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50 KB
- 2022-08-2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文言文定中短语目录:1、定中短语中的定语:1)谓词性定语;2)体词性定语。……………………………………………………12、定中短语中的“之”:1)不加“之”;2)加“之”。…………………………………………………………3定中短语关于定中短语,主要介绍两个问题,一是定中短语中的定语,二是定中短语中的“之”。一、定中短语中的定语在定中短语中,做定语的可以是谓词性词语,也可以是体词性词语注意:这里讲明了定语的基本构成。。1、谓词性定语在谓词性词语中,数词、数量短语、形容词等常做定语,动词性短语也可以做定语,有时单个动词也可以做定语,主谓短语也能做定语注意:由此可见,谓词性词语的类型中几乎都能做定语。。注意1:数词、数量词做定语一般是限制性的,表示事物的多少、价值、大小、时间等。这种定语可以用在名词前面,也可以用在名词性词语的后面。以下是用在前面:○《吕氏春秋·执一》:今御骊马者,使四人人操一策。(譬如并排驾驭四匹马,让四个人每人拿一根马鞭)本例中的数词“四”作名词“人”的定语,表示人数的多少。○《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夫身中大创十馀,适有万金万金:用以形容贵重或比喻贵重之物。良药,故得无死。(灌夫身上受重创十多处,恰好有名贵的良药,所以才得不死。)本例中的数量词“万金”作体词性短语“良药”的定语,表示价值。○《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以三寸之舌以宾短语做形容词“强”的工具状语,其宾语为定中短语“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于宾短语做形容词“强”的比较补语,其宾语为定中短语“百万之师”。。本例中的数量词“三寸”作名词“舌”的定语,表示多少。○《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持三日粮,以以:<连>表示目的,可译为:来、用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只带上三天的干粮,用来向士卒表示一定要决死战斗,毫无退还之心。)本例中的数量词“三日”作名词“粮”的定语,表示时间。注意2:数词、数量词用在名词性词语之后,这样的数词、数量词一般可以看作是后置定语。例如:○《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吏二缚一人诣诣:<动>晋谒;造访。古代到朝廷或上级、尊长处去之称。《桃花源记》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王。(二个官吏绑着一个人来见楚王。)本例中的数词“二”后置作名词“吏”的定语。○《左传·宣公二年》:宋人以兵车百乘,文马百驷以赎华元。本例中的数量词“百乘”、“百驷”后置,分别作名词“兵车”、“文马”的定语。注意3:形容词做定语时一般是修饰性的,主要表示性质、特征等。例如:○《荀子·尧问》:汝将行,盍志盍:疑问副词,表示反问,即“何不”的合意,可译为:何不。志:动词,表述、讲述、叙述。可译为:说一说。而子而:<代>通“尔”。美德乎?(你要走了,何不说一说你的学生伯禽的美德呢?)7\n本例中的形容词“美”作名词“德”的定语,表示性质。○《史记·高祖本纪》:行前者还报曰:“前有大蛇当径。”本例中的形容词“大”作名词“蛇”的定语,表示特征。注意4:动词性短语也常用做定语,主要是在行为活动的特点上对中心语加以说明或限制;单个动词做定语比较少见,也是在行为活动特点上加以说明或限制。例如:○《孟子·公孙丑上》:人皆有不忍人注意:“不忍人”是受事述宾短语作定语,说明和限制名词“心”。由此可见受动述宾短语可以作定语。之心。本例中的动词性短语“不忍人”作名词“心”的定语,表示对中心词“心”的加以说明。○《史记·大宛传》:然闻其西可千馀里有乘象国然:<连>但是、然而。“可千馀”:数词前加“可”表示约数,其中“可”<副>大约,近似的意思。“可千馀”作名词“里”的定语。乘象:骑乘大象。动词性短语做名词“国”的定语。。本例中的动词性短语“乘象”作名词“国”的定语,表示对中心词“国”的限制。○《吕氏春秋·尽数》:流水不腐。本例中的动词“流”作名词“水”定语,表示对中心词“水”的限制。