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5.50 KB
- 2022-08-2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世纪金榜圆您梦想www.jb1000.com2013高中语文一轮精品复习学案www.jb1000.comwww.jb1000.comwww.jb1000.comwww.jb1000.comwww.jb1000.comwww.jb1000.com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www.jb1000.com必修二文言文【学法引导】目标导航备考指导1.识记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2.理解B(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此类活用。(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3.分析综合C(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4.鉴赏评价D(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基础知识梳理】一、通假字1.所守或匪亲( )2.直不百步耳( )3.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4.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5.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6.虽有槁暴( )7.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8.君子生非异也( )第54页(共54页)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n世纪金榜圆您梦想www.jb1000.com9.约从离衡( )10.合从缔交( )11.赢粮而景从( )1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3.或师焉,或不焉( )[参考答案] 1.“匪”通“非”,不 2.“直”通“只”,不过 3.“无”通“毋”,不要 4.“颁”通“斑”,花白 5.“涂”通“途”,道路 6.“有”通“又”,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又” 7.“知”通“智”,智慧 8.“生”通“性”,资质、禀赋 9.“衡”通“横”,连横 10.“从”通“纵”,合纵 11.“景”通“影”,影子 12.“受”通“授”,传授 13.“不”通“否”,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不二、一词多义1、《寡人之于国也》(1)、数愿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数目、数量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几、若干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命运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shuò屡次数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cù密、细密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shǔ计算(2)、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与“曲”相对,不弯曲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仅、只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价值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指南录〉后序》径直、直接(3)、发百发百中成语发射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征发、派遣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打开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花开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行》出发第54页(共54页)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n世纪金榜圆您梦想www.jb1000.com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五人墓碑记》发出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发出、抒发(4)、兵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兵器穷兵黩武成语战争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军队草木皆兵成语士兵(5)、胜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承受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尽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胜利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超过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优美的(6)、加邻国之民不加少更加欲加之罪,何患无词施加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放上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夸大(7)、凶河内凶 庄稼收成不好凶多吉少不吉利的事汉初匈奴凶黠凶恶,残暴甫闻凶讯不幸,多指丧事缉拿元凶杀人的人(8)、于寡人之于国也对于移其民于河东到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比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在第54页(共54页)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n世纪金榜圆您梦想www.jb1000.com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跟、与(9)、以申之以孝悌之义把,介词斧斤以时入山林按照,介词以五十步笑百步因为王好战,请以战喻用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来,表目的田家候之,以兴农事根据固以怪之矣 通“已”,已经2、《过秦论》(1)、制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齐桓晋文之事》制作、缝制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后汉书·张衡传》制造、制作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压制、控制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过秦论》制服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过秦论》统率、指挥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养足以事父母《齐桓晋文之事》规定、制定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规模(2)、亡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逃跑、逃脱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过秦论》丢失、失去燕虽小国而后亡《六国论》灭亡、消亡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赤壁之战》死亡追亡逐北,伏尸百万《过秦论》逃兵、逃亡的人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通“无”,没有吞二周而亡诸侯《过秦论》使动用法,使……灭亡(3)、固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过秦论》牢固、坚固(的地势)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巩固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廉颇蔺相如列传》坚持、坚决第54页(共54页)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n世纪金榜圆您梦想www.jb1000.com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何《王忠肃公翱事》一定、必吾固知公子之还也《信陵君窃符救赵》本来、原来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既、已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阿房宫赋》固执、顽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固然、诚然(4)、利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锐利、锋利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快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有利、条件好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有利的形势有蒋士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利益、好处商人重利轻别离《琵琶行》利润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孙子·谋攻》胜利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冯婉贞》有利于(5)、遗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候已困矣《过秦论》丢失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封神演义》丢失的东西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遗漏、忽略此三者,吾遗恨也《伶官传序》死去的人遗留下来的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给予(6)、度宁信度,无自信也《韩非子》尺码、尺度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论积贮疏》程度、限度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规章、制度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荆轲刺秦王》风度、常态一年一度秋风劲《采桑子·重阳》次、回、量词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扬州慢》谱写、创制生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指南录)后序》考虑、思虑试使山东诸国与陈涉度长絜大《过秦论》量、计算理有未安,妄以臆度《问说》推测、猜测第54页(共54页)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n世纪金榜圆您梦想www.jb1000.com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通“渡”,过3、《师说》(1)、 惑:传道、授业、解惑 名词 疑惑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名词 疑惑惑之不解 名词 疑惑孰能无惑 疑难问题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形容词 糊涂(2)、师:古之学者必有师 老师吾从而师之 以...为师 意动用法孔子师郯子 以...为师 意动用法吾师道也 学习 动词不耻相师 学习 动词师道之不复,可知矣(3)、无:圣人无常师 没有无长无少,无贵无贱- 无论(4).所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用来做....的手段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表原因(5).