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7 MB
  • 2022-08-18 发布

高中传记类文言文教学探究

  • 4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n\n摘要传记类文言文真实的记录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变迁,呈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通过对传记类文言文的学习,学生可以回顾人类历史的发展,感知本民族的发展历程、体会伟大人物的优秀品质。学生可以从历史观照现实,对历史中的人物、事件做出自己的评价,从而得到人生的启迪。所以说学习传记类文言文会使学生身心发展受益良多。人物传记类文言文是高中教材文言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传记类文言文的教学要求并不仅限于字词句篇上,还有更深层次的目标。它要求学生知道传记作品与其他文学作品的区别,认识传记作品的基本特性及功用。阅读人物传记,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分析影响传主成长的各种因素;认识传主的历史作用,正确评价其功过得失;能体验传主的内心感情世界,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要求学生在阅读人物传记时,能把握基本事实,了解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细节,理解作者对传主及有关事实所作的评价,能分辨事实与观点之间的关系,并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从语文高考命题角度来看,传记类文言文阅读是高考语文历年必考题型。它既考查学生的文言基础又引导人们学习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是高三语文复习的重点模块之一。因此如何有效的提高传记类文言文教学效率,成了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但是新课改以来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费时而低效的现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存在形式化、效率低的问题,高中生学习文言文不够主动等的现像依然存在,这就需要进行真实有效的文言文课堂教学探究。普通高中传记类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方面,而有效高效的课堂教学则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主要途径,因此很有必要结合教学实践对普通高中史传类文言文教学作更深入地研究。本论文共分为以下几部分:首先阐述了高中传记类文言文教学的意义;然后着重了解粤教版语文教材传记类文言文的分布及特点;接着调查了高中传记类文言文教学现状并分析了原因;最后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高中传记类文言文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关键词:文言文高中传记类文言文探究I\nAbstractThebiographicalclassicalwritingstrulyrecordedthevicissitudesofancientChinesesocietyandpresentedthenationalspiritoftheChinesenation.ThroughthestudyofbiographicalclassicalChinese,studentscanreviewthedevelopmentofhumanhistory,perceivethedevelopmentprocessofthenation,andrealizetheexcellentqualitiesofgreatmen.Studentscanseetheirrealityfromhistoryandmaketheirownevaluationsofpeopleandeventsinhistory,sothattheycanbeinspiredbylife.Therefore,learningbiographicalclassicalwritingswillbenefitstudents'physicalandmentaldevelopment.BiographicalwritingsinclassicalChineseareimportantpartsofclassicalChineseinhighschooltextbooks.ThehighschoolChinesecurriculumstandardrequiresstudentstograspthebasicfacts,understandthedetailsofthetypicalevents,understandtheauthor'sevaluationofthemasterandthefacts,distinguish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factsandtheviews,andformacertaindepthofexaminationandjudgment.FromtheperspectiveoftheChinesecollegeentranceexaminationproposition,biographicalclassicalChinesereadingistherequiredtesttypeinthepastyear.Itnotonlyteststhestudents'classicalChinesefoundation,butalsoguidespeopletolearnandcarryforwardtheclassicsof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Therefore,howtoeffectivelyimprovetheteachingefficiencyofbiographicalwritingshasbecomeanimportanttaskforChineseteachers.Butsincethenewcurriculumreformofhighschoolwritingsinclassicalstyleteachingtimeconsumingandinefficientsituationwithoutfundamentalchanges,thereareformalandtheproblemoflowefficiency,highschoolstudentslearningwritingsinclassicalstyleisnotactivenowlikestillexist,suchastheneedtoberealandeffectivethewritingsinclassicalstyleteachingofinquiry.BiographicalofaveragehighschoolwritingsinclassicalstyleteachingisanimportantaspectofChineseeducationteaching,andeffectiveandefficientclassroomteachingisthemainwaytopromotethedevelopmentofstudents'initiative,thereforeitisnecessarytocombineteachingpracticetotheordinaryhighschoolhistoryclasswritingsinclassicalstyleteachingforfurtherstudy.Keywords:classicalChinesecollegeentranceexamination,biographicalinformation,research.II\n目录摘要..............................................................................................................................ⅠAbstract......................................................................................................................Ⅱ绪论................................................................................................................................1一选题背景..................................................................................................................1二概念界定..................................................................................................................2三研究目的..................................................................................................................3四研究方法..................................................................................................................4五文献综述..................................................................................................................4第一章高中传记类文言文教学的意义......................................................................6一高中传记类文言文教学的理论意义...............................................................6二高中传记类文言文教学的现实意义...............................................................8第二章高中语文教材传记类文言文选文特点........................................................13一传记类文言文在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分布.........................................13二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传记类文言文选文特点.........................................14第三章高中传记类文言文教学现状........................................................................16一高中传记类文言文教学现状调查.................................................................16二高中传记类文言文教学出现的问题.............................................................20三高中传记类文言文教学现状原因分析.........................................................24第四章高中传记类文言文教学策略........................................................................28一提升教师的传记理论素养.............................................................................28二准确定位教学目标.........................................................................................30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33四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34结语..............................................................................................................................39参考文献......................................................................................................................40致谢..............................................................................................................................41\n高中传记类文言文教学探究绪论一选题背景文言文记录和传承了中华几千年的漫长历史和璀璨文化,并且一直绵延持续到现代的文明时代。要想了解中华民族的过去和现在,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继往开来,为新时代服务,那么就必须学好用好文言文。