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过关测试 13页

  • 59.00 KB
  • 2022-08-22 发布

文言文过关测试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安徽省含山中学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过关测试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许楫,字公度,太原忻州人。幼从元裕学,年十五,以儒生中词赋选,河东宣抚司又举楫贤良方正孝廉。楫至京师,平章王文统命为中书省掾,以不任簿书辞,改知印。丞相安童、左丞许衡深器重之。一日,从省臣立殿下,世祖见其美髯魁伟,问曰:“汝秀才耶?”楫顿首曰:“臣学秀才耳,未敢自谓秀才也。”帝善其对,授中书省架阁库管勾,兼承发司事。未几,立大司农司,以楫为劝农副使。时商挺为安西王相,遇于途,楫因言:“京兆之西,荒野数千顷,宋、金皆尝置屯,如募民立屯田,岁可得谷,给王府之需。”挺以其言入奏,从之。三年,屯成,果获其利。寻佩金符,为陕西道劝农使。至元十三年,宋平,帝命平章廉希宪行中书于荆南府,以楫为左右司员外郎。荆南父老舆金帛求见,楫曰:“汝等已为大元民矣,今置吏以抚字汝辈,奚用金帛以求见?”明年,擢岭北湖南提刑按察副使。武冈富民有殴死出征军人者,阴以家财之半诱其佃者,代己款伏。楫审得其情,释佃者,系富民,人服其明。改江西道提刑按察副使,行省命招讨郭昂讨叛贼董旗,兵士俘掠甚众,楫询究得良民六百口,遣还乡里。二十三年,授中议大夫、徽州总管。桑哥立尚书,会计天下钱粮,参知政事忻都、户部尚书王巨济,倚势刻剥,遣吏征徽州民钞,多输二千锭,巨济怒其少,欲更益千锭,楫诣巨济曰:“公欲百姓死耶、生耶?如欲其死,虽万锭可征也。”巨济怒解,徽州赖以免。楫考满去。徽之绩溪、歙县民柯三八、汪千十等,因岁饥阻险为寇。行省右丞教化以兵捕之,相拒七月,乃使人谕之。三八等曰:“但得许总管来,我等皆降矣。”行省为驿召楫至,命往招之。楫单骑趋贼垒,众见楫来,皆拜曰:“我公既来,请署榜以付我。”楫白教化,请退军一舍,听其来降。不听。会以参政高兴代教化,楫复以前言告之,兴从其计,贼果降。二十四年,授太中大夫、东平总管。谢事二年卒,寿七十。(选自《元史·许楫传》)13/13\n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儒生中词赋选选:被选中,入选B.荆南父老舆金帛求见舆:装着,带着C.楫考满去考:考核(合格)D.系富民系:关押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许楫体恤民情的一组是()(3分)①三年,屯田,果获其利②楫审得其情,释佃者,系富民③皆遣返还乡④巨济怒解,徽州赖以免⑤行省为驿召楫至,命往招之⑥楫白教化,请退军一舍,听其来降A.①②③B.②③⑤C.②③④D.①②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许楫年少时擅长词赋,品德贤良,到京城后被平章王文统任命为中书省下属官,因不愿意担任文簿官,辞去职务,改为知印。B.许楫因为身材魁梧善于答问,受到元世祖的器重,被任命为劝农副使。又因为主持屯田有功,受到奖励,并升迁为陕西道劝农使。C.在湖南、江西两地任提刑按察副使期间,许楫仔细查问案情,释放了一位无辜的佃农,使600多良民免遭冤枉,遣返回家。D.在徽州总管任上,巧谏刻剥百姓的户部尚书王巨济,使徽州百姓免去了多征的一千锭赋税,他还使柯三八等盗贼投降了。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武冈富民有殴死出征军人者,阴以家财之半诱其佃者,代己款伏。(4分)(2)公欲百姓死耶、生耶?如欲其死,虽万锭可征也。(3分)(3)会以参政高兴代教化,楫复以前言告之,兴从其计,贼果降。(3分)13/13\n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方山子传[宋]苏轼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歧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日:“此岂古方山冠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余谪居于黄,过歧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造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九年,余在歧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佯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选自《古文观止》)[注]①方山冠:汉代祭祀时乐师所戴的帽子。