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6.02 KB
  • 2022-08-18 发布

高中语文六册文言文整理

  • 5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种树郭橐驼传1.通假字  早缫而绪("而”通“尔”,你们)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孳”同“滋”,繁殖、滋生)  2.句式  1.判断句  以“……也”表示判断。  例:官理,非吾业也  2.倒装句   橐驼,不知始何名  苟有能反(于)是者  3省略句  传其事以(之)为官戒也  而卒以(之)祸  苟有能反(于)是者  然吾居(于)乡  (主语)鸣鼓而聚之  4宾语前置  故不我若也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吾又何能为哉  3.词类活用  1、名我固当 名,名词用作动词,称呼  2、驼业种树 业,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职业  3、且硕茂早实以蕃 实,名词用作动词,结果实  4、非有能硕茂之也 硕、茂,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高大茂盛  5、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早、蕃,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结实早而且多  6、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爪,名词用作动词,用抓、掐  7、鸣鼓而聚之 聚,动词的使动词法,使……聚集  4.一词多义:  虽  虽窥伺效慕。(即使)  虽曰爱之。(虽然)  故  其土欲故。(旧)  故不我若也。(所以)  实\n 种树郭橐驼传1.通假字  早缫而绪("而”通“尔”,你们)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孳”同“滋”,繁殖、滋生)  2.句式  1.判断句  以“……也”表示判断。  例:官理,非吾业也  2.倒装句   橐驼,不知始何名  苟有能反(于)是者  3省略句  传其事以(之)为官戒也  而卒以(之)祸  苟有能反(于)是者  然吾居(于)乡  (主语)鸣鼓而聚之  4宾语前置  故不我若也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吾又何能为哉  3.词类活用  1、名我固当 名,名词用作动词,称呼  2、驼业种树 业,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职业  3、且硕茂早实以蕃 实,名词用作动词,结果实  4、非有能硕茂之也 硕、茂,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高大茂盛  5、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早、蕃,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结实早而且多  6、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爪,名词用作动词,用抓、掐  7、鸣鼓而聚之 聚,动词的使动词法,使……聚集  4.一词多义:  虽  虽窥伺效慕。(即使)  虽曰爱之。(虽然)  故  其土欲故。(旧)  故不我若也。(所以)  实\n  早实以蕃。(结果实,名作动)  不抑耗其实而已。(果实)  其实害之。(实际)  若  其置也若弃。(像)  若不过焉则不及。(如果)  故不我若也。(如,及,比得上)  而  鸣鼓而聚之。 (表承接,一说表目的,可不译。)  字而幼孩。 (通“尔”,你们)  旦视而暮抚。 (表并列,又)  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表顺接,可译“于是”)  为  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从事)  吾又何能为哉(做)  5.古今异义的词  1、故乡人号之“驼” (古义:两个词,所以乡里的人;今义:指出生或长期居住在一起的人,家乡人。)  2、既然已 (古义:已经这样;今义:连词,表示先提示前提,而后加以推论。)  3、不抑耗其实而已 (古义:它的果实;今义:副词,承接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4、若不过焉则不及(古义:不是过多;今义:连词,表转折,只是)  5、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 (古义:我们小民;今义:指人格卑下的人。)   病梅馆记  1 古今异义的词语: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智力 古: 智:智慧 力:力量 今: 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  2一词多义:  ⑴病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使动用法: 使……成为病态。  而江浙之梅皆病 名作动,呈病态、成为病态。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形容词,病态的,做“梅”的定语。\n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 名作动,呈病态、成为病态。  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 名作动,呈病态、成为病态。  ⑵欹、疏、曲  梅之欹之疏之曲 “ 欹”、“疏”、“曲”三字都是 形容词,倾斜、稀疏、弯曲。  梅以曲为美”, “以欹为美”, “以疏为美”, “ 欹”、“疏”、“曲”三字都是形作 名,倾斜的枝干、稀疏的枝叶、弯曲的枝条。  为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作为)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做)  3常用虚词:  ⑴以  梅以曲为美,以欹为美,以疏为美, 把、拿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来  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 可以:能够  (另一说法是:以,按,“以”后省略“之”,代病态的审梅标准。)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把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来、用来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凭  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 把  以求重价 来、用来  以五年为期 用、拿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来、用来  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 来、用来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来、用来  ⑵之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 的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的  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 的  梅之欹之疏之曲 取独  (语法上失取独,翻译时仍可写“的”,如汪钰明《文言文三行编排本》就是这样。)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的  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 的  而江浙之梅皆病 的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的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取独  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它 代梅  纵之顺之 它 代梅\n  必复之全之 它 代梅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的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它 代梅  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 的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的  4、 特殊句式  ⑴判断句:  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非……也)  予本非文人画士 (……非……也)  江浙之梅皆病 (……皆……)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 (……皆……)  ⑵被动句:  甘受诟厉 (受:被)  ⑶省略句:  予购三百盆, (“盆”后省“病梅”)纵之顺之 (前面省主语“予”)  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前面省主语“予”)  (予)纵之顺之,(予)毁其盆,(予)悉埋(之)于地  ⑷介词结构后置:  悉埋于地 (悉于地埋,全在地里种植)  5、固定结构  梅以曲为美 (“以……为……”:把……当作……)  6、词类活用  ⑴使动用法: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夭:使……弯曲。病:使……成为病态。)  夭其稚枝 (夭:使……弯曲。)  纵之顺之 (纵:使……放纵地生长。) (顺:使……顺其自然地生长。)  必复之全之 (复:使……恢复、使……复原。) (全:使……健全。)  (2 )为动用法  既泣之三日 (为……哭泣)  乃誓疗之(为……治疗)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为……治疗)  (3)名词作状语:  心知其意 (心:在心上)  (4)名词作动词:  (1)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号,号召;绳,约束  (2)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祸,造成罪过  而江浙之梅皆病 (呈病态、成为病态)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 (呈病态、成为病态)\n  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 (呈病态、成为病态)  (5)形容词作动词: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明,公开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尽,竭尽、用尽  (6) 形容词作名词  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隐,隐衷  直  直则无姿(笔直的枝干)  斫直(笔直的枝干)  锄其直(笔直的枝干)  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直,挺直的枝干  密  密则无态(茂密的、繁密的枝叶)  删密(茂密的、繁密的枝叶)  删其密(茂密的、繁密的枝叶)  ③正  正则无景(端正的枝条)  锄正(端正的枝条)  斫其正(端正的枝条)  曲  以曲为美(弯曲的枝条)  欹  以欹为美(倾斜的枝干)  疏  以疏为美(稀疏的枝叶)《促织》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尚:宫中尚促织之戏(崇尚,爱好。)  2、居:居为奇货(积,储存。)  