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1 MB
- 2022-08-1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1658016304510310学校代码:学号:2:G633.3密级:无分类号HAANNOMAVINRLUNIERSITY硕士学位论文苏教版高中(必修)文言文同义动词研究作者姓名琦学科专业学科教学(语文)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指导教师李清桓(教授)李来保(特级教师)申请学位类别教育硕士提交曰期二〇一八年三月\nAStudyofClassicalSynonymousVerbsintheTextbook(Compulsory)forJiangsuSeniorHighSchoolADissertationSubmittedfortheDegreeofMasterCandidate:ZhangQiSupervisor:LiQinghuanProfessorHainanNormalUniversityHaikou,China\n\n摘要苏教版语文教材作为我国运用相对较广且具有代表性的教材之一,有相当大的研究价值,因此本文将把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2014年6月第6版)中的文言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本文中,笔者会将此教材文言文中的同义动词摘出,形成具有相同意义的同义词组,在训诂学、语义学等理论的引导下,参考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阐述每一组同义动词词义之间的同与异,研究中学文言文同义词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希望本文可以为今后的教师教学和教材的编排提供参考性的建议与意见。本文主要分为以下章节:绪论主要说明了本课题在国内的相关研究动态及评述,还有课题研究的目的和价值,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第一章阐释了文言文同义词的基本概念,包括同义词的界定、同义词的认定方法和常用的同义词辨析方法。第二章是对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同义动词进行分类,并做专题研究。归纳好20组同义动词词组,并找出每组相同语义,探究其本义和引申义,从语义、语法、语用等方面详细辨析每组同义动词词组之间的不同。第三章概括了中学文言文同义词与文言文教学的关系,其中包括,一、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和质量,二、准确理解课文内容与情感色彩,三、培养学生古文字情感,四、提高学生语文水平。关键词:苏教版高中;文言文;同义动词;教学I\nAbstractAsoneoftherelativelywidelyusedandrepresentativetextbooksinChina,theJiangsuEducationEditionChinesetextbookshaveconsiderableresearchvalue.Therefore,thispaperwillfocusontheclassicalChinesetextsintheOrdinaryHighSchoolCurriculumStandardsTestTextLanguage(Compulsory)(6thEdition,June2014)publishedbyJiangsuPhoenixEducationPublishingHouse.Inthisarticle,theauthorwillextractthesynonymousverbsinthistextbook'sclassicalChineseandformsynonymousphraseswiththesamemeaning.Undertheguidanceoftheoriesofexegeticsandsemantics,refertotheexistingresearchresults.Explainthesimilaritiesanddifferencesbetweenthemeaningsofsynonymousverbsineachgroup.TostudythescientificityandsystematismofsynonymofclassicalChinese.Ihopethisarticlecanprovidereferencesuggestionsandopinionsforthefutureteacherteachingandteachingmaterialarrangement.Thisarticleismainlydividedintothefollowingsections:TheintroductionmainlyexplainstherelatedresearchtrendsandreviewsofthetopicinChina,aswellasthepurposeandvalueoftheresearch,themaincontentoftheresearch,thetheoryandmethodsofresearch.Thefirstchapterexplainsthebasicconceptsofclassicalsynonyms,includingthedefinitionofsynonyms,themethodofidentifyingsynonyms,andthemethodofdistinguishingcommonsynonyms.ThesecondchapterclassifiesthesynonymousverbsintheclassicalChinesetextbooksoftheJiangsuEducationPressandconductsspecialresearch.Wesynthesize20groupsofsynonymousverbphrases,andfindoutthesamesemanticsofeachgroup,exploreitsoriginalmeaningandthemeaningofextension,andanalyzethedifferencesbetweensyntacticphrasalgroupsintermsofsemantics,grammar,andpragmatics.ThethirdchaptersummarizestherelationshipbetweenhighschoolclassicalsynonymsandclassicalChineseteaching.Including,first,improvetheefficiencyandqualityofclassicalChineseteaching,secondly,accuratelyunderstandthecontentandemotionalcolorofthetext,thirdly,trainstudents'ancientwordsandemotions,andfourthly,improvestudents'languageproficiency.Keywords:SeniorHighSchool;ClassicalChinese;Synonymyverb;TeachingII\n目录绪论.............................................................................................................................................1一、相关研究述评.................................................................................................................1(一)中学文言文词汇教学研究.....................................................................................1(二)中学文言文同义词研究.........................................................................................2二、研究目的与价值.............................................................................................................3三、研究主要内容.................................................................................................................4四、研究理论和方法.............................................................................................................4(一)理论基础...............................................................................................................4(二)理论方法...............................................................................................................4第一章文言文同义动词概况...................................................................................................7一、同义词的界定.................................................................................................................7二、同义词的认定.................................................................................................................7三、同义词辨析方法.............................................................................................................8(一)意义不同.................................................................................................................8(二)色彩的差别.............................................................................................................9(三)语法功能的差别.....................................................................................................9(四)行为方式状态的不同...........................................................................................10第二章同义动词辨释.............................................................................................................11一、囚禁类同义词...............................................................................................................11二、记录类同义词...............................................................................................................13三、轻视类同义词...............................................................................................................15四、辱骂类同义词...............................................................................................................17五、恐惧类同义词...............................................................................................................18六、聚集类同义词...............................................................................................................21七、给予类同义词...............................................................................................................23八、环绕类同义词...............................................................................................................26九、隐藏类同义词...............................................................................................................29十、叫喊类同义词...............................................................................................................31III\n十一、推断类同义词...........................................................................................................32十二、敲击类同义词...........................................................................................................34十三、增多类同义词...........................................................................................................35十四、赠送类同义词...........................................................................................................37十五、堵塞类同义词...........................................................................................................38十六、杀类同义词...............................................................................................................39十七、超越类同义词...........................................................................................................41十八、吃类同义词...............................................................................................................42十九、进攻类同义词...........................................................................................................43二十、思念类同义词...........................................................................................................44第三章文言文同义动词与中学文言文教学.........................................................................47一、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和质量.......................................................................................47二、准确理解课文内容与情感色彩...................................................................................50三、培养学生热爱古文字的情感.......................................................................................52四、提高学生语文水平.......................................................................................................53结语...........................................................................................................................................55参考文献...................................................................................................................................57致谢...........................................................................................................................................59IV\n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绪论本章通过研究述评、研究目的和价值、研究内容、研究理论和方法这四方面展开论述。