯《黄昏之后》[课后延伸]1、欣赏中外著名的无伴奏合唱。2、出一期题为“乡土情怀”的音乐墙报。多元的时代【学时安排】2学时【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初步认识现代音乐的产生背景及基本特征;简单了解现代音乐的审美思想和表现手法,知道现代音乐的多元性;能分析时代对音乐发展的影响。2、能体验现代乐派作曲家丰富的心情感世界,体察他们的审美追求和理想。3、愿意对现代音乐表现方式进行积极探讨;能够与小组成员一起,积极尝试用身边的素材创作一段现代音乐。4、初步了解印象派、表现主义、十二音序列体系等现代乐派的特点及其代表人物。【教学重点】欣赏《波莱罗舞曲》【教学难点】时代对音乐的影响【预习导学】1、《波莱罗舞曲》[背景搜寻]拉威尔几乎所有的作品都充溢着舞蹈的巨大力量,这种舞蹈节奏的魅力在他的《波莱罗舞曲》中表现得最鲜明和不可遏制。《波莱罗舞曲》是拉威尔最后的一部舞曲作品,是他舞蹈音乐方面的一部最优秀的作品,同时又是二十世纪法国交响音乐的一部杰作。.\n.《波莱罗舞曲》在1928年春夏之间应舞蹈家伊达·鲁宾斯坦委托而作的伴舞音乐,民间舞蹈风格的旋律是这部作品的基础。场景是在西班牙的一个小酒店里,一个西班牙茨冈女郎在翩翩起舞。开始时她只是缓缓跳动,舞姿优美而轻盈。随着音乐的逐渐热烈,舞蹈也越来越欢快奔放,迷住了在场的人们。他们开始随着音乐打着节拍助兴,并情不自禁地与少女一起欢舞,最后在狂欢的气氛中结束。"波莱罗"原为西班牙舞曲名,通常以四三拍子、稍快的速度、以响板击打节奏来配合。形式上,由主部、中间部和再现部构成。但拉威尔所作的这部舞曲,只是借用了"波莱罗"的标题,实际上是一首自由的舞曲。[大师风采]瑞士的钟表匠拉威尔曾被史特拉文斯基的外号名:最精确的瑞士钟表匠。他虽与德彪西同时并列为印象乐派大师,但拉威尔所追求的效果更精确犀利,避开象征主义中暧昧的光线与阴影,以大量装饰效果点缀音乐结构。若说德彪西音乐给人飘浮在空中的感觉,拉威尔音乐则像精巧的天文计时器,精确的指示时间。[作曲家]莫里斯·拉威尔(1875-1937)法国作曲家,印象派作曲家的最杰出代表之一。他的创作基于法国文化传统,同时重视从其他国家(尤其西班牙)的音乐中汲取养料,注重新颖和声和多彩音色的运用,保持明晰生动、精致典雅的特征。被誉为“天才的管弦乐色彩大师”。拉威尔在法国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曾对他的传记作者马纽埃尔说:“我的目标是技术完美,因为我确知这一目标永远无法达到,所以我要求自己不断向它靠近。”因拉威尔这一癖好,斯特拉文斯基曾戏谑地地称他是位“精巧的瑞士钟表匠。”他的代表作品有钢琴组曲《镜》,管弦乐曲《舍赫拉查德》、《西班牙狂想曲》、《波莱罗舞曲》,歌剧《达芙妮与克罗埃》,芭蕾舞剧组曲《鹅妈妈》,小提琴曲《茨冈》。另外,他将穆索尔斯基的钢琴独奏曲《图画展览会》改编为同名管弦乐组曲,使得此曲广为流传。【相关音乐知识的补充】【波莱舞曲】起源于西班牙的民间双人舞,中庸速度,四三拍,常伴以响板。【现代主义.现代乐派】泛称相对于前一个时代而言的新出现的音乐风格和流派。现代乐派作曲家的作品被称为“现代音乐”.\n.,但这是一个没有明确定义的相对概念。本章所说的现代主义一般指印象派以后的诸家:表现主义、新古典主义、十二音技术、序列音乐、偶然音乐、具体音乐等。【印象派音乐】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法国作曲家德彪西为代表的音乐流派。印象乐派是在当时绘画中的印象主义和诗歌中的象征主义的影响形成的。主要特点:作品多以自然景物或诗歌、会化为题材,突出瞬间的主观印象和感受:在音乐语言上突破大小调体系,大量采用五声音阶和全音音阶,重视和声、织体和配器的色彩;擅长表现幽静朦胧、飘忽空纪幻的意境。这种音乐风格对19世纪末以来的欧洲音乐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2、《弦乐、打击乐与钢片琴音乐》(第四乐章)[背景搜寻]1936年,巴托克接受瑞士巴塞尔室乐团指挥包罗.萨彻的委托,为乐团成立10周年而写了这首《弦乐、打击乐与钢片琴音乐》,1937年首演。此曲堪称20世纪室乐创作的里程碑,使巴托克鼎盛时期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写作手法受文艺复兴时期双重合唱队的影响,演奏方式类似于大协奏曲,形式结构类似于巴洛克组曲和古典交响套曲,音乐精神却又是彻底的民族化,这些特征使这部作品成为继承和创新的完美结合的典。[作曲家]匈牙利民族音乐先驱:贝拉·巴托克(1881~1945)匈牙利作曲家,民族音乐学家、钢琴家。是20世纪音乐史上屈指可数的几位经典大师之一。他的音乐是沟通传统和现代、和西方、严肃和民间音乐的桥梁,同时以其新的语言和形式激发起同时代人创造的活力。世人一致同意二十世纪前继德彪西之后的三位大作曲家,当是斯特拉文斯基、勋伯格与巴托克:他们都是坚强的个人主义者,也是杰出的改革者。如果说斯特拉文斯基代表音乐的逻辑与精准,勋伯格代表打破调性的藩篱,跨入音乐创作的全新哲理,那么巴托克就代表了民族乐风揉合十九世纪音乐思想所得之强劲有力表达方式。巴托克是二十世纪现代音乐的开拓者之一,他被认为是本世纪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虽然他大部分作品的价值,直到他本人去世后才被世人认可。主要作品有管弦乐:《舞蹈组曲》、《钢琴第一协奏曲》、《嬉游曲》(弦乐)、《乐队协奏曲》、《为弦乐器、打击乐器和钢片琴写的音乐》声乐曲:《世俗康塔塔》室乐:《小提琴奏鸣曲》、《两架钢琴和打击乐奏鸣曲》钢琴曲:《粗野的快板》、《小宇宙》舞台音乐:《蓝胡子公爵的城堡》(歌剧)、《神奇的官员》(芭蕾舞剧)等。.\n.【小词典】【室乐】由一件或数件乐器(或小乐队)演奏的各种器乐曲的总称,区别于管弦乐曲和军乐曲。5、《一个华沙的幸存者》(片断)(朗诵、合唱和管乐队)[背景搜寻]《一个华沙的幸存者》作于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由于纳粹德国的迫害,作者移居美国。他从一个从德国集中营逃出来的犹太人口中,得知德军在波兰华山残酷杀害犹太人的暴行后,非常愤怒,于是以极大的激情,创作了这首由朗诵、男声合唱和管弦乐队组成的作品。全曲音乐以表现主义手法和十二音列作曲技法写成。男声朗诵以第一人称回忆当年在华沙犹太人区中的悲惨遭遇。其中以英语为基本语言,表现德军呵斥时用德语,男声合唱出现在最后的高潮部分,用希伯莱语演唱犹太教的古代经文。朗诵此为勋伯格自己所写。[作曲家]阿诺德·勋伯格(1874~1951)奥地利现代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起初,勋伯格模仿19世纪末德奥浪漫派作曲家的风格,经过长期极为艰苦的摸索,他逐渐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开拓了音乐领域中的表现主义风格,并首创十二音序列写作技法,这一有系统的无调性手法在音乐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堪称20世纪音乐的一代宗师。勋伯格的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1908年以前为调性时期,主要受布拉姆斯和瓦格纳的影响,作品充满德国晚期浪漫主义音乐的气息,并把以瓦格纳为代表的半音化创作技法发展到了极限,主要作品有《D大调弦乐四重奏》(1897)、弦乐六重奏《升华之夜》(1899)、《第一弦乐四重奏》(1905)和《第一室交响乐》(1906)等;1908-1920年前后为无调性时期,在此期间,他与表现主义画家科科什卡和康津斯基等人过往甚多,并从表现主义美学思想中汲取灵感,先后创作了一批无调性作品,成为第一位放弃调性的作曲家,主要作品有声乐曲《空中花园》,《五首管弦乐曲》、独脚剧《期望》、配乐戏剧《幸运之手》和人声和器乐作品《月迷皮埃罗》;.\n.1920年以后为十二音技法时期,经过长期的探索,勋伯格终于建立了一种抛弃调性、利用所谓“十二音体系”进行创作的方法。该手法最早出现在创作于1920-1923年的《五首钢琴小曲》和《小夜曲》中,此期的代表作品是《乐队变奏曲》、歌剧《摩西和阿伦》(未完成)、《钢琴协奏曲》、《拿破仑颂》和《一个华沙的幸存者》等。其中晚年的作品偶尔又采用调性手法写成,有时还把调性和无调性手法结合在一起。勋伯格的最大贡献在于继承、发展并最终打破了十九世纪德国浪漫主义的音乐传统,系统地创建了序列主义的音乐理论和方法,从而完成了从浪漫主义音乐向现代音乐过渡的历史性任务。主要作品有《钢琴小品五首》、《管弦乐队变奏曲》、朗诵、男声合唱与管弦乐队《一个华沙的幸存者》、《钢琴协奏曲》、歌剧《摩西与亚伦》等。【相关知识】【十二音序列】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在前人的基础完善的一种作曲技法。它的主要的目的是取消中心音,而将一个八度中的12个半音,依作者的构思排成序列,每一个音的地位平等,并以这个序列作为构成音乐的材料加以变化和发展,并严格规定序列中的各音应依顺序出现,不得重复,以避免出现中心音之嫌。【练】1、拉威尔的主要作品有:、、、等。2、《波莱罗舞曲》是的作品。3、波莱罗舞曲起源于的民间双人舞,中庸速度,拍,常伴以。4、印象派作曲家主要有、。5、《弦乐、打击乐与钢片琴音乐》是(国籍)作品。代表作品有:、、等。6、《一个华沙的幸存者》是奥地利作曲家的作品。这首作品的体裁是。7、勋伯格开拓了音乐领域中的风格,并首创写作技法。.\n.【三】导学过程展(课堂展示)布置了解对“现代音乐“的解释,并指导学生的学习探究活动,收集音乐大师的生平或轶事,做好鉴赏前对作品和作曲家的了解。【新课学习】(一)欣赏《波莱罗舞曲》1、根据预习资料,说说我心中的作曲家拉威尔。2、感受乐曲力度、音色的丰富深化;尝试跟着乐曲轻轻击打固定节奏。4、你能唱唱《波莱罗舞曲》的主题两个主题部分的音乐吗?5、通过聆听作品,你认为是哪一种因素的变化,使乐曲焕发出变化多端的光华与风采?尝试列出这些变化来:A长笛ABB单簧管A双簧管A和B中音萨克管B小高音萨克管6、通过预习资料,你能说什么是波莱罗舞曲吗?7、你印象中的印象派音乐指的是什么?(二)欣赏《弦乐、打击乐与钢片琴音乐》1、根据预习资料,说说你心目中的巴托克。2、分段欣赏并分析作品3、完整欣赏(三)欣赏《一个华沙的幸存者》.\n.1、根据预习资料,谈谈勋伯格的主要贡献。2、介绍十二音序列。3、欣赏作品:感受十二音序列作曲技法的音响效果,体会作者的心情感。【课后延伸】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用身边的素材创作一段现代音乐。【课堂反馈】谈谈你对20世纪音乐的初步印象。【学有所获】多元的时代【学时安排】2学时【教学目标】5、通过学习,初步认识现代音乐的产生背景及基本特征;简单了解现代音乐的审美思想和表现手法,知道现代音乐的多元性;能分析时代对音乐发展的影响。6、能体验现代乐派作曲家丰富的心情感世界,体察他们的审美追求和理想。7、愿意对现代音乐表现方式进行积极探讨;能够与小组成员一起,积极尝试用身边的素材创作一段现代音乐。8、初步了解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格罗菲。.\n.【教学重点】欣赏作品《春之祭》、《在山间小径上》【教学难点】时代对音乐的影响【预习导学】1、《对的崇拜》(舞剧《春之祭》第一幕)[背景搜寻]舞剧《春之祭》是美籍俄裔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作品完成于1912年~1913年间。1913年5月29日在法国香榭里榭大街巴黎剧院首演时,引起了音乐史上前所未有大骚乱。这部作品以其原始、野蛮和直率,向19世纪欧洲音乐艺术传统提出了猛烈的挑战。它轰动了西欧艺术界,并遭到强烈的反对。面对如此带有冲突的和弦、调性与节奏的音乐,有人表示赞同(以拉威尔为其代表),有人试图仿效(普罗柯菲耶夫便是一例),也有人不置可否,而更多的音乐家是一种竭力反抗的态度。就连斯特拉文斯基本人,也就此转向了“新古典主义”的音乐创作。但一年之后,《春之祭》作为管弦乐队的音乐会曲目演出时,观众却表现的异乎寻常的礼貌。今天,《春之祭》一座为20世纪初西方具有里程碑式的作品载入史册,成为世界各国管弦乐团经常上演的曲目。《春之祭》最初源于作曲家脑中闪现的一幅史前古俄罗斯部族祭祀图景。作者在《自传》中写道:“我好像看见一个庄严的偶像崇拜仪式:年老的智者围成一个圆圈席地而坐,看着一名少女跳舞直到死,她将作为告慰春神的奉献。”《春之祭》一组曲的形式写成,展现了原始人对大自然的崇拜仪式。全曲的两个部分分别为白昼——“对的崇拜”和夜晚——“祭献”。【音乐分析】5、“对垒的游戏”表现原始部落进行模仿部落战争的游戏。在长号、大号的吹奏中,定音鼓猛烈的奏出短小的音调,仿佛召唤部落战士准备战斗。接着,乐队演奏出果敢的音调,展现部落战士的勇猛形象。其后出现另一音调片段,与前一音调相呼应,交替发展,似乎表现两个部落的对垒。其中,多次出现由木管、铜管混合吹奏的多层颤音效果,营造出部落争斗的纷乱创面。这段结尾,由大号在另一重调性上奏出肃穆庄重的音调。.\n.6、“智者的行列”承接前一场景大号的音调而下,从中延伸出其他小动机。各种音调片段均构成重调性组合,带来非常有力的音响。而乐队用持续稳定的节奏给与支持,以表现智者庄重的步伐。7、“的赞颂”只有四小节,在暗弱的背景中,隐约漂浮着弦乐、的轻微音响,表现智者率众人匍匐于地上,虔诚的亲吻,向祈祷。8、“的舞蹈”音乐猛然爆发出来,表现众人从地上一跃而起并狂跳舞的形象,气氛极为热烈。音乐的持续渐强和密集的音响层把第一幕推向了高潮,使之果断地结束在强悍有力的音响中。[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1882-1971)美籍俄国作曲家、指挥家,西方现代主义音乐的重要代表人物,其著名的芭蕾舞音乐享有世界声誉。他的创作既有鲜明的俄罗斯风格,也有强烈的原始表现主义色彩。是20世纪杰出的音乐家之一,其创作体裁广泛,音乐风格可分为俄罗斯风格、新古典主义音乐和序列注意音乐三个阶段。不断转换创作风格,不钝超越自己,这正是斯特拉文斯基的特点。他的创作历程如同一部现代音乐史。主要代表作有早期三部芭蕾舞剧音乐《火鸟》、《彼得鲁什卡》、《春之祭》。其他重要作品还有舞剧《婚礼》、《阿波罗》、《竞赛》,歌剧《俄狄普斯王》、《浪子的历程》、《普西芬尼》、《诗篇交响曲》、《三乐章交响曲》等。【原始主义】原始主义兴起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它否定传统艺术、表现被长期压抑的原始朴素的生活,广泛使用复杂、强烈的节奏,刺耳的噪音,粗犷的旋律,喧嚣的配器。2、《在山间小径上》(选自《大峡谷》组曲)[背景搜寻]美国亚利桑那州西北部的科罗拉多河大峡谷,长达三百五十公里,宽六至二十九公里,景色颇为壮丽,是世界上罕见的自然奇观。大峡谷的断崖绝壁最深达一千六百二十米,由于各岩层质地不同,色彩也迥然相异,.\n.在不同时间的日照下,赤、橙、黄、绿、青、蓝、紫七彩纷呈,仿佛是一条五光十色、斑斓夺目的彩虹;而在月夜,大峡谷又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展现出朦胧而富有诗意的意境;如果适逢暴雨,这里又是另一番景象:在所有的小径上,水流瀑布般地沸腾着,谷底的科罗拉多河也随之狂怒起来。这种富于诗情画意的景色,无疑刺激了作曲家的创作欲望,同时也为作曲家提供了丰富多彩的音乐素材。美国当代著名作曲家格罗菲曾多次赴大峡谷旅游。他怀着激动的心情,决心以音乐来描述大峡谷变幻无穷的美。经过多年酝酿后,格罗菲在1921年写出了第一乐章“日出”,但到这部组曲全部五个乐章最终完成时,已是十年后的1931年了。第三乐章“在山径上”:一名游客骑着小毛驴行进在大峡谷的山径上,驴蹄的“哒哒”声为牧童的歌声提供了一个不寻常的节奏背景。突然,越走越快的小毛驴滑了一下,把游客着实吓了一跳,随之单簧管形象地模仿出驴叫声,幽默的氛围令人忍俊不禁。游客继续骑驴前行,潺潺的流水声描绘出科罗拉多河瀑布的美景。不久,一所孤零零的小屋映入眼帘,当游客走近小屋时,可以听到八音盒发出的叮咚声,游客们在小屋前歇息片刻后,以更轻快活跃的步伐继续前行,最后消失在远方。[相关]《在山间小径上》灵感由来据说,第三乐章《在山间小径上》的驴蹄节奏,其创作灵感是从芝加哥格罗菲所住的一家旅馆外的大桩机喧闹声中得到的启发;而那支诙谐的曲调,其灵感来自他儿子童车的咿呀声。[作曲家]菲尔德·格罗菲(1892-1972),美国作曲家、指挥家。幼年在苦难中度过。曾任乐团手兼咖啡馆钢琴手,在实践中积累了编写爵士音乐的经验。再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被当时的爵士乐大王保罗·怀特曼发现,得到施展才能的机会。他成功的为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谱写乐队总谱,一举成名。格罗菲是最早将爵士音乐语言融会于专业交响音乐的作曲家之一,《大峡谷》组曲是其代表作。作品还有《死谷》组曲、《密西西比河》组曲、《好莱坞》组曲、《加利福尼亚》组曲等等。他享有“崇尚自然的音乐家”称号。他创作的爵士乐组曲手法非常洗炼,颇具欧洲风格。【组曲】有几首乐曲按照相互对比的原则组成的一种器乐套曲。可分为两大类:1、古组曲,亦称“舞蹈组曲”,由各种舞曲组成。2、近代组曲,亦称“标题组曲”,有若干首性质不同的乐曲(乐章)按照互相对比原则组成的一种器乐套曲。属于标题音乐畴。.\n.【练习】1、《对的崇拜》选自舞剧第一幕。2、《在山间小径上》选自组曲。作曲家是美国的。3、格罗菲享有的称号。4、组曲可分为类,分别是:。【三】导学过程【组织教学】【导入新课】[思考](分组展示)1、了解对“现代音乐“的解释。2、收集音乐大师的生平或轶事,做好鉴赏前对作品和作曲家的了解。3、试将本课作品进行分类:(如:流派、代表人物)【新课学习】(一)欣赏《对的崇拜》1、[思考]根据预习,说说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2、[背景介绍]《对的崇拜》(自学阅读)3、[欣赏][讨论](用音乐要素分析作品)节奏、和声、旋律、速度、力度、情绪、音色等各方面的变化。4、[思考]想象出下列舞蹈的场面:.\n.(5)对垒的游戏(6)智者的行列(7)的赞颂(8)的舞蹈5、欣赏《春之祭》片段,能根据音乐进行律动。6、【基础知识】初步了解原始主义1、原始至于兴起于前夕。它否定传统艺术,表现被长期压抑的原始朴素的生活。强调:广泛使用、的节奏,刺耳的,的旋律,的配器。2、代表作品是俄国作曲家的《》。(二)欣赏《在山间小径上》1、[思考]说说作曲家:格罗菲2、[背景介绍]《在山间小径上》(自学阅读)3、[思考][探讨]对乐曲片段展开丰富的想象,探讨乐曲的挺有趣音效。4、[思考]这首作品的新颖的创作手法。9、【基础知识】组曲1、有几首乐曲按照相互对比的原则组成的一种。2、可分为两大类:(1)、,由各种舞曲组成。.\n.(2)、,有若干首性质不同的乐曲(乐章)按照互相对比原则组成的一种器乐套曲。属于标题音乐畴。