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50 KB
- 2022-08-2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文言文阅读1.120个实词实词:文言的阅读的关键,是对重要词语的理解。其测试重点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出题范围虽然很难确切划定,但是大致以《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120个实词为基础:2.18个虚词3、文言句式下面就文言特殊句式逐一举例细说。(一)判断句在古代汉语中,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短语为谓语而表示判断的。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1、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形式为:“……者,……也。”例如:①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②臣之所好者,道也。2、主语后面不用“者”,只在谓语后面用“也”,形式为:“……,……也。”例如:①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②梁,吾仇也。3、有些判断句,“者、也”全不用。例如:①晋鄙嚄唶宿将……②刘备天下枭雄……4、用“乃”“为”“即”等表示判断,也是常见形式。例如:①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②臣乃市井鼓刀屠者……③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5、用“是”作判断动词,文言中也有,但起步较晚。例如:①巨是凡人……②问今是何世……③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二)被动句其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1、用“于”表示被动。例如:①而君幸于赵王……②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2、用“见”或“见……于……”或“受……于……”表示被动。例如: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③今日见辱问于长者。《柳毅传》④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n3、用“为”或“为……所”或“……为所……”表示被动。例如:①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②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4、用“被”表示被动。例如: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三)省略句句子中省略某词或某种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是很多的,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省略主语(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齐宣王)曰:“不若与人。”《孟子二章》2、省略谓语或谓语动词,例如: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候于)狱门外。《左忠毅公逸事》3、省略宾语,例如:权起更衣,肃追(之)于宇下。《赤壁之战》4、省略介词后面的宾语,例如:①秦王不怿,为(之)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②竖子不足与(之)谋。《鸿门宴》5、省略介词“于”,例如:①今以钟磬置(于)水中。《石钟山记》②荆州之民附操者,逼(于)兵势耳。《赤壁之战》(四)倒装句所谓倒装是就现代汉语的习惯而言。古人一贯那样说,就无所谓倒顺。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1、主谓倒装①甚矣,汝之不惠!——汝之不惠,甚矣!《愚公移山》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也!《信陵君窃符救赵》“汝之不惠”和“公子能急人之困”是主语,“甚矣”和“安在”是谓语。主语先说的情况多用于感叹句或疑问句。2、宾语前置文言中宾语提到动词前面,大致有三种情况:(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置于动词前。例如: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未有之也《张衡传》\n②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莫振救之《论积贮疏》③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之人不欺余也《石钟山记》(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前置。例如:①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卿欲言何?《赤壁之战》②沛公安在?——沛公在安?《鸿门宴》③大王来何操?——大王来操何?《鸿门宴》在这种句式中,介词的宾语也前置。例如:④王问:“何以知之?”——以何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⑤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君以何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⑥微斯人,吾谁与归!