一、相关研究述评近几年,语文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与学生的重视,对文言文的关注自然也水涨船高,文言文继承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所以文言文内容在高中语文教材乃至考试中占着相当大的比例,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不带*号的阅读篇目为56篇,其中古代文学篇目为32篇,文言文阅读占整个阅读教学的57.14%。在2003年的新课程改革中,文言文的教学地位更加受到重视,《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典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的要求,在此之后,研究中学文言文词汇和教学的文章不断增多,但中学文言文同义动词的相关研究却比较少。(一)中学文言文词汇教学研究闫凌川《高中文言实词词义系统的整理及在教学中的应用》(2012年)整理高中文言实词词义、义位以及义位变体,弄清文言实词间本义、引申义、假借义之间的联系,形成严密的词义系统,以10个文言实词词义系统为例,对高中文言实词词义系统进行全面的展示,并针对高中不同年级提出了相应的文言文教学策略。梁睿《高中语文文言实词教学研究》(2013年)对高中文言实词进行系统加工,将文言动词的学习归纳为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单音词、复音词等类别,系统分类学习有助于提高文言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提出了与传统文言实词教学所不同的教学思路。王李夕子《字理分析法在高中文言实词教学中的运用》(2016年)以“六书”理论为依据,运用字理分析法对汉字的构造部件、造字方法进行分析,通过字形探求本义,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文言实词学习兴趣。黄道吉《高中文言文生僻字与生僻义教学方法探析》(2014年)从教材中选出生僻字生僻义,运用具体的教学案例分析对不同类型的生僻字词进行讲解,从较为新颖的角度对中学文言文词汇教学提出了教学建议。杨戊辰《人教版高中(必修)文言文词汇研究》(2014年),将人教版高中(必修)文言文词汇按照单音1\n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词、复音词,归纳词汇的基本面貌,对词汇追溯本源,分析理据,系统性强,有助于文言文教材的编纂。吴良俅《关于文言文实词教学的问题》提出要重视实词的分类,把实词分为基本词汇、形同意不同或现在已不常用的词、古今异义和一词多义,并做好实词的阶段性系统练习。这对研究文言文词汇教学有一定借鉴意义。廖骏驰《高中文言实词教学研究》(2015年)通过实证考察,运用语料库等技术方法,从高中教材中列举了学生应该掌握的文言文常用实词和理解方法,对高中文言实词教学提出了相关复习计划与自评互查的学习策略。(二)中学文言文同义词研究王峥蕴《人教版高中(必修)文言文同义动词研究》(2016年)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为研究对象,从词汇、语用等方面详细辨析了教材中归纳的24组同义动词,为苏教版高中(必修)文言文同义动词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韩振铁《中学文言文同义词辨析》(1989年)一书搜集了中学常见的文言实词,按字典排列顺序分成332组同义词,对每组同义词做了详尽的考证、辨析。由于出版时间较早,只能查到该书目录,其内容已无法了解。虽然该书与苏教版高中(必修)所选的文言文不尽相同,但对教师与学生文言文同义词的学习仍具有参考作用。陈燕芬《中学文言文同义词辨析与教学研究》(2007年)一文论述了文言文同义词的界定、判定,通过四个实例对中学文言文同义词进行辨析,并用103组同义复词说明了中学教材中出现的同义连用情况,也展现了部分同义词情况,但是单音节同义词该文没有清晰显示出来。何家文《让学生领略古汉语中的微妙之处——例谈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同义词的辨析方法》将文言文同义词辨析方法分为词汇属性和语法属性,虽然是例举性辨析,但拓宽了辨析同义词的范围,并结合中学文言文实际教学提出了实例与建议。陈雅敏《词族法在中学文言实词教学中的应用》(2014年)提出运用词族法将有语义联系的文言实词归纳为同义词。此文同族实际上是本文所说同组,“同族”概念一般对语音语义有关联的词的称呼,故此文用“词组”的术语不准确,但是从该文中还是可以看到对同义词的实践。陈欣《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被释词词汇研究》(2014年)将苏教版高中(必修)中的文言文注释分为同义词、反义词、同源词等类型进行分析和阐述,指出了被释词词汇和词义的系统性。整体上看,与以上两类研究有关的论文和专著对研究本论文提供了及其重要的参考价值。根据笔者的搜索,研究关于中学文言文词汇教学类的论文资源极其丰富,而研究中学文言文同义词教学的论文则寥寥无几,至于对高中课本中文言文同义动词的研究更2\n绪论是屈指可数。就内容而言,该类论文在理论框架上通常会选择词汇学、词义学、语法学、训诂学作为基础,随后在中学语文教材的文言文篇目里找出范例,结合教材对文言文教学提出改进策略。在此类研究中文言文列举过程重点明确,能够深度挖掘内涵,但从总体上来看所提出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不够系统,缺乏可操作性,还有很大的书写潜力。因此就苏教版高中文言文同义词相关文献来看,目前尚未形成具有针对性的学术著作,也缺乏能够基于中学课堂教学而形成的语义、语用、语法等研究成果。本文希望可以给教学课堂的进一步优化提供有效参考。二、研究目的与价值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存在着很大的语言障碍,以至于不愿意阅读文言文,甚至怕读文言文。其实我们要想提高语文素养,就必须大量阅读古典文学作品。因为在中国,白话文成为主体还不到一百年,而文言文作为书面语的时间则长达几千年,我国的大部分文化经典都是用文言文写的。很多人都认为古文比较枯燥乏味,这主要是因为很多人对古文中的大量的词语,有相当部分是对同义词的理解把握不够,因而难以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古汉语中,存在着丰富多彩的同义词,我国古代优秀作品中也往往注意使用同义词,去刻画细腻的感情,描绘微妙的情貌,说明复杂的事物,表达丰富的思想。只有认真地辨析同义词,找出它们的相同和差别,才能更好地分析文章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理解作者的细微思想感情,提高阅读古文的兴趣。但是由于文言文中的大量的同义词对考试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所以许多老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常常忽视同义词的辨析与研究。或者有些老师虽然也能认识到同义词的重要性,但没能交给学生一些辨析的方法,教师缺乏对文言文理论的深度学习,缺乏对词汇系统的构建,单纯地重视“言”轻“文”,因此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文言文同义词辨析被人遗忘而慢慢淡出教学视野。同时,学生急于应付考试,对文言文知识点生搬硬套、死记硬背,对文言文的学习热情日渐消退,盲目学习,被动性强。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辨析同义词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且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准确的表达习惯也有积极影响,因此,同义词辨析应该成为文言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笔者力图以高中文言文同义动词为切入点展开论述。对于教师来说,能够增强自身文言文教学能力;能够强化文言文教学所必备的训诂学、语义学、词汇学素质,同时构造出文言文词义体系;能够强化教师自己对于字词本源的掌握水平,从而提高讲解词汇时融3\n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会贯通的能力,使得教学过程脱离了照本宣科,变得生动有趣。对于学生来说,可以更好的提升他们的学习欲望和自主性;强化对于文言文的理解能力,领会作者文字所蕴含的内心活动;增强他们对于文言文词汇触类旁通的能力,构建起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有利于他们透过文言文学习去领略我国隽永的传统文化内核。对于教材来说,笔者希望本文可以为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在今后的编辑、撰写提供有益的借鉴。三、研究主要内容笔者选取的研究对象是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可简称为“苏教版”)中的文言文同义动词。该版本在国内诸多中学语文教学教材中具有一定典型意义。就全国推广语文新课程标准以来,苏教版一直都是各地建立全新语文教材体系的重要参考和学习样本,在各地语文教师队伍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和权威。当前,中学语文文言文篇目的选择范畴主要是具有较高文学价值经典著作。这些经典彰显了华夏大地五千年来的文化传承,是当代人的精神源泉和文化宝库。全面提升学生的文言文素质,能够为他们打造出一把开启传统文化宝藏的钥匙。不过,文言文历史跨度大,内容和形式复杂多变,和当代人所接触的语言环境截然不同,这也是文言文学习的难点所在。同时,随着近期全国性的高考语文改革增加了今后文言文分值,因此更加增强了文言文教学的现实意义。综上所述,尽快开展中学文言文词汇类的总结和探索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所以,笔者基于对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教学资源的整理,按照词性类别对文言文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展开归类分析,采用同义词组的形式对动词中意义相似的词汇进行总结概括,并以此为研究对象展开识别和分析。并充分参考和提炼前人研究成果,在词汇学、语义学、语法学、训诂学的理论框架内,寻找文言文同义动词的内在逻辑性,从而充分强化教师队伍的文言文素质和教学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技巧,并为未来教材编撰给予一些积极参考。四、研究理论和方法(一)理论基础充分参考和提炼前人研究成果,在词汇学、语义学、语法学、训诂学的理论框架内对文言文同义动词进行辨析。4\n绪论(二)理论方法一,描写法:面对语文教材中众多的文言文词汇,笔者将摘取词汇中的动词组合成同义词组并对其进行描写。二,共时平面研究法:利用“共时平面研究法”将苏教版语文教材文言文中意义相同动词归类成组形成同义动词组。三,历时比较法:对于已经归类好的同义动词组,对其组内同义词进行详细辨析差异以及区别特征时,要使用到“历时比较法”来帮助辨析。四,溯源法:使用“溯源法”来分析同义动词组里的词汇,从甲骨文金文字形上探寻本义与引申义、动词的演化规律以及词义内在逻辑关联。五,系联法:古人写文章时,通常使用结构相同的句子或词组,达到句式整齐、气势恢宏的效果。为避免词语的重复,在相应的位置上就会使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因此我们可以采用“系联法”。5\n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n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文言文同义动词概况一、同义词的界定什么是同义词?关于同义词的界定,不同专家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周祖谟先生认为:“凡声音不同而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一般称为同义词①。”王力先生在《同源字典·同源字论》中对同义词的表述是:“所谓同义,是说这个词的某一意义和那个词的某一意义相同,不是说这个词的所有意义和那个词的所有意义都相同。”何九盈、蒋绍愚先生认为:“词汇中那些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叫做同义词。所谓相同或相近,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是部分意义的相同或相近②。”徐正考先生则认为:“同一时代、同一语言(或方言)中具有一个或几个相同或相近义位而词性相同的实词叫同义词③。”综合各家观点,笔者认为同义词应界定为“只要一个义位相同而词性相同的实词就是同义词”。二、同义词的认定判断同义词的依据和标准是什么?关于同义词的确定方法,学者多有论述,概括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种方法。一为“替换法”,指如果在给定的某一词组中,其中一个词可以被另外一个词替换,而其基本意义不变,那么这个词与用来替换的词便构成了同义关系。“替换法”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哪些词可以替换,哪些词不可以替换,只凭主观意愿,没有具体的标准。二是“义素分析法”,黄易青指出了它在古汉语研究中本质的不足:“义素的记录符号用词、词组,这些单位的意义涵量本身就不小于一个义位。受这种记录手段的限制,实践中义素分析的精确性往往受到限制④。”这就导致了义素分析法缺乏精确性和实用性。以上两种方法都具有一定局限性,缺乏广泛的适用性。针对文言文同义词判定,洪玉成先生提出了“同训、互训、同义递训、互文、异文”这五种判断方法。根据考察,上述五种情况的任何一种情况都可能有同义词,但并非属于上述五种情况之一的就都是同义词,这五种方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但不能机械性的生搬硬套。徐正考先生认为研究古汉语单音同义词的基本方法应是“系联法”,即“根①周祖谟.语言学常识[J].语文学习,1985,(9):25②何九盈、蒋绍愚.《古汉语词汇讲话》[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0③徐正考.《同义词界定与辨析中的几个误区》[J].金景芳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④黄易青.《同源词义素分析法》[M].古汉语研究1999,(3)7\n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据文义,将对文同义者或同一上下文中同义异辞者系联为一个同义词组,在此基础上兼用‘参照法’参照古训及有关研究成果,进一步确认系联到一起的词的同义关系,并进一步扩大同义词组的范围①。”周文德先生所使用的方法是“双重印证法”,这一方法的要点是:“一、从经典文献原文中找依据,确定专书语词同义关系的最直接、最可靠的依据是专书原文,这是本证,目的是确定原文当中的同义词关系;二、利用训诂材料对从经典文献原文中考察出的同义词进行验证,这是他证,目的是利用训诂材料对通过本证确定的同义关系进行验证②。”以上几种同义词认定方法都适用于文言文,有时候也会出现综合使用的情况。但相对于前两种方法而言,“系联法”和“双重印证法”更契合古汉语同义词研究的实际情况。因为确定词的同义关系只能是词在语言运用中的实际情况,而确定古汉语语词的同义关系的最直接、最可靠的依据就是保持了该时代语言面貌的文献原文。因此,本文对苏教版高中(必修)文言文同义动词认定的方法和步骤为:首先,立足于教材文献原文,经过反复阅读文本,根据各个单音节动词的使用情况,考察词的义项及相互关系,通过具体语境来确定一个词与哪些词在哪个义位上构成同义关系,初步整理同义词组及其共同义位。然后,利用已有的训诂资料和词典材料,如《说文解字》、《汉语大字典》、《汉字源流字典》等,通过“探求本义分析法”观察词的甲骨文、金文等古字形,探究词的本义、引申义演变轨迹,借助传统“六书”和训诂学原理中的形训、声训、义训,以形索义、因声求义、比较互证等方法结合具体语境对从教材原文中考察出的同义词组进行验证。最后,把拟定的同义词组内的成员回归课文原文,根据在文中实际使用的情况进行二次考察,最终确定苏教版高中(必修)文言文同义动词词组。三、同义词辨析方法本文在吸取前人关于同义词辨析论断的同时,结合苏教版所选文言文特点,通过20组同义动词词组的分析,将苏教版高中(必修)文言文同义动词的区别特征,也就是辨析方法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既有语义方面的区别,也有语法、语用上的区别。①徐正考.《〈论衡〉“征兆”类同义词研究》[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1,(4)②周文德.《论孟子同义词显示的七种格式》[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9)8\n第一章文言文同义动词概况(一)意义不同主要表现在词义的范围大小不同、程度的轻重以及词义的侧重点不同。(1)词义的范围大小不同例如“领、颈、项”这组同义词组,都表示“脖子”,但是他们之间也有区别,表示脖子的范围大小不同。“领”表示的是脖子整体,范围较大,《诗经·卫风·硕人》:“领如蝤蛴。”,这句话是指硕人的脖子像天牛的幼虫一样纤长;“颈”只表示脖子前侧,“刎颈而死”是用刀划脖子而死,划的是脖子的前侧;“项”则表示脖子后侧,如《后汉书·左雄传》:“项背相望。”表示后脖子和后脊背相互看得见。(2)程度轻重的差别有些同义词所表现的动作实质是一样的,但程度有轻重之分。如“忧”、“患”都指“担心”,“忧”是个人主观意愿上的担心,是内心的活动,“患”指对可能会出现的天灾人祸的恐惧与担心。所以“忧”担心的程度轻,“患”的程度重。如“泣、哭、号”都指“哭”,但哭的程度有所不同。“泣”多指流眼泪却没有声音,例如“泣不成声”;“哭”多侧重于既流出眼泪也发出声音,如《五人墓碑记》:“哭声震天动地。”“号”是在哭的同时有说话、有言语,如成语“号天叩地”。(3)词义的侧重点不同“追”、“逐”,都表“追赶”义,“追”表示追赶使对象追回,《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公使阳处父追之。”“逐”则指追赶使对象离开,《五人墓碑记》:“吴之战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二)色彩的差别色彩指人们对现实生活中对各种事物的情感态度,色彩不同可以辨别同义词的差异。如“赐”和“予”都表“给予”义,《说文·贝部》:“赐,予也。”“赐”多使用于地位较高的人给地位较低的人,是由上给下,如《伶官传序》:“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予”是“给予”义的通称,不分地位高低上下,如《鸿门宴》:“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三)语法功能的差别同义词虽然意义相近,有的甚至表示的概念相同,但在句子当中的作用却不相同。