唐、宋时为隐士所戴的帽子。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闾里之侠皆宗之效仿B.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土墙C.使酒好剑放纵D.方山子傥见之欤或许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厂问余所以至此者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B.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C.使骑逐而射之,不获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13/13\nD.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6.下列对原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并没有像一般传记记叙人物的姓氏、家世,而是概括了人物自少年、壮年到晚年的生活经历。B.文章交代了方山子是因宦途失意无官可做而隐居,这一点同大多隐居者没有区别。C.文章写故友重逢,补充了能突出人物精神风貌的细节。“俯而不答,仰而笑”就是其中极精彩的一笔。D.文章表彰了方山子淡泊自守的高洁品德,作者借此流露出同为不遇的感慨。7.把第I卷文言文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3分)(2)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3分)(3)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4分)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小题。(19分)尚志斋说(宋•虞集)亦尝观于射乎?正鹄①者,射者之所志也。于是良尔弓,直尔矢,养尔气,蓄尔力,正尔身,守尔法,而临之。挽必圆,视必审,发必决,求中乎正鹄而已矣。正鹄之不立,则无专一之趣向,则虽有善器、强力,茫茫然将安所施哉?况乎弛焉以嬉,嫚焉以发,初无定的,亦不期于必中者,其君子绝之,不与为偶,以其无志也。  善为学者,苟知此说,其亦可以少警矣乎!夫学者之欲至于圣贤,犹射者之求中夫正鹄也。不以圣贤为准的②而学者,是不立正鹄而射者也。志无定向,则泛滥茫洋无所底止。其不为妄人者几希!此立志之最先者也。  13/13\n既有定向,则求所以至之之道焉,尤非有志者不能也。是故从师取友,读书穷理,皆求至之事也。于是平居无事之时,此志未尝慢也;应事接物之际,此志未尝乱也;安逸顺适,志不为尚;患难忧戚,志不为慑;必求达吾之欲至而后已。此立志始终不可逾者也。  是故志苟立矣,虽至于圣人可也。昔人有言曰:“有志者,事竟成。”又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此之谓也。志苟不立,虽细微之事,犹无可成之理,况为学之大乎!昔者夫子以生知天纵之资,其始学也,犹必曰志,况吾党小子之至愚极困者乎?其不可不以尚志为至要至急也,审矣。  今大司寇之上士浚仪黄君之善教子也,和而有制,严而不离。尝遣济也受业于予。济也请题其斋居以自励,因为书“尚志”二字以赠之。他日暂还其乡,又来求说。援笔书所欲言,不觉其烦也。济也,尚思立志乎哉。【注】①正鹄:靶心。②准的:标准。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于是良尔弓,直尔矢良:好的B.此立志始终不可谕者也谕:通“渝”,改变。C.患难忧戚,志不为慑慑:屈服,改变D.况吾党小子之至愚极困者乎党:一类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因为书“尚志”二字以赠之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B.况乎弛焉以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C.