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3.50 KB
- 2022-08-1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爱①爱护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师说》译文:爱护他的孩子,(就)选择老师去教导他。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爱护)《触龙说赵太后》译文:父母疼爱子女,就应该替他们做长远打算。②喜欢,爱好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阿房宫赋》译文:秦统治者爱好繁华奢侈,人民百姓也都顾念自己的家。③舍不得,吝惜,爱惜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舍不得,吝惜)《齐桓晋文之事》译文: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惜一条牛?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六国论》译文:如果当初韩、魏、楚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④爱慕,欣赏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爱莲说》译文:我却只欣赏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而不沾染(污秽)⑤恩惠古之遗爱也(恩惠)《左传》译文:(子产执政之道,)正是古人遗留下的恩惠啊⑥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诗经静女》译文:却隐藏起来找不到,急得我搔头又徘徊。⑦怜惜,同情爱其二毛(怜惜鬓发花白的老人)(怜惜,同情)《左传》 ★安①安全,安稳,安定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译文:风雨无忧安稳如大山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失街亭》译文:为什么把我放在安全清闲的地方。谢庄遂安(安全、安定、安稳)《冯婉贞》译文:谢庄于是安全了。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安全、安定、安稳)《季氏将伐颛臾》译文: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六国论》译文: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 ②安抚,抚慰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赤壁之战》译文:就应当安慰他们,与他们结盟友好③安置、安放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失街亭》译文:距离山十里地有王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寨。④使---安\n既来之,则安之(使---安定)《季氏将伐颛臾》译文: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⑤疑问代词:哪里,怎么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赤壁之战》译文:将军您迎顺曹操,想要得到一个什么归宿呢?沛公安在(哪里)《鸿门宴》译文:沛公在哪里?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怎么,哪里)《陈涉世家》译文:燕子麻雀哪里知道大雁的志向呢?⑥养生衣食所安(养生)《曹刿论战》译文: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 ★被读音一:bèi①被子(名词)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杨修之死》译文:一天白天,(曹操)正在大帐中睡觉的时候,被子掉到地上了。②覆盖(动词)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译文:大雪越过南岭,覆盖了南越之地的几个州郡。又如:未几,成归,闻其妻言,如被冰雪。(覆盖、蒙上)《促织》 译文:不多久,成名回到家中,听了妻子的话,他如同蒙上了冰雪一样难受。又如:流血被面。(覆盖,盖)《强项令》译文:流血满面。(或译:流血覆盖脸面。)③遭受,遇到,蒙受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论积贮疏》译文:年成有好坏(荒年、丰年),(这是)大自然常有的现象,夏禹、商汤都遭受过。 王复击轲,被八创(遭受,遇到)《荆轲刺秦王》译文:秦王又击杀荆轲,(荆轲)受了八处伤。④加幸被齿发,何敢负德(加)《柳毅传》译文:承蒙您的大恩大德,我怎敢忘记?⑤介词,表示被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屈原列传》译文:诚信而被怀疑,尽忠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愤吗? 读音二:pī,通“披”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陈涉世家》译文:将军亲身披着坚固的铁甲,拿着锐利的武器②披散,披着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屈原列传》译文:屈原走到江边,披散着头发沿着水边边走边吟唱 ★倍①通“背”,背叛,违背\n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鸿门宴》译文:希望你(对项王)详细地说明,我是不敢忘恩负义的。②一倍,加倍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孙子·谋攻》译文:有五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进攻他们,有一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设法分散他们然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加倍)《治平篇》译文:可是说到它的住户人口,就比三十年以前增加了五倍。③增加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烛之武退秦师》译文:怎么能用灭掉郑国来加强邻国 ④越发、更加、倍加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译文:每逢佳节良辰,越发思念亲人 ★鄙①边界地方 边境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边境)《为学》译文:四川的边境上有两个和尚,其中的一个贫穷,其中的一个富有。②动词,轻视孔子鄙其小器(轻视)《训俭示康》译文:孔子轻视他器量狭小。③庸俗,见识浅,鄙陋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庸俗,见识浅,鄙陋)《曹刿论战》译文:有权势的人目光短浅,缺少见识,不能深谋远虑。又如:先帝不以臣卑鄙。(鄙陋,出身鄙野)《出师表》译文:先帝不因为我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④复合词:鄙人a自称的谦词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史记·冯唐列传》译文:冯唐谢罪说:“我这个鄙陋之人不懂得忌讳。”b鄙俗,不开化的人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荆轲刺秦王》译文:北方蛮夷地区的粗陋人,没有见过天子,所以害怕c乡下人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史记·李将军列传》译文:我见李将军,朴朴实实象个乡下人,口不善于言辞。 鄙贱:粗野而又地位低微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我这个粗野卑贱的人,不知道将军您宽容我到这个地步啊。 ★本,běn(1)名词①草木的根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希望树木长得高的,一定要使它的根扎的稳固。\n②根本,基础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如果您要实行仁政的话,那么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求得解决)呢?③本业,常代指农业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论积贮疏》) 如果督促(那些弃农经商的)百姓,叫他们回到农业上来,都从事农业生产。④书本,稿本,版本今存其本不忍废。(《〈指南录〉后序》)现在还保存那底稿,舍不得丢掉。⑤本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是无难,别具本章,狱词无易。(《狱中杂记》)—这没有什么困难的,另外准备一份奏章,审判书的内容并不改换。 (2)量词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活板》)如果印几十几百几千本,就非常快了。(3)动词,推究本源,考查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还是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由于人为的原因呢?(4)副词,本来臣本布衣,躬耕南阳。(《出师表》)我本来是平民百姓,在南阳种地为生。 ★兵①兵器,武器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武器)《过秦论》译文: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到都城咸阳②用兵器杀人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史记·伯夷列传》译文:(武王)身边的人想杀死他③战争,军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战争,军事)《论积贮疏》译文:战争、旱灾相继而来,社会的财富极其缺乏④士兵,军队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赵国也准备了许多军队防备秦国,秦国不敢妄动。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六国论》译文:(可是第二天)起床向四境一看,秦国的军队又来了⑤用兵策略,战略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孙子·谋攻》译文:所以上等的用兵(策略)是打破(敌方的)计谋,其次是挫败(敌方的)外交,⑥复合词:兵符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我(侯生)听说晋鄙的兵符常在魏王卧室之内 ★病①疾病\n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扁鹊见蔡桓公》译文:您的疾病在肌肉和皮肤里面了,不及时医治将要更加严重②生病而江浙之梅皆病矣(生病)《病梅馆记》译文:于是江苏、浙江的梅都生病了③使成病态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使成病态)《病梅馆记》译文:把梅弄成奇形怪状,弄成病态,拿这作为职业来赚钱④困苦不堪,困乏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捕蛇者说》 译文:假使当初我不做这个差事,早已经困苦不堪了⑤筋疲力尽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筋疲力尽)《赤壁之战》译文:用疲惫染病的士兵控制三心二意的军队⑥毛病,缺点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原毁》译文:不如舜,不如周公,这是我的缺点。⑦担心,忧虑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子产告范宣子轻币》译文:晋国范宣子执政,诸侯向晋国缴纳的贡品很重,郑国人深为这件事所苦。 ⑧损害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史记·货殖列传》译文:一斗米,卖二十钱损害农人,卖九十钱损害从事工商业的人。⑨责备、羞辱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责备、羞辱)《训俭示康》译文:古人把节俭作为美好的品德,现代人却用节俭来互相羞辱。 ★察①仔细看,观察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石钟山记》译文:我仔细地观察,原来山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②看清楚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看清楚)《齐桓晋文之事》译文:眼力足以看清鸟兽秋天新生细毛的末稍,却看不到整车的柴草。③考察,审察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考察,审察)《赤壁之战》译文:刚才我(鲁肃)察看众人的议论,(是)专门想贻误将军 ④明察,了解,弄清楚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曹刿论战》译文:轻重不同的案件,我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一定依据实情处理⑤考察后加以推荐察臣孝廉(考察后加以推荐)《陈情表》译文:推举臣下为孝廉⑥精明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精明)《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宫》\n译文:水清澈到极点就没有鱼(生活在里面),人精明到极点就没有人跟随。 ⑦察察,洁净的样子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察察,洁净的样子)《屈原列传》译文:一个人,谁又能用清净洁白的身体,去受脏物的污染呢?★朝,读音一:cháo(1)动词,朝见,朝拜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每当上朝时,常常假托有病(请假)。(2)名词①朝廷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于是入朝拜见威王。②朝代,指整个王朝,也指某一皇帝的一代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当年刘备三顾茅庐,多次向诸葛亮询问天下大计,辅助两代君主,足见老臣心意。读音二:zhāo名词,早晨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三峡》)有的时候,早上从白帝城出发,晚上就能到达江陵。★ 曾,读音一:céng副词,表时间的过去,曾经,已经,才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那里的风景我过去曾经很熟悉。读音二:曾zēng(1)名词,指与自己隔着两代的亲属高曾之时,隙地未尽辟。(《治平篇》)高祖曾祖的时代,空闲的土地还没有完全开垦出来。 (2)动词,通“增”,增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用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忍,增长他的才干。(3)副词,表意外,竟然,居然,简直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信陵君窃符救赵》)可是侯生竟然没有一句话送我。★乘读音一:chéng①驾,坐,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赤壁之战》译文:坐牛车,吏卒跟随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驾,坐)《石钟山记》译文:我单独和迈儿坐小船,到绝壁下面②升,登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登上)《涉江》译文:在鄂渚登岸,回头遥望国都,对着秋冬的寒风叹息。③趁着,凭借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趁着,凭借)《过秦论》译文:趁着有利的形势和方便的条件,侵略诸侯各国,分割天下的土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凭借,依仗)《宋书·宗悫传》译文:希望能驾御长风踏破万里波涛\n④冒着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冒着)《登泰山记》译文:余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师冒风雪,……到达泰安。读音二:shèng①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陈涉世家》译文:等到了陈,有战车六七百辆。 超乘者三百乘(辆)《殽之战》译文:有三百辆兵车的战士跳跃着登上战车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译文:得到帝王的权势,统辖八州,而使同等的六国来朝拜②佛教的教派或教法大乘佛教③数词,四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四)《殽之战》译文:用四张熟牛皮,二十头牛犒劳秦国军队。★诚①名词。真心真意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真心真意)《愚公移山》译文: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上两座山②副词,表肯定。确实,的确。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六国论》译文:战败而灭亡,实在是不得已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的确)《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 ③连词,表示假设推论。果真,如果。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赤壁之战》译文:现在将军如果真能派猛将统领几万大军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果真,如果)《隆中对》译文:如果真的做到这样,那么雄霸天下的伟业就能够完成,汉朝的政权就可以复兴了★ 除,chú(1)名词,台阶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苏武传》跟随皇帝到了雍棫阳宫,扶着御辇下台阶。(2)动词①去掉,除去。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您)应当在天下纵横驰骋,替汉朝除去佞贼臣。②修治,清理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记》)就清理了魏忠贤的废祠旧址,来安葬他们。 ③拜官授职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我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 ★辞①诉讼的供词。\n狱辞无谋、故者。(诉讼的供词)《狱中杂记》译文:如果审判的供词中没有预谋、故意杀人罪名的②口实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口实)《左传》译文:想要强加给他罪名,哪用担心没有口实。③言辞,文辞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现在我要去死,)侯生却没有一句半句话送我,(难道我还有没有做到的地方吗?)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辞,文学)《屈原列传》译文:都爱好文辞而以善于作赋被人称赞 ④借口,托辞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借口)《赤壁之战》译文:挟持着皇帝来征讨天下,动不动以朝廷(的名义)为借口⑤命令近者奉辞伐罪,旗麾南指,刘琮束手。(命令)《赤壁之战》译文:近来我奉皇帝命令讨伐有罪的人,军旗指向南方,刘琮投降。⑥名词,一种文体。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古代的一种文体) ⑦告别,辞别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琵琶行》译文:我自从去年辞别了京城,贬官在浔阳,一直卧病。