如“耻”和“辱”都表示“耻辱”义,但它们在句子中的实际用法是不一样的。“耻”和“辱”是名词,都可作动词使用。“耻”作为动词时多为意动用法,是“以……为耻辱”的意思,如《师说》:“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辱”9\n作为动词时多为使动用法,是“使……耻辱”,如《论语·子路》:“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四)行为方式状态的不同“视、观、望、见”都表示“看”,只是他们“看”的方式不一样。“视”在文言文中就指一般性的“看”,着重看离自己距离较近的物品或细致地看。如《战国策·齐策》:“窥镜自视,又弗如远甚。”;“观”是具有目标的细看,《说文·见部》:“观,谛视也。”段玉裁注:“审谛之视也。”如《信陵君窃符救赵》:“市人皆观公子执辔。”;“望”表示看向遥远的地方,《玉篇》:“望,远视也。”《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见”一方面指“看”这个动作,另一方面还指所“看”到的结果,表示看到了,取“看见”义。《说文·见部》:“见,视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吾见相如,必辱之。”同义词辨析的方法还有很多,这里只列举了本文所运用的最主要的几种。在实践操作中,各种方法交叉使用,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辨释词义,可以对同义词有更精确的理解。10\n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同义动词辨释除一些特殊的等义词外,完全相同的同义词是很少的,即使在某一义位上是相同的,但是在具体使用中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确定了同义词组之后便要辨析同义词间的差异,辨析词义的区别特征。本文对同义动词的辨释主要从语义、语法、语用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究,并列举出20组同义动词进行辨析,具体如下。一、囚禁类同义词幽、囚、拘、系、羁縻(1)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墙之中。《报任安书》/必修五,69页教材注释:“幽”表“囚禁”义。(2)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报任安书》/必修五,70页教材注释:“囚”表“囚禁”义。(3)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报任安书》/必修五,70页教材注释:“拘”表“拘禁”义。(4)彭越、张敖,南乡称孤,系狱抵罪系。《报任安书》/必修五,70页教材未注释,根据语境“系”表“囚禁”义。(5)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指南录后序》/必修三,36页教材注释:“羁縻”表“软禁、扣押”义。【同义】依据教材注释及联系上下文可知,“幽、囚、拘、系”都有“囚禁”义。【辨释】幽,本义为“隐蔽不显”。《说文·部》:“幽,隐也。从山,中,亦声。”段注:“幽,从山,犹隐从阜,取遮蔽之意,从者,微则隐也。”从字形上看,“幽”甲骨文字形作“”,谷衍奎认为从火,从(细丝),用火照细微会隐暗之意①。《荀子·正论》:“上幽险,则下渐诈矣。”王凤阳认为“幽”指光线不到之处,因遮盖掩藏得很严而光线不明②,“幽谷”指幽暗、黝黑的山涧。“幽室”指不进光线的暗室。①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862②王凤阳.古辞辨[Z].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6):92811\n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幽”由隐蔽义引申为囚禁义,因为罪人往往囚禁于不透光线的幽室。“幽”字在教材中出现7次,有2例表“囚禁”,以上已举1例,还有1例如《报任安书》:“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必修五/71页)囚,本义为“监禁”。《说文·口部》:“囚,系也。从人在口中。”甲骨文字形为“”从人在口(表示囚笼)中,表示监禁之意。《尔雅·释言》:“囚,拘也。”《说文》:“拘,止也。”指使人留止不让出去,使人禁闭。“囚”字共出现2次,以上已举1例,还有1例为《报任安书》:“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必修五/72页)拘,本义为“制止”。《说文·句部》:“拘,止也。从句,从手,句亦声。”“拘”字并无甲骨文、金文字形,其小篆字形为“”,右侧从句,“”表钩止(古人读书,辄于语句停顿处钩以止之,故用语调曲折来表示停顿句子的意思),左侧从手,会制止之意①。段玉裁注:“手句者,以手止之也。”《广韵·虞韵》:“拘,执也”②。“拘”会“执”意,《说文·㚔部》:“执,捕罪人也。”“执”本义为捕捉罪人,甲骨文“执”字“”像一人两只手曲屈胸前上加刑具之形。因此,“拘”引申为逮捕、扣留,使人失去行动自由。“拘”共出现3次,有2例表“拘禁”义,以上已举1例,剩下1例为《报任安书》:“盖文王拘而演《周易》。”(必修五/71页)系(繫jì),本义为“粗劣的絮”。《说文·系部》:“繫,恶絮。从糸, 声③。”“繫”没有甲骨文、金文字形,其篆文字形为“”,从糸(丝),从 (打击),《说④文·殳部》:“ (毄),相击中也。”所以两者会意为把絮(丝)击烂,因此本义为“粗劣的絮”。段玉裁注曰:“《释名》曰:‘煮茧曰莫。莫,幕也。贫者煮著衣,可以幕絮也。或谓之牵离,煮熟烂牵引使离散如絮也。’”因为恶絮(粗劣的絮)是制造绳子的材料,而绳子常常用来系结物品,所以引申为“拴,系结”。又引申为“拘系、囚禁”,因为不法之人常被绳子系结,用在法律语境中即是“拘系、囚禁”。“系”共出现3次,仅有1例表“囚禁”义,以上已举例。羁縻,是同义复合词,初始义为“拘系”义。“羁”的本义为“马笼头”。《说文·网①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181②邹华清.汉语大字典[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10):1963③邹华清.汉语大字典[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10):3686④邹华清.汉语大字典[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10):231712\n第二章同义动词辨释部》:“,马络头也。从网,从馽。羁,或从革。”段玉裁注:“既绊其足,又网其头。”篆文字形为“”谷衍奎认为“下从馽,意为绊着腿的马,上从网,会下绊马腿上络马头之意,另加义符革,以突出马络头是皮做的①。”目的都是控制约束牛马等牲畜的行动。由本义“马笼头”引申为“拘系,拘禁”义。“縻”的本义为“牛缰绳”。《说文·糸部》:“縻,牛辔也。从糸,麻声。”制约牛的行动,引申为“束缚、捆缚、牵系”。故“羁”“縻”同义,两者构成复合词“羁縻”,表“软禁、扣押”义。“羁縻”共出现1次,表“囚禁”义,以上已举例。要之,“幽”偏向于囚禁在阴暗不投光线之地,“拘”侧重于此动作是为了限制人身自由,“囚”强调这动作的对象己被禁闭②。“拘”和“囚”虽然都是失去自由,但“拘”程度轻,“囚”程度相对地重;“拘”的对象可以是犯罪的人,也可以不是犯罪的人,“囚”的对象一般是罪犯;“拘”可以是临时的、短期的,而且不一定投入监狱,“囚”,多是时间较长的,也多半是关在监狱的③。“羁縻”侧重于限制言语、行动,不能自由活动。二、记录类同义词记、志、书、录、叙(1)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指南录后序》/必修三,37页教材未注释,根据语境“记”表“记录、记载”义。(2)《齐谐》者,志怪者也。《逍遥游》/必修五,85页教材注释:“志”表“记载”义。(3)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必修三,83页教材未注释,根据语境“书”表“书写、记录”义。(4)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兰亭集序》/必修五,89页教材未解释,根据语境“录”表“记录”义。(5)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兰亭集序》/①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1936②段德森.简明古汉语同义词词典[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498③王凤阳.古辞辨[Z].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6):63713\n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必修五,89页教材注释:“叙”表“记下”义。【同义】依据教材注释及联系上下文可知,“记、志、书、录、叙”都有“记录”义。【辨释】记,本义为“记录”,《说文·言部》:“記,疏也。从言,己声。”即把听到的话或发生的事写下来。《正字通》:“记,志也,纪事之词。”篆文从言,从己(表识别),会记录之意。段玉裁注:“‘疋’,各本作‘疏’,今正。疋部日:‘一日疋,记也。’……‘疋’今字作’疏’,谓分疏而识之也。”故“疏”为“记录”义。此字在教材中出现4次,其中只要1例表“记录”,以上已举。志,本义为“意向,意念,心情”。《说文·心部》:“志,意也。从心,之声”。“志”字无甲骨文字形,金文字形为“”,(之,前往)+(心,思想)表心之所向,因此“志”的本义为“意向,意念,心情”。“志”通“识”,《广雅·释诂二》:“志,识也。”《集韵·志韵》:“识,记也。或作志。”《一切经音义》:“志,记也①。”因此引申为“记录,记载”。此字在教材中出现13例,2例表“记录”义,还剩1例为《始得西山宴游记》:“故为之文以志。”(必修一/75页)书(書),本义为“写字,记录”。《说文·聿部》:“书,箸也,从聿者声。”《广雅·释言》:“书,记也。”《说文解字叙》:“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②。”“书”的甲骨文字形为“”,上边是手持笔,下边是器物,会手持刀笔在器物上刻画之意。“书”的意思是由笔造成的现象,由此产生“书写记录”的含义。“书”字在教材中出现21次,表记录义的共2例,以上已举1例,还有1例为《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必修三/83页)录,本义为“钻木取火”。《说文·彔部》:“录,刻木录录也。”甲骨文“录”字字形为“”,谷衍奎认为是用钻钻木取火之形,上边是钻,下边是眼,小点象征碎屑或火星③。因此本义为“钻木取火”。由本义引申为“刻削”,古代书写是用刀刻的,又引申为“记载、记录”,即把口头语言和生活事实写下来,如实地、郑重地、一一地①邹华清.汉语大字典[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10):2429②邹华清.汉语大字典[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10):1618③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74414\n第二章同义动词辨释记载叫做“录”。《广雅·释诂三》:“录,具也。”《集韵》:“录,记也①。”“录”字教材共出现3例,表“记录”义的有2例,还有1例为《指南录后序》:“道中手自抄录。”(必修三/37页)叙,本义为“铺排茅草为屋”。《说文·攴部》:“叙,次弟也。八攴,余聲。”许慎所释为引申义。谷衍奎认为“叙”字甲骨文“”从又(手),从余(茅屋),会铺排茅草为屋之意②。由本义引申为“排列顺序次第”,将语词按顺序排列即为记叙,因此引申为“记叙”,指有顺序的、有头有尾的记叙事件的原委与过程。《国语·晋语三》:“纪言以叙之,述意以导之。”韦昭注:“叙,述也。③”“叙”字在教材中共出现3处,表“记录”义的仅此1例,上文已举。要之,“记、志、书、录、叙”都可以表示记录,即把事情写下来记录下来。区别是:“记”,侧重于用文字有条理地把事情写下,使不忘记;“志”侧重于集中地把事情写下,以作标志;“书”侧重于用笔记录、书写;“录”侧重于如实记录事实;“叙”侧重于有次序的记录事件过程。三、轻视类同义词轻、忽、傲(1)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报任安书》/必修五,69页教材注释:“轻,看不起”表“轻视”义。(2)奔车朽索,其可忽乎?《谏太宗十思疏》/必修三,77页教材注释:“忽”表“轻视,怠慢”义。(3)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谏太宗十思疏》/必修三,77页教材注释:“傲”表“轻视”义。【同义】依据教材注释及联系上下文可知,“轻、忽、傲”都有“轻视”义。【辨释】轻,本义为“简便灵活的小车”。《说文·车部》:“轻,轻车也。从車,巠声。”①邹华清.汉语大字典[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10):4550②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891③邹华清.汉语大字典[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10):156615\n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轻”字无甲骨文与金文字形,小篆字形为“”,郭沫若《金文丛考》:“余意里盖经之初字也。观其字形……均象织机之纵线形。”右半部分从“巠”表示把经线抻直织布,引申为纺织品,纺织品重量较轻,携带纺织品的车比较轻便灵活,因此本义为“简便灵活的小车”。段玉裁注:“轻本车名,故字从车,引申为凡轻重之轻。”徐灏段注笺:“车载衣物谓之辎重,其无所载者谓之轻车①。”由轻车引申为“分量不大”,与重相对,《古今韵会举要•庚韵》引《广韵》:“轻,重之对。”《正字通•车部》:“轻,凡不重者皆曰轻②。”再由分量之小、分量之轻引申为“轻视,不看重,看不起”。“轻”字在教材中出现7次,表示“轻视”义的有4例,还有3例为《指南录后序》:“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必修三/36页)《秋水(节选)》:“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必修三/91页)《琵琶行》:“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必修四/67页)忽,本义为“心神不定,恍惚”。《说文·心部》:“忽,忘也。从心,勿声。”谷衍奎认为“金文和篆文皆从心,从勿(云层间射出阳光形),表变幻不定,会心神不定之意③。”忘乎所以的事情,往往得到不到重视,故可引申为“不重视,不经心”义,即轻视、怠慢。《玉篇·心部》:“忽,轻也。”《汉书·楚元王传》:“先王之所以礼吾三人者,为道之存故也;今而忽之,是忘道也④。”“忽”字在教材中出现5次,表“轻视”义的仅有1例,以上已举。傲,本义为“傲慢”。《说文·人部》:“傲,倨也。从人,敖声。”“傲”无甲骨文与金文字形。《说文•人部》:“倨,不逊也。从人,居声。”《汉书·汲黯传》:“为人性倨,少礼。”颜师古注:“倨,简傲也⑤。”“倨”为“傲慢”义,因此“傲”也为“傲慢”义。《晏子春秋·内篇问上三》:“景公外傲诸侯,内轻百姓。”张纯一注:“傲,亦轻也。”《吕氏春秋·士客》:“傲小物而志属於大。”高诱注:“傲,轻也⑥。”由此“傲”引申为“轻视小看”,表示带事物的宾语,表“轻视”义。“傲”字在教材中仅出现1次,以上已举。要之,“轻、忽、傲”都表“轻视、看不起”。“轻”多表示事物本身的不重要①邹华清.汉语大字典[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10):3768②邹华清.汉语大字典[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10):3768③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686④邹华清.汉语大字典[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10):2435⑤邹华清.汉语大字典[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10):222⑥邹华清.汉语大字典[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10):23816\n第二章同义动词辨释性、分量轻而导致的不重视、不看重;“忽”侧重于不走心,漫不经心的轻视;“傲”多指傲慢,没有礼貌的态度。四、辱骂类同义词诋、骂、诟、叱(1)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指南录后序》/必修三,37页教材注释:“诋”表“辱骂”义。(2)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指南录后序》/必修三,37页教材未注释,根据语境可知“骂”表“辱骂”义。(3)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指南录后序》/必修三,36页教材注释:“诟”表“责骂”义。(4)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必修三,83页教材注释:“叱”表“喝骂”义。【同义】依据教材注释及联系上下文可知,“诋、骂、诟、叱”都有“辱骂”义。【辨释】诋,本义为“谴责,责骂”。《说文·言部》:“诋,苛也。一曰诃也。从言,氐声。”《说文·言部》:“诃,大言而怒也。”“诋”没有甲骨文以及金文字形。《广韵·歌韵》:“诃,责也①。”故本义为“谴责,责骂”。《广雅·释诂二》:“诋,牴也”。王凤阳认为“诋”源自“牴”,根据牛羊的触角派生,②因此“诋”偏重于攻击性、污辱性、公开性。“诋”在教材中仅出现1例,表“辱骂”,以上已举。骂(罵),本义为“谩骂”,即用粗野恶意的话侮辱人。《说文·网部》:“罵,詈也。从网,马声。”“骂”字没有甲骨文金文字形。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六十六引《考声》:“骂,以恶言相詈辱也。”《篇海类编·鸟兽类·马部》:“骂,与罵同③。”故本义为“谩骂”。《韵会》:“正斥曰骂,旁及曰詈④。”因此“骂”侧重于用恶语当面出声的骂,表示一般的骂。“骂”在教材中仅出现1例,表“辱骂”,以上①邹华清.汉语大字典[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10):4210②王凤阳.古辞辨[Z].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6):783③邹华清.汉语大字典[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10):4846④段德森.简明古汉语同义词词典[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57617\n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已举。