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作文教学评价 5页

  • 28.00 KB
  • 2022-08-23 发布

浅议初中作文教学评价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浅议初中作文教学中评价方式的转变宜城市郑集镇楚都中学:覃玉翠刘洪生传统的作文教学评价追求的是“常模”,即个体成绩在群体中的位置,以定量评价方式来衡量学生的习作情况,考查的是知识与技能,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不是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以及学习情感态度与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这种评价的结果,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一部分成为成功者,另一部分甚至是大部分成为失败者。有“现代教育评价之父”之称的泰勒认为:“评价过程本质上是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但教育目标本质上是指人的行为变化,因此,评价是一个确定行为发生实际变化的过程”。大部分中小学语文教师都有过这样的痛苦经历:每次作文,老师精心批改,往往要耗费许多时间与精力,作文本上满是圈圈点点。可是,对于老师的辛勤劳动,学生并不领情。他们拿到批改后的作文,往往只看一下分数,并不留意那些红色的评语和文章中修改过的病句、错字、标点符号等。许多语文老师为自己的无效劳动感到苦恼。所以,我想:要让学生重视作文就得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积极参与作文评价,让作文评价成为学生作文的动力。一、评价主体多元化,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传统的作文教学评价,评价主体是教师。作文教学的评价主要由教师对学生已成形的习作进行评定。教师的评价常以外部观察和主观测定为依据,评价的目的主要在于甄别学生的能力水平或成绩,学生作为被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5\n  在多元化评价的实践探索中,我改变了以教师为主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与到学生习作的评价中,做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评价形式上,也力求新颖、多样,使学生参与评价不觉得枯燥。我们主要采用的方式有:(1)设计评价表。学生和家长借助评价表进行自评、互评、家长参评,教师做综合性评价。(2)抽评。组织课堂评价时,在全班的文稿中任意抽取几位同学的文章,由老师或同学大声朗读,或投影放大,全班一起帮这位同学修改、评分。(3)张贴。利用教室的墙壁,把全班同学的文章,不分优劣,全面张贴出来,供同学们评议。当然其他任课教师也会前来阅读。(4)评选。以作文竞赛的方式,要求全班同学选出自己得意之作参加评选,全班同学或家长共同参与评选,选出若干篇优秀之作进行表彰。  由于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使学生改变了过去那种被动接受评判的状况,发挥了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过去,学生除了不得不向家长汇报考试成绩外,对平时的学习情况怎样,很少主动向家长汇报,相当多同学写的作文是不让家长看的。因此,孩子平时的学习过程,家长是不甚了解的。由于采取了评价主体多元化的手段,每次习作不再是过去那样天知地知老师知自己知,而是众所周知了。因此学生对每次习作都引起了重视,对习作的评价也尤为重视,学生对作文的关注度空前加大,有的同学甚至悄悄地提前预习单元作文,写好提纲。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动地学习、主动地自我建构,积极地改正自己的不足,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体性。 二、评价标准多元化,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多一把“尺子”5\n就多一批好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对原来作文能力较弱的同学,评分尺度要略松一些,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等级评分标准。如习作的字数、速度就可以明确提出几种达标线。另外,为鼓励学生,每次习作正稿写到作文本上后,还可以重新修改。凡主动修改文章的,每改一稿,都在原来的等级分数上增加一个等级。如原来得“良”的等级分,修改一次后,可以在记分册上记为“良+”,再改,记为“优-”“优”“优+”,改得好的,可以跳一级记分。一些作文能力弱的同学,也可以通过多次的主动修改,达到了好同学一样的等级分。另外,在教师的批改中,注意针对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标准进行评价,评政的侧重点也不同。对作文能力较弱的同学,注意充分肯定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更多地帮助他纠正错别字,把句子写通顺,调整文章的写作顺序,做到文从字顺。对作文能力较好的同学,帮助他准确地用字用词,学会锤炼语言,鼓励有自己的表达方式和独特的体验。由于采取了作文教学的多元化评价策略,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被激发起来。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本班学生的作文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全班同学在40分钟的课堂内完成450字的文章,而且基本做到文从字顺、条理清楚,不少同学的文章有一定的趣味性,敢于想象,能有自己的表达方式。在教学实践中,多元化评价的反馈调节作用、激励性作用得以充分体现,学生逐渐增强了写作的自信心,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发挥出潜能,评价成为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有效方式。三、用评价的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参与作文评价5\n过去,是“学生写作文,老师改作文”,一贯如此,使学生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被排斥在评价过程之外,他们只能充当被评价的对象,而无法参与评价过程。初中作文的评价应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作文评价,成为作文评价的主体。教师要采用“由扶到放”的策略1、教师示范评价指导学生以教师的评价为例学习,修改文章的基本方法和要领。在学生作文初期,教师对学生习作的评价有示范作用。评价学生习作时,教师自己应综合考察以下几方面:主旨:明确对象和目的,中心明确,观点前后一致。内容:紧扣中心,能自圆其说,信息和细节与主题有关。语言:简洁得体,句子富有变化,运用想象和联想,表达方式恰当。结构:有头有尾,条理清晰。文面:书写整洁端正,行款合乎规范,标点符号正确。创意:感情真实,有自己的体验和独立见解,有个性特征,表达有创意。但如果一开始就用以上标准来要求学生的习作,会让孩子们更怕作文。这就要改变一下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按各年级段的不同要求,给出标准,评价给学生看。2、大家共同修改作文同学们把作文放在投影机上,全班对投影出来的文章共同评议,找出写得最不具体的地方,各个同学都可发表自己的修改方法,说出来一点也行。如有个同学写公园的湖水时,只概括为“这里的湖水可真清啊”。大家一下子就找出来了,至于修改它,方法很多。3、学生互批互评5\n具体做法是选择一篇比较典型的作文,再将本次习作的要求出示给学生,让学生把文章先读几遍,以便发现文章的问题所在。接着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明确存在的问题和应该怎样修改,然后进行修改示范,边改边说明。这样做,让学生直接感知了修改作文的全过程,懂得要“改哪里”和“怎样改”,为后面的自改打下基础。第二步是分小组用讨论的形式进行自改。在这一阶段,学生们纷纷动脑、动嘴、动手,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他们讨论得很认真,甚至发生争执。他们改得更细致,甚至连一个标点符号也不放过。小组修改完毕,在作文本上写下小组的评语。老师把作文本收上来,浏览一下各小组的修改情况,抽取其中的一部分再进行批改。在批改时要注意肯定小组批改的成功之处,同时也要指出他们的疏忽和遗漏的地方。最后还要在全班进行讲评,讲评后让学生再进行自我修改。经过这样的作文批改流程,同学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但培养了自改作文的能力,写作的能力也会相应得到提高。  总之,在作文教学的评价机制的改变中,教师应该由学生课程成绩的裁判者变成“超越型学习主体”的创造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知识容器”转变为“超越型学习主体”,既超越母语课程知识而获得有创意的言语交际和言语表达能力,又超越智能要素的片面发展而获得智能与情意要素的全面发展。教师要成为学生自主化学习的促进者,把传统的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为一个整体,动态地监控学生接受教育的全程,把握新课程教育和全体学生各种素质发展的整体状况。5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