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考点 12页

  • 126.00 KB
  • 2022-08-22 发布

文言文阅读考点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文言文阅读学习和掌握文言的重要性,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就大处而言,为了继承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增强全民族的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就个人而言,为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一般说来,文言基础深厚的人,道德素养就好,现代汉语水平也高;仅就考试而言,文言文阅读与写作关系密切。古文言简意赅,多记名人名言,在写作时恰到好处地引用,可使满篇生辉。一、实词实词是指意义比较实在、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的词。古代汉语的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和数量词。(一)树立两个意识1.树立文言实词单音性意识。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这一点是古今汉语最基本的区别。树立这种意识十分重要。阅读文言文,必须注意把那些意义相关的、连用在一起的双音词分开来对待,不要误读为一个双音词。请看下表:词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言文)词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言文)可以表示同意可以之(可以用它来)国家政权实体诸侯封地+大夫封地地方地方土地见方(方圆面积)牙齿牙大牙和门牙幸福心情舒畅的感觉宠幸+福气贫穷缺吃少穿缺吃少穿+仕途不顺中间当中里面+夹缝疾病病小病+病重将死形容描写形体+面色妻子夫人妻子和孩子(儿女)这一条的实用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古汉语的一个字即是一个词,在阅读时,要一个字一个字地推敲。例如:在2001年第一次考试的试题中,有这样一句话:“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其中的“名人”,应翻译为“号称为人”(名义上是人),与我们现在常说的“名人”无任何关系。2.树立避开现代汉语意识。这样说未免过于绝对,但矫枉必须过正,对初学者来说却是完全必要的。现代汉语当然是从古代汉语发展而来的,但在阅读文言文时,最好暂时忘记现代汉语,完全进人古文世界。遇到一个词,首先不要想它在现代汉语中是什么意思,而首先想它在古文的语言环境中是什么意思,它的古汉语意义是什么。这样做,至少不会犯“忌讳”——用现代汉语意义去解释古代汉语。重点记两类词:第一种,古今意义完全不同甚至相反,即所谓“遇别”;第二种,古今意义有细微区别,即所谓“微殊”。这类词是大量的。我们认为,这两类词是阅读文言文的难点和重点。凭以往的经验,往往是出题老师“情有独钟”之处。总之,在辨析古今词义上,重点不在同,而在异;难点不在迎别,而在微殊。举例如下(100个词):字文言文词义例句备注字文言文词义例句备注爱吝啬忠臣不爱死以成名兵武器斩木为兵罢通疲劲者先,罢者后通假病病重将死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白告诉燕相白王猜怀疑虽败毁坏法败则国乱班分发班瑞(玉)于群后(众诸侯)报判决报而罪之暴pu晒夏则为大暑则所暴炙(zhi烤)北打败仗佯北(假装败走)勿从(追赶)倍通背岂以死倍吾心哉通假被通披将军身被坚执锐通假本树根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鄙边疆边鄙残币作礼的丝织品请具(准备)车马皮币毙因伤病而倒下射其左右,毙于车中辩通辨目能辩色,耳能辩声裁通才户口可得而数,裁什二三通假参通三大都不过参国之一通假残伤害举草木而残之操拿着操吴戈兮被犀甲策马鞭子振长鞭而御宇内唱通倡为天下唱通假陈通阵陈而待敌12/12\n字常用词义例句备注乘sheng一车四马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量词城城墙黑云压城城欲摧池护城河筑城池以守固齿门牙唇亡则齿寒臭(xiu)气味其似恶闻君王之臭也除台阶登自东除创通疮四五日而创愈通假次临时驻扎师进,次于陉(xing)吊慰问宋大水,公使吊焉度(duo)量长短寸寸而度之队通坠星之队,木之鸣多称赞循礼者不足多伐夸耀愿无伐善,无施劳乏缺吃少穿派人给其食用,无使乏反通返春往冬反通假访咨询穆公访诸蹇叔风走失风马牛不相及说解封边界颖考叔为颖谷封人购重金收买太宗…购求王羲之书迹股大腿贾举射公中其股顾回头看瞻前而顾后兮过探望会赵禹来过卫将军恨遗憾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无所恨饥荒年今东方连年饥馑斤斧子斧斤以时人山林津渡口使子路问津焉字常用词义例句备注九表极多桓公九合诸侯数词景通影赢粮而景从通假竟通境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通假居坐居,吾语女(汝)绝横渡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军驻扎以亚父为将军军细柳刊削除不刊之论怜可爱百花高楼更可怜鲁笨参(曾参)也鲁美味道好香美脆味慕想念人少,则慕父母逆迎接宣公如齐逆女穷不得志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窃私下里窃以为君市义副词情实际情况其情何如趋快走孔子再拜趋走去离开原不降,命去之劝鼓励(荀子·劝学篇)让责备公使让之如去(孙)权将如吴三多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数词色面容色如死灰舍三十里退一舍而原降量词胜(sheng)尽林木不可胜用也副词市买令王悖市马是这