诟,本义为“耻辱”。《说文·言部》:“诟,謑诟,耻也。从言,后声。”“诋”没有甲骨文以及金文字形。《左传·定公八年》:“公以晋诟语之。”杜预注:“诟,耻也。”又可引申为动词,《玉篇·言部》:“诟,骂也①。”表“怒骂”,以侮辱加人,“诟”带有更多的侮辱性,有意使对方蒙耻。“诟”在教材中仅出现1例,表“辱骂”,以上已举。叱,本义为“大声呵斥、责骂”。《说文·口部》:“叱,诃也。从口,七声。”“诋”没有甲骨文以及金文字形。《说文·言部》:“诃,大言而怒也。”《广韵·歌韵》:“诃,责也。”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四引《苍颉篇》:“大呵为叱。”《玉篇·口部》:“叱,呵也。”《玉篇·口部》:“呵,责也。与诃同。”②因此“诃”表“大声呵斥、责骂”义,故“叱”本义为“大声呵斥、责骂”。“叱”,侧重于大声地喝骂申斥。“叱”在教材中出现2例表“辱骂”,还有1例为《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必修三,83页)。要之,“诋”偏重于攻击性、污辱性、公开性。“骂”侧重于用恶语当面出声的骂,表示一般的骂。“诟”表“怒骂”,以侮辱加人,带有更多的侮辱性,有意使对方蒙耻。“叱”,侧重于大声地喝骂。五、恐惧类同义词惴、栗、恐、畏、惧(1)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始得西山宴游记》/必修一,74页。教材注释:“惴”表“忧惧”义。(2)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始得西山宴游记》/必修一,74页。教材未注释:根据语境可知,“栗”表“恐惧”义。(3)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报任安书》/必修五,69页。教材未注释,结合语境可知,“恐”表“恐惧”义。(4)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①邹华清.汉语大字典[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10):4226②邹华清.汉语大字典[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10):421018\n第二章同义动词辨释力也。《五人墓碑记》/必修三,40页。教材未注释,根据语境可知,“畏”表“畏惧”义。(5)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谏太宗十思疏》/必修三,77页教材未注释,根据语境可知,“惧”表“害怕、恐惧”义。【同义】依据教材注释及联系上下文可知,“惴、栗、恐、畏、惧”都有“恐惧”义。【辨释】惴,本义为“忧惧,恐惧”。《说文·心部》:“惴,忧惧也。从心,耑声。”“诋”没有甲骨文以及金文字形。《广韵·寘韵》:“惴,忧心也。”《孟子·公孙丑上》:“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赵岐注:“惴,惧也①。”因此,“惴”的本义为“忧惧,恐惧”。“惴”是形容恐惧时的状态,如《诗·小雅·小宛》“惴惴小心,如临于谷”②,从恐惧的程度上说,程度较轻,如“惴惴不安”,形容人提心吊胆。“惴”在教材中仅出现1例,表“忧惧”,以上已举。栗(慄),本义为“栗子树”。《说文·卤部》:“栗,木也。从木,其实下垂。木至西方战栗。”甲骨文字形为“”,像结有带刺果实的栗子树形,因此本义为“栗子树”。由于栗子长有尖刺,令人发怵,故引申指恐惧害怕而发抖。《尔雅》:“栗,惧也。”《诗·秦风·黄鸟》:“临其穴,惴惴其栗。”毛传注:“栗,惧也③。”此义后来另加义符心写作“慄”来表示,如今简化仍用“栗”。“惴”和“栗”都表示恐惧害怕,二者的区别是:“惴”,不及物动词,带宾语,使动用法;“栗”,及物动词,带宾语,一般用法。“惴”害怕中含有忧愁的意思,是忧惧;“栗”,一般的害怕,是恐惧。“栗”在教材中仅出现1例,表“恐惧”,以上已举。恐,本义为“惊惧,害怕”。《说文·心部》:“恐,惧也。从心,巩声。”金文“恐”字“”从心,工声;篆文“”改为从心,从巩,以突出击捣之意。金文“巩”字“”从丮(为人举着双手有所操持形),从工(工为筑杵),表示人双手执杵筑墙之意④。引申表示用重物冲击城门,整个字的意思是城门被冲击时的心情,由此产生害怕和疑虑的含义。《尔雅·释诂》:“恐,惧也。”《素问·藏气法时论》:“善恐,①邹华清.汉语大字典[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10):2493②王凤阳.古辞辨[Z].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6):854③邹华清.汉语大字典[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10):2502④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99119\n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如人将捕之。”王冰注:“恐,谓恐惧,魂不安也①。”乐韶凤《洪武正韵》:“恐有惊惶之意②。”综上所述,“恐”本义为“惊惧,害怕”,表示严重害怕,惶恐不安,程度较深。“恐”多用作不及物动词,作使动用法时多带宾语。“恐”在教材中共出现13次,其中4次表“恐惧”义,已举1例,剩下3例为《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必修三/82页)《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必修三/82页)《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必修三/83页)畏,本义为“畏惧,害怕”。《说文·甶部》:“畏,恶也。从甶,虎省。鬼头而虎爪,可畏也。”《广雅》:“畏,惧也。”从字形上看,甲骨文“畏”字“”像鬼手持棍棒要追打或抓住活人,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由此产生本义“畏惧,害怕”。“畏”与“威”是同源词。《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有威而可畏谓之威。”贾谊《新书·春经》:“有威而可畏谓之畏③。”所以,“畏”的本义是对有威势、威严的人或事物产生害怕。“畏”,多用作及物动词,后边的宾语多为简单的名词或动词。“畏”在教材中共出现7次,其中5次表“畏惧”义,已举1例,剩下几例为《谏太宗十思疏》:“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必修三/77页)《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必修三/80页)“赵王畏秦,欲毋行。”(必修三/82页)。“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必修三/83页)“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必修三/83页)惧(懼),本义为“恐惧、害怕”。《说文·心部》:“惧,恐也。从心,瞿声。”声符“瞿”亦表义,为害怕义。“瞿”是“懼(惧)”的古字,“懼”是“瞿”的今字。“瞿”通“懼(惧)”,“䀠”又是“瞿”的本字,“䀠”的金文字形是“”,金文从二目圆睁,会四顾惊视之意。《说文·瞿部》:“瞿,鹰隼之視也。”徐锴系传:“惊视也。”因此“瞿”具有“惊恐”义,所以“惧(懼)”本义为“恐惧、害怕”。《广韵·遇韵》:“惧,怖惧。”《正字通·心部》:“惧,恐怖也④。”张自烈《正①邹华清.汉语大字典[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10):2451②王政白.古汉语同义词辨析[M].安徽:黄山出版社,1992:315③王政白.古汉语同义词辨析[M].安徽:黄山出版社,1992:313④邹华清.汉语大字典[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10):253920\n第二章同义动词辨释字通》:“惧,戒惧①。”所以,“惧”所表示的恐惧害怕,含有“警戒”意,程度浅于“恐”。“惧”为不及物动词,一般不带宾语,如《论语子罕》“勇者不惧”。也可活用为使动用法。“畏”在教材中共出现3次,其中2次表“恐惧”义,已举1例,剩下1例为《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必修三/83页)要之,“惴”恐惧的程度较轻,表“忧惧”;“栗”侧重于恐惧害怕而有点发抖;“恐”是比“畏”、“惧”的程度都深的恐惧害怕,含有惶恐不安甚至恐怖的意思;“畏”,是对有威势、威严的人或事物感到害怕;“惧”表示害怕而警戒。六、聚集类同义词聚、集、攒、萃、敛、积、会(1)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师说》/必修一,24页教材未注释,根据语境可知,“聚”表“聚集”义。(2)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兰亭集序》/必修五,83页教材未注释,结合语境可知“集”表“聚集”义。(3)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始得西山宴游记》/必修一,74页教材注释:“攒”表“聚集”义。(4)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指南录后序》/必修三,35页教材注释:“萃”表“聚集”义。(5)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五人墓碑记》/必修三,39页教材未注释,根据语境可知,“敛”表“收聚”义。(6)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逍遥游》/必修五,85页教材未注释,根据语境可知,“敛”表“收聚”义。(7)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兰亭集序》/必修五,88页教材未注释,根据语境可知,“会”表“聚会”义。【同义】依据教材注释及联系上下文可知,“聚、集、攒、萃、敛、积、会”都有“聚①王政白.古汉语同义词辨析[M].安徽:黄山出版社,1992:31421\n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集”义。【辨释】聚,本义为“会合人众”。《说文·乑部》:“聚,会也。从乑,取声。”“聚”字并无甲骨文与金文字形,篆文“聚”字“”从乑(众),从取,为召集民众会聚在一起之意。后来“聚”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不限于聚人,如《逍遥游》:“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必修五/86页)泛化为“聚集”义,适用于人,也适用于事物。“聚”仍多指人的聚合,而且多表示自愿、自动地凑在一起。如“聚会”、“聚居”、“团聚”。“聚”在教材中共出现2次,其中2次表“聚集”义,以上已举2例。集(雧),本义为“群鸟栖止在树上”。《说文·雥部》:“雧,群鸟在木上也。从雥,从木。集,雧或省。”三只鸟(隹)集于木上,引申为聚集、会合。《尔雅·释言》:“集,会也。”邢昺疏:“经典通谓聚会为集。”《广雅·释诂三》:“集,聚也。”《玉篇·隹部》:“集,合也①。”“集”可以指人集,但更多的是指物的集,而且含有经过人力收罗才集中在一起的意思,如“集合”、“集训”、“集资”。“集”在教材中出现1次,以上已举。攒(cuán),本义为“聚集”。《说文》无释义。《集韵·换韵》:“攒,聚也。”《字汇·手部》:“攒,族聚也。”《文选·张衡(西京赋)》:“攒珍宝之玩好。”李善注引薛综曰:“攒,聚也②。”“攒”是钱财的聚集所以引申为“聚合”义。“攒”在教材中出现1次,以上已举。萃,本义为“草木丛生的样子”。《说文·艸部》:“萃,艸(聚)貌。从艸,卒声。”《集韵·夳韵》:“萃,艸盛兒(貌)。”“萃”本义为草木丛生,是草木的聚合,因此引申为“聚集”。《易·萃》:“彖曰:‘萃,聚也。’”《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师方壮,若萃於我,吾师必尽。”杜预注:“萃,集也。”“萃”在教材中出现1次,以上已举。敛(斂),本义是“收聚、聚集”。《说文·攴部》:“斂,收也。从攴,僉声。”“收”不是“敛”的本义,为引申义。王筠句读:“非收之本义,故收不在此。《释诂》:‘敛,聚也③。’”王筠认为“敛”的本义为“聚”。“敛”字无甲骨文金文字形,篆文为“”,“攴”表意,形体像人手持棍棒,有治理义;“僉(佥)”声,佥有一致①邹华清.汉语大字典[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10):4403②邹华清.汉语大字典[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10):2109③邹华清.汉语大字典[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10):158422\n第二章同义动词辨释义,“敛”具有一致收取,把物品收聚在一起之意,因此“敛”的本义是“收聚、聚集”。《荀子·非十二子》:“奥窔之间,箪席之上,敛然圣王之文章具焉。”杨倞注:“敛然,聚集之貌①。”“敛”的使用对象只能是物,通常是财物。“敛”在教材中出现2次,表“聚集”义的只有1例,以上已举。积(積),本义为“聚集禾稼谷物”。《说文·禾部》:“積,聚也。从禾,責声。”段玉裁注:“禾与粟皆得称积。”朱骏声通训定声:“禾谷之聚曰积②。”由本义引申出“聚集”义。“积”常用于抽象事物表示长时间积攒起来的思想、感情、习惯等,“积年”“积弊”、“积重难返”。“积”是从粮米薪禾等的堆积来的,因而侧重在“堆”,是底大上小的金字塔形的堆积或陈陈相因的层压,如“积谷”、“积肥”,如《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必修一/22页),《谏太宗十思疏》:“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必修三/76页)“积”在教材中出现8次,表“聚集”义的有3例,以上已举。会(會),本义为“储存谷物的粮仓”。《说文·會部》:“會,合也。从亼,从曾省。曾,益也。”《说文》所释并非本义,为引申义。谷衍奎认为金文“会”字“”下部是仓体,上部是仓顶,中间是仓门,仓中小点为储存的谷粒,用储存谷物的粮仓来表示聚汇之意③。因此本义为“储存谷物的粮仓”,引申为“聚合、会合”。《尔雅·释诂》:“会,合也。”《广雅·释诂三》:“会,聚也④。”“会”与“汇”同源,它经常表示多人有目的性、约定性的聚合。“会”在教材中出现12次,表“聚集”义的有3例,剩下两例为《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遂与秦王会渑池。”(必修三/83页)要之,“聚”侧重于人自愿地聚合在一起;“集”更多的指事物集合,有经过人力收罗才集中在一起的意思;“攒”源于钱财的聚集而引申为聚合义;“萃”是草木的聚集而引申为聚合义;“敛”的使用对象通常是财物;“积”常用于抽象事物表示长时间的积累;“会”表示多人有目的性、约定性的聚合。七、给予类同义词予、与、奉、为、授①邹华清.汉语大字典[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10):1584②邹华清.汉语大字典[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10):2812③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295④李学勤.字源[Z].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1):46523\n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必修三,81页教材未注释,根据语境可知“予”表“给予”义。(2)“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必修三,887页教材未注释,根据语境可知,“与”表“给予”义。(3)“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烛之武退秦师》/必修三,76页教材注释:“为”表“给予”义。(4)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论》/必修二,66页教材注释:“奉”表“送给、给予”义。(5)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必修三,81页教材未注释,根据语境可知,“授”表“授予、付给”义。【同义】依据教材注释及联系上下文可知,“予、与、奉、为、授”都有“给予”义。【辨释】予,本义为“用梭子推来推去织布”。《说文·予部》:“予,推予也。象相予之形。”篆文“予”字“”像上下两个织布梭子尖端交错之状,其中一只还有线引出,会梭子推来推去之意①。由带线的梭子在织机上穿行给出丝线,引申出“给予”义。《尔雅·释诂上》:“予,赐也。”郭璞注:“赐与也。”邢炳疏:“予者,授与也。”“予”字在教材中出现35次,有11例表“给予”,以上已举1例,还有几例如《六国论》:“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必修二/66页)《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必修三/80页)“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必修三/81页)与(與),本义为“参与”。《说文·舁部》:“與,党與也。从舁,从与。”《说文》所释的是引申义。“與”的本义是参与。“與”的春秋古文字作“”,为会意字,到汉代增加声符演变为“”,不过其构意皆为大家出一只手,即给予一只手的力量,共同出力、给予力量把某物举起来。所以其本义为“参与”。如《易·系辞上》:“非①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12624\n第二章同义动词辨释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由“参与”也可引申党徒义,因为参与的人众多。如:《史记·张耳陈余列传》:“敌多则力分,与众则兵强。”本义“参与”也可引申“给予”意义,因为是大家给予手的帮助。如《老子》第十三章:“将欲夺之,必先与之。”“与”字在教材中出现多次,有3例表“给予”义,以上已举1例,还有2例如《鸿门宴》:“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则与一生彘肩。”(必修三/87页)为,本义是“做、干”。其造意为“役象以助劳”。《说文·爪部》:“爲,母猴也,其为禽好爪,爪,母猴象也;下腹为母猴形。”《说文》所释并非本义,甲骨文“为”字“”形象地表现出一只手牵着象,让它为人们干活的样子①。故“为”的造意为“役象以助劳”。“役象以助劳”是一种具体、个别的动作,此义向抽象的、一般的角度引申,可以泛指多种动作,在造意的基础上形成本义“做、干”,故“为”在古代汉语中有“万能动词”之称。其中“给予、施与”是“为”的一个义位。如《左传·襄公二十三年》:“齐侯将为臧纥田。”杜预注:“与之田邑。”“为”字在教材中出现多次,仅有1例表“给予”,以上已举。