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00 KB
- 2022-08-2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精选文言虚词的解答技巧与高中文言文通假字大全两篇文言虚词的解答技巧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是阅读文言文不可或缺的知识。综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从总体来说,着眼于应用,不直接考语法,题型都是客观选择题;为降低难度,同时也是为了贴近中学教学实际,内容都是课内课外相结合,要求考生辨析加点虚词用法的异同。根据2007年新课标考纲的相关表述,常见的虚词共有以下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其中“因、以、于、则、之、乃、且、而”尤受高考命题人青睐,是历年高考试卷中的“老面孔”。那么,除了掌握这18个虚词的常见用法外,是否有辅助答题的技巧呢?来看梅老师为我们支的高招吧!一、词性界定法\n有些文言词兼有实词和虚词的双重性质,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不一样,那么,其用法肯定也不同。如2002年高考全国卷第12题的A项: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以”既可作实词,又可作虚词,考生要能分清虚实。第一句是李广根据敌我双方形势,认为此时如果带领百骑仓皇而逃的话,必致匈奴大军追杀而全体覆没,故第一句中的“以”为实词,作“率领、带领”讲,而第二句中的“以”为介词“把”。显然,两者词性有别,一虚一实,题目要求选择用法不同的一项,那么该项即为正确答案无疑。二、数学代入法有时候,考生如能巧妙地“拿来”数学中的解题方法,在语文答题中加以灵活应用,往往会收到奇效。数学代入法即是一例。请看例子: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过于荆,至江上。 苛政猛于虎也。\nB、曰:“吾知所之矣。”因如吴。 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C、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宋何罪之有?D、知不以利为利矣。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答案:BA、项中第二句考生熟知,“苛政”与“虎”之间存在比较关系,“于”相当于“比”,以此代入第一句中显然讲不通,事实上第一句中的“于”作“从”讲,由此排除该项。D项中,第二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出自苏洵《六国论》,“以”作“因而、以致”解,以此代入第一句“知不以利为利矣”中显然也讲不通,可知该项也非正确答案。再看正确项B所涉及的两句,第二句“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出自课文《屈原列传》,“因”作“乘机”解,以其代入第一句中刚好符合上下文语境,由此答案不言自明。\n三、语法切入法从语法结构角度切入是解答文言实词题常用的方法,其实该法对解答文言虚词题也同样适用。在解题过程中,当你“苦思冥想无法选”时,不妨从语法角度切入,也许能尝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如:五千人因衔枚击之/相如因持璧却立。考察这两句语法结构,第一句主语是“五千人”,第二句主语是“相如”,进一步考察“衔枚击之”和“持璧却立”,两者都是连动结构,且都作谓语,由此可见,两者基本语法结构相同,故句中“因”的用法也应相同,此处都可作“于是、就”解。再看:遣使约降于燕/故内惑于郑袖。首先补出两句的主语,一为田单,一为怀王。田单是施动者,“降”的对象是燕军,故第一句中“于”译为“向”;而第二句中施动者是郑袖,受动者是怀王,怀王放在前面作主语,从语法结构来看这是一个被动句,所以句中“于”作“被”讲。进行这样的语法分析后,可以看出,两个“于”显然不同。四、语境推断法\n一般而言,需要判定的虚词上下文语境完整,语句的整体意义实际上限制了某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因此考生也可根据具体的上下文来进行判断。如2006年高考辽宁卷第11题C项:此则京邑之人也/无以,则王乎。第一句上文的语境是“令贤兄子葬父于洛阳”,洛阳即当时的京邑,意思是说“现在你的侄子把他父亲葬在洛阳,这说明他是属于京都人呀”。由此推断该句中的“则”应为副词,判断句子,起强调、确认作用,意为“是、就是”。再看第二句,出自人教课文《齐桓晋文之事》。齐宣王一见孟子就迫不及待地问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情,说明他有称霸的企图。而齐桓公、晋文公是靠武力而非仁爱称霸天下的,与儒家所倡导的“王道”相对立。所以崇尚王道的孟子轻轻将话题岔开:“无以,则王乎”,“如果不得不说,那么还是说说王道的事吧”。此处,“则”为连词,表假设关系,可译为“那么”。综上,两个“则”字用法各异,不符合题干要求,可迅速排除。五、标志识别法\n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词,如能记住教材中出现的一些有代表性的特殊文言句式,可帮助你快速答题。如表被动的“见”“于”“为”“为所”等,表示宾语前置的“之”(如“何陋之有”)、“是”(如“唯利是图”)等。同时识记一些含有虚词的固定格式,如“是以”为“以是”的倒装,译为“因为这”:“无以”意为“用来……的”:“其……,之谓也(乎)”也是一个固定格式,根据情况可译为“大概(恐怕、难道)说的是……吧(吗)”,如2002年高考全国卷第16题要求将“其李将军之谓也”译成现代汉语,如果能记住这个固定格式的翻译模式,解答本题就会易如反掌,可译为“大概是说李将军的吧”或“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再如: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于俗也/宋何罪之有。两句中的“之”都是固定格式的标志,一是古汉语中表原因的固定格式,一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两者显然不同。综上所述,在解答虚词辨析题时,如能辅之以技巧,的确有事半功倍之效。当然,要想攻克文言堡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还是要靠平时的日积月累。高中文言文通假字大全\n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板:同“版”;字版。名词。“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暴:同“曝”晒。动词。“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暴:同“曝”暴露,显露。动词。“思厥先祖父,暴霜露,”倍:通“背”,背叛,忘记。动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不:同“否”;不。副词。“或师焉,或不焉。”不:同“否”;吗。疑问语气词。“察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n雠:同“仇”;仇敌,仇人。