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41 KB
  • 2022-08-19 发布

知识可视化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知识可视化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青少年对图像的兴趣远远超过对文字的兴趣。在此背景下,知识可视化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知识可视化是一种建立在图式理论、双重编码理论、可视化理论等基础之上的用来建构和传递复杂见解的图解手段。其工具种类繁多,如思维导图、概念图、知识动画等都能对教学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目前,语文新课改对文言文教学越来越重视,而高中文言文教学陷入了师生都不满意的困境。将知识可视化应用于高中文言文教学,能够将晦涩难懂的文言文知识以图解的方式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遗憾的是国内鲜有专门探讨知识可视化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应用的论文。但在一线教学中,许多语文教师常常将图表、图片等知识可视化工具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这种教学方法深受学生的喜爱。由此可见,知识可视化应用于高中文言文教学显得非常重要,也是可行的。但知识可视化并非是完美无缺的,将其应用于高中文言文教学要遵循辅助性、适度性、综合性、灵活性等原则。将思维导图用于预习,能全面细化知识;用于笔记,能突出笔记重点;用于复习,能整合新旧知识,提高复习效率。图表能够梳理文言文要点,突出重点;归纳对比知识点,帮助学生辨明异同。流程图能够帮助学生理清事情发展的脉络,促进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用图片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巧妙地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高效解读古代文化常识,突破教学重难点。视频可以调动主体投入,激发审美体验,增强感知效果。\n知识可视化作为高中文言文教学的辅助手段,能够对文言文教学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为文言文教学提供新路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