奉,本义为“捧”,“奉”“捧”是古今字的关系,其造意为“持举植物祭拜神祖”。《说文·廾部》:“奉,承也。从手,从廾,丰声。”《说文》所释并非本义。篆文“奉”字“”表示双手恭敬地持举丰茂植物,祭拜土神,以求种植丰收,故造意为“持举植物祭拜神祖”。由此形成本义“捧”。因为所捧的物不是总不动,而有时是会指把所捧的物给予人。故可引申为“进献、给予、送给”。《广韵·肿韵》:“奉,与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杜预注:“奉,与也②。”“奉”有礼敬之意,所以其宾语往往是钱财、货物、珍宝等贵重物品。“奉”字在教材中出现多14次,有3例表“给予”义,以上已举1例,还有2例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必修三/82页)《鸿门宴你》:“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必修三/88页)授,本义为“两手相授受”。《说文·手部》:“授,予也。从手,从受,受亦声。”段玉裁注:“手付之,令其受也,故从手、受。予者,推予也。”“授”的声符“受”表义,“受”的甲骨文是“”像上下二手相互给予和接受一盘之状。本义为“两手相授受”,包括给予和接纳两方面。因此,引申指“授予、付给”。《广雅·释诂三》:①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112②邹华清.汉语大字典[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10):57525\n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授,与也。”王念孙疏证:“郑众注《周官·大卜》云:‘与,谓予人物也。’”《玉篇·手部》:“授,付也①。”“授”多用于正式或隆重的场合,“授”字在教材中出现2次,仅有1例表“给予”,以上已举。要之,“予”偏向于“给予”的动作过程;“与”是“给”的通称,只要是事物的交与,都可用“与”,“与”和“予”可同义互换使用;“为”是一种宽泛的给予,与“奉”在色彩上相对;“奉”侧重于恭敬地给予、送给,宾语多为贵重物品;“授”多用于正式隆重的场合。八、环绕类同义词缭、繆、婴、带、绕、萦、周(1)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始得西山宴游记》/必修一,74页教材未注释,根据语境可知,“缭”表“缭绕”义。(2)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必修一,76页教材注释:“缪”同“缭”,表“连结、盘绕”义。(3)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陈情表》/必修五,45页教材注释“婴”表“缠绕”义。(4)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兰亭集序》/必修五,88页教材未注释,根据语境可知,“带”表“环绕”义。(5)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蜀道难》必修四/64页教材未注释,根据语境可知,“绕”表“环绕”义。(6)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蜀道难》/必修四,64页教材注释:“萦”表“盘旋环绕”义。(7)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项脊轩志》/必修五,47页教材注释:“周”表“围绕”义。【同义】依据教材注释及联系上下文可知,“缭、繆、婴、带、绕、萦、”都有“环绕”义。①邹华清.汉语大字典[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10):201226\n第二章同义动词辨释【辨释】缭,本义为“缠绕”。《说文·糸部》:“缭,缠也。从系,尞声。”“缭”字并无甲骨文与金文字形,其篆书形体“”像一缕丝线,表示缠绕,尞表声,尞指古人烧柴祭天,故尞不仅有遥远义,也蕴含一丝丝的烟雾在天空环绕着上升,烟雾的形状如同丝线般缠绕,故“缭”有缠绕义。《集韵·宵韵》:“缭,绕也。”《楚辞·九歌·湘夫人》:“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王逸注:“缭,缚束也①。”“缭”字在教材中出现1次,表“缭绕”,以上已举。缪(繆),本义为“麻十束”。《说文•糸部》:“繆,枲之十絜也。一曰绸缪。从糸,翏声。”段玉裁注:“枲即麻也,十絜犹十束也。”“繆”字并无甲骨文与金文字形,篆书为“”左半部分“糸(纟)”表意,篆书形体像一束纤维,右半部分“翏”表声,“翏”指高飞,有轻而高之意,麻质轻,众多束麻相叠,则见其高。因此,本义为“麻十束”。由于“缠绕或捆束枲之十絜”为“繆”,故从“缪”的本义“麻十束”引申出“缠绕”义。《广雅·释诂四》:“缪,缠也。”“缪”字在教材中出现4次,只有1例表“连结、盘绕”,以上已举。婴(嬰),本义为“女孩项上的颈饰”。《说文·女部》:“嬰,颈饰也。从女、賏,賏,其连也。”篆文“”从女,从賏(颈饰),会女孩戴有颈饰之意。颈饰是绕在脖子上的,故引申指“缠绕”。颈饰紧紧贴在人的皮肤上,因此“婴”所表示的是较为紧密的“缠绕”。“婴”字在教材中出现4次,有1例表“缠绕”,以上已举。带,本义为“腰带”。《说文·巾部》:“带,绅也。象系佩之形。佩必有巾,从巾。”“带”字并无甲骨文金文字形,其篆文字形为“”,谷衍奎认为篆文象系佩之形,上象系结,下象垂巾②。“绅”是束在腰间衣外,结在前面,两头垂下的长条状饰物。故本义为“腰带”。由绕在腰间的腰带,引申指“围绕、环绕”。“带”表“围绕”义,多指山水环绕,如《战国策·楚策一》:“秦地半天下,兵敌四国,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晋陆机《辨亡论下》:“长江制其区宇,峻山带其封域。”“带”在教材中共出现3次,有1例表“环绕”,以上已举。绕,本义为“缠绕”。《说文·糸部》:“绕,缠也。从糸,尧声。”“绕”字并①邹华清.汉语大字典[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10):3681②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79627\n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无甲骨文金文字形,其小篆为“”,系(纟)表意,篆书之形像一束丝,表示丝柔软细长能缠绕;堯(尧)表声,尧有高意,高则长,长的东西才能更好地环绕物①。《玉篇·糸部》:“绕,缠绕也②。”引申为“环绕、围绕”,《正字通·糸部》:“绕,围也。”《庄子·说剑》:“绕以渤海,带以常山。”“绕”是松松地虚虚地缠上,“缠”紧“绕”松,“缠”实“绕”虚,“绕”,表示回旋于另一物之上或之侧,也可以用于只是围着一物旋转。如曹操《短歌行》:“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是鸟围绕树盘旋。“绕”在教材中共出现3次,有3例表“环绕”,还有2例为《琵琶行》:“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必修四/67页)“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必修四/68页)萦,本义为“缠绕”。《说文·糸部》:“萦,收卷也。从糸,熒省声。”“收卷”指以缠绕方式把物收拾好的动作。金文字形“”像丝线或绳子,表示如线绳般缠绕;熒省声,熒本指灯烛的光,灯烛的光照亮物体如同物体被光环绕,因此“萦”的本义为“缠绕”。《广韵》:“萦,绕也。”不过在使用中“萦”更虚化,它不仅不表实物的缠绕,甚至也不表示行动上的回旋,而只表示迂回曲折、盘旋往复的状态。“萦”在教材中共出现3次,有3例表“环绕”,还有2例为《始得西山宴游记》:“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必修一/74页)《滕王阁序》:“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必修五/91页)周,本义为“环绕、围绕”。《说文·口部》:“周,密也。从用、口。”谷衍奎认为甲骨文字形“”像钟体上雕满乳突形,表示雕刻细密之义③。“”的造意为钟体四周上雕满乳突形,因此本义为“环绕、围绕”义。《楚辞·九歌·湘君》:“乌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王逸注:“周,旋也。”《后汉书·班彪传上》:“周以钩陈之位。”李贤注:“周,环也。”“周”不是静止的环绕,而是循环流动的,且不限于转一圈,而是指循环不息或多次环行,如《汉书·札乐志》:“周而彼始。”“周”在教材中共出现9次,有1例表“环绕”,以上已举。要之,“缭”的缠绕义来源于祭祀文化语境,祭祀时燃烧的柴火,产生升腾的烟雾,其一圈一圈的形状,如同环绕;“缪”之缠绕义来源古代丝织文化;“萦”字虽然有“丝”义,但是仅指“丝线、丝绳”,与丝织文化距离较远,也仅指丝线的功能,然后与“熒”①王政白.古汉语同义词辨析[M].安徽:黄山出版社,1992:236②邹华清.汉语大字典[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10):3680③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68128\n第二章同义动词辨释义结合,产生“萦”迂回曲折、盘旋往复状态的意义;“婴”侧重于较为紧密的“缠绕”不离开,后面接的宾语为贬义的名词“疾病”;“带”多指山水环绕;“绕”表示松散地缠上,也指围着一物回旋;“周”可表循环流动的多次环行。九、隐藏类同义词遁、隐、诡、藏、文(1)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始得西山宴游记》/必修一,74页教材未注释,根据语境可知,“遁”表“隐匿”义。(2)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始得西山宴游记》/必修一,74页教材未注释,根据语境可知,“隐”表“隐蔽”义。(3)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指南录后序》/必修三,36页教材注释:“诡”表“隐蔽”义。(4)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报任安书》/必修五,72页教材注释:“藏”表“隐藏”义。(5)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指南录后序》/必修三,38页教材注释:“文”表“文饰”义。【同义】依据教材注释及联系上下文可知,“遁、隐、诡、藏、文”都有“隐藏”义。【辨释】遁,本义为“迁移”。《说文·辵部》:“遁,迁也。一曰逃也。从辵,盾声。”“盾”是声旁,但也有意义。盾或手拿盾使人看不见,表掩蔽之意,进而引申为“隐匿”义。《广雅·释诂四》:“遁,隐也。”《楚辞·离骚》:“初既与余成言兮,後悔遁而有他。”王逸注:“遁,隐也。”“遁”侧重于躲藏,让人找不到,怕被人发现而不敢暴露的隐蔽。“遁”在教材中仅出现1例,表“隐匿”,以上已举。隐,本义为“隐蔽”。《说文·自部》:“隐,蔽也。”徐灏注笺:“隐之本义盖谓隔自不相见,引申为凡隐蔽之称。”《玉篇·阜部》:“隐,不见也,匿也。”《广29\n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韵·隐韵》:“隐,藏也①。”“隐”侧重于遮盖潜伏,目的是让人看不见。“遁”与“隐”连用,表“隐藏”义。“隐”字在教材中出现3次,有1例表“隐蔽”,以上已举。诡,本义为“责成,要求”。《说文·言部》:“诡,责也。从言,危声。”《玉篇·言部》:“诡,欺也,谩也②。”又表示“欺诈”义。“诡”字并无甲骨文金文字形,其篆文字形为“”从“言”为义符,表示是与言语有关的动作;从“危”为声符,有兼义的功能。“危”声符所示之义,可凭借其同源字“鬼”之义得到支撑。“危”上古音为疑母支韵部,“鬼”上古音见母微韵部,“见母”“疑母”同属喉音,“支”“微”上古常常合韵,故“危”“鬼”上古两者音近。“鬼”有狡黠义,常常不诚实。“鬼”的“狡黠”义,如《方言》卷一:“虔、儇、慧……,自关而东赵、魏之间谓之黠,或谓之鬼。”今天现代汉语与很多方言都用“鬼”表示此义,如“这个人很鬼。”“狡猾”常常遭到批评、责难,故“诡”有“责备”义。“欺诈、诡诈”常隐藏的事情真相,故可引申“隐藏”义。“诡”用于行动多表不正当的行为,不同于众、不常见、变化多端的、稀奇古怪的事物或行为,都可以称“诡”。“诡”字在教材中出现1次,表“隐蔽”,以上已举。藏,本义为“隐匿”,即隐蔽起来,不让人发现。《说文·艸部》新附:“藏,匿也。从艸,臧声。”篆文字形“”从艸(艹),从臧(隐匿),会藏匿之意。“藏”有藏以备用的意思,但没有隐藏起来不让人看见或知道的意思。“藏”逐渐成为各种藏的通称,不论隐藏、藏匿还是收藏,都可以用“藏”。“藏”字在教材中出现5次,有3例表“隐藏”,以上已举1例,还有2例为《指南录后序》:“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志向)焉。”(必修三/38页)《报任安书》:“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必修五/73页)文,本义为“交互的纹路”,即今之“纹”的本字。《说文·文部》:“文,错画也。象交文。”《说文》所释乃本义,甲骨文字形“”像人胸部有刺画的花纹形,此乃名词义“花纹、纹路”,用作动词义是“文身”,是古代文身的写照。花纹有装饰作用,初民文身是保护自己以避兽害,故又引申表示掩饰、文饰。《集韵·问韵》:“文,饰也。”“文”字在教材中出现17次,有1例表“掩饰、文饰”,以上已举。要之,“遁”侧重于逃匿躲藏而不见;“隐”侧重于用物遮盖潜伏,为了让人看不①邹华清.汉语大字典[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10):4476②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73730\n第二章同义动词辨释见而隐蔽;“诡”多表不正当、不寻常、使用一些手段地隐藏;“藏”是藏的通称,与“遁”、“隐”相比,没有隐藏起来不让人看见或知道的意思;“文”的隐藏义乃古代文身文化意义的折射,这种隐藏是通过外表、行动的装饰而表现出来。十、叫喊类同义词叫、呼、号(1)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阿房宫赋》/必修二,65页教材注释:“戍卒叫”指“陈胜吴广号召起义”,根据语境可知“叫”表“呼喊”义。(2)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指南录后序》/必修三,36页教材注释:“号”表“叫喊”义。(3)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必修一,21页教材未注释,根据语境可知,“呼”表“呼喊”义。【同义】依据教材注释及联系上下文可知,“叫、呼、号”都有“叫喊”义。【辨释】叫,其本义是“叫喊、呼喊”。《说文·口部》:“叫,嘑也。”“嘑”同“呼”。《诗·小雅·北山》:“或不知叫号,或惨惨劬劳。”毛传:“叫,呼。”“叫”的意思是大声呼喊,“叫”的范围较广,吵嚷、喧闹、大声呼喊都可以称之为“叫”。“叫”在教材中仅出现1例,表“叫喊呼喊”,以上已举。号(號),本义为“大声呼叫”。《说文·号部》:“號,呼也。从号,从虎。”《诗·魏风·硕鼠》:“乐郊乐郊,谁之永号。”毛传:“号,呼也①。”“号”侧重于拖长声音大喊,往往有信息要传达或述说。“号”共出现3次,仅有1例表“叫喊”义,以上已举例。呼,本义为“吐气”。《说文·口部》:“呼,外息也。从口,乎声。”生物体通过口鼻把体内的气体排除体外,与“吸”相对。《礼记·曲礼上》:“登城不指,城上不呼。”陆德明释文:“呼,呼叫也。”引申为“大声呼喊、呼叫”义。“呼”,也是大声号叫的意思。“呼”除用于大声喊叫之外,还用于大声唤人来,所以有“一呼即来”、“直呼其名”等成语。“呼”在教材中出现13次,3例表“呼喊”义,还有2例为《五人墓碑记》:“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必修①邹华清.汉语大字典[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10):301531\n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三,40页)“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必修三,81页)要之,“叫”是叫喊的通称;“号”侧重于拖长声音大喊,往往有信息要传达或述说;“呼”除用于大声喊叫之外,还用于大声唤人来。十一、推断类同义词度、意、量、料(1)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指南录后序》/必修三,36页教材注释:“度”表“揣度,估量”义。(2)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指南录后序》/必修三,35页教材注释:“意”表“估计”义。(3)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必修二,67页教材注释:“量”表“判断”义。(4)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必修三,86页教材未注释,根据语境可知,“料”表“估计、揣度”义。【同义】依据教材注释及联系上下文可知,“度、意、量、料”都有“推断”义。【辨释】度,本义表示“计量长短的标准器具”。《说文•又部》:“度,法制也。从又,庶省声。”《说文》所释并非本义,是其引申义。“度”并无甲骨文金文字形,其篆文字形为“”,从手从,《说文》以为从“庶”省声,“庶”本从“石”声,把“石”写成“”是秦文字的特点。因此用手测量石头作为计量长短的标准①。“度”引申开来,由可以量长短的物品扩大到无法量长短的事,就发生了估量情况、局势,预测未来、结果之类的意思。故引申为“推测、估计”义,此时的“度”读“duó”。“度”是根据实际发生的现实来推断,因此推断出的结果也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切实的。“度”在教材中出现13例,表“揣度,估量”有5例,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相①李学勤.字源[Z].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1):22632\n第二章同义动词辨释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实不可得。”“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必修三/81页)“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必修三/82页)《鸿门宴》:“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必修三/88页)意,本义为“心思,心中的想法”。《说文•心部》:“意,志也。从心察言(音与言古同源)而知意也。从心,从音①。”“意”字没有甲骨文金文字形,篆文字形为“”从心从音,言为心声,表示心中的言语,因此为“心思,心中的想法”。《庄子•胠箧》:“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郭藩集释:“意,度也②。”引申作动词为“料想、猜测”,如成语:出其不意。