北京师范大学的张燕玲教授就曾经在她的著作中提及过文言文的重要性,她认为我国传承千年的重要古籍都是使用文言文来著作,并且正是因为这些古籍的熏陶和养育,中①华民族才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思维方式和审美习惯。文言文的学习对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知识的积累、文化的传承、道德修养的提高以及品格的形成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然的,在我国的现代基础教育中,它也不能忽视,教育部规定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就明确地规定了,我国高中学生在文言文的阅读和掌握方面,必须能够熟练灵活掌握以下能力:阅读一些简单易懂的文言文,通过注释和使用工具书,弄懂词句涵义,理解了解文言文通篇内容;了解然后疏通常见的文言虚词、文言实词、文言句式的涵义和意思,并且掌握如何去运用;在阅读实践中见到一个例句就能引申出其它例子;朗读一些古代诗词和文言文,在理解并掌握的基础上背诵一些经典的文②章。文言文学习也是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的重要方式。文言文中的传记类文言文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更是格外重要的一部分,由于它独特的真实性和历史性等多个特点,能够使得学生在阅读传记类文言文时深刻地感知本民族的发展历程、获悉古代社会的多层次变迁轨迹、体会伟大人物的优秀品质和伟大的民族精神,真实且客观地探究中国历史长廊,评价历史人物和重要事件,并且以史为镜,反思自身的优缺点,得到启发。所以说学习传记类文言文会使学生身心发展受益良多。正因为它的作用如此重要,因此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对于传记类文言文的要求也不像普通的文言文一样,只①张燕玲.文言文之现代生命[J].语文教学通讯.2009.01②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03.5.1\n要求学生了解字词句含意和具体应用,而向着更加深层次的方面追求。学生不仅要熟读传记内容,还应该对传记主人的基本背景和人生有基本的了解,并且通过已知的材料和背景去分析促进传记主人在每个阶段的成长或转变的原因;不仅如此,在大致了解了转主生平后,学生应该更深地代入自身,去体会传主不同时段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从而更深地理解传主的所作所为,同时自己也能从中获益。在对作品和传主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对传主和他的所作所为进行客观的评价,深入的思考历史事件,学会分辨史实与观点二者之间的关系,形成自己独特的深入思考和判断。当然,最基础的一点要求就是,学生必须明白传记作品的功用和基本特征,以及它与其他文学作品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语文高考命题角度来看,传记类文言文阅读是高考语文历年必考题型。它既考查学生的文言基础又引导人们学习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是高三语文复习的重点模块之一。因此如何有效的提高传记类文言文教学效率,成了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但是新课改以来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却仍然存在着形式化、耗时长却又效率低、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诸多弊病,为了解决和改善这些问题,文言文课堂教学探究势在必行。而由于传记类文言文又是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因此,研究文言文教学首先要从传记类文言文入手,结合课堂实践,深入地研究和探索传记类文言文的教学有效策略,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二概念界定1.文言文言文语文出版社1998年1月版的《现代汉语规范字典》对“文言”涵义的解释①为“五四运动以前人们普遍使用的用古代汉语作为基石的书面形式语言”。在②2005年出版的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以“用文言写的文章”来解释文言文。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为文言做了如下的定义:文言是一种语言,在先秦口语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成型的上古汉语文字形式的语言以及后来各个时代作家模仿其作品中的语言。顾名思义,文言文就是指用文言字词编写的文章,是古代的文言文章和后代各个时代人们模仿文言模式写作的文章。文言文历经了①许嘉璐李行健.现代汉语规范字典[Z].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6②吕叔湘丁声树.现代汉语词典[Z].商务印书馆.20052\n几千年,已经是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文言文的范围从先秦的诸子百家萌芽到两汉辞赋形式、记载历史的史传,再到唐诗、宋词、再发展到明清时期八股的封建腐朽文化。五四运动之后一直到今天,白话文已经完全替代了文言文在生活中的运用。2.人物传记高中传记类文言文人物传记是对典型人物的生平事迹、功过评定等进行全面记载、系统描述的一种文学形式。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中,作者认为传记是随着纪传体史书的流传而出现的记载人物经历的作品。因此,传记和史书一直都是难以分割的关系,根据这一点来分类,我国古代传记可以分为史传和史外传两类传记。高中语文教材中常见载于正史的人物传记,如《左传》《史记》等出现的人物形象;也有不附于史书以单篇流传的别传、外传、行状、事略等史外传。在本文中提到的高中传记类文言文是指入选语中语文教材和试题的、用文言写成的,描述典型人物的生平事迹、功过评定的文章。传记类文言文是对历史和时代面貌的真实反映,是研究古代文化历史的重要凭据,是高中文言文教学不可忽视的部分。三研究目的传记类文言文在髙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无论是在教材中的分量,还是在高考考察中的地位,它都十分显著,因此它也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但目前高中传记类文言文在教学上与其它类型文言文教学并没有太大区别,教师往往重视字字讲解、句句翻译,重工具性轻人文性,教学内容偏向高考指导,成了学生高考拿分的工具,忽视了传记类文言文绝好的人文教育功能。怎样处理好传记类文言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打破传记类文言文疆化的教学模式;怎样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传记文言文的兴趣;这些都是有待广大语文教师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高中传记类文言文教学为研究对象,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为基础,结合其具体要求和目前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综合分析了其中广泛存在的弊病和不足,并针对其提出了如何解决和改善的具体建议,试图探寻发现高效活跃的传记类文言文教学方法,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效率,提升高中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本民族的传承。3\n四研究方法本文根据语文课程新标准中明确要求的文言文教学和传记类文章教学规定,并综合分析考虑了语文教学教育类相关理论,还有对相关科目大量文献资料的学习,加上笔者的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将自己所见所知的高中传记类文言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弊病做出了总结和具体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行的教学策略,表达出自己认为可行的意见,以期找到提高高中传记类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提升高中生语文素质的有效方法。这篇文章主要运用的是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还有访谈调查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寻找阅读很多资料,学习前人经验,然后在根据自己的经验实践探讨高中传记类文言文教学,提出传记类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2.问卷调查法,在笔者所任教的高中选取两个年级的高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知道高中学生学习传记类文言文和备考的现状,探究传记类文言文教学的优化策略。3.访谈调查法,通过走访一线高中语文教师,明白清楚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方面的常用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文言文时的备考指导策略和方法等。并对教学现状做出科学的分析,提出自己的建议。五文献综述因为传记类文言文归属于传记文学,笔者确定了选题后便检索了传记文学的相关资料。发现浙江师范大学的陈兰村教授对传记类文言文颇有研究。他从1981年开始研究传记文学至今已有30多年的时间。他主编的《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在传记文学研究中地位显著,这本书对传记文学的基本特征和分类、传记文学的开始和演进以及中国传记文学发展规律等方面进行了全方面的论述。在传记类文言文教学研究方面他也颇有建树的,有《传记文学与人格素质教育》、《中国古典传记论稿》等论述。他还主编了普通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外优秀传记选读》。他的论述对笔者论文的撰写具有宏观的指导意义。笔者也搜集了近几年传记类文言文教学研究方面的相关资料。发现大都是一线教师发表的期刊文章。如2016年江苏省南京市程桥高级中学谢海霞老师发表4\n的《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传记类文言文教学》从文言知识基础和创设学习情境两方面提出传记类文言文的教学策略;重庆市南华中学冯永平老师的《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技巧初探》从提高学生文言文的解题能力的角度出发谈了传记类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内蒙古通辽实验中学的刘佳杰老师发表的《树立传记类文言文教学的全局观摭谈》提出以全局观念对待传记类文言文教学,强调从史传特点、古代史概况、语法、词汇、篇章结构、人物形象赏析等方面整体把握传记类文言文教学。李耕耘老师的《高中文言文人物传记的比较阅读》则从比较阅读的角度开拓了传记类文言文教学的思路。这些都为笔者论文的撰写提供了借鉴,开启了思路。笔者发现近几年关于高中传记类文言文教学研究的硕士论文较少。2013年苏州大学杨东华的《普通高中传记类文言文教学研究》在调查普通高中传记类文言文教学情况的前提下,提出了建构普通高中传记类文言文教学序列的建议;2014年河北师范大学孔翠哲的《高中传记文学作品教学研究》,通过设计调查问卷,从学生“学”和教师“教”两方面提出了优化高中传记文学作品教学的实施策略。而2015年,云南师范大学司正权的《普通高中史传类文言文有效教学探究》更是以大范围的问卷调查为基础,从现实出发全面分析了高中文言文教学存在的弊病和其深层次的原因,最终提出自己关于科学高效进行文言文教学的建议。综合以上前人的研究,笔者发现他们都是从某个角度出发,有的以整体教学理念去探究,有的以有效性教学理念去探究,有的提出了单独构建传记文言文教学序列的建议,有的从比较阅读的角度去研究传记类文言文教学。这些都为笔者的研究提供了非常好的思路和方法。但是语文教学实践往往是琐细的,一两个教学理念绝不能够涵盖教学环节中出现的所有问题。所以笔者将结合自己的一线工作经验,去发现高中传记类文言文教学中显露出来的具体问题并探讨其原因。最后,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具体可行的教学策略和建议。5\n第一章高中传记类文言文教学的意义一高中传记类文言文教学的理论意义传记类文言文能够进入普通高中语文教材,不仅是因为浅层次的教学需要,更是因为它自身的独特文学价值、教育功能和更加深远的文化意义所综合决定的。《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其做出过明确的要求:“阅读人物传记,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分析影响传主成长的各种因素;认识传主的历史作用,正确评价其功过得失;能体验传主的内心感情世界,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形成①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这些要求,不仅体现出了教育部对于传记类文言文教学的看重,同样还能反映出其对传记类文言文的期望,它认为可以通过教学,使得学生通过传主的生平经历反观自身的生命价值和意义,引起学生对人生观的深入思考。