“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从:同“纵”;合纵,联合抗秦。动词。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从:同“纵”;与“横”相对,“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从:同“纵”;与“横相对,“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当:通“挡”;抵挡。动词。“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度:同“渡”;渡过,越过。动词。“一夜飞度镜湖月\"’而:通“尔”;你。人称代词。“某所,而母立于兹。”\n反:同“返”返回。动词。“人穷则反本。”奉:同“捧两手托着。动词。“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缶:同“缻”盛酒浆的瓦器。名词。“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拂:同“弼”;辅弼。动词。“入则无法家拂土。父:同“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名词。\"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干:通“岸”“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函胡:同“含糊”形容词。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曷:同“何”;什么。疑问代词。“蹈死不顾,亦易故哉?”衡:通“横”与纵相对,“外连横而斗诸侯。”\n华:同“花”;植物的繁殖器官。名词。“混黄华叶衰。”皇:通“惶”;恐俱,惊慌。形容词。“赢得仓皇北顾。”皇:通“惶”;恐惧,惊慌。形容词。“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火:同“伙”;古代军队的组织,十个为“一火”“出门看火伴”。简:同“拣”;挑选。动词。“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见:同“现”暴露,露出来。动词。“图穷而匕首见。”见:同“现”;呈现,露出来。动词。“风吹草低见牛羊。”\n景:同“影”;影子。名词。“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具:通“俱”;全,都,引申为详细。副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具:通“俱”;全,皆。副词。“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距:同“拒”;把守。动词。“距关,毋内诸侯。”累累:通“垒垒”;形容坟墓一个连着一个的样子。形容词。“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离:通“罹”;遭遇。动词。“‘离骚’者,犹离忧也。甿:同“氓“耕田的人。名词。“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俛:同“俯”;低头,表示服从。动词。“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n缪:同“穆”温和,恭敬。例句中为姓。“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莫:同“暮”;日落的时候,晚上。名词。“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内:同“纳”接纳。动词。“距关,毋内诸侯。”女:同“汝”;人称代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取:通“娶”;把女子接过来成亲。动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沈:同“沉”;形容暮霭的程度深。形念去去千里烟波,暮沈沈楚天阔。”识:通“志”;记住。动词。“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识:通“志”;记住。动词。“默而识之,学而不厌。”\n孰:同“熟”;仔细。形容词。“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说:同“悦”;愉快。形容词。“秦王不说。”竦:同“耸”;高。形容词。“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汤:同“烫”:用热水焐。动词。“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帖:同“贴”;粘附。动词。“对镜帖花黄。”庭:同“廷”;国君听政的朝堂。名词。“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亡:同“无”;不。副词。“河曲智叟亡以应。”惟:通“唯”;只,只有。副词。“惟陈言之务去。”文:同“纹”;纹路,纹理。名词。“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n邪:同“耶”;呢,吗,疑问语气助词。“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奄:同“晻”;日无光。形容词。“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厌:通“履”;满足。形容词。“暴秦之欲无厌。。厌:通“餍”;满足。形容词。“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要:同“邀”;;邀请。动词。“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要:同“邀”;邀请。动词。“张良出,要项伯。”阴:通“荫”;绿荫。名词。“佳木秀而繁阴。”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副词。“其级七千有余。”\n有:同“又”;再。副词。”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与:同“欤”;呢。疑问语气词“是谁之过与?”蚤:通“早”;在先,还没到时候。形容词。“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振:通“震”;震动。动词。“执敲扑而鞭答天下,威振四海。”支:通“肢”;肢体。名词。“四支犹温,一目未瞑,”知:通“智”;聪明,智慧。形容词。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知:通“智”;智慧。名词。“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直:通“值”;价钱,代价。名词。“系向牛头充炭直。”\n著:同“着”,穿。动词。“著我旧时裳。”尊:通“樽”古代盛酒的器具。名词,“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坐:同“座”;座位。名词。“满坐寂然,无敢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