之人非生而知之者 代指知识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取消句子独立性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取消句子独立性古之学者,必有师 的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宾语前置标志三、词类活用1、《寡人之于国也》(1)王无罪岁“罪”是名词作动词,归罪。第54页(共54页)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n世纪金榜圆您梦想www.jb1000.com(2)七十者衣帛食肉“衣”“食”名词作动词,分别是穿、吃的意思。(3)“填然鼓之”中“鼓”是名词用作动词,敲鼓。《曹刿论战》中“一鼓作气”用法与此相同2、《劝学》(1).“日”名词作状语,每日。(2)“上”“下”都是名词作状语,表动作行为的方向,向上,向下。(3)“水”名词作动词,游水。(4)“輮”,使动用法,使弯曲。(5)“利”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走得快。(6)“輮”动词作名词,輮这种方法。(7)“一”数词作形容词,专一。(8)“十步”,名词作动词,跨十步。(9)“曲”形容词作名词,弯曲的弧度。3、《过秦论》(1)、名词的活用席卷、包举、囊括名词作状语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天下云集响应同上像云一样、像声音一样赢粮而景从同上像影子一样内立法度,南取汉中同上在国内、向南序八州而朝同列名词动用招致履至尊而制六合同上登上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同上用破瓮作 用草绳系(2)、动词的活用追亡逐北动词作名词逃走的人却匈奴七百余里使动用法使……退却约从离衡使动用法使……离散序八州而朝同列使动用法使……朝拜外连横而斗诸侯使动用法使……争斗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使动用法使……灭亡(3)、形容词活用会盟而谋弱秦形容词使动使……弱第54页(共54页)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n世纪金榜圆您梦想www.jb1000.com以弱天下之民形容词使动使……弱,削弱以愚黔首形容词使动使……愚蠢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形容词动用变小,变弱4、《师说》吾从而师之 以……为师,意动用法而耻学于师 以……为耻,意动用法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以……为师,意动用法是故,圣益圣,愚愈愚。 圣明 名词活用为形容词四、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1、《寡人之于国也》(1)、或……或……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2)、直……耳,是……也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3)、是何异于……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这种说法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4)、未之有也未之有也不曾有的事情。(宾语前置句)2、《劝学》(1)、状语后置于蓝取之于蓝青、于水寒乎己参省乎己参省(2)、定语后置句利之爪牙,强之筋骨。(3)、省略句不能(跃)十步蟹(有)六跪而二螯。3、《过秦论》(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判断句(2)、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被动句(3)、陈利兵而谁何。宾语前置句(4)、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第54页(共54页)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n世纪金榜圆您梦想www.jb1000.com4、《师说》(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判断句(2)、不拘于时 被动句(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倒装句 宾语前置五、古今异义1、《劝学》(1)、假(古)凭借(今)与“真”相对(2)、跪(古)腿或脚(今)跪下(3)、金(古)金属制品(今)黄金(4)、就(古)靠近(今)副词(5)、参(古)检查(今)加入,参加(6)、博学(古)广博地学习(今)知识、学识的渊博(7)、寄托(古)寄放,托身(今)付托,寄寓(8)、用心(古)因为思想(今)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9)、爪牙(古)爪子和牙齿,喻帝王得力的助手(今)坏人的党羽。帮凶(10)、以为(古)以(之)为,把(它)做成(今)用于对人或事物作出判断2、《师说》(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学习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2)、吾从而师之 古义:动词“从”与连词“而”。今义:连词,表示目的或者结果。(3)、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古义:一般人。今义:大家,许多人。(4)、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古义:不一定。今义:没有必要。六、重要语句翻译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第54页(共54页)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n世纪金榜圆您梦想www.jb1000.com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1.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2.靛青,是从蓼蓝中取得的,但比蓼蓝的颜色更深。3.所以木材经墨线比量过就变直了,刀剑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不会有过失了。4.有席卷天下,征服九州,横扫四海的意图,并吞八方荒远之地的雄心。5.胡人(再也)不敢到南边来放牧,勇士不敢拉弓射箭来报仇。6.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之地,可靠的官员、精锐的士兵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着过往行人。7.那些童子的老师,教给他书,(帮助他)学习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人。8.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君子)的见识竟然赶不上这些人,这真是令人奇怪啊!七、名句名篇1、《寡人之于国也》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第54页(共54页)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n世纪金榜圆您梦想www.jb1000.com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2、《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3、《过秦论》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第54页(共54页)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n世纪金榜圆您梦想www.jb1000.com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4、《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聘。郯子之陡,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第54页(共54页)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n世纪金榜圆您梦想www.jb1000.com【课堂练习】(参考新人教版)《寡人之于国也》一、通假字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__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__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__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__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今异义1.寡人之于国也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用于形影孤单的人2.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①表示可能或能够;②表示许可3.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常用义是保养身体4.王无罪岁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常用义是没有犯罪5.然而不王者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转折连词,但是三、一词多义数罟不入洿池()1.数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第54页(共54页)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n世纪金榜圆您梦想www.jb1000.com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六国论》)()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2.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涂有饿莩而不知发()百发百中()3.发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涉世家》)()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行并序》)()邻国之民不加少()4.加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鸿门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劝学》)()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填然鼓之()5.鼓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关雎》)()赵王鼓瑟(《廉颇蔺相如列传》)()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6.或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岳阳楼记》)()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三峡》)()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第54页(共54页)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n世纪金榜圆您梦想www.jb1000.com7.于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移其民于河东()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余将告于莅事者(《捕蛇者说》)()四、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动词(1)填然鼓之()(2)树之以桑()(3)五十者可以衣帛矣()(4)王无罪岁()(5)然而不王者()2.名词的为动用法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2.动词的使动用法则移其民于河东()(三)形容词的活用形容词作动词谨庠序之教()五、判断下列文言文句式的类型并翻译1.非我也,岁也。()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鸡豚狗彘之畜。()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54页(共54页)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n世纪金榜圆您梦想www.jb1000.com4.申之以孝悌之义。