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2.71 KB
- 2022-08-1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班昭续《汉书》扶风①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②Z女也,名昭,字惠班。博学高才。世叔早卒,冇节行法度。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竞而卒。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③踵而成之。帝数召入宫,令皐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曰“人家”。每有贡献异物,辄诏大家作赋颂。时《汉书》始岀,多未能通者,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后汉书•曹世叔妻传》)[注釋]①扶风:古地名,今陕西境内。②班彪:当吋苦名学者。③东观藏书阁:皇家藏书楼。[文化常识]女文史家。班昭是屮国历史上第一个女文史家。她帮助哥哥班固完成了未竟的事业,而口对阐述《汉书》起到了重要作用,她的诗赋在当时也很著名。女性精通文史的在中国历史上不多,另一个是汉末的蔡文姬(蔡琰,见后文),还冇一个是宋朝的李清照,她是杰出的女词人,她早年还同丈夫一起研究金石书画。[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竞—②辄2.翻译:①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踵而成Z②师事焉2.蔡文姬求情董祀为屯田都尉①,犯法当②死。文姬③诣曹操请之。时公卿、名士及远方使驿④坐者满堂。操谓宾客“蔡伯喈女在外,今为诸君见Z。”及文姬进,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辞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操F1:“诚实相矜,然文状⑤已去,奈何?”文姬曰:“明公⑥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济垂死Z命乎!”操感英言,乃追原⑦祀罪。(选白《后汉书•董祀妻传》)[注释】①屯川都尉:职官名称。②当:判决。③文姬:蔡文姬。④使驿:使者。⑤文状:文书。⑥明公:对曹操的敬称。⑦原:原谅,此指赦罪。[文化常识]蔡文姬。蔡文姬名琰,字文姬,东汉末年的女诗人,-其父即蔡邕(字伯喈)。她博学有才辩,通音律。初嫁卫仲道。夫亡后归母家。遇汉末大乱,为董卓部将所虏,归南匈奴左贤王,居匈奴12年,有子女二人。曹操平定屮原后,念蔡邕无示代,便以重金赎归,再嫁董祀。她凭记忆写出了四百多篇古文。她的《悲愤诗》及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最为著名。当代戏剧家曹禺创作冇话剧《蔡文姬》。[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诣_②徒③慨④虎士2.翻译:①旨英酸哀,众皆为改容;②诚实和矜;③济垂死Z命。3.理解:“操感其言”属什么句式?3.炳烛而学晋平公①问于师旷曰:“吾年七I-,欲学,恐已暮矣。”师旷口:“何不烟烛②呼?”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FI:“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Z明。炳烛Z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选自汉•刘向《说苑》)[注释]①晋平公:春秋时晋国国君。②炳烛:点燃蜡烛。[文化常识]“帅旷”及其他。师旷是个盲乐师,他名字叫“旷”,但不姓“师”,因为他是当时著名乐师,所以叫“师旷”。这种以职业为姓的现彖在春秋时还有:有个著名的丄匠名石,世称“匠石”,冇个著名的制作车轮的师傅名扁,世称“轮扁”0[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暮②安敢③善2.翻译:①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②炳烛之明孰与味行乎?3、上文“臣闻之”中的“之”属代词,它指代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4.薛奎识范镇范镇①字景仁,成都华阳人。薛奎守蜀,一见爱Z,缩②于府舍,俾与子弟讲学。镇益自谦退,每行步趋•••府门,逾年,人不知其为帅客③也。及还朝载以俱。有问奎入蜀何所得,曰:“得一伟人④,卅以文V名世。”(选自《宋史・范镇传》)[注释]①范镇:宋朝人。②缩(Wan):留。③帅客:此指太守的宾客。④伟人:不平常的人。[文言知识]“阳”与“阴”。古代山的南血叫''阳”,山的北面叫“阴”。上文“华阳”,即华阳县,它当在华山Z南;又,“华阴”,当在华山Z北。而水的南面称“阴”,水的北血称“阳”,恰与山相反。江苏省的“江阴”市,当在长江的南而;“淮阳”县当在淮河的北面。[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俾―②益③退④趋⑤逾2.翻译:①薛奎守蜀②及还朝,载以俱③当以文学名世5.芮伯献马贾祸周厉王使芮(rui)伯帅师伐戎■①,得良马焉,将以献丁王。芮季曰:“不如捐之。王欲无厌,而多信人之••言。今以师归而献马焉,王Z左右必以子获为不止一马,而皆求于子。±无以应之,则将晓②于王,王必信之,是贾祸也。”弟听,卒献之。荣夷公果使求焉,弗得,遂谱诸上,口:“伯也隐。”王怒逐芮伯。君了谓芮伯亦■有罪焉:尔知工之渎货而启之:芮伯Z罪也。(选自明•刘基《郁离了》)[注释]①戎:北方少数民族部落名称。②晓:争吵。[文言知识]伯仲叔季。“伯仲叔季”是古代兄弟之间的排行。老大往往取名为“们”。上文芮伯,看來是老大。\n老二叫“仲”。孔子排行第二,故取名仲尼,后人亦称Z为孔老二。老三叫“叔”,老四叫“季”。上文“芮季”看來是芮伯的小弟了。月份是以“孟仲季”排列的,如春季第一个月为“孟春”,第二个月为“仲春”,第三个刀为“季春”,夏、秋、冬以此类推。[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帅—②扌廿③厌②卒⑤逐2.理解:①“将以献于王”屮省略了介词宾语■9①“荣夷公果使求焉”屮省略了宾语;③当以文学名卅—3.翻译:①子无以应Z—;②是贾祸也;②遂潛诸王;④尔知王Z渎货而启Z,芮伯Z罪也3.及之而后知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ifu能知者乎?披五岳Z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i足①;谈沧溟之广以为知海,不如佔客②之一瞥;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③。(选自《魏源集》)[注释]①一•足:走一步。②估客:此指来往于海上的商人。③一啜(chud):尝一口。[文言知识]说“及”。“及”是个会意字,本指后面的人伸出手抓住前面的人,因此它有“接触到”、“达到”、“够得上”的意思。上文“及之而后知”屮的“及”,就解为“接触”,句意为接触它Z后才能知道(它的情况)。成语“望尘莫及”,意为看著车后卷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比喻比不上别人。科举考试屮的“及第”,从字而上解释是指达到名次,意为及格、录取。[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乌—②披2.“五岳”是指、、、、五座高山。3.翻译:①履么而后艰:②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4•理解:本段文字的屮心意思是4.管仲破厚葬齐国好厚葬,布帛①尽于衣裘②,材木尽于棺椁。齐桓公患Z,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X'J'Fl:“夫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于是下令口:“棺椁过度者戮③其尸,罪夫当丧者。”未久,厚葬之风休矣。■选H《韩非子》[注释]①布帛:泛指织物。②衣裘:皮衣。此指死人的衣着。③戮:侮辱。[文化常识]“棺椁”及其他。上文有“材木尽于棺椁”,意为优质的木材都用在做棺椁上了。“棺”即棺材,装敛死人的器具;“椁”即棺外的套棺,也就是说是棺材外再套一具棺材。古代的贵族,牛:前富贵荣华,极尽奢侈,死后也希望不朽,且能无穷享受,因此十分讲究丧绊。尸体穿绫罗绸缎,其至金缕玉衣。棺之外要加椁,棺与椁Z间存放金银财宝及生前用具,可惜这些都成了FI后盗墓者的目标。[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无以②对③为2.翻译:①齐桓公患之②禁之奈何?;③非名之则利之也3.比较上文的两个“夫”:①“夫凡人之有为也”中的“夫”,应理解为;②“罪夫当丧者”屮的“夫”,应理解为4.理解:齐国人为什么好厚葬?诘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5.董叔攀附权贵董叔将娶于范氏①,叔向②㈠:“范氏富,盍已乎!”口:“欲为系援③焉。”他日,董祁④诉于范献子••③,H:“不吾敬也。”献子执而纺■④Z槐。叔向过Z.口:“了盍为我诘乎?”叔向曰:“求系得系矣,求援得援矣,欲而得之,乂何诘乎?”(选a《国语•晋语》)[注释]①范氏:晋国正卿范宣了的女儿范祁。②叔向:晋国大夫。③系援:结交攀附。④董祁:范祁嫁给葦叔后便称葷祁。⑤范献子:范祁的哥哥。⑥纺:吊、悬。[文言知识]倒置句文言屮冇好几种倒置旬式。上文“不吾敬”是其中z-o“不吾敬”要按“不敬吾”理解,意为不尊重我。这是一个否定句,有否定词“不”表示(其他否定词如“未”、“莫”、“毋”等),另外它的宾语是代词“吾”(其他代词如“我”、“尔”、等),因为冇这两个前提,所以构成动宾倒置的句式。乂如“勿之忘”,即''勿忘之”;“未之有”,即“未有之”。[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他LI—②执2.翻译:①范氏富,盍已乎!;②子盍为我请乎?;③欲而得之,又何请乎?6.王昭君出汉宫汉元帝宫人①既多,乃令画工图之,欲有呼者,辄披图召之。-其中\n常者,皆行货赂。工明君姿容其丽,志不苟求,工遂毁为其状。后匈奴来和②,求美女于汉帝,帝以明君充行。既召,见而惜之,但名字已去,不欲••中改,于是遂行。(选口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注释]①宫人:宫女。②和:和亲。指异族Z间用婚姻关系來保持双方的友好关系。[文化常识]王昭君出塞。上文说的王明君,即西汉时的王昭君,她名嫡,字昭君。晋朝违避司马昭的名字,故改王昭君为王明君或明妃。王昭君出生南郡秫0i)归(今湖北境内)。史书上说,她早年被选入宫,竞宁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王单于来汉朝和亲,她自请出嫁。按当时规定,和亲者应是公主,而干-昭君是普通宫女,故上文说“充行”(充当而行)。入胡后称宁胡I'的氏(yanzhl)oM氏是王后的意思。她对改善汉朝与匈奴的关系起了一定作用。今内蒙古人青山麓尚有昭君墓。[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图②但②中2.翻译:欲有呼者,辄披图召之■—,2.理解:“其屮常者,皆行货赂”中'‘常者”指;“常者”向货赂。4•理解:“但名字已去”中的“去",应理解为10・商於子驾豕商於子①家贫,无犊以耕,乃牵一大豕②驾Z而东。大豕不肯就辘③,既就复解:终H不能破-畦。宁毋先④牛过而尤之曰:“子过矣!耕当以牛,以其力之巨能起块也,蹄之坚能陷淖⑤也。豕纵大,安能耕耶?”商於子怒而弗应。宁毋先生曰:“今了以之代耕,不几颠之倒之乎?幵悯■而诏子,子乃反怒而弗答,何也?”商於子Fh“子以了颠之倒之,了亦以子倒Z颠Z。吾岂不知服III⑥必以牛,亦犹牧⑦吾民者必以贤。不以牛,虽不得田,其害小;不以贤则天下受祸,其害大。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宁毋先牛顾谓弟子曰:“是盖有激者⑧也。”(选自明•宋濂《宋学士文集》)[注和①商於(加)子:作者虚构的人物。②豕(shI):同“猪”。③(e):牛拉东西时驾在颈上的曲木。④宁毋:作者虚构的人物°⑤淖(nao):烂泥。⑥服田:驾牲口耕田。⑦牧:统治、管理。⑧有激者:(心中)有不平之气的人。[文言知识]说“以”。“以”既可作动词用,也可作介词、连词用。它的解释也相当灵活。上文“子以了颠Z倒Z”中的“以”,作动词用,解为“认为”。冇时“以”与“为”组合成“以为”或“以……为”,也解为“认为”。上文“必以贤”屮的“以”,解为“任用”,也作动词用。又,上文“无犊以耕”中的“以”,作连词用;乂,“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中的“以”,作介词用,解为“把”。[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犊—②尤③过④应⑤儿⑥顾⑦盖—2.翻译:①既就复解,终曰不能破一畦者耶?;②吾悯而诏了;③了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3.理解:木文的主题思想是11.魏收改武学文魏收①年I•五,颇已属文。及随■父赴边,好习骑射,欲以武艺白达。荥阳②郑伯调③ZU:“魏郎弄戟(ji)多少?”收惭,遂折节读m夏刀④,坐板床,随树阴讽诵⑤,积年,板床为之锐减,而精力不辍。以文华显。(选口《北齐书•魏收传》[注释]①魏收:北齐人。②荥(Xing)WI: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③调:嘲笑。(④夏月:夏季。⑤讽诵:背诵。[文化常识]“戟”及其他。上文郑伯嘲笑魏收说:“魏郎弄戟多少?”其中“戟”泛指所有兵器。“戟”本是青铜制成的兵器,它将矛与戈结合在一起,既冇“矛”直刺的功能,又冇“戈”横劈的作用。杜牧在《赤壁》诗中写道:“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具中说到的“戟”就是这种兵器。除才、戈、戟外,古代进攻的武器还冇刀、斧、箭、炮等。[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及—②辍2.翻译:①颇已属文;②欲以武艺口达—;③积年,板床为之锐减;④以文华显—3.“遂折节读书”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①就改变志向努力读书;②因此跟随别人读书;②于是埋头读仏④就斩断兵器致力读书。12.申屠敦之鼎洛阳布衣屮屠敦①有汉抽②一,••得于长安深川之下。云螭斜错③,其文烂如④也。西邻鲁生见而悦焉,呼金工象而铸Z。淬⑤以奇药,穴地藏••Z者三年。土与药交蚀,铜质已化,少敦所有者略类。一旦,持献权贵人,••贵人宗Z,飨宾而玩Z。敦偶在坐,心知为鲁生物也,乃曰:“敦亦有鼎,其形酷肖是,笫不知孰为真耳。”权••贵人请观之,良久FI:“非真也。”众宾次第咸曰:“是诚非真也。”敦••不平,辨数⑥不已。众共折辱⑦Z,■\n敦噤不敢言,归而叹曰:“吾今然后■知势之足以变易是非也。”龙门子闻而笑日:“敦何见之晚哉?士之于文亦然。”(选自明•宋濂《宋学士文集》)[注释]①申屠敦:复姓屮屠。这是作者虚构的人物。②鼎:古代的炊具,三足两耳。后演变为工艺品。⑧云螭(chT)斜错:云与螭(兽名,外形像龙而无角)互和掩映交错。④英文烂如:它的花纹斑斓。⑤淬(cul):金属烧热后浸在水屮或汕屮。⑥辨数:多次争辩。辨,通“辩”。⑦折辱:挖苦。[文言知识]说“诚”。“诚”可指“诚实”、“诚心”。如“心诚则灵”,又如“无诚意则去”O上文“是诚非真也”中的“诚”,解为“确实”、“的确”,作副词用,句意为这的确不是真品。又,“吾诚章某Z了”,意为我确实是姓章的儿子。它乂解为“如果”,如“诚能如此,则王业可兴矣”,意为如果能这样,那么大王的功业可兴盛了。[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布衣②焉③象④穴⑤略类⑥第—\n⑦孰⑧次第⑨已⑩噤2.翻译:①贵人宝Z,飨宾阳玩Z:②其形酷肖是—;③吾今然后知势足以变易是非也:②士之于文亦然3.本文主题思想是12.强弱之辩夫强不自强,因弱以奉①强;弱■不自弱,因强以御②弱。故弱为强者所伏,强为弱者所宗,上下相制,自然之理也。然则所谓强者,岂壮勇之谓耶?所谓弱者,岂怯懦之谓耶?盖在乎有徳,不在乎有力。夫金者,天下Z至刚也;水者,天下Z至柔也。金■虽刚矣,折Z而不可以续;水虽柔矣,斩之而不可以断;则水柔能成刚,金刚不辍③其弱也。(选口唐.罗隐《两同书》)[注释]①奉:尊重。此指陪衬。②御:支配,此指显出。③辍(chud):停。此指消除。[文言知识]“然则”及其他。“然则”在文言中是个固定词组,相当于“既然(这样),那么…”,上文“然则所谓强者,岂壮勇Z谓耶?”意为既然这样,那么所谓强者,难道说的只是健壮勇敢的人吗?又,“虽然”,相当于“虽(这么说),然而…”如“虽然,其事有本有原”,意为虽这么说,然而那事情还有本源。乂“于是”,相当于“在这个时候”如“于是眾雨,人皆避Z”,意为在这时候突然下雨,人们都躲雨了。[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夫—②宗③金④至_2.翻译:岂怯懦Z谓耶?_3・本文的基本观点是13.诸葛亮传略亮少有逸群Z才,英霸Z气。身长八尺①,容貌甚伟,时人界焉。遭汉末扰乱②,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屮。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厚相结纳。及魏■武帝③南征,荆州刘琮④举州委质⑤而备失势,众寡而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⑥。