【课堂限时检测】(作业纸)【教学与检测容反馈】【拓展与探究】[创作][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用身边的素材创作一段现代音乐。【学有所获】请查阅本课课题,回答“多元的时代”是特指哪一个音乐时期,有哪些音乐流派?【拓展练习】1、表现主义音乐将心苦闷、孤独、恐惧、绝望等情绪用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下列作品属于表现主义音乐风格的是()A、《一个华沙的幸存者》B、《英雄交响曲》C、《魔笛》D、《大海》2、音乐轻柔、飘逸、朦胧。请问:这首作品属于典型的主义风格。()A、印象B、浪漫C、古典D、现代3、下列属于表现主义音乐代表人物的作曲家是()A、巴赫B、德彪西C、勋伯格D、约翰·施特劳斯4、用模糊的旋律线条、飘渺的音色,独特的和声记录自己的瞬间印象,最先起源于法国,代表人物有德彪西、拉威尔,这是哪个音乐流派的风格。()A、浪漫主义B、民族主义C、古典主义D、印象主义.\n.5、表现游客骑着驴悠然自得的进行在大峡谷的山径小道上。这首作品是《》多元的时代教学反思关于教学过程几个环节的补充说明:在设计这节课的教学思路之前,我在高中音乐课程标准里看到这样一句话:“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我本着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要素来聆听分析音乐作品的原则。在聆听《波莱罗舞曲》时,引导学生通过音乐的速度、力度、音色等方面聆听乐曲,很快学生就分辨出音色和力度的变化,还体会到小军鼓纠缠不清的节奏作为背景一直贯穿全曲。并且学生一起拍读小军鼓的固定节奏音型,通过实践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乐曲的风格特点。在欣赏《对的崇拜》时,学生开始不太接受乐曲,。通过分段聆听分析作品,捕捉并体验音乐要素的“非常规”呈现所带来的色彩和情绪。使学生真正的感受到了原始音乐的野蛮与直率,引导学生了解原始部落人祭祀的场面。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了解现代音乐的一些创作手法,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而当欣赏到《在山间小径上》时,我给学生讲述在美国亚利桑那州西北部科罗拉多河的大峡谷,长达350公里,宽6——29公里,景色巍然壮观,是世界上罕见的自然奇观,由于个岩层质地不同,在不同时间的日照下,出现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纷呈。作者格罗菲被誉为“崇尚自然的音乐家”。并且最早将爵士音乐语言融会于专业交响音乐的作曲家之一。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学会走进自然、欣赏自然、热爱自然。树立学生的生活热情和远大的人生目标。本节课通过三首乐曲的欣赏,让学生借助音乐这一艺术形式,体验现代乐派作曲家丰富的心情感世界,体察他们的审美追求和理想。学生能较深刻的体会到音乐与时代背景是密切相关的。历史的回响[学时]1学时.\n.[教学目标]1、愿意主动了解音乐作品的相关历史事件,感受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强烈民族精神和文爱国情感;能认识音乐作品的产生对人民、对时代所起的重要和积极的作用.2、对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浓重时代气息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在老师的引导下,懂得从音乐的体裁、表现手法和风格等方面进行鉴赏和分析.3、能演唱《马赛曲》,并熟悉部分作品的主题。4、了解鲁热·德利尔、肖邦、肖斯塔科维奇、德列斯基等音乐家及其代表作;了解练习曲、音块等音乐名词。[预习导学](一)《马赛曲》[背景搜寻]法国国歌《马赛曲》,是影响较大和有名的资产阶级革命歌曲。《马赛曲》产生于1792年4月24日,歌词和曲调都是驻防在莱茵河边法国东部边境城市斯特拉斯堡的一支革命军队中的工兵上尉鲁热·德利尔(1760~1836)创作的。当时普鲁士、奥地利两国称兵犯境,企图扼杀法国革命。鲁热·德利尔充满爱国的义愤写出了一首《莱茵军团战歌》,矛头指向外国干涉者。后由马赛志愿者带到了巴黎,并在1792年8月10日的起义中唱着这首歌冲进杜伊勒里宫,由于唱这首歌的义勇军是从马塞来的,因而被称为《马赛曲》。1975年法国督政府决定把《马赛曲》作为法国国歌。法国人民自1789年攻占巴士底狱起开始进入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产生于战火中的《马赛曲》,表达了法国人民争取,反对暴政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精神,它不仅是法国大革命的象征,也是世界各国人民革命斗争的精神武器。[作曲家]鲁热·德利尔(1760~1836)法国诗人,作曲家。出身贵族。创作了不少爱国歌曲,其中以《莱茵军团战歌》(即《马赛曲》)最为著名。尚有浪漫曲和歌剧脚本。.\n.[相关知识][国歌]代表国家的歌曲或乐曲。在举行国家庆典、隆重集会和国际交往仪式时演唱或演奏。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国歌,但各国国歌的歌词容与体裁形式有很大差别。国歌大都反映国家的性质、社会和政治制度的状况,宣扬爱国的思想。早在16世纪,某些欧洲国家就已经有了国歌性质的颂歌或进行曲,但“国歌”的名称则是到19世纪才出现的。[相关]《马赛曲》的一波三折《马赛曲》是法国大革命的战歌,自他诞生至1879年的近90年间,随着法国形势的动荡变化,它也经历了坎坷的道路。尽管督政府曾于1795年7月15日规定《马赛曲》为第一国的法定歌曲,但另一首崛起的政治歌曲《人民的警钟》令它相形失色;在波旁王朝时期还曾被禁止演唱。直到1879年,第三国重新宣布《马赛曲》为国歌,最终在法国确立了他的稳固和光荣的地位。(二)《e小调练习曲(革命)》(钢琴曲)[背景搜寻]1830年11月,肖邦离开祖国以后非常留心波兰革命事态的发展,他怀念祖国和人民,写下了许多关怀祖国命运的作品。当华沙起义失败的消息传来,他感到非常震惊,在这种情感的驱动下,他创作了此曲,也有人称它为《华沙的陷落》。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曲家悲愤的情感,严正的抗议,号召波兰人民前赴后继的奋勇精神。{作曲家}肖邦:(1810~1849)波兰钢琴家、作曲家,被誉为“钢琴诗人”和“波兰民族伟大的歌手”。他将钢琴的表现力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境界。肖邦是一位一生仅通过钢琴来表达自己心诗意的作曲家,写有作品两百多首,几乎全是钢琴曲。.\n.肖邦代表作有钢琴协奏曲两部,奏鸣曲3首,叙事曲、谐谑曲4首,练习曲27首,夜曲19首,玛祖卡舞曲60多首,波罗奈兹舞曲十几首等。[相关知识][练习曲]原指的是用于提高器乐演奏技巧的乐曲。它通常包括一种或数种特定的技术,依据单一的音乐冬季动机写成。但以肖邦为创始人,出现了艺术练习曲和音乐会练习曲。这些练习曲的艺术性和技巧性完美融合在一起,而且还具有比较深刻的思想性。(三)《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第一乐章)[背景搜寻]作品作于1941年,荣获1941年斯大林奖金一等奖。作曲家波格丹诺夫·别列佐夫斯基在日记中这样描写了被围困的列宁格勒,1942年8月9日演出《第七交响曲》的实况:大厅的情景令人激动??听众全部是被围困在列宁格勒音乐生活的代表人物——作曲家、歌剧演员、教师??许多带着武器从前线直接赶来的战士和工作人员。乐队还是临时抽调的??人们不是一下子就能说出听了这部交响曲的印象。而是一个震惊的体验。这部交响曲的总谱被拍成微型胶片,用军用飞机运抵美国,在美国也产生了极大轰动。[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1906~1975)前联音乐家。1927年参加华沙第一届肖邦钢琴比赛获冗余奖。肖斯塔科维奇的创作体裁多样,题材广泛,音乐构思和发展规模宏大,大型的、标题性的作品占主导地位。他的音乐语言极为复杂和大胆,形式新颖,技法高超,形象鲜明,充满感情又富有深刻的哲理性。主要作品包括15部交响乐、2部歌剧、3部舞剧、1部音乐剧、多部清唱剧、大合唱及大量的室乐作品。(四)《广岛受难者挽歌》(片断)[作曲家]德列斯基(1933~)波兰作曲家。主要作品《大为诗篇》《阿纳克拉西斯》。在创作上具有韦伯恩的特点,是20.\n.世纪下半叶具有世界影响的现代音乐作曲家。最突出的成就就是对新的音乐音响的发现,以独特的“音块”发掘出新的音响效果。[相关知识]音块指许多乐器各自相隔一个全音、半音、1/4音或1/8音的间距同时演奏形成的音响效果。抛弃了常规的音高、旋律。[导学过程][组织教学][课前准备]1、布置了解相关历史事件:法国大革命、华沙起义、联卫国战争、广岛受难等。2、小组交流,课代表分类。[新课学习](一)《马赛曲》1、设问:“军号曲调“的特点是怎样的?2、带领学生反复哼唱,感受歌曲的号召感。(二)《e小调练习曲》1、听作品进行音乐想像,并鼓励学生模仿弹钢琴的状态,感受音乐的悲壮与坚定。2、了解乐曲的创作背景。(三)《第七交响曲》1、欣赏呈示部和展开部,对比两者的不同情绪。2、引导学生从曲调、节奏、速度、力度、音色等方面感受音乐情绪的变化(四)《广岛.\n.遇难者挽歌》1、设问:如果你是作曲家,你想用怎样的音乐方式写这一首“挽歌”?2、引导学生体验交流。[课后延伸]开展“音乐中的历史”听赏会[学有所获]1、《马赛曲》是一首-------------风格的歌曲,在--------------背景中诞生的。是-----------国家的国歌。你还知道哪些国歌?2、这节课欣赏的是肖邦哪部作品-----------------,我们还欣赏过肖邦------------。肖邦被誉为--------------,他是--------音乐的创始人。3、通过聆听和了解,以下反映历史事件的音乐作品分别是那个音乐时期创作的?(1)C小调练习曲(革命):(2)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3)广岛受难者挽歌:4、《第七交响曲》主要表达了怎么样情感?5、创作一首“挽歌”。代变迁的中国音乐——光明行【学时】1学时【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的中国近现代音乐的背景及相关音乐文化,积极参与各种学习与实践活动。.\n.2、对20世纪上半叶哥哥时期中国出现的“新音乐”特征有一定的认识。初步了解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的两条主要线索:中国传统音乐的新发展;西方音乐各种体裁和创作技法对中国新音乐的影响。具备一定的音乐作品分析能力。3、了解自“五四”到解放前各个时期的中国代表性音乐人物、音乐作品及体裁。4、熟悉作品的主题旋律,能哼唱其中一至两首声乐作品。5、会唱《玫瑰三愿》的第一段。【预习导学】一、《光明行》【背景搜寻】“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曾出现过一种思潮,对中国传统文化采取虚无主义态度,认为中医、中国画、书法、京剧以及中国音乐等都是落后的、不科学的,统统予以轻视和排斥。天华则用毕生的精力来实践他的音乐观念——“国乐改进”。他认为“发展国乐断不能抄袭外国的皮毛算数??也不能死守老法、固执己见以算数,必须一方面采取本国固有的精粹,一方面容纳外来的潮流,从东西的调和与合作中,打出一条新路来”。二胡音乐的创作是他实践中重要的方面。二胡独奏曲《光明行》创作于1931年。此曲在二胡音乐发展史上,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据说天华创作它是为了驳斥当时一些人认.\n.为中国音乐萎靡不振、缠绵无力的观点。天华创作此曲时曾说“因外国人都谓我国音乐萎靡不振,故作此曲以证其误”。因此这首作品摆脱了以往二胡中忧郁伤感的情绪,音调雄壮,气势豪迈,热情奔放,是一首充满自信、积极向上的作品。作曲家准备出国演奏,向世界介绍中国的民族音乐。《光明行》可以说是中国的第一首“二胡进行曲”,它使原来擅长演奏悲哀忧愤情绪的二胡,从此开始奏出热烈雄壮的音乐,这是二胡历史上的一个革命性的转变。【音乐分析】《光明行》是一首振奋人心的进行曲,旋律明快坚定,节奏富于弹性。用主和弦的分解进行构成的号角式音调,在乐曲中占主导的地位。作者在这首乐曲中首次用了功能性很强的五度关系的转调,调性明亮,音区的递换也极富色彩。全曲共分为四段,另有引子和尾声。在我国民族音乐传统习用的循环变奏的基础上,采用西洋的复三部曲式的特点,结构严整。在引子中,可以听到坚定整齐的步伐行进声,然后出现小军鼓似的敲击节奏和昂扬的音调。全曲生气勃勃,充满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和对光明前途的乐观自信。【天华】(1895-1932):江阴人。国乐一代宗师,“中西兼擅,理艺并长、而又会通其间”的中国优秀的民族器乐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1927年发起成立“国乐改进社”,致力于新的国乐创造。代表作品有:二胡练习曲47首,.\n.二胡独奏曲《良宵》、《光明行》、《病中吟》等10首,琵琶练习曲15首,乐曲3首,民乐合奏2首。【相关知识】[进行曲]一种用进行步伐节奏写成的音乐。原是舞曲的一种,17世纪起,逐渐进入音乐艺术领域。音乐上节奏鲜明,结构整齐,多为偶数拍子,三部曲式结构,中段抒情,以求对比。此体裁可独立成曲,也常常用于歌剧、奏鸣曲及交响乐等大型作品当中。[模进]指将同一旋律按一定的音程关系移高或移低,即以不同音高重复出现,也叫移位,分为严格模进和自由模进两种类型,是一种重要的旋律展开手法。[移调]音乐术语。指乐曲或乐曲中的一部分,从一个调移至另一个调,从而改变各音的高度,使之移高或降低一定的音程。二、《玫瑰三愿》【背景搜寻】1932年,黄自以现代诗人的词谱写了三首供音乐会演出的抒情独唱歌曲:《春思曲》、《思乡》、《玫瑰三愿》,以《春思曲》为名,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三首歌曲,黄自根据歌词的容在音乐上做了精心的设计,并且有意识的发挥声乐的演唱技巧,直到今天仍然作为音乐会独唱的保留曲目为声乐家们演绎。《玫瑰三愿》是一首接近叙事的抒情歌曲,比前两首更为朴素、明朗、深情。手稿上所写的创作日期是民国二十一年。歌词的作者龙七.\n.是著名的词人龙沐勋的别号,当时他在国力音专讲授文学。1932年3月至4月间,“一二八”淞沪抗战停战后,他回到学校上课,看见校园里的玫瑰凋零,景物全非,因写《玫瑰三愿》的歌词以寄感慨,随即有黄自作曲,写成一首脍炙人口的艺术歌曲。【音乐分析】这是一首优美的艺术歌曲,是二三十年代艺术歌曲的代表作。作品有小提琴助奏、钢琴伴奏,伴奏和声乐之间有着完美的融合。这首歌是两段体结构,前段像温柔的吐露,后段则带有急切的热情,当旋律通过模进和重复发展将情绪向顶点后,旋律跌入低音区,最后的歌声“好教我留住芳华”显得十分恳切、诚挚。【黄自】川沙人。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毕业于清华学校,公费留学美国。于柏林大学和耶鲁大学攻读音乐。学成回国,在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任教。代表作有:独唱曲《思乡》、《春思曲》、《玫瑰三愿》,合唱曲《旗正飘飘》、《抗敌歌》,清唱剧《长恨歌》等。三、《铁蹄下的歌女》【背景搜寻】这首作品创作于1935年,是聂耳所写的最后一部电影《风云儿女》音乐中一首场面性插曲。该片中的另一首插曲就是现在的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电影《风云儿女》有田汉、夏衍等编剧,描写了几个不同职业、不同命运的年轻人(诗人、大学生、文艺.\n.女青年、农村姑娘)如何在历尽生活的磨难后,最终共同走向革命道路的故事。《铁蹄下的歌女》出现的具体情节背景是:从农村流落到的贫苦少女阿凤,因为仅有的两个关心他的人,一个被铺一个被迫逃走,她无奈只得随走码头的歌舞班以卖唱为生。这首歌就是她在舞台上献艺的场面中所唱。该歌曲也出现在50年代为纪念聂耳所拍的电影《聂耳》当中。聂耳以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为一个被社会所损害被人们贱视的歌女,发出了沉重的控诉。他深刻地揭示了这个歌女心所蕴藏的崇高的爱国热情。这首歌成功地塑造一个在中国三十年代三座大山压迫下,受尽生活锁折磨而又善良的中国妇女的典型形象。【聂耳】(1912--1935)原名聂守信,人。从1932年到1935年,他曾为八部电影,三部话剧,一部舞台剧,谱写了20首主题歌和插曲。聂耳的主要作品有《卖报歌》,《大陆歌》,《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码头工人歌》,《开路先锋》等鼓舞人心的群众歌曲和《新女性》,《梅娘曲》,《铁蹄下的歌女》等优美隽永的抒情歌曲。聂耳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强烈的时代精神。他是我国第一个在歌曲中塑造无产阶级光辉形象的作曲家。他为我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基础。四、《我要活》【背景搜寻】歌剧《白毛女》创作于上世纪40年代。《我要活》是歌剧第三幕第三场中.\n.喜儿的一个唱段。此处具体的剧情是:喜儿被恶霸地主黄世仁强暴之后,黄世仁要把她转卖给人贩子。女仆人二婶得知后,悄悄放她逃跑,将她救出虎口。黄世仁在发现喜儿逃跑后,带着一帮狗腿子进山追捕。在河滩上,狗腿子穆仁志发现了喜儿留下的一只鞋,他们以为她已经投河自杀了,便打道回府了。这是喜儿命运中的重要转折点。见到仇人走后,她走出芦苇塘,唱出《我要活》的决心。【马可】(1918-1976)人。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学家。解放后任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一生写了二百多首(部)音乐作品。他对民族和戏曲音乐有着精湛的研究。在音乐理论研究上,除了对冼星海作专题研究,著有《冼星海传》、《冼星海是我国杰出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音乐家》外,还涉及到新歌剧的发展、戏曲音乐改革、革命音乐传统和群众音乐生活等各方面的问题,并著有《中国民间音乐讲话》、《时代歌声漫议》、《生活里少得了音乐吗?》等书和二百余篇论文。