()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可以无饥矣。()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语句翻译1.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一、答案:1.无毋不要2.无毋3.颁斑4.涂途道路二、答案:1.寡德之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2.“可”,可以;“以”,凭借3.供养活着的人4.不要归咎5.“然”,这样;“而”,却,但是三、答案:1.cù,密/几、若干/天数、命运/shuò,屡次2.只是、不过/与“曲”相对,不弯曲/通第54页(共54页)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n世纪金榜圆您梦想www.jb1000.com“值”,价值3.打开粮仓,赈济百姓/发射/征发/开花/出发4.副词,更/动词,放上/动词,增加/动词,超过5.击鼓/打击乐器的一种/弹奏6.代词,有的人/代词,有时/副词,或许/连词,如果,假如7.介词,比/介词,对/介词,在/介词,到/介词,与,和/引进动作涉及的对象,不译四、答案:(一)1.(1)击鼓(2)种植(3)穿上(4)归咎、归罪(5)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2.为……办丧事(二)1.活着的人;死去的人2.使……迁移(三)谨慎,这里指认真从事五、答案:1.判断句这不是我的罪过,而是由于年成不好。2、3.宾语前置句2.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是不曾有过的事。3.蓄养鸡、狗、猪。4、5.状语后置句4.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5.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6.省略句可以(凭借它)不受饥饿之苦了。7.固定句式有的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8.固定句式状语后置句这种状况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杀死,有什么不同?六、答案:1.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士兵就抛弃盔甲、拖着兵器逃跑。(采分点:兵、走)2.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百姓对生养死葬都没有不满,这就是王道的开端了。(采分点:胜、是、丧、憾)3.分给百姓五亩住宅的场地,在上面种植桑树,那么,五十岁的人都可以穿丝织品的衣服了。(采分点:树、衣)4.富贵人家的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却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打开粮仓赈救。(采分点:检、涂、发)《过秦论》一、通假字1.外连衡而斗诸侯(“__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2.合从缔交(“__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3.赢粮而景从(“__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二、古今异义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第54页(共54页)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n世纪金榜圆您梦想www.jb1000.com2.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认为3.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山东省4.宽厚而爱人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①指丈夫或妻子;②指恋爱中男女的一方5.以致天下之士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连词,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三、一词多义秦有余力而制其弊()1.制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张衡传》)()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吞二周而亡诸侯()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2.亡追亡逐北,伏尸百万()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燕虽小国而后亡(《六国论》)()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3.利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两章》)()第54页(共54页)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n世纪金榜圆您梦想www.jb1000.com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商人重利轻别离(《琵琶行并序》)()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4.遗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5.度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荆轲刺秦王》)()一年一度秋风劲(《采桑子·重阳》)()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6.乘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四、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动词(1)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2)外连衡而斗诸侯()(3)履至尊而制六合()(4)将数百之众()(5)序八州而朝同列()(6)会盟而谋弱秦()2.名词作状语(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2)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3)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第54页(共54页)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n世纪金榜圆您梦想www.jb1000.com(4)内立法度,……外连衡而斗诸侯()(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追亡逐北()2.动词的使动用法(1)外连衡而斗诸侯()(2)伏尸百万,流血漂橹()(3)吞二周而亡诸侯()(4)序八州而朝同列()(5)却匈奴七百余里()(6)约从离衡()(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1)崤函之固()(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2.形容词作动词且夫天下非小弱也()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1)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2)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3)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五、判断下列文言文句式的类型并翻译1.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锄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第54页(共54页)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n世纪金榜圆您梦想www.jb1000.com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商君佐之,内立法度。()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以为桂林、象郡。()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语句翻译1.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第54页(共54页)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n世纪金榜圆您梦想www.jb1000.com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一、答案:1.衡横2.从纵3.景影二、答案:1.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2.介词“以”与动词“为”连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把……作为”3.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4.爱护人民5.两个词,以:来;致:招纳三、答案:1.控制/统率、统领/形制、构造/规模2.使……灭亡/丢失、失去/逃兵/逃跑、逃脱/灭亡、消亡/通“无”,没有3.有利的形势/锐利、锋利/使……快/有利、条件好/好处/利润4.丢失/丢失的东西/抛弃/给予5.量、计算/规章、制度/风度、常态/次、回6.古代四匹马拉的车为乘/趁着,凭借/顺应四、答案:(一)1.(1)称帝称王(2)采取连横的策略(3)登上(4)带领(5)排列座次(6)结盟2.(1)像席子那样;像包裹那样;像口袋那样(2)像云那样;像回声那样;像影子一样(3)向南;向西;向东;向北(4)对内;对外(二)1.逃兵2.(1)使……相斗(2)使……漂浮(3)使……亡,灭亡(4)使……朝拜(5)使……退却,击退(6)使离散(三)1.(1)险固的地势(2)有利的形势2.变小削弱3.(1)使……弱,削弱(2)使……愚昧(3)使……弯五、答案:1、2.判断句1.这四位君子,都英明智慧又忠诚守信,既宽宏厚道又友爱待人,既能尊敬贤人,又能器重谋士。2.(秦始皇)自己认为关中的险固地势,方圆千里的铜墙铁壁,真是子孙万代称帝称王的不朽的基业。3~5.状语后置句3.农具木棍并不比钩戟长矛更锋利。4.陈涉的地位,不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九国的君王尊贵。5.被征发守卫边塞的戍卒,(作战能力)不比九国的军队强。6.宾语前置句可靠的官员、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的行人。7.被动句皇帝死在别人手里,被天下人讥笑。8、9.省略句8.商鞅辅佐秦孝公,(秦孝公)在国内建立法律制度。9.把(它)改设为桂林郡和象郡。第54页(共54页)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n世纪金榜圆您梦想www.jb1000.com六、答案:1.在这时,商鞅辅佐秦孝公,(秦孝公)在国内建立法律制度,致力于耕种纺织,修造防守进攻的武器,对外实行连横,来使诸侯各国相斗。于是秦国人毫不费力地取得了黄河以西的大片土地。(采分点:是、内、连衡)2.于是合纵解散盟约破坏,各国争着割让土地去贿赂秦国。秦国有充足的力量来控制和利用他们的弱点,追逐败逃的军队,使无数尸体横卧,流淌的血可以使盾牌漂浮起来;趁着有利的形势和方便的条件,侵略诸侯各国,分割天下的土地。(采分点:弊、亡、漂、因、利、乘、便)3.于是秦始皇废除古代帝王的治国方法,焚烧各学派的著作,企图使百姓愚蠢糊涂;毁坏高大的城墙,杀害杰出的人物;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到都城咸阳,销熔这些刀箭,用它铸造成十二个铜人,来削弱天下的老百姓。(采分点:愚、兵、以为、弱)4.天下已经平定,秦始皇的心中认为关中的险固地势,方圆千里的铜墙铁壁,真是子孙万世称帝称王的不朽的基业。(采分点:固、帝王)5.然而陈涉是一个用破瓮做窗户,用绳子系门板的穷苦人家的子弟,是一个耕田做奴隶的人,而且是一个被征调往渔阳守边的人。(采分点:瓮、牖、绳、枢)6.他们砍下树木做武器,高举竹竿当旗帜,天下的百姓像云那样集拢来,像回声那样应声而起,担着粮食,如影随形那样紧紧跟着。崤山以东的英雄豪杰,于是一起行动起来就把秦朝的统治推翻了。(采分点:兵、云、响、景、亡)7.要说这时秦朝的统治力量,并没有缩小减弱啊,雍州的土地,崤山函谷关的坚固险要,仍然像从前那样啊。(采分点:小、弱、固)《劝学》一、通假字1.以为轮,其曲中规(“__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__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3.