“意”多为不根据事实的主观猜测与想象,推测结果的准确性不高。“意”在教材中共出现14次,其中4次表“恐惧”义,已举1例,剩下2例为《指南录后序》:“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必修三/38页)《鸿门宴》:“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復见将军于此。”(必修三/86页)量,本义为“测定容积的器具”。《说文•重部》:“量,称轻重也。从重省,曏省声。”《说文》解释并非本义,而是其引申义。甲骨文“量”字为“”从东(箱篓一类容器),上有口,表示可以向里面装东西。金文“量”字“”口中加一点,下边置于地,更明确强调其中可盛东西,意为把物品放在量器中测量容积。由本义引申为“估量、判断”。“量”的宾语一般指人力、财力、能力等,如(3)所举例子。“量”在教材中仅出现1例,表“判断”,以上已举。料,本义为“称量”。《说文•斗部》:“料,量也。从斗,米在其中。”《广韵•啸韵》:“料,度量也③。”金文“料”字“”右侧是斗,左侧为米,意思为用斗量米,表“称量”义。引申为“估计、揣度”,侧重于对各方力量的估量,往往情况不明,结果难以预见,如(4)所举例子。“料”在教材中出现1次,以上已举。要之,“度”根据现实来推断,因此推断出的结果通常符合实际情况的、准确的;“意”多带有主观想象,结果往往准确性不高;“量”的推断对象多为人力、财力等能力方面的高低;“料”所推出的结果多难以预见。①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1643②邹华清.汉语大字典[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10):2488③邹华清.汉语大字典[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10):241533\n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十二、敲击类同义词扣、击、枪、叩(1)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赤壁赋》/必修一,75页教材未注释,根据上下文可知,“扣”表“敲击”义。(2)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何者?《报任安书》/必修五,69页教材注释:“枪”同“抢”,表“撞击”义。(3)“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项脊轩志》/必修五,48页教材未注释,根据上下文可知,“叩”表“敲击”义。(4)于是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必修三,83页教材未注释,结合课文语境可知“击”为“敲击”义。【同义】依据教材注释及联系上下文可知,“扣、击、枪、叩”都有“敲击”义。【辨释】扣,本义为“牵住马嚼口”。《说文·手部》:“扣,牵马也。从手,口声。”“扣”字没有甲骨文金文字形,谷衍奎认为其篆文“”从手,从口,会用手拉着、牵住马嚼口之意,①人们给马嘴戴上嚼子,以免马乱吃庄稼或咬人。“扣”通“敂(叩)”,指“敲击”“敂”为古字,“扣”、“叩”为今字,《说文·攴部》:“敂,击也。”段玉裁注:“自扣、叩行而敂废矣。”因此“扣”也表“敲击”义。“扣”在教材中仅出现1例,表“敲击”,以上已举。枪,本义为“古代的一种兵器”。《说文·木部》:“槍,拒也。从木,倉声。”从木,古代枪以木制成,仓声,兼表“枪”如仓顶尖端一样尖锐。这种武器在长柄的一端装有金属尖头,可用来抵御或击刺。“枪”同“抢”,《广韵·阳韵》:“抢,突也。”“抢”本义为“迅速地撞碰”。因此“枪”也表快速的碰撞,如呼天抢地。“枪”在教材中仅出现1例,表“撞击”,以上已举。叩,本义为“敲打”。《说文》无释义,《玉篇·口部》:“叩,叩击也。”“叩”无甲骨文金文字形,其篆文字形为“”,从卩(节杖,用以叩击的物体),从口(口①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24534\n第二章同义动词辨释是发声的器官,表示敲打必发出声响),口兼表声,合起来表示敲打。本义是“敲打”。“叩”一般说是轻敲,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发出声响。“叩”在教材中仅出现1例表“敲击”,以上已举。击,本义为“敲打,拍打”。《说文·手部》:“擊,攴也。从手,毄声。”“击”无甲骨文金文字形,其篆文为“”从手,表示动手敲打;从毄,“”像持杖敲打车轴头,有敲打义,毄亦声。因此“击”的本义为“敲打,拍打”。“击”的包容范围比较广:它既可以是上下的叩击,既可以是为发声而轻击,也可以为杀伤破坏而重击。“击”在教材中出现16次,有1例表“敲击”,以上已举。还有1例表“撞击”,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要之,“扣”通“叩”都为轻轻敲打发出声音;“枪”多表快速的碰撞;“击”的内容比较广泛,是打击、敲击的通称。十三、增多类同义词加、长、陪、增(1)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五人墓碑记》/必修三,40页教材注释:“加”表“增加”义。(2)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必修一,76页教材注释:“长”表“增长”义。(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必修三,75页教材注释:“陪”表“增加”义。(4)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项脊轩志》/必修五,47页教材未注释,根据语境可知“增”表“增加”义。【同义】依据教材注释及联系上下文可知,“加、长、陪、增”都有“增多”义。【辨释】加,本义为“诬枉,夸大”。《说文·力部》:“加,语相增加也。从力,从口。”35\n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金文“”从力,从口,会强以谎言相诬枉之意①。《尔雅·释诂上》:“加,重也。”郝懿行义疏:“加者,增也,益也,故为重②。”引申指“增加、增益”。“加”在教材中共出现12次,其中2次表“增加”义,以上已举1例,还有1例为《劝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必修一/21页)长,本义为“年长、发长”。《说文·長部》:“長,久远也。从兀,从匕。兀者,高远也。久则变化。亾声。者倒亾也。”甲骨文字形为“”,像头发飘散、拄着拐杖的老年人,因此“长”的本义为“年长、发长”。《说文》所释是其引申义,而非本义。由本义“年长、发长”引申为动词“发育、发展、变化”再引申为动词“增长、进益”。《集韵·养韵》:“长,进也。”《国语·楚语下》:“昔瓦唯长旧怨,以败於柏举。”韦昭注:“长,犹积也③。”“长”在教材中共出现29次,其中1次表“增加”义,以上已举。陪,本义为“重叠的土丘”。《说文·阜部》:“陪,重土也。从阜,咅声。”“陪”无甲骨文金文字形,篆文字形为“”,咅声从阜,阜(阝)表意,表示与山丘土石有关,即一个土丘附着在另一土丘旁④。《玉篇·阜部》:“陪,加也。”又:“陪,益也。”《左传·僖公三十年》:“焉用亡郑以陪邻?”杜预注:“陪,益也。”《广雅·释诂二》:“益,加也。”《广韵·昔韵》:“益,增也⑤。”因此,“陪”引申为“增加、增益”。“陪”具有“陪伴”义,因“陪”的对象多为帝王将相,因此“陪”之“增加”义也经常用于形容国家官员等,如(3)例。“陪”在教材中共出现2次,其中1次表“增加”义,以上已举。增,本义为“增多,添加”。《说文·土部》:“增,益也。从土,曾声。”《广雅·释诂二》:“增,加也。”“增”字金文同“曾”为“”,即“曾”是今“甑”的古字。下像蒸锅,中像多层的蒸锅之屉,上像蒸气升腾,因此“曾”本义为蒸煮食物的器具。“曾”亦蕴含“增加”义,源于“多层的蒸锅之屉”。“增”字篆文“”另加义符土,成了从土从曾会意,曾也兼表声。故“增”是“曾”的加旁同源分化字,其“添加、变多”等义来源于“曾”。增加“增”侧重在原来基础上进一步加多,着眼于①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205②邹华清.汉语大字典[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10):399③邹华清.汉语大字典[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10):4316④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1162⑤邹华清.汉语大字典[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10):445636\n第二章同义动词辨释数量的多。“增”在教材中共出现5次,其中1次表“增加”义,以上已举。要之,“增”与“加”都指在数量上比原来更多;“长”不只可以指数量的增多,还用于抽象义的增多增长;“陪”多指人的数量增加。十四、赠送类同义词赠、贻、遗(1)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滕王阁序》/必修五,93页教材注释:“赠”表“赠送”义。(2)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师说》/必修一,24页教材注释:“贻”表“赠送”义。(3)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必修三,80页教材未注释,根据语境可知“遗”表“送给”义。【同义】依据教材注释及联系上下文可知,“赠、贻、遗”都有“赠送”义。【辨释】赠,本义为“赠送”。《说文·贝部》:“赠,玩好相送也。从员,曾声。”“赠”字无甲骨文金文字形,篆文字形为“”,“贝”在古代曾用作货币,“曾”表声,“曾”有“增加”义,因此“赠”表示把财物添加于人,把东西无代价地送给别人,所以本义为“赠送”。“赠”是平等的人之间相互转送玩好、财物之类,所赠之物多具有纪念性,类似现代的“送”。“赠”送东西给人时一般不带双宾语,介词“以”带出,如《左传,文公十三年》:“绕朝赠之以策。”“赠”在教材中共出现3次,其中2次表“赠送”义,以上已举1例,还有1例为《琵琶行》:“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必修四/66页)贻,本义为“赠送”。《说文·贝部》:“贻,赠遗也。从贝,台声。经典通用诒。”“诒”同“贻”,《说文·言部》:“诒,遗也。”从“诒”的“遗留”义引申出“赠送”义。因此“贻”的本义为“赠送”。“贻”字见于《说文》中的新附字,其出现晚于“诒”字,是表示留传、赠送义的“诒”的后起分化字,但在现代汉语中“贻”的使用频率更高。“贻”在教材中共出现1次,以上已举。37\n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遗,本义为“(因为疏忽而)丢失,落下”。《说文·辵部》:“遗,亡也。从辵,贵声。”,“遗”金文字形为“”,贝壳()从筐()中漏出,因此“遗”表“丢失”义。“遗”本义指“丢失”,但是如果把东西送给别人,那么自己也就会失去,故“遗”又引申指“送给”,表示“送给”义时读wèi。“遗”所赠送的东西范围较广,食物、书信等都可以作为赠送的物品。“遗”在教材中共出现6次,其中1次表“送给”义,以上已举。要之,“赠”多表示地位上互为平等的人,送与具有纪念性的物品;“贻”和“遗”通用,意义上没有太大分别,“贻”可以看作是“遗”在赠予义上所造的分化字。十五、堵塞类同义词壅、杜、塞(1)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谏太宗十思疏》/必修三,77页教材注释:“壅”表“堵塞”义。(2)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必修三,40页教材注释:“杜”表“塞住”义。(3)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谏太宗十思疏》/必修三,77页教材未注释,结合语境可知“塞”表“堵塞”义。【同义】依据教材注释及联系上下文可知,“壅、杜、塞”都有“堵塞”义。【辨释】壅,本义为“堵塞,阻隔”。《说文》无释义,《广雅·释诂一》:“壅,隔也。”《说文·阜部》:“隔,障也。从阜,鬲声。”“隔”字无甲骨文金文字形,其篆文字形为“”,阜(阝)表意,阜是山,有山则交通阻隔;鬲表声,鬲是像鼎的炊具,其三足间隔较远。因此“隔”本义为“阻塞阻断”。所以“壅”也为“堵塞,阻隔”义。“壅”它不指人工的堵塞或填满,多指水路、道路因泥沙沉积或其他原因而淤塞不通。用于抽象义只要表示阻碍、不能流通都可以使用“壅”。“壅”在教材中共出现1次,以上已举。杜,本义为“杜树”,即甘棠,也叫杜梨、棠梨。《说文·木部》:“杜,甘棠也。38\n第二章同义动词辨释从木,土声。”因杜树果实味涩,引申而有“苦涩”义,《方言》卷七:“杜,涩也。”钱绎笺疏:“《众经音义》卷五引贾逵《国语》注云:‘杜,塞也。’塞与涩声义并相近①。”“涩”字无甲骨文金文字形,其篆书“”从四“止(脚)”相反互相顶着,表示“不滑动、不光滑”的意思,由此引申为“道路险阻”。因此“杜”也具有了“堵塞”义。《小尔雅·广诂》:“杜,塞也。”《正字通·木部》:“杜,绝也②。”“杜”多侧重于在一面堵住,如《汉书·孔光》:“光退间里,杜门自守。”“杜”在教材中共出现2次,表“堵塞”义的只有1例,以上已举。塞,本义为“堵塞、堵住”。《说文·土部》:“塞,隔也。从土,从。”《说文》所释不是本义,所释为引申义。“塞”甲骨字形为“”,上部为房屋顶部的形状,下部是两个“手”形,中间的两条竖线,表示物品,合起来就是用双手将物品塞在房子里,表“堵塞、堵住”义。“塞”是“堵塞、塞住”义的通称,应用范围较广。“塞”在教材中共出现2次,表“堵塞”义的只有1例,以上已举。要之,“壅”多指水路、道路淤塞不通;“杜”多表示从一侧堵住;“塞”是“堵塞”义的通称。十六、杀类同义词杀、诛、刃(1)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必修三,82页教材未注释,根据上下文可知“杀”表“杀死”义。(2)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报任安书》/必修五,68页教材注释:“诛”表“杀戮”义。(3)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教材注释:“刃”表“刀锋”义,在这里指“杀”。【同义】依据教材注释及联系上下文可知,“杀、诛、刃”都有“杀死”义。【辨释】①李学勤.字源[Z].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1):494②邹华清.汉语大字典[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10):123939\n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杀,本义为“杀死”。《说文·杀部》:“殺,戮也。从受,杀声。”“杀”甲骨文字形为“”,像一头野兽的头部中了利器,尾巴垂了下来,如下图。因此“杀”的本义为“杀死”。只要是夺去生物的生命都可以用“杀”,是杀戮的统称。“杀”字在教材中出现9次,全部表“杀死”义,剩下8例为《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必修三/82页)《鸿门宴》:“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必修三/86-88页)《非攻(节选)》:“至杀不辜人也,扡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必修三/92页)《寡人之于国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必修四/13页)《蜀道难》:“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必修四/64页)诛,本义为“谴责,责备”。《说文·言部》:“誅,讨也。从言,朱声。”段玉裁注:“凡杀戮纠责皆是。”金文字形为“”,从言()表意,表示用言语声讨;从朱()表声,朱指红色有光明意,表示谴责、讨伐是正大光明之事。词义加重,引申为“惩罚”,又引申为“杀戮”。《广雅·释诂一》:“诛,杀也。”通常来说,“诛”多指站在正义的一方杀掉不正义的(有罪的)一方。“诛”字在教材中出现7次,全部表“杀戮”义,剩下5例为《六国论》:“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必修二/67页)《五人墓碑记》:“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必修三/40页)《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必修三/82页)《鸿门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必修三/87、88页)《报任安书》:“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必修五/70页)刃,本义为“刀、剑等锋利的部分”。《说文·刀部》:“刃,刀坚也。象刀有刃之形。”“刃”甲骨文字形为“”,为指事字,在刀口处加一点,指出刀最锋利的部分即为刀刃,因此其本义为“刀、剑等锋利的部分”。由此引申为动词“用刀杀”。“刃”字在教材中出现2次,有1例表“杀”义,以上已举。要之,“杀”,是杀戮的统称;“诛”多指站在正义的一方杀掉(有罪的)一方;“刃”为用刀杀人。40\n第二章同义动词辨释十七、超越类同义词凌、倾、胜(1)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滕王阁序》/必修五,92页教材注释:“凌”表“超过”义。(2)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报任安书》/必修五,70页教材注释:“倾”表“超过”义。(3)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必修四,67页教材未注释,根据上下文可知,“胜”表“胜过”义。【同义】依据教材注释及联系上下文可知,“倾、凌、胜”都有“超越”义。【辨释】凌(),本义为“结出冰凌”。《说文·冫部》:“,冰出也。从冫,朕声。凌,或从夌。”篆文“”,冫()表意,古文字形体像水结冰拱起状;夌表声,夌有超越义,表示水超越液体而成固体为凌。“凌”通“陵”,引申为“逾越,超过”,“陵”甲骨文的字形为“”,像一个人沿着石阶登上了土山的样子,本义是“大土山”,引申出“超越”义。因此,“凌”也具有了“超越、超过”义。“凌”像登上或逾越大山之形,因此有高出其上的意味。“凌”在教材中出现3次,表“超过”义的只有1例,以上已举。倾,本义为“人歪头”。《说文·人部》:“倾,仄也。从人,从顷,顷亦声。”“顷”是“倾”的本字。《说文·匕部》:“顷,头不正也。从匕,从頁(头)”“顷”无甲骨文金文字形,篆文为“”,由“匕”(“人”的反写)和“页”(人的头部)构成,本义为头歪斜。因此“倾”本义也为“人歪头”,引申为“倾斜”,又引申为“压倒、凌驾”即含有“超过”义。“倾”表“超过”义多蕴含压倒性的意味,占有绝对的优势。“倾”在教材中出现5次,表“超过”义的只有1例,以上已举。胜,本义为“掌舵行舟,能够承担大任之意”,《说文•力部》:“胜,任也。从力,朕声。”从字形来看,“勝”金文为“”,“”(朕)表船舵,“”(力)表示掌舵的能力,因此造字本义为“掌舵行舟,能够承担大任之意”。由本义引申为动词“战胜,取胜”又引申为“超过,胜过”。