——吾与谁归!《岳阳楼记》(3)用“之”“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这种情况在文言中也并不多。例如:①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有何功哉?《信陵君窃符救赵》②成语:唯利是图、唯你是问、唯命是从——唯图利、唯问你、唯从命③孜孜焉唯进修是急——孜孜焉唯急进修《问说》④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惟依兄嫂《祭十二郎文》3、定语后置文言文里有时为了突出和强调定语,就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加上“者”、“之”、“所”等字,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定语后置在文言文中有以下几种情况:(1)用“者”字结构将定语后置。这类定语后置有个特殊标志,总是用助词“者”来煞尾。例如:①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况且将军可以凭借来抵抗曹操的有利形势,就是长江。(“大势”是中心词起补述作用,使定语更为突出。用“者”煞尾是定语后置的一个标志,“大势可以拒操者”即“可以拒操之大势”)②今成皋、陕西大涧中,立土动及百尺,迥然耸立,亦雁荡具体而微者。(《雁荡山》)——“具体而微”是修饰“雁荡”的定语。“雁荡具体而微者”即“具体而微之雁荡”。③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想找一个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人,但没有找到。(“求人可使报秦者”即“求可使报秦之人”)④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灭吴》)\n——“四方之士来者”即“四方之来之士”,意思是各地前来归附(越王)的人,必定要在庙堂之上以礼相待。(2)借助于结构助词“之”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以强调定语。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即“居高之庙堂”,处远之江湖”。译为:处在高高的庙堂,就为那老百姓操心;住在远远的江湖,就为那君主担忧。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即“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也没有强劲的筋骨。”(3)用“之……者”或“而……者”结构,表示定语后置。如: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因敲击发出铿锵声音的石头,到处都像这个一样。(中心词“石”后加“之”,作一短暂停顿,便进一步突出强调了定语“铿然有声”,“石之铿然有声者”即“铿然有声之石”)②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孟子梁惠王下》)——这四种人,是天下没处申诉的穷苦百姓。(中心词“穷民”与定语“无告”之间插上“而,以突出“无告”。“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即“天下无告之穷民”)③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脯也。(《勾践灭吴》)——越国出游在外的年轻人,没有不给他吃的。(中心词“国之孺子”与定语“游”之间插上“之”,以突出“游”。“国之孺子之游者”即“国之游之孺子”)④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能不易其志”修饰“缙绅”;“大”修饰“四海”,均为定语后置。“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即“能不易其志之缙绅”,“四海之大”即“大之四海”。上面所说的“定语后置”的情况在古汉语中是有一定限制的,并不是所有的定语都是可以后置的。一般来说,一部分修饰性的定语才有这种后置情况,至于领属性的定语是不能移到中心词之后的。例如“秦之咸阳”不能说成“咸阳之秦者”;“蛇鳝之穴”,就不能说成“穴之蛇鳝者”。(3)数量词定语后置。\n文言文中数量词或数词作定语,可以前置,与现代汉语相同;也可以后置,与现代汉语相反。例如:①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殽之战》)——用四张熟牛皮作先行礼物,再用十二头牛犒劳军队。(乘:四,数词,并未后置,“十二”则置于牛后)②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陈涉世家》)——句中“车”、“骑”、“卒”均是中心词,数量词“六七百乘”、“千余”、“数万人”均后置,以此突出定语。(4)“所”字结构作定语后置。例如: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对清朝统治者)长期积聚的怨恨和愤怒,像洪水冲出山沟一样。(“怨愤”是中心词,“所积”为“所”字结构作定语,后置)4、状语和补语后置。例如:①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请奉命于孙将军求救《赤壁之战》②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虽才于世高《张衡传》③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于南亩之农夫多《阿房宫赋》④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以帷幕裹(之)《赤壁之战》⑤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饰(之)《张衡传》(五)疑问句文言疑问句,一般有疑问词。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安、焉等)和疑问语气词(乎、诸、与、欤、邪、耶等)。