君子生非异也(“__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今异义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指学问广博精深2.蚓无爪牙之利古义:_____________第54页(共54页)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n世纪金榜圆您梦想www.jb1000.com今义:指坏人的党羽3.以为轮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认为4.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①托付;②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5.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泛指一切河流三、一词多义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1.绝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以为妙绝(《口技》)()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假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博闻强志()3.闻初闻涕泪满衣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邹忌讽齐王纳谏》)()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4.复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第54页(共54页)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n世纪金榜圆您梦想www.jb1000.com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师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5.过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项脊轩志》)()圣心备焉()6.备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石壕吏》)()四、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动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2.名词作状语(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二)动词的活用 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以为轮()(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 (1)其曲中规()(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3)积善成德()2.形容词作动词故木受绳则直()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四)数词作形容词用心一也()第54页(共54页)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n世纪金榜圆您梦想www.jb1000.com五、判断下列文言文句式的类型并翻译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心一也。()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心躁也。()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蟹六跪而二螯。()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语句翻译1.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54页(共54页)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n世纪金榜圆您梦想www.jb1000.co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一、答案:1.煣使弯曲2.有又3.生性资质、禀赋二、答案:1.广博地学习2.兽类的脚爪和牙齿3.把……做成4.寄居5.专指“长江”“黄河”三、答案:1.横渡/停止/与人世隔绝的/极点/非常2.借助、利用/假装/借、借给3.听见/见闻、见识/听说/使……听到/闻名,出名4.再,又/回答/恢复5.过失,过错/责备/经过6.具备/防备/准备四、答案:(一)1.游水2.(1)每天(2)向上;向下(二)使……弯曲(三)1.(1)弯曲(2)高处(3)善行2.变直3.使……快,走得快(四)专一五、答案:1~3.判断句1.即使又晒干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用火烤过,使它弯曲成为这样的。2.(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3.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4.状语后置句靛青,从蓝草中取得,可是比蓼蓝颜色更深;冰,水凝结而成,却比水还要寒冷。5.定语后置句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6.被动句(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7.省略句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六、答案:1.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线,用火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采分点:中、)2.所以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多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采分点:金、就、博学、知明)3.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比原来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比原来加大,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采分点:疾、彰)4.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行千里;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采分点:假、利、致、水、绝、生)5.所以不积累一步一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采分点:故、跬步、无以)《师说》一、通假字第54页(共54页)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n世纪金榜圆您梦想www.jb1000.com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__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或师焉,或不焉(“__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二、古今异义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连词,表因果关系3.吾从而师之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4.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大家;许多人5.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给儿童、少年以全面的基础教育6.师不必贤于弟子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副词,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三、一词多义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1.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得璧,传之美人(《廉颇蔺相如列传》)()舍相如广成传(《廉颇蔺相如列传》)()第54页(共54页)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n世纪金榜圆您梦想www.jb1000.com惑而不从师()民弗从也(《曹刿论战》)()弟走从军阿姨死(《琵琶行并序》)()2.从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从余问古事(《项脊轩志》)()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从散约败(《过秦论》)()樊哙从良坐(《鸿门宴》)()古之学者必有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3.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吾师道也()或师焉,或不焉()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刿论战》)()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4.道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有碑仆道(《游褒禅山记》)()策之不以其道(《马说》)()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于其身也,则耻师焉()5.则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第54页(共54页)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n世纪金榜圆您梦想www.jb1000.com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6.也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其可怪也欤()四、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动词(1)吾师道也()(2)其下圣人也亦远矣()2.名词作状语则群聚而笑之()3.名词的意动用法吾从而师之()(二)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1)小学而大遗()(2)吾未见其明也()(3)是故圣益圣,愚益愚()(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5)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2.形容词作动词(1)惑而不从师()(2)位卑则足羞()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而耻学于师()五、判断下列文言文句式的类型并翻译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54页(共54页)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n世纪金榜圆您梦想www.jb1000.com2.不拘于时。()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师不必贤于弟子。()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吾从而师之。()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则群聚而笑之。()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语句翻译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一、答案:1.受授传授2.不否二、答案:1.求学的人2.用来……的、……的凭借3.两个词,动词“从”(跟从)和连词“而”第54页(共54页)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n世纪金榜圆您梦想www.jb1000.com4.一般人5.小的方面(文中指句读)学习6.不一定三、答案:1.传授/流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传送,传递/招待宾客的馆舍2.跟从/依顺,听从/参加/指堂房亲属/跟,向/自,由/合纵的盟约/紧挨着,依傍3.老师/有专门技艺的人/以……为师/学习/从师学习/军队4.