此立志之最先者也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D.亦尝观于射乎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阐述了射箭过程中“正鹄”的必要性,目的是为了下文用来比喻做学问时目标与条件的关系问题。这个比喻恰当、直截、鲜明。B.文章第三段说立志以后,就要寻找达到志向的方法。达到志向最好的方法就是无论做什么,处在怎样的环境下,都要坚持自己的志向不动摇。13/13\nC.文章第四段说如果立志,做到圣人也是可以的,并以孔子为例来说明普通的人要成为圣人最重要和最急迫的就是崇尚志向。D.全文充分论述了立志对于求学者的重要作用。感情殷切,议论精简有力,引譬喻类,节奏层次分明,文笔也很有韵律,且遒劲畅达。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挽必圆,视必审,发必决,求中乎正鹄而已矣。(3分)(2)既有定向,则求所以至之之道焉,尤非有志者不能也。(4分)(3)“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此之谓也。(3分)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小题。(19分)自予初识贞甫,时贞甫年甚少,读书马鞍山浮屠之偏。及予娶王氏,与贞甫之妻为兄弟,时时过内家相从也。予尝入邓尉山中,贞甫来共居,日游虎山、西崦上下诸山,观太湖七十二峰之胜。嘉靖二十年,予卜居安亭。安亭在吴淞江上,界昆山、嘉定之壤,沈氏世居于此。贞甫是以益亲善,以文字往来无虚日。以予之穷于世,贞甫独相信,虽一字之疑,必过予考订,而卒以予之言为然。盖予屏居江海之滨,二十年间,死丧忧患,颠倒狼狈,世人之所嗤笑,贞甫了不以人之说而有动于心,以与之上下。至于一时富贵翕吓,众所观骇,而贞甫不予易也。嗟夫!士当不遇时,得人一言之善,不能忘于心,予何以得此于贞甫耶?此贞甫之没,不能不为之恸也。贞甫之为人伉厉,喜自修饰。介介自持,非其人未尝假以词色。遇事激昂,僵仆无所避。尤好观古书,必之名山及浮屠、老子之宫。所至扫地焚香,图书充几。闻人有书,多方求之,手自抄写,至数百卷。今世有科举速化之学,皆以通经学古为迂,贞甫独于书知好之如此,盖方进于古而未已也。不幸而病,病已数年,而为书益勤。予甚畏其志,而忧其力之不继,而竟以病死,悲夫!初,予在安亭,无事,每过其精庐,啜茗论文,或至竟日。及贞甫没而予复往,又经兵燹之后,独徘徊无所之,益使人有荒江寂寞之叹矣。其卒以嘉靖三十四年七月日,年四十有二。可悲也已!铭曰:天乎命乎不可知,其志之勤而止于斯!(归有光《沈贞甫墓志铭》)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予之穷于世穷:贫穷B.贞甫了不以人之说而有动于心了:全然C.而贞甫不予易也易:轻易D.予甚畏其志畏:畏惧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其志之勤而止于斯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13/13\nB.此贞甫之没,不能不为之恸也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C.予甚畏其志,而忧其力之不继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D.其卒以嘉靖三十四年七月日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6.下列对本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归有光,明代后期散文家,他继承了西汉和唐宋散文的优良传统,反对当时浮饰雕琢的文风。本文和《项脊轩志》都显得文笔质朴简洁,情感真挚动人。B.作者以自己同沈贞甫的交谊为线索,简要记叙两人从初识到交厚的过程,重点介绍贞甫的身世以及他的为人和为学。最后简介其卒年,并以铭文作结。C.文章在平实质朴的记叙中,揭示了贞甫为人耿直,交友诚笃,鄙弃趋炎附势,抵制浮躁学风的性格特点。这正是平凡读书人的不平凡之处。D.本文记叙和抒情紧密结合:自己狼狈不堪却受敬重,失知音,不能不恸;畏其志,忧其力,而竟以病死,不能不悲;昔同啜茗论文,今独处寂寞,不能不叹;最后赞其勤学不倦,至死方休的精神。7.翻译与断句(10分)(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①虽一字之疑,必过予考订,而卒以予之言为然。