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50 KB
- 2022-08-2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一)截竿入城原文: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译文: 鲁国有个拿着长长的竿子进入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想要进城门,但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实在想不出什么办法来了。过了一会儿,有个老人来到这里说:“我并不是圣贤,只不过经历了很多的事情,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再进入城门呢?”那个鲁国人依照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道理: “执长竿入城门者”鲁人,做事不会思考,死板的循规蹈矩,不知变通。 事实可以一手拿着竹竿的一头,把竹竿的另一头放在地上,成一个斜坡,进入城门,如果把竹竿放平进去,容易扎瞎别人的眼睛,有害他人身体。 这个故事说明了两点: 1,把三维欧式变换限制在二维,会导致有些事情,即使不是无法解决,也是解决的不那么完美。 2,有些时候,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其实分而治之是可以解决的,也就是把大问题化为小问题。老父的方法用现在的cagd语言来讲就是piecewise. 或者是还可以换一种角度来看:给出这个点子的人不先问明情况就出了一个点子,万一这个长竿是要用的,这个点子就害了这个拿杆子的人了。字词解释: 者:代词。可以译为“……的人”(还表示1.的2....的东西3....的事情) 初:开始时,文中表示第一次 入:进去;进入 执:握,持,拿 亦:也,仍然 俄:一会儿,不久 至:来到这里 吾:我 矣:了,承接 遂:就 计:计谋,办法 而:连词,表承接,然后 老父(fǔ):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圣人:最完善、最有学识的人 何:疑问代词,怎么,为什么 中截:从中间截断。“中”在这里作“截”的状语 遂:就 之:代词。此处代长竿 但:只,仅,但是 以:用含义: 这篇文章刻画出"计无所出"不知如何是好的执竿者的形象和"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的自以为是的老者形象.文章虽然短小,但语言精练简洁,隽永传神.《截竿入城》皆在告诉人们:自作聪明的人常常是愚蠢的,决不能做自作聪明.好为人师的人.另外,虚心求教的人同样也应积极动脑筋,决不能盲从别人的意见.(二)铁杵磨针原文; 磨针溪,在眉州1象耳山下。世传2李太白3读书山中,未成4,弃去5。过小溪,逢6老媪7方8磨铁杵9,问之10,曰:“欲11作针。”太白感12其意,还13卒业14。媪自言姓武。今15溪旁有武氏16岩。译文: 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她正在那里磨一根铁棒,李白感到奇怪,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老妇人说:“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李白被她的行为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那老妇人自称姓武。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解释:1眉州:地名,今四川省眉山一带。 2世传:世世代代相传。 3李太白:即李白,唐代浪漫主义诗人。 4成:完成。 5去:离开。 6逢:碰上。 7媪:年老的妇女。 8方:正在。 9铁杵:铁棍,铁棒。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棒。杵:棒木追。 10之:代老妇人。 11欲:想要。 12感:被......感动 13还:回去。 14卒业:完成学业。 15今:现在。16氏:姓…的人。》:“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成语: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启示: 1、只要坚持不懈就算是铁杵也能磨成针。 2、一个人,不管结果如何,只要坚持不懈,即可创佳绩。 3、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4、如果有了目标就不能中止,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5、要把铁杵磨成细针,需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只要我们拥有这样的精神,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铁杵磨针(tiěchǔmózhēn)是一个成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情也能做成功。(三)枭逢鸠猫头鹰遇见了斑鸠,斑鸠就问它:“你将要到哪儿去?”猫头鹰说:“我打算向东边迁徙。”斑鸠问:“什么原因?”猫头鹰说:“村里人都讨厌我的鸣叫声,因为这原因才向东边迁移。”斑鸠说:“你只要能够改变自己的鸣叫声,就可以了。如不能改变叫声,即使向东迁徙,村里人还是讨厌你的鸣叫声。”①枭(xiāo):,又称鸺鹠(xiūliú),一种形似猫头鹰的鸟。 ②逢:遇见,遇到。 ③鸠(jiū):斑鸠、雉鸠等的统称,形似鸽子。 ④子将安之:您打算到哪里(安家)。子,对对方的尊称。将,打算、准备。安,哪里。之,到。 ⑤东徙(xí):向东边搬迁。徙,搬迁。 ⑥何故:什么原因。故:原因。 ⑦乡人皆恶(wù)我鸣:乡里人都讨厌我的叫声。 皆,都。恶,厌恶。我,这里指代猫头鹰。 ⑧以故:因此。以,因为。故:原因,缘故。 ⑨更(gēng):改变。 ⑩犹(yóu):仍然,依旧。这则寓言故事告诫人们,对待自己的重大缺点和某些重大问题,要从根本上加以解决,不能像猫头鹰搬家那样,就事论事,回避矛盾,这样问题是解决不了的。在一个环境中若得不到认可,就应该反思自己的问题或缺点,而不是逃避,只有正视自己的缺点并加以改进才能得到大家的欢迎。(四)画蛇添足【解释】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有害无益,徒劳无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把握好尺度和火候的道理,因为真理和谬论往往只差一步,千万不要多此一举。