道理/风尚/道德学问/道路/正确的方法/取道5.连词,表转折语气/副词,就/副词,表判断语气,就是6.句末语气助词,与“者”连用,表判断/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句末语气助词,表感叹语气/句末语气助词,与“欤”连用,加强语气四、答案:(一)1.(1)学习(2)低于2.表动作的情态,成群3.以……为师(二)1.(1)小的方面;大的方面(2)高明的地方(3)圣明的人;愚昧的人(4)疑难的问题(5)卑贱的人、低下的人;势盛位高的人2.(1)遇到疑难问题(2)感到耻辱3.以……为耻五、答案:1.判断句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2.被动句不被(耻于从师的)世俗限制。3.宾语前置句句读不明,疑惑不能解决。4.状语后置句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5~7.省略句5.我跟从(他),拜他为老师。6.(士大夫这一类人)就聚在一起嘲笑他。7.现在他们的智慧竟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六、答案:1.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开。(采分点:两个“而”、第二个“惑”)2.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因此,无论高低贵贱,无论年长年幼,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采分点:师、是故、无)3.古代的圣人,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他);现在的一般人,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采分点:出、下、耻)4.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这是糊涂的!(采分点:第二个“圣”、第二个“愚”、其)【感悟高考真题】(2012江西高考)三、(9分,每小题3分)第54页(共54页)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n世纪金榜圆您梦想www.jb1000.com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彻里,燕只吉台氏。曾祖太赤,为马步军都元帅,从太祖定中原,以功封徐(今徐州)、邳(今江苏省邳州)二州,因家于徐。彻里幼孤,母蒲察氏教以读书。至元十八年,世祖召见,应对详雅,悦之,俾常侍左右,民间事时有所咨访。从征东北边还,因言大军所过,民不胜烦扰,寒饿且死,宜加赈给,帝从之,乃赐边民谷帛牛马有差,赖以存活者众。二十三年,奉使江南,时行省理财方急,卖所在学田以价输官。彻里曰:“学田所以供祭礼、育人才也,安可鬻?”遽止之。还朝以闻,帝嘉纳焉。民不胜其苦,自裁及死狱者以百数,中外骚动。廷臣顾忌,皆莫敢言。彻里乃于帝前具陈桑哥奸贪误国害民状,辞语激烈。帝怒,谓其毁诋大臣,失礼体,命左右批其颊。彻里辩愈力,且曰:“臣与桑哥无仇,所以力数其罪而不顾身者,正为国家计耳。苟畏圣怒而不复言,则奸臣何由而除,民害何由而息!且使陛下有拒谏之名,臣窃惧焉。”于是帝大悟,即命帅羽林三百人往籍其家,得珍宝如内藏之半。桑哥既诛,诸枉系者始得释。复奉旨往江南,籍桑哥姻党江浙省臣乌马儿、蔑列、忻都、王济,湖广省臣要束木等,皆弃市,天下大快之。彻里往来,凡四道徐,皆过门不入。进拜御史中丞,俄升福建行省平章政事,汀、漳剧盗欧狗久不平,遂引兵征之,号令严肃,所过秋毫无犯。有降者,则劳以酒食而慰遣之,曰:“吾意汝岂反者耶,良由官吏污暴所致。今既来归,即为平民,吾安忍罪汝。其返汝耕桑,安汝田里,毋恐。”他栅②闻之,悉款附。未几,欧狗为其党缚致于军,枭首以徇,胁从者不戮一人,汀、漳平。语文新高考博客九年,以疾毙,年四十七。毙之日,家资不满二百缗,人服其廉。(选自《元史·彻里》,有删改)【注】①学田:旧时办学用的公田。②他栅:其他营寨。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民不胜烦扰,寒饿且死,宜加赈给给:供给,施与B.则劳以酒食而慰遣之劳:烦劳C.民不胜其苦胜:能够承受,禁得起第54页(共54页)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n世纪金榜圆您梦想www.jb1000.comD.即命帅羽林三百人往籍其家籍:登记,没收答案:B(慰劳)。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卖所在学田以价输官B.且使陛下有拒谏之名樊哙侧其盾以撞不出,火且尽C.得珍宝如内藏之半D.其返汝耕桑长幼之节,不可废也且行千里,其谁不知答案:C(A、第一个“以”,来,表目的;第二个“以”,连词,表承接。B、第一个“且”,况且,表递进。第二个“且”,将要。C、两者都是结构助词,“的”。D、两个都是语气词,但第一个表委婉语气,第二个表反诘语气。)1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能表现彻里“爱护百姓”和“廉洁无私”的一组是A.帝从之,乃赐边民谷帛牛马有差所以力数其罪而不顾身者,正为国家计耳B.号令严肃,所过秋毫无犯具陈桑哥奸贪误国害民状,辞语激烈C.则奸臣何由而除,民害何由而息彻里往来,凡四道徐,皆过门不入D.今既来归,即为平民,吾安忍罪汝薨之日,家资不满二百缗答案:D(排除法,“廉洁无私”只能是D项)第54页(共54页)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n世纪金榜圆您梦想www.jb1000.com(2012湖南卷)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自戒郑思肖有行,至贫至贱可以进之;无行,至富至贵不可亲之。何也?有行之人,纲纪森然,动皆法度,不敢一毫越理犯分,恣其所行,虽贫乏不以为不足,无故与之犹不受,况妄谋乎!忠孝仁义,睦于家,蔼于乡,不以害遗于人,断无后殃。无行之人,谲佞残妒,塞于胸间,心目所至,悉犯于理,贪涎满吻,并包之心炽然,使得时则以势劫之矣,虽死且有谋,馀孽犹毒于人,必难终以福。匹夫有行,保身、保家、保子孙,遗善为闾里传;卿相无行,亡身、亡家、亡国、亡天下,遗臭为后世笑。敢断之曰:无行之卿相,不若有行之匹夫。得若人而交之,非损我者也,实益我者也。然我或有一于此,人将拒我,如之何得若是之人而交之耶?其惧人之拒我也,莫若以所以拒于人者反拒乎吾身,庶乎可矣。妄以言议人,则几于小人;能自检其身,则不失为君子。终身其行斯言乎!我少也昧,惟由我父所行之涂行焉,凛凛然或恐悖之,玷于父母,愿必进于道,期为君子之归,故书以自戒。(选自《郑思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A.不敢一毫越理犯分分:本分B.谲佞残妒,塞于胸间谲:诡诈C.使得时则以势劫之矣劫:劫持D.期为君子之归期:希望【答案】C【解析】“劫”有三种解释:①劫持,强夺;《荆轲刺秦王》中有“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②威逼,胁迫;《六国论》中有“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③佛教用语,天地一成一败叫一劫,成语中有“万劫不复”。此处根据语境用代入法即可推出,这里应该是“威逼,胁迫”之意。【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遗善为闾里传为焦仲卿母所遣B.其惧人之拒我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C.妄以言议人,则几于小人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D.终身其行斯言乎其自视也,亦若此也【答案】D【解析】A项两个“为”均表被动,B项两个“之”均为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C项两个“以”第54页(共54页)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n世纪金榜圆您梦想www.jb1000.com均作介词,解释为“用、拿”,D项第一个“其”表反问的语气词,第二个“其”代词,可译为“它们”。解答本题既需要考生熟知大纲规定的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又要回到上下文,利用语言环境帮助理解虚词,同时还需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7.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行之人”忠孝仁义,修身正己,为人称道,无论其贫贱富贵,都可结交亲近。B.作者为人行事紧随父亲足迹,唯恐有所背离,表现了他对父亲的景仰和敬畏之心。C.在写法上,文章将“有行之人”和“无行之人”进行对比,意在为“自戒”张本。D.《自戒》的主旨在于告诫自己并劝谏他人努力加强道德修养,以达到君子的境界。【答案】D【解析】从题目中可以看出,这是一篇“自戒”的文章,故不存在“劝谏他人”。解答本题需要考生的细心,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比对选项与原文信息的异同,难度不大。【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考生的分析综合能力,能力层级为C。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有行之人,纲纪森然,动皆法度。(3分)2、虽贫乏不以为不足,无故与之犹不受,况妄谋乎!(4分)3、得若人而交之,非损我者也,实益我者也。(3分)【答案】(1)有品行的人,纲常法纪严明,一举一动都符合法令制度。(2)即使贫困也不认为不富足,无缘无故给他东西尚且不接受,何况是用不正当手段去谋取呢!(3)得到这样的人并与他交往,不是损害我,实在是对我有好处。【解析】需要考生注意的得分点(1)行:一词多义,此处指品行;森然,严明的样子;法度,名词作动词,符合法度。(2)虽,即使。与,给予。无故,古今异义,无缘无故。妄:胡乱,引申为行为不正。(3)若人,这样的人。益,对……有好处。两个“也”字判断句。本题的三个文言翻译句子,特别需要理解的是实词意思,考生务必把语句放到原文上下文语境中整体考虑,以提高理解的正确率,还需注意翻译语句的通顺合理。【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能力层级为B。(2011·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第54页(共54页)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n世纪金榜圆您梦想www.jb1000.com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会试录》《乡试录》主考试官序其首,副主考序其后,职也。凡书亦犹是矣。且如国初时,府州县志书成,必推其乡先生之齿尊而有文者序之,不别官于其府州县者也,请者必当其人,其人亦必自审其无可让而后为之,官于是者,其文优,其于是书也有功,则不让于乡矣,乡之先生,其文优,其于是书也有功,则官不敢作矣,义取于独断,则有自为之而不让于乡与官矣,凡此者,所谓职也,故其序止一篇,或别有发明,则为后序【注】,亦有但纪岁月而无序者,今则有两序矣,有累三四序而不止者矣,两序,非体也,不当其人,非职也,世之君子不学而好多言也。凡书有所发明,序可也,无所发明,但纪成书之岁月可也,人之患在好为人序。唐杜牧《答庄充书》曰:“自古序其文者,皆后世宗师其人而为之。今吾与足下并生今世,欲序足下未已之文,固不可也。”读此言,今之好为人序者可以止矣。娄坚《重刻〈元氏长庆集〉序》曰:“序者,叙所以作之指也,盖始于子夏之序《诗》。其后刘向以校书为职,每一编成,即有序,最为雅驯矣。左思赋三都成,自以名不甚著,求序于皇甫谥,自是缀文之士多有托于人以传者。皆汲汲于名,而惟恐人之不吾知也。”至于其传既久,刻本之存者或漫漶不可读,有缮写而重刻之,则人复序之,是宜叙所以刻之意可也。而今之述者,非追论昔贤,妄为优劣之辩,即过称好事,多设游扬之辞,皆我所不取也。”读此言,今之好为古人文集序者可以止矣。——选自【清】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九【注】后序:写在书后面的序文,类似于后记。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必推其乡先生之齿尊而有文者序之齿尊:年长受尊崇B.请者必当其人当:充当C.有累三四序而不止者矣累:堆砌,累积D.刻本之存者或漫漶不可读漫漶:模糊不清【解析】选B。当:顺应,适应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且如国初时,府州县志书成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B.官于是者,其文优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C.其于是书也有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第54页(共54页)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n世纪金榜圆您梦想www.jb1000.comD.今则有两序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解析】选A。第一个“且”是连词,表假设关系,假如;第二个“且”是连词,表递进关系,况且。B.均为介词,在。C.均为语气助词,表停顿。D.均为连词,表转折关系,却。11.