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50 KB
  • 2022-08-23 发布

语文中考文言文(文言文之文言实词(一)3星)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C——文言实词(一)专题导入(读故事,晓名人,我能行!)(3分钟)推和敲有一天,韩愈办完公事回府。当时有个规矩,朝廷官员外出,行人遇到必须回避。所以一见韩愈到来,街上行人都纷纷让路,可有一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骑在驴子上摇头晃脑,右手还在空中作一推一敲的姿势,丝毫没有躲避的样子。随从人员立刻拥向前,把那人拿下,送到韩愈马前问罪。“你为什么不回避呀?”韩愈生气地问。那个年轻人仿佛才从梦中醒来,眨了眨眼睛,忙向韩愈行礼说:“晚生刚才正在作诗,有两个字难以选定,因为心思都用在这两个字上,才忘了回避,因此冒犯大人。”一听作诗,韩愈转怒为喜,忙问:“你在作什么诗?哪两个字难定?”年轻人兴致勃勃地把诗念了一遍说:“就是‘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我想改用‘敲’字,又觉不妥。反复思索,一时决断不下。”韩愈听了点点头,一边有节奏地诵读着诗句,一边用手作“推门”和“敲门”的姿势,他用心琢磨了一会儿,大声说:“我看还是‘敲’字好。”“为什么呢?请大人赐教。”“这首诗写的是一位僧人(和尚)月夜访友人的情景。僧人去时已经是夜晚,门自然是关闭的,怎能推门进去呢?‘推’不合情理。而且,敲字响亮,在静悄悄的月夜,突然响起敲门声,惊动了栖息在树上的鸟儿,静中有动,意境优美。”韩愈一口气说完了自己的见解。“大人高见,大人高见。”年轻人佩服地伸出了大拇指。韩愈见眼前的年轻人又好学又谦虚,不由地盘问起来,才知他叫贾岛,是来京参加考试的。他爱惜贾岛的人才,让他并马而行,一同回府去。这样,贾岛成了韩愈的学生和朋友,经常一起讨论文学上的问题。后来,贾岛也成为一个有名的诗人。这则故事的主角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关于韩愈,你还知道什么呢?能够说说我们在初中阶段学过的他的哪些文章吗?这则故事讲的是诗的炼字,到底是“敲”好,还是“推”好呢?其实除了这一个例子,文言文的字词还有很多和现代汉语不一样的用法,我们接下来的两次课将学习文言文字词的相关知识,你做好准备了吗?知识典例(考什么,学什么,轻松提成绩!)(25分钟)一、知识点归纳:【文言实词】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一词多义,二是词义的古今变化,三是词性的活用。“能阅读浅显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的内容”是“新课标”对初中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基本要求。而“阅读”\n的前提是懂得主要文言词语的基本意思,因此,历年中考对文言词语的考查都非常重视,这也是我们复习的重点。中考要想取得高分,这个部分必须保证全部拿下。考查题型主要是两种:(一)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二)选出加点词语意思相同/不相同的一项。重点考查的内容包括:(一)一词多义(二)古今异义(三)通假字(四)词类活用内容比较多,我们这次课主要学习上次我们学习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通假字三个点。二、一词多义1.基础知识无论古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都存在一个词具有两种以上意义的现象,只是在现代汉语中没有在文言文中那么普遍。现代汉语中的多义词一般只能作两三种解释,文言文中的多义词义项可以多至五六个甚至十几个。这种现象,跟文言文以单音词为主有关。语言是在不断丰富的,而古人在书面语言上仍然以单音词为主来表达复杂多样的概念,这就必然出现一词多义的现象。发展到现代汉语,书面上以复音词为主,原来以单音词表达的多种意义,就分别由词素不同的复音词来表达了。例如:“过”字,在文言文中通常有几种意义: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过”指“走过”。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赤壁之战》——“过”指“超过”。若欲见子敬,可别过之。(《赤壁之战》)——“过”指“拜访”。人谁无过?(《左传•宣公二年》)——“过”指“过错”。可见,文言文单音词“过”的不同义项,到了现代汉语中,已经被许多不同的复音词“走过”、“超过”、“拜访”、“过错”等所代替了。而且,在这些例子里,文言文单音词“过”在现代复音词中,仍旧作为词素保存着,也可以看出古今汉语之间的变化。2.一词多义的识记在词语的众多义项中,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等,而且属于不同词类。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似一枝枝丫上的数朵花,每一朵花都来自于“枝丫”,都与“枝丫”紧密联系。所以,我们在对一个“词义”的识记、理解、积累的过程中,要有“枝丫”意识,即整体观念,要学会从词的本义推断其其他意义。在初中阶段我们需要掌握的主要是常见实词的常见义项,他们散落在我们三年学过的六册书本里,要将他们都记下来是一项大工程,但是如果在识记的时候我们能够在他们之间建立联系,将出现在不同地方的同一个字整合到一起来识记,看到这个的时候想到那个,那么这项工程的难度将会大大降低,而且效果会更好。例如,“敌”这个字在《狼》中就有两个义项:(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2)敌人(盖以诱敌)。如果我们在识记的时候可以将他们放在一起,那么就会简单很多。又如,“分”我们在初中阶段学过的主要有两个义项:(1)分配,分给。(必以分人《曹刿论战》)(2)长度单位。(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这两个义项出现在两篇不同的课文里边,识记的时候要将其联系起来的难度比之前的要大的,但是这是把知识融会贯通的必经之路。到高中的时候我们将会学到“分”字的另外两个义项:(1)划分,分开。(今天下三分《出师表》)(2)职分,本分。(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一词多义还有一个解释:一个字和不同的字构成词语、处在不同的语境中都可能会有不同的意思。所以我们在识记的时候一定要记住:要结合字所在的句子的整体意思进行解释,做到词不离句,千万不能单记住单个字的意思是什么。