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00 KB
- 2022-08-1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中文言文常识1一、通假字说明:通假是指本应用甲字,使用时借用与其意义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替代它。甲字是本字,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通假出现于同一时代的字与字之间。中学课本中,把一些古今字也列入通假字范围。古今字的产生,是由于在古代,有的字义项较多,在原字基础上另造一个新字,以分担它的一个意义,原来的字叫古字,后起的字叫今字。通假字的常见类型1、读音相同,字形相近(声旁同)。例如:《口技》“满坐寂然,无敢哗者”中的“坐”同于“座”。 《核舟记>“卧右膝,诎右臂支船”中的“诎”同于“屈”。2、读音相同,字形不同。例如:《大铁椎传》“右肋夹大椎”中的“椎”同于“锤”。 《狼》“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尔”中的“止”同于“只”。 《愚公移山》“汝之不惠,固不可彻”中的“惠”同于“慧”。3、读音不同,声旁相同例如:《诗词六首》“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同于“现”。 《扁鹊见蔡桓公》“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中的“汤”同于“烫”。 《论语六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同于“悦”。 4、读音不同,字形不同例如:《愚公移山》“河曲智叟亡以应”中的“亡”同于“无”.二、古今异义说明:“古今异义”,就是指文言词语或短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中书写相同的词语之间的意思不同的现象。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辨明这些词语的“古”“今”意思和用法,有助于增强我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初中古今异义词亲戚【今】旁系亲属。【古】指父母兄弟,统指家里亲人。【例】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孟子〉三章》妻子【今】爱人(女方)。【古】妻子和子女。【例】遂率妻子荷担者 (《愚公移山》)所以【今】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古】用来,靠它来。【例】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绝境【今】没有出路的境地。【古】与外界隔绝之地。【例】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无论【今】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古】更不必说。【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稍稍【今】稍微。【古】渐渐地、慢慢地。【例】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口技》)卑鄙【今】品质恶劣。【古】卑,指出身低微,鄙,指为人粗野。常用作谦词【例】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出,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烈士【今】为革命而牺牲的人。【古】烈,有节操有抱负;士,一般指男子。【例】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牺牲【今】为正义而死。【古】用作祭礼的牲畜。【例】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判论战》)\n虽然【今】用于让步复句的关联句。【古】虽,尽管;然,如此,尽管如此或虽说如此。中间【今】当中。【古】中,当中;间,夹杂着。【例】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可以【今】能够。【古】可,可以;以,凭,靠。【例】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论战》)作文【今】语文课里写文章的练习。【古】写文章。【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再 【今】①又一次,再一次,多次。②继续,还有。【古】数词。两次,第二次。【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三、偏义复词说明:在文言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而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则起陪衬作用,这就是文言中的偏义复词现象。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偏义在“异”,“同”是衬字。】2冀缓急或可救助【偏义在“急”,“缓”是衬字。】高中文言文常识2词类活用说明: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某些实词的特珠用法。这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相应具有一种新的意义,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一)词类活用-名词的活用 名词用作状语和动词的使动用法,虽然没有改变词性,但因用法特殊,一般也列入活用范畴。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①、副词+名词。 副词是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的词,它一般不能修饰、限制名词。如果名词用在副词之后,那么这个名词就活用作动词了。如: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数",副词,义为"屡次";"目",名词,义为"眼睛";名词用在副词之后活用作动词,"目"在这里的意思是"用眼睛示意"。②、名词+名词。 前后两个名词之间既不是偏正关系,也不是并列关系,就把它们看成是主谓关系或动宾关系,也即后一个名词或前一个名词活用作动词。 如: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沛公军霸上。(《鸿门宴》) "籍",义为"户口、名册",名词;"吏""民"亦为名词。它们之间既不存在并列关系,也不存在偏正关系,把它们当作主谓关系也显然不妥,只有把它们看成动宾关系,即把"籍"看成动词,解释为"登记……户口或造……名册",才合乎情理。③、能愿动词+名词。 助动词是能用在一般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意愿和可能、必要等的动词,如“能、会、应、肯、要、愿、须”等。助动词后不带名词,如果带了,这个名词就活用作动词。 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水"用在助动词"能"之后,当活用作动词来讲,义为"游泳"。④、名词+代词"之"。 \n"之"作代词,大多作宾语(有时作兼语,但不作主语),名词带了宾语"之",这个名词就要活用作动词。 如:买五人之脰而函之。(《五人墓碑记》)"之"指代"五人之头","函"的原义为"匣子",用在代词"之"之前,活用作动词,义为"用匣子装"。