3、比:宰严限追比(追征)  4、啻:虽连城拱璧不啻也(止)  5、造:径造庐访成(到)  6、固、强:少年固强之(坚持,一定;迫使)  7、庠: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学校)  8、过:裘马过世家焉(超过)  9、贴:民日贴妇卖儿(抵押)  二、通假字\n  1、昂其直(通“值”,价值)  2、手裁举(通“才”,刚刚)  3、而翁归(通“尔”,你的)  4、翼日进宰(通“翌”,明天)  5、虫跃去尺有咫(通“又”,再)  6、此物故非西产 (通“固”,本来)  7、 如被冰雪 (同“披”,覆盖)  三、一词多义  1、责:①因责常供(动词,责令)  ②每责一头(动词,索取)  ③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动词,责罚)  ④以塞官责(名词,差使)  2、进:①以一头进(动词,进献)  ②径进以啄(动词,前进)  3、益:①死何裨益(名词,好处)  ②益奇之(副词,更加)  4、逼:①鸡健进,逐逼之(动词,逼近)  ②与村东大佛阁逼似(副词,极)  5、故:①此物故非西产(副词,本来)  ②故天子一跬步(连词,所以)  6、然:①然睹促织(连词,表转折,然而)  ②俨然类画(副词词尾,……的样子)  ③成然之(意动用法,以……为然,认为……是对的)  7、售:①久不售(动词,考取)  ②亦无售者(动词,买)  8、岁:①后岁余(名词,年)  ②岁征民间(名作状,每年)  四、词类活用  1、岁:岁征民间(名作状,每年)  2、才:试使斗而才(名作动,有才能)  3、笼: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名作状,用笼子)  4、倾:辄倾数家之产(使动用法,使……倾尽,用尽)  5、然:成然之(形容词意动,认为……是对的)  6、笼:大喜,笼归(名作动,用笼子装)  7、日:日与子弟角,无不胜(名作状,每天)  8、高: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形容词使动,使……高,抬高)  9、力:力叮不释(名作动,用力)  10、疏:细疏其能(名作动,陈述)\n  11、奇:益奇之(形容词意动,以……为奇)  12、裘马:裘马扬扬(名作动,穿着皮衣,骑着马)  13、劣:成以其小,劣之(形容词意动,认为……不好)  14、取儿稿葬(名词“稿”作动词“葬”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意为“用草席”)  15、日与子弟角(时间名词“日”作动词“角”的状语,表示动作的经常性,意为“每天”)  16、民日贴妇卖儿(时间名词“日”做“贴”、“卖”的状语,表示时间、动作的持续性,意为“一天天地”)  17、审视(动词“审”作动词“视”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意为“仔细地”)  18、啼告母(动词“啼”作动词“告”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意为“哭着”)  19、惊起觇视(动词“觇”作动词“视”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意为“暗暗地,偷偷地”)  20、成骇立惊呼(动词“骇”与“惊”分别作动词“立”、“呼”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意为“害怕地;惊讶地”)  21、逐逼之(动词“逐”作动词“逼”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意为“追赶着”)  22、杖至百(名词“杖”带补语“至百”,用作动词,意为“挨打板子”)  五、古今异义的词  1、游侠儿:①古义: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②今义:行侠仗义的人。  2、少年:①古义:青年男子,与“老年”相对。②今义:十二岁到十六岁这一时期。  3 、久不售 售, 古义:考取 今义:买  4、天出右者 右, 古义:在上,古代以右为尊 今义:右,与左相对  5、户口:①古义:老百姓。②今义:户籍。  六、句式  1、此物故非西产(判断句)  2、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被动句)  3、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定语后置)  4、掭以尖草(介词结构后置)  5、问者爇香于鼎(介词结构后置)  6、既而得其尸于井(介词结构后置)  7、令以责之(于)里正(省略句)  8、(其妻)折藏之,归以(之)示成(省略句) 阿房宫赋 \n词类活用  1.六王毕,四海一(毕,被动用法,被灭亡;一,数词作动词,统一)  2.骊山北构而西折(北、西,名词作状语,向北、向西)  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云,名词作动词,出现了云;龙,名词作动词,出现了龙)  4.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虹,名词作动词,出现了彩虹)  5.辇来于秦(辇,名词作状语,坐辇车)  6.朝歌夜弦(歌、弦,名词作动词,吟唱、弹奏)  7.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收藏,经营,精英,动词作名词,皆译为金玉珠宝等物)  8.鼎铛玉石,金块珠砾(鼎,玉,金,珠,意动用法,把宝鼎当作…… ,把玉石当作…… , 把黄金当作…… ,把珍珠当作……)  9.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意动用法,以……为鉴)  10.廊腰缦回(腰、缦,名词作状语,像人腰一样,像绸子一样)  11.蜂房水涡(蜂房、水涡,名词作状语,像蜂房,像水涡)  12.族秦者秦也(族,名词作动词,灭族)  13.蜀山兀(兀,形容词作动词,山高而秃,指山上的树木被砍伐光了)  14.日益骄固(日,名词作动词,一天比一天)  15.秦人不暇自哀(哀,为动用法,为……哀叹)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3)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4)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5)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2、被动句  1)输来其间  2)函谷举  3、倒装句  1)宾语前置  秦人不暇自哀  2)定语后置  (1)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2)钉头磷磷  (3)瓦缝参差  (4)管弦呕哑  3)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n  (1)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2)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3)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4)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5)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  (6)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7)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4、省略句  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2)剽掠其人  3)可怜焦土  古今异义:  ①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古义:宫室建筑的精巧 ;今义:指人各用心机,互相排挤)  ②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古义:指天气(雨雪阴睛)的意思;今义: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  ③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古义:搜集保存;今义:筹划、计划或组织 )  ④可怜焦土( 古义:可惜;今义:怜悯 )  ⑤几千万落(古义:座,所;今义:下降,衰败)  ⑥直走咸阳(古义:跑,奔,趋向;今义:行)  一词多义  一:  1、 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2、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数词。)  3、 黄鹤一去不复返(一旦。)  4、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全,都。)  5、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专一。)  6、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一体。)  爱:  1、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  2、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爱护。)  3、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  焉:  1、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盘旋着,屈曲着,像蜂房水涡。用于形容词后,相当于然:……的样子。)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堆积土成为山,风雨在那里兴起了。于之。兼词。)  而:  1、 骊山北构而西折(它从骊山北麓建构,折向西面。)\n  2、 不敢言而敢怒(不敢讲话,却敢在心里愤怒。)..  3、 谁得而族灭也(谁能够灭他们的族呢?)    黄州快哉亭记   1.古今异义  (1)窃会计之余功(古义:征收钱粮等公务;今义:财务工作人员)  (2)将何往而非病(古义:心情悲伤;今义:疾病)  (3)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古义:心情舒畅;今义:心里平静,无顾虑)  2、词类活用  (1)南合沅、湘,北合汉沔 (南, 名词作状语,在南; 北,名词作状语,在北)  (2) 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名,名词作动词,取名。)  (3)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 (昼,名词作状语,在白天。)  (4) 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夜,名词作状语,在晚上。)  (5) 动心骇目(动,骇,使动用法,使……动,使……骇。)  (6) 西望武昌诸山(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7) 草木行列(行列,名词作动词,排成行列。)  (8)亦足以称快世俗(称快,使动用法,使……称快)  (9)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从,使……从)  (10) 将蓬户瓮牖(蓬,瓮,名词作动词,用蓬草编,用破瓮做。)  (11)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穷,使动用法,使……穷尽)  3、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此独大王之雄风耳  ②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③此则人之变也  ④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  (2)省略句  ①而自放山水之间(“自放”后省略介词“于”)  ②亦足以称快世俗(“称快”后省略介词“于”)  ③ 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玩之”后省略介词“于”)  ④举目而足(“足”后省谓语“赏”)  (3)介词结构后置句  ①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正常语序为“以清风振之,以明月照之”)  ②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与其下。(介词结构后置句)\n  (4)被动句  ①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被动句。谪,被贬官。)  (6)主谓倒置句  ①快哉此风!  (7)宾语前置句  ①而风何与焉?(“何”是动词“与”的宾语。)  ②将何往而非病?(“何”是动词“往”的宾语。)  ③ 将何适而非快?(“何”是动词“适”的宾语。)  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自”是动词“放”的宾语。)  (8)定语后置  ①有风飒然至者。(有飒然至者风)  4、固定句式  (1)乌睹其为快也哉!(“乌……哉”有“哪里……呢”的意思。) 