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00 KB
- 2022-08-2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2020高中语文一轮精品模拟检测必修二文言文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终老不复取蒲苇纫如丝B.郁乎苍苍冯虚御风C.王回深父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D.诺诺复尔尔而卒莫消长也【解析】选D。A.“纫”通“韧”;B.“冯”通“凭”;C.“父”通“甫”。2.下列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怨灵修之浩荡兮B.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C.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D.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解析】选B。A项“浩荡”,古义:荒唐,没有准则;今义:形容广阔或壮大。C项“交通”,古义:连接,通连;今义:现指各种运输往来、邮递通讯事业的总称。D项“非常”,古义:不平凡,非同寻常;今义:副词,十分、极。【山东省济南市202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陈德荣,字廷彦,直隶安州人。康熙五十一年进士,授湖北枝江知县。雍正三年,迁贵州黔西知州,父忧归。服阕,署威宁府。未几,乌蒙土司叛,德荣赴威宁防守。城陴①颓圮,仓猝聚米桶,实土石,比次甃②筑,墉堞③屹然。贼焚牛卫镇,去城三十里,德荣日夜备战,贼不敢逼。总兵哈元生援至,贼败走。寻以母忧去官。服阕,授江西广饶九南道。九江、大孤两关锢弊尽革之。 乾隆元年,经略张广泗疏荐,擢贵州按察使。时群苗交煽,军事方殷,古州姑卢硃洪文诸叛案,德荣治鞫④,详慎重轻,咸称其情,众心始安。及苗疆渐定,驻师与屯将吏多以刻急见能。二年,贵阳大火,德荣谒经略曰:“天意如此,当竭诚修省,苗亦人类,曷可尽杀?”广泗感动,戒将吏如德荣言。四年,署布政使,疏言:“\n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黔地山多水足,可以疏土成田。小民难於工本,不能变瘠为腴。桑条肥沃,亦不知蚕缫之法。自非牧民者经营而劝率之,利不可得而兴也。今就邻省雇募种棉、织布、饲蚕、纺绩之人,择地试种,设局教习,转相仿效,可以有成。一年必有规模,三年渐期成效。”诏允行。乃给工本,筑坝堰,引山泉,治水田,导以蓄泄之法。官署自育蚕,於省城大兴寺缫丝织作,使民知其利。六年,疏陈课民树杉,得六万株。七年,贵筑、贵阳、开州、威宁诸州、县报垦田至三万六千亩。开野蚕山场百馀所,比户机杼相闻。德荣据以入告,数被温旨嘉奖。又大修城郭、坛庙、学舍。广置栖流所,收行旅之病者。益囚粮。冬寒,恤老疾嫠孤之无衣者。亲课诸生,勖以为己之学。设义学二十四于苗疆,风气丕变。十一年,迁安徽布政使,赈凤、颍水灾,流移获安。十二年,卒于官。(选自《清史稿·循吏列传》,略有改动。)注:①陴,音pí,附属的土墙②甃,音zhòu,修砌③堞,音dié,城上如齿状的矮墙④鞫,音jū,审问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经略张广泗疏荐,擢贵州按察使疏:上奏B.六年,疏陈课民树杉课:督促C.开野蚕山场百馀所,比户机杼相闻比:近来D.亲课诸生,勖以为己之学勖:勉励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寻以母忧去官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B.桑条肥沃,亦不知蚕缫之法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C.乃给工本,筑坝堰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D.十二年,卒于官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11.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表现陈德荣“宽厚仁慈”品格的一组是()①德荣日夜备战,贼不敢逼②九江、大孤两关锢弊尽革之③苗亦人类,曷可尽杀④赈凤、颍水灾,流移获安⑤广置栖流所,收行旅之病者⑥设局教习,转相仿效,可以有成A.②⑤⑥B.①②④C.①③⑥D.