权既宿服仰备,乂睹亮奇雅,英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苴军,乘胜克捷,江南⑦悉平。后备又西取益州。章州既足,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帝■号,拜亮为丞相。(选自晋•陈寿《进(诸葛亮集)表》)[注释]①八尺:汉时1尺约合今7寸。②扰乱:动乱。③魏武帝:曹丕称帝后追赠父亲曹操为魏武帝。④刘琮:刘表之子。⑤举州委质:意为把整个荆州送给曹操而ti己投降曹操。⑥吴会:吴国。⑦江南:指长江以南广大地区。[文化常识]“九州”之说。我国古代历来有“九州”之说,意为中华大地由九州组成。但说法不一。《尚书。禹贡》上指冀(今山西一带)、兖(今河北一带)、青(今山东一带)、徐(今徐州一带)、扬(今长江下游地区)、荆(今湖北、湖南一带)、豫(今河南一带)、粱(今四川一带)、雍(今陕西、甘肃一带)。而《吕氏春秋》上有幽州而无梁州;《尔雅》上冇幽州、营州而无青州、梁州。上文所说的荆州与益州(今四川一带)是古代两大行政区划。[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少②逸③殊量④纳—⑤既⑥拜_2・翻译:①吋人界焉;②众寡而无立锥Z地:③权既宿服仰备3.理解:“与武帝交战”其中“交战”是指Z战。14.千轴不如一书柳开①少好任气②,大言凌物。应举③时,以文章投主司④于帘⑤前,凡千轴⑥,载以独轮车。引试⑦LI,衣禰⑧自拥车入,欲以此骇众取名。时张景⑨能文有名,唯袖•书帘前献之。主司大称赏,擢景优等。时人为Z语口:“柳开T•轴,不如张景一书。”(选自宋•沈括《梦溪笔谈》)[注释]①柳开:北宋人。②任气:任性气盛。③应举:参加科举考试。④主司:主考官。⑤帘:指主考官办公的地方。⑥轴:古人将文章写在横幅上,然后裱成卷轴。⑦引试:而试。⑧«(ldn):古代读书人穿的圆领大袖外套。⑨张景:柳开的学生。[文言知识]说“物”o宇宙中客观存在的都称“物”。山、水、书、衣、车等人们视为“物”。那么“人”是否是“物”呢?文言屮“物”也可指“人”。上文“人言凌物”中的“物”,即指人,意为说大话傲视他人。“物议”、“物论”即为他人所议论批评,“物故”为人死。成语“待人接物”,其中“接物”也是“待人”的意思。小说、戏剧中的“人物”,并非“人”与“物件”,而是“人”,因为“人”与“物”同义,它是个双音同义词。[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少—②凡③擢2.翻译:唯袖一书帝前献之3.理解:“千轴''为什么不如“一书”,这中间存在一个什么问题?15.答苏迈书①辱书勤恳T万②,观所白道③丛学就仕,而知病之所在。窃窥公学问••••Z意甚美,顾既在官,则难得师友,乂少读书之光阴,然人牛竞何时得自在,饱闲散耶?“三人行,必有我师”,此居一州一县求师Z法。读书光阴,亦取诸鞍乘Z间耳。(宋■黄庭坚《山谷全集》)\n[注释]①答苏边书:这是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给苏迈的回信摘录。苏迈是苏轼的长子。②辱书勤恳千万:意为你在来信屮恳切地说了许多求学的感受。③自道:自己所说。[文言知识]说“顾”。“顾”解释为“看”、“回头看”、“拜访”等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但它另外两个义项耍特别注意:一、指“只是”、“但”。上文“顾既在官,则难得师友”,意为只是自身已在官府,便难以得到老师和朋友。乂,《廉颇蔺相如列传》:“顾吾念Z,强秦Z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又,《促织》:“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上述两例中的“顾”,也解释为“只是”。二、指“反而”、“却”。《为学》:“人之立志,顾不如劉鄙之僧哉!”[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病—②窃③学问2.理解:“从学就仕”是分别指—与3.理解:“取诸鞍乘Z间耳”中的“鞍”少“乘”分别指与2.翻译:人主竞何时得自在,饱闲散耶?5名言''三人行,必冇我师”出自《》是所说。12.蒲松龄之妻五十余犹不忘进取①。孺人②止“君勿须复尔!倘命应通显,今已台阁③矣。山林目冇乐地,何必以肉鼓吹④为快哉!”松龄善其苜。顾儿孙入闱⑤,褊心⑥不能无望,a往情见乎词,而孑需人漠置或媚以先兆,亦若罔闻。松龄笑口:“穆如■者⑦不欲作夫人⑧耶?”答口:“我无他长,但知止足。今三子一孙,能继书香,衣食不至冻饿,天赐不为不厚。口顾有何功徳,而尚存触望⑨耶?”(选自清.蒲松龄《述刘氏行实》)[注释]①进取:此指通过科举考试获取功名。蒲松龄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不第。②孺(讥i)人:妻子。③台阁:宰相。④以肉鼓吹:犹言一呼百诺。⑤入闱:参加科举考试。⑥褊(bidn)心:私心。⑦穆如者:端庄的人。此指妻子。⑧夫人:此指贵夫人。⑨M(jue)望:不满意。[文言知识]说“显”。''显”是个多义词。一、指“明显”、“显著”。成语有“显而易见”。二、指“高贵”。上文“倘命应通显”,意为如果命运中应该通达显贵。所谓“显宦,'即是显贵的高官。三、指“显岀”、“表现”。如“大显身手”。四、旧时对先人的美称。如“显考”(已死去的父亲)、“显妣”(已死去的母亲)。[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快一②罔③但2.翻译:①君勿须复尔;②松龄善其言乎词;③往往情见;④或媚以先兆3.比较上文的两个“顾”:①“颐儿孙入闱”屮的“顾”,解释为;②''自顾有何功德”中的“顾”,解释为13.杭世俊喜博先生•①一岁必两归钱塘②。归后无事,或携钱数百与里中少年博望仙••桥下。时钱文敏视学③浙中。一日盛暑,张盖往访先生。踏过桥下,文敏从舆④中望见先生短葛衣,持蕉扇,与诸少年博正酣。文敏即出舆揖曰:••“丽辈在此乎?”时先牛以扇自障,业知不可避,即回而话曰:“汝已见■我耶?”文敏曰:“正诣宅谒前辈耳。”□:“吾屋舍其隘,不足容从者。”文敏固欲前,先生固却Z。始寻道反。••文敏去,诸少年共博者始从桥下出,惊问口:“汝何人?学使⑤见敬若此?”□:“此我衙门中后辈耳。”遂不告姓名去。(清・洪亮吉《洪北江诗文集》)[注释]①先生:指清人杭世俊,他官金翰林院检讨(即翰林院出掌管编修国史的人)。②钱塘:今浙江杭州市。③视学:职官名称。此指以视学身份视察学校。④舆(yii):轿子。⑤学使:即“视学”。[文言知识]说“固”。“固”是个多义词,常见的义项有:一、指“坚固”。如成语“固若金汤”。二、指“坚持”。上文“文敏固欲前,先住固却之”,其中两个“固”均指“坚持”、“坚决”。三、指“本来”、“诚然”。如《六国论》:“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四、指“岂”、“乃”,表反诘。如“仁者固如此乎?”意为有仁慈心肠的人难道会这样吗?[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或—②博③酣④揖⑤业⑥却一⑦反2.翻译:①张盖往访先生;②正诣宅谒前辈耳;③吾屋舍甚隘,不足容从者3.选择:上文“学使见敬若此”中的“见”有以卜•解释,哪一项是正确的?①指代“你”;②看见;③被;④同“现”。14.答李几仲书①天难生于才②,而才者须学问琢蜃以就晩成之器,具不能者,则不得归怨于天也。世实须才,而才者未必用,君了未尝以世不用而废学问;其白废悄欤,则不得归怨于世也。凡为足下③道者,皆在中朝④时闻天下长者之言,足下以为然,当继此有进•••于左右。(选自宋•黄庭坚《山谷全集》)[注释]①这是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给一位年轻人的信(摘录)。②天难生于才:天才是很难出现的。③足下:您,对对方的敬称。④中朝:朝廷中。[文言知识]说“就”。“就”在文言中多作动词用。上文“以就晚成之器”中的“就”,解释为“成”或“成为”。\n“就学”、“就业”、“就职”中的“就”,均作动词用,意为“走进学校”、“踏上工作岗位”、“走上职务岗位”等。成语“就地取材”,意为靠近当地获得原材料。“事不就”,即事不成。[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长者—②然2.理解:“学问琢磨”是指—3.理解:“晚成Z器”即成语__4・翻译:其自废惰欤5.选择:“当继此有进于左右”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①当继续给你耳信;②耍继承别人的和神才能前进;③当接到这信麻要跟周围人商量;④耍继续努力才能超过周围的人。12.黄庭坚论书法幼安①弟喜作草②,携笔东西家,动辄龙蛇满壁,草圣之声欲满江西③,来求法于老夫④。老夫Z书,木无法也,但观世间无力缘⑤,如蚊抽⑥聚散,未尝•事横于胸中,故不择笔黑,遇纸则书,纸尽则已,亦不较工拙与人品藻讥弹⑦,譬如木人⑧舞中节拍,人叹其工,舞罢则又萧然■矣。幼安然吾占乎?(宋•黄庭坚《余家弟幼安作草后》)[注释]①幼安:北宋著名文人黄庭坚的內弟,今江西人。②草:草书。⑨草圣之声欲满江西:想让草圣的名声满江西。草圣是古人对草书人家的敬称。④老夫:作者黄庭坚白称。⑤无万缘:意为没冇一定的缘分。⑥则(rul):—种吸血的小虫。⑦品藻讥弹:评论好坏。⑧木人:木偶人。[文言知识]说“工”。“工”指“工作”、“工匠”、“工艺”,古今同义。而它在文言屮乂指“好”、“精妙”、“擅长”,这一点要特別注意。上文“亦不较工拙”与“人叹其工”中两个“工”,均指“好”、“精妙”或“巧妙”。成语“同t异it或“异曲同工”,是指曲调虽不同,但同样美妙,比喻所做的虽然不同,成绩却—•样好。“工书〃、“工画〃,即擅长书法及扌亶长绘画。[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法_②已_③拙_④中—2.翻译:①未尝一事横于胸中②幼安然吾言乎?2.理解:“动辄龙蛇满壁”中的“龙蛇〃,是形容21・李泰伯改字范文正公①守桐庐②,始于钓台建严先生祠堂,自为记③,其歌词④B:“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匕”既成,以示李泰伯。泰伯读之三,叹味不已,起而言FI:■“公之文一出,必将名此某妄意易■一字,以成盛美。〃公瞿然⑤,握手■⑥扣之。答曰:“云山江水之语,于■义英人,于词英溥⑦,而'徳’字承Z,似局促,拟换作'风'字如何?”公凝⑧坐颔首,殆欲下拜。(选自••宋•洪迈《容斋随笔》)[注释]①范文正公:即范仲淹。他谥“文正”,故世称范文正公。②桐庐:古地名,今浙江桐庐市。③记:传记。④歌词:指记文后的赞词。⑤舉然:惊讶的样子。⑥握手:拱手。⑦溥(pd):大。⑧凝:注意力集中。[文化常识]严子陵。上文说的“严先生”,即东汉时的严光,他字子陵,今浙江余姚人。严子陵与刘秀早年是同学。刘秀击败王莽军队称帝后,邀请他到京城洛阳任谏议人夫(皇帝的顾问),可去后不久,发觉朝中多猜忌,于是隐居浙江桐庐附近的富春江边,常钓鱼赏景。今建有严子陵钓鱼台,并有严子陵传碑文。[思考少练习]1.解释:①守—②泱泱③已④易⑤盛__⑥扣—⑦颔首2.翻译:①既成,以示李泰伯②必将名世③殆欲下拜3.上文“秦伯读之三”中的“三”,是指4.理解:以“风〃字换“德"字,它好在哪里?请说出一二点。22.龚遂为渤海太守汉宣帝即位,久之,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二千石①不能禽制。••上选能治者,丞相、御史举遂可用,■上以为渤海太守。时遂年七十余,召见,形貌短小,宣帝望见,不副所闻,■心内轻焉。谓遂口:“渤海废乱,朕甚忧之。君欲何以息其盗贼,以称朕意?〃遂对曰:“海濒②遐远,不沾圣化③,具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Z兵于潢池④中耳。今欲使臣胜之耶?将安之也?〃上闻遂对■,甚说,答曰:“选用贤良,同欲安之也。”遂至渤海界,郡闻新太守至,发兵以迎,遂皆逍还。W••敕属县:“悉罢逐捕盗贼吏,诸持锄■钩⑤川器者,皆为良民,吏无得问,■持兵者乃为盗贼。”遂单车独行至府,郡中翕然⑥,盗賊亦皆罢。遂乃开仓廩假贫民,选用良吏。遂见齐⑦俗奢侈,好末技,不ED作,乃躬率以俭约,劝务农桑。氏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何为带牛佩犊!〃春夏不得不趋田亩,秋冬课■收敛,吏民皆富实,狱讼止息。(选自《汉书•龚遂传》)[注释]①二千石:年俸禄为二千石的官吏。此指郡太守。②海濒:海边。③圣化:皇帝的教化。④潢池:即池塘。此比喻濒海的渤海郡。⑤钩:镰刀。⑥翕(xi)然:一下了平静下來。⑦齐:渤海郡古为齐地。\n[文言知识]“饥〃、“劝〃及其他。“饥〃本指灾荒,上文“渤海左右郡岁饥”,“岁饥”即荒年。乂,《嗟來之食》:“齐人饥,黔敖为食于路”,“人饥”即人规模灾荒。但“饥〃示来也指“饥饿”,上文“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其中“饥寒〃即指饥饿与寒冷。再说“劝”。上文“劝务农桑”中的“劝〃,解为“鼓励〃、“勉励〃,句意为勉励(百姓)从事农业生产。“劝学”即勉励(他人)学习。但后代也冇将“劝”作为“劝阻”用的。文言中的这种词义现象要特别注意,-•不小心就会搞错。再如“恨”,它既可指“怨恨”,又可解为“遗憾〃。《前出师表》:“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汉桓帝、汉灵帝是“先帝”(刘备)的祖上,纵然他们昏庸,刘备也不可能“怨恨”他们,因此“痛恨”要解禅为“痛心与遗憾”[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并—②禽—③举④副⑤恤⑥说—⑦遣还—⑧罢—⑨得—一⑩躬―⑩犊—⑩课2.翻译:①君欲何以息其盗贼,以称朕意?②臣胜Z耶?将安Z也③移书敕属县④遂乃开仓廩假贫民3.理解:“好末技〃中的“末技”是指23里社祈晴文①民Z穷亦其矣!树艺②畜牧Z所得,将以厚英家,而吏实夺之。既夺于吏,不敢怨怒,而庶几偿前Z失者,•••望今岁之有秋③也,而神复罚之。嘉谷垂熟,被乎原隰④,淫雨暴风,旬月唯作,尽扑而捋⑥之。今虽已无可奈何,然遗粒委穗不当风水冲者,犹有百十之可冀,神曷不亟诉于帝而遏■Z?吏贪肆而昏冥⑧,视民Z穷而不恤。民以英不足罪,固⑨英之罪也。神聪明而仁悯,何乃效吏之为而不思拯几活Z?民虽奩愚,不能媚顺于神,然春秋报谢⑩以答神观(11)者,苟岁Z■半,未尝敢怠;使其靡所得食,则神•亦冇不利焉。夫胡为而察Z?民Z命悬于神,II:-若吏Z何而居,忽而代者之不相属也。隐而不言,民则有罪;知而不恤,其可与否,神尚决(12)之!(选自明•方孝孺《逊志斋集》[注释]①这是一篇祈求神灵使天放睛的文章。里社,古吋村镇祭祀土地神的地方。②树艺:种植。⑧秋:好收成。④原隰(XI):广平而低湿的土地。⑥旬月:一月。⑥捋(M):本指手指弄顺某物,此指暴风雨打掉了谷穗。⑦委:剩下的。⑧昏冥:昏庸。⑨固:同“故”。⑩春秋报谢:指春季、秋季村民祭祀土地神。(1顺(kuang):蜴。(12)尚:希望。[文言知识]分数表示法。文言中的分数表示L现代汉语不同。上文“犹有百十之可冀〃,其中“市十〃是指百分之十,而不是一百或儿十。它不需要用分母、分了表示。又,“死者十九”,意为死亡的人十分之九。乂,“年赋十三”,意为每年交纳赋税十分Z三。[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于②庶儿③垂④淫⑤冀⑥苟⑦恤2.翻译:①将以厚其家②神曷不亟诉于帝而遏Z?③民以其不足罪,固莫之罪也。④神聪明而仁悯,何乃效吏之为而不思拯n活z?⑤非若吏z暂而屈,忽而代者z不相属也24.赞刘谐有一道学①,高屐②大履,长袖阔带,“纲常〃③之冠,“人伦〃④之衣,拾纸墨⑤之一二,窃唇吻之三四,自谓真仲尼之徒焉。时遇刘谐。刘谐者,聪明士,见而哂口:“是未知我仲尼兄也。〃其人勃然作色而起,口:“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復。子何人者,敢呼仲尼而兄之?〃刘谐㈠:“怪得羲臬⑥以上圣人尽II燃纸烛⑦而行也?〃其人默然自止。然女知其言Z至哉!李生⑧闻而善,口:“斯言■也,简而当,约而有余,可以破疑网而昭中天矣。其言如此,-其人可知也。盖虽出于一时调笑Z语,然其至者百世不能易。”■(选自明•李贽《李温陵集》)[注释]①道学:指崇奉儒家学说的人。②屐(jT):木底有齿的鞋,此指鞋底。③纲常:指三纲五常,即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及仁、义礼、儕、信。它是封建社会提倡的道徳规范。④人伦:为人的伦理道徳。⑤纸墨:指儒家著作。⑥羲皐:伏羲氏,传说中的古帝。⑦纸烛:灯笼。⑧李生:作者李贽自称。[文言知识]词类的活用。词类的活用,古今汉语中均有,只不过古汉语中稍多罢了。现代汉语中“铁了心〃的“铁”,就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上文"敢呼仲尼而兄之”中的“兄”,是名词作动词用,“兄之”意为做他的兄长。又,上文“李生闻而善”中的“善”,本为形容词,但在句了中耍作动词用,解释为“认为好〃。又,上文“可以破疑网而昭中天矣〃中的“昭”,本为形容词,指明朗,在句子屮要理解为“照亮”天空。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的词性在句子|片临时活用为其他词性。[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哂②斯③易2.翻译:①窃唇吻之三四②其人勃然作色而起③然安知其言Z至哉!3.解释下列词组与句子中的“徒〃:①自谓真仲尼之徒焉(上文)—②徒劳无益③家徒四壁;④徙步当车—4・理解:“怪得羲皇以上圣人尽日燃纸烛而行也?”是一个反问句,请用陈述句表示它的意思。25.祁原戒酒\n邮原①旧能饮酒,自行②之后,八九年间,洒不向口,单步负笈,苦身持力③,至陈留④则师韩子助,颖川则宗陈仲弓,汝南则交范孟博,涿郡则亲卢子干。临別,师友以原不饮酒,会米肉送原。原曰:“本能饮酒,■但以荒思废业,故断之耳。今当远别丄■因见呪饯,可一饮宴。”于是共坐饮酒,终口不醉。(选自《三国志•魏书•那原传》注引)[注軽]①祁(bing)原:三国时魏国人。②自行:此指出门游学。③苦身持力:凭体力支撑着疲乏的身体。④陈留:古地名,今河南境内。⑤娩(kuang):赐与。[文言知识]互文见义。它是一种文字表达方法。《出师表》:“受任于败军Z际,奉命于危难Z间。”