告诉人们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不卖弄聪明,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弄砸。楚国有个祭祀的人,赏给门客一壶酒。门客们互相商量说:“大家一起喝这壶酒不够,一个人喝它才差不多。请大家在地上画蛇,先画好的人喝这壶酒。”一个人最先把蛇画好了,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却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画蛇,说:“我能够为它画脚。”他还没有(把脚)画完,另一个人的蛇画好了,抢过他的酒壶,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能为它画脚呢?”话刚说完,就把那壶酒喝完了。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最终失去了那壶酒。祠(cí):祭祀。周代贵族一年四季都要祭祀祖宗,每个季度祭祀都有专门的称呼,春天祭祀叫“祠”。祠者:主管祭祀的官员。 (2)舍人:门客,手下办事的人。 (3)卮(zhī):古代盛酒的器具。 (4)相谓:互相商议。 (5)请画地为蛇:要求大家在地上画蛇。画地:在地面上画(画的过程)。为蛇:画蛇(画的结果)。 (6)引酒且饮之: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引:拿,举。 (7)蛇固无足:蛇本来就没有脚。固:本来,原来。 (8)子:对人的尊称,您;你。 (9)安能:怎能;哪能。 (10)为:给;替 (11)遂:于是;就。(12)赐:赏给,古代上给下,长辈给晚辈送东西叫赐。(13)为之足:给它画上脚。(14)终:最终、最后。(15)引:拿起。(16)且:将要。(17)成:完成。(18)余:剩余。(19)足:脚。(20)亡:丢失,失去。(21)为:给,替。(22)乃左手持卮:却,表示转折 (23)夺其卮曰:他的,指代先成蛇者 (24)遂饮其酒:那,指示代词 (25)终亡其酒:那,指示代词(五)虎求百兽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狐狸说:“您不敢吃我!上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上帝的命令。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狐:狐狸。假:借助。虎威:老虎的威势。 (狐假虎威)假:假借,凭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去吓唬其它野兽。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去欺压别人。 (虎求百兽而食之)求:寻求,寻找。 (子无敢食我也)子:你。无:不。 (天帝使我长百兽)长(zhang):同“掌”,掌管。(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然:对的,正确的。遂:前进,前往。 (故遂与之行)遂:于是。 (兽见之皆走)走:逃跑。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畏:害怕。无敢:不敢。食:吃。(7)逆:背,违背。(8)故:所以 (9)遂:于是就 (10)属:同“嘱”,委托。(11)假:借 (12)威:威风,威力 (13)长:长官,首领。这里作动词,意为“做······首领”。 (14)为:是。 (15)不信:不真实,不可靠 (16)求:寻求,寻找 (17)使:让 (18)随:跟随 (19)以为:认为 (20)然:这样,正确的 (21)畏:害怕 (22)得:抓到 (23)命:命令 (24)带甲:披铠甲,此指披铠甲的士兵 (25)走:跑 (26)求:是。从上面两则故事,我们可以知道,凡是借着权威的势力欺压别人,或借着职务上的权力作威作福的,都可以用“狐假虎威”来形容。同时也说明凡事应开动脑筋,不能像“狐假虎威”中的老虎那样盲目信从狐狸,否则,自然会闹出笑话。(六)叶公好龙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此文选自【汉】刘向《新序·杂事五》)翻译:叶公子高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他这样爱龙成癖,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延伸到了厅堂里。叶公一看是真龙,吓得转身就跑,魂飞魄散,一脸惊惶。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却不是龙的东西罢了。钩:衣服上的带钩。写:画。凿:通"爵",古代饮酒的器具。屋室雕纹:房屋上雕刻的彩绘、花纹。"文"通"纹"窥(kuī):这里是探望、偷看的意思。牖(yǒu):窗户。施:延伸。还(xuán)走:转身就跑。还,通“旋”,走:跑。五色无主:神色不定,形容仓皇失措。夫:指示代词,那个。好:喜欢,喜好,爱好。闻:听说。下之:下降到叶公住所。文:通“纹”,花纹。是:应该是。是叶公非好龙也:原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是,原来。叶公好龙是一句成语,讲述了叶公爱龙成癖,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叶公一看是真龙,吓得转身就跑,好像掉了魂似的。比喻表面上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含贬义。这个故事,用很生动的比喻,辛辣地讽刺了叶公式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们只唱高调、不务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要丢弃"理论脱离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树立实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风。同时也讽刺了名不副实、表里不一的人。(七)揠苗助长5/5\n古文译文:古宋国有个人担忧他的禾苗不长高,就拔高了禾苗,一天下来十分疲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然而苗都枯萎了。 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为禾苗长大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拔苗助长的人,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古文注释:1、闵(mǐn)——同“悯”,担心,忧虑。 