我们在答题的时候可以用将解释带入整句翻译的方式来检验答案是否正确。3.例题讲解●根据课本,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孙权劝学》)(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参考答案:(1)重新。(2)景观。在初中阶段我们学过“更”的5个义项: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2.进而(醉则更相枕以卧)3.互相(更相庆)4.再、又(更上一层楼)5.更加(举杯消愁愁更愁)。”观“的两个义项:1.看(予观夫巴陵胜状)2.景色、景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在解答此题时我们要结合题目所给出的句子,在理解整句话的基础上来解释加点的字词。●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n安陵君其许寡人愿终守之弗敢易AB食之不能尽其材未果,寻病终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否,非若是也CD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安能辨我是雄雌参考答案:C解答此题时,我们首先要根据选项中给出的句子,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准确判断加点词语的意思。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判断,那么可以将选项中的两个句子进行比较,利用句式也即加点字在句子中所充当的句子成分来判断两句话中的加点字意思是否是一样。此外这个是选择题,我们可以采用排除法来选出正确答案。4.真题演练(一)(2009年广州市中考题)按照课文意思,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1)会天大于,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伤仲永》)参考答案:(1)适逢,恰巧遇到。(2)完成阅读下面《岳阳楼记》的选段,完成9~11题。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政通人和阡陌交通B.乃重修岳阳楼讲信修睦C.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未尝识书具D.不以己悲计日以还参考答案:C三、古今异义1.基础知识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即古今异义词。如:“太丘舍去”中的“去”,古义是“离开”,后来演变为“到某地去”。 古今词义的差别,因其演变情形的不同,大致有如下几种:  (1)词义扩大  如:“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孟子》)中的“江”“河”与“淮”“汉”并列,指“长江”和“黄河”。“江”和“河”在古代是专有名词,现在扩大为用于泛指的通名了。又如“是女子不好......得更求好女”(《西门豹治邺》)的“好”,专指女子相貌好看,不涉及品德。而现在的“好”可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事、物都可以修饰限制。  (2)词义缩小\n  如:“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中的“金”原泛指一切金属,现在专指黄金。又如,“瓦”古代泛指一切陶制品,现代只把“一种铺盖屋顶的建筑材料”称为“瓦”。  (3)词义转移  有的词古今词义差别很大,词义发生了转移,即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了。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中的“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现在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哭泣无涕,中心不戚”(《庄子》)中的“涕”指眼泪,现转移为“鼻涕”了;再如,“闻”,本指听见,是听觉,现一般指“嗅觉”。  (4)感情色彩变化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的“卑”是指地位低下,“鄙”是指知识浅陋,并没有贬义,现在的“卑鄙”则指品质恶劣,已变为贬义词。  (5)名称说法改变  文言中某些事物的称呼,在现代汉语中已换成另一种说法。只在某些特定的场合或固定短语中还保留着。如成语“目不识丁”中的“目”现在已改用“眼睛”一词;“寡不敌众”中的“寡”现在已改用“少”字。  (6)词义弱化  如:“很”,表示的程度很高,很深,现在表示的程度不及古代的高深。“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表示埋怨、责备。  (7)词义强化  如:“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的意思,今天表示仇恨、怀恨。“诛”,最初只是责备之意,后来强化为“杀戮”的意思。  (8)古褒今贬  如:“爪牙”古时指武臣或得力助手,属于褒义,如韩愈《与凤翔邢尚书书》:“今阁下为王爪牙,为国藩垣”。而现代汉语中的“爪牙”则是“比喻坏人的党羽和帮凶”,为贬义。  如:“明哲保身”古时指通达事理,洞见时势,善于避威就安,适应环境,是褒义词,如《诗经•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而现代汉语中的“明哲保身”指不坚持原则,只顾自己的处世态度,为贬义。  如:“浑浑噩噩”古时用来形容人浑厚严正,为褒义,如杨雄《法言•问神》:“虞夏之书浑浑尔,……周书噩噩尔。”句中的“浑浑”是“浑厚”的意思,“噩噩”是“严肃”的意思。现代汉语中则用来形容人浑浊无知,愚昧糊涂,为贬义。  (9)古贬今褒  如,“乖”古时指偏执,不驯顺,为贬义,如《林黛玉进贾府》:“行为偏僻性乖张。”而现代汉语中则用来形容人听话,安顺。  如,“锻炼”其本义为“冶炼”,古时多用来指玩弄法律,罗织罪名,对人进行诬陷,属于贬义,如《后汉书•韦彪传》:“忠孝之人持心近后,锻炼之吏持心近薄。”而现代汉语中则指通过体育运动是身体强壮,培养勇敢机智的品德,或通过生产劳动和工作实践来提高素质和能力,变成褒义词了。  (10)名称说法改变  如“市”古义:买。例:“愿为市鞍马”。如“谢”古义:告诫(也有谢罪的解释)。3.