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2.53 KB
  • 2022-08-18 发布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材料2014.11.01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实用标准文案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文档大全实用标准文案郑博文档大全实用标准文案判断句主要形式:一、用“者”或“也”句式表判断。①用“……者,……也”表判断。②句末用“者也”表判断。③前单用“者”或后单用“也”表判断。二、用“此(是)……”句式表判断。三、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四、用“即”“乃”“则”“皆”“耳”等副词表判断。五、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Eg:载舟覆舟,所宜深慎。(选自《谏太宗十思疏》)臣本布衣。(选自《出师表》)六、用“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七、用“逗号(,)”表判断:Eg: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选自《烛之武退秦师》)一、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选自《师说》)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选自《劝学(节选)》)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5、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选自《鸿门宴》)6、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选自《鸿门宴》)7、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选自《鸿门宴》)8、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选自《鸿门宴》)9、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选自《五人墓碑记》)10、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1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12、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13、亚父者,范增也。(选自《鸿门宴》)14、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选自《鸿门宴》)15、南冥者,天池也。(选自《逍遥游(节选)》)16、《齐谐》者,志怪者也。(选自《逍遥游(节选)》)17、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选自《史记(选读)高祖本纪》)——句式特点:……者,……也二、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2、莲,花之君子者也。(选自《爱莲说》)3、夫战,勇气也。(选自《曹刿论战》)4、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5、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选自《寡人之于国也》)6、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选自《师说》)7、邻之厚,君之薄也。(选自《烛之武退秦师》)8、死生,昼夜事也。(选自《指南录后序》)9、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选自《五人墓碑记》)10、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选自《五人墓碑记》)文档大全\n实用标准文案11、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选自《五人墓碑记》)12、君知其难也。(选自《烛之武退秦师》)13、是寡人之过也。(选自《寡人之于国也》)14、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选自《谏太宗十思疏》)15、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选自《五人墓碑记》)16、我之谓也。(选自《秋水》)17、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选自《师说》)18、是岁,元和四年也。(选自《始得西山宴游记》)19、斯用兵之效也。(选自《六国论》)20、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选自《阿房宫赋》)2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选自《阿房宫赋》)22、沛公之参乘(cānshèng)樊哙者也。(选自《鸿门宴》)23、夫秋,刑官也。(选自《秋声赋》)24、报养刘之日短也。(选自《陈情表》)25、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选自《项脊轩志》)26、妪,先大母婢也。(选自《项脊轩志》)27、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选自《项脊轩志》)28、信可乐也。(选自《兰亭集序》)29、去以六月息者也。(选自《逍遥游(节选)》)30、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选自《逍遥游(节选)》)31、流俗之所轻也。(选自《报任安书(节选)》)32、用之所趋异也。(选自《报任安书(节选)》)33、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选自《报任安书(节选)》)34、积威约之渐也。