他在歌曲创作、歌剧创作、音乐理论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著名的作品如:秧歌剧《夫妻识字》(1944),歌曲《南泥湾》(1943),《我们是青年》(1946),《咱们工人有力量》(1948),《吕梁山大合唱》,秧歌剧《夫妻识字》,歌剧《周子山》(与鲁、炽合作)、《白毛女》(与瞿维、鲁、向隅等合作)、《小二黑结婚》,管弦乐《陕北组曲》(1949)等。.\n.【梆子】戏曲剧种。流行于华北、东北及北部。是梆子流传在、地区,逐步与当地的语言结合,并吸收民间音乐成分演变而成。梆子的音乐具有高亢激昂、慷慨悲壮的特点。不同地区的唱腔又各具有特色,如醇厚质朴,清秀婉转,天津刚健流丽等。唱腔为板腔体。主要是徴调式。上句一般落在do,表现悲苦情感时常落在fa或si;下句落在sol上。【练习】1、《光明行》是一首独奏曲,作曲。2、《玫瑰三愿》的曲作家是。3、《铁蹄下的歌女》是电影的插曲。由作曲。你还知道作曲家的那些作品?4、《我要活》选自歌剧第三幕。5、我国第一部大型歌剧是,被誉为中国新歌剧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导学过程】【课前准备】布置学生了解20世纪以前及20世纪初至1949年的中国音乐状况。【新课学习】(一)二胡独奏《光明行》1、【讨论】引导:谈一谈你了解的二胡和二胡曲的印象。2、【欣赏、讨论】播放音乐片段设问:此曲在音乐形象上与其他二胡作品有何不同?为什么不同?.\n.3、【自主学习】根据预习,说说作曲家:天华4、【背景介绍】《光明行》(自学阅读)5、【聆听全曲】体验作品中“中西”写作和演奏技法相结合所带来的清新感受。6、【相关知识】(1)进行曲:一种用写成的音乐。原是舞曲的一种,17世纪起,逐渐进入音乐艺术领域。音乐上节奏,结构,多为拍子,三部曲式结构,中段抒情,以求对比。此体裁可独立成曲,也常常用于歌剧、奏鸣曲及交响乐等大型作品当中。(2)模进:指将,即以不同音高重复出现,也叫移位,分为和两种类型,是一种重要的旋律展开手法。(3)移调:音乐术语。指乐曲或乐曲中的一部分,从,从而改变各音的,使之移高或降低一定的音程。(二)《玫瑰三愿》1、【自主学习】根据预习,说说你心目中的作曲家:黄自2、【背景介绍】《玫瑰三愿》(自学阅读)3、【欣赏、讨论】(1)设问:音乐中的“玫瑰”是一个怎样的女孩?(2)本曲采用了哪一种演唱形式?是什么音乐体裁?这种演唱方式和音乐体裁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中国出现的?4、【聆听全曲】体验歌曲的情绪。(三)《铁蹄下的歌女》.\n.1、【自主学习】根据预习,说说你心目中的作曲家:聂耳2、【背景介绍】《铁蹄下的歌女》(自学阅读)3、【欣赏、讨论】同样属于艺术歌曲,本曲运用了较多的装饰音,这些装饰音对塑造“歌女”的形象起了什么作用?4、【拓展】播放《风云儿女》或《聂耳》电影片段,了解歌曲的积极作用及影响。(四)《我要活》1、【自主学习】通过预习,了解作曲家:马可2、【背景介绍】《我要活》(自学阅读)3、【欣赏】感受歌曲表达的情绪。4、【体验作品】模仿部分唱句的演唱,感受歌曲中的激愤情感,体验高亢激昂的梆子唱腔。结合相关的音乐和历史知识,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个时期为围,选择你认为能反映时代特征的作品(6-8个),设计一音乐会节目单,主题自拟。【布置作业】通过资料,了解中国歌剧的发展。【拓展练习】1、下面属于中国歌剧作品的是()A、《蝴蝶夫人》B、《茶花女》C、《白毛女》D、《图兰朵》.\n.2、1=E2/4335|6116|556|5-|这是一首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民歌,下列哪部歌剧曾经使用了这条旋律?()A、《江姐》B、《茶花女》C、《小二黑结婚》D、《图兰朵》3、下列哪部歌剧以的民歌和、、地方戏曲音乐作为素材?()A、《小二黑结婚》B、《胡兰》C、《白毛女》D、《洪湖赤卫队》4、《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是下列哪部歌剧中的经典唱段?()A、《洪湖赤卫队》B、《江姐》C、《伤逝》D、《小二黑结婚》5、《这一仗打的真漂亮》是下列哪部歌剧中的唱段?()A、《小二黑结婚》B、《洪湖赤卫队》C、《原野》D、《红珊瑚》6、下列演唱方法不属于歌剧表现手法的是()A、咏叹调B、宣叙调C、原生态D、朗诵调7、下列人物中,不是世界三大男高音的是()A、卡拉斯B、帕瓦罗蒂C、多明戈D、卡雷拉斯8、下列作品属于艺术歌曲的是()A、《玫瑰三愿》B《大中国》C、《光明行》D、《我要活》第2节时代变迁的中国音乐光明行一、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的中国近现代音乐的背景及相关音乐文化,积极参与各种学习与实践活动。2、对20世纪上半叶哥哥时期中国出现的“新音乐”特征有一定的认识。初步了解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的两条主要线索:中国传统音乐的新发展;西方音乐各种体裁和创作技法对中国新音乐的影响。具备一定的音乐作品分析能力。.\n.3、了解自“五四”到解放前各个时期的中国代表性音乐人物、音乐作品及体裁。4、熟悉作品的主题旋律,能哼唱其中一至两首声乐作品。5、会唱《玫瑰三愿》的第一段。二、预习导学1、1927年5月成立于。由天华等人发起,并主持日常工作。该社活动的主要容有:组织进行民族音乐的收集、整理和研究,民族乐器的改进,民族乐曲的创作以及编辑出版音乐刊物。该社成立于20世纪20年代,也即“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所掀起的探求新思想、新知识、新文化的热潮时期,兴办各种新文化事业,发行各种刊物杂志,是当时社会的一种新风气,对新文化的发展起了有益的促进作用。2、《光明行》:二胡独奏曲,天华作于1931年春。这是一首振奋人心的进行曲,旋律明快坚定,节奏富于弹性。用主和弦的分解进行构成的号角式音调,在乐曲中占主导的地位。作者在这首乐曲中首次用了功能性很强的五度关系的转调,调性明亮,音区的递换也极富色彩。全曲共分为四段,另有引子和尾声。在我国民族音乐传统习用的循环变奏的基础上,采用西洋的复三部曲式的特点,结构严整。在引子中,可以听到坚定整齐的步伐行进声,然后出现小军鼓似的敲击节奏和昂扬的音调。全曲生气勃勃,充满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和对光明前途的乐观自信。3、《玫瑰三愿》是黄自著名的艺术歌曲。歌曲篇幅很小,于典雅、抒情中表露了“我愿那妒我的无情风雨莫吹打,我原那爱我的多情游客莫攀摘,我原那红颜常好不凋”的善良愿望。这首歌是两段体结构,前段像温柔的吐露,后段则带有急切的热情,当旋律通过模进和重复发展将情绪向顶点后,旋律跌入低音区,最后的歌声“好教我留住芳华”显得十分恳切、诚挚。4、《铁蹄下的歌女》:聂耳作于1935.\n.年,影片《风雨儿女》的插曲。影片描写一位从东北农村流落到的贫苦少女,得到了一些进步青年的帮助,进学校读书,后来因帮助她的进步青年,有的被捕,有的被迫出走,她失学了,孤苦一人,被迫进入一个歌舞班,到处跑码头演出,靠卖艺为生。这首歌正是她在卖艺时演唱的,情绪深沉而悲痛,但却哀而不伤,怨中有怒,富有在的、戏剧性的、鼓舞人们起来斗争的力量。聂耳以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为一个被社会所损害被人们贱视的歌女,发出了沉重的控诉。他深刻地揭示了这个歌女心所蕴藏的崇高的爱国热情。这首歌成功地塑造一个在中国三十年代三座大山压迫下,受尽生活锁折磨而又善良的中国妇女的典型形象。三、导学过程1、了解20世纪以前及20世纪初至1949年的中国音乐状况2、欣赏二胡独奏《光明行》A谈谈对二胡和二胡曲的印象B听音乐,在音乐形象上与其他二胡作品有何不同?为什么不同?C了解作曲家和作品产生的相关背景D聆听全曲,体验作品中“中西”写作和演奏技法相结合所带来的清新感受。四、合作交流1、小组合作介绍20世纪初至1949年的中国音乐状况2、小组合作完成歌曲欣赏的表格。3、结合相关的音乐和历史知识,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个时期为围,选择你认为能反映时代特征的作品(6——8个),设计一音乐会节目单,主题自拟。五、拓展与探究1、《光明行》与传统的二胡音乐有何不同?请结合时代背景,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音乐作品。.\n.2、试对三首声乐作品的时代背景与音乐特点作简要的分析和比较。时代变迁中的中国音乐光明行课标点击:1、愿意主动了解有关的中国近现代音乐的背景及相关音乐文化,积极参与各种学习与实践活动。2、对20世纪上半叶各个时期中国出现的“新音乐”特征有一定的认识。初步了解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的两条主要线索:中国传统音乐的心发展;西方各种体裁和创作技法对中国新音乐的影响。具备一定的音乐作品分析能力。3、了解“五四”到解放前各个时期的中国代表性音乐人物、音乐作品及体裁。4、熟悉作品的主题旋律,能哼唱其中一至两首音乐作品。5、会唱《玫瑰三愿》的第一段作品分析1、《光明行》“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曾出现过一种思潮,对中国传统文化采取虚无主义态度,认为中医、中国画、书法、京剧以及中国音乐等都是落后的、不科学的,统统予以轻视和排斥。天华用一生的精力来时间他的音乐观念----“国乐改进”。一方面容纳外来的潮流,从东西的调和于合作中,打出一条新路来。二胡音乐的创作是他实践中重要的方面。二胡独奏曲《光明行》原曲作者天华作于1931.\n.年春,一年后发表于国乐改进社所编的《音乐杂志》上,这是天华的又一代表性作品。这是一首振奋人心的进行曲,旋律明快坚定,铿锵有力,气势豪迈,节奏富于弹性。全曲生气勃勃,布满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和对光明前途的乐观自信。以主和弦的分解进行构成号角式音调,在作品中占有主导的地位。在乐曲中运用功能性很强的五度关系来转调,调性明亮,音区的变换也极富色彩。在他的十首二胡曲中,这是阳刚气质最强的一首。它的赏律明快,节奏有力,调性变化多端,结构严谨合理,把西洋的进行曲风格和中国的传统风格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是一首布满活力而又具有首创意义的优秀作品,有着很高的知名度。新中国成立后,《光明行》曾以二胡齐奏和民族管弦乐等形式出现于社会主义舞台,使之注入了新的生命力。相关知识:进行曲:(march)是一种富有节奏步伐的歌曲。最初它产生于军队的战斗生活,用以鼓舞战士的斗争意志,激发战士的战斗热情,后来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也常采用这种体裁来表达集体的力量和共同的决心。雄劲刚健的旋律和坚定有力的节奏是进行曲的基本特点。进行曲也是一种用步伐节奏写成的声乐乐曲或器乐乐曲。它起源于16世纪西方的战乐;从17世纪起,由通常伴随队伍行进或用于世俗性的礼仪活动,逐渐进入音乐会演奏以及歌剧、舞剧音乐中,最终成为一种特定的音乐体裁。模进:模进亦称移位。这一手法即是将歌曲的主题旋律或其他乐句的旋律再或他们的乐节,乐汇等作重复出现时每一次的的高度都不相同者谓之。模进通常有:1、上行模进或下行模进(模进的方向),二度模进或三度、四度、五度模进等等(模进的音程关系)。2、首调模进(模进仅限于一个调性的围)或转调模进(模进是从原有的调转到另一个新调)。2、《玫瑰三愿》黄自以现代诗人的词谱写了三首供音乐会演出的抒情性独唱歌曲:《春思曲》、《思乡》、《玫瑰三愿》。《玫瑰三愿》是一首接近叙事的抒情歌曲,比前两首更为朴实、明朗、深情。歌词的作者龙七是著名的词人龙沐勋的别号。当时她在国立音专讲授文学。1932年,“一二八”.\n.淞沪抗战停战后,他回到学校上课,看到校园里的玫瑰凋零,景物全非,因写《玫瑰三愿》的歌词以寄感慨,随即由黄自作曲,写成一首脍炙人口的艺术歌曲。黄自:中国作曲家。川沙(今属市)人,生于1904年3月23日,1938年5月9日卒于。1916年入清华学校,开始接触西方音乐,参加学校乐队、合唱队,学习钢琴和声乐,1924年赴美国学习心理学,1926年入奥柏林音乐学院学习作曲,1928年入耶鲁大学音乐学院学习作曲,1929年毕业,获得音乐学士学位。毕业作品管弦乐序曲《怀旧》曾在学院演出,这是中国作曲家创作的第一部交响音乐作品。1929年回国后任教于沪江大学。1930年任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作曲理论教授兼教务主任。1931年起创作了多首抗战歌曲,如《抗敌歌》、《旗正飘飘》等。1934年与萧友梅等人创办《音乐杂志》,1937年辞去教职,专事编写专业教材。他倡导音乐创作走民族乐派的道路,探索音乐的民族风格。他的音乐创作以声乐为主,作品的作曲技法娴熟,表现情感细腻,具有很高的艺术性。代表作品还有清唱剧《长恨歌》、歌曲《点绛唇》、《南乡子》、《玫瑰三愿》等,他还主持并实际参与编写了《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材》。3、《铁蹄下的歌女》作于1935年,影片《风雨儿女》的插曲。影片描写一位从东北农村流落到的贫苦少女,得到了一些进步青年的帮助,进学校读书,后来因帮助她的进步青年,有的被捕,有的被迫出走,她失学了,孤苦一人,被迫进入一个歌舞班,到处跑码头演出,靠卖艺为生。这首歌正是她在卖艺时演唱的,情绪深沉而悲痛,但却哀而不伤,怨中有怒,富有在的、戏剧性的、鼓舞人们起来斗争的力量。聂耳以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为一个被社会所损害被人们贱视的歌女,发出了沉重的控诉。他深刻地揭示了这个歌女心所蕴藏的崇高的爱国热情。这首歌成功地塑造一个在中国三十年代三座大山压迫下,受尽生活锁折磨而又善良的中国妇女的典型形象。旧社会的歌女是压在社会底层的“弱者”。聂耳对歌女的痛苦生活十分熟悉,他怀着对这些“到处哀歌”、“永远漂流”的歌女的深切同情,写出了这首女声独唱曲。.\n.歌曲属三部性结构。第一段前两句气息悠长的抒情性旋律,表现了歌女们不甘心如此的痛苦心情;后两句节奏紧凑的朗诵性旋律,表现了歌女们心中的不平和对黑暗社会的质询。第二段转入字字血泪的叙述,音调中充满了辛酸与凄楚。这一段的音乐处理刚好和第一段相反,节奏紧凑的朗诵性旋律挪前,气息悠长的抒情性旋律移后,使“尝尽了人生的滋味,舞女是永远的漂流”两句更为突出,更为感人。第三段综合了前两段的音调和节奏的因素,前两句仍是不平的呐喊,随后,节奏突然拉长,音乐到达了最激动人心的高潮,表现了“被鞭挞得遍体鳞伤”的歌女不可抑制的愤懑之情。这首歌的语音、声调、语气和情绪的变化,同音调、节奏的结合非常贴切,音乐的处理与塑造的形象十分吻合,装饰音的运用富于女性的特点,乐句从弱拍上起的手法,突出了某些歌词,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弱者不平的呐喊。整个作品虽然不是“剑拔弩”,但它蕴含着的感奋人心、催人泪下的悲剧力量曲是无法估量的。第二节时代变迁的中国音乐——思乡曲【学时】1学时【教学目标】1、通过对“思乡”题材的音乐作品赏析,能感悟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思乡是中国人永恒的主题。2、了解中国音乐创作中引用的民间音调素材的几种不同方式。3、熟悉《教我如何不想他》、《思乡曲》、《土楼回响》的主题音乐。【教学重点】1、欣赏作品2、目标3【教学难点】目标2【预习导学】(一)《教我如何不想他》.\n.【背景搜寻】《教我如何不想他》是元任作于1926年的独唱歌曲。歌词选自半农的《扬鞭集》。歌曲初刊于1928年出版的《新歌诗集》。原诗充满诗情画意,韵节谐美,意象生动,通过对各种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比拟,细腻的刻画出主人公丰富、真挚而又复杂的心世界。在“男女授受不亲”的腐观念仍然盛行的20世纪20年代,公然直言“教我如何不想他”,真实的反映了“五四”时期,在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知识青年向往思想自由、追求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礼教的共同心理。优美亲切、隽永含蓄的音乐为歌词增添光彩,这首歌曲在知识分子中流传很广。有人将这首歌曲归入爱情歌曲一类,其实歌曲又别有寓意。半农创作这首诗作时在英国伦敦,作品中“蕴含着他思念祖国和怀旧之情”。而元任则从为“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他字可以是男的,也可以是女的,也可以是指男女之外的其他事物。这个词代表一切心爱的他、她、它”。在当时代环境下,将它理解为思乡之情也是非常贴切的。【音乐分析】根据原来诗作的结构,歌曲分为四段。通过对春夏秋冬四季的各种自然景色诗情画意般的描绘,来表现人物心深沉、丰富、深情而有真挚的情感世界。四段歌词在音乐处理上采取分节歌变奏的形式,谱以乐段结构纯朴凝练的曲调。3/4拍贯穿全曲,增添了音乐中的抒情意味。【元任】(1892--1982),字宣仲。被誉为“中国语言学之父”。人。留学美国,任教于清华大学和美国多所名校。代表作品有:歌曲《卖布谣》、《劳动歌》、《教我如何不想他》、合唱《海韵》等。(二)《思乡曲》【背景搜寻】《思乡曲》是马思聪于1937.\n.年创作的管弦乐曲《组曲》又称《绥远组曲》中的第二乐章。《组曲》由《史诗》、《思乡曲》、《塞外舞曲》三个乐章组成,它们分别采用了情歌《跑马溜溜的山上》、蒙民歌《城墙上跑马》、新疆民歌《虹彩妹妹》为音调素材进行创作。马思聪的小提琴作品大多都采用民歌音乐写成,具有浓郁的民族风味。蒙民歌《城墙上跑马》表现了漂泊在外的青年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曲调优美感人。马思聪选择它作为《思乡曲》的音乐主题,既是战乱时代人们生活的切实写照,也可以说是对自身经历有感而发的自然情感流露。作为一个长期留洋在外的年轻艺术家,他对于“思乡之情”有着深切的感受。【音乐分析】这首中国的小提琴作品,以河套地区的民歌《城墙上跑马》为音乐素材进行创作。整曲可以分为五个段落,后四个段落都以民歌为基础的段落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是主题段的自由变奏。根据它们相互联系程度的多少,它们又共同构成一个结合变奏原则的复三部曲式结构,是音乐创作中中西结合的成功尝试。【马思聪】(1912-1987)海丰人。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两度留学法国。回国后主要从事小提琴演奏、创作、教学活动。曾任中央音乐学院的首任院长,后定居于美国。代表作品有:小提琴曲《第一回旋曲》、《组曲》、《音诗》、《第二交响曲》、《春天大合唱》等。