(3分)②士当不遇时,得人一言之善,不能忘于心,予何以得此于贞甫耶?(4分)(2)为下面一段话中划线处断句。(3分)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13/13\n含山中学文言文复习过关测试答题卷班级:姓名:得分:一二456456三四456456翻译:一、(4分,3分,3分)(1)(2)(3)二、(3分,3分,4分)(1)(2)(3)三、(3分,4分,3分)(1)(2)(3)四、(3分,4分,断句3分)(1)(2)(3)断句: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13/13\n一、参考答案:4.B(“舆”,名词作动词,意为“用肩抬”。)[来源:]5.C(①间接说明他有远见;⑤间接说明他善于与人沟通,有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⑥是在呈招降之策。)6.B(许楫只是建议屯田,并没有主持屯田。)7.见“参考译文”画线句。(1)武冈有一个打死了出征军人的富民,暗中许以一半家产让他家佃户代自己服刑。(2)阁下是要百姓死,还是要百姓活?如果要百姓死,即使万锭也可以征敛。(3)正逢朝廷用参政高兴(人名)代替教化,许楫再把原来的话告诉高兴,高兴听从他的计谋,做盗寇的民众果然投降。(①“有…者”定语后置句式1分,“阴”1分,“款伏”1分,通顺1分。②“死耶、生耶”句式1分,“虽”1分,通顺1分。③“会”1分,“从”1分,通顺1分。)【参考译文】许楫字公度,太原忻州人。幼年受教于元裕,15岁时凭借善于词赋入选。河东宣抚司又推举他为贤良方正孝廉。许楫到了京城后,被平章王文统任命为中书省下属官员,许楫拒绝接任文簿官,而改任知印。丞相安童、左丞许衡对许楫非常器重。一天,许楫随省臣立于殿下,元世祖见他胡须飘飘,身材魁伟,问:“你是秀才么?”许楫躬身回答说:“臣在学做秀才,不敢自认为秀才。”皇帝因他善于答问,任命他为中书省架阁库管勾,并兼承发司事。不久,朝中设立大司农司,许楫被任命为劝农副使。当时商挺任安西王相,途中与许楫相遇,许楫对商挺说:“京兆的西郊,有几千顷荒地,宋、金之时曾经屯垦过,如果召募百姓马上去屯田,每年可收获的谷物,(可以)供给王府的需要。”商挺将此话奏于皇上,并被朝廷接纳。三年后,屯垦完成,果然获利。不久,许楫被授予金符,并被任命为陕西道劝农使。至元十三年(1276)宋朝被平定,皇上命平章廉希宪在荆南府行中书之职,以许楫为左右司员外郎。荆南的父老抬着金帛来求见,许楫对他们说:“你们已经是大元的百姓,现在设立官吏来安抚教导你们,何必要用金帛来求见?”第二年,提升许楫为岭北湖南提刑按察副使。武冈有一个打死了出征军人的富民,暗中许以一半家产让他家佃户代自己服刑。许楫察知此情后,释放了佃户,关押了富民,人们都很佩服他的英明。后来许楫改任江西道提刑按察副使,行省下令郭昂讨伐叛贼董旗,俘获了很多贼兵,经许楫查问后发现有良民600多人,都遣返还乡。至元二十三年,被授以中议大夫、徽州总管。桑哥设立尚书,总管全国钱粮,参知政事忻都、户部尚书王巨济,仗势刻剥百姓,派遣官吏多征徽州人民的钱2000锭,王巨济还怒其少,要再加千锭。许楫至巨济处对他说:“阁下是要百姓死,还是要百姓活?如果要百姓死,即使万锭也可以征敛。”巨济消除了怒气,徽州幸免征赋。许楫任期满,政绩考核合格便离去。徽州之绩溪、歙县民众柯三八、汪千十等,因饥荒做了盗寇,行省右丞教化(人名)用兵去捕,双方相持七个月,派人前往说服,三八等人说:“只要许总管来,我们就投降。”行省立即发驿书召许楫,命他前往招降。许楫只身骑马前往贼寇处。众人见许楫到来,都拜倒说:“许公既然来了,请给我们张榜。”许楫回报教化,请退兵30里,让他们自己来降。教化不听他的话。正逢朝廷用参政高兴(人名)代替教化,许楫再把原来的话告诉高兴,高兴听从他的计谋,做盗寇的民众果然投降。至元二十四年,授予许楫太中大夫、东平总管。他辞官二年后逝世,终年70岁。13/13\n二、参考答案:4、D【“驰骋”在文句中是放开手脚干一番事业的意思】5、A【“而”:都是连词,表递进】B、【“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代词,这样。】C、【“于”:介词,在。\介词,比】D、【“其”代词,他的。\副词,大概,表推测。】)6、D【A句陈述“方山子出身贫寒,自幼苦读”错误;】【B句陈述“传主少年、壮年时血气方刚,意气风发,一身侠气”错误,因为他壮年时“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C句理解有误,方山子自己就是一个“异人”,当然会同类相求。】)