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实词复习 13页

  • 57.00 KB
  • 2022-08-23 发布

高考文言文实词复习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文言实词作者:蓦然回首来自:敏思博客总要求: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浅易的标准:1.体裁:叙事为主、写景、抒情、说明及一般的说理文次之,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寓有哲理的小品文。2.内容:较少出现生疏的古文化常识或艰涩的古文化背景,少用典故。3.风格:属于典范的文言文作品(古白话不在考查之列)。刘国正先生曾举出了四部书作为浅易文言文的代表,它们分别是:《孟子》、《史记》的传记部分、《梦溪笔谈》、《聊斋志异》。具体的考点要求:1、理解(1)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见《导引》118,以下出处相同)(2)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124)(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130)(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136)2、分析综合(1)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143)(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143)(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143)3.鉴赏能力(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143)(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143)迎考策略\n立足课内,辐射课外高考文言文的考查,无论实词、虚词、句式、文句理解,还是语段翻译,无一不是源自课内;历年考点的设置,几乎都可以从课本中找到相关的知识点。因此,立足课内,辐射课外十分重要。一般说来,课内篇目可反复3—4遍。第一遍,利用晨读、自习、晚修等,将课本中所有文言篇目,按照由高三到高一倒的顺序,自行通读串讲一遍。第二遍,以单元为单位,抓每篇文言文的知识要点,注意前后联系,总结规律。同时积累关键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配以一定的课外练习,体现知识体系的联系性、相关性和取法于课内、应用于课外的精神。第三遍,以课外文段为主,辐射课内已学知识。凡涉及课内的实词、虚词以及句式用法等都呼应贯通来理解记忆。另外,每天分头给120个实词和18个虚词在课内找例解,以“每天5—10个”的方式进行。第四遍,以综合练习为主,练习出题,练习答题,学会找点、设点、解点,吃透关键实词、虚词以及句法、用法等。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步骤由于受考试时间的限制,又不准借助任何工具书,考生必须具有独立解题、快速答题的能力,面对一篇完全陌生的文言文,不少考生心理上比较紧张,缺乏自信,又害怕时间不够,匆忙答题,结果思路混乱,判断偏移,欲速不达。下面就以上问题,给同学们介绍古文解答的答题思路和答题技巧。1、读题和解题一般来说,文言试题解题阅读可分三步走:第一步:整体阅读要求(1)、集中心思稳住神,浏览或跳读一遍。(2)、能大概明了“6个问题”,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或做什么事,能懂六七成即可。第二步:细读题目要求\n(1)、一一落实要求答题的字、词、句、段所在,一般来说,运用所学的知识,较易题可以在这一步基本完成,要充分利用所给选项,运用“比较法”、“排除法”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项。(2)、利用好最后那道题,最后一题的命题往往是有三项正确,有一项不符题意,这一项的错误也往往是个小问题,所以通过看最后一题,可以帮助了解全文内容。实词解释也是一样。第三步:重读全文。从更高的层次上认知全文。这一步大致相当于精读研读的水平;同时也能纠正前两步出现的偏误,因此是一个复核、验收、深入理解的过程。特别提示:有些学生在读文章时,对自己要求太高,第一遍没读懂就心急火燎,在个别语句上纠缠,非要字字句句弄个水落石出不可,结果反而难以明其大意,考生中这种情况是非常普遍的。必须明白,高考所选文言语段一定不会容易到一看即懂的地步,第一遍看不大懂是很正常的。所以一定要保持良好心态,调动各种手段,借助各种力量,善于前后推导,一步步走完解读过程。在解决个别难点和正确把握文意、准确翻译文句时。