(选自《报任安书(节选)》)35、定计于鲜也。(选自《报任安书(节选)》)36、积威约之势也。(选自《报任安书(节选)》)37、且西伯,伯也。(选自《报任安书(节选)》)38、李斯,相也,具于五刑。(选自《报任安书(节选)》)39、淮阴,王也。(选自《报任安书(节选)》)40、魏其,大将也。(选自《报任安书(节选)》)41、勇怯,势也;强弱,形也。(选自《报任安书(节选)》)42、殆为此也。(选自《报任安书(节选)》)43、而文采不表于后也。(选自《报任安书(节选)》)44、本定天下,诸将及籍也。(选自《史记(选读)高祖本纪》)45、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选自《史记(选读)高祖本纪》)——句式特点:……,……者也;……,……也;……者,……三、1、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选自《鸿门宴》)2、此先汉所以兴隆也。(选自《出师表》)3、此亡秦之续耳。(选自《鸿门宴》)4、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5、是寡人之过也。(选自《寡人之于国也》)6、是亦走也。(选自《寡人之于国也》)   7、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选自《寡人之于国也》)8、是社稷之臣也。(选自《季氏将伐颛臾》)9、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选自《季氏将伐颛臾》)10、此秋声也。(选自《秋声赋》)1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选自《出师表》)12、此小年也。(选自《逍遥游(节选)》)13、此小大之辩也。(选自《文档大全\n实用标准文案逍遥游(节选)》)10、此亦飞之至也。(选自《逍遥游(节选)》)11、吕公曰:“此非儿女子所知也。(选自《报任安书(节选)》)12、此所以失天下也。(选自《史记(选读)高祖本纪》)13、此其所以为我擒也。(选自《史记(选读)高祖本纪》)——句式特点:此……;是……译为“这(是)……”四、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选自《鸿门宴》)2、已后典籍皆为板本。(选自《活板》)3、不知木兰是女郎。(选自《木兰诗》)4、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选自《水调歌头》)5、众谓予一行为wei可以纾祸。(选自《指南录后序》)6、今至大为攻国。(选自《非攻》)7、人为动物,惟物之灵。[译为:“是”](选自《秋声赋》)8、吾视沛公(是)大人长者。(选自《史记(选读)高祖本纪》)——句式特点:用动词“为”“是”表判断。五、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选自《岳阳楼记》)2、夫六国与秦皆诸侯。(选自《六国论》)3、且相如素贱人。(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4、此亡秦之续耳。(选自《鸿门宴》)5、嬴乃夷门抱关者也。(出自《信陵君窃符救赵》)6、梁父即楚将项燕。(出自《史记·项羽本纪》)7、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选自《史记(选读)高祖本纪》)8、乃曰:“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约!(选自《史记(选读)高祖本纪》)——句式特点:通过副词“乃”“即”“则”“皆”“耳”等表判断。译时将判断语意与副词语意一并译出。六、1、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选自《寡人之于国也》)2、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选自《六国论》)3、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选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此非曹孟德之诗乎?(选自《赤壁赋》)5、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士所堪。(选自《指南录后序》)6、以乱易整,不武。(选自《烛之武退秦师》)7、众人则非之。(选自《非攻》)——句式特点:用“非”“不”等词语表示否定性判断。被动句主要形式:一、用介词“于”表被动。二、用“见”“见……于……”表被动。三、用“为”“为……所……”表被动。四、用介词“被”表被动。五、动词本身表被动。1、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替”,被罢黜】(选自《离骚》)2、珍宝尽有之。(选自《鸿门宴》)3、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选自《指南录后序》)一、1、不拘于时,学于余。(选自《师说》)2、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选自《赤壁赋》)文档大全\n实用标准文案4、不能容于远近。(选自《五人墓碑记》)5、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6、激于义而死焉者也。(选自《五人墓碑记》)7、圣人不凝滞于物。(选自《渔父》)8、而刘夙婴(于)疾病。(选自《陈情表》)——句式特点:用介词“于”表被动。二、1、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2、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3、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选自《秋水》)4、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选自《渔夫》)5、事多见从采纳。(王羲之)[东床快婿、爱鹅]——句式特点:用“见”“见……于……”表被动。三、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选自《陈涉世家》)2、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选自《过秦论》)3、其印为予群从所得。