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5.50 KB
- 2022-08-2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文言文虚词复习江苏省姜堰中学蔡桂忠文言文中,虚词是相对于实词而言的,具体包括副词、助词、叹词、介词、连词等等。与实词相比较,虚词具有使用灵活、使用频率高、语法功能强、变化范围大、数量相对少等特点。实词往往要靠虚词的组合、连接、辅助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体现不同的意思,抒发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语气。所以,了解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是读懂文言文不可缺少的条件。综观近几年高考文言虚词的考查,一般是具体语境中常见的用法,题型都是客观选择题。为了降低难度,贴近中学教学实际,考查内容往往是课内课外相结合,要求考生辨析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异同。《考试大纲》中对应该掌握的虚词的数量仅仅限定了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所以文言虚词的复习在全面理解虚词基本用法的基础上应学习辨别虚词的一般方法。一、学习虚词,方法指导。(一)、根据语境,合理推断。语境主要是上下文。要确定虚词的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1)根据上下文可以推断虚词的词性。例如对虚词“之”的理解就是这样,“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这一句中出现了两个“之”,前一个“之”根据其所处的位置,可以确定是助词“的”,因为这里的“饶”和“德兴”之间是主从关系;但后一个“之”的解释就必须根据上文的内容来确定,应该是代词,指代长子苏迈。同样,2005年全国(Ⅰ)卷中出现的句子“举手指之而言,遽志识聪慧,有异常童。”中,“之”处于带宾语动词“指”的后面,在句中就是以代词的身份出现的,代指群鸟。类似的还有2006年江西卷中出现的“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其中“之”也是以代词的身份出现的。相反,如果出现在动词的前面,主语的后面,“之”就是以助词的身份出现了,例如2006年福建卷中的“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和“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两句中的“之”都是处于主语跟谓语之间的,因而是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所以根据虚词出现的语境,我们可以判定虚词的词性。(2)根据上下文语境可以确定虚词的意义。文言文虚词的意义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境才能彰显出来,理解虚词的意思要根据上下文语境。例如“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一句中的“而”,其意义必须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确定。上文讲的是“击鼓出兵,兵器相接,士兵们丢盔弃甲,拖着兵器”,下文“走”应该翻译成“逃跑”。把上下文的意思连起来讲,这里的“而”就是连词,士兵逃跑的具体情状,修饰限制“走”的。所以“而”就是连接状语和中心语的,表示修饰。依此类推:蟹六跪而二螯(《劝学》)(表示并列关系)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表示因果关系)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表示假设关系)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表示递进关系)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表示承接关系)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表示转折关系)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表示修饰关系)……(二)、结合全句,把握意义。\n判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还要有全句意识,许多虚词的意义不实在,在句中主要起语法或语气作用,因此只有依靠对全句的分析和把握才能准确理解它。如作语助词的“也、矣、焉、哉”,在疑问句末助疑问语气,在感叹句末助感叹语气,在陈述句末助陈述语气,它们始终是与全句语气“息息相关”。例如“也”放在句末可以表示多种语气,但要准确的把握其含义,就必须结合全句的内容来作出判断。“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06年浙江卷)一句中的“也”到底表示何种语气?整个句子讲的是“天台生和童子大热天的晚上睡着了,突然,天台生受惊吓醒来,以为风雨将要到来了。”全句是向读者陈述一般的事实,因此“也”的作用就是加强陈述语气。“邻之厚,君之薄也”(06浙江卷)一句是讲“邻国的实力变得雄厚的时候,就是你的国家实力削弱的时候。”句末的“也”就不是一般的陈述语气了,这里是对上文的一种解释、判断。因而“也”表示的就是判断语气。(三)、根据位置,判定词义。有些虚词由于在句中的位置不同,其具体的意义也有区别。比如“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其李将军之谓乎”,因为“其”不能作主语;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如“秦王恐其(代荆轲)破璧”,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尔其(语气副词,一定)无忘乃父之志”。