其中“受任”与“奉命”、“际”与“间”都是同义的词或词组,作者交义运用,使句子有变化,这就叫“互文见义”。上文“至陈留则师……,颖川则宗……,汝南则交……,涿郡则亲……”,其中“师”与“宗”同义,“交”与“亲”同义,它们也属互文见义。乂,《过秦论》:“……冇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之心。”其中“席卷”、“包举”、“囊括”、“并吞”为互文见义,同时,“天下”、“宇内”、“四海”、“八荒”也是互文见义现象。[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会②耳2.翻译:①单步负笈①但以荒思废业3.“因见观饯”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①因为看见赐与酒席:②乘着给我饯行的机会;③因为你们蜴我钱;④乘着这次最示的见血•跟人家吃一顿。4.理解:文章为什么在最后要强调“终日不醉”?24.皇甫谧年二十始勤学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尝得瓜果,辄进叔母任氏①。••任氏口:“《孝经》云:'三牲Z养,犹为不孝②。‘汝今年余二十,吐■存教,心不入道③,无以慰我。”因叹FI:“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岂我居不卜④邻,教冇所阙⑤,何尔鲁饨Z甚也!修身笃学,■白汝得Z,于我何有!”因对Z流涕。■谧乃感激,就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居贫,躬身稼穡,带经⑥而农,遂博综典籍⑦百家之言。沉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自号玄晏先■生。著《礼乐》、《圣真》Z论。选自《晋书•皇甫谧传》)[注释]①叔母任氏:指抚养他的任姓叔母。②三牲Z养,犹为不孝:意为即使每天给父母吃牛、羊、猪(三牲)肉,仍称不上是孝子。③道:正道。④卜:此指选择。⑤阙:同“缺”O⑥经:此指儒家经典箸作。⑦博综典籍:博览儒家经典著作。[文言知识]“感激”及其他。现代汉语中的“感激”指感谢,但在文言中它指“因感动而奋发”。上文“谧乃感激”,犹言因感动而奋发。又,《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形同而古今义异的词还有不少,如“卑鄙”,古指地位低微,见识浅陋;“交通”,古指互相往来;“妻子”,古指妻与子女;“烈士”指有志于功业的人。[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度②或②辄④进⑤余⑥笃⑦涕⑧居⑨务2.翻译:①目不存教②无以慰我③何尔鲁钝之甚也④自汝得之,于我何冇!⑤躬身稼穡3.“就乡人席坦受书”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①就在同乡人席坦那里读书;②到同乡人席坦那里借书读;③到同乡人席坦那里去读书。4.理解:①“孟母三徙”的故事说明什么?②曾父烹豕(同“猪”)的故事说明什么?25.匡衡凿壁借光匡衡①字稚圭(gui),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②,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人姓③■文不识④家富多书,衡乃打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⑤。衡能说《诗》,时人为Z语□:“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⑥。”鼎,衡小名也。吋人畏服Z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衡邑人有言《诗》者,衡从之与语质疑。邑人挫服倒屐而去。衡追ZCI:“先生帘听,更理前论⑦。”邑人曰:“穷矣。”遂去不返。(选白晋•葛洪《西京杂记》)[注释]①匡衡:汉朝人。②不逮:指烛光透不过来。③人姓:人户。④文不识:姓文,名不识。⑤大学:很有学问的人。⑥解人颐(yi):11:人欢笑。⑦更理前论:再把前血说的梳理一帝。[文言知识]说“穷”。“穷”是个多义词。一、指“困窘”。如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意为处境艰难吋只能H己管好白己。二、指“尽”、“极”。上文“穷矣”,意为没什么可说了。成语有“无穷无尽”,其中“穷”与“尽”为同义。三、指“贫困”。四、指“寻求到尽头”。《桃花源记》:“欲穷其林。”其屮的“穷”即为寻求到尽头。[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邑②怪③资2.翻译:①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②时人畏服Z如是③衡从之与语质疑3•理解:“邑人挫服倒屐而去”中“倒屐而去”是用来形容“邑人”什\n么的?28・青文胜为民请命青文胜,字质夫,夔州①人。仕为龙阳典史④。龙阳濒洞庭④,岁罹水患,逋赋⑤数十万,敲扑死者相踵。文胜慨然诣阙⑥上疏⑦,为民请命。再上,皆不报⑧。叹口:“何而H归见父老!”复具疏,击登闻鼓以进,遂B经于鼓下。帝闻大惊,悯其为民杀身,诏宽⑨龙阳租二万四千余石⑩,定为额。邑人建祠祀Z。妻了贫不能归,养以公田百亩。万历(11)十四年诏冇司(⑵春秋致祭,名其祠曰“惠烈”。(选自《明史》卷一百四十)[注释]①夔(kui)ffl:古州名,在今四川境内。②龙阳:古县名,在今湖南境内。③典史:县令的属官。②洞庭:指洞庭湖。⑤逋赋:拖欠赋税。⑥阙(que):宫殿外的望楼。此指宫门外。⑦疏:给皇帝的奏章。⑧不报:不答复。⑨诏宽:皇帝下令宽贷。⑩石: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11)万历:明神宗年号。⑫有司:官吏。[文化常识]“登闻鼓”及其他。登闻鼓是占代统治者为了表示听取臣民谏议Z言或怨抑Z情,特在朝堂外悬鼓,让臣民击鼓以使里血的人听到。从县、府、州直至皐宫外,都设冇“登闻鼓”。所谓“击鼓鸣怨”就是敲击登闻鼓喊冤枉。然而古代有儿个青天大老爷呢?登闻鼓只是形式罢了,从上文看,青文胜击鼓后还不是因亳无作用转而自杀的吗?有句谚语叫“堂堂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n古代百姓申怨还冇一•种方法,即拦住官员出行的马车,诉说冤情,但效果也极小。[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仕②濒③具④悯⑤邑⑥祀2.选择:①“文胜慨然诣阙上疏”屮的“诣”,解释为:(A)上告;(B)到;(C)登上;(D)责骂。②“妻子贫不能归”中的“归”,是指(A)回到娘家;(B)回到故乡;(c)没有住房;(D)不能耕种。3.翻译:①岁罹水患②死者相踵②遂H经于鼓下③养以公田百亩4.理解:这则故事除赞扬青文胜为民请命外,还说明29.金农与苍头寿门①“所得苍头②,皆多艺。其一善攻砚,所规模甚高雅。寿门每得佳砚石,辄令治Z。顾非饮Z数斗,不肯下手。即强而可Z,亦必不工。寿门不善饮,以苍头故,时酣酒。砚成,寿门铭其背,古气盎然,苍头浮白③(选自清•全祖•望《鲂琦亭集外编》[注释]①寿门:清著名书画家金农的字。②苍头:仆人。③浮白:人杯喝酒。[文言知识]说“攻”。“攻”是个多义词。一指“进攻”。如“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二指“治”。上文“其一善攻砚”,意为其屮一个苍头善于治砚。“治”在这句话屮要灵活解释为“雕刻”。三指“研究”。《师说》:“术业冇专攻。”意为学问冇专门的研究0[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辄②治③顾④以⑤铭2翻译:所规模其高雅30.康德涵救李梦阳康海①与太监刘瑾同乡,瑾以其文名,欲亲之,海不与通。珈拘梦阳②狱,必死Z。客口:“念非康德涵,无可脱梦阳者。”梦阳曰:“死吾安之,何以累徳涵?目.徳涵必不屈瑾。”客强梦阳致二语徳涵:“徳涵救我,惟徳涵为能救我。”海得书喜口:“我屈一瑾,而活良友,天下后世其许我!”即上马驰珈门。明日辄赦出Z。(选自清・查继佐《罪惟录・列传》)[注释]①康海:字德涵。②梦阳:李梦阳,明代著名文学家。[文化常识]A监。太监早在殷商时代就有,最早叫“寺”,本是割势后在宫屮侍奉帝干-及嫔妃的男子。至唐朝,统称为宦官。太监因为亲近帝王,有的深得帝王宠爱,因此掌握人权。历史上出了名的太监有赵髙、高力士、魏忠贤、李莲英等。刘瑾是明武宗朱厚照时期的权倾一时的太监。他掌握东厂、西厂特务机关,镇压异己,斥逐大臣,抢夺民间土地,是个无恶不作的家伙。[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亲②脱③致2.翻译:①海不与通②我屈一瑾,而活良友,天下后世其许我!31・陈章侯蔑视显贵者陈章侯性诞僻①,好游于酒。人所致金钱随手尽。尤喜为贫不得志人作画,周:其乏。凡贫士藉其生,数十百家。若豪贵有势力者索之,虽T金不为搦②笔也。•龌龊显者,诱之入舟,方将鉴定宋元人笔墨。舟既发,乃出绢强之画。章侯科头③裸体,谩骂不绝。显者不听。遂欲自沉于水。显者拂然④,乃口先去。托他人代求之,终一笔不施。(选口清•周亮工《读画录》)[注释]①诞僻:怪僻。②搦(nud):握。③科头:不戴帽子。④拂然:丿11动(袖子)的样子。[文言知识]说“致”a“致”是个多义词。一、指“送”。上文“人所致金钱随手尽”,意为别人送给他的金钱随手便花光了。“面致”即当面送上。二、指“表达”。“致意”、“致谢”中的“致”即思今人写信,末了常有“此致敬礼”,意为以此表达我的敬意。三、指“招引”。如“致百鸟至”,意为招來数百只鸟。四、指“尽”。成语“专心致志”中的“致”即是。[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藉②索③虽④既⑤施2.翻译:①好游于酒②周其乏③一酿龊显者3.上文“笔墨”是指32・李西涯与程篁墩阁老①李西涯、学士②程篁墩,成化③间各以神童举于京。方朝见,适肓隶④贡蟹至焉。帝即出一对试之云:“螃蟹浑身甲胄。”程对曰:“凤凰遍体文章。”李对曰:“蜘蛛满腹经纶。”濟西涯入相而经济天下,程则终于学丄,以文章名世。然偶尔一对,而终身事业见Z也。(选自明・郎瑛《七修类稿》)[注释]①阁老:指文渊阁大学士。②学丄:指翰林学丄。③成化:明宪宗年号。④直隶:京城地区。[文言知识]说“举”。一、指“推荐”。上文“举于京”,意为推荐到京城。二、指“举起”。《赤壁之战》:“中江举帆。”三、指“攻占”。《阿房宫赋》:“戍卒叫,函谷举。”四、指“全”。《六国论》:“举以予人,如弃草芥。”成语有“举国上下”。它述作“发动”、“聚合”、“行动”等解释。[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方②适③对④胄⑤名2.翻译:西涯入相而经济天下3.“文章”在原对子屮的意思是4.“经纶”在原对子中的意思是;它跟李西涯后來的官职有什么关系?33.杨万里忧国杨万里①为人刚而偏②。孝宗③始爱其才,以问周必大,必大无善语,由■此不见用。韩保胄④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上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一里为Z记,许以掖垣⑤。万里□:“官可弃,记不作可。”促胄恚,改命他■\n人。卧家十五年,皆其柄国之口也。优胄专僭⑥日益其,万里忧愤,怏怏••成疾。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⑦吏Z报时政者皆不以告。忽族子⑧自外至,遽言促冑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15U:“韩锭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⑨,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落笔而逝。■(选自《宋史•杨万里传》[注释]①杨万里:南宋著名诗人,力主抗金。②偏:固执。③孝呆:指宋孝宗赵脊(shen)o④韩{®(tuo)胄:南宋重臣,以外戚身份专政十多年,位在左右丞相Z上。⑤掖垣:泛指高官。⑥僭(jian):超越本分。⑦邸(d1):此指官府。⑧族子:宗族里的年轻人。⑨吾头颅如许:意为我头发已白,年已老。[文言知识]说“见”。“见”是个多义词。一、扌呂“看见”。这是古今相同的。二、指“召见”、“拜见”。如“秦王见韩非”、“韩非见秦王”。三、指“被”。上文“由此不见用”,意为市于这原因不被重用。四、指代“我”,如“见赠”,即赠送给我。五、同“现”。《敕勒川》:“风吹草低见牛羊。”[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善②用事③属①恚⑤怏怏⑥遽⑦亟⑧社稷⑨言2.翻译:①欲网罗四方知名丄•相羽翼②皆其柄国之日也③专权无上33.专力则精,杂学则粗词学以浙中为盛,余少时尝效■焉。一口,嘉定②王凤喈(j询)语休宁③戴东原曰:“吾昔畏姬传,今不畏之矣。”东原曰:“何耶?”凤喈E1:“彼好多能,见人•长辄思并之。夫专力则精,朵学则粗,故不足畏也。”东原以见告,余悚其言,多■所舍弃,词其-也。(选白清•姚鼐《惜抱轩集》)[注释]①余:本文作者清人姚(nai)口称,他字姬传,是“桐城派”的杰出代表。②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区。③休宁:古县名,今浙江境内。[文言知识]说“少”。作为多少的“少”,古今相同。“少”在文言屮还作“年轻”、“年轻吋”解。上文“余少吋尝效焉”屮的“少时”,即为“年轻时”。贺知章诗“少小离家老大还”,其屮“少小”指年轻时。古人年龄在30岁之内的都可指“少年”。岳飞词“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少年头”即年轻人的头发。古语有"白古英雄出少年”,这“少年”也指年轻人。[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盛②焉③悚2.翻译:①彼好多能,见人一长辄思并之②东原以见告3.“多所舍弃,词其一也”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①很多爱好都抛弃了,只冇词没放弃;②很多爱好抛弃了,词便是其中Z一;⑧很多爱好没放弃,词便是其中Z-;④很多爱好没放弃,只有词抛弃了。4.理解:姚鼐感到自己的缺点是什么?请用文中原句回答。34.余文圻意外遂愿余文圻(chQ),浙人,少孤,寄••居京江④,事母极孝。贫不能供甘旨,•••弃举业作贾,往来苏、扬间。志欲破■万卷,而无钱购书,惟凭借读。常云于湖州置贷③,暂住村店,俄春涨发,村落困巨浸④屮,移居主人楼上。方以阻行期为郁郁,忽睹楼侧贮书四架,悉经、史、子、集,喜其,伏而诵Z,焚膏继夜,認認⑤恐不能遍览。■嘿隅⑥数旬,竟忘为置贷來也。迄水■将退,而脚气⑦大发,住养匝月,架上书悉归腹笥矣。(选自清•张泓《滇南忆II」录》)[注释]①京江:古地名,今镇江市。②举业:参加科举考试的学业。③贷:办货。④浸:水。⑤諾餵(xixi):恐惧的样子。⑥脚鸭(yilyd):小声读书的样子。⑦脚气:指脚气病。[文言知识]“常”与“尝”。“常”作“经常”、“平常”解,古今相同。但文言中“常”乂同“尝”,作“曾经”解。上文“常云于湖州置贷”,意为曾经说是在湖州办货。又,《史记・高祖木纪》:“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归之川。”意为汉高祖担任亭长吋,曾告假回乡。“尝”,通“常”,又解为“曾经”。[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孤②寄居③甘④旨⑤贾⑥贮⑦膏⑧迄⑨匝2.翻译:①方以阻行期为郁郁:②架上书悉归腹笥矣35.黄鲁直敬重苏轼鲁直①晚年县东坡②像于室中,毎蚤作,衣冠荐香,肃揖甚敬。或以同时声实相上下为问,则离席惊避曰:“庭坚望东坡,门弟子耳,安敢失其序战?"今江西君子口“苏黄”者,非鲁直本意。(选占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注释]①鲁直:即黄庭坚,字鲁直,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②东坡:即苏轼。[文化常识]“江西”及其他。上文有“今江西君子,其中“江西”并非指江西省,而是指长江以西的地区。长江由西向东,但自九江至南京,其流向为东北方向,因此出现了“江西”、“江东”的现象。“江西”古指长江以北的安徽、江苏一部分地区;“江东”指长江以南的安徽、江苏及浙江一部分地区。由此可知,古人说的“江西”不等于今Z江西省。[思考与练习]1.解釋:①县②门—③耳2.翻译:①每蚤作,衣冠荐香,肃揖甚敬\n—;②安敢失其序哉?1.“或以同时声实相上下为问”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①冇以把谁上谁下问黄鲁直;②有人认为黄、苏两人的声望其实不相上下;③有人问两人在当时谁高谁低;④或者说在当时两人地位不相上下。33.苏轼私识范仲淹庆历①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冇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②,轼从旁窃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了何川知Z?”轼口:“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牛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③,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嘉祜④二年,始举进士⑤,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岀,读之至流涕,R:“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选自宋•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叙》)[注释]①庆历:宋仁宋年号。