(选自《活板》)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选自《六国论》)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选自《鸿门宴》)6、吾属今为之虏矣。(选自《鸿门宴》)7、为巡船所物色。(选自《指南录后序》)8、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选自《指南录后序》)9、公之逮所由使也。(选自《五人墓碑记》)10、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选自《六国论》)11、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流俗之所轻也。(选自《报任安书(节选)》)12、重为乡党所笑。(选自《报任安书(节选)》)13、后为其父误去之。(王羲之)[东床快婿、爱鹅]14、其书为世所重。(王羲之)[东床快婿、爱鹅]15、欧狗为其党缚致于军。(彻里)16、此其所以为我擒也。(选自《史记(选读)高祖本纪》)17、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没有被)(选自《史记(选读)高祖本纪》)——句式特点:用“为”“为……所……”表被动。四、1、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并序)》)2、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选自《孔雀东南飞》)3、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选自《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三月丁卯之望。(选自《五人墓碑记》)5、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选自《五人墓碑记》)6、黄花岗上一抔(pou)土,犹被湮没于荒烟蔓草间。(选自《黄花岗烈士事略》序)——句式特点:用介词“被”表被动,与今相同。五、1、洎牧以谗诛。(选自《六国论》)2、戍卒叫,函谷举。(选自《阿房宫赋》)3、王之蔽甚矣。(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4、予羁縻不得还。(选自《指南录后序》)4、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选自《谏太宗十思疏》)5、皆我有也。(“我有”即“为我所有”)(选自《始得西山宴游记》)6、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文档大全\n实用标准文案(选自《陈情表》)7、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选自《项脊轩志》)8、屈原既放,游于江潭。(选自《渔夫》)9、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选自《渔夫》)10、拘于羑(you)里。(选自《报任安书(节选)》)11、囚于请室。(选自《报任安书(节选)》)12、盖文王拘而演《周易》。(选自《报任安书(节选)》)13、屈原放逐。(选自《报任安书(节选)》)14、孙子膑(被挖去膝盖骨的酷刑)脚。(选自《报任安书(节选)》)15、不韦迁(被贬)蜀。(选自《报任安书(节选)》)16、韩非囚秦。(选自《报任安书(节选)》)17、终不可用(被任用)。(选自《报任安书(节选)》)18、与偕攻开封,开封未拔(没有被攻下)。(选自《史记(选读)高祖本纪》)19、父老苦(被苦)秦苛法久矣。(选自《史记(选读)高祖本纪》)20、所降(被攻取下)下者因以予之。(选自《史记(选读)高祖本纪》)——句式特点:无语言标志,动词从意念上表被动。省略句主要形式:文言文中成分省略的现象非常普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一、省略主语;二、省略谓语;三、省略宾语;(1)省略动词宾语;(2)省略介词宾语。四、省略介词。(“于”“以”)。1、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于其)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选自《鸿门宴》)一、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选自《捕蛇者说》)2、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选自《鸿门宴》)3、(梁惠王)曰:“不可,(五十步)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曰:“王如知此,(王)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选自《寡人之于国也》)4、(烛之武)许之。(选自《烛之武退秦师》)5、(晋)许君焦、瑕。(选自《烛之武退秦师》)6、(皇上)鸣琴垂拱。(选自《谏太宗十思疏》)7、(船浆)击空明兮溯流光。(选自《赤壁赋》)8、(???)因坐法华(于)西亭。(选自《始得西山宴游记》)9、(民众)终苟免而不怀仁。(选自《谏太宗十思疏》)10、(渔夫)遂去,不复与言。(选自《渔父》)——句式特点:省略主语。1、承前省;2、蒙后省;3、对话省。二、1、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选自《曹刿论战》)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选自《论语》四则)3、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步)三四里。(选自《触龙说赵太后》)4、蟹(有)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选自《劝学(节选)》)——句式特点:省略谓语。三、1、(1)尉剑挺,广起,夺(剑)而杀之。(选自《陈涉世家》)(2)屠惧,投(之)以骨。(选自《狼》)(3)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文档大全\n实用标准文案(选自《鸿门宴》)(4)将(之)以有为也。(选自《指南录后序》)(5)传(之)以(之)示美人。