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断句金子 30页

  • 523.81 KB
  • 2022-08-22 发布

文言文断句金子

  • 3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儿子外出做生意,给父母写了这样一封信:“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多病少挣了很多钱”。父母读信后一个笑一个哭。想想为什么?父读(笑)母读:(哭)“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多病少挣了很多钱”。////“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多病少挣了很多钱”。///1\n语文复习专题文言文断句\n古书本无标点,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现代的标点符号是“句读”的发展。***大连中考古文连考7年“断句”一、何为断句\n找寻规律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对曰夫战勇气也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4\n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然则何时而乐耶5\n二、文言文断句方法1、凭语感,懂大意2、借特征,巧断句6\n1、找名代,定主宾。阅读中要随时标出文段中的名词和代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一般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寻找特征7\n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8\n2、对话、引文定句读。文言文中对话、引用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寻找特征9\n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10\n3、看虚词,定句读。句首前:夫、盖、凡、请、敬、初、唯、斯、故、则……句尾后:也、矣、焉、耳……陈述句末耶、与(欤)、邪(耶)、乎…..疑问句末哉、夫…..感叹句末关联词前:虽、虽然、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句中不断:以、于、而、则……(“而”表转折、递进,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字前面要断开)寻找特征11\n于是予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于是予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于是予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12\n4、寻修辞,定句读。古人写文章讲究对仗工整、对应、互相照应,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点进行断句----对偶句、对称句、排比句,骈文中的四六句等寻找特征13\n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孟子离娄上》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14\n5.再回首,细检验题目做完,通读一遍,用特征分析或凭借语感,根据文言文断句的基本要求,来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即应该做到点断后的字句都能讲得通,如果有的句子讲不通,那就可能有断句错误的地方;做到点断后的每一句话的内容都符合情理、符合逻辑。15\n来吧让我们游历一番吧ba16\n雕刻人的技巧往往是,鼻子不如刻得大一点,眼睛不如刻得小一点。鼻子刻大了,可以削小;雕小了,就无法加大了。眼睛刻小了,可以修大;刻大了,就无法改小了。办任何事情都是这个道理,对于那些不能恢复挽回的,开始就得特别谨慎小心,那么,失败的可能性就会减少了。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限11处)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堂上练习17\n建安五年,曹公①东征,禽②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绍遣大将颜良攻白马③,羽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日:“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报曹公,曹公义之。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④其所赐拜书告辞。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节选自《三国志》,有删改)[注]①曹公:即曹操。下文的“羽”和“绍”分别为关羽、袁绍。②禽:通“擒”③白马:地名。④封:封存。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18\n今民衣弊不补/覆决不组/君则不寒矣/民则寒矣卫灵公天寒凿池。宛春谏曰:“天寒起役①,恐伤民。”公曰:“天寒乎?”宛春曰:“公衣狐裘,坐熊席,陬隅②有灶,是以不寒。今民衣弊不补履决不组君则不寒矣民则寒矣。”公曰:“善,”令罢役。【注释】①起役:即兴办土木工程。②陬(zōu)隅:屋角。19\n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但好发酒疯,难以接近)。至,留邸①一月,见罢②。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上默然惭,良久曰:“河东吾股肱郡③,故特召君耳。”布辞之官。【注释】①邸:客舍。②见罢:只召见但未加新的任命。③股肱(gōng)郡:重要之郡。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现在我来到了京城,没有接受任何事情,就此作罢,遣回原郡,这一定是有人在您面前毁谤我。20\n季布做了河东郡守,汉文帝的时候,有人说他很有才能,汉文帝便召见他,打算任命他做御史大夫。又有人说他很勇敢,但好发酒疯,难以接近。季布来到京城长安,在客馆居留了一个月,皇帝召见之后就让他回原郡。季布因此对皇上说:“我没有什么功劳却受到了您的恩宠,在河东郡任职。现在陛下无缘无故地召见我,这一定是有人妄誉我来欺骗陛下;现在我来到了京城,没有接受任何事情,就此作罢,遣回原郡,这一定是有人在您面前毁谤我。陛下因为一个人赞誉我就召见,又因为一个人的毁谤而要我回去,我担心天下有见识的人听了这件事,就窥探出您为人处事的深浅了。”皇上默然不作声,觉得很难为情,过了很久才说道:“河东对我来说是一个最重要的郡,好比是我的大腿和臂膀,所以我特地召见你啊!”于是季布就辞别了皇上,回到了河东郡守的原任。21\n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抛弃。这里指绝交)之曰士师(司法官)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22\n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23\n孟子告诉齐宣王说:“您的某个臣子,把妻子儿女托付给朋友照看,而自己出游楚国,等他回来时,妻子儿女却在受冻挨饿,他应该怎么办?”齐宣王说:“与此人断绝来往。”孟子说:“如果司法官员不能管好自己的下级官吏,又该如何处理?”齐宣王说:“停他的职。”孟子说:“整个国家没有治理好,又该如何处理?”齐宣王看着左右的事物把话题岔开了。24\n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也25\n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也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也。26\n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可疑∕方始是学∕又云∕无疑者须要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可疑方始是学又云无疑者须要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27\n人之生斯世也但以已死者为鬼而不知未死者亦鬼也酒罂饭囊或醉或梦块然泥土者则其人与已死之鬼何异此固未暇论也其或稍知义理口发善言,而于学问之道甘于暴弃临终之后漠然无闻则又不若块然之鬼为愈也。予尝见未死之鬼吊(凭吊)已死之鬼未之思也特一间(区别)耳。28\n人之生斯世也,但以已死者为鬼,而不知未死者亦鬼也,酒罂饭囊,或醉或梦,块然泥土者,则其人与已死之鬼何异?此固未暇论也。其或稍知义理,口发善言,而于学问之道,甘于暴弃,临终之后,漠然无闻,则又不若块然之鬼为愈也。予尝见未死之鬼,吊(凭吊)已死之鬼,未之思也,特一间耳。----钟嗣成《<录鬼簿>序》29\n人们生活在这个世上,只会把已经死了的人当作是鬼,而不知还有未死之人其实也是鬼,如果这些酒囊饭袋,醉生梦死,(浑浑噩噩)像泥石土块一般没有知觉,那么这样的人即使活着,和已死的人所化之鬼又有什么两样?这本来就不待多言。其他有的人稍稍知道些道理,嘴里总是说着所谓的善言,但对于学问方面的道理,甘愿自暴自弃,死了之后,湮灭不被后人所知晓,那么这又不比泥石土块般的死鬼更甚(好)一些。我曾经见过一些未死的人间之鬼去凭吊那些已死的阴间之鬼,没有好好想一想这中间的道理,只不过就是这么一点儿区别罢了。30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