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3.00 KB
- 2022-08-2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初中文言文教、学、考东门中学陆胜家2009.8\n初中文言文考什么?\n07~09本市中考语文文言文测考盘点070809默写15分15分18分加点词(诗歌))4分4分4分课内语段7分7分8分课外语段12分12分12分\n几点认识:默写比分在递增,每周一诗占分比例在增加。加点字解释被诗歌考查替代,09年还是侧重基础,没有考赏析,暂时难度不高。考题的涵盖面比较大,一改以往,跨了四个学段。考题类型基本不变:文学常识、字词理解、句意理解、段意分析等。\n初中文言文如何学?\n学习目标定位(1)能借助注释,工具书和有关资料,大体理解浅易的古诗文的内容,了解文言诗文涉及的作家,作品及相关的文学知识(2)能理解古诗文中词句的含义,积累一定量的文言实词,四年的实词积累量达到150个左右;能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的意义或作用;积累一定量的文言句子,能结合语境理解常见文言句式的意思(3)能欣赏优秀的古诗词的意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4)能背诵一定量的文言诗文,四年的背诵总量在10000字左右\n分阶段目标年级目标定位学习目标六年级以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为主使学生产生阅读文言诗文兴趣,并初步形成阅读好习惯。七年级以指导学生感知能力为主在一定的方法指导下,学生对浅易文言诗文能基本感知八年级以指导学生感悟能力为主培养学生自学与质疑能力九年级以指导学生运用能力为主培养学生自我体验与初步欣赏能力\n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①把握词义②理解句意③概括段意④赏析诗词\n词义的把握1、一字多义与一义多字2、古今异义与偏义复词3、通假认知与词义推知4、词类活用\n范例一“之”1.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2.愿以境内累(之)矣!(《庄子钓于濮水》)3.子墨子闻之。(《公输》)4.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公输》)5.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6.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捕蛇者说》)7.王惭忿,骂老道士之无良而已。(《劳山道士》)8.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冯婉贞》)9.宋何罪之有?(《公输》)10.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11.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王顾左右而言他》)网络系统:\n\n范例二我\n范例三“他”\n范例四“你”\n范例五“到”\n古今异义与偏义复词范例一在下列各句中,找到古今异义的字,并作说明(1)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2)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3)先帝不以臣卑鄙。(4)可以一战,战则请从。(5)我固谓不能作苦,今果然。明早当遣汝行。\n范例二指出对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的错误的判断(1)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仃孤苦,至于成立。(与今意不相同)(2)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与今意相同)(3)臣之进退,实为狼狈。(与今意相同)(4)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现在已不这样用了)(5)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现在已不这样用了)\n范例三指出下列各句中“所以”的意义(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3)事先要充分准备,举止言谈才不会不知所以。(4)我和他一起工作过十几年,所以对她比较熟悉。\n范例四.指出下面句中的偏义复词▲众巫遂取百姓男女,岁岁改易,投诸河伯水神。▲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n范例五指出下列三句中“异同”为偏义复词的,并说明理由(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2)至于记事之史,系年之书,所以褒贬是非,纪别异同。(3)数医其说异同。\n通假认知与词义推知范例一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1)属予作文以记之。(2)月渐暗,门人然烛来。(3)王生窃忻慕,归念遂息。(4)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藉子杀之。”公输盘不说。(5)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6)盖简核桃修狭者为之。(7)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8)无或乎王之不智也。(9)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10)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而病焉。\n范例二说出下列各句中“见”的意思(1)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2)造父者,天下之善御者也,无舆马,则无所见其能。(3)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4)伍奢乃有二子,见事于君。(5)今岁饥民贫,士卒食半菽,军无见粮。\n范例三解释下列句中的“辟”(1)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2)今王治齐,非左右便辟无所使也。(3)王梁、造父者,天下之善驭者也,不能以辟马毁舆致远。(4)蟋蟀居辟。(5)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6)辟若掘井。\n范例四解释加点字(1)疏数偃仰(2)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3)三人坐月中饮,须眉毕见,如影之在镜中(4)其察色也,不过墨丈寻常之间。(5)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6)彼善游者也,今腰缠数十贯,久之,不能寻常。(7)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8)鬓先秋\n词类活用范例一名词活用1.指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A.有一老父,衣褐B.非能水也。C.其一犬坐于前。D.(一狼)意将隧入以攻其后。2.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现象与“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的“客”的活用相同的一项。