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62 KB
  • 2022-08-18 发布

高中文言文教学价值再探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中文言文教学价值再探摘要:作为文言文教学的一种要求,领悟文化内涵的过程也是意义建构的过程。要想让学生建构出积极的意义,教师就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让学生学有所依、思有所依,只有这样才能建构出积极的意义。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价值建构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097(2014)02-0026-02作者简介:李花欣(1972―),女,陕西安康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陕西安康市汉滨区江北高级中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语文教学为什么要教文言文?这是一个必须思考的问题。本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思想,笔者对文言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进行了再梳理,以期为学生学习文言文提供更为充足的理由。一、学习文言文的“载道”方式第5页共5页\n文以载道!当“文”与“道”结合在一起时,便具有了社会学意义,“文”就不再只是文的事,更是“道”的事,“文”如车,用以载“道”。这一认知事实上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观点的一种延续,因为知识分子骨子里从来都是有担当的。我们在这个视角下来看文言文,可以发现作为古人交流与记载的一种方式,其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尤其是作为记载方式,更是有着极其丰富的研究价值。因为如果我们注意到某事与记述该事的文言文之间的关系,便会发现作文者多是带着自身的观点的,至少其尽量想将所述之事描述得更具“道”的味道。如司马迁之著《史记》,刘向等人评价此著作时,称其“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我们能够从中读出什么?显然其中具有一种载道的范式,叙事及理却必须“善序”,持理可“辩”但不能“华”,异理可“质”而不能“俚”,这正是中国传统叙史之约定俗成的规矩,或者说是一种要求。又如苏轼所作《留侯论》,本文所叙者乃汉之良将张良圯上受黄石公书,而得以盖世之才辅佐刘邦一统天下的故事,所论述者,唯“忍小忿而就大谋”的道理也!张良圯上受书一事难以证实,但作者以故事论道的手法值得我们借鉴。所以在笔者看来,文言文教学首先要关注的当是“立意”,得知道不同的文言文所载的是何种道理,并且要引导学生从文以载道的角度来学习文言文。这样的宏观思路,有助于改变学生在面对文言文时不断皱眉的情形。当我们能够引导学生去感知原来每一篇文言文都有着载道的思想与技巧,学生的另一扇兴趣之门有可能就会由此打开。毕竟我们不能忘记,高中生也是有强烈的社会意识与担当的。二、“读”懂文言文中的精气神韵文言文的主要学习方式是什么?不是将文言文肢解成字与句,然后逐字分析每个字词的含义,更不能以知道某文某句中的一字读音或一字通假为荣。笔者以为,文言文的主要学习方式离不开第5页共5页\n“读”。也就是说,文言文的价值本质上不是教出来的,而是读出来的。当然,首先必须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读,不能只是孤立地苦读,也不能是不着边际的泛读。要读懂文言文,首先要了解一篇文言文的背景,将这篇文章放到某一个背景下去读,将自己放到这个背景中去读。如《廉颇蔺相如列传》,我们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掌握文中关键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理解文章的内容大意。这是初步阅读,阅读的主要目标是断好词句,能够将文章读顺,知道何处该停顿,何处该加重语气。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理解性阅读,读时关键在于将自己置于不同角色以及相应的情境中,以读出文本中的应有思想。“廉颇者,赵之良将也”一句中的“者”与“也”是需要语气支撑的,“者”字加重读音,可以突出对廉颇的重视,“也”字加重读音,可以突出对“良将”的肯定。当然,此处“良将”亦需加重口气,以与下面介绍蔺相如时的“赵人”相对应。其后,有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以廉颇口气读此句时,脑中要有攻城野战之气魄,要有对对方“口舌为劳”的“轻视”,而“吾羞”则并非真羞,更是一种“傲”,“必辱之”则需要坚定的语气来支撑。最后,“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读此句时,“与欢”“刎颈”需要充满一种慷慨、豪迈、大丈夫不拘小节的感情来读。第5页共5页\n强调文言文教学需要读,其中可能存有一些“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意思,而这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恰恰是容易受到诟病的。但笔者倒认为不必惧怕这些,我们更应当只从文言文教学的角度出发,去思考古文教学中的读。笔者以为文言文非经读不能入口,非经读不能流利,非经读不能入心。只有不断地读,有些只能意会、无法言传的语气、语境才能自然呈现出来。那种回避读而借着理解之名来学文言文的路子,或许有一时之效,但终难成为文言文学习的有用途径!三、“悟”出文言文的文化内涵这里首先要阐明两个意思。一是说我们上面强调文言文的学习需要读,不是像穷酸腐儒一样摇头晃脑地呆读,而是经由内心思考的边悟边读、边读边悟;二是这里所说的文化内涵,其本质是文言文价值中最为核心的一个内容。上面提及,文是用以载道的,这些道何以流入今人之心,这些道又以什么样的方式改变今人的行为,靠的并不是载道的语言文字,而是在人们阅读了这些文字之后产生的一种能够影响行为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正是文化的一种存在方式。因此,文言文教学之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另一个重大的价值就是培养学生的理性行为。作出这一判断与《课程标准》的理念是一致的,语文本身就具有人文性的特征,而人文本身又有人类文化的内涵。无论是文言文学习,还是现代文学习,其最终宗旨还是希望学生能够在掌握了工具性的基础上,抵达人文性的殿堂。那在文言文学习中,这种文化内涵怎样才能显现呢?笔者以为只有经过学生的深刻体悟之后才能出现,只有让学生不断地思考,这些文化内涵的出现才会有水落石出的效果。第5页共5页\n如《寡人之于国也》一文的教学,本文取自《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是先贤中持“民本”主义的思想者,因此本文中的民本味道甚为浓厚。问题在于,当我们向学生阐述这种民本思想时,学生得到的只是间接的经验,也许学生会在试卷上写下“孟子民本思想”的字样,但却未必能够真正领会这一思想。要想对孟子的这一思想有所领会,恐怕还是离不开读、离不开悟。关于读,上文已经有所阐述,在此不再赘述。只说“悟”,文中“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为民本思想的点睛之笔,非百读而不能悟。所悟者,无非将自己置身于当时情境,或将现实生活中的相关事例作为理解的证据,一旦文中所述入心且能引起感触,即是悟的开始。在文言文的学习中,学生能悟出什么样的文化内涵,取决于学生原有的经验,取决于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学习共同体,取决于学生的主动建构能力。作为文言文教学的一种要求,领悟文化内涵的过程是意义建构的过程。要想让学生建构出积极的意义,教师就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让学生学有所依、思有所依,只有这样才能建构出积极的意义。第5页共5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