(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6)拔剑撞(之)而破之。(选自《鸿门宴》)(7)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8)故为之,文以志(之)。(选自《始得西山宴游记》)(10)骐骥一跃,不能(跃)十步。(选自《劝学(节选)》)(11)举(之)以予人。(选自《六国论》)(12)谁得而族灭(秦国)也?(选自《阿房宫赋》)(13)吾羞(之),不忍为之下。(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2、(1)竖子不足与(之)谋!(选自《鸿门宴》)(2)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选自《桃花源记》)(3)相如闻,不肯与(之)会。(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4)亦以(之)明死生之大。(选自《五人墓碑记》)(5)敢以(之)烦执事。(选自《烛之武退秦师》)(6)谁为(之)哀者。(选自《五人墓碑记》)(7)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选自《烛之武退秦师》)(8)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之)为度。(选自《谏太宗十思疏》)(9)谁为(之)哀者。(选自《五人墓碑记》)(10)为(之)一击缻。(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11)赵王以(之)为贤大夫。(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12)欲呼张良与(之)俱去。(选自《鸿门宴》)(13)从而誉之,谓之(为)义。(选自《非攻》)(14)于是秦王不怿,为(之)一击缶。(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15)扶苏以数谏故,上使(之)外将兵。(选自《陈涉世家》)(16)輮以(之)为轮。(选自《劝学(节选)》)(17)臣窃以(之)为其人勇士。(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18)欲以(之)击柱。(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19)为(之)击沛公军。(选自《鸿门宴》)(20)待圣人之出而(大阉)投缳道路。(选自《五人墓碑记》)(21)五十者可以(之)衣帛矣。(选自《寡人之于国也》)(22)可以(之)无饥矣。(选自《寡人之于国也》)(23)遂去,不复与(之)言。(选自《渔父》)(24)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选自《兰亭集序》)——句式特点:省略宾语。1、省略动词宾语;2、省略介词宾语。四、1、沛公军(于)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选自《鸿门宴》)2、大王见臣(于)列观,礼节甚倨。(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3、避哨(于)竹林中。(选自《指南录后序》)4、行(于)城子河,出入乱尸中。(选自《指南录后序》)5、断头置(于)城上,颜色不少变。(选自《五人墓碑记》)6、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选自《烛之武退秦师》)7、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于)境上。(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8、项王则受璧,置之(于)坐上。(选自《鸿门宴》)9、欲王(于)关中。(选自《鸿门宴》)10、其不义又甚(于)入人园圃,窃桃李(者)。(选自《非攻》)11、因坐法华(于)西亭。(选自《始得西山宴游记》)12、长桥卧(于)波,未云何龙?(选自《阿房宫赋》)13、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选自《鸿门宴》)14、激昂(于)大义,蹈死不顾。(选自《五人墓碑记》)15、时予方以讨贼督师(于)文档大全\n实用标准文案桂林,环顾国内,贼氛方炽,杌陧之象,视清季有加;(选自《五人墓碑记》)16、而刘夙婴(于)疾病。(选自《陈情表》)17、且臣少仕(于)伪朝。(选自《陈情表》)18、行吟(于)泽畔,颜色憔悴。(选自《渔父》)19、翱翔(于)蓬蒿之间。(选自《逍遥游(节选)》)20、悟言(于)一室之内。(选自《兰亭集序》)21、放浪(于)形骸之外。(选自《兰亭集序》)22、其次不辱(于)理色,其次不辱(于)辞令。(选自《报任安书(节选)》)23、夫人不能早自裁(于)绳墨之外。(选自《报任安书(节选)》)24、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于)门。(选自《史记(选读)高祖本纪》)25、西与秦将杨熊战(于)白马,又战(于)曲遇东,大破之。(选自《史记(选读)高祖本纪》)26、沛公军先(于)诸侯至霸上。(选自《史记(选读)高祖本纪》)27、高祖置酒(于)洛阳南宫。(选自《史记(选读)高祖本纪》)28、随刘贾、齐梁诸侯皆大会(于)垓下。(选自《史记(选读)高祖本纪》)29、大王起(于)微细,诛暴逆,平定四海,有功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选自《史记(选读)高祖本纪》)30、封皇帝玺符节,降(于)轵道旁。(选自《史记(选读)高祖本纪》)31、入都(于)关中。(选自《史记(选读)高祖本纪》)32、置酒(于)未央前殿。(选自《史记(选读)高祖本纪》)33、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以)金千斤,邑万家。(选自《战国册.燕策三》)34、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以)鸡,果如成言。(选自《促织》)——句式特点:省略介词(主要是“于”“以”)。固定句式: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选自《劝学(节选)》)2、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无所:没有……的】(选自《始得西山宴游记》)3、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以……为:把……作为】(选自《六国论》)4、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然则”为关联词组合:既然;这样;那么。