项脊轩志  一、古今异义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旧,原来的)  南北为一 (一,整体)  室仅方丈 (方丈,一丈见方)  往往而是(往往,到处)  凡再变矣 (凡,总共;再,两次)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案,桌子)  久不见若影 (若,你)  日过午已昏 (昏,暗)  或凭几学书(几,书桌;书,写字)  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杂,交错)  比去,以手阖门(比,等到)  亦遂增胜 (胜,佳景,引申为光彩)  吾妻来归 (归,旧时指女子出嫁)  始为篱,已为墙 (已,后来、不久)  三五之夜 (三五,即十五)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竟,整)  且何谓阁子也 (且,那么)  余自束发 (束发,表示成童)  余久卧病无聊(无聊,无所依靠)  余稍为修葺 (余,我)\n  二、一词多义  始  室始洞然 (才,方才,副词)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起初、先,副词)  过  日过午已昏 (超过,动词)  大母过余曰 (到、来,动词)  置  顾视无可置者 (放置,动词)  内外多置小门 (设置,动词)  而  余扃牖而居 (助词,表修饰,无义)  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 (但,表并列,连词)  往往而是 (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地”,也可不译,连词)  某所而母立于兹 (你,你的,代词)  为  始为篱,已为墙 (做,动词)  轩东故尝为厨 (作,动词)  庭中通南北为一 (成为,动词)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做,介词)  以  以当南日 (用来,动词)  以手阖门 (用,介词)  能以足音辨人 (凭借、根据,介词)  执此以朝 (用如“而”,介词)  谓  且何谓阁子也 (叫作,动词)  妪每谓余曰 (告诉,动词)  一  庭中通南北为一 (整体,名词)  先妣尝一至 (常来,副词)  日  以当南日 (太阳,名词)  不能得日 (阳光,名词)  日过午已昏 (太阳,名词)  一日,大母过于日 (天,一昼夜,名词)  先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以前,名词)\n  先大母婢也 (去世的,形容词)  前  前辟四窗 (名词作状语,在前方,行为方向)  从轩前过 (前面,形容词)  之  顷之,持一象笏至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调整音节,助词)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助词,的)  他日汝当用之 (代象笏,代词)  西  东犬西吠 (向西边,副词)  室西连于中闺 (……的西边,形容词)  得  不能得日 (得到,获得,动词)  得不焚 (能,能够,助动词)  已  日过午已昏 (已经,副词)  已为墙 (然后,副词)  当  已当南日 (挡住,动词)  他日汝当用之 (应当,应该,助动词)  然  室始洞然 (……的样子,词尾)  然余居于此 (然而,但是,连词)  书  借书满架 (书,书籍,名词)  或凭几学书 (字,文字,名词)  食  小鸟时来啄食 (食物,名词)  欲食乎 (吃,动词)  大  先大母婢也 (大,与“小”相对,形容词)  大类女郎也 (很,非常,副词)  所  某所而母立于兹 (地方,处所,名词)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的,在此指代枇杷树,特殊的指示代词)  从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由,自,介词)  从余问古事 (向……学习,动词)\n  自  余自束发 (从,由,介词)  自语曰:“……” (自己,代词)  归  吾妻来归 (女子出嫁,动词)  吾妻归宁 (回,返回,动词。归宁,出嫁的女儿会娘家探望)  三、通假字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当”通“挡”)  而母立于兹 (“而”通“尔”)  四、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乳二世 (乳,抚养)  客逾庖而宴 (宴,用饭)  执此以朝 (朝,上朝)  吾家读书久不效 (效,取得效果,此指考取功名)  垣墙周庭:(垣,砌)  2.名词用作状语  雨泽下注。使不上漏(下,朝下,上,从上面)  前辟四窗 (前,指阁子北面,因阁子是向北的)  又北向 (北,朝北,指坐北朝南)  东犬西吠 (西,朝西,行为方向,指西家)  室西连于中闺(西,在西面)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手,亲自)  3.形容词用作名词  多可喜,亦多可悲 (多,许多事)  4. 数词用作名词  庭中通南北为一 (一,一体,整体)  五、句式  1.判断句  1)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2) 轩东故尝为厨  用“……也”表示判断。如:  3)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4) 妪,先大母婢也  2.省略句  下列各句中的括号表示省略了的成分。如:  1) (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省主语“余”)  2) ( )借书满架 (省主语“余”)\n  3) 吾儿,( )久不见若影 (省主语“吾”)  4) 使( )不上漏 (省兼语“之”)  5) 明月( )半墙 (省谓语“照”)  6) 余自束发读书( )轩中 (省介词“于”)  7) 垣墙( )周庭 (省介词“于”)  3.倒装句  1) 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在庭院里种兰桂竹木)  2)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在这里居住)  3) 室西连于中闺 (与中闺相连)  4) 鸡栖于厅 (在厅里栖息)  5) 其制稍异于前 (跟以前不同)  4。被动句  得不焚 意念被动句  梦游天姥吟留别 古今异义  烟涛微茫信难求 信:实在  云霞明灭或可睹 灭:暗  势拔五岳掩赤城 拔:超出  通假字  列缺霹雳 列:同“裂”,分裂。  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虎鼓瑟兮鸾回车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云青青兮欲雨  2.名词作状语:  对此欲倒东南倾:向东南  訇然中开:从中间  古来万事东流水:向东  3.使动用法:  栗深林兮惊层巅:使……战栗;使……惊  熊咆龙吟殷岩泉:使……震响  句式:  省略句\n  海客谈瀛洲,(大海)烟涛微茫(瀛洲)信难求  对此欲倒(于)东南倾  一夜飞渡(于)镜湖月  (我)脚著谢公屐  (我)且放白鹿青崖间诸子喻山水 一.通假字:  1. 心不地则物不必载 “必”同“毕”,尽。  2. 知者乐水 “知”同“智”,智慧。  3. 源泉混混 “混混”同“滚滚”。  4. 是之取尔 “尔”同“耳”,罢了。  5. 正善治 “正”同“政”,为政。  6. 明主不厌人 “厌”同“餍”,满足  二.古今异义:  1. 未成一篑 古义:差,今义:未来。  2. 虽覆一篑 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3. 太山不立好恶 古义:没有,今义:不树立。  4. 江海不择小助 古义:不拒绝,  今义:不选择、小资助。  5. 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 古义:君主、气魄,  今义:年长的人、寄托形体。  6. 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 古义:心胸,今义:经历、内心。  7. 下无伏怨之患 古义:臣民,今义:下面。  8. 上下交朴 古义:都返璞归真,今义:交往、朴素。  9. 以道为舍 古义:归宿,今义:舍弃。  10.海不辞水 古义:拒绝,今义:辞别。  11.明主不厌人 古义:满足,今义:讨厌。  12.何取于水也 古义:得到,今义:录取。  13.盈科而后进 古义:坎、再往前流,  今义:科学、后来进步。  14.放乎四海 古义:到达,今义:开放。  15.苟为无本 古义:假如,今义:苟且。  16.故声闻过情 古义:名声,感情;今义:见闻,实际。  17.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古义:游学,今义:游玩。  18.容光必照焉 古义:小缝隙,今义:容纳、光明。  19.不盈科不行 古义:不向前流,今义:没有能力。\n  20.不成章不达 古义:达到阶段,今义:写成文章。  21.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古义:利导,今义:锋利。  22.故几于道 古义:接近,今义:几乎。  23.与善仁 古义:交友,今义:和。  24.夫唯不争 古义:正,今义:唯独。  25.故无尤 古义:过失,今义:尤其。  26.以其无以易之 古义:代替,今义:容易。  27.水因地而制流 古义:根据,今义:因为。  28.故兵无常势 古义:固定的,今义:经常。  三.一词多义:  1. 于  仲尼亟称于水 对  何取于水也 从  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在  故几于道 与  天下莫柔弱于水 比  2. 而  盈科而后进 表承接,就  可立而待也 表修饰,着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表转折,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表转折,然而  3. 之  君子耻之 指代“名不副实的情况”  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的  流水之为物也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是之取尔 宾语前置的标志  4. 为  苟为无本 是  故观于海者难为水 被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成为  5. 善  上善若水 好的行为典范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善于  6. 动  知者动 活跃的思维  动善时 行动  7. 下  以其善下之 处……下游\n  水之形避高而趋下 低处  8. 厌  明主不厌人 同“餍”满足  士不厌学 厌倦  9. 乐  知者乐山 爱好  知者乐 快乐  10.舍  以道为舍 归宿  不舍昼夜 停留,止息  四.词类活用:  (一) 名词活用作动词:  1. 知者乐 感到快乐  2. 仁者寿 延年益寿  3. 动善时 把握时机  4.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成王  5. 以其善下之 处……下游  6. 君子之志于道也 志—(n,志向)(v,有志)  (二) 名词活用作状语:  1. 不舍昼夜 从早到晚  2. 七、八月之间雨集 在七八月  (三) 量词活用作名词:  上不天则下不遍覆 整个世界  (四) 意动用法:  1. 君子耻之 以……为耻  2.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觉得……变小  (五) 动词活用作名词:  1. 知者动 活跃的思维  2. 故声闻过情 名声  3. 动善时 行动  4. 兵因敌而制胜 取胜的策略  (六)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1. 盈科而后进 注满  2.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善于利导  (七)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1. 故能成其富 富有和浩瀚的胸怀  2. 仁者静 宁静的处世态度  3. 日月有明 光辉的形象\n  4. 上善若水 好的行为典范  5. 水之形避高而趋下 高处  6. 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弱点  7. 故能成其圣 圣—(adj,神圣,圣明)(n,圣人的境界)  8. 太山不立好恶  五.文言句式:  (一) 判断句:  1. 名成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  2. 苟为无本。  (二) 被动句:  1. 沟浍皆盈。  2. 故观于海者难为水。  3. 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三) 省略句:  1. 不舍昼夜。(省略主语)  2. 知者动,仁者静。(省略谓语)  3. 水因地而制流。(省略介宾)  4. 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省略定语)  5.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省略状语)  6.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省略介词)   (四) 状语后置:  1. 仲尼亟称于水。(于水称)  2. 何取于水也?(于水取)  3. 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于圣人之门游)  4.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于道几)  5. 天下莫柔弱于水。(于水柔弱)  6. 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  7.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  (五) 宾语前置:  1. 上不天则下不遍覆。(不覆遍)  2. 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取是,“之”作标志)  3.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莫能胜之)  4. 其涸也,可立而待也。(宾语前置)  5.何取于水也?   (六) 定语后置:  源泉混混。(混混源泉)  (七) 固定句式:\n  1.