许多传记主人公身上的优秀品质历经几千年依然闪耀于历史长河,成为激励广大青年学子的精神力量,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是因为自身独特且深远、高效的育人作用和教学功能,传记类文言文才大大区别于普通的文言文作品,地位重大。传记类文言文不但让学生能够知道了解我们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也更能让学生们在自主学习里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涵养,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我们的民族要想继往开来,吸取本民族优秀经验,学好用好传记类文言文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重视高中传记类文言文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希望本选题的研究既能对文言文教学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同时又向广大青年学生弘扬了传统文化。因此对传记文言文教学进行更广更深的研究,有非常大的价值。1.提高文化素养古代传记类文言文本中蕴含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精华,同时还有极强的民族精神,通过学习它,学生能够显著增强自身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充分激发①教育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16.56\n学生对自身母语的热爱,同时加强学生对于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文化自觉性,为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正因为它的作用如此巨大,高中语文教师在传记类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更应该看重文本本身的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的功能,并通过教学使其充分发挥出来,带领学生在充分解读和理解优秀文本的过程中,与前人对话、和大师畅谈,将自己的情境沉浸于伟大人物的世界中,从而充分体会他们的感情,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传承优秀的中华文化之精华,并对其进行综合深入的批判性思考和探究,最终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文学水平。2.树立人格榜样传记类文言文树立了众多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的高大光辉形象,从而鼓励广大青年学子以他们为榜样,奋勇前进,甚至超越他们。用学术上的说法,就是正向的利用人类的英雄崇拜情结。英雄崇拜,是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历程中,始终存在的古老现象,人类通过对伟人、伟大人生或伟大品格的记录和纪念,从而鼓舞自身,并在后人的成长中灌输新的精神力量。而记录了这些伟人和事迹的传记则更是将教育融入了文本中,如同寓言一般,学生通过学习传记类文言文,体会各个历史人物的成长经过和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感情,找出和自己最有共鸣的部分,并以他为榜样,激励自己向上奋进,对学生性格意志、人生追求和三观的形成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正如传记作家撒缪尔·约翰生曾经所言:“没有任何其他种类的作品,像传记文学,挟着不可抗御的兴趣,更能牢牢地联系起人类的心灵,或像它那样在任何一种不同的情况下,都能广泛传播善言”。传记类文学作①品的魅力之大,功效之深,都是十分显著和了然的。3.教育和激励后世传记类文言文刻画了许许多多鲜活的人物形象,剖析了一个个人物的内心活动历程,具有很强的审美教育功能。传主的困境折磨、突破自我、克服人性懦弱,从而实现自我超越的经历,给后世以警醒和鞭策,让后人能够对自我有更深的认识,同时还能从先人的成功中感悟相关的经验,以此为学习的范例前进。如体现①[英]鲍斯威尔著蔡田明译.约翰生传[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5.7.17\n在挫折逆境教育上,传记类文言文中杰出的人物多数都曾经遭遇过远非常人所能战胜的磨难挫折,但他们最终都会用尽各种方法战胜艰难,并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抱负。正如苏轼所言,“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①拔之志”,无论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还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得以复国等等诸多事例,全都在告诉后人,成就大事的前提之一就是要有自强不息奋勇拼搏的精神,面对挫折必须冷静面对并努力战胜,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功。学生通过学习诸多先贤的优秀事例,感悟其中所蕴含的精神,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其意志和品格的形成,对其精神世界和人格养成意义深远。4.增强爱国感情在传记类文言的教学中,通过先贤高度概括的至理名言、通过忠臣良将的赤胆忠心慷慨赴难、通过智慧谋士的殚精竭虑死而后已,在无声无息中教导了学生,正向影响了学生三观的形成,指引他们思索自身的人生价值。不仅如此,通过阅读了解经典的传记类文言文,可以使后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占据一个精神的制高点。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学习的状态下达到精神上的共鸣。这种难得的生命体验会使学生以新的眼光去看待自我与世界,激起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祖国、奋发向上的情怀。如粤教版选修9传记选读教材中节选的《苏武传》,它就是《汉书》中的经典篇章之一,世人说汉书,必然不能跳过苏武传。而在其中,班固用他熟练而充满力度的文笔和自身激昂充实的情感,唱出了苏武的崇高精神,这种精神是宝贵的、不可屈服的、不可动摇的。苏武也成为后世景仰学习的楷模。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文章的同时,还要更深层次地指引学生感受并学习苏武的爱国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自信和爱国情感,学习他坚韧不拔勇于奋进的精神。二高中传记类文言文教学的现实意义1.传记类文言文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具有重要地位①苏轼.苏轼文集·晁错论[M]岳麓书社.2000.88\n无论是过去,还是在新课改后的现在,传记类文言文都因为自身独特的教育价值,成为高中语文教材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得到了极大的关注。作为高中语文教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传记类文言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以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与往年相比,传记类文言文在教材中的数量大大增加,还单独设置了必修5第四单元和选修2第二单元传记类文言单元,以及单独编写了传记选读教材选修9。要学习传记类文言文,那么文言词汇、语法、翻译等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以及教育部考试中心所发布的《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说明》,这其中包含了古诗文的四个不同层面的阅读理解要求规范,是这四个不同层面:一、能够认识默写出来一般的名篇名句;二、知道、熟悉、理解一般的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并能够分析文言用法还有句式;知道还要掌握一般的我国古代的文化基本知识;理解并翻译句子。三、分析综合,筛选整合信息,归纳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及名家在文中的观点;四、鉴别欣赏文言文的表达技巧和形象,分析文言文的思想精华还有名家自己的态度想法。可见高中传记类文言文教学研究既具有政策依据又具有现实意义。2.传记类文言文是高考语文考查的重要对象传记类文言文也是高考语文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考查高中毕业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面。纵览近十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见表1)。我们不难发现近十年的高考全国卷文言文的选文类型全部都是从二十四史中节选出的人物传记,而其中的传主又大多是积极正面的形象,不是爱民尊上忠诚正直的官吏,就是骁勇善战勇猛奋发的将领。篇幅一般控制在600字左右。人物传记的相关文章更易于考生理清脉络,把握人物事迹变动,学习人物身上体现出来的优秀品格。例如2017年高考全国Ⅰ卷选文《宋书·谢弘微传》就刻画了传主谢弘微有情有义,处事谨严、事亲谨孝、恪守礼法的高大形象。2017年高考全国Ⅱ卷《后汉书•赵熹传》体现了传主赵熹为人光明磊落,惩恶扬善、忠于职守的品格。高考文言文这样的选材,符合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部分的要求的,通过高考命题的指引,让学生们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领会我们优秀的文化传统以及伟大的爱9\n国主义情怀,从而可以让他们在学习中提升自己。表1:近十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文言文出处及字数统计表年份I卷节选II卷节选字III卷节选字数数字数2017年《宋书•谢弘微传》595《赵熹传》598《宋史•许将传》5742016年《宋史•曾公亮传》585《明史•陈登云传》585《明史•傅珪传》6072015年《宋史•孙傅传》602《来护儿传》5992014年《旧唐书•于休烈传》584《明史•韩文传》5862013年《明史•马文升传》647《旧唐书•李揆传》6502012年《宋史•萧燧传》710《宋书•杜慧度传》6412011年《宋史•何灌传》591《明史•熊鼎传》5572010年《明史•王祎传》575《宋史•康保裔传》5742009年《北史•魏德深传》711《宋书•郭原平传》7132008年《宋史•廖刚传》684《宋书•王昙首传》698在考点方面有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翻译等。自2015年起又新增了一个考点那就是文学文化常识的考查。《考试说明》里面明确指出学生必须有“可以看懂说出一般文言词语的意思,认识常见的文言句式,可以翻译出文言句子;可以默写出一部分文言名篇、名句”的能力。在题型方面2015年以后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的题型较以往有所变化,去掉了一个直接考查实词意义的客观选择题,增加了一个文化常识的判断选择题。可是这并不能代表实词就不再是文言文阅读的考查对象,而是对实词和虚词考查融入到了其它题型中去了,比如对文章的分析还有对文本的翻译都在很多方面考查了学生文言词汇的理解。后来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题型也基本上稳定下来了,就是文言断句题、文化常识题、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题、文言翻译题这几种题型。通过主观题的形式考察学生翻译文本和语句能力,通过客观题的形式考察学生对实词虚词、断句、筛选信息、分析概括等方面的熟练掌握能力,总的分值保持在二十分上下。传记类文言文在教材中分布情况和在高考试题中的出现频率清楚的告诉广10\n大师生:传记类文言文作为单独的文学体材在教学上的重要意义。因此对高中传记类文言文教学进行研究很有必要。不仅如此,在高考语文试卷中,传记类文言文通常比其他类型的文言文更适合试卷和高考的要求,而传记类文言文也同样在高考试卷中发挥出了新的活力,之所以会这样,还是因为多个方面的原因:其一,传记类文言文的题材、难度和长度充分符合高考试卷命题要求。由于高考考试时间固定,每道题目的答题时间自然也会受限,而考虑到众多语文阅读和答题水平高低不同的考生,命题人必须选择更适合大多数考生的文章,同时文章篇幅也不能过长。而传记类文言文主要内容是围绕传主展开,阅读难度较低,容易理解全文;其次它结构清晰、传主诸多事例之间相对独立,易于节选,便于命题人选择文章的重要段落进行出题。其二,传记类文言文命题可以考察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上各方面的能力。比如传记类文言文的创作主题可以考察学生把握文章主题的能力。与其他类型的文言文不同,传记类文言文通常对于细节有着深入地描绘,命题人可以通过这一点来考察学生对于信息的筛选和综合分析能力。