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B.粪土当年万户侯。C.左右欲刃(蔺)相如。D.今人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3.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现象与“生死而肉骨”中的“肉”的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A.生死而肉骨。B.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C.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D.先破秦入咸阳王之。4.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现象与“额上坟起,如巨卵焉”中的“坟”的活用现象相同的项。A.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B.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C.箕畚运于渤海之尾。D.鼎铛玉石,金块珠砾。5.指出下列各句中与“驴不胜怒,蹄之”的“蹄”的活用现象相同的字。A.寨中人又鹜伏矣。B.(苏子夜坐,有鼠方啮。)使童子烛之。C.朱亥袖四十斤铁椎。D.箪食壶浆以迎王师。\n范例三形容词的活用1.指出下列各句中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的字,并作解释。(1)义不杀少而杀众。(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3)将军身披坚执锐。(4)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都是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请把它们翻译成现代汉语。(1)山多石,少土。(2)火尚足以明也。(3)尔安敢轻吾射?(4)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3.在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活用现象与“冻馁其妻子”的“冻馁”的活用不同的项。A.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B.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C.删其密,夭其稚枝。D.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n范例二动词的活用1.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现象。(1)退而甘食其土之有。(2)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3)又私自送往迎来。(4)惧有伏焉。2.指出并辨析动词活用为意动词和使动词者。(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2)今(鲁)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3)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4)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3.指出加点字中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A.伯氏苟出而图吾君。B.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C.外连衡而斗诸侯。D.吾将哀而生之乎?\n句意的理解今年子月月望,长安重雪终日,玉花搅空,舞下散地,予与友生喜之。因自所居南行百许步,登崇冈,上青龙寺门。门高出绝寰埃,宜写目(1)放抱(2)。今之日尽得雪境,惟长安多高,我不与并。日既夕,为寺僧道深(3)所留,遂引入堂中。初夜有皓影入室,室人咸谓雪光射来,复开门偶立(4),见冱云驳尽(5),太虚真气(6)如帐(7)碧玉。有月一轮,其大如盘,色如银,凝照东方,辗碧玉上征(8),不见辙迹。至乙夜,帖悬天心(9)。予喜方雪而望舒(10)复至,乃与友生出大门恣视。范例一阅读短文,理解划线句子含义。\n范例二指出下列倒装句的具体类别,并翻译。(1)甚矣,汝之不惠!(2)全石以为底。(3)沛公安在?(4)微斯人,吾谁与归?(5)宋何罪之有?\n范例三解释下列语句(1)蛟或浮或沉,行数十里,处与之俱。(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3)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4)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5)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n范例三四.指出下列判断句的表示方式。(1)是吾剑之所从坠。(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3)今是何世?(4)是世之所以乱也。\n段意的概括范例一凡蚕大眠以后,径食湿叶。雨天摘来者,任从铺地加餐;晴天摘来者,以水洒湿而饲之,则丝有光泽。未大眠时,雨天摘叶用绳悬挂透风檐下,时振其绳,待风吹干。若用手掌拍干,则叶焦而不滋润,他时丝亦枯色。凡食叶,眠前必令饱足而眠,眠起即迟半日上叶无妨也。雾天湿叶甚坏蚕,其晨有雾切勿摘叶。待雾收时,或晴或雨,方剪伐也。露珠水亦待旰干而后剪摘。——本段大意概括正确的是()A.采叶方面的禁忌B.进食方面的禁忌C.食量方面的禁忌D.养育方面的禁忌\n范例二城北圭峰山,谷深泉美,林幽而栖鸣禽,峰岩指天而浮白云。城南驹山,一土阜也,曾无岩泉之胜,传云“古昭明读书处”。城北游人常不足城南十三。——本段大意概括正确的是()A.圭峰山风景胜过驹山B.山的出名全靠游人C.山的出名全靠古人D.城北人游兴不入城南人的\n范例三明代画家唐寅写过一首诗:“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这首诗所表明的处世态度是()A.孤独乖僻,傲视一切B.自命清高,孤芳自赏C.清高孤傲,洁身自好D.不随俗流,自力更生\n范例四《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苏轼:《石钟山记》)——下面是对本段大意的概括,在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A.人常疑郦元之说,苏轼亦疑之B.人常疑郦元之说,苏轼不疑之C.苏轼不疑郦元之说,却疑李渤之说D.苏轼疑郦元之说,尤疑李渤之说\n诗词的赏析范例一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范例二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杂诗(其二)》王维\n范例三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范例四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李商隐\n范例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杜甫\n初中文言文怎么教?\n教学目标明确课堂呈现清晰训练讲究实效\n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