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代词书信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常见的文言实词词义(100个)(续前表)12/12\n字(词常用词义例句备注说悦穆公说,与郑人盟虽即使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连词汤热水冬日饮汤涕眼泪悲愁垂涕相对二田畋,打猎焚林而田偷马虎,得过且过仓廪虽满,不偷于农图反复考虑愿陛下熟图之亡逃跑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谢道歉人而徐趋,至而自谢厌满足姜氏何厌之有艺种植教民稼穑,树艺五谷遗wei赠送遇穷民于路,急行施遗已停止学不可以已因依靠,凭借因人之力而敝之介词石说权遣使云欲共取蜀蚤通早善执势者蚤绝其奸萌通假责通债乃有意欲为文收责于薛乎通假贼杀害二人相憎,而欲相贼也子女儿鬼侯有子而好(漂亮)走跑弃甲曳兵而走坐定罪犯法不坐100(二)区别两种现象:1.古字通假2.复词偏义[说明]1.上述100个词中,绝大多数是多义词。出于既常用又易混(指易与现代汉语混淆)两方面的考虑,我们仅举其一个义项。2.一定的数量代表一定的质量。列举100个词,目的在于充分展示古今词义不同的一面,有助于牢固树立“避开现代汉语”意识。3.100个词中,有5个虚词:是、窃、虽、因、胜。虽是虚词,但它们与现代汉语意义差得远,翻译时很容易错,因而有意让它们“混进来”,借机展示一下。我们本着这样一个原则:有用就是硬道理。、(二)区别两种现象1.古字的通假现象。通假,指汉字的通用和假借。进一步说,古代字少,有的本字还没造出来;有的本字虽已造出来,但由于传播不便等原因,不一定通假是汉字的通用和假借。即古代字少,有的本字没造出来,有的是传播不便,还不通行。当时知识的传播靠口讲手记,书籍的流传靠抄写。在这个过程中,碰到偶而不知道或想不起应当写的本字,或为了书写方便,往往采用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而且这些字逐渐取得了社会认可,于是产生了通假现象。这有点像我们写别字,但别字是个人行为;而用字通假,则是社会认可的约定俗成的字。这样解释就好理解了。常见的通假字有这样一些:干通岸置之河之干兮辟通避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卒通猝五万兵难卒合反通返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故通固此物故非西产惠通慧甚矣,汝之不惠距通拒距关,勿内诸侯厉通砺则秣马厉兵矣没通殁始皇既没内通纳内所著披袄中奉通捧臣愿奉璧往使罢通疲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禽通擒何为为我禽诎通黜屈原既诎阙通缺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适通谪发闾左适戍渔阳受通授传道受业解惑亡通无河曲智叟亡以应乡通向蹇叔乡师而哭县通悬胡瞻尔庭有县特兮益通溢雍水暴益有通又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蚤通早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知通智则知明而行无过矣12/12\n属通嘱属予作文以记之倍通背言臣之不敢倍德也裁通才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错通措故不错意也不通否请易寡人之璧,可与不衡通横外连衡而斗诸侯贾通价有者半贾而卖考通拷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列通裂列缺霹雳,丘峦崩摧莫通暮至莫夜月明畔通叛寡助之至,亲戚畔之被通披被发行吟泽畔殴通驱今殴民而归之农契通锲遽契其舟取通娶终老不复取女通汝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食通饲谨食之,时而献焉孰通熟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见通现风吹草低见牛羊生通性君子生非异也要通邀便要还家景通影赢粮而景从说通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直通值昂其直,居为奇货识通志汝识之乎从通纵合从缔交相与为一1.上述50个字,是广义上的通假字;另有一类假借字,是六书中的一种(“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二者一字之差,却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一般意义上说,前者是“本有其字”,后者是“本无其字”。2.广义上的通假字,是包括古今字在内的。古代字少,一词多义,某一历史时期另造一新字,来表示古字中的某一意义,于是形成一对古今字。一般来说,辨别古今字有一个极其简便的方法:在古字上加个偏旁,便成为今字。可以这样说,大部分的今字是这样形成的。以上50组词中,有25对古今字,前加标识通假字的基本形式是A通B。那么,在阅读和翻译过程中,看到A怎样才能找到B呢?具体方法有以下三个:第一,既然通假字中包括古今字,那么第一种方法,可试用在A字上加偏旁变B字。如果这样一来,文义豁然贯通,那么B字就是本字。如在“何为为我禽”中,“禽”(飞禽)与文义无任何关系,那么考虑在“禽”上加偏旁“宁”,而成为“擒”字,问题迎刃而解:“为什么被我抓到了呢?”第二,如果A字是形声字,根据形、声相配的原则,保留A宇的声旁不动,换一个形旁成B字,如果文义豁然贯通,那么B字就是本字。如在“孝子不匮,永锡尔类”中,A字“锡”换形旁“贝”而为B字“赐”,问题就迎刃而解:“孝子的孝心永无穷尽,永远地(把孝心)赠给你的同类”。用同样的方法,可以通过“距”找到“拒”,通过“错”找到“措”等;第三,上述两种方法都行不通时,可考虑第三种:根据音同音近可通假的原则,由A字推求B字。通假字与本字音同音近,当然是指上古音;但根据音同音近的原则,也可以由A字找到B字。如“之死矢靡它”一“到厅Z/佥般有仁心”,无论怎么翻译,都与“矢’’(箭)无关系,这时便考虑遵循同音替代的原则,找到“矢”的替代本字“誓”,这样放进去就通了:“(我)发誓到死也不变心”。