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考题汇编 11页

  • 97.00 KB
  • 2022-08-22 发布

文言文考题汇编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文言文(一)阅读甲、乙两文,按要求做题(15分)然不动,傲尔远逝,[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务所依,日光下澈[注],俟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乙]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五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八年级语文(课标人教版)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节选自《与朱元思书》)10.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1)以其境过清(2)乃记之而去(3)窥谷忘反11.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②游鱼细石,直视无碍。12.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4分)13.下面的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lO.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1)影布石上()(2)水尤清冽()(3)以其境过清()(4)潭中鱼可百许头5)斗折蛇行,明灭可见11.翻译下列文言语句。(2分)’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12.理解课文填空。(2分)(1)请用第④段中的两个四字短语,完成填空。(1分)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此处的柳宗元却感到“”,“”。(2)第二段作者写游鱼“皆若空游无所依”的作用是。13.如果你穿越了“时空隧道”返回到唐朝,并与柳宗元在小石潭相见。听他倾诉内心的郁闷悲怆之情后,说上几句劝慰的话语,其中要恰当引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或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相关名句。(限在40字以内)(3分)11、本文按什么顺序写的?(2分)12、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用的什么写法?(2分)13、作者为何说小溪的“明灭可见”?(2分)14、作者开头说“心乐之”,为什么在第四段又写“悄怆幽邃”?(4分)\n9、文段理解,(5分)(1)三段选文各描绘了不同的内容,试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出来。(3分)(2)选文情景交融,试说说作者观鱼时的心情及游览到最后时的心情。(2分)10、语言品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一句是写溪身的,若将“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换成“曲曲折折”好不好?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4分)(1)心乐之()2)蒙络摇缀()(3)斗折蛇行()(4)乃记之而去()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3文章第二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其作用是什么?(2分)4.“境由心造”,“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心情?(2分)(41.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猛浪若奔()蝉则千转不穷()潭中鱼可百许头()以其境过清()()42.下列成语中的“过”字与“以其境过清”中的“过”字意思不同的是()。(1分)A.过犹不及B.矫枉过正C.文过饰非D.言过其实4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语句的意思。(4分)(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44.《与朱元思书》选段中描写“水”的语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石潭记》选段中描写“水”的语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篇文章都突出了“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3分)《与朱元思书》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志趣,《小石潭记》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绪。(2分)阅读下列文段,完成第9至28题二、阅读(56分)阅读下列文段,完成第10至31题(一)(18分)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大守醉也。\n1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词的的含义。(3分)(1)觥筹交错(2)颓然乎其间者(3)临溪而渔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2)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大守醉也12、滁人能兴高采烈地出游,是因为。(2分)13、这段文字写了太守之乐,是通过文中的“”字表现出来的。文中的“”这个句子,表现了太守与众宾出游,不事铺张,不事排场。(2分)14、此段文字从一个侧面显示出当时滁州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的政治理想。(4分)15、“太守醉也”的“醉”应如何理解?(3分)13、解释下列加点词(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1分)(2)名之者谁()(1分)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3)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15、第三段描绘了四个场景,分别是滁人游、、众宾欢、。(2分)16、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至于”一词把文章推进一层,由写欣赏美景之乐转写与众人游宴之乐。B、短文以醉翁亭的美丽风光为背景,描绘出一幅与民同乐图,同时也曲折地显示了太守治滁的政绩。C、“颓然乎其间者”形象地描绘出太守精神不振,以酒浇愁的样子。D、“伛偻提携”和《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均指老人和小孩。17、“醉”和“乐”反复出现,你认为两者之间有怎样的联系?(3分)18、从欧阳修身上你得到了哪些启示?(3分)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1)名之者谁        (2)野芳发而幽香             (3)朝而往,暮而归          (4)弈者胜                20、下列加点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A、作亭者谁(的人)        B、山间之四时也(的)C、行者休于树(从)        D、颓然乎其间者(他们,他们的)2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之意仅在于山水之间吗?