在句子中,有时二者全用,有时不全用。情况虽较复杂,但不难辨认。例如:①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②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有些句子不用疑问词,而用否定词表疑问。例如: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②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云……表示疑问的固定结构有:①不亦……乎:求剑若此,不亦惑乎?②何……为: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③何以……为: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n④何……之有:孔子云:何陋之有?(六)否定句文言否定句,必须用否定词。否定词包括“不、毋、弗、勿、未、否、非、无、莫”等。如:①圣人无常师。②距关,毋纳诸侯,秦地可尽王也。(七)固定文言句式:1、其……之谓:可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吧”。如:①野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②《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史记》2、孰与:可译为“谁与谁比,哪一个更怎么样”。如: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②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3、无乃……欤(乎):表示委婉语气,相当于“岂不是……吗”、“恐怕……吧”。如:①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②举兵伐之,无乃妨于义乎——《魏文侯书》③无乃毁灭先圣,自是非他欤?——《榴窗随判》④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殽之战》⑤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4、得无……乎(耶):表示对某种情况的推测。可译为“恐怕……吧”或“该不会……吧”。①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②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得无”本是一个表示测度的语气副词。但在《岳阳楼记》“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得无”是两个词,相当于现在说的“能不”,以反问语气表达肯定的意思。5、何……为:可译为“为什么……呢”或“还要……干什么呢”①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③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史记·项羽本纪》6、奚以……为?:可译为“哪里用得着……呢”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7、所以:①表原因,可译为”……的原因“;②表手段和目的,可译为“用来……的人(物或手段等)”。如:①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表示原因)——《廉颇蔺相如列传》\n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表示原因)——《廉颇蔺相如列传》③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表手段)——《信陵君窃符救赵》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表手段)——《师说》)8、无以——有以一般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有用来……的办法”。例如:①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②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鸿门宴》③非学无以致,非问无以广识《问说》9、比及:等到……的时候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论语·侍坐篇》10、如何、何如、奈何、何若“如”“奈”“若”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它们组成固定格式,相当于现代汉语“怎么样”、“为什么”、“什么样”等。例如:①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怎么样《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奈何取之尽滋铢,用之如泥沙?——为什么《阿房宫赋》③此为何若人?——什么样④取吾城,不予我璧,奈何?——怎么办《廉颇蔺相如列传》还可以将上述固定形式扩展,变成“如(奈、若)……何”,相当于现代汉语“对(把)……怎么样(怎么办)”。如:⑤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愚公移山》⑥奈并累若属何——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可怎么办呢(1996年全国高考试题)11、其……乎表示测度、反诘、婉商等语气,视情况可译为“大概……吧”、“难道……吗”等。例如: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表测度)《庄暴见孟子》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表测度)《师说》③其孰能讥之乎?