“胜”在教材中出现21次,表“超过”义的只有1例,以上已举。要之,“凌”含有高人一等、高出其上的意思;“倾”多侧重于压倒性的意味,占41\n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有绝对的优势;“胜”表示一般的“胜过、超过”。十八、吃类同义词食、餔、啗(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必修四,13页教材未注释,根据语境可知“食”表“吃”义。(2)众人皆醉,何不其糟而歠其醨?《渔夫》/必修五,67页教材注释:“”表“吃”义。(3)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啗之。《鸿门宴》/必修三,87页教材注释:“啗”同“啖”,表“吃”义。【同义】依据教材注释及联系上下文可知,“食、餔、啗”都有“吃”义。【辨释】食,本义为“张口吃饭”《说文·食部》:“食,一米也。从皀,亼声。或说亼皀也。”甲骨字形为“”上部是倒口,下部是食器中盛满了饭,两点象征香气,会张口吃饭之意。“食”是古代吃东西的基本用词,只要是吃都叫“食”,是“吃”的统称。“食”在教材中出现16次,表“吃”义的有9例,如《劝学》:“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必修一/22页)《六国论》:“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必修二/67页)《氓》:“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必修四/59页)《项脊轩志》:“儿寒乎?欲食乎?”(必修五/48页)等。(餔),本义为“晚饭”,即傍晚时吃的饭。《说文·食部》:“餔,日加申时食也。从食,甫声。”此名词,用作动词,为“吃”义,如《广雅·释诂二》:“餔,食也。”“餔”“哺”同源,其声符“甫”示义。“甫”的上古音值为[ba],即我们今天口语描写吃东西时候嘴巴发出的“叭叭”声,即记载“叭叭、叭叭”的声音,此种动作书面词语为“哺”,此词的理据为象声。湘方言、赣方言吃东西,也叫做“叭东西”。“”在教材中共出现1次,以上已举。啗(啖),本义为“吃”。《说文·口部》:“啖,噍啖也。从口,炎声。”“啖”无甲骨文金文字形,其篆文字形为“”,从口,其形像张开的口,表示张口吃食物;从炎,炎像火苗升腾,有火热之义,表示吃的食物多用火烧熟,且热食比较好吃。因此42\n第二章同义动词辨释本义为“吃”。“啗(啖)”多指狼吞虎咽、囫囵大口的吃,如例(3)。“啗(啖)”在教材中共出现1次,以上已举。要之,“食”是“吃”的统称;“”的吃义,来源于名词,作动词,是一口一口地吃东西;“啗(啖)”多指囫囵吞枣的、大口的吃。十九、进攻类同义词伐、侵、攻(1)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必修四,11页教材注释:“伐”表“讨伐”义。(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论》/必修二,66页教材注释:“侵”表“侵犯”义。(3)今至大为不义攻国。《非攻》/必修四,92页教材注释:“攻”表“攻打”义。【同义】依据教材注释及联系上下文可知,“伐、侵、攻”都有“进攻”义。【辨释】伐,本义为“砍头”。《说文·人部》:“伐,击也。从人持戈。一曰败也。”甲骨文字形为“”,左半部分为人“”,右半部分为戈“”,把戈放在人脖子上面,表砍头之意。泛指引申为“砍断”,又引申指对他人武力上的征讨。“伐”进攻时需要敲击钟鼓,是有理由的,公开的宣战。“伐”在教材中出现5次,表“讨伐”义的有4例,上面已举1例,剩下还有《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必修三/80页)《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其后秦伐赵,拔石城。”(必修三/82页)《季氏将伐颛臾》:“季氏将伐颛臾。”(必修四/11页)侵,本义为“本义为持扫帚给牲畜一下一下地渐进扫身。”《说文·人部》:“侵,渐进也。从人、又,持帚若埽之进。又,手也。”甲骨文字形为“”,左半部分为牛,右半部分为用手持扫帚,会持扫帚扫牛身上的灰尘之意。引申为“渐进”,又引申为“用武力进攻,侵犯”。“侵”指秘密地、无理由地、不公开宣战地攻侵。“侵”在教材中43\n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出现1次,上面已举,表“侵犯”义。攻,本义为“攻打,进攻”。《说文·攴部》:“攻,击也。从攴,工声。”金文字形为“”,攴为形旁,用手持棍表示攻击,工为声旁,因此其本义为“攻打,进攻”。“攻”是军事进玫的泛称。“攻”在教材中出现6次,表“进攻”义的有5例,上面已举1例,剩下还有《六国论》:“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必修二/65页)《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必修三/82页)《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必修三/83页)《鸿门宴》:“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必修三/86页)要之,“伐”多为有理由的,公开的宣告开战;“侵”指秘密地、不公开宣战地攻侵;“攻”是军事进玫的通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进攻”“攻打”。二十、思念类同义词怀、念、慕(1)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滕王阁序》/必修五,92页教材注释:“怀”表“怀念”义。(2)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不得已也。《报任安书》/必修五,71页教材未注释,根据上下文可知“念”表“惦念”义。(3)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赤壁赋》/必修一,76页教材未注释,根据语境可知,“慕”表“思念”义。【同义】依据教材注释及联系上下文可知,“怀、念、慕”都有“思念”义。【辨释】怀,本义为“思念”。《说文·心部》:“懷,念思也。从心,褱声。”“褱”是“懷”的古字,金文字形为“”,衣()中有横向的眼睛,眼睛里饱含泪水,表示在内心深藏着因思念而流泪的挚情,因此具有“怀念”义。“怀”多侧重于留恋,念念不忘、不能忘怀为之“怀”。“怀”在教材中出现13例,表“怀念”义的有2例,还有1例为《谏太宗十思疏》:“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44\n第二章同义动词辨释不心服。”(必修五/77页)念,本义是“思念、想念”。《说文·心部》:“念,常思也。从心,今声。”其金文字形为“”,从心(像心脏),从今(像朝下的口),有心中想、口中念叨之意,表示至今心中常惦念。“念”侧重于经久不断的想念。“念”在教材中出现7次,表“惦念”义的有2例,上面已举1例,还有一例为《阿房宫赋》:“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必修二/64页)慕,本义为“思念,依恋”。《说文·心部》:“慕,习也。从心,莫声。”《说文》所释并非本义,《玉篇·心部》:“慕,思也。”《广韵·暮韵》:“慕,思慕。”《孟子·万章上》:“人少则慕父母。”赵岐注:“慕,思慕也①。”“慕”多侧重于怀着景仰之情去思念,思念的对象多是心中所向往的、崇高的。“慕”在教材中出现3例,表“思念”义的有1例,上面已举。要之,“怀”多侧重于念念不忘;“念”侧重于长时间的想念;“慕”是怀着景仰向往之心去思念。①邹华清.汉语大字典[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10):250145\n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6\n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文言文同义动词与中学文言文教学一、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和质量文言文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占据着重要的半壁江山,但其中有些篇目相对较难无疑让学生们感到焦虑,如何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与学生学习的质量成为老师最为关注的问题。陌生且纷繁复杂的文言文字词成为学生学习文言文最大的障碍,为了能让学生学好文言文,提高教学效率,教师需关注以下几点。(一)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借鉴和使用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如《说文解字》、《字源》、《汉语大字典》等。针对归纳好同义词组,引经据典,凭借查阅工具书,详细探求词汇的本义和引申义,从历时角度一步一步探寻词义发展的演变规律。可以以古字形如甲骨文、金文、篆文等作为出发点,围绕词义形成的内在逻辑、路径和演变原理确定教学手段,从而有利于学生充分领会词义系统,帮助他们掌握多样化的学习技巧从而从负重的学习任务中解放出来,用兴趣引领他们从深层次学透知识点,充分领略到传统文化的美妙,从而建立起对民族文化的审美能力和历史自信。(二)教师要教给学生积累知识、总结知识的方法。“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知识的积累是学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基础,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有组织有规划地积累同义词组,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贫乏的古代汉语知识,构建条理分明、准确清晰的词义系统,另一方面也能使文言知识转化成能力,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水平。课前由老师通知学生预备笔记本供“文言知识库”用。并且按照预先设定的计划,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内容展开具有针对性的提炼,并且要善于打破篇目边界使得词语分别在文章和教材内部实现纵向和横向积累,通过不断的梳理以往相关的知识点,按照教学次序不断积累和吸收新的知识点,最终实现知识点由点到线再到面,最终形成完整的文言文知识体系。同时,在积累过程中应当杜绝任何形式的死记硬背,应当引导学生就已学内容展开关联、分类、对比。比如,在回顾此前所学内容时,教师首先列举“曰、谓、云、说、道”等一整套动词,引导学生对它们展开意义和使用上辨析和讨论,并将一整套动词归为“说”同义词组。随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照此类规律继续思考相类似的同义词组,诸如“休、息、憩、歇”为“休息”同义词组,“辨、析、判”为“分辨”同义词组。在这样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帮助学生通过类比学习,不断拓展知识边界,持续强化对于文言文的理解能力,从而将所学的内容有效的串联在一起,47\n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不但可以强化学生对于文言文词汇的识别和判断,还可以围绕篇目中的知识点进行大量的类比教学,通过持之以恒的积累给学生带来很好的学习功效。(三)教师应对基础的文言文常识加以熟悉探询。在日常生活中依靠语感便可对现代汉语同义词进行分析与辨别,以至于很多学生甚至教师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用现代汉语的语感对文言文字词进行解读,这种方法是不正确的。词义的辨析与讲解不仅是研究词汇学的要点,也是文言文教学的要点。在文言文同义词辨析中,就需要教师掌握字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对相关义位逐一进行细致透彻的剖析,在运用训诂学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词义系统。教师惟有提前做好这些工作,才能在课堂上讲解文言文同义词辨析更加胸有成竹且更具连贯性,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谏太宗十思疏》:“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的“居”字,初读时学生肯定会有陌生感,可能会根据语感联想到现代汉语常用的“居住”“位居”等词语,但是,如果要以现代汉语词汇中“居”字的“居住”义来同化当前的字句,非常容易引起困惑与不解。在这个时候,教师可以把“居”字的众多义项,按照词义系统先后引申顺序依次展现出来,如:“居”①本义为蹲踞,引申为②居住③处于、处在④停留停止⑤驻守镇守⑥占、占据。如此一来,学生通过这样一串词义解释便可以清晰的通晓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居”字的语义网络,也了解了“居”字“占、占据”的古义同其本义“蹲踞”的内在关联(这需要老师对此处进行讲解),也会很容易的发现“占、占据”的古代动词义同现代汉语的引申义“居住、处于、停留、驻守”的内在演变关系。这样的做法,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居”字课文中的文言常用义,而且有利于学生对新旧知识进行深入地加工与整合,逐渐培养出能够“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文言文词义系统,下文提供了几个例子以供参考。胜(勝),从字形来看,“勝”金文为“”,“”(朕)表船舵,“”(力)表示掌舵的能力,因此造字本义为“掌舵行舟,能够承担大任之意”。《说文·力部》:“胜,任也。从力,朕声。”从词义演变上看,“勝”本义为动词“能够承担,禁得起”,此义在教材出现1次,如《鸿门宴》:“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必修三/88页)作副词,义为“尽”,成语有“不胜枚举”,此义在教材中出现4次,如《鸿门宴》:“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必修三/87页,教材注释:“胜,尽”),以上二义读shēng。由本义“能够承担,禁得起”扩大引申为名词“胜利”,与负相对,此义在教材中出现5次,如《六国论》:“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必修二/66页)引申为动词“战胜,取胜”此义仅出现1例,如《六48\n第三章文言文同义动词与中学文言文教学国论》:“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必修二/67页)又引申为“超过,胜过”,此义仅出现1例,《琵琶行》:“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必修四/67页)又引申为动词“克服”,此义仅出现1例,《谏太宗十思疏》:“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必修三/77页,教材注释:“胜,克服”)作形容词,形容人或事物美好、优美,此义在教材中出现2例,如《滕王阁序》:“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必修五/91页,教材注释:“胜,才能出众的”)《项脊轩志》:“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必修五/47页)又引申为“盛”,此义仅出现1例,如《滕王阁序》:“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必修五/91页,教材注释:“胜,盛”)又指风景名胜古迹,此义仅出现1例,《滕王阁序》:“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必修五/93页,教材注释:“胜,名胜之地”)由此可见“胜(勝)”在教材中出现的多种词义形成系统可归纳为:“胜:能够承担,禁得起→副词,尽。→胜利→战胜,取胜→超过,胜过→克服。形容词,美好、优美→盛→风景名胜古迹”。数(數),《说文·攴部》:“數,计也。从攴,婁声。”篆文从攴(表用手操作),从婁(表连续),会一一点数计算之意,本义为“查点,计算”①。从词义演变角度来说,“数”(shǔ)本义作为动词,表“查点,计算”,引申为“一一列举罪状”,此义仅出现1例,《指南录后序》:“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必修三/36页,教材注释:“数,列举罪状”)“数”(shù)用作名词,指“数目”表示事物多少的量,此义在教材中出现3例,如《琵琶行》:“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必修四/67页)引申为数词表“几、几个”,此义共出现6次,如《寡人之于国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古代用算数占卜之术预知命运,故引申为“气运,命运”,此义在教材中出现2次,如《六国论》:“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必修二/67页,教材注释:“数,运数,指命运”)《滕王阁序》:“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必修五/92页,教材注释:“数,运数”)“数”(shuò)由“一一点数”引申为副词“频繁、屡次”,此义在教材中出现1次,《鸿门宴》:“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必修三/87页,教材注释:“数,屡次”)又引申指“紧促、紧凑”,《逍遥游》:“且举世誉之而不①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164849\n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必修五/87页,教材注释:“数数然,汲汲然,指急迫用世、谋求名利的样子”)“数”(cù)又作形容词指“细密”,此义在教材中出现1次,《寡人之于国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必修四/13页,教材注释:“数,细密”)综上可见“数(數)”在教材中出现的多种词义形成系统可归纳为:“数(shǔ):查点、计算→列举罪状,数(shù):数目→几、几个→气运,命运,数(shuò):频繁、屡次→紧促、紧凑,数(cù):细密”。顾(顧),《说文》:“顾。还视也。从页,雇声。”段玉裁注:“还视者,返而视也①。”本义为“回头看”。从词义演变上看,“顾”本义为“回头看”,该义在教材中出现4例,《五人墓碑记》:“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必修三/40页)《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相如顾召赵御史”(必修三/83页)由动词“回头看”引申为动词“思念眷念”,此义在教材中出现1例,《报任安书》:“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不得已也。”