要善于借助“字形分析法”和“邻字辅助法”来推断,进而正确判定实词词义,观照语言环境掌握虚词用法。要有排除干扰的意识,例如古今异义的干扰,防止望文生义,以今释古。高考文言段不会脱离课本知识另起炉灶,所以要善于知识迁移,联系已有知识尤其是常用词的常用义项和常见虚词的一般用法来推出新知。文言解题的“三步阅读法”是经过许多学子高考实战经验总结出来的,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应试方法,熟练掌握和运用,可以少走很多弯路。2.审题从以往高考来看,不少考生在做文言题时丢分往往丢在不注意审题上,例如问的是“全都直接表现某某人热爱国家、不畏强敌的言行的一组是哪项”,有些考生往往忽略“直接”或“言行”这样的重要词语,造成所答非所问。或者问“正确的一项”却选“错误的一项”,或者是平时训练多了,造成一种心理定势,当出现“间接表现了”或“反衬出”之类要求时,又不能进行正确答题了。因此,在做文言练习时,要切实完成文言应试阅读步骤,注意审好题,多积累一些考试经验。3、解题(以2003年高考文言文阅读为例)(1)、词语解释     \n①和所学课文呼应。如第11题,“讽帝大征四方奇技”中“讽”与课文中“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相近,因而不可能是讽刺;“咸私哂其矫饰焉”中“哂”与课文“侍坐”中“夫子哂之”相似。②和现代汉语呼应。如“恐为身礼品,每遇人尽礼遇”中“遇”与今天说的“善遇之”相同,后半句“遇……尽礼”合在一起为“以礼善待”之意,故“优待”错。③和上下文呼应。如第12题,“咸私哂其矫饰焉”中“焉”用在动宾结构“哂其矫饰”之后,很明显是语气词,“犹且从师而问焉”中“焉”用在动词“问”之后则是代词。④和句子结构呼应。如“为伯父让之所鞠”中“为……所”构成被动句式。(2)信息筛选题       一看题干中的陈述对象,如第13题,陈述对象是裴矩,而答案D项说的是太宗,故排除。二看题干问的是哪一方面,本题问的是“佞于隋”和“忠于唐”的一组,而C项第一句答的是裴矩为人乖张,故不合要求;其他还要看是不是这个人在这个时候这个地方以这种方式所为,有没有张冠李戴、前后颠倒等。(3)内容理解题              除了看人物、时间、地方等有没有弄错,还得看人物的行为、主张等,看有没有添加、删改、遗漏等。强调和原文呼应、吻合。如第14题C项,裴矩主张立即回京总观大局,而非主张立即平定。其他项可以在原文中找到答案。(4)赏析评价题       要看作者的态度和文段背景。司马光在本段中主要强调一方面(表动)而非双方面(即表动则影随)。我们应当注意,《资治通鉴》本身就是给君王作辅正,司马光当然站在劝谏君王的角度论事。而《旧唐书》则是站在裴矩的角度。(5)注意人物形象的发展和变化          往年的人物形象或忠或奸,都一贯到底;而去年文言文的人物形象开始丰满起来。甚至不同典籍中的相同人物形象也可能不同甚至完全相反。我们要辨证地看待人或事。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指的是根据具体语境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高考对实词考查常常是固定的唯一的意义,这就是需要具备根据语境理解、识别实词意义、用法的能力。一、文言常见实词的范围此条款要注意两点:1、在文中的含义,这是所给的条件;2、常见的实词,这是考查的范围。什么是文言常用实词?\n一般地说,凡是中学教学中不止一次出现的古今词义不同的字均可算是文言常用实词。高中语文课本所列文言常用实词表共列了360个文言实词(准确数字为248个)。中学生起码要掌握的至少为120个。二、文言常用实词的特点单音性——单音词占绝大多数,双音词主要是联绵词、叠音词、象声词、偏义复词以及外来词,为数不多。多义性——这和现代汉语的一词多义原则上是一样的,但现代汉语用几个不同的词来表达的意义,在古代汉语中可以用一个词来表达。近义性——现代汉语中有不太区分的概念,古代汉语中可能分得很细,形成一系列近义词,如关于"看"的动词有20多个;"马"的名词也有20个以上。活用性——可以按习惯临时改变语法功能,用作其他词类,名词可用作动词、副词、形容词;动词形容词又可以活用为名词,又有使动、意动等特殊的动宾处置关系。通假性——用语音相同,相近的字代替本字,这在今天看来类似于写错别字,但在古人是一种习惯。了解近几年高考文言实词的命题规律1、放在文言文阅读的第一题中考,分值为3分,几乎每年必考。2、题型:①、要求考生直接判断词义的对错;②、判断古今同义或异义的情况。要求考生以比较来辨别词义的差异,求得正确。实词复习的内容1、古文中单音节词和现代汉语双音节词的关系。单音节词是古代汉语词汇的主体,文言文中的一个字常常是词。尤其要注意的是,有时文言文中两个单音节词连用,正好是现代汉语中的某个词语,这就容易形成错觉,造成理解上的错误。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析:卑鄙,是单音节次,“卑”和“鄙”连用,“卑”指出身卑微,“鄙”指见识短浅,举止粗俗。它与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卑鄙”的意义不同。