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50 KB
  • 2022-08-18 发布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妙招

  • 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妙招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发明,一味的死记硬背往往是劳而无功。随着考试制度的改革,文言文试题始终在考试中占有一定的比重,而且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实验修订本)也明确要求“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懂得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同时以附录的形式列出了高中三年要求背诵的古诗文70篇(首);而高中五本教科书(人教版试验修订本·必修)所选编的56篇文言文近三分之二要求全文背诵,其余三分之一也要求背诵其中部分段落。这就说明我们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经典名篇和课文的诵读和背诵指导,让学生在一定方法的指导下,熟读或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篇目,加深对文言文的文意懂得,培养语言感知、直觉、积累、顿悟能力,从而逐步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培养独立阅读和鉴赏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基于这个因素我在文言文教学中一直都非常重视读这个环节。学生刚刚接触一篇新的文言文,往往会因为生僻字过多、读不准节奏、看不懂文意而头疼。这时教师要读给学生听。先读译文,让学生懂得文章的大体内容;再读课文,让学生听清字音及节奏。教师在读课文时,一定要做到口齿清楚、节奏准确,也可采用录音范读。范读完后,学生已经懂得了生字的读音,划分了节奏。这时,教师可以再领读,让学生再来感知节奏。这样经过了范读和领读之后,令学生头疼的生僻字及节奏均已解决了,学生就会乐于去读,而反复读后,老师讲解时学生就容易懂得了。我在教学中一般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的:1、结合正音读准字音读准确,是诵读的起码要求。文言课文中有大量的生僻字、通假字、破读字、古音字(如古人名、古地名、古官职名、古器物名称)等,如不首先解决这些字词的语音问题,那就根本谈不上诵读。因此,一篇文言文,我们可以先从试读中发明他们读字读音中出现的问题,然后一一板书纠正;并由老师再范读一遍全文。2、结合辨词析句读清句读诵读要以所学材料的初步懂得为基础,而懂得的前提则是读清句读。句读也就是断句,句读知与不知,直接影响着词义句意的懂得。只有读清了句读,才有可能弄懂文章的词句结构和语言意义;反过来也才能读得更准确、更清楚。同时通过反复诵读,利用文言构词造句的特点以及语音停顿、逻辑重音、语气声调等诵读要诀来深化词义句意的懂得辨析。3、结合层次疏理读通思路学习文言文只有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层次,才能很好地懂得全文的内容;而疏理文章层次也是一种重要的文言阅读能力,要提高这种能力,除了要学习一些文言文行文的篇章知识之外,更重要的则是诵读,从语气和语意中去探寻文章内容的走向和作者行文的匠心,把握文章的脉络。4、结合文意懂得读出感情语言作为文章思想感情的载体,声读出来总是带有语气的,词语的色彩、句子的构造、修辞伎俩的运用、行文节奏的起伏、感情气势的跌宕,都和文章的内容、语气的表达密切相关;而诵读正是对文章作品的思想感情“原汁原味”地声韵表达,是把“写在纸上的语言变成活的语气”。我们可以通过诵读来体察文章的语气,懂得文意,进而来揣摩、体会字面之后的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5、结合语言鉴赏读出特色文言文的一些语言规律,如音韵的铿锵、语调的抑扬、语言的含蓄、句式的整散等,大都是宜于“意会”而不宜于“言传”的。而意会既不能只靠眼睛看,也无法从老师的精分细析中获得太多的领悟,最终还是反复吟诵,在吟诵中去琢磨、去感知、去体察、去心领神会。\n学生对课文进行了整体感知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分析,以达到融会贯通。首先要分析词义、句意;其次要懂得篇意,结合课文内容,分清层次;最后还要归纳写作特点。分析的过程,教师切忌包办。凡是学生在课下注释或课前提示中能找到的,教师不讲;凡是学生能够运用已经具备的知识能力来解决的,教师适时提醒,及时鼓励;凡是经过奌拨学生可以心领神会的,教师要及时启发指导。经过了分析,学生不仅巩固了旧知识,学到了新知识,而且加强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注重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学习每一篇文言文,译都是难点。在读与分析的基础上,学生可以结合课下注释,运用已有的文言文知识,对课文进行翻译。在翻译这一环节中教师的作用就是巡回指导,对译文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启发诱导。教师切忌对学生要求过死,只要学生译文符合文意,字句有些出入也不必修改订正,教师要提倡、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这样的翻译,学生可以任意发挥,长此以往,才能真正学到译文的本事,切实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学习文言文,有许多知识需要强化记忆。在经历了“读、析、译”三步之后,学生对整篇文言文的内容懂得了,在此基础上进行记忆,也就容易多了。学生背诵时,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采用科学的方法,如抓题眼、找名句、看句式、分段背、分句背等,背诵时要读准节奏,注意语调、语速,切忌唱书式的背诵,在背诵的同时要注意懂得文言文遣词造句的妙处。第一遍肯定难得完整地背诵出来,但不要紧,边背边翻书,边检查自己容易忘却的地方,这样反复一两次就不会有多大问题了。教会学生积累知识的方法。“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知识积累是能力提高的基础,有方案地进行积累,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古汉语的语言材料和知识,使之形成系统,而且也能转化为能力,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我们要求每位学生都准备一个笔记本,建立“文言知识库”,有方案、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整理。如每册课本后的“常用实词表”和单元知识短文里要求掌握的实词、虚词,人人必须整理,但对每课词语的整理积累不能局限于该篇,要回顾、翻查从前学过的意义和用法,并随着新课的学习去丰富,即做到纵向积累和横向积累相结合。此外,进行积累不是机械地照搬照抄,而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联系、归类、比较。例如在一次复习课上,教师列出这样一系列词——之、至、致、往、如、造、诣,让学生比较异同。经过讨论,学生将这些词归为“到”的系列词,教师接着启发学生回忆、整理出其他的系列词,结果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一下子整理了不少。有:“走”系列词——步、趋、行、走、奔;“洗”系列词——沐、浴、盥、浣、涤;官吏升降系列词——除、拜、擢、拔、迁、贬、谪、黜、左迁。通过比较归类,学生提高了在文言文阅读中的词语辨析能力,让课文这个“例子”真正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体现了学会积累带来的极大益处。鼓励学生质疑。我国宋代教育家张载说:“学则须疑,学贵善疑。”传授文学作品,极易见仁见智,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于学生提出的很有个性的意见,只要言之有理,就不妄加否定,而是从精神上予以肯定。如我在教《愚公移山》时,有些学生对愚公的做法提出了疑问。他们认为愚公的做法是行不通的,愚公确实是“愚”。对于学生的见解,我先是给予鼓励和肯定,然后从学习这篇文章的目的来谈了教师的看法,这篇文章主要是要求我们学习愚公不怕困难的精神。孩子们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思路很开阔。在字词的懂得上同样需要质疑。如我在讲《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其中有一句“散入珠帘湿罗幕”,文中的“散”究竟读哪种音,孩子们提出了疑问,我鼓励他们自己去查《古汉语词典》,终于找到了正确的读音。所以学生的质疑问难精神一旦被肯定,便会勇于表现自我,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总之,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通过改革教法、加强学法指导等手段,着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努力使文言文教学走出低效的怪圈,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