(表反诘)《游褒禅山记》12、其……其……表选择,可译为“是……还是……”。例如:①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n13、谁……者=……者谁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为大王为此计者谁?——替大王出这条计策的是谁?14、宁……耶(乎)表反问语气,可译为“怎能……呢”①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年纪虽然老了,但志气应当更加旺盛,怎能在白头时改变心情呢?②然而洞庭,深水也,吾行尘间,宁可致意耶?——可是洞庭水深啊,我只能在人世间来往,怎能到龙宫里去送信呢?③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臧于岩穴邪!——我已经成了宦官,怎么能够自己引退,深探地隐居在山林岩穴呢?15、岂……哉(乎)表反问语气,可译为“怎能……呢”“哪里……呢”或“难道……吗”①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古人说:“死生是件大事。”这怎能不让人痛心呢!②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③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纵使是聪明有才能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多半沉溺于某种爱好之中,受其迷惑而结果陷于困穷,难道仅只是溺爱伶人有这种坏结果吗?④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当他充当里正,受到责打的时候,哪里想到他会有这种境遇呢!⑤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这些)您的大臣们都能充分地供给,难道大王真是为了这些吗?⑥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日日夜夜盼望着将军的到来,怎么敢反叛呢!⑦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才象这样的吗?⑧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赵国哪敢留着宝玉不给而得罪大王呢?⑨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赵王难道会因一块宝玉的缘故欺骗秦国吗?4、文言翻译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要做到以下四点:(1)译文要信、达、雅。所谓“信”,就是要忠于原文,不误解,不遗漏,不牵强附会,不随意增删内容;所谓“达”,就是无语病,做到通顺明白,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要求;所谓“雅”,就是译文的用词造句要讲究文采,做到文笔优美。\n(2)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在文言文翻译中,从词语到句子结构,能直接对译的,就直接翻译,对号入座,以体现原文的造句特点;直译有困难的地方,在忠于原文的前提下,对词语或句子结构进行灵活的翻译。(3)恰当补充与删减。文言文在一定的条件下常省略的一些成分,翻译的时候,这些成分要及时补充出来。文言语句中的一些语气词、助词以及偏义复词中的虚设部分,翻译时要不吝删掉。(4)正确调整语言顺序。在翻译中,凡是原文语序与现代汉语一致的语句,其语序要遵循不变;凡是与现代汉语不一致的语序,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序来翻译,如倒装句的翻译。翻译文言句子可从下列几方面着手。1、结合语境,把握句意。要翻译好一个句子,必须对整篇文章有一总体把握。将你要翻译的那个句子放在整个语段中进行揣摩,这样才能基本把握所翻句子的大概意思。有些同学在初读文言段时,对自己要求太高,第一遍没有读懂就心急火燎,在个别词语上纠缠,结果反而难以明其意。所以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调动各种手段,善于前后推导,整体把握语意。2、落实句式特点。常见的文言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包括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等)。每种句式都有其特定的标志,我们要识记一些典型例句并加以归纳整理。在翻译句子之时,先判断句式,然后在翻译时要翻出这种句式的特点来。如省略句就必须补出它所省略的成份,当然补充部分须加小括号;倒装句就必须按正常的语序来翻译;原句是疑问句,所译出的句子也应加上问号。文言文中还有一种极其特殊的现象:文言文固定格式。这也是一个重要的考点。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固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结构,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一旦你没有准确判断出固定结构,那么你的翻译就会差之千里。详细类型见上所举。3、落实重点虚词和实词。要掌握实词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如“沛公军灞上”一句就考了词类活用的知识点,如果“军”字翻译错了,那就要失分了。所以在考试时应特别注意这些语法现象(包括虚词的一词多义),一旦涉及必须准确翻译。翻译的基本方法有五种,即:留、补、换、改、删。1、留。文言句子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年号名、器物名等在翻译时予以保留,照抄不译。