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87 KB
- 2022-08-2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文言文“自主阅读”中的六读法瓜州二中王英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标》规定,文言文教学要达到使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但从学生平时成绩和中考成绩来看,中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并不尽如人意,这显然与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有关。经调查了解,发现在文言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采用串讲式教学方法。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能达到落实知识的目的。但由于长期以来文言文考试也主要考词义和翻译,而教师生怕学生听不懂,总是字字解释,句句翻译,这样来教文言文,课堂时间几乎全被教师占用,学生读得很少,结果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被动,课堂里死气沉沉。根本谈不上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文言文教学所占的量少,许多教师课堂上重视语言解读,轻视语言品味。文言教学只局限在解词、译句上,忽视了思想内容、章法结构、表现技法、语言艺术等的解读,课堂缺乏足够的宽度和厚度,不利于学生文言理解能力的形成。因此,古文教学当务之急是尽快抛弃那种教师逐字逐句的讲解,"寻找一种省时高效的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自主阅读”中的六读法以学生有组织有步骤的自主阅读为主要特征,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利于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一、正读所谓"正读",就是学生初步接触课文,旨在扫清语音、句读障碍。这一步骤可采用"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录音带(或教师)范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学生再读课文——教师纠正语调、句读——学生顺读课文(效果检测)”的教学流程。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古文,大都文质兼美,典范凝练,朗朗上口,适合以诵读为主的教学方式。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可以在反复的诵读中走进文本。教师对学生的诵读要进行科学指导。首先要读准字音,一般要注意通假异读现象,如"河曲智叟亡以应”活音异读现象,常常涉及到古代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等专有名词,比如:“可汗问所欲";破音异读现象,这是指通过改变字音的办法来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一种异读如"燕山胡骑呜啾啾"。其次要读好节奏,诵读文言散文,确定停顿的主要依据是文句的意义,只有正确理解句意,才能做到不读破句。有三种情况学生容易读错:①名词作状语时"其一犬坐于前“。②现代汉语中是合成词,在文言文中是单音词的,诵读时要停顿,如"今齐地方千里”。③句首的虚词,往往起统领全句作用的,应在其后有停顿,如"故天将降大任""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最后要读出语气、情感。要读出语气和语势,就要先把握表陈述、表感叹、表祈使\n的各类语气词。例如"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全句用两个感叹句表达了作者无比愤慨以及迫切期望改变这种不合理现状的强烈感情。要读出那些结构齐整、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妙句所表达的感情,从而领会作者的情感、立场和观点就要联系作者生平结合时代背景。例如,李白。有人说,李白的理想并非做一个诗人,而是要在政治上有一番建树。因此当理想无法实现时,他往往举杯消愁,借月亮来寄托他高洁的情趣和志向。在此基础上,你就能够体会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独和"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无奈。还有更重要的一项内容,那便是鄙弃权贵、笑傲王侯:"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再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历来被认为表现了仁者贤士崇高的人生境界。结合时代背景,我们会更加敬佩范仲淹这位封建时代的政治家。宋仁宗五年,范因提出政治改革主张,触动了保守派的权益,被免去了参知政事的职务,贬放邓州。这种情形下,创作了“先忧后乐”的名句。遭贬而不自弃,心怀天下而不改其志,结合时代背景,方能对其文有更深刻、更准确的理解,读出情感也就水到渠成了。二、译读所谓“译读",就是学生根据课文注释、工具书自读、自译课文,读读译译,译译读读。这一步骤旨在让学生在读懂课文注释的基础上了解课文大意。可采用学生个人自读自译、小组内读译听评的形式。这一步骤只要求学生了解课文大意,不要求学生作机械的文白对照,否则又落入了传统的文言演绎白话文的费时费力的窠臼。以上过程中要注意一要利用好课文注释。古文的课下注释是非常珍贵的学习资源,传统教学常常忽视这一点,本是注释中写得明明白白的东西,有时却熟视无睹。二是利用好工具书。课文中不明白而无注释的词句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查工具书。这一点我们经常谈,但真正在课堂上拿出时间来让学生做的并不多,以致学生不愿查工具书,甚至根本没有工具书。(注:工具书是古汉语字典,而不是教材全解)三给予学生质疑的时间。文言文可以质疑的地方太多了,教学实践中,只要教师教给学生一些质疑的方法,只要教师能遵循民主化教学原则,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学生就会积极思考,大胆质疑,这不仅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改进教学效果并培养起初步的研究精神。例如教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时,在译读阶段,我首先提出有通假现象几个词的翻译,之后指出有特殊用法(使动、意动)词的解释方法,这个环节为之后学生的自主翻译清除了障碍。接着布置学生结合注释译文,然后请学生分组汇报翻译成果。在译读这个环节所作的活动设计,学生能做的尽让其做,学生将遇到障碍的地方教师进行有效点拨,即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指导又贯穿其中。另外,我们看到,在\n结合课文注释翻译之后,我给予了学生发问的时间,这个时段是宝贵的,它尊重学生学习差异,是培养质疑精神一个亮点。