下列各句全都体现作者观点的一组是()①主考试官序其首,副主考序其后②两序,非体也③无所发明,但纪成书之岁月可也④自是缀文之士多有托于人以传者⑤读此言,今之好为古人文集序者可以止矣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⑤D.③④⑤【解析】选C。①是通常的做法,非作者的观点。④是“娄坚”的观点。12.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书前有序文,书后也可以有序文。B.作者提出了对作序的看法,并运用引证法使自己的观点更具说服力。C.给古人文集作序时,介绍一下刊刻情况是可以的,但不应妄加褒贬。D.杜牧认为给别人作序的人能够成为后世的宗师。【解析】选D。杜牧的意思是说自古为某人的作品作序的,都是后世把某人视为宗师而给他作的序。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人亦必自审其无可让而后为之。译文:(2)今吾与足下并生今世。译文:(3)皆汲汲于名,而惟恐人之不吾知也。译文:【解析】第(1)句,注意关键词“审”“让”的含义。第(2)句,注意“足下”敬称的含义。第54页(共54页)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n世纪金榜圆您梦想www.jb1000.com第(3)句,注意“汲汲”的含义,“不吾知”的句式特点。答案:(1)那个人也一定要考虑(或审视)自己没有可以推让的人然后再作序。(2)现在我和您共同生活在当今时代。(3)都急切地追求名声,而唯恐人们不知道我。附【译文】《会试录》《乡试录》主考官在它们的开头作序,副主考官在它们的后面作序,这是他们的职责。所有的书也都是这样啊。假如建国之初,府州县的志这类书籍编完,一定会推崇乡里年长且有文才的人给这些书作序,否则就找在这个府州县里做官的人来作序。请求的人一定会顺应那个人,那个人也一定要考虑(或审视)自己没有可以推让的人然后再作序。在此地做官的人,他的文笔很好,他对这本书会有功劳,就不会谦让给乡里的先生了。乡里的先生,他的文笔很好,他对这本书会有功劳,那么做官的就不敢作序了。独断取义的人,就会自己为书作序而不推让给乡里的先生和为官者。凡是这种情况,就是所说的职责,所以他的序只有一篇,或者另有陈述,就算是后序,也有只记录年月而没有序的,现在却有两篇序,还有累积三四个序而不止的。有两篇序,不合规定,不顺应那个写序的人,不合自己的职责,世上的君子没有学问却喜欢多说话啊。凡是书有新的阐释,作序是可以的,没有新的阐释,只记录编纂书的时间也可以,人最担忧的就是喜欢给别人作序。唐朝杜牧在《答庄充书》中说:“自古以来给某文章作序的,都是后世把那个作者当作老师而给他的书写的序。现在我和您共同生活在当今时代,我想给您还没完成的文章写序,本来就不可以啊。”读了这些话,当今喜欢给别人作序的人可以停止了。娄坚在《重刻〈元氏长庆集〉序》中说:“序文,是叙述作文原因的宗旨,大概开始于子夏为《诗》写序。那以后刘向以校对书籍为职业,每编成一本书,就写一篇序,文辞特别优美,典雅不俗。左思的《三都赋》写成,自认为名气不是很显扬,就向皇甫谥请求写一篇序文,从那时起写文章的人大都有托付别人来传扬自己名声的。都急切地追求名声,而唯恐人们不知道我。至于他的名声传扬已经很久了,但存留下来的刻本有的模糊不清而不能够辨读,有的修改再重新刻印,就再找人为文章作序,这应该叙述重刻的原因的意思就可以了。可是现在的叙述者,不是追论以往的贤才,而是胡乱地做些好坏的争辩,多说颂扬的话,这些我都认为不可取。”读到这些话,现在那些喜欢为古人的文集作序的人可以停止自己的做法了。(2011·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事有可行而不可言者,有可言而不可行者,有易为而难成者,有难成而易败者。此四策者,圣人之所独见而留意也。第54页(共54页)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n世纪金榜圆您梦想www.jb1000.com①寸而伸尺,圣人为之;小枉而大直,君子行之。周公有杀弟之累,齐桓有争国之名,然而周公以义补缺,桓公以功灭丑,而皆为贤。今以人之小过掩其大美,则天下无圣王贤相矣。故目中有疵,不害于视,不可灼也;喉中有病,无害于息,不可凿也。河上②之丘冢不可胜数,犹以为易也。水激兴波,高下相临,差以寻常,犹以为平。昔者,曹子为鲁将兵,三战不胜,亡地千里,使曹子计不顾后,足不旋踵,刎颈于阵中,则终身为破军擒将矣。然而曹子不羞其败,耻死而无功。柯之盟,揄三尺之刃,造桓公之胸,三战所亡,一朝而反之,勇闻于天下,功立于鲁国。管仲辅公子纠而不能遂,不可谓智;遁逃奔走,不死其难,不可谓勇;束缚桎梏,不讳其耻,不可谓贞,当此三行者,布衣弗友,人君弗臣,然而管仲免于缧绁之中,立齐国之政,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管仲出死捐躯,不顾后图,岂有此霸功哉?今人君论其臣也,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而求小善,则失贤之数也,故人有厚德,无问其小节;而有大誉,无疵其小故,夫牛蹄之涔③,不能生鲔;而蜂房不容鹄卵,小形不足以包大体也。(取材于《淮南子·氾论训》)【注】①:弯曲。②河上:黄河边,这里指黄河边的平地。③涔:积水。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难成而易败者败:毁坏B.河上之丘冢不可胜数,犹以为易也易:平坦C.三战所亡,一朝而反之反:返回,这里指收回D.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而求小善略:简略【解析】选D。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的理解能力。“略行”的意思是“大节”,“略”可以作“大体,简要”解。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事有可行而不可言者圣人之所独见而留意也B.昔者,曹子为鲁将兵终身为破军擒将矣C.使曹子计不顾后使管仲出死捐躯D.布衣弗友,人君弗臣今人君论其臣也【解析】选C。都是连词,假如。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A项,“而”,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顺承,就。B项,“为”,介词,替/动词,是。D项,“臣”,名词的意动用法,把……第54页(共54页)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n世纪金榜圆您梦想www.jb1000.com当做臣子/名词,臣子。8.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的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目中有疵,不害于视,(则)不可灼也B.喉中有病,(苟)无害于息,不可凿也C.水激兴波,高下相临,差以寻常,(而)犹以为平D.遁逃奔走,(然)不死其难,不可谓勇【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分句间关系的理解能力,是文言文翻译的前提。A项为承接关系,B项为假设关系,C项为转折关系,D项为因果关系,所以在“不可谓勇”前加“故”。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世间之事是极为复杂多样的,古代圣贤对此有独到见解并十分关注。B.代价与成功总是成正比,这在周公、齐桓和曹子身上都得到了印证。C.管仲虽称不上智、勇、贞,但他仍为齐国的霸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D.评价人物要着眼于大处和长远,而不能仅看一时的成败和小的污点。【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能力。从文中第一段“有易为而难成者,有难成而易败者”可以推知B项说“代价与成功总是成正比”是错误的,“周公、齐桓和曹子”论证的是做人应该“寸而伸尺”“小枉而大直”。附【译文】所以有些事情是可以做但不能说的,有些事情是可以说但不能做的,有些事情是容易做但难以成功的,有些事情是既难做成又相当容易做坏的。这四方面的策略,只有圣人有独到的见解并且时刻留意。第54页(共54页)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n世纪金榜圆您梦想www.jb1000.com小事委曲、大事伸张,圣人是这样的处事原则;小处可以弯曲,大处必须站直,君子是这样做的。周公有杀害亲兄弟的精神负担,齐桓公有和公子纠争夺国政的恶名,但是周公以匡扶周室的正义行为弥补了杀害兄弟的缺憾,齐桓公用称霸天下的功绩抵消了他的丑事恶名,所以两位还都算是圣贤者。假使因为其人有些小的过失而抹杀了他的优点,那么天下就再也难以有圣王和贤相了。所以,眼睛稍有疵点,但只要不妨碍看东西,就不必用火炙烤;咽喉稍有不适,只要不妨碍呼吸,就不必凿开喉管。黄河流域的平原地带,尽管小土丘多得数都数不过来,但这一地带仍不失平坦;水流急得会激起波浪,有时浪头高达数尺之高,但河水仍不失平静。过去曹沫为鲁国带兵打仗,屡战屡败,丢失国土数千里。假使曹沫不作长远打算,不转身往后撤退,拔剑刎颈自杀,那么他就永远是个败军中的败将。然而,曹沫并不为一时的失败而害臊,他所感到的耻辱是不能很好地建立功绩。于是他在后来的齐鲁柯地会盟中,拿着三尺宝剑,逼着齐桓公归还夺走的土地,这样使他在多次战争中丧失的土地于片刻之间便收了回来。他的大智大勇也传遍天下,并为鲁国立下了功绩。管仲辅佐公子纠并不成功,是不能说他聪明的;管仲又在公子纠和小白争权斗争失败后自顾逃命,不能为公子纠而敢于牺牲性命,这就不可以称他为勇敢的;管仲在被小白关押期间,并不感到这是耻辱,这就不能称他为贞节的。有了这上述三种行为,一般的平民都不愿意与他交朋友。君子更不愿意以他为臣子了。但管仲却能使自己从牢狱中解放出来,并受到齐桓公的重用,执掌了齐国大政,九次会合诸侯,一举匡正天下。假使管仲在当初身处绝境,身陷囹圄之时就献出了生命,不从长计议,那哪会有以后助齐桓公称霸天下的功绩!今天如果君王评价他的下属,不考虑他的功绩,不看到他的主要优点,而只是计较他的小节问题,这便是失去贤才的做法。所以其人只要有大德,就不必非议计较他的小节;如果有可称赞的地方,就不必对他的不足之处吹毛求疵。牛蹄踩出来的水塘是长不出鱼来的,蜂巢里是容不下鹅蛋的,这说明狭小的东西是容不下大东西的。10.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今人之为学者则既反是矣然圣贤所以教人之法具存于经有志之士固当熟读深思而问辨之。(取材于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参考答案: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今人之为学者//则既反是矣/然圣贤所以教人之法//具存于经/有志之士//固当熟读//深思而问辨之。(说明:单斜线处为必断句处,双斜线处为可断可不断处)(2010·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原弊[宋]欧阳修农者,天下之本也,而王政所由起也。古之为国者未尝敢忽,而今之为吏者不然,薄书听断而已矣,闻有道农之事,则相与笑之曰:鄙。夫知赋敛移用之为急,不知务农为先者,是未原为政之本末也。知务农而不知节用以爱农,是未尽务农之方也。第54页(共54页)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n世纪金榜圆您梦想www.jb1000.com古之为政者,上下相移用以济。下之用力者甚勤,上之用物者有节,民无遗力,国不过费,上爱其下,下给其上,使不相困。一夫之力,督之必尽其所任;一日之用,节之必量其所入。一岁之耕,供公与民食,皆出其间而常有余。故三年而余一年之备。今乃不然,耕者,不复督其力;用者,不复计其出入。一岁之耕供公仅足,而民食不过数月。甚者,场功甫毕,簸糠麸而食秕稗,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不幸一水旱,则相枕为饿殍。此甚可叹也!国家罢兵,三十三岁矣,兵尝经用者老死今尽,而后来者未尝闻金鼓、识战阵也。生于无事而饱于衣食也,其势不得不骄惰。今卫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不自荷而雇人荷之。其骄如此,况肯冒辛苦以战斗乎?就使兵耐辛苦而能斗战,虽耗农民,为之可也。奈何有为兵之虚名,而其实骄惰无用之人也。古之凡民长大壮健者皆在南亩,农隙则教之以战,今乃大异,一遇凶岁,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招之去为禁兵;其次不及尺度而稍怯弱者,籍之以为厢兵。吏招人多者有赏,而民方穷时争投之。故一经凶荒,则所留在南亩者,惟老弱也。而吏方曰:不收为兵,则恐为盗。噫!苟知一时之不为盗,而不知终身骄惰而窃食也。古之长大壮健者任耕,而老弱者游惰;今之长大壮健者游惰,而老弱者留耕也。何相反之甚邪!然民尽力乎南亩者,或不免乎狗彘之食,而一去为僧、兵,则终身安佚而享丰腴,则南亩之民不得不日减也。故曰有诱民之弊者,谓此也。(选自《欧阳文忠公集》,有删改)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则相与笑之曰:鄙鄙:卑鄙B.场功甫毕甫:刚刚C.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畜:通“蓄”D.籍之以为厢兵籍:登记【解析】选A。鄙,见识浅薄。11.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不重视农业所造成的恶果的一组是①一岁之耕供公仅足,而民食不过数月②不幸一水旱,则相枕为饿殍③生于无事而饱于衣食也,其势不得不骄惰④一遇凶岁,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⑤则南亩之民不得不日减也⑥故曰有诱民之弊者,谓此也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④⑥D.③④⑤【解析】选A。