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00 KB
  • 2022-08-22 发布

高三文言文(文言文之词类活用3星)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C——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题导入(尝试探幽发微)(2分钟)现代汉语中,有许多文言词语仍有生命力。看下面的几个成语,你能准确理解加点的字的含义吗?细大不捐学而不厌文过饰非无出其右余勇可贾牖中窥日未雨绸缪危言高论答案:捐,舍弃;厌,满足;文,掩饰;右,上,古代以右为上位;贾,卖;牗,窗户;绸缪:缠绕,引申指修缮;危,正直。知识典例(把握黄金内容)(18分钟)一、考查要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所谓“常见”,是指在文章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实词,这主要包括初高中课本、读本及课外读物中经常出现的实词;所谓“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就是根据上下文来推断常见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这是历年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必考内容。高考对文言实词的考查,以大纲中规定的120个需要重点掌握的实词为主。考查的内容主要有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偏义复词等,其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和词类活用是考查的重点。古诗文中,实词的某个词属于哪一类词,通常是比较固定的。但是,也有某些词在进入句子以后,它的词性可以改变,它的用法可以改变,这就是词类活用。词类活用主要有:①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②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③名词作状语;④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方法;⑤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等。二、广东高考题解读训练一:与课文的联系(明确课外文言文知识点的考查其实考课内)训练二:词类活用现象(掌握词类活用现象是正确翻译句子的基础)【典例一】东乡罗提督战功,见于《圣武记》者详矣。其智能亦自可韬,非徒以武力雄一时也。公尝率兵入南山,搜余贼,村人苦猴群盗食田粮,晨必发火器惊之。公问故,令获一猴来,剃其毛,画面为大眼诸丑怪状。明晨俟群猴来,纵之去,皆惊走。后不复至。官夔州游击,夔关临峡,山水迅急,瞬息千里,盐枭至则鸣金叫呼,越关以过,船皆设炮械,两旁系大竹,弯如弓,他船追及,断系发之,船必覆,人莫敢撄。公募善泅者,持利锯匿上流水中,俟船过,附而锯其舵,抵关适断,船不能行,触石破,尽获之。罗少亡赖,数行窃,令捕之杖毙,弃诸野。中夜而苏,匍匐至一老妪家,周之,乃改行,投身军营,骁勇冠绝侪辈。当赵金龙之乱,罗受命,与总督卢公坤往平之,贼已困,将擒矣。时宣宗以尚书宗室禧恩来督军,未至,诸公议待禧至,罗曰:“围久师怠,贼必遁。”遂违众一战,歼贼且尽。罗每对人言生平作贼事,不少讳,并请文人历叙其事,洵奇男子也。改行后,始娶妻,忽患奇疾,百方不治,一道人过门曰:“有方可救,但得钱三十千乃能配药。”罗自念贫窭,安得三十千钱,语其妻曰:“吾病且死,汝亦饿死耳。苟鬻汝,得钱买药,则两活矣。”妻泣而从之,病果瘳。罗既官游击,乃遣人访其妻,以重金赎还,为夫妇如初,报其鬻身救夫之义也。此事不足训,然以视少共艰苦既贵而厌弃其糟糠者,其厚薄之区,殆不可以道里计。天生豪杰,磊磊落落,安得以道学家之律绳之。\n训练一:课文联系1、韬:其智能亦自可韬(今义:韬略,活用为谋划大事)2、非徒以武力雄一时也(只是)例1: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空自,白白地)例2: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所属的人)3、俟:明晨俟群猴来(等到)例1:俟其欣悦,则又请焉。(等到)例2: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等到)4、枭:盐枭至则鸣金叫呼(首领)例:刘备天下枭雄(勇猛,强悍)5、适:抵关适断,船不能行。(刚好)例1: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刚才)例2:意有所适,不言而去。(去,往)例3: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兄门。(出嫁)例4: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去,往)6、罗少亡赖,数行窃,令捕之杖毙,弃诸野(亡,通“无”。诸,兼音词“之于”)例1: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例2:投诸渤海之尾(之于)7、匍匐至一老妪家,周之(动词,周济)例1: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环绕)例2: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也约。(全面)例3: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环绕)例4:君子周人贫困(周济,帮助。)8、罗曰:“围久师怠,贼必遁。(逃跑)例:当二公之初守时,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逆遁,事先逃跑)9、并请文人历叙其事,洵奇男子也(确实)例:自牧归荑,洵美且异。(确实)10、苟鬻汝,得钱买药,则两活矣(苟,如果。鬻,卖。)例:市之鬻鞭者,人问之:其贾宜五十,必曰五万。(卖)训练二:词类活用理解: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村人苦猴群盗食田粮痛苦B.明晨俟群猴来,纵之去腾跃C.官夔州游击,夔关临峡做官D.抵关适断,船不能行碰到【解析】在实词的解释中,除考查一词多义外,常考的知识点就是词类活用。做这一类题目必须将释义还原到原句中,看句子成分搭配是否恰当,看句子语意是否贯通。依照还原代入的原则,我们可以轻易地判断出A的错误,“痛苦群猴”不通顺。而C则正确。