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2. 以其无以易之。 秋水      一、通假字  泾 同 径 直 泾流之大  辩 同 辨 辨识 不辩牛马  虚 同 墟 所居之处 拘于虚也  大 同 太 大的 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  卒 同 萃 聚集 人卒九州  豪 同 毫 动物身上的细毛 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  二、词性活用  1.名作动  面 名作动,面向 东面而视  2.名作状  时 名作状,按时 秋水时至  东 名作状,向东 顺流而东行  东 名作状,向东 东面而视  3.形作动  少 形作意动,认为...少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轻 形作意动,认为...轻 而轻伯夷之义者  穷 形作动,尽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多 形作意动,认为...多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  少 形作意动,认为...少 方寸乎见少  4.形作名  美 形作名,美景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三.一词多义  1.之  结构助词,提宾标志 我之谓也  结构助词,的 仲尼之闻  代词,指天下 伯夷辞之以为名  2.于  动词,到达 吾非至于子之门  介词,被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介词,比 莫大于海  介词,由于 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3.以\n  动词,认为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介词,凭借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  连词,来 伯夷辞之以为名  4.为  动词,认为 以为莫己若'者  介词,用 不可为量数  动词,取得 伯夷辞之以为名  5.若  望洋向若而叹曰(海神名,名词)  以为莫己若者(及、比得上,动词)  6.闻  闻道百/且夫吾尝闻(听到,动词)  少仲尼之闻(学识,名词)  7.始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才,副词)  始吾弗信(开始,名词)  四、特殊句式  1.判断句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2.省略句  顺流而东行 (省略主语)  东面而视 (省略主语)  春秋不变,水旱不知 (省略主语)  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省略主语)  3.被动句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方存乎见少  拘于虚也  笃于时也  束于教也  4.定语后置句  闻道百  5.宾语前置句  以为莫己若'者 宾语前置句  我之谓也 宾语前置句\n  又奚以自多 介词宾语前置句  6.介词结构后置句  今尔出于涯涘,观于大海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  自以比行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  五.古今异义  1.至于北海:至于:古义,到了。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北海:古义,北方的大海。今义:专指地名“北海”。  2.百川灌河:古义,特指黄河。今义,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泛指河流。  3.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古义,脸。今义:脸的形状,相貌。  4.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古义深明大义的人,或专通某种学问的人。今义:①不吝啬;②自然,不拘束;不俗气。  5.东面而视:古义,脸朝东。今义,东边。  6.计中国之在海内:古义,黄河流域一带。今义,一个国家。 前赤壁赋    一、通假字  1、举酒属客 举匏尊以相属(属,通“嘱”劝酒 )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通“凭”乘) 注:在粤教版教材中,“冯”被改为“凭”  3、山川相缪 (缪,通“缭”连结、盘绕)  4、杯盘狼籍 (籍,通“藉”,凌乱)  5、举匏尊以相属(尊,通“樽”,酒杯)  二、词性活用  1、名作动  歌 唱 扣舷而歌之  下 攻下 下江陵  东 向东进军 顺流而东也  渔樵 捕鱼砍柴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白 显出白色 不知东方之既白  2、名作状  南 向南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西 向西 西望夏口  东 向东 东望武昌  匏 用葫芦做 举匏尊以相属  桂 用桂树做 桂棹兮兰桨\n  兰 用木兰做 桂棹兮兰桨  3、名词作意动  侣 把...当做伴侣 侣鱼虾而友麋鹿  友 把...当做朋友 侣鱼虾而友麋鹿  4、使动用法  舞 使...舞动 舞幽壑之潜蛟  泣 使...哭泣 泣孤舟之嫠妇  危 使...端正 正襟危坐  5、形作动  正 整理 正襟危坐  尽 吃完 肴核既尽  横 笼罩 白露横江  适 享用 吾与子之所共适  三、古今异义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2、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四、一词多义  1、如  往 纵一苇之所如  像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2、于  在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从 月出于东山之上  在 徘徊于斗牛之间  被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给 托遗响于悲风  3、之  定语后置的标志词 凌万顷之茫然   音节助词,无义 扣舷而歌之  代词,指“歌” 倚歌而和之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哀吾生之须臾  4、而  连词,表承接 羽化而登仙  连词,表修饰 扣舷而歌  连词,表并列 侣鱼虾而友麋鹿  连词,表转折 逝者如斯,而未偿往也  连词,表因果 耳得之而为声  5、然\n  ...的样子 其声呜呜然  这样 何为其然也  6、乎  ……的样子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吗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助词,无意 郁乎苍苍  7、夫  无解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再说 且夫天地之间  8、歌:  扣舷而歌(唱)  倚歌而和之(歌声)  9、望:  七月既望(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  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 眺望,向远处看)  10、长:  抱明月而长终(永远)  而卒莫消长也(增长)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2、省略句  省略主语  (苏轼)举酒属客  省略介词  击空明兮溯(于)流光  3、被动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4、定语后置句  客有吹洞箫者  凌万顷之茫然  5、宾语前置句  何为其然也?  而今安在哉?  而又何羡乎  6、介词结构后置句  击空明兮溯(于)流光\n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游于赤壁之下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廉颇蔺相如列传一.通假字  1.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予”通“与”,给予。  2.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质”通“锧”,古代刑具,用于腰斩。  3.可予不。“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4.臣愿奉璧西入秦。“奉”通“捧”,用手托。  5.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国君听政的朝堂。  6.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察看。  7.设九宾礼于廷。“宾”通“傧”,古代指接引宾客的人,也指赞礼的人。  8.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9.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  10.为一击缻。“缻”通“缶”,盛酒浆的瓦器,秦人敲打盆缶作为唱歌时的节拍。  二、一词多义  负  ①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  使  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  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让)  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  引  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  ②左右欲引相如去(拉)  ③相如引车避匿(牵,拉;这里引申为调转)  徒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  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  幸  ①大王亦幸赦臣(幸好,侥幸)\n  ②而君幸于赵王(被...宠幸)  ③则幸得脱矣(幸亏)  以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凭)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  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来,连词)  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以,用来)  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因为)  ⑥传以示美人及左右(连词,连接“传”与“示”)  欢  ①逆强秦之欢(欢心)  ②绝秦赵之欢(交情)  顾  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回头)  ②顾吾念之(但是)  必  ①其势必不敢留君(一定,必然)  ②王必无人(倘若,假如)  因  ①相如因持璧却立(趁机)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  三、古今异义  ①拜为上卿(拜:古义指授与官职;任命。今义指下跪叩头;祝贺)  ②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患:古义指虑,担心。今义指害病;灾祸)  ③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寿:古义指向人献物以祝人长寿。今义指年岁,生命;生日)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去:古义指离开。今义指除掉,减掉,已过的,特指刚过去的一年)  (亲戚:古义指父母兄弟。今义指与自己有血缘或婚姻关系的人)  ⑤请指示王(指示:古义指给……看。今义指上对下指导、命令)  ⑥于是相如前进缶(前进:古义指上前进献。今义指向前发展进步)  ⑦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宣言:古义指扬言,到处说。今义指国家、政党、团体或领导人对重大问题公开表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  ⑧布衣之交(布衣:古义指平民。今义指麻布衣服)  ⑨左右欲刃(左右:古义指左右的侍从。今义指左和右两方面)  ⑩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鄙贱:古义指粗野而又地位低微,谦词。今义指鄙视,轻视)  ⑾\n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约束:古义指盟约。今义指限制使不越出范围。)  (12)传以示美人及左右(美人:妃嫔今义:美女)  四、词类活用  a.