2.复词偏义现象。复词偏义:指由两个意义相反或相近的语素组成的一种合成词,而这种合成词的意义只偏重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语素只起陪衬作用,这种使用意义偏重在其中一个语素上的复合词,又称为“偏义复词”。乍一看,很容易被这个概念唬住,其实用现代汉语的例子加以对照,理解起来极其容易。比如:出差时,家属总要叮嘱一番:“到了以后,别忘了来个电话,万一路上有个好歹……”显然,出门在外,家’属所担心的是“歹”,“好”是不用担心的,这“好歹”一词就是偏义词,“好”是衬字;又如,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弟弟,可以说“这是我兄弟”,“兄弟”是偏义词,“兄”是衬字。下面请看几个文言文的例子:①.黜其妻曰:“生子不生男,有缓急,非有益也。”译文:骂他的妻子说:“生女儿不生儿子,遇到紧急情况有用处。”“缓”是衬字,失意。②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译文:现在天下分成三国,益州势单国薄,这实在是危急亡国的关键时期了。“存”是衬字。③无羽毛以御寒暑。译文:没有羽毛来抵御寒冷。“暑”是衬字。④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译文:提拔好的,惩罚坏的,不应该不同。“同”⑤多人,不得无生得失。译文:人多了,不能没有闪失。“得”是衬字。⑥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译文:现在有那么一个人,跳进人家的果园中,偷人家的桃子、李子。“圃”,菜园,衬字。⑦大夫不得造车马。译文:大夫不可以造车。“马”是衬字。理解和判断偏义复词有个办法:把原句翻译一遍,如果全句意义只与其中的一字有关系,与另一字无任何关系,便说明这另一字只起陪衬作用,那么这个合成词便是偏义复词。二、虚词虚词是与实词相对的一类词。虚词意义比较抽象;一般不单独作句子成分,但有帮助造句的作用。古代汉语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语气词、连词、叹词和结构助词。文言中的虚词同实词相比,其数量是有限的,但它的用法却很复杂。12/12\n(一)文言虚词的特点从用法上看,一是一词多用:同一虚词有多种不同用法;二是一用多词种意思可用不同虚词来表示。(二)掌握虚词的标准1.首先确定虚词的词性2.结合句子,具体解释这个虚词在句中起什么作用。3.把整个句子(当然包括这个虚词)用现代汉语翻译一遍。如果这三点都做得正确无误,那么这个虚词就可以说已经掌握了。(三)掌握虚词的方法1.对常用虚词的最通常的几种用法,可借助理解典型例句的方法,去记忆虚词用法。反过来说,脱离典型例句而去死记硬背虚词用法之类,只能事倍功半。2.注意通过对比,掌握各自的特点。如“也”和“矣”。两词都是语气词,但“也”表示判断语气,表示肯定;而“矣”则是把变化以后的情况告诉你。如:例—:孺子可教也这个孩子是可以教育的(肯定语气)例二孺子可教矣这个孩子(现在)可以教育了,(以前不可以)通过对比,这两个虚词的主要区别也就掌握了。(四)主要虚词用法表虚词同实词的关系,是树叶同树枝的关系。虚实结合,构成葱郁的大树。就虚词内部而言,也不是同等重要。代词一般处在头的位置上,副词常处在腰的位置上,语气词则处在尾的位置上,因而这三类词更显重要些。中考必须掌握的虚词有十五个。虚词没有具体、实在的词汇意义,但在古汉语语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词与词的组合,句与句的关联,句子的类型、意义及其语气,往往都靠虚词表示。文言文中,虚词比实词少得多,但使用频率很高,用法灵活,因此,准确地么握虚词的特点和用法,就成了正确理解和准确翻译古文的重要环节。为了便于联类记忆,我采用“以词为纲”的方法,逐个介绍最常用的文言虚词。1.之代词:代人,事,物,常作宾语;也可作批示代词,充当定语;例如;(1)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愚公移山)代人,他们;(2)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论语。公冶长)代物,它;(3)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指示代词:这;结构助词:相当于“的”;连接偏正关系和主谓关系;如:(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连接修饰语与中心词:“的”(5)无望民之多于邻国矣。(孟子,梁惠王上)取消独立性,主谓词级作宾语;2.其:代词:可代人,事,物,常作定语,有时作主语;(1)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作定语;(2)其将兵数困辱,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李将军列传)作主语;副词:表估计,推测,询问;(3)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3.是代词:可以代人事物;常作主语,宾语,有时也作谓语;如(1)是必射雕者也。(李将军列传)作主语;(2)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种树郭橐驼传)作宾语;(3)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孟子·滕文公下>》作谓语。又常作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作”这”。例如:④是鸟也,海运则将陡于南冥。(《逍遥游》4.夫。指示代词:多作定语,用于远指,可译作“那”“那些人”例如: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叶己N②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掸山记盯12/12\n语气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将发议论,弓l出论述的内容,可不译。