②乡先生:乡里的私塾先生。③韩、范、富、欧阳:分别指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④嘉祜:宋仁宗的另一个年号。⑤举进士:考中进士。[文化常识]“总角”及其他。古人在说到年龄的吋候,常常不用数字直接表达,而以某种称谓来代替。一、垂W(tidO)o它指三四岁到八九岁的孩子,男女不分。《桃花源记》:“黄发垂耆,并怡然自乐。”二、总角。它指八九岁到I-三四岁的少年。上文“轼始总角”,意为苏轼才十来岁。三、豆蔻。指十三四岁的少女。四、束发。指男子十五岁。五、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六、而立。指男子三十岁。七、不惑。指男子四十岁。其他还有“知命”、“花甲”、“古稀”等。[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京师②鲁③私—④殁⑤既⑥涕⑦盖⑧有2.翻译:①童了何用知Z?②先主奇轼言,尽以告之■③时虽未尽了01.“吾得其为人”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①我知道范公的为人;②我见到范公的为人;③我听说范仲淹的人品;④我了解范仲淹的为人。34.金农为盐商解窘钱塘①金寿门先生农客②扬州。诸盐商慕其名,竞相延致。一冃,冇某商宴客于平山堂③,先生首坐。席间,以古人诗句“飞红”为觞政。次第至某••商,苦思未得,众客将议罚。商曰:“得之矣,'柳絮飞来片片红'O”一座哗然,笑其杜撰。先生独□:"此••元人咏平山堂诗也,引用棊切。”众••请其全篇,先生诵之曰:“卄四桥④边卄四风,凭栏犹忆II」江东。夕阳返照桃花渡⑤,柳絮飞来片片红。”众以先生博洽,始各叹服。其实乃先生口占此诗,为某商解围耳。商人喜,越口以丁•金馈之。(选自清•陆长春《香饮楼宾谈》)[注释]①钱塘:今杭州市。②金寿门先生农:即金农,字寿门,善诗、画、古文等,为“扬州八怪”之是当时著名的文人。③平山堂:扬州瘦西湖边的一座建筑。④卄四桥:指扬州二十四座著名的桥,另说是指一座桥。⑤桃花渡:扬州平山堂附近的地名。[文化常识]“觞(soang)政”及其他。觞政即“酒令”,它是旧时饮酒时助兴取乐的一种游戏。推一人为令官,其余的人听令轮流说诗词,或做其他游戏,违令或负者罚饮酒。上文金农与盐商在席间就是以说诗词为酒令的。另一种酒间游戏是“投壶”,即以盛酒的壶口为冃标,用箭投入,最后以投中多少决胜负,负者罚酒。民I'可以“辖拳”行酒令,以猜屮对方出手(以手指表示数目)的数目为胜,负者罚酒。[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客_②次笫③杜撰④参切⑤风2.翻译:①竞相延致:②众以先生博洽;③越日以干金馈之3.理解:①“江东”指什么地方?_②为什么柳絮会“片片红”?35.张明善讥张士德张丄城①据苏府②,其弟士徳,攘夺民地,以广园囿。侈肆宴乐,席间无张明善则见乐。一日,雪大作,士德设盛宴,张女乐,邀明善咏雪。明善倚笔题云:“漫天坠,扑地飞,H占许多III地。冻杀万民都是你,难道是国家祥瑞。”书毕,士德大愧,至••亦莫敢谁何。(选自明•蒋一•葵《尧山堂外记》)[注释]①张士诚:元末豪强,曾一度在江苏苏州称王,后为朱元璋所败。②苏府:苏州。[文言知识]说“作”。“作”是个多义词。一、指“工作”。如“FI出而作,日入而息”。二、指“兴起”、“出现”。上文“雪大作”,意为出现大雪。又,《石钟山记》:“如乐作焉。”三、指“激发”、“振作”。《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另外还作“起立”、“制造”、“写作”等解释。[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瑞②毕2.翻译:①攘夺民地,以广园囿②侈肆宴乐③张女乐④卒亦莫敢谁何\n1.理解:“白占许多田地”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请从上文中再找出-例。33.蔡邕听琴吴人有烧桐以爨者①,邕②闻火烈之声,知具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冇美音,而其尾扰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初,邕在陈留④也,其邻人有以酒食召邕者,比往而酒已酣焉。客冇弹琴于屏,邕至门试潜听••Z,□:“嘻!以乐召我而有杀心,何也?”遂反。将命者⑤告主人F1:“蔡君向来,至门而去。"邕素为乡邦所宗,主人遽自追而问其故,邕具以告,莫不忧然⑥。弹琴者曰:“我向鼓弦,见螳螂方向鸣蝉,蝉将去而未飞,螳螂为之一前一却。吾心耸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壬?”邕莞然而笑曰:“此足以当之⑦••矣。”(《后汉书・蔡邕传》)[注释]①吴人冇烧桐爨(cuan)者:吴地有人用桐木蒸饭。②邕(ybng):即蔡邕,东汉著名文学家、书法家,H.精通经史、音律、天文,是蔡文姬Z父。③裁:制作。④陈留:古地名,今河南境内。⑤将命者:侍从。⑥忱然:惘然的样子。⑦足以当足以称为杀心了。[文言知识]说“向”。“向”是个多义词。一、指"而对”、"朝向”。上文“方向鸣蝉”中的“向”即指“朝向”。二、指“接近”、“临近”。李商隐诗:“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向晚”即临近晚上。乂,杜甫诗:“秋天漠漠向昏黑。”“向昏黑”即临近昏臥三、作为时间副词,表过去,但其含义要随文而定。上文“蔡君向来”及“我向鼓弦”中两个“向”,均应理解为“刚才”:《桃花源记》中“寻向所志”中的“向”,应理解为“早先”;《捕蛇者说》中“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己病矣”中的“向”,应理解为“从前”。[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名②屏③潜④却——⑤耸然⑥莞然1.翻译:①比往而酒已酣焉②邕素为乡邦所宗—③邕具以告④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乎?2.理解:从“蔡逬听琴”的角度看,这则故事耍说明41・苏东坡北归东坡①述至庾岭②上,少憩村店。有一老翁出,问从者口:“宜为谁?”■EI:“苏尚书③。”翁“是苏子瞻欤?”H:“是也。”乃前揖坡曰:■“我闻人害公者百端,今口北归,星大佑善人也。”东坡笑而谢之,因题■一诗于壁间云:“鹤骨霜髯心已灰④,青松夹道手亲栽。问翁大庾岭头住,曾见南迁几个凹?”(宋・曾頌行《独醒杂志》)[注释](D东坡:苏东坡,即苏轼。曾贬官至惠州、脩州(今广东、海南一带)。②庾岭:即大庾岭.在今江西、广东交界处。③苏尚书:苏轼曾官至礼部尚书,故称苏尚书。④鹤骨霜髯(rdn)心已灰:这是苏轼形容口己的形态与心情。[文化常识]古人“名”与“字”的用法。古人除了姓名外,还有字、号(别号)等。在社会交际中,一般称对方的字或号,以表示尊敬。如上文“是苏子瞻欤”,意为这是苏子瞻吗?苏轼,字子瞻。那翁称苏轼为“苏子瞻”,是表示敬意,也可问“是苏东坡欤”,而绝不能说“是苏轼欤”,因为当时苏轼就在旁边,直呼对方的姓与名,乃是不尊敬,不礼貌。而他自己称自己,则只能说名,如“吾乃苏轼也”,而绝不能说“吾乃苏了瞻也”。[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从一②扭③题2.翻译:①少憩村店②官为谁③我闻人害公者百端④是天佑善人也3.理解:“曾见南迁儿个回”的正面意思是什么?42.郑玄对应劭时大将军袁绍①总兵②冀州③,遣使要玄④,大会宾客,玄最后至,21••延升上坐。身长八尺,饮酒一斛⑤,秀眉明口,容仪温伟。绍客多豪俊,并有才说,见玄儒者,耒以通人许Z,竞说界端⑥,百家互起。玄依方辩对,咸出问表,皆得所未闻,莫不嗟服。时汝南⑦应劭亦归于绍,因自赞口:“故太山⑧太守应中远⑨,北面称弟子何如?”玄笑口:“仲尼Z门考以四科⑩,回、赐吆徒不称官阀侧。”劭有惭色。(选自《后汉帖•郑玄传》)[注释]①袁绍:东汉末年人豪强。②总兵:总领兵马。③冀州:古州名,在今河北一带。④玄:郑玄:当时著名儒学大师。⑤斛(hu):量器名。占代以I•斗为一斛。⑥异端:此指打儒学格格不入的观点。⑦汝南: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⑧太山:泰lllo⑨应中远:即应劭,字中远。⑩考以四科:讲学四科;“四科”是指德行、言语、政事、文学。Q1)回、赐:孔子的弟子颜回、子贡。(12)不称官阀:不按官职相称。[文化常识]“尺”及其他。“尺”是古代的度量单位。10寸为1尺,10尺为1丈,10丈为1弓|。古代的尺要比现代的短,据考证,周朝的1尺,约合今天6.5寸左右,到汉朝,约合今之7寸左右。上文说郑玄“身长八尺”,按现代度蜃计算,约为1.85米,算是个高个了。如果不了解上述情况,将古今尺寸视为相同,那么郑玄身高便为2.7米左右了,这儿乎是不町能的。[思考与练习]1.解釋:①要—②会③竞④归2.翻译:①乃延升上处②未以通人许之③咸\nHI问表④莫不嗟服—3.理解:为什么郑玄最后的一帝话会使“劭有惭色”?42.冯梦龙补《西楼记》袁協玉①《四楼记》初成,往就正于冯犹龙②。冯览毕置案头不致可否。\n袁惘然不测所以而别。时冯方绝粮,••室人以告。冯口:“无忧,袁大③今夕馈我百金矣。”乃诫阍人④:"勿闭门,袁相公馈银来必在更余,可径••引至书室也。”家人皆以为诞。袁归,踌躇⑤至夜,忽呼灯持金就⑥冯。乃至,见门尚洞开。问其故,曰:“主人秉烛在书室相待,惊趋而入。冯“吾固料子必至也。词Illi俱佳,尚少一出••⑦,今已为增入矣。”乃《错梦》也。袁不胜折服。是《记》人行,《错梦》尤脍炙人口。(选H清•褚人获《坚瓠集》)[注释]①袁(yun)玉:明朝文学家,字于令。②冯犹龙:即冯梦龙。明朝著名文学家。③袁大:对袁棍玉的尊称。④阍(hUn)人:守门人。⑤踌躇:徘徊。⑥就:前往。⑦出:戏曲名词、剧木结构的一个段落,同“折”。[文言知识]说“更"。古代夜间以“更”作为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夜分“五更”。一更(初更)约在今19:00〜21:00,上文所说的“更余”,是指一更后。二更在21:00〜23:00;三更在23:00-1:00;四更在1:00〜3:00;五更在3:00〜5:00o[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方―②绝③馈④径⑤引⑥诞⑦固⑧料2.翻译:①袁惘然不测所以而别②主人秉烛在书室相待2.理解:冯梦龙为什么“览毕”后“置案头不致可否”?42.李贺作诗李长吉①细瘦,通眉②长指爪,B苦吟疾书。每旦日岀,与诸公交,未■尝得题③,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小奚奴④,骑距⑤驴,背一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⑥使婢女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耍呕出心始已耳。”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⑦成之,投他囊中。(选自唐.李商隐《樊南文集》)[注释]①李长吉:李贺。唐朝著名诗人。②通眉:两眉通连。③得题:意为事前确定题目。④小奚奴:小僮仆。⑤距:同“巨”。⑥太夫人:指李贺的母亲。⑦足:补充。[文言知识]说“从”。“从”指跟随,但到底“谁跟从谁”在句屮要认真研究,否则容易搞错。上文“悝从小奚奴”,是指小奚奴跟随主人李贺,因此这个“从”要按使动词理解,即“使小奚奴跟随”。乂,“大将军从冇余骑西征”,这“从”也应理解为“使……跟从”,即带领。又,《鸿门宴》:“沛公口H从百余嵋至鸿门”,这“从”也指“使……跟随”。至于“二狼仍从屠而不舍”那当然要理解为两只狼仍跟随屠夫而不放弃。另外,上文“长吉从婢取书”中的“从”是指“向”O[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旦_②囊③辄_2.翻译:①能苦吟疾书②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2.理解:后人从“是儿要呕出心始已耳”中引申出一个成语,即是45・随何难汉高祖项籍①死,天下定,上②置酒。上折③随何之功,谓何为腐儒,为天下安用腐儒。随何跪曰:“夫陛下引兵■攻彭城④,楚王⑤未去齐⑥也,陛下发■步卒五万人,骑五千,能以取淮南乎?”上曰:“不能。”随何曰:“陛下使何与二十人使淮南,至,如陛下Z意,是何Z功贤于步卒五万人骑五千也。然而陛下何谓腐儒,为天下安用腐懦,何也?”上口:“吾方图子••之功。”乃以随何为护军中尉⑦。(《史记・躲布列传》)[注释]①项籍:即项羽。②上:指汉高祖刘邦。③折:屈辱。④彭城:古地名,在今江苏北部。⑤楚王:指项羽。⑥齐:古地名,今山东省。⑦护军中尉:武官职称。[文言知识]说“与”。"与”的人多数义项古今相同,如它们均可指“跟”、“和”。但有两个义项要特别加以注意:一、指“带领”。上文“陛F使何与二十人使淮南”中的“与”,便应作“带领”解,句意为你派我带领二十人出使淮南郡。乂,《鸿门宴》:“沛公与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其中“与”也指“带领”。二、指“赞誉”、“称赞”。如“仁陷于愚,君Z所不与也”,“不与”即不赞成[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引—②去③以④方⑤图2.翻译:①为天下安用腐儒②是何Z功贤于步卒五万人骑五千也3.理解:从上下文看随何有什么功劳?46.文人相轻长兴臧寿恭眉卿、乌程严可均铁桥两先生者,同籍湖州①,同时号通■经②博学,顾极不相能③。杨太守山见(Xidn),臧先生高席④弟子,亦尝从严••先生游。一日,太守自长兴归,舟泊城外,邻舟有命酒独酌者,视Z严也。\n诘何自,以实对,诧F1:“是邨夫子,■堪若师乎?”他日,太守叩臧先生:■“严某如何人?”曰:“粗能讽《三■字经》。”《三字经》者,学童初入塾试讽者也。文人相轻,不意经牛亦■然。(选自清.陈康琪《郎潜纪闻二笔》)[注释]①湖州:古地名,在今浙江境内。②通经:精通儒家经典。③能:友善。④高席:犹高材。[文言知识]说''游”。游指“游泳”,古今相同。“游”原写作“遊”,与行走有关。上文“从严先生游”中的“游”,指交往。“游子”指离家远行的人“游学”指去远方求学;“游宦”指在外地做官。[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号—②弟子③诧②口U⑤讽⑥试—2.翻译:①是邨夫子,堪若师乎?—②不意经生亦然46.杨维桢执教蒋氏,姑苏巨家①也。有子甫八龄,欲为求师,慕郑明徳先生,县孔延Z。先生不屑往。蒋亦跌宕②者,遂厚延铁崖杨先生③,县道郑不就之■意。时先牛居吴淞④,放情山水,曰携宾客妓女⑤,以文酒为乐,谓蒋曰:“能从三事则可,币⑥不足计也。一无拘LI课,二资行乐费,三须卜别墅••以贮家人。”蒋欣然从之。铁崖竟留三年,后其子亦有名于时。(选自明.刘绩《霏雪录》)[注释]①姑苏巨家:苏州大户人家。②跌宕:潇洒不拘。③铁崖杨先住:即杨维桢,他号铁崖,元朝著名文学家、书法家。④吴淞:今上海市郊区。⑤妓一女:歌女。⑥币:聘金。[文言知识]说''竟”。“竟”属“音部”,下面的“儿”似人的脚,意为音乐到底了,引申为“终”、“结束”。上文“铁崖竟留三年”,意为杨维桢授终在蒋家留了三年。“竟年”、“竟月”、“竞日”分别指“终年”、“终月”、“终曰”。谚语有“有志者事竟成”,意为有,忐气的人最终能获得成功。它在文言中不指“竟然”(出乎意外),这点要特别注意。[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甫②厚①资④卜⑤贮2.翻译:①具礼延Z②具道郑不就之意③能从三事则可3.理解:上文“欲为求师”中省略了介词宾语48・永某氏之鼠永①有某氏者,畏日②,拘忌③弄甚。以为己生岁值子,鼠了神也,因爱鼠,不畜猫,乂禁僮勿击鼠。仓廛■庖耐,悉以恣鼠不问,由是鼠相告,••皆來某氏,饱食而无祸。某氏室无完■器,桅④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余也。昼则累累9人兼行,栈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町以寝。终不厌。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⑤■如故。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其,且何以至是乎?”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Z°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怛为哉!(选自唐.柳宗元《三戒》)[注释]①永:永州,今湖南零陵县。②畏FI:忌日。迷信的人认为日期可定吉凶祸福,因此怕犯忌日。②拘忌:拘束忌讳。④樋(yI):衣架。⑤为态:活动状态。戊化常识]说“生肖”。中国人有“牛肖”的习俗。即拿十二种动物來配十二地支。也叫十二属相。如子为鼠(即子年出生的属相为鼠),丑为牛,寅为虎,卯为兔,辰为龙,巳为蛇,午为马,未为羊,申为猴,酉为鸡,戌为狗,亥为猪。如今年公历为2005年,农历为酉年,今年所生的孩了属鸡;明年农历为戌年,生者属狗;后年则属猪。以下周而复始类推。[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畜②由是③完④率③啮⑥徙⑦假一⑧阖⑨隐⑩已(11)恒2.翻译:①仓禀庖厨,悉以恣鼠不问②昼则累累与人兼行③是阴类恶物也④购僮罗捕之49.王积薪闻棋王积薪①棋术功成,自谓犬卜•无敌。■将游京师,宿于逆旅②。既灭烛,闻•••主人媪③隔壁呼英妇④FI:“良筲•难逍,可棋一局乎?”妇口:“诺。”媪曰:“第几道下了矣?”妇曰:“第几道下子矣。”各言数十。媪曰:“尔败矣!”妇曰:“伏局⑤。”积薪暗记。明曰复其势,意思皆所不及也。(《唐国史补》)\n[注释]①王积薪:唐朝著名围棋手。②逆旅:旅店。③媪:老妇人。④妇:指媳妇。⑤伏局:这局棋认输。[文化常识]围棋。我国的围棋,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时就流行,久盛不衰。