(三)《客家之歌》【背景搜寻】沅的《土楼回响》创作于2000年,首演是在当年于召开的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上,在的客家祖地,由小英指挥。这是我国第一部以客家史诗为容的交响曲。原本在中原繁衍的客家先民们因逃避战乱辗转南迁,辛勤拓荒,重建家园。作品中表现了客家人的坚强意志和崇文重教、尊祖念根的民俗风情,唤起了来自全世界的三千名炎黄子客属代表们的强烈共鸣。同年,《土楼回响》获得了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金奖。【音乐分析】在这部交响曲中,沅倾注了自他童年时便积累在心灵中的对闽西和客家的浓郁感情;还恰到好处的融会了现代作曲技法及原生态的树叶吹奏和客家山歌。作品共有五个乐章:第一乐章“劳动号子”、第二乐章“海上之舟”、第三乐章“土楼夜语”、第四乐章“硕斧开天”、第五乐章“客家之歌”,长达37分钟。最后乐章的末尾,听众们随着指挥棍齐声击掌,并高唱一曲客家山歌,作曲家用这样朴素易行的方式,把音乐会推向了高潮。【沅】中国当代作曲家。主要作品有:《第一狂想曲——为阿瓦山的记忆》,钢琴与乐队《之珠》,交响小品《火车托卡塔》,交响诗篇《土楼回响》,音诗《沙迪尔传奇》等。.\n.【导学过程】【组织教学】【思考】(分组展示)布置学生通过书籍、网络等收集有关客家土楼的图片和文字等资料。【新课学习】(一)《教我如何不想他》1【自主学习】根据预习,说说你心目中的作曲家:元任2、【背景介绍】《教我如何不想他》(自学阅读)3、【欣赏、讨论】设问:聆听后,你认为作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他”是怎样的含义?(体会元任先生所说“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4、【完整欣赏】了解作品的音乐特征。5、学唱第一段(二)《思乡曲》1、【自主学习】根据预习,了解作曲家:马思聪2、【背景介绍】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自学阅读)3、【欣赏】分析作品(第一部分的三段音乐,体会自由变奏的特点)4、学唱原民歌,哼唱第一部分中三段音乐主题,体会原民歌在作品中的变奏发展。5、分段欣赏、分析作品(聆听音乐的各部分,体会音乐结构和音乐发展的特点)(三)《客家之歌》1、展示收集到的资料.\n.2、【背景介绍】《客家之歌》(自学阅读)3、【欣赏、讨论】理解作品的结构和涵聆听作品,谈谈山歌主题如何在音乐中发展这样的方式对于表达音乐涵有怎样的帮助?4、学唱山歌主题,体会客家方言的特点。5、【拓展】补充介绍客家文化和客家山歌【课后延伸】1、以“思乡”为主题,介绍其他门类中的艺术作品。2、以客家山歌和客家文化为立足点加以拓展。【学有所获】1、《教我如何不想他》的作品。2、《思乡曲》是一首独奏曲。此曲是中的第二首,创作于1937年。音乐主题来源于蒙民歌。3、下列哪首民歌表现了漂泊在外的青年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A、《思乡曲》B、《城墙上跑马》C、《教我如何不想他》D、《客家之歌》4、《客家之歌》选自交响诗篇第五乐章。思乡曲课标点击1、通过对“思乡”体裁的音乐作品赏析,能够感悟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思乡是中国人永恒的主题。2、了解中国音乐创作中引用的民间音调素材的几种不同方式。3、熟悉《教我如何不想他》、《思乡曲》、《土楼回响》的主题音乐。.\n.作品分析1、《教我如何不想他》教我如何不想他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月光恋爱着海洋,这般蜜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他?这是一首独唱曲。由半农作词,元任作曲。歌曲反映了“五四”时代的青年在挣脱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潮流中,对执着而纯正的爱情的热情歌唱,并被传诵一时。元任以其优美隽永的音乐,通过对春夏秋冬各种自然景色富于诗情画意的描写,引人入胜地表现了情思萦绕的青年独自徘徊咏唱的动人情景,使半农的以韵节谐美著称的原诗,更增添了光彩。歌曲问世后曾在知识分子中广为流传,至今仍不失为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颇有借鉴意义的优秀歌曲。原名寿,改名复;字伴侬、瓣秾、半农,号曲庵。江阴人,是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之一。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同时,他又是我国语言及摄影理论奠基人。他的《汉语字声实验录》荣获“康士坦丁语言学专奖”。是我国第一个获此国际大奖的语言学家。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1911年曾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后在以向鸳鸯蝴蝶派报刊投稿为生。1917年到大学任法科预科教授,并参与《新青年》杂志的编辑工作,积极投身文学革命,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1920年到英国伦敦大学的大学院学习实验语音学,1921年夏转入法国巴黎大学学习。1925年获得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所著《汉语字声实验录》,荣获法国康士坦丁·伏尔语言学专奖。1925年秋回国,认大学国文系教授,讲授语音学。.\n.1934年在病逝。病逝后,鲁迅曾在《青年界》上发表《忆半农君》一文表示悼念。2、《思乡曲》《思乡曲》是马思聪(1912-1987)于1937年所写《蒙组曲》(又名《绥远组曲》)中的第二首(《塞外舞曲》是另一首,但《思乡曲》是他的代表作),主题音乐来自绥远民歌《城墙上跑马》。马思聪是我国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早年留学法国,1931年回国后主要从事音乐教育工作,解放后曾担任中央音乐学院首任院长,1967年在“文革”中被迫出走美国,1987年在美国费城逝世。《思乡曲》作于70年前的1937年。当年,日寇的铁蹄蹂躏了满蒙华北,东三省的学生唱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流亡关。马思聪行脚北国之后折回,从一首绥远民歌中引发灵感,谱下了这首《思乡曲》,拨动了多少为抗日救亡而奋战的中华儿女的心弦,并且一直流传下来,引发了一代代爱国爱乡的炎黄子的共鸣,成为了中国现代民族音乐不朽的经典。《思乡曲》曾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和海外侨胞广播的开始曲,但是在文革期间,<<思乡曲>>被停播,改为<<红>>。此举使得马思聪在文革受批斗期间的唯一对"中央"的希望破灭。《思乡曲》衷情于一场作曲家所熟悉的蒙沃土。原是“马思聪1937年所作《绥远组曲》(现称《蒙组曲》)中的第二首。慢板,以如歌似诉的旋律表现出远离家乡的人们对故乡所怀的思念之情。乐曲的主题直接采用蒙民歌《城墙上跑马》的旋律,由四个短小、均等的乐句组成,每一乐句都呈波浪型线条而递次下降,加之商调式柔和的色彩,使旋律具有怀念和忧伤的情调。乐曲在使用传统的再现三部曲式的同时,运用了民间创作中最常用的变奏手法,体现出具有三部曲式与变奏曲式混合的结构原则。3、《客家之歌》湲,1975年开始随郭祖荣教授学习作曲,1986年考入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立青,晓生诸教授,1991年毕业,1991-1999.\n.先后任歌舞团及歌剧院驻团作曲家。2000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随吴祖强教授攻读博士学位,于2003年毕业,并留任作曲系教授。他的主要作品为:第一交响乐《交响狂想诗——为阿佤山的记忆》,交响诗篇《土楼回响》,《沙迪尔传奇——为大型民乐队》,《圭一》,《号舰——1922年》,《南词》,电影音乐《画魂》等,这些作品为他赢得了多项荣誉:“第十四届之春”大奖,“金鹰奖”及首届“金钟奖”金奖和银奖。法国著名作曲家,音乐评论家IVO.MALEC教授曾评论说:“他的《圭一》是一部现代音乐的典之作,无论是记谱还是音响都是如此出色”。1988年,美国环境戏剧大师R·SCHECKNER写道:“??这个作曲家是我所见到过活着的作曲家中,最杰出的”。相关知识客家山歌:客家山歌是用客家方言吟唱的山歌,它继承了《诗经》中的传统风格,受到唐诗律绝和竹枝词的重大影响,同时又吸取了南方各地民歌的优秀成分,千百年来,广泛流传,久唱不衰。客家山歌有劳动歌、劝世歌、行业歌、耍歌、逞歌、虚玄歌、拉翻歌、谜语歌和猜调、小调、竹板歌等。各种歌词结构大致相同,每首四句,每句七字,逢一、二、四句多押平声韵。她曲调丰富,大致有号子山歌、正板山歌、四句八节山歌、快板山歌、叠板山歌、五句板山歌等。客家山歌旋律优美,几乎所有曲调中都有颤音、滑音、倚音等装饰音,因而使旋律变得回环曲折、委婉动听。客家山歌有多种唱腔,包括松口原板山歌、梅县山歌、兴宁罗岗山歌、蕉岭长潭山歌、大埔西河山歌等。时代变迁的中国音乐——红旗颂【学时】1学时【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建国后30年我国音乐蓬勃发展的状况及时代主题对音乐的题材和创作方式的影响。2、熟悉四个作品的主题音乐;记住《红旗颂》的主题旋律。.\n.3、在评论作品中,学会理性思考:“时代主题对音乐的题材与创作方式的影响”、“音乐在时代变迁中所起的作用”。【教学重点】欣赏作品【教学难点】目标3【预习导学】一、《红旗颂》【背景搜寻】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就,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也得到空前的提高。祖国日益昌盛、发展前景广阔而美好,作曲家吕其明由衷地欣喜和对祖国无限热爱的深情充溢于他所创作的这部音乐作品——管弦乐序曲《红旗颂》当中。这部作品创作于1965年春,同年5月,弦乐团联合首演。《红旗颂》成为一部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深刻思想感情涵的优秀中国管弦乐作品。而这部作品自首演之后,常常成为重大音乐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曲目。2003年,第六届国际音乐节暨首届交响乐演出节开幕式音乐会演出的第一个作品,就是由中国爱乐乐团在德国人克劳斯·韦瑟的指挥下演绎的“红色经典”——吕其明的《红旗颂》。【吕其明】(1930——)无为县人,作曲家。1955年后在电影制片厂任作曲。代表作品有:交响诗《铁道游击队》、序曲《红旗颂》、交响叙事诗《白求恩》等。还有《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谁不说俺家乡好》等歌曲百余首。(二)《洪湖主题随想》【背景搜寻】这首作品是二胡演奏家闵慧芬根据歌剧《洪湖赤卫队》中《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的唱段改编而成的。歌剧《洪湖赤卫队》由敬安、欧阳谦叔作曲,是20世纪50年代最有代表性的中国歌剧作品之一。描写了土地革命时期,洪湖根据地的一支赤卫队在英、闯的带领下,同霸天等反动势力进行斗争,取得了胜利的故事。《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是剧中主要人物—.\n.英的一段最精彩的唱段。歌剧中的情境是:敌人要杀害英,母心如刀绞。这段音乐中,英安慰母亲,回顾身世,展望未来,表现出共产党员的英雄气概。【音乐分析】在各种乐器中,弦乐器一般来说更为人性化。在聆听过这首作品后,不难发现用中国传统乐器二胡来重新演绎原来的歌剧作品,从音色、风格、韵味、表现力等几个方面来说都是非常适合的。二胡作品《洪湖主题随想》的音乐材料和音乐结构基本上保持了歌剧作品的样貌。但对于具体的旋律表现和处理,则更加器乐化,更多的挖掘了二胡自身的表现力。同时,因为没有了歌词的具象引导,对于音乐形象和情绪的想象空间就更为广阔。(三)《保卫黄河》【背景搜寻】在文革期间,钢琴音乐文化被残酷的约束、限制和扼杀,钢琴被当作废品处理或者查封充公,钢琴艺术受到排挤,无论在乐团或是家里都不允许弹西洋作品。当时中央乐团的钢琴独奏演员殷承宗,这位国际大赛获奖者、中国当时屈指可数的几个著名年轻钢琴家之一,不甘心放弃自己的事业。他想出独特的方式——把钢琴搬到天安门广场,弹奏当时流行的革命歌曲。接着,他又将京剧曲调和钢琴表现手法结合起来进行演奏创作,竟写成几首京剧唱腔的钢琴小曲。试演后,这种“钢琴伴唱京剧”的艺术品种,被当局认识。于是钢琴伴唱《红灯记》被允许公演,深受大众欢迎,并被拍成电影,流传全国。接着,殷承宗、庄、储望华、盛礼洪、石淑诚等人于1969年12月集体完成了钢琴协奏曲《黄河》的改编,由殷承宗担任独奏,德伦指挥,中央乐团1970年5月首演于。由钢琴伴唱《红灯记》和钢琴协奏曲《黄河》被推上当时的音乐舞台,文革后期“钢琴改编曲”这种形式在一定条件下被允许,并且成为这一时期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唯一形式。成功的作品还有《夕阳箫鼓》、《二泉映月》《陕北民歌钢琴独奏曲四首》等。【音乐分析】钢琴协奏曲《黄河》不仅保留了原《黄河大合唱》的艺术容,并且运动钢琴技巧和协奏曲的手法,使原来的容得以充分的展开,在音响上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整部协奏曲分为《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水谣》、《保卫黄河》四个乐章。第四乐章为整部协奏曲的最重头。.\n.【冼星海】(1912--1935)原名聂守信,人。从1932年到1935年,他曾为八部电影,三部话剧,一部舞台剧谱写了20首主题歌和插曲。聂耳的主要作品有《卖报歌》,《大陆歌》,《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码头工人歌》,《开路先锋》等鼓舞人心的群众歌曲和《新女性》,《梅娘曲》,《铁蹄下的歌女》等优美隽永的抒情歌曲。聂耳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强烈的时代精神。他是我国第一个在歌曲中塑造无产阶级光辉形象的作曲家。他为我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基础。(四)《祝酒歌》【背景搜寻】在漫长的十年文革经历中,歌曲创作也出现畸形发展的现象,直到1976年文革结束。当时能够站在时代的高度表现这一历史性胜利的歌曲并不多,人们只能频繁的采用历史歌曲重唱的办法来表达心中的喜悦。同时,一批新创作的歌曲作品开始出现,全国各地的词曲作家创作了一批优秀的歌曲作品,如施光南的《祝酒歌》、《周总理,您在哪里》,施万春的《送上我心头的思念》等。作曲家们开始重新体会到创作中真情流露的可能、可贵。《祝酒歌》创作于1977年,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首,他表现在当时全中国人发自心的喜悦和昂扬的精神面貌,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施光南说:“这是一首欢庆胜利的颂歌,但不能只单纯地谱成一般欢快的舞曲??我力图使音乐在欢乐的基础上还有一些深沉的因素。”【施光南】(1940——1990)作曲家。人。自幼喜爱音乐,学生时代开始模仿民歌风格进行歌曲创作。曾先后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作品中流传最广的歌曲有《打起手鼓唱起歌》、《祝酒歌》、《周总理,您在哪里》、《洁白的羽毛寄深情》、《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在希望的田野上》等。另外,他还创作了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的歌剧《伤逝》的音乐。【相关知识】[复二部曲式]由两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本身已经是单二部曲式或单三部曲式,或其中一个部分的乐段,另一部分是单二、单三部曲式。如:A.\n.(单二部曲式)+B(单二部曲式);或A(单二部曲式)+B(乐段)等。带再现的复二部曲式,指B部分有再现的部分。【导学过程】【新课学习】(一)《红旗颂》1、【自主学习】作曲家:吕其明2、【背景介绍】(自学阅读)3、【欣赏】播放第一部分音乐主题,哼唱并熟悉学生主题。4、【欣赏、讨论】播放音乐片段设问:主题音乐在每部分出现几次?有什么特点?思考:乐曲通过对红旗的赞颂,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二)《洪湖主题随想》1、【背景介绍】(自学阅读)2、【欣赏】了解剧情3、【分段赏析】听赏和感受二胡重新演绎的作品(三)《保卫黄河》1、【自主学习】了解作曲家冼星海2、【背景介绍】(自学阅读)3、【欣赏】聆听音乐,分析作品的变奏和发展的方式4、【讨论】谈谈与合唱版本相比,有何不同感受,你喜欢那种演绎方式?为什么?(四)《祝酒歌》.\n.1、【自主学习】根据预习,了解作曲家:施光南2、【背景介绍】(自学阅读)了解音乐创作的年代与背景,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3、【欣赏】体会和分辨音乐中最具特色的部分。4、分段展示和分析音乐特点。【课后延伸】评论“音乐在时代变迁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拓展练习】1、中华人民国国歌的曲作者是()A、贺绿汀B、聂耳C、冼星海D、寒晖2、根据旋律,判断这是哪首音乐作品()1=G2/41·35·5|65|3·1555|31|?A、《黄河大合唱》B、《毕业歌》C、《义勇军进行曲》D、《松花江上?3、《黄河大合唱》的词曲作者是()A、光未然冼星海B、田汉、冼星海C、光未然贺绿汀D、乔羽寒晖4、1=G2/4113|5—|113|5—|??这是《黄河大合唱》中的某一个乐章的旋律,这个乐章是()A、《黄河颂》B、《黄水谣》C、《保卫黄河》D、《怒吼吧,黄河》5、下列作品中不属于冼星海作品的是()A、《生产大合唱》B、《在太行山上》C、《松花江上》D、《到敌人后方去》6、根据提示选择:①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②它的词作者是田汉,这首作品是().