③④⑤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陈德荣防守威宁时,他设法加固城墙,与叛军相持,令叛军不敢攻城,直至援军到来,打败敌人,表现出他的勇敢与谋略。B.陈德荣担任贵州按察使,对苗族叛乱,处置谨慎公平,大得民心。他告诫属下将领,对苗裔不能一味镇压。\n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C.陈德荣任贵州布政使期间,采取雇募临省种棉、织布、饲蚕、纺绩之人,设立机构进行集体培训等措施,推广先进技术,发展生产。D.陈德荣不仅重视农业,而且在兴礼宣教方面也不遗余力,他大修坛庙、学舍,表现了他的远见卓识。 13.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天意如此,当竭诚修省,苗亦人类,曷可尽杀?(3分)(2)德荣据以入告,数被温旨嘉奖。(3分)(3)冬寒,恤老疾嫠孤之无衣者。(4分)【答案】9.C(比:接近,临近)10.A.(A介词,因为B.助词,的/代词,这些C.连词,于是/副词,竟然D.介词,在/介词,对)11.D(①表现传主的忠勇,②表现传主的政治才干⑥说的是具体工作)12.B(他禀告的是经略,经略很感动,又转告其部下将领。)13.(1)天意如此,应当竭尽诚意,修身反省,苗裔也是人类,怎么可以杀尽?(“省”1分;“曷”,怎么,难道,1分;句意1分)(2)陈德荣据实禀告皇帝,多次得到温暖旨意的称赞奖励。(“数”1分,句意2分)(3)冬天寒冷,关怀顾念那些没有棉衣的老人、病人、寡妇、孤儿等。(“恤”“嫠”各1分,定语后置句式1分,句意1分)文言文参考译文:陈德荣,字廷彦,直隶安州人。康熙五十一年进士,被授于湖北枝江知县。雍正三年,升任贵州黔西知州,因父丧归家。守丧期满,暂时代理威宁府。没多久,乌蒙土司叛乱,陈德荣赴威宁防守,当时城墙坍塌,赶忙堆聚米桶,用土石填充,用糯米、石灰汁混合而成的三合土砌筑块石加固城池,城墙巍然屹立。叛贼焚毁了牛卫镇,离城三十里驻扎,陈德荣日夜备战,叛贼不敢逼近。总兵哈元生援军到后,叛贼败走。不久因母丧卸任。守丧期满,被授于江西广饶九南道。把九江、大孤两关积弊全部革除。乾隆元年,经略张广泗上疏推荐,提升陈德荣为贵州按察使。当时苗裔互相勾结煽动,军事行动频繁,古州姑卢硃洪文等叛乱案件,陈德荣负责处置审问,他周密审慎,考量轻重,大家都称赞处置恰当,民心才得以安定。等到苗疆渐渐平定,驻军与屯田的将吏大多用苛刻严酷的手段来表现自己的能力。乾隆二年,贵阳发生大火,陈德荣禀告经略张广泗说:“天意像这样,应当竭尽诚意,修身反省,苗裔也是人类,如何能杀尽?”张广泗颇受感动,用陈德荣的话来告诫将吏。\n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乾隆四年,陈德荣暂时代理贵州布政使,上疏皇帝:“黔地山多水足,可以疏土成田。但百姓缺少资金,不能变瘠为腴。桑树繁盛,但百姓不知加工蚕丝成衣之法。如果父母官不亲自经营并且做表率,实利就不能得到并且兴旺。现在雇募邻省种棉、织布、饲蚕、纺绩之人,择地试种,设局教习,转相仿效,可以有成。一年必有规模,三年渐期成效。”诏谕允许。于是给百姓提供资金,修筑坝堰,导引山泉,治理水田,导以蓄泄之法。官署自己育蚕,在省城大兴寺开缫丝织布作坊,让民众知道它的好处。乾隆六年,陈德荣上疏陈述督促百姓种植杉树,种植了六万株杉树。乾隆七年,贵筑、贵阳、开州、威宁等州县上报开垦的田地达三万六千亩。开野蚕山场百馀所,家家户户户机杼相闻。陈德荣据实禀告皇帝,多次得到温和恳切的诏谕和称赞奖励。陈德荣又大力修建城郭、坛庙、学舍。广泛设置收容所,收纳生病的行旅之人。多多储备粮食。冬天寒冷,他关怀顾念那些没有棉衣的老人、病人、寡妇、孤儿等。陈德荣亲自督促学生,用孔子的修身养性之学来勉励他们。在苗疆设义学(免费学校)二十四所,当地民风气大变。乾隆十一年,升任安徽布政使,他救助凤、颍两地水灾,使逃难的民众有了安定之所。乾隆十二年,卒于任上。(黑龙江省哈九中高三模拟)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李师中字诚之,楚丘人。年十五,上封事言时政。父纬为泾原都监,夏人十余万犯镇戎,纬帅兵出战,而帅司所遣别将郭志高逗留不进,诸将以众寡不敌,不敢复出,纬坐责降。师中诣宰相辩父无罪,时吕夷简为相,诘问不屈,夷简怒,以为非布衣所宜言。对曰:“师中所言,父事也。”由是知名。举进士,鄜延庞籍辟知洛川县。民有罪,妨其农时者必遣归,令农隙自诣吏。令当下者榜于民,或召父老谕之。租税皆先期而集。民负官茶直十万缗,追系甚众,师中为脱桎梏,语之曰:“公钱无不偿之理,宽与汝期,可乎?”皆感泣听命。乃令乡置一匮,籍其名,许日输所负,一钱以上辄投之。书簿而去。比终岁,逋者尽足。庞籍为枢密副使,荐其才。召对,转太子中允、知敷政县,权主管经略司文字。