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3分)22、解释画线加粗的词语:(4分)①野芳发而幽香②佳木秀而繁阴③宴酣之乐④觥筹交错2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4分)①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n②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24、文章勾勒出一幅“与民同乐”的图画,其中包括风景画和风习画,而风习画由、、、四个画面组成,其中的画面是核心,其余三幅画面为写这幅画面服务,起到陪衬作用。(4分25、简答题:(3分)第一段主要写景,第二段主要写人。全文扣住一个“乐”字,请你结合前面学过的知识,简要分析欧阳修的“乐”和范仲淹的“后天下之乐而乐”、五柳先生的“乐其志”中的“乐”的不同含义。1.写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①伛偻提携()②宴酣之乐()③树林阴翳()④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2.“去”在古汉语中有多种意思,下列词语中“去”字与“游人去而禽鸟乐也”中“去”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乃记之而去B.日始出时去人近C.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D.一狼径去3.用现代汉语写出翻译句子: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3分)4.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的改革而被贬官滁洲,仕途失意,却文中极力渲染了一个“乐”字。请结合下面材料,谈谈文章表达了欧阳修怎么样的思想情怀?(2分)【资料链接】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一)(15分)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词的的含义。(3分)(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2)或异二者之为(3)然则何时而乐耶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译文:(2)微斯人,吾谁与归?译文:11、选文中“古仁人之心”指(用原文填空)。联系全文看,这里的“古仁人”与______________形成了对比。(2分)12、“微斯人,吾淮与归?”是一个反问句,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13、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阐明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与他同时代的欧阳修则在《醉翁亭记》中以乐字贯穿全篇,抒写情怀;\n东晋陶渊明却在《桃花源记》中描绘一幅与世隔绝,怡然自乐的净土。请将句子补充完整,(要求补写后的句子能分别体现这三篇文章的中心,限七个字)(3分)(1)范仲淹□□□□□□□(2)欧阳修□□□□□□□(3)陶渊明□□□□□□□11、【甲】文第三段中“或异二者之为”的“二者”即“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前两段中的“□□□□,□□□□”和“□□□□,□□□□”就是“二者之为”的具体表现;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二者之为”持□□的态度。(3分)12、【乙】文中依次描写了□□□、□□□、□□□、□□□这四幅画面,其中主要画面是□□□。(选用原文词语填空)(5分)13、请根据【甲】【乙】两文的思想内容,将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2分)醉翁亭里欧阳修□□□□,岳阳楼上范仲淹□□□□14、有人认为: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思想境界上要高于欧阳修的“太守之乐其乐”。对此,你是怎样看的?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2分)12.解释下列词语中划线词的确切意义。(3分)谪守()属予作文()长烟一空()1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4分)①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八个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抱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在下面句中用横线画出直接抒发“二者之为”的词语。(2分)①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②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15.阅读下面《范仲淹罢宴》,完成文后问题。(4分)范文正公守邠(bīn)州,暇日率僚属(下属的官吏)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缞绖(cuīdié丧服)数人营理葬具者。公亟(jí急迫地)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寄居在外的读书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fènɡ)敛棺槨(下葬的物品)皆所未具。公怃然(失意的样子),即彻(通“撤”)宴席,厚赒(zhōu救济)给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①从上文中摘出最能体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思想的词语:②《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应谪守“江湖之远”的滕子京之邀而写的,既为劝戒对方也有自勉之意。根据这篇短文所叙的故事,你对“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句话的意思,有什么新的理解?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句子。(4分)(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噫!微斯人.吾谁与归?9.用原文语句填空。(3分)选文第③段“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指的是, “退”\n指的是;“古仁人”能够做到“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因是。10、登楼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什么?请结合选文回答。(3分) 【相关链接】新华网三峡工地5月20日专电(记者江时强、刘诗平)2006年5月20日14时,三峡坝顶上激动的建设者们见证了大坝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的历史性时刻。至此,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三峡大坝建成后,大坝本身就是一道壮丽的景观。北京三峡游的线路一直在追踪三峡大坝的建设进程。导游词:答案(5分)示例:各位旅客,欢迎你们来三峡观光。七百里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四季美景风格迥异。春冬之时,潭水碧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汹涌;秋景凄寒,猿鸣哀转。