注意5:主谓短语作定语主要是限制性的,更少见些,例如:○《史记·吕太后本纪》:吕太后者,高祖微时微:<形>卑贱。微时:尚未出名的时候。妃也。本例中的主谓短语“高祖微”作名词“时”的定语,表示限制。○《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今中国无狗吠之惊。本例中的主谓短语“无狗吠”作动词名词化“惊”的定语,表示限制。2、体词性定语在体词性定语中,名词性词语、时间词语、方位词语、代词等常做定语。注意1:在名词性定语中,普通名词做定语经常是限制性的,有时也可以是修饰性的或比喻性的注意:名词做比喻性定语,是名词作定语的特点之一。。例如:○《孟子·离娄上》: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这叫做带领土地吃人肉。)本例中普通名词“人”作名词“肉”的定语,表示限制。○《史记·乐书》:故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所以舜弹奏五弦琴,歌唱《南风》的诗篇而天下得到治理。)本例中的数量词短语“五弦”作名词“琴”的定语,表示修饰。○《史记·屈原列传》:秦,虎狼之国。本例中的名词性短语“虎狼”作名词“国”的定语,表示比喻。注意2:专有名词做定语大多是限制性的。例如:○《战国策·齐策二》:齐、楚之事已毕。本例中的专用名词“齐”、“楚”作名词“事”的定语,表示限制。○《史记·大宛列传》:臣在大夏时,见邛竹杖,蜀布。本例中的专用名词“邛”、“蜀”分别作专用名词“竹杖”、“蜀”的定语,表示限制。注意3:名词性定语还可以是同位性的,这种定语和中心语所表示的是同一个内容,定语和中心语分别是分名和总名。例如:○《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则思。(心的功能在于思考。)本例中的专有名词“心”作名词“官”的定语,并且是同一性的,“心”是分名,而“官”是总名,“心”是“官”中的一个。○《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固:险要的地势)7\n本例中的专有名词“殽函”、“雍州”分别是名词“固”、“地”的定语,并且是同一性的,“殽函”、“雍州”是分名,“固”、“地”是总名。注意4:时间词、方位词和表示处所的名词作定语,主要是说明有关的时间、方位、处所等。例如:○《史记·孟尝君列传》:君所以不举五月子者,何故?(五月子:五月份出生的孩子。)本例中的时间词“五月”作名词“子”的定语,表示“子”与时间有关。○《荀子·王制》:东征而西国怨。本例中的方位词“西”作名词“国”的定语,表示“国”与方位有关。○《史记·高祖本纪》:老父相吕后曰:“天下贵人。”本例中的处所词“天下”作名词性词语“贵人”的定语,表示“贵”人与处所有关。注意5:在表示年、月、时,由历法时间词构成的定中短语,中间可以停顿注意:这里的时间词不是状语,而且作定语,是给历法时间词作定语。。例如:○《左传·隐公三年》:三年春,王三月壬戌,平王崩。(三年春季,周王朝历法的三月二十四日,周平王逝世)本例中时间词“三年春”是定语,“王三月壬戌”是中心语,中间有停顿。○《春秋·桓公十年》:十年春,王正月庚申,曹伯终生卒(桓公十年春季,周历正月庚申日,曹桓公去世。)本例中的时间词“十年春”是定语,“王正月庚申”是中心语,中间有停顿。注意6:代词作定语一般是限制性的,表示领属、指示或疑问等。例如:○《荀子·议兵》:非贵我名声也,非美我德行也。(并不是尊重我们的名声,并不是赞美我们的德行。)本例中的代词“我”分别作名词“声”、“德”的定语,表示领属。○《左传·隐公三年》:此二子者,实弑寡君。(这两个人,确实杀死了我国君主)本例中的代词“此”作名词性短语“二子”的定语,表示指示。○《史记·赵世家》:赵氏孤儿何罪?本例中的代词“何”作名词“罪”的定语,表示疑问。二、定中短语中的“之”助词“之”是定中短语的标志,它可以把定语、中心语连系为一个整体。定中短语之间有时加“之”,有时不加“之”。这里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并不十分严格,其中也有一定的任意性,可能还有个人的语言风格在起作用。总的来说,是否加“之”的基本原则是:在定中短语之间,如果不加“之”也不会出现误解,就不加;在不加“之”时,有可能混同其他句法结构,就要加“之”。这个原则造成一种音节上的趋势;在音节为奇数时,易于加“之”,成为偶数注意:这里的音节奇偶数,是指构成定中短语的音节数,而并非指全句的音节数。。有的学者说,定中短语之间是否加“之”是由音节的奇偶决定的。