\n.A、《黄河大合唱》B、《义勇军进行曲》C、《歌唱祖国》D、《长江之歌》7、下列哪首音乐作品表现了粉碎“四人帮”之后举国欢庆十月胜利的喜悦心情?()A、《红旗颂》B、《保卫黄河》C、《玫瑰三愿》D、《祝酒歌》红旗颂课标点击1、初步了解建国后30年我国音乐蓬勃发展的状况及时代主题对音乐的题材和创作方式的影响。2、熟悉四个作品的主题音乐;记住《红旗颂》的主题旋律。3、在评论作品中学会理性思考:“时代主题对音乐的题材与创作方式的影响”、“音乐在时代变迁中所起的作用。作品分析1、《红旗颂》(1)《红旗颂》是作曲家吕其明于1965年创作的一手管弦乐序曲。在1965年第六届“之春”国际音乐节开幕式上,由交响乐团、电影乐团、管弦乐团联合首演,取得了成功。之后传遍大江南北、华夏两岸。(2)这首乐曲共有三个乐章。第一乐段:嘹亮的小号奏出了乐曲的引子,指引着革命道路前进的方向。再经圆号反复,引出弓弦乐器演奏的歌颂红旗的主题,这一主题在钢琴的伴奏下,给人以光辉热烈和庄严的深切感受,人们被音乐带到幸福激荡的回忆之中:1949年10月1日,主席站在宏伟庄严的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告:“.\n.中华人民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雄伟庄严的天安门前冉冉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主题又一次转调出现,转调后的音乐色彩显得更加明亮辉煌,仿佛是亿万人民欢腾热烈的情景。优美深情的旋律,倾注了多少英雄儿女的热血啊!红旗是革命的象征、是团结的象征、是胜利的象征。第二乐段双簧管奏出深情如歌的旋律,描写经过斗争洗礼的人们仰望五星红旗,心潮澎湃的情怀,传达出人民对红旗至深的情与爱。接着连续的三连音,使节奏富于动力,节奏紧缩,速度加快,歌颂的主题变成豪迈的进行曲,中国人民在红旗指引下英勇战斗,顽强拼搏,他们怀着必胜的信念;怀着对祖国的赤诚之心,在红旗的指引下昂首阔步地奋勇向前,这进行曲的节奏正是我们时代前进的步伐。号角又响了,红旗高高飘扬,经过斗争洗礼的人们仰望五星红旗,心潮澎湃,传达出人民对红旗至深的情与爱。第三乐段这是主题的再现部分。气势磅礴的乐曲表现了亿万人民在这历史性的时刻,尽情歌颂的情怀,人们尽情歌颂伟大的祖国,歌颂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这是一首深情的颂歌,这是一支气势恢弘的乐曲。红旗在迎风招展,中国人民在猎猎飞舞的红旗下满怀豪情,奋发前进。尾声的号角雄伟嘹亮,形成强有力的最高潮。乐曲气壮山河。2、《洪湖主题随想》这首作品是二胡演奏家闵慧芬根据歌剧《洪湖赤卫队》中《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的唱段改编而成的。歌剧《洪湖赤卫队》由敬安、欧阳谦叔作曲,是20世纪50年代最有代表性的中国歌剧作品之一。描写了土地革命时期,洪湖根据地的一支赤卫队在英、闯的带领下,同天霸等反动势力进行斗争,取得胜利的故事。《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是剧中主要人物-----.\n.英的一段最精彩的唱段。歌剧中的情景是:敌人要杀害英,母心如刀绞。这段音乐中,英安慰母亲,回顾身世,展望未来,表现出共产党的英雄气概。3、《保卫黄河》冼星海(1905~1945),中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家,中国作曲家。曾用名黄训、孔宇。祖籍番禺,。1905年6月13日生于澳门一个贫苦船工的家庭,1918年入岭南大学附中学小提琴,1926年入大学音乐传习所、国立艺专音乐系学习。1928年进国立音专学小提琴和钢琴,并发表了著名的音乐短论《普遍的音乐》。1929年去巴黎勤工俭学,从师于著名提琴家帕尼·奥别多菲尔和著名作曲家保罗·杜卡。1931年考入巴黎音乐院。在肖拉·康托鲁姆作曲班学习。留法期间,创作了《风》《游子吟》《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等十余首作品,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大量战斗性的群众歌曲,并为进步影片《壮志凌云》《青年进行曲》,话剧《复活》《大雷雨》等谱写音乐。抗战开始后参加救亡演剧二队,后去与曙一起负责开展救亡歌咏运动。1935年至1938年间,创作了《救国军歌》《只怕不抵抗》《游击军歌》《路是我们开》《茫茫的西伯利亚》《祖国的孩子们》《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1938年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并在“女大”兼课。教学之余,创作了不朽名作《黄河大合唱》和《生产大合唱》等作品。1940年去联学习、工作,1945年10月30日卒于莫斯科。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国军民奋起抗日,打击侵略者。1938年冬,沦陷后,光未然带领抗日演艺剧团三队由黄河壶口处东渡黄河,到达吕梁山革命根据地。途中,光未然亲临险滩激流、怒涛旋涡、礁石瀑布的险地,目睹了黄河船夫与惊涛骇浪博战的情景,聆听了船工们高亢激越、深沉有力的号子??这一切激发了光未然创作的激情和灵感,一首以黄河为背景的长诗——《黄河吟》便应运而生。1939年,光未然与冼星海在相见,在除夕之夜的朗诵会上光未然亲自朗诵了这首诗,冼星海听后激动不已,决定把这首长诗由光未然改成歌词后谱曲。冼星海后来在一间窑洞里用了六天的时间于1939年3月31日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曲谱和配器。1939年4月13日在陕北工学礼堂首演,引起巨大反响,很快传遍全中国。.\n.复听《保卫黄河》4、《祝酒歌》这首歌曲作于1977年。歌曲表现了粉碎“四人帮”举国上下,亿万群众欢庆十月胜利,沉浸在喜悦之中的情景。其音调糅合了多种民歌风格的素材,既有江南民歌的风味,又有新疆、的民歌词,既有抒情歌曲、舞蹈音乐的风格,又有进行曲的特点。在词曲中还运用了不少戏曲、曲艺的手法。这样确实能体现亿万人民普天同庆的场面。此歌1980年被评为优秀群众歌曲。施光南,为中国成立后我国自己培养的新一代作曲家,被称为“时代歌手”。曾任全国青联副主席、中国音协副主席、中共十三大代表。祖籍县源东乡叶村,1940年8月22日在市南岸出生,父亲施复亮是解放军少将,母亲是江津人。施光南1948年回源东叶村老家上小学,1949年在城小学毕业。解放后随父母移居,在父亲影响下开始学习作曲,1957年中学毕业后被中央音乐学院破格录取,1959年转入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先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补习两年,再转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1964年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1964年毕业后分配到天津歌舞剧院任创作员。1970年前后创作了《最美的赞歌献给党》、《赶着马儿走山乡》、《打起手鼓唱起歌》等清新优美的抒情歌曲,流畅上口、具有浓厚民族风味,受到广大群众欢迎,但也因这些作品,他在文革中被扣上了“修正主义”、“靡靡之音”、“黑色回潮”等帽子。时代变迁的中国音乐——走进新时代【学时】1学时【教学目标】1、主动了解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音乐作品在题材、体裁、创作方式等方面的多元化发展特征,并能作出简要的概述。2、认识几位当代作曲家,了解其主要作品。3、熟悉音乐作品中出现的音乐主题。4、感受了解中国新音乐的多样性风格,并能进一步关注中国新音乐的发展。.\n.【教学重点】认识当代作曲家及作品、音乐主题【教学难点】作品的多样性风格及多元化发展特征【预习导学】一、《百年沧桑》之《南海渔歌》【背景搜寻】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恢复行使主权。在经历了百年风云之后,终于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朱践耳的交响诗《百年沧桑》就是为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而创作的。它完成于1996年,同年获得了中华人民国文化部等单位主办的“迎接97回归音乐作品征集活动“的金奖。作曲家在总谱的首页上写下这样的题记:帝国主义的炮舰轰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给中国人带来了屈辱和困难,由此,激发了人民的觉醒。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继、坚持斗争,走过了一条从斗争到最后胜利的漫长道路??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永存!这段文字,为我们听赏和理解这部长达22分钟的大型作品,提供了线索和依据。根据音乐的结构和情绪的转换,可以分为入侵—苦难—觉醒—抗争—胜利、欢庆五个段落。整部作品,用交响音乐的艺术形式,高度地概括了中国近一百多年近现代历史的基本脉络。【音乐分析】这一部分分为引子、呈示部、中段、再现段、尾声。引子:富于东南沿海音乐特点的十面锣在钟琴、钢琴、竖琴等配合下,敲响了欢庆的节奏,音乐显得清新秀丽。经过浴血斗争取得胜利的中国人民,心中洋溢的喜悦之情表达的真切而美好。呈示段:乐队激情的演奏出明亮、优美的《南海渔歌》主题。中段:仿佛是对过去的再一次追忆,曲调抒情。再现段:是第一段的移调再现,情绪更为饱满。尾声:打击乐器奏出行进式的节奏,管弦乐奏出了号角般的不断上升的音调,仿佛象征着中国人民迈着有力的步伐,向着统一和更加繁荣富强的美好明天不断前进。.\n.二、《红日》【背景搜寻】在省委宣传部精心策划下,作为向党的“十六大”的大型交响曲《红日》,被委约由中央音乐学院郭文景教授创作。2002年10月17日在保利剧院举办的《红日》大型交响音乐会上,由余隆指挥中国爱乐乐团和交响乐团首演此作品。郭文景认为,他写的是一部“中国20世纪风云激荡的革命斗争史”。他说,在很多人心里都有很强的“英雄情结”。都充满了对英雄的向往、崇敬和赞美,对改变本民族历史和国家命运的英雄尤其如此。这部作品以交响乐的艺术表现手法,描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所走过的80多年的奋斗历程和取得的光辉业绩,表达了中国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坚定信念,抒发了人民群众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深厚感情,表现了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的豪迈精神。【音乐分析】这部交响曲,在采用《红》、《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国歌》作为素材进行交响乐处理的同时,按照中国人的欣赏趣味,尽量保持乐曲旋律的完整性。交响乐本身是从西方传进来的,是西方音乐的述方式。它的特征是以短小的创作动机,如同一枚石子激起水中的涟漪一样,不断的重复、变换、走行向纵深。中国人的欣赏习惯与之不同,中国的乐曲是线性的。这部交响乐中有意表留了乐曲的完整形式,而没有将之揉碎,同时还补充写作了一些别的主题作为扩充,以增加交响乐的厚度及丰富感。前面三个乐章主要的是歌颂三代领导人。第四乐章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歌颂对象,那就是中国人民。第一乐章《日出》用《红》的旋律来歌颂;第二乐章《春天》用《春天的故事》的旋律来讴歌;第三乐章《新时代》用的则是《走进新时代》的旋律来颂扬江泽民;而第四乐章《伟大复兴》,用的则是《国歌》的旋律,以此来表现中国人民的精神。第四乐章在用《国歌》的旋律时做了改变,选择了古典音乐中的经典形式——帕萨卡利亚,把二拍子的《国歌》写成了三拍子的庄严地萨拉班,像巨人的脚步一样。三、《大漠之夜》.\n.【背景搜寻】在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优秀音乐作品评奖中,我国著名作曲家、艺术学院教授尚德义创作的混声四部合唱《大漠之夜》(邵永强词)在声乐作品中一举夺魁。【音乐分析】作品以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作为艺术形象,刻画了在无边的沙漠的夜晚,一队骆驼在穿行的景象。音乐在钢琴由弱渐强的背景下,在驼铃碰撞的节奏中,在女声低沉的哼唱中展示出茫茫沙漠夜幕下宁静、苍凉而又壮美的画卷。作品通过合唱声部的分分合合,用各种不同的音色和旋律线条,歌颂骆驼的高尚精神,体现驼队夜行的动人意境,令人不能忘怀。2/2节拍的行板,贯穿到底,一小节两个音符,这大概是骆驼行进的速度,始终给人以骆驼行进的真实感。钢琴模仿驼铃、或单音、或不同音位的小二度,清脆悦耳,形成不可或缺的音响、意境背景,给人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引子部分中,女高音悠长连贯的“啊”,男高音唱答句,仿佛漫漫长夜。四个声部混声唱空五度和四度的长音,表现出沙漠的空旷辽远。呈示段:男声部轻声开始,然后各个声部逐渐的加入,音色、音响逐渐的加浓,体现出驼队由远而近的意境。中段:这一段是骆驼的颂歌,钢琴左右手轮流演奏琶音,仍然伴有驼铃声,歌唱的旋律很有光彩,热情的歌颂了骆驼的品质,实际上是借此比喻社会的建设者。女声部演唱空六度或空五度“啊”,男声部唱答句,是沙漠里闪烁的光芒,是对骆驼精神的由衷赞扬。再现段:再现了呈示段的主题。之后,合唱队分六个声部唱空五度和空四度的长音“啊”,音响逐渐减弱,驼队由近而远。四、《多耶二号》“多耶”是一种古老的广西侗族传统舞蹈形式,由领唱者喊唱出现编的歌词(曲调与节奏都是即兴的),其他人围成圈慢步舞蹈,并且一齐唱和“.\n.呀多耶”。1980年怡随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师生到广西采风,受到侗族同胞跳多耶舞的欢迎,萌生了创作的契机。1984年,怡创作了钢琴曲《多耶》,1985年获得全国第四届音乐作品比赛的一等奖,并被选为1994年中国国际钢琴比赛曲目。1985年又创作室管弦乐《多耶》。1987年,应中央乐团指挥佐湟的委约,取原素材再作大型管弦乐队版的《多耶第二号》,色彩更为丰富,气氛更热烈。三部作品在国首演之后,多次被美国钢琴家、交响乐团、英国BBC爱乐乐团等在各地进行演奏,并且获得听众的好评。美国报纸称赞怡的大型管弦乐队版的《多耶第二号》“是一部经过深思熟虑与琢磨的充满朝气与表情的作品”;“是远离于怯弱的音乐,它将明快的信息由一条感官的热线传递给每一位热烈响应着的音乐家”;“成功在于它的幽默,创作性和它的无拘无束的自由”。五、《水调歌头》【背景搜寻】是其钢1991年应荷兰新音乐团委约而作的一首男声与室乐队的作品。作品中的男声唱词全部来自宋朝轼为中秋而作的名篇《水调歌头》,因此,很多时候国的听众习惯把这首音乐作品叫做《水调歌头》。作曲家在对自己作品的诠释中说,他并不是在用他的音乐再现宋词的情境,而只是借这篇词抒发作曲家个人在当时特殊的生活遭遇中的一些特殊感受。尽管如此,仍然让人感到,这首以鲜明的现代作曲手法创作的音乐表现出的情境与轼的词竟然如此相似。【练习】1、《百年沧桑》这首作品的体裁是,是为而作。2、《红日》的曲作家是,作品体裁是。3、《水调歌头》是宋朝诗人词,作品的体裁是。【导学过程】【课前准备】1、收集有关轼及其词作《水调歌头》的相关资料以及不同版本的音乐作品。.\n.2、寻找一首新时代特色的歌(乐)曲,与老师分享。【新课学习】(一)《南海渔歌》1、【自主学习】根据预习,了解作曲家及作品的创作背景。2、【欣赏讨论】播放音乐1、《南海渔歌》音乐大致分为几部分?2、乐曲中你最喜欢那段音乐,为什么?3、乐曲运用了那些乐器来演奏?4、乐曲反映了什么题材容?3、【哼唱音乐主题】哼唱南海渔歌主题(二)《红日》1、【自主学习】根据预习,了解作曲家及作品的创作背景。2、【欣赏讨论】播放音乐1、作品中各乐章选用的歌曲的曲名是什么?2、思考:作者的创作意图?(三)《大漠之夜》1、【自主学习】根据预习,了解作曲家及作品的创作背景。2、【欣赏讨论】播放音乐1、听辨合唱的形式2、找出合唱中最喜欢的一段3、讨论:《大漠之夜》在合唱与伴奏上有什么特点?.\n.3、【学唱】学唱一段自己最喜欢的片段(四)《多耶》1、【自主学习】根据预习,了解作曲家及作品的创作背景。2、【欣赏讨论】播放音乐1、谈谈对音乐的印象2、乐曲中运用了哪些乐器演奏?3、讨论:乐曲表现了什么?4、评论:这部音乐作品为什么会走出国门受到外国人民的好评和喜爱?(五)《水调歌头》1、【自主学习】根据预习,了解作曲家及作品的创作背景。2、【欣赏讨论】播放音乐1、听辨:这首歌曲有什么重要的特色?2、谈谈自己对词作的理解,想象出轼创作时的心境与情境3、【完整欣赏】聆听体现特色的片段1、模仿歌曲中最感动你的一句,进一步感受、体验音乐2、引导评论:“吟诵式”的作品表现了作曲家的个性与哪些方面的创新?3、谈谈你对词作和三个音乐版本演绎的看法。【活动与创编】通过本单元学习,请就音乐与时代的关系,写下你的理解和体会。.\n.第四单元音乐与社会第一节音乐的传播与交融新年音乐会【学时】1学时【教学目标】1、了解新年音乐会的历史与传统,并能作总结或概述。2、掌握圆舞曲、波尔卡、进行曲的音乐特点。3、熟悉各音乐主题,分辨出《春之声圆舞曲》的各段音乐主题。4、今后能进一步关注和了解“新年音乐会”的举行。【教学重点】1、欣赏《春之声圆舞曲》、《拨弦波尔卡》、《拉德茨基进行曲》;2、掌握圆舞曲、波尔卡、进行曲的音乐特点。【教学难点】启发学生思考“音乐无国界”的深刻含义,感受音乐的社会价值,体会音乐是可以在传播和交融中得以发展的。【导学过程】【预习导学】1、音乐常识了解(1)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这是世界音乐生活的一件音乐盛事。于每年的月日在维也纳举行,由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音乐会的最初宗旨是展示与推广施特劳斯家族的音乐作品。(2)金色大厅:金色大厅是维也纳最古老、最现代化的音乐厅,是每年举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法定场所。它落成1870年,正式名称叫“音乐协会大厅”,因其金碧辉煌的建筑风格和华丽璀璨的音响效果而得以“金色”的美称。其部细节处理突出了美学与声学效果的和谐统一。.\n.2、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施特劳斯家族中最杰出的代表。