(必修五/71页,教材注释:“顾,顾念”)又引申为“考虑顾虑”,此义在教材中出现2例,如《指南录后序》:“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必修三/36页)作副词,“顾”表轻微转折,相当于“而”“不过”,此义在教材仅出现1例,《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必修三/83页)综上所述,“顾”在教材中出现的多种词义形成系统可归纳为:“顾:回头看→思念眷念→考虑顾虑→作副词表转折”。二、准确理解课文内容与情感色彩学生阅读文言文最大的障碍是对古代的语言比较生疏,而在古代语言三大要素中,词汇的意义,特别是对动词常用词汇的常用意义了解得甚少,阻碍了学生对古文内容的正确把握。语文教师讲授文言文的侧重点可以放在课文中动词常用词汇的常用义辨析上,也就是更加注重文言文同义动词辨析。学生只有正确地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常用词汇的常用意义,才能读懂、读通课文的内容。至于课文内容为什么是这样布局,好在何处,学生在读懂、读通的基础自然会慢慢领会,无需教师在课堂上不厌其烦地讲解、分析。①李学勤.字源[Z].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1):78050\n第三章文言文同义动词与中学文言文教学以《鸿门宴》为例: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献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这段古文看似浅显,学生似乎都能读懂,教师无需多讲。但是,经过仔细推敲就会觉得没那么简单。这里有两个表示手的动作的词语“操”和“持”,也是在文言文中经常出现的“浅易”的常用同义动词。对“操”字,课文注释为:“拿,这里是携带。”据此注解,“操”字本是“拿”的意思,放在此语境里才释为“携带”,离开此语境则没有了“携带”之义。而“持”字未作解释,大概也是“拿”、“携带”的意思,和“操”没有区别。照此释义,可以翻译为:“张良问:‘大王携带了什么来?’(沛公)答:‘我拿了白璧一对,打算献给项王;玉斗一对,打算献给亚父。’”既然二者都是“拿”、“携带”的意思,司马迁为何两用其词?能不能互易位置,说成“大王来何持”、“我操白璧一双”?这当然不能。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对此类貌似“浅易”而实际并非“浅易”的同义词,在课堂上给学生予以辨析。“操”的“手拿”义,多侧重于“拿的稳、掌握的熟练”,表示手的动作“熟习”、“娴熟”。如刘禹锡《天论中》:“若知操舟乎?”这里的“操”指熟练的操控船只,让其划动,不能是“执舟”、“持舟”。再如古文《庖丁解牛》里的“操刀”,说用刀的技艺很熟练,而不能是“执刀”、“持刀”。成语“同室操戈,相煎何急”,比喻兄弟吵架成为惯常,“操”字隐含“习惯”的语义特征,与表示“惯常”之义相通。《左传•成公九年》:“乐操土风,不忘旧也。”操,是熟习的意思,以后引申为“操守”、“节操”等,含有稳固不变的意思,都不能用“执”、“持”字来替换。古代诸侯之间往来,要捎带礼物,这是惯常的做法,所以张良问刘邦:“大王来何操?”是说“大王您捎带什么来”。课文释“拿、携带”,则不够准确。“持”字的常用义,表示手向上托、往上提。《尔雅•释沽》:“秉、拱,执也。”郭璞注:“两手持为拱。”则“持”字可释为“端”、“捧”等,视其不同语境而定。“持”有“拱奉”之义,《论语•季氏》:“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不持,即不扶,用手从下往上托扶的意思。由此引申,又有“端守”之意。《鸿门宴》:“我持白璧一双”之“持”,有“奉”的意思。刘邦虽存灭项羽之心,但是自知其时不是项羽的对手,故表面上还是装出臣服恭敬的样子,哪怕在心腹臣子张良等面前,也不敢表暴。故回答张良说:“我奉着玉璧一对打算献给项王。”一个“持”字,将其虚伪狡诈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此形象生动、富有文学特征的词语,岂可因其稀松平常而轻易放过?“操”、“持”二字貌似都可以凭语感来作初步理解,但这些知识教师如51\n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果不点拨,学生恐怕不会明白其中蕴含的情感与精妙。如果教师有意识地将这些同义动词贯通起来,结合课文出现的词例,给学生讲解分析,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文言文的教学重点是常用动词与其常用意义,这是阅读文言文的基础。此类貌似“通俗易懂”的常用词、常用义,而实际上在不同语境中,并不那么“浅易”,需要深入的研究与辨析。三、培养学生热爱古文字的情感对于中学生而言,掌握古文字的相关知识点一直以来都是学习难点,让很多学生都避之不及,这无形中又增加了古文字的教学难度。不过在向学生传授古文字知识的同时,还应当充分激发起学生内心深处对于古文字的学习欲望。当然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充分掌握了文字本义的基础上。所谓本义,即文字本来的意义,要想完成这个基础就必须做好两个准备。其一,充分剖析古文字的原始形态,其二是认真考据各类典籍和汉字演化规律。尽管古文字的组成是基于各式各样的抽象符号,不过依然能够辨识出其原始形态下图画属性。这些属性生动展现出了形形色色的人类活动情境。通过深入研究这些古文字的图画属性就能够充分领略到时代居住在华夏大地上的历代先民们的文化基因。同时,这些象形或表意式古文字具有很高美学价值,特别是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练使得这些古文字在造意与词义的融和上越发接近完美,彰显出了我们先民们的高度智慧。以金文为代表的古文字展现出了极高的审美价值,值得当代人深入研究和充分继承。从学习的角度来看,以造字视角对古文字进行本义和引申义的解读,能够帮助学生在表意性很强的古文字的指引下,相对轻松的掌握其丰富内涵和演化规律,从而降低学习记忆难度。下面将以“更、改、革、易”(表“变更、更换”义)这组同义词为例,进行说明。更:甲骨文字形为“”,(手)+(杖)+(饼铛),表示手持杖翻饼之意,金文字形为“”,有两个饼铛,突出反复之意。因此“更”的本义为“翻饼”,由本义引申为“变更”义。改:甲骨文字形为“”,右半部分(手持棍杖)+蜷缩成一团的孩子,几点指事符号表示孩子哭泣流泪,表示体罚、训导犯错的孩子,使其修正悔悟,因此本义为“变更”。革:金文字形为“”,金文的字形像一张制好的皮革,头尾俱全,中间较宽的部分是皮革,两个点是指事符号,本义为刮去兽皮上的毛。52\n第三章文言文同义动词与中学文言文教学易:甲骨文字形为“”,把一个容器里的酒水倒进另一个容器里的样子,表示给予赏赐之意,由此引申为“改变、变更”义。我国的汉字是表意文字,具有图画性、直观性、趣味性,是依据事物在现实生活中的形状造型所描绘出来的,也就是“画成其物,随体诘诎”。在课堂中教师精彩讲解这些生动形象且蕴含一定意义的古文字,可以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活跃课堂气氛,展现古文字丰富的文化底蕴,让每一个古文字绽放出鲜活持久的生命力。对学生而言进一步探究古文字是好玩的、富有乐趣的,千百年中华汉字的文化积淀,不仅可以建立起学生的文化自信,打开学生的求知大门,还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古文字的热爱之情。四、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教师帮助学生积累、辨析文言文同义词,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笔者将从两方面谈起。一方面,随着时代不断地发展变化,语言也随之发生改变,而成语却从古流传至今,其格式和意义的稳定使它依然保留着古代汉语的词义与用法。成语,这种被浓缩了的精华蕴藏着中华文明几千年的灿烂历史和悠久文化,掌握好一定数量的成语,并能够准确的理解和运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词汇库,全面提高文字表达能力与语言能力,还能使学生博古识今,感受中华文化别有韵味的古典美。而帮助学生学好文言文同义词辨析,对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成语意义大有裨益。当碰到陌生成语时,有些学生难免会望文生义,以现代汉语的语感去猜测成语原本的意思,其结果可能会和正确答案相距甚远。学习好文言文同义动词辨析,掌握同义动词的古代汉语用法,便可大致辨析出成语的基本意思。如恐惧类同义词:不寒而栗(栗:畏惧,发抖。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惴惴不安(惴:恐惧、忧愁。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有恃无恐(恐:害怕。因为有所依杖而毫不害怕,或毫无顾忌。);人言可畏(畏:怕。指在背后的议论或诬蔑的话很可怕。);临危不惧(惧:害怕。遇到危难的时候,一点也不怕。)当学生学习了系统归纳过的同义动词,了解了“惴、栗、恐、畏、惧”这一组词都表示恐惧,便可轻松理解包含着这些字的成语的意义。推断类同义词:审时度势(度:估计。观察分析时势,估计情况的变化。);出人意料(意料:估计、料想。超出人们的料想猜测之外);不出所料(料:估计、揣度。53\n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事由变化,在预料之中。)聚集类同义词:出类拔萃(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申为聚集。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万箭攒心(攒:聚集。像万枝箭聚在心上。形容万分伤痛。);集腋成裘(集:聚集。狐狸腋下的毛皮虽然面积很小,但聚集起来就能做出一件皮袍。比喻积少成多。);聚精会神(会:集中。原指集思广益。后形容专心致志,注意力高度集中)给予类同义词:授受不亲(授:给予;受:接受。旧指男女不能互相亲手递受物品。指儒家束缚男女的礼教。);多许少与(答应人家的多,给予人家的少。)杀类同义词:天诛地灭(诛:杀死。比喻罪恶深重,为天地所不容。)杀人如麻:(杀死的人多得象乱麻。形容杀的人多得数不清。)上面5类同义动词,都是日常生活中所经常看到的,大部分都延续了古代汉语的用法,由此学生可以推断成语的含义,多多积累,逐渐提高语文水平,积淀中华文化。另一方面,古代汉语的词汇多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中词汇则多为双音词,古代汉语的词汇常用义往往会反映在现代汉语词汇当中,学生通过学习文言文同义词,可以较为准确的辨认出现代汉语双音词当中的古语素义,从而能正确的理解词语,在语言运用中,选择更为精准的现代汉语词汇,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语文水平。在记录类同义词“记、书、录、叙、述”中,“记”在现代汉语中多表“识记”、“记录”;“书”多为现代汉语的“书写”;“录”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抄录”;“叙”与“述”常连用,表示把事情的经过记载下来。在辱骂类同义词“骂、诋、诟”中,“骂”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辱骂”,是骂的泛指;“诋”在现代汉语中多表“诋毁”;“诟”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诟病”,多表指责义。在进攻类同义词“侵、攻、伐”中,“侵”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侵犯”、“入侵”;“攻”相当于“攻击”;“伐”在现代汉语中多用为“伐木”、“砍伐”。教师应在文言文同义词备课期间,充分考虑到组内同义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常用义,这样不仅使学生将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相联系,减弱两种系统间的生疏感,拉近了学生与文言文之间的距离,从直观上减轻了学生对文言文的畏惧与顾虑,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提高语文水平。54\n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结语文言文词汇教学在高中语文中长期占据着基础性的重要地位。特别是最近几年,关于文言文词汇教学的学术成果大量涌现,不过高中语文文言文同义词类方面的文献仍然是寥寥无几。所以,笔者选择了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作为重要参考,全面整理和归纳了教材中的文言文同义动词,进而寻找到这些动词的演化规律以及词义内在逻辑关联。希望为此后的高中语文教材编撰带来一些有益的参考。首先,笔者全面梳理了苏教版高中的文言文词汇,并对其展开归纳概况,确立部分带有典型意义的动词代表。其次,选取共时平面的分析手段,把意义高度相似的动词归类成组形成同义动词组。再次,依托于历时比较法和溯源法对选取的每组动词展开深入分析,以权威工具书为指导展开古文字探源完成词义系统。最后,把笔者研究的结论适用到苏教版高中文言文教学中,以求给广大教师和学生带来文言文教学上的有益参考。本论题将研究对象确定为苏教版高中文言文同义动词,不过由于本人学术水平和语言表达精确性的不足,很可能会在文言文同义动词的范围确定上出现一些不恰当的地方,同时对于每一组同义动词的理解还不充分,没有完全找到文言文词汇和中学语文教学的契合点,从而给本文埋下不少的缺陷和漏洞。对此,今后笔者一定认真提升专业素质,不断深化该领域的研究,从而形成一些更有实践意义的成果。55\n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6\n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专著:[1]丁帆杨九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M].江苏: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6)[2]丁帆杨九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M].江苏: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6)[3]丁帆杨九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三)[M].江苏: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6)[4]丁帆杨九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四)[M].江苏: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6)[5]丁帆杨九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五)[M].江苏: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6)[6]潘雅静.高中文言文教材全解[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9)[7]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8]王政白.古汉语同义词辨析[M].安徽:黄山出版社,1992[9]沈锡荣.古汉语常用词类释[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10]段德森.简明古汉语同义词词典[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11]何九盈蒋绍愚.《古汉语词汇讲话》[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0年[12]洪成玉.古汉语常用同义词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2文献:[1]邹华清.汉语大字典[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10)[2]许慎.说文解字(现代版)[Z].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2)[3]段玉裁.说文解字注[Z].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10)[4]王凤阳.古辞辨[Z].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6)[5]李学勤.字源[Z].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1)期刊:[1]周祖谟.《语言学常识》[J].语文学习,1985,(9):25[2]徐正考.《同义词界定与辨析中的几个误区》[J].金景芳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57\n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黄易青.《同源词义素分析法》[J].古汉语研究.1999,(3)[4]徐正考.《〈论衡〉“征兆”类同义词研究》[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1,(4)[5]周文德.《论孟子同义词显示的七种格式》[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58\n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致谢时光荏苒,两年研究生生涯即将结束,回首往昔,奋斗与辛劳成为了最美的回忆。感谢导师李清桓先生,老师为人亲和友善,品性高雅。从刚开始的论文选题、收集资料,到后来的论文撰写与修改,我都得到了导师悉心细致的教诲与无私的帮助,特别是导师严谨的治学精神与对待学生尽心尽力、知无不言的态度深深感动着我,使我终身受益。在此对敬爱的导师表示真诚地感谢,也感谢师母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爱与照顾。感谢文学院所有教导过我的老师,为人师表的风范使我们敬佩,精彩的专业授课使我们受益匪浅,在此向诸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陪我共度两年美好时光的室友,谢谢你们的关心与帮助,也感谢同门的师兄师妹,陪伴我在论文前线一起战斗。感谢所有关心、支持、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在此表示真心的祝福与感谢。张琦2018年3月59\n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