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告别,辞别)《鸿门宴》译文:刚才出来没有告辞,这怎么办呢?⑧推辞,辞去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鸿门宴》译文:我死尚且不怕,一杯酒又哪里值得推辞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如姬愿意为公子出死力,决不会推辞⑨讲究,计较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鸿门宴》译文:做大事情不必顾虑细枝末节,讲大礼不必讲究小的礼让。⑩复合词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辞令,应酬的言辞)《屈原列传》译文:(他)知识广博,记忆力很强,明了国家治乱的道理,擅长外交辞令。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屈原列传》译文:然而都效法屈原的委婉文辞,始终没有人敢于直谏。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秦王怕他撞坏宝玉,就向他道歉★从,读音一:cóng(1)动词①跟随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了下来,另一只狼仍然跟随在后面。②依顺,听从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我听从了他的计策,幸好您也赦免了我。\n③参与,参加弟走从军阿姨死。(《琵琶行》)弟弟参军走了,养母也死去了。 ④追赶佯北勿从。(《孙子·军争》)假装败退的敌人不要追赶。⑤依傍,紧挨着樊哙从良坐。《鸿门宴》)樊哙紧挨着张良坐下。(2)介词,由,自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由小山包向西走一百二十步。 读音二:zòng名词①指堂房亲属。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毕升死去之后,那些印版被我的侄子们得到。②通“纵”,南北方向,也特指合纵的盟约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过秦论》)于是合纵的盟约被破坏了,(六国)又争着割地贿赂秦国。 ★殆,dài(1)形容词①危险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庄子·秋水》)我如果不是来到了您的门前,就危险了。②精神疲倦而无所得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 (2)副词①表测度或不肯定。大概,恐怕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石钟山记》)郦道元的所见所闻,大概和我一样。②表约略,几乎,接近,差不多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燕国赵国处在其他国家几乎被秦消灭光了的时候。 ★当,读音一:dāng(1)动词①两者相抵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捕蛇者说》)招募能捕到这种毒蛇的人,(用捕到的蛇)顶他应交的租税。②抵御,抵挡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估计您的军队能够抵挡得住项王的军队吗?③占据,把守一夫当关,万人莫开。(《蜀道难》) 一个人把守关口,一万个人也攻不下来。 ④主持,执掌北邀当国者相见。(《〈指南录〉后序》)\n元军邀请主持国政的人相见。⑤判决,判罪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陈涉世家》)你们这些人遇到大雨阻隔,全都错过了期限,错过期限就会被判处杀头的罪。⑥应当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赤壁之战》)各位将军官吏如有再敢说应当投降曹操的,就和这个书案一样。 (2)介词①表处所,对着,面对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木兰辞》)面对窗户梳理头发,照着镜子在额头贴上花黄。②表时间,值,在,正在当是时也,商君佐之。(《过秦论》)在这个时候,有商鞅辅佐他。(3)副词①表必然,必定,一定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孔雀东南飞》)过不了多久我一定回来,回来之后一定去迎娶你。 ②表时间的未来,将,将要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师表》)今天将要远离了,面对表章落泪,不知道自己说的是什么了。读音二:dàng(1)动词①符合惴惴恐不当意。(《促织》)心中惴惴不安,恐怕不符合(县官的)心意。②当作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战国策·齐策》)晚些吃饭,(粗茶淡饭)也可以当作肉食;从容不迫地步行,就可以当成坐车。 (2)形容词,适宜,恰当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采草药》)按照古法采草药,多在二月和八月,这很不恰当。 ★道,dào(1)名词①道路有狼当道,人立而啼。(《中山狼传》)有一只狼站在路中间,像人一样直立着嚎叫。②途径,方法此五者,知胜之道也。(《谋攻》)这五条,是预知胜利的方法。③风尚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从师的风尚已经很久不能流传了。④思想,学说\n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⑤道理,规律臣之所好者,道也。《庖丁解牛》)我所喜欢的是(事物间的)规律。⑥好的政治措施和局面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将军您亲身穿着坚固的铠甲,拿着锐利的兵器,攻打无道暴虐的秦王朝。(2)动词①取道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从郦山下来,取道芷阳从小路行走。 ②走路,赶路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赤壁之战》)听说曹操已经向荆州(进军了),就日夜加速赶路。③说,讲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哪里讲得完呢?④通“导”,引导,疏导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货殖列传序》)所以(对于人民),最好的办法是顺其自然发展,其次是借有利的形势引导他们。★得,dé(1)名词①收获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促织》)不如自己前去寻找,希望能有万一的收获。②心得,体会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游褒禅山记》)古人对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的观察,往往有心得。(2)动词①取得,获得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廉颇蔺相如列传》)在赵惠文王时,(赵国)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②具备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积累善行,成为美德,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③能够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沛公的军队驻扎在霸上,没能和项羽相见。④完成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咏田家》)医治完了眼前的创伤,却挖掉了心上的肉。⑤通“德”,感恩为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鱼我所欲也》)\n是为了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我的恩德吗?(3)形容词①融洽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记王忠肃公翱事》)某某太监也很守法,和王翱相处得很融洽。②对,正确此言得之。(《六国论》)这句话说对了。③得意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史记·管晏列传》)(晏子的车夫)趾高气扬,很得意的样子。(4)副词,必须、应该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你替我把他叫进来,我应该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 ★度读音一:dù①计量长短的标准吾忘持度。(《郑人买履》)译文:我忘了拿尺码了。②限度,法度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限度)《谏太宗十思疏》译文:游乐忘返地打猎时,就要想到把“网三面,留一面”作为限度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限度,法度)《论积贮疏》译文:生产东西有时间(的限制),但消费它却没有限度 ③制度,法度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制度,法度)《后汉书·张衡传》译文:张衡一到任就树立威信,整顿法度内立法度,务耕织。《过秦论》译文:在国内建立法律制度,致力于耕种纺织④度量常有大度。(度量)《高祖本纪》译文:常常有很大的度量。⑤常态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常态)《荆轲刺秦王》译文:群臣都惊呆了,事情突然发生没有意料到,大家都失去常态。 ⑥量词,次、回、个崔九堂前几度闻(量词、次、回、个)《江南逢李龟年》译文:也在崔九的家里多次听到您的唱歌。⑦谱曲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谱曲)《扬州慢》译文:我的心情悲怆感伤,抚今追昔感慨无限,就自己谱写了这首词曲。⑧通"渡"渡过,越过一夜飞度镜湖月(通"渡"渡过,越过)《梦游天姥吟留别》译文:一个夜晚飞渡过月光映照下的镜湖\n春风不度玉门关(过)《凉州词》译文:温情的春风难以吹过玉门边关。 ⑨度引,指度人离俗出生死三言两语,把一个人度了去了(度引,指度人离俗出生死)《红楼梦》读音二:duó①量,计算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量,计算)《过秦论》译文:试拿殽山以东的各国与陈涉比比长短和大小,比较一下权势和力量,那更不能相提并论了。②推测,估计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推测,估计)《鸿门宴》译文:你估计我到了军营,你再进去(见项王)。③考虑度义而后动(考虑)《答司马谏议书》译文:(他)考虑理由正当,然后去做 ★非,fēi(1)形容词,不对的,错误的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实际上我走上迷途并不太远,已经觉悟到如今退隐是正确的,而以前的做法错了。(2)动词①讥评,责难,认为不对是已而非人,俗之同病。(刘开《问说》)认为自己正确,别人不对,这是世俗的通病。 ②用在判断句中,相当于“不是”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人不是生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呢?③无,没有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劝学》)站在高处招手,臂膀没有加长,但远处的人也能看得见。(3)副词①多用在叙述句、描写句中,相当于“不”汝非徒身当服行,当以训汝子孙,使知前辈风俗云。(《训俭示康》)你不仅自己应当履行节俭,还应当用这个道理教育你的子孙,让他们知道前辈的风俗啊。②除了,除非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赤壁之战》)除了刘备以外,没有可以抵挡曹操的人了。★复,fù(1)动词①回来昭王南征而不复。(《左传·僖公四年》)昭王远行南方却没有回来。②恢复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师说》)从师的风尚不能恢复,(由这里)就可以知道了。\n③回答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不敢说一句话来回答。④报复(伍员)谓申包胥曰:“我必复楚国。”(《左传·定公四年》)伍员对申包胥说:“我一定要报复楚国。”⑤通“覆”,遮盖,盖上复之以掌,虚若无物。(《促织》)用手掌把它盖住,觉得手心里空空的,好像没有什么东西。(2)形容词①夹层的,双层的。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孔雀东南飞》)用红罗做的双层的床帐,四个角上都挂着香囊。②繁复,重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山水一重一重的出现,前面似乎无路可走了,可是走过柳树茂密,山花鲜艳的地方,意外的又看到一个村庄。(3)副词,再,又,还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赤壁之战》)各位将军官吏如有再敢说应当投降曹操的,就和这个书案一样。★负,fù(1)动词①以背载物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愚公移山》)天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这两座山。②担负,担当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衡量这两个办法,宁可答应下来,让秦承担理亏(的责任)。③仗恃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国贪心,倚仗它的强盛,用空话来求取(我们的)宝玉。④辜负,对不起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我实在害怕被您欺骗而辜负了赵国。⑤背弃,违背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估计秦王虽然实行了斋戒,也一定会背弃盟约,不补偿给赵国城池。⑥覆盖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登泰山记》)青苍色的山峰上覆盖着白雪,像明亮的蜡烛一样,照亮了南面的天 空。(2)名词,失败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谋攻》)不了解对方,却了解自己,胜败(的几率)各占一半。 ★盖,读音一:gài\n1)名词①车盖今已亭亭如盖矣。(《项脊轩志》)现在已经长得高高的,(枝叶茂盛),像车盖一样了。②器物的盖子合盖隆起,形似酒尊。(《张衡传》)盖子高高的鼓起来,形状像酒樽一样。(2)动词①遮盖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敕勒歌》)天像个帐篷,遮盖着大地。②胜过,压倒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赤壁之战》)刘备是汉朝王室的后代,杰出的才能超过了当世之人。(3)副词①表肯定判断,原来是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才明白前面的狼假装打瞌睡,原来是为了诱敌。②表推测性判断,大概未几,敌兵果舁(yú)炮至,盖五六百人也。(《冯婉贞》)不久,敌军果然抬着炮来了,大概有五六百人。(4)语气词,用在句首,不译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捕蛇者说》)一年之中冒死亡的危险只有两次而已。读音二:hé疑问代词,通“盍”,何,怎么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技艺怎么(精湛)到了这种地步啊? ★故,gù(1)名词①缘故,原因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打胜了这一仗后,庄公问这次取胜的原因。②事故,变故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报刘一丈书》)家乡多有变故,不能不使客居在外的游子担忧。③旧交,老朋友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你怎么和项伯有老交情?(2)形容词①旧有的,原来的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赤壁怀古》)那西边的旧营垒,人们说是三国时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②衰老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弟弟参军走了,养母也死去了。时光一天一天的流逝,我\n的容颜也衰老了。((3)副词①故意,特意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多次前往问候,朱亥却故意不肯回拜答谢。②过去,从前轩东故尝为厨。(《项脊轩志》)(项脊)轩的东面曾经做过厨房。③仍然、仍旧累官故不失州郡也。(《赤壁之战》)逐级提升仍然少不了当个州郡的长官。④本来此物故非西产。(《促织》)这种东西本来不是陕西特产。(4)连词,所以故木受绳则直。(《劝学》) 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就会更直。★固①动词,巩固,安定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天时不如地利》译文: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②动词,坚守,安守秦数败赵兵,赵军固壁不战。《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秦军多次打败赵军,赵军便坚守营垒③形容词,固执,顽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译文: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改变的地步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阿房宫赋》译文:秦始皇这暴君的心却日益骄横顽固。④形容词,坚固,牢固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赤壁之战》译文:荆州与我国邻接,地理形势险要、坚固,土地肥沃、广阔,人口繁多,生活富裕⑤形容词,坚决,坚持少年固强之。《促织》译文:少年坚持要斗蔺相如固止之。《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蔺相如坚决挽留他们⑥副词,表本来,原来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六国论》译文:终于落到全部覆亡,本来就是理所当然的事。 ⑦副词,表确然。确实,实在。斯固百世之遇也。《五人墓碑记》译文:这实在是百代难逢的际遇呀!⑧副词,表让步。固然。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n译文:人固然都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却比鸿毛还轻★顾①动词,回看,环视,回头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蔺相如回头招呼赵国的御史写下:“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缻。”赢得仓皇北顾(回头看;回头)《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译文:只落得惊慌败北狼狈逃窜。顾野有麦场(回看,环视,回头)《狼》译文:(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②动词,看,视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促织》译文:成名回头看到蟋蟀笼空着,就急得气也吐不出,话也说不上来君臣相顾,不知所归。《伶官传序》译文:君臣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到哪里去好③动词,关顾,顾念,顾惜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顾惜,顾念)《赤壁之战》译文:子布、元表等人各自顾念妻子儿女,夹杂着个人的打算三岁贯(伺候)汝(你),莫我肯顾。