他创造了典型的“”结构,被誉为“”。主要作品有:《艺术家的生涯》、、、其音乐保存了奥地利民间音乐的魅力,兼备了维也纳城市音乐的强烈感情,旋律酣畅、节奏自由、生机盎然。3、《春之声圆舞曲》曲式结构(1)、回旋曲:起源于民间的轮舞曲。它以一个主题与若干个不同的“插段”交替出现为原则:A+B+A+C+A+D??这种曲式适合于表现、的情景。(2)、圆舞曲:又称“”。起源于奥地利的一种的舞蹈。舞时双人成对的旋转。音乐特点:第一拍重音较为突出,节奏鲜明,旋律流畅,常伴以“”的节奏伴奏。现在常听到的圆舞曲,大多是维也纳的圆舞曲。4、《拨弦波尔卡》(1)列举你知道的弦乐器(2)作品运用了哪种独特的演奏方式?(3)波尔卡:的一种民间舞蹈,以男女对舞为主,其基本动作有踏步组成。音乐特点:快速跳跃的。5、作曲家:老约翰·施特劳斯为约翰·施特劳斯之父。一生写过150多首圆舞曲。他与作曲家约瑟夫·兰纳共同奠定了维也纳圆舞曲的基础,因此人们称他为“”。是其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作品。6、《拉德茨基进行曲》(1)进行曲:由写成的声乐曲或器乐曲。进行曲的目的是,同时也可以创造一定的情绪气氛。节奏坚定鲜明,强拍清楚突出,结构方整,有清晰的周期性,伴奏,常采用.\n.和其他打击乐器。进行曲常用于奏鸣曲、交响曲、歌剧之中,因此,常作为单独作品在音乐会上演奏。如:《土耳其进行曲》《军队进行曲》《凯旋进行曲》等。(2)列举你知道的进行曲课堂限时检测:1、下列不属于约翰·施特劳斯作品的是()A、《维也纳森林的故事》B、《春之声圆舞曲》C、《匈牙利狂想曲》D、《蓝色的多瑙河》2、圆舞曲起源于()A、奥地利B、匈牙利C、俄罗斯D、波兰3、圆舞曲()拍重音较为突出A、第一拍B、第二拍C、第三拍D、第四拍4、圆舞曲的节奏为()A、XXXB、X·XXXXC、XXXXXXD、XX5、波尔卡是()的一种民间舞蹈A、波兰B、新疆C、捷克D、芬兰6、波尔卡基本动作有()个踏步组成A、一B、二C、三D、四7、进行曲伴奏乐器常采用()和其它打击乐器A、古筝B、军鼓C、扬琴D、琵琶8、回旋曲起源于()民间的轮舞曲A、欧洲B、亚洲C、美国D、波兰.\n.音乐的传播与交融(新年音乐会)一、教学目标1、了解新年音乐会的历史与传统,并能作出总结与概述。2、掌握圆舞曲、波尔卡、进行曲的音乐特点。3、熟悉各音乐主题,分辨出《春之声圆舞曲》的各段音乐主题。4、今后能进一步的关注和了解新年音乐会的举行。二、预习导学1、阅读资料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施特劳斯家族的最杰出的代表。作品共有500首左右,主要是一些生活舞蹈性音乐,包括圆舞曲、波尔卡舞曲、进行曲等。他创作了典型的“维也纳圆舞曲”结构,被誉为“圆舞曲之王”。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是世界音乐生活的一件音乐盛事。于每年的一月一日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行,由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这个音乐会最初宗旨是展示与推广施特劳斯家族的音乐作品。1929年8月11日,一位施特劳斯作品的狂热拥护者——克莱门斯.克劳斯在维也纳萨而茨堡,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了一场全部由施特劳斯家族作品组成的系列音乐会。由于音乐会获得巨大的成功,直到1933年间,他每年都举行类似的音乐会,这就是新年会的雏形。当今世界最著名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诞生是不同寻常的。它开始于乐团灰暗的年代——1939年,当时在欧洲爆发的战争演化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由于局势变化很快,乐团出现了很多派别,各持自己的主。就在这个紧要关头,乐团举行了一场全部由施特劳斯家族作品的音乐会,仍由克莱门斯.克劳斯指挥,他向外界发布一个信息,表明了维也纳爱乐协会和维也纳爱乐乐团对奥地利的忠诚。这场音乐会与1939年12月30日举行了公开的排练,31日举行了正式演出,这次演出成了维也纳丰厚的文化传统的一部分。.\n.现在一年一度的维也纳爱乐乐团新年音乐会已成为维也纳音乐文化的一道特殊景观,也是维也纳爱乐乐团最为脍炙人口的节目,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音乐会,它蕴涵着一段历史,延续着一个传统,沉淀着一种文化。圆舞曲又称“华尔兹”。起源于奥地利的一种三拍子的舞蹈。舞时双人成对地旋转。其音乐特点为:第一拍重音较为突出,节奏明确,旋律流畅,常伴以“XXX”的节奏伴奏。现在常听到的圆舞曲,大多是维也纳式的圆舞曲。波尔卡捷克的一种民间舞蹈,以男女对舞为主,其基本动作由两个踏步组成。其音乐特点为:快速跳跃的两拍子。进行曲由步伐节奏写成的声乐曲或者器乐曲。进行曲的目的是统一行进着的队列的步伐和速度,同时也可以创造一种一定的情绪气氛。2、基础训练1>约翰.施特劳斯_____国作曲家,被誉为_______。2>约翰.施特劳斯作品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3>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于每年的___月____号在维也纳_____举行,由________演奏。4>圆舞曲又称______,是起源于奥地利的_____拍子舞蹈。三、导学过程1、基础训练反馈2、听音乐谈感受《春之声圆舞曲》它并不是典型的维也纳圆舞曲体裁。节奏自由、充满变化,旋律生动连贯,具有较强的欣赏性,曲中结构带有回旋曲的特征。.\n.《拨弦波尔卡》乐曲短小,节奏形式新鲜,情绪轻快,许多有名的交响乐团都喜欢把它作为加演的节目,因为它能吸引听众,鼓动人心,取得很好的演出效果。《拉德茨基进行曲》音乐生机勃勃、意气风发,能唤起人们欢乐的情绪,高潮部分雄壮、热烈。3、巩固练习1>《春之声圆舞曲》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采用_______的表现形式,由________来演唱。2>《拨弦波尔卡》是________曲式。其中采用了_____的特殊演奏效果,让人听而忘返,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通常选用的曲目3>《拉德茨基进行曲》为_____的作品,作为每年新年音乐的______曲。四、思考与探究1、简要评述新年音乐会有哪些特点?主要演奏哪些音乐作品?并列举一些你所熟悉的乐曲。2、你听过新年音乐会吗?有何感受?你对这一文化现象有何认识。走进金色大厅【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金色大厅”认识并理解中国民族走进“金色大厅”的意义。能力目标:熟悉《娱乐升平》、《花好月圆》的音乐主题。情感目标:1、了解并喜爱中国的民族乐器。2、认识琴、埙、萧三种中国古代乐器,并感受中国古代音乐的韵味。【教学难点】西洋管弦乐队和民族管弦乐队的演奏风格。.\n.【预习导学】1、金色大厅的故事举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金色大厅”曾令全世界多少音乐爱好者神往,也正是“金色大厅”孕育了维也纳爱乐之声。说起来,这座大厅也有一百几十年的历史了。它落成于1870年,正式的名称应该叫作音乐协会大厅,由建筑大师奥菲尔·汉森设计。大厅共有1654个座位和大约300个站位,金碧辉煌的建筑风格和华丽璀璨的音响效果使其无愧于金色的美称。自大厅落成那天起,维也纳爱乐乐团就在这里“安营扎寨”。在每年的新年音乐会的电视转播中,全世界的爱乐者都可以在聆听音乐的同时一睹“金色大厅”的风采。维也纳的专家们在协会大厦建成125周年的研究报告中指出:“金色大厅”的屋顶为平顶镶板,两侧有楼厅和音乐女神的雕像。这些具有美学意义的装饰物使原本直接撞击到墙壁上的乐音有延长和舒缓的作用。“金色大厅”的木质地板和墙壁就像是小提琴的共鸣箱一样,使乐队演奏的声音在厅振动和回旋,余音袅袅。“金色大厅”的确是独一无二,称得上是世界上音响效果最出色的音乐厅。2、《娱乐升平》(本曲为2003年维也纳中国民族音乐会开场曲)《娱乐升平》是音乐著名的代表作。全曲结构短小,以的音乐《婚礼曲》为素材,表现了喜气洋洋、欢腾热烈的场景,充满浓郁的地方特色。3、《花好月圆》(本曲为虎年维也纳中国民族音乐会结尾曲)本曲是修文根据黄贻钧的同名管弦乐曲改编的民族管弦乐曲,是一首采用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的轻音乐作品。4、《大胡笳》(琴、埙、萧三重奏)胡笳,原是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吹管乐器,由于音色悲凉哀怨,又称悲笳或哀笳。《胡笳十八拍》是汉末著名文学家、古琴家蔡邕的女儿蔡琰(文姬),她写了这首长诗,叙唱她悲苦的身世和思乡别子的情怀。.\n.全诗十八段,谱成套歌曲十八首。十八拍即十八首之意。乐曲采用了最具中国古韵的三种乐器演奏,很好的将《胡笳十八拍》中的意境再现于音乐中。悲凉的乐声时而深沉悠长、时而怨恨悲壮、时而深思平静、时而沸腾热烈、令人不禁地感怀蔡文姬的悲苦的身世和思乡别子的情怀。埙:土烧制而成的吹奏乐器。其历史久远可追溯到远古的新石器时代。音色圆润浑而深沉、凝重而古朴。萧:竹制竖吹,是我国的吹奏乐器。其音色圆润恬静,幽雅飘逸,具有脱俗的音乐气质。古琴:又名“七弦琴”、“古琴”。其音色深沉而清雅,厚重而幽冷。【思考与探究】1、为什么中国春节音乐会要在“金色大厅”举行?有几位中国歌唱家在金色大厅举行个人演唱会?2、谈谈自己对中国民族管弦乐队与西洋管弦乐队的认识。【活动与创编】你能从虎年音乐会节目单的编排中发现什么吗?并尝试编排一份音乐会的节目单。课堂限时检测:1、下图是我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制,平底梨形,有五到十个大小不一的音孔,音色醇厚、古朴,它是。2、音乐的主要伴奏乐器是、。3、中国名族交响乐团在进入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奏时,曾以一曲音乐作为开场曲,该曲目是根据乐曲《婚礼曲》改编的。()A、《欢乐歌》B、《娱乐升平》C、《云庆》D、《雨打芭蕉》.\n.4、唢呐是中国的特色乐器之一,适合演奏喜庆的乐曲,下列乐曲哪首是唢呐演奏的()A、《喜相逢》B、《翻身的日子》C、《春节序曲》D、《百鸟朝凤》抓住中心,突出重点——执教《走进金色大厅》的反思《走进金色大厅》为第四单元的《音乐与社会》中的第一节“音乐的传播与交融”中的第二个主题。主要通过中国民乐走进维也纳的金色大厅,在这个公认的权威的大舞台上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民乐的民族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同时在传播和交流中与世界其他各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进行了融合与发展,进而证明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即使跨越了国度、语言甚至时代,人们还是可以通过音乐来加强彼此的认识和理解。音乐成了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重要形式。在设计《走进金色大厅》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基于上述的思考,我以“抓住中心,突出重点”为思路,进行课件制作、教案编写。教材中的《娱乐升平》(音乐);《花好月圆》(民族管弦乐);《大胡笳》(琴、埙、箫三重奏)是浩瀚的中国民乐优秀代表作品中的一小部分,课堂中借助这三个作品,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理念,本着以人为本,运用以突出学生主体的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方法,让学生体会感受中国民乐表现的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唯物主义的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发展顺应一个规律:物极必反。为了提倡学习的开放性,引导学生多方位的思考,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独立的思考,本节课最主要的重点,也是设计的亮点就在于认识并理解中国民族音乐走进“金色大厅”的意义和作用。在金色大厅的背后,并不是总是鲜花和掌声,2003年2月在人民网有一篇文章:“人民观察:民乐频繁走进“金色大厅”的尴尬”,——赠票使中国民乐“掉价”、勿盲目理解“金色大厅”、掌声不代表“巨大成功”。请学生反思,请写一篇自己对此现象的认识或者感受,以此扣紧本课主题,深化教学的目标,进而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和意义。.\n.不足的是在短短15分钟的片段教学中,不能够较完整地体现本课设计的思路,在讲授本课的过程中围绕三首民乐作品的讲解分析浪费了过多的时间,出现本末倒置的遗憾,未能突出设计的亮点。茉莉花的芬芳教学容:音乐鉴赏《茉莉花的芬芳》教材分析:《茉莉花》是一首流传较广的汉族民歌,是一首深受全国人们喜爱的民间小调,她清丽、柔婉,是进行民族民间音乐欣赏的好教材。《茉莉花》原名《鲜花调》,各地的《茉莉花》歌词基本相同,风格也基本相同,以和最为典型。曲调优美流畅,体现江南人文风情的阴柔细腻的特色,具有鲜明个性和极强生命力。其中民歌《茉莉花》表现了赏花人对纯洁美丽的茉莉花的赞美之情和渴望采摘茉莉花的迫切之情,而民歌《茉莉花》表现的是少女爱花、惜花、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心灵。教学目标:1、通过对南北《茉莉花》音乐特点和风格的分析,了解民歌在传播过程的“稳定性”和“变异性”特点,影响音乐风格形成的原因。2、了解歌剧《图兰朵》与《茉莉花》的联系,会唱民歌《茉莉花》的主题音乐。3、通过欣赏和了解不同音乐形式、在各种重大场合中演奏的《茉莉花》,知道《茉莉花》在国外舞台上所产生的影响和地位,并能对“茉莉花现象”作出评价。4、引导学生思考和体会:音乐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重要形式,并在传播与交流的过程中得到融合和发展。教学难点与重点:.\n.对音乐情感的把握和对以茉莉花为主题的不同音乐的感受,以及对这些音乐多具有的共性和不同个性的把握与区别。突破的方法是通过体验—引导—讨论—再引导得出结论的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电脑、课件、钢琴。教学过程:一、导入茉莉花的图片和播放情景音乐《茉莉花》。师: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这节音乐课,我们今天的主题是:“音乐的传播与交融——《茉莉花的芬芳》。”二、新课1、民歌是在民间世代广泛流传的歌曲,是最大众化的音乐形式,是大众口头创作的,并在流传中不断丰富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自古以来,花卉一直是人们进行创作的主题。茉莉花在人们眼里是高雅、圣洁和纯真的美好形象。人们歌颂它的朴实无华,代表着人们追求理想,追求纯真和谐的美好愿望。以茉莉花命名的歌曲很多,全国大概有四、五十个不同的版本,今天我们在这节课以民歌《茉莉花》为主线,欣赏各种题材,体裁、各种演唱形式和音乐表现形式的《茉莉花》。大家在欣赏过程中找出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2、欣赏民歌《茉莉花》。设问: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你对民歌《茉莉花》的印象,你会选用什么词?(委婉/柔美/纯洁)3、欣赏东北民歌《茉莉花》。体验东北民歌《茉莉花》的演唱风格。对比以上两首曲子在旋律、风格和演唱方法等方面的异同之处。都表达了姑娘惜花爱花的感情,都比较细腻委婉。在歌词上民歌比较含蓄,而东北民歌更直接爽快。在曲调上民歌委婉抒情,而东北民歌则热情爽朗。.\n.4、欣赏黑鸭子演唱组合演唱的《茉莉花》,把握其不同的特点。运用对比、比较的方法来把握体会音乐的异同。这首歌更具有现代气息,黑鸭子演唱组合的声音甜美,歌声纯净感人,比较恰当地演绎了茉莉花洁白无暇、圣洁美丽、芬芳馥郁和朴实无华的精神品质。三、深入1、出示民歌《茉莉花》乐谱教唱歌曲,深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绪。老师示和弹钢琴带唱几遍。2、继续欣赏《图兰朵》与《茉莉花》,欣赏歌剧《图兰朵》的片段和部分剧照(背景音乐:《图兰朵》主题歌)。为什么选择《茉莉花》为歌剧的重要主题音乐?比较“原版”的《茉莉花》和改编的《茉莉花》贯穿了全剧。大半个世纪以来,歌剧《图兰朵》成为了世界歌剧舞台上演出场次最多的歌剧之一,而中国小调《茉莉花》也因此香飘四海。3、欣赏一首东西方音乐文化相融合的经典之作——美国著名萨克斯演奏家KENNYG改编演奏的《茉莉花》;(感觉如何?)西方人对音乐的理解,融入西方音乐元素(调式),为音乐注入新的活力和生命;加深对“音乐传播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和融合”的理解。四、拓展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设想为某一个事件或场景设计一种新的《茉莉花》音乐表现形式。(如:由中国著名导演艺谋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展示的《茉莉花》、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演绎的《茉莉花》等等)五、总结与归纳本节课我们欣赏了不同形式、不同题材、体裁的《茉莉花》,通过欣赏总结了音乐中茉莉花的精神品质,感受到了祖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朴实无华的美,感受到了带有民族风味的曲子的美。一首简单的小调,成了一个国家的形象代表。有一句话:“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n.。《茉莉花》就如同一位文化使者,传播着中国音乐文化;同时,它也是开放的、动态的,在传播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得到融合和发展。