\n例①:赵惠文王五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句中划线的分别是帝王记年、古地名和古官职名,翻译时都可保留不译。2、补。即补出句中省略成分或某些必要的词句,使意思更准确完整,句子更顺畅。补充部分要加小括号。例②: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句中“与”前省略主语“邹忌”,“与”后省略宾语“客”,翻译时都应补出。例③: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游褒禅山记》)这句话应译成:距离华山洞百余步(的地方),有(一块)石碑倒(在)路旁。3、换。一是用现代的双音词去换古代的单音词;二是对同一事物或行为,古人和今人有不同的指称,翻译时应用现代的指称去替换古代的指称。例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带点部分应译成: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惑(问题)。例⑤:邹忌修八尺有余……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句中的“修”现在讲“长”,这里指身高;“服”现代讲“穿戴”。这方面例子很多。比如,古人讲“书”,现在讲“信”;古人讲“目"”,现在讲“眼睛”;古人讲“首”,现在讲“头”;古人讲“食”,现在讲“吃”等等。都要译为现代的指称。4、改。改变一些特殊文言句式的语序,把它改成现代汉语的常规语序。主要有下列几种:(1)宾语前置句。例⑥: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硕鼠)“莫我肯顾”就是“莫肯顾我”,属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翻译时都要改为现代常规语序。(2)定语后置。例⑦: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句中划线部分要按“求可使报秦之人”来译。(3)状语后置。例⑧:短屈原于顷襄王。(《屈原列传》)句中划线部分译成时要放在“短屈原”前面作状语。(4)谓语前置例⑨: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句中的“安在”是句子的谓语部分,提在主语“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之前了,翻译时要改语序。\n5、删。有些文言虚语在句中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只有某些作用,有的起舒缓语气、凑足音节的作用;有些在句中,有些在句末,也有在句首的,如“夫”、“盖”等。对这些虚词,翻译时可酌情删去,即不必译出。例⑩:生乎吾前,其闻道也亦先乎吾,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句中的两个“也”都是起舒缓语气作用的,“而”是起连接作用,都不必译出。又如“之”字,在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和标示宾语置、定语后置时,都不必译出。以上介绍的五种方法不是孤立的,而是要在具体翻译时综合运用。文言文的选段固然在课外,但对于虚词、实词、句式等知识点的复习则应当立足课本,考前同学们必须化上一定的时间将课文中的文言文翻阅熟读,仔细研读课文,包括注释。最好能对每册的文言知识点进行归类总结。翻译口诀通读全文,领会大意;句不离文,词不离句;联想推敲,辨别仔细;字字落实,坚持直译;补充省略,调整词序;专门名词,不必翻译;语句通畅,忠实原意。真题演练1、阅读下文,完成8-10题。江公皋传【清】蓝千秋江公讳皋,字在湄,号磊斋,世居桐城之龙眠山下。性敏慧,弱冠举于乡。未几,成进士,除瑞昌令。瑞昌隶九江,负山带湖,民疲苶多盗,逋赋①日积。公至日,前令坐系凡三辈,其一竟以累死,妻子不能归,公慨然白府,身任所逋,悉罢遣前令,归其妻孥。县郭并河,岸崩壅故道,公捐俸倡首集赀筑堤,为完久计,民号之曰“江公堤”。是时闽、楚告警。瑞昌与楚邻,奸民乘间行剽劫,吏议发兵剿,公曰:“此辈迫饥寒为盗,抚之甚易。迫即走楚壤藉寇而。”因勒乡堡长宣谕利害,督丁壮材勇者巡察,时刺取其渠魁②击杀之,盗遂息。未几,迁巩昌守。时大军入蜀,道巩昌,军兴旁午,民疲困,卒益骄悍,或窃出渔夺,无敢呵者。公行部出郊,见数骑驰突过车,斥止验问得实,立缚送大帅斩以徇,由是兵卫肃然莫敢犯。越四岁,移刺柳州。柳僻南服,俗犷悍。时新收粤西,兵留镇柳州,军中多掠夺妇女,哭泣思归。公白大府,缴营帅籍所掠赴郡讯之,思归者量远近给资遣还,凡数百人。明年,柳帅卒,饷不继,士擐甲哗军门,公遽出,与期匝月给,士卒信公,稍解去。即驰书告台省趣发饷。饷应期至,军乃戢。粤西山峻削,柳尤邃险,万石离立,斤斧所不及,颇多巨木。时上方修太和殿,使者采木且\n及柳,柳人大恐。亡何,使者至,公即呼柳民问所产巨木地,令前导,公骑偕使者往视木。行数里,至绝巘下,山石嶙峋,木森森挺出,下临崖谷,马不能前。公解鞍,踞地稍憩,徒步邀使者登,使者有难色。公日:“上命也,木苟可出,守臣当先以身殉。”遂短衣持筇,扶两小吏先登,使者强随之,半崖路绝,无置足所。公仰视木顾使者曰:“何如?”使者咋舌,大呼亟返,曰:“是不可取。”公曰:“木具在是,赖使者为上言不可取状。”使者遂还,奏免,柳民欢呼戴上恩德。公享年八十有一,卒康熙乙未。公性廉明,故所在有声绩。为人孝友恬淡,通达时务,习吏事。始终洁白一节,贤达皆叹仰之。(有删节)【注】①逋赋:拖欠的赋税。②渠魁:首领。③军兴旁午:军队征敛繁多。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檄营帅籍所掠赴郡讯之籍:登记B.即驰书告台省趣发饷趣:通“趋”,前往C.使者采木且及柳且:将要D.公仰视木顾使者曰顾:回头看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江皋“所在有声绩”的一组是①性敏慧,弱冠举于乡②为完久计,民号之曰“江公堤”③时刺取其渠魁击杀之,盗遂息④饷应期至,军乃戢⑤守臣当先以身殉⑥柳民欢呼戴上恩德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⑤⑥D.