名词作动词:  ①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置住宿)  ②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杀)  ③乃使从者衣褐(衣,穿)  ④怀其璧(怀,怀揣着)  ⑤蔺相如前曰(前,走上前)  ⑥臣乃敢上璧(上,献上)  ⑦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寿,向人敬酒或献礼)  ⑧臣语曰(语,告诉)  b.名词作状语:  ①而相如庭斥之(通“廷”,在朝廷上)  ②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表示"至"的方式,从小路)  ③奉璧西入秦(西,方位名词状语,向西)  ④乃前曰(前,,方位名词做状语,向前)  c.使动用法:  ①完璧归赵(完,使……完整)  ②秦王恐其破璧(破,使……破碎)  ③宁许以负秦曲(负,使……承担)  ④毕礼而归之(归,使……回去)  ⑤以绝秦望(绝,用……断绝)  d.意动用法:  ①且庸人尚羞之(羞,以……为羞耻)  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以……为先;后,以……为后)  e.形容词作动词:  ①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敬,尊重)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宽,宽宏大量)  f.形容词作名词:  ①而绝秦赵之欢(欢,友好关系)  ②宁许以负秦曲(曲,理亏之责)  i.动词作名词:  ①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约束,盟约)   h.形容词作动词:  ①大王必欲急臣(急,逼迫)  五、特殊句式  a.判断句:\n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  ③我为赵将  ④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5天下所传宝也  6严大国之以修敬也  b.被动句:  ①而君幸于赵王“于”字表被动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字表被动  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见……于”被动  ④廉颇,取阳晋,拜为上卿拜,(被)授予官职  c.倒装句:  ①宾语前置:1、何以知之2、君何以知燕王  ②定语后置:1、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③介宾短语后置:1、拜送书于庭2、以勇气闻于诸侯(以勇气于诸侯闻)3、故燕王欲结于君(故燕王欲于君结)4臣头今与壁俱碎于柱矣(臣头今与壁与柱俱碎矣)5设九宾于廷(于廷设九宾)  ③状语后置:1、乃设九宾礼于廷(乃设廷礼于九宾)2、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于)境上(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于境上会)  d.省略句  1:传(之)以(之)示美人及左右。  2:今君乃亡(于)赵走(于)燕。  3:遂与秦王会(于)渑池。谏太宗十思疏 【古今异义】  承天景命古义:大今义:景色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古义:树的根部今义: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古义:放纵情欲今义:尽情  则思虚心以纳下古义:使…谦虚今义:能够接受别人的意见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古义:路人今义:走路  役聪明之耳目古义:聪明的人今义:智力发达,记忆和理解能力强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固:使动用法,使……稳固)  则思知止以安人(安:使动用法,使……安)\n  宏兹九德(宏:使动用法,使……光大)  则思正身以黜恶(正,使动用法,使……端正)  振之以威怒(使动用法,使……振、震动)  欲流之远者(远:形容词作动词,使……流得远)  则思江海下百川(名词作动词,居……之下)  居安思危(形容词作名词,安乐的环境)  振之威怒(通“震”,威吓)  则思无以怒而滥刑(通“毋”,不要)  (1)判断句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2)介宾后置句  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  戒奢以俭  (3)宾语前置句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则思三驱以为度训俭示康  (一)古今通假  1.酒酤于市:酤,通“沽”,买酒  2.公亦少从众:少,同“稍”,稍微  (二)古今异义  1.世以清白相承:古义:纯朴的家风;今义:纯洁,没有污点  2.吾不以为病:古义:缺点;今义:生病  3.或三行五行:古义:次数;今义: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  4.治居第于封武门内:古义:修筑;今义:治理  5.常数月营聚:古义:积攒,引申为准备;今义:经营,管理  6.然后敢发书:古义:请客的帖子;今义:书籍  7.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古义:少;今义:指食物鲜美  8.自奉养如为河南掌书记时:古义:指生活待遇或生活水平;今义:侍奉或赡养(父母或其他尊亲)  9.公虽自信清约:古义:自己信奉;今义: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料一定能够实现的心愿  10.君子以为忠:古义:指有名望的人;今义:指道德高尚的人  11.石崇以奢靡夸人:古义:炫耀;今义:夸奖\n  12.其余以俭立名:古义:其他的;今义:剩余的  13.聊举数人以训汝:古义:姑且;剩下的;今义:聊天  14.当以训汝子孙:古义:教诲,劝诫;今义:训斥  15.枉道速祸:古义:招致;今义:速度  (三)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1)自为乳儿:乳,吃奶  2)乃簪一花:插  3)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服,穿(衣服)  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志,有志  5)走卒类士服:服,穿  6)酒非内法:内法,照宫内酿酒的方法酿造  7)故就酒家觞之:觞,一种酒器,,这里指请人喝酒  8)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布被,盖布被  9)虽举家锦衣玉食:锦衣玉食,穿绸缎的衣服,享用珍贵的食物  10)季文子相三君:相,效力  11)妾不衣帛:衣帛,穿丝绸衣服  12)何曾日食万钱:食,吃  13)汝非徒身当服行:服,从事  14)管仲镂簋朱纮:镂簋朱纮,使用刻有花纹的簋  2.形容词作动词  1)人不相非也:非,讥评  2)器皿非满案:满,摆满  3)益重之:重,器重  4)人争非之:非,讥评  5)人莫之非:非,非议,认为不对  3.使动用法  1)听事前仅容旋马:旋,使……转身  2)远罪丰家:远,使……远离;丰,使……富裕  3)败家丧身:败,使……败  4)至孙以骄溢倾家:倾,使……倾  5)夫俭则寡欲:寡,使……少  4.意动用法  1)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耻,以……为耻  2)孔子鄙其小器:鄙,以……为鄙  3)吾不以为病  5.名词作状语  1)何曾日食万钱:日,每天\n  2)常数月营聚:数月,用几个月  3)昔正考父饘粥以糊口:饘粥,用稀粥  4)汝非身当服行:身,本身  5)锦衣玉食  (四)一词多义  1、非  1)人不相非也:讥评  2)果、肴非远方珍异:不是  2、习  1)家人习奢已久:习惯  2)子孙习其家风:习染  3、服  1)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穿:穿  2)长者加以金银华靡之服:衣服  3)汝非身当服行:从事  4、果  1)果、肴非远方珍异:水果  2)果以富得罪出亡:果然  5、及  1)岂庸人所及哉?:赶得上  2)史輶知其及祸:遭到  3)及戌:到了  6、行  1)或三行五行:次数  2)汝非徒身当服行:实行  7、君子  1)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指有地位的人  2)君子以为忠:当时有名望的人  8、相  1)又闻昔李文靖公为相:宰相  2)季文子相三君:辅佐  9、靡  1)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奢侈  2)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倒下  10、鄙  1)以为鄙吝:没见过世面  2)孔子鄙其小气:鄙视  11、举\n  1)虽举家锦衣玉食:全  2)聊举数人以训汝:列举  12、恶  1)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粗陋  2)侈,恶之大也:罪恶  二、文言虚词  1、以  1)用,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  石崇以奢靡夸人  2)表目的,来: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  聊举数人以训汝  3)认为:众人皆以奢靡为荣  4)因为:上以无隐  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是以居官必贿  果以富得罪出亡  2、乃  1)才:乃簪一花  2)竟然: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3、然  1)这样:当时士大夫皆然  2)然而:然以功业大  4、虽  1)即使:居位者虽不能禁  虽举家锦衣玉食  2)虽然:公虽自信清约  5、为  1)做:又闻昔李文靖公为相  2)作为:此为宰相听事诚隘  6、之  1)代词  a)辄羞赧弃去之:代华美之服  b)人争非之:代他  c)忍助之乎:代风俗颓弊这件事  2)助词:的: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7、于  1)表对象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  一旦异于今日\n  2)在,表地点:酒酤于市  8、或  1)所亲或规之:有的人  2)或三行五行:有时  9、也  1.表句中停顿:与其不逊也宁固  2.表判断和肯定:未足与议也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2)未足与议也。  3)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  4)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  5)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6)共,同也。  2.宾语前置句]  1)何患不能?  2)是以居官必贿。  3)人莫之非。  3.定语后置句  1)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4.介词结构后置句  1)治居第于封丘门内。  2)酒酤于市。  3)得于酒家。  4)奈何饮于酒肆。  5)一旦异于今日。  5.省略句  1)(吾)乃簪一花。  2)吾不以(之)为病。  3)未足与(之)议。  4)酒非(以)内法(酿造)。  5)(真宗)问其所来。  6)以实对(之)。  7)卒以此死(于)东市。  8)当以(之)训汝子孙,使(之)知前辈之风俗云。  6.被动句  1)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过秦论   1、通假字  ①合从缔交(“从”通“纵”。读zòng。)  ②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读jué。)  ③赢粮而景从(“景”通“影”。读yǐng。)  ④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何”通“呵”,读hé)  2、一词多义  ①因  因遗策(沿袭,动词)  因利乘便(趁着,介词)  因河为池(凭借,依据,介词)  ②之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的,结构助词)  赵奢之伦制其兵。(这,指示代词。)  商君佐之(他,指秦孝公,代词)  聚之咸阳(到,动词)  ③及  非及向时之士(赶得上,追得上,动词)  及至秦始皇(到,介词)  ④北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北方,方位名词)  追亡逐北(败北的军队,名词)  ⑤制  ……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动词)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裁,制服,动词)  履至尊而制六合(统治,动词)  ⑥兵  ……赵奢之伦制其兵(军队,名词)  收天下之兵(兵器,名词。下文“信臣精座陈利兵而谁何”、“斩木为兵”中“兵”同此)  行军用兵之道(军队,名词)  ⑦亡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丢掉,动词)  追亡逐北(逃亡,动词。