相信明天直至永恒,“茉莉花”依旧芬芳,清香四溢!第四单元音乐与社会第二节大众音乐通俗音乐学习目标:1、认识通俗音乐的畴,了解其产生、发展的过程以及通俗音乐的种类,并对通俗音乐与社会的关系作出自己的理解与评价。2、了解乡村音乐、摇滚乐的音乐风格与特点,并能用简单的文字表述。3、了解中国通俗音乐发展的基本情况,能说出一些代表曲目,并唱出2—3首喜欢的中国流行歌曲。学习重点、难点:摇滚乐一、预习导学:1、【通俗音乐】也成流行音乐或大众音乐。一般指结构短小、轻松活泼、通俗易懂而又传播较广的音乐。此类音乐大都随着社会文化潮流的变迁而流行或消逝。后来,爵士乐、摇滚乐团、轻歌剧、迪斯科等层出不穷的群众性的歌舞形式愈来愈多,而这些音乐虽然带有自娱的色彩,但有时亦有针砭时事,抨击现实。现在,理论家们一般都用通俗音乐一词概括这些音乐现象。2、【乡村音乐】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它源于美国南方农业地区的民间音乐,最早受到英国传统民谣的影响而发展起来。最早的乡村音乐是传统的山区音乐,带有较浓的乡土气息;它的曲调简单,节奏平缓,带有叙事性与分节歌形式,演唱中带有鼻音、滑音、真假声转换的山区民歌唱法,伴奏乐器以提琴、班卓琴、吉他等为主。.\n.《什锦菜》:这是一首流传很广、热情而奔放的美国乡村歌曲。世界上家喻户晓的经典歌曲。歌词是一首打油诗,叙述了美国南部居民们生活的情景。这首歌是歌谣体,多处用了切分节奏,活泼而带有南美的谐谑语音,粗犷的旋律线增添了几分风趣和洒脱。3、【摇滚乐】(Rock)是美国黑人布鲁斯音乐与南方白人乡村音乐撞击融合而产生出的一种节奏感强烈的现代流行音乐。通常由一个或数人演唱,以吉他、电声乐器、各种鼓以及打击乐器为伴奏,乐队成员多为四至五人。节拍多为速度不定的4/4拍子,节奏突出衬拍(小节中除重拍以外的弱拍),常把一拍细分为二至三个更小的拍点,有很强的摇晃感。英国滚石乐队:“TheRollingStones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乐队,而且永远都是。在他们之后诞生出来的什么金属、说唱、朋克、新浪潮、流行摇滚和所有你能叫出来名字的那些,都可以在TheRollingStones乐队身上找到影子。他们领先于所有这些,而且没有人比他们做的更好。”不知道该如何确切的形容这支乐队。自1962年首次登台以来,直至今天依然活跃于摇滚乐的舞台上;按照评论界比较流行的说法,这是“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摇滚乐队”!在流行音乐将近半个世纪的风云变化中,滚石乐队一直坚持着自己独特的摇滚姿态。4、中国的通俗音乐我国通俗歌曲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起源):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n.八十年代初(港台歌曲和校园民谣);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九十年代初(“西北风”时期);九十年代中期至今(成熟期、形式多样化)二、导学过程1、了解通俗音乐2、欣赏《什锦菜》,探讨美国乡村音乐特点3、①欣赏滚石乐队《StartMeUp》,探讨摇滚乐的特点②体验摇滚乐节奏特点,为同学伴唱③写出我所知道的中国摇滚乐队或歌手4、了解中国的通俗音乐发展历程,欣赏《童年》、《黄土高坡》、《我是一只小小鸟》三、典型考题请将下列电视剧与其对应的主题曲连线《红楼梦》《敢问路在何方》《三国演义》《滚滚长江东逝水》《水浒传》《枉凝眉》《西游记》《好汉歌》四、主题访谈:流行音乐(歌曲)与青少年成长爵士音乐一教材分析本课通过学生的欣赏,教师的讲解让学生详细了解爵士乐的起源、发展、音乐特点,以及爵士乐的流派等知识容,让学生愿意欣赏爵士乐,并正确认识爵士乐。2教学重点.\n.五、由于学生对爵士乐的接触比较少,让学生通过聆听分析感受爵士乐,注重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让学生了解爵士乐的音乐特点(特别是即兴性)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即兴创作和表演活动。六、请学生对爵士乐的节奏进行模仿、旋律进行模唱,体会爵士乐,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3教学难点(1)学生对爵士音乐节奏特点的把握,把学生分组进行节奏模仿。(2)布鲁斯音乐由于变换音多,较难模唱,可以学生模唱一两句,体验黑人宣泄情感的方式,感受将降三音、降七音的音乐色彩。二教学目标(三)让学生了解爵士乐的起源与发展,及其相关文化、艺术价值等,引导学生用开放的心态正确审视美国黑人爵士音乐文化,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接纳与包容意识。(四)聆听、分析各首爵士音乐,探讨分析爵士乐的风格特点(五)掌握“拉格泰姆”的节奏特点和“布鲁斯”的旋律特点,并进行模仿。(六)熟记《蓝色狂想曲》的“蓝调”主题。(七)能根据爵士乐的音乐特点,用简单的旋律唱出爵士乐的风格。本课在教法选择上,根据学生的情况,采用引导法、分析法,并结合多媒体完成教学;在学法的选择上,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讨论法,通过聆听音乐、哼唱音乐旋律、模仿节奏,体会爵士乐的音乐特点。三教学过程四、聆听导入新课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爵士乐”的资料,以动画片《猫和老鼠》的主题音乐引入新课,聆听请学生谈对音乐的理解,并引出课题----“爵士乐”(包括它的起源、使用乐器)让学生初步了解“爵士乐”。.\n.《猫和老鼠》音乐恢湝、幽默,俏皮可爱。“爵士乐”是一种由美国黑人创造的,与欧洲音乐传统相交融所产生的音乐。“爵士乐”是在“拉格泰姆”和“布鲁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小型乐器重奏为主的形式,主要有短号、小号、长号、萨克斯管、吉他、低音提琴等乐器组合进行演奏,同学们回忆一下刚才我们听到的《猫和老鼠》的音乐片段中,都有哪些乐器?那么什么是“拉格泰姆”和“布鲁斯”音乐呢?下面,让我们进入新课的学习,首先学习第一首爵士音乐——《演艺人》。五、演艺人(板书曲名)1首先,请同学生欣赏这首爵士乐曲,听一下他的演奏形式与乐曲的风格,聆听并思考,体会音乐特点。2听完后分析作品演奏形式、风格,体会音乐特点。(板书知识点)学生会说这是电子游戏中的音乐,没错!这首音乐现在成了许多电子游戏的伴奏音乐,那么我们现在具体分析一下这首作品。首先,它的演奏形式是一首钢琴曲。乐曲风格轻快跳跃、活泼风趣,音乐具有幽默、欢乐、活泼的情趣,同学们不妨再哼唱体会一下。同学们会发现这首爵士乐的节拍非常的特别,他们用的是切分音的节奏,从而打乱原有的强弱规律,使音乐听起来具有自己的特点,那么这种节奏被称为“拉格泰姆”(Ragtime),意思为“参差不齐的拍子”;是从非洲民间音乐发展而成。六、4具体介绍拉格泰姆音乐特点,左右手节奏的不同,让学生分组对节奏进行练习,然后合作,模仿体会拉格泰姆的节奏特点。5介绍《演艺人》的曲作者斯科特.乔普林,美国黑人作曲家、钢琴家,创作和演奏了大量的拉格泰姆风格的钢琴曲,被称为“拉格泰姆之王”。(三)《空虚布鲁斯》(板书曲名)欣赏学习完拉格泰姆的爵士音乐,再来学习一下布鲁斯音乐.1介绍布鲁斯音乐的起源。.\n.爵士乐源于非洲黑人传统民谣,是美洲黑奴作为抒发心郁闷之情而唱得工作歌,之后逐渐发展了蓝调音乐,听起来十分忧郁,被称为“布鲁斯"(Blues).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聆听乐曲《空虚布鲁斯》并仔细体会音乐的情绪。2聆听、体会乐曲,观察演奏乐器(长号)的演奏,让学生模仿乐器的演奏动作,并尝试对旋律进行模唱。分析:乐曲抒情、委婉、伤感,多滑音和颤音。这首歌曲表现了一位黑人妇女因失去爱人的悲伤感情。让学生模仿乐器长号的演奏动作。乐曲由于降mi和si音的音高不好找,学生会反映唱起来较难。3介绍布鲁斯音乐及特点Blues又称蓝调,是一种音调接近语言、夹杂叹息、呻吟声和说白的黑人歌曲,带有很多的滑音,并常以降mi、si两个音作为其旋律的特征,充满忧郁的情绪,歌词哀怨、凄楚、动人心弦。Blues的速度较慢,常为二拍子或四拍子,较多地表现抒情,忧伤的情绪。在演唱过程中具有非常灵活的即兴特点。4再次强调爵士乐的音乐组成和音乐特点,及音乐三大元素。爵士乐是在Ragtime和Blues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爵士乐的三大元素:摇摆、即兴演奏、独特的声音。(七)摇摆爵士乐中切分音的频繁运用使旋律产生交错的节奏效果,让听众不由自主地随音乐“摇摆”起来。(八)即兴演奏爵士乐的象征和标志,演奏者(特别是独奏时)可以充分即兴发挥;富于爵士魅力和涵。(九)独特的声音音响的处理方法也是爵士乐风格的重要标准乐手们通过改变强度、随意升降音高、使用弱音器、爆裂吹奏,突出打击乐等,开辟音响新天地。.\n.5介绍演唱者贝思.史密斯,并再将播放片断,让学生模唱,体会音乐特点,体验黑人宣泄情感的方式。贝思.史密斯,美国20c20年代最红的歌手。她是第一位主要录制唱片的布鲁斯歌手和爵士歌手,被称为"布鲁斯女王",可见她的实力和魅力,请同学们模仿她的演唱。三、第三首歌曲——《多么美妙的世界》这是爵士乐中的经典乐曲(板书曲名)1首先给同学们介绍这首歌曲和它的表演者路易斯.阿姆斯特朗.路易斯.阿姆斯特朗,20c美国爵士音乐的奠基人,被称为“爵士乐之父”擅长演奏小号,并制作了首批全是黑人的爵士唱片。对爵士乐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开创了个人即兴表演。2)合理运用切分音3)鼓励年轻号手成乐器大师,使爵士乐演奏“职业化”。扩展了小号在爵士乐独奏的表达。2欣赏歌曲《多么美妙的世界》体会音乐风格特点(尤其摇摆风格),领悟爵士音乐即兴特点,并对歌曲进行模仿演唱。3介绍爵士音乐在发展中产生的音乐的流派。有20c初传统爵士,30年代摇摆乐,40年代咆哮爵士、冷爵士乐,50年代硬爵士,60年代自由爵士,70年代后的摇滚爵士,拉丁爵士、融合爵士??我们现在所熟悉的融合音乐,其实已经成为一种冠有爵士乐名称的混合型音乐。(五)下面请同学欣赏另一首爵士音乐----《蓝色狂想曲》(板书曲目)1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2聆听作品,并引导学生分析作品,哼唱布鲁斯音调主题《蓝色狂想曲》是钢琴与乐队的作品,我们听到有一个主题在全曲的各个部分不断的变化再现,演奏乐器有单簧管、钢琴、小号、萨克斯管等。.\n.3提出问题:美国人为什么要在奥运会上演奏《蓝色狂想曲》?让学生认识此曲在美国甚至在音乐领域中的艺术价值与地位。(提问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蓝色狂想曲》最大的价值在于:把通俗音乐与严肃音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是一种爵士交响乐。4再次欣赏洛杉矶奥运会百台钢琴演奏《蓝色狂想曲》的盛况。5介绍作曲家格什温(六)给学生介绍爵士乐在中国的发展,让学生正确认识爵士音乐,以开放的心态来了解、学习多元化的音乐文化,正确审视美国爵士乐丰富自己视野。(七)拓展:播放歌曲《儿歌》,启发学生能简单唱出一两句爵士风格的旋律。四创作和表演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创作与表演可作简单的旋律风格改编(教师稍作示,并提供一定的围)可表演一段你学过的爵士音乐可模仿爵士乐手的演奏??(说明:通过实践,让学生真正体验“什么是爵士音乐”)五归纳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爵士乐的起源发展,包括布鲁斯和拉格泰姆,以及爵士乐的音乐特点,发展流派和有代表性的作品,作者和表演家。爵士乐通过它独特的音乐语言,富有个性的灵活的音乐演奏,直探听者的心底,给人深刻的精神体验和心灵的喜悦。六思考五、纵观爵士乐的发展,是什么原因促使爵士乐出现流派众多的局面?六、对爵士乐与摇滚乐的音乐特点做出比较,分辨出以下两个音乐的类型:.\n.①《Onenight》②《Onlyyou》一、教材依据教材选编了《音乐与影视》,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影视音乐”这一音乐的姊妹艺术中感受和了解音乐的魅力以及影视音乐的作用与特点。二、教材分析:影视歌曲是通过画面的视觉形象使歌曲容更具体明确,更具有感染力。它借助影视艺术的魅力得以传播。以主题歌曲为容的影视音乐教学是以审美为核心,兴趣和爱好为动力,利用多媒体优化教学过程,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阐述主题,烘托气氛。使学生受到音乐的感染和熏,在音乐净化心灵、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力度、速度、节奏、旋律等音乐要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三、指导思想:增强学生对影视音乐主题歌曲的关注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相关的教学活动,提高音乐的感受与评价鉴赏能力,初步的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教学媒体的运用:本节课是在多媒体环境下进行教学,运用“文本数字化模式”和“音视频数字化模式”,充分的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满足学生身心发展和审美心理发展的需求,实现了教学容和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了课程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学生被影视歌曲音乐所表现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醉,影视主题音乐所渲染的情感与学生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四、设计理念:本堂课,按照新课程理念要求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通过合理的情境创设欣赏教学,学生的自主思考主动参与和即兴的创造表演活动,使师生间、生生间、友好和谐的互动,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从而高效的完成所设计的教学目标。.\n.本课选自花城版高中音乐鉴赏第四单元:音乐与社会,标题中已阐述了音乐是人类社会的必然产物,社会的发展在促进人类思想进步的同时,也推动着音乐向多元化、多形式、多品种的趋向发展,这正是“影视音乐”产生并发展的必然。从大的标题观本节课教学,我将本课设计为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与鉴赏中了解和掌握大众音乐的形成及其音乐特点;深刻理解音乐不仅作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反映着不同社会的文化,同时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又影响着音乐的容和形式。在设计教学环节上,高中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及生活经历,贴近生活与情感,联系发生在学生周边的音乐生活,以最能引起学生共鸣的情感为切入点,在聆听、体验、感受和联想,动脑、动手及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引发并诱导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浓厚兴趣并对音乐进行深入探究与创作。本节课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把以“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资源”为中心,把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通过整合,优化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获取知识,体验感受影视音乐在影视中的作用,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表现、创造以及音乐审美能力,为以后欣赏音乐奠定基础。五、教学思路:113114.\n.115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要求下,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通过合理的情境创设欣赏教学,学生的自主思考主动参与和即兴的创造表演活动,使师生间、生生间、友好和谐的互动,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高效的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情境的创设对于一节课是至关重要的,好的情境仍是需要教师激情的导语或多媒体的应用如:“音像视频、歌曲音乐等”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他们会很自然的跟随你一起进入学习的情景中来。2、每一个班级都有自己的不同特色和风格,因此,任何一节课无论你准备得多充分多周密,在不同的环境下都不可能上一样的课,因此我认为针对不同的班级学生特点,不要生搬硬套,因地制宜灵活运用,才能展现你的教学特色和风格。.\n.3、本节课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把以“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资源”为中心,把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通过整合,优化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获取知识,体验感受主题歌曲音乐在影视中的作用,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表现、创造以及音乐审美能力,为以后欣赏音乐奠定基础。