③⑤⑥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江皋到瑞昌任县令时,当地贫困多盗,百姓长期拖欠赋税,前任县令也因此受到牵累。江皋慨然承担所拖欠的赋税,让前县令和妻儿离去;又率先捐出俸禄集资修筑河堤,造福当地百姓。B.江皋能体谅民情。他反对发兵剿灭“迫饥寒为盗”的平民,只杀掉了贼寇首领,消除了盗患;对军中被掠夺而思归的妇女,量远近给资遣还,凡数百人。C.江皋处理政事冷静果决。有军人骄横凶悍,渔夺百姓,他严厉惩治,使军队不再扰民;驻柳州军队因欠饷喧哗军门,他迅速应对,设法应期发给军饷,平息了事端。D.江皋通晓吏事,做事灵活有谋略。朝廷修太和殿,派使者来粤西山中采集巨木。江皋邀使者亲临巨木产地,其地势险要令人咋舌,使者返回后据实奏免,减轻了百姓的负担。11.翻译划横线的句子8.【答案】B\n【解析】B项“趣”同“促”,译为催促。【备注】难度:中文言实词的含义理解,通假字9.【答案】B【解析】①是说江皋生性聪明;⑤是江皋故意对使者说的话;⑥写柳州百姓因免除了劳役(砍伐巨树)之苦而感激皇帝。【备注】难度:中筛选整合文中信息10.【答案】A【解析】A是前任县令中有三个因此受到牵连,其中一个还因为受牵累死去,江皋慨然承担所拖欠的赋税,让前县令离去,让牵累死去的县令的妻儿回了家。【备注】难度:难归纳概括中心思想,筛选整合文中信息2、【2011年天津】《会试录》《乡试录》主考试官序其首,副主考序其后,职也。凡书亦犹是矣。且如国初时,府业县志书成,必推其乡先生之齿尊而有文者序之,不则官于其府州县者也,请者必当其人,其人亦必自审其无可让而后为之,宫于是者,其文优,其于是书也有功,则不让于乡矣,乡之先生,其文优,其于是书也有功,则官不敢作矣,义取于独断,则有自为之而不让于乡与官矣,凡此者,所谓职也,故其序止一篇,或别有发明,则为后序【注】,亦有但纪岁月而无序者,今则有两序矣,有累三四序而不止者矣,两序,非体也,不当其人,非职业,世之君子不学而好多言也。凡书有所发明,序可也,无所发明,但纪成书之岁月可也,人之患在好为人序。唐杜牧《答庄充书》曰:“自古序其文者,皆后世宗师其人而为之。今吾与足下并生今世,欲序足下未巳之文,固不可也。”读此言,今之好为人序者可以止矣。娄坚《重刻<元氏长庆集>序》曰:“序者,叙所以作之指也,盖始于子夏之序《诗》。其后刘向以校书为职,每一编成,即有序,最为雅驯矣,左思赋三都成,自以名不甚著,求序于皇甫谥,自是缀文之士多有托于人以传者。皆汲汲于名,而惟恐人之不吾知也。”至于其传既久,刻本之存者或漫漶不可读,有缮写而重刻之,则人复序之,是宜叙所以刻之意可也。而今之述者,非追论者昔贤,妄为优劣之辩,即过称好事,多设游扬之辞,皆我所不取也,读此者,今之好为古人文集序者可以止矣。——选自[清]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九【注】后序:写在书后面的序文,类似于后记。1.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必推其乡先生之齿尊而有文者序之齿尊:年长受尊崇B.请者必当其人当:充当C.有累三四序而不者矣累:累积D.刻本之存者或漫漶不可读漫漶:模糊不清2.下面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且如国初时,府州县志书成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nB.官于是者,其文优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C.其于是书也有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D.今则有两序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3.下列各句话都体现作者观点的一组是①主考试官序其首,副主考序其后②两序,非体也③无所发明,但纪成书之岁月可也④自是缀文之士多有托于人以传者⑤读此言,今之好为古人文集序者可以止矣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⑤D.③④⑤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A.作者认为可以有序文,但也可以没有序文。B.作者提出了对作序的看法,并运用引证法使自己观点更具有说服力C.给古人文集作序时,介绍了刊物情况是可以的,但不应该加褒贬D.杜牧认为给别人作序的人能够成为后世的宗师5、翻译文中划线句(1)其人亦必自审其无可让而后为之(2)今吾与足下并生今世(3)皆汲汲于名,而惟恐人之不吾知也。(五)(0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柰何哉?子墨子言:“\n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则善矣,虽然,天下之难物于故也。”子墨子言曰:“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害故也。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故文公之臣皆牂羊之裘,韦以带剑,练帛之冠,入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为之也。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之也。昔越王句践好士之勇,教训其臣,和合之焚舟失火,试其士曰:‘越国之宝尽在此’。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士闻鼓音,破碎乱行,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越王击金而退之”。是故子墨子言曰:“乃若夫少食恶衣,杀身而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若苟君说之,则众能为之。况兼相爱,交相利,与此异矣。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此何难之有焉,特士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今天下之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墨子·兼爱中》,有删节)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家之与家之相篡,篡:劫夺B.