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桔;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常游此地。(3分,三峡风光介绍2分,时代变化1分。如语言不简洁连贯,不生动优美,酌情扣分)(二)、诗词鉴赏(3分)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解释词语:吟鞭(2)请你对最后两句进行赏析。(2分)13.观鱼或潭中鱼;衬托小石潭水的清澈透明。(2分)14.表达了作者孤独忧伤的心情。因为作者参与朝廷政治革新失败被贬谪到永州,作者想到自己就像这风景秀丽却被埋没于荒山野岭的小石潭一样,虽有才华,虽想有所作为,却得不到赏识。(2分)15.略。(要求,条理清楚,语言通顺,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1——14题。(11分)[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乙]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0.用“/”标出下面句中的两处停顿。(2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11.下列加点词在《辞海》中有多个义项,请选出在该句中释义恰当的一项。(只填序号)(3分)①沿溯阻绝绝:A.断绝B.极、最C.缺乏D.穿过()②有时朝发白帝发:A.射出B.揭露C.启发D.出发()③水落而石出者而:A.如果B.表承接C.表转折D.通“尔”()12.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翻译,错误的一项是()(2分)A.日出而林霏开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了B.云归而岩穴暝云雾归去,山洞里就昏暗了\nC.良多趣味实在有很多趣味D.飞漱其间在那里飞流冲荡13.由“渔歌互答”,你能联想到《三峡》中哪两句渔歌?(2分)14.两段选文都描写了四季佳景,请分别找出描写秋景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甲][乙](二)、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l1——15题。(10分)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46.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BA一食或尽粟一石当余之从师也或遇其叱咄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D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未至,道渴而死无从致书以观色愈恭,礼愈至47.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①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②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48.摘录原文回答: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由“”与“”之间的矛盾决定的。(1分)49.文章从四个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答:50.宋濂的苦读并不比囊萤映雪,凿壁偷光更动人,却能流传至今。请从对学习有借鉴意义这个角度,说说本文为人称颂的原因是什么。(2分)11、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BA一食或尽粟一石当余之从师也或遇其叱咄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D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未至,道渴而死无从致书以观色愈恭,礼愈至1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①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②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n13、摘录原文回答: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由“”与“”之间的矛盾决定的。(2分)14、文章从四个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答:15、宋濂的苦读并不比囊萤映雪,凿壁偷光更动人,却能流传至今。请从对学习有借鉴意义这个角度,说说本文为人称颂的原因是什么。(2分)(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0分)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55、找出第一节诗的韵脚。并填写文中的空白处(写在文中)(2分)56、"八月秋高风怒号"一句中"怒"用得好,试简析。(2分)57、找出第一节后三句中的动词,说说这些描写中透露出诗人当时怎样一种心情?(1分)58、第二节从表达方式看,主要属于什么?"归来倚杖自叹息"的"自"该如何解?(2分)59、"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包含了什么历史事件?你学过的杜甫哪首诗也与这一历史背景有关,请写出这首诗的名字。(1分)60、怎样理解文章最后一段(2分)3、阅读《己亥杂诗》其五,完成下列各题。(4分)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诗人在前两句中用、两个词烘托出无限离愁,流露出天高地迥的苍茫迷惘之感。(2)、对这首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头两句叙事抒情,在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中表现了豪放洒脱的气概。B.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融入议论。C.“诗人说落红实际上是自吐心曲,诗人辞官归隐,是为了给年轻的更有才华的人提供更多的升迁机会。D\n.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辞官后不甘消沉,决心继续关心国家大事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3、白日斜、天涯C.三、文言文阅读(24分)(一)(12分)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弗之怠(2)走送之(3)未尝稍降辞色(4)俟其欣悦2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的)B、弗之怠(指代抄书)C、走送之(指代藏书之家)D、益慕圣贤之道(的)2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24、读了这段文字,你觉得宋濂有哪些品质值得学习?(2分)三、文言文阅读(一)(12分)21、(1)懈怠(松懈、怠慢)(2)跑(3)脸色(神色)(4)等待(等到、等)(4分,每小题1分)22、C(2分)23、(1)因此人们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2)所以我虽然愚笨,最终还是有所收获的(最终还是得到了一些知识)。(4分,每句2分,意思符合即可)24、学习刻苦,求学诚心;尊敬老师,守信用(2分,答出“学习刻苦”或“求学诚心”给1分,答出“尊敬老师”或“守信用”给1分)10(1)映(2)格外(3)凄清(4)大约(每题1分)11.青翠的树枝,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12.(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2)侧面衬托小石潭水之清。