《学弈》屮说到的“弈秋”,就是著名的围棋手。到了唐朝,围棋已定型为今天的纵横19道,361个点。它最初叫“弈”,“围棋”这个名词在西汉时出现。到魏晋南北朝,上至帝王、贵族,下到平民百姓,都喜爱下围棋,因此高手辈出。当时己实行九等品级制,是今天围棋九段等级制的雏形。汉朝的班固、马融等都总结过下围棋的经验,至唐与五代,关于围棋的专苦已很多,如《棋图义例》、《棋势》等。棋盘(棋桦)及棋子冇木质、石质的,也有玉制的。日本、朝鲜及东南亚的围棋,都是从中国流传过去的。[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敌②京师_③既2.翻译:①良宵难逍②明曰复其势\n1.理解:这则故事说明49.严君平不仕严遵字君平,蜀人也。隐居不仕,■常卖卜①。于成都市,日得百钱以白给;卜讫,则闭肆下帘,以著书为事。蜀冇富人罗冲者,问君平口:“君何以不仕?”君平“无以自发。”冲为君平具车马衣粮,君平曰:“登病耳,非不足也。我有余,而了不足,奈何以不足奉有余?”冲曰:“吾有万金,子无担石②,乃云有余,不亦谬乎?”君平曰:“不然。吾前宿子••家,人定③而役未息,昼夜汲汲④未尝有足。今我以卜为业,不下床而钱自至,犹余数百,尘埃厚寸,不知所丿比此非我有余而子不足邪?”冲大惭。君平叹口:“益我货者损我神,生我名者杀我身,故不仕也。"(选自晋•皇甫谧《高士传》)[注释]①卜:卜卦算命。②担石:I口时重彊单位。③人定:半夜时分。④汲汲:心情急切的样了。[文言知识]“无以”及其他。“无以”在文言中是个固定结构,相当于''没有什么办法用来……”。上文“无以自发”,意为没什么用来可作自身发展的资本。乂,《鸿门宴》:“项王无以应。”意为项羽没什么用来回答的。“无以”的反面是“冇以”,即“有办法可用來……”O如“有以活人”,意为有办法使人活下去。[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仕②i乞③肆④貝⑤乃⑥谬⑦然—2.翻译:①奈何以不足奉冇余?②益我货者损我神,牛我名者杀我身3.“吾病耳,非不足也”冇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①我有病,并非感到不满足;②我给人治病,不是不想做官;③我以此为累赘,并非感到不满足;④我冇弱点,不是不想做官。50.海市蜃楼尝读《汉书•天文志》,载“海旁蜃气象楼台件',初未Z信。庚寅②季春,余避寇海滨。一口饭午,家僮走报怪事,曰:“海中忽涌数山,皆昔未尝冇!父老观以为甚异。”余骇而出,会颖川主人③走使④邀余。既至,相携窃聚远⑤楼东望。第见沧溟浩渺中,矗如奇峰,联如叠轍⑥,列如碎岫⑦,隐见不常。移时,城郭、台榭⑧,••骤变钦⑨起,如众人Z区⑩,数十万家,鱼鳞相比。屮有浮图⑩老子仙之宫,三门⑫嵯峨,钟鼓楼翼其左右,檐牙历历,极策公输巧不能过。又移时,或••立如人,或散如曾,或列若旌旗之饰,瓮盎之器,诡异万千。曰近晡⑯,&冉漫火。向之有者安在?而海白若也!(宋・林景熙《霁山先生集》)[注释]①海旁蜃气象楼台:即海市.蜃楼。②庚寅:指“庚寅”这一年。③主人:此指友人。④走使:派使者。⑤远:高。⑥叠®(van):重叠的山峦。⑦il^(zu)岫(xiCi):耸立的高峰。⑧榭(xiQ色):建在高台上的敞屋。⑨狄(xn):突然。⑩众人之lx:广大的地域。(11)浮图:佛塔。02)老了:李耳,相传为道教之祖师。03)三门:庙门。(14)极:达到。(15)晡(切):即咄时,相当于午后3时至5时。[文言知识]说“第”。一、指“次第”。如第一、第二二、指“但”、“只”。上文“笫见沧溟浩渺中,矗如奇峰”,意为只见广阔无边的大海中,耸立着奇异的山峰。乂,“第一莽汉耳”,意为只不过一个鲁莽的汉子罢了。三、指“上等房屋”、“大宅子”。如“上赐大第”,意为皇上赏赐给他大的房屋。四、指科举时代考试及格的“等第”。如“及第”,即指录取;“落笫”,即指落榜、不収。[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骇②会③移时④比⑤历历⑥或⑦向2.翻译:①初未之信②隐见不常②钟鼓楼翼真左右④冉冉漫火51.陈亢问于伯鱼陈亢问于伯鱼①曰:“了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②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②。'鲤退而学《诗》。他口,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FI:'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o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口口“问一得三,闻《诗》,闻《礼》,乂闻君•子之远其了也。”(选白《论语•季氏》)[注释]①伯鱼:孔子的儿子孔鲤,字伯鱼。②诗:指《诗经》。③无以言:没什么用來谈论的。[文言知识]“他日”及其他。上文的“他日”,是指往后有一天;翌日(也作“翼口”)是指明天;“不日”是指往后没几天;“旦口”是指笫二天。又,“质明”指天亮;“夜阑”指深夜;“暝”指天黑;“未儿”指没多久;“移时”也指没多久;“己而”指不久;“寻”也指不久。[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对②退2.翻译:①无以立;②闻斯二者③乂闻君子之远其子也3.“子亦有异闻乎?”冇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①你在老师那里得到与众不同的传授吗?②作为儿子,应该有不同的教育吧?③伤〈也听到奇异的新闻吗?④你近来得到什么新的消息吗?4•理解:“尝独立”前省略了主语52.郭坯面劾权臣康熙间,山左①名臣,白李之芳、董讷而下,实以郭瑞卿为授刚正。瑞\n卿名務。当明珠②柄政吋,行为专恣,••朝野多侧口。郭刚直性成,尝于明珠寿日,胪举③其劣迹,列人弹章上之②。旋复袖草疏,乘车至明邸,踵门③投刺⑥。明以其素倔强,來谒不易,肃冠带迎之。及入,长揖不拜,坐移■时,故频频作引袖状。明喜问曰:“御史⑦公近來兴致不浅,岂亦有寿诗见赐乎?”郭日:“否、否。"探袖出■视,乃一•弹章。明取读未必,郭忽拍案起口:“郭隣无礼,劾及故人,应受罚。”连引巨觥⑧狂吸之,疾趋而出,座客大骇愕。未儿而廷讯明珠Z旨下矣。■(选自近代•徐珂《清稗类钞》)[注释]①山左:指山东。②明珠:满人,当时主持朝政。③胪(1U)举:列举。④列入弹章上列(明珠的罪行)入弹劾的奏章送给皇上。⑤踵门:亲H上门。⑥投刺:递上名片。⑦御史:指郭f秀,时任左都御史。⑧觥(gong):古代盛酒器。[文言知识]“移时”及其他。文言中表示吋间概念的词较多:俄、顷、旋、须臾等表示一会儿;移吋、未几、食顷等表示不多时;久、良久等表示较长时间。[思考与练习]1.解釋:①柄②恣③邸④以⑤易⑥肃⑦见⑧探⑨旨2.翻译:①朝野多侧目旋复袖草疏;③故频频作引袖状;②49.晏殊诚实晏元献①公为童子时,张文节荐Z于朝廷,召至阙下②。适值帝御试进士③,便令公就试。公一见试题。BI:“臣十日前巳作此赋④,有赋稿尚在,乞别命题。”上极爱其不隐。后为馆职⑤,吋天下无事,帝许臣僚择胜燕⑥饮。时侍从文馆士大夫■⑦各为燕巢⑧,以至市楼酒肆⑨皆为游息之地。公是时其贫,不能岀,独家居,与昆弟讲习。一日,选东宫官,忽宫中除⑩晏姝,执政莫知所因,次口复进(11),上谕之曰:“近闻臣僚无不嬉游燕赏,弥日继夕QZ),唯殊杜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殊既受命。上而谕除授之意。公语言质野(13),则H:"臣非不乐燕游,和以贫无町为之具;臣若有钱亦须(⑷往,但无钱不能出耳。”上益嘉其诚■实。(选自宋•沈括《梦溪笔谈》)[注释]①晏元献:即晏殊,宋朝人,官至宰相。②阙(q“)下:此指朝廷。阙,宫门处的望楼。③御试进士:由皇帝亲口主考的科举制度。④赋:此指诗词。⑤为馆职:在文史馆任职。⑥燕:同“宴”。⑦士人夫:泛指人小官员。⑧燕巢:指固定的游乐地点。⑨肆:店铺。⑩除:授官。(11)复进:再次请示(皇上)。⑫弥日继夕:日以继夜。(13)质野:朴实。(⑷须:会。[文化常识]“东宫”及其他。东宫是天了及诸侯的太子所居住的地方。也叫“青宫”、“春宫”。太子是君位的继承人。太子除日常生活由侍从官及太监负责外,还需要有老师教冇辅导,这老师叫“太了傅”。晏殊因为学问好、品徳高尚,所以被皇帝选屮。“西宫”是妃嫔所居住的地方。清朝慈禧太后就住在“西宫”,故世称西太后。[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隐一②胜③昆④谕——⑤杜⑥既⑦但—2.选择①上文“便令公就试”•!'的“就”,解释为(A)前往⑻马上(C)就要(D)—定。②“乞别命题”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A)不要再命别的题冃;(B)讨一个好题目;(c)请另外命一个题目;(D)请另外命令(他人)出颗。3.翻译:①执政莫知所因;②直以贫无可为之具;③上益嘉其诚实4.理解:晏殊的诚实表现在哪两个方面:①;②50.郑板桥知潍县郑板桥,乾隆间知①山东潍县。值岁连歉,板桥乃大兴工役,招远近饥民,修城瀚池,以工代赈,复劝邑•••中大户,开厂煮粥,轮饲Z。尽封积粟Z家,责其平乗②,冇讼事,则右奏子而左富商③。监牛④以事上谒,■辄坐人堂,召之入,瞋目人骂曰:'‘驼••钱骡⑤有何陈乞?”或命皂卒⑥脱其帽,足踏之,或摔⑦头縣面⑧,逐之出。-时豪富咸惮Z,而贫民赖以存■活者则无算⑨。(选自《板桥全集》)[注释]①知:掌管。②平乗(tid0):平价出卖粮食。③右篓(jd)子而左富商:保护贫苦人而压抑豪富人。④监生:此指倫生。⑤驼钱骡:只看重钱财的畜牲。这是骂人的话。⑥皂卒:穿黑衣的官府差役。⑦摔(ZU6):揪住。⑧躲(q5g)面:本是古代的一种刑罚,用刀刻额颊,再涂上墨。此指用衆笔在监牛脸上乱涂。⑨无算:无数。[文化常识]城与池。城与池是古代都市的防御工事。为了防止入侵者,都市的四周要筑起高高的城墙。明清以前,城墙大多仅用泥土夯实,成下宽上窄的梯形状。明朝起,外墙砌砖。城头上盖有小楼,可瞭望亦可射击。筑城要用人量泥土,于是城墙下成了宽阔的天然护城河,这叫“池”o\n池上冇浮桥。入侵者想攻入市内,首先耍越过“池”,这是不容易的事;过了池再想爬上儿丈高的城墙,则更难。[思考与练习]1.解禅:①贩②复③邑④讼⑤谒⑥瞋冃⑦陈⑧乞2.选择:“贫民赖以存活者”屮的“赖”,解释为(A)依靠;(B)懒惰;(C)因此;(D)幸而。3.翻译:①值岁连歉;②一时豪富咸惮之—4.理解:郑板桥为什么要对“监生”如此责骂与侮辱?49.王恭从会稽还王恭①从会稍②还,王人③看之。见其坐六尺簟④,因语恭:“卿东⑤來,故应有此物,可以•领⑥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丛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⑦上。示人闻之,甚惊,H:“吾木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⑧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⑨。”(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注释]①王恭:东晋重臣。②会稽:古地名,今浙江绍兴市。③王大:王恭的族叔。④簟(dian):竹席子。⑤东:会稽在东晋国都建康(今南京市)的东面。⑥领:量词,相当于“条”。⑦荐:草垫。⑧丈人:古代对长辈或老人的敬称。⑨长(zhang)物:多余的东西。[文化常识]古人的坐具。“椅了”是宋朝开始才有的,宋以询都是席地而坐。人先跪下,然后臀部搁在脚后跟上。如果上身挺直,这叫“危坐”,成语有“正襟危坐”。家庭经济一般的坐在草热上,经济条件好一点的坐在锦缎垫子上。坐垫还有皮制的、竹制的、木制的。王恭从会稽带回家的是竹制的。[思考与练习]1•解私①卿②举③谓④对—②悉2.①上文有三个“之”,请依次说明它指代的内容:(A)(B)(03・“可以一领及我”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①可以一条跟我的相比吗?②可以把一条送给我吗?③可以让我拿一条吗?④可以让我欣赏一下吗?4.翻译:既无余席1.理解:①上文冇“恭无言”,请问王恭为什么没话可说?请用原文句子回答:②成语“身无长物”的出典即在上文,这个成语的意思50.韩云门娶盲女项城①韩云门,名嵋(mQi),聘②戚氏女。未儿,两目失明。戚谓韩郎年少能文,必成远③器,而配以盲女,非偶也。欲毁婚而终女子丁•家。■韩Z父母将许Z,云门毅然不可,如••••礼迎娶以归。戚不得已,媵以美婢④。云门口:“人情见则欲动,不若无见,以全我屈空Z好。”遂遣婢还。后于■壬子举⑤于乡,出为教谕⑥。携妇偕狂,伉俪无间。豫⑦人称其笃行。••(选臼淸•钮銹《觥滕》)[注释]①项城:古县名,今河南商丘市。②聘:岀聘金订婚。③远:大。④媵(yi昭)以美婢:用漂亮的侍女作陪嫁女。⑤举:科举考试中获得“举人”资格。⑥教谕:县里负责教育、祭祀的官员。⑦豫:古州名,今河南境内。[文化常识]“壬子”及其他。“壬了”是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o我国古代以天T•(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地支(子刊寅卯辰巳午未申西戌亥)相配,组成"甲子”、“乙丑”、“内演”、“丁卯”、“戊辰”、“己巳”……直到天干的“癸”与地支的“亥”组成“癸亥”,共六十组,即六十年,然后从“甲子”周而复始。上文所说的“壬子”年,其后即“癸丑”年(康熙十二年)、“甲寅”年(康熙十三年),往下以此类推。[考点]1•解释:①偶②许—③毅然④如⑤遣_③笃行2.翻译:①欲毁婚而终女子于家;②挈妇偕行;③伉俪无问—1.选择:下列词语哪几个与“未几”意同或意近:①俄②既而③未久④顷⑤向2.理解:“以全我居家之好”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①用来保全我美好的住宅;②凭这使我房间漂亮;③以此使我夫妻和睦友好;④以此作为我家室的全部财产。51.蔡邕被害太尉马日W(dl)谓允①曰:“们喈②旷世逸才,多识汉事,当续书后■史,为i代大典③;而所朋金微,迭之,无乃失人心乎!允F1:“昔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作谤书流于后世。方今国祚④屮衰,戍马在郊,不可令佞■臣执笔在幼主⑤左右,既无益圣德,复使吾党蒙其讪议。”口碑退而告人■口:“王公其无后乎!善人,国Z纪⑥也;制作,国之典也;灭纪废典,其能久乎!”邕遂死狱屮。(选白《资治通鉴》卷六十)[注释]①允:王允。伯喈(jie):即蔡邕,东汉末年人,精通文史历法,搂上书言弊政,为王允所杀。③典:典籍。④国祚:国运、国福。⑤幼主:指汉灵帝,时年幼。⑥纪:纲纪。[文化常识]“太尉”及其他。秦以前中央职官较复杂。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中央设丞相(掌握政务)、太尉(掌管军队)、御史人夫(掌管监察)。汉朝基本上沿袭秦制。上文所说的马日\n碑,即任太尉,而王允吋任司徒(东汉后期改丞相为“大司徒”)0他们均为朝中高官。[思考与练习]1.解W:①逸一佞_―讪——④其——2.翻译:①所坐至微,诛Z,无乃失人心乎!②王公其无后乎49.观第五泄记①从山门②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瀑见。石青削③,不容寸肽④,三面皆郛⑤立。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⑥如虹,忽卷掣折⑦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Z极观也。游人处欹⑧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⑨,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暮归,各赋诗。所口既奇,思亦变幻,恍惚牛鬼蛇神⑩,不知作何等语。时夜己午,魁(11)呼虎之声,如在床几间。彼此谛观(12),须眉毛发,种种皆竖,俱若鬼矣。(选自明•袁宏道《袁小郎全集》)[注释]①笫五泄:笫五个瀑布。今浙江诸暨境内,此处冇五大瀑布,当地人称瀑布为“泄”,因此那山也叫五泄山。②山门:庙门;指五泄寺的大门。⑧青削:颜色青绿,陡悄如刀削。④寸肤:古代计算长度,一指\n又,刘禹锡《乌衣巷》:“I口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乂,辛弃疾《永遇乐》:“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思考与练习]1.解釋:①囊橐—②暴殄2.翻译:①且水陆毕陈②宁不艮天地遣责耶!3.“遂至形于奏牍”有以下理解,哪-项是止确的?①就到了让人用文字记载;②就玄到被人弹劾参奏;③就到了亲自向皇上解释;④就直到被人弹劾现出原形。又,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乂,辛弃疾《永遇乐》:“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囊橐—②暴殄2.翻译:①且水陆毕陈②宁不畏天地遣责耶!3•“遂至形于奏牍”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①就到了让人用文字记载;②就血到被人弹劾参奏;③就到了亲自向皇上解释;④就宜到被人弹劾现岀原形。宽叫寸,四指并在一起的宽度叫肤。此处形容山石林立,间隔极窄。⑤郛(fu):古代城的外城墙。⑥怒石横激:突兀的岩山横拦瀑布,激起水花。⑦掣折:转折。⑧欹(qi):斜靠。⑨纬:编织物的横线。⑩牛鬼蛇神:比喻各种怪诞的形彖。牛鬼是佛经中所说的地狱屮的牛头虎,蛇神指蛇精。(ll)Jffi(xiao):山中的鬼怪。(⑵谛观:仔细看。[文言知识]说“掉”。现代汉语屮的“掉”,指“掉下”、“落下”,如“钢笔掉了”。上文“撼山掉谷”中的“掉”,指“摇动”、“摆动”,句意为瀑布直泻而下,便高山、深谷震动。“掉臂”指摆动手臂;成语“尾大不掉”指尾巴太大,摆动不了,比喻机构庞大或人事太多而指挥不灵;“掉舌”指搬弄是非。从这个词看出,不少词古今含义差别很大。理解古文时不能贸然地用现代汉语的词义去解释文言词语。[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疾——②悸——③沫_一④乍——⑤恍惚2.