使动用法 说明;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实际上,它是以动宾的结构方式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来的。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使动之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名词的使动用法:主语使宾语成为(或产生)谓语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翻译时译为“使……” 如:先破秦入成阳者王(wàng)之。(《史记•项羽本记》)──先攻破秦军打进成阳的,就让他做王。 “王之”的“王”本是名词,在这里是活用为动词,后面还带有代词宾语“之”,意思是“使之成为王”; 齐威王欲将孙膑。(《史记•孙膑》)──齐威王打算让孙膑当主将。 “将孙膑”是“使孙膑成为主将”的意思。名词的意动用法 说明: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以之为何”的意思,即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作怎样。一般可译为“认为......”“以......为......”等。 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名词的意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翻译时译为 “把……当作……” 如:吾从而师之”(《师说》) 师:本为名词,老师。这里活用为意动词。“师之”是动宾结构,意为“把他当作老师”。 名词作状语 说明:现代汉语普通名词不能作状语,但在古代普通名词可以用作状语。古代汉语中,名词经常可以直接用在动词前面,对动词起修饰作用,充当状语,翻译时要加上适当的介词。(1)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由方位名词如东、南、西、北、上、下、左、右、前、后等充当,译为“向(朝、往)……”。 如: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方位名词“南、西、东、北”方位名词分别放在动词“取、举、割、收”之前,修饰说明这些动作行为的方向。译“向南、向西、向东、向北”;(2)表示动作行为凭借的工具或使用的材料。这类名词一般由具有某种功用的事物名称或材料名称的名词充当;译为“用……”、 如: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列子•汤问》 名词“箕畚”放在动词“运”之前表示动作行为凭借的工具,译为“用箕畚”;(3)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一般由方位名词和表示具体地点、场所的名词充当,译为“在(从)……”。 如:卒廷见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名词“廷”放在动词“见”之前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译为“在朝廷上”。(4)表示对人的礼节或待遇。这类作状语的名词一般是表示人物身份、称谓、礼仪等方面的名词,译为“像对待……一样”或“当作……一样”。 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史记•鸿门宴》 \n名词“兄”放在动词“事”之前表示对人的待遇,译为“像对待兄长一样”(5)表比喻。一般由具有具体形态、形状的名词充当,抽象名词不具备该语法功能,它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译为“象……一样”。 如:其一犬坐于前 《聊斋志异•狼》 名词“犬”放在动词“坐”之前表示动作状态,译为“象狗一样”。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这里很容易把这种名词作状语的情形误认为是名词作主语,把“其一犬坐于前”译成“其中的一只狗坐在前面”那就大错特错了。(6)时间名词作状语 表示每一。“月、日、岁、时”放在动作行为的动词前,翻译时加“每”。 如: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庖丁解牛》 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刀,(因为)它是用刀割肉;一般的厨师每月更换刀,(因为)它是用刀割砍骨头 表示渐进。“日”放在动作行为的动词前,翻译为“一天天”。 如: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史记•屈原列传》 从这以后,楚国国力一天天地削弱,几十年后,终于被秦国所灭亡。(二)词类活用-动词的活用1、动词活用为名词 说明:动词活用为名词,它在句子中处于主语或者宾语的位置上,并且具有名词的属性,充当名词的语法功能。 如:入之愈深,而其见愈奇 “见”是动词,意为“看见”,在句子中作“奇”的主语,意为“看见的” 再如: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至”是动词,意为“到达”,在句子中作“少”的主语,意为“到达的人”。2、动词的使动用法. 说明:动词的使动用法在古汉语中很常见,这是因为在上古汉语里,兼语结构述设有完全发展成熟,需要用这种结构来表述.⑴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不及物动词本来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上了宾语,那么很有可能是使动用法. 如:闻寡人之耳者。(使我听到) “闻”是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应是活用为使动:“使寡人之耳闻”⑵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及物动词用作使动的情况很少,比较难辨别须根据上下文意来判定。 如:沛公旦日从百余骑。 “从百余骑”不能理解为“跟从百余骑”而是“使百余骑跟从”.(三)词类活用-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说明: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有两个特点:一是在句子中处于主语或者宾语的位置上;一是具有名词的属性,充当名词的语法功能。 如: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愚”都是形容词,因其处于主语的位置上,且具有了名词的属性,在句子中表示事、物或者人。意为“聪明的人”“愚蠢的人” 由此可见,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其翻译方式是将形容词翻译为具有该形容词性状的人或者事物。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说明: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如果使得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这个形容词则活用为使动词。 如: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n “弱”后面带上宾语“秦”,那么这个形容就活用作动词,“弱”活用作动词后,是使宾语“秦”具有这个 形容词的“弱”性质。译为“使秦弱”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说明: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一般可译为“认为......” 