2、古今异义文言文中相当一部分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古今有了不少变化,词义或扩大,或缩小,或转移,或褒贬色彩发生变化。因此复习时一定要注意这种情况。如:江河、亲戚、爪牙等\n附:古汉语中常见的单音节词古今异义整理(前古义,后今义)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凶恶、凶残) 加(更;增加)                 假(借助;不真实的)  信(的确;书信)               河(黄河;泛指江河)      橹(盾牌;划船的工具)        赢(背负;胜或获得)         走(跑;不行)                 次(水边、驻扎;量词)        向(从前;对、朝或偏袒)      穷(困厄、不得志;贫困、穷)  率(一概、全部;率领、轻率)   再(第二次;又一次)    原(推究;原来、原则)         床(坐具;卧具)抑(或者;抑制)            归(女子出嫁;回来)     比(等到、紧挨、并排;比较)   渠(他、它;水道)    去(离开、距离;往)           阳(水的北面,山的南面或南坡;太阳、)怒(振奋、大鹏展翅起飞的气势;发怒)   危(高;危险)                  但(只;但是)  略(夺取;简略)                将(请;将要)或(有人、或许;或者)          爱(吝啬;喜爱)固(本来;坚固)                诸(之于、之乎;众、各)择(区别;选择)                隐(哀怜、不忍;隐藏或隐瞒)稍(逐渐;稍微)                诚(果真、如果;真诚)赞(引见、介绍;称赞)          拜(授官;一种礼节) \n除(授官;除去)                安(养生;安定、安然)鄙(边境;轻视或粗俗)          池(护城河;水塘)摧(伤心;破坏或折断)          汤(热水、开水;较浓汁液) 按(查究;压住或按照)         都(大;都市或全) 病(困苦至极;疾病)           必(果真、如果;一定、必然)齿(年龄、岁数;牙齿)         伐(功业、夸耀;坎)顾(拜访;回顾或照顾)           会(恰逢)聚会或会议) 间(参与;中间或间隔)           控(拉;控制或控告)迁(放逐;迁移)                 景(大、日光;景致或情形)害(嫉妒;祸害或害处)           摄(整理、整顿;吸取或保养)遣(休、被夫家赶回娘家;消除或派遣)冒(涂盖、敷上;冒充或向外透)奇(适宜;特殊的或惊异的)       要(邀请、相约;要求)严(尊重;严格或严密)          卒(死,终于;士兵)寻(不久;寻找)               章(花纹;文章或图章)速(招致;速度快)               寝(丑陋;睡觉)         古汉语中常见双音节的古今异义整理执事(对对方的敬称;掌管某项工作的人)行李(出使的人;出门所带的包裹等)夫人(那个人;尊称人的妻子)     爪牙(得力助手或武士;比喻坏人的党羽)丈夫(男子;女子的配偶)           养生(供养活着的人;保养)山东(崤山以东;山东省)           婚姻(儿女亲家;结婚)  \n非常(意外的变故,不平常;十分,很) 行路(路人;走路)根本(树木的根部;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地方)学者(求学的人;有专门学问的人)     经营(搜集、保存;筹划、组织)逢迎(迎接;说话、行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   上路(高高的道路;走上路程)       于是(从此;连词)从而(跟从、来;因果连词)      行为(品行是、品行作为;举动)小学(小的方面学习;学校教育的初级阶段)     痛心(痛恨;极端伤心)               不必(不一定;不需要)颜色(脸色、容颜;颜料或色彩)       智力(智谋和力量;理解事物的能力)可怜(可爱、可惜;值得怜惜)         空中(中间是空的;天空)便利(吉利;方便)               私人(心腹之人;非公家的)老大(年龄大;排行第一)             首领(头颅、生命;某些集团的领导人)可以(可以凭借、可以用;可能或许可)浩荡(荒唐;水势浩大) 不行(不能走路;不可以)             自由(自作主张;不受约束)作案(作几案;进行犯罪活动)         交通(交错相通;水陆运输的总称)失意(意见不合;不得志)             成立(长大成人、成人立业;开始存在)县官(官府;县令)                   告诉(向上报告;让别人知道) 然后(这样以后;顺承连词)           果然(饱的样子;与事实相符)\n卑鄙(低微而鄙俗;品行恶劣)         流涕(流眼泪;流鼻涕)约束(规约、盟约;限制、管束)       同气(同胞兄弟;同类) 