用于句末,表感叹,可译作“啊”。例如:③夫羊,一童子可制之。(《中山狼传》)④今若是焉,悲夫!《黔之驴》5.莫代词:否定性无定代词,可译作“没有人”、“没有什么”。例如:①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李将军列传》)②背负青天而莫之天阀者。(《逍迢游》)副词:表否定,译作“不”,“不要”。例如:③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6.或代词:无定代词,可译作“有的”。例如:①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少卿书》)②视驼所种树,或迁徙,无不活。(《种树郭橐驼传》)副词:表揣度,推测,可译为“大概”。例如: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7.者代词:一种特殊代词,附在动、形容词或短语之后,组成“者,字结构(名词性),可译作“……的人”。例如: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列论战》)②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可附于数词、时间词之后,组成名词性结构。例如: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④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赤壁之战》)语气助词:用于句中表示提顿,帮助判断,或引出下文。例如:⑤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⑥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8.所代”词:一种特殊代词,常与动词组成“所”字结构(名词性),在句中表示与动作相关的人、事、物等方面。例如。①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表示所学到的东西。②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桃花源记》)在示所做的标记。9.诸代饲: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各”,用于名词前在多数,作定语。例如:①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醉翁亭记》)②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李书军列传》)。兼词:“之于”的合音(代词+介词)。例如:③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讨诸鄢。(《郑伯克段于鄢》)伐之于鄢。④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投之于海。10.孰代词:疑问代词,相当于“谁”“什么”又用于比较,相当于“哪一个””哪一种”例如:①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②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孟子)二章》)11.乃副词:表示对事物的确认,或对范围的限定。例如:①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译作“才”②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译作“竟然”连词:用于复句的分句之间,表示各种关系。例如:③告广曰:“胡虏易与耳!”军士乃安。(《李将军列传》)译作“于是”④事佛求福,乃更得祸。(韩愈《论佛骨表》)译作“竟然。”12/12\n12.盖副词:表推测、估计,相当于“大约”“大概”例如:①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②仲尼之叹,盖叹鲁也。(《礼记·礼运》)连词:表示原因成埋由,相当于“由于”“因为”如:③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语气助词:用于句首,引起下文。例如:④。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苏轼《前赤壁赋》)13.且副词:表动作、行为的时间在状态。例如: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译作“将近”②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杜甫《石壕吏》)译作“姑且”连词:连接词或句子,表示多种语法关系;。例如:③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李将军列传》)译作“而且”14,以介词:与宾语组成介宾短语,在谓语中心词前作状语;在后则作补语。可介绍出动作行为的对象、工具,或原因、时间。例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岳阳楼记》)译作“因为”。②屠惧,投以骨。(《狼》)译作“把”③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同上)译作‘用”连词:表并列关系或目的、结果等。例如。④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连接状语与中心词。⑤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同上)表示并列关系。④属余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表示目的。15.为介词:与宾语组成介宾短语,在句中作状语。可介绍出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或介绍出动作行为的原因。