“官”本为名词,而后面所接“夔州游击”同为名词,所以“官”活用为动词“做官”。【答案】C(A.为……所苦,苦于……,使困苦,困于。例:《列子·汤问》:“何苦而不平?”(苦于山挖不平)《史记陈涉世家》:“天下苦秦久矣。”B.释放,放走。例:纵火,纵虎归山,七擒七纵。D.到达,抵达。例:抵京,抵临,平安抵达。)\n【典例二】(广东高考卷)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才也。”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真宗幸毫,为留守判官,遂知亳州。亡卒群剽城邑,发兵捕之,久不得。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区处,部勒骁锐士,擒赋,斩以徇。尝归沐,忽传诏对内东门,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以示迪。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则赋敛宽,民不劳矣。帝日:“朕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迪曰:“天子于财无内外,愿下诏赐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曰借。”帝悦。初,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献深衔之。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日:“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丁谓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来朝京师,时太后垂帘,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今日吾保养天子至此,卿以为何如?”迪对日:“臣受先帝厚恩,今日见天子明圣,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太后亦喜。知徐州,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仁宗语辅臣日:“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诏不许,然甚壮其意。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选自《宋史·李迪传》,有删改)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开奇之,曰:“公辅才也。”奇:奇妙B.以章献起于寒微起:出身C.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诛:惩罚D.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弛:延缓答案:B【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需要结合原文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A.“奇”,意动用法,以……为奇,感到惊奇;B“起”引申为“出身”;C.“诛”,诛杀;D“弛”,松弛。在A项中对“奇”的考查就涉及了词类活用。“奇(qí)”在古代汉语中的主要义项有:形容词:奇异,奇特;美好;好。名词:奇境,胜境,奇谋,奇迹。动词:感到奇特。副词:极,甚。而“开奇之”中的“奇”处在主语“柳开”和宾语“李迪(“之”在本句中作代词,代指李迪)”中间,因此它一定是谓语动词,并且主语在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谓语动词“奇”表示的性质或状态。结合句意,它应该为意动用法。三、课文回归练习重点篇目《赤壁赋》《阿房宫赋》中的词类活用现象: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词类活用的现象: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使动用法,使…舞动,使…哭泣)2、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3、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名词作动词,向东进军)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为友)5、相互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形容词作动词,变白)6、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名词作状语,向北,向西)7、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名词作状语,像丝绸一样)8、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名词作状语,乘着辇车)9、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名词作动词,出现龙,出现虹)10、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以焦土。(名词作动词,变成焦土)\n强化练习(学会举一反三)(15分钟)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或告文昌右丞周兴与丘神勣通谋,太后命来俊臣鞠之。俊臣与兴,方推事对食,谓兴曰:“囚多不承,当为何法?”兴曰:“此甚易耳!取大瓮,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瓮,火围如兴法,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兴惶恐叩头伏罪。(《资治通鉴》)(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或告文昌右丞周兴与丘神勣通谋或:有的人B.兴惶恐叩头伏罪伏:屈服C.囚多不承承:承接,延续D.俊臣乃索大瓮索:寻找答案:选C。本题可采取“语境推断法”对四个多义实词进行推断。“或”在《师说》中出现过,也在《报任安书》中出现过,“承”在《张衡传》中出现过,“索”在《促织》中出现过。如果“承”释义为“承接,延续”则句子就翻译为“囚犯多不延续”,显然讲不通。故C项解释是错误的。此处“承”的释义应为“承认、服罪”。