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50 KB
  • 2022-08-19 发布

最新北京高中会考语文文言文练习及答案押题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5年1月春季会考古诗文阅读篇目(选摘)2015·北京会考(一)、阅读《烛之武退秦师》,完成1---5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晋军函陵军:B.又欲肆其西封封:C.唯君图之图:D.秦伯说,与郑人盟说: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A.以其无理于晋以:B.若不秦,将焉取之焉:C.然郑亡,子亦又不利焉然:D.吾其还也其:3、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义,理解正确的一项目是()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B.焉用亡郑以陪邻——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D.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4、根据文义,为下列句子补出省略的内容(1)“。。。。。子亦有不利焉。”()许之(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5、用原文句子,将下面一段分析文字补充完整烛之武在与秦伯的谈话中,首先以“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说明即使消灭郑国,秦国也无法超越别国统治郑国,又以“”说明晋国的扩张意味着秦国势力的消弱;继而又分析了存郑对秦有益无害,接着以“”的事实说明晋国毫无诚信,利用两国矛盾来离间双方;最后得出亡郑是“的结论,最终打动了秦伯。(二)、阅读《劝学》(节选),完成1---4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B.而闻者彰彰:C.而绝江河绝:D.君子生非异也生: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1)青,取之于蓝(2)而寒于水B.(1)輮使之然也(2)不如须臾之所学也C.(1)故木受绳则直(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D.(1)登高而招(2)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己3、翻译-7-\n2015年1月春季会考古诗文阅读篇目(选摘)(1)学不可以己(2)金就砺则利4、苟子认为人生下来就是恶的,但“性恶“有时可以改变的。在《劝学》中他运用一系列类比,论证了这个观点。请根据原文填空,将作者的论证补充完整。事物的原状外物的作用产生的结果(1)(7)(11)(2)(8)(12)(3)(9)轮(曲)(4)受绳(13)(5)(10)(14)(6)博学(学习)知明而学无过(君子)(三)阅读《逍遥游》(节选),完成1---4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怒而飞怒:B.志怪者也志:C.适千里者适:D.小年不及大年年:.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实下也,亦若是则已矣B.风之积也不厚之二虫又何知C.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水浅而舟大也D.去以六月息者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海运则将徒于南冥B.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C.三餐而烦反,腹有果然D.蟪蛄不知春秋4.选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突出特点?请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一点,诗作赏析。-7-\n2015年1月春季会考古诗文阅读篇目(选摘)答:(四)阅读《归去来兮》完成1---4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径就荒就:B.将有事于西畴畴:C.善万物之得时善:D.或植杖而耕耔耔: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悦亲戚之情话胡为乎遑遑欲何之B.门虽设而常关鸟倦飞而知还C.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已矣乎D.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3、翻译(1)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2)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4、本文多处请托于物,情寓于景。如:“云无心以出,鸟倦飞而知还“这两句,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悠闲自在、无拘无束的真实生命状态。作者以这样的景象表现隐田园所追求的生活理想,又如,“这两句,表现了。作者以这样的景象表现归隐田园的快乐之情。(五)阅读《兰亭集序》完成1---5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群贤毕至毕:B.列坐其次次:C.信可乐也信:D.人之相与与: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会与会稽山阴之兰亭当其欣于所遇B.亦足以畅叙幽情足以极视听之娱C.仰观宇宙之大及其所之既倦D.引以为流觞曲水齐彭殇为妄作3、下列句括号中,补充的省略内容A.()会与会稽山阴之兰亭-7-\n2015年1月春季会考古诗文阅读篇目(选摘)B.映带()左右C.引()以为流觞曲水D.每览昔人()兴感之由4、翻译(1)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2)固指——死生为虚诞5、文中“信可乐也”句“乐”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答:(六)阅读《滕王阁序》(节选),完成1---4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飞阁流丹,下临无地临:B.披绣闼,俯雕甍披:C.遥襟甫畅,逸兴遄飞襟:D.