2、长(zhǎng)——生长,成长。 3、揠(yà)——拔。 4、芒芒然——疲倦的样子。 5、其家人——他家里的人。 6、病——精疲力尽,是引申义 7、予——我,第一人称代词. 8、趋——快走。 9、往——去,到..去。 10、槁(gǎo)——草木干枯。 11、之: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不译 12、耘苗:给苗锄草 13、非徒——非但。徒,只是。 14、益:好处。 15、子:儿子【释义】揠:拔起。把苗拔起,帮助其生长,后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寓意】1、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很可能效果还会与主观愿望相反。这一寓言还告知一具体道理:"欲速则不达"。 2、人们对于一切事物都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把事情做好。反之,单凭自己的主观愿望去做,即使有善良的愿望,美好的动机,结果也只能是适得其反。(八)一毛不拔《一毛不拔》全文:一猴死见冥王,求转人身,王曰:“既①欲做人,须将毛尽拔去。”即唤夜叉拔之②。方③拔一根,猴不胜④痛叫。王笑曰:“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笑林》解释:①既:(既然)②之:(代词,代猴身上的毛)③方:(刚刚,才)④胜:(忍受)翻译句子: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你看你连一根毛都不能让拔下来,怎么能做得了人呢?)文中有一个成语是:(一毛不拔)它解释为:(连一根毛都不能让拔下来,形容为人非常吝啬自私。)一猴子死了,被带到地府见到了冥王,求冥王让他转世为人。冥王说:“想要做人,就必须把你身上的毛拔干净。”说完就叫夜叉动手拔猴子身上的毛,只拔了一根,猴子就忍受不了拔毛之痛,冥王笑着说:“畜生,看你连把根毛都受不了了,要怎么做人!”一毛不拔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吝啬小气。(九)学弈=停顿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wei)/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弈秋是全国最善长下棋的人。让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学得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也听弈秋的教导,但是他心里总以为将有天鹅要飞过来,他想拉弓射箭的去射它。虽然他们是一起学习的,但不专心学习的人学得却不如前一个。是因为他的智慧不如前一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01)弈:下棋。(02)弈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03)通国:全国。(04)善:擅长,善于。(05)弗若:不如。 (06)诲:教诲。(07)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08)之:指弈秋的教导。(09)鸿鹄:天鹅。(10)援:引,拉。(11)缴:指古时带有丝绳的箭。(12)之:他,指前一个人。(13)俱:一起。 (14)弗:不。(15)矣:了。(16)为:因为。 (17)其:他的,指后一个人。 (18)虽:虽然学习不可一心二用,必须专心致志,做事要一心一意,方可成功! 或(若三心二意,将一事无成。) 一个专心致志,一个“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形成鲜明对比。说明像弈秋那样的围棋高手,教人下棋,也是聚精会神的学得好,心有旁骛的学不好。学习,老师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自己。(十)朝三暮四宋国有一个养猴子的老人,他很喜欢猴子,养了一大群猴子,他能懂得猴子们的心意,猴子们也能够了解那个人的心思。那位老人减少了他全家的口粮,来满足猴子们的欲望。但是不久,家里缺乏食物了,他想要限制猴子们吃橡粟的数量,但又怕猴子们不听从自己,就先欺骗猴子们:“我给你们橡粟,早上三颗,晚上四颗,这样够吗?”众多猴子一听很生气,都跳了起来。过了一会儿,他又说:“我给你们橡粟,早上四颗,晚上三颗,这样够吗?”猴子们听后都很开心地趴下,都服服帖帖的了。狙公:养猕猴的人。2.解:了解,理解,懂得。3.狙(jū):猕猴。 4.意:心意。5.得:懂得。6.得公之心:了解他的心思。7.损:减少。 8.家口:家中口粮。口,口粮。9.充:满足。10.欲:欲望,要求。 11.俄而:一会儿,不久。 12.匮:不够。 13.限:减少。 14.恐:恐怕。15.驯(xùn):驯服,顺从,听从。引申为服服帖帖 16.诳(kuáng):欺骗. 17.与:给。 18.若:文言文中的人称代词,就是“你”、“你们”。 19.芧(xù):橡树的果实,俗称“橡栗”。20.足:够,足够。 21.众:所有的。22.皆:都。23.而:表修饰。24.起而怒:一齐生气起来。怒,恼怒,生气。25.皆伏而喜:都很高兴而趴在地上(一般是动物感到满足时的动作)。伏:降伏,驯顺。引申为服服帖帖。 26.朝:早上。 27.之:代词。指代猕猴们。看问题不要只停留在表面,或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应该看到其本质。(十一)承宫樵薪苦学承宫是琅邪姑幕人,幼时丧父,在他八岁的时候,帮别人放猪。乡里的徐子盛精通《春秋》这本书,传授给(他下面)所有的学生。承宫从他房前经过,看见那些学生在朗诵,感到很喜欢,便忘记了他的猪,听徐子盛讲经书。猪的主人对他还未回来感到十分奇怪,便前往去向承宫索要(他的猪)。看见他在听讲经书,就想用竹鞭打他。学社内的学生一起阻止,猪的主人才没有打他。承宫于是就留在徐子盛门下学习。承宫在那干苦活,上山砍柴,吃苦受累,几十年里,(慢慢)就精通了这本经书。少孤:年幼丧父。2.明:精通;懂得。 3.授:传授;教。4.诸:所有。5.好:喜欢,爱好,喜好。6.怪:奇怪。 7.索:索要 8.承宫:东汉人。 9.琅邪:古郡名,在今山东境内。 10.门下生:指学舍里的学生。 11.樵薪:砍柴。 12执苦:干苦活。 13.庐:屋子。 14.笞(chi).:用竹片鞭打。 15数:几。 16欲:想要。 ①孤:丧父②明:懂得③庐:房前④笞:用竹鞭打 2、翻译:①猪主怪其不还,行求索(猪的主人对承宫还不回来感到非常奇怪,于是就前往索要他的猪)。 3、理解古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承宫的特点。(好学、认真、勤奋)【启示】 勤奋能使人有所作为。(十二)多歧亡羊杨子的邻人走失了一只羊。