《硕鼠》译文:多年辛苦养活你,我的生活你不顾念④动词,看望,拜访,探问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探问,拜访)《出师表》译文:三次到草庐中来看望我。将军宜枉驾顾之。《隆中对》译文:您应当屈身去拜访他。⑤动词,顾虑,考虑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指南录〉后序》译文:(我)只想求死,不再顾虑(个人)安危。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考虑)《鸿门宴》译文:做大事情不必顾虑细枝末节,讲大礼不必讲究小的礼让。⑥副词,表示轻微转折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不知计所出耳(表轻微转折)《荆轲刺秦王》译文:我每次想到这事,常常痛恨入骨髓,只是想不出一个计策来!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促织》译文:心又想养着这样低劣的东西,终究没有什么用处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但是)《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但我考虑到这样的问题,强大的秦国不敢发兵攻打我们赵国的原因,只是因为有我们两人在。⑦表反问,反而,难道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反而,难道)《为学》译文: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⑧顾玩:仔细端详★国,guó名词①国家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论积贮\n疏》)如果不幸出现方圆两三千里的旱灾,国家用什么来救济他们?②诸侯国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论》)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毛病出在贿赂秦国上。③国都,京城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岳阳楼记》)登上这座楼,就会有一种远离国都,怀念家乡,担心别人说坏话,满眼萧条,感伤到了极点而悲愤的情绪。④地区,地域逝将去女,适彼乐国。(《硕鼠》)我发誓要离开你,去到那欢乐的地方。⑤国事 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过,guò(1)动词①走过,经过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雷霆忽然震响,原来是宫车经过。②胜过,超过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促织》)一出门,穿着轻暖的皮衣,骑着高头大马,超过了世代做官的人家。③拜访,探望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我有一个朋友在市井屠户之中,想要委屈您的车马去拜访他。④到,来到一日,大母过余。(《项脊轩志》)有一天,祖母来到我的书房。⑤犯有过错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是没有比这再大的好事了。⑥责备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听说您想要责怪他。⑦过时花过而采,则根色黯恶。(《采草药》)开过花以后再采,根的颜色就会暗淡难看。(2)名词,过失,过错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君子广泛的学习,并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就会智慧通达,行为没有过错了。(3)副词,过分,过于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因为那里的环境过于凄清,不宜久留,于是写了这篇文章就离去了。\n ★何,读音一:hé(1)代词 ①什么大王来何操?(《鸿门宴》)您来的时候带了什么?②哪里,什么地方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您现在想要到什么地方去?③怎么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您漂亮极了,徐公怎么能赶得上您呢?(2)副词,多么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水面多么浩大,山岳岛屿高高地耸立在水边。(3)助词,即今“啊”字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孔雀东南飞》)车声隐隐甸甸的响啊,两人相会在大道口。读音二:hè动词,背、扛尔牧来思,何蓑何笠。(《诗经·小雅·无羊》)你的牧人来了,披着蓑衣,戴着斗笠。★恨①遗憾,不满意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译文:(陈涉)停止耕作到田边高地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很久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遗憾,不满意)《出师表》译文: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感到叹息、痛心遗憾的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感到遗憾)《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可是公子您待我特别恩厚,公子去了,我却不给您临别赠言,因此我知公子心里怪我,定会回来的。”②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决期(怨恨)《长恨歌》译文:天长地久也有一天会终结,这怨恨啊,长久不断,永不会有消除的那一朝。只恨鄙山小寨是一洼之水,如何安得许多真龙。《水浒传》③复合词:恨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恨恨:惆怅、悲伤)《孔雀东南飞》译文:活着的人却作临死的诀别,心里的惆怅、悲伤哪里说得尽呢?★胡,hú(1)名词①古代泛指西部和北部的各少数民族,秦汉时多指匈奴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过秦论》)匈奴人不敢南下来牧马,六国的士民也不敢拿起弓箭来报仇。②兽类颔下的垂肉狼跋其胡,载疐(zhì)其尾。(《诗经·豳风·狼跋》)老狼前进踩下巴,老狼后退绊尾巴(2)代词①什么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论积贮疏》)\n突然边境发生紧急情况,数千百万的士兵,国家用什么发给他们粮饷呢?②为什么,怎么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归去来兮辞》)回去吧!家中的田园都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去?★患①忧患,祸害,灾祸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赤壁之战》译文:马超、韩遂还在函谷关以西,是曹操的后患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祸害,灾祸)《伶官传序》译文:祸患常常是由一点一滴极小的错误积累而酿成的,纵使是聪明有才能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多半沉溺于某种爱好之中,受其迷惑而结果陷于困穷②讳忌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讳忌)《赤壁之战》译文:这几项都是用兵的忌讳③病,生病茜有眼患(病)《南史·江茜传》译文:江茜有眼病愈膏肓之患难(疾病)《全唐文愈膏肓疾赋》译文:治愈垂危的疾病是很困难的。时有患疟疾者(生病)《晋书》译文:当时有患疟疾病的人。④担忧,忧虑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列传》)(忧虑,担心)译文:想不让给秦国吧,又担心秦国的大军马上打过来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六国论》)(忧虑,担心)译文:所以,秦国很想得到的,诸侯很担忧的,本来就不在于作战啊。⑤危害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危害)《孙子谋攻》译文:国君对军队的危害有三种⑥厌恨赵宣子骤谏,公患之(厌恨)《国语》译文:赵盾(宣子)又多次劝谏,使晋灵公感到厌恨★或,huò(1)代词,有的(有的人,有的事物)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六国论》)有人说:“六国交互灭亡,都是由于贿赂秦国吗?”(2)副词 ①也许,或许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梦游天姥吟留别》)吴越一带的人说起的天姥山,云霞忽明忽暗,或许能够看见。②有时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有时遇到他发怒斥责,我的神色更加恭敬,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来回复他。(3)连词,如果,假如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水经注·三峡》)\n如果遇到皇帝有紧急命令宣召,有时早上从白帝城出发,晚上就到了江陵。★疾,jí(1)名词①病,指常病,轻病寡人无疾。(《扁鹊见蔡桓公》) 我没有病。②痛苦,疾苦凡牧民者,必知其疾。(《管子》)凡是管理百姓的人,一定要知道他们的疾苦。③毛病,缺点必为有窃疾矣。(《公输》)一定是有偷窃的毛病了。 (2)动词 ①患疾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五人墓碑记》)他们之中患病而死,死去默默无闻,不值一提的人也太多了。②厌恶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君子厌恶那些不说自己想要得到却要为自己找借口的人。③痛心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屈原列传》)屈原痛心怀王视听不明。④痛恨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齐桓晋文之事》)天下那些痛恨自己国君的人,都想跑到您这里来申诉。⑤妒忌,通“嫉”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孙膑》)孙膑到了(魏国),庞涓怕他比自己有才能,妒忌他。(3)形容词①急速,快捷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即使乘着快马驾着风也不如他快。②强,猛烈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顺风呼喊,声音没有加大,别人却能听得更清楚。★及,jí(1)动词①追赶上怀王悔,追张仪,不及。(《屈原列传》)怀王后悔了,(派人)追赶张仪,没有追上。②到,到达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殽之战》)到来滑国,郑国的商人弦高将要到周去做买卖,遇到了他们。③涉及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触龙说赵太后》)这些人当中离得近的祸及自身,隔得远的祸害就会落到他的子孙身上。④比得上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赶得上您呢?⑤接近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指南录〉后序》)\n我接近死亡的情况不知道有多少次了。(2)连词,表并列,和,与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送之。(《荆轲刺秦王》)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们,都穿着白色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来送他。(3)介词①和,同,跟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宋公和楚国人在泓地作战。②趁着……之时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触龙说赵太后》)却不趁着现在让他为国立功。 ★即,jí(1)动词①靠近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诗经·氓》)(其实)不是来换丝,而是到我这里来商量(婚事)。②登上(帝位)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书·苏武传》)昭帝登上帝位数年之后,匈奴同汉朝和亲。(2)副词①表时间的相连,相当于“立即”“就”“就要”项伯即入见沛公。(《鸿门宴》)项伯立刻进去会见沛公。②加强肯定作用,相当于“就是”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史记·项羽本纪》)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如果一定要烹你的父亲,那么,希望能分给我一碗肉羹。(3)连词①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如果不幸遇到方圆二三千里的旱灾,国家用什么来救急?②表让步,相当于“即使”“纵使”“就算是”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促织》)就算是捉到了两三只(蟋蟀),又都很差很弱,不合规格。(4)介词,表时间、地点,相当于“当”“就在”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项王当天就留下沛公和他一起喝酒。★既,jì(1)动词,完了,尽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韩愈《进学解》)话没有说完,在学生中就有人笑着说:“先生欺骗我啊!”(2)副词①表时间的过去或动作的完成。已经,……以后。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过秦论》)始皇死去之后,他的余威还震慑着远方异地。②表时间或行为承接,“不久”“一会儿”“后来”,有时“既而”连用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祭十二郎文》)不久又和你到江南谋生,孤苦伶仃,我俩没有一天分开过。③表范围。“全”“都”肴核既尽,杯盘狼藉。(苏轼《赤壁赋》)菜肴全都吃光了,杯子盘子乱七八糟的放着。(3)连词\n①既然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既然让他们来了,就要让他们安心。②既……且……,既……又……,表两种情况同时存在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谋攻》)三军既迷惑又怀疑,那么诸侯进攻的灾难就到了。 ★假读音一:jiǎ①借狐假虎威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借)《黄生借书说》译文:不是那人自己的东西而勉强向别人借来②凭借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译文: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凭借,借助)《劝学》译文: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③宽容大臣犯法,无所宽假(宽容)《北史》译文:大臣触犯法律,是不能宽容的。④给与汉人未可假大兵权(给与)《谭嗣同》译文:汉人,不能给他们太大的兵权。⑤假,不真,与"真"相对,虚假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假,不真,与"真"相对)《狼》译文:(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⑥非正式的,代理的乃以吴叔为假王,监诸侯以西击荥阳。《史记·陈涉世家》译文:于是就以吴广为代理王,督率各将领向西进攻荥阳。⑦相当于“如果”、“假如”,多“假使”“假令”连用。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如果、假如)《报任安书》译文:假如我伏法被杀,那好象是九牛的身上失掉一根毛,同蝼蚁又有什么区别?⑧复合词,假借:宽容原谅。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荆轲刺秦王》译文:希望大王稍稍原谅他,让他在大王的面前完成他的使命。★间,读音一:jiān(1)名词①门缝,夹缝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史记·管晏列传》)他车夫的妻子从门缝偷偷的看她丈夫。②中间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赤壁之战》)驱使中原的士兵远途跋涉,来到这江湖沼泽之间。③期间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n在危难期间接受了任命。(2)量词,房屋的最小单位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怎样才能得到千万间宽大的房子,把天下的贫寒之士都遮蔽起来,让他们都露出笑颜?读音二:jiàn(1)名词①空隙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庖丁解牛》)那关节有空隙,而刀刃却没有厚度。②机会至京口,得间奔真州。(《〈指南录〉后序》)到了京口,找到机会逃奔真州。③(不多)时间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见蔡桓公》)扁鹊见到蔡桓公,站立了一会儿时间。(2)动词①离间 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屈原列传》)谗佞小人离间他们,可以说是处境十分困难了。②参与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有那些当官的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其中呢?③间隔,隔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领着妻子儿女和同乡们来到了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就和外面的人断绝了联系。④夹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中间夹杂着噼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3)副词①表时间,有时,偶然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几个月之后,时不时有人偶尔提意见。②表状态,从小路从骊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从骊山下来,取道芷阳抄小路行走。③表情态,秘密地,悄悄地侯生乃屏人间语曰。(《信陵君窃符救赵》)侯生就屏退众人,悄悄地对信陵君说。 ★见,读音一:jiàn(1)动词①看见,看到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我见到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②会见项伯即入见沛公。(《鸿门宴》)项伯立刻进去会见沛公。③谒见,拜见曹刿请见。(《曹刿论战》)\n曹刿请求谒见(庄公)。④召见,接见秦王坐章台见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坐在章台宫召见蔺相如(2)名词①见识,见解汝真女子之见。(《失街亭》)你真是女人的见识。②看见的东西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游褒禅山记》)进入的越深,前进就越困难,见到的景色也就越奇特。(3)代词,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有所动作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孔雀东南飞》)你既然这样惦记着我,就希望你不久前来(接我)。(4)介词,表被动,相当于“被”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想(把宝玉)给秦国,恐怕得不到秦国补偿的城池,白白地被欺骗。