其三,由于流传至今的古代传记数量众多,其中的优秀篇目也比比皆是,不仅正史中有大量的素材可供选择,古代文人还创作了很多史外传作品。古代传记的这些特点和优势让它成为高考文言文命题的首选。尽管传记类文言文十分适宜高考语文试卷,但它的出题频次之高,还是造成了相对负面的影响,那就是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对传记类文言文的教学相对来说更加重视,平时的练习也多使用传记类文言文。之所以会这样,自然是因为我国目前还是主要通过高考来选拔人才,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十分看重高考成绩,造成了传记类文言文教学上更注重应试能力的培养。课堂上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直接影响着高考分数,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也更加偏向了功利实用主义,教学为高考服务,相对忽略了传记类文言文在育人方面的熏陶和思想教育作用。这一点值得广大语文教师反思。3.提高写作能力传记类作品由于自身的真实性、历史性和育人性等诸多特点,决定了它不但11\n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置身于传主当时所处的环境和背景,使其对历史有新的全面的了解,同时还能让学生在阅读学习中进行批判性的思考,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去看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并选择其中的优秀楷模成为自己学习和生活上的榜样。但这些都是传记类作品的深层作用,它最基础的作用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这同样也是课程标准中对传记教学的要求之一。通过传记类文言文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可以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就是学生能够自行创作人物传记。“认识传记作品的基本特性,尝试人物传记的写作”,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和学习传记类作品,从而明白传记类作品的文体特征和写作要点,并在老师的指引下尝试进行传记写作,从小到大、从短到长、从浅到深,慢慢练习和进步,从而使得学生在写作方面能够有更多、更全面的选择。其二,教学涉及到的传记类文言文还能够为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提供丰富且详实多样的素材。通常情况下,选入语文教材中的传记类作品都是千里挑一的传统文化之优秀精华和极其重要的典型,因此传主的个人经历和品格也十分具有代表性,学生在写作时可以加以引用。不仅如此,传记阅读还丰富了学生的阅读范围和层次,全心身地沉浸在传记作品、领会传主所处的背景和内心的情感,使得他们能够更加深入的去思考社会和人生,内心的情感和精神世界也更加充实。学生的内心情感和精神世界丰富,写作自然就水到渠成,需要援引事例时也能胸有成竹,写作能力自然而然就提高了。其三,传记类文言文的写作技巧十分丰富,学生可以学习借鉴。语文教材中的优秀传记作品可谓经典中的精华,从客观的文章结构来说,无论是整篇文章的布局和叙述、还是文章的遣词造句、抑或是人物塑造、心理描写等等方面都是一流;从主观的文章整体水平来说,作者不仅对传主的生平极其了解,还能将看似平淡无奇的人生描述得波澜起伏,同时通过熟练高超的写作技巧将文章描写得生动真实,让读者能够全身心的沉浸于传主的环境中。一篇绝佳的传记类文言文,不仅要求作者有高超的写作技巧和对传主的充分了解,还要求作者自身具有较高的文学史学素养。因此,无论是哪方面,学生都可以通过学习来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12\n第二章高中语文教材传记类文言文选文特点一传记类文言文在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分布以粤教2016年版教材为例(见表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教材共五册,其中在必修1第二单元设置了人物传记单元,但并未出现传记类文言文。在必修2和必修4的文言文单元中主要出现的是一些文言散文和政论文,只有必修4的《晏子治东阿》有一点文言传记的特点。到了必修5传记类文言文才大量出现,分别是基本阅读《鸿门宴(节选)》、《段太尉逸事状》和扩展阅读《郑伯克段于鄢》、《报任安书(节选)》、在必修5教材中占比21%。而在选修2《唐宋散文选读》教材中的第二单元中选入了《<张中丞传>后叙》、《六一居士传》作为基本阅读篇目,把《陆文学自传》、《方山子传》作为扩展阅读篇目。可是选修2把这些篇目只是当成唐宋散文的别体,至多算是一种史外传,并没有突出它的传记特征。选修9《传记选读》教材合编了古今中外大量的名人传记,传记类文言文才大量集中出现。其中基本阅读篇目有《项羽本纪(节选)》、《苏武传(节选)》、《马钧传》;扩展阅读篇目有《子刘子自传》、《徐霞客传》、《谭嗣同传》,共6篇,占教材三分之一的比重。这些篇目史传特征明显,文学性史学性兼具。传记类文言文在粤教版教材中的分布范围较广,占比较重,充分显示出这一文体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重要地位。表2: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传记类文言文统计表入选教材篇目作者出处传记类型必修4晏子治东阿刘向《说苑》散文必修5鸿门宴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史传必修5段太尉逸事状柳宗元唐柳先生集卷八史外传必修5郑伯克段于鄢左丘明《左传》史传必修5报任安书(节选)司马迁《汉书•司马迁传》史传选修2《张中丞传》后叙韩愈《韩昌黎文集校注》史外传选修2六一居士传欧阳修《欧阳修全集》散文13\n选修2陆文学自传陆羽《文苑英华》卷七九三史外传选修2方山子传苏轼《苏轼文集》史外传选修9项羽本纪(节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史传选修9苏武传(节选)班固《汉书》卷五十四史传选修9马钧传傅玄《三国志•杜夔传》史传选修9子刘子自传刘禹锡《刘禹锡集》卷三十九史外传选修9徐霞客传钱谦益《牧斋初学集》史外传选修9谭嗣同传梁启超《梁启超选集》史外传二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传记类文言文选文特点1.选文史传史外传兼顾、偏重选修从与史书的关系的角度划分,我国古代的传记类文言文可以分为史传和史外传。史传就是正史所载的人物传记。史外传又称为杂体传,独立于史书,以单篇流传于世。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入的传记类文言文既有出自《左传》《史记》《汉书》这样的正史传记,也有单篇流传的自传、逸事状等史外传。当然也有徒有传记之名,实为抒怀散文的特例,如欧阳修的《六一居士传》,这不在本论文研究之列。这些传记中的主人公都是各个域中的杰出人物,有的以政绩、有的凭才德、有的以卓著的军事才能名垂青史、流芳后世。其中必修5单独设置了文言传记单元,选修9传记选读教材中传记类文言文有6篇之多,占比1/3。可见传记类文言文教学偏重选修,提倡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为辅。2.选取杰出人物的典型事迹,展现人物风采古代人物传记一般先对传主生平家世进行简述,但是选入教材的传记类文言文出于篇幅和主题思想的考虑,往往重点选取他们的几件精彩事迹,以体现主人14\n公的风采,反映他们治政有方、治学严谨、治兵有术、慷慨英武、赤胆忠心、隐忍有节、为官清廉等优秀品质。如《苏武传》通过苏武在异域的艰苦抗争的事迹彰显了他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伟大的爱国情怀。《段太尉逸事状》收集了传主段秀实流散在民间的几件传闻逸事,生动形象的刻画了传主临危不惧、慷慨赴难的高大形象。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传记类文言文既体现了史学的真实性又具有浓烈的文学色彩。以选修5的《鸿门宴》为例,此文既忠于秦末楚汉战争的史实,在有故事细节上又不惜笔墨,把刘邦的狡黠、张良的多谋、范增的无奈、樊哙的忠勇直言、项羽的优柔寡断描画的淋漓尽致。把一个个逝去千年的人物形象重现在读者面前。15\n第三章高中传记类文言文教学现状一高中传记类文言文教学现状调查语文教育教学一直以来为人诟病甚多,且观点众多,教法学法众多。上世纪末洪禹平教授就曾发出“误尽苍生是语文”的呼喊,这是因为对于语文教育教学的功用还有不同的理解,阅读相同的文章时候,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解读方式,不一样的读者有着不一样的感受,这些导致了语文教学的各具特色。但总有一种教学方法更符合教学规律和本地学生情况。因为教学活动是很独特的,教师的工作是围绕着一个个身心和知识技能情况各不相同的学生,所以教师一定要摸索出符合本班学情的教法。文言文由于远离现代汉语语境,更需要寻找适合自己学生的教法。所以笔者选取了所任教学校高二高三两个年级共4个班的高中学生和高一至高三共20名一线语教师对高中传记类文言文教学情况进行问卷调查。1.学生问卷调查情况笔者设计了10道学生问卷题目,主要是想了解学生对传记类文言文的学习兴趣、课外文言传记阅读情况、教师在教学上的关注点、学生学习传记类文言文的探究能力以及学生对传记类文言文的认识。一共发放调查问卷209份,收回200份,有效达95.6%。为高中记类文言文教学探究提供学情依据。表3:传记类文言文教学情况学生问卷调查表ABCD题号选项1.最喜欢哪种类散文游记人物传记政论文型的文言文?(54人,占比27%)(30人,占比15%)(88人,占比44%)(28人,占比14%)2.你了解“传了解.不太了解不了解说不清记”的概念吗?(42人,占比21%)(44人,占比22%)(100人,占比50%)(16人,占比8%)16\n3.你的老师教传文言词汇语法知识翻译文化常识人物形记文言文注重哪(88人,占44%)(73人,占36.5%)(20人,占10%)象、思想方面感情(19人,占12%)4.你觉得老师教有区别区别不大没有区别说不清传记类文言文与其他文言文有区(38人,占比34%)(70人,占比35%)(68人,占比19%)(24人,别吗?占比9.5%)5.传记类文言文有有,但不多没有说不清的某些问题你有(45人,占22.5%)(71人,占35.5%)(52人,占比26%)(32人,占自己的看法吗?16%)6.你所在班级组有,经常没有有,偶尔织过传记类文言文的专题小组探(28人,占14%)(143人,占71.5%)(29人,占14.5%)讨吗?7.传记类文言文断句题翻译题筛选整合信息题文化常识阅读题中你哪部题分失分最多?(41人,占20.5%)(68人,占34%)(60人,占30%)(31人,占15.5%)8.你经常阅读课经常偶尔从不外文言传记吗?(36人,占18%)(45人,占22.5%)(119人,占59.5%)9.你觉得阅读课有帮助帮助较小没有帮助外文言传记对自主学习能力有帮(99人,占49.5%)(67人,占33.5%)(34人,占17%)助吗?17\n10.学习传记类扩宽文言词汇学习文化常识名人的榜样作用传承民族文言文对你最大精神的益处(113人,占56.5%)(42人,21%)(30人,占15%)(15人,占7.5%)通过调查得知,传记类文言文与其他类型的文言文相比更受学生喜爱。这可能与它的故事性强、可阅读借鉴的地方多有关。但学生对传记的有关概念不甚明了。老师在教授传记文言文时与其他文言文并没有多大区别。依然把文言字词句篇等基本知识当成重点,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思想感情的拓展迁移做得不够。对传记类文言文的人文性和教育功能不够重视。因为高考指向性的作用,学生把传类记文言文阅读当成考点练习,教师也很少组织传记类文言文的专题探讨,没有把传记类文言文的教学上升到传承民族精神、健全青年学生人格的高度。2.教师问卷调查情况笔者设计了教师问卷题10道,主要是想了解教师关于传记类文言文的知识理论储备、教师对传记类文言文的地位认识和教学目标的设定以及常用的教学方法。总共发放调查问卷21份,收回20份,有效率达95.1。问卷调查表如下:表4:传记类文言文教学情况教师问卷调查表ABCD题号选项1.您喜欢传记类文很喜欢喜欢一般不喜欢言文吗?(7人,占35%)(3人,占15%)(5人,占25%)(5人,占25%)2.您熟悉传记文学熟悉知道一点,不系统完全不熟悉相关理论吗(4人,占20%)(9人,占45%)(7人,占35%)3.您认为传记类文重要.一般不要重说不清18\n言文在高中语文教(11人,占比55%)(4人,占20%)(3人,占15%)(2人,占学的地位怎样?10%)4.您认为学习传记备考的功能塑造和健全人格文化和精神说不清类文言文最大的功的功能传承的功能能是什么?(9人,占45%)(4人,占20%)(6人,占30%)(1人,占5%)5.您对新课标中传熟悉读过,不太熟不熟悉记类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是否熟悉?(3人,占15%)(8人,占比40%)(9人,占比45%)6.你认为传记类文基本一致不一致,但有重合完全不同言文与一般文言文教学目标一致吗?(7人,占35%)(8人,占40%)(5人,占25%)7.您在传记类文言前者远多于后者二者大体相当C.前者远少于后文教学中,文言知者识教学与人物形象(10人,占比50%)(4人,占比20%)(6人,占比30%)分析所用时间比较8.“高考怎么考,传同意基本同意不完全同意记类文言文就应该怎么教”,您同意(9人,占45%)(4人,占20%)(7人,占35%)这种说法吗?9.在传记类文言文经常偶尔从不教学中,您经常组(6人,占30%)(7人,占35%)7人,占35%)织学生讨论吗?10.在传记类文言文串讲法诵读法讨论探究法其它课堂教学中您最常(11人,占55%)(4人,占20%)(3人,占15%)(2人,占用的教学方法有10%)19\n调查显示,大多数语文教师十分喜欢传记类文言文,但对人物传记的相关理论并不熟悉。