例如:①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庖丁解牛》)译作”替”②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译作”对”③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李将军列传》)译作”为”语气助词:表疑问或感叹。例如。④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史记·项羽本纪》)译作”呢”16.于介词:与宾语组成介宾短语,常作补语。介绍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原因,涉及的对象,比较的对象,行为的施动者,等等。例如:①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岁矣。(《捕蛇者说》)译作‘到”。②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郑伯克段于鄢》)译作‘从”③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译作”由于”④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上》)译作”对于”⑤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同上)译作”比”。⑥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壁归,间至赵矣。(《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作”被”17.则连词:表示连接的两项是相承关系、假设关系、或转折关系。例如。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表示顺承,可译作”就”②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郑伯克段于鄢》)表假设,可译作”那么”③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种树郭橐驼传》)表转折,可译作”却”。副词:一般用于判断、说明句中,起限制强调作用。例如。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译作”就是”18.而12/12\n连词:表示相连两项之间的并列、相承、进层、转折或修饰关系。例如:①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种树郭橐驼传》)表并列译作”又”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表顺承,译作”才”③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愚公移山》)表转折,译作”可是”④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消遥游》)表修饰关系,不译。代词:第二人称,可译作“你的”、“你们的”例如:⑤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19.虽连词:表示前后两项之间的假设让步,转折等。例如: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列论战》)表让步,译作“即使”②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赤壁之战》)表转折,译作“虽然”需要汪意的是,文言文中的”虽然”是两个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虽然如此”“然”,是代词。20.然连词:表转折,可译作“可是”。例如:①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鸿门宴》)。代词:代上文所说的情况,可译作“这样”。例如。②輮使之然也。(《劝学》)用作词尾,表示物或动作的状态,表示“……的样子”,可译作“地”例如。③蒋民大戚,汪然出涕曰……(《捕蛇者说》)21.与连词:表并列关系,可译作“和”“跟”“同”等。例如:①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李将军列传》)②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愚公移山》)介词:介绍出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或比较的对象。例如:③吾与涂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译作“比”④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李将军列传》)译作”跟”22.乎语助词:常用于句末,表示疑问或感叹。例如:①由,诲女知之乎?(《论语·为政》)表询问,译作“吗”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表反问,译作“吗”③已矣乎!寓形字内夏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归去来辞》)表感叹,译作”啊”也用于句中,表停顿。例如。④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同上)介词:用法同“于”,与宾语组成介宾短语,常作补语。例如:⑤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译作“于”④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译作“比”23.焉语助词:常用于句末,加强语气,相当于“了”,”呢”。也可用于句中,表停顿。①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愚公移山》)②今若是焉,悲失!