夏人以岁赐缓,移书边曰:“愿勿逾岁暮。”诏吏报许,师中更牒曰:“如故事。”枢密院劾为擅改制书,师中曰:“所改者郡牒耳,非诏也。”朝廷是之,薄其过。熙宁初,拜天章阁待制。西夏\n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人入寇,以师中知秦州。诏赐以《班超传》,师中亦以持重总大体自处。前此多屯重兵于境,寇至则战,婴其锐锋,而内无以遏其入。师中简善守者列塞上,而使善战者中居,令诸城曰:“即寇至,坚壁固守;须其去,出战士尾袭之。”约束既熟,常以取胜。师中志尚甚高,每进见,多陈天人之际、君臣大节,请以进贤退不肖为宰相考课法。在官不贵威罚,务以信服人,至明而恕。去之日,民拥道遮泣,马不得行。杜衍、范仲淹、富弼皆荐其有王佐才。然好为大言,以故不容于时而屡黜,气未尝少衰。(节选自《宋史•李师中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纬坐责降坐:因为B.令农隙自诣吏隙:空闲的时间C.许日输所负输:运输D.以进贤退不肖为宰相考课法课:考核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李师中对百姓“不贵威罚”的一组是(3分)()①妨其农时者必遣归②租税皆先期而集③师中为脱桎梏④许日输所负⑤比终岁,逋者尽足⑥民拥道遮泣,马不得行A.①②⑥B.②④⑤C.③⑤⑥D.①③④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师中有胆识。15岁时,就敢于上密封奏书论说当时政事,在他父亲李纬因将领畏敌不前而被贬官一事上,他也敢于到宰相那里辩白父亲无罪。B.李师中敢于坚持己见。夏国上奏想延缓对朝廷的进奉日期,便移文到边界上提出要求,皇上下诏给官吏说可以,李师中却主张按照旧例执行。C.李师中很有战略眼光。针对西夏的进犯,李师中选择把善于守御的人布置在边塞上,而让善于作战的人处于中间地带,他的抗敌策略实行后,常常获胜。D.李师中志向高远,但“不被人所接受而屡次遭贬”的原因是喜欢说有关大事的言论。\n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师中曰:“所改者郡牒耳,非诏也。”朝廷是之,薄其过。(5分) 译文:②前此多屯重兵于境,寇至则战,婴其锐锋,而内无以遏其入。(5分) 译文:答案4C5D6B7.(1)(5分)李师中说:“更改的是郡的公文,不是诏书。”朝廷认为他的话正确,减轻他的罪过。【大意1分,“牒:公文”,“是:认为…对/正确”,“薄:减轻”,“过:过错,罪过”各1分】(2)此前常让重兵驻扎在边境上,敌人来了就作战,包围(抵抗)敌人的精兵,而内部(后方)没有办法遏止敌人侵入。【译出大意给1分,“屯:使/让…驻扎”“婴:包围(抵抗)”、“内:内部(后方)”、“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没有办法用来,”四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2020湖南省模拟】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寄欧阳舍人①书(节选)曾巩去秋人还,蒙赐书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铭,反复观诵,感与惭并。 夫铭志之著于世,义近于史,而亦有与史异者。盖史之于善恶无所不书,而铭者,盖古之人有功德、材行、志义之美者,惧后世之不知,则必铭而见之。或纳于庙,或存于墓,一也。苟其人之恶,则于铭乎何有?此其所以与史异也。其辞之作,所以使死者无有所憾,生者得致其严。而善人喜于见传,则勇于自立;恶人无有所纪,则以愧而惧。至于通材达识、义烈节士,嘉言善状,皆见于篇,则足为后法。警劝之道,非近乎史,其将安近? 及世之衰,人之子孙者,一欲褒扬其亲而不本乎理。故虽恶人,皆务勒铭以夸后世。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又以其子孙之请也,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于是乎铭始不实。后之作铭者,当观其人。苟托之非人,则书之非公与是,则不足以行世而传后。故千百年来,公卿大夫至于里巷之士,莫不有铭,而传者盖少,其故非他,托之非人,书之非公与是故也。\n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然则孰为其人,而能尽公与是欤?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盖有道德者之于恶人,则不受而铭之;于众人则能辨焉。