(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或告文昌右丞周兴与丘神勣通谋通谋:串通谋反B.方推事对食推:推开C.以炭四周炙之炙:烧烤D.令囚人中令:命令答案:选B。《屈原列传》中“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中的“推”是“推想”之义,《孟子》中“放推恩足以保四海”中的“推”是“推广、广施”之义,陆游诗句“此理何须更细推”中的“推”是“推究”之义。根据语境分析.B项“推”与陆游诗句中的“推”意义相同。2.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鼠好夜窃粟。越人置粟于盎,恣鼠啮,不顾。鼠呼群类入焉,必饫而后反。越人乃易粟以水,浮糠覆水上。而鼠不知也,逮夜,复呼,群次第入,成溺死。(《燕书》)(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A.恣鼠啮恣:B.必饫而后反反:C.逮夜,复呼,群次第入逮:D.咸溺死咸:答案:A项,放任、放纵;B项,通“返”;C项,至、到;D项,都。(2)下列各项“置”的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越人置粟于盎A.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B.郑人有且置履者C.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D.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答案:选C。C项“置”是“放置”之义。与例句“置”意思相同。A项,放弃;B项,添置、购置;D项,建造。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n萧颖士为唐名人,后之学者但称其才华而已,至以笞楚童奴为之过。予反复考之,盖有风节识量之士也。为集贤校理,宰相李林甫欲见之,颖士不诣,林甫怒其不下己。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安禄山宠恣,颖士阴语柳并曰:“胡人负宠而骄,乱不久矣。东京其先陷乎!”即托疾去。禄山反,往见河南采访使郭纳,言御守计,纳不用。叹曰:“肉食者以儿戏御剧贼,难矣哉!”闻封常清陈兵东京,往观之,不宿而还,身走山南。节度使源洧欲退保江陵,颖士说曰:“襄阳乃天下喉襟,一日不守,则大事去矣。公何遽轻土地,取天下笑乎?”洧乃按甲不出。洧卒,往客金陵,永王召之,不见。刘展反,围雍丘,副大使李承式遣兵往救,大宴宾客,陈女乐。颖士曰:“天子暴露,岂臣下尽欢时邪!夫投兵不测,乃使观听华丽,谁致其死哉!”弗纳。颖士之言论操持如此,今所称之者浅矣。李太白,天下士也,特以堕永王乱中,为终身累。颖士,永王召而不见,则过之焉。——选自(宋)洪迈《容斋随笔卷三》(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予反复考之考:考察B.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疾:嫉恨C.副大使李承式遣兵往救遣:派遣D.颖士,永王召而不见,则过之焉过:错过答案:选D。“过”在古代汉语中既为名词又为动词,做名词时,多指过错、错误。如“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做动词讲时,有以下几种义项:①经过,如“过故人庄”;②犯错误,如“过而能改,善奠大焉”;③拜访、探望,如“揭其剑,过其友”;④超过、胜过,如“过人之处”。结合语境,讲萧颖士不见永王李磷,与李白形成对比。作者认为在这一点上萧颖士超过李白。“之”代指李白。故“过”在此处应为动词,“超过”。(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语境意义古今相同的一项是()A.后之学者但称其才华而已B.乃使观听华丽C.肉食者以儿戏御剧贼D.天子暴露,岂臣下尽欢时邪答案:选C。C项“儿戏”指小孩子做的游戏.比喻闹着玩的或无足轻重的事情。A项“学者”古代指求学的人,现代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B项“华丽”此处指华美的歌舞,名词,现代指“美丽而有光彩”,形容词;D项“暴露”此处指“风餐露宿”.现代一般指“(隐藏的事物、缺陷、矛盾、问题等)显露出来”。4.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人也。父畅,为博士。咨少孤,有孝行,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延熹元年,大司农陈奇举咨至孝有道,仍迁博士。灵帝初,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宦者所诛,咨乃谢病去。太尉赐特辟,使饰巾出入,请与讲议。举高第,累迁敦煌太守。以病免还,躬率子孙耕农为养。盗尝夜往劫之,咨恐母惊惧,乃先至门迎盗,因请为设食,谢曰:“老母八十,疾病须养,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妻子物余,一无所请。盗皆惭叹,跪而辞曰:“所犯无状,干暴贤者。”言毕奔出,咨追以物与之,不及。由此益知名。征拜议郎,辞疾不到,诏书切让,州郡以礼发遣,前后再三,不得已应召。(节选自《后汉书·赵咨传》)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A.父畅,为博士B.咨恐母惊惧C.居贫,朝夕无储D.前后再三,不得已应召答案:选A。博士:古义:①通晓古今、能言善辩之人;②古代学官名;③古代对茶坊伙计、手工艺者的尊称。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5.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n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必先苦其心志(使……受苦)B.曾益其所不能(增加)C.征于色发于声(特征)D.困于心衡于虑(梗塞)答案:选C。“征”的解释应为“表征,表现”,此处错。其余三项解释是正确的。A项中“苦”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翻译为“使……受苦”,文段中“劳”的用法与此同;B项中“曾”通“增”,增加的意思;D项中“衡”也是通假字,意为梗塞。回顾小结(吾日三省吾身)(5分钟)一、本节课讲了实词运用的哪些知识,我有哪些应对的策略?我还存在哪些疑惑?二、本节课我做的比较好的地方是:三、我需要努力的地方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