然:这样】(选自《六国论》)5、岂其取之易守之难乎?【岂……乎:难道……吗?】(选自《谏太宗十思疏》)6、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无所……无所:……没有被……没有被】(选自《鸿门宴》)7、沛公曰:“孰与君少长?【……孰与……:与……比,哪一个更……】(选自《鸿门宴》)8、何辞为?【何……为,表反问句式,可译为:“为……呢”。“为”是语气词】(选自《鸿门宴》)9、无乃尔是过与?【无乃……与:恐怕……吧】(选自《季氏将伐颛臾》)10、何以伐为?【何(以)……为:为什么……呢(表反问)】(选自《季氏将伐颛臾》)11、莫知计所出。【“所出”即所想出的;译为:采取……办法】(选自《指南录后序》)12、夜则以兵围所寓。【“所寓”即:所住;译为:住……的地方,住所】(选自《指南录后序》)13、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选自《陈情表》)文档大全\n实用标准文案14、既无伯叔,终鲜兄弟。【“既……又”】(选自《陈情表》)15、子非三闾大夫与?【“非……与”:不是……吗?】(选自《渔父》)16、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其……”:表选择,是……还是……】(选自《逍遥游(节选)》)17、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其……其……”:表选择,是……还是……】(选自《马说》)18、今少卿乃教之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liao)乎?【“无乃……乎”:恐怕……吧】(选自《报任安书(节选)》)19、乃以郦食其为广野君,郦商为将,将陈留兵,与偕攻开封,开封未拔。【以……为:把……作为】(选自《史记(选读)高祖本纪》)20、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孰与……:与……比,哪一个更……】(选自《史记(选读)高祖本纪》)21、21、且朕自沛公以诛暴逆,遂有天下,其以沛为朕汤沐邑,复其民,世世无有所与。【以……为:把……作为】(选自《史记(选读)高祖本纪》)倒装句: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定)主──[状]──谓──(定)──宾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这就是所谓倒装句(变式句)。文言倒装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宾语前置; 二、定语后置;三、状语后置;四、主谓倒置。宾语前置句:谓(动)──宾介词──宾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之”结构助词,宾语前置句](选自《师说》)2、何为其然也?[为何:为什么<疑问句>](选自《赤壁赋》)3、秦人不暇自哀[“哀自”,哀是谓语,自是宾语](选自《阿房宫赋》)4、不吾知其亦已兮。[“吾”作“知”的宾语成分](选自《离骚》)5、夫晋,何厌之有?[“有何厌”:有何满足](选自《烛之武退秦师》)6、以亏人自利也。[“利自”](选自《非攻》)7、何以知之?[“以何”](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8、君何以知燕王?[“以何”](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9、籍何以至此?[“以何”](选自《鸿门宴》)10、客何为者?[“以何”](选自《鸿门宴》)11、沛公安在?[“在安”,疑问代词做宾语](选自《鸿门宴》)12、何辞为?[何(以)……为:为什么……呢;“为”,句末语气词](选自《鸿门宴》)13、无乃尔是过与?[无乃……与:恐怕……吧;“是”,宾语前置的标志](选自《季氏将伐颛臾》)14、何以伐为?[何(以)……为:为什么……呢(表反问)](选自《季氏将伐颛臾》)15、未之有也?[“有之”](选自《寡人之于国也》)16、始有墓碣之(的)建修,十年始有事略之(取独)编纂。[“之”,宾语前置的标志](选自《黄花岗烈士事略》序)17、以为莫己若(如、及、比得上)者,我之(宾语前置的标志)谓也。(选自《秋水(节选)》)18、胡为乎来哉?[“为胡”,为什么来呢?](选自《秋声赋》)19、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夭阏之”](选自《逍遥游(节选)》)20、彼且奚适也?[“奚适”]文档大全\n实用标准文案(选自《逍遥游(节选)》)19、彼且恶乎待哉?[“恶乎待”](选自《逍遥游(节选)》)20、之二虫又何知?[“知何”](选自《逍遥游(节选)》)23、其自视也。[“视自”](选自《逍遥游(节选)》)24、奚以知其然也?[“以奚”](选自《逍遥游(节选)》)25、与蝼蚁何以异?[“以何”](选自《报任安书(节选)》)26、若望仆不相师。(选自《报任安书(节选)》)27、思垂空文以自见。(选自《报任安书(节选)》)28、曼辞以自饰。(选自《报任安书(节选)》)29、逆旅主人不之顾。(马周《文言训练》)30、人未之奇。(王羲之《文言训练》)31、当举群相赠耳。(王羲之《文言训练》)32、稍征关中兵以自益。(选自《史记(选读)高祖本纪》)33、不然,籍何以生此!(选自《史记(选读)高祖本纪》)34、是以兵大败。(选自《史记(选读)高祖本纪》)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取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四、介词宾语,有时也放在介词的前面。一、句子的特点:1、都是疑问句,2、疑问代词分别是“何”“安”“何”,它们分别作“操”“在”“为”的宾语。结论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疑问代词:何、谁、孰、胡、安、焉等。①大王来何操?──[操何](选自《鸿门宴》)②沛公安在?──[在安](选自《鸿门宴》)③客何为者?──[为何](选自《赤壁赋》)二、句子的特点:1、都是否定句,有否定词2、都由代词(“自”“之”“余”)充当宾语。Eg:自令放为?