而人之行,有情善而迹非,有意奸而外淑,有善恶相悬而不可以实指,有实大于名,有名侈于实。犹之用人,非畜道德者,恶作辨之不惑,议之不徇?不惑不徇,则公且是矣。而其辞之不工,则世犹不传,于是又在其文章兼胜焉。故曰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岂非然哉?然畜道德而能文章者,虽或并世而有,亦或数十年、或一二百年而有之。其传之难又如此,其遇之难又如此。若先生之道德文章,固所谓数百年而有者也。先祖之言行卓卓,幸遇而得铭其公与是,其传世行后无疑也。而世之学者,每观传记所书古人之事,至于所可感,则往往衋②然不知涕之流落也,况其子孙也哉?况巩也哉!其追晞祖德而思所以传之之由,则知先生推一赐于巩而及其三世。其感与报,宜若何而图之?(选自《古文观止》,有删节)【注】①欧阳舍人:即欧阳修;舍人,官名。②衋xì:悲伤苦痛。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生者得致其严严:威严B.故虽恶人,皆务勒铭勒:刻C.有名侈于实侈:超过、多D.辨之不惑,议之不徇徇:徇私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能体现作者推崇道德文章的一组是(3分)①嘉言善状,皆见于篇,则足为后法②故虽恶人,皆务勒铭以夸后世③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④后之作铭者,当观其人。⑤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⑥而人之行,有情善而迹非A.①②⑥B.②③⑤C.①④⑤D.③④⑥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一段中提及“蒙赐书”及撰“铭”,点明写信之由;“反复观诵”,侧面写出欧文之精彩及作者爱不释手之情景;“感与惭并”,写作者对欧阳修的感激与敬佩。寥寥二十余字,言简意深。B.作者认为铭文流传于世,其作用接近于史书,而作为史书,则是非常严谨而真实的。而今铭文所以不实,则因逝者的子孙一心想要颂扬他们的先辈,往往刻意隐瞒逝者的恶行,致使撰铭者不能明察。\n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C.作者先论及古代撰写墓志铭的社会意义,在于褒扬美善;进而论及今之墓铭的流弊,在论及流弊时,特别突出了撰铭人的作用,提出只有撰铭人“畜道德而能文章”,才能写出流传后世的铭文。D.本文借感谢欧阳修给自己祖父写墓志铭,提出了撰写铭志的两字原则——“公”和“是”,阐述了“道德”“文章”之于儒者修养的重要性,阐发“文以载道”的主张,表达对道德文章兼胜的赞许与追求。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苟其人之恶,则于铭乎何有?此其所以与史异也。(3分)(2)其故非他,托之非人,书之非公与是故也(3分)(3)故曰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岂非然哉?(3分)13.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3分)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答案:(选自《韩非子》)9.A(严:尊敬)10.C(②是说即使是恶人,也都一定要勒刻碑铭去向后世夸耀③是说作铭者碍于人情不能写下死者的恶行⑥是说人的品行,有性情善良却事迹不佳的)11.B(原文说是因为受过死者子孙的请托,碍于人情无法写下死者的恶行,于是铭志的内容就开始不真实了。)12.(1)如果那人行为丑恶(那是一个恶人),还有什么可以写在碑铭上呢?(那么在铭志上有什么好写的呢?)这正是铭志与史书不同之处(不同的原因)。(“苟”1分,“所以”1分,大意1分。(2)其中原因没有别的(其中没有别的原因),托付的人不合适,撰写的内容不公正和不合事实的缘故。(“非人”1分,“是”1分,大意1分。)(3)所以说,不是道德修养高而又擅长写文章的人是办不到的,难道不是如此吗?(“畜道德”1分,“然”1分,大意1分。)\n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13.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每划对3处得1分,共3分)(译文:郑国有个打算买鞋的人,先量好自己脚的尺寸,然后随手把尺子放在座位上,去赶集时却忘了带上。已经挑好了鞋,才说道:“我忘记带尺子了。”于是返回家里去取。等到再返回来时,集市已经散了,结果没有买到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