亲戚(内外亲属;族外亲属)           无道(无人谈论;没有道德修养)生日(生活一天天的;出生日)         中国(中原;中华人民共和国)  无论(更不必说;连词)               左右(皇帝身边的近臣;方位或约数)无赖(活泼顽皮;品行不端)           指示(指给……看;上级传达下级的命令)感激(感动愤激;深深地感谢)         从容(言语举动适当得体;不慌不忙)因为(于是写;因果连词)            绝境(与外界隔绝的地方;没有出路的困境)开张(广泛扩大;开业)               青春(明媚的春光、春天;青年时期) 具体(形体完备;明确、不抽象)       痛恨(痛心遗憾;仇视愤恨)结束(整好装束;完毕)              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为正义而死)往往(处处;常常)                   中间(中间夹杂;里面)扶老(拐杖;扶着老人)               猖獗(跌倒,引申为“失败”;猖狂无忌)不过(不超过;转折连词)             恰恰(莺啼和谐之声;正好)大风(麻风病;大的风)               用心(因为用心;用功或肯动脑筋)中间(当中夹杂;当中)            烈士(有节操、有抱负的人;为革命牺牲的人)\n美人(歌伎、宫妃;美貌女子)         前进(上前进献;向前行走或思想进步)肉食(享受优裕的大官;肉食食物)  或者(有的人、有些人;选择连词或者副词)致意(抒发心情;表示问候)       会计(聚会商议;财务计算的人)    何苦(哪怕、怕什么、怎怕;不值得做,犯不着)无赖(胡作非为、活泼好玩;流氓、无理取闹)作文(写文章;语文课里写文章的练习)形容(形体容貌;对人或事物的形状或性质加以描绘) 豪杰(有声望地位的人、英雄人物;才能初中的人)  风流(杰出、英俊,繁华的景象、流风余韵;生活浪漫放荡、男女关系不正当)3、一词多义单音的文言实词大多是多义词,因而接触时一要清楚它几种常规的解释;二要根据语境判断句中意义(是本义还是引申义,是用作名词还是动词)。——对这一点要学会推测。4、词类活用这是词语功能的改变,所以和它在句中的位置有很大关系。词类活用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名词活用作动词、名词活用作状语、动词活用作名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等。5、通假不论是古有其字还是古无其字,只要课本、练习涉及的通假字一概收集、储存,尤其是一些常见通假。四、答题技巧1、字形推断法(形训法)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且形声字占80%以上,“形旁”给我们推断词义带来有利的条件。常见形旁的词义指向:\n形旁从“钅(金)、木、氵(水)、(火)、土”者词义与五行有关;从“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ī)”者与兵器有关,从“马、牛、羊、豕、犭、鸟、虫”者与动物有关。从“(言)、辶(走)、刂(心)、彳(行)”者与人的行为有关。其它还有:禾—五谷、贝—金钱、皿—器具、纟—丝麻、宀—房舍、求—毛皮、隹—鸟雀、冖—笼罩、歹—死亡、月—肉、页—首、自—鼻、目—眼、尸—身体……如《念奴娇》“樯橹灰飞烟灭”中的“橹”:木制的船具。“不刊之论”中的“刊”从形旁上看应该与“刀”有关;再如“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一句中“造”字的意义。“造”的义符为“辶”,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不难推测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该是“到”“去”的意思,“造”的其它意义“制造”“成就”显然与文意不符。“过”也同理,也可译为“拜访”之义。有许多学生对2001年春季北京卷试题中“袖空牒窃印”中的“牒”字不理解,而实际上“牒”字是形声字,“片”是其形旁,甲骨文中取“木”之右半为“片”,本义就是“木片”,众所周知,古代发明纸张之前人们都把字写在木片或竹片上,所以“片”又被引申为“文件、文书”之义,因此凡是以“片”为形旁的字如“版”“牌”“牍”等都有“文件、文书”的意思。学生如果能有从字形去分析判断的意识,问题往往就能迎刃而解了。2、语境推断法高考考查的实词90%以上是具有多义性的,因此在翻译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理解推断。如:(1)93年六省一市高考试题13题要求选择文末“子访得之”的“访”字的意思:    A、咨询  B探望   C、寻求   D、访问联系上下文内容,李衡临终告诉儿子,自己生前曾购置有“千头木奴”,只有“寻求”一义合适,其余三个义项均不合文意。(2)99年试题11题“郡界大水,人灾,绝食者千余家”的“绝食”,现代汉语的意义是“拒绝饮食(表示抗议或自杀)”。