那人央请了许多亲戚朋友一道去寻找(丢失的羊),又请杨子的家僮也一同去追捕。杨子说:「唉!走失了一只羊,何必要这么多人去寻找呢?」邻人说:「因为岔路太多了!」杨子的家僮回来后,杨子问:「找到羊了吗?」邻居说:「丢掉了!」杨子问:「怎麼会让羊走失呢?」邻居说:「每条岔路的中间又有岔路,我们不知道要往哪条路走,所以只好回来了。」 杨子听了,脸色变得很忧伤,过了些时还不说话,整天闷闷不乐。他的学生觉得很奇怪,便请问杨子说:「羊不过是只贱畜,而且又不是老师的,为什麼为了这事整天都不笑呢?」杨子没有回答他们……心都子就说:「大路因为岔路多了而走失了羊,读书人则因为不能专心一志而葬送了一生。」竖:童仆2、反:通“返”,返回3、戚然:悲伤的样子4、怪:以......为怪5、多方:不能专心致志6.杨子之竖追:之:的多歧亡羊解释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比喻学习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比喻因情况复杂多变而迷失方向,误入歧途。引申为泛而不专,终无所成。告诉人们:在研究一门学问时,要把握方向,注重领会其实质,而不要被各种表象所迷惑。(十三)富人之子齐有富人,家累①千金。其二子甚愚,其父又不教之。 一日,艾子谓其父曰:“君之子虽美,而不通世务,他日曷能克②其家?” 父怒曰:“吾之子敏③而且恃多能④,岂有不通世务者耶?” 艾子曰:“不须试之他,但问君之子,所食者米,从何来?若知之,吾当妄言⑤之罪。” 父遂呼其子问之。其子嘻然笑曰:“吾岂不知此也?每以布囊取来。” 其父愀然改容⑥曰:“子之愚甚也!彼米不是田中来?” 艾子曰:“非其父不生其子。”①累:积攒、拥有②克:胜任。 ③敏:灵敏,聪明。 ④多能:多种本领。 ⑤妄言:乱说,造谣。 ⑥愀然改容:神色变得严肃。改容,改变面色。 ⑦恃:依靠,指具有。 ⑧当:甘愿,情愿。齐国有个富人,家里有很多钱,但是他的儿子很笨,儿子的父亲又不教他。一天,艾子对富人说:“您的儿子虽然很好,但您的儿子不通事务,以后又怎能接管您的家产呢?”富人大怒道:“我的儿子很聪明,而且有多种本领。怎么会不了解世间的各种事务呢?”艾子说:“我们来试一下他,问他米是从哪里来的,如果知道,我甘愿受罚。”富人把儿子找来问了,儿子笑嘻嘻地说:“怎么不知道,米是从布袋里来的。”富人改变面容说:“你这笨儿子,难道不知道米是从田中来的吗?”艾子说:“唉,有这样的父亲,儿子又能怎么样呢?”讽刺了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教育方法,更说明了有其父必有其子的道理,孩子不可以娇生惯养,否则对他很不利,因此教育方法也很重要。(十三)三人成虎庞恭(16)与太子质(1)于邯郸(2),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3)有虎,王信之(4)乎?”王曰:“否。” “二人言市中有虎,王信(5)之乎?” 王曰:“寡人疑之矣(6)” “三人言市中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寡人信之矣。” 庞恭曰:“夫(7)市之无虎明(8)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9)大梁(10)也远于市,而议臣者(14)过于三人矣。愿(11)王察(12)之。” 王曰:“寡人自为知。” 于是辞行,而谗言(20)先至。后太子罢质(19),果不得(17)见(18)。 ------《战国策》 1.质:人质,这里用作动词,谓将人作为抵押品,这是战国时代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惯例。 2.邯郸:赵国的都城,在今直隶省邯郸县西南十里。 3.市:市集 4.之:代词,这里指“市有虎”这件事。 5.信:相信。 6.寡人:古代国君的自称。 7.夫:语气词,用于句首,表示下文要发表议论,现代汉语没有与此相应的词语。 8.明:明白,清楚。 9.去:距离。 10.大梁:魏国国都,在今河南省开封市。 11.愿:希望。 12.察:观察,仔细看。5/5\n 13.庞恭从邯郸反,竟不得见:庞恭从邯郸回来,终不能见到魏王。意指魏王已听信谗言,不召见庞恭。 14.议臣者:非议我的人。议:议论。这里是非议,说人坏话。臣:庞恭自称。 15.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庞恭随侍魏太子到赵国都城邯郸去做人质。 16.庞恭:魏国大臣。质:抵押,这里指作人质。 17.得:能够(得到) 18.见:拜见、谒见。这里指召见。 19.罢质:结束做人质的任务。罢:结束 20.谗言:诋毁的话。 庞恭陪伴魏国太子到邯郸做人质。在临行前,庞恭对魏王说:“要是现在有个人跑来说,热闹的街上出现了一只老虎,大王您相不相信?” “不信!”魏王答道。 “如果有两个人跑来,说热闹的街上有一只老虎,您相信吗?”庞恭又问。 “我会怀疑。”魏王回答道。 “那么要是三个人异口同声的说街上有只老虎时,您会相信吗?”庞恭接着问。 魏王回答道:“我会相信。” 于是庞恭就劝诫魏王:“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可是经过三个人一说,好像真的有了老虎。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然而议论我的人又不止三个。希望大王明察此事。” 魏王道:“我自然知道(这个道理)。”于是庞恭就跟魏王告辞,庞恭刚走后就有人毁谤他。庞恭陪太子回国,魏王果然没有再召见他了。这故事本来是讽刺魏惠王无知的,但后世人引伸这故事成为"三人成虎"这句成语,乃是借来比喻有时谣言可以掩盖真相的意思。例如:判断一件事情的真伪,必须经过细心考察和思考,不能道听途说。否则"三人成虎",有时会误把谣言当成真实的。道理:(1)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对人对事不能以为多数人说的就可以轻信,而要多方面进行考察,并以事实为依据作出正确的判断。 (2)《三人成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十四)楚人有涉江者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ù)契(qì)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译文:楚国有一个坐船渡江的人,他的剑不小心从船上落入江中。他急在船上用刀刻上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之后,这个人从他用刀刻的地方下水去寻找剑。船已经行驶了,而剑却没有走,像这样去寻找宝剑,不是很糊涂吗?注释: 1.涉--跋涉,就是渡过江河的意思。 2.自--从。 3.遽--立刻,急忙,马上。 4.契--刻。 5.是--指示代词,这里。 6.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惑”,迷惑,糊涂。