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72 KB
- 2022-08-1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浅探摘要建国后一直沿用至今的文言文教学法成效甚微,改革势在必行。本论文沿用语言学语感理论,指出传统文言文教学法的弊端,提出语感培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并阐释语感培养的一般方法一一诵读的要领和步骤。关键词文言文教学语感诵读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OnHighSchoolAncientChineseTeachingStrategiesHUANGGuoyong(FujianXianyouGaiweiMiddleSchool,Putian,Fujian351252)AbstractAfterthefoundingofthecountry,classicalteachingmethodhasbeenusedwithlittlesuccesssofar,reformisimperative・Thispaperfollowsthelinguisticsenseoflanguagetheory,pointin£outtheshortcomingsofthetraditionalclassicalpedagogyproposedlanguageintheclassicalsenseoftheimportanceofcultureteaching,trainingandgeneralsenseoflanguageinterpretationmethods一readingtheessentialsandprocedures・KeywordsancientChineseteaching;senseoflanguage;reading\n文言是在古汉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极具历史渊源和文化深厚感的语言,虽然它和现在汉语有一定的距离,但它的很多基本词汇和语法,是构成现代汉语的大厦,现在汉语的大部分的基本词汇来源于文言。作为一种语文,文言记录了浩如烟海的中华文化典籍,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与当下中国日益重视传统文学和文化传承重要性相呼应的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随着亚洲四小龙的崛起,东南亚各国开始重新审视儒家文化,掀起了学习研究和推广中国文化的热潮,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已然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毋庸置疑,为了直接继承文化遗产,促进现代汉语的发展,我们必须重视文言文教学。但是当前的文言文教学成果却叫人不无担忧,很多高中学生,接触了几年的文言文,到头来阅读最浅显的文言文都吃力。新课程标准指出:文言文教学应使学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从中汲取民族智慧,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很明显的,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课程目标要求间有相当的差距。如何才能破解这个困局,首先我们得反思当前的文言文教学策略和模式。一般说来,当前普遍采用的是“介绍一分析一翻译一识记”的文言文教学模式,老师往往从介绍作者入手;继而介绍写作背景、时代环境;再接下来就是词语解释,句子翻译;最后再分析文章结构、主题思想。其结果是:一篇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文章,被教师架空分析肢解成枯燥\n空洞的字句翻译、篇章结构、中心思想等。其结果是学生被动厌学,昏昏欲睡,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走出传统文言文教学的困局,必须吸收现代语言学的研究成果。现代语言学研究成果表明:语感是一个人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语感具有诸多特征,其最显著的特征是直觉性。语感有强弱之分,一个语感比较强的人,往往一接触到语言文字,就能产生丰富的正确的多方位的直感:他们阅读时,不仅能敏锐快速地把握语言文字所表达的真实有效之信息,感悟语义,体会感情,领会意境,并且能捕捉到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著名的语言学家、语文教育专家吕叔湘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语感能力”。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同样地,要想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水平,就得培养学生的对文言这种语言的感觉,也就是文言语感。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稳定的文言语感呢?这就得剖析语感的形成机制。学术界认为:语感是长期反复有效的语言训练在人的意识和行为之间建立的一种条件反射式的关系模式,这种关系模式的建立是一个螺旋式循环反复的过程,过程中的要点就是操作和反复,由此才有可能建立一种条件反射式的关系模式一一语感知觉。而封建时代传统的文言教学模式正契合了语感的形成过程特征,是一种值得借鉴的可以\n直接应用于文言文教学的模式,这种模式就是诵读。单从字面分析,诵读的主体应是学生,似乎只是一种纯粹的学习方法,其实不然,诵读还是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不断操作和反复,建立稳定的有效的语感机制。诵读的核心是"熟读精思”。对于如何诵读,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在《朱子家训》里谈到:“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仍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多读,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熟读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漫浪:随意,漫不经心)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的诵读理论对诵读的要求、目标都做了鲜明的界定,加上其大学者的影响力,就确立了诵读在此后文言文教学的传统方法的地位。所以,要提高学生的文言语感,就必须切实有效地指导诵读一些经典的文言文名篇。相比于解放后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诵读教学法更注重学生主动参与,反复操练,建立语感。语文教师角色的重要性似乎下降了,其实不然,唯有具备相当水平文言素养和掌握现代语文教学理论的老师,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首先,挑选一定量的经典文言范文,这些范文应是文质兼美情境俱佳且能引人入胜,并尽量涵盖高中文言知识要\n点。高中生必背古诗文40篇是不二选择,这些文章涵盖了高中生应该掌握的大部分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一般用法以及句式特点,其次这些文章融汇社会、人文、自然科学等诸多知识的结晶,兼具德育、智育、美育功能。有利于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增强诵读的效果。其次,诵读指导。传统的童蒙教育,老师只教学生句读,这是充分发挥学生天赋的记忆力。这些方法,看似笨拙,实质被现代科学证实是相当有效的教学模式。对于高中生而言,已经具备相当水平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形式逻辑思维能力。充分挖掘并利用高中学生的思维潜力,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他们背诵,形成的语感更坚实稳定。如指导诵读《孔雀东南飞》一文,可让学生上网查询古代的一些婚姻制度,“七弃”、“五不娶”等,了解刘焦爱情悲剧的时代性,激发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学习效果自然就提升了。其三,归纳总结。现在语言学研究表明,任何一种语言都有相当数量的短语,短语句式固定,意思稳定,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归纳并熟练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短语,能扫清文言阅读障碍。如“不亦……乎”,这是一个表反问的短语,其意思是"不也是……吗”,学生背诵了《论文十则》,掌握了"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后,加以归纳识记,理解“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就不在话下了。文言固定短语很多,高中学生勤加识记,必大有裨益。\n文言文诵读教学法,更多的是一种教学理念,而并非是细致的文言教学方法。应用这种理念,不断探究改进文言教学方法,是今后文言教学改革的方向。参考文献[1][英]厄❷.语言教学教程:实践与理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08-01.[2]郑力乔•中国文言文教学的现代转型一一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学文言文教学的考察为依据.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01-01.[3]余妙霞,黎志新,主编.语文:文言文与实用文体.高中新课程教学策略与备课指南•龙门书局,2008-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