(《黔之驴》)代词:疑问代词,相当于“什么”“哪里”。例如。③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归去来辞》)④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兼词:相当于“于是”(介词+代词)。例如:⑤积上成山,风雨兴焉。(《劝学》)译作“从那里,,疑问副词:相当于“哪”,“怎么”。例如:⑥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12/12\n24.也。语助词:常用于句末,表示判断、陈述、解释、疑问、肯定、感叹等。例如:①陈涉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表判断。②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孟子)二章》)表陈述。③为缚者何为者也?(《晏子使楚》)表疑问。④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愚公移山》)表肯定。也可用于句子中间,表提示或停顿。例如:⑤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表提示。⑥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愚公移山》)表停顿。25.矣“语肋词:常用于句末,表示事情已过去,动作已完成;或表示对未来的肯定性预测,相当于“了”。例如:①使人索扁鹊,已逃奏矣。(《扁鹊见蔡桓公》)已完成。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表预测。也可用于句中,表停顿、感叹。例如:③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表停顿。④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表感叹。26.唯(惟、维)语助词”见于句首,常表示希望之意。例如:①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廉颇蔺相如列传》)②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左传·僖公三+年》)副词:表示对事物或动作范围的限定,可译作“只”、“仅””只是”。例如:③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木兰诗》)④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苏轼《前赤壁赋》)三、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古今汉语在语法上大同而小异。学习文言文句式,必须抓住它的“同”,充分运用已学的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去分析文言句子;但更应该抓住它们的“异”,通过古今汉语的比较,掌握文言句法的特殊规律。古今汉语词序不同,被动句、判断句的表达方式不同,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必须注意的。(一)倒装句式:1.宾语前置举例①世溷浊而莫余知兮。(《涉江》)代词宾语“余”提到动词“知”前。②哀南夷之莫吾知兮。(同上)代词宾语“吾”提到动词“知”前。以上例句说明: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这个宾语一般提到动词谓语之前和否定词之后。③沛公安在?(《鸿门宴》)疑问代词宾语“安”提到动词“在”前。④大王来何操?(同上)疑问代词宾语“何”提到动词“操”前。以上例句说明: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充当宾语,这个宾语一般提到动词之前。⑤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上例说明:陈述句中,为了强调宾语,常常用助词“之”和“是”或“之为”把宾语提到动词前面。有时又组成“唯……是……”、“唯……之为……”的形式。例⑤中的宾语“句读”与“惑”就借助“之”提到“知”与“解”之前了。⑥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上例说明: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充当介词的宾语,一般提到介词之前,例⑥中的疑问代词“何”充当了介词“以”的宾语就提前了。介词“以”的宾语,不是疑问代词,有时也可以前置。2.定语后置举例:①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促织》“好事”是“少年”的定语,后置于“少年”之后,形成“中心词--一定语---者”的格式。②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奏论》)“固”是“关中”的定语,后置于“关中”之后,形成“中心词——之——定语”12/12\n的格式。注意这祥的格式中,定语一般是形容词,。3;介宾词组常后置举例①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以事”这个介宾短语置于动词谓语“告”之后了。②良曰:“长于臣。”(同上)“于臣”这个介宾短语置于动词谓语“长”之后了。翻译时应移到谓语前作状语;(三)判断句式1.主语十者谓语十也的形式①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鸿门宴》)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2;主,谓+者也,的形式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②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主语因对话而省)3.