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03 KB
- 2022-08-1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中考文言文阅读理解:课内文言文阅读5导读: 43.(2011•浙江省绍兴市)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课文《两章》)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委而去之(▲)(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4)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1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环而攻之而不胜委而去之 B.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者多助 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句子: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n 18.文中体现了孟子怎样的治国主张?(3分) 答:▲ 【答案】 44.(2011•浙江省温州市)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_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 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每有会意▲(2)性嗜酒▲ (3)期在必醉▲(4)既醉而退▲ 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字用法不同于其它的一项是(▲)。(3分) A.亦不详其姓字B.其如土石何 C.亲旧知其如此D.食之不能尽其材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n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0.五柳先生“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4分) 【答案】 17.(4分)(1)体会、领会(2)爱好、特别喜欢(3)期望、希望(4)已经 18.(3分)B 19.(3分)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20.(4分)五柳先生率真随性,读书只为得到精神的快乐;他淡泊名利,不为功名利禄而读书。 45.(2011•浙江省义乌市) (二)(8分)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 [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n 16.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选贤与(▲)能(2)货恶(▲)其弃于地也 (3)故(▲)外户而不闭(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句子。(2分)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18.[甲]文中阐述的“大同社会”与[乙]文中描绘的“世外桃源”有什么相似的地方?(2分) 【答案】 16.(1)“与”通“举”,选拔(2)憎恶(3)所以(4)类(4分,每小题1分,意思对即给分) 17.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处处可以听到。(2分,意思符合即给分) 18.两文都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2分,结合语句分析也可) 46.(2011•浙江省舟山市) (二)满井游记(节选)(9分)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n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风力虽尚劲(2)呷浪之鳞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兔子的意思。(2分)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19.选文第一段是从哪三方面描绘满井早春气息的?(3分) 20.文中画线句表明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案】 17.(1)猛,强有力(2)代鱼 18.(我)才知道效野之外不是没有春天,可是居住在城里的人不知道(这一点)啊。 19.郊外的植物(柳条麦田)、游人、鱼鸟。 20.表明了作者寄情山水,厌恶官场生活的人生态度。(写出“寄情山水”即可) 47.(2011•福建省莆田市)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18分)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n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5、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录毕,走送之 (2)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3)四支僵劲不能动 (4)主人日再食 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 7、作者在文中用“勤且艰”为概括自己的学习生涯。那么,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三个方面的困难?请根据文意概括。(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作者在求学的过程中为什么能做到勤奋刻苦?请用文中的句子作答。(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5、跑已经通“肢”每天 6、(1)家里穷,没有办法得到书,就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 (2)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当中,毫无羡慕的意思。 7、无书之难无师之难求学之难 8、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48.(2011•湖北省恩施市) (三)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回答问题(8分)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n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 1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⑴以是人多以书假余。⑵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⑶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⑷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19.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⑵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0.本文是作者给马生的赠序,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叙述自己的求学经历的? 21.文中哪句话揭示了宋濂求学不辍的原因? 【答案】\n 18.(2分)⑴假:借(0.5分);⑵叩:请教(0.5分);⑶腰:腰佩,这里用作动词(0.5分);⑷支:通“肢”,肢体(0.5分)。 19.(2分)⑴我站在旁边侍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向他请教。(1分)⑵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比不上其他的人。(1分) 20.(2分)⑴学习的刻苦(0.5分);⑵从师的艰难(0.5分);⑶求学的艰苦(1分)三个方面。或:勤且艰若此(2分)。 21.(2分)“以中有足乐者”或“余幼时即嗜学”。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