人之与人之相贼贼:偷窃C.何以易之易:改变D.胁息然后带胁:收敛1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B.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洎牧以谗诛,邯鄣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C.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D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13.下面各项中每句话都能体现本文主旨的一项是①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②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③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害故也。④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⑤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⑥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A.①②⑥B.①④⑤C.②③⑤D.③④⑥1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的“仁人”主要是指那些对他人怀有仁爱之心、实施仁政的人。B.本文借第三自然段士君子的质疑展开论说,阐述了“兼爱”的可行性,说理严密具有说服力。C.“兼爱”的好处远大于迎合君主所得到的好处。士君子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这是识小利而不识大利。D.本文第四自然段列举事例进行论证,夹叙夹议,说理深入浅出。\n1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8分)11.【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贼”在这里是“残害、杀害”的意思。12【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A项第一句中的“所以”表凭借,是“用来……”的意思;第二句中的“所以”是表示“……的原因”。B项中的“以”都是连词,表原因“因为”的意思。C项中的“之”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D项中的“而”都是连词,表并列关系。13.【答案】B【解析】本文的主旨是“兼爱”。②是“兼爱”的结果;③是墨子批评天下士人的话语;⑥是圣人之法不可不做。14【答案】C【解析】C项中,文中列举晋文公、楚灵王、勾践的事例,不是说明“迎合君主所得到的好处”,而是说君主要引领士人“兼爱”,无比较意。文言文参考译文:墨子说:“仁人处理事务的原则,一定是为天下兴利除害,以此原则来处理事务。”既然如此,那么天下的利是什么?而天下的害又是什么呢?墨子说:“现在如国与国之间相互攻伐,家族与家族之间相互掠夺,人与人之间相互残害,君臣之间不相互施惠、效忠,父子之间不相互慈爱、孝敬,兄弟之间不相互融洽、协调,这就都是天下的害处。”既已认为不相爱不对,那用什么去改变它呢?墨子说道:“用人们全都相爱、交互得利的方法去改变它。”既然这样,那么人们全都相爱、交互得利应该怎样做呢?墨子说道:“\n看待别人国家就像自己的国家,看待别人的家族就像自己的家族,看待别人之身就像自己身。所以诸侯之间相爱,就不会发生野战,家族宗主之间相爱,就不会发生掠夺,人与人之间相爱,就不会发生残害;君臣之间相爱,就会互相施惠、效忠,父子之间相爱,就会相互慈爱、孝敬,兄弟之间相爱,就会相互融洽、协调。天下的人都相爱,强大者就不会控制弱小者,人多者就不会威逼人少者,富足者就不会欺侮贫困者,尊贵者就不会傲视卑贱者,狡诈者就不会欺骗愚笨者。全天下的祸患、掠夺、埋怨、愤恨可以不使它产生的原因,是因为相爱而产生的,所以仁者称赞它。”然而现在天下的士君子们说:“对!兼爱固然是好的,即使如此,它也是天下一件难办而迂阔的事。” 墨子说道:“天下的士君子们,只是不能辩明兼爱的益处,辩明兼爱的原故。从前晋文公喜欢士人穿不好的衣服,所以文公的臣下都穿着母羊皮缝的裘,围着牛皮带来挂佩剑,头戴熟绢做的帽子,(这身打扮)进可以参见君上,出可以往来朝廷。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君主喜欢这样,所以臣下就这样做。从前楚灵王喜欢细腰之人,所以灵王的臣下就吃一顿饭来节食,收着气然后才系上腰带,扶着墙然后才站得起来。等到一年,朝廷的臣子饿得面有黑黄色。这是什么缘故呢?君主喜欢这样,所以臣子能这样做。从前越王勾践喜爱士兵勇猛,训练他的臣下时,先把他们集合起来,然后放火烧船,考验他的将士说:‘国的的财宝全在这船里。’越王亲自擂鼓,让将士前进,将士听到鼓声,争先恐后打乱了队伍,蹈火而死的人,近臣达一百人有余,越王于是鸣金让他们退下。”所以墨子说道:“像少吃饭、穿坏衣,杀身成名,这都是天下百姓难于做到的事。假如君主喜欢它,那么士众就能做到。何况兼相爱、交相利是与此不同的好事。爱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爱他;有利于别人的人,别人也跟着做有利于他的事;憎恶别人的人,别人也跟着憎恶他;损害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损害他。这有什么困难呢,只不过是君王不用这样的方法施政而士人不用这样的方法行事的缘故。现在天下的君子,如果内心确实希望天下富足,而厌恶其贫穷;希望天下治理好,不厌恶其混乱,那就应当全都相爱、交互得利。这是圣王的常法,天下的治道,不可不努力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