翻译:①疾趋,度石罅,瀑见②山行Z极观也③所目既奇,思亦变幻49.宴客摆阔余小吋见人家请客,只是果五色近一士夫请袁泽门,闻肴品计有百余样,鸽子、斑鸠之类皆有。尝作外官④。囊橐般盛,虽不费力,然此是百••姓膏血,将来如此暴殄,宁不畏天地••逍贵耶!(选自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注释]①果五色:指干果疏菜五种。②五品:五种。③士夫:即士人夫,官僚。④外官:地方官。[文言知识]说“寻常”。古代八尺为一寻;二寻为一常。,这样的尺寸,不算应也不算长,很普通,所以“寻常”含普通的意思。上文“今寻常宴会”,意为如今普通(平常)的宴会。近一士夫请袁泽门,闻肴品计有百余样,鸽子、斑鸠之类皆有。尝作外官④。囊橐殷盛,虽不费力,然此是百••姓膏血,将来如此暴殄,宁不畏天地••逍责耶!(选自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注释]①果五色:指干果疏菜五种。②五品:五种。③士夫:即士人夫,官僚。④外官:地方官。[文言知识]说“寻常”。古代八尺为一寻;二寻为一常。,这样的尺寸,不算短也不算长,很普通,所以“寻常”含普通的意思。上文“今寻常宴会”,意为如今普通(平常)的宴会。①、肴五品②而已。今寻常宴会,动必用十肴,且水陆毕陈,或觅远方珍品,求以相胜。前有一士夫③请赵循斋,杀鹅二十余头,遂至形于奏牍。近一士夫请袁泽门,闻肴品计有百余样,鸽子、斑鸠之类皆有。尝作外官④。囊橐殷盛,虽不费力,然此是百••姓膏血,将来如此眾殄,宁不艮天地••遣贵耶!(选自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注释]①果五色:指干果疏菜五种。②五品:五种。③士夫:即士大夫,官僚。④外官:地方官。[文言知识]说“寻常”。古代八尺为一寻;二寻为一常。,这样的尺寸,不算短也不算长,很普通,所以“寻常”含普通的意思。上文“今寻常宴会”,意为如今普通(平常)的宴会。\n又,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乂,辛弃疾《永遇乐》:“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囊橐—②眾殄2.翻译:①且水陆毕陈②宁不畏天地遣责耶!3.“遂至形于奏牍”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①就到了让人用文字记载;②就肓到被人弹劾参奏;③就到了亲自向皐上解释;④就宜到被人弹劾现岀原形。高中古文60段答案1、班昭续《汉书》1•①终②总是2.①汉和帝下令班昭到东观藏书阁继续完成《汉书》(就,至IJ;踵,继续);②像跟老师一样向她学习。2、蔡文姬求情1•①拜见②赤足③马棚④勇敢的士卒2.①表鏘的思想极芯哀,听的人都因此改变了脸色;②确实同情你(机你);③救助将要被处死的人。3.被动词。3、炳烛而学1.①迟、晚②怎么敢③好2.®哪有做臣了的跟国君开玩笑的呢?②点燃蜡烛明行走跟在黑暗中摸索而行哪个好呢?3.下面一-段话。4.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总比不学习好。4、薛奎识范镇1.①使②更加③退让④到、前往⑤超过2.①薛奎在蜀地做郡A守;②等到薛奎冋京城,便带着他一同走;③必然凭文学出名。5、芮伯献马贾祸1.①同“率”②抛弃③满足④最终⑤赶走2.①以[Z]献于王;②使[人]求焉。3.①你没什么用来应付他们;②这会招致灾难的;③就在周厉工前诬陷他;④你明知周厉工贪财却开了口,这是芮伯的过错。6、及Z而后知1.①哪②翻阅2.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嵩山3.①走了之后才知道艰难;②通晓各种佳肴的菜谱,还不如厨师的尝一口。4.实践第一。7、管仲破厚葬I.①没有什么用……②回答③作为、行动2.①齐桓公为这事而担忧;②用什么办法禁止?③不是为了名誉就是为了有利可图。3•①5首语气词,无义;②那些4.非名Z则利Z也。8、董叔攀附权贵1.①往后的某一犬②抓起來2.①范氏是富贵人家,何不放弃(这门亲事)!②你为什么不替我(这门亲事)!③(你)想要的都得到了,乂为什么要我替你求情呢?9、王昭君出汉宫1.①画②只是③中途2.想要召哪个宫女,就翻看容貌图召唤她。3.容貌平常;画工2.报岀。10、商於子驾豕1.①小牛②责备③错④回答⑤近于⑥回头⑦大概2.①好不容易套上了,可又挣脱了,整天不能耕一块地;②我同情你才告诉你;③你为什么不把责备我的话去责备那些统治冇姓的人呢?3.抨击统治者不用贤人。11、魏收改武学文1.①等到②停,此指懈怠2.①很能写文章;②想通过练习武艺求得功名;③经过好多年,板床因此磨损了很多;④凭文章华丽而著名。3.①12、申屠敦Z鼎1•①平民②指代汉鼎③模仿④打地洞⑤大体相同⑥只是⑦哪个⑧依次⑨停⑩闭口2.①那权贵把它当成珍宝,在招待宾客宴饮时欣赏它;②那开头极像这鼎;③我召集经历这事之后知道权势竟对以改变是非(颠倒是非);④读书人评价文章也是这样。1.抨击社会上有权势就可颠倒黑白的现象。13、强弱之辩1•①句首发语词,无义②推崇③金属④极2.难道说的只是胆小柔弱的人吗?3.强与弱是相对的。14、诸葛亮传略1.①年轻时②超出③特殊的才能④交⑤已⑥任命2.①当时人认为他与众不同;②人数少而且没一块地盘;③孙权早就敬佩刘备。3.赤壁15、千轴不如一书1.①年轻时②共③选拔2.只用袖了装了一篇文章献给主考官。3.质与量的问题。16、答苏迈书1.①苦恼②谦词,私下③好学求问(指学习态度)2.求学问;3.骑马;坐车4.人生到底何时能口由自在,并冇充分的闲散时间呢?5.《论语》;孔子。17、蒲松龄之妻1•①快乐②同“无”③只2.①你不必再这样干了;②蒲松龄认为妻了的话是对的;③(追求功名的)思想往往表现在语言中(见,同“现”);④有吋用未来有好兆头讨好她。3.①看到②回顾18、杭世俊喜瞎1•①有时②赌博③兴致正浓④拱手⑤已经⑥推辞⑦同“返”2.①坐轿子前去拜访杭世俊;②正要到宅子去拜访先牛;③我的家很小,不能容纳你跟随的人。3.①19、答李几仲书\n1.①徳高望重的人②对的2.求学好问与钻研磨炼3.大器晚成4.那些口暴口弃与懒惰(的人)。5.④20、黄庭坚论书法1•①章程②停③差④符合2.①事前从未在胸中冇个计划;②幼安弟(你)认为我的话对吗?3.字写得好。12.李泰伯改字1.①做郡太守②水浩大的样子③停④改换⑤大⑥问⑦点头。2.①写成后,把它给李伯看;②必定将会在世上留下名声;③儿乎要跪下拜谢。3.多次。4.①①“风”是平声字,不感局促;②“风”就是流行、传播及“风范”之意。译文:范仲淹在桐庐做太守的时候,最早在钓鱼台建了一个严先生祠堂(纪念严光),自己做了一篇记文,文章内说: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徳,山高水长。写完之后拿给南丰的李泰伯看,李泰伯看了好多遍z后,回味赞叹不止,站起來说:先生的这篇文章写出來之后,必将会在世上成名,我大胆的想(帮你)换一字,使它更完美;范公很高兴的握住他的手请教。(李泰伯)说:云山江水那一句,意义和文字很大很深,用“徳”字来承接,好象有点局促了,我想把徳字换风字,你看怎么样啊?范公坐在那里点头,几乎要下拜!13.龚遂为渤海太守1.①同时②同“擒”③推荐④符合⑤周济、体谅⑥同“悦”⑦打发(他们)回去⑧撤去⑨能⑩亲口O小牛◎督促2.①你想用什么办法平息那里的盗贼,而满足我的心意?②如今想要我战胜他们呢,还是安抚他们?③发信告诫下属各县;④龚遂便打开粮仓将粮食借给贫穷的百姓。3.指工商业。译文:汉宣帝即位后,过了很长时间,渤海郡及其相临地区闹饥荒,盗贼四起,太守也不能制止。宣帝要选一个能胜任的人,丞相御史推荐了龚遂,皇帝任命龚遂为渤海太守。当时龚遂已七多岁,皇帝召见时,见他身材矮小,宣帝见到后,认为龚遂并非像人们说的那样,心屮不免对他有轻视之感。宣帝问龚遂:“渤海郡一片混乱,我十分担忧,你准备用什么方法平息那里的盗贼,而使我不再忧虑呢?”龚遂回答:“渤海郡地处偏远,没有沾沐圣上的恩惠教化,那里的百姓为饥寒所迫,地方官不知加以救济,致使陛卜•的子民偷盗陛卜•的兵器,在池塘岸边弄耍弄罢了。您打算让我去剿灭他们,还是去安抚他们?”宣帝听了龚遂的回答很高兴,说:“选贤良之臣前去,本來就是想对他们进行安抚。”(龚遂乂说:“我听说治理不守秩序的百姓,如同理顺乱绳一样,不能着急,只能慢慢来,才会达到目的。我希望到任后,丞相御史们対我的工作暂时不要按常规加以限制,一切事要允许我见机行事。”宣帝答应了这一要求,并特别蜴给龚遂黄金,还为他增派了驿车。)龚遂进入渤海郡的地界后,郡府的官吏们听说新上任的太守已到任了,便派兵迎接,而龚遂让他们都回去,并命令所属的县把专管追捕盗贼的官吏都撤除。那些手拿农具的人都是良民,官吏不得对他们问罪,携带兵器的人,才属于盗贼。接着龚遂独白一人乘车來到郡府,很快郡屮就安定了下来,盗贼也停止了活动。渤海郡中还冇一些结伙抢劫的人,听到龚遂的教令后,便口动解散,放下了手里的兵器而拿起了锄头和镰丿J。这样偷盗抢劫之事便都平息了,老百姓开始安居乐业。龚遂于是打开粮仓,把粮食借给贫民,还选任了一些好官吏对百姓实施安抚管理。龚遂发现齐地的民俗好追求奢侈的生活,喜欢从事工商之类的末技,不重视耕种田地。于是他便以身作则,追求俭仆的生活,鼓励老百姓务农,(命令每人都种一棵榆树、一百棵殊、五十棵葱、一畦韭菜,每家养两头母猪、五只鸡。)老百姓有持刀带剑的,龚遂就让他们卖掉,购买耕牛,并说:“为什么不带牛佩犊呢!”于是春夏之季老百姓都要卜地劳作,秋冬之季检查督促老百性收获,鼓励人们多积蓄农副产品。(龚遂)还巡视劝勉百姓努力耕作,(自此)渤海郡内,家家有积蓄,官民都富裕起來。老冇姓也就不再打官司了。14.里社祈晴文1.①被②希望③将④过分⑤希望⑥如果⑦无⑧体谅2.①将川它來使家庭富裕;②神为什么不马上向天帝报告而阻止它?③百姓认为他们(昏庸)不值得怪罪,所以不去怪罪他们。④神耳聪目明而且仁慈,为什么要效法昏庸官吏的行为而不想拯救百姓并使他们活卜•去?⑤不像官吏暂在位置上,不久就有人代替他而不连续做下去。译文:冇姓非常穷苦啊!牛产所得的粮食和禽备,将用它来使家庭富裕,但却官吏强夺而去。已经被官吏夺去,百姓不敢怨恨。差不多将补偿前面所失去的收入,都希望在今年的丰收上,可是神灵却乂來惩罚。就要成熟的稻谷倒在潮湿的III地上,:暴风人FIS整月地连续下着,几乎全都打掉了谷穗。如今虽然已经无可奈何,但是一些没有被风雨冲走而散落下来的稻粒谷穗,还有百分之十的希望,神灵为什么不赶紧向犬帝报告而阻止下雨呢?官吏贪腐、昏庸,眼看着百姓穷苦而毫不怜悯同情,而老百姓认为官吏坏透,不值得去怪罪,所以就没有去怪罪他们。神灵有智慧,有仁慈怜悯之心,为什么要效法昏庸官吏行为而不想拯救百姓并使他们活下去?百姓虽然愚昧无知,不知谄媚于神灵,但是春、秋社吋用祭祀来报答神的赏赐,如果在丰收之年,从來没有敢怠慢过。假如老百姓得不到所应得的粮食,那么对于神也不利呀。这样,神为什么不看清楚呢?老白姓的牛:命掌握在神的手中,神不像官吏行在位置上,不久就有人代替而不连续做下去。该说的话不说出來,老百姓则有罪过;知道了百姓的苦情而不怜\n悯同情,难道可以与之结交吗,请神灵还是决断吧!方孝孺,明代大臣、著名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明建文年间,担任建文帝老师,主持京试,推行新政。“靖难Z役”时,拒绝为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刚玄不屈,孤忠赴难,被株十族(其学生弟子为第十族)。孝儒乃一介书生,手无束鸡之力,曲对专制君主屠刀却能视死如归,具举至今令多数读书人钦佩不已。历代祈用文颇多,祈晴文却不多见。该文表而祈求上天体恤百姓而阻止淫雨暴风,实质上在字里行间,表露出对官府对待百姓亳不怜悯而横征眾敛的斥责。所谓指桑骂槐、含沙射彫,甚至俚语“打板壁摇屋柱”Z含义在该文中便得到了充分体现。该文最为突出的还是其行文章法、文言句法。通篇贯穿官吏强取豪夺与旬刀淫雨暴风形成互衬并列,吏贪肆昏冥与神聪明仁闵形成反衬对比,古汉语中的使动旬、被动句、假设句、反问句、定语后査、状语后置以及实词、虚词的活用等,都能在其文中找到,该文堪称现代中学生学古文之精品范例。12.赞刘谐1.①讥笑②这③改变2.①偷来三四句孔子的语录;②那人生气地改变了脸色并站起來;③然而怎么知道他说得这么深刻啊!3.①门生②白白地③只胡④空的4.羲皇以上的圣人整天生活在黑暗中。译文:有一位道学先生,脚穿宽大而高底的木屐,身上的服饰长袖阔带,俨然以纲常为冠、以人伦为衣,从故纸堆里拣来了只言片语,乂窃取到了一些陈词滥调,便占以为是真正的孔子信徒了。这时他遇见刘谐。刘谐,是一位聪明I専学的才子,见了他微笑说:“这是因为你不懂得我的兄长孔子啊。”那位道学先牛顿时住气地变了脸色,站起來说:“上天如果不降牛孔子,世界就会千秋万代如在黑夜Z中。你是什么人,敢直呼孔了的名字并与他称兄道弟?”刘谐说「'怪不得羲皇以前的圣人都是整天点着纸烛走路啊!”那人无言答对,但他乂怎能理解刘谐一番话的深刻道理呢?我李贽听说以后赞美道:“这句话,简明而恰当,概括性强而乂启人思考,可以冲散云雾的遮蔽而使天空晴朗。他的言论这样,他的人站也就可以知道了。因为这虽然是出于一时的玩笑话,然而其中的深刻道理却是千百年不可改变的。”13.郦原戒酒1.①聚集②了2.①背着书箱步行;②只怕因此荒废学业。3.②1.说明那在是能喝酒而H喜欢饮酒的人,不喝是强制口己。译文:邮原从前很能喝酒,H从出门游学之后,八九年里,酒不沾口,徙步背负着书箱,面对艰苦一直坚持下来(苦身持力:凭体力支撐着疲乏的身体),到了陈留向韩子助学习,到颖川便师从陈仲弓,在汝南则结交了范孟博,在涿郡则亲近卢子干。分别的吋候,师长刖友以为他不会饮酒,拿了米肉来为那原送行。那原说道:“我本是会饮酒的,但怕耽误了学习,就戒掉了。今天就要远别了,乂是饯行,可以喝上一•次。”于是和大家一起饮酒,喝了一天都没醉。14.皇甫谧年二十始勤学1.①限制②有人③就④送给⑤超过⑥专心⑦泪⑧生活⑨工作、职业1.①心目中没有接受教育(的念头);②没什么可以用来安慰我的;③你为什么I•分的愚笨啊!④受益的是你自己,跟我有什么关系!⑤亲自种川。2.③4.①小孩要有良好的环境;②对孩子不能不讲信用。译文:甫谧年龄到了二十岁,不爱好读书学习,到处游荡,不守规矩,有人认为他憨痴不懂事。曾经弄到瓜果,他总是进献给过继的母亲任氏。任氏说:“《孝敬》上说:'只给父母牛、羊、猪的奉养,尚且是不孝。'你今年二十多了,眼不看一点教化人的书,心思尚未进入正道,你没冇什么能让我感到宽慰的啊。”说到这里,任氏就叹息着又说:“唉,从前孟子的母亲三次搬迁居处而成就了孟了的大仁,曾了的父亲兑现对小孩杀猪的诺言来教育他,难道是我屈家没冇选择好邻居,对你的教育冇所疏漏,为什么你竟这样愚饨不开窍呢!你修养自身,勤奋学习,是你自身的收获,与我冇什么关系呢?”说着说着就对着皇甫谧涕泣起来。皇甫谧于是被感动而振作起来,跟着同村人席坦读书接受教育,勤勉努力从不懈怠。皇甫谧屈家贫寒,他亲自在田间播种与收获,带着经帖而种出,于是博览通晓各种典籍以及诸子百家Z言。为人沈静,极少额外的欲望,这才产生了高尚脱俗的思、想,以写书作为自己的要务,自号玄晏先生。写冇《礼乐》、《圣真》Z类论著。15.匡衡淆壁借光1.①当地②感到奇怪③借、助1.①匡衡便给他做雇工而不求报酬;②当吋的人就是如此敬畏匡衡;③匡衡便去跟他论理并追问。3.临走吋的狼狈相。译文:匡衡字稚圭,匡衡勤奋好学,但家屮没启蜡烛照明。邻家启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縉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來读。同乡有个人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屮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乂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匡衡能够讲解《诗经》,人们为他编写了一首歌谣说:“没有人会讲解《诗经》,请匡鼎来。匡鼎\n來讲授《诗经》,能解除人们的疑问和忧愁。”“鼎”是匡衡的小名。人们竞是如此敬佩他,听他讲解诗经的人都开颜欢笑。张上有个人讲解《诗经》,匡衡前去听讲。同这个人讨论《诗经》的疑难问题,这个人辩论不过他,对他十分佩服,急忙羞愧地倒穿着鞋跑了。匡衡追上去说:“先生请留步,我和你继续讨论刚才的问题。”那个人说:“我讲不出什么來了。”不顾匡衡而去。12.青文胜为民请命1.①做官②靠近③准备④同情⑤县⑥祭2.①(A)②(B)3•①每年遭遇水灾;②死者接连不断;③便在登闻鼓下上吊口杀;④用公田一百亩來养家糊口。4.统治阶级横征眾敛,不顾百姓死活。译文:青文胜,字质夫,是夔州人。官职是龙阳典史。龙阳靠近洞庭湖,每年都遭遇水灾,拖欠赋税达数十万,死在路上的人很多。文胜慨然到宫门外奏报皐帝,为民请命。接连几次,都没有答复。文胜叹息道:我有何面冃回去见父老乡亲啊!再次写好奏疏,击背闻鼓以求晋见。后來在鼓下自尽而亡,皐上听说了大吃一惊,怜悯他为市姓杀身成仁,下昭宽贷龙阳的赋税二万四千余石,永为定额。乡民为文胜建祠堂祭祀他。文胜的妻了因为贫困不能返乡,乡里决定以公田百亩奉养她。万历14年,皇帝下昭给冇关部门,要他们为文腔做春秋祭奠,并赐谥号“惠烈”以命名其祠堂。13.金农与苍头1.①就②雕刻③只是④因为⑤刻2.(苍头)所构思的砚台式样很高雅。译文:金农的仆人都多才多艺•其中冇一个仆人就善于雕刻砚台,他所构思的砚台式样很髙雅。金农侮次得到好的砚石,就让那个仆人作成砚台。只是那个仆人要不是喝数斗酒,就不肯下手做砚台。即使勉强他,他也-定做不好。金农不喜欢喝酒,然而以为这个仆人的缘故,常常去打酒.砚做成后,金农就在砚的背而刻字,这个砚台看起來古气盎然,那个仆人-边大杯喝酒一般观赏这个砚台。14.康徳涵救李梦阳1.①接近②使……摆脱③转达2.①康徳涵不跟他交往;②我屈服于一个刘瑾,而能使好刖友活命,天下与后世的人大概会谅解(同意)我的!译文:康海与太监刘瑾同乡,刘瑾因为康海的文章名气很大,想与他拉关系。可是康海不理他。刘瑾把李梦阳关在牢里,一定要把李置于死地。李的门客说:“我想除非康德涵,没冇哪个可以救李梦阳的。”李梦阳说:“死,我倒安心,何必去连累康德涵,况且康徳涵也一定不会向刘理屈服的。”门客一定要李梦阳给康德涵捎两句话:“德涵救我,也只冇德涵才能救我。”康海得到信高兴的说:“我向一个刘瑾丿用服,却救活我的好友,后人会理解我的。”即刻上马到刘珈家门(说情)。第二天就把李梦阳赦出來了。31.陈章侯蔑视显贵者1.①依靠②讨取③即使④已经⑤给2.①喜欢跟酒打交道;②周济他们的穷怵I牛活;③一个品质恶劣的显贵的人。3.字画。译文:陈章侯性格怪僻,喜欢游玩喝酒。别人送给他的金钱随手便花光了。