7、请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⑴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译文:(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子、儿女和奴仆都显出怡然自乐的样子。(注意“而”和“妻子”的对译)⑵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译文:因而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注意“因”和“马上”的对译)⑶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译文:(他)都放弃不要了,偏要来到穷僻的山沟里,这难道不是因为他独有会心之处才会如此的吗?(注意“穷”的对译和反问语气的翻译)参考译文: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年轻时,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为人,乡里的游侠之士都尊奉他。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驰名当代,但是一直没有交上好运。到了晚年才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亭的地方。住茅屋,吃素食,不与社会各界来往。放弃坐车骑马,毁坏书生衣帽,徒步来往于山里,没有人认识他。人们见他戴的帽子上面方方的且又很高,就说:“这不就是古代乐师戴的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子吗?”因此就称他为“方山子”。我因贬官居住在黄州,有一次经过岐亭时,正巧碰见了他。我说:“啊哟,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呀,怎么会住在这里的呢?”方山子也惊讶地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他低头不语,继而仰天大笑,请我住到他家去。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子儿女奴仆都显出怡然自得的样子。我对此感到十分惊异。13/13\n回想起方山子年轻的时候,酗酒任性,喜欢使剑,挥金如土的游侠之士。十九年前,我在岐下,见到方山子带着两名骑马随从,身藏两箭,在西山游猎。只见前方一鹊飞起,他便叫随从追赶射鹊,未能射中。方山子拉紧缰绳,独自跃马向前,一箭射中飞鹊。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至今又过了多少日子了,但是一股英气勃勃的神色,依然在眉宇间显现,这怎么会是一位蛰居隐居山中的人呢?方山子出身于世代功勋之家,例应有官做,假如他能置身官场,到现在已得声名显赫了。他原有家在洛阳,园林宅舍雄伟富丽,可与公侯之家相比。在河北地方还有田地,每年可得上千匹的丝帛收入,这些也足以使生活富裕安乐了。然而他都抛开不去享用,偏偏要来到穷僻的山里,这难道不是因为他独有会心之处才会如此的吗?我听说光州、黄州一带有很多奇人逸士,常常假装疯颠、衣衫破旧,但是无法见到他们;方山子或许能遇见他们吧。三、参考答案:4.A(良:使……好)5.A(均是介词,替B、然,……的样子/兼词;C、表判断/肯定语气;D、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表被动。)6.C(原文“夫子以生知天纵之资,其始学也,犹必曰志”,是把孔夫子与普通的人做对比来强调普通人更应该立志。)7.文言翻译(1)拉弓一定要拉圆,瞄靶一定要看清,射箭一定要坚决,求得射中箭靶中心就可以了。(中:清楚,1分;决:坚决1分整个句子语意1分)(2)已经有了确定的方向,就追求如何达到目标的方法,不是特别有志向的人不能做到。(既:已经、在……之后,1分;所以:……方法1分;道:途径、方法1分;整个句子语意1分。)(3)“立志不分心,是全神贯注。”说的就是要有志向。(乃:就是、是1分;之谓也:说的就是1分;整个句子语意1分。)文言参考译文:你曾观看射箭吗?箭靶子,是射箭人瞄准的目标。于是要使你的弓好,使你的箭直,养好你的精神,蓄积你的力量,使你的身姿正。遵守你的射箭方法,来面临箭靶。拉弓一定要拉圆,瞄靶一定要看清,射箭一定要果决,求得射中箭靶中心就可以了。如果不设立箭靶,就没有专一的追求目标了,就算有好的弓箭、强大的力量,茫然的你将要施箭何处呢?