据我们看,音节的奇偶是句法原因造成的一种常见的结果,这个结果可解释在字数为偶数音节的情况下,还常见要加“之”的原因。以下具体说明定中短语是否加“之”的情况。1、不加“之”常见不加“之”的情况有以下三种。1)单音节的、时常作定语的形容词、名词、方位词,做定语时其后通常不加“之”注意:这类定中短语是否加“之”,并不是取决于定中短语中音节的奇偶数,而取决于是否是单音节和是否是形容词、名词、方位词。注意:加“之”的首要条件是单音节。。例如:7\n○《史记·伍子胥列传》:弃小义,雪大耻“弃小义”、“雪大耻”都是表示原因的受动述宾短语。,名垂于后世“于后世”:处所补语,即:所至处所补语。可译为:到。,悲夫!(放弃小义,洗雪大耻,让名声流传后世,可悲啊!)本例中的单音节的形容词“小”、“大”分别作名词“辱”、“耻”的定语,定中短语是偶数音节,但没有加“之”。○《史记·萧相国世家》:以何具得秦图书也以何:以宾短语做动词“得”的原因状语,介词“以”可译为:因为、由于。何:人名,指萧何。做介词“以”的宾语。具:<副>古通“俱”,可译为:都、完全。。(因为萧何完好地得到了秦朝的文献档案。)本例中的名词“秦”作名词性词语“图书”的定语,定中短语是奇数音节,也没有加“之”。○《庄子·秋水》:东海之鳖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絷絷:<动>拘禁;束缚。矣。本例中的方位词“左”、“右”分别作名词“足”、“膝”的定语,是偶数音节,没有加“之”。2)除了“谁”之外,代词作定语一般不加“之”。例如:○《左传·襄公三十年》: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畴而伍之。本例中的人称代词“我”作名词性词语“衣冠”的定语,虽然是奇数音节,但不加“之”。○《左传·庄公六年》:三甥曰:“亡邓国者,必此人也。”本例中的指示代词“此”作名词“人”的定语,是偶数音节,不加“之”。○《庄子·大宗师》:我则则:<副>对判断句表示肯定,可译为:就。悍矣,彼何罪焉!。(那么我就太蛮横了,而它有什么过错呢!)本例中的疑问代词“何”作名词“罪”的定语,是偶数音节,不加“之”。注意1:代词中的“余”、“朕”、“尔”有少量加“之”的偶句;“谁”作定语常加“之”,有时也可不加。例如:○《史记·太史公自序》:是余之罪也夫也夫:语气助词。表感叹。,身毁不用矣。(这是我的罪过啊!身体残毁没有用了。)本例中的代词“余”作名词“罪”的定语时,加有助词“之”。○《尚书·无逸》:厥愆,曰:“朕之愆愆(qiān):<名>过错、罪过。”本例中的代词“朕”作名词“愆”的定语时,加有助词“之”。○《史记·殷本纪》:昔高后成汤与尔之先祖俱定天下。本例中的代词“尔”做名词性词语“先祖”的定语时,加有助词“之”。○《左传·襄公十二年》:子为元师,师不用不用:不听从;不采纳。例如:《管子·小匡》:“於子之乡,有不慈孝於父母,不长弟於乡里,骄躁淫暴,不用上令者,有则以告。”又如:《史记·五帝本纪》:“蚩尤作乱,不用帝命。於是黄帝乃徵师诸侯,与蚩尤战於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命,谁之罪也?本例中的疑问代词“谁”做名词“罪”的定语时,加有助词“之”。○《战国策·宋卫策》:问:“骖马,谁马也“谁马?”是定中短语加决断词“也”做谓语。?”本例中的疑问代词“谁”做名词“马”的定语时,没有加有助词“之”。注意2:数词无论是单音节,还是多音节,做定语时一般都不加“之”。例如:○《礼记·王制》:八州,州二百一十国。本例中的数词“二百一十”做名词“国”的定语,没有加助词“之”。○《韩非子·初见秦》:代四十六县,上党七十县。本例中的数词“四十六”、“七十”分别做名词“县”的定语,没有加助词“之”。3)先秦并不常用的天然量词作定语一般也不加“之”请参看第三章第六节量词。2、加“之”定语加“之”主要与七个方面的因素有关,在这七个因素中,前三个与定语有关,后四个与中心语和句法结构有关注意:加“之”与音节无关。。1)人名做定语一般要加“之”。例如:7\n○《孟子·尽心下》:禹之声,尚文王之声。本例单音节人名“禹”、多音节人名“尚文王”分别做名词“声”的定语时,加有助词“之”。○《史记·项羽本纪》:宋义论武信君之师必败。本例中的多音节人名“武信君”做名词“师”的定语时,加助词“之”。○《吕氏春秋·不侵》:今孟尝君之地方百里,而因欲以以:<连>表目的或结果,可译为:来、用来。难寡人犹可乎?(现在孟尝君土地方圆百里,就想抵抗我行吗?)本例中的的多音节人名“孟尝君”做名词“地”的定语时,加助词“之”。