尤其喜欢为贫穷不得志的人作画,以周济他们的贫困。依靠他阳生活的贫寒士人,一•共有儿十以至儿百家Z多。如果豪绅贵族等有势力的人向他要画,即使送他千金他也是不会提笔的。有一个人品卑劣的显达者,引诱他进入船内,正在让他鉴赏宋元人的笔墨。船开了以后,就拿出画绢强迫他作画。章侯摘掉帽子,脱掉衣服,人骂不止。那个显达者不听从他的。于是章侯白己从船上跳落入水。显达者非常生气,于是甩袖而去了。后来托了别人代为求画,章侯最终还是没有用一下笔墨。32.李西涯与程篁墩1.①正当②恰巧③对了④武士的头盔⑤箸名2.李西涯做了宰相而管理国家大事。3.美丽的花纹4.丝缕;引申为管理政事。译文:阁老李西涯、学士程篁墩,都是成化年间闻名京城的神童。他们上朝面见皇上的吋候,止好直隶省上贞的螃妣到了,英宗就岀了上联考考他们二位:“螃蟹浑身甲胄”,程篁墩对道:“凤凰遍体文章”。李西涯对道:“蜘蛛满腹经纶”。后来李西涯官至承相掌管天下人事,程篁墩则终身作学丄,以文章天下闻名。偶然的一个对联,就能看出他们的终身事业。33.杨万里忧国1.①好②拿权③托④忿恨⑤心里不快⑥立刻⑦立刻⑧国家⑨字2.①想搜罗四面八方的知名人丄來辅助他;②都是韩※胄掌权的日了;③专权无视皇上。译文:杨万里为人刚正而固执。宋孝宗当初爱惜他的才干,向周必人打听杨万里的悄况,周必人没有说杨万里的好处,因此他没冇被起用。韩促胄专权Z后,想耍网罗山方的知名人士做他的羽翼,有一次修筑了南园。嘱咐杨万里为南园写-•篇记,答应让杨万里做高官。杨力里曰:“官可以不做,记是不能写的。”倔胄山峰生气,改叫他人去写。杨万里在家闲居十五年,都是韩促胄专权的日子。韩促胃口益专权了,杨万里心中忧愤,怏怏不乐,终于病倒了。家人知他是忧新国事情,凡是和时政冇关的事情都不告诉他。有一天宗族里有个年轻人族子忽然从外血回來了,说起韩优胃用兵的事情。杨万里失声痛苦,急忙叫拿来纸写道:“韩优胄奸臣,擅自专权,目无无皇上,人动干戈,残害人民,图谋危害国家,我这么人岁数了,没有办法报效国家,只有愤愤不平!”又写下了十四个字告别妻子儿女,写罢就去世了。\n32.专力则精,杂学则粗1.①流行、盛行②词学③感到震惊2.①他追求多种才能,看到人家有一项专长就也想兼而有Z;②戴东原把风喈的话告诉我(见,我)。3.②1.专力则精,杂学则粗。译文:浙江中部做词之风很兴盛,我年轻的时候经常效仿。一天,嘉定王风喈对休宁戴东原说:“我以前非常嫉妒姚鼐,现在不再嫉妒了。”戴东原问:“为什么?”王风喈说:“他的喜好很多,希望自己每样都存很深的造诣,看见别人的某方面的长处就希望白己也可以做到。然而专心做一件事情比较容易成功,涉猎太多就会比较粗糙,难以专精。所以我不再嫉妒他。”戴东原如实地告诉了我,我感到了深深的震撼,从此不在其他方而投入很多精力,专心致志的写词。33.余文圻意外遂愿1.①幼时失父亲②客居③甜④美味⑤商人、买卖⑥藏⑦油⑧到⑨满2.①正在因为行期被阻而闷闷不乐;②书架上的书全读完并化为腹中经纶。译文:余文圻,浙江人,少年的时候就没有了父亲,和母亲寄居在京江这个地方。他是一个极其孝敬母亲的人。但是家里太穷了供不起他读书(廿旨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读书的学费),于是他就放弃读书转而开始在苏州和扬州之间做起牛•意。虽然他的志向是读万卷书,但是却没有钱來买书,只能靠借书來读。人们说他有一次到湖州做牛•意的时候(置贷的意思翻译不是很确定)暂住在一个村子的旅店里面。恰巧春季发大水,村子被洪水包围,为了安全起见他移到主人的楼上暂住,刚开始还在为洪水阻碍了他的行程郁郁寡欢,突然看到楼上一侧冇四架山都是经史了集一类的15,非常高兴,于是夜以继口的读廿,唯恐怕时间不够读不完这些书,到最后竟然连读了儿个刀的时间把做生意的时候都忘记了。洪水快要退去的时候,他乂生病了(什么病不是很确定)只好在这里地方继续养病,住了儿个刀Z后书架的帖已经全部被他读完了!34.黄鲁直敬重苏轼1.①同“悬”,挂②门生,即学生③罢了2.①每天早晨起来,穿好衣服戴正帽子点上香,很尊敬地打躬作揖;②怎么敢搞错师牛的次序呢?3.②译文:黄鲁直晚年把苏东坡的画像挂在家中,每天早晨起来,穿好衣服戴正帽子点上香,很供敬地作揖施礼.有人认为苏黄二人的声望具实不相上下,黄鲁直惊慌地离开屎位说:“庭坚对于东坡而言,不过是学生罢了,我怎么敢搞错师纶的次序呢?”现在江西诸君子称“苏黄”齐名,并非黄鲁直的本意.37•苏轼私识范仲淹1.①京城②山东地方③私下、内心④死⑤已经⑥泪⑦大概⑧同“乂”2.①小孩了何必知道它呢?②那老先生认为苏轼的言论与众不同,所以把全部情况告诉了他;③当时虽然未能全部弄清。3.②译文:庆历三年,苏轼止是十二三岁的年龄,到乡里的私塾学习。有个来自京城的学者拿鲁人石守道的《庆历圣徳诗》给私塾里的先生看。苏轼在旁边偷看,以便学习其中的诗词,苏轼问先牛其中赞颂的那十一个人都是谁•先生说:“你为什么要知道他们?”苏轼回答说:“他们是天上的神仙?那么我不敢知道。若也是凡人,那为什么不能知道。”先牛对他的话感到很惊奇,就把那些人都告诉他了。并说:“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这四个人都是人中豪杰!”有牛之年一定要认识他们。嘉佑二年,苏轼中了进丄,到了京城。正赶上范仲淹逝世,入葬以后,立上了墓碑。苏轼读完碑铭。痛哭流涕,说:“我听说他的为人已经有5年了,可是却见不了他一湎,难道是命中注定的吗?”38.金农为盐商解窘1.①作客②依次③编造④贴切⑤风景2.①互相争着邀请(金农)前往;②众人人为金农知识广備;③第二大指导一千两银子赠送给金农。3.①江南;②因为“夕阳返照”。译文:钱塘人金农先牛•做客扬州。很多盐商仰慕他的名气,争相设宴招待他。一天,有个盐商在平山堂设宴,金农先生坐在首位。席间,用古人的诗句“飞红”来行洒令。按顺序轮到―位盐商,苦苦想也没有答案,众位宾客商量惩罚他。盐商于是说得到了“柳絮飞来片片红”。满朋的人部很惊讶,笑话盐商自己编造的。先生却说:“这是元朝人歌咏平山堂的诗歌,引用很贴切。”人家请问这首诗的全篇,先生诵读“X四桥④边卄四风,凭栏犹忆旧江东。夕阳返照桃花渡⑤,柳絮0来片片红。”大家因为金农先牛的博学恰切,才各H感叹佩服。其实是先牛随口说岀这首诗,替这位商人解围而已,盐商很高兴,过了一天用很多钱财馈赠人写先生。39.张明善讥张士德1.①吉利②结束2.①抢夺百姓土地,用来扩大(自己的)园林;②大肆挥崔设宴及娱乐;③让歌女弹唱;④最终也不敢(对张明善)怎么样。3.双关;冻杀万民都地你。译文:张士城占据苏州,他的弟弟张士德,抢夺百姓土地,用来扩大(口己的)园林;人肆挥霍设宴及娱乐,席间没有张明善就不高兴。一天,人雪纷飞,张士德设盛大宴会,让女子奏乐,邀请明善歌咏人雪。明善提笔写下“漫天坠下,满地扑飞,白白的占了许多田地。冻死天下百姓的是你,难道是国家祥和吉利。”写完后,士徳很惭愧,最终也不敢(对张明善)怎么样。40.蔡邕听琴\n1.①命名②屏风后③暗暗地④退⑤惊动的样了⑥微笑的样了2.①等到(他)去时对■方已喝得酒酣耳热了;②蔡邕一向为乡里人所推崇;③蔡邕一一把全部情况告诉对方;④这难道是杀心显露在琴声屮吗?3.蔡邕精通音律,善于辨识琴声。译文:吴地有个焚烧桐木做饭的人,蔡邕听到桐木在火中爆裂的声音,知道这是一段很好的木头,就请人用这个木头做了一张琴,果然弹岀了美妙的音乐,可是木头尾部烧焦了,所以当时把这个琴就叫做“焦尾琴”。起初,蔡邕在陈留时,他的邻居用洒食招待蔡邕,等到蔡邕去时邻家酒喝得正高兴,有一个客人在屏风示弹琴,蔡邕到门口偷偷地听,大惊道:“啊!用音乐来请我却有杀心,是什么原因呢?”就溜回去了。仆人告诉主人说:“蔡君刚才來了,到门口却离开了。”因为蔡邕向来是被同乡所效法的人,主人急忙亲自追上去并且追问他逃离的原因,蔡邕详细把悄况告知了他,大家没有不吃惊的。弹琴的人说:“我刚才弹琴时,看见螳螂正爬向一只鸣蝉,蝉儿将要离开却没有飞起,螳螂随着他一进一退。我内心很紧张,只担心螳螂抓不到它啊。这难道就是产牛•杀心并且在琴声中流露出來的原因吗?”蔡邕笑着说:“从这件事情上足可以看出你是一个当之无愧的琴师啊!”38.苏东坡北归1.①跟随②拱手③写2.①在乡村旅店屮稍作休息;②做官的人是谁?③我听说有人千方市计伤害你;④我是老天爷保佑好人。3.贬官到南方去的人几个活着回来的。译文:苏东坡被调回,到了庾岭这个地方,在一个野外的小店休息一下。有个老者出來,问东坡的随从:“这个人大概是谁啊?”回答:“是尚书苏东坡啊。”老者说:“难道就是苏子瞻吗?”回答说“是啊。”于是就上前给东坡拜会说:我听说有人想尽办法来害您,今天您得以调回,是上天保佑好人啊。东坡听了含笑而谢。并且在小店的墙壁上写了一首诗:鹤骨緡髯心已灰,青松夹道手亲栽。问翁大庾岭头住,曾见南迁几个回?39.郑玄对应劭1.①同“邀”②集合③争着④依附2.①于是请(郑玄)登上人堂并上座;②不认为他是知识渊博的人;③都出于问题Z外(意为知识渊博);④没有人不感叹佩服。3.嘲笑应助连儒家的基本规矩都不懂。译文:当时大将军袁绍统兵冀州,派使者邀请郑玄,人宴宾客,郑玄最示才到,便请到上座。郑玄身高八尺,能喝一斛酒,眉目清秀,仪容温和高大。袁绍的客人中有许多豪爽俊杰Z士,并且很有口才。他们见郑玄是个儒生,不认为他是个学识渊博的人,竞相设置奇异的问题,百家交替提问。郑玄依次辩论答对,都出乎问者的意料之外,都是他们闻所未闻的,他们全都惊叹佩服。当时汝南应劭也归顺袁绍,H我夸赞说:“从前的太山太守应中远,做您的学生怎麽样?”郑玄笑着说:“仲尼之门考察徳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回、赐等人不白称官职。”应劭脸上带有惭愧之色40.冯梦龙补《西楼记》1.①正②断③赠送④肓接⑤带领⑥荒唐⑦本來⑧预料到、断定2.①袁棍玉既迷惑又失望,不知所以然地走了;②主人点燃蜡烛在书房里等待你(相,伤〈)。我3.卖关子,等待袁愠主送礼金。译文:袁規玉的《西楼记》刚完成,就去冯梦龙那请求指正。冯梦龙看完Z后就放在书桌的前面却不评价。袁協玉因为迷惑不解而辞别了。那时冯家刚刚断粮了,家人告诉他断粮了。冯梦龙说:“没事,袁先生今天晚上会馈赠我许多钱财的。”于是告诉看门的人:“不要关门,袁相公肯定会在一更后送我银子。來了可以直接把他带到我的书房來。”家里人都以为他在说笑话。袁棍玉到家,在家徘徊到了夜里,突然叫人学灯拿着钱去冯家。到了Z后,却发现门依然开着。问(看门人)为什么,说:“我家主人点着蜡烛在书房等着你呢!”大吃一惊,快步进了书房。冯梦龙说:“我认为你肯定会来的。(你写的东西)词和Illi都很好,不过还差一段,现在我已经帮你加了。”是《错梦》这一折。袁棍玉惊叹佩服地不得了。那个时候〈西楼记〉大受欢迎,《错梦》一者尤其脍炙人口。41.李贺作诗1.①天②布袋③总是2.①能苦心吟哦觅句然后迅速写下来;②像别人那样苦思冥想牵强附会,以及按一定格式写作。3.呕心沥血。译文:李贺长得纤瘦,两个眉毛相连,手指细长,能苦心吟哦觅句然后迅速写下來。每天早晨出门,骑着瘦小的马,跟着一个小男仆,背着古锦囊,一有好的作品,写好放到锦囊里。李贺没冇先想好题H再去做诗的,像别人那样苦思冥想牵强附会,以及按一定格式写作。经常让小奚奴跟着自己,起着大驴背一个烂布袋,一写成作站就把它放在布袋里。到了傍晚回家,母亲让丫鬟看他的布袋,见他写的诗很多,就生气地说:“这孩子啊,要呕岀心了才罢休啊.”点上灯,吃了饭,长吉从婢女那里取出书,研墨拿纸补成完整的诗,投入其他囊屮。42.随何难汉高祖1.①带领②离开③凭(此)④正在⑤考虑2.①治理犬卜-哪需要迂腐的儒生;②这是我随何的功劳胜过五万骑兵。3.用语言说服淮南郡守归降刘邦。译文:项籍死后,犬下安定,皇上设置了酒宴(评定功劳)。皇上贬低随何的功劳,说随何是个迂腐的读书人,治理天下怎么能用迂腐的读书人呢。随何跪下说:“您带兵攻打彭城的时候,楚王述没有离开齐地,您发动步兵五万人,骑兵五T人,能够攻下淮南吗?”皇上说:“不能。”随何说:“您派我和二十个人出使淮南,我们到了以后,实现了您的愿望,因此我的功劳比五万步兵五千骑兵还大。但是您说我是迂腐的读弔人,治理天下怎么能用这种人,是为什么呢?”皇上说:“我正想评定你的功劳。”于是任命随何为护军中尉("\n护军中尉”,秦称护军都尉,汉初改为护军中尉,后仍称护军都尉。属大司马,职掌监护军队,调节各将领的关系。)。46•文人相轻1.①号称②学生③惊讶④问⑤背诵⑥尝试2.①这是个村夫了,怎能做你的老师?②想不到读儒家经典著作的人也是这样。译文:长兴人臧寿恭眉卿、乌程人严对均铁桥(眉卿、铁桥应该是他们的号或者字Z类的)两人,籍贯都是湖州,两人都口称精通儒学经典、很有学问,但对对方都很不友善。太守杨觇,是臧先牛的高徒,也曾跟从严先生游学。有一次,太守从长兴回来,他的船停靠在城外,旁边的船上有个人拿着酒独自品尝,仔细一看,是严先牛。(太守)问他从哪里來,(严先生)把实话告诉他,(太守听后)诧异地说:“这个村里的人,难道都是老师吗?”以后有一天,太守叩问臧先生“严先生这个人怎么样啊”臧先生回答:”粗略懂点《三字经》吧”《三字经》,童了刚入私塾考试吋要解释翻译的,文人们(常用它)彼此轻视,想不到很有学识的博士也这样。47.杨维桢执教1.①才、刚②重(礼)③供给④买⑤安顿2.①准备了重礼邀请他;②一一地说明郑明德不肯前往(为师)的经过③能够听众我三件事便可以。3.之;欲为[之]求师。译文:蒋氏,是姑苏城的大户。有一个儿子刚八岁,想给他找一位老师,仰慕郑徳明先生,备了礼物去请他,先生不愿意去。蒋氏是一个不想放弃的人,于是又送厚礼给铁崖的杨维帧先生,仔细的说郑先生不同意的事。当时杨先生住在吴淞,放情山水,每天带着宾客和妓女,以作诗喝酒为乐,和蒋氏说:“能顺从我三件事就行,钱就不用计数了。一是不能拘泥于每天的课上,二是资助我的游玩费,三是给我一处别墅送给我的家人。”蒋氏高兴的答应了他。杨先生竟在蒋家留了三年,后來他的儿了也在当时出了名。48.永某氏之鼠1.①养②从此③完整④都⑤咬⑥迁移⑦借⑧关上门⑨偏远⑩停、消失O长久2.①仓库厨房,全凭老鼠横行而不过;②白天竟成群结队地跟人一同行走;③这是在阴暗处活动的坏东西;④雇了僮仆张起网捕捉老鼠。译文:永州有个人,畏惧犯日忌,禁忌迷信非常多。他认为占己出生的那年是个子年,子年属鼠,老鼠就是子年的神,因此非常爱护老鼠,家里不许养猫养狗,禁止仆人扑打老鼠;家里的仓库、厨房,都任凭老鼠随便进出吃喝,他一点也不过问。这么一來,老鼠们就相互转告,别的地方的老鼠也都來到他家里,大吃大喝也没冇任何灾祸。这个人家里没有一样完整的东西,衣柜里没有一件完好的衣服;凡是吃的喝的东西,都是老鼠吃剩下的。大白天,老鼠常常和人在一起活动,到了夜晚,啃东西,咬东西,打打闹闹,发出的声音T奇百怪,闹得人睡不成觉,他始终不感到讨厌。过了儿年,这个人搬到别的州去了。以后搬进来另外一家人,但老鼠依旧闹得还像过去一样凶。新搬来的人说:〃这群见不得人的东西,偷窃打闹如此厉害,究竞是怎么弄到这个程度的呢?〃便借来了五六只猫,关闭上大门,撤除砖瓦用水浇灌老鼠洞,雇用仆人到处搜寻追捕,杀死的老鼠堆得跟山丘一样,老鼠的尸体被扔在偏僻的地方,臭味好几个刀后才散去。唉!这些老鼠以为那种吃饱喝足而乂无灾无祸的日子可以一辈子这样呢!49.王积薪闻棋1.①匹配②京城、国都③己经2.①美好的夜晚难以打发;②第二天(按婆媳下棋的过程)恢复局势。3.唐朝吋下围棋极普遍,水平极高。译文:王积薪下棋的功夫很高超,自以为天下没有敌手。有一次他到京师去,路上借个小旅馆过夜。熄灯以后,听见旅馆老板老婆婆隔了墙壁叫她的媳妇,说:“今夜气候温和,没有什么消懒时光,和我下一局棋怎样?”媳妇冋答说:“好。”老婆婆说:“我在第儿道下一子。”媳妇说「'我在第几道下一子。”这样轮流说,各下了儿十子。老婆婆说:“你输了!”媳妇说:“是我输了。”王积薪把两人下棋的过程记在心里。第二天,他用棋盘把她们下的棋重走一遍,发现两人下棋用意Z妙,都是他远远比不上的。50.严君平不仕1.①做官②结束③店铺④备办⑤却⑥荒唐⑦这样2.①为什么让怵I乏的人接济富裕的人呢?②给我财物的人,是在损害我的精神;给我扬名的人,是在毁灭我的身体。3.③译文:严遵,字君平,是四川人。隐居不去做官,常在成都市给人算卦,每天可也获得百钱來维持H己的牛计;算卦结束,关了店铺放下帘子,做写书这件事。樹有一个叫罗冲的富人,问君平说:“你为什么不左做官?”君平说:“没什么用來可作白身发展的资本。”冲为君平准备好车字马匹衣服粮食,君平说「'我以此为累赘,并非感到不满足。我富余,而子贫乏,为什么让闲乏的人接济富裕的人呢?”冲说:“我有万两黄金,你没有一石,还说有余,不是荒谬吗?”君平说:“不是这样。我从前夜里住在你家,半夜还没休息,夜以继日的忙碌而不曾有过满足。现在我靠算卦为生,不下床而钱口至,还剩下百余个,尘土有儿寸厚,不知到干什么用,这不是我富裕你贫乏吗?”冲很惭愧。君平叹口:“给我财物的人,是在损害我的精神;给我扬名的人,是在毁灭我的身体。所以不做官。”51•海市蜃楼1.①惊讶②适逢③不多吋④排列⑤清楚的样了⑥有的⑦早先2.①早先不相信有这事;②忽隐忽现不固定;③钟楼鼓楼像冈的翅膀一样列在它的左右两边;④慢慢地消火。译文:我曾经读《汉书•天文志》,上面记看“海旁蜃气像楼台”,当初我不相信这事。庚寅春末,我在海滨躲避敌寇侵扰。一天吃午饭时,家中仆人跑来报告一件怪事,说:“海中忽然涌现儿座山,都是以前不曾有过\n的。乡里父老看了都认为太怪。”我也惊奇地岀去看。恰逢陈家主人派遣仆人邀请我。到了海边,我们相扶着登上聚远楼向东望去。只见浩渺大海中,高高嘉立的像奇峰,层层相连的像重替的山峰,紧挨着的也像高峻险要的山峰,忽隐忽现,不固定。过了一些时候,城郭台榭一下子变幻着出现,就像人口稠密、建筑宏伟的地区,像几十万户人家鱼鳞般紧靠着。当中有佛寺、道观,三座门高高在上,钟鼓之楼像两翅朋落在寺观左右,屋檐边的饰物很分明,就是充分发挥公输般的高度技巧,也不能超过它。又过了一会儿,有站着像人的,有散去像啓的,有的排列得像旌旗上的饰物,瓮盎之类的器皿,怪异繁多。快黄昏时,才慢慢地消失。先前所冇一切在哪里呢?大海还是原来那样!52.陈亢问于伯鱼1.①回答②回去示2.①没什么用來立身处事出有的;②听到这两件事;③又听说君子对儿子采取疏远的态度。3.①4.孔了。译文:陈亢问伯他:“你在老师那里听到过什么特别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呀。有一次他独白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我回去就学《诗》。乂有一天,他乂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礼》了吗?'我回答说:'没冇。'他说:'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足于社会。'我冋去就学《礼九我就听到过这两件事。”陈亢回去高兴地说:“我提一个问题,得到三方面的收获,听了关于《诗》的道理,听了关于《礼》的道理,又听了君子不偏爱口己儿子的道理。”53.郭務面劾权臣1.①同“秉”,掌管②放纵③官家住宅④认为⑤轻视⑥整⑦我⑧仲⑨皇帝的命令2.