读音二:xiàn动词①引见,使……见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荷蓧丈人》)杀鸡做饭给他吃,并让自己的两个儿子来见他。②表现、出现、显露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微风吹过,牧草低下身子,显露出草地上的牛羊。★解,动词①剖开,特指解剖动物的肢体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庖丁解牛》)庖丁替文惠君解剖牛。②解开,脱去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病梅馆记》)毁掉那些盆子,(把梅)全都埋到地里,解掉那些绑缚的棕绳③分开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促织》)那小伙子非常惊骇,急忙把它们分开,使它们停了下来。④解释,解答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老师,是用来传播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的。⑤理解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有了疑难问题不向老师请教,那些疑难问题最终也不能理解。⑥解救,消除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荆轲刺秦王》)如果有这样一句话,既可以解除燕国的灾祸,又可以报您的仇,(您将)怎么样?⑦动词,缓和,消减太后之色少解。(《触龙说赵太后》)太后(愤怒的)神色稍微缓和了一些。★就,jiù动词①趋,赴臣之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廉颇蔺相如列传》)我知道欺骗大王的罪过应该处死,请让我走到汤锅里去(意即“请让我受汤镬之刑”)②靠近,接近\n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所以木料用墨线量过就能使它更直,金属的刀剑放到磨石上去磨就会锋利。③上(车、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荆轲刺秦王》)荆轲于是上车离去,始终没有回头。④赴任 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被推举为孝廉没有去,连续被官府征召也没有到任。⑤担任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季氏将伐颛臾》)能施展才能就担任职务,不能施展才能就退下来。⑥成就 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信陵君窃符救赵》)可是我想要成就您礼贤下士的名声,所以让您的车马长久的停留在市井中。⑦完成,成功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活板》)交替着使用它,很快就可以完成。 ★举①举起,抬起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举起,抬起)《赤壁之战》译文:(到)江中挂起船帆,其余船只都依次前进。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②拿,用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拿)《赤壁之战》译文:我不能拿全东吴的土地,十万将士,来受人控制③举出,提出举类(事例)迩而见义远(举出,提出)《屈原列传译文:列举的虽是眼前事物,但是表达意思很深远。④发动,举行,实行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发动,举行)《陈涉世家》译文:现在逃跑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⑤推荐,选拔举贤以自佐。《屈原列传》译文:选拔贤良的人辅佐自己(将军向宠,)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推荐,推举)《出师表》译文:先帝称赞他有才能,因此大家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永元中,举孝廉不行(推荐,推举)《张衡传》译文:永元年间,被推荐为孝廉,没有去应荐⑥攻克,占领戍卒叫,函谷举(攻占、占领)《阿房宫赋》译文:戍边的士卒揭竿而起,函谷关被攻破⑦全,尽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全,皆)《庄暴见孟子》\n译文:全都头痛,互相转告说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尽)《鸿门宴》译文:杀人惟恐不能杀尽,处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大喜,笼归,举家庆贺。《促织》译文:(成名)特别高兴,用笼子装上提回家,全家庆贺⑧飞兔起凫〈野鸭子〉举(飞)⑨动问主人不问,客不先举(动问)《礼记曲礼》译文:主人不发问,客人不应该先发问。⑩举动荣禄密谋,全在天津阅兵之举(举动)《谭嗣同》译文:荣禄的阴谋,全在天津阅兵一举⑾复合词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举言:发言)《孔雀东南飞》译文:张嘴想对妻子说话,却抽抽咽咽话也说不成句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举事:作事情)《察今》译文:所以做事情一定要根据法令制度来进行,修订法令制度要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包举:并吞)《过秦论》译文:有(像卷席子那样卷起,像用布包一样)并吞天下,占领海内,控制全国的意图,吞并八方的野心。★绝①断绝,绝交则请早立太子,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就请求早早册立太子,来断绝秦国的奢望不如早与之绝(绝交)《赤壁之战》译文:不如趁早同他绝交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断绝)译文:楚国如果真能同齐国断绝外交关系,秦国愿意献上商于一带六百里地方。②停止,消失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停止,消失)《石钟山记》译文: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噌吰的声音象击鼓敲钟一样不停。③绝命,断气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绝命)《促织》译文:后来在井里找到他的尸体,于是怒气立刻化为悲痛,呼天喊地,悲痛欲绝。④横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劝学》译文: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⑤超越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后出师表》译文:曹操的智慧计谋,远远地超过一般人⑥极,最,非常佛印绝类弥勒(极,最,非常)《核舟记》译文:佛印非常像弥勒。\n 以为妙绝(达到极点)《口技》译文:认为表演得好极了⑦陡峭的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陡峭的)《石钟山记》译文:我单独和迈儿坐小船,来到陡峭的崖壁下面。⑧隔绝,阻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绝,阻绝)《桃花源记》译文: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写出人世隔绝的地方⑨完全,绝对,全然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完全,绝对,全然)《促织》译文:然而心力、视力、耳力都用尽了,结果还是一点蟋蟀的踪迹响声都没有。★绝,jué(1)动词①断绝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就请允许我立太子为王,来断绝秦国要挟赵国的野心。②绝交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赤壁之战》)如果能够凭借江东的军队同中原的曹操相对抗,不如及早和他绝交。③横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借助舟船的,不是善于游泳,却能横渡江河。④停,止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忽然听见醒木一拍,各种声音全都停止了。(2)形容词①达到极点以为妙绝。(《口技》)认为(这段口技)妙到了极点。②陡峭的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钟山记》)独自和儿子苏迈坐着小船来到这陡峭的岩壁之下。③隔绝的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率领着妻子儿女和同乡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3)副词①很,非常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佛印很像弥勒佛。②全然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促织》)心力、眼力、耳力都用尽了,蟋蟀的踪迹和声音全都没有。堪,kān动词①经得起,受得住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指南录〉后序》可是处境是那样危急险恶,一个接一个出现,就不是在人世间所能忍受的了。②胜任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孔雀东南飞》)连作一个小官吏的妻子都不能胜任,怎能跟县令的公子相配。\n③能够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不能回想,在敌人的祠堂前面,祭祀的香火旺盛,非常热闹。★克①肩负,引申为担当、胜任。子克家(肩负,引申为担当、胜任,克家:担当家务)《周易》②成功,完成三纳之而未克。《中山狼传》译文:装了几次都没有成功③战胜,攻破然操遂能克绍(战胜,攻破)《隆中对》译文:但是曹操能够战胜袁绍攻无不克④克制,约束克已复礼为仁(克制)《论语》译文:克制自己的欲望,使自己的言行都符合礼就是仁克已奉公(克制、约束)《后汉书》⑤能够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能够)《赤壁之战》译文:如果这件事能够成功,天下大势可以决定了。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译文:开头作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贯彻到底的大概很少。⑥限定、约定与克期俱至(限定、约定)《后汉书·钟离意传》译文:与他们约定了日期全到达(目的地)⑦通“刻”,刀刻、雕刻更克画,平斗斛度量文章(通“刻”,刀刻、雕刻)《史记李斯列传》译文:更改尺度衡器上所刻的标志,统一度量衡和文字★类,lèi(1)名词①种类世间沟壑中水凿之处,皆有植土龛岩,亦此类耳。(《雁荡山》)世上的沟壑等水流冲刷的地方,都有直立的土层或上部凹陷的岩石,也是这一类情况罢了。②事例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列传》它写的事情虽然细小,但主旨却十分重大,所举的事例虽说浅近,表现的意义却十分深远。(2)动词①类似,相似中绘殿阁,类兰若。(《促织》)中间画的宫殿楼阁一类的东西,很像是寺庙。②类推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墨子·公输》)你坚持道义,不肯杀少数人,却要去杀许多人,不能算是懂得类推事理。(3)副词。大都、大多近岁风俗尤多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训\n俭示康》)近年来风气尤其奢侈浪费,当差的人多穿上了士人的衣服,农夫穿上了丝织品做的鞋子★怜,lián(1)动词①哀怜,同情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耶?(《信陵君窃符救赵》)您纵然轻视我赵胜,抛弃我,使我投降秦国,难道你就不怜惜你的姐姐吗?②疼爱,爱惜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触龙说赵太后》)男人也疼爱他的小儿子吗?③爱戴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陈涉世家》)项燕做为楚国的将军,多次立功,爱护士兵,楚国人爱戴他。★ 弥,mí(1)动词,满,遍夜雪初霁,荠麦弥望。(《扬州慢》)一夜的大雪刚刚停止,满眼都是荠菜和野麦。(2)副词,更加,越发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论》) 奉送的越多,侵犯得就越厉害。★莫,mò(1)名词,通“暮”,晚上(“暮”的本字)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钟山记》)到了晚上,月光明亮,独自和儿子苏迈坐着小船来到这陡峭的岩壁之下。(2)代词①没有(谁)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赤壁之战》)除了刘备没有谁能够抵挡曹操的。②没有(什么)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者,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鱼我所欲也》)假如人想要得到的没有什么比生存更重要的,那么,凡是可以使人生存下去的方法有什么不能使用的呢?(3)副词①表否定,不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促织》)成名在仓促之间不知用什么办法来解救,跺着脚,急得变了脸色。②表禁止,不要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赤壁之战》)希望及早确定对策,不要采纳那些人的意见。③表测度,或许其事体莫须有。(《宋史·岳飞传》)那些事情或许有吧?★乃,nǎi(1)代词,你(们),你(们)的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意愿。(2)动词,表判断,相当于“是”无伤也,是乃仁术也。(《齐桓晋文之事》)没关系,这是仁政之道啊。(3)副词①表承接,就、便、即\n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道时令,到春天就会来临。②表时间间隔之长,才,再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估计我到了军营之中,你再进去(见项王)。③表范围,只,仅仅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史记·项羽本纪》)到了东城,(项羽身边)仅剩了二十八名骑兵。④表意外,竟然,却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可是那些见识浅薄的人竟然用斧头敲击(的方法)来寻找(石钟山得名之由),自以为找到了它的真实原因。(4)连词,表承接,于是,就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曹刿说:“那些做官的人见识短浅,不能深谋远虑。”就进入宫廷去见庄公。 读音一:nèi(1)名词①里面少时,帘内掷一纸出。(《促织》)不多会儿,帘子里面扔出一张纸。②皇宫,宫内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内法,……不敢会友。(《训俭示康》)近来士大夫家庭,就如果不是按照宫内方法制造出来的,……不敢约会亲友。③内部,常指国内、朝廷内内立法度,务耕织。(《过秦论》)内部订立法令制度,致力于农业生产。④内心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赤壁之战》现在您表面上假托服从的名义,内心却怀着犹豫不决的打算。读音二:nà,通“纳”动词①让进距关,毋内诸侯。(《鸿门宴》)把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进来。③放进内狼于囊。(《中山狼传》)把狼放进口袋里。③接纳,收容亡走赵,赵不内。(《屈原列传》)(怀王)逃到了赵国,赵国不肯收容他。④交纳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级。(《史记》)老百姓缴纳一千石粮食,就授官一级。★期,读音一:qī(1)名词①限定或约定的时间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n赶上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耽误了约定的期限。②日期,时候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梅花岭记》)谁是到时候帮助我成就(殉国)大节的人?(2)动词 ①约会与老人期,何后也?(《留侯世家》)和老年人约会,为什么落在后面?②约定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孙膑》)约定说:“晚上看到(树下)点起火就一齐放箭。”③期望,希望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察今》)好的宝剑是指望用它砍断东西,不是指望他一定是镆铘剑。读音二:jī名词。一周年,一整月。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满一年之后,即使有想要进谏的,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奇,读音一:qí(1)形容词①奇特,罕见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游褒禅山记》)前进越是困难,见到的景物也越发奇特。②特殊,不平常的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六国论》)拿事奉秦国的心思来礼待天下有特殊才能的人。③珍贵的,稀奇的里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居为奇货。(《促织》乡里那些游手好闲的年轻人捉到好的蟋蟀,就用笼子把它们养起来,当作珍奇的货物储存起来。④出人意料的(措施)(计谋)若兵来则出奇兵击之。(《失街亭》)如果魏军到来,我们就派出他们意料不到的军队来攻打它。⑤美好的,合宜的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孔雀东南飞》)现在如果违背了他的情意,恐怕这件事不太合适。(2)动词①惊异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益奇之。(《促织》)每当听到弹奏琴瑟的声音,就会按照节拍跳舞,(宫里的人)更加感到惊异了。②认为出众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张衡传》)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才能出众。读音二:jī(1)形容词,命运不好,运气不好,常“数奇”连用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史记·李将军传》认为李广老了,命运不好,不叫他与匈奴的单于对敌。\n(2)数词,表单数、零数或余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核舟记》)船从头到尾大约八分多一点,高约两个米粒左右。 ★迁①泛指迁移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迁移)《〈指南录〉后序》译文:当时元军已迫近都门外,战、守、迁都来不及安排了。②贬谪,放逐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贬谪,放逐)《琵琶行并序》译文:这天晚上,才感觉到被贬谪的味道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列传》译文:顷襄王听了很生气,把屈原放逐出去。③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安帝雅(素常)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调动官职)《张衡传》译文:汉安帝常听说张衡精通天文、历法等术数方面的学问,就派官府专车,特地召请(张衡)任命他为郎 中,后又升为太史令④复合词迁灭: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灭亡)《六国论》译文:齐国并没有贿赂秦国,(可是)终于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请,qǐng(1)动词①请求。