虽然认识到传记类文言文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却又对新课标中传记类文言文的教学目标不甚了然,认识到传记类文言文与一般文言文在教学目标上并不相同,可是由于应试的影响在教法上又并无二致。这种矛盾真实地存在于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仍然是以串讲法为主,讨论探究等活动组织的也不多,传记类文言文教学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严重。教师不应该局限于让学生获得一定的文言文知识,能够把试题做对;更应该考虑在教授传记类文言文时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学习古人的人格精神以及获得更高层次文学修养。可是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许多教师仍然选择费时省力应试效果好的基本教学方法:串讲法和阅读法,这种方法还是以教师为主体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将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思考向学生灌输,学生自己思考空间不足,学习传记类文言文就会觉得枯燥无味。二高中传记类文言文教学出现的问题1.言文分离,重言轻文由于目前高考试卷的传记类文言文出现频次之高,导致目前的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更多的从功利实用角度出发,将文言文教学作为应试的工具,而无视人物传记的人文性和教育性功能。教师们用很多精力来讲述分析文言词句,可是却没有重视对文章的整体观照。一般处理的程序就是从头讲到尾,学生既没有课前预习来整体认识文章,也没有教师对大语境进行铺垫。在古代传记类文言文教学过程里,部分老师更是选择使用“串讲法”来教导,机械地强调“字字落实,句句翻译”,即教师通过读读、讲讲、对译来疏通文言大意,学生则低头满堂抄,对文本主旨、思想情感、传统文化精神等一概不理,文言人物传记中蕴含的优秀的民族精神和思想文化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一点也被我国特级教师钱梦龙在他的文章中谈到过,他认为我国现阶段文言文教学的最大问题就是“有言而无①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重视字词教学,弱化了传记类文言文教学应有的①钱梦龙.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J].中学语文教学1997年04期20\n功能——让学生从千古名篇中体会祖国文化的内涵,汲取营养,古为今用。使学生学习文言文传记的兴趣不高,难以提高学生的整体语言素质,学生无法领略整体语言的优美,难以把握传记类文言文更深层的思想内容和丰富的情感。以大范围的问卷调查结果为基础进行分析,笔者发现如今的大多数传记类文言文教学,教师依然把“字、词、句”等工具性知识当成主要内容。把文言文的学习内容仅仅定位于语言语法学习,认为学生把课文中的字词句全部掌握了就是一堂成功的传记类文言文教学课。究其原因不外乎是教学为考试服务,在升学压力的大环境下,传记类文言文教学成了教育功利化的工具。髙中传记文言文教学轻人文,重实用,最明显的就体现在教师在教学中更为强调对于文章中字词句和各个考试要点的理解和掌握,而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其中所展现和传承的人文精神和情感,而这正是传记类作品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传主和其他人物都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体现着作者的好恶。学生学习传记类文言文可以受到一定的精神感染,这就体现出了传记类文言文的教育功能。将传记类文言文教学重点一味地向工具性倾斜,既不能发挥传记类文言文的长处,又弱化了它的教育功能。2.无视传记类文言文的特征传记,它是一种古老的文学样式,是真实地记录传主的生平事迹和所处的大环境背景的一种文体,它通过鲜明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典型的细节和个性化的语言,真实还原历史真实。所以传记类文言文兼具史学和文学的双重特征,是两栖文体的典型代表。真实是传记体的生命力所在。古代史官的求真精神值得尊重,为了真实记录历史活动,他们甘愿冒险,甚至牺牲性命也在所不惜。这种求真精神奠定了我国史官的创作传统。传记又并不是纯粹的历史,它还需要表现传主的个性。传记主要通过展现人物的生平经历,喜怒哀乐,鲜明地反映传主的性格特征。在《史记》、《汉书》、《后汉书》等传记作品中,这方面都得到很好的体现。以《史记》为例,同样是给西汉战功卓著的将领立传,司马迁对卫青、霍去病和李广的叙述和描写各有侧重,既表现了人物个性又体现了司马迁的好恶和偏爱。21\n可是传记类文言文在教学中一般被当作普通的的文言文阅读材料看待。既不重视人物形象分析,也不看重它在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深层次作用和使命,而是单薄片面地着重它作为考试内容的工具性和实用性,去重点探索文本内容的字词句等考试内容要求的知识点,而忽略了传记类文言文的深层内涵和精神,使得学生只能肤浅地从浅层去理解文章大意和字词用法,却不能体会到传主的个人情感和其中的精神力量和传统文化,那么他们就没有真正的学懂这篇文章,传记类文言文也就没有彻底的实现自己的作用,从而不能正确发挥传记文言文对学生的教育功能。3.高考指向性明显、太过功利性尽管《普通髙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清楚要求了传记文言文的课程目标,同时还给出了总体的教学建议,要求学生必须通过学习教材达到“了解文化背景,感受中国文化精神,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的目的,但由于高考在我国学校和家长心中的地位太过重大,因此大多数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还是罔顾课程标准,从功利实用的角度出发,不断研究高考考点和重点内容,然后只重点教授高考内容,强调高考会考察的字词、句式、翻译等文言基础内容,对于不考或者难以考察的部分选择放弃或者忽视。而这种情况下的学生自然也同样是为了高考而学习,全然不在意文言文中所蕴涵的深层次内容和精神,更不能深入的理解作者内心情感,成为应试的机器。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明显与课程标准的要求背道而驰。但批评传记类文言文教学功利性的目的不是说传记类文言文应该与高考相对立,必须二选一。毕竟我们应该承认高考作为目前我国人才选拔的主要手段,应试是教学的目的之一,但不是主要目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语文教学的育人作用,必须同样重视教学的实用性和人文性两方面的功能,既要掌握文言文中具体的字句含义和规律,同样也要掌握其精神文化内涵,这样无论是对学生应试还是个人成长都是十分重要的。4.忽视传统文化教育功能古代的许多传记类文言文所展现出的传主光辉形象、作家的情感,往往是时22\n代精神的反映,是本民族、甚至全人类的共同文化心理。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是塑造民族整体性格的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可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对文本知识的挖掘乐此不疲,而对文本中蕴含的文化底蕴不够重视,忽视了传记类文言文的文化熏陶作用。许许多多传主身上体现出来的逆境中淡然自处自强不息精神、知其不可为而为的人生态度、重义轻利的人格、见贤思齐的道德追求,急功好义的道德品性、礼仪谦让的处世原则等都是后世学习和借鉴的楷模。因此传记类文言文学教学在重视字词句篇等基本功训练的同时应引导学生学习和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但长期以来教师不太重视传记类文言文教学的人文性教育性功能,只是作为一般的文言技能课来教。顺应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应加强传记类文言文教学的探究。突出传记本身的特点,结合时代精神,以学生为主体设计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吸引学生学习古代传记类文言文。通过引导学生探究性地学习,既达成了知识目标,自身又能获得深远的人生启示,进而又能形成一定的思维深度和判断力。5.教学模式僵化许多教师内心认为传记类文言文只不过是普通的文言文,甚至将它和散文类文言文相等同,全部都使用同样的方法和过程来教,不会根据具体的文章体裁不同而加以改变,使得无法全面的进行传记类文言文教学,学生无法彻底深入的理解和学习,自然也阻碍了传记类文言文育人功能的发挥。传记类文言文主要记录的都是传主的整体人生历程、典型事绩,并最终盖棺定论,行文主体部分一般是传主的宦海沉浮。简单的说,传记类文言文的主体是人,那么教学模式当然就和记事写景等其他类型的文言文不同,如果不加以创新和改变,自然无法彻底发挥出它的全部功用。另外,在具体的文言文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到现在仍然是使用传统枯燥片面的“一讲一记”法进行教学,教学目的也大多专注于应试,围绕高考展开,忽略了更深层次的育人功能,这样机械的教法自然只能教出机械的学生,没有抓着传记类文言文教学的核心功能。23\n三高中传记类文言文教学现状原因分析1.教师传记理论素养不足从对教师的问卷调查中得知,多数教师有关传记的理论素养较欠缺,教师的阅读面偏窄。教师在准备传记类文言文教学时,所用资料主要出自教材教师参考用书,或者从互联网上查找资料,但网上的资料重复知识多,理论性不强。比如选修教材《中外传记作品选读》配套的“教参”中虽介绍了一些传记的概念、特征、分类等有限且单薄的理论知识,但仍然无法满足教学需要,而和必修教材配套的“教学参考”在传记类作品的教学中更是不具有参考性,对于传记内容和相关理论完全没有提及。尽管《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对传记类型进行过简单的介绍,但还是太过粗略,不够细致,为学生介绍一般性知识尚可,从教师教学上来说,就太单薄了。而要想全面、高效地进行传记教学,首先就必须熟练的掌握诸多传记理论,并将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如同朱自强先生所说,“文学作品研究先于①语文教材研究,这应该成为语文教师的自觉意识和行为准则”。也就是说,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先研究文言传记文本,把从文本获得的原初知识和感受作为一种资源,再以此为基础研究教材教法。如果教师只是按照“教参”施教,那么最终的教学效果必定不会太好,只有自身先拥有良好的传记理论素养和相关的文学积累和文学能力,再基于对教材的解读和理解,才能高效地开展传记类文言文教学工作。2.未深入理解新课程标准传记类文言文之所以会被选入普通高中语文教材中,是因为它不仅拥有独特且重要的文学方面的价值,同时还在育人方面具有独一无二的功能和价值。因此《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才会对传记类文言文提出十分明确的目标要求,要求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传记作品的基本特征和它的作用意义,懂得分辨比较传记类作品和其他文学作品的异同,在阅读人物传记的时候,必须了解传主的整个人生历程和重要事迹并且对可能影响其成长转变的各方面原因进行分析和思考,并与之共鸣,深入感受传主的内心情感;同时还要能够正确、①朱自强.小学语文文学教育[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124\n客观、历史性的分析评价传主事迹的地位和意义,并进行深入的批判性思考,最终使自己获得进步和提升。同时,还要在学习传记作品后能够尝试进行传记写作。毫无疑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十分综合全面,同样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要求他们必须突破曾经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并且不断学习新理论、新知识和新的教学模式,与传记文本进行对话。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学生必须掌握传记文言文阅读和传记写作两方面的能力。在学生大致掌握和了解了传记作品后,可以通过引导其进行传记写作来进一步提高其对传记作品的掌握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教师的教学水平,新课程标准特意针对高中传记类作品和文言文教学提出过诸多意见,并且都可以应用于实践。但很多学校却并没有将这些建议放在心里并认真实施,甚至根本没有认真仔细地去阅读新课程标准,甚至完全抛开新课程标准中对传记类文言文教学的要求,只追求应试教育。所以未深入理解新课程标准对传记类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造成传记类文言文教学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3.未深入研究教法由于许多教师始终采取同一套传统的字词教学方法来教授不同种类的文言文,甚至是传记类文言文,而没有针对不同的文言文类型进行改变和创新,导致教学工作效率低下,机械单一。为了解决这一点,教师自身心里必须对传记类文言文的教学特点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同时从现实出发,以本班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进度等实际情况为基础,对已有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进行创新和改进。