③是说后来的士兵;④是说饥荒时选厢兵的标准,⑥是作者的结论。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第54页(共54页)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n世纪金榜圆您梦想www.jb1000.comA.作者认为农业是天下之本,当政者只知使用民力而不知爱惜民力是不可取的。B.作者通过古今施政的对比,揭示了宋朝农民在利益被严重侵害下的悲惨遭遇。C.作者认为,休战以来的士卒已经老迈,因此背军粮的任务只好雇请他人来做。D.作者指出,高大健壮的不种田,年老体弱的却在田地劳作,有时吃的是猪狗食。【解析】选C。文中说:“国家罢兵,三十三岁矣,兵尝经用者老死今尽,而后来者……其势不得不骄惰……禁兵给粮,不自荷而雇人荷之。”作者认为,休战以来的士卒已经老迈逝世已经都没有了,后来的人未曾经历战争,士兵骄惰,禁军背军粮的任务自己不做,雇请他人来做。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而今之为吏者不然,簿书听断而已矣。(3分)(2)耕者,不复督其力;用者,不复计其出入。(3分)(3)苟知一时之不为盗,而不知终身骄惰而窃食也。(3分)【参考答案】(1)但是如今当官的不是这样,只是处理公文、办理政务罢了。(2)耕种的人不再督责尽力耕种,消费者不再更具收入确定支出。(3)只知道他们一时不去做盗贼,却不知道他们一生都在骄横懒惰窃取衣食。【参考译文】农业是天下的根本,也是国家制订统治措施的起源。古代治理国家的人不曾敢轻视疏忽,但是如今当官的不是这样,只是处理公文、办理政务罢了。听见有人说起农业之事,就相互笑他说:(这是)低贱的事情。他们知道通过赋税将农业物资移用到自己身上是紧急的事情,不懂得致力于农业是首先要考虑的,这是没有弄清统治措施的根本啊。懂得致力于农业而不懂得节约用度来爱护农民,这是没有尽到致力于农业的办法啊。古代治理国家的人,统治者和百姓相互移用来互相补充。处于下位的百姓尽力很勤勉,处于上位的统治者使用物资有节制,百姓不保留自己的气力,国家不过分浪费,统治者爱护他们的百姓,百姓提供物资给统治者,使得上下都不相困扰。一位男子的力气(官府)督促他一定要尽力完成自己的职责,一天的用度(官府)约束他一定要衡量自己的收入,一年种出的庄稼供给官府和百姓,食物都从这里面出来,因而常常有富余的,所以三年便能余下一年的储备。现在却不是这样,耕种的人不再督责尽力耕种,消费者不再更具收入确定支出。农民一年耕种打下的粮食供给官府才刚刚够,而农民自己的食物却不超过几个月。严重的,收获的事情刚刚结束,农民只能将簸出来的糠麸或秕稗作为食物,或者采摘橡树的种子、存储菜根来勉强度过冬春的饥荒时节。如果遭受不幸遇到水灾旱灾,就会纷纷倒下成为饿殍。这样的情况很是可悲可叹啊!第54页(共54页)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n世纪金榜圆您梦想www.jb1000.com国家停止用兵已经33年了,士兵中那些身经百战的人有的老的老死的死现在几乎都没有了,而后来当兵的人不曾听见过战鼓。懂得战阵。生活在没有战事的时代而衣食不缺,那情势不能不骄傲懒惰。现在士兵进入兵营,不自己抱着自己东西而让别人抱着;禁兵领取粮食,不自己挑着而雇人挑着。他们的骄纵懒惰就是这样,又怎么愿意冒着辛苦而参加战斗呢?如果能让士兵能承受辛苦而能够战斗,即使损耗农民的利益,这样做也是可以的。但奈何他们只有当兵的虚名,而实际上是一群骄纵懒惰的无用之人啊。古代大凡身材高大身体健壮的人都在田间劳作,农闲的时候就将作战的技能教给他们,现在却完全不同,一旦遇到灾年,那么各州郡的冠岩就用尺子度量百姓中身材高大身体健壮的人,招他们去做禁兵,稍差一点低于尺度且稍微有些瘦弱的,登记在册作为厢兵。官员招人多的有赏赐,而百姓正处于穷困之时争相投军。所以,一遇上凶年荒灾,那么留在田地的,只有老弱之人了。而官方这时也说:如果不将他们收留当兵,那么恐怕就会做强盗。唉!只是知道他们某段时间不做强盗,却不知道他们一生骄纵兰度而窃取食物啊。古代那些身材高大身体健壮的人承担种田的工作,而年老体弱的游玩;现在身材高大身体健壮的人游玩,而老弱之人却留守在田地间。为什么相反到了这么严重的程度呢?然而百姓在田间尽力耕作的,有时不免于吃猪狗之食,而一旦离开田地做僧人或士兵,就终身安乐舒适而享有丰美的食物,那么种田的农民不能不一天天减少啊。所以说有引诱农民离开田地的弊端,说得就是这种情况。【考点模拟演练】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B.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C.振长策而御宇内D.或师焉,或不焉【解析】选C。A.生—性;B.无—毋;D.不—否。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连峰去天不盈尺 去:距离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吝惜B.数罟不入洿池罟:网度长絜大絜:衡量C.秋月春风等闲度等闲:平常,普通奋六世之余烈奋:发扬D.弃甲曳兵而走曳:拖着其出人也远矣出人:超出一般人【解析】选C。等闲:随随便便。第54页(共54页)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n世纪金榜圆您梦想www.jb1000.com3、对下列各句中的“乎”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生乎①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②吾,吾从而师之。(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③?(3)浩浩乎④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D.①②相同,③④不同【解析】选B。①介词,相当于“于”,译为“在”;②介词,译为“比”;③句末语助词,译为“呢”;④形容词词尾,译为“……的样子”。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最接近的一项是( )A.五十者可以衣帛矣B.斯天下之民至焉C.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D.吾从而师之【解析】选B。“天下”指人们能认识到的所有区域。A项“可以”意为“可以凭借”;C项“养生”意为“供养活着的人”;D项“从而”意为“跟从(他)”,并且。(湖南衡阳八中2012届高三模拟)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9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3分;翻译题10分)辨奸论苏洵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好恶乱其中,而利害夺其外也。昔者,山巨源见王衍,曰:“误天下苍生者,必此人也。”郭汾阳见卢杞,曰:“此人得志,吾子孙无遗类矣。”自今而言之,其理固有可见者。以吾观之,王衍之为人,容貌言语,固有以欺世而盗名者,然不忮不求,与物浮沉。使晋无惠帝,仅得中主,虽衍百千,何从而乱天下乎?卢杞之奸,固足以败国,然而不学无文,容貌不足以动人,言语不足以眩世。非德宗之鄙暗,亦何从而用之?由是言之,二公之料二子,亦容有未必然也。今有人,口诵孔、老之言,身履夷、齐之行,收召好名之士,不得志之人,相与造作言语,私立名字,以为颜渊、孟轲复出。而阴贼险狠,与人异趣。是王衍、卢杞合而为一人也,其祸岂可胜言哉?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其情也哉?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竖刁、易牙、开方是也,以盖世之名,而济其未形之患,虽有愿治之主,好贤之相,犹将举而用之。则其为天下患,必然而无疑者,非特二子之比也。第54页(共54页)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n世纪金榜圆您梦想www.jb1000.com孙子曰:“善用兵者,无赫赫之功。”使斯人而不用也,则吾言为过,而斯人有不遇之叹。孰知祸之至于此哉?不然,天下将被其祸,而吾获知言之名,悲夫!(选自《古文观止》)5.指出文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A.鲜不为大奸慝鲜:少B.而济其未形之患形:形成C.身履夷、齐之行履:踩踏D.犹将举而用之举:举荐6.下列句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月晕而风,础润而雨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B.其祸岂可胜言哉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C.乃能见微而知著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D.二公之料二子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7.对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B.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C.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D.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8.本文的中心是“辨奸”,作者认为辨认奸佞之徒的标准是什么?(3分)9.翻译文段中划线句子(10分):(1)使晋无惠帝,仅得中主,虽衍百千,何从而乱天下乎?(4分)第54页(共54页)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n世纪金榜圆您梦想www.jb1000.com(2)则其为天下患,必然而无疑者,非特二子之比也。(3分)(3)不然,天下将被其祸,而吾获知言之名,悲夫!(4分)答案:5、C践行6、B都作代词,他、他的。7、B8、凡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9、参见译文《辨奸论》译文:事情的发展有必然如此的原因,情理有原本如此的根源。只有天下最冷静的有修养的人,才能从细微的变化中预知发展的结果。月亮周围起晕,将要刮风,屋柱石础返潮,将要下雨,这是人人皆知的事情。人世间事情的发展变化,道理情势的相互因循,其空疏难知、变化莫测的程度,怎能与天地阴阳之事相比呢?而贤能的人也有不知道的,那是什么缘故呢?是爱憎的感情扰乱了他们的思想,利害得失的考虑影响了他们的行为。从前,山巨源见到王衍后,就说:“将来贻害天下百姓的,一定是这个人。”郭子仪见到卢杞后,就说:“这个人如果得志,我的子孙就会一个也留不下来。”从今天的情况分析起来,那道理确实是可以预见的。依我看来,王衍这个人,容貌言语方面,确实有欺世盗名的地方,然而,他不忌恨别人,不妄求,只是随波逐流,假使晋朝当时没有惠帝这个呆子,哪怕仅是一个一般的君主,即使有千百个像王衍这样的人,又怎么能把天下搞乱呢?卢杞的奸险,固然足以败坏国家,但是他不学无术,容貌不足以动人,言谈不足以欺世,如果不是遇到鄙陋昏庸的唐德宗,又怎么会得到重用呢?由此说来,山、郭二公对王、卢二人的预言,或许也未必一定如此。现在有个人,口中说着孔子、老子的话,亲身实践着伯夷、叔齐的行为,招纳一些沽名钓誉之士和不得志的人,共同制造舆论、自我标榜,(把自己)说成是颜渊再世孟轲复生,实际上却居心叵测,阴险狠毒,与一般人的志趣不同。这人是把王衍、卢杞合于一身了,他造成的祸害难道可以用语言形容吗?面孔脏了不忘洗脸,衣服脏了不忘洗衣服,这是人之常情。现在(这个人)却不是这样,穿奴仆穿的衣服,吃猪狗吃的食物,头发蓬乱像囚徒一样,满面灰尘像居丧一样,却大谈诗书,这难道是他的真性情吗?凡是做事不近人情的人,很少不成为大奸大恶的,竖刁、易牙、开方就是这样的人。用盖世的好名声,来促成他尚未形成的祸患,虽然有想把国家治好的君主,爱好贤才的宰相,还是会举荐他,任用他的。那么他成为天下的祸患,将是必然而没有疑问的,这就不只是王、卢二人所能比得上的了。第54页(共54页)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n世纪金榜圆您梦想www.jb1000.com孙子说:“善于用兵的人,并无显赫的功勋。”假使这人不被重用,那么我的话就说错了,而这个人会有怀才不遇的感叹。谁能知道祸患将会到这样严重的地步呢?假使不是这样的,(他受到了重用)天下将要遭受到他的祸害,而我会获得能见微知著、察言识人的美名,那就太可悲了。(江西师大附中2012高三模拟)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7分)东郡某人,以弄蛇为业。尝蓄驯蛇二,皆青色,其大者呼之大青,小曰二青。二青额有赤点,尤灵驯,盘旋无不如意。期年大青死。一夜寄宿山寺,既明启笥(笥:箱笼),二青亦渺,蛇人怅恨欲死。冥搜亟呼,迄无影兆。然每至丰林茂草,辄纵之去,俾得自适,寻复返。以此故冀其自至。坐伺之,日既高,亦已绝望。出门不远,闻丛薪杂草中寒率作响,停趾愕顾,则二青来也。大喜,如获拱璧。视其后,小蛇从焉。抚之曰:“我以汝为逝矣。小侣而所荐耶?”出饵饲之,兼饲小蛇。小蛇虽不去,然瑟缩不敢食。二青含哺之,宛似主人之让客者。食已,随二青俱入笥中。荷去教之旋折,辄中规矩,与二青无少异,因名之小青。大抵蛇人之弄蛇也,止以二尺为率,大则过重,辄更易。缘二青驯,故未遽弃。又二三年,长三尺余。卧则笥为之满,遂决去之。一日至淄邑东山间,饲以美饵,祝而纵之。二青在山中数年,渐出逐人,因而行旅相戒,罔敢出其途。一日蛇人经其处,蛇暴出如风,蛇人大怖而奔。蛇逐益急,回顾已将及矣。而视其首,朱点俨然,始悟为二青。呼曰:“二青!”蛇顿止。昂首久之,纵身绕蛇人如昔日状。又以首触笥,蛇人悟其意,开笥出小青。二蛇相见,交缠如饴糖状,久之始开。蛇人乃祝小青曰:“我久欲与汝别,今有伴矣。”谓二青曰:“原君引之来,可还引之去。更嘱一言‘深山不乏食饮,勿扰行人,以犯天谴’。”