——[令自](选自《渔父》)其自视也。[“视自”](选自《逍遥游(节选)》)结论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否定词:不、未、莫、无、弗等①忌不自信。──[不信自](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未有之](选自《鸿门宴》)③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选自《石钟山记》苏轼)④弗之劾之——[劾之](选自《李密传》)三、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选自《师说》)②夫晋,何厌之有?──[有何厌](选自《烛之武退秦师》)③唯命是从──[唯从命](选自《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班固)④唯利是图──[唯图利](选自(清·颐琐《黄绣球》第五回))结论三:用“唯……是”或“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是”或“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四、①何以战?──[以何](选自《曹刿论战》)②微斯人,吾谁与归?──[与谁](选自《烛之武退秦师》)③项王项伯东向坐──[向东](选自《鸿门宴》)文档大全\n实用标准文案结论四:介宾结构,介词的宾语有时会置于介词前,形成介词的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句:(定语──中心词)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之”,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选自《劝学(节选)》)2、凌万顷之茫然。[茫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选自《赤壁赋》)3、客有吹洞箫者。[“者”,定语后置的标志](选自《赤壁赋》)4、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有异态者”是“山水”的定语,即“以为凡是州有异态之山水”](选自《始得西山宴游记》)5、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岌岌”、“陆离”分别作定语后置](选自《离骚》)6、求人可使报秦者。[“可使报秦之人”](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7、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能不易其志之缙绅”](选自《五人墓碑记》)8、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善传游侠”是“史迁”的定语;“之”,定语后置的标志](选自《黄花岗烈士事略》序)9、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xu)。[“者”,定语后置的标志](选自《黄花岗烈士事略》序)10、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者]。[“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者”是“三民主义、五权宪法”的定语;“者”,定语后置的标志](选自《黄花岗烈士事略》序)11、苟以天下之大。[“苟以大之天下”。“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选自《六国论》)12、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选自《兰亭集序》)13、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选自《兰亭集序》)14、诸将(过此)者多。(选自《史记(选读)高祖本纪》)15、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选自《史记(选读)高祖本纪》)16、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选自《史记(选读)高祖本纪》)一、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担之子孙](选自《愚公移山》)②求人可使报秦者——[可使报秦之人](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③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知其事之宾客](选自《荆轲刺秦王》)结论一:定语后置形式之一:中心词+后置定语+者二、①马之千里者——[千里之马](选自《马说》)②石之铿然有声者——[铿然有声之石](选自《石钟山记》)结论二:定语后置形式之二: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三、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高之庙堂、远之江湖](选自《岳阳楼记》)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之爪牙、强之筋骨](选自《劝学(节选)》)③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陆离之长铗、崔嵬之切云](选自《楚辞·九章·涉江》)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察察之身、汶汶之物](选自《渔父》)结论三:定语后置形式之三:中心词+之+后置定语四、①尝遗余核舟一——[一(只)核舟](选自《核舟记》)②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十二(头)牛](选自《崤之战》)③我有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一双白璧、一双玉斗](选自《鸿门宴》)结论四:定语后置形式之四:中心词+数量词状语后置:(状语──中心词)文档大全\n实用标准文案一、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于(从)蓝]取之、[于(比)蓝]青(选自《劝学(节选)》)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乎(对)己]参省(选自《劝学(节选)》)③申之以孝悌之义——[以(用)孝悌之义]申之(选自《寡人之于国也》)④私见张良,具告以事。