请人做某事。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廉颇蔺相如列传》)我听说赵王喜欢音乐,请你弹瑟吧。②请人允许自己做某事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石壕吏》)我老太婆虽然年老力衰了,还是请允许我跟你们连夜回去。③谒见,问候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听说这个人,就前去问候他,想要送他厚礼,他不肯接受。④邀请,约请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信陵君窃符救赵》)就邀请门客,准备了百余辆兵车,想率领着门客前去与秦军拼命。⑤请教,请示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五人墓碑记》)之后又以苏州百姓作乱为名向朝廷请示。⑥说情文嬴请三帅。(《殽之战》)文嬴为三个被俘的秦军将领说情。(2)副词,表示尊敬,不翻译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廉颇蔺相如列传》)五步之内,我要用我颈上的血溅在您的身上。★穷,qióng(1)形容词①处境困难,环境险恶穷饿无聊,追购又急。(《〈指南录〉后序》)\n处境险恶,饥饿无所依靠,敌人悬赏追捕的又很紧迫。②不得志,不显贵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在不得志的时候,则更加坚强,不放弃自己高远的志向。③贫困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鱼我所欲也》)(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供养,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我的恩德吗?(2)动词①终了,穷尽,用尽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用尽我毕生的时光来治疗病梅啊!②寻到尽头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又向前走,想要走到那桃花林的尽头。★去,qù(1)动词①离开欲呼张良与俱去。(《鸿门宴》)想要叫张良和他一同离开。②距离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赤壁之战》)距离曹军二里多时,同时点起火来。③除掉,去掉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替汉室除去贼,清除污秽。④前往,到……去僧富者不能去,而贫者至焉。(《为学》)富和尚不能前往,穷和尚却到了那里。⑤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那舞榭歌台等昔日的豪华景象和英雄业绩全都被风雨吹打掉了。(2)形容词,过去的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琵琶行》)我自从去年离开京城,被贬官到浔阳,疾病缠身。★劝,quàn动词①劝勉,勉励果行,国人皆劝。(《勾践灭吴》)正式出征的那一天,国内的百姓都互相勉励。 ②劝说,劝告时周瑜受使至番阳,肃劝权召瑜还。(《赤壁之战》)当时周瑜接受使命到番阳去了,鲁肃劝孙权召周瑜回来。 ★却①退,退后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退,退后)《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蔺相如于是握着璧后退几步,靠殿柱站着却坐促弦弦转急。《琵琶行》\n译文:又退后坐下拨弦索,拨得更急②使---退,击退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使---退,击退)《六国论》译文: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过秦论》译文:秦始皇就派大将军蒙恬在北方筑起长城守卫边防,击退匈奴七百多里。 ③拒绝,推却却之为不恭(拒绝,推却)《孟子》④回头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回头)《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译文:回头再看看老伴和孩子,哪还有一丝的忧伤?⑤去掉、消除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去掉、消除)《咏田家》⑥表轻微转折,还,且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还,且)《夜雨寄北》译文:什么时候才能够与您在家中西窗下面一起剪烛长谈,且又说起我独居巴山的旅馆中面对夜雨的情景。⑦但是、可是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但是、可是)《漫书五首》唐·司空图译文:渐行渐远,逢人交谈,口音越来越不同。这时又听到一声莺啼,恰似家乡山中鸟鸣,备感亲切,但是这时又怨恨莺声不该勾起自己的乡思。★如,rú(1)动词①往,到……去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屈原列传》)就和齐国绝交了,派使者到秦国去接受土地。②顺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赤壁之战》)万一遇到不顺心的情况,就回来找我。③如同,好像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桃花源记》)(桃花源中的)男女穿着都和外面人一样。④及,赶上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鸿门宴》)沛公默然了,说:“本来就赶不上他啊。”⑤按照先生如其指,内狼于囊。(《中山狼传》)东郭先生依照老丈的意思,把狼装进袋子里。(2)连词①表假设,假如,如果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您如果知道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您的百姓比邻国多了。②表选择,或者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遇到祭祀,或者诸侯会盟,我愿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4)助词,形容词词尾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尽心》)\n君子拉开弓不放箭,作出跃跃欲试★若①动词,像,好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如,似,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译文:只要四海之内存在知心的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像近邻一样。若明若暗②动词,及,比得上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徐公不如你漂亮啊。③代词,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你们的”。若入前为寿(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也表示复数,你们)《鸿门宴》译文:你进去上前祝酒若毒之乎?《捕蛇者说》译文:你怨恨捕蛇这项差事吗?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译文: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④代词,他,他的孔子生不知其父,若母匿(隐瞒)之。《论衡》译文:孔子生下来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他的母亲隐瞒了。⑤指示代词,这,这样,如此以若所为,求若所欲。《齐桓晋文之事》译文:以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⑥连词,表假设,“如果”“假如”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铜仙人辞汉歌》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假如,如果)《活板》译文:如果只印刷三两本,不能算是简便⑦连词,表选择,或,或者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译文:带一万人或者一个州郡投降的人,风万户侯。⑧连词,至,至于。若夫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若夫:用在一段话开头,用以引起下文,有“象那---”“至于说到---”的意思)《岳阳楼记》译文:像那连绵的阴雨下个不断连续许多日子不放晴⑨复合词若何:怎么办,怎么样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殽之战》译文:让他们回到秦国去受刑,以满足秦穆公的心愿,怎么样?若……何 “对……怎么办”“对……怎么样”★善,shàn(1)形容词①好的,善良的咨诹善道,察纳雅言。(《出师表》)征求询问好的道理,考察采纳正确的意见。 ②好晋鄙听,大善;不听,可使击之。(《信陵君窃符救赵》晋鄙如果听从,很好;如果不听从,可以让(朱亥)击杀他。\n③友好的,亲善的不如因而善遇之。(《鸿门宴》)不如借这个机会好好的对待他。(2)名词①好人,好事,好的行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积累善行,成为美德,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②好的方法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谋攻》)不必作战就使对方的军队屈服,这是高明中最高明的办法。(3)动词①交好,亲善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楚军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一向与留侯张良交好。②长于,善于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京城里有(一个)善于表演口技的人。③做好,处理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工匠想要做好他的工作,一定先使他的工具锋利。④喜欢,羡慕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羡慕世间万物遇到了大好时节,感叹我的生命已经快要走到尽头。⑤通“缮”,修治,引申为擦拭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庖丁解牛》因此感到心满意足,把刀子擦拭干净,收藏起来。(4)表示应答之词。王曰:“善!”(《邹忌讽齐王纳谏》)齐威王说:“很好!”★少,读音一:shǎo(1)形容词,数量少,不多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论积贮疏》)生产(粮食)的人很少,而浪费(粮食)的人却很多,天下的财产怎能不枯竭呢?(2)动词①缺少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想在今天兄弟们登高的时候,每个人身上都插上茱萸,却少了我一个人。②削减,减少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贾谊《治安策》)想要使天下政治安定,不如多封一些诸侯国,以削弱他们的力量。③瞧不起,轻视议者以此少之。(《晋书·陈寿传》)评论的人因此瞧不起他。 (3)名词,少数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你坚持道义,不肯杀少数人,却要去杀许多人,不能算是懂得类推事理。读音二:shào(1)名词,青年,少年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兰亭集序》)众多名流贤者都来到这里,老老少少全聚集在一起。\n(2)形容词①年少,年轻衡少善属文。(《张衡传》)张衡年轻的时候就善于写文章。②小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触龙说赵太后》)我的儿子舒祺,年龄最小,没有出息。读音三:shāo副词,表程度,稍微,略微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五人墓碑记》)被砍下的首级挂在城门上,脸色一点也没有改变。 ★涉①动词,趟水过河江(长江)与夏(夏水)之不可涉。《楚辞哀郢》译文:长江和夏水不能够渡过。②乘舟渡水楚人有涉江者(乘舟渡水;引申为渡过)《刻舟求剑》③进入,到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进入,到)《赤壁之战》译文:驱赶着中原的士兵很远地进入江南的多水地带,④经历,经过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东(经历,经过)《报任安书》译文:现在您蒙受意想不到的罪祸,再过一月,临近十二月⑤漫步,散步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归去来兮辞》译文:天天在园子里散步自成乐趣,尽管设有园门却常常闭关。⑥阅览,涉猎:泛览群书而不一定求其精幼而读书,好《楚辞》;诸子及经史多所涉猎。《复庵记》译文:(他)自幼读书,爱好《楚辞》;诸子百家的学说以及经书史书涉猎得也很多。★胜,读音一:shèng(1)名词,胜利此五者,知胜之道也。(《谋攻》)这五条,就是预知胜利的方法。(2)动词,战胜,取胜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六国论》)六国和秦都是诸侯国,他们的实力比秦国弱,还有不用贿赂就可以战胜秦国的趋势。 (3)形容词①优美的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我看那岳州的优美景色,全在一个洞庭湖上。③盛大的童子何知,躬逢胜饯。(《滕王阁序》我年少无知,却荣幸地亲逢这盛大的宴会。读音二:shēng(1)动词,禁得住,忍得住\n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鸿门宴》)沛公经不起多喝酒,不能亲自来告辞。(2)副词,尽,完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寡人之于国也》)如果按照一定的季节进入山林砍伐树木,木材也就用不尽了。★识读音一:shí①知道,懂得不识有诸?《齐桓晋文之事》译文: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识众寡之用者胜。《孙子》译文:懂得根据兵力多寡而恰当配备使用的胜②认识相逢何必曾相识(认识)《琵琶行》译文:碰在一起啊,从前不认识那又何妨!③识别,辨识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孔雀东南飞》译文:兰芝熟悉府吏的马叫声,轻步快跑去迎接他④赏识素为李裕德识拔。《旧唐书》译文:一向被李裕德赏识提拔。⑤知识,见识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问说》译文:不学习钻研不可能发现疑难,不提问请教不能使知识广博。读音二:zhì通“志”①名词,标记,记号。公拆袄,出珠授之,封识宛然。《记王忠肃公翱事》译文:王翱拆开上衣,拿出大珠子交给他们,(只见)原来封好的记号依然是那样。②动词,记住。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记住)《石钟山记》译文:我因而笑着对迈儿说:“你记住了吗?”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译文:口里不说而心里记住它,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疲倦,这三个优点中,哪一样我能有呢!”★使,shǐ(1)动词①命令,派遣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原列传》)怀王命令屈原制定宪法。②叫,让 试使斗而才。(《促织》)试着让它(同别的蟋蟀)咬斗,结果获胜。③主使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五人墓碑记》)这时凭着大中丞的身分作苏州巡抚的是魏忠贤的心腹,逮捕周顺昌先生的事就是由他主使的。④使唤人皆得以隶使之。(《五人墓碑记》)\n人人都能够像使唤奴仆一样使唤他。⑤致使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阿房宫赋》致使天下的人,口里不敢说,心中却充满了愤怒。⑥出使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廉颇蔺相如列传》您实在找不到人的话,我愿意捧着宝玉前去出使。(2)名词①使命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荆轲刺秦王》希望您稍微宽容他一下,让他在您的面前完成他的使命。②古代官名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我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③使者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廉颇蔺相如列传》)您派一个使臣到赵国,赵国立刻(派人)捧着宝玉来了。(3)连词,假使,如果使人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鱼我所欲也》)假使人们所憎恶的没有比死亡更可怕的,那么,一切能够用来逃避祸患的手段还有什么不能采用的呢?★是,shì(1)形容词,正确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实际上我走上迷途并不太远,已经觉悟到现在退隐是正确的而以前的做法是错误的了。(2)动词①认为……正确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问说》)认为自己正确,别人错误,这是世俗人的共同的毛病。②是,表判断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问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要说魏晋了代词,这,这个,这样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钟山记》)然而这种说法,我更加怀疑。(4)助词,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冉求!这恐怕该责怪你吧? ★适①动词,到……去,引申为归向。誓将去女(汝),适彼乐土。《硕鼠》译文:发誓从此离开你,到那理想新乐土。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到……去)《石钟山记》译文:我从齐安乘船到临汝去②动词,女子出嫁\n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女子出嫁)《孔雀东南飞》译文:(我们)贫贱人家,有了这个女儿,她刚出嫁不久就被休回娘家③动词,适合,适应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适合)《孔雀东南飞》译文:怎么处理要适合哥哥的心意,哪敢自己随便作主呢?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译文:从小没有投合世俗的气质,性格本来爱好山野。④动词,舒适,满足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登乐游原》译文:临近傍晚时分,觉得心情不太舒畅;驾车登上乐游原⑤副词,恰好从上观之适与地平(恰好)《雁荡山》译文:从上面观察,(山谷里的山峰峰顶却又)恰好跟周围山地一样高⑥副词,刚刚,刚才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孔雀东南飞》译文:刚才接到太守的信,明天来迎娶你读音二:zhé同“谪”,动词,被流放或被贬职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同“谪”,被流放)《陈涉世家》译文:征调贫苦平民九百人流放戍守渔阳读音三:dí名词,同“嫡”,指正妻,也指正妻所生的长子。仲不为道,杀适立庶。《左传》译文:襄仲不做合乎道义的事,杀死嫡子册立庶子。★书,shū(1)动词。书写,记载。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回头叫赵国御史写道。(2)名词①文字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士兵买鱼烧煮来吃,见到鱼肚子里的字条,本来就已经觉得很奇怪了。