7.坠--掉下。 8.若--像。 9.是吾剑之所从坠--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10.楚--周代国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 11.求--寻找。 12.之--代词,代“剑”。 13.其剑自舟坠于水,其:他的。 14.遽契其舟,其:(指示代词)那,契:用刀刻。 15.从其所契者,其:他。 16.止:动词,停止。 18.行:走(这里指行驶)。 19.亦:也。 刻舟求剑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的意思。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能凭主观做事情。人不能死守教条。情况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变化,否则就会失败。告诫人们不能片面、静止、狭隘地看待问题。(十五)读书要三到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①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②一字,不可牵强暗记③,只是要忘,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④”。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⑤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⑥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⑦。心既到矣⑧,眼口岂⑨不到乎⑩? ①误:错。②倒:颠倒。 ③牵强暗记:勉强默背大意。④见:同“现”。 ⑤晓:知道。 ⑥漫浪:随随便便,漫不经心。⑦急:急迫,要紧。⑧矣:相当于''了" ⑨岂:时常,习 ⑩乎:吗,语气词译文:只要是读书,就要每个字都读得很大声,不可以读错一个字,也不可以少读一个字,还不可以多读一个字,更不可以读颠倒一个字,不可以勉强硬记,只要多读几遍,自然而然就顺口而出,即使时间久了也不会忘记。古人说过:“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就是说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别人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它的道理了。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做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一意,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就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急迫最要紧。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 ①误:错。 ②倒:颠倒。 ③牵强暗记:勉强默背大意。 ④见:同“现”。 ⑤晓:知道。 ⑥漫浪:随随便便,漫不经心。 ⑦急:急迫,要紧。 ⑧矣:相当于''了" ⑨岂:时常,习 ⑩乎:吗,语气词(十六)邴原泣学邴(bǐng)原少孤(1),数岁时,过(2)书舍(3)而泣(4)。师曰:“童子何(5)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6)也。一则愿(16)其不孤,二则羡(7)其(8)得(9)学,中心(10)感(11)伤(12),故(13)泣耳。”师恻(cè)然(15)曰:“欲书(17)可耳!”原曰:“无钱资(19)。”师曰:“童子苟(14)有志,吾徒(18)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1孤:古文中指失去父亲的孩子,称为“孤儿”。2.过:经过。3.书舍:书塾。4泣:小声哭。5何:为什么。 6.亲:父亲。7.羡:羡慕。8.其:指代书舍里的学生。 9.得:能够。 10.中心:内心里。11.感:伤感。 12.伤:悲哀。 13故:所以。14.苟:如果,要是。邴原幼时就丧父,(只有)几岁时,(每次)从书塾经过就哭了,书塾的老师问他说:“孩子,你为什么哭泣?”邴原答道:“失去父亲的人容易伤心,贫穷的人容易伤感。那些读书的,凡是能够学习的人,必然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我一来羡慕他们有父亲,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内心感到悲伤,所以哭泣。”老师怜悯地说:“你想读书就来吧!”邴原说:“我没有钱付学费。”老师说:“孩子你如果有志向,我将(收你为徒)传授你知识,不求学费。”于是邴原就开始学习。只过了一个冬天,就已能背诵《孝经》和《论语》。《邴原泣学》书塾中的老师值得人们敬佩的是什么? 书塾中的老师值得我们敬佩的是他免收邴原的学费,为下一代无私奉献的精神魅力。 我们应该向邴原学习什么? 我们应该向邴原学习他贫不丧志,立志求学的精神,他在学习上刻苦勤奋努力用功,不畏艰难的精神。(十七)林琴南敬师阂县林琴南孝廉纾①六七岁时,从⑥师读。师贫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②归,以袜实⑦米,满之,负⑧以致师。师怒,谓⑨其窃,却⑩弗受。林归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岂束脩③之礼?”即呼备④,赍⑤米一石致之塾,师乃⑾受。注释: ⒈林琴南孝廉纾(shū):林纾,字琴南,福建阂县(今福州人)。近代文学家,尤以翻译外国小说名世。孝廉,明清时对举人的称呼。 ⒉亟(jí):急忙。⒊束脩(修):本指十条干肉,后来通常指学生拜师或亲友之间赠送的礼物。⒋呼备:叫人准备。⒌赍(jī):携带。⒍从:跟随。⒎实:装。⒏负:背着。⒐谓:说。⒑却:推却。⒒.乃:于是译文:闽县(今福建福州市)人林纾(字琴南,当时是孝廉,清明时对举人的称呼)六七岁的时候,跟随老师读书。老师非常贫困,做饭没有米。林纾知道后,急忙回家,用袜子装米,装满了,背着送给老师。老师生气了,说这是他偷来的,推辞不接受。林纾回来后告诉了母亲,母亲笑着说:“你的心意虽然是好的,但是这样的方式(袜子装米)难道是学生赠送老师礼物的礼节吗?”随即让人准备,林纾携带着一石米送到私塾,老师于是接受了。问题:林琴南为什么急忙回家取米送给老师?从中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回答: 林琴南是为了让老师能够吃上米才送给老师米的。从中可以看出林琴南是个尊师重教、关心老师、知恩图报的人。