三、品读所谓"品读",就是在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分析、品味、赏析。其主要目标是:就思想内容、章法结构、表现技法、语言艺术等方面对文章进行一些文学和美学的鉴赏性阅读。品味是深入语言内部,感受语言神韵的必由之路。在文言文的品读中主要是指用比较揣摩的方法对词、句、段的意蕴和妙处进行语感分析。接下来就以品味语言为例,说一说如何操作这一环节。①品味"词"。学习《小石潭记》中的"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如果从学习文言文知识的角度,教师会重点讲"清"的词义,然而从品味语言的角度,则应重点品评"清”的丰富内涵。柳宗元一再遭贬,心情抑郁,看到如此幽深冷寂的环境能不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吗?这"清"既是环境的特点,也是作者内心的写照。这样品味,就能入情入理,深入到语言的内部,学生的所得也才是深层次的。②品味"句"。学习《强项令》,"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一连串的动作,董宣刚直的形象跃然纸上。③品味“段”。《小石潭记》的第二段,"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往来翕忽”等,表面上写鱼,细细品味这一段,又可感悟到处处体现了水的清澈。品味语言,是文言文语感教学的重要步骤。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范例和方法,结合内容,设计具体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地寻找、揣摩、研讨那些语言典范。最后,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和小结。例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一篇议论文,在熟知文意的基础上,教师布置学生归纳段意,由此入手,教师学生的对话中,教师引导学生理清了文章的论证思路。所以,文言文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字词句段的翻译与背诵上。文言文教学应当在扫除字词理解的障碍之后,进行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写作技巧的分析鉴赏,让学生在古代文化背景中去领悟文章的主旨意蕴,帮助学生吸取古代语言的精华,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从而获得独特的文化体验。四、理读所谓“理读”,就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突出文言词汇的学习,用"整理”的方式,指导学生积累语言的板块,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整理:(1)积累文言实词,①古今异义:词义扩大的,如"河"。词义缩小,如"亲戚"。词义转移如"烈士暮年",感情色彩发生变化的"先帝知臣卑鄙"。掌握古今词义的异同,主要靠积累、记忆。同时还可以和含有古代词义的成语相互参证,比如"走"古义是小步快跑,引申为跑,成语中仍有此意,如“走马观花""不胫而走"。②一词多义③文字通假④偏义复词。\n(2)积累文言虚词,①归纳基本用法②注意兼词"诸""焉"等③要有全句意识,许多虚词,在句中主要起一定的语法功能或加强语气的作用,因此只有依靠对全句的分析和把握才能准确的理解它。(3)归纳特殊用法、句式的翻译方法。例如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等,或者有意动、使动意义的翻译。(4)总结固定句式的翻译方法。如"何……之有""得无......乎""所……"等。这一步骤旨在学生对所学的文言词汇,句子译法进行清理、梳理、整理,从而形成知识板块,以提高积累的效率,为理解浅易课外文言文打好基础。例如在教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我以“故、拂、于"等四个具有一词多义现象的词为例,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整理,不仅明晰本课有几个义项,而且还引导回想以前学过这一词的哪一个义项;对古今异义的词,不仅明确它在课文中的含义,也要了解它在现代汉语文中的解释。这使得学生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用这样的整理方法积累,坚持下去学生对古文有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认识,阅读理解能力还愁形不成吗?五、背读所谓“背读",就是在课文感知、理解的基础上背读课文。只有背多了,积累多了,学生才能从大量的直接接触文言材料中慢慢地感受语言,习得语感,这是一个逐步扩大与深化的过程,除此没有别的捷径可走。这一步骤是学生最终形成积累的关键。前面四个步骤到位后,这一步骤似乎水到渠成,但要对学生的诵记读背作精要的指导,例如背诵方法等。介绍几种背诵方法:①参照译文背诵法,这种方法最适合刚接触文言文的初一学生。通常让学生先结合课下注释及手边资料把文章翻译成现代文。背诵时,可以“倒过来",先看译文,再还原原文,这种方法不仅有利于背诵,还有利于对文章字词句的深刻理解,而且背下来不易忘记。②按照写作顺序背诵法。文章的写作顺序主要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如《三峡》一文指导学生按夏、春冬、秋不同季节,抓景物特点去背诵,这样背诵起来就会条理清楚,记忆深刻。③依据线索背诵法,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以武陵人的行踪为线索,指导学生按照"缘溪行——逢桃花林----入桃花源——源中做客——出桃花源--一再寻未果”的顺序背诵,省时而高效。④抄写背诵法。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经常让学生用抄写的办法来加强记忆背诵文言文,这种方法会让学生记忆深刻准确,默写时错别字少了,又能帮助理解文意,真\n可谓"一箭双雕"。为避免单调枯燥,可以设计一个背诵成果展示环节,采用个人表演背、小组分角色背、各组之间比赛背读等多种形式开展。六、移读所谓"移读",就是让学生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利用所积累的语言和掌握的方法阅读课外难易相当、意趣相近的古诗文,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这一步骤可用来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和能力掌握程度。文言文跟现代文相比,语言上有不少差异,表现在古今词义的变化、词类的活用、句式的不同等方面,阅读课外文言文时要强调整体意识,指导学生不要拘泥于个别疑难词的解释求证,能从大体上大致读懂文意即可。比如,读的是一段人物传记,可以着眼于全文主要写了哪件事,表现了传主怎样的性格、志趣。至于有些费解的字词,则可以猜读,或完全跳过。"正读、译读、品读、理读、背读、移读”这一教学方法,不仅是古诗文阅读教学的一种课堂模式,而且可作为学生课外阅读古诗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阅读教学以读为本。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进一步提高文言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