注意:人名修饰时间词表示年代和人名修饰亲属称谓词时例外,例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大将,伐齐,大破之。本例中的人名“赵惠文王”作定语,但修饰的是表示年代的时间词“十六年”,故不用“之”。○《史记·秦本纪》:四年,迎妇于晋,晋太子申生姊也。本例中的人名“晋太子申生”作定语,但修饰的是亲属称谓词“姊”,故不用“之”。2)联合短语、述宾短语、连谓短语、定中短语时常作定语,状中短语有时也做定语。以上各种短语作定语时通常加“之”,而短语的构造越复杂,越常加“之”。注意1:联合短语作定语时最常加“之”。例如:○《史记·平原君列传》:取鸡、狗、马之血来“取鸡、狗、马之血来”是述宾短语,其中定中短语“鸡、狗、马之血”做动词“取”的宾语,动词“来”做补语。。本例中的体词性联合短语“鸡、狗、马”作定语加“之”。○《孟子·尽心上》:无城郭、官室、宗庙、祭祀之礼。“无”:<动>没有。所带短语是定中短语做宾语。本例中的体词性联合短语作定语加“之”。注意2:述宾短语、连谓短语作定语时加“之”,例如:○《吕氏春秋·序意》:子将贼吾君,而我不言之,是失为人臣之道。(你将要暗杀我的君主,如我不讲,这是丧失做人臣之道。)本例中的述宾短语“为人臣”作定语加“之”。○《孟子·梁惠王上》:故王之不王“王之不王”是之字短语做主语。其中后一个“王”是名词活用作动词,表示:归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折枝:折取树枝之类也。(国此大王没有使天下归服,不是把胳膊下夹着泰山越过渤海一类,王没有使天下归服,是折树枝一类。)本例中的连谓短语“挟太山以超北海”作定语用“之”;述宾短语“折枝”作定语用“之”。注意3:定中短语作定语时加“之”。例如:○《孙子·形篇》: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注意:“于九天之上”是于宾短语作所在处所补语。其中:介词“于”可译为:在。“九天之上”是定中短语作介词宾语。。本例中的定中短语“九天”作定语加“之”。○《礼记·檀弓上》:孔子之卫,遇旧馆旧馆:旧日的馆舍。人之丧,入而哭之哀。本例中的定中短语“旧馆人”作定语加“之”。注意4:状中短语作定语时加“之”,例如:○《老子·三十一章》:兵者不祥之器。不详:状中短语。否定副词“不”作状语,形容词“详”作中心词。“不详之器”是定中短语做“兵者”的谓语。本例中的状中短语“不详”作定语加“之”。○《吕氏春秋·序意》:子且为大事,而我言之,是失相与友之道注意:“相与友”状中短语,其中:相与:<副>作状语,表示同时同地做某件事。可译为“共同”。友:<动>作中心词,表示结交,与…为友。可译为“结交”。。(你现在将要行大事,我说出这件事,这是失掉了交友之道。)本例中的状中短语“相与友”作定语加“之”。3)复音词做定语多数加“之”,在不致产生歧义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加“之”。例如:7\n○《吕氏春秋·爱》:缪公自往求之,见野人方将食之于岐山之阳介宾短语“于岐山之阳”作所在处所补语。其中:“岐山之阳”作介词“玗”的宾语。“食之”其中动词为生活动词,可作使动用法。即“使之食”。。本例中的复音名词“岐山”作定语加“之”。○《吕氏春秋·振乱》:凡为天下之民长也,虑莫如长者有道而自成无道。长者:有德行的人。无道:暴虐,没有德政。“自成无道”:是主谓短语,其中:自:<代>自身,自己。成:<动>平定。(凡替天下百姓做君主,考虑施政大计没有比如长者有德而自身平定暴虐更好的了)本例中的复音名词“天下”作定语加“之”。○《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上大夫董仲舒,推《春秋》义,颇著文焉。本例中的复音名词“春秋”作定语,没有加“之”。4)在定语和中心语都是短语,尤其“之”后中心语的第一个字是谓词谓词:即动词、形容词、基数词、量词。时,一般加“之”。这样的短语最易形成奇数音节。例如:○《左传·昭公十六年》:非官府之守器注意:“守器”是述宾短语做中心语。这里要区分与之字短语的差别。也,寡君寡君:臣下对别国谦称本国国君。不知。(这不是公家府库中保管的器物,寡君不知道。)本例中的定语“官府”和中心语“守器”都是短语,名词性词语“官府”作述宾短语“守器”的定语。“之”后的第一字是谓词“守”(动词)。加“之”后,定中短语是奇数音节。○《孟子·梁惠王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可使制梃”是使令动词句。