教师应该引领学生一起找到传记类文言文的共同点,跳出传统文言文教学模式的樊篱,教给学生传记类文言文的规律性东西,让学生懂得传记类文言文之所以和其他种类的文言文尤其是文言散文有所差别,根本的异同点在哪里,以及传记类文言文的自身特征和意义。但是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仍然使用的是传统的机械、僵化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是僵化的,每节课通常都是一样的教学模式,其他文本也是如此。没有针对传记文言文的特点去深入探究和思考适合的教学模式和更高效的学生学习方法,就只会导致课堂教学机械枯燥,无聊乏味,既耗时,又没有效率。史传类文言文与一般文言文既有区别也有共通之处,在一般文言文作品教学25\n过程中提炼出的规律性理论和方法同样可以用在史传类文言文的教学,但不能一昧地套用,而是应该既保留其优秀的部分,同时在这个基础上针对史传类文言文的自身特征具体研究改进适合它的教学方法。同时,还要根据每个班级的不同情况,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例如,都是诵读法,普通的文言文教学和传记类文言文教学上运用的场合和方式就有所不同。比如《赤壁赋》是一篇感情色彩浓烈的抒怀散文,而《鸿门宴》则是一篇传记特点明显的文言文,它们在诵读上的重点就会有所差别。《赤壁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领导学生通过在诵读中的语句停顿和轻重变化,在重复的吟诵中深刻感受作者不同语句段落中情感所发生的具体变化,感受作者的人生感怀。而《鸿门宴》的诵读则侧重表现紧凑的情节、模仿人物激烈的交锋对话、再现历史场景。也可以让学生通过戏剧的夸张形式,来认真投入地感受不同情境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变化,这种体验式学习不仅过程生动有趣,还能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文章和感情,最终的学习成果比单纯枯燥的讲课要高效得多。然而,尽管理论上的教学方法有很多,但大多数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却并没有应用这些理论,而是围绕着高考考点出发,不关心学生感受,眼里只有知识没有人,在进行传记类文言文教学的时候也不会深思它的特殊性,一百种文言文都是同一种教法,将传记类文言文分解成知识传授课,更别说面对不同学情的学法指导了。4.重“工具性”轻“人文性”语文,作为基础教育中重要的课程,它是人类社会交往中十分重要的交际工具,更是人类文化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而语文课程更是体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深刻统一。,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之下,传记类文言文的教学必须加以创新改进,教师有必要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将特定的历史背景与一定的文言文基础知识相结合,从而使得学生可以在对历史背景和时代环境的了解下对传记人物形象和特点进行解读,使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和语言应用能力得以提高,同时还能锻炼他们深入全面的思考和判断事物。当前的语文教师在传记类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往往更看重实用功利的角度,围绕高考考点,而高考试卷中文言文的考题也因为各种实际上的因素而局限于考察基础知识、翻译,而较少或难以考察学生对对作品人文精神和更深入的思想层面26\n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导致教师教学中也重工具,轻人文。高考的考题形式已经基本固定,难以期待它能在短时期内发生改变,但是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长远方向来看,改变如今重“工具性”而轻“人文性”的教学方式势在必行。虽然如今机械肤浅的填鸭式教学使得学生能够在短期内较基础的掌握文言文应试知识,但枯燥的学习和布道式的人文精神宣讲太过呆板,缺乏活力,如果时间持续较久,必定会影响学生对于传记类文言文的学习和探究兴趣,甚至导致其丧失作品欣赏审美能力,对其人文素养和精神世界的丰富造成负面效果。5.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外文言传记较少和课上探究不够在学习传记类文言文的时候,学生不仅要从浅层了解文章大意,还要对其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需要联系课内外知识,对问题展开多角度的探讨。较多的课外阅读是课上探究的重要条件。但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很少阅读课外传记类文言作品,教师很少推荐合适的、多方面的课外传记作品让学生阅读,自然也很少在课外阅读方面有效地指引学生,造成学生虽然课本上的知识掌握了,但总体的知识面却不够宽广,视野狭窄,思维也不够灵活,当围绕某一话题开始讨论时,他们的观点和态度也往往十分肤浅和表面,不够深入,这同样是因为教师很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探究思考,学生探究的兴趣就得不到激发,探究的角度和方法就得不到拓展,就无从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27\n第四章高中传记类文言文教学策略一提升教师的传记理论素养作为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储备而且还要不断进行专业理论方面的学习,必须拥有优秀的理论素养,只有这样,他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才会丰富和扎实,教学水平才能有一个较高的提升,才能很好地根据学生水平和教材内容进行教学。高中传记类文言文教学同样如此,只有当教师有一个良好的传记理论素养和相关的专业知识储备,才能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传记类文言文。然而,目前许多高中语文教师往往在文言传记方面理论素养不够,对传记类的文本了解不足,无法针对传记类文言文自身的特点和相关背景进行教学,因此教学方法难以改进,教学效果也难以提高。依此可见,当前教师要想提高传记类文言文方面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自身就必须提高传记理论素养。要做到这一点,绝非一朝一夕的事。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自身不断学习、阅读古今传记作品和相关的理论知识,丰富自身的阅读水平和知识底蕴,同时也提高了自身传记理论素养。教师以身作则,自己首先大量阅读传记作品,才能进一步引导和激励学生进行相关的课外阅读,同时还能对其阅读过程中的疑问进行解答和探讨。另一方面,教师传记作品方面的知识和理论扎实了,在教授传记类文言文的过程中自然得心应手,能够灵活熟练地进行背景分析、知识迁移和深入地探讨,更加深入和透彻地引领学生全面地读懂、吃透、浸入教材,从中获得自己的思考和感悟。1.背景分析举例目前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传记类文言文通常都是时代较为久远的作品,虽然传主形象经典广为人知,但学生通常也对其不甚了解,对整个传记的创作背景、时代环境、传主的具体家庭和成长环境、传记作者创作的动机等等信息更是毫无所知,而这些又是深入理解文本的必备条件。因此,教师就必须在这些方面多多收集材料向学生展示,通过背景分析法,使得学生深入的了解传主当时的大环境和28\n大背景,从而为他们深入地学习和分析、评价传主,感受其内心情感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比如笔者在教授《报任安书》这一课时,由于班上学生大多只听说过汉武帝的著名事迹和大致形象,而对其没有一个具体的了解,因此笔者用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了汉武帝当权后期的相关资料,向学生展示了鼎盛时期以外的汉武帝,包括他晚年的刚愎自负、昏庸狂妄以及李陵和司马迁等人在那样的大环境下的忍辱负重艰难生存。了解这样的大背景和时代环境后,学生才真正懂得了为什么司马迁当初要创作史记甚至为之受尽谗毁也不后悔,他所说的“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背后又究竟有怎样沉重的意义,并因此真正从内心感受到了他的伟大和传奇,而不是简单的书本上的概括。2.拓展迁移举例虽然说传记类文言文因为自身的特点,而在教学上与其他文言文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它也仍然属于文言文中的一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必须让学生熟练掌握文本中的实词、虚词、通假字、特殊句式、文本翻译等基础知识。只有基础知识扎实了,个人的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才能有所提高,这样在阅读课外的文言文文本时,才能够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来推断未知的知识,从而完成整体的阅读和把握,并答题。例如,2017年高考全国Ⅰ卷文言文中注释表明了传主谢弘微生活在是南朝刘宋初期,而根据学生已知的知识,我们知道,在南朝时期,王、谢两家是当时名门望族中的代表家族,无论是“王家书法谢家诗”,还是刘禹锡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等等,都表明了当时的王谢两家可以说是南朝时期门阀贵族的代表,而本文的传主谢弘微同样也是这两大家族中的谢家一员,并且和我们熟悉的山水诗人谢灵运同代。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自然就能更加深入的去掌握文章的大意和把握一些细节了。再比如,学生在粤教版语文必修3中曾学习过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其中赞颂南朝宋武帝刘裕功业的名句“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和批评宋文帝刘义隆好大喜功的名句“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经常用来考查学生的古文默写。那么对应此句的课文注解(必修3第123页注释⑰和第124页注释①)也完全可以用来印证选文中“义熙八年”是晋安帝年号,元嘉四年、九年、十年正处于刘宋文帝统治时期。从上面两个例子看来,我们知道虽然在高考试卷的选文都是从课外选出,我们也许并不熟悉,但29\n其中考察和涉及到的知识却往往是我们在课内就学过的,或者是可以通过知识的迁移来推断出。更不必说文言阅读所考查实虚词、语法句式、文本翻译等都是学生在课内曾经学习过的。所以学生要有一个坚实的文言文知识的基础,同时还要学会灵活地运用知识迁移,从已知推未知,这样才能灵活应对,准确理解传记类文言文。二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在调查中笔者发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制定的学习目标往往更偏向功利和实用,只将传记类文言文教学作为一个高考得分的工具,只简单粗暴地灌输基础的考试考察内容,而很少作更深入的情感和意义方面的探索,这就与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的新课标的要求相去甚远。最开始的学习目标都没有一个正确、科学、符合要求的规划,那么以此为基础进行的教学自然就难以真正高效且科学的进行。因此,要改善目前的传记类文言文教学方法,首先第一步就是教师必须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文本的特点进行学习目标的制定,然后再以这个目标为基础,进行教学,不仅要考虑高考应考,还要从人文方面出发,使得教学能够对学生的个人成长和精神世界有所裨益,让传记类文言文真正彻底的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而对于教材中的史传类文言文,可以根据新课程标准分为文言文和传记类文言文两种具体类型。在定位学习目标的时候也必须以此为基础,根据类别和文章具体内容的不同来设置教学目标。在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文言文的学习必须掌握知识和情感两方面的能力,不仅要“能够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的含义,读懂文章的内容”,还“要求学生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与此同时,作为传记类文言文,新课程标准还要求学生在解读史传类文言文的文本方面必须做到三方面:首先,必须能够在阅读学习中整体了解全文大意,包括传主的诸多事迹,以及整个时代的大背景,并能够进行深入的思考、评价,30\n并从中获益。其次,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必须用全新的眼光和更开阔的视野去看待,要从旧文本中看到新内涵,用新的眼光和视野去客观全面且深入的看待、评价古代作品的各个方面。