(四)、比较异同,归纳总结这是文言文虚词学习的基本方法,虚词的积累也必须象实词那样注重比较分析并进行归纳总结。例如文言虚词“乃”,我们可以对课本中出现的有关“乃”的句子进行分析:①设九宾礼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才,这才)②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就)③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竟然、反而)④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却、竟然)⑤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是、就是)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你的)分析这些加点的字,结合《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就可以归纳出“乃”的常见用法。(1)作副词①表示前后两事物顺承,译成“才,这才”等。②表示时间的紧相衔接,译成“就”等。③表示两事物情理相悖或事出意外,译成“却,反而,竟,竟然”等。④在句中起判断、确认作用,译成“是,就是”等。(2)作代词用①用作第二人称代词,常作定语,译成“你的”等。②用作指示代词,译成“这样”。(3)组成固定结构,比如“无乃……乎”,译成“恐怕……吧”借助这种分析和归纳,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虚词运用的知识网络,在运用时不至于措手不及。二、提醒注意,特殊现象。文言文中还有一些虚词的特殊现象在学习时要注意(1)兼词现象在文言文中所谓的“兼词”,即一个字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两个字,比如“诸”,在“投诸渤海之尾”这样的句子中,它相当于“之于”两个词;在“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这样的句子中,它相当于“之乎”两个词。常见的兼词有“叵”(不可)、“焉”(于之、于此等)、“盍”(何不)等。(2)几个虚词的连用现象虚词的连用是指在一句话的末尾,连续使用几个虚词,起加强语气的作用。例如:“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n这里三个虚词连用,我们在作出判断时重点应该落在最后一个虚词上,“矣”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了”,表示一种“完成”语气或“已然”语气。掌握了这一类虚词的用法,对理解整个句意、准确的断句有重要的作用。(3)固定格式中的虚词有的文言虚词被一定的形式固定下来了,其意义在该固定格式中也相对稳定,如:无以(没有用来……);奈何(怎么办)等。类似的还有:无从;有以;有所,如何,若何;如……何;奈……何;是故;所以;不亦……乎;何……焉为;何……为;庸……乎;其……乎;得无……乎,得无……耶;无乃……乎(欤);……之谓(也),其……之谓也(乎);孰与;孰若;然则;有……者;……抑……;一何;岂……哉;与……无宁,宁……不,等等复习时应熟记这种特殊格式的准确意思。(4)同一个虚词,相同词义下用法的区别。古汉语中也有一些特别的词,在基本词义相同的情况下用法差别却很大。例如“以”,当“因为”讲的时候既可以是连词,也可以是介词。在文言文复习的过程中如何学会区别它们的不同用法呢?①“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后汉书乐恢传》)②“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两句中的“以”都可以解释为“因为”,但两者的用法却是有很大的区别的。①中的“以”后面跟的是“事”,做“以”的宾语,用来说明“被考”的原因。所以这句中的“以”应该是介词。②中的“以”后面跟的是“公子贤,多客”,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短语,包含着两个事实判断,“以”起连接作用,连接两个短语说明“不敢加兵谋魏”的原因,因而是连词。另外“以”作为连词用,它还可以表示多种语法关系: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如“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而”,如“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表示目的关系,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如“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如“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等等所以,复习过程中我们必须强化语法复习,分清虚词的词性功能。(5)重点注意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三类词。文言文复习中,有三类词使用频率比较高,即介词、连词、副词。复习时要掌握其运用的基本规律,合理的作出判断。介词后一般有名词、代词或相当于名词的其它词做宾语,介词和它的宾语构成介词词组,在句中作主语、状语、表语、补语等。连词的语法功能就在于把词、短语、分句,乃至上下文,按一定的关系连接起来,这些关系,或并列、或承接、或递进、或修饰、或转折、或假设、或条件、或因果。必须理清前后关系,才能确知某一连词的作用。例如:“与”可作介词、连词:①介词“与”常带宾语,构成介宾短语,通常在动词前作状语;连词“与”用在并列关系的成分中构成名词或动词性词组,“与”字本身不充当语法成分,前后两种成分从语法关系上来讲可以互换。