问题: 林琴南的“善”具体表现在哪里?回答: 为了让老师吃上米,背着去给老师送米,老师没有接受,他就继续想办法,直到老师接受为止。(十八)二翁登泰山原文: 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甲翁之妻子去乡,惟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但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译文; 从前有两个老翁,住在同一个巷子里,甲老翁的妻子和孩子离开了乡下,只有他自己.一天,他带着酒去乙翁的家,两个人一起喝酒,十分快乐。乙翁说:"以前我曾去冀,雍两州远处郊游,但没有登过泰山,你能不能和我一起去?"甲翁说:"那山我也没有登过,然而老了,恐怕力气不够."乙翁说:"你说的不对!以前的愚公,九十岁的时候还可以移山,现在我们才六十来岁,哪里老呢!"甲翁说:"那太好了!"第二天,两个老人都去了,越过钱塘江,横渡过了长江,走到了泰山脚下.晚上住下休息,凌晨上山,乙翁要扶甲翁,甲翁说:"我的力气还可以,不用互相搀扶."从太阳出来到薄暮降临,已经走过了半座大山。字词解释;1,昔:以前2,里:乡3,妻子:妻子和子女 4叟:老头5,(唯叟一人)而:罢了 6,携:携带 7,第:住处,家8,酌:饮酒 9.向:以前 10吾:我 11.远游:到远处游玩 12.冀、雍:古代两个州名,在今约山西、陕西、甘肃一带 13.是:这 13.然:但是 14.意:意愿 15.同行:一同出行16.余:我17.亦:也18.未:没有 19.然:然而20.恐:担心21.胜:能承受22.汝之言:是“汝之言差矣”的倒装句 23.曩:从前24.年:年龄25.且:将近26.辈:等,类,表示人或物的多数同属一类27.方:才 28.逾:超过29.甚善:太好了 30.翌日:第二天31.偕:一起,一同 32.越:经过 33.绝:横渡 34.相:互相 35.自:从 36.至:到 37.薄暮:傍晚,日将落时 38.阴:古代山北水南叫“阴” 39.尝:曾今 40.去:离开思想感情: 二翁登泰山,表现了他们乐观向上,老当益壮,热爱生活,奋进的精神。道理:只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就能战胜客观困难,取得胜利。有志者事竟成! 只要心中有目标,那就一定能成功!(十九)师旷撞晋平公师旷(13)撞晋平公(1)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2)!惟其言而莫之违(3)。”师旷(4)侍坐于前,援(5)琴撞之。公被(12)衽(6)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7)谁撞(15)?”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侧(8)者,故(11)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9)!是非君人者(14)之言也。”左右请除(10)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选自《韩非子·难一》注释: (1)选自《韩非子》。 (2)莫乐为人君——没有比做人君再快乐的了。 (3)莫之违——没有人敢违背他 (4)师旷——5/5\n名旷,字子野,是春秋后期晋国宫廷中的盲乐师。师旷侍坐于前——师旷陪坐在前面 (5)援——执持,拿。 (6)衽——衣襟、长袍。 (7)太师——师旷。谁撞,即撞谁。(8)言侧——于侧言。 (9)哑——表示不以为然的惊叹声。 (10)除——清除,去掉。除之:除掉他 (11)故——所以 (12)被——通“披”,披着。 (13)师旷——盲人乐师。 (14)是非君人者——这不是国君 (15)谁撞——撞谁译文: 晋平公和臣子们在一起喝酒。酒兴正浓时,他就得意地说:“没有谁比做国君更快乐的了!只有他的话没有谁敢违背!”师旷正在旁边陪坐,听了这话,便拿起琴朝他撞去。晋平公连忙收起衣襟躲让。琴在墙壁上撞坏了。晋平公说:“太师,您撞谁呀?”师旷故意答道:“刚才有个小人在胡说八道,因此我气得要撞他。”晋平公说:“说话的是我嘛。”师旷说:“哟!这不是做国王的人应说的话啊!”左右臣子认为师旷犯上,都要求惩办他。晋平公说:“放了他吧,我要把这件事(或“师旷讲的话”)当作一个警告。”(二十)画地学书原文: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①,守节自誓②,亲诲③之学,家贫,至以荻④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⑤成诵。及冠⑥,嶷⑦然有声⑧。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⑨,见义勇为,虽机阱⑩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选自《宋史。欧阳修传》译文: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时便死了父亲,母亲郑氏决心不改嫁,(在家)亲自教欧阳修读书学习。因家里贫穷,以至于只能用芦荻在地上练习写字,幼年时,欧阳修就聪敏过人,读过一遍书就能背诵下来。等到成年时,更是人品超群而享有盛誉。 欧阳修开始在滁州任职,自号为醉翁,晚年更改为六一居士。他天性刚直不阿,见义勇为,即使有陷阱在前面,都一往无前即使身受其害都不回头。即使被贬低多次,(他的)志向也一样不变。注释: ①母郑:母亲郑氏 ②守节自誓:自己下决心不改嫁 ③悔:教导,训导 ④荻:与芦苇同类,这里指荻杆 ⑤辄(zhé):立即,就 ⑥冠:指成人 ⑦嶷(nì)然有声:人品超群而享有声誉 ⑧声:声誉 ⑨天资刚劲:生性刚直 ⑩机阱:设置机弩的陷阱。这里比喻陷害人的圈套 10.画地学书(书):书法,书写(二十一)问说原文; 君子之学必好问(1)。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2),非问无以广识(3);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4)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5)字词解释:(1)君子:古时对有德有才人的称呼 (2)无以致疑:不会发现疑问;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致:求得 (3)广识:增广知识;广:使……广,增广。(4)达:通晓(5)其奚决焉:怎么能解决问题呢;奚:何,怎么。其:之,代词,指代文中的“理”与“识”。焉,代词,指代上述的“理”与“问”。决,解决。