二蛇垂头,似相领受。此后行人如常,不知二蛇何往也。异史氏曰:“蛇,蠢然一物耳,乃恋恋有故人之意,且其从谏也如转圜(如转圜:如同转动圆物那样简单)。独怪俨然而人也者,以十年把臂之交,数世蒙恩之主,转恩之主,转思下井复投石焉;又不然则药石相投,悍然不顾,且怒而仇焉者,不且出斯蛇下哉。(选自《聊斋志异》有删节)10.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中,错误的是( )A.尝蓄驯蛇二蓄:养B.俾得自适,寻复返寻:不久、一会儿C.缘二青驯,故未遽弃遽:立刻、马上D.因而行旅相戒戒:戒心11.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东郡某人,以弄蛇为业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B.与二青无少异,因名之小青因为长句,歌以赠之。C.且怒而仇焉者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第54页(共54页)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n世纪金榜圆您梦想www.jb1000.comD.乃恋恋有故人之意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12.以下六句话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二青、小青情深意厚的一组是( )①既明启笥,二青亦渺②食已,随二青俱入笥中 ③教之旋折,辄中规矩,与二青无少异 ④蜿蜒笥外,以首触笥,小青在中亦震震而动 ⑤小青径出,因与交首吐舌,似相告语⑥我久欲与汝别,今有伴矣A.①③④B.③⑤⑥C.②④⑤D.④⑤⑥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2分)(1)抚之曰:“我以汝为逝矣。小侣而所荐耶?”(2)一日至淄邑东山间,饲以美饵,祝而纵之。(3)而视其首,朱点俨然,始悟为二青。答案:10.D戒:告诫11.B解析B项,于是;A项,凭借/因为;C项,表并列/可是,表转折;D项,竟然/就是。12.C解析①表现大青二青之间的情谊;③表现小青的机灵驯服;⑥耍蛇人说的话,不是直接表现。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耍蛇人轻轻地抚摸着二青说:“我还以为你跑掉了哩。这个小家伙是你介绍来的吗?”(2)有一天,耍蛇人来到淄邑东山间,用好东西喂二青吃,祝福完后便放走了二青。(3)但他观察它的头,发现上面有个非常明显的红点时,他才醒悟过来,原来它是二青。【参考译文】东郡某人,靠耍蛇卖艺为生。这位耍蛇人曾养过两条很驯服的蛇,它们的皮肤都是青色的。耍蛇人管那条大蛇叫大青,小蛇叫二青。二青的额头上长有红点,尤其机灵驯服,盘旋起来,没有不如人意的地方。一年之后大青死掉了,耍蛇人想找一条蛇来替补,但一直没遇到合适的对象。 有天晚上,耍蛇人寄宿在一座山寺中。天亮后,他打开箱笼一看,发现二青也不见了,蛇人后悔得要死。他到处寻找,大声呼叫,一直不见二青的踪影。但是(以前)每次遇到林深草茂的地方,耍蛇人常常要放二青出去,让它自由自在地活动一下,总是一会儿就自动回来。因为这个缘故,希望它自动回来。他坐在寺中苦苦等待,太阳已爬得老高了,蛇人也已经绝望了,就没精打彩地走了。可出寺门没几步路,听到错杂堆集的柴草中窸窸窣窣的声音,停住脚步惊讶地看,原来是自家的二青爬过来了。耍蛇人非常高兴,好似得到了极为珍贵的大玉器一般。他赶忙放下担子歇在路边,这时二青也立刻停下来了,看它的后面有一条小蛇跟着。耍蛇人轻轻地抚摸着二青说:“我还以为你跑掉了哩。这个小家伙是你介绍来的吗?”第54页(共54页)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n世纪金榜圆您梦想www.jb1000.com他拿出食物喂二青,连小蛇一起喂。小蛇虽未离开,但瑟瑟地蜷缩着身子,不敢吃食物。二青衔着食物喂它,这情形就像主人礼让客人进餐一样。耍蛇人再次给小蛇喂食,小蛇才吃。吃完食后,它便随二青进入箱笼。耍蛇人扛着箱笼回去,并开始驯教它屈折盘旋,很快合乎要求,跟二青已无多大差别。耍蛇人于是叫它小青。他带着它们四处奔走卖艺,获利不少。 一般对耍蛇人刷蛇,蛇的身长一般以二尺长为标准,太大就太重,因为二青特别驯服,所以耍蛇人没有立刻丢弃。这样又过去两三年光景,二青长到三尺多长,一睡下就把笼子挤满了,耍蛇人于是决意放它回归大自然。有一天,他来到淄邑东山间,用好东西喂二青吃,祝福完后便放二青出笼。二青已经离去,一会又爬回来了,弯弯曲曲地盘在笼外。耍蛇人对二青挥挥手,说:“你去吧!世上没有百年不散的筵席。你从此隐身大山谷中,来日必然能成为神龙。这个小笼子你怎么可以久居呢?”二青才走了。耍蛇人目送着它离去。过了一会儿,二青又返回来,耍蛇人赶它也不走,只见它用头触笼子,笼中的小青也把笼子震得直动。耍蛇人突然醒悟说:“莫非你是要与小青告别吗?”于是,他打开笼门,小青径直爬出来,于是二青和小青便亲昵地交首吐舌,好像互相在说告别的话。不一会儿,两条蛇曲曲弯弯一起走了。耍蛇人以为小青也不会回来了,但一会儿小青很快就独自爬回来了,径直爬进笼里躺下。此后,耍蛇人时时处处物色好蛇,但一直没有觅到。但小青渐渐长大,已不再适宜缠在身上献艺。后来,他虽觅到一条小蛇,它也比较驯服,但始终不如小青好。这时,小青已长得比小孩子手臂都粗了。 起先,二青在山中活动,打柴的人经常看到它。过了几年后,二青长到数尺长,身围有碗口粗。它慢慢地发展到追逐过路人,因此,过往旅客互相告诫,不敢走二青所在的那条路。有一天,耍蛇人正好经过这里。突然一条大蛇猛地爬出来,耍蛇人非常害怕而没命地奔跑,那大蛇在后面更加紧追不放,往后一看,已经将要追上了。但他观察它的头,发现上面有个非常明显的红点时,他才醒悟过来,原来它是二青。耍蛇人放下担子,喊它:“二青,二青!”大蛇顿时停住了。它抬头看了耍蛇人很久,接着跳起身来绕在耍蛇人身上,就像以前盘旋卖艺一样。耍蛇人意识到二青并没有恶意,只是它的躯体太重,他已经受不起它的缠绕,就扑倒在地上求它松开,于是二青也就放开了他。它转而用头触箱笼。耍蛇人懂得它的意思,便打开笼子放出小青。二青小青相见后,马上像饴糖一样地交缠在一起,很久才慢慢松开。耍蛇人于是叮嘱小青说:“我早就想和你告别,今天你总算找到伴侣了。”又对二青说:‘它本来就是你引荐来的,还是托你把它领走吧。我再嘱咐你一句话:“深山大谷里并不缺少食物,你以后不要再惊扰行人,以免遭到天神的谴责。”两条蛇听了以后都低着头,好像是接受了他的劝告。突然,它们扬起头,二青在前,小青在后,往山中爬去。它们所经过的地方,林木都为它们从中间分开。耍蛇人站在那里目送它们,直到看不见才离去。从此以后,行人又能照常安全地从这条山路经过,二青和小青不知爬到什么地方去了。 异史氏曰:“蛇,蠢蠢的一个动物罢了,但有眷恋故人心意,况且它听从意见如同转动圆物那样简单。惟独奇怪衣冠整齐的人,凭借几十年挽着手臂的交情,几代蒙受主人的恩惠,但一转念就想落井下石了;再不然就投以药石而悍然不顾,并且怒视而仇恨(他们)的人,不又在那(这)蛇之下了吗。(河北冀州中学2012高三模拟)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第54页(共54页)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n世纪金榜圆您梦想www.jb1000.com罗艺,字子延,本寰阳人也,寓居京兆之云阳。父荣,隋监门将军。艺性桀黠,刚愎不仁,勇于攻战,善射。大业时,屡以军功,官至虎贲郎将。炀帝令受右武卫大将军李景节度督军于北平。艺少习戎旅,分部严肃,然任气纵暴。每凌侮于景,频为景所辱,艺深衔之。后遇天下大乱,涿郡人物殷阜,加有伐辽器仗,仓粟盈积,又临朔宫中多珍产,屯兵数万,而诸贼竞来侵掠。留守官虎贲郎将赵十住、贺兰宜、晋文衍等皆不能拒,唯有艺独出战,破贼不可胜计,威势日重。十住等颇忌艺。艺阴知之将为乱,乃宣言于众日:“吾辈讨贼甚有功效,城中仓库山积,制在留守之官而无心济贫。此岂存恤之意也?”以此言激怒其众,众人皆怨。既而旋师,郡丞出城候艺。艺因执之陈兵,而十住等惧皆来听命。于是发库物以赐战士,开仓以赈穷乏,境内咸悦。武德三年,奉表归国,召封燕王,赐姓李氏,预宗正属籍。太宗之击刘黑闼也,艺领本兵数万破黑闼弟什善于徐河,俘斩八千人。明年,黑闼引突厥俱入寇,艺复将兵与隐太子建成会于冶州,因请入朝高祖,遏之甚厚。俄,拜左翊卫大将军。太宗左右尝至其营,艺无故殴击之。高祖怒以属吏,久而乃释,待之如初。时突厥屡为寇患,以艺素有威名,为北夷所惮,令以本官领天节军将镇泾州。太宗即位,拜开府仪同三司,而艺惧不自安,遂于泾州诈言阅武,矫称奉密诏勒兵入朝,率众军至于豳州。治中赵慈皓不知艺反,驰出谒之。艺遂入据豳州。太宗命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右武候大将军尉迟敬德率众讨艺。王师未至,慈皓与统军杨岌潜谋击之,事泄。艺执慈皓系狱,岌时在城外觉变,遽勒兵攻之。艺大溃,弃妻子与数百骑,奔于突厥,至宁州界,过乌氏驿,从者渐散,其左右斩艺,传首京师。枭之于市,复其本姓罗氏。(节选自《旧唐书·罗艺传》)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加有伐辽器仗伐:征讨。B.乃宣言于众日宣言:宣布。C.开仓以赈穷乏穷乏:贫困的百姓。D.预宗正属籍预:通“与”,参加。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罗艺“桀黠”的一组是(3分)①然任气纵暴②每凌侮于景,频为景所辱③破贼不可胜计,威势日重④因执之陈兵⑤艺无故殴击之⑥矫称奉密诏勒兵入朝A.①②④B.①⑤⑥C.③④⑥D.②③⑤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罗艺勇于攻战,军功卓著。大业年间,官至虎贲郎将;后赶上天下大乱,保卫涿郡有功,深得民心;再后征伐刘黑闼有功,得到唐高祖礼遇,拜左翊卫大将军。B.罗艺自恃功高位重,目中无人。他无缘无故责罚了太宗的亲信,虽惹怒了高祖,但多次为大唐解决了突厥侵扰边境的问题,最终还是得到了高祖的原谅。第54页(共54页)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n世纪金榜圆您梦想www.jb1000.comC.罗艺熟悉兵法,治军严明。涿郡被侵扰时,他破贼不可胜计;讨伐刘黑闼时,先于徐河打败其弟刘什善,斩杀俘获共八千人,第二年与太子李建成会师沼州。D.罗艺遇事机警,且疑心重。在得知赵十住等人的阴谋后,他利用民心占得先机;后太宗即位,他因前事恐其责罚,最终选择拥兵反叛,以致惨死于乌氏驿站。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时突厥屡为寇患,以艺素有威名,为北夷所惮,令以本官领天节军将镇泾州。(5分)(2)过乌氏驿,从者渐散,其左右斩艺,传首京师。枭之于市,复其本姓罗氏。(5分)4.A伐:夸耀。5.B(②讲的是罗艺为凌侮别人而付出的代价;③表现罗艺的“勇于攻战”。)6.B(高祖在这件事上释怀的原因,文中没有交代,强加因果。)7.(1)当时突厥屡次成为侵扰的祸患,因罗艺一向有威名,被北夷害怕,(高祖)令罗艺凭本官身份带领天节官兵镇守泾州。(“素”1分;“以”1分;“领”1分;句意2分,其中“为所”被动句式1分。)(2)经过乌氏驿站时,跟随的人逐渐离开,罗艺的随从斩杀了他,把他的首级送到了京师。(朝廷)在市集悬首示众,恢复了他本来的姓氏——罗氏。(“过”1分,;“枭”1分;“复”1分;句意2分,其中省略句1分。)【参考译文】罗艺字子延,本是襄阳人。寄居在京兆的云阳。父亲名叫罗荣,曾做过隋朝的监门将军。罗艺生性凶暴狡黠,倔强固执,不讲仁义,在攻伐争战方面勇猛,擅长射箭。大业年间,(罗艺)屡次凭借战功,官做到了虎贲郎将。隋炀帝下令授予右武卫大将军李景节度使北平督军一职。罗艺少年时谙习兵事,统帅部队纪律严明,可是放任意气。(罗艺)每每凌侮李景,(可是)频频被李景凌侮,罗艺对他怀有很深的怨恨。后来遇到天下大乱,涿郡物阜民丰,加上有值得夸耀的历史悠久的兵器,粮仓充盈,多据财宝,屯兵数万,众多贼子竟然前来侵扰掠夺。留守的官员虎贲郎将赵十住、贺兰宜、晋文衍等人都不能抵抗,只有罗艺独自出战,杀敌不可胜数,威望越来越大。赵十住等人非常忌恨罗艺。罗艺私下得知他们将要作乱的消息,于是向众人宣布说:“我们这些人讨伐贼子非常有功效,城中的仓库里东西堆积得像山一样,君命(处理东西的权利)在留守官员的手里,但他们无心救济贫困百姓。这难道是慰问体恤之心吗?”用这些话激怒城中的百姓,百姓都怨恨。不久,罗艺率兵回城,郡丞出城迎候罗艺。罗艺趁机拿下郡丞,摆开阵势,赵十住等人害怕都前来听命。于是罗艺分发府库财物,来赐给将士,打开粮仓赈济穷困之人,境内军民都十分高兴。武德三年,(罗艺)奉表回到京都,(皇帝)下召封他为燕王,赐姓李氏,加入太宗宗正属籍。太宗攻打刘黑闼,罗艺带兵数万,在徐河攻破刘黑闼弟刘什善的军队,俘获和斩首的共有八千人。第二年,刘黑闼协同突厥军队前来侵犯,罗艺再一次带兵与太子(谥号“隐”)建成在洺第54页(共54页)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n世纪金榜圆您梦想www.jb1000.com州会师,于是请求入朝拜见高祖,(高祖)厚待他。不久,拜为左翊卫大将军。太宗的亲信曾到他的营中,罗艺无缘无故殴打太宗的亲信。高祖因他是属吏大怒,很长时间才释怀,待他像以前一样。当时突厥屡次成为侵扰的祸患,因罗艺一向有威名,被北夷害怕,(高祖)令罗艺凭本官身份带领天节官兵镇守泾州。太宗即位,授予开府仪同三司,可是罗艺因害怕内心不安,于是到泾州欺骗说检阅队伍,矫诏奉密旨带兵入朝,(于是)率众军士到了豳州。治中赵慈皓不知道罗艺谋反,骑马出城迎拜罗艺。罗艺于是入主豳州。太宗命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右武侯大将军尉迟敬德率兵讨伐罗艺。王师未到,赵慈皓与统军杨岌私下谋划攻击罗艺,事情泄露。罗艺拿下赵慈皓关进监狱,杨岌当时在城外发觉有变化,匆忙带兵攻打罗艺。罗艺大败,丢弃妻子、孩子和数百随从,投奔到突厥,到了宁州边界,经过乌氏驿站时,跟随的人逐渐离开,罗艺的随从斩杀了他,把他的首级送到了京师。(朝廷)在市集悬首示众,恢复了他本来的姓氏——罗氏。第54页(共54页)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