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46 KB
- 2022-08-1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乎在文言文中的用法文言文中也的用法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关于乎在文言文中的用法有哪些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乎在文言文中的用法,欢迎 乎在文言文中作为后缀的用法 (1)单用或叠用在单音或叠音的形容词后面。 如:很多新事物,确乎处处可见;我心里热乎乎的;他胖乎乎的 (2)用在动词或副词后面,构成新的动词或副词。 如:他对这点事却不在乎;几乎人人都赞扬他 (3)用在形容词后面,单独不能翻译 宜乎众矣。宋周敦颐《爱莲说》洸洸乎干城之具。明刘基《卖柑者言》昂昂乎庙堂之器。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 乎在文言文中作为介词的用法 (1)于;在。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屈原《离骚》今虽死乎此。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2)于;从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春秋'何以始乎隐?《公羊哀十四年》 (3)于;在[in]。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楚人生乎楚,长乎楚,而楚言。《吕览用众》 (4)于;从[from]。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地点叫嚣乎东西。唐柳宗元《捕蛇者说》隳突乎南北。先率遇举,擢之乎来宾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战国策》 (5)于;由于;由于;在于。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缘由不动乎众人之非誉。《荀子》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庄子》 (6)于;根据;依据。介绍动作、行为遵循的准则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礼记》 (7)于,对。引进动作产生的对象吾尝疑乎是。唐柳宗元《捕蛇者说》第3页共3页\n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乎在文言文中作为动词的用法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声音上扬,下面的符号表示舒气。"乎'是"呼'的本字。当"乎'借作语气词、介词用之后,就另造了一个从"口'的形声字"呼'。本义:吐气 (2)同本义 (3)"呼'的古字。召唤;呼唤。如:乎号 乎在文言文中作为语气词的用法 (1)表示疑问或反诘汝识之乎?苏轼《石钟山记》为人谋而不忠乎?与伴侣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近者大乎。《列子汤问》远者凉乎。汝多知乎。污其行乎。《后汉书列女传》断斯织乎。不亦精乎。 (2)相当于"吗'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可乎。《列子汤问》不闻藏书者乎。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天下事有难易乎?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学有难易乎。 (3)表示感叹语气或呼告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左传》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贤人乎,贤人乎!非质有其内,恶能用之哉?《史记》有甚是者乎。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天乎。清袁枚《祭妹文》人乎。 (4)表示祈使或命令语气。相当于"啊'、"呀'勉速行乎!无重而罪!《左传》 (5)表示推想语气宋其亡乎?幸而后败。《左传》愿见之乎。《三国志诸葛亮传》得无苦贫乎。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或能免乎。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6)表示召唤人的语气。相当于"啊'、"呀'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论语》 (7)表示商榷语气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韩非子》 (8)表示确定语气第3页共3页\n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故曰:"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乎。'《韩非子》 (9)用在句中,表示稍作停顿,舒缓语气,引人留意下文。如:大家熟悉全都以后,于是乎就大干起来;不外乎两点,一是斗志,一是斗胆第3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