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会发现疑问,不“问”就不能增广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正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有时候还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事物的整体,可是有时还不了解它的细节,放弃了问,怎么能解决这些问题呢?劝说人们要虚心学习,要向各种人学习。”;《问说》则着重从“问”的角度,强调“问”的重要性,主张“学必好问”。中心论点:“君子之学必好问”.(二十二)晏子谏杀烛邹原文: 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译文: 齐景公喜欢射鸟,下令(让)烛邹负责养鸟,然而鸟飞走了。齐景公发怒,下令要杀死他。晏子在旁边说:“烛邹的罪有三条,请允许我把罪行一条一条列举给他听然后再处死他。”齐景公说:“可以。”于是晏子叫烛邹来,并在齐景公面前列举他的罪行,说:“烛邹!你负责替我们国君养鸟却把鸟弄丢了,这是第一条罪行;致使我们国君由于鸟的缘故处死人,这是第二条罪行;让各诸侯听到这件事,都认为我们国君看重鸟而轻视士人,这是第三条罪行。”晏子列举烛邹罪行完毕了,请求齐景公处死他。齐景公说:“不要杀他了,我听从先生您的教导!”注释: 使(使烛邹主鸟,使吾君):命令,派遣,让。使(使诸侯):致使 亡:丢失 是:指示代词,这,这里。故:原因,缘故。 景公:姓姜,名杵臼,春秋时代齐国的国君。 好:爱好,喜爱。 弋:(yì)将绳子系在箭上射,是古代一种射鸟的方法。此处指捕鸟。 烛邹:齐景公的一个臣仆。 主:掌管,主管,负责管理。 诏:诏书,皇上的命令或文告。这里指下令。 数:一一列出,加以斥责。 重:重视,把……看重。 轻:轻视,把……看轻。 闻命:接受教导。 亡:丢失,逃跑,这里指让鸟逃走了。 以(以吾君重鸟):认为。 以(以轻士):而。 以(以其罪而杀之):按照。 以(以鸟之故):因为。 士:商、西周、春秋时最低级的贵族阶层;读书人。 前:前面。 毕:结束。 请(请数之):请允许我。 请(请杀之):请求。 命:命令,这里指教导。 而:连词表承接;连词表并列 。 汝:同“汝”,你。 谏:劝告。 罪三:三条罪状。古代汉语中数词作定语常常放在中心词后。下文的“罪一”“罪二”用法相同。 是:这。寓意:晏子没有从正面指责齐王,而是从维护他的根本利益出发,顺着他的话进行劝谏,列出烛邹的三条罪状,指出枉杀无罪之人的荒唐行径将会带来严重后果,从而达到劝谏的目的,由此看出晏子机智有策略。 揭露统治者重鸟轻人的残暴本质,颂扬晏子的机智、正直。 人与人交流需掌握适当技巧,在劝诫指正别人时也应做到趋利避害。 劝阻他人也要讲究方法,有时应学会避其锋芒,反而会事半功倍。(二十三)王勃故事原文: 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①命其婿作序以夸客②,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③,凡然④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⑤,乃矍然6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 勃属文⑦,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⑧,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注释】①宿:事先。②夸客:向宾客夸耀(女婿的才能)。③勃:指王勃。④凡然:轻松、愉快之意。⑤语益奇:(勃文)更加奇妙(这里指一句比一句奇妙)。⑥矍(jué)然:惊惶惶。⑦属(zhǔ)文:写文章。属,连缀。⑧寤:睡醒。译文: 九月九日重阳节,都督阎伯屿要大宴宾客。为了让自己的女婿在宾客面前显示才华,早就嘱咐他构思一篇序文,到时拿出来,又使人觉得是即席之作。宴会开始,阎伯屿谦恭地拿着纸笔,一个一个地请客人写序文,而客人都谢辞了。轮到最后一个客人,是小小年纪的王勃,料想也不敢来接纸笔,但仍然把纸笔送了过去,颇显都督的“风度”。王勃却毫不客气地接过了纸笔。阎伯屿一楞,但又莫可如何,然后满脸愠色地借口上厕所离开了宴会厅,私下则教属官观察动静,随时通报情况。当第一次报“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时,阎伯屿说,这是“老生常谈”;二次报“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时,未作声;三次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阎伯屿倏地站了起来:“天才!天才!他的文章可以传世了。” 王勃写文章,开始时并不仔细思考,先磨很多墨,然后喝酒,蒙被大睡,醒来后,提笔成文,不改动一个字,当时的人都以为王勃预先打好腹稿。都督开始为什么对王勃的欣然接受不高兴? 都督想让女婿在众宾客面前“露一手”,而王勃年少气盛,不知谦让,都督因而生气。没想到后来王勃文章越写越新奇,都督也就心悦诚服地改变了态度。 请用自己的话回答,王勃的创作过程有何与众不同之处? 开始并不怎么着意构思,而是先研磨好几升墨汁,接着痛快地喝酒,再将被子蒙在脸上睡觉,等到睡醒后提笔;一挥笔就一字不改。(二十四)文侯与虞人期猎正文; 魏文侯①与虞人②期猎③。明日会天疾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④之⑤?”文侯不听,曰:“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往,犯风⑥而罢虞人。魏于是乎始强。注释: (1)魏文侯:战国时期魏国开国国君,公元前445年即位。 (2)虞人:管理苑囿的官吏。 (3)期猎:约定打猎时间。 (4)焉:哪里。 (5)之:到,往。 (6)犯风:顶风。翻译;魏文侯同管理苑囿的官吏约定了打猎的时间。这天,魏文侯与百官饮酒非常的高兴,天下起雨来。文侯要出去赴约,随从的侍臣说:“今天饮酒这么快乐,天又下雨了,您要去哪里呢?”魏文侯说:“我已经跟人约好了,现在他们一定在郊外等我。虽然现在很快乐,怎么可以不坚守约定的(打猎)时间呢?”于是亲自停止了宴席。魏国从此变得强大。中心:约定相会的日期,如果不能如约,应该在事前通知对方,免得人家苦等,这是守信,也是对别人的尊重。有人以为这些是小事,尤其是对待下属人员,失约似乎不当一回事。魏文侯因为刮起大风,不能与虞人践约所定的打猎日期,即使左右劝阻,仍坚持赶到虞人那里取消打猎活动。认真对待双方约定,这是我们传统的美德。战国初期,魏文侯之所以受到各国的普遍敬重,从期猎这件事上,也能看出他的为人之道了。启示: 做人要讲求诚信,不能因为自己的快乐或事情就违背承诺。 开口相约,是一件最简单不过的事,但要信守约定、践行约定,就不那么容易了,只有诚信之人才能够做到的。守约是诚信的要求和表现,魏文侯信守约定,冒雨期猎,体现了他的诚信。君王的诚信对一个国家是至关重要的,魏国能成为当时的强国,与魏文侯的诚信应不无关系(二十五)董行成原文: 唐怀州河内县董行成能策贼。有一人从河阳长店,盗行人驴一头并皮袋。天欲晓,至怀州。行成至街中,见之,叱曰:“个贼住!