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50 KB
- 2022-08-1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中文言文阅读专攻】积累课内文言知识迁移运用课外解题训练目标:1.紧密结合语境,学会推测词意、句意,最大限度读懂文章2.掌握突破重要文言实虚词意义的方法、技巧3.熟悉文言文考点各题型解题技巧4.掌握文言断句方法.技巧■■总说过关要求要有一定量的文言文阅读积累。以熟读掌握课内为主,来解决课外的,学会知识迁移。■1三过关:(1)文言基础知识(字、词、句)过关。考试中频率较髙的实虚词,就是课本中的重点词。(2)文言阅读、分析、理解能力要过关,特别是推测字词、句意,分析中心能力等(3)还包括了解一定古代文化常识,如表示礼仪的、官职的、地理方位的等。■2提升两种能力:(1)理解.推测字句能力,强调结合语境,学会前后勾连(2)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强调先有积累,然后灵活运用第一部分:文言实、虚词及特殊句式基础知识关于文言实词四种常见现象1、实词有常见四类现象:通假字、(1)通假字:本应该用甲字,而使用时却借用与其意义毫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替代它,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张良出,要项伯■崔家顾人剌我,请以闻■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一是音同音近通假。如:“蚤”通“早”,“要”通“邀”,“裁”能“才”,“禽”通“擒”,“卒"通“猝”;二是形近通假。如:“尊”通“樽”,“RHr”,“倔”通“崛”,“被”通“披”(2)一词多义【发】:见其发矢十中八九顷之,未发,太子迟之••发图,图穷匕首见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野芳发而幽香■(考纲规定120个常见文言实词含义需要掌握,更多需要我们结合语境去理解、推测实词的含义)(3)古今异义①亲戚、妻子.其实(抓住文言文中单音词较多的特点,对双音词进行切分)\n(4)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2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3动词用作名词4使动5意动为动左右欲刃相如■常以身翼蔽沛公■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将军身披坚执锐••则其至又加少焉■项伯杀人,臣活之■渔人甚异之■等死,死国可乎■二、关于文言虚词【总说】:♦♦虚词的定义及分类虚词是相对于实词而言的,_般说来,实词的意义比较具体,在句中充当主要成分;虚词的意义比较抽象,有的甚至只起语法作用,没有实际意义。在文言文中,文言虚词包括副词(语气副词,用来表反问或疑问)、介词、连词、助词(结构助词,用在句中,连接词语;语气助词,放在句末)、语气词、代词(指示、人称、疑问、不定代词)。副词:范围副词一—凡率概时间副词一—既已且语气副词一—其ULJ(句首,表反问或疑问)介词:于以因连词:而以其乃但故若助词:结构助词(用在句中连接词语)之者所语气助词(用在句末,表各种语气的)——也矣焉耳哉乎代词:人称代词吾余若乃而之其指示代词之其然疑问代词安焉何不定代词或无主代词莫、为、♦♦18个文言虚词(常考10个)虱何.乎.冈、圍、回、若、厨圖、也、回]、園、于、同、则、者、§\n例: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王还柱而走B而卒惶急无以击轲2、(5种)三、关于文言实虚词推断技巧(1)实词推断技巧(3种)总的一句,语境分析,具体表现在:%1依据语境,前后勾连文意,推测含义。(注意:句中对称结构)%1语法分析,借助语法结构作推断例2:%1臣战河南,然不自蠢能先入关破秦%1视之,状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1代入检验法。能讲通,往往就是正确的。另,有时可从词性判断。)还:通“环”,绕卒:通“猝”,突然(1)语境分析法,看具体语境文言虚词的用法比较灵活,要确定一个虚词的用法就必须联系语境,作具体分析,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例: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直(蒲松龄《促织》)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圣心备焉(荀子《劝学》)(2)标志识别法一些特殊文言句式是以某些虚词为标志的,只要认清句式,虚词的用法也就清楚了。例:果为马所颠仆何陋之有(3)交换理解法将其中可以确定的一句中的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代入另一句来理解,如果讲得通,意义和其事甚怪此其所以为子房欤••用法一样。例.非子房甚谁全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4)语法分析法,从结构来推断例:①先母抚M甚厚(归有光《项脊轩志》)%1且夫我尝勳仲尼之闻(《庄子.秋水》)%1辍耕之垄上(司马迁《陈涉世家》)(5)课本联系法(联想法)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侍养既二十年,乃起为江西之金溪。\n文言文特殊句式八大类: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省略句固定结构(1)判断句用上着,也”/“为”、“乃”、邙丫、“则/名词做所谓语直接表判断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者,赵之良将也。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者,……也”、“……者也”、“……也”、“……者・・・・・・”刘备,天下枭雄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2)被动句“于”“受”“见/如:“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徒见欺于王”兵挫地削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3)倒装句①宾语前置句沛公安在(疑问句中宾语前置)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谁、何、奚、曷、胡、恶、安)微斯人,吾谁与归(介词宾语前置)时人莫之许也(否定句中)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之提前宾语)良问曰:大王来何操?