②书信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石壕吏》) 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最近打仗死了。 ③文书,名册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征兵的名册一卷又一卷,每一卷都有父亲的名字。④书籍家贫,无以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我家贫困,没有办法买到书来看。⑤特指《尚书》,也可泛指一切经书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五人墓碑记》然而这五个人生在民间,平时也没有受到诗书的教导。★孰,shú(1)动词①煮熟\n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晋灵公不君》)厨师炖熊掌未熟,便被杀掉了。②成熟 寒暑易节,而五谷以时孰。(《荀子·富国》)冷热适合节气,五谷就会按照时令成熟。(2)形容词,仔细,周详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廉颇蔺相如列传》希望您和您的群臣仔细商量这件事。(3)疑问代词,谁、什么、哪一个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师说》)人不是生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呢?★属读音一:shǔ①类忠之属也,可以一战(类)《曹刿论战》译文: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过秦论》译文: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这一类人替他们谋划②等,辈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译文:不然的话,你们都将被他所俘虏!③隶属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隶属)《琵琶行》译文:十三岁就学会了弹琵琶的技艺,名字登记在教坊的第一部里。④系、是查明属实,事属可行(系、是)⑤掌管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掌管)《扁鹊见蔡桓公》译文:病在骨髓里,那是司命所掌管的读音二:zhǔ①连接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三峡》译文:常有猿猴在高处长声鸣叫,声音连续不断,异常凄厉②跟随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史记项羽本纪》译文:项羽渡过淮河,能跟上项羽的骑兵只有一百多人了。③连缀,撰写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连缀,撰写)《张衡传》译文:张衡年轻时就善于写文章,到西汉故都长安及其附近地区考察、学习④嘱托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岳阳楼记》译文: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⑤委托,交付以兵属蒙恬。《史记·李斯列传》\n译文:把兵权交托给蒙恬⑥表巧合。适逢,刚巧,恰好。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山中》⑦适才,刚刚。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史记·留侯世家》译文:天下刚刚安定下来,为什么又要谋反呢?★数读音一:shù①数目,数量众数虽多,甚未足畏(数目,数量)《赤壁之战》译文:人数虽多,也很不值得畏惧。②算术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算术)《周礼》③法则、规律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法则、规律)《天论译文:天的运行有一定的规律,地的滋育万物有一定的法则④命运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命运)《六国论》译文: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道理,假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判断(出高低来)呢。⑤技艺、方术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技艺、方术)《孟子·学弈》译文:下棋作为一种技艺,是一种小技艺,但不专心学,是学不会的。⑥几,几个,表示不确切的数目。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几,几个)《促织》译文:每摊派一只蟋蟀,就常常使好几户人家破产。读音二:shǔ①点数,计算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计算)《赤壁之战》译文:刘表组建的水军,大小战船甚至用千位数计算②列举罪状,加以斥责数吕师孟叔侄为逆(列举)《〈指南录〉后序》译文:谴责吕师孟叔侄的叛国罪行读音三:、shuò副词,屡次。范增数目项王(屡次)《鸿门宴》译文:范增多次使眼色给项羽读音四:cù形容词,密,与“疏”相对。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译文:如果细密的鱼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光★率:shuài(1)动词①率领,带领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过秦论》)率领着疲惫的士兵,带领着几百人的队伍,转过身来攻打秦朝。\n②遵循,沿着其不率教者常有一二。(《治平篇》)其中不听从教导的常有一两个。(2)副词①表约略或测度。大约、大概、大都、大体。有时“大率”连用。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须取无茎叶时采。(《采草药》)大致说来,用根的草药,如果有隔年的老根,必须选择没有茎叶的时候采摘。②表范围,一律、都、全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六国论》有人说:“六国相继灭亡了,都是因为贿赂秦国吗?”★说,读音一:shūo(1)动词①说明,解释欲遍布之,恐不可户说,辄以是疏先焉。(《甘薯疏序》)想要广泛传播这种做法,又恐怕不能挨家挨户去解说,就先用这篇疏来倡导一下吧。②讲,谈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琵琶行》低头随手不停地弹奏,(好像要)说完那心中无限(伤心的)往事。(2)名词①说法,言论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这种说法,人们常常怀疑。②文体的一种,侧重议论。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因此写了这篇“说”,以便让考察民情的官吏能读到它。读音二:shùi(1)动词,劝说,说服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鸿门宴》有个浅陋无知的小人劝我说:“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进来。”读音三:yuè,通“悦”,喜欢,高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学习并时常复习,不也是很高兴的事情吗★私①私人的,自已的,与"公"相对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私人的,自已的,与"公"相对)《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先顾国家的安危,而后考虑个人的恩怨啊。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赤壁之战》译文:子布、元表等人只顾妻子儿女,夹杂着个人的打算②不公开的,私下,私自,偷偷的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私下,私密地)《鸿门宴》译文:项伯就连夜骑马赶到刘邦军中,私下会见了张良③私交,秘密的活动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私交、秘密的活动)《史记》\n译文:项王就怀疑范增私通汉军,渐渐剥夺他的权力④私利、私事丹不忍以已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私利、私事)《荆轲刺秦王》译文: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私事(仇),却伤害长者的心⑤偏爱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我的妻子赞美我,是因为偏爱我★素,sù(1)名词①白色的生绢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孔雀东南飞》十三岁就能织白绸子,十四岁就学习裁衣服。②白色的衣服,丧服流血五步,天下缟素。(《唐雎不辱使命》)流血到五步之远,使天下人都穿白色的丧服。③平常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楚军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平时与留侯张良交好。(2)形容词①白色的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三峡》到了春冬季节,那雪白的激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②朴素的,不加修饰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训俭示康》)大家都把奢侈浪费当作光荣,我心里却单单把节俭朴素看作美德。③没有文采的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殽之战》)秦穆公穿着没有文采的衣服在郊外驻扎,面对着被放回来的将士痛哭。(3)副词①表情态,空,白白地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伐檀》)那些正人君子啊,可不是白白吃饭的啊。②表时间,从来、一向、平素、素来且相如素贱人。(《廉颇蔺相如列传》)况且蔺相如本来就是地位低下的人。★汤读音一:tāng①名词,热水,开水臣请就汤镬(热水,开水)《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我愿意受汤镬之刑②名词,汤药臣侍汤药,未曾废离(汤药)《陈情表》译文: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她。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三国志》译文:他治病时,配制汤药不过用几味药③食物加水煮熟后的汁液,菜汤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新嫁娘》\n④殷商的建立者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五蠹》译文:近古时代,夏桀和商纣残暴淫乱,商汤和周武王起兵讨伐。读音二:shāng复合词,汤汤:大水急流的样子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汤汤:大水急流的样子)《岳阳楼记》译文:水势浩大,无边无际读音三:tàng疾在腠里,汤熨之所及也(同"烫",用热水焐)《扁鹊见蔡桓公》译文:小病在皮肤的纹理中,是汤熨的力量能达到部位★涕,tì(1)名词,眼泪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捕蛇者说》)姓蒋的人非常悲痛,眼泪汪汪地说。(2)动词,流眼泪,哭泣儿涕而去。(《促织》)儿子哭着走开了。★徒①步行,徒步班白者多以徒行(步行)《韩非子》译文:头发花白的老者大多步行舍车而徒。《周易》 译文:丢掉车步行②步兵帅徒以往。《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译文:率领步兵赶过去③同一类人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同伙,一类人)《师说》译文:郯子这一类人,他们的品德才能当然赶不上孔子。④门人、弟子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门人、弟子)《齐桓晋文之事》译文:孔子的弟子中没有谈论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因此后世失传了。⑤指服劳役的犯人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指服劳役的犯人)译文:高祖以泗水亭长的身份为官府送服劳役的犯人去郦山⑥空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脚),以头抢地尔。《唐雎不辱使命》译文:普通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赤着脚,用头撞地罢了⑦徒然,白白地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徒然,白白地)《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恐怕秦国的那些城池得不到手,白白地受欺骗⑧只,仅仅徒以吾两人在也(只,仅仅)《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只是因为有我们两人在。⑨复合词,徒属:所属的人\n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徒属:所属的人)《陈涉世家》译文:召集并号令所属的人说:“你们碰到了大雨,都已经误了朝廷规定的期限★亡,读音一:wáng(1)动词①逃亡,逃跑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现在逃亡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②失去,丢失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过秦论》)秦国没有丢失一支箭、一个箭头,而天下的诸侯已经疲惫不堪了。③灭亡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六国论》)所以燕国虽然是小国,却是后来才灭亡的,这就是用武力(抗秦)的效果啊。④死亡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赤壁之战》现在刘表刚刚死去,两个儿子不和。读音二:wú动词,通“无”,没有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论积贮疏》)生产有时间的限制,而使用却没有限度,那么物资一定会匮乏。★王,读音一:wáng名词①天子,帝王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五蠹》)现在想用以前帝王的政策法令治理当代的百姓,都是守株待兔一类。②一国的君主,皇帝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捕蛇者说》)当初,太医奉皇帝的命令征集这种蛇,每年征收两条。③封建时候的最高爵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陈涉世家》)那些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吗? ④战国时期,诸侯多僭称“王”。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庄暴见孟子》我被齐王召见,齐王把他喜好音乐的事情告诉我。读音二:wàng动词,称王。指统治天下沛公欲王关中。(《鸿门宴》)沛公想在关中称王。 ★望,wàng(1)动词①向远处看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下去看看那些车辙,又登上车,扶着扶手远远地瞭望齐军。②盼望,期望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日夜盼望着您的到来,怎敢反叛呢?③临近并、汾乔木,望秋先陨。(《采草药》)并州汾州一带的乔木,临近秋天就先落叶了。(2)名词①希望,打算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三十天(您)没有回来,就请允许我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国要挟的念头。\n②名望,声望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送东阳马生序》)老前辈德高望重,学生多得挤满了他的书房。③农历的每月十五日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我还记得周蓼洲先生被捕,是在丁卯年三月的十五日那天。★恶读音一:è①罪恶,不良行为,与“善”相对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指南录〉后序》译文:不幸的是先有叛将吕师孟与我结仇②坏人,恶人元恶(首恶分子)不待教而诛。《荀子》译文:无凶首恶,不需教育而马上杀掉③丑,与“美”相对状貌甚恶。《史记》④坏,不好的廉君宣恶言(坏,不好的)《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廉颇散布恶言恶语⑤险恶,凶狠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指南录〉后序》译文:可是处境是那样险恶,而且层出不穷,(实在)不是人所能忍受得了的。读音二:wù①厌恶,不喜欢所恶有甚于死也。《鱼我所欲也》译文:厌恶的东西还有比死亡更厉害的②嫉妒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嫉妒)《赤壁之战》译文:刘表妒忌他的才能而不能重用(他)③中伤苏秦相燕,人恶之燕王。《狱中上梁王书》译文:苏秦做燕相时,有人向燕王说他坏话④耻羞恶之心人皆有之。《孟子》译文:羞耻心,人人都有读音三wū①疑问代词,哪里,怎么以小易大,彼恶知之(怎么,哪)《齐桓晋文之事》译文:以小换大,他们怎么知道其中的意思呢?恶乎:从哪里,在哪里学恶乎始,恶乎终?《劝学》译文:学习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终结?②叹词恶,是何言?《孟子》\n译文:唉!这是什么话★微①精妙,深奥微言大义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屈原列传》译文:他的文章简约,语言精妙,他的志趣高洁,行为正直。②轻微,微小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轻微,微小)《隆中对》译文:曹操与袁绍相比,名声小,兵力少动刀甚微,騞然已解,如土委地。(轻微,轻)《庖丁解牛》译文:动起刀来非常轻,豁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解开了,就象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样。③如果没有,如果不是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译文: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荆轲刺秦王》译文: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④旧指地位卑微,低下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之微,先民询之。《问说》译文:因此,狂妄的普通人的话,圣人(也)采纳它,地位低微的樵夫,古圣先王(也)询问他⑤衰败,衰微自秦孝公以来,周室卑微,诸侯相兼。《史记》译文:自从秦孝公以来,东周王室衰落了。诸侯各国互相兼并⑥隐蔽,藏匿(白公奔山而缢,)其徒微之。《左传》译文:(胜逃到了山上吊死了,)他的部下把尸体藏了起来⑦表程度,稍微,微微,略微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稍微,略微)《核舟记》译文:苏东坡露出右脚,黄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着身子⑧暗暗的,隐约的侯生下见其客朱亥,睥睨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偷偷地,悄悄地)《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侯生从车上下来,会见他的朋友朱亥,一副目中无人的样子,故意长时间站着跟他的朋友谈话。暗中观察公子。⑨复合词,微行:变换服装出行。