即下驴来!”遂承伏。人问何以知之。行成曰:“此驴行急而汗,非长行也;见人则引缰远过,怯也;以此知之。”捉送县,有顷,驴主寻踪至,皆如其言。 【选自《太平广记》】译文; 唐朝怀州河内县,有个叫董行成的人,能一眼就分辨出对方是否贼匪。 有名贼人在河阳长店偷得路人一头驴并用皮袋装起来,在天快破晓时赶到怀州境内,正巧碰到董行成迎面而来。 董行成一见他就大声喝道:“你这贼子给我站住!” 那人一听立即下驴认罪。 事后有人问董行成如何看出那人是贼,董行成说:“这头驴因长途急行而流汗,而这人见了路人也会引驴绕路,这一定是因他心虚,所以我判定他一定是贼。” 那盗驴者送入县衙后不久,就有人来寻找丢失的驴,果然如他所言。董行成介绍; 董行成是唐朝年间的怀州人氏。他非官非吏,却将维护地方治安,破案捉贼视为己任。他是一位正直的人。所以获得了百姓的信任,大家送了他一个雅号叫“捉贼神”。注释; 策:辨认 至:在 遂:于是 人问何“以”知之:凭借 以此知“之”:代词,代这个小偷5/5\n(二十六)荀巨伯探病友原文: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①胡贼攻郡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③,子令④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耶?"敌既⑤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⑥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⑺?"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敌相谓⑧曰:“我辈无义⑨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⑩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注释: ①值:适逢,遇到。 ②胡贼:胡人。贼,强盗,对入侵者的贬称。郡:这里指城。 ③相视:看望你。 ④令:让。 ⑤既:已经 ⑥一:整个。 ⑦独止:一个人留下。 ⑧相谓:互相说话,即对同伙说。 ⑨我辈:我们。无义:不懂道义。 ⑩遂班:撤退。 词意:1.子可去去:离开 2.一郡并获全全:保全译文;荀巨伯从远方来探视生病的朋友,恰逢胡贼围攻这座城池。友人劝巨伯离开,说:“我现在快死了,你可以赶快离开。”巨伯回答道:“我远道来看你,你让我离开,毁坏道义而求活命,哪里是我巨伯所应有的行为!”贼兵已经闯进,对荀巨伯说:“大军一到,全城之人皆逃避一空,你是什么样的男子,竟敢独自留下来?”荀巨伯说:“朋友有重病,不忍心丢下他,宁愿用我的身躯替代朋友的性命。“贼兵相互告诉说:”我们这些没有道义的人,却闯入了有道义的国土!”便率军撤回。全城人的生命财产都得到了保全。感想: 1)荀巨伯不忍心丢下有病的朋友独自避难,而且愿意“以我身代友命”这种把友情看得比生命还贵重的精神难能可贵。 2)可见古代还有大义,有人死也不背国,有人肯为了大义而放弃一场对自己有利的战争. 比起现在的人,古风实在值得赞叹. 从中可以看出,荀巨伯是一个重情义、有情有义、不贪生怕死的人.寇准传张咏在成都,闻准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大为具待。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准莫喻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宋史·寇准传》张咏在成都的时候,听到寇准当了宰相,便对他下边的官员说:“寇准虽然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材,但可惜在学问上还有欠缺。”后来寇准罢相,出知陕州,适逢张咏从此路过,受到寇准的盛情招待。当张咏将要离开时,寇准亲自送张到郊外,问道:“您有什么临别赠言呢?”张咏慢慢地说:“《霍光传》不可不读啊。”寇准听了,一时没有弄清张咏的用意;回家后取出《汉书·霍光传》来读,读到“不学无术”的话时,才恍然大悟地笑着说:“这就是张咏对我的规劝啊!”寇准具有宽容大度、谦虚谨慎、不耻下问、有自知之明等品质。(二十七)外科医有医者,自称善外科②。一裨将阵回③,中流矢④,深入膜内⑤,延使治⑥。乃持并州剪⑦,剪去矢管⑧,跪而请谢⑨。裨将曰:“簇在膜内者须亟治⑩。”医曰:“此内科事,不意并责我⑾。” 【注释】 ①选自《雪涛小说》。作者江盈科,明代人。 ②善:这里有善于、擅长的意思。 ③裨将:副将。阵回:从阵地回来。 ④中:受到。流矢:飞箭。 ⑤膜:这里指皮肉。 ⑥延使治:请这位外科医生治疗。延,请。 ⑦并州剪:并州产的剪刀,指名贵的剪刀。 ⑧矢管:箭杆。 ⑨请谢:请求赏钱。 ⑩簇在膜内者须亟治:箭头还在肉里,必须赶快治疗。簇,箭头。亟,赶快。 ⑾此内科事,不意并责我:并,一起。责,要求。 (12)簇:箭头。 【译文】 有个医生,自称精通外科。有一位副将从战场下来,被箭射中,深入皮肉里,请这个医生来治疗。这医生手持并州剪,剪掉了箭杆,跪在地上请求奖赏。副将说:“箭头还在皮肉里,必须赶紧治疗。”医生说:“取肉内的箭头是内科的事,没想到也一起要求我来治疗。” 文中特意提到“并州剪”的目的是: 通过细节描写,与外科医生的医疗作风、技术水平形成强烈反差,从而达到讽刺的目的。(二十八)桑生李树原文: 南人张助,于田中种禾,见李核,欲持去,顾⑤见空桑①,中有土,因植种,以余浆溉灌。后人见桑中反复生李,转相告语⑥。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李君令我目愈,谢以一豚。"目痛小疾,亦行自愈。众犬吠声,盲者得视,远近翕赫,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间⑦一岁余,张助远出来还,见之,惊云:“此有何神,乃⑧我所种耳。”因就斫之。注释: ①空桑:枯空的桑树,老桑树有枯空的树洞②:众犬吠声:一种狗叫,其他的狗也跟着叫起来。形容众人盲目附和③翕(xi)赫:轰动、惊动。④滂沱:原来形容雨很大,这里指摆满了酒肉。⑤顾;;看见。⑥语;转告。⑦间;过了。⑧乃;这。翻译: 南人张助在田里种庄稼,看见一个李核,想把它带回去,又回头看见根部枯空的桑树里有土,所以就种了进去,用剩下的水浇灌。后来有人看见桑树中忽然长出了李子,以为是神,就互相转告,有一个眼痛的病人在树下乘凉,说:李树使我的病好了,我要用一只小猪祭谢。眼痛的小病,自己也会痊愈,众人盲目符合,说是失明的人重见了光明,远近轰动,在边上下车马的常有数千,李树旁摆满了酒肉,过了一年,张助从远处回来,看见了惊讶地说:"这算什么神呀,这是我种的啊。"于是就跑去把树砍了。启示: 这个故事批评了那些不进行思考就盲目相信自己的眼睛的人们,以及这种不正常的随波逐流的社会心理、社会现象。 带给我们的启示是:要从客观角度出发看待事情,思考问题,解决问题。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