“主+为的形式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4.“主+非的形式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六国论》)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非”表否定判断。5.“主+`是’”的形式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是”在古汉语中直接表判断的情况较少,一般是作指示代词用,相当于“此”。这点要注意。除用“是”直接表判断外,译其余判断句时务必在主、谓之间加判断词“是”。.(三)被动句1.在动词后面加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例如:使归就戮于秦。(《肴之战》)2.用“为……”或“为……所……””为所……”的方式表示被动。例如:①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同上)③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3.用“见……”或“见……于……”、“受……于……”的方式表被动。例如: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简相如列传》)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4.无被动标志的形式,,例如: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屈原列传》)兵被挫,地被削的意思;(四)省略句:1.省主语①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度”前蒙后省主语“公”。②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促织》)“怒索”前承前省主语“成名”。2.省谓语举例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鸿门宴》)“舞”后承前省谓语“为乐”。3。省动词宾语举例①又嘱学使俾入邑庠。(《促织》)“俾”后省去它的宾语“之”,代成名。②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呼”后省去了它的宾语“之”,代项伯。4.省介词宾语举例①沛公奉危酒为寿。(《鸿门宴》)介词“为”后省去它的宾语“之”,代项伯。②竖子不足与谋!(同上)介词“与”后省去它的宾语“之”,代项羽。③客从外来,与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介词“与”后省去它的宾语“之”,代客人。5.省介词举例①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过秦论》)“咸阳”前省介词“于”。12/12\n②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忏陌之中。(同上)“行伍之间”、“阡陌之中”前省介词“于”。③又试之鸡,果如成言。(《促织》)鸡前省介词以(五)习惯句式:1.表陈述举例①军中无以为乐。(《鸿门宴》)“无以”译为“没有什可用来……”。②项王未有以应。(同上)“有以”译“有什么可以用来……”③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同上)“无所”译为“没有什么……”。2.表疑问举例①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奈何”,在疑问句中充当谓语,询问解决问题的办法,译为“怎么办”、“怎么样”。②今日之事何如?(同上)“何如”系动宾倒置句法,译为“怎么样”。3.表反问举例①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何辞为”,译为“辞别什么呢?”②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得无”,用于反问句,表示带有揣度语气的问话,相当于“莫非是”、“是不是”。4.表比较问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孰与”,询问两者相比较推怎么样,译为“比……怎么样”,本句是“我和城北徐公比谁美”的意思。②吾与徐公孰美?(同上)“与……孰”,译为“与什么相比谁怎么样?”四。文言文的翻译翻译文言文,一般要求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就是逐个对译词句,对译之后跟现代汉语句子结构形式基本一样。意译就是在忠于原文意思的基础上,把文言语句的意思按规代汉语表达方式翻译出来。直译:[原文]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译文]哎!从师的风尚不流行已经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惑也就很难了!意译:[原文]君之惠,不以臣衅鼓,使归就戮于秦;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肴之战》)[译文]如果靠了您的恩惠,不杀我,不用我的血去涂鼓,让我回到秦国接受秦君的处罚,即使我们国君把我杀了,我死了,您的恩德也是不会磨灭的。假如由于蒙受您的恩惠,我们国君赦免了我,三年以后,我将来报答您的恩赐。翻译的要求,前人提出了“信、达、雅”三条。所谓“信”,即忠实于原文,不能误译,不能随意增加或任意减少内容;所谓“达”,即译文必须通畅;所谓“雅”,即译文要有文采。译文首先求其“信”然后求其“达”,至于“雅”,则是锦上添花的事了.对于初学文言文的人可以不作要求。翻译文言文的具体方法可以归纳为留、换、删、补、调五个字。1.保留原文,照写无误。凡是古今词义相同的基本词语,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物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都可以保留原文,不用翻译。