——[以(把)事]具告(选自《鸿门宴》)二、文言文中的状语后置一般即指介词结构后置。文言文中的介词结构大都会置于谓语部分后面,其中尤以由“以”“于”构成的介词结构居多。①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于(在)河北]作战、[于(在)河南]作战(选自《鸿门宴》)②遂与秦王会渑池——[于(在)渑池]会见(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③得璧,传之美人。——[于(给)]美人(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④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于(给)]秦王(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有时候,后置的介词结构中的介词(主要是“以”“于”这两个介词)会省去,这种情况仍可视为介词结构后置。1、游于赤壁之下。(选自《赤壁赋》)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选自《赤壁赋》)3、赵尝五战于秦。[赵尝于秦五战](选自《六国论》)4、齐人勿附于秦。[齐人于秦勿附](选自《六国论》)5、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选自《离骚》)6、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选自《烛之武退秦师》)7、会于西河外渑池。[于西河外渑池会](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8、拜送书于庭。[于庭拜送书](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9、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选自《谏太宗十思疏》)10、具告以事。[以事具告](选自《鸿门宴》)11、长于臣。[于臣长](选自《鸿门宴》)12、得复见将军于此。[得于此复见将军](选自《鸿门宴》)13、显荣于身后。[于身后显荣](选自《五人墓碑记》)14、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季氏将于颛臾有事](选自《季氏将伐颛臾》)15、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虎兕于柙出,龟玉于椟毁](选自《季氏将伐颛臾》)16、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多也](选自《寡人之于国也》)17、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予。(选自《黄花岗烈士事略》序)18、尤倍重于三十年前。(选自《黄花岗烈士事略》序)19、其不获实行也如故。(选自《黄花岗烈士事略》序)20、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于水”作“取”的状语、“于蓝”作“寒”的状语;两者皆为介宾词组后置](选自《劝学(节选)》)2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乎”,表比较关系,介词,比;“乎吾”介宾词组作状语后置]。(选自《师说》)2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于”,介词,比;“乎吾”介宾词组作状语后置](选自《师说》)23、州司临门,急于星火。(选自《陈情表》)24、鸡栖于厅。(选自《项脊轩志》)25、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选自《项脊轩志》)26、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选自《项脊轩志》)27、家有老妪(yù),尝居于此。(选自《项脊轩志》)文档大全\n实用标准文案28、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选自《项脊轩志》)29、屈原既放,游于江潭(选自《渔父》)30、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选自《渔父》)31、覆杯水于坳堂之上。(选自《逍遥游(节选)》)32、当其欣于所遇。(选自《兰亭集序》)33、不能喻之于怀。(选自《兰亭集序》)34、亦将有感于斯文。(选自《兰亭集序》)35、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选自《报任安书(节选)》)36、幽于圜墙之中。(选自《报任安书(节选)》)37、王也,受械于陈。(选自《报任安书(节选)》)38、而文采不表于后也。(选自《报任安书(节选)》)39、乃用张良计,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选自《史记(选读)高祖本纪》)40、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选自《史记(选读)高祖本纪》)41、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选自《史记(选读)高祖本纪》)三、主谓倒装(主语──谓语):Eg:渺渺兮予怀——“予怀渺渺”(选自《赤壁赋》)①甚矣,汝之不惠!——汝之不惠甚矣!(选自《愚公移山》)②美哉,我少年中国!——我少年中国美哉!(选自《少年中国说》)③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也?(选自《魏公子列传》)④何哉,尔所谓达者?——尔所谓达者何哉?(选自《颜渊》——《论语》)主谓倒装(主语──谓语):即将谓语前置,大都是为了突出谓语部分,适应表达的需要。主谓倒置句以感叹句、疑问句居多。文档大全实用标准文案文档大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