古之人不余欺也王问:何以知之②定语后置者: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③介词结构状语后置:(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词短语表时间、地点、引进对象得双石于潭上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介词“以”组成的介词短语,表对象、表原因树之以桑具告以事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乃取蒙冲斗舰十搜,载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1主谓倒装\n甚矣,汝之不惠!|==(4)省略句省主语、宾语(多“之”)、介词(多“于”)如:“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权起更衣,肃追(“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于宇下”O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注意:“以,与,从,为,因”五介词常省略宾语。(5)固定结构1、表示疑问何以、奈何(・・・・・・怎么办?为什么・・・・・・?)如・・・・•・何奈・・・・・・何(把•・・・・・怎样呢?)孰与(与•・・・・・比,哪个更・・・?)独・•・・•・耶?(难道・・・・・・吗?)表示反问何……为?(……干什么呢?)表示感叹①何其……也!(多么……啊!)表揣度①无乃……乎(欤)③庶几……欤?表示选择%1与其……孰若・・・・・・?(与其・・・・・・,哪如・・・・・・?)%1・・・・・・欤(耶),抑……欤(耶)?(是・・・・・・,还是・・・・・・呢?)%1其……?其……?(是・・・・・・呢?还是……呢?)六,其它否则:如果不•・・・・・就2、3、4、5、(恐怕……吧?);②得无(微)(或许……吧?)(该不……吧?))然则:既然这样,那么;虽然:虽然如此,(但);即使如此,无(有)以:没有(有)用来・・・・・・的东西、办法。所以是故是以等等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是故圣益圣,愚益愚。此世所以不传也.吾孰与徐公美?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课堂练习辨析下列特殊句式。是杯之过也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见犯乃死,重负国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军中无以为乐客何为者不拘于时以其无礼于晋夫晋,何厌5农人告余以春及崛起阡陌之中见燕使者咸阳宫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蔺相如者,赵人也未之有也\n文言断句“四步法”♦♦【技巧点拨】断句,即古人所说的“句读”。断句能力的高低,是文言文阅读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的标志。考生只有理解所给文言材料的大意,才能顺利完成文言文断句。所以,文言短句基本方法:读文段,明大意,悟语感,讲技巧。具体说来,四步法。第一步:找对话,定句读文言文中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语”“言”“道”“白”“对”“谓”等引出。一般情况下,碰到这些词时都要停顿,且大多用冒号断开,并将说的内容用双引号分开。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是两人对话,一般是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第二步:明修辞,定句读文言文很讲究修辞。顶真.排比.对偶、反复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也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可以比较好地断句。(1)顶真。顶真是文言文中较为常见的句式。使用这一修辞手法的句子通常是句子前后相承,在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例: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廉颇蔺相如列传》)(2)对偶。对偶更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手法。文言文句式整齐,六句较多,\n客观上为断句提供了方便。例:故不积珪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驾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第三步:依虚词,定句读通常,(1)在句首出现的虚词有:夫、惟、盖、凡、窃、请、敬、若夫、且夫、今夫、而已、乎、焉、与(欤)、耶(邪)等。一般情况下,断句时都可以利用这些词点断。呜呼、嗟夫、噫、悲去等;(2)在句尾出现的虚词有:者、也、矣、哉、耳(尔)、例: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第四步: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文言文中一个完整的句子,都含有主谓宾。主语和宾语,由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充当;谓语部分,由动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形容词性短语充当。例: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