例题讲解根据课本,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1)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2)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送东阳马生序》(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4)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参考答案:(1)感到痛心遗憾(2)两次(3)夹杂(4)用作祭礼的牲畜古今异义词有一个特点:在现代汉语中它是一个词语,有完整的意义,而且我们非常熟悉,能够准确地把握其意义。遇到这样的题目时我们一定要万分警惕,不要一激动就把其“今”义写上去了。\n4.真题展示根据课本,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参考答案:更不用说四、通假字1.基础知识通假字:音同本字,借来一用。借来的字只能作为临时工。如“蚤”与“早”;如“当”与“倘”。其特点是“因音通假”。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有人认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白字(别字)。通假字大量存在于古书之中。4.例题讲解解释下列文言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1)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送东阳马生序》)(2)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鱼我所欲也》)(3)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参考答案:(1)通“披”,穿着;(2)通“向”,从前;(3)通“邀”,邀请。解释通假字的时候一定要先将其所通的字写出来,即答题的时候先写“通X”,然后再解释其意思。5.真题展示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义。(1)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2)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参考答案:(1)通“返”,返回;(2)通“缺”,断,缺少。强化练习(举一反三,触类旁通)(10分钟)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解释加点的字。(1)可爱者甚蕃蕃:_______(2)濯清涟而不妖濯:_______(3)不蔓不枝枝:_______(4)陶后鲜有闻鲜:________参考答案:(1)多(2)洗涤(3)长枝节(4)很少2.(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令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岳阳楼记》)\n(乙)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既贵,于姑苏近郭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①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给。聚族人仅②固百口。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③,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选自《渑水燕谈录》卷四)【注】①缣:细绢。②仅:将近。③令:善,美好。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政通人和,百废具兴____________参考答案:“具”通“俱”,全、皆。3.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日:“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日:“臣未尝闻也。”秦王日:“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日:“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日:“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稷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日:“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l)皆布衣之士也________________(2)长跪而谢之曰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平民(2)道歉3.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①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②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③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④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⑤,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选自《列子·汤问》)【注】①志:志趣、心意;②峨峨:高耸的样子;③洋洋:宽广的样子;④卒:通“猝”,突然;⑤操:琴曲。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l)伯牙善鼓琴善:____(2)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________参考答案:(1)擅长(2)好回顾小结(学习靠积累,经验要总结)(2分钟)一、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产生的原因分别是:二、让文言实词的识记变得简单的方法有:三、本节课我做的比较好的地方是:四、我需要努力的地方是:\n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