(每题1分)3.所写的句子含有劝勉安慰之意给1分,能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等名句中的其中一句恰当地融合于内容之中,给2分。例如:不要悲伤,人生难免有挫折,只要我们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襟,心忧天下,为民谋利,你的人生就是完美的。三、(一)7、(1)大约(2)凄清8、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9、(1)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2)观鱼时写鱼“似与游者相乐”,折射出作者欣赏美景之初的愉悦心情。而观鱼后坐潭上,感到风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反映作者心情抑郁。10、不好。“斗折蛇行”运用了比喻,用北斗星的曲折和蛇的爬行来形容小溪的形状,形象而生动。三、阅读(42分)(一)(15分)10.(3分)(1)因为。(2)离开。(3)返回(答“返”、通“返”、同“返”均可)。(各占1分)\n11.(4分)(1)(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或:(溪流)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或:(泉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2)(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一直看下去,毫无障碍。或:(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12.(4分)水的特点:[甲]清澈(或:清);[乙]清澈(或:清)和湍急(或:急)。描写角度:[甲]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乙]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或: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每问2分。意思对即可)13.(4分)(1)流露出作者内心孤寂、凄凉、忧伤的思想感情。(2)流露出作者陶醉于自然美景,淡泊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阅读下列文段,完成第9至28题13、(1)像鸟张开翅膀一样(2)命名,给……取名14、(1)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2)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15、太守宴、太守醉16、C17、“醉”和“乐”是统一的,醉就是乐,乐就是醉,醉是表象,乐是实质18、与民同乐,忧国忧民,积极向上,超越个人忧乐,以天下为己任,无私奉献,任劳任怨,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不计个人得失有责任感等17.①孩童②尽兴,酣畅③遮盖④以……为乐18.B19.一个脸色苍老,满头白发,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人,是喝醉了的太守。20(参考内容)欧阳修虽被贬官,却没有消沉,而是积极为民办事,忧民之所忧,从而令滁州政通人和,太守与民同乐。22、解释画线加粗的词语:(4分)①野芳发而幽香香花②佳木秀而繁阴滋长③宴酣之乐尽兴地喝酒④觥筹交错酒杯2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4分)①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老人弯着腰,小孩由大人抱着领着,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洲人在游玩②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24、文章勾勒出一幅“与民同乐”的图画,其中包括风景画和风习画,而风习画由、、、四个画面组成,其中的画面是核心,其余三幅画面为写这幅画面服务,起到陪衬作用。(4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25、简答题:(3分)第一段主要写景,第二段主要写人。全文扣住一个“乐”字,请你结合前面学过的知识,简要分析欧阳修的“乐”和范仲淹的“后天下之乐而乐”、五柳先生的“乐其志”中的“乐”的不同含义。欧阳修的“乐”是与民同乐,表明他心中有百姓;范仲淹的先忧后乐,忧国忧民,立意更深;五柳二、11、去国怀乡(0.5分),忧谗畏讥(0.5分)心旷神怡(0.5分),宠辱偕忘(0.5分)否定(1分)12、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1×4=4分,顺序错不给分。)太守醉(1分)13、开放性题目,无惟一答案,只要内容紧扣原文,语言表达基本符合“对联”要求,即可得分。【参考示例】与民同乐(寄情山水)忧民忧君(作文寄情)14、开放性题目,无惟一答案,只要能紧扣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太守之乐其乐”的理解作答,自圆其说,表述简明,即可得分。先生是一种自得的田园之乐,追求的是独善其身。三、(一)12、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通“嘱”嘱咐全13.心旷神怡,宠辱皆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4、(1)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感极而悲(者矣)\n(2)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其)喜洋洋(者矣)15、(1)怃然(2)不仅忧君而且忧民(意思对即可。如能运用互文的知识,联系前句加以说明,可加奖励分。如学生据实回答没有新的理解可得1分,如有充分理由亦可得2分。)8.(1)不因外物(好坏)或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2)啊!(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9.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10.写登楼者以物喜、以已悲的感情,是为了引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感情,也表明作者希望像“古仁人”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三、(一)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①A②D③B3、B4.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5、[甲]风霜高洁[乙]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只答“林寒涧肃;也可)二、11、A12、①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捧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②我却穿着破棉袄,旧衣衫,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不羡慕他们。13、嗜学家贫(顺序可换)14、幼时求学的艰难,成年后求师的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意合即可,每点1分)15、至少有两种原因:1、作者求学时的可贵品质,他勤奋,刻苦,专一的精神,达到了更好地启迪,鼓舞,教育后人的目的。2、使人们懂得了学习好坏的关键在于主观是否努力。(意合即可,每点1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