况且对于那些以松弛弓箭来嬉游,漫不经心地射箭,起初没有固定目标,也不要求一定能射中的人,那些君子就会与他断绝往来,不和他结为朋友,因为他们没有志向。善于治学的人,如果懂得了这个道理,那也就能够稍稍警诫了吗?治学的人想要达到圣贤的境界,就像射箭的人追求射中靶子一样。不拿圣贤作为标准来学习的人,这和不设立靶子来射箭的人一样。没有固定的志向,就像随水漂浮漫无边际,没有到底的去处,他们不沦为平庸人的很少!这是立志的人首先要做到的。已经有了确定的方向,就追求如何达到目标的方法,不是特别有志向的人不能做到。所以拜师、识友,读书、探究事理,都是追求达到目的的途径。由是平时闲居没事的时候,这样的志向也不曾懈怠;待人接物的时候,这样的志向也不曾杂乱;安逸舒适的时候,志向不被意气用事;患难忧愁的时候,志向不被困顿胁迫;一定要求达到自己追求的目标才罢了。这就是立志始终不可改变啊。因此,如果立下志向,就算志向是做到圣人也是可以实现的。古人说过:“13/13\n有志向的人,事业最终能成。”又说:“立志不分心,是全神贯注。”就是这个意思。如果不立志,就算细小的事,也没有成功的道理,何况学问这么大的事呢?从前孔子凭着天生天纵的资质,他开始求学的时候,还一定要立志,何况我们后辈极度愚昧困惑的人呢?我们不能不把立志作为最重要、紧迫的事情,确实是这样啊!如今大司寇的上士开封浚仪人黄先生善于教育子女,温和且有规制,严格却没隔阂。曾教他的儿子黄济跟从我学习,黄济请我给他的书斋题字来勉励自己,因此我替他写了“尚志”两个字送他。有一天他暂时回乡,又来我这里求教。我挥笔写出想说的话,不以黄济的要求为烦劳。黄济还要想想(怎么)立志吧。四、参考答案:4.B(A项,“穷”意思为困厄,仕途不通达;C项,“易”意思为轻视,看不起;D项,“畏”在文中是敬重的意思。)5.C(“其”都是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作“他的”;A项,分别是“在”和“向、对”;B项,分别是取消主谓短语独立性用法和一般结构助词;D项,分别是“在”和“因为”。)6.B(“重点介绍贞甫的身世”是错的,文中重在介绍沈贞甫为人和为学的态度,对其“身世”基本没有介绍。)7.(1)①即使是一个字的疑惑,也一定要来我这里考核订正,并且最终认为我的话是对的。(2分,“虽”字1分,句意1分)②士人在潦倒(或不得意)时,听到别人一句好话,也不能忘怀,我凭什么从贞甫那里得到这样的(恩遇)呢?(3分,“何以”1分,“一言之善”定语后置1分,句意1分)(2)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参考译文:自从我初次认识贞甫,那时他很年轻,在马鞍山寺庙旁读书。到我娶妻子王氏,我的妻子和贞甫的妻子是姊妹,常常跟着我到妻子的娘家。我曾经进入邓尉山中,贞甫来和我共住,天天游览虎山、西崦周围各个山,观看太湖七十二峰的美景。嘉靖二十年,我在安亭选地方居住。安亭在吴淞江边,地处昆山、嘉定的地界之间,沈家世代在这里居住。贞甫因此更和我亲近友好,通过文字往来,没有空过一天。当我在世上处境困难的时候,唯独贞甫相信我。即使是一个字的疑惑,也一定找我考订,并且最终认为我的话是对的。我独自居住在江海边,二十年中间,经历亲人死亡、家庭忧患、科举失败、处境狼狈,被世人讥笑,(这时候,)贞甫完全不因为别人的说法在心里(对我的评价)有所动摇,以致和那些人一起表示支持或反对。到了我突然富贵,显赫一时,一般人看见感到吃惊,但贞甫并不改变对我的看法。唉,读书人在不被赏识的时候,听到别人一句好话,也不能在心里忘记,我凭什么从贞甫那里得到这种赏识啊。这正是贞甫去世,我不能不为他极度悲伤(的原因)啊。贞甫为人正直严厉,喜欢讲求自己的仪表修养。耿直地保持自己的节操,不是自己心目中欣赏的人就不会给他好话好脸色,遇到事情情绪激动,即使受到挫折也不躲避。尤其喜欢读古书,一定要去游历名山及佛庙道观。在所到的这些地方扫地焚香,图书摆满了桌子。听到有书的人家,多方去把书借来,亲手抄写,达到几百卷。现代时兴科举考试速成的学习方法,都把通晓经书学习古人作为迂腐,贞甫独自对于书像这样了解爱好,这是正进入到古人的学问还没有停止的时候,不幸而病重了,病重已经几年了,但他对读书更勤奋。我很敬佩他的志向,却担心他的力量不能继续,但他终于因此病故了。真叫人伤心啊!当初,我在安亭没有事情的时候,常常去他那精致的房屋,边喝茶边谈论文章,有时达一整天,到贞甫死我又去,又是经过战乱以后,我独自徘徊无处可去。更使人有江水滔滔荒凉寂寞的感叹。13/13\n他在嘉靖三十四年七月某日逝世,时年四十二岁,真该悲痛啊。铭文是:天意命运不可预料,勤谨忠恳英年早逝!13/13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