而在阅读材料中,“绝食”显然是指由于大水、人灾而引起的粮食匮乏,以致千余户人家均无粮可吃。因而D项中的“绝食”是古今汉语意义不同的词语。3、课文迁移法(又称“联想推断法”,即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词义)试题中出现的一些实词解释,其实课文中已出现过,可以联系课文相应迁移。\n如:94年高考“扬州辟从事吏”同课文的“连辟公府不就”中的“辟”;97年高考“飞骑因番请见,先涕泣不自胜”同课文的“沛公不胜杯杓”中的“胜”;上海卷中“不肖人也,不足爱也”同课文“向使六国各爱其地”中的“爱”;“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同课文的“便言多令才”。2001年仿真卷第五篇25题B项中“伐其功”跟课文《屈原列传》中“平伐其功”中的“伐”均是“夸耀”之义。4、成语印证法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联系成语,加以印证,对判断文言词义会有很大的帮助。举例说明:势拔五岳掩赤城(出类拔萃:超出)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日薄西山:接近)。括号内词语加点字的意义是我们平时熟悉的,借助熟悉的词义,就能推断文言语句中加点的词义。又如:95年试题12题“在官清恪,未尝闻私”中的“恪”是“谨慎而恭敬”意,同成语“恪守不渝”中的“恪”同义。“吾亦望汝副其心”中的“副”是“符合”,与成语“名副其实”中的"副"同义,。16题“或妄嗔怒”中的“妄”是“胡乱”,与成语“轻举妄动”中的“妄”义同。文句翻译题解题时亦可用代入成语的方法检验。5、对句判断法(又称“语言结构推断法”,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现象很多,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我们可据之进行判断。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以”作何解?,它对应的“用”解释为“被任用”,则“以”亦可作此解。)此外如“追亡逐北”(亡、北对应,均为溃败。常用“败北”,北即败)“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腰”与戴对应,动词,腰戴)“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六国也”(“族”字义同“灭”字)6、语法分析推断法(即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是由副词充当。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词义。如:《鸿门宴》中“范增数目项王”中的“目”字,它前有状语,后带宾语,用如动词,所以不能理解成名词“眼睛”,应该理解为“用眼睛示意”。《促织》中“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中“高”字上带宾语,用如动词,联系原文,可推断为“抬高”。\n2000年试题13题“取樵炊灶”中的“樵”前跟动词,因此应是名词,译为"柴薪"。7、代入检验法(即借助题干所给的义项推断词义)对于选择、判断类的词语解释题,最简单的解题方法莫过于将所给的义项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去贯通文义。如果解释准确无误即为正确答案。如: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专以射为戏,竟死。                竟死:竟然因此而死。B、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        将兵:将领和士兵。C、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曲折:指行军的弯曲道路。D、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解析:A项“竟然”表转折,显然不合文意,“竟”是完毕、终了的意思,“竟死”即一直到死的意思。《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学过“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竟”即完毕的意思。B项“将兵”为动宾短语,与前后意思不合。C项“曲折”是说事情的复杂经过。D项中的“结发”在孔雀东南飞中学过“结发同枕席”的诗句,古时候人到了一定的年龄(男20岁,女15岁)才把头发结起来,算是到了成年。五、常见错误     文言实词翻译时学生最主要的错误是不能分清古义和今义,以今义附会古义,这也是文言阅读和翻译的大忌。纵观历年高考设题情况,这也是实词解释或句子翻译题迷惑性之所在。命题者也主要是从这方面来设题考查考生的。

相关文档