最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逐渐养成认真好学、求真求实的学习态度,既要尊重别人的看法和成果,也不应该怯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同时,还不能固步自封、因循守旧,应该勇于去探索新世界、勇于挑战、勇于创新,探索未知。通过分析以上要求,我们能够得出新课程标准对于传记类文言文的学习,着重于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创新,并且学会用自己的新眼光、新视野去全面客观地评价、思考文本中的历史和人物,同时从中获得启示和激励,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促进自身健康人格的形成。因此,在设置传记类文言文的教学目标时,教师必须以每篇文章的题材、内容、背景等多方面为基础,然后全面考虑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等综合因素,最终确定一个科学的教学目标。笔者在进行《报任安书》这一课的教学时,基于本班学情,曾经设定了以下教学设想和目标:教学设想:作为司马迁现存的唯一一封私人书信,《报任安书》的历史地位和意义不言而喻。在这篇书信中,司马迁将自己心中的痛苦和心愿吐露出来,深深体现了他伟大的精神和品格。为了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司马迁的内心情感,学生需要沉浸于书信中反复吟诵体会,同时,教师还应该以书信内容为基础,正确的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不畏艰难奋勇前进的精神,修养自身品格。《报任安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本文相关的背景,包括司马迁的个人简介和《史记》的有关信息,以便准确把握文章感情。2.掌握文章中的重点实词、虚词、通假字和一词多义等基础知识。3.培养学生自主、准确翻译文章中重点句式的能力,并能够做到举一反三。(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首先利用课文已有注释来掌握课文生词,了解文章大意。2.通读全文,并能够背诵文章中的指定重点段落,掌握重点语法、字词知识。3.对人物形象进行深入全面的思考和分析,从课文和课外材料的补充中,大31\n致理解掌握人物内心情感和精神世界的变化。(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正确全面的看待挫折磨难,并理解其对于人生发展的长远意义。2.学习司马迁面对挫折磨难不放弃,奋勇拼搏最终取得成功的伟大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3.利用课外时间阅读周国平的《面对苦难》,针对文章内容写三百字以上的读后感。【教学重点】1.掌握文章中的重点实词、虚词、通假字和一词多义等基础知识。2.学习并尝试应用本文所用到的夹叙夹议的表现手法和写作技巧。【教学难点】1.深入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内心曲折复杂的情感变化。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从人物形象引申出来的关于苦难的讨论是一个亮点。因为每个人的经历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有或大或小的挫折。笔者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谈自己对苦难挫折的理解以及自己的人生态度,引起了学生共鸣,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能对学生人生观的形成产生正向的影响。传记类文言文由于自身的特色,决定了它所展示给后世读者的,不仅包括了传记中各个角色自身的人生经历,同时还记录下了传主当时所处的各个时代和社会的真实状况,具有独特的时代特色和特定的文化内容。通过阅读传记类作品,学生不仅能够穿越时空的限制,去感受曾经的社会和时代,还能学习到传承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人文思想,并将之弘扬。因此,教师在制定传记类文言文的学习目标时,不仅要从实用的角度出发,让学生重点掌握基础的字词语法等浅层知识,还要从人文的角度出发,让学生了解整篇文章相关的背景资料,包括创作动机、作品时代背景、传主相关经历等等,以便学生能够全面深入的掌握文章,从而客观地对传主和历史事件进行评价,并深入的体会文本焕发出的人文光辉,从中学习先贤的伟大精神并运用在自己的人生中。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要为自己设立科学的学习目标。俗话说,为学须先立志,正如周总理小学时便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愿一般,学生虽然做不到如此高层次,但也应该做到在学习的时候,尽量减少学习的功利性和目的性,不应为了考试而读书,而应该为了学习而读书,为了了解中华历史和传统文化而32\n读书,为了吸收先贤智慧感悟哲人情感而读书,为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而读书。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人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就必须想办法激发并维持好学生对传记类文言文的兴趣。学生对传记类文言文感兴趣了,自然在课堂上就会更认真、专心的去学习,课内课外都会主动去收集、阅读相关资料,学习效率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更是大幅度提高。因此,教师必须有这方面的意识并且努力去实现,让学生对传记类文言文感兴趣,自己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上课的时候则配合老师的教学,这样教学效率自然显著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也增加了,课堂也不再枯燥。传统的传记类文言文课堂教学,教师仍然处于绝对的支配地位。尽管新课改要求老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学习,享受畅游知识海洋的快乐,做学习和课堂的主人,而不是在老师的强势带领下被动甚至被迫地参与学习,或者只是功利地为了考试而学习,而不在意自身的人格发展。而老师更应该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较为生动有趣的方法,如情境导入、舞台剧扮演等等,引导学生对课堂感兴趣,并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体会作者情感,完成教学目标。1.情境导入,激起学习兴趣传记类文言文一般篇幅教长,故事情节较多,教师可以引入与传主有关的小故事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可以讲述传主人生经历中的某些为人熟知精彩片段,或者讲一些与传主有关的古诗词评论,或是联系学生学熟悉的传主典故,以此激起学生全面了解传主的好奇心,引起学自主学习文本的兴趣。如《鸿门宴》,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引用杜牧的“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王安石的“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亦或是更著名的李清照的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等众多经典诗句,向学生展示不同时代、不同阶层、不同人物对项羽的评价,不仅能够让学生对项羽有一个多方面的了解,还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让其产生探索历史、探究传记类文33\n言文的热情。2.戏剧表演,体会人物情感由于传记类文言文一般是以某一个特定的对象为主体,并围绕他的人生经历而展开,所以它通常包括非常丰富多样的人物活动,文本中的矛盾和冲突也多且激烈,波澜起伏,这样的特点就决定了它在教学过程中很适合通过戏剧、舞台剧表演的形式来展示,一方面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角色,可以加深他们对人物的理解和对人物内心情感的琢磨、体验,让他们在表演的过程中亲身体会角色的情感变化,同时强化了他们的表达和交流能力;另一方面,这样生动的课堂充分激发了学生对传记类文言文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教学。通过这种情景教学法,使得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主动的参与到了学习中,并且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因为学生要想成功的展示角色,就必须先钻研清楚整篇文章的大意,更要仔细研究自己所表演的人物的心理和身体活动,并将其展示出来。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自己沉浸在课文角色中,深深体会到了角色的情感变化和内心活动,受到其独特人格魅力的感召,熏陶了自身,同时又学到了扎实的知识。例如教材中的《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章中的对话内容较多,就很适合作为话剧改编,让学生自己亲自上阵扮演其中的角色,老师则在这个过程中进行适当的讲解,从而完成教学。这样的课堂积极性和效率决非简单枯燥的串讲文言文所能比拟的,对学生的影响也更大。此外,传记类文言文教学,应该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在阅读传记类文言文本时,不同读者各自生活经历不同,对文本理解也各不相同。所以在史传类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就应该以开放的心态、民主的氛围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对文本做出个性化解读,教师应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思考和探究,给学生更多展示的机会,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充分表达自己见解。四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与其他文言文教学不同,史传类文言文的教学方式由于自身特点而变得更为特殊,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针对具体的教材内容而展开各种各样的活动来进行教学,使得课堂更加灵活生动,饶有趣味。同时,教师还应该根据新课程标准,认34\n真研究和探索适合时代和学生的教法,根据学生情况和具体的教材内容对原本的教学方式加以改进和创新,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通过诸如情景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教学法等现代教学方法来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使得教学效率提高。下面笔者便枚举几例具体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供参考。1.诵读赏析法诵读是语文学习的常用手段。通过反复的诵读,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作者每一字句所想要表达的感情和意义,感受整个作品的意境,与作者共鸣,受到作品精神的熏陶和启发。因此,新课标也进一步强化了对学生诵读方面的要求。另外,选入教材的诸多传记类文言文都是经过筛选后留下的精华,它们不仅文辞优美,而且意境和情感丰富,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不仅加强了语感,还可以体会人物形象的生动性和作者流露出来的情感,在品读文言传记的过程中重现历史事件的真实情境。让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从而与文本的对话,与历史人物的对话,与作者的交流。赏析既是指对传主形象的鉴赏评价,也是对传记类文言文在谋篇布局、写作手法、表达技巧、语言风格等方面的赏析。优秀的传记类文言文不仅有生动形象的人物,也会有详略得当的叙事技巧、精彩激昂的情节设计、栩栩如生的动作描写、人物形象分明的语言描写、细腻的心理描写以及史官的评论等。如《烛之武退秦师》的情节起伏、体现烛之武外交才能的语言描写;《郑伯克段于鄢》中郑庄公虚伪的语言体现了他的阴险狡诈;《鸿门宴》中宴前的谋划、宴中的紧张对决与应变、宴后的表现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传神的表现出来。这些都可以通过诵读让学生去深入体会。其具体的诵读方法有以下几种:①朗读体会法朗读体会法,用叶圣陶先生的话来说就是,要在朗读的过程中将作者通过字词表达的感情通过声调、感情、语气等方法表达出来,要做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可以掌握文言语句的停顿、节奏、语气等,进而体会其中蕴含的感情,从而提高对文意的理解。在教学过程35\n中运用诵读体会法,让学生体会传记类文言文的语言、手法,表达风格等,同时还充分掌握了文章的大意和所表达的感情和态度,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历史观,领略先贤风采,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积累。