在此用作名词:逃亡的军队)\n  吞二周而亡诸侯(灭亡,动词。)  ⑧举  包举宇内(举起,拿走,动词)  西举巴、蜀(攻取,动词)  ⑨利  因利乘便{利有利的形式}  (鞭子,名词)  3、词类活用  ①履至尊而制六合(名词“履”带补语“至尊”,用作动词:登上。)  ②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名词“帝王”带省略介词“于”的补语“万世”,用作动词:称帝称王。)  ③将数百之众(名词“将”带宾语“数百之众”,用作动词:率领。)  ④序八州而朝同列(名词“序”带宾语“八州”,用作动词:安排,布置,引申为“引,招致”。)  ⑤尊贤而重士(形容词“重”带宾语“士”,用作动词:敬重、看重。)  ⑥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名词“席”、“包”、“囊”分别作“卷”、“举”、“括”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像席子一样,像包裹一样,像口袋一样。)  ⑦内立法度……外连衡而斗诸侯(方位名词“内”、“外”分别作“立”、“连”的状语,表示行为动作的方法:对内,对外。)  ⑧流血漂橹(漂,动词使动用法:使……漂浮。)  ⑨序八州而朝同列(朝,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朝拜。)  ⑩会盟而谋弱秦(弱,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弱,削弱。)  11.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固,形容词作名词,坚固的地方)  古今异义  务耕织(从事)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两手相合)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承受)  西举巴蜀(攻取)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  以致天下之士(来,召纳)  相与为一(援助)  皆明智而忠信(可靠)  铸以为金人十二(金属)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把;作为,认为)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把;作为,认为)  才能不及中人(一般人)  天下云集而响应(象回响一样应)\n  将数百之众(带领)  斩木为兵(兵器)  嬴粮而景从(担负,背)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肴山以东)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复仇)师说【通假字】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教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读:通“逗”  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  【一词多义】  (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作“专门技艺人”讲  吾师道也:动词,学习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  (之)  择师而教之:代词,指代人  郯子之徒:指示代词,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些”、“那些”  古之学者:结构助词,表示修饰或领属关系,译为“的”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句读之不知:结构助词,表示宾语前置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助词,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其)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人称代词,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只是指示代词,那些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人称代词,他们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人称代词,他们的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表猜测,大概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语气副词,表感叹,多么  (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疑难问题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n  (道)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师道之不传也久也:名词,风尚  余嘉其能行古道:名词,道路、途径  (乎)  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推测,吧  生乎吾前:介词,表时间,在  固先乎吾:介词,表比较,比  (于)  耻学于师: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向  其皆出于此乎?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在  于其身也:介词,表示对象,对,对于  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示比较,比  不拘于时:介词,表示被动,受,被【词类活用】  吾从而师之:师—意动用法,以……为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惑-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愚(带中括号的那个)-形容词作名词:圣人、愚人  小学而大遗-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卑、盛-形容词作名词:卑:卑贱的人、低下的人盛:势盛位高的人  吾未见其明也。明:形容词作名词,高明。【古今异义】  学者-古:求学的人今: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  小学-古:小的方面今:小学生的学校  众人-古:一般人今:表示大众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古:用来……的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吾从而师之-从而-古:跟随并且今:表目的或结果,是连词  句读之不知-读-古:句子中间需要停顿的地方,读dou四声今:看着文字发出声音,读du二声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不必-古:不一定今:用不着、不需要  圣人无常师-常-古:永久的今:平常的  【特殊句式】  句读之不知-宾语前置  惑之不解-宾语前置  不拘于时-被动,介词结构后置\n  学于余-介词结构后置  耻学于师-介词结构后置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  其可怪也欤-判断句  不必贤于弟子-介词结构后置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判断句  人非生而知之者-判断句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判断句  则曰-省略句劝学  (1)通假字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煣”,用火烤使木弯曲)  知明而行无过(“知”通“智”,智慧)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天赋)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更,再;“暴”通“曝”,日晒)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致”通“至”,达到)  (2)古今异义  博学 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参 古义:验,检查。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参加,参考。  疾 古义:强。例:声非加疾也(这里指声音宏大);疾风知劲草。  今义:疾病,快。  假 古义:凭借,借助。例:假舆马者。  今义:与“真”相对。  金 古义:金属制的刀剑。例:金就砺则利。  今义:金子。  爪牙 古义:爪子和牙齿。例:蚓无爪牙之利。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用心 古义:思想意识活动。例如:用心一也。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3)词类活用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n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  其曲中规(曲:形作名,曲度,弧度)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高:形作名,高处)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  故木受绳则直(直:形作状,变直)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善:形容词用作名词,善事)  用心一也(一:数词用作形容词,专一)  (4)一词多义  于:寒于水(比)  善假于物也(介词,不译。引进作用)  取之于蓝(从)  而: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递进关系,并且)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并列关系)  终日而思矣(表修饰)  而见者远(表转折)  锲而舍之(顺承关系)  者:假舟楫者(代词,指……的人)  不复挺者(……的原因)  焉:风雨兴焉(兼词,意为在这里)  圣心备焉(语气词)(5)特殊句式与固定格式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用心一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用心躁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状语后置)归去来兮辞 1、通假字:  乃瞻衡宇(衡,通“横”)  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实为古今字)  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  2、词类活用:  眄庭柯以怡颜(怡:愉快,使愉快)\n  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  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  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作状语,每日)  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  或棹孤舟(棹:桨,这里用作动词,用桨划)  3、一词多义:  心 因事顺心(心愿)  既自以心为形役(内心)  夫 问征夫以前路(名词)  乐夫天命复奚疑(助词)  故 故便求之(所以)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故交,朋友)  之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到,动词)  求之靡途(代“为长吏”,代词)  四方之事(助词“的”)  奚 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  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  而 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折)  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  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  鸟倦飞而知还(表承接)  委:曷不委心任去留顺从,随从  4、古今异义:  (4)悦亲戚之情话亲戚  古义: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今义: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的成员。  (5)幼稚盈室幼稚  古义:小孩。今义:指不成熟的做法。  (7)恨晨光之熹微恨  古义:遗憾。今义:指一种情感,多为“仇恨”之意。  (8)将有事于西畴有事  古义:指耕种之事。今义:指发生某事。  5、文言句式:  2倒装句  (1)复驾言兮焉求(疑问句宾语前置。“焉求”即“求焉”,追求什么)  (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疑问句宾语前置。“何之”即“之何”,到哪里去)  (4)将有事于西畴(介宾结构后置)  (5)农人告余以春及(状语后置,“以春及告余”)\n  (6)乐夫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疑奚”)  3省略句  (2)寓形宇内复几时(“形”与“宇”之间省略介词“于”)  (3)稚子候门(省略“于”,正常语序应为:稚子于门候)  4被动句  (2)既自以心为形役(为,被)陈情表  李密,一名虔,字令伯(224—287年),西晋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晋初散文家。曾仕蜀汉,蜀亡后,晋武帝征他为太子洗(xiǎn)马时,他写了这篇表。  (2)通假字  1.夙遭闵凶。闵,通“悯”。  2.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孤单的样子。  3.臣密今年四十有四。有,通“又”。  4.常在床蓐。蓐,通“褥”,草席。  (3)词类活用  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2.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犬马:名词作状语,像犬马一样。  3.则刘病日笃。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笃:形容词用作动词,加重。  4.夙遭闵凶。闵凶:形容词用作名词,忧患不幸的事。  5.猥以微贱。微贱:形容词用作名词,卑微低贱的身份。  6.臣具以表闻;谨拜表以闻。闻:使动用法,使……闻,使……知道。  7.臣少仕伪朝。仕:名词作动词,做官。  8.历职郎署。职:名词作动词,任职。  9.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外:名词作状语,在家外。  10.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内,名词作状语,在家内。  11.臣之进退。进退:动词作名词,进退两难。  12.凡在故老。故老:形容词作名词,年老而有功德的旧臣。  13.无以终余年。终:使动用法,使……终。  14.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远:形容词作动词,离开。  15.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孝廉,秀才:名词作动词,做孝廉,做秀才。   (5)特殊句式  1.急于星火状语后置  2.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状语后置  3.而刘夙婴疾病被动句  4.拜臣(为)郎中省略句  5.前太守臣逵察臣(为)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为)秀才省略句\n  6.且臣少仕(于)伪朝省略句  7.今臣亡国贱俘判断句  8.则告诉不许被动句  9.但以刘日薄西山省略句  10.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宾语前置    (7)古今异义  1、九岁不行:不能走路  2、至于成立:成人自立  3、举臣秀才:优秀人才  4、非臣殒首所能上报:报答恩情  5、臣欲奉召奔驰:奔走效劳  7、臣之辛苦:辛酸苦楚  8、则告诉不许:陈诉苦衷,报告申诉。  9、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兼言私爱  10、至于成立:至于:一直到.......成立:成人自立。  11、臣侍汤药:古,食物和医药。今,用水煎服的中药。  12.则告诉不许:告诉∶古义,报告申诉.今义,对别人说  (8)一词多义  1、行:①行年四岁(动词,经历)  ②九岁不行(动词,走路)  2、矜:①犹蒙矜育(动词,怜惜)  ②不矜名节(动词,夸耀)  ③愿陛下矜悯愚诚(动词,怜悯)  3、至:①至微至陋(副词,极其)  ②无以至今日(动词,到达)  4、以:①臣以险衅(连词,因为)  ②臣以供养无主(连词,因为)  ③谨拜表以闻(连词,相当于“而”)  ④猥以微贱(介词,凭身份)  ⑤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介词,用)  ⑥臣具以表闻(介词,用)  ⑦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介词,因为)  5、见:①慈父见背(见用在动词前,表示他人行为及于自己)  ②二州牧所见明知(动词,看见)  6、亲:①躬亲抚养(代词,亲自)  ②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名词,亲戚)  7、日:①日薄西山(名词,太阳)  ②报养刘之日短(名词,日子)\n  ③则刘病日笃(名词作状语,一天天)  8、当:①当侍东宫(动词,任,充当)  ②死当结草(副词,应当)  9、薄:①日薄西山(动词,迫近)  ②门衰祚薄(形容词,微薄,少)  10、拜:①拜臣郎中(动词,授官)  ②谨拜表以闻(动词,奉上)  11、于:①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介词,比)  ②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介词,给)  12、夙:①夙遭闵凶(名词,很早,幼年)  ②夙夜忧叹(名词,早晨)秦晋肴之战 2、古今异义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钥匙)国可得也(国都)  穆公访诸蹇叔(询问)蹇叔之子与师(在部队里)  超乘者三百乘(一跃而上登车一车四马)无礼则脱(粗疏不谨慎)  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n-v做生意)以乘韦先(四)  为从者之淹(停留驻扎)彼实构吾二君(使```结怨)  秦伯素服郊次(停留等候)君何辱讨焉(屈尊)3、一词多义  焉  1)击之,必大捷焉(语气助词,不译)  2)余收尔骨焉(兼词,于此,在那里)  3)君何辱讨焉(代词,他们)  且  1)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连词,况且)  2)且使遽告于郑(连词,并且)  3)死且不朽(副词,将要)  以  1)劳师以袭远(连词,相当于“而”)  2)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连词,来)  3)释左骖,以公命赠孟明(介词,用、拿)\n  4)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介词,因为)  5)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介词,把)  其  1)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副词,表反诘语气,难道)  2)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副词,表祈使、商量语气,还是)  3)其为死君乎?(副词,表反诘语气,难道)  4)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代词,代军队)  5)吾子取其麋鹿(代词,那里)  则  1)轻则寡谋(就,连词)  2)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是,副词,加强判断)  3)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原来已经,副词)一、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1)若潜师以来:发兵  (2)秦师遂东:向东出发  (3)左右免胄而下:下车步行  (4)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做生意  (5)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喂草料  (6)子墨衰绖:染黑  (7)遂墨以葬文公:穿黑色衣服  (8)晋于是始墨:同上  (9)先轸朝,问秦囚:上朝  (10)秦伯素服郊次:穿素服  (11)武夫力而拘诸原:竭尽全力  2、名词作状语:  (1)秦伯素服郊次:在郊外  3、形容词作名词:  (1)劳师以袭远:远方的国家  (2)入险而脱:险要的地方  4、动词用作名词:  (1)则束载、厉兵、秣马矣:装载之物  5、意动用法:  (1)秦不哀吾丧:以……为哀  6、使动用法:  (1)劳师以袭远:使……劳累  (2)而以贪勤民:使……劳\n  (3)彼实构吾二君:使……结怨  (4)以逞寡君之志:使……满意  (5)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使……受辱二、通假字:  (1)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躲避  (2)以间敝邑:通“闲”,休息  (3)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通“餍”,满足甘心  (4)堕军实而长寇雠:通“隳”损害毁坏  (5)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通“缧”,捆绑犯人的绳子  (6)乡师而哭:通“向”,先前三、特殊句式:  1、宾语前置句:尔何知!  2、定语后置句:  (1)牛十二犒师  (2)柩有声如牛  3、介词结构后置:  (1)使出师于东门之外  (2)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  (3)吾子淹久于敝邑  (4)败秦师于肴  (5)使归就戮于秦  (6)将殡于曲沃  (7)晋御师必于肴  (8)言于王曰  4、主谓倒装:不腼敝邑鸿门宴   2、通假字  成五采(“采”同“彩”,是彩色的意思)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  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的意思)  不可不蚤来(“蚤”通“早”)  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  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具”通“俱”,都)\n  不者(“不”通“否”)  沛公奉卮酒为寿(“奉”通“捧”)  3、词性活用  A名词用作动词  籍吏民(造户籍册或登记)  吾得兄事之(侍奉)  范增数目项王(使眼色)  若入前为寿(上前)  刑人如恐不胜(用刀割刺)  道芷阳间行(取道)  沛公欲王关中(称王)  B名词用状语  于是项伯复夜去(连夜)  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那样)  日夜望将军至(每日每夜)  常以身翼蔽沛公(像翅膀那样)  头发上指(向上)  道芷阳间行(从小路)  C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  从百余骑(使……跟从)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使……进来)  拔剑撞而破之(使……破)  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使……回去)  樊哙侧其盾以撞(使……侧过来)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以……为王)  D形容词用作动词  素善留侯张良(交好)  秋毫不敢有所近(接触,沾染)  E形容词用作名词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急事)  君安与项伯有故(老交情)  4、古今异义  沛公居山东时(山东古义:崤山以东今义:指山东省)  约为婚姻(婚姻古义:结为儿女亲家今义: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古义:不同一般的事今义:副词,很、非常)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河南,河北古义:黄河以南,黄河以北。今义:河南省,河北省)\n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谢古义:道歉。今义:感谢)   6、句式解析  (1)判断句  ①.用“……也”表示判断  此天子气也。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②.用“……者,……也”表示判断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亚父者,范增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③.用“为”表示判断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④.无标记表示判断  此亡秦之续耳。  (2)倒装句  ①.宾语前置  今日之事何如?  