如: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异: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异之”,即“以之为异”(认为这件事奇怪)高中文言文常识3一、文言句式-判断句 说明:现代汉语的判断句常用判断词是“是”,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1、用“……者,……也。”表示。(“者”表主语后的提示和停顿,“也”表判断语气) 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是赵国的优秀将军)2、用“……,……也(或者也)。”表示。 如:夫战,勇气也。 3、用:“……者,……。”表示。 如:粟者,民之所种。4、用“者也”连用表示。 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注意:并非所有用了“者、也”的都表判断。有时它们表句中停顿或舒缓语气。 如: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二、被动句 说明: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行为的承受者的句子,叫被动句。翻译为“被”。常见的几种形式:1.用“于”表被动。 如: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2.用“见”表被动。 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3.用“被”来表示被动。 如: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4.用“为”表被动。 如:吾属今为之虏也 5.用“为……所……”、“为所”表被动。 如: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6.用“见……于”、“受……于”表被动。 如: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7.这是意义上的被动,无任何被动标志,称为意念被动句。 如:戍卒叫,函谷举。二、文言句式-省略句省略句 \n说明:现代汉语也有省略现象,但不如文言文普遍,有的现代文不能省,而文言文能省。文言文中,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1.省略主语: 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触草木,(草木)尽死。 2.省略谓语: 如: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1)省动词宾语: 如:以相如功大,拜(相如)为上卿。 (2)省介词宾语: 如:欲呼张良与(之)俱去 4.省略介词: 如: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 5.省略中心语: 如:深入不毛(之地)。三、文言句式-倒装句 说明: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王─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文言文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语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文倒装句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主谓倒装等。(一)、宾语前置说明:在古代汉语里,宾语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一样,一般都是在动词(或介词)的后面,但为了强调宾语,在一定的条件下,就把它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宾语前置可以分为下面几种:1.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谁、何、安、孰、焉、奚、曷、胡、恶等)作宾语,一般提前到动词(或介词)前。 如:大王来何操? 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 王见之曰:“牛何之?”(《晏子使楚》)译文:“大王看见了问道:‘把牛牵到哪里?’”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译文:“不这样,我(项羽)凭什么到这个地步呢?”2.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也要提前到动词前。 如: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译文:“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没有这样的事” 秦人不暇自哀(《过秦论》) 译文:“秦人来不及哀叹自己”。3.为了强调宾语,借助“之、是”等词的帮助,把宾语从动词后提到动词前。“之”和“是”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有时,宾语前还有“惟唯”等进一步表示强调。 如:夫晋,何罪之有?(《烛之武退秦师》)译文:“晋国,有什么罪过呢?”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译文:“不了解句读,不能解答疑惑” 唯利是图 译文:“只图有利的”)(二)文言句式-定语后置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文语句中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定语后置可以分为下面几种:1.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用“者“结尾,构成“中心语+定语+者”的形式。 如: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寻找可以出使秦国回来复命的人” 荆州之民附操者。(《赤壁之战》) 译文:“荆州依附曹操的老百姓”2.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加上“之“,构成“中心语+之+定语”的形式。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译文:“蚯蚓没有尖利的爪牙和强健的筋骨” \n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译文:“在朝廷作官(或居在高高的庙堂),就要忧虑老百姓的疾苦,退隐江湖远离朝廷(或身处遥远的江湖),就要为国君担忧”3.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上“之”,再用“者”煞尾,构成“中心语+之+定语+者”的形式。 如: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 译文:“铿然有声的石头”4.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上“而”,再用“者”煞尾,构成“中心词+而+定语+者”的格式。 如: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五人墓碑记》)译文:“能够不改变自己志向的官员,普天之下,有几个人呢?”5.用数量词作定语,大多数放在中心语的后面。如: 如: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译文:“等到了陈这个地方,有六七百辆车,千多名骑兵,数万名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