②介词前面可以用副词修饰,连词不能。副词:是一种只能充当状语的虚词,它虽然有一定的词汇意义,但不能表示具体事物、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而只能表示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的时间、程度、范围、肯定否定或情态、证据。它一般是修饰动词性词语或形容词性词语,在判断句中修饰名词性词语。例如:“且”:既是副词,又是连词。用作副词有“将要、将近、暂且、姑且”等意思,在动词或数词前作状语;连词“且”只起连接作用,不能独立充当句法成分。\n三、文言虚词,实战演练:1、选出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A吾尝终日而思矣入而徐趋,至而自谢B怀王乃悉发国中之兵。果如成言,乃赏成。C一鸣辄跃去,行且速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D飞鸟为之徘徊公为我献之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直好世俗之乐耳王之好乐甚B今王鼓乐于此暴见于王C可得闻与不与民同乐也D则齐国其庶几乎其皆出于此乎3、指出下列加点的虚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A是谁之过与?吾恐季之忧,不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B远人不服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C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申之以孝悌之义。D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其有敢不尽力者乎?4、下列句子中加点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以一仪当汉中地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B举类迩而见义远皆好辞而以赋见称C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故内惑于郑袖D王使屈平为令以其弟子兰为令尹5、下列各句中的“所”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例句: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A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B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C若属皆且为所虏D将以求吾所大欲也。6、阅读下面的语段,指出当中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孙子以兵法见于吴王。吴王曰:“寡人无以战胜于天下,而观子之十三篇,左右皆以美于它法,可以小试勒兵乎?可试以妇人乎?”曰:“可。”是以吴王许之,出宫中美女,孙子分二队以训之;以王之宠姬二人各为队长,皆令持戟,妇人不从命,遂以未时斩队长二人以徇。吴王曰:“日以尽矣,将军以下罢休就舍。”孙子曰:“可叹,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附:参考答案1、B都是副词,“于是”。(A第一句中的“而”连词,表示修饰关系/连词表示承接关系;C连词,而且/连词,尚且;D介词,因为/介词,替)2、D表示猜测语气,相当于“大概”。(A结构助词,相当于“的”/助词,主谓之间,可以不译;B介词“在”/介词,表示被动,可译为“被”;C语气词,表疑问,译为“吗”/介词,“和”)3、D代词,代指农业生产/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A结构助词“的”;B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相当于“却”;C介词“用”、“拿”)4、C介词,表示被动,相当于“被”。(A介词,可译为“用”/连词,因为;B\n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译为“但是”/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译为“并且”;D动词,“制定”/动词“担任”)5、C表示被动。例句中的“所”跟“为”一起表示被动(A名词性短语;B“所”和动词结合,后再有名词性结构,起定语作用;D名词性短语,“所……的情况”)6、文中的虚词比较多,按照加点的顺序进行解说。(介词“拿”;介词,引进“见”的对象,可以不译;“以”跟“无”构成固定结构,译成“没有……的办法”;“于”可以不译,介词;助词,“的”;动词,“认为”;介词,“比”;介词,“凭借”;介词,“用”、“拿”;语气助词,“吗”;跟“是”一起表示因果关系“因此”;代词,“他”指孙子;目的连词“来”;代词,“她们”指宫女;介词,“把”;助词,“的”;动词,“担任”;介词,“在”;目的连词,“来”;表示完成语气,相当于“了”;副词,“就”;动词,“用,任用”。)参考译文:孙子带着兵法去拜见吴王,吴王说:“我没有办法能够战胜天下,可是看了你的兵法中的十三篇之后,大臣们都认为它比其他兵法要好,可以用它来简单的训练军队吗?能不能用它来训练妇女呢?”孙子回答说:“可以。”因此,吴王同意他选出宫中的美女来训练。孙子把这些妇女分成了两队进行训练。把吴王最宠爱的两个妃子封为队长,命令他们拿着战戟,那些妇女不听从命令,于是在未时斩杀了两位队长,来示众。吴王说:“一天快结束了,将军就下令结束训练回屋休息吧。”孙子说:“可叹啊!忠贞的人没有被任用,有才能的人得不到举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