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左忠毅公逸事》译文:,(他)带着几个骑马的卫士,打扮成平民出去访察,进入一座古庙微茫:景象模糊不清,渺茫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译文:大海波涛渺茫确实不易寻求★悉,xī(1)动词①尽其所有,总计\n悉吾村精技击者不过百人。(《冯婉贞》)总共我们村里精通武术的也不超过一百人。②详尽地叙述书不能悉意,略陈固陋。(《报任安书》)(这封)书信不能完全表达我的意思,只是大略陈述一下我短浅的见识。(2)形容词,详尽,全面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论积贮疏》)古代君王治理天下,是最精细最全面的。(3)副词,表范围,却、全部、完全怀王乃悉发国中兵。(《屈原列传》)怀王就全部调发国内的军队。★相读音一:xiàng①名词,容貌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容貌,貌相)《孔雀东南飞》译文:我已经没有做高官、享厚禄的命相,幸亏还能娶到这个(贤慧能干)的妻子②名词,泛指物体的外貌月相/金相③名词,官名,指宰相,丞相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宰相,丞相,相国)《赤壁之战》译文:曹操虽然在名义上是汉朝丞相,其实是汉朝的奸贼④名词,古代主持礼仪的官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古代主持礼仪的官)《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译文:祭祀的事,或者和外国盟会,我愿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个小司仪⑤动词,观察,审察大丈夫相时而动。《红楼梦》⑥动词,辅助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帮助,辅助)《游褒禅山记》译文: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帮助读音二:xiāng①副词,表示彼此,互相茕茕孑立,形影相吊。《陈情表》译文:孤孤单单地自己生活,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互相)《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两人终于和好,成为誓同生死的朋友②代词,偏指一方,有指称接受动作一方的作用便可白公姥,及时相(我)遣归。《孔雀东南飞》译文:(你)现在就可以去禀告婆婆,趁早把我遣送回娘家。杂然相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代词)《愚公移山》译文: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③复合词,相与:一起于是舍人相与谏曰(相与:一起)《廉颇蔺相如列传》\n译文:于是他的门客一起劝谏相如说相得:相投合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相得:相投合)《王忠肃公翱事》译文:这个人也很守法,与王翱相处很好。相应:合适便利在此月,六合正相应(相应、合适)《孔雀东南飞》译文:婚期定在这个月内就很吉利,年、月、日的干支都相适合★谢①道歉,谢罪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道歉,认错)《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秦王怕他撞坏宝玉,就向他道歉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译文:明天你不能不早些来亲自向项王谢罪。②推辞,谢绝阿母谢媒人(推辞,谢绝)《孔雀东南飞》译文:刘母谢绝媒人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孙膑》译文:齐威王想任命孙膑为将,孙膑婉言推辞③辞去,辞别乃令张良留谢(辞别)《鸿门宴》译文:就叫张良留下(向项羽)辞别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辞别)《孔雀东南飞》译文:记得那一年冬末,我辞别娘家嫁到你府上④感谢哙拜谢,起,立而饮之(感谢)《鸿门宴》译文:樊哙拜谢,立起,站着(一口气)把酒渴了⑤告诉,劝告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告诉)《孔雀东南飞》译文:多多劝告后世的人,把这件事作为教训,千万不要忘记啊⑥请问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否"(请问)《陌上桑》译文:太守问罗敷,“愿意一起坐车吗?”⑦凋谢,衰亡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凋落)《芙蕖》等到荷花凋谢以后,也可以算是对得住主人了。★信,读音一:xìn(1)形容词①言语真实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真实的语言不华美,华美的语言不真实。②引申为诚实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祭祀时用的牛羊猪和玉器丝绸,不敢向神虚报,一定要诚实。③可靠的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n可靠的臣子率领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着来往的行人。(2)名词 ①信用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曹刿论战》)小的信用不能取得神的信任,神是不会保佑你的 ②信物,凭据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荆轲刺秦王》如果前往却没有什么信物,那么就不能接近秦王③使者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孔雀东南飞》)你马上去回绝那位信使(这里指媒人),我们慢慢地再说这件事吧。④音讯,消息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祭妹文》)大概是说我在京城考中进士,信使来报信早晚之类的事情。(3)动词 ①相信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怀王贪心,相信了张仪的话,就和齐国绝交了。②信任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屈原列传》)疏远了屈原而信任上官大夫、令尹子兰。③守信用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指南录〉后序》)就径直上前怒骂敌军统帅不讲信用,列举吕师孟叔侄叛逆的罪状。(4)副词①表肯定,确实,实在,果真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海上来客谈论瀛洲,(大海)烟波浩渺,实在难以找到。②表不确实,随意,随便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琵琶行低头随手连续的弹奏着,好像要把心中所有的事情都诉说出来。读音二:shēn,通“伸”。动词①伸张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我没有衡量自己的德行,估计自己的力量,想要在天下人面前伸张正义。②伸出狼欣然从之,信足先生。(《中山狼传》)狼高兴的听从了他的话,把脚伸给了东郭先生。★兴,读音一:xīng动词①起,起床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诗经·卫风·氓》)早起晚睡,没有一天不是这样。②起,掀起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赤壁赋》清风轻轻吹来,江面上静静的,连波纹也不起③发生,产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n积累泥土成为高山,风雨就会在那里产生。④兴起,兴盛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大楚兴盛,陈胜称王。⑤使……兴盛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屈原列传》)他思念国君,振兴楚国,想要挽救危局使国家富强起来的意愿,在一篇文章中多次表露出来。⑥复兴中兴机会,庶几在此。(《指南录后序》)复兴国家的机会,大概就在此一举了。⑦兴办,举办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过了第二年,政事通畅,百姓和乐,所有荒废的事情都重新行办起来了。⑧发动,调动遂发命,遽兴姜戎。(《殽之战》)于是发布命令,立刻调动姜戎的军队。读音二:xìng名词,兴趣,兴致遇游僧澄源至,兴甚勇。(徐宏祖《游黄山记》赶上云游和尚澄源到来,(游玩的)兴致很浓。 ★行读音一:xíng①动词,步(慢走),趋(快走)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行走)译文: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那么其中必定有一个人可以做我的老师。②动词,运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译文:日月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③动词,经,历行年七十,而犹有婴儿之色。《庄子》译文:活了七十岁还有婴儿一样的面容④动词,去,离开;前往赵王畏秦,欲毋行(去,离开;前往)《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赵王害怕秦国,想不去。⑤动词,实行,施行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师说》译文:我赞许他能实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道理,特别写了这篇《师说》来赠给他。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实行;做)《赤壁之战》译文:这几项都是用兵的禁忌,而曹操却都贸然实行。⑥动词,行酒,给客人斟酒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训俭示康》译文:客人来了未尝不摆设酒席,有时斟酒三次,有时斟五次,最多不超过七次就不斟了。⑦名词,行为,品行\n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行为,品行)《劝学》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多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⑧名词,古诗的一种体裁例白居易的《琵琶行》⑨名词,动作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译文: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⑩副词,将,将要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将,将要)译文:将要被别人所吞并,怎么值得托身呢?读音二:háng①名词,道路遵彼微行。《诗经》译文:沿着那条小路②名词,行列,队伍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行列,队伍)《出师表》译文:一定能使队伍团结协作,将士才干高的差的、队伍强的,都能够得到合理的安排③名词,古代兵制。二十五人为一行。④名词,职业石秀笑道:“还未改本行。”《水浒》⑤名词,买卖交易的处所。商行/货行⑥名词,辈分汉天子,吾丈人行也。《汉书》译文:汉朝的皇帝,是我的老人一辈的。⑦量词,行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孔雀东南飞》译文:(兰芝说完)出门登上车子离去了,眼泪不停地簌簌落下。⑧复合词,行伍:古代军队编制,五人为“伍”,二十五人为“行”,故以“行伍”泛指军队。蹑足行伍之间,而崛起于阡陌之中。《过秦论》译文:他出身于军队之中,却在田野里突然起义 ★幸,xìng(1)动词 ①宠幸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鸿门宴》)现在进关了,不贪取财物,不宠幸妇女,这说明他的志向不小。 ②皇帝到某处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宫女们)长久的站立着,远远地凝望着,盼望着皇帝的驾临。 ③希望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孔雀东南飞》希望你多方面打听打听,我们不好就答应你。\n(2)形容词,幸运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捕蛇者说》)那么我干这差事的不幸,远远不如恢复我的赋税的不幸那么严重。 (3)副词,侥幸、幸亏、幸而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鸿门宴》)现在情况紧急,所以幸亏他来告诉我。★修①动词,修建,建造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修建,修造)《岳阳楼记》译文: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来的规模②动词,治理,整治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修理,整治)《过秦论》译文:在国内建立法律制度,致力于耕种纺织,修造防守进攻的武器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隆中对》译文:对外跟孙权结成联盟,对内治理国家政治③动词,修养臣修身洁行数十年(修养)修身:修养身心《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我几十年来修养品德,纯洁操守④动词,修订,修改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修订,修改)译文:讨论制定法令制度并在朝廷上加以修改⑤动词,编纂,编写孙膑膑脚,兵法修列。《报任安书》译文:孙膑被截去膝盖骨,《兵法》才撰写出来⑥动词,学习,研究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学习,研究)《五蠹》译文:因此圣人不要求学习古代,不取法所谓永久适用的制度⑦动词,整饬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为什么这样呢?为的尊重(你们)大国的威严以表示敬意啊⑧形容词,长,高邹忌修八尺有余(长,高)《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邹忌身高八尺多⑨美好恐修名之不立(美好)《离骚》译文:我觉得自己的老境将要渐渐到来,只担心美好的名声来不及树立 ★徐,xú(1)形容词,迟缓不徐不疾。(《庄子·天道》)不快不慢。 (2)副词,慢慢地,缓缓地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促织》)于是在乱草中侧耳细听,慢慢行走,好像在寻找\n细针或小草一样。 ★许,xǔ(1)动词①答应,听从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列如传》衡量这两个办法,宁肯答应让秦国承担理亏的责任。 ②赞同,赞成杂然相许。(《愚公移山》)(大家)纷纷表示赞同。③相信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诸葛亮)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当时没有人相信他。④期望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书愤》要做塞上长城只能是空自期许,(壮志未酬,)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双鬓已先斑白。(2)名词,地方,处所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3)数词,表示不定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核舟记》船从头到尾长约八分多一点,高大约有二分左右。(4)代词,这,这样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问它怎么能够这样清澈,是因为源头有活水不断地流来。读音二:hǔ,象声词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口技》)(众人)拉塌(燃烧着的)房子时喊口号的声音,抢夺东西的声音,泼水的声音:一切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不有的。 ★阳,yáng(1)名词 ①太阳,阳光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夕阳照着绿树青草,那普通的街巷,人们传说就是宋武帝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②山的南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而得名的。③古代哲学概念,阴的对立面 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察今》)所以查看房屋下面太阳或月亮照射的影子,就能知道太阳月亮的运行,阴阳的变化。(2)形容词①凸起的,刻印时,线条凸起为阳文②通“佯”,假装二子心计,公无从办……皆阳应曰……(《记王忠肃公翱事》)(太监的)两个侄子心里盘算,忠肃公无法办到……就假装答应说…… ★要读音一:yào①形容词,重要增减要语,奉行者莫辨也(重要,简要)《狱中杂记》\n译文:增加或删节那些重要的语句,奉命执行的人没有谁能分辨真假。②形容词,险要筑石寨土堡于要隘(险要)译文:村民们在险要的地方筑起石墙、土堡垒等防御工事。北收要害之郡。《过秦论》译文:向北收取了险要的城池和地区。③形容词,简要,切要可谓要言不烦也。《三国志》译文:可以说是(说话行文)简明扼要。④动词,希望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为(希望)⑤动词,符合,适合 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符合,适合)《察今》译文:凡是先王的法令制度,是适应当时的需要的。⑥动词,总结,概括要之,治平之久,天地不能不生人(总括、概括)《治平篇》译文:总之,社会长治久安,天地不能不增加人口⑦名词,要点、关键要在安国家,利人民(要点、关键)《盐铁论》译文:关键在于安定国家,利于人民读音二:yāo ①名词,腰昔者先君灵王好小要,楚士约实。《战国策 齐人有冯谖》译文:从前,楚灵王喜欢细腰女子,楚国的人便少吃饭②动词,同"邀",邀请张良出,要项伯(同"邀",邀请)《鸿门宴》译文:张良出去,邀请项伯。便要还家。《桃花源记》译文:他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③相约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相约,誓约)《孔雀东南飞》译文:虽然我与府吏立下誓约,但与他永远没有机会见面了。④缔结以要晋国之成(和)。《国语晋语三》译文:来缔结晋国的和好(和晋国讲和)⑤求,取知者,不危众以举事;仁者,不违义以要功。《后汉书·窦融列传》译文:有知识的人不会危害众人以成就自己的事,具有仁爱胸怀的人不会违背道义以求取功名⑥要挟惟大辟无可要,然犹质其首(要挟)《狱中杂记》译文:只有对那些砍头的,没有什么好要挟的,但是还要留下他的脑袋做抵押品。⑦约束、控制然地亦穷险,唯京师要其道(约束、控制)《史记货殖列传》译文:可是这里地势险要,只有京城长安控制其通道。★宜\n①动词,应该,应当将军禽操,宜在今日(应该,应当)《赤壁之战》译文:将军捉拿曹操,应当正在今天。诚宜开张圣听(应当,应该)《出师表》译文:确实应该广泛地听取群臣的意见②形容词,适宜,合适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察今》译文:社会不同了,时代改变了,改变法令制度是应该的。③副词,表推测,大概今阴阳不调,宜更历之过也(表推测,大概)《汉书》译文:现在气候寒暖不调和,大概是改变历法的过错啊④副词,表示本然或肯定。当然,无怪,难怪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莲说》译文: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遗读音一:yí①遗失,丢失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遗失,丢失)《过秦论》译文:秦国没有耗费一支箭,一个箭头,可是天下的各诸侯国已经十分困窘了。②遗失之物高祖取楚如拾遗。