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穷:2、下列各组语句的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即冈恋之体势觉宇宙之无穷B.潦水尽而寒潭清迁歌凝而白云遏C.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D.访风景于崇阿屈贾谊于长沙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典故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睢圆绿竹,气凌彭泽之樽彭泽:指谢灵运,他做过彭泽县令,喜好饮酒。B.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宣室:汉末央宫前殿叫宣室,汉文帝曾在宣誓接见贾谊,谈话到半夜。C.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李广:汉武帝时的名将,多年抗击匈奴,军功很大,却终身没有封侯。D.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阮籍:三国时的诗人。他有时独自驾车出行,到无路处变恸哭而返,借此宣泄不满于现实的苦闷心情。4、“落霞与孤鹰齐飞,积水共长天一色”是千古流传的名句,句中的加点词语是怎样生动优美地描绘出深秋的景色的?请做简要分析答:-7-\n2015年1月春季会考古诗文阅读篇目(选摘)(七)阅读《游褒禅山记》(节选)完成1---4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浮图慧褒始舍与其址,而卒葬之卒:B.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咎:C.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相:2、对下面加点“其”字的用法和意义,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其:代词,用在名词之前,表示领属关系,可译为“仆碑的”B.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其:代词,由于第一人称,指代作者自己C.其孰能讥之乎其:代词,可译为“那些人”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其:代词,指代古书,可译为“那些书”3、下列句子不属于判断句的一句话是()A.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B.尽吾志也而不能志者,可以无悔也C.此余之所得也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4、作者从一次平常的游历活动中悟出了精辟的人身哲理。请你就文章中提到的一条人生哲理,谈谈你的看法。答:(八)阅读《赤壁赋》(节选)完成1—4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1)苏子愀然愀然:(2)山川相缪缪:(3)酾酒临江酾酒:(4)吾与子之所共适适: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哀吾生之须臾自其不变者而观之B.下江陵,顺流而东也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D.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而吾与子之所共适-7-\n2015年1月春季会考古诗文阅读篇目(选摘)3、把下面句子中划线部分翻译成现代汉语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译文:4、用选文原句,将下面一段分析文字补充完整“客”有眼前所见联想到历史英雄,他们尚且如此渺小,何况:,的常人。进而,“客”以“,形象地表达出对生命短促、个人渺小的感慨。(九)《归园田居》1、“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这两句诗抒发了作者的情怀。在诗的结尾与这两句相照应的诗句是:,。2、“误落尘网中”一句,为什么用“尘网”而不用“罗网”?答:3、作者归隐田园后的心情是怎样的?这种心情是如何表达出来的?答:(十)《咏怀古迹(其三)》1、“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两句中的一个“”字写出了明妃远嫁异邦,而一个“”字则写出她难归故里的凄楚。2、人们对“画图省识春风面”中的“省”历来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解释为“曾经”,而清代朱瀚在《杜诗解意》中说:“省,乃省约之省,言但于画图中略识其面也。”你认同哪种解释?请说明理由。答:3、【材料】明人胡震亨评注的《杜诗通》说:“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为合作。“意思是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用,用在昭君村上是不合适、不协调的。请根据你对这首诗的理解,指出胡震亨的说法是否妥当。(150字以内)答:(十一)《琵琶行(节选)》1、选段中“又闻此语重唧唧”“今夜闻君琵琶语”这两句中的“语”-7-\n2015年1月春季会考古诗文阅读篇目(选摘)的意思是否相同?结合语境加以解释。答:1、有人考证,浔阳当时为江州治所,是长江上的一个大港,商业繁华,周围名胜古迹很多,并不偏僻,也不可能“终岁不闻丝竹声”;诗人住处背靠湓水,庭院北边的土岗上长着青翠的竹林,宅后有园,长满了各种树木,是一个诗人非常喜爱的幽静地方。既然如此,作者为什么在诗中把浔阳描写的如此荒凉冷漠,痛苦不堪?谈谈你的看法。答:(十二)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回答1、“”这几句,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象,而且将自古以来这里出现过的许多威武雄壮的战争故事都概括进来了,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向往。2、本片历来被看作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而“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词句表现出苦闷压抑之情,这与本篇的气魄雄伟豪放的风格是否矛盾?答:-7-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