以:<连>表目的或结果,可译为:来、用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是述宾短语,其中“秦楚之坚甲、利兵”是定中短语做动词“挞”的宾语。。本例中的定语和中心语都是短语,名词性词语“秦楚”作谓词性联合短语“坚甲、利兵”作定语。“之”后的第一个字是谓词“坚”(形容词)。加“之”后,定中短语是奇数音节。○《史记·汲郑列传》:上不能褒先帝之功业,下不能抑天下之邪心。本例中的定语和中心语都是短语,名词性词语“先帝”作名词性词语“功业”的定语。“之”后的第一字“功”是名词,是奇数音节。5)中心语是兼属名词和动词两类的词,如果不加“之”则名词动词难以区分,一般要加“之”。例如:○《孟子·滕文公下》: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本例中的“言”是兼属名词和动词两类的词。加“之”后,“言”为名词。○《战国策·燕策一》: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齐国趁我国内乱而攻破了国都)本例中的“乱”是兼属名词和动词两类的词,加“之”后,“乱”为名词。6)定中短语作论断句的谓语,不加“之”,难于区分论断句的界限,常加“之”。这种情况也最容易形成奇数音节。例如:○《孟子·公孙丑上》:侧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注意:这里是定中短语作谓语的例句。而定中短语作为体词性词语,通常是不能作谓语的。与体词性词语的特性一样,当其后加有“也”时,体词性词语均可作谓语。端:端兆、迹象。。(同情之心,是仁的萌芽;羞耻之心,是义的萌芽。)本例中的定中短语加“之”后,是奇数音节。定中短语“仁之端”、“义之端”分别作论断句的谓语。○《战国策·齐策六》:齐、秦合,非楚之利也。本例中的定中短语加“之”后,是奇数音节。定中短语“楚之利”,作论断句的谓语。○《吕氏春秋·情欲》:此二者,死生存亡之本也。本例中的定中短语加“之”后,是偶数音节。定中短语“死生存亡之物”,作论断句的谓语。7)定中短语用作介词的宾语时,通常要加“之”。例如:○《左传·昭公七年》:以君之明注意:以宾短语,是目的状语,表原因,即“您做正卿”的原因,可译为:“因为君王的英明”,子为大政,其何厉之有“其何厉之有”疑问句,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其中:其:<疑问语气副词>可译为:难道、哪里、怎么。疑问代词“何”,可译为:什么。“何厉之”:“之”与“何厉”构成复指,做宾语前置。?(以君王的英明,您做正卿,哪里有什么恶鬼呀?)本例介宾短语“以君之明”中,定中短语“君之明”给介词“以”作宾语,加“之”。○《战国策·东周策》:君必施于今之穷士注意:“于今之穷士”是于宾短语作对象补语,所引出的对象为给予对象,中心语“穷士”为主语“君”的受事对象。介词“于”,可以译为:给。。7\n(君王应当把恩惠施给今天的穷士。)本例中的定中短语“今之穷士”给“于”宾短语作宾语,加“之”。注意1:除了以上介绍的七种情况之外,还有些数量不多的词语加“之”与否都较常见。比如单音节时间词作定语就是。例如:○《孟子·告子上》:古之人修其天爵天爵:天然的爵位。指高尚的道德修养。因德高则受人尊敬,胜于有爵位,故称。,而人爵人爵:爵禄,指人所授予的爵位。从之。(古时的人修养自己的天赐爵位,然后社会爵位就随之而来。)本例中的时间词“古”做中心词“人”的定语,加“之”。○《左传·宣公十五年》: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本例中的时间词“古”做中心词“人”的定语,没有加“之”。注意2:有的词语加“之”与否,意思不完全相同。例如:○《左传·宣公十五年》: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人之力:他人之力)○《孟子·梁惠王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以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一个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只用了五十天就打下来了,光凭人力是不能如此的。)(人力:人的力量)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