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  客何为者?  籍何以至此  ②.介词结构后置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贪于财货  具告以事  长于臣  因击沛公于坐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得复见将军于此  (3)被动句  ①.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若属皆且为所虏。  吾属今为之虏矣。  ②.无标记  珍宝尽有之。\n  (4)省略句  为击(省介词宾语“之”)破沛公军  加彘肩(省略状语“于盾”)上  (5)固定结构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无所……,……无所……”,“即……没有被……,……没有被……”其中“无所”还可以换作“有所”。)  孰与君少长(“……孰与……”,表选择问的句式,可译作“……比较……哪一个……”)  何辞为(“何……为”,表反问的句式,可译作“为什么……呢”,“为”是语气词。)苏武传2.通假字  ①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②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品。  ③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jǔ)”,收藏。  ④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  ⑤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  ⑥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  ⑦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  ⑧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  ⑨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  ⑩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经。  ⑾蹈其背以出血蹈:通“掏”,叩,轻轻敲打  3.古今异义  1.汉亦留之以相当。相当:古义:抵押。今义:正在(某时某地)。  2.皆为陛下所成就。成就:古义:提拔。今义:业绩。  3.我丈人行也。丈人: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  4.欲因此时降武。因此:古义:趁这时。今义:相当于所以。  5.独有女弟二人。女弟:古义:妹妹。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6.且陛下春秋高。春秋: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7.武等实在。实在: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  8.稍迁至栘中厩监。稍: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9.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遗:古义:送给。今义:丢失、落下。  10.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会:古义:正当、适逢。今义:聚会、集合。\n  11.此必及我。及:古义:牵连今义:常作连词“和”用  12.会论虞常。论:古义:判罪今义:常作议论  13.以货物与常。货物:古义:财物今义:指供出售的物品  14.卧起操持古义:为操和持,两个词,“拿着“的意思今义:料理,办理/筹划  4.词类活用  ①意动用法  单于壮其节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  诚甘乐之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②使动用法  (1)欲因此时降武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2)空以身膏草野膏:使动用法,使……肥沃。  (3)反欲斗两主斗:使动用法,使……争斗。  (4)单于愈益欲降之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5)何久自苦如此苦:使动用法,使……受苦。  (6)王必欲降武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7)尽归汉使路充国等归:使……归  (8)屈节辱命屈:使……屈身辱:使……受辱  ③名词活用  (1)天雨雪雨:名词做动词,下。  (2)羝乳乃得归乳:名词做动词,生子。  (3)杖汉节牧羊杖:名词做动词,拄着。  (4)武能网纺缴,檠弓弩网、檠:名词做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  (5)惠等哭,舆归营舆:名词做动词,用车子。  (6)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上:名词做状语,向上。  (7)绝不饮食饮食:名词做动词,给他吃的、喝的。  5.一词多义  ①使  (1)数通使相窥观使:使者。  (2)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汉者第一个“使”:出使。  (3)单于使使晓武第一个“使”:派,第二个“使”:使者。  ②语  (1)以状语武语:告诉。  (2)如惠语以让匈奴语:说的话。  ③引  (1)虞常果引张胜引:招供。  (2)引佩刀自刺引:拔。  ④食\n  (1)绝不饮食食:给他吃的。  (2)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食:吃。  (3)廪食不至食:粮食。  (4)给其衣食食:食物。  ⑤发  (1)方欲发使送武等发:打发。  (2)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发:发动。  (3)恐前语发发:被揭发。  5.特殊句式  ①倒置句  (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送留在者汉匈奴使”。  (2)为降虏于蛮夷。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蛮夷为降虏”。  (3)何以汝为见。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见汝为”  (4)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子卿尚复为谁乎”。  (5)何以复加。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复加”。  (6)募士、斥候百余人俱。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募百余人士、斥候俱”  ②判断句  (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2)非汉所望也。  (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③被动句  (1)见犯乃死,重负国  (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3)皆为陛下所成就  (4)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伶官传序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自称庐陵人],汉族,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与柳宗元,韩愈,王安石,曾巩,“三苏”苏轼,苏洵,苏辙合称“唐宋八大家”。庐陵(今江西省吉安)人。四岁丧父,家境贫寒,刻苦自学,宋仁宗天圣八年进士及第。晚年历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卒谥文忠。早年热心政治改革,但晚年对王安石变法有所不满。在散文理论上提出“以文明道”的主张,取韩愈“文从字顺”\n的精神,大力提倡简洁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癖晦涩。为文主张切合实用,重内容,反浮靡。积极培养后进,因而成为北宋中叶文坛领袖。他的散文明畅简洁,丰满生动,说理透彻,抒情委婉。诗、词也有很高成就。他的《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的体裁。著作有《新五代史》、《欧阳文忠公文集》,又与宋祁等合修《新唐书》。 一:名词作动词  1.函梁君臣之首函:用木匣子装  2.契丹与吾约为兄弟约:订立盟约  3.抑本其成败之迹本:推究  4.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其根本  二:名词作状语  1.负而前驱前:向前  2.仓皇东出东:向东  3.一夫夜呼夜:在夜里  三:动词作名词  1.而告以成功成功:成功的消息  四:使动  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兴、亡使动  2.凯旋而纳之纳:使收藏  五:形容词作动词  1.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乱:作乱  六:形容词作名词  1.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忽微:细小的事情智勇:有勇有谋的人物  古今异义:  1.与其所以失之者与其:给他  2.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至于:相当于“以至于”  3.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从事:官名,这里泛指一类官  4.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人事:指政治上的得失  1.判断句  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此三者,吾遗恨也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2.状语后置  请其矢,盛以锦囊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而告以成功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3.省略句  还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n  以三矢赐(于)宗,而告之曰  请其矢,盛(之)以锦囊  岂独(庄宗之困于)伶人也哉  (庄宗)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  4.被动句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5.固定句式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通假字  及仇雠已灭“雠”同“仇”,仇敌左忠毅公逸事选自《方望溪先生全集》卷九。作者:方苞(1668—1749)字凤九,一字灵皋,晚年自号望溪。桐城(今安徽省桐城县)人。清初散文家,清代古文“桐城派”创始人之一。左忠毅公(1575—1625),名光斗,字遗直,号浮丘,明朝桐城人。明万历进士,曾任大理少卿;左佥(qiān)都御史。天启四年(1624),左上奏弹劾魏阉党三十二条斩罪,被诬下狱,受酷刑死于狱中。魏忠贤死后,被追谥为“忠毅”。逸事,指散失的没有流传的事迹。②词性活用  从数骑出(使……跟随,动词的使动用法)  呈卷,即面署第一(当面,名词作状语)  史朝夕狱门外(省略句,史朝夕(侯于)狱门外。)  涕泣谋于禁卒(涕,眼泪,名词作动词,流眼泪。)  草屦(草鞋,名词作动词,穿上草鞋。)  则席地倚墙而坐(席,意动用法,以……为席。)  蹲踞而背倚之(用后背,名词作状语)  手长鑱(手——拿着,名词用作动词)  ③一词多义  【则】  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只,仅仅。副词)  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是,原来是。具有确认作用的副词)  漏鼓移则番代(就。表承接关系的连词)  【虽】  虽家仆不得近(即使。表示假设关系)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虽然。表示转折关系《张衡传》)  【焉】  卒感焉(于之<对此>。兼词)  于是余有叹焉(不译。语气助词)  万钟于我何加焉(呢。表示反诘语气助词)\n  且焉置土石(哪里。疑问代词)  盘盘焉,囷(qun)囷焉(地。形容词词尾,助词)  2.句式解析  省略句  为(之)掩户(省介词宾词,“之”代史可法。)  叩之(于)寺僧(省介词)  召入,使(之)拜夫人(省介词宾语,“之”代史可法。)  久之,(史可法)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史可法)持五十金……(省主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