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导学案 5页

  • 45.50 KB
  • 2022-08-22 发布

文言文导学案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文言文两则1.《学奕》学案 年级:六年级主备课人:李雪飞学科主管学生姓名 一、知识链接:  1、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现山东邹县)人。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被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全书分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本文选自《孟子•告子》。 二、利用工具书,反复诵读课文,自学完成字词解读目标。  1、给下列字标上拼音。  奕()诲()鸿鹄()()缴()  2、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奕:诲:惟:援:将:  鸿鹄:俱:弗:为:  3、除了上述提到的,我觉得还有字词比较重要,我们小组认为它的意思是。 三、小组pk全文诵读情况。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四、小组合作,释句读句。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2、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3、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4、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5、为是其智弗若与?    五、拓展。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请你开动脑筋,回答问题。  1、本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n  2、举例说明你的身边有无听讲三心二意的现象? 2.《两小儿辩日》年级:六年级主备课人:李雪飞学科主管学生姓名一、知识链接: 《列子》一书的作者是列御寇。据传,列御寇是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列子》一书属于道家学派,书中散布了唯心主义,但也保存了一些有价值的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发和教育。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一生言行被他的学生编成《论语》一书,流传于世。二、自主学习1、给加点字注音:辩斗盘盂沧沧凉凉探汤孰 汝  2、大家再次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结合课后注释,看看自己能理解哪些词句的意思?  (1)辩斗:(2)决:(3)及日中:(4)则:(5)探汤:(6)沧沧凉凉:3、释译(1)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2)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3)孰为汝多知乎?三、合作研讨1、在这场两千多年前的辩论中,两个小孩各自的观点是什么?理由呢?(用原文回答)  2\n、孔子面对两个小孩的提问,是怎么做的呢?(不能决也)孔子那么知识渊博的人,面对两个小孩的提问,他不知道就说不知道,可见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3、文中的人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四、拓展延伸1、演读课文,深入了解内容三位学生,一人演孔子,另两人演小儿。孔子的话可由学生自由发挥,符合文义即可。2、我们不但要像两个小孩那样在知识的海洋里勇于探索,还要像孔子那样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识是无止境的,两千多年前孔子无法回答两个小孩的问题,可现在科学发达了,我们能解决这个问题了。那么两个小孩谁对谁错,为什么?  文言文课外拓展阅读一、《为学》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1、理解词句意思。本文第一段使用了       、       修辞手法。“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句子的意思是 。\n2、作者讲述了                                          的故事,告诉人们做事、求学问只要                                  就                                                的道理。二、《截竿入城》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注释】:者:代词。可以译为“……的人”(还表示1.的2....的东西3....的事情) 初:开始时,文中表示第一次。入:进去;进入 执:握,持,拿   亦:也,仍然   俄:一会儿,不久   至:来到这里   吾:我   矣:了,承接   遂:就   计:计谋,办法   而:连词,表承接,然后   老父(fǔ):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圣人:最完善、最有学识的人   何:疑问代词,怎么,为什么   中截:从中间截断。“中”在这里作“截”的状语   遂:就   之:代词。此处代长竿   但:只,仅,但是  以:用1、根据注释写出文章的意思。2、.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三、《枭逢鸠》猫头鹰遇见了斑鸠,斑鸠就问它:“你将要到哪儿去?”猫头鹰说:“我打算向东边迁徙。”斑鸠问:“什么原因?”猫头鹰说:“村里人都讨厌我的鸣叫声,因为这原因才向东边迁移。”斑鸠说:“你只要能够改变自己的鸣叫声,就可以了。如不能改变叫声,即使向东迁徙,村里人还是讨厌你的鸣叫声。”【注释】:①枭(xiāo):,又称鸺鹠(xiūliú),一种形似猫头鹰的鸟。   ②逢:遇见,遇到。  ③鸠(jiū):斑鸠、雉鸠等的统称,形似鸽子。  ④子将安之:您打算到哪里(安家)。子,对对方的尊称。将,打算、准备。安,哪里。之,到。  ⑤东徙(xí):向东边搬迁。徙,搬迁。  ⑥何故:什么原因。故:原因。  ⑦乡人皆恶(wù)我鸣:乡里人都讨厌我的叫声。 皆,都。恶,厌恶。我,这里指代猫头鹰。  ⑧以故:因此。以,因为。故:原因,缘故。  ⑨更(gēng):改变。  ⑩犹(yóu):仍然,依旧。\n1、根据注释理解文章的意思。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四、《读书要三到》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①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②一字,不可牵强暗记③,只是要忘,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④”。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⑤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⑥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⑦。心既到矣⑧,眼口岂⑨不到乎⑩?【注释】 ①误:错。  ②倒:颠倒。  ③牵强暗记:勉强默背大意。  ④见:同“现”。  ⑤晓:知道。  ⑥漫浪:随随便便,漫不经心。  ⑦急:急迫,要紧。  ⑧矣:相当于''了"  ⑨岂:时常,习  ⑩乎:吗,语气词1、读书有哪三到呢?2、根据注释写出文章的意思。3、读了这篇文章,请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感想。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