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00 KB
- 2022-08-1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浅谈新课改下的高中文言文教学 传统文言文教学形成一个特定的模式:老师逐字逐句串讲,学生们忙于记词义、记译文。教学目的是应对考试,追求现成的、确定的知识,以字词句意义的读解为终极目标。从教学的内容、方法到评价,构筑了一个独立的体系。这种“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教法使得文言文教学课堂枯燥沉闷。它既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又窒息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生气与活力。如何改变这种被动的教学局面,让学生学得有趣味、有收获?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探讨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显得极为必要。 一、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现状成因分析 现阶段的高中文言文教学存在着较大的问题,教学效果不甚理想。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于以下两方面: (一)学生因素 学生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否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成败。“学习文言文到底有什么用?”这样的疑问普遍存在于学生的思想之中。再加上时下快餐文化、时尚文化助长了莘莘学子的浮躁、张狂的功利心态,这些都抑制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主动性。 (二)教师因素 文言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到底是古代汉语的学习还是古代文化的传承,文言文教学是“文教”还是“言教”6\n?对此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使得文言文教学价值取向模糊不清。教师教学方法单一,一味强调记忆、背诵,学生死记硬背被动接受,教学过程模式化。再加上文言文教学评价主要依靠考试,侧重于终结性评价。这些造成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文言字词的讲解以及文言知识上面,无视学生的生命主体性,课堂不见启迪智慧的思想,感人肺腑的情感,留下的只是文章的形式和文字符号。 二、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面对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无尽尴尬,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扭转局面,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意识和兴趣,还文言文教学以应有的地位。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多管齐下,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益。 首先,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性和价值。众所周知,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其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是其他任何东西无法替代的。学习文言文既是文化传承的需要,又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学好文言文,不仅有着传统价值、现实意义,还可学以致用。学生只有明确了学习文言文的目的和意义,才会积极主动的学习文言文。 其次,语文教师应该明确高中文言文教学的价值取向。新课标明确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的目的是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笔者以为高中文言文教学要实现传承民族文化、观照生命未来的价值取向。在具体的教学中要妥善处理“文”“言”关系,要做到“文”“言”并重,既要重视教学必要的古汉语语言知识,也要重视理解文言文所蕴涵的文化,力戒见“言”不见“文”或见“文”不见“言”的做法。6\n 再次,改革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势在必行。在新的形势下,应当怎样进行文言文教学呢?下面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所做的一些尝试: (一)诵读感知文言美,增强情感体验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以说,今天,文言文教学若要真正地走出困境,也应借鉴传统的诵读教学法,从过去重视讲翻译、谈语法等转移到指导吟诵、美读上来。诵读的形式灵活多样,如:范读、齐读、个读、分段读、播放唱片录音后要求学生仿读等。老师首先要进行准确的范读,让学生在老师的诵读中感知文章的“气、味、声、色”。然后再训练学生读准语音,读准句读,字正腔圆,掌握文言文音调、语言、停顿、重音即抑扬顿挫的诵读技巧。当学生通过声音的轻重、停顿、语气的舒缓、抑扬,甚至情态、动作的外化,充分表现作品的内在含蕴以及艺术魅力时,已经加深了对文本的认识,而且在情感上产生强烈的震撼,与作家情感形成共鸣。 叶圣陶先生推崇美读,他认为:“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激昂处还他激昂,委婉处还他委婉’”,还说,倘“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了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是方法都有莫大的收获”。吟诵、美读的妙处就在于以声传情,情随声出,声情并茂,这样,既可以传递文句自身的情味,又可宣泄出学生自我体悟文句的感受。 (二)活动激活思维,还学生主角地位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参与掌握知识,乃是唤起学生特有的对知识兴趣的重要条件。”“大语文”6\n框架下学好文言文,让学生的阅读延伸到课外,在课内外结合的活动中,收获成功的喜悦。可以让学生搜集资料,可以让学生讲,可以让学生辩论。也可以指导学生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自导自演,使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展示自己的表演天赋,获得成功的快乐。 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是历代传诵的名篇,笔者考虑它篇幅短小,没有什么生僻字,不会让学生太难理解,不用学生花太多的力气,而且一节课的时间可以完成,就尝试让学生当小老师,按他们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备课上课。开始上课的气氛很好,台上的兴高采烈,台下的积极热情,可是,等到了“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时,同学们提出了疑问:“假”是什么意思?大块为何要理解为“大自然”?“文章”为何理解为“锦绣山河”?那两个“以”的用法是怎样的?小老师犯难了,学生为“而”“以”的用法争得面红耳赤,有的认为“以”在句中当表目的的连词,有的认为“以”当介词,解释为“用”……课在愉快、热烈的氛围中进行着。在“争吵”中学生学会了思考,掌握了这两个虚词的用法。平时老师说了无数次、强调了无数遍的内容,他们都难以掌握,却在“争吵”中弄明了。可见,教师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课本的主人,成为知识的掌舵者,学生才能有所收获。 而有些文言文内容比较长,学生学起来很吃力,对这样篇幅较长的文言文,如果故事情节比较强,对话又富个性特征,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表演,寓教于乐。表演集声、色、行、情于一体,具有立体感,形象具体,易引起联想、想象、激发人们认知的兴趣,从而提高效率。像《触龙说太后》、《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等文章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执教。6\n 笔者在上《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一课时就采用激发学生自编文言剧本、自演文言话剧的方法,从编、演话剧的角度,指导学生背诵原文、理清文章脉络、揣摩人物性格、赏析文章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语言,把教学任务融入到学生积极的编排演出之中,上了一节活泼高效的文言课,点燃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之火。 总之,教师可以灵活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文言文的主人,让学生在各种有兴趣的活动中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三)写作促进阅读,深化阅读感悟 著名作家余华说:“阅读是通过作品唤起你的想象力、感受和情感,在别人的作品里读到你自己。”文言文阅读同样可以鼓励学生融入文本,在历史中融入现实,结合自己的独特体验对文本进行再创造。这是一种既能保持学生旺盛的情感源泉又能强化情感体验和提高学生认识的颇具实效的方式。 1.改写 作品改写,源于原作又超脱于原作,建立在学生对原作有真切、深入的体验和感悟的基础上;又须凭借卓越的联想力、想象力,并能在其中张扬个性,表达自己对现实的深刻忧思。它更能够强化学生情感体验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2.写读后感 写读后感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相当重要。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认识。抓住作品的主旨或某一方面的感受,深入阐释,抒发己见,是阅读深化的体现。6\n 比如:学完《邹忌讽齐王纳谏》,可以评论本文的劝谏艺术,可以写读后感。学习了王勃《滕王阁序》之后,抓住“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可让学生写作《与王勃对话》,畅谈人生理想。学完《劝学》,许多同学选择从语言的角度进行鉴赏,其中有位同学写了一篇题为《一朵美丽的奇葩―――品〈劝学〉语言的妙处》的读后感,专门就文章中的比喻手法所传达的好处抒发自己的看法。诸如此类,读而有感,个性鲜明,颇具特色。 当然,读后感不一定要写成意思完整的文章,可以写片断感想,包括由文章内容产生的感想、由写作技巧产生的感想和由作者或背景产生的感想等。不必求全求多,哪怕只对某一部分有认识,也是使学生的能力真正意义上的提高了。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