②分角色朗读法分角色朗读法适用于如《鸿门宴》、《烛之武退秦师》等文中具有大量揭示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的对话的文言文,学生在通读全文和了解角色的基础上分为不同角色进行朗读对话,通过语调高低、语气轻重、节奏快慢等多方面来展示自己扮演的角色的风采和不同情景下的感情变化。这种分角色朗读法可以使得学生充分掌握和理解角色的内心情感变化,让他们在相似的情景中领略先贤的风采。③配乐朗诵法配乐朗读法是借助音乐的作用,根据文章不同段落和不同场景,来加上不同的音乐与之相配合,塑造栩栩如生的情景和氛围,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沉浸于中,并进行朗读。如《鸿门宴》的宴中紧张交锋场面可以配以《克罗地亚狂想曲》之类的电子音乐片段,《苏武传》中苏武的坚韧不拔,威武不屈可以辅以苍凉大提琴曲;《谭嗣同传》中谭嗣同的英勇就义可以用激昂的古筝弹奏配合。学生在配乐中朗诵,更能深切感受人物形象的性格征,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需要注意的是所配背景音乐需适当剪切调试,使之配合朗读者的表达,不可喧宾夺主。2.要点归纳法在学习传记类文言文时,最基础的一个要求就是必须“把握基本事实,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没有这个前提,也就无从谈起对文本的深入探索和思考、评鉴,更遑论对学生产生激励和启发作用了。但由于高中生学业繁重,传记类文章篇幅又较长,因此留给学生仔细阅读作品的时间就不多,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时间顺序法,对传主的人生进行一个简洁明了的归纳,总结其一生中最重要的各个时间段的重要事迹让学生大致了解,将时间留给重点内容的讲授。我国古代人物传记在记述人物生平事迹时往往重点记载传主某年某时任何官职,在此官职任上又做了何事。那么我们在阅读传记类文言文时也可以此为切入点,抓住各个时间36\n点和官职名称变化,掌握传主的历次官职变动以及各个时期的重要事迹。如此,全文大意就一目了然了。如2017年的高考语文全国Ⅰ卷中的文言文试题,它是来自《宋书·谢弘微传》中的选段,而且整篇文章涉及到的时间跨度并不大,其中用于表示时间和职位的重点词语也较少。其中,表示时间的分别有:义熙八年、元嘉四年、九年、十年。抓住了这几个时间点,我们在相对应的句子中很容易就看到他在这几个时间的事迹:义熙八年,有“晋陵公主以混事委之弘微”和“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母忧去职”;而元嘉四年,对应的是“兄曜卒”;“九年,东乡君薨,弘微以私禄营葬”;十年,则是“谢弘微卒,时年四十二”。如此,传主谢弘微的短暂一生的主要经历就一目了然了。另外,由于选文中出现了大量人物名称,包括谢弘微、谢思、谢峻、谢琰、谢混、谢灵运、谢瞻、谢曜、刘毅、高祖、晋陵公主(东乡君)、太祖等等,由于人物太过庞杂,如果不梳理清楚他们的关系,就很难彻底全面的掌握文章大意。考生如果没有广博的文史知识,仅从选文中获取信息也足以理清眉目:谢弘微与谢思是父子关系;与谢曜是兄弟关系;与谢峻、谢混是堂叔侄关系。谢峻、谢混又是司空谢琰的儿子。谢峻无子,谢弘微过继给堂叔谢峻为继子。谢混少所交游,却很看重自己的这位族侄,死后家事也交与谢弘微处理。理清了这些重点人物之间的关系,文后题目的作答也就迎刃而解了。由此可见,以时间为序归纳要点是了解传主生平经历最简便有效的方法。这也是清晰准确地把握文本基本事实,快速有效解读文本、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的重要保证。要点归纳法对于学生完成高考阅读的信息整合分析和探究题有直接的指导作用。3.形象分析法由于传记类文言文是围绕传主的个人经历来展开的,因此,想要准确理解文本,就必须深入分析文章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尤其是传主本人。这就叫做形象分析法。形象分析法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①典型情节。通过文本中的典型情节来判断人物形象。例如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Ⅱ卷中的《后汉书·赵憙传》选文中,描写年幼的赵憙本来可以成功复仇,但却因为对方患病而放弃,并直接说道:“尔曹若健,远相避也”。这样的典型情节集中凸显了赵憙的品格高尚以及仁善心肠。②个性语言。通过文本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来了解人物形象。例如2015年高考37\n语文全国Ⅱ卷中的《北史·来护儿传》选文中,来护儿在临死之前哀叹道:“吾备位大臣,荷国重任,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这充满感情的话语生动地刻画了来护儿忠心耿耿、临危不惧的英雄形象。③对比烘托法。通过将传主与其他人物进行对比,凸显传主的形象。例如在课文里的《苏武传》中,作者先后描写了苏武、张胜、卫律、李陵等人在为人处事等多方面的态度和行为差异,对比烘托了苏武不为威逼利诱所屈、忠于祖国的民族气节。4.问题探究法问题探究法是一种师生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在老师的适当带领下,积极主动地对课堂内容进行探索,主动从课本和材料中获取新的知识并进行深入的探究,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这样的方法最适用于高中阶段,因为这一时期的学生无论是身体还是智力、情感都已经逐渐成熟,他们的视野逐渐宽广,思维能力也增强了,心中还有着对未知世界的强烈探索欲。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的传记类文言文,都是古代的经典名篇,这些作品内涵丰富、意义深广,在许多方面都值得老师和同学学习和探究。比如可以突破对传主的传统解读,大胆鼓励学生结合现代观念个性化解读文本,提高学生传记类文言文鉴赏能力,锻炼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在具体实施时,教师可以从文本出发提出问题,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从而展开多次角度深层次的探究。比如笔者在讲授《郑伯克段于鄢》这一课时,引入了背景介绍,结合史官对郑庄公的评价;提出问题:你如何评价郑庄公母子关系?你觉得郑庄是个什么样的人?请从课文中找出依据。你认为郑庄公是英雄还是奸雄?引导学生既从史实出发,又结合现代价值观念全面分析人物,深化思维训练。传记类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如果灵活运用多元探究法,从不同视角解读与探究文本,发展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不仅提升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对学生解答高考试题中的此类题型也有会很大的帮助。总之,要想实现传记类文言文有效教学,就应该抓住史传类文言文的文本特征,准确定位史传类文言文的教学目标,关注教学主体,关注学生的发展,注重兴趣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上开放有序,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只有树立这样的教学理念,才可能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38\n结语本论文从传记类文言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出发,配合教学现状的调查,指出传记类文言文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并分析了原因。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提出了传记类文言文的教学策略,并例举了教学方法。由于本人工作在教育一线,理论水平有限,写作资料缺乏,论文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调查面偏窄,后期效果跟踪不够等。但如果能够给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借鉴就是笔者乐见其成的。39\n参考文献[1]陈佳民柯汉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M].北京:广东教育出版社.2015.12.[2]陈兰村.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M].杭州:语文出版.2012.09.[3]冯永平.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技巧初探[J].重庆:新课程2014年第12期.[4]韩烈文.文言文教学重在吟咏[J].成都:成都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5]靳玉乐.合作学习[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6]孔翠哲.高中传记文学作品教学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4.5.[7]李耕耘.高中文言文人物传记的比较阅读[J].承德: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94年增刊.[8]李万曲.高中文言文整体阅读教学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6.5.[9]李延寿.南史•宋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2016.[10]刘佳杰.树立传记类文言文教学的全局观摭谈[J].太原:中学课程辅导.2013年第8期.[11]吕叔湘.丁声树.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2]普通高等学校招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卷[S].北京:教育部.2008-1017.[1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S].北京:教育部.2017.[14]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说明[S].北京:教育部2017.[15]沈约.宋书•卷五十八列传第十八[M].北京:中华书局.2015.3.[16]司马迁著.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3.7.[17]司正权.普通高中史传类文言文有效教学探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5.6.[18]王力主编.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99.05.[19]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北京: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20]魏传宪.语文教学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2002.[21]谢海霞.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传记类文言文教学[J].南京.教材教法.2016第34期.[22]许嘉璐.李行健.现代汉语规范字典[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6.[23]杨东华.普通高中传记类文言文教学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3.10.[24]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2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教育部2003.1.[26]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0\n致谢时光匆匆,从2013年开始的在职教育硕士的学习,由于个人及家庭的原因,延迟至今才得以毕业。由此感慨良多。回首这几年的教育硕士学习生涯,良师益友的悉心指导和帮助,笔者此生难忘。比如吴晟教授结合古代文学的文学理论课让我思接古今。哈迎飞教授的中外文学课深入浅出,让我仿佛回到臧否中外文学名家的青年学生时代。刘晓明教授讲授的学术研究的方法和角度,为我后期的论文写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李丽华副教授结合了现代教育技术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非常切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为笔者确定了论文的研究方向。从论文的选题、资料搜集与构思、撰写、修改到最终的定稿,李丽华副教授都给了不善言辞的我以悉心的指导和帮助,使我的毕业论文能够顺利完成。李老师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和严谨的学术风格,都值得我终生学习。由衷感谢老师们的谆谆教导和同学们的包容帮助。毕业在即,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会铭记师长们的教诲,在教育教学上继续追求进步,来报答所有支持和帮助过我的人!再次致谢!41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