①朝廷内外多敢怒不敢言;②一会儿又在袖子里藏了草拟的奏章;③故意一•再装出拉袖子的样子。译文:康熙年间,山东的有名的大臣,在李之芳,董讷以后,事实上只有郭瑞卿最刚强正直。郭瑞卿名銹。明珠把持朝政的时候,行为专擅,无所顾忌,群臣都畏惧他。郭瑞卿性格刚强止直,曾经在明珠的寿辰ZH,把他的劣迹陈列在弹劾他的奏章中上交给皇上。随即乂把草稿放在了袖子里。郭瑞卿坐车到了明珠的府邸,走到门口把把名帖递上去。明珠知道他向来性情倔强,来拜访很不容易,整理了冠带去迎接。郭瑞卿进來之后,只是打拱作批并不下拜,坐下一会之示,故意多次做牵拉衣袖的动作。明珠高兴地问;〃御史大人近来兴致不浅,难道也有祝寿诗来赐教我么?〃郭〕秀说:“不是这样,不是这样。”从衣袖里拿出來一看,是弹劾他的奏章草稿。明珠拿过来还未读完,郭坯忽然拍案而起,说:“郭璘没有礼貌,弹劾老朋友,应该受罚。”拿起大的杯子狂饮儿杯,就赶快出去了。满座的宾客都十分吃惊。不久朝廷就F达了审判明珠的诏书。54.晏殊诚实1.①隐瞒②好地方③兄④告诉⑤关上⑥已经⑦只2.①(A)②(C)1.①有关官吏不知道什么原因(要授官给晏殊);②仅仅因为贫闲没什么钱财町以用來作备办的;③皇上更加赞扬他的诚实。4.①考试时“乞别命题”;②告诉皇上若冇钱也想游乐的。译文:晏殊少年时,张知白把他推荐给朝廷,召至殿下,正赶上皇帝亲自考试进士,就命晏殊做试卷。晏殊见到试题,就说“臣十天前已做过这样的题忖,冇草稿在,请另选试题。”皇帝非常喜欢他的质朴不隐。入朝办事后,当时天下无事,容许百官各择胜杲Z处宴饮,当时的朝用士大夫们各自饮宴欢会,以至于市楼酒馆,都大设帷帐提供宴饮游乐的方便。晏殊当时很穷,没钱出门游玩宴饮,就在家与兄弟们讲习诗书。一天皇宫中给太了选讲官,忽然皇帝御点晏殊上任。执政大臣不知为什么皇上选中晏殊,转天上朝复命,皇上说:“最近听说馆阁大臣们都媳游宴饮,一天到晩沉醉其中,只冇晏殊与兄弟闭门读15,这么谨慎忠厚的人,正可教习太了读书。”晏殊上任后,冇了面圣的机会,皇帝当面告知任命他的原因,晏殊语言质朴不拘,说“为臣我并非不喜欢宴游玩乐,只是家里贫穷没冇钱出去玩。臣如果冇钱,也会去宴饮,只是因为没钱出不了门。”皇上因此更欣赏他的诚实。55.郑板桥知潍县1.①救济②又③县④诉讼、告状⑤拜见⑥瞪大眼睛⑦述说⑧请求2.(A)3.①正逢连年欠收;②一时间豪强富贵人都怕郑板桥。4.因为“监生”拜见他,FI的是为豪富说情。译文:郑板桥,乾降年间担任山东潍县知县。正逢连年受灾歉收,郑板桥开展积极的抗灾救灾,招募远近受灾的饥民,修整受损房屋开凿河道,以饥民工作代替对他们的救赈,乂劝说城里的富裕人家,打开粮仓煮粥救济饥民,使饥民轮流得以饮食。対囤积居奇的粮商全部杏封,责令他们平价出售粮食,遇有诉讼的事件,则维护穷弱的利益而抑制富商。儒生(用钱捐的监生)以事求见,就立即坐在衙门大堂,召他们进來,卩争着愤怒的眼晴大骂着说:“驮着钱的骡子有怎么要说的?”或者命令衙役摘掉他们的冠帽,踩在脚下,或者敲打他们头部刺击他们而部,然后把他赶出去。一吋间豪绅富人都很害怕,而贫苦人民得以存活下去的很多。56.王恭从会稽还1.①您;对人亲热的称呼②拿③认为④回答⑤了解2.(A)王恭(B)王大(C)这件事3.②4.已经没有多余的坐席。5.①既无余席;②身边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生活条件不好。\n译文:王恭从会稽回來,王大去看他。王大看王恭坐着一张六尺长的竹席,就对他说:“你从东边冋来,一定富冇这种东西,能不能给我一领?”王恭没有回答。王大去后,王恭就把处著的这张席子给王大送去了。自己没冇竹席了,就坐在草热上。后來王人听说此事,就对王恭说:“我木来以为你那里多呢,所以才要的。”王恭回答:“您不了解我,我从来没有多余的东西。”52.韩云门娶盲女1.①配对②答应③坚决的样子④按⑤送⑥专一的品行2.①想毁掉婚约而计盲女终身留在家屮;②携带妻子一同前往;③夫妻亲密无间。3.②③4.③译文:项城有个韩云门,名叫垢,聘娶戚家的女儿。不久,戚家的女儿双目失切了。戚家认为韩云门年纪轻轻就能作文章,以后肯定会成大器,但是许配给他一个瞎女,瞎女是不适合作他配偶的。打算退婚来使得女儿终老在家里。韩云门的父母准备答应,但韩云门断然不肯,仍然按照礼数将(肓女)迎娶回家。戚家无奈,只好陪嫁了一个美丽的婢女。韩云门说:“人看到(美婢)就会动情。还不如不见,这样能成全家庭美满。”于是把婢女退了回去。后来韩云门在壬子年乡试时中举,(被派)去外地作了一个教谕的官。他带着妻了一同上任,夫妻亲密无间。河南人称赞韩云门品行纯厚。58・蔡邕被害1.①超出②花言巧语③毁谤④难道2.①所犯的罪极小,要杀他,恐怕要失去人心的吧!②王允大概要断子绝孙了!译文:太尉马日碑对王允说:“蔡邕(伯喈)是旷世奇才,对汉朝的史事典章了解很多,应当让•他完成史书,这将是一代大典。而几他所犯的罪是微不足道的,杀了他,岂不让我们失人心吗!”王允说:“从前(汉)武帝不杀司马迁,结果使得他所作的诽谤汉朝的《史记》流传后世。如今国运衰弱,边境的战火不断,不能让奸佞之臣在年幼的君主身边撰写史书,这既无益于皇帝的圣德,述会使我们这些人受到(蔡邕)的诽谤和讥讽。”马口礴退出后,对别人说:“王允不会有后代了!善人是国家的楷模,史著是国家的经典。毁灭楷模,废除经典,国家如何能够长久?”于是,蔡邕就死在狱中。59.观第五泄记1.①迅猛②因害怕而心跳厉害③水雾④突然⑤仿佛2.①快步走,度过石逢,瀑布出现了;②在山里走(所见到的)授好的景象;③所看到的己很奇异,因此思绪也变幻无穷。译文:从庙门往右拐,有一个石头铺的小路。走几步听到很响的打雷声,心里感到害怕。山上的和尚说:“这是瀑布的声音。”快步走去,迈过一块石头缝隙,就看见了瀑布。石头青绿,陡峭如刀削,达不到寸肤(长度单位)的宽度,三面石头就像外城-样耸立。瀑布在青壁间落下,震撼着山谷,就像肓着向下喷出雪花一样,突兀的岩山横拦瀑布,激起水花,就像彩虫[,拍到岸边水浪突然卷起來然后才落回水中,水的气势更加雄壮,是游山看到的最壮观的景色了。游人们或坐或靠着岩石向下望,拿自己的脸接住迸起的水沫,开始就像一丝凉线,空空的都像编织物的横线,到了飞南泻崖,还留恋不想回去。傍晚回來,游人们各自写诗赞叹。所看到的景色已经非常绮丽,冋想起来更加变幻,恍惚就像牛鬼蛇神等各种怪诞形彖,不知该怎么描述。这吋已经半夜,山鬼呼唤老虎的声音,就像在床边一样。人家相互仔细看着对方,胡子眉毛头发汗毛,全都树立起来了,就好像鬼一样。60.宴客摆阔1.①口袋②糟蹋2.①而且水、陆食品全摆出了;②难道不怕天地神灵的谴责吗?3.②译文:我小时看人家请客,只是果五色、肴五品罢了。现在平常的宴会,动不动就要十个佳肴,而且水陆食品都摆出了,或寻觅远方珍品来胜过別人。有一位士大夫请赵循斋,杀了30多头鹅,于是就被写在奏章中。近來有一上夫请袁泽门,听说有数百余道菜,鸽子斑鸠Z类的都有。曾经做过地方官,口袋里钱多虽不费吹灰Z力,但这是百姓的血汗。把它们拿过來这样的浪费,难道不怕天地來惩罚你吗!\n高中古文60段答案1、班昭续《汉书》1.①终②总是2.①汉和帝下令班昭到东观藏帖阁继续完成《汉书》(就,到;踵,继续);②像跟老师一样向她学习。2、蔡文姬求情1.①拜见②赤足③马棚④勇敢的十卒2.①表露的思想极悲哀,听的人都因此改变了脸色;②确实同情你(相,你):③救助将要被处死的人。3.被动词。3、炳烛而学1.①迟、晚②怎么敢③好2.①哪有做臣了的跟国君开玩笑的呢?②点燃蜡烛明行走跟在黑暗屮摸索而行哪个好呢?3.下面—•段话。4.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总比不学习好。4、薛奎识范镇1.①使②更加③退让④到、前往⑤超过2.①薛奎在蜀地做郡太守;②等到薛奎冋京城,便带着他一同走;③必然凭文学出名。5、芮们献马贾祸1.①同“率”②抛弃③满足④最终⑤赶走2.①以[Z献于王;②使[人]求焉。3.①你没什么用来应付他们;②这会招致灾难的;③就在周厉王前诬陷他;④你明知周厉工贪财却开了口,这是芮们的过错。6、及Z而后知1.①哪②翻阅2.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嵩山3.①走了之后才知道艰难;②通晓各种佳肴的菜谱,还不如厨师的尝一口。1.实践第一。7、管仲破厚葬1.①没有什么用……②回答③作为、行动2.①齐桓公为这事而担忧;②用什么办法禁止?③不是为了名誉就是为了有利可图。1.①句首语气词,无义;②那些4.非名之则利之也。8、董叔攀附权贵1.①往示的某一天②抓起来2.①范氏是富贵人家,何不放弃(这门亲事)!②你为什么不替我(这门亲事)!③(你)想要的都得到了,乂为什么要我替你求情呢?9、王昭君出汉宫1.①価②只是③中途2.想要召哪个宫女,就翻看容貌图召唤她。3•容貌平常;画工4.报出。10、商於了驾豕1.①小牛②责备③错④回答⑤近于⑥回头⑦大概2.①好不容易套上了,可又挣脱了,整天不能耕一块地;②我同情你才告诉你;③你为什么不把责备我的话去责备那些统治百姓的人呢?3.抨击统治者不用贤人。11、魏收改武学文1.①等到②停,此指懈怠2.①很能写文章;②想通过练习武艺求得功名;③经过好多年,板床因此磨损了很多;④凭文章华丽而著名。3.①12、中屠敦Z鼎1.①平民②指代汉鼎③模仿④打地洞⑤大体和同⑥只是⑦哪个⑧依次⑨停⑩闭口2•①那权贵把它当成珍宝,在招待宾客宴饮时欣赏它;②那开头极像这鼎;③我召集经历这事Z后知道权势竟町以改变是非(颠倒是非):④读书人评价文章也是这样。3.抨击社会上有权势就可颠倒黑口的现象。13、强弱Z辩1.①旬首发语词,无义②推崇③金属④极2.难道说的只是胆小柔弱的人吗?3.强与弱是相对的。14、诸葛壳传略1.①年轻时②超岀③特殊的才能④交⑤已⑥任命2.①当吋人认为他为众不同;②人数少而口没一块地盘;③孙权早就敬佩刘备。3.赤壁15、千轴不如一书1.①年轻时②共③选拔2.只用袖子装了一篇文章献给主考官。3.质与量的问题。16、答苏迈书1・①苦恼②谦词,私下③好学求问(指学习态度)2.求学问;3.骑马;他车4.人工到底何\n时能自由自在,并有充分的闲散时间呢?5.《论语》:孔子。17、蒲松龄Z妻L①快乐②同“无”①只2.①你不必再这样干了;②蒞松龄认为妻子的话是对的;③(追求功名的)思想往往表现在语言中(见,同“现”);④冇时用未來冇好兆头讨好她。3.①看到②回顾18、杭世俊喜博1.①有时②赌博③兴致止浓④拱手⑤已经⑥推辞⑦同“返”2.①坐轿子前去拜访杭世俊;②正要到宅子去拜访先主;③我的家很小,不能容纳你跟随的人3.①19、答李几仲书1.①徳高望重的人②对的2.求学好问与钻研磨炼3.人器晚成4.那些自眾自弃与懒悄(的人)o5.④20、黄庭坚论帖法1.①章程②停③差②符合2.①事前从未在胸中有个计划;②幼安弟(你)认为我的话対吗?3.字写得好。21、李泰伯改字1.①做郡太守②水浩大的样了③停④改换⑤大⑥问⑦点头。2.①写成后,把它给李伯看;②必定将会在世上留下名声;③几乎要跪下拜谢。3.多次。1.①1“风”是平声字,不感局促;②“风”就是流行、传播及“风范”Z意。22、龚遂为渤海太守1.①同时②同“擒”③推荐④符合⑤周济、休谅⑥同“悦”⑦打发(他们)回去⑧撤去⑨能⑩亲自11小牛12督促2.①你想用什么办法平息那里的盗贼,而满足我的心意?②如今想要我战胜他们呢,还是安抚他们?③发信告诫卜-属各县;④龚遂便打开粮仓将粮食借给贫穷的百姓。3.指工商业。23、里社祈晴文1.①被②希望③将④过分⑤希望⑥如果⑦无⑧体谀1.①将用它來使家庭富裕;②神为什么不马上向天帝报告而阻止它?③百姓认为他们(昏庸)不值得怪罪,所以不去怪罪他们。④神耳聪口明而口仁慈,为什么要效法昏庸官吏的行为而不想拯救百姓并使他们活下去?⑤不像官吏暂在位置上,不久就有人代替他而不连续做卜•去。24.赞刘谐1.①讥笑②这③改变1.①偷来三四句孔子的语录;②那人生气地改变了脸色并站起来;③然而怎么知道他说得这么深刻啊!2.①门生②白白地③只胡④空的3.羲皇以上的圣人整天生活在黑暗中。25.邮原戒酒1.①聚集②了2.①背着书箱步行;②只怕因此荒废学业。3.②4.说明那在是能喝酒而且喜欢饮酒的人,不喝是强制自己。26.皇甫谧年二十始勤学1.①限制②有人③就④送给⑤超过⑥专心⑦泪⑧生活⑨工作、职业2.①心目屮没有接受教冇(的念头);②没什么可以用来安慰我的;③你为什么十分的愚笨啊!④受益的是你自己,跟我有什么关系!⑤亲自种III。3.③1.①小孩要冇良好的环境;②对孩了不能不讲信用。27•匡衡凿壁借光1.①当地②感到奇怪③借、助2.①匡衡便给他做雇工而不求报酬;②当时的人就是如此敬畏匡衡;③匡衡便去跟他论理并追问。3•临走时的狼狈相。24.青文胜为民请命1・①做官②靠近③准备④同情⑤县⑥祭2.①(A)②(B)3.①每年遭遇水灾;②死者接连不断;③便在登闻鼓F上吊自杀;④用公田一百苗来养家糊口。1.统治阶级横征暴敛,不顾百姓死活。25.金农与苍头1.①就②雕刻③只是④因为⑤刻2.(苍头)所构思的砚台式样很高雅。26.康德涵救李梦阳1.①接近②使……摆脱③转达2.①康徳涵不跟他交往;②我屈服于一个刘瑾,而能使好朋友活命,犬下与后世的人人概会谅解(同意)我的!31•陈章侯蔑视显贵者1.①依靠②讨取③即使④已经⑤给2.①喜欢跟酒打交道;②周济他们的穷困生活;③一个品质恶劣的显贵的人。2.字画。32.李西涯与程簞墩1.①正当②恰巧③对子④武±的头盔⑤著名1.李西涯做了宰相而管理国家人事。2.美丽的花纹4.丝缕;引申为管理政事。33.杨万里忧国1.①好②掌权③托④忿恨⑤心里不快⑥立刻⑦立刻⑧国家⑨字2.①想搜罗四面八方的知名人士来辅助他;②都是韩※胄学权的日子;③专权无视皇上。34.专力则精,杂学则粗1.①流行、盛行②词学③感到震惊2.①他追求多种才能,看到人家有一项专长就也想兼而冇②戴东原把风喈的话告诉我(见,我)。3.②4.专力则精,杂学则粗。35.余文圻意外遂愿1.①幼时失父亲②客居③甜④美味⑤商人、买卖⑥藏⑦油⑧到⑨满2.①正在因为行期被阻而闷闷不乐;②书架上的书全读完并化为腹中经纶。36.黄鲁直敬重苏轼1.①同“悬”,挂②门生,即学生③罢了2.①每天早忌起來,穿好衣服戴正帽子点上香,很尊敬地打躬作揖;②怎么敢搞错师生的次序呢?3.②37•苏轼私识范仲淹1.①京城②山东地方③私下、内心④死⑤已经⑥泪⑦大概⑧同“又”2.①小孩子何必知道它呢?②那老先生认为苏轼的言论与众不同,所以把全部情况告诉了他;③当时虽然未能全部弄清。1.②38.金农为盐商解窘1.①作客②依次③编造④贴切⑤风景2.①互相争着邀请(金农)前往;②众人人为金农知识广博;③第二天指导一千两银了赠送给金农。3.①江南;②因为“夕阳返照”。39.张明善讥张士徳1.①吉利②结束2.①抢夺百姓土地,用來扩大(自己的)园林;②人肆挥霍设宴及娱乐;③让歌女弹唱;④最终也不敢(对张明善)怎么样。3.双关;冻杀万民都地你。40.蔡邕听琴1.①命名②屏风后③\n暗暗地④退⑤惊动的样子⑥微笑的样子2.①等到(他)去吋对方已喝得酒酣耳热了;②蔡邕一向为乡里人所推崇;③蔡邕一一把全部情况告诉对方;④这难道是杀心显露在琴声中吗?3.蔡邕精通音律,善于辨识琴声。38.苏东坡北归1.①跟随②拱手③写2.①在乡村旅店中稍作休息;②做官的人是谁?③我听说有人千方百计伤害你;④我是老天爷保佑好人。3.贬官到南方去的人几个活着回来的。39.郑玄对应劭1.①同“邀”②集合③争着④依附2.①于是请(郑玄)登上大堂并上座;②不认为他是知识渊博的人;③都出于问题Z外(意为知识渊博八④没有人不感叹佩服。3.嘲笑应助连儒家的基本规矩都不懂。40.冯梦龙补《西楼记》1.①正②断③赠送④直接⑤带领⑥荒唐⑦本來⑧预料到、断定1.①袁棍玉既迷惑又火望,不知所以然地走了;②主人点燃蜡烛在书房里等待你(相,你)。我3.卖关子,等待袁愠主送礼金。41.李贺作诗1.①天②布袋③总是1.①能苦心吟哦觅句然后迅速写下来;②像别人那样苦思冥想牵强附会,以及按一定格式写作。3•呕心沥血。42.随何难汉高祖1.①带领②离开③凭(此)④正在⑤考虑2.①治理天下哪需要迂腐的儒生;②这是我随何的功劳胜过五万骑兵。3.用语言说服淮南郡守归降刘邦。43.文人相轻1.①号称②学生③惊讶④问⑤背诵⑥尝试2.①这是个村夫子,怎能做你的老师?②想不到读倫家经典著作的人也是这样。44.杨维桢执教1.①才、刚②重(礼)③供给④买⑤安顿2.①准备了重礼邀请他;②一一地说明郑明德不肯前往(为师)的经过③能够听众我三件事便可以。3.之;欲为[之]求师。45.永某氏之鼠1.①养②从此③完整④都⑤咬⑥迁移⑦借⑧关上门⑨偏远⑩停、消失11长久2.①仓库厨房,全凭老鼠横行而不过;②白天竞成群结队地跟人一同行走;③这是在阴暗处活动的坏东西;④屣了僮仆张起网捕捉老鼠。46.王积薪闻棋1.①匹配②京城、国都③己经2.①美好的夜晚难以打发;②第二天(按婆媳下棋的过程)恢复局势。3.唐朝时下围棋极普遍,水平极高。47.严君平不仕1.①做官②结束③店铺④备办⑤却⑥荒唐⑦这样1.①为什么让困乏的人接济富裕的人呢?②给我财物的人,是在损害我的精神;给我扬名的人,是在毁灭我的身体。3.③48.海市蜃楼1.①惊讶②适逢③不多时④排列⑤清楚的样子⑥有的⑦早先2.①早先不相信有这事;②忽隐忽现不固定;③钟楼鼓楼像鸟的翅膀一样列在它的左右两边;④慢慢地消失。49.陈亢问于伯鱼1.①回答②回去后2.①没什么用来立身处事岀有的;②听到这两件事;③乂听说君子对儿子釆取疏远的态度。3.①1.孔子。50.郭※面劾权臣1.①同“秉”,掌管②放纵③官家住宅④认为⑤轻视⑥整⑦我⑧仲⑨皇帝的命令1.①朝廷内外多敢怒不敢言;②一会儿乂在袖子里藏了草拟的奏章;③故意一再装出拉袖子的样子。54•晏殊诚实1.①隐瞒②好地方③兄④告诉⑤关上⑥已经⑦只2.①(A)②(C)3.①有关官吏不知道什么原因(要授官给晏殊);②仅仅因为贫困没什么钱财可以用来作备办的;③皇上更加赞扬他的诚实。1.①考试时“乞别命题”;②告诉皇上若有钱也想游乐的。55.郑板桥知潍县1.①救济②乂③县④诉讼、告状⑤拜见⑥瞪人眼睛⑦述说⑧请求2.(A)3.①正逢连年欠收;②一时间豪强富贵人都怕郑板桥。4.因为“监生”拜见他,目的是为豪富说情。56.王恭从会稍还1.①您;对人亲热的称呼②拿③认为④冋答⑤了解2.(A)王恭(B)王大(C)这件事3.②4.已经没有多余的坐席。5.①既无余席;②身边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生活条件不好。57.韩云门娶肓女1.①配对②答应③坚决的样子④按⑤送⑥专一的品行2.①想毁掉婚约而让盲女终身留在家中;②携带妻了一同前往;③夫妻亲密无间。3.②③4.③58.蔡邕被害1.①超出②花言巧语③毁谤④难道2.①所犯的罪极小,要杀他,恐怕要失去人心的吧!②王允人概要断了绝孙了!59.观第五泄记1.①迅猛②因害怕而心跳厉害③水雾④突然⑤仿佛1.①快步走,度过石逢,瀑布出现T;②在山里走(所见到的)最好的最象;③所看到的已很奇异,因此思绪也变幻无穷。60.宴客摆阔1.①口袋②糟蹋1.①而且水、陆食品全摆HIT;②难道不怕天地神灵的谴责吗?3.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