《汉书》译文:高祖取得楚国像是捡起遗失的东西③遗漏,忽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遗漏,忽略)《师说》译文: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忽略,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呢。④遗留,剩下,特指死去的人留下的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遗留,剩下,特指死去的人留下的)《出师表》译文:确实应该广泛地听取群臣的意见,发扬光大先帝留下的美德⑤排泄(大小便)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屎)矣[排泄(大小便)]《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不过和我坐在那里,一会儿就拉了三次屎。⑥剩余的地有遗利,民有余力(剩余的)《论贵粟疏》译文:是因为土地还有利用的潜力,老百姓中还有未被开发出来的劳动力读音二:wèi①赠与,致送是时曹操遗权书。《赤壁之战》译文:曹操送给孙权一封信说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译文: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留给陛下。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送给,给予)《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公子听说有这么一个人,叫人去问候他,想要送他一份厚礼★贻①赠送\n尝贻予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赠送)《核舟记》译文:(王叔远)曾经赠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原来刻的是苏东坡坐船游览赤壁。②遗留我之怀矣。自贻伊戚(遗留)《左传》译文:我心里怀念祖国,反而给自己留下忧伤。③造成老父之罪,不能鉴听,坐贻聋瞽,使闺窗孺弱,远罹构害(造成)《柳毅传》译文:这是我做父亲的过错,我看不明,听不清,因而同聋子瞎子一样,使闺中弱女在远方受陷害也不知道。④给、被贻人口实(给、被)贻笑大方★易,yì(1)名词,《周易》简称(2)动词①换,交换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与否?(《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用十五座城请求交换我的宝玉,可以给他吗? ②改变,更换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察今》)社会变了,时代变了,改变先王的法令制度也是适合的了。 ③轻视是以古之易财,非仁者,财多也。(《五蠹》)因此古时候轻视财物,不是(因为)仁爱,而是(因为)财物众多。④代替,替换是以某某易其首者。(《狱中杂记》)这就是用某某人替换了他的脑袋的人。(3)形容词,容易但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采掇者易辨识耳。(《采草药》)只不过二月草已经发芽,八月苗还没有枯萎,采摘的人容易辨别罢了。 (4)副词,很,非常 荣禄固操、莽之才,绝世之雄,待之恐不易易。(《谭嗣同》)荣禄本是曹操、王莽一样的人物,世上少有的英雄,对付他恐怕不太容易。★阴,yīn(1)名词①山的北面,水的南面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愚公移山》)直通往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的南面,可以吗? ②阴影,树阴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察今》)所以察看厅堂下面日月的影子,就能知道日月的运行。③光阴,时光④古代哲学概念,与“阳”相对衡善机巧,犹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张衡传》张衡擅长研制机械巧妙的东西,特别专注于天文阴阳历法的研究。(2)形容词①昏暗,阴暗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岳阳楼记》)\n早晨明朗,傍晚昏暗,景象千变万化。 ②阴冷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岳阳楼记》)冷风怒吼,浊浪冲天。③属于死人的,如“阴宅”“阴火” ④凹入的 惟汉印多用阴文。(朱剑心《说金》⑤阴险而阴贼险狠,与人异趣。(苏洵《辨论》)然而他内心阴险狠毒,志向意趣和别人不一样。(3)副词,暗中,暗地里阴知党名姓,一时收禽。(《张衡传》)暗中查知党名姓,一下子把他们都擒拿归案。 ★右,yòu(1)名词①右边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游褒禅山记》) 可是看它的左右,到这里来并留下标记的人已经少了。②地理上以西为右姜伯约屡出陇右。(钟会《檄蜀文》)姜维多次从陇西出兵。③古代官职以右为尊,因而指较高的地位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蔺相如列传》) 因为蔺相如功劳大,封他为上卿,职位在廉颇之上。④引申为上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促织》)用所有奇特的蟋蟀一只只的试着和它斗,没有在它以上的。⑤世族大家又多豪右,共为不轨。(《张衡传》)豪门大户又多,勾结起来,一同做违法的事。⑥车右,古时在战车上负责主帅的安全梁弘御戎,莱驹为右。(《殽之战》)梁弘驾着战车,莱驹作车右。★再,zài(1)数词①两次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六国论》)后来秦又两次进攻赵国,李牧连续两次打败了他们。②第二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第一次击鼓能够振奋士气,第二次击鼓勇气就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勇气就没了。(2)副词,与现代汉语“再”相同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活板》)用完了再拿火烤使松香等熔化,用手一摸,那字模就掉下来了。★造①制造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公输》译文:公输盘替楚国造了云梯一类的器械\n②建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制作,建造)《雁荡山》译文:因为要建造玉清宫,开山砍伐木材③制定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制定)《屈原列传》译文:楚怀王派屈原制定国家的法令④往,到---去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到---去)《促织》译文:少年直接上门来找成名,看到成名所养的蟋蟀 登峰造极(到达某一境界)⑤培养,造就小子有造(培养,造就)译文:弟子孩童可造就《诗经思齐》⑥复合词,造化:指天地、大自然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造化:指天地、大自然)《望岳》译文:天地间的神奇峻秀啊,都在这一山凝结聚绕,那山北山南一边暗一边明,判若黄昏和晨晓。★知,读音一:zhī(1)名词①知觉而死后有知无知,与得见不得见,又卒难明也。(《祭妹文》)而且人死后有没有知觉,和死后能不能见面,也终究难以明白了。 ②知识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两个小孩子笑着说:“谁说你有很多知识呢?”③交情,来往故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报任安书》所以断绝了宾客之间的往来,忘掉了家庭的事私(2)动词①知道,知晓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唉!谁知道苛捐杂税的毒害又比这蛇更厉害呢?②主持,管理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勾践灭吴》)我和他共同掌管越国的政事。 ③了解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您从那里了解燕王?④识别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呢,还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呢?⑤交游故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报任安书》)所以断绝了和宾客的来往,忘掉了家庭的私事 读音二:zhì 通“智”,名词,智慧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君子广泛的学习,并且每天反省自己,就会只会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致\n①名词,意态,情趣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意态、情趣)《芙蕖》译文:是我首先享受那种无穷的飘逸超群的情趣了②动词,送达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致敬亭于幕府(送达)《柳敬亭传》译文:宁南侯左良玉渡江南下时,安徽提督杜宏域想结交左良玉,介绍柳敬亭到(左良玉的)府署。③动词,表达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表达,表示)《屈原列传》译文:他关心君王振兴国家,想把楚国从衰弱的局势中挽救过来,在(《离骚》)一篇作品里再三表达这种意愿。④动词,招来,招纳,招引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招致,招引,引来)《隆中对》译文:这个人只能到他那里去拜访,不能委屈他,召他上门来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译文:来招纳天下的志士能人,采用合纵的策略缔结盟约,互相援助结为一个整体。⑤动词,取得,得到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得到,取得)《送东阳马生序》译文:家里贫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⑥动词,达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劝学》译文: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远⑦动词,致使,使,导致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致使,使)《孔雀东南飞》译文:这个女子的行为并没有什么不正当,哪里料到会使母亲不满意呢?⑧动词,弄来,捉来少有连,必多方钩致。《狱中杂记》译文:稍微有点牵连的,就一定用尽方法捉来⑨形容词,精细案其狱,皆文致不可得反。《汉书严延年传》译文:审查那些案卷,文辞都非常精细,不可以翻案。★质①动词,典当,抵押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译文:于是为长安君准备了上百辆车子,到齐国作人质。②也指用以作为抵押惟大辟无可要,然犹质其首《狱中杂记》译文:只有对那些砍头的,没有什么好要挟的,但是还要留下他的脑袋做抵押品。③名词,抵押品,制作为保证的人或物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人质或抵押)《触龙说赵太后》译文:有哪个再来说要长安君为人质的④名词,通“贽”,信物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通“贽”,信物)《屈原列传》译文:便派张仪假装离开秦国,拿着丰厚的礼物送给楚国作为信物\n⑤名词,本质、实质形者神之质(本质、实质),神者形之用肉体是精神存在的物质载体,精神是肉体活动的有用要素 《神灭论》⑥名词,质地,底子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底子;质地)永州的野外出产一种奇异的蛇,周身黑色,上面有白色的花纹⑦名词,通“锧”,刑具,杀人时作垫用的砧板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通“锧”,刑具,杀人时作垫用的砧板)《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您不如解衣露体伏在刑具上请求大王处罚,或许侥幸能得到赦免。 ⑧形容词,质朴质胜文则野。《论语》译文:质朴多于文采就会显得粗野 ⑨副词,正,刚刚质明,避哨竹林中。《〈指南录〉后序》译文:天刚刚亮时,在竹林里躲避哨兵★治,zhì(1)动词①治理,管理故治国无法则乱。(《察今》)所以治理国家没有法令制度就会混乱。②整治,训练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赤壁之战》)现在训练了八十万水军,正要和您在东吴会战。③整理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冯谖客孟尝君》)于是准备车辆,整理行装,装好债券契约就出发了。④医治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扁鹊见蔡桓公》您有病,在皮肤的纹理里,如果不医治,恐怕会更厉害。⑤对付,抵御同心一意,共治曹操。(《赤壁之战》)同心协力,共同对付曹操。⑥惩处,处置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出师表》不能完成任务,就请惩治我的罪过,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2)形容词,太平,安定,与“乱”相对文武并用,垂拱而治。(《谏太宗十思疏》)——文臣武将都能得到任用,君王垂衣拱手就可以达到天下太平了。 ★诸,zhū(1)形容词,众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冯婉贞》)冯婉贞于是带领众少年整理好行装出发了。(2)兼词①代词兼介词,相当于“之于”穆公访诸蹇叔。(《殽之战》)秦穆公向蹇叔询问这件事。 ②代词兼语气助词,相当于“之乎”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见孟子》)您曾经把您喜欢音乐的事情告诉了庄暴,有这件事吗?\n★贼,zéi(1)名词①祸患,祸害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论积贮疏》)铺张浪费的风气一天天地增长,这是国家的大祸害。 ②作乱叛国的人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赤壁之战》曹操虽然名义上是汉朝的宰相,他实际上是汉朝的敌人。③强盗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童区寄传》)两个强盗抓住了我,我侥幸把他们都杀掉了。(2)动词①害是贼天下之人者也。(《墨子·非儒》)这是害天下人的做法。 ②杀害二人相憎,而欲相贼也。《韩非子·内储说下》两个人互相仇恨,想要互相杀害。★族①名词,家族,指同姓的亲属宫之奇以其族行。《宫之奇谏假道》译文:宫之奇带领他的家族出走②名词,种族,民族我黄帝子孙,聚族而居。《少年中国说》③名词,姓丈人度之,绝江,问其名族,则不肯告。《吕氏春秋》译文:老人把他送过江去。伍员问老人的姓名,老人却不肯告诉他④名词,家族,同姓的亲属,引申为"类"士大夫之族(家族,同姓的亲属,引申为"类")《师说》译文:士大夫这类人中⑤名词,丛聚、集结之处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丛聚、集结之处)《庖丁解牛》译文:虽然是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⑥动词,灭族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宫赋》译文:灭秦国的是秦王自己,不是天下的人民。⑦动词,聚集云气不待族而雨。《庄子》译文:天上的云气不等到聚集就下起雨来⑧形容词,众,一般的族庖月更刀,折也(众,一般的)《庖丁解牛》译文: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把刀,(是用刀)砍断骨头★卒,zú(1)名词①步兵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明天早上犒劳士兵,替我打败沛公的军队。 ②古代军队编制,百人为卒\n全卒为上,破卒次之。(《谋攻》)使整卒的士兵降服为上策,攻破这一卒的策略是差一些的。③差役禁卒居中央,牖其前以通明。(《狱中杂记》)牢房的看守住在中间,墙上开了窗户来透光。(2)动词 ①死亡。古代大夫死称卒。又年老寿终称卒。后为死的通称。初,鲁肃闻刘表卒。(《赤壁之战》)当初,鲁肃听说刘表死了。 ②完毕,结束,到……止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孔雀东南飞》)磐石又方又厚,能够坚持千年才完结。(3)副词,表终结,终于,始终,到底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列传》)最终在正殿接见了蔺相如,完成了礼仪之后送他回赵国。 读音二:cù 副词,通“猝”,仓猝,突然,匆忙五万兵难卒合,已选三万人。(《赤壁之战》)五万士兵难以在仓促之间集合起来,已经选好了三万人。 ★走,zǒu(1)动词①古代指疾行,即跑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两只兔子并排地跑,怎么能辨别哪是雄哪是雌呢? ②逃跑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石壕吏》)老翁跳墙跑了,老妇人出门来看。 ③使之逃跑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赤壁之战》)曹操的军队刚好把船舰用铁链串连起来,首尾相接,可以用火攻使他们溃逃。④奔向,趋向窃计欲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私下打算从赵国逃跑奔向燕国。 (2)名词,仆人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报任安书》)愿意像牛马一样为您奔走的仆人司马迁再次拜言。 (3)形容词,快,赶快录毕,走送之。(《送东阳马生序》)抄录完了之后,赶快就送还给人家。 ★左①方位名词,与“右”相对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左边)《游褒禅山记》译文: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②东面,古代地理上以东为左干到江左,必要成功(东面)《群英会蒋干中计③较低的地位,古代以右为尊,左为较低的地位。诸士在已之左,愈贫贱,尤益敬与钧(较低的地位)《史记》\n译文:凡地位在他以下的人士,愈是贫贱,愈加看重他们。④车上的尊位,古代车上以左为尊。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车上的尊位)《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坐定以后,公子带着车马,空着车上左边的座位,亲自去迎接夷门的侯生。⑤左手 人莫能左画方右画圆也(左手)复合词,左右:①在旁侍候的臣子左右欲刃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秦王)左右的人要杀相如②旁边,周围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孔雀东南飞》③帮助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史记》译文:刘邦当了亭长,萧何常常帮助他④书信中对对方的尊称,表示不敢直接称对方,使称呼对方左右的执事者然亦不能不为粗陈于左右。《与元九书》译文:但是还不能不向您粗略地陈述一番左迁:贬官,降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译文:元和十年,我被贬到九江当司马★坐①通"座",座位因击沛公于坐(通"座",座位)《鸿门宴》译文:趁机把刘邦击倒在座位上②两膝着席,臀部压在脚后跟上,,叫“坐”项王,项伯东向坐(坐着,坐下)《鸿门宴》译文:项羽、项伯面向东坐③坐守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坐守)《冯婉贞》译文:与其坐着等死,哪如奋起抗敌拯救我们的谢庄呢④坐落,指位置所在。坐北朝南(坐落)⑤犯(某种)罪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使楚》译文:大王(再)问:‘犯了什么罪?’(我)回答说:‘(他)犯了偷窃罪。⑥因为,由于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因为,由于)《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