不足之处: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学习能力较低的同学还需老师的更多关注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和求知欲,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情感体验是需要长时期的积累,学生在短时间很难把握作品深层的涵,为使学生形成知识有效地积淀过程,为此,教师应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去大胆的尝试,不断地创新加以完善,才能有效的进行教学。《音乐与生活》之“生活之音”(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作用和特点:《音乐与生活》是今年高中课改音乐鉴赏教材版的第一单元。本单元由“生命之歌”、“情感之声”、“生活之音”、“自然之韵”四部分组成。单元中选择的音乐容充分体现了音乐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中“生活之音”是本单元的第3节。本节课承接了“生命之歌”中论证的“人们从诞生的那一刻起,音乐就陪伴着人生,见证着人生每一个神圣的仪式,伴随着人生每一段丰富的经历”,贯穿了“情感之声”中展现的“音乐是人心世界(情感、意志、欲望)的表露,是人情感的抒发与宣泄,音乐美最本质的特征就是来源于情感的力量”,所以,“生活之音”中选择了形式多样、风格各异,并始终伴随人类各种生活的音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音乐,同时,能感悟:“音乐就是生活,生活就是音乐”,进而激发学生构建自己的音乐生活的愿望。本节容最大的特点就是:所有的鉴赏作品都是运用现实生活中具体的生产劳动场景、活动为素材创作出来的精品佳作。2、教学目标:.\n.根据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感知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音乐作品的体裁、演奏、演唱的形式,了解钢琴组曲、合唱组曲和标题音乐的相关知识。(2)、能力目标:能够记录《打字机》、《盖邮戳》音乐的节奏;能够熟悉模唱《钟》、《赶摆路上》的音乐主题;能够从《永恒的水》观赏中得到启发,并积极参与尝试创作一首“纸乐”。(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容的学习,能从音乐音响感知中得到和快乐,获得感悟与启发;能够思考作曲家如何运用生活中的各类素材创作音乐作品;能够关注生活中的音乐,感悟“音乐就是生活,生活就是音乐”的朴素哲理。3、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根据以上制定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学情分析:大部分学生在课堂表现上都是“善于听不愿说”,在表达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分析方面过于依赖教师的讲解,因此,制定以下的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本节课的作品鉴赏让学生感知音乐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体会两者相融共通的联系;感受音乐表现艺术的魅力。(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音乐,思考作曲家如何运用生活中的各种素材创作音乐作品;启发学生感知音乐的表现形式并作出一定的评价;尝试自行创作一首“纸乐”。二、说教法: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须依赖于听觉。“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特点”,这是音乐教育重要的指导思想。因此,要坚持以聆听为主的教学原则。同时,也要紧紧围绕音乐鉴赏的本质,不能流于欣赏的简单的感性认知。在音乐鉴赏活动中不但要听辨音乐的变化,感受音乐的艺术魅力,了解音乐表现的方法手段,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情感的辨别力、表现力和理解力,倡导对音乐作品整体性的感知和体验,真正提高鉴赏音乐的能力,符合从感性—理性—感性的认知规律。.\n.为此,我拟定了调查法、启发法、分析法、比较法、合作法、联想法、想象法、演示法等授课的基本方法,灵活运用于实际课堂教学的操作中。具体的做法在后面的教学程序中我再细说。三、说学法: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具备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于丰富情感,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形成完善的个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成为了教学过程的重中之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积极、主动、高效地参与学习,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我在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时,能够紧紧围绕课程目标,运用体验、比较、探究、合作等学习方法,启发学生在对音乐形态与音乐情感的体验中充分展开联想与想象,建立一定的音乐思维空间,爱护并鼓励学生保留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其二、通过对比音乐的不同体裁、形式、风格、表现手法等,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音乐的初步能力,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探究和创造活动。其三、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包括课前准备),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相关信息,做到会提出问题、能分析问题、懂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学会加强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增强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培养集体主义精神,享受学习的快乐过程。四、说教学程序:此次说的是第3节第一课时的容。本课主要容是聆听与鉴赏《打字机》、《盖邮戳》、《钟》和《永恒的水》。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环环相扣的教学模式进行。(一)、课题引入:播放2002年春晚的《过年我当家》(玩的就是节奏)作品通过艺术夸,把我们日常当中的具体生活细节活动节奏化了,小到铅笔写字的摩擦声音,大到锅碗瓢盆的碰撞声音,由此汇成一首热热闹闹的生活交响曲。[设计意图]:通过音像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去探究的好奇。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演示法).\n.(二)、讲授新课:1、聆听两首乐曲,为它们设计标题并写出基本的节奏谱:《打字机》、《盖邮戳》作品运用现实生活中“打字”和“盖邮戳”的劳动声音,加上音乐的力度、速度、节奏等表现要素的变化,把简单甚至单调的生活场景变的有声有色,充满了快乐的情趣。[设计意图]:让学生感知、体验“标题音乐”的特点,紧扣本节课“音乐与生活相融共通”的主题。(启发法、分析法、比较法、联想法、想象法)2、课堂实践:尝试创作4小节“打蚊子”的节奏谱。(与蚊子的飞行动态相结合,时而快,时而慢,最后打死了蚊子。)例如:2/4XX|XXX|X·X|X—||[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的创作、表演意识,给他们的自信心,激发想象力、培养创造力。亲自体会音乐和生活的关系,同时活跃课堂的气氛,避免“审美疲劳”的出现。(演示法、联想法、想象法、合作法)3、聆听[匈]斯特的《钟》。要求学生思考:音乐中表现了什么声音?作曲家怎样运用钢琴的特点来表现钟声?[设计意图]: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作曲家如何运用生活中的各类素材创作音乐作品。启发他们认识该作品中,斯特巧妙地运用了钢琴音域宽广,音色丰富多彩,弹奏技巧多样化的特点,来塑造、模拟“钟”的形象。强调作曲家的音乐创作灵感来源于对生活的深入细微的观察与感悟。(启发法、分析法、比较法、联想法、想象法)3、聆听谭盾《永恒的水》。要求学生思考:在观赏音乐中得到什么感悟与启发?作品在2001年的国际音乐节上首演大获成功,同时也引来乐评人各种观点的争论。作曲家使用了不同的打击乐器,利用其在不同媒介(在空气中、在水中)的传导下产生的不同的音响效果;把水在滴落、流淌、碰撞等状态中发出来的声响和奇妙的节奏感来营造奇特的视觉、听觉的享受。把我们身边最普通、最熟视无睹的“生活现象”,通过声音和画面全新地展现给人们。.\n.[设计意图]:再次强调作曲家的音乐创作灵感来源于对生活的深入细微的观察与感悟。并鼓励学生讨论、交流对该作品的评价和看法,培养他们独立见解,达到学会构建自己的音乐生活的目的。(启发法、分析法、比较法、联想法、想象法)4、课堂实践:启发、引导学生从《永恒的水》中得到感悟,尝试用“纸”来创作一首“纸乐”。(视课堂教学实际时间而定,如若安排不下,就作为课后的作业,延续教学目标。)可以利用不同纸的材质,通过揉、搓、撕、抖等手法制造出不同的音响区别,再运用音乐表现的要素进行整合。比一比谁的作品更能表现自己的意图,更能让广学接受。5、课后拓展推荐:听赏保罗·怀特的《蚊子之舞》;里姆斯基·柯萨科夫《野蜂飞舞》。[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的或者课后的反馈,达到迁移知识,延续创新的目的。完成教学的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调查法、启发法、合作法、分析法、比较法、联想法、想象法)五、说课综述:以上是我对《生活之音》这节教材的认识和对教学过程的设计。总之,对课堂的设计,我始终在努力贯彻课标提出的以音乐为定位的依据,课堂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基础,以能力、方法为主线,有计划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和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指导思想。并且能从实际出发,适度地进行学科综合与渗透,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音乐兴趣,体现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及审美意识的提高。《音乐与生活》之“自然之韵”(说课稿)说教材教材容及地位本堂课是高中音乐鉴赏第一单元《音乐与生活》中的第四节容——《自然之韵》.通过这一单元让学生认识到音乐与生活的关系,.\n.明白音乐来源于生活,同时又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启发学生关注:从生命的诞生开始,直至生命的终结,音乐见证着人生每一个神圣的仪式,伴随着人生每一段丰富的经历;人们可以通过音乐来表达人类各种美好的情感,通过不同作品的欣赏感悟:"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音乐,同时能感悟:"音乐就是生活,生活就是音乐.";同时通过本堂课《自然之韵》让学生体察到:人类就生活在大自然这个精彩的音响世界中.音乐家的创作灵感常常是来源于自然界中最为原始,最有生命力的声音.进而对"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时间的艺术,更是声音的艺术"进行理性的思考.本堂课重点欣赏《百鸟朝凤》,《异国鸟》和《海浪的嬉戏》.《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属于声乐套曲体裁放在第二课时进行欣赏.2,教学目标通过对比欣赏《百鸟朝凤》,《异国鸟》和《海浪的嬉戏》让学生了解作曲家表现大自然的不同声响及景象的手法.通过对表现大自然的音乐的鉴赏,激发学生对音乐艺术的本质和自身规律的认识,由感性上升为理性.参与探讨鉴赏活动,能感悟到作曲家创作音乐的灵感来源大自然,自然界的声音最原始也最具生命力.通过本堂课让学生认识钢琴与乐队,交响素描,音乐动机等音乐知识.激发学生关注大自然中的各种不同声响,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3,教学重难点通过作品欣赏启发学生感受作曲家是用什么样的音乐手段来表现大自然的不同音响和景象的.真正掌握"写意"与"写实"的两种创作手法的特征与根本区别.二,说教法与学法课堂教学中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法,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体会音乐深刻的涵.给学生搭设展示自我创造的舞台,.\n.积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采用体验式,探究式,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等教学方法,注重教学实效性,让师生共同体验,121发现,创造和享受音乐美贯穿始终.为了更好地完成三维目标,确保所教的容学生不仅能够接受,还要乐于接受,本堂课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和心理年龄特点进行了教学容的选择和教学环节的设计.首先要做到让学生能够接受我认为就必须根据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也就是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进行教学环节的设计.其次要达到让学生乐于接受的目标就应当充分利用对峙的方法,在课堂上形成动与静,悲与喜等等不同角度的对峙,让学生在对峙中感受和体验美,达到音乐审美的目的,同时教学环节的设置上也要有对峙,教学环节要环环相扣,但又不能平铺直叙,必须有起承转合,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产生审美疲劳,真正达到学生乐于学习的目标.三,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营造良好的课前氛围为新课的导入作铺垫播放《地球之歌》(启发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学生谈听后感,老师进行总结.(引申环保,进行学科渗透)(二)新课导入"同学们从刚才的《地球之歌》中我们听到了地球的哭泣声,其实我们自然界中还有许许多多的不同声响和景象,那么作曲家们是通过什么样的音乐手段来表现的呢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首作品,听后说说你所听到的音响和看到的景象."(环节衔接自然)(三)新课教学播放《百鸟朝凤》(启发学生进行不同乐器,音色,节奏,旋律等的听辩了解作曲家的音乐表现手段.)2,学生讨论,回答.(给学生思考和展示的空间)3,播放《异国鸟》,简介曲作者:梅.\n.(从学生熟悉的中国作品《百鸟朝凤》到外国作品《异国鸟》的欣赏遵循了由浅到深的原则,同时又有中外作品的对峙,避免了审美疲劳.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写实"的音乐作品的特征.)4,学生自我展示"说说你听过的描写大自然的音乐作品有哪些是通过'模仿写实'的手法进行创作的"(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也是对刚学知识的一种检验,做到讲练结合.)5,教师小结"同学们前面我们欣赏的作品,以及同学们自己刚才提到的一些作品都是作曲家们通过'模仿写实'的手法来描绘大自然的声响和景象的,其实我们还有许多作曲家是通过'抽象写意'的方式来描绘大自然的,那就是印象派音乐."(由此引出印象派音乐及音乐家德彪西及其作品《海浪的嬉戏》,环节自然过渡)6,印象派音乐及音乐家简介(让学生掌握相关音乐知识)7,播放《海浪的嬉戏》(欣赏前对作品及体裁,动机音乐进行简单的介绍让学生掌握相关的音乐知识,有助于作品的欣赏与理解.)8,学生欣赏并谈听后感.(给学生思考和展示的空间)(引导学生重点欣赏感受作品的色彩和空间感并用心去体验曲作者的心情感.)9,教师小结:刚才我们欣赏的是印象派音乐《海浪的嬉戏》,此类音乐往往是利用每个人思想中固有的印象进行创作的,体现以人为本.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渗透.就像德彪西说的:"我的作品不是大海的复制品,是大海在我心里的意象."(对印象派音乐特点进行归纳)(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22.\n."同学们,我们今天分别欣赏了'写意'和'写实'的几首作品,通过对比欣赏同学们了解了二者的主要特征和根本区别,希望同学们回去后根据所学的知识收集相应的作品下节课带来与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分享,看看哪位同学收集的作品既多又准."(通过作业的布置对学生本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检验,同时也是复习和巩固本堂课容最有效的手段.)(五)课外推荐:对比欣赏贝多芬的《第六田园交响曲》,克希特的《自然界的音画》.(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进一不提高其审美情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