例如:[原文]沛公军霸上。(《鸿门宴》)[译文]沛公的军队驻扎在霸上。2·替换词语,分别情况,文言文中有些单音节词,可以用现代汉语中以该词为语素的双音节词去换译。例如:[原文]大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论》)[译文]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兵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用土地贿赂秦国。由于古今词义的变化,有些单音节词无法用以该词为语素的双音节词去替换时,必须用现代汉语中词义相同相当的词去换译。例如:[原文]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师说》)「译文」我赞许他能依照古人从师的道理行事,(所以)写了《师说》来送给他。12/12\n3.删去不译,无伤原意。文言文中有些虚词,在句子中只起语法作用或只起补足音节的作用,翻译时就可以或应该省去不译,像时间词后面的“之”、不及物动词后边的宾语“之”、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的“之”、发语词“夫”、表判断语气和停顿语气的“也”“者”、在句中纯表语气的“乎”等。例如:[原文]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人也!”(《肴之战》)[译文]蹇叔哭着说:“孟明,我(只能)看到(你带着)军队出去,却不能看见你(带着)军队回来呀!”“之”在句中就省去不译,因为第一个“之”在不及物动词之后,无义;第二个“之”只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4·补充词语,符合实际:有些文言文的句子意思,古今表达方式不同,翻译时必须符合现代汉语习惯,这就需要补充词语。像文言判断句译成现代汉语时就必须加”是”,文言文中所缺的物量词、动量词译成现代汉语时就必须补出,文言文中省略的成分译成现代汉语时就必须加上等。例如。「原文」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肴之战》)[译文]郑穆公派人察看秦国大夫杞子等人的住所,(发现)杞子等人已经收拾好了兵车,磨砺好兵器,喂好了马啦。“使”后省掉的宾语“之”补出,“束载厉兵袜马”的主语“杞子等人”补出。5;调整词序,符合今语;文言文词序中有各种倒置现象,像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等,翻译时均应顺过来,让译文符合现代汉语语序。例如:「原文」世溷浊而莫余知兮。(《涉江》)[译文]世道混乱没有人了解我。「原文」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xl)牵竭矣。(《肴之战》)「译文」你们在我们这个贫穷的国家住的时间很长了,肉食和粮食等都吃用完了。.前七个简表转引自谷衍奎老师主编的《高考命题思路与应试训练》一书,特此说《孙子》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①,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者也,可与之死,可与之生,民弗诡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②。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汁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之,佚而劳之9,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夫未战而庙算胜者①,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算胜,少算不胜,而况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注释]①经:织布的纵线,喻主要的东西,这里指作纲要。旌旗、金鼓的规定。官道:百官的职分和粮道。③佚庙算:由朝廷制定的克敌谋略。②曲制:关于部队[导读]本文选自《孙子·计篇》。作者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后自通行。当时知识的传播靠口讲手记,书籍的流传靠抄写。在这个过程中,碰到偶而不知道或想不起应当写的本字,或为了书写方便,往往采用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而且这些字逐渐取得了社会认可,于是产生了通假现象。这有点像我们写别字,但别字是个人行为;而用字通假,则是社会认可的约定俗成的字。这样解释就好理解了。常见的通假字有这样一些:干通岸置之河之干兮辟通避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卒通猝五万兵难卒合反通返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故通固此物故非西产惠通慧甚矣,汝之不惠距通拒距关,勿内诸侯厉通砺则秣马厉兵矣没通殁始皇既没内通纳内所著披袄中奉通捧臣愿奉璧往使罢通疲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禽通擒何为为我禽诎通黜屈原既诎阙通缺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适通谪发间左